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塔前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申报答辩材料(大全)
常熟市塔前小学
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申报答辩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常熟市塔前小学,始创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是常熟界创办的第一所新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目前学校拥有41个教学班,1906名学生,教职工总数114人,专任教师110人。学校位于城区中心,广大家长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有较强的教育好子女的愿望,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老城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存在隔代教育的问题。所以,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为项目申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学校家校工作现状分析
我校家长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家长学校专题讲座,每学期邀请校领导、教育专家作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同时年级分管领导介绍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二是定期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家长们走进校园,亲历孩子们快乐的校园学习生活;三是班级家长会,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在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沟通;四是组建家长讲师团,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四个层面有机联动,德育处严格按照计划加以组织落实,在具体而扎实的活动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实效。
学校成立教育议事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习惯养成、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沟通。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家访活动,每一位老师走入学生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生活状态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常熟市家校联系先进集体”。
三、学校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理解
以素质教育理念和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为主线,以课程化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分学段、系列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学校实施项目的优势、保障措施以及实施设想
学校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再加上我校家长结构层次的特点以及我校多年来在家校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都有利于我们进行此项目的实施研究。
保障措施:一是领导重视,成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全员参与;二是师资培训,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家教指导能力;三是硬件保障,开通校讯通、家校路路通、学校微信平台、家庭教育研究QQ群等信息平台,为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实施设想:
1.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系列化、专题化,开发不同层次、有特色的家教课程。讲座形成系列:和一年级家长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二年级家长谈儿童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教育,和三年级家长谈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四年级家长谈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和五年级家长谈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和毕业班家长谈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开设专题讲座:如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关注青春期儿童心理等。
2.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引导广大家庭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如开展“家长微课堂”、家庭志愿者活动、家长义工团、亲子阅读等活动。
3.制定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课程考核办法与优秀家长积分和奖励办法,定期评选优秀家长。
第二篇: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工作总结
浅谈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吴江区同里中学 孙建奎1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来挖掘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所用,让家长以自身的教育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种活动中来,以期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家庭教育的提升与学生的生动活泼地发展。我校成为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后,围绕子课题《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据家庭教育资源开放性、丰富性、随机性、整合和“隐性”资源的特点和家庭教育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低耗高效的原则,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使家长作为人力资源进入到学校的教育中,从而形成一种开放、互动的教育模式。笔者就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建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成立家长委员会是促进学校与家长共同管理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有效办法。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不同阶层的家长组成了学校、班级两级委员会,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协调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从家长委员会着手做好对家长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家长理解共同开发教育资源的责任和义务,让家长明白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只有通过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共享,才更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学校还要制定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家校课程资源的相互转化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与共享,使一部分家长主动申请提供某方面的资源,成为课程的积极建设者。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学校能更加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学校的困难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学校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二、开办家长学校,传播新型家庭教育观念。
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家长学校不能流于形式,要制定家长学校的章程,并形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外辅导员、教育专家形成的讲师团,例如我校与北京四中网校吴江分校共建家长学校,网校的专家、老师定期到学校开展家校活动。在办学过程中,强化考勤制度,评比优秀学员,真正达到鼓励先进,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家长学校的形式多样性,如聆听专家发言、专题讲座、家长经验谈、学生心声表白、家长与老师对话等形式。
(二)实施家庭教育课程,做好家长培训工作。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增强,但是每年学校外来工子女逐渐增多,很多外来工子女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因此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我们积极利用好苏州市家庭教育读本,班主任采用相应的家庭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对家长分期分批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使更多的家长懂得家庭教育课程的一些基本家教知识,了解家庭教育对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转变家长的人才观、教育观,形成与学校教育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这样既提高家教的效率,又促成了学校新课程的实施。
三、举办开放日活动,实现家校沟通零距离。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父母到子女所在班级参观授课,了解子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大课间活动时间,家长观看丰富多彩的师生大课间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学生在校活动 1作者简介:中学高级教师 吴江区德育带头人 为主线,让家长真实、全面、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策略与取得的实绩,乃至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的细节,使家长对学校工作更理解、更支持,学校可以与家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在开放日活动中学校同时召开家校“育人研讨会”,让家长就某方面教育子女成功经验作介绍交流,如:怎样让孩子觉得你是好爸爸、好妈妈?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带孩子自由读写;谈孩子习惯的培养;给孩子的一封信等,家长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从自己家庭的实际出发,就某一方面谈自己的最深感触,成为我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笔宝贵资源。开放日活动,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家长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使每个层次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收获,提升家教水平,使家校之间产生亲和力和信任感,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功能。
四、开展亲子活动,融洽师生和家长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优化的亲子关系,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现实家庭中,缺乏的是积极健康的亲子沟通。很多家长受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太深,家庭教育中命令多于商量,禁止多于提倡,体罚多于说理,贬低多于欣赏,孩子长期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
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别致的亲子活动。例如“关爱心连心”圆爱·中国梦大型公益活动走进同里中学。我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及和TA34班成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汇聚在体育馆,快乐游戏,传递关爱,平等对话,用心分享。“关爱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以体验式学习方法为基本模式,通过游戏、练习、分享,让学生、家长、老师三者犹如一个团队,放下平日自己的身份、年龄、角色,回到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平等关系,通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感受和领悟更有效的沟通方法,接纳、欣赏和关怀别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建立崭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例如每年初二年级十岁青春仪式,我们邀请家长、老师和一起参加仪式活动,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感恩之心、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多和家长沟通。
举办这样的活动,更加融洽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促进互相理解、互信关爱,帮助同学们感受亲情,提升信心,激发潜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仁美学生,活动受到了学校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利用网络平台资源,传播科学的家教行为。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也成了许多家庭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和互动性,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为此我们学校网站中加入了家校合作的网页,把学校的整体情况,家校合作的组织、活动等制作成网页进行介绍,增设“家教信息”栏,收集国内外的先进家教理念和成功的家教经验,撰写成文,推荐给家长。也有从家长中收集到的家教心得、经验让家长互相学习,受到启发拓宽家庭教育的学习渠道;发表学生的各种“作品”、成果,以便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成长历程;学校教师还可以和家长通过电子邮件、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微博等,资源共享。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结对互助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结对。通过结对活动,提高了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给一些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给一些家长提出忠告和帮助,让一些家长找到学习的榜样。
六、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立体式育人功能。
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区大课堂,我们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家长一起走进社区,开展义务服务。我们组织成立古镇“环保小分队”“先锋志愿岗”,为社区居民和游客讲解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家长一起捡垃圾、清理小广告,培养学生和家长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家长一起走进金松岑纪念馆、陈去病故居等德育基地,学习我校创始人、著名爱国人士、国学大师金松岑先生的两条祖训“积金积银不如教子识字,肚中有真才天火烧不尽”、“勤劳第一、处事和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引导家长要有正确的家教理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通过参观陈去病故居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感悟陈去病的革命事迹,引导家长教育孩子要学名人、勤读书、为国作贡献。学生在社区接受教育的同时,社区教育工作也因为有了学生和家长的参与而增添活力,我们还与社区共同举办“假日学校”、书画展等,开展特色兴趣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家长指导孩子的能力。
七、使用德育记录卡,沟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信息。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我们对每位学生都设有德育记录卡。德育记录卡分成两块,一块是在家的表现,包括家务劳动、孝敬长辈、生活自理、按时作息、作业情况等;一块是在校的表现,包括上课听讲、团结同学、热爱劳动、遵守校规等。每星期反馈一次,周五由班主任填好在校的表现,让孩子带回家,由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作出评价,也可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实施德育记录卡,可让家长对孩子有个正确全面的了解,以便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同样可让教师对学生了解得更全面。德育记录卡让德育工作更有效。
总之,家庭作为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是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有效载体,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已经受到了广泛重视。对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中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为学校服务,为家庭服务,为学生服务,还能通过家校之间的协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亲密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达到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以及绝大多数家长教子育人的水平,与校方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空间,为孩子打造优质丰厚的人生奠定基础。
第三篇: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申报答辩说明书完整稿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
申报答辩书
(参考内容)项目名称学校公章
完整版
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优势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通大附中”)作为南通市人民政府教育重点工程,是市政府投入4.3亿元巨资按江苏省五星级普通高中标准新建的一所南通市新城区配套高中。
通大附中的规划与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功能完善、生态和谐、既有传统文明,又有时代感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园林化”的思想,凸显“数码校园、生态校园和人文校园”的现代教育理念。
打造精英教育: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学额在40人以内;实行寄宿制,为学生在校生活提供高标准住宿条件;“学院式”管理,充分利用市内优质高中资源和南通大学教科研优势,采取课程选修、社团活动、研究小组、学术讲座等形式发展学生特长;每年举办艺术、科技、体育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举办专家讲座、开展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构建智慧校园:落实人文化理念,即实施将科学、人文、艺术整合于一体的智慧教育;建设数字化校园,即构建基于互联网和云技术下的数字校园、数字教室和数字移动学习终端;创设探究型课堂,即推进课堂中互动、探究,大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实施目标化管理,即实施目标定额、科学管理、系统决策和持续改进。
通大附中在创建一流的现代化办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过程中,旨通过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的建设,借助南通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现代科技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为今后创造性地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二、项目创意
(一)项目创意
我校拟建立的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其理论依据是:自然科学的数学化过程是现代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自然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的能力认识和改造,它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重要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自然科学的数学化的前景越来越明显。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从自然科学发展前景更可看出:数学化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自然科学数学化主要是指各门自然科学日益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本门学科的事物和现象的量、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和现象质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方式。可以将自然科学数学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总结为:过程的程序化,探究的数字化,结果的模型化,表达的数学化。本课程基地的建设就是围绕以大量实验、观测为主要途径,以数学建模为主要方法进行设计和建设,从而营造基于数据、构建模型、发现规律的科学过程。
近代,随着自然科学各部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数学的自身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新计算技术的出现,使自然科学的数学化进程不断深化和扩大。
我们可以大概看下各个学科与数学关联程度是多么的紧密。(以下内容可以结合幻灯片口语化简单介绍)
走得最远的物理学已变得同数学难舍难分;爱因斯坦在曼黎几何中找到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925年海森伯将矩阵方法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创立了矩阵力学;薛定鄂应用微分方程的斯图姆维尔理论创立了原子结构的波动力学。此外,群论用于结晶学和基本粒子,复变函数解析函数理论用于量子理论,以及基本粒子的几率分布的研究都取得了极大成功。最近杨振宇教授又指出规范场理论可以和纤维丛理论一一对应。1950年爱因斯坦曾对物理下过这样的定义:它的范围是我们全部知识中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那一部分。随着物理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的愈加复杂、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愈加深入,它所需要的数学方法愈加高深。因此,虽然物理曾经是,并且继续扎根在实验定律上,但随着科学的抽象性日益增长,数学的“点”和简明性正一步一
步地在基本物理学的概念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化学的数学化在20世纪不仅改变了上世纪“一元方程”的状况,而且由于量子力学的渗入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该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出现了诸如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化学统计学、计算化学等新的化学分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方法的运用,微分方程应用于化工过程的描述和控制,又产生了化学反映动力学。数学方法进入化学领域后,使传统的实验描述的化学面目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许多复杂的化学计算成为可能,从而更加速了化学从实验科学向理论科学和精确科学的过渡。目前,利用微观粒子行为的配场理论,分子对轨道对称性理论以及价键理论,结合电子计算技术和数学方法,化学家真正改变着通常运用试错法已成功地在电子计算机上预测了甲硼烷分子的若干不同结构和化学性质,并获得诺贝尔奖。
生物学的数学化是最明显的。上世纪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还处于不可能的状态,而今面貌全变,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建立以来,从物理学时代向生物学时代的过渡就开始了。生物学向理论科学转变,使它对数学的要求更加迫切了。优尔泰拉在扑杀害虫模型中应用了微分方程。进化论和实验设计发展了数学统计,人口和种群理论依赖于概率论,遗传结构离不开抽象代数,胚胎学,形态发生学,动物行为学可能在的突变理论中找到理论基础。生命摇篮DNA依赖于代数几何学。哈代绘出了群体遗传学的基本法则等等。这一切都说明数学正在向生物界大举进攻。从只相信眼睛观察到生物学的数量化,使数学方法几乎渗透到它的每一个角落。统计生物学、数学生态学,数学遗传学,数学生物分类学作为其中四大分支,从60年代起,这四大分支每年都有国际研讨会召开。全世界以生物为主的杂志已达40多种。生命现象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生物学所应用的数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更加明显。
从以上事实可以清晰看出:数学化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从认识角度看,自然科学数学化有坚实基础,作为纯数学,它是对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而自然界到处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存在,就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总是从定性研究开始,进一步走向深入,发展到精确化,定量化阶段,从而使科学进入真正成熟的时期。
根据以上论述,构建以数学为主干,自然科学为分支的综合性课程基地是站在更高视野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不但需要课程基地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系统化,更需要打造一批具有综合眼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教师队伍,进而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培养出一批思想先进,能力强大的学生。
明根据以上的设计思想,我们课程基地的建设目标可以用以下这课树状图来说
:
一、树根部分:构建课程基地的思想与工具
二、树干部分:构成课程基地的课程与课室
三、树冠部分:拓展课程基地的科学与效能
以上内容具体能否请范校按成校要求撰写下。
三、建设内容:
根据建设思想,我们准备把课程基地建设成: 1.建设下联上扩的课程基地
基地课程设臵首先应该全面服务于高中理科基础课程教学,应该成为师生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阵地,应该能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应该利于学生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概念、规律、原理构建科学的模型,应该提供丰富而又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如图1,在纵向向下提供初高中衔接的科学课程资源,向上提供与高中理科衔接的选修、竞赛和大学先修实验课程资源等;在横向提供与高中阶段科学学科相联系的拓展实验课程资源,远期包括英美的高中课程资源;同时还能提供一些基于探究性或课题研究的新型学习资源,如自制的探究性小实验或现代技术支撑下的实验课程。可见,课程基地是立体的、多维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案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和开放性实验课程资源库。
2.建设多维互动学习的课程基地
课程基地全面、科学而富有创造性地建构理科课程基地的整体框架。我们认为课程基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内容为基础,以校本课程为特色,以大学先修课程为延伸,搭建一个云端数据库,两个平台即实体和虚拟平台,体现三个系列即科学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装备四类馆室即基础实验室、媒体实验室、科学技术馆和科学生活体验馆,从而建成以高中科学学科为主要内容,并与数学、技术、生活紧密联系的综合性的实验与建模课程基地。它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师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规律、形成科学探究思想、开发科学校本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数学素养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思维与实践相结合、数学与科学相结合。师生可以自行探究或共同开发或改进实验仪器;通过整合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和网络远程教育功能,学生可以进行菜单式自助学习;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翱翔在苍茫的宇宙,也可畅游于微观世界;在体验馆学生可以体会到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科学。课程基地的建立能让学生在现实的探究实验或生活体验环境和虚拟的交互中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多维、立体、多感官刺激的高效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图2 课程基地功能馆室拓扑图
3.建设学习资源丰富的课程基地
我们认真规划了高中理科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强五大自然学科的联系,努力挖掘综合课程资源,为提
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而努力着。基地将加强与高校的联系,聘请专家为基地的发展作指导,与高校或科技馆等单位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引进大学部分探究实验,紧密联系生活建立科学生活体验馆,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并建立现代科学实验室和科技馆,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4.建设促进师生成长的课程基地
课程基地建设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将会大力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基地教师团体首先是科研型团队,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教学科研研究也在基地,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课程基地建设将立足于服务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同时依据以上四点指导思想,具体建设31个多功能课室:
当然有些课室已经根据国家基础课程建设完毕,下面我就把具有我校特色的功能课室简单介绍一下:
1、数学建模实验室
一、数学建模实验室的意义
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本上的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而这一系列过程,在数学实验室的环境下,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数学实验室有四大十分明显的意义:
1、激发兴趣
2、学会思考
3、容易真懂
4、提高效率
二、数学实验室的目的
适应因现代技术而引起的数学、数学应用和数学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根据实施《课程标准》的需要,创建一个既能更准确的反映数学的本质,又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学习探索,提供一个支持平台,为此充分力求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广泛数据资源,建设移动数学实
验室,具体目的:
1、为数学或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单元或专题,提供更好的课堂环境。
2、为数学教师提供备课,教学研究或学术讨论,提供实验资源和宜人的场所。
3、为满足科学教育的建模提供工具平台。
4、为学生的数学专题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数字物理实验室
一、物理数字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总的来说要求采用先进的音视频传输技术,以声像并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将单调乏味的物理实验生动地用声音、图象、影视、动画呈现在师生屏幕或银幕之上;将原来繁琐的数据处理用系统自带的软件进行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研究实验的改进的途径。增强学生在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地讲应具有以下功能:
实时传输:音视频实时传输,师生在完成自身实验的同时可从电脑屏幕上观看其他任何一组同学的实验情况,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把某个学生的实验及数据处理结果作为示范呈现在银幕上向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把学生分为任意的小组,让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
文件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送或接收学生的文件,也可以让小组内全体学生用文字及图片进行交流。
语音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对讲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语音交流和广播。
信息交流:教师可获取任意一个学生的实验信息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也可以把学生机界面变成自己的界面,对单个或全体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和广播。
在线作业:教师可以在线布置、查阅并批改学生作业,学生可以在线做作业,并及时查看自己的成绩、老师的修改结果和评语。
课件交互: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系统自带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全班展示自己或学生制作的优秀课件。
电子画板:教师可以将电脑屏幕当作黑板使用,直接绘制各种文字、图形、标记等,通过网
络让学生实时观看教师写画的内容。
报告打印:学生可以按照要求打印出实验报告。
3、生化创新实验室
设计思想: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列举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选修课题涉及面广,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种类繁多,实验室的设备安置和环境布置都要适应这种变化。高中的生物实验多数是以小组的形式来组织的,面对面的座位安排或者建设适合2-4人共同试用的实验分区将更方便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更有利于实验活动的开展。
主要内容(学科细分):基因工程,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该实验室既能够满足学生完成基础性的实验操作和简单的观察类实验,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又能支持完成较复杂的鉴定和分析类实验,如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同时还可以进行高新技术和设备才能完成的实验如DNA片段的扩增和电泳实验等。
4、数字地理通用教室
一、设计思路
1.通过数字星球系统、平面投影的结合,为地理教学、科普活动、环境教育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2.通过数字化立体地形与数字星球的联动的演示系统阐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很好的将地球是圆的,以及很好的体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空间感。
3.通过演示数字化立体地形,可以让学生们直观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情况,大洲地形、地理特征,山脉河流概况,以及全球气候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让学生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并可深入讲解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通过观察中国政区图、中国政区拼接组合模型等产品,了解中国的疆域、海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接壤情况和中国的行政区划,并可通过实际动手拼接对中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形成更直观的了解。
5合理利用空间,为日常教学、公开课、评课、集体备课提供必要条件。
6.营造整体地理学科环境氛围,整体设计以教学为本,配合空间设计手法,实现数字地理专用教室学科特色,艺术特色!
5、通用纳米实验室
纳米实验室是跨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性创新实验室,开展各学科与纳米科技相关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验。
实验室需要教学型扫描隧道显微镜及教学型原子力学显微镜
6、多功能光学实验室
激光实验室是研究激光应用的基础实验室,激光器件与激光技术及应用、光通讯及光纤技术、激光医学和激光生物学、激光推进器开发研究。建立激光器件与激光技术及应用实验室、光通讯及光纤技术实验室和激光生物学实验室、激光推进器实验室。
场馆功能:
1、激光器件与激光技术及应用实验室:主要涉及高功率短波长激光、白光激光器和激光显示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1)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2)全固体激光器;(3)短波长蓝光、紫外和真空紫外激光;(4)小型高效白光(RGB)激光器;(5)新型激光显示技术。
2、光通讯及光纤技术实验室:光纤通信是指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
7、环境生态实验室
能定量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如PM2.5等,水和土壤中某些物质的含量
模拟环境生态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变方向,提供相应实验手段,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8、数字气象站
天气变化与人类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巨大,人类对大气科学的研究、掌握和使用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青少年的气象知识传播,气象科学教育也摆到了相应重要的位置。高中《地理》用一个单元的篇幅,介绍大气运动和水的相变产生的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使学生掌握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为了优化校园科技教育环境,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技意识,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地理实际观测能力,同时也为了满足地理教学的实际需要,我公司研制开发了专业的校园气象观测站。
在校园里建立气象站不仅使同学们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自然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了解更多的气象科学知识。
校园气象站由各种传感器和自动气象站监测仪组成,传感器种类可由用户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配,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扩展接口选择联接个人计算机、打印机、控制器等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大增强。
9、环幕展示厅
是一种能表现水平360度范围内全部景物的特殊形式展厅。人们站在圆形观众厅的中央区域,被四周环绕的广阔画面所包围,再加上全方位立体声效果的配合,能产生极强的身临其境感。可以应用在环境展示等方面;运用环幕系统这一曲面投影显示形式,播放宇宙与地球,地质灾害等视频资料,在课程导入方面起到非常震撼的效果,课程导入部分往往是一堂课能否汲取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幕系统給受众营造一种环抱感,突出体现宇宙的浩瀚与沧海桑田的变迁!
由于特色课室比较多,这里我就简单的介绍以上几个。
四、预期效果分析
1、建立数字网络化的基地互联网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由于我校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是一个横跨5大基础理科课程的综合型基地。打破各科壁垒,实现探究资源和成果的互联互通,就必须有一个能时刻将基地各个模块联系的高效系统。建立高速互联网,并与云端存贮,云计算,云授课等新型技术手段相结合,不但可以将课程与学生实时相连,也可以将课程与课程无缝对接,更可以将基地的外延拓展到无限的时空中。这样不但能把课程基地内的众多的模块整合,也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这充分的符合了自然科学不可割裂的学科本质,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网络的无限化,促使师生参与科学体验的传统方式被打破。原来只有等实验课时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的模式,将因为遍布校园的高速互联网而改变,学生可以通过无线数字终端,实时接入基地网络,观看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采用各种数字媒体手段进行科学探究、分析、研讨并获得结论。同时教师也从平时的带领与指导的角色上,退变成学生科学活动的引领者,陪伴者,帮扶者。由于网络方式的发散性特质,将需要教师设计更多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可能性,关联性,甚至教师本身也可能成为
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参与者,这对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效能显著的!
2、建立基于数字化基础实验室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自然科学的探究中,实验是其重要内容,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实验是学生探究并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并应用于实践。基地将在学校原有的实验设备基础上建立健全规划好现代数字技术基础实验室,为学生基础模块的实验探究、实验改进、小实验、实验自主学习等打好基础。同时也因为数字化手段的引入,可以将学生观察的现象,探究的过程,实验的结果等重要信息快速而完整的记录在网络媒质中,并可以实现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探究方法,这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程,提升实验课程的品质。在数字化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将可能摆脱实验过程中无谓的一些效能空耗,而通过精准的数字实验手段,直接窥探到现象的内在本质,提高实验探究的效能。
3、建立媒体实验室改变学生探究手段,提升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基地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基地将建立以传感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媒体实验室,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受益于技术的发展,运用传感器实验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实验方案、实验思路。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拓展了学生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了菜单式学习,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信息素养。
4、建立现代前沿科学实验室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广阔视野 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被点燃后将不会满足于基础探究,他们渴望新科技、新技术,渴望探究的延伸和拓展。我们将引进纳米材料工作室,高能光学探究室,高低温新材料探究室,并与高校、社会资源对接,建立现代科技实验室,引进高校部分实验及先进的实验设备、交叉学科实验仪器,与高校和社会科研机构联合,聘请专家指导,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作为教授基础课程的教师,将会因为前沿科学实验馆室的建立,不断的提升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二次发展!
5、建立现代科技生活体验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发思维灵感
生活中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科学问题或现象,如:新材料、绿色出行、低碳环保、污水净化、建筑结构、家庭中新型电器、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中某些新装臵、新型通信工具等等,学生渴望亲身体验或用有关原理解释。基地将建立科学生活体验馆,可以将学生生活周边的自然科技情景放到体验馆,让学生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能根据自然科学原理解释现象,并运用自然科学原理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周围的生活,学以致用。基地将建立现代科技馆。在科技馆,学生能看到最新的科技的进展、应用,体会到科技在各学科、生活领域中应用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组织参与与现代科技同步的科技活动,如机器人比赛、“登月舱”的设计与实验,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生物培养等;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内部结构,让学生解释自然科学原理,甚至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最终我们将把课程基地建设成:
1、模块化建构、数字网络化云端联系构建综合基地模式
基地的建立最终为课程的实施服务,因此教学环境的建立也应该对应课程标准中模块的设臵,知识重难点的设臵也来源于课程模块,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模块式构建也利于基地本身的发展,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模块式构建不会影响其他模块内部的完整性,使基地可以积件式发展完善。在各模块分系统建立的过程中,更加注意相互的联系。以高速数字网络为框架,用新技术,新手段,把学生的观察过程、探究方式、结论获取、创新发明等利用云技术、云存储进行内延外扩,让学生在发散的数字网络化空间中,充分得到发展。
2、数学引领、各学科综合,提升基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学生的学科学习不是独立的。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活动,特别是数学与自然学科的综合,鼓励学生把自
然科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现象是必须的。高中理科学习,虽然不可能脱离理科实验探究的基础,但是过程的程序化,探究的数字化,结果的模型化,表达的数学化都极大的以数学手段加以呈现。反之数学的理论探究又优化着其他理科探究的方式方法。因此我校成立数理学院,就是要打破数学与各理科课程间的壁垒,将实践与理论进行高度的统一,让学生在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的活动中,发现自然现象中隐藏的基本规律。从而提升科学视角与水平。同时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将学科互联互通,形成综合型强的跨学科的课程基地,让学生在基地的活动中能成长为具有广度与深度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在自然科学的探究中对科学与经济、社会互动作用的认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高校、社会资源对接促成新型社会化课程基地
基地的建设是开放的。我们目前已和南通大学签订合作意向。基地将积极与社会课程资源对接,除了与高校积极联系外,还要用好报刊、电视、科技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社区、农村、科研院所等资源。充分开发和引进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基地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五、项目保障、社会支持及时序进度
(一)项目保障与社会支持
1、把课程基地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成立学校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室总体设计、规划,以数理学院为统领,五大理科教研室分模块设计,然后再进行统筹规划,利用现代网络与云端技术确保课程基地建设互联互通,正常运作、务求实效。
3、每年的学校财务预算依据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课程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划拨专项资金,确保建设经费的及时投入运作。
4、与高校、市科技馆、博物馆等单位洽谈合作意向,争取资源的共享和技术支持。
(二)时序进度 1、2014年04月至06月 研讨申报;组建理论项目组,对现行数理学院各
科按模块进行梳理,找出各理科课程重难点及突破手段,同时寻找到各学科交叉点,理清基地建设理论架构。专家组对所建设项目进行再论证,确定最终项目,细化基地建设工作组,开始实施基地项目建设。2、2014年07月至12月 搭建网络框架,建设数字化基础实验室、媒体实验室、现代科技馆、科技生活体验馆、探究实验室等主要馆室。3、2015年01月至06月 总结各馆室运作情况,并作相应改进。与高校、社会资源合作,开发课程。
第四篇:前塔底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前塔底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各项工作。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教学内部管理,以制度强化教学管理
学校着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机制求活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
1、学校实行教研主任和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对教师进行动态管理;在教学常规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主任和教研组长工作的主动性;
2、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重视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严格对每位教师的备、教、改、辅、听、评等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
3、坚持考试制度,对学区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认真组织,并针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价,查缺补漏;
4、加大培优补差的力度。根据学生实情分析,我校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培优补差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有针对的进行辅导,同时不忘对中等生的关注,切实不断提高让学生的成绩有进步。
5、坚持开展备课、听课、教研等活动,并认真开展教师课堂教学互听互评活动,展现了教学新理念,凸现教学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狠抓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加强毕业班教师资源,加大毕业生的培优补差的辅导工作,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
二、积极优化课堂教学,以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心,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寻找存在的问题的症结。通过一系列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多开始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和构建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同时,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组织好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抓好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强调了行动的全员化、多元化、提高了教师研讨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水平。
三、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以师资促进持续发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增多、素质教育对教师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学校强化内部造血挖潜,提高师资素质。
首先积极选派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获取先进的课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师业务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第二,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
作用,为同科教师上好指导课、示范课和组织好集体备课。
下学期,我校将继续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埋头苦干,克难制胜,开拓创新,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之路,以务实创新谋求发展,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强化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将我校教育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前塔底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2013.7
第五篇:环境化学项目化课程作业
环境化学项目化课程作业
项目一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薄维建 侍伟 章其凡 尹长龙 南通农院 水环境3101 第四组
试分析化工业存在的环境污染及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
工业三废
“工业三废”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英文:industrial wastewater)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
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热污染,病原体污染等。许多污染物有颜色、臭味或易生泡沫,因此工业废水常呈现使人厌恶的外观。工业废渣
工业废渣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排放出的有毒的、易燃的、有腐蚀性的、传染疾病的、有化学反应性的以及其他有害的固体废物。
工业废渣的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对水系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大量采矿废石堆积的结果,毁坏了大片的农田和森林地带。工业有害渣长期堆存,经过雨雪淋溶,可溶成分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型污染。例如,一般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的土壤里,铅含量为正常土壤中含量的10一40倍,铜含量为5—200倍,锌含量为5—50倍。这些有毒物质一方面通过土壤进入水体,另一方面在土壤中发生积累而被作物吸收,毒害农作物。工业废渣与城市垃圾在雨水、雪水的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与
破坏,如果将工业废渣或垃圾直接倒入河流、湖泊或沿海海域中会造成更大污染。目前世界上原子反应堆的废渣、核爆炸产生的散落物以及向深海投弃的放射性废物,已使能量为0.74EBq(2000×10000Ci)的同位素污染了海洋,海洋生物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工业废渣与垃圾在缩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的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废物散发腥臭味,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工业废气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
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 二硫化碳 硫化氢 氟化物 氮氧化物 氯 氯花氢 一氧化碳 硫酸(雾)铅 汞 铍化物 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
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④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