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农技推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农技论坛:基层农技推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我县在湖北省“以钱养事”改革大框架下,为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农技中心管理,强化农业公益推广服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但目前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当前应承担起的责任相比,无疑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有农业部门自身问题,但更多的却是单纯依靠基层农业部门自身努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与解决,农业就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基层农技推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部分政府领导对农业实际重视不够,对基层农技推广的地位与作用更是缺乏认识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与“领先”地位,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而粮食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农业稳则基础牢,粮食足则天下安。我国作为一个耕地资源十分紧缺的超级人口大国,粮油生产要算安全帐,要算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帐,而不能只算经济账、效益账,粮食供应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对抓好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应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都十分清楚。
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粮食生产更是被作为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其目的就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但具体到基层,特别是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生产规模偏小的山区,在市场粮食供应短期内相对充裕,农村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靠抓粮食生产增收难度较大,赴外打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上级对基层政府、政府对农业部门考核无粮食生产相关指标情况下,政府领导很自然地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大型项目建设上,放在抓财政收入上,放在有考核指标、容易出政绩的工作上。
有的领导从内心里就认为,粮食生产是其它地方的事情,本地只要埋头发展经济就行,有“钱”就能买到粮食,有“钱”就有一切。这种将粮食生产视为他人(或其他地方)“责任”、对农业实际重视不够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有的地方领导就是关注农业,也只是关注一下农业企业,关注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真正关注粮食生产的领导并不多。由于新一代县乡领导干部,大部分都是“科班”出生,熟知行政管理与工业技术的比较多,真正了解农业与农村情况的很少,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山区粮食生产可有可无,有时关注一下,也是应付形势与上级检查。正因如此,在我国才有“口号农业”这一专有名词。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山区目前不仅是领导对农业实际重视程度不够,新一代农村青年对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厌农、弃农现象也十分普遍。由于山区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自然灾害多,竞争优势弱,比较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几乎没有人愿意种地,绝大部分都常年在外打工,山区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种粮积极性不高问题非常突出,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后10—20年内将更加突出。
农技推广行业的特殊性,使部分领导对基层农技推广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农业技术与其它行业技术相比,在普及对象与传播方式上有很大差异。
首先,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因此推广农业技术必须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尽量让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做得到;其次,农业生产最终效益高低,不单取决于技术,还要受当年年景(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农户自身栽培水平、市场价格等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这就使有的领导错误地认为搞农业“普通农民都会”,“没有什么技术”,进而认为农业有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并不重要。
虽然中央一再强调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落实科学技术必须依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农技人员,尤其是要依靠身在基层、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指导与服务的县乡农技人员,但种种因素却导致一些基层领导视农业技术为可有可无,关心甚少。
由于以上原因,致使国家高度重视的农业生产,实质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粮食生产更是“弱质”中的“弱质”,为农业生产提供规划、指导与技术服务的农业部门,也自然成为“弱势”部门,农业部门的基层农技人员,则成了“弱势群体”。在近年来的几次基层改革中,每一次农业部门都首当其冲,基层农技人员的合法身份与正当权益受到的侵害最为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被改掉原有事业单位、改掉原有干部身份,致使基层农技推广 “网破、线断、人散”,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公益职能难以发挥。
2、农业部门无权监管农业资金,农业资金“非农化”导致基层农技推广缺乏手段
发展农业离不开投入、离不开项目资金支持,这一点国家非常清楚。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农业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农业优惠政策多、建设项目多、资金额度大,但这些优惠政策、项目资金,到基层后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唐僧肉”,很多被“强势部门”分割拿走,真正由农业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很少。就是由农业部门实施的项目,专项资金也是先进入地方财政,至于什么时候能用?到底能用多少?实际由地方领导与财政部门决定,农业部门的“话语权”很小。由于大量农业项目不由农业部门实施,基层农业部门对这些项目也没有指导与监管的权利,项目盲目决策上马、盲目组织实施,甚至将支农资金改变用途,导致基层农业资金“非农化”、大量浪费与流失等问题非常突出。就是由农业部门实施的项目,资金在流经各个渠道时,被捆绑、挤占、迟拨或克扣也在所难免。
由于农业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既无支配权利、又无监管权利,这就使得基层农业部门在开展工作时缺乏必要的“手段”,低位地下,处处受制于人。国家重视“三农”工作,到了基层实质上只是重视农村与农民,大量的支农资金被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或者直接发到农民手中,真正投入到“农业”上的数量十分有限,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是导致“农业弱”、“农业部门弱”、“基层农业部门更弱”的又一重要原因。此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基层农技推广有责任、缺经费、无手段,工作落实难度大,自身待遇低下,人才外流严重。这些问题,靠基层农业部门自身努力是无法解决的。
3、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严重滞后
一是推广体系尚需健全。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农技推广业务性强,服务面宽,从上至下如果没有一个健全、完整的推广体系,很难将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整个推广体系中,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尤其是遍布基层、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从事推广工作的县、乡农技中心,作用与地位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体系的“基础”,是推广工作的“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与“纽带”。建国后,我国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曾经高度重视,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基本建立起机构完整、覆盖乡村的农技推广体系。
由于粮食紧缺,当时基层农技人员被各级视为“财神”,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国人“吃饭”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与农产品供应状况的逐步好转,在后来的基层改革中,农技推广人员逐渐被视为地方财政的“包袱”,乡镇农技中心管理主体随意变更、管理权时收时放,推广经费一再削减,部分农技人员被迫离岗、弃岗,另谋它业,原有的推广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虽经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但乡镇农技中心元气大伤后,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保障不力、基层队伍不稳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到农业部门自身建设,进而给正常的农技推广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真正吃亏的却是广大农民群众。
二是基层农技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一个部门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队伍素质建设实际上也是部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随着农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基层农技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技能弱化、整体素质下降,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与农民群众新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非常突出。其主要原因,与近年来产业发展变化快、农民需求变化大,但基层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生存困难,接受培训少、知识更新难有关,同时也与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艰苦,缺乏激励、成长机制,缺乏编制、经费、安全保障,没有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人员难以流动更新、技术推广后继无人等因素有关。农业部门职责多、职能弱,有“为”才会有“位”,无“为”就会被“边缘化”,但没有高素质的队伍,就很难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与社会各界对农业部门的期望与要求,很难做到有“为”。因此,新时期加强农技队伍素质建设不仅很有必要,而是势在必行。
三是乡镇农技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以我县为例,全县17个乡镇农技中心,大部分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很多目前已是严重危旧房,有的中心至今没有办公用房。同时,大部分农技中心缺乏必要的办公设施,没有电脑等基本的现代信息传输设备,更没有公用交通工具,进村入户服务全靠个人购置摩托和步行。如今的乡镇农技中心,与同在乡镇的许多兄弟单位相比,有的基础设施与办公条件,恰似“欧洲”旁的“非洲”,五星级宾馆旁的“柴火棚”,中心整个资产加起来,甚至还比不上一个像样镇直单位的花坛,就是与许多新建的村委会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近年来,我县在乡镇农技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每年新建1—2个中心,使中心面貌逐步得到改善。据调查,有的县市乡镇农技中心多年未得到建设,情况远不如我县。
众所周知,让一个贫困户去指导一个富裕户发家致富,是行不通的。同样道理,如果农业部门自身条件太差,是难以肩负起指导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重任的。乡镇农技中心这种近乎“寒酸”的基础设施与工作条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乡镇农技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影响到农技中心公益性职能的履行与职责的发挥,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社会极不协调。
四是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仍然不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业部门职责加强后,乡镇农技中心服务内容增多、工作任务加重,既要配合农业主管部门,完成各种公益推广服务项目,又要服从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完成各种政府中心工作,如移民搬迁、地方建设、扶贫帮困、各种捐助等。但工作增加后,农技中心经费并没有同步增加。
同时,我省对乡镇农技中心实施“以钱养事”改革后,只设了“养事”经费,并没有设公用和办公经费(县级农业部门也是如此),有限的经费首先要用在“养人”与“做事”上,根本没有能力再去考虑单位自身建设、人员素质提高等问题,使农业部门难有发展空间。“养事”经费不足,还使得工作干得越多的中心,费用支出就越大,非“劳务报酬”就越多,农技人员的“劳务报酬”就越少,这样不仅不能体现出“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反而是“多劳少得”、“少劳多得”,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公益推广的积极性。其最终结果,影响的不仅是部门建设,还有部门公益职能的发挥,直至部门的生存与发展。
五是乡镇农技人员缺乏成长动力与安全保障。单位人员缺乏成长动力,办事就容易出现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与长远打算,部门就难以持续发展。过去,乡镇农技人员属“农技干部”,有“身份”,有机构与编制,在编在岗,可以交流、提拔、任用。但现在乡镇农技人员身份非“马”非“驴”,无编制或编制不到人,成了需要一年一聘的“临时工”,交流、提拔、任用路子基本被堵死,致使很多乡镇农技中心,无论是普通技术人员还是负责人,都觉得心里不“踏实”,感到做事再多,在社会上仍然低人一等、前途无望,因此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在自身建设、公益推广上,都很难有长远的规划与打算。
另外,乡镇农技人员身在基层,受工作性质与目前工作条件限制,开展培训、指导与服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必须长期骑着摩托奔波于山间小道、乡村农户。由于山区崎岖,路况差、安全系数低,很多乡镇农技人员都有负伤经历,但因公负伤后却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我县为例,仅2008年17个乡镇农技中心就有三人重伤,花去住院费数万元。为此农业局积极向县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当年县政府拿出3万元给予补贴。但若不建立应有的长效保障机制,对乡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必然带来负面影响。
4、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顺,农业主管部门负担过重
目前对乡镇农技中心管理,基本处于农业主管部门、县配改办、乡镇政府三家共管状态。这种“多方共管、多方有责”的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层次,表面上看是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实际运作时却因环节太多,管理难度很大。县农业主管部门为落实乡镇农技中心“以钱养事”合同制管理,从确定养事项目、拟定养事合同,到建章立制、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考核验收、经费落实、完善档案、迎接上级检查,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致使管理费用明显提高。
乡镇农技中心也由于管理部门多,感到难以应付。例如领取养事经费,既跑乡政府,又跑农业局,还跑财政所,一个环节不到位、一个环节卡了壳就领不到手。同是乡镇部门,同样是做服务工作,如今农技人员劳务报酬比在外打工的农民要低很多,但领取报酬却比在外打工的农民还难,这让他们觉得十分窝囊但又无可奈何。
以上诸多问题,导致乡镇农技人员后继无人,人才明显出现“断层”。尽管湖北省为鼓励农业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基层推广事业出台了远高于目前在职人员的优厚待遇与政策,但近年来实际情况是,有毕业生宁愿到乡镇支教,到基层组织担任“村官”,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目前乡镇农技人员知识、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已很突出,将来谁来从事基层农技推广?更成了一个大的问题。而这些,又使部门建设与发展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困难。
二、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基层领导对农业基础地位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始终将地方农业生产、国家粮食安危、人民群众生活放在心上;
二是对以农为主但又非产粮大县的山区县考核,不宜完全抛开粮食指标,促使基层政府在抓好其它工作同时,也不放松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三是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山区农业经济效益,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山区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调动山区农民生产积极性,要让山区农业生产后继有人、持续发展;
四是在农业项目的立项、资金的分配、项目的监管上,要给农业部门足够的“话语权”,提高立项的科学性,切实加强对农业项目资金的科学使用与监管,确保涉农项目资金真正投入到“点子上”,真正提高农业部门的地位,发挥农业部门的作用;
五是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包括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农技队伍、中心基础设施、推广能力保障、成长机制与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通过自身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发挥职能、履行职责的能力与水平;
六是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使乡镇农技中心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高效、具有可操作性。最后,要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与地位,要让乡镇农技人员后继有人,要让农业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第二篇: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如何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建议
一、我国基层农技推广的发展现状
自2006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农业税免征政策,自此我国农村进入了“无税费时代”,这同时导致了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在当前的发展局势下,实行以精简人员、减少支出、合并部门为主体的乡镇机关部门改革已成为重要趋势,其中,作为乡镇机关部门一部分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也迎来了改革的局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原因主要是由内因和外因所构成。外因即为农村税费改革,而内因则是广大农民群体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增加的科技需求与农技推广体系功能的缺乏滞后的现实矛盾。为了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中央提出在农村基层建立综合性的农业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地方走企业化、社会化的路子。
二、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直接决定着农技推广事业的健康运行,乡、县是农技推广体系的主力军,虽然目前大多数乡、县均设有农技推广中心或推广站等机构,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与农业实际相互脱节。此外,许多部门对农技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宣传、学习不到位,导致相关人员对农技推广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
2、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人员存在“三多三少”的突出问题,所谓“三多三少”;即指非专业人员多、高龄者多,年轻人少、高学历者多、低学学历少。且在择员问题上把关不严格、程序不规范,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人的素质普遍偏低,影响和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扎实顺利开展。
3、经费投入不足、装备落后
经费投入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雄厚的经费投入为支撑,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将难以落实。目前,我国乡、县政府普遍存在财政困难、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无力投入足够的资金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技推广的装备水平。虽然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但许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依然入不敷出。因农技推广部门是非盈利性组织,无法自给自足,导致事业经费严重欠缺,推广人员工资低,直接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对基层农技推广发展的建议
1、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推广人员选拔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需直接落实到乡镇和农村,同时必须保证县级推广部门有足够的资金和试验场所以及完善的设备,由县级统一管理乡镇和农村,使农技推广体系一体化,以便于管理。此外,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要切实加强农技推广人员选拔体系,通过提高推广人员工资、改善推广人员福利,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通过加强宣传,组织学习农技推广前沿技术,使农技推广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更浓烈的兴趣。还要定期进行农技推广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增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在精神层面上推动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必须确立和确保各级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主导地位和公益性定位。认真履行其关键农业技术的推广、动植物疫病及农业灾害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和职责。建议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进一步规范农技推广的分类管理原则,确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责,不再从事经营性推广服务。
3、充分发挥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在多元推广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教授、专家、科研人员进军农技推广领域,制定提供技术供给的责任、绩效考核指标,奖励职务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有功人员,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竞聘村官,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招投标、定向委托等形式提供公益性和有偿性服务等多项举措,着力解决技术供给问题。
4、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群众性科技等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加工或生产经营农用生产资料的企业和相关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构建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人股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活动。
5、创新农技推广的运行方式。建立有效的技能提升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农民培训要改变传统的推广路线,实现“农民需求+技术+改变=技术推广”的线路。根据农民学习特点,提倡参与式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推广效率。
6、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提升基层农技推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基层农技推广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纵向与横向联系,强化各级农业部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整合生产、科研、经营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研发与应用一系列纵向贯通、横向交互的农业信息交流与智能响应系统,可有效提高对基层农技推广的管理水平。
7、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素质与能力。农技推广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的内容,自主学习新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利用平台及时与其他农技推广人员和专家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同时也能够通过实地勘察落实所学知识,使自身所学掌握的更加扎实,从而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通过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设备可以高效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股扎根基层,了解现状,高服务水平的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为广大群众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指导。
四、结语
提供基层农技推广,深化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政府从宏观上调控,更需求各个部门连个配合,每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素质来共同实现和完成。这样才能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三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阐述了商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为该县的农技推广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16-01
商水县位于豫东南部,处中原腹地,全县人口113.2万人,耕地面积8.81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8万hm2,旱涝保收田5.2万hm2。近几年,由于政府对粮食生产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并积极促进增产、稳产行动的开展,加之科技支撑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具备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商水县连续8年获得粮食丰产。商水县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24万t,已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商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商水县农技推广体系由县、乡两级组成,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有60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31人,其中种植业78人,畜牧兽医36人,农机10人,渔业7人,分别隶属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和水利局,人、财、物由各局统一管理,单独或协调开展业务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共有403人,管理模式以乡镇政府为主,负责管理人、财、物,各县局负责指导业务。
存在的问题
2.1 农技推广运行体制亟待完善
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基本陷入“线断、网烂、人散”的困境,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的弊端逐渐显现。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由县级进行业务指导,但主要由乡镇政府进行管理。在人员安排、岗位设置方面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人员多从事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信访稳定以及临时性事务,在农技推广方面人力存在不足,再加上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较弱,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技推广力度。
2.2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提升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场所环境有待完善,部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场所。除此之外,在农技基础器材方面很不完备,大多数没有配备必要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土壤肥料速测仪以及种子纯度鉴定仪,在电脑等办公器材、教育培训设备等方面也同样存在不足问题,加之相关人员农技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服务农民的需求,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2.3 农技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推广力量薄弱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全县农业系统科技人员中,鲜有人员是全日制大专以上文凭,有些是通过函授方式获得的文凭,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推广教育,其含金量普遍不高。二是在人才梯队方面存在严重断层。近10年来,商水县没有录用过农技人员,基层农技人员得不到有效补充,全县最年轻的也在30岁以上。三是缺乏培训。农技人员大部分没有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实用技能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4 农技推广经费不足
商水县财政比较困难,用于农技推广的经费更是短缺。县级农技部门全年事业费为每人1 000元,根本无法开展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本没有事业经费。县级农技推广经费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之中,项目重、经费少,导致工作推进十分困难。因待遇较低,使得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情绪不高、思想不稳,直接影响农技推广的稳步进行。
2.5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近几年,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多数有文化、有体魄的青壮年到城市中去工作、务工,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人员。据2011年数据显示,商水县外出务工农民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约46.3%,剩下的农业生产主体以老、弱、妇、孺为主,因此不仅土地耕种更加粗放,而且在农技推广方面大大提升了工作难度。
建议
3.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改善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补充经费来源
首先,在体系硬件实施方面做出质的改观。可以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是建设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建议公共财政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尤其是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硬件方面的资金支持,保障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所需,提高其工作效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其次,补充农机推广机构的经费来源。建议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经费纳入全年财政预算,并严格按时、足额进行拨付,并保证合理幅度的递增[1]。在特殊情况下,省级财政应当适当予以补助。
3.2 完善管理体制,适当进行管理制度变革
建议在农技推广机构及人员管理方面采用主要以县级管理为主、以乡镇政府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根据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或者县、乡农技人员进行整合后,再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向乡镇派出相关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真正整合与挖掘,切实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及人员的工作潜能和效能[2]。
3.3 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后备队伍建设
根据区域划分,全县建设19个基层农技推广站,每个基层站配备5~7名农技人员,定编定岗。优化人才梯队,补充一线新鲜血液,建议选派一批大学生深入到基层第一线。加大培训教育力度,选派农技人员到相关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与时俱进,获取更多先进的农机知识与技能,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技推广事业[3]。
3.4 强化机制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应当不断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创办不同形式的科技企业,不断推动市场化步伐。一是抓好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使他们成为科学种田的带头人。二是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建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和引导,发挥其社会化服务职能[4]。四是鼓励农技人员建立科技示范场,在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同时,积极开展良种繁育、种苗供应等有偿服务,探索农技推广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田国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2(1):38.[2] 周福余,吉美林,薛岩.海安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情况[J].中国农业信息,2014(增刊1):203.[3] 孙静,胡正文,惠琳.睢宁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后的变化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9):22-24.[4] 马旭凤.定西市安定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282.
第四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展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分析了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更 好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存在问题;建议。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农业进入新的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 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我国是 一 个农业大国众所周知农业兴则国兴业强则国强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实 践 证 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学技术革 命而 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 键 在 于 农 技推 广现将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总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推广体系建设未完善
基层农技推广仅靠农业综合服务站几个人涡阳县青疃镇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而农业综合服务站仅有5名工作人员而且现有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陈旧老化学历职称偏低第 一 学历大多是中专毕业具有的知识技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力量还比较薄弱服务难以到位。1.2、推广对象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农技推广的服务对象小农意识依然 较 强且 年 轻有知识的农民大都外出务工家中仅剩老弱病残以 外 出 务工 收 入 为 主不 注 重 农 田 收 益多 数 人 认 为 只 要 能 把 地 种上不 荒 着 就 行对 种 地 投 入 积 极 性 不 高不 注 重 加 大 种 田的 科 技 含 量对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使 得应 用 科 技 难以普及 1.3推广方法及配套服务有待改善
现在推广方法虽然要求服务 到 田 间 地 头但 由 于 服 务对 象 较 广农技人员无法全部做到手把手服务仅能 服 务 极少 数很 难 服 务到 位且服务环节单一服务 手 段 单 调缺 乏有 效 的 中间 环 节缺 少 配 套 服 务使农民得到科技知 识 的 渠道不够通畅使农业推广效果难以提高
1.4推广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 场 激 励 机 制没 有 有 效 的利 益 诱 导 机 制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 能 让 农民 满 意而且农业推广经费短缺办 公 条 件 简 陋乡 镇 农 业综合服务站大部分没有专用办公室没有必需的办公 设 备技 术 手 段 落 后技术人员遇到问题全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展
凭自己的经验来判 断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
2、建议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笔者认为必须从农业
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 新 观 念采 取切实 有 效 的 措 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 实现 农 业 增 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这 就要 求 广 大 的 农技推广工作者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揽农业技术推广 工 作的全 局更 新 推 广 观 念创 新推 广 思 路革 新 推 广 方 式以 适 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1完善推广机构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应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所使基层农技人员意识到政府 的 重 视其 工 作 不 是可 有 可 无 的同 时 老 百 姓 有科 技 需 求时 也 能 找 到 地 点这是最起码的能让基层农技推 广 人 员 提高积极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要对现有基层 推 广机 构 进行 培 训只有加强农技人员自身素质不 断 吸收 先 进 的 适 用的农 业 新 知 识新 技 术新 方法才能适应新的发 展 形势才能在农技推广服务中游刃有余多 举 办 一 些 有 针 对 性 的 培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使他 们 服 务 农 民 时 更 能得心应手 2.2做好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农户
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做 给 农民 看带 着 农 民 干对 增 产 潜 力 大效 益 高推 广 面 大 的 农业 技 术 项 目要 有 目 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 示范 基 地 和 示范 户为 农 民 提 供 看 得 见摸 得 着 的 学习样 板用 事 实 教 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 用 科 技 致 富通 过 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真正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 种良 法 直 接 到 田实用技术直接到人的目标加 快 推 进 农 业向 产 业 化集 约 化区域化等方向发展加 速 传 统 农 业 向 现代 农 业的 转 变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重心的 转移推动科学技术进村入户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 服 务 体系引导农村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科学技术创新营造 良 好 环 境 2.3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 种 形 式办 培 训班举 办 科 技 赶 集邀 请 专 家 教 授 讲 课开 展 广 播 电 视 讲 座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 对 科技 文 化 素 质 偏低 的 农 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 办 培 训 班 与 现 场 示范相 结 合 的 办 法以 增 强 他们 的 科 技 意 识提 高 运 用 农 技 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2.4完善配套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
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 产 前 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 配 套 服 务 范 围在 产 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 农 民提供准确的信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展
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 的 方 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 等 服 务切 实 为 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 技 部门 要 及 时推 广 系 列 加 工包 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 实 现 农 副 产品 的 多 层次 增 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做 到 产 前 引导 农 民 调 整产 中 指 导 农 民 生 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以 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5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推广机构实力
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 的 推 广 模 式在 有 偿 服 务与无 偿 服 务 结 合技 术 开 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 出 一条 新 路要 遵 循 立 足 推 广 为 服 务做 好 服 务 促 推 广 的 原 则不 断 增 强 自我 发 展 能 力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要深入基 层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开展个人或集团技术承包实 行技 术推广与经济报酬相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 科 技 的积极 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 不 断巩固和提高。
3、结语
社会 在 发 展服 务 在 变 化只有不断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紧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 断 提 高农 技 推 广 的 服务 能 力不断创新农技推广工作的服务 方 式把农村实用新科技更好地普及应用到生产中去使 其 转 化为 现 实 生 产 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服务于社会。
4、附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在社会化进程中托普仪器公司为顺应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研发了包括土壤速测仪、土壤墒情速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测报灯、病虫调查统计器、孢子捕捉仪等项目所需的仪器!
1、土壤(肥料)速测仪。该仪器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2、土壤墒情速测仪。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GPS定位系统掌握土壤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精确地依据,同时精确地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农药残留速测仪。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以及对其使用不当,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农药残留速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4、病虫测报灯广泛应用于蔬菜、园林、果园等领域。为虫情的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测提供支持。
5、病虫调查统计器对采集的病虫进行调查统计。为测报,预警提供依据。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展
6、孢子捕捉仪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动、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5、温馨提示:
浙江托普仪器专业生产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土壤墒情速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测报灯,病虫调查统计器,孢子捕捉仪等农业专用仪器,此项目仪器均为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多项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软件著作权30多项,仪器均通过第三方检测,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高知名度品牌及高端的资质配套为客户选择放心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力依据,为经销商投标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浙江托普仪器为您提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
大品牌可信赖、产品质量好、供货周期短、价格优惠。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咨询合作!公司名称: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杭州市西湖科技园区西园八路11号
公司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6823770 86054117 86055117 售后专线:400-672-1817
第五篇:基层农技推广
隆回县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邵阳市佳和农牧示范基地
实施方案
(2013)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
2013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邵阳佳和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38号)和†湖南省农业厅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农业联„2013‟136号)的要求,确保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基层养殖业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着眼于现阶段养殖业发展需要,以满足农牧渔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深化基层牧渔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服务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后农牧渔民的实际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牧渔民满意的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机构,推进隆回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实施内容
(一)深化体系改革,完善工作机制。
1、持续推动和深化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进程。在隆回县畜牧水产局(隆回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乡镇动物防疫站(乡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择优选择猪场技术骨干做为养殖技术推广指导员(以乡镇为主),引导养殖专业大学生到基层做好推广体系服务工作,引领示范户(场)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养殖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对项目实施指导员和养殖场专业技术员进行系统培训,为基层养殖技术推广体系注入新生力量。
2、建立养殖技术推广新机制。
(1)组建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专家组。在县畜牧水产局的领导系统挑选技术过硬、工作积极、具有实战技巧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9名,组建养殖技术组。实行定点联系制,把我县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组织起来,认真履行技术指导职责。
(2)明确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一是包场联户制度,每个养殖技术指导人员落实工作任务职责,联系服务工作区域和养殖示范户,实行包干责任制。二是在全面推行包干责任制基础上,实行公开服务机制,向社会公示养殖技术指导人员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内容、工作职责等。三是对每个养殖技术指导人员定岗定责,加强养殖户需求信息收集与反馈。四是确定养殖技术指导人员工作目标(包括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任务、推广使用率等)、服务对象、任务要求和工作指标等。五是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公示和考勤制度,把每个养殖技术指导员的下乡记录和技术服务情况张贴公示,强化群众监督。
(3)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县畜牧水产局、乡镇政府、养殖户三方考评制度,将养殖技术指导人员的工作实效、辐射带动养殖户情况及畜牧水产局、乡镇政府、养殖户三方满意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考评结果与养殖技术指导人员补助报酬、津补贴、奖金等挂钩。县畜牧水产局根据实施该项目的考核结果,综合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建立先进更先进,后进赶超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调动每个养殖技术指导员工作积极性。
(4)建立多元化养殖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以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技术服务的突破口,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以网络专家咨询系统、网络书屋等现代化手段推广养殖业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在强化公益性服务和公益 2
性职能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共同开展养殖技术服务。
(二)革新主导技术,主推实用成果
县项目实施小组根据县专家小组意见、养殖产业发展要求和养殖户的科技需求,通过邀请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专家,组织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实用可行的养殖技术推广计划。
1、主导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
2、主推畜牧技术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2)猪人工授精及遗传改良新技术(3)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4)兽药安全使用技术(5)自配饲料安全生产技术
(6)人工种草,青贮、氨化饲料生产技术
(三)明确示范区域,健全服务网络。
1、培育科技示范户。
在全县26个乡镇220个行政村实施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全县共遴选30个养殖场(户)做为科技示范户,选聘养殖技术指导员9名,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养殖技术科技示范户的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每个科技示范户成为养殖情况调查员、养殖技术指导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在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培训覆盖面。
2、建设养殖科技示范基地
邵阳市佳和农牧有限公司做为县养殖科技示范基地,以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佳禾农牧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团队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新设备设施引进的试验、示范和开展培训观摩等活动。做到“四明确”暨一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主导技术;二有明确的基地责任人;三有明确的专家、技术指导员以及技术指导服务职责;四有醒目标示牌。
(四)夯实人才基础,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施,着力解决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实际问题,分层分类进行培训。根据上级要求挑选骨干养殖技术指导人员到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省畜牧水产局进行培训。根据实际情况,以集中培训、异地研修、现场集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聘任指导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对养殖大户、养殖协会等主要从业人员加强指导,建立系统培训制度与准入制度的对接。鼓励一批热爱养殖事业、专业素质高、立志献身“三农”的高校养殖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养殖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改善养殖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以阳光工程、各种惠农政策项目为依托,以推广养殖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目的,全面推进养殖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的比率,进一步提升技术推广水平。
三、实施步骤
根据上级要求,项目工作实施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8月19日-8月31日)宣传动员筹备阶段,筛选主导产业、主推技术、主推品种,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实施小组、专家组,细化养殖行业实施方案、编制•湖南省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报送县畜牧水产局、省畜牧水产局。
第二阶段(9月1日-11月25日)组织实施阶段,一是遴选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员。二是发布主导品种和主导技术名
录,编制技术指导方案和技术资料等。三是对示范场、示范户、带动户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四是兑现“物化技术”补贴,促进主导品种、主导技术到位。五是开展以示范场、示范户和基层农技指导员为重点的培训等。
第三阶段(11月26日-11月30日,具体时间以上级文件要求为准)考评总结阶段,县畜牧水产局(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上级要求,认真进行项目总结,开展绩效考评和验收检查,并形成验收总结报告报省和省农业厅,申请上级验收。
四、经费安排和使用
1、养殖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安排4万元。
(1)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补助安排1.5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指导员交通、通讯和误餐补助。(2)聘请技术专家补助安排1.0万元,主要用于聘请专家的差旅、交通和劳务费等。(3)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安排1.5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推广资料的印刷及建立竞争上岗、责任推广、绩效考评、知识更新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开展工作考评过程中的资料印刷费等。
2、养殖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安排2万元。(4)养殖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安排2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养殖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继续教育补助和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推广服务补助;养殖业技术指导员参加农民田间学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面补助;以及实施“特岗计划”,支持大学生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补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县畜牧水产局(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成员为副组长、组员。成员主要负责具体技术资料的编写、技术方案制定、资金落实、项目实施进度的检查、验收
等工作,切实组织、协调、管理,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二)落实工作责任制。项目实施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宣传发动等工作;(1)项目管理、组织协调实行技术推广负责制。根据县畜牧水产局的要求制定实施措施,加强综合协调,整合行政、技术、项目资源,组织宣传发动,加强监督检查等。(2)技术推广实行专家负责制。专家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时的技术指导工作。专家组组长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定期召集专家会议,研究解决推广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三)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设立项目专帐,专人负责,做到专款专用。建立相关财务管理和公示制度,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补助资金使用用途,用途符合上级规定,将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的任务指标、经费补助标准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按国家规定严肃处理。
附表1:
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专家组名单
组 长:
肖时健 隆回县畜牧水产局局长 副组长:
郭桢干 隆回县畜牧水产局总畜牧师 畜牧师 卿笃兴(常务)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兴华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场长 张战娥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财务 张礼君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外联 成 员:
卿小将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兽医 阳波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育种 肖洁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护育 龙壮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育种 卿菊英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人工授精 马建华 邵阳佳和农牧有限公司 办公室主任
硕士 生
附表2:
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
组 长:成 员:
实施小组名单
副组长: 郭桢干 卿笃兴 廖兴华
张礼君 卿小将 阳波
肖洁 卿菊英 马建华 肖时健 张战娥 龙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