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构想
完善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构想
一、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着力点。而城管执法机关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执法进社区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呼声,但同样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本文从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必要性出发,阐述城管执法进社区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具体举措。
二、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必要性
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整治小区乱像的需要。社区内乱搭乱建、乱倒垃圾、破坏绿化、无证养犬等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违章搭建构筑物、建筑物,无证养犬、不按规定遛犬的行为更是普遍,成为投诉热点。
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社区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城管执法进社区可以更好地掌握社情民意,更好地延伸管理、执法的触角,将居民间的矛盾消解在基层,化解在荫芽状态,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执法惠民生的需要。社区内的违法行为破环整洁、有序的环境,侵害居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城管执法进社区不仅可以协调邻里纠纷,遏制违法现像,构建和谐、文明的社区,而且有助于改善城管的自身形像与社会评价。
三、城管执法进社区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管执法进社区面临的问题
城管执法进社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两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是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成效有限。
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制度不完善表现为:1.社区城管联络员制度不完善。城管联络员在社区缺乏办公场所,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行为准则,不能及时预防、发现社区内的违法行为,往往在事后接群众投诉后再进行处理。
2.城管执法进社区的部门联动制度不完善。查处社区内改变车库使用性质、挖掘绿地、无证养犬、违章搭建等需要规划、园林、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同时,也离不开物业、社区的支持与信息共享。但实践中,城管“单兵作战”,执法效果欠佳。
3.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法制宣传制度不完善。城管执法进社区是新生事物。由于缺乏有效形式且多渠道、多载体的法制宣传,社区居民对城管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城管执法工作流程知之甚少,不利于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有效、全面开展。
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成效有限,表现为: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社区内的“老大难”问题难以根除,造成投诉频繁。如景芳五区一改变车库使用性质案。尽管凯旋中队竭尽全力上门作法制宣传、调查取证并立案查处等,但由于社区内挪用车库现像较为普遍等诸多困难,城管执法一度陷入僵局。后经江干区信访办牵头,联合街道、规划、公安等部门才最终解决。由此可知,现行城管执法进社区制度、措施成效并不显著。
(二)城管执法进社区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原因表现为:一是街面执法、保序任务繁重,极大牵涉、分散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时间与精力。城管执法力量的有限性制约了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制度安排与力量投入,进而影响其成效。
二是城管执法部门自身职权的法律规定性制约了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广度与深度。由于欠缺审批信息、执法保障、强制性措施等,城管队员在查处社区内违法行为时,特别是遭遇居民围攻、当事人谩骂时,只能忍而不发,致使违法行为难以纠正。
三是社区居民法制意识淡薄制约了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深化。在农转居社区,绿化带种菜,饲养家禽等行为具有易发性、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在成熟社区,也不乏开挖绿地建池塘、不按规定遛犬等行为。居民的惯常生活方式、小农逻辑、行事规则等与法治社会下的“知法、守法、护法”的理念相冲突,给城管执法进社区带来困难。
四、完善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构想
1.设立社区城管联络站,推行社区城管制度。配备一名城管执法队员与社区城管员共同组成社区城管联络站。为方便群众咨询和投诉,各联络站在社区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公开社区城管的职责、照片、姓名、投诉电话、工作时间等;设置投诉箱,接受群众的投诉和建议;由城管联络站牵头,依靠社区,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如利用黑板报、法律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等,普及城管法律法规知识。
2.改革保序考核方式,加大城管执法进社区力度。随着保序考核的深入,城管执法进社区日益式微,难以发挥服务社区、服务民生的应有作用。因此,建议将社区内主要道路纳入保序体系,但此举又与社区自治性存在冲突,故建立健全城管执法进社区的考核体系,更具目的性、实效性、操作性。以居民投诉量、热难点成功处置率、居民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标准,切实提高城管执法进社区的成效。同时,为缓解城管执法进社区与街面保序、执法之间因执法力量不足等原因而造成的紧张关系,建议适当降低保序要求,分时段、分主次道路等确定不同的保序标准,为城管执法进社区创造条件。
3.创设政府层面的大城管模式或多部门驻点城管机制,为城管执法保障扫清障碍。在市、区政府层面,结合绿化、市政、交通、工商、公安等城市管理部门,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直属于市、区政府,负责指导、协调、磋商城市管理领域针对热难点问题的部门联动、联合整治。城管执法部门收集社区内的“疑难杂症”,如无证养犬、毁坏绿化、破墙开门等,上报至市、区政府“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其组织城管、公安、绿化、规划等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共享、整治联动等进行协作执法,必要时,将案件提交法院裁定执法,从而根治社区内的顽疾。
或是由公安、绿化、工商、市政、规划等职能部门派驻一至二名警员或专业人员至城管部门,负责平时城管执法过程中的大案、要案、专业案件的执法保障、信息咨询、部门协作等,提高城管部门处理因对物强制权与对人身自由强制权相分离而导致的执法失灵问题的能力,增强城管部门处理因审批权与处罚权相分离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为解决社区内的投诉热点铺平道路。
4.推进城管执法法治化的进程,为城管执法进社区奠定法制基础。城管执法进社区是大势所趋,但社区内人员复杂、环境特殊,对城管执法队员的法制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城管队员暴力执法与居民暴力抗法现像不容回避。因此,必须完善城管立法,尽快出台《人民城管法》,届定城管职权、义务和纪律、组织管理、执法保障、法律责任等,为城管执法提供实体法、程序法的保障,为执法不打折,队伍不走样提供法制保证。
第二篇:城管执法进社区调研报告
开展执法四进宣传 打造群众满意的民生城管
随着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人们愈来愈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这样就对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转变城管作风,以打造民生城管为宗旨,通过开展执法四进活动,提升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洁、靓、谐”的城管工作愿景,天桥区城管局对城管执法四进(包括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一、天桥区城管执法环境基本情况
天桥区建成区总面积249平方公里,人口51万,辖区内有工业企业2000余家,大型专业批发市场88余处。做为老工业区,天桥区在新旧产业更替中,产生了大量下岗和失业人群,加上地处城乡结合部,各类市场集中,流动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较多,经济落后,造成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社区治安等发展参差不齐,与其它区相比稍显滞后,因此流动摊贩、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现象严重,治理城市“八乱”的压力较重。随着近两年天桥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管理水平的加大,综合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市民对城管执法的认可度、信任度也逐步增强,但仍有市民不配合、抵触执法的事件发生,执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二、城管开展四进活动的意义
(一)四进为增加执法人员与市民的沟通提供平台 执法环境的创造一是靠执法人员自身的工作,二是靠执法相对人的配合,即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离不开宣传跟沟通。向市民宣传执法理念和城管工作,介绍城管法规,得到市民理解和配合,与市民沟通,了解所需、所急,才能提高工作针对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因此四进作为宣传和沟通的平台,为服务民生起到有益作用。
(二)四进为及时调整城管发展方向提供资料 在四进活动中,通过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和家庭,实地观察,与市民接触,掌握辖区城管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提高城管工作效能,从整体把握管理发展进程。
(三)四进是新形势下的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我市大城管模式建成后,对城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三、目前进行的尝试和经验
推行城管进社区,既能够畅通居民群众反映城管问题的渠道,切实解决一些居民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诸多矛盾问题解决在社区、解决在基层,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又能体现行政执法工作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宗旨,真正发挥城管与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城管执法进社区
城管进驻社区当“管家”,可使城管执法的触角有效地延伸至社区,做到了城管工作重心下移,实现了城管属地化,改变了城管执法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社区居委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了居委会没有执法权及城管部门人员有限、财力不足等实际问题,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去年,我局开展了“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的探索。在市区范围内,建立起“一区一员”的社区联络员制度。今年,结合海宁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可进一步加大城管宣传进社区的力度。
城管社区联络员应定期到社区了解相关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可组织召开由城管队员、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城管工作协调会,跟踪了解和破解落实有关市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好社区存在的私搭乱建、乱设摊点、无照经营、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
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借助社区多样化、立体化、生动化的宣传载体,配合社区做好多媒体、黑板报、期刊等宣传工作,重点突出宣传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倡导社区居民共同维护市容环境整洁。
充分依靠社区的力量,在社区内建立一支城管动态协查员队伍,利用社区热线电话,及时将违章违纪现象通报城管组织,形成上下互动,目标一致地管理,从而加快社区建设
管理的步伐。
落实定点联系工作长效机制,继续不折不扣的贯彻“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方针,做好每周定期巡访、回访工作,增强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实施“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实现了社区与执法部门、管理与执法互动互助的双赢局面;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城管执法进学校
青少年是城市的未来,如果把对青少年的城管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城管工作的切入点,可以产生“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群体”的社会效应。开展“城管执法进学校”,就是通过与学校携手共建,进一步拓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视野,阵地延伸,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学校,促进学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构建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具体可选择中队辖区内一至二所重点中小学为共建对象,建立共建关系,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
一是强化各中小学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特别是加强在学生上下学时对校门口的小吃、小百货等商店的越门设
摊和流动摊贩等违章行为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学校周围秩序;二是加强中考、高考期间的工地管理,及时对学校周边的施工工地进行调查摸底,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噪声污染等行为发生,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利用各种节假日和各项创建活动,把局团委和学校团组织联动起来,搞好团员青年与学生的共建活动。通过一连串的宣传教育和实践,使中小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城市管理的意识,而学生又能将所见、所学传给家长,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影响家长。“小手牵大手”,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
通过开展“城管执法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学生宣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相关工作,培育他们初步的法律意识,养成建设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同时,借“学校”这个突破口,通过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宣传和社会化的服务方式,让学生把城管法规带回家,从而增进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大家受益”的社会氛围。
三、城管执法进企业
城市商业区、市场是车流、人流密集之地,同时也是容易滋生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的敏感地带。解决此类城市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单靠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应积极开展“门前五包”、“城管执法进商店”活动。
以“门前三包”为龙头,是加强商户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宣传教育,使各沿街店主充分认识发放具有正规化、法制化的“门前三包”责任书的严肃性,从基础上抓起。与辖区内责任单位、门头房签订责任书,营造起“城市管理人人有责,全市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在日常工作中,督促沿街商店和门店正确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和义务,做到不乱贴不乱画,维护好商店责任区内的市容环境。
跨门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历来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顽症”,中队还需继续推行人性化服务,以丰富“城管进商店”为载体,规范商家经营行为突破口,温馨提示到店门,劝导前臵入人心,推行有情送法、文明执法活动。城管队员通过主动上门服务、开展法律宣教、发放为沿街商户量身打造的《告各沿街店主的一封信》以及零距离谈心等形式,拉近与商家的距离,进一步巩固、夯实城市管理基础。
“城管执法进商店”的开展,有助于加强与执法对象之间的协作联系,形成彼此互相配合和支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我局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方式。在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同时注意倾听商户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服务需求,也有助于把城管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推向深处。
四、城管执法进家庭
以服务为主导,由我局自行编制的城市管理宣传手册自去年起被广泛发放到了海宁的众多家庭手中。宣传册中的漫画以乱贴乱画、占道经营、违法搭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题材,通俗幽默、寓意深刻,宣传主旨一目了然,市民反响热烈。
今年,我们可积极拓展宣传进家庭的内涵,通过为特困户“送温暖、献爱心”,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进一步融入社会,增强与市民的沟通互动,密切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
“城管执法进家庭”工作的开展,减少了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各界与城管工作的良性互动,拉近了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使市民民主法制意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市民关注、关心、关爱城管的意识日益增强,从而可进一步改善城市管理和执法环境。
一个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管理的好坏,是品牌,是形象。而城市管理又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社会工作,离不开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因此,城市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抓好宣传,而且要把宣传视为城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亲民务实,按照下一阶段海宁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目标,开展好城管执法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店、进家庭活动,努力以
优良作风感染群众,以热情服务方便群众,以文明执法取信群众。以宣传城管执法工作为重点,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突破口,扎实有效地开展“四进”工作,全面提升城管执法水平
四、目前四进存在的问题:
推行城管进社区,既畅通了居民群众反映城管问题的渠道,切实解决了一些居民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诸多矛盾问题解决在社区、解决在基层,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又能体现行政执法工作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宗旨,真正发挥城管与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
2、城管进社区后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⑴、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至今,国家没有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法律,虽然各地都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但也是规定的比较粗,范围比较大,有的现象也不是很具体,而且在执法实践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却找不到明确依据,从而影响了城管执法工作的深入发展。
⑵、社区市民文明素养程度不高,城市管理的意识不是很强。在我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协调,只注重了城市的硬件建设,却忽视了城市软件的建设——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在目前的执法实践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
象,就是市民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市民在享受城市公共资源的同时,关注城市建设、尊重和维护城市管理的意识不是很强,而且还经常会遇到执法相对人及市民的不理解,以及被动、应付、敷衍城市管理工作现象,管理起来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以至于是反反复复,成效不大。
⑶、社区管理工作的琐碎性、复杂性、反复性,加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所谓琐碎性是指管理工作的内容太多,大到店外经营、占路经营,小到乱摆乱放,清除、涂抹小广告,可谓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干。所谓复杂性,一个是相对人比较复杂,什么层次的人都有,干什么的都有;另一个是运用的法律法规比较复杂,虽然就某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用的不是很多,但也都应了解,而且界线必须分明;再就是在执法实践中,需要协调的部门比较多,等等。所谓反复性,就是重复,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周而复始,忙个不停,一天不去管理或者放松了要求,往往就会出现反弹。
⑷、由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起步较晚,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共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现有的执法体制不是很明确。由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起步较晚,各地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②、关系不是很顺。如协调配合不力,从大的方面讲,一项大的活动需要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部门的配合,组织、协调、安全、保障起来是很复杂的一项工作,从小的方面讲,有时弄不清业户的详细
信息,却又不知如何向工商查找业户的工商执照;所以城管进社区后面临的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③、办案保障不健全,物资器材还有些落后,取证不详,效率不高。城管进社区后,人员相对分散,如何实现物资保障的问题更显得突出。④、城管执法这支队伍还比较新,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执法水平和执法艺术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还需要在执法过程和业务学习中不断提高。
五、城管进社区的原则及实施方法。
城管执法进社区的实施办法的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的管理格局,即变“点、线”管理为“ 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重心下移,立足社区,建立“市、区两级政府,市、区、办事处三级管理,市、区、办事处、社区四级服务”的管理机制。
(一)、主要是遵循“三个原则”。“三个原则”是指: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在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市、区、办事处、社区四级服务,尤其要明确办事处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与职权;
2、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原则。按照城管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统一、联动、效能的原则。社区的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设立“一职多能”的配臵,充分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体现统一、联动、效能的原则。
(二)、具体实施办法:
1、立足社区,与社区群众和社区组织紧密联系。
城管进社区,与社区群众紧密联系、相互依靠,是城管进社区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工作中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碰到的困难及时处理和解决,才能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社区组织在社区建立起来的工作结构,发挥社区组织的功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及各单位组织的力量,搞好社区环境建设,共享社区资源,使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相融合,形成社区活动的一种合力,促进城管与社区组织的配合。不断完善城管在社区内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城管在社区的地位和威信。
2、加强横向联系,理顺各种关系。
城管进社区,要加强与社区党总支、居委会、民间组织、社区单位等机构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社区内的作用,调动他们关爱社区的意识。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区分责任,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其中主要是要处理好城管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和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因为这两个组织和社区群众关系最密切,在社区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多部门协调工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强调管理合力,整合社区资源,才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为社区组织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3、加强社区投诉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投诉受理工作作为了解市容市貌的听诊器,群众反映的晴雨表,政策法规的咨询台,行政执法的监督岗,意义重大。因此,社区行政执法系统要高度重视投诉受理工作,以机构网络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制度化、运行高效化为目标,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配套必要的网络设备,形成社区内外,行政执法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执法部门与各社区投诉中心公开电话、与相关部门之间上下畅通的投诉受理网络体系。同时,积极开展网上投诉受理,实现投诉受理现代化,建立执法机动队伍,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形成快速联动机制。
同时也可以充分依靠社区的力量,在社区内建立一支城管动态协查员队伍,利用社区热线电话,及时将违章违纪现象通报社区城管组织。信息的即时提供将有助于城管队员加强对辖区的了解,便于对社区的城市环境实施监控,形成上下互动,目标一致的管理,从而加快社区建设管理的步伐。
4、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社区建设。
要先做好城管进社区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取得经验后,进一步全面展开。选择一两个人口规模,机构设臵都比较规范的社区作为试点,在其中进行多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试尝。如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试点经验,在社区内实施聘用协管员制度,在社区内设臵固定的宣传栏等,利用多种方式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法律法规,弘扬队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营造
有利于社区城市管理的浓厚社会氛围,以赢得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在一两个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因地制宜的逐步推进整个城区社区的建设管理。
5、坚持日常管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以往的经验说明,突击式的集中整治,整治成果很难巩固,只有实行长效管理,才能提高整个管理水平。要在坚持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经验,积极探索社区管理规律,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改变管理办法,逐步由运动式和突击式管理向日常动态、长效管理转变,由事后管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转变,增强工作主动性。要实施重心下移,进一步落实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区(市)、街道、社区管理城市的基础作用,可以探索聘请城市管理协管员等办法,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最终实现整个社区的长效管理。城管执法进驻社区,使社区成为执法工作的阵地,服务工作的平台,宣传工作的载体,既拓宽了城管执法的工作渠道,同时也为更好地开展城管执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逐步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的社区工作体系。达到“发展在社
区、服务在社区、稳定在社区,文明在社区”的目标,构筑一个协调和谐的工作机制。
总之,社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充满蓬勃生机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更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城管部门,进社区更是时不我待。因此,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城管部门的积极努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管执法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机遇,开拓前进,落实执法为民的宗旨,再创城市社区建设新的辉煌。
第三篇: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制度
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制度
为了将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势,切实做到加强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的工作力度、丰富我区长效管理“二次创业”的内涵,确保“用心执法”品牌的全面落实,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的领导。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由局领导分工负责,由9个中队和监察科分别对应10个街道办事处。各中队长和监察科长在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中,要及时向分管局领导报告工作。
二、会议制度。中队(科)长参加所对应街道办事处与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有关的会议,根据会议要求负责安排队员进社区完成工作任务。街道办事处城管科长参加所对应中队的有关会议,了解执法局有关工作任务情况,适时发动居民群众协助执法。
三、建立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档案。
1、建立联系网络。将办事处办公地点、书记、主任、城管科长的联系电话、手机等有关内容制表登记,以便于联系。
2、建立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会议记录簿。记录参加例会的情况(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会议内容等)。
3、建立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巡查登记,并认真记录。
4、建立协助执法工作任务登记并认真记录。
四、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纪律。进社区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我局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对违反纪律或因工作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当事人及所在中队领导的责任。
五、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的考核。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纳入局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方式按现行的考核方式结合办事处的评议,进行综合评价。
市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04年9月10日
协助执法工作任务记录
城管进社区工作巡查表
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安排
第四篇:城管执法进社区的调研报告
城管执法进社区的调研报告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文明的最终落脚点。深入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是探索“大城管”机制,延伸网格化执法触角,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我局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提高执法进社区的实效,按照局部署,大队首先在朝阳、玉山同心、枫景苑三个中队进行了试点,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三个中队均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现将试点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城管进社区背景
城市背景:我市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玉山镇,不含开发区),人口
118万,下辖5个街道41个居委社区,20xx年3
月城管执法大队首度在我市老城区范围内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我市主要城区范围被划分成网格,每个网格根据管理难度分别部署了若干名执法队员为该网格的具体责任人,一时间网格化执法犹如一张巨网覆盖了我市城区的主要区域,区域范围内的道路、广场、街巷尽被囊括其中,城市管理执法范围初步实现全覆盖。但是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社区管理需求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管理需求并未能得到满足,社区作为城市细胞,是城市文明的最终落脚点,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棵大树,市镇街道为枝干,而社区无疑是这个大树的根系,只有养护好根系才能确保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基于以上情况,大队及时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导入“城管进社区”管理模式,并与同年完成了基层中队的辖区调整,将原有以数字序号命名基层中队的方式改为以辖区街道为命名标准,并按所属街道辖区来确定基层中队的辖区范围,使得基层中队的日常工作初步与所属街道实现“管辖区”的平行接轨,08年4月6日,城管综合执法进镇进街道推进会在柏庐广场举行,并随之进行了授旗仪式,此次活动标志这我市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正式拉开了帷幕,09年初我大队下辖的朝阳、同心、枫景苑三个中队被确认为城管执法进街道“试点中队”,此举旨在推进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总结经验,加速推进,至此我市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已进入局部试点运行与总结推广阶段。
二、现状和做法
各试点中队执法进社区联络点成立以来,以服务群众为首要任务,努力在职权范围内解决社区实际困难,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通过召开社区干部、社区居民的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使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与社区管理结合更加紧密,而城管队员通过进街道(社区),也体会到了社区管理工作的事无巨细和纷繁复杂,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三个试点中队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均能依据辖区各自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不是一味生搬硬套,按图索骥,可以说三个试点中队在组织体系、运作方式、具体做法上均已摸索出一套针对辖区特点而设的“应症之方”,就运作方式而言可以总结为派驻联络型、联合执法型、资源强化型:
1、内外兼顾,强化联络,统筹运行,力争双赢。
这种模式即为朝阳中队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的管理模式,朝阳中队辖区共有9个社区,且这9个社区多为老居民小区组成,中队还担负着人民南路、朝阳路、合兴路等几条交通主干道及xx商厦商圈、上海铁路局xx站等几个重点场所周边的市容环境执法管理任务,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对于该中队而言一方面是拓展了工作领域,强化了执法力度为中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此项工作必然会加剧中队人员紧张执法力量不足等矛盾,基于此中队积极研究对策,将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的工作模式定义为派驻联络,“有事”联系机制,具体做法是结合网格化管理经验,将中队辖区内的各个社区划分为四个网格,每网格均划入1-2个社区,根据网格内相关社区管理难度的不同,指定1-2名分队长以上人员担任联络员,而社区方面也指定一名街道执法队员与一名社区卫生干事组成社区城管工作小组。这样一来朝阳中队共形成9个社区城管小组,这9个社区城管工作小组分别由5名城管队员带队,除了一个社区(小渔河岸社区)执法队员常驻社区以外,其他各点的队员均是在做好路面执法工作的同时通过每周会商及定期巡视方式展开工作,每周会商制度即每个社区城管联络员(执法队员)每周定期到社区报道,并与社区城管工作小组研究本周工作计划,安排具体工作事项,约定落实本周的巡查整治工作,并将研究事项报中队,中队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组织安排相关工作,全力配合联络员的具体工作,除此之外社区城管工作小组负责辖区内日常工作,一旦发生有需要配合支援的可立即与相关联络员直接取得联系,该联络员需即到现场处理,在建立联络机制的同时,中队还要求每个联络员必须每周组织一次社区执法巡查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整改。为确保社区城管小组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该中队与朝阳街道还专门设立了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分管街道主任担任组长,辖区中队中队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协调工作。如此一来朝阳中队基本实现人员利用率的最佳化,同时也兼顾了日常管理与长远发展。
2、全时管理,执法先行,一日三巡,长治久安。
枫景苑街道是一个刚成立两年多的大型农民动迁住宅区(村改区),街道下属的四个社区均由原来玉山镇的行政村动迁小区组成,共计182幢住宅楼,常住人口近七千人,新xx人最高峰的时候超过四万人。街道所辖范围内道路只有柏庐路一条主干道和几条非主要道,路面管理压力相对较小,从实际情况来看,该中队对于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也是最贴近实际工作的,基于此情况中队制定了以全面入驻管理,联合多方力量,协力改善环境的宗旨和方针,出于社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该中队成立以城管执法队员为主社区卫生干事、街道执法队员、物业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管理小组,同时为了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顺利进行,该中队于今年3月16日起联合街道社区、物业管理、辖区公安派出所等多支执法管理力量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联合整治活动,此次整治活动对前期小区内超门窗经营、占道堆放、乱挂晒、车库出租开店、小区内外无证摊点等脏乱差现象频现的情况进行了有效地打击,取得良好的收效,也为中队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做好了铺垫,联合整治后,中队又制定了一日三巡,一巡两整的日常工作机制,中队每日安排三次巡逻整治,组成人员为一名城管队员加2名街道执法队员加2名社区卫生干事,第一次为巡查整改(上午9点前后),对发现问题的立即着手实施整改,第二次为小规模集中整治,主要针对第一次巡查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如有拒不落实整改的则运用行政执法手段实施整治,中队根据需要派出人员参与整治工作,第三次为全辖区联合巡逻整治(晚18:30前),由中队联合辖区4个社区的联合执法小组人员共同对4个社区进行执法检查,集中整治。同时为了确保整治效果在巡查间隙由各社区联合执法小组成员对重要路段、场点进行守点布控,及时发现并制止违反城市管理事件的发生,通过联合街道、物业等部门的人员开展集中整治及日常巡逻该中队辖区内社区面貌得到明显及迅速改善,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初步显效。
3、强化资源,高调入驻,体系健全,重点突破。
同心中队辖区目前共有3个社区(同心、新北、娄苑),而在这三个社区中新北社区因近几年周边大型外企进驻较多导致流动人口数量激增,市容环卫管理压力也随之加大,特别是对于出租户的管理更是难点之一,外来人员的涌入导致社区消费趋向发生了变化,流动摊点也随之激增,为此新北社区的管理一直是同心街道及城管同心中队的重中之重,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为同心街道及城管同心中队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提供了先机,为此同心街道及城管同心中队加大了人员及装备投入,街道社区抽出专项资金20多万元,招收协管员5名,并购置车辆、装备,划拨50平方左右的办公用房,城管同心中队则于年前向我局提出了组建新北分队的申请,申请得到批准后,城管同心中队抽调执法人员10名,新北社区派出3名管理人员,连同5名新招收的协管员组成了18人的城管同心中队新北社区分队,新北分队成立后,采取了早7点至晚11点的排班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管理力度,与此同时,在组织架构上,新北分队的日常管理由城管同心中队派出一名分队长以上队员及新北社区一名管理人员轮岗负责,除此以外同心街道与城管同心中队还建立了月度及周例会制度共同研究相关事务,并明确由新北社区主任负责部门协调等相关事宜,可以说在同心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三个试点中队中同心中队的人员配备后勤保障及政策扶持上都是最优秀的,也正因为如此,新北社区面貌也得到了迅速有效地改善。
通过以上三个中队目前的试点情况我们看到各相关中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初步形成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的管理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各中队又取得了那些成绩呢?
三、取得效果(成效)
社区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城管执法工作日渐深入人心,城管执法进街道在上述三个中队试点后我们注意到一组数字:朝阳中队自3月份开始有在小区内查处的违章案件出现,并有效制止违章搭建案件15处;枫景苑中队通过社区整治工作清理违章占道18家,占道面积最大的40多平方,最小3平方,有效地保障了社区内公共通道的畅通,方便了居民出行;同心中队在社区周边开展整治工作查处各类违章行为60多起……这些数据无一不体现了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后城管执法工作已经开始融入街道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了,在大力开展执法整治工作的同时各试点中队不断探究街道(社区)管理与城管执法工作的切入点,以家访执法、温情执法、便民执法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收效。
如果说以上成果都是一些“看得见”的成效,那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还有更多“摸不着”的成果,这些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进社区,居民更满意,我们都知道因为种种原因,城管部门的工作一直难以为居民所理解,在执法过程中各方阻力较大,通过进社区工作,执法队员的日常工作就发生在居民身边,管的又都是些“鸡毛蒜皮”却又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居民“息息相关”的事情,为民办事,居民看得到、摸得着,潜移默化中居民自然对这支队伍,这批为民办实事的人产生亲近,从而推进执法工作。
2、执法进社区,街道更满意,在以往的工作中社区的管理对于街道社区而言都是难度较大的,城管执法的进驻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生力军。
3、执法进社区,城管最终受益,执法进社区工作,特别是此次三个试点中队的进驻,对于我市整个城管执法队伍而言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更多的是为城市管理的明天描绘蓝图,今天,我们允许失败和不足,因为我们在实践,但是这些失败和不足对于明天都是宝贵的经验。
四、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局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难度大。
从本次试点的三个中队来看均存在认识不足或认识偏差问题,当让这里所说的认识不足或者偏差的存在并不是指单方面的,某一部门的,而是双方都存在认识问题,首先谈谈我城管中队存在的问题,城管执法进社区,虽然是执法进社区,各中队也已经切实在社区范围内启动了执法工作,并取得一定受益,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执法进社区手段过于单一,原因就在于中队认识不足,认为执法进社区就是将队伍开到社区内开展执法工作,而作为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社区管理工作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致使城管进社区工作进展缓慢与街道社区的结合度不高,在个别社区由于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与社区管理结合度不高导致社区对城管工作的配合力度不足,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直接导致工作开展难度高,甚至停滞不前。而作为街道社区,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为城管工作可有可无始终无法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于是在资源分配上、工作配合上处于“靠边站”或者“走形式”的状态下,导致城管进社区工作开展艰难,从试点的情况来看除了同心中队,其他两个中队在资源配置、工作协调等方面基本还属于自给自足的阶段,表现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态。另一种情况,街道社区对于城管执法进街道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城管执法进社区是万能的一旦社区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就找城管解决,不论问题是工商部门职能还是卫生部门职能,反正涉及执法项目的就要城管部门出面解决,导致相关中队应接不暇,处于两难境地,有的街道辖区甚至获知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后将街道原有的街道执法队人员进行了撤并减员。
2.力量不足,覆盖面小,工作绩效难以体现。
一是日常执法工作与进社区工作在人员力量上的矛盾日渐突出。
以朝阳中队为例,目前中队基本建制正式队员20多人,而中队已经正式入驻的社区有9个。要承担辖区日常管理任务与及时、妥善处理社区工作任务,在人员分配上,基层中队普遍感觉捉襟见肘,虽然中队及时调整运作模式,尽量避免人员执法力量不足导致的问题但是毕竟此项工作加大了中队原本就紧张的执法力量调配难度,甚至影响到中队日常工作的开展,而从朝阳中队目前采取的“派驻联络”方式而言也只是救济之策,并不能万全,从该中队唯一一个常驻执法点(小渔河岸社区)的工作情况来看就明显好于走动联络的其他社区。
3、制度建设进度缓慢,相关机制急需确立。
对于制度的建立必须为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此处就以考核机制为例,考核工作是双方的,考核应涵括执法队员的日常考核也应涵括街道社区相关人员的考核,问题是谁来考核,考核的抓手又在哪里,而作为基层中队与街道社区协调机制问题明显收效不大。另外在去年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的的基础上,今年市局下发了深化“城管执法六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各中队也对该项工作已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和意见中都明确了执法进社区的工作目标、职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但从调研的情况看,单是粗线条的目标职责制度难以支撑执法进社区工作系统性的框架,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单纯的指导性意义,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各分局制定的一些工作制度、督察制度也各成一体,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化和相对统一;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也尚待建立。总的来讲,目前还缺乏一套保证实施执法进社区工作的相对系统和完善的制度。
4、工作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日常工作开展。
此处所说的工作面是指城管执法进社区后执法队员可以操作的执法项目,我们知道一旦进入社区就必须考虑执法依据,但是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执法依据来看,可以在住宅小区内使用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导致工作结合度不高,街道社区因此会产生热情减退,配合不力的情况。
5.内容单一,工作被动。
目前执法队员进社区工作内容多停留在处理小区乱搭建、擅自饲养家禽、清理楼道堆积物等,内容相对单一。出于对社区工作和执法进社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社区工作内容相对琐碎、单一,目前在部分进社区联络员中存在工作被动的倾向。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被动出击,在社区有要求和投诉的情况下,才被动地去处理一下,不能做到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当好执法员、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的“五大员”角色,尽心尽职地服务社区。
第五篇:城管进社区
关于“城管进社区”考核的办法
各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贯彻和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加强和完善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和市容环境状况,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原则,实现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2009“城管进社区”考核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核范围
鼓楼区6个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
二、考核时间 2009年4月至12月。
三、考核方法
(一)采取抽查的方法确定每次考核的点位;
(二)每个办事处抽查2个社区;
(三)每个社区抽查一个居民小区(考核对象为市容环境较差的非物管小区、自管小区、准物管小区)和一条小街巷;
(四)每2个月考核1次。
四、考核内容
(一)人员及工作设施。落实城管人员进社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在室外上墙公布城管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
(二)制度建设。结合社区实际,明确社区城管人员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并落实(工作计划制度、日巡查制度、城管宣传制度、便民服务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城管工作记录、台帐制度等)。
(三)便民服务情况。接访、定期走访社区群众并做好记录;居民意见建议及处置情况;便民服务措施的落实。
(四)城管工作实效。社区内市容环境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扣分标准
(一)城管进社区组织制度建设考核,满分50分。采用倒扣分计分方法,以实际得分为成绩。以社区为考核单元,从人员及工作设施、制度建设、便民服务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1)人员及工作设施。未派驻城管人员进社区的扣50分,没有办公场所的扣10分,没有固定办公设施的扣5分,未按要求公布城管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的扣4分。
(2)制度建设。无城管人员职责的扣5分,无工作计划的扣4分,无周巡查记录的扣2分,宣传栏无城管内容的扣2分,工作例会无记录的或坚持不好的扣3分,台帐管理不规范的扣4分。
(3)便民服务情况。无便民措施的扣2分,未及时处置群众意见建议的每起扣2分,无走访、接访记录的扣3分。
(二)工作实效考核,满分50分。采用倒扣分计分方法,以实际得分为成绩。每个社区抽查一个居民小区(考核对象为市容环境较差的非物管小区、自管小区、准物管小区)和一条小街巷。
工作实效:占道摊点、店外经营、占道作业、乱堆乱放(含楼道内)每发现一处扣2分,摊点群(马路市场)每处扣10分,散养家禽每只扣1分,卫生死角每处扣2分,花坛种菜、积存垃圾每处扣3分,违章搭建每处扣5分;即时贴每张扣0.4分,张贴每张扣1分,手写、印章每个扣1分,喷涂、喷涂式印章每个扣3分;覆盖不严的每处扣2分,图形不规范或存在明显色差的每处扣1分。(三)办事处城管进社区考核的月度得分等于城管进社区组织制度建设得分、工作实效得分两项考核得分之和。
六、奖惩措施
1、当月考核90分以上的办事处(含90分),第一名奖励现金1000元,第二名奖励现金500元。
2、当月考核80分(含80分)至89分(含89分)之间的办事处不奖不罚。当月考核低于79分(含79分)的办事处每失一分扣款人民币50元。
七、工作要求
(一)各办事处执法中队要主动与社区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协调,使城管执法服务活动取得实效。
(二)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要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现亮点”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社区城市管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城市管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声有色地展开。
(三)各办事处要高度重视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区市容局将在考核中把此项考核成绩纳入总成绩。
鼓楼区市容局
二○○九年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