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博校本培训评课

时间:2019-05-13 05:1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伟博校本培训评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伟博校本培训评课》。

第一篇:张伟博校本培训评课

—《路程、速度、时间》的评课

水径小学:张伟博

作为一名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怎样做到更优化地呈现知识,让学生乐于学习,并陶醉于其中,这不得不下一番功夫。在我们数学组举行了校区教研活动,一起观看了全国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会的录像课《路程、速度、时间》,让我们想了很多。老师教学环节设计扣人心弦,课堂演绎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给我的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实际出发教数学、学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一开始,老师就说“你能用0、0、2、8组成一个最小的四位数吗”?学生很快地回答是2008,老师话锋一转接着问“2008你最期待什么”?学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2008年的奥运会”“刘翔的100米跨栏”„„“假如我和刘翔比赛,时间一样,你们信吗?为什么?”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速度”的含义,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再次结合实际,通过计算火车的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让学生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可以说整堂课教师都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从课堂实效中求发展。

这节课的特点之二是注重实效。实实在在的课堂,展示真真实实的师生互动。老师确实是在上一节课,而不是“做秀”。课中看到了老师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看到了学生精彩真实的表现,看到了教学环节落实到学生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从初步感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到“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建立,再到最后的“选择信息,列式计算”,都体现了设计上的层层递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不只是理念,更是落实在了每个环节之中。老师对学充分关注,尽可能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

在面对这堂课的种种亮点之时,我也有着一些个人的见解。预设的多,生成的少。老师的素养还体现在能不能处理课堂生成。本节课主要以问答形式为主,当然这跟课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关系,那在学生理解了“速度”这一概念之后,可否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或其它形式自己归纳出数量关系式,体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呢?课堂里有没有生成,有没有关注到,有没有处理好,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研究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00九年十一月

第二篇:2014张伟忠评课

2014年11月7日,在渔洋故里桓台,山东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就北片30堂小说阅读课以及此次优质课展评的总体情况作了简短而又精彩的点评。现将要点整理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2014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张伟忠老师评课要点

一、展评目的

为什么此次展评特别选取“小说”这一文体?

在中国历史上,小说一向被看作是收集街谈巷语的“杂书”和“闲话”,不能登大雅之堂。(《汉书 艺文志》论诸子十家时,认为“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被排在最后,所谓“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明清小说成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云起。五四之后现代小说兴起,涌现了鲁迅、老舍、矛盾„„钱钟书等一批大家及其名作。及至当代,八九十年代可谓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2013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引起了小说新的阅读高潮。

然而,受网络的影响,小说阅读的热度总体降低——当今某些新闻较之小说可以说是更加离奇曲折,譬如马航370事件,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领域,小说这一文体长期被忽视,主要表现为大家普遍没有关注到小说的特性,没有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

基于此,有必要以小说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讨和展评,以引起大家对小说教学的关注和重视。

二、展评标准

1.文本解读,要突出一个“深”字。

这个“深”是指教师要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是结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贴近了学生的感受(唯此才是真正的“深刻”),而不是用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说谁都懂的道理。

2.教学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3.课程生成,要突出一个“活”字。

课堂效果要有实效,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教师如果讲得过多,课堂势必沉闷。

此外,特别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借鉴别人的做法,我们认为,如果照搬别人的设计,尤其是全盘照搬是不好的,但如果仅是利用别人的某一环节和做法,并且有能和自己的设计融为一体,有实效,这是可以的。在这个问题上,上课与写论文有所不同(论文写作必须“诚实”,引注要清楚,别人成果不能据为己有)。(愚认为,家常课我们可以不计“彼此”,兼容并收;但是优质课还是要鼓励创新。比如青年歌手大奖赛,原创歌曲有特别加分,当然这是需要实现声明并接受检验的。)

三、具体点评

整体看来,此次展评,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要想上出精彩的课,观念和方法仍需要改变。

1.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自然阅读阶段。有人称之为裸读或素读(作为一个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我们常说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其实我们也要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恐怕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亲尝正常的阅读,更没有自己的自然的阅读感受了,没有自己独立阅读感受的老师何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是专业解读层面。我们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了那么多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等知识,要运用到解读中去。语文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如果如果你对文本的解读总和学生一样,超不过家长,怎么获得专业的尊重。我们要吸取专家学者们的好的研究成果,比如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先生的作品。还有,你要上一篇课文,还要读这个作者的传记、其他作品、相关研究论著。有了研究的广度,也就有了深度。

三是教学研读层面。在阅读感受、专家解读中作出切合学情的选择。比如有的老师提问,初一到初三的小说改怎么读?郑振铎的《猫》(写实主义小说)、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传体小说,散文倾向的小说)怎么读?还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感觉听一些老师的课总感觉有一些“隔”?省略了自然阅读阶段,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与自己和学生的心贴合)自然产生“隔”。

三个层次:

一是内容层,即写了什么。这往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可很多老师就在这一个表面滑行,在一望而知的地方下功夫。

二是意脉层,即文章思路。抓住意脉,才能设计出主问题。

三是审美层。这是学生一望无知、再往也无知的地方。(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学生学)。

我们要摆脱“具体化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及解释”(我们面对一篇小说,往往或者根据作品里所涉及的历史时空,或者依据作家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就因为我们读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与关心的问题,习惯于把阅读重心落在小说的具体内容和社会、历史的关联性上,关注的焦点也在于找到作品里“反映”、“批判”或者“揭露”、“歌颂”等等这些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踪迹,从而在社会历史的框架里,寻求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解释。——不难体会到,多少年来,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一大路数。)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就是它有意识回避了这些,或者说把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很多小说家——比如莫泊桑,喜欢把写作的意图、人物的心理隐藏在作品中,“在一定的环境里”的“这个人必定完成的行动和举止”里,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在同一篇小说中能够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启悟),然而我们却恰恰相反,采用了与小说相反的方法去解读,用生硬的“三要素、四阶段”固化了我们的阅读思维。

2.教学设计

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先说关于“教什么”。

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比如《白色鸟》,这一篇文章既没有突出的人物,又没有生动的情节,教什么呢?再比如《香菱学诗》,这一课是教香菱写的诗呢,还是教曹雪芹如何写香菱的呢?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诗”上,还是放在“香菱”上?我感觉一位教师按照“识香菱”“知香菱”“悲香菱”的思路展开教学,处理得比较聪明。

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做法,很多老师是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情节三要素来教学的,然而现代小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而且用现在的理论去看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小说也不是这样的(的确,比如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性格单

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却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还与任务、情节关系不大。这类写意小说恰是最有中国味的小说。还有中国古典小说中往往有大量诗词,《红楼梦》中就有大量的诗,并且这些诗与人物性格、命运紧密相关,成为情节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这在世界文学史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比如这次展评的几位老师选取的《香菱学诗》,孙绍振先生称其为“诗话体小说”,并且认为:这样的小说仅评析诗话是不对的,但是仅仅把它当作小说,孤立地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把握其性格特征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小说不同于诗,写人并不是写孤立的人,而是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特殊错位。把阅读的焦点孤立地放在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上,不但不得要领,而且可能缘木求鱼。这一片段之所以是小说,而不仅是诗话,关键在于香菱的作诗入魔,在黛玉、宝玉、宝钗的观感中展示了情感的错位。——很遗憾这一次几位教师都没有抓住这一点展开)很多小说是“生活横断面”式的,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有几个场景。比如《孔乙己》。这时,我们再用原先的三要素理论解读,自然格格不入。所以,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上,而要放在学生(乃至教师)不懂不会的文本意脉层和审美层。

因此,我们提倡两个转变:从内容到语言的转变,从主题到形式的转变。扣住文本讲,回避空泛的“批判”。比如,李卫东老师在讲《故乡》的时候,就是抓住人物的话语方式展开的:少年闰土有着说不完的话,是非常健康、非常自然充盈的一种言说方式;而中年闰土则是吞吞吐吐,“失语”了,不正常,不自然。杨二嫂是“颠语”,我是“无语”。失语,颠语,无语,透过这样的话语特征、人物的话语方式,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启发学生思考这种言语交际方式背后的意味。还有李先梅老师曾在《〈变色龙〉的三种教学思路》中提到了自己三次执教经历,第一次是“幽默”版,第二次是“变色”版(这是大家普遍的做法),第三次是“对话”版;最后的“对话”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研究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变色龙》就是一篇以对话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对于这样的小说,我们舍弃了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就有可能产生隔靴搔痒之憾。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很多老师往往忽视被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如果是我,可能会从此入手。《社戏》大家一般是从前往后讲,如果是我,我会关注结尾的那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今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教师关注到了“骊歌”一词,并且从追寻词源切入,既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意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是读得很不够,如果能够再多读一些就更好了。

其次,说说“怎么教”。我认为我们要找到“切入点”和“着力点”。第一天一位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从学生关于景物描写的问题入手,从景物到人物的心情,然后推开到人物的心理„„这个切入就很好,而且我为学生的问题之深刻叫好。

着力点要放到语言和语言的形式上面。

怎么解决“隔”的问题呢?在上一赛区讨论课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就是要“贴着学生教”。

我们要避免三个偏向:一是填空式教学,就像测验式的让学生填空。二是结论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个结论,整堂课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证明这个结论。三是摘录式教学。这个问题在这一次比赛中表现尤其普遍,比如速度X—Y段,寻找„„把课文都肢解了;还有的老师整堂课让学生跳读,跳读„„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情来确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水平等,要使学生有所提高。

3.教学效果

课堂的生成,要讲究效果、讲究效率,讲究效益。

注意:非语文的不能拿进来,譬如环保,此其一。不要总在内容上打转,如主题,小说作者故意回避的东西(王荣生教授认为,说是小说的主题不如说是小说的意蕴,越是经典的作品小说的意蕴越丰厚,越有解读的种种可能性,所以教小说的主题——其实是教师对小说的一种研读成果——不如教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此其二。其三关于拓展教学问题,注意拓展不要变质,“骊歌”的拓展很好;拓展要有度,比如“对爸爸说几句话”放在主题班会上去做会更好;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要点到穴位上;合作的问题,不要热闹而不当的合作、无效的合作。

总之,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有实效的方式教小说,教出“小说味儿”,小说的艺术性。特别要注意用小说的方式读小说,教小说——为什么要按照不同文体的特征去解读和教学,就像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散文的诗意和诗歌的诗意,是两种不同的血型”,输血血型不对是要出人命的,不按小说读小说,教小说,只能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了。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个教师问,能不能解决小说答案唯一的问题。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找你们地区教研员解决。其实自从我开始命题以来,我一直认为,小说的阅读没有,也不欢迎“标准答案”。也有教师问,怎么解决影视剧先入为主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小说的语言先入为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方面有所作为,积极作为),譬如《红高粱》,可以先让学生读莫言的小说。还有老师问,任何解读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有一些解读是不是太随意了?我感觉我们要避免不符合人性、人道、人情的解读(任何经典小说的阅读都是一部“成长史”,都在不断地吸纳着、丰富着)。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阅读与教学中不断思考,解决。

第三篇:初中部校本培训材料 如何听课 评课

七星二中初中部校本培训材料

时间:2011年11月15地点:电教室参加人:初中部全体教师

听课与评课的有效策略指导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可让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1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听课。

第四篇:2018年工作计划 张伟博

2018年目标80W

2017年是一个不完美的一年,留有遗憾,客观原因有,但是主观原因是在后半年的两个月中有一些懒散导致不完美的结局,2016年也有留遗憾,其实这样挺好的,可以找出自身的不足,带着遗憾进入下一年反而更能努力加倍的工作。

2018年只能再公司工作8个月,断断续续的工作也许会影响状态,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但是始终坚信一个道理,不忘初心,勇敢前行,不被其他因素所有,朝着目标前进,相信一定会完成目标。

1.关于工作,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以及经验,深知其中的不足就是没有代理,没有新客户没有代理的日子很艰难,这也让在工作中有时候会失去很多信心。所以在2018年要挖掘代理,要学会放长线钓大鱼,慢慢的把客户们当做朋友,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一个习惯。

2.关于心态,格局有多大决定将来能走多远,少一点计较多一点理解与包容,相信未来会走的更远。

3.关于热情,也许因为工作了太久,有些热情会逐渐减弱,这里一定要学会不忘初心,多看看新来的同事,多学习新的事物,保持一个对工作炽热的心。

4.关于情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业务员,但是也要做到大爱,把公司当成家,把每个同事当做家里的一份子,和公司同进步。

5.关于阅读,2017年开始就计划要多阅读,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从18年开始,多阅读,多思考,把读书养成生活的一部分。

2018年的梦想是希望因为我的存在,起航骏业会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张伟博

第五篇:2010-2011学“评好课”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左集中学2010-2011学“评好课”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革新,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010--2011学,根据《安徽省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淮南市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凤台县教育局2010--2011学中小学教师 “评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制定了“评好课”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通过学习和培训,全体教师在借鉴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升华,在反思中前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学员的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探索富有实效和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二、培训目标

1.更新师德观念,提高师德水平。

2.帮助教师确立自我进修和发展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3.领会新课程理念,把握课改方向,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4.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5.熟悉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理论素养;探索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途径,结合课堂教学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步具备课堂教学

反思与研究能力。

6.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三、组织领导

根据 “评好课”主题校本培训的文件精神及左集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首先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及班子成员等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指导小组”,由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研组组长担任指导小组的成员。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协作,责任明确。制定出《左集中学2010--2011学教师全员培训“评好课”主题培训实施方案》。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凤台县2010--2011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评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和《凤台县左集中学2010--2011学教师全员培训“评好课”主题培训实施方案》,广泛宣传校本培训的价值及对各位老师的重要意义,加深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正确认识,端正态度,统一思想,为“评好课”主题校本培训工作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四、培训内容

1.教学基本能力培训

遵照县教育局关于“校本培训”实施意见,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联系教师教学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和研讨“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 观课评议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等。

2.深化集体备课

为了使我校教学工作更切合学生实际,更切合课改精神,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加强集体研究,团结互助,资源共享,学校进一步深化了集体备课,使集体

备课落到实处。

3.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为尽快培养一批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帮扶年轻教师,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培训

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的普及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

五、培训方式

1.专业引领

结合教研片的教学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讨,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学科带头人的专题辅导,“同课异构”等活动,解决了校本研讨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教学论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

2.岗位自学

结合本校实际,安排了学习内容的自学进度。要求自学要有目标、有重点。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解决问题。

3.问题研讨

对教师在自学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分学科分层次进行研讨。充分发挥校本指导团队的作用,促进经验共享,实施行动研究,提出解决校本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理论学习、案例研修等方式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学习交流。具体做法:

1)学习问题单

以教师学习问题单的形式,收集教师在评课中有关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组内交流等形式进行研讨。

归档材料:填写教师学习问题单,上交教研组汇总。

2)网络研讨

开展以“评好课”为主题的网络研讨。发挥网络便捷性与交互性、时效性强的优势,开展以“观课、评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为主题的现

场论坛,以倡导教师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为抓手,探寻课堂评价中的薄弱环节并通过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归档材料:网络更贴。

4、评课实践

以观摩课例为途径,选择课堂教学大赛获奖录像课等分教研组教师进行教学评议。通过教师评课、议课,有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教研组针对本学科特点,分学科进行观摩、评课、议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归档材料:评课案例,学习记录,教研组汇总上缴。

5、个人学习与反思

通过学习活动,大家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写出了交流文章。

六、培训效果

1、本次校本研修活动目标任务明确,考勤制度严格。

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老师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借机充分利用暑期加强自我学习。

3、分组活动在认真准备学习材料基础上有目标、有研读、有研讨、有记录,相关资料上交及时。

4、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师德修养,熟悉了新课程改革下课堂评价理论,能结合课堂教学评价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掌握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增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与研究意识,以评价促教研,使校本教研活动更加规范化、更具实效性,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

凤台县左集中学

二0 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下载张伟博校本培训评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伟博校本培训评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评好课”校本培训个人总结

    “评好课”校本培训个人总结 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评好课” 专题校本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我本着虚心学习,提升自我的态度,积极参与其中,收获匪浅。现就个人......

    “评好课”专题校本培训工作计划1

    红旗学区“评好课”专题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学区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及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相关文件......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12)评课(优秀范文5篇)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12 评课: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什么是评课呢?特级教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

    校本教研 评课用语(推荐)

    评课用语 石凤林老师评价说,没学生课讲的精彩,有学生课上的高效。要讲的懂,学得会,记得住,用的熟,举一反三拓展好。李秋梅老师说,不做表面文章,做好课堂和生活、和现实、和社会的紧......

    校本课程评课报告范文大全

    校本课程评课报告 校本课程评课报告 ——2015春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大比武4月10日,我参加了在莱州第三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校本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聆听了来自16所小学的各具特色......

    校本培训---关于说课

    关于说课 一、说课的概念 二、说课的特点 三、说课的内容 四、需注意的问题 一、说课的概念 狭义概念上的说课,指的是说课者以口头讲述的方式,向听说课的对象,如同事、评委、......

    说课校本培训材料汇总

    说课 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该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安排意图。(1)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作为该内容的基础;(2......

    张伟 培训心得体会

    文华学院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张伟 很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举办的高校中层干部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视频专家领导的辅导讲座,系统的学习了党的各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