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

时间:2019-05-13 04:1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

第一篇: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

申报“河南省优秀法治文化建设 示范基地”汇报材料

马国超

南召县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学校现有1—6年级24个教学班,学生1906人,教师73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大专以上学历68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南阳市骨干教师15人,河南省骨干教师6人,校园面积20000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59平方米。云阳一小经过历代一小人不懈努力,逐渐打造成区域名校,曾获得“河南省体育先进学校”“南阳市示范性学校”“南阳市教室基本功大赛先进集体”“南阳市文明学校”“河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读书获得先进单位”等百余项市县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南阳市依法治校示范性学校”。现将我校法治文化建设情况简要说明。

一、依法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相继出台的《云阳一小制度汇编》、《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都是本着服务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目标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二、依法建立管理体制。

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立体化管理体系组织。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交叉线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

三、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我校是南阳市示范性全日制小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并增强辖区引领辐射作用。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是南召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有保障,教学成绩连年保持县领先地位。

四、依法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

五、依法保障教师权益。

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教师聘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建设,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学校还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攻本科,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六、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学校能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长期开展“敬业爱岗,尊师爱生”活动,从外部渲染和强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创办校报《泮池荷韵》,设立学生文明岗、文学社、棋社、书法社团、乒乓球社团小记者社团、小导游社团等十多个社团,都凸现了学生本位观,表现了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依法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学校根据基本需要和时事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不断强化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学校形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主要放在学校图书馆增设法制类图书,并对教师、学生进行开放。班级黑板报开设了“法律小天地”栏目,让学生参与创办校园法制小报在学校橱窗展出,向教师、学生宣传最新的法律法规。全校24个班级,每个班级在开学初上了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校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开展“做守法小公民”演讲比赛,并在11月9日组织开展防火安全演练,在4月30日聘请交警队教官做交通安全报告会,在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学校制作版面,对学生进行普法知识教育。

八、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每个学年度学校都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年度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意见,适时调整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云阳一小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规划。聘请河西所副所长金玉武为法制副校长,与德育紧密联系,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结合。

综上所述,我校依法治校已经达到区域领先地位,有条件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性基地。

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

2015-1-6

第二篇:法治文化建设

二)加强协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统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建设必须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大格局之中。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更高的目标定位,在理念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司法、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协调,定期检查有关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做到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推进这项工作。

路径四: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借鉴先进、革新自我、注重建设。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路径。所谓立足现实,我们法治文化建设,要从实情出发。离开现实,谈法治文化建设,显然是毫无益处的。继承传统,一个历史深厚的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如果否定自己的传统,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的根在哪里,我们文化传承的血脉又从哪里流动到我们今天。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转型社会中,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的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精华,但是也有糟粕。所以要革新自我。注重建设,对于法治文化来说,破坏是次要的,建设是更重要的,我们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所有对传统文化的批评,除了血脉的传承、文化的保存之外,我们还要

注意,这个民族将怎么走向未来,我们要建构什么样的法治文化,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与世界的其他民族共存,一起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这个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此刻,中国社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开放的未来,我们必须自己去创造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自己去确定现代中国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建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重建。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不能够确知最后的结果;不过有一点应当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和守法的国家,也需要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更需要无数享有自由与尊严的个人。为此,我们既需要法治,也需要民主。法治与民主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中国统一和稳定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重建的制度基础;而通过推行法治、加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在新的政治与社会实践中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使理性的精神融入整个社会、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的、多元的和理性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目标。

第三篇: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实现法治已经成为共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

法治文化是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制度安排、社会秩序构建等要素发展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他法律制度、法制精神在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对法律信仰的总和,是人们建立在法律信仰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是全社会对法律的共识性法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一、加强法治文化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一个内容博大,内涵丰富的大概念,是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发展你的必然产物,是诸多法制文明的综合体现表现在立法、司法、执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方面。

(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对内是促进和谐的一种保障,对外是可彰可显的法治国家的一种新形象。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经历了从中重点宣讲法律文件、法律解释的具体规定到面向公民阐释法律精神,启发抽象化的法律权利意识,从宣扬“法律无情,疏而不漏”到宣传“法律是人民维权的利器”,从倡导公民作一个守法者到鼓励公民成为一个积极的护法者的不断完善、更富成效也更加人文化的过程。这种历程实际上就是从法律制度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内核,从法治体系构建深华到法治文化培育。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法制建设和法治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健康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审视、反思立法、执法、司法,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法治工作全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其次,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法治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法治发展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第三,法制建设要做到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法治文化建设本身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因为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和谐社会追求的就是化解矛盾、解决冲突,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人类社会是由若干个不同方面,不同组织和个人结合而成的,他需要一系列的规则来维系。这些规则有道德、有纪律、有传统、有习惯,但其中最明确的无疑是法律。而法治文化正体现着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必须以法治文化作为思想基础,而和谐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也恰恰是法治谋求的最高理想。法治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上,不仅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制定蓝图,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重要的观念,为和谐消除矛盾,提供守法意识。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实践过程,必须通过不断地培育、升华,逐步实现由偏重法律知识普及到注重法治精神倡导的转变,实现由偏重政府推进到注重政府推进与民间自觉相结合的转变,实现由偏重法制宣传教育到注重法治实践的转变。凸显公平正义、权利本位、崇高法治的文化取向,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把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任务。

三、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文化建设缺乏基础

当前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一定的基础。虽然基层有着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作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礼法思想对大多数人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封建“人治”、“德治”的观念在一部分人心中还根深蒂固。儒家的礼法思想蕴涵的是人治理念,无法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建设基础。用托马斯潘恩的一句名言改过就是“在人治的社会里,国王就是法律;而在法治的社会里,法律是国王”。同时中国古代法治注重“刑治”与现代的法治不能相混同。现代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与现代法治文化建设不相和谐的问题,但分析这些不和谐问题的深层因素,关键在于还未在基层形成于法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基础。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和为贵”,重关系、讲人情的传统和习俗几乎渗透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人情和亲情是社会生活和交往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缺少人情的社会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样,熟人社会过分发达的人情伦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特别对现代文明所认同的法治文化更是具有瓦解和剖坏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以情压法”、“以情代法”、“以情乱法”等现象在当代中国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社会公众的普遍心理是,一旦面临讼争,首先想到的不是运用法律维护权利,而是能如何做到息事宁人,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寻找关系和人情资源。在崇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人情与法治并非绝对向左,但情之于法需要一定的尺度和界限。所以基层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处理好这种重情轻法的文化传统,引导人们重新进行法律价值目标的选择,逐步培育人们的法治精神和对法治的信仰。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发展受制于物质生活的条件和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镇文化的贫乏。在农村,大量的农民固守土地,沿袭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单一性制约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使法制宣传效果不高。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的重要关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设法治国家、培育法治文化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具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保持高度敏感与警觉。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律素质,使法治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

法治理念和其他文化种类相比,基层法治文化是一项崭新的建设领域,必须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首先要确立发展的理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建设法治型政府、公正司法执法、社会平安和谐、经济法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有力推动法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其次,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重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建设的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核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领导三者的有机统一,不可有所偏离。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出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有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认真去梳理、去探索、去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框架下,不断地去丰富、去探索、去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第三,要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在利益表达方面,弱势群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素手无策,少数激进的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目前,农民工、流动人口、城市拆迁户等社会问题还未到达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服务基层、满足需求作为履职为民的宗旨,使工作着力点前移,深入实际生活,及时掌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缺、所盼,努力做到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人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的提升。

最后,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高人民法律素质是基础。要在发挥好党委和政府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多地注意依靠社会力量来推进法治建设。因此,提高人民的法律素质,激发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公民的法律素质现状与法治文化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必须继续在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积极探讨如何在社会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努力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头脑,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二)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创新形式,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由于中国法治文化的缺乏,目前,对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坐标,所以,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工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

但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和移植同时要梳理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尽管没有西方法治文化中的法治精神,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体现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民族性建设。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私权神圣、权利制衡等观念,还要注重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性建设。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走上了一条以经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道路,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现代化道路要求用全新的法律规则来保障和维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塑一种法律主治的现代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应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更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也要剔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治思想、特权思想等,形成普遍的自由、平等、公平、民主和权力至上的观念以及信仰法、崇尚法和尊重权利的法治精神和良法主治的现代法治文化。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作支撑,即要创新法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要借助各类传播载体,改进方式方法,使依法治理特别是法制宣传从过去的灌输式、被动式向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方向转化。同时,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采用接近大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表现形式,依托各种媒介,如公益广告、手机短信、普法网站,运用图片、文艺节目、法制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

(三)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

真正实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养形成。法律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虽然说整个法律的实施,是包括着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执法司法和公民群众的普遍守法两个基本的方面,但前者即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的执法和司法者却始终处在决定和影响法律实施的主导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必须满足法治要求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实现执法和司法的公正。因为只有执法和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公正,而这显然是整个法治文明的基础。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之,法治文化建设是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注重司法实践的重要作用,着眼于社会深层结构和秩序的调整和维护,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逐步落实为制度化和程序化,即法治化的措施,健全法制并充分落实,在全社会形成真正依法办事的风气和习惯。

第四篇:基地汇报材料

乌兰察布农电培训基地建设

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依据内蒙古农电资产公司年初农电重点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市电业局农电处的具体安排,乌兰察布农电培训基地由我公司承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我公司已基本上完成力所能及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建设目的:

根据乌兰察布电业局加强农电系统技能人才培训的要求,结合电力行业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切实解决农电系统在册职工、农电工以及社会从事电工行业人员的培训,以解决电力行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二、建设规模:

乌兰察布农电处决定在凉城县电力公司建设农电系统培训基地,培训基地是在原凉城电力公司办公所在地基础上筹建的。占地3200平方米,分为输电、变电、配电、高压试验、调度、电能计量、计算机、触电急救、电缆测量及制做、绝缘子绑扎、拉线制做、金具识别实训场地12个,理论培训教室一个,电教室一个,培训食宿在电力宾馆,一次可满足80人的培训和食宿。

三、土建完成情况:

为节约资金,我公司充分合理地对原旧办公楼和城关供电所、原调度平房院落进行改造。工程从8月1日开工建设,9月30日竣工,共投资 万元。

1、在原调度室前蓝球场建成输、变电实训基地、配电实训基地;

2、将原锅炉房、炭房改造为高压试验室;

3、将原调度室办公区改造为变电主控室;

4、原调度室为调度实训基地;

5、调度西库房改造为电缆、金具识别、心肺复苏救治模拟培训实训基地;

6、旧城关供电所改造为室内配电、计量培训实训基地;

7、旧供电局大楼四楼大会议室为理论培训教室,小会议室做为计算机培训室。

四、已竣工投入使用的项目

现在已建成输电、变电、配电、高压试验、电能计量、计算机、电缆测量及制做、绝缘子绑扎、拉线制做、金具识别。

1、已建成计量装置、室内配电装置培训室9个,设备全部从郑州万特公司定购,总投资119万元。其中:

一、低压计量反窃电装置培训室:

通过学员学习各种窃电方式,增强学员对各种窃电方式的认识,和学员对窃电的查处与判断能力。

二、低压故障排除实训装置培训室:

通过对基本照明、动力故障电路的排查来增强学员的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故障培训,以及电路原理对出现故障原因的分析,对基本电路的了解能力增强。

三、低压计量培训装置培训室:

通过低压计量二次电路的接线,可以增强学员对低压计量二次电路的认识,增强学员动手接线的能力。

四、剩余电流动作实训装置培训室:

通过学习多级漏电保护,增强学员对安全用电的意识。通过各种漏电故障的设置,增强学员对漏电是怎样形成的能力,还可以考查学员的识图能力、使用工具和常用表计的能力。另外,增强对三相负荷平衡的调整与计算能力。

五、高压计量培训装置培训室:

通过高压计量二次电路的接线,可以增强学员对高压计量二次电路的认识,增强学员动手接线的能力

六、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培训室:

通过学员训练,使学员熟悉各类配线规程,熟练掌握配线工艺及流程,提高实操水平。

七、抄核收培训装置装置培训室:

该装置可以增强学员对电力营销系统联网的认识,实现抄、核、收的各项功能。

八、电能表接线智能装置装置培训室:

主要培训学员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对故障的判断能力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如相量图、接线图、功率与追补电量的计算)。

2、输、变电实训基地

可以对变电站值班员和集控站值班员进行正常监视及巡视、倒

闸操作、异常及事故处理、反事故演习等进行培训;可以对输变电检修人员进行35KV主变、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缆等设备进行电气试验、各类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进行培训。

3、配电实训基地

因场所所限,高低压全部同杆架设。杆型有过线杆、终端杆、转角杆(自身拉线、普通拉线、戗杆)设备有:高压计量、柱上开关、无功补偿、单杆变、双附杆变。可以实现10KV、0.4KV电压等级的架空配电线路更换绝缘子、修补导线、安装拉线、安装和检修杆上附件等操作培训功能。

4、电器试验实训室

可以对学员进行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电容器进行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介质损耗导电回路电阻等进行试验及二次回路试验进行培训。

5、电缆制作室

6、金具识别室

7、教学室

8、微机室

9、调度室

10、安全工具室

有模拟屏、工作站、GPS时钟、主服务器、显示器、通道控制器、网络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硬件设备,因缺少变电二次保护及通讯设备无法实现调度实训。

五、存在的问题

1、因城网招标未能如期实现,现在还缺少如下设备(1)部分电器测量仪器(2)心肺复苏模拟人(3)20台计算机

2、调度室确少主变保护屏一面、综合测控屏一面、计量屏一面及配套的运行软件,现在厂家已经先定,计划在春节前后可安装投入使用。

3缺少10KV电压互感器一台、CS17手动操作机构两台,如市局抄不到备品,待购买后可以安装使用。

六、努力方向

1、安全教育基地增加安全警示教育内容,通过图片、实物展览、事故案例等方式,使警示教育与安全培训有机结合,使学员从内心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培训达到深层次的效果。

2、加快师资力量配备

培训基地计划理论讲授以外聘教师为主,凉城局的老师为辅,但

对农电工的培训尽量从当地解决;所有现场试验的辅导老师从凉城局产生;这些师资力量还在培训和学习阶段,达到能够培训学员至少需要培训两个月以上。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成功,现在的培训未来的发展

第五篇:基地汇报

白城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

一、总体概况

白城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能力,于2009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并加挂白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牌子,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校园占地面积13.3万㎡,建筑面积3.54万㎡,编制30人。

基地主要承担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学生军训、全市学生夏令营活动、趣味运动会和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任务。2011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审核,获得全国首批20所,吉林省唯一一家中央彩票3000万元支持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被市政府列为十个方面民生实事之一。

二、建设情况

实践基地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实现学校、家长、社会三满意的工作目标,着重从课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快速推进,按计划今年将正式投入运营。

(一)课程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已初步形成了三大系列、七个主题教育下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一是和学校德育相结合的国防民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活动系列;二是和新课程改革相

结合的劳动技术课实践活动系列;三是依托社会文化资源,开展参观、实践、考察活动系列。包括:国防、安全、科普、环境、技能、法制、三生七个主题教育内容。

通用技术课教学以作品设计、制作为依托, 采用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将通用技术课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以达到教育内容的优势互补,使实践基地真正成为我市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教学我们正在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与吉林天奇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和长春广汽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基地现有办学地点是原沈阳军区干部子女学校,校舍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由于使用周期较长,年久失修,经专业部门检测,校舍大多是C、D级危房,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已经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从2010年9月以来,根据规划陆续开工建设了教学楼5040平方米、实习实训车间4380平方米、旅服综合楼2800平方米、学生宿舍3600平方米、学生食堂2295平方米和种植养殖区,其中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已经完工,旅服综合楼和学生食堂即将开始内部装修,正在建设的2900平方米多功能活动馆也将于10月底交付使用;新建校舍面积达21015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

3020余万元。所需设施、设备按照采购程序已经陆续到位,正在安装调试。

三、运行方式

基地运营后,实行封闭式管理,集中食宿,采取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运行模式,可以同时接待1000名学生,年接待量可达40000人次,同时还将面向全市开展主题教育、夏令营等活动,增强辐射能力。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满足4300名学生实习实训需求。运营后的实践基地将成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基地、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全市中小学生实践活动教学基地。

四、下一步规划和需求

按照基地发展规划以及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项目要求,下一步还需继续完善基地的各项功能、达到建设标准。

(一)人员需求。按照实践基地的实际发展需要,现有教职工很难满足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学校任课教师、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人员都严重短缺,至少还需要30人左右。

(二)项目规划和资金需求。

1、拟建主题教育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五层,框构结构,内设模拟地震主题教育馆、消防主题教育馆、法制主题教育馆、环境主题教育馆、交通主题教育馆,计划投资1200万元。

2、建设校园数字化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网络中心和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实践活动管理软件等相关应用平台。计划投资300万元。

3、新建阳光温室: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

4、新建400米塑胶跑道:计划投资400万元。

5、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通用技术教室装备、实践活动教学设备、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设备购臵,以上教学设施设备还需资金约800万元。

6、食堂、旅服楼内部装修以及设施设备的购臵约需资金550万元。

7、院墙维修、校门改造、校园美化、硬化、绿化等约需资金300万元。

8、水、电、暖维修改造和污水排放系统建设,计划投资200万元。

以上项目共需资金约4250万元。

白城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白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日

下载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地汇报材料

    ——申报“十佳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的汇报材料 我校位于千年古镇王店,古镇久远的文化积淀,赋予了这所百年老校特有的文化气息;悠久的校园文化与美育融为一体,所以开展农民画教......

    浅析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

    浅析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摘要】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运河沿线城市积极探索建立法治文化阵地或通过立法保护运河......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开展法治医院单位创建活动是医院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

    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三篇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严格贯彻落实《纲要》的指导精神,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基础,以加......

    法治文化建设规划2013(范文大全)

    第二中学法治文化建设规划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染力,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夯实法治校园建设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促进“法治校......

    法治汇报材料

    兴隆乡法治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一季度以来,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兴隆为主线,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广泛开展全民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执法、......

    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参评事迹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位于丰乐镇民主街71号,与朱德德政碑“救民水火”为邻。历......

    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参评事迹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位于丰乐镇民主街71号,与朱德德政碑“救民水火”为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