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协定处方下_360doc个人图书馆
中医协定处方下_360doc个人图书馆
十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协定方调经祛痰汤白术15g苍术15g当归12g法半夏12g茯苓10g香附10g川芎10g海藻8g陈皮8g炮姜8g附片6g肉桂6g丹参25g莪术10g闭经方Ⅰ号:(补气血)熟地30g白术30g当归15g白芍9g生枣仁9g沙参9g丹皮6g山药15g人参6g杜仲3g柴胡3g菟丝子12g龙眼肉9g紫河车粉12g鹿角粉6g闭经Ⅱ号党参15g黄芪15g金银花12g黄柏15g黄岑15g玄参15g天花粉15g益母草15g红花12g桃仁15g香附12g陈皮12g旱莲草15g柏子仁12g甘草6g杜仲12g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消炎止血1方白术15g仙鹤草12g阿胶10g血余炭10g白芨12g党参15g三七粉5g炒蒲黄10g茜草12g甘草9g消炎止血2方党参20g白术15g阿胶18g荆芥花10g益母草15g旱莲草15g仙鹤草15g三七粉30g血余炭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生地榆30g芡实12g调经1方:(主治)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丹参10g泽兰叶10g益母草30g香附10g小荷香10g茯苓10g调经2方:(主治痛经)当归10g赤芍10g香附10g广木香10g乌药10g元胡10g刘寄奴10g王不留行10g怀牛夕10g功血方1号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2g杜仲12g海螵蛸25g白芍25g生牡蛎25g(另)怀牛膝12g地榆炭30g侧柏叶30g地骨皮15g仙鹤草15g旱莲草15g甘草10g功血方Ⅱ号党参30g黄芪30g白术30g乌贼骨20g麦冬15g茜草12g女贞子15g炒贯众15g益母草15g生蒲黄10g五味子10g枳壳10g败酱草15g大小蓟各15g甘草8g旱莲草25g专科排卵不孕1号当归12g白芍10g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2g菟丝子10g女贞子15g排卵不孕2号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0g甘草10g苍术12g香附10g胆南星10g枳壳15g生姜3片神曲15g输卵管疏通1号当归9g川芎9g白术9g生地9g熟地9g桃红9g红花9g石菖蒲9g路路通10g败酱草30g皂角刺10g生茜草9g海螵蛸10g红藤15g输卵管疏通2号当归9g川芎9g生地9g熟地9g桃红9g红花9g石菖蒲9g路路通10g败酱草30g生茜草9g海螵蛸10g肉丛蓉9g菟丝子12g输卵管疏通3号柴胡9g当归9g白术9g白芍9g黄岑9g制香12g生茜草9g败酱草15g石菖蒲9g路路通9g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透骨草30g丹参30g肉桂10g红花10g川芎10g威灵仙20g乳香20g没药20g当归20g赤芍15g不孕1号(促卵泡汤)熟地15g当归10g炒白芍10g枸杞子15g兔丝子30g制首乌15g山芋肉10g太子参15g山药15g鹿角胶10g砂仁6g不孕2号(促排卵汤)仙灵牌15g仙茅10g兔丝子30g肉苁蓉15g枸杞子15g熟地15g当归10g山药15g丹参30g鸡血藤15g川断10g泽兰叶10g桂枝10g不孕3号(促黄体汤)仙灵牌15g巴吉肉10g兔丝子30g枸杞子15g杜仲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莲子10g当归10g党参15g山药15g注:不孕1~3号用法.月经来第5天开始.1号6付.2号4付.3号10付.子宫发育不全1号(幼稚子宫)促子宫发育1号当归15g玄参15g白芍15g白术15g川芎15g茯苓12g熟地15g黄芪20g肉桂12g党参15g太子参15g菟丝子12g杜仲9g紫不英12g山茱萸12g甘草6g紫河车粉15g鹿角胶12g子宫发育不全2号菟丝子20g巴戟天10g仙茅10g淫羊霍10g熟地30g何首乌20g阿胶10g鹿角霜10g枸杞子10g益母草30g桃仁10g红花10g促卵泡1号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川牛膝15g熟地15g小茴香15g香附15g桃仁12g红花12g甘草8g促卵泡2号熟地15g当归15g白术15g淫羊霍15g仙茅15g鹿角粉15g制首乌15g枸杞子15g继断15g甘草6g生精1号仙灵脾9g车前子9g当归12g黄芪25g菟丝子15g何首乌15g枸杞子15g陈皮9g党参3 0g续断25g桑椹15g覆盆子15g五味子6g种玉汤2号当归12g白术12g大云15g枸杞子15g茺蔚子12g杜仲12g女贞子10g五味子12g熟地20g鹿角霜12g茯苓12g甘草8g种玉汤3号紫河车16g党参12g当归15g白芍15g赤芍15g黄芪15g茯苓15g熟地20g桃仁12g没药10g益母草30g炮姜10g元胡12g何首乌15g枣仁15g菟丝子12g枸杞子15g补宫汤1号熟地15g山萸肉15g沙苑子15g枸杞子15g益母草15g鹿角霜15g鸡血藤15g菟丝子15g巴戟天12g淫羊藿10g杜仲12g故子12g桑寄生12g菟丝子10g附片6g川芎15g补宫汤2号枸杞子20g太子参20g菟丝子20g淫羊藿20g仙茅20g巴戟天15g香附12g路路通12g丹参12g赤芍15g当归12g川芎12g桑寄生12g怀牛膝12g熟地20g通管1号川芎15g穿山甲12g路路通12g细辛6g通草6g皂刺15g三棱15g莪术15g丹参15g葛根15g王不留行10g枳实10g桂枝30g通管2号赤芍12g川芎12g三棱12g莪术12g乳香12g没药12g皂刺12g穿山甲12g夏枯草12g桃仁10g泽兰12g猪苓12g路路通10g薏仁12g益母草20g通管3号蒲公英30g地丁15g茯苓12g桂枝12g旱莲草22g半支莲20g桔核12g鳖甲12g泽兰12g皂角刺15g王不留行12g路路通12g昆布15g牵牛子10g露蜂房12g多囊卵巢方(暖宫汤)鹿角霜25g鸡内金12g香附10g苍术15g白术15g地鳖虫12g三棱15g莪术15g刘寄奴15g黄芪30g附片6g肉桂6g蛇床子12g川芎12g内异汤益母草25g丹参25g泽兰15g小茴香12g当归12g香附12g桃仁9g元胡12g乳香12g没药12g柴胡9g白芍9g炙甘草6g免疫1号生地黄15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金银花15g赤芍15g浙贝母10g桔核12g连召15g当归10g枝子12g表皮10g枳壳10g免疫2号当归15g生浦黄10g炒灵脂12g赤芍15g川芎10g官桂10g延胡索10g干姜6g小茴香6g免疫3号鸡血藤20g山药15g天花粉15g三棱10g莪术10g知母12g鸡内金9g免疫4号白花蛇舌草15g紫河车粉15g茯苓12g玉灵脂15g苍术15g小茴香6g桂枝6g川芎15g赤芍20g鹿角霜10g没药6g生蒲黄15g木香6g专科化瘤汤党参20g当归20g川芎15g桃仁15g石见穿25g黄药子15g三棱15g牵牛子12g海藻20g蛇床子15g丹皮12g半枝莲35g天葵子20g生山楂12g青皮12g陈皮10g败酱草20g1号桂枝6g茯苓15g丹皮12g赤芍10g桃红10g三棱6g莪术6g2号陈皮12g茯苓10g香附6g川芎10g木香6g三棱10g莪术10g甘草6g槟榔20g清半夏10g3号黑杜仲15g桑寄生10g续断10g茜草10g地榆炭15g三七参10g阿胶10g大蓟15g小蓟15g白茅根30g炙甘草6g仙鹤草30g元胡10g4号元胡10g黄柏10g黄芪10g白芍10g牛夕15g泽泻5g当归5g白术10g昆布10g木香10g山药10g益母草20g三棱5g赤芍10g独活5g丹参10g妇科炎症专科输卵管阻塞灌肠方(妇炎1号)丹参30g赤芍30g透骨草15g三棱15g莪术15g枳实15g皂角刺15g当归15g乳香10g没药10g盆腔炎灌肠方(妇炎2号)红花30g败酱草30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鸭跖草30g路路通10g三棱10g莪术10g桃红10g(加水煎至100ml)中药灌肠方(妇炎3号)红藤20g鸡血藤30g桃红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30g黄柏10g野菊花10g瓦楞子10g(加水煎至200ml)(保留灌肠3)除痒汤(妇炎4号)皂刺30g黄芪30g苦参15g黄柏15g蛇床子15g当归20g金银花15g地肤子15g野菊花15g败酱草15g甘草6g慢炎汤1号虎杖30g红藤30g败酱草30g生牡蛎30g(先下)石见穿30g白术30g苍术30g三棱30g莪术20g薏苡仁20g海藻15g香附15g桃仁10g乌药10g水蛭10g治疗输卵管炎方败莴草30g乳香12g蒲公英30g炒延胡索20g红藤30g地丁30g双花12g黄柏15g黄岑15g玄参15g慢炎汤2号穿山甲10g桃仁15g当归10g郁金15g王不留行15g泽兰15g莪术15g益母草12g虎杖12g丹参30g马鞭草12g赤芍15g蹩甲10g香附12g甘草10g抗炎1号(急性盆腔炎)龙胆草20g山栀10g香附15g鳖甲10g柴胡10g黄岑10g生地10g川栋子10g荔核12g天丁15g黄莲6g丹参15g茯苓15g黄柏15g甘草6g败酱草15g蒲公英30g制首乌6g泽泻10g当归20g慢性盆腔炎方1号(消炎为主,炎症重者易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红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延胡索6g慢性盆腔炎方2号(体虚者伴盆腔炎者-补气为主)桂枝6g茯苓15g丹皮12g赤芍10g桃红10g三棱6g莪术6g党参15g白术6g黄芪15g慢性盆腔炎方3号(活血为主,经量多者禁用.量少者可用)丹参20g益母草20g黄柏20g苦参20g金银花20g当归10g土鳖虫10g柴胡10g醋香附10g牛夕12g泽夕12g川芎12g三棱6g莪术6g甘草6g人流术后康复1号(用于气血两虚,贫血)党参12g熟地15g当归4.5g阿胶9g(烊冲)艾叶炭3g黄芪12g川芎3g白术9g(每日一付,水煎服,七天一个疗程)人流术康复2号--用于气滞血疗(子宫复旧不良,组织残留)当归9g川芎9g桃仁9g炮姜4.5g益母草30g艾叶4.5g炙甘草3g黄芪3g党参9g(每日一付,5~7天一个疗程)助孕法(用于输卵管不通)巨麦10g萹蓄10g萆10g通草3g败酱草10g木香9g紫河车10g元胡5g川楝子6g香附10g路路通10g车前子10g(另包)皂刺10g柴胡10g白芍10g茯苓12g佛手10g(水煎服,五天一个疗程)HPV病毒感染抗病毒1号灵磁石30g(先煎)黄柏15g生牡蛎30g黄苓15g露蜂房30g(年老者1/2量)连翘15g百合15g车前子15g大青叶15g土茯苓20g苦参15g马齿苋30g丹参15g苍术15g甘草6g(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价格:40元/付生殖器疱疹抗病毒2号党参15g生黄芪15g白术15g海螵蛸15g春根皮15g鸡冠花15g夏枯草15g茯苓15g淫羊霍15g柴胡10g车前子10g陈皮10g荆芥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15天1个疗程)价格:30元/付乳腺增生方当归15白芍10柴胡10茯苓10炒白术10香附10川楝子10别甲10鸡内金10郁金10甘草3 3号灌肠中药(病毒感染)大青叶10夏枯草10紫草15蒲公英15川芎10丹皮10黄连10栀子10柴胡10仓术10黄柏10板蓝根15青黛5 4号灌肠中药(慢性盆腔炎、结肠炎、精囊炎)红藤20败酱草20当归10川芎12柴胡12元胡12香附15白芍12丹皮10黄连15输卵管通利汤当归12赤勺12熟地12薏仁12红藤20菟丝子20丹皮15山甲15红花12茯苓10皂角刺10路路通10桃仁10元胡10桂枝10甘草3经前10天开始连服10剂,为一疗程。连服三个月经期,治疗输卵管不通畅。输卵管通液后,注射胎盘组织液4ml肌肉注射1/隔日一囊肿1号汤荆芥10别甲10白芷10乳香10没药10车前子10(包)海藻10山慈姑10昆布10赤勺10黄芪30连翘20双花20党参30肌瘤1号汤荆芥10别甲10白芷10乳香10没药10车前子10海藻10山慈姑10昆布10赤勺10g
十九、妇科协定处方生精1号仙灵脾
9g
车前子 9g 当归 12g 黄芪 2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 15g 枸杞子 15g 陈皮
9g 党参 30g
续断
25g 桑椹 15g 覆盆子
15g 五味子
6g种玉汤2号当归
12g
白术 12g 大云 15g 枸杞子 15g 茺蔚子12g 杜仲 12g
女贞子 10g 五味子 12g 熟地 20g 鹿角霜 12g 茯苓 12g 甘草
8g种玉汤3号紫河车 16g 党参 12g 当归 15g 白芍 15g 赤芍 15g 黄芪 15g 茯苓15g
熟地 20g 桃仁12g 没药10g 益母草 30g 炮姜 10g 元胡 12g 何首乌15g 枣仁 15g 菟丝子 12g 枸杞子 15g补宫汤1号熟地 15g
山萸肉 15g 沙苑子15g 枸杞子 15g 益母草15g
鹿角霜 15g
鸡血藤 15g 菟丝子 15g
巴戟天 12g 淫羊藿 10g 杜仲 12g 故子
12g
桑寄生 12g 菟丝子 10g 附片6g 川芎 15g补宫汤2号枸杞子 20g 太子参 20g 菟丝子 20g 淫羊藿 20g 仙茅 20g 巴戟天 15g香附 12g 路路通 12g 丹参 12g 赤芍 15g 当归
12g 川芎
12g桑寄生
12g 怀牛膝
12g 熟地
20g通管1号川芎 15g 穿山甲 12g 路路通12g 细辛6g 通草 6g 皂刺15g 三棱 15g莪术 15g 丹参 15g 葛根 15g 王不留行 10g 枳实 10g 桂枝 30g通管2号赤芍 12g 川芎12g 三棱 12g 莪术 12g 乳香 12g
没药12g 皂刺 12g穿山甲 12g 夏枯草 12g 桃仁 10g 泽兰 12g 猪苓 12g 路路通
10g薏仁 12g 益母草
20g通管3号蒲公英 30g
地丁 15g
茯苓 12g 桂枝 12g 旱莲草 22g 半支莲 20g桔核
12g
鳖甲
12g
泽兰
12g
皂角刺
15g
王不留行
12g路路通
12g 昆布
15g 牵牛子
10g 露蜂房
12g方(暖宫汤)鹿角霜
25g
鸡内金 12g 香附 10g 苍术 15g 白术 15g 地鳖虫 12g三棱
15g 莪术
15g 刘寄奴
15g 黄芪
30g
附片
6g 肉桂
6g蛇床子
12g
川芎 12g内异汤益母草
25g 丹参 25g 泽兰
15g 小茴香
12g 当归
12g 香附
12g桃仁
9g 元胡 12g 乳香 12g 没药 12g 柴胡 9g 白芍 9g 炙甘草 6g免疫1号生地黄 15g 蒲公英10g 紫花地丁10g
金银花 15g 赤芍15g 浙贝母 10g 桔核 12g
连召 15g
当归10g
枝子 12g 表皮 10g
枳壳 10g免疫2号当归 15g 生浦黄
10g 炒灵脂
12g 赤芍
15g 川芎 10g
官桂
10g延胡索
10g 干姜
6g 小茴香
6g免疫3号鸡血藤 20g 山药 15g 粉 15g 三棱 10g 莪术 10g 知母 12g 鸡内金 9g免疫4号白花蛇舌草
15g
紫河车粉 15g
茯苓 12g
玉灵脂
15g
苍术 15g小茴香 6g
桂枝 6g
川芎 15g
赤芍
20g
鹿角霜 10g 没药 6g生蒲黄
15g 木香 6g
二十、不孕不育协定处方排卵1号当归
12g 白芍
10g 熟地 15g 山萸肉 10g
枸杞子 12g
菟丝子 10g女贞子 15g排卵2号 茯苓
15g
半夏 10g 陈皮10g 甘草 10g 苍术 12g 香附 10g胆南星
10g
枳壳 15g
生姜 3片
神曲
15g输卵管疏通1号当归 9g 川芎 9g 白术 9g 生地 9g 熟地 9g 桃红 9g 红花 9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10g 败酱草 30g 皂角刺 10g 生茜草 9g 海螵蛸 10g 红藤
15g输卵管疏通2号当归
9g
川芎 9g 生地 9g 熟地 9g 桃红 9g 红花 9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10g 败酱草 30g 生茜草 9g 海螵蛸 10g 肉丛蓉 9g 菟丝子 12g输卵管疏通3号柴胡
9g 当归 9g 白术 9g 白芍 9g 黄岑 9g 制香 12g 生茜草 9g败酱草
15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9g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透骨草
30g
丹参
30g
肉桂
10g 红花
10g
川芎
10g威灵仙
20g
乳香
20g
没药
20g
当归
20g 赤芍
15g1号(促卵泡汤)熟地
15g 当归 10g 炒白芍 10g 枸杞子 15g 兔丝子 30g 制首乌 15g
山芋肉
10g 太子参
15g 山药
15g 鹿角胶 10g 砂仁 6g2号(促排卵汤)仙灵牌 15g 仙茅 10g 兔丝子 30g 肉苁蓉 15g 枸杞子 15g 熟地 15g
当归 10g 山药 15g 丹参 30g 鸡血藤 15g 川断 10g 泽兰叶10g 桂枝
10g3号(促黄体汤)仙灵牌
15g 巴吉肉
10g 兔丝子 30g 枸杞子 15g 杜仲 10g 女贞子 10g
旱莲草
10g 莲子 10g 当归 10g 党参 15g 山药
15g注: 1~3号用法.月经来第5天开始.1号6付.2号4付.3号10付.子宫发育不全1号()促子宫发育1号当归 15g 玄参 15g 白芍 15g 白术 15g 川芎 15g 茯苓 12g 熟地 15g
黄芪 20g 肉桂 12g 党参 15g 太子参 15g 菟丝子 12g
杜仲 9g紫不英 12g 山茱萸 12g
甘草 6g 紫河车粉 15g 鹿角胶 12g子宫发育不全2号菟丝子 20g 巴戟天 10g 仙茅 10g 淫羊霍 10g
熟地 30g 何首乌 20g
阿胶
10g 鹿角霜 10g 枸杞子 10g 益母草 30g 桃仁 10g 红花
10g促卵泡1号当归
15g 川芎 15g 赤芍 15g 川牛膝 15g 熟地 15g 小茴香 15g香附
15g 桃仁 12g 红花 12g 甘草 8g促卵泡2号熟地
15g 当归 15g
白术 15g 淫羊霍 15g
仙茅 15g 鹿角粉
15g制首乌
15g 枸杞子 15g
继断 15g 甘草 6g二
十一、山东省中医院部分协定方关节通利散:水蛭3 赤白芍各9 当归9 黄柏9 川膝9 苍术9双花 30 苡米 30 萆解 15 地龙12 五加皮9 车前子9(包)陈皮9莪术9甘草6关节洗药:当归9 防风15 灵仙15 透骨草15海桐皮15 苏木9川楝子9 桑皮9 姜黄9花粉 6 秦艽15 五加皮15 制川乌 6制草乌 6 红花9蔓荆子15 白芷9羌活15骨康宁:熟地15 黄芪20 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 牛膝9鸡血藤15钩藤 15白芥子 9 全蝎 9地龙9山甲 9骨碎补15葛根15白芍15元胡9狗脊15补骨脂15淫羊霍15党参15白术15甘草6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1号强直汤:桑寄生15独活9当归15川芎9桂枝9葛根15补骨脂15地龙9老鹤草15全蝎9清风藤15 络石藤15 千年健9元胡9灵仙15狗脊15川断15白芍12杜仲9黄芪20牛膝9党参15白术15甘草62号强直汤:红花20 公英15 黄柏 9丹皮9当归15川芎9桑皮15葛根15白芍12清风藤15千年健9老鹤草15络石藤15灵仙15秦艽9全蝎9地龙9元胡9狗脊15杜仲9补骨脂15牛膝9甘草6党参15炒白术15镇痛汤:石决明30白蒺藜12 炒栀子12 龙胆草12当归12川芎20羌活12 防风12 细辛 10 白芷 12 薄荷12 菊花121号方:双花20 连翘20 蛇舌草20 丹皮 20 紫草 20 生地榆20 石斛12 赤芍 20 何首乌20枸杞子152号方:黄芪30双花20蚤休 20 山芋肉12五味子10 茯苓20 猪苓20菟丝子20 覆盆子20活血消肿汤: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牛膝9土元6地龙9全蝎9 桃仁 9红花9 黄芪20 云苓 15 泽泻9元胡 9灵仙15甘草3(水煎服)补气活血饮:黄芪30 首乌24桃仁15川芎15鸡血藤30葛根30土元6生山楂24 水蛭3补气饮:黄芪30 党参24 麦冬30 丹参30檀香10砂仁6葛根 24 菖蒲24 枣仁 30炙甘草 6补阴饮:生地 30 山芋肉10 山药 15泽泻24 云苓 24 丹皮 15 柴胡 24 枣仁 30 焦炙子12凉血消风汤:双花21 土茯苓21 蛇舌草21 半枝莲21 山豆根15 苦参10 紫草12 茜草12槐米15 旱莲草12 乌梢蛇10 白鲜皮21 蝉蜕10 甘草10化痰消风汤:双花 21土茯苓21 蛇舌草21桃仁10半枝莲21蝉蜕10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 白鲜皮21甘草10山豆根15红花10三棱 12 莪术121号:炙麻黄 9桂枝6干姜 6 细辛 9半夏9五味子6 白芍24 冬花9紫苑 9 徐长卿24 射干 12 蚤休9 炒地龙 15黄芩15 炒杏仁 10 党参24甘草 62号:炙麻黄 9炒杏仁 12生石膏21双花21黄芩21连翘12炙桑皮15射干 12炒地龙12炒苏子15炙杷叶15 前胡 12 浙贝15 苡仁 30 徐长卿24 甘草6黄芪一号方:黄芪30麦冬15 五味子 9元胡30 川芎15 葛根30水蛭6 生甘草9 三七粉3(冲)冰片0.3(冲)黄芪二号方:黄芪30麦冬30五味子 9元胡20黄连12青蒿30常山9苦参30 生甘草15 三七粉3(冲)祛湿方:车前子15(包)栀子 12 赤芍 12 黄柏 12 川牛膝12云苓30泽泻12 丹皮12茵陈 15祛痛Ⅰ号:桃仁12 川芎12 当归12 赤白芍各12 甘草 6 红花10 炙香附 12祛痛Ⅱ号:黄芪30 桂枝 12 白芍12 寄生12 当归12川芎12 羌活12 独活12治痿汤:人参12黄芪30 炙甘草10当归12 陈皮12 寸冬 30 五味子12 黄柏 8葛根 20 苍术12升麻12 泽泻12 白术12组方1:桂枝9茯苓18 桃仁12赤芍 15 丹皮 12 黄芪30 牛膝15 乌药12组方2:双花30 土茯苓30野菊花 30 生艾叶 15川椒6黄柏15 芥穗9冰片3(化)组方3:丹参30 连翘24 双花 30 元胡15 制乳香 9 炙没药9 川芎9 车前子9(包)香附12组方4:浙贝30 牡蛎30元参 12 鳖甲 12 桃仁12 丹参30 川芎9组方5:太子参 30 坤草 30 黄芪30 茜草15 柴胡9 升麻 6生龙骨30 生牡蛎 30组方6:苍术9 半夏9 陈皮12 茯苓18 香附 12 胆南星9当归15 川芎9组方7:熟地30 山药 30 山芋肉鹿角胶 12(烊化)菟丝子 24杜仲9肉桂6 附子6组方8:山药30 川牛膝 12 熟地 30 山芋肉12 枸杞15 15 菟丝子24 鹿角胶12(烊化)丹皮 12组方9:太子参30 当归15 熟地 30白芍18 黄芪30白术15 川芎9香附12心痛宁:人参9(包)天冬 30 麦冬 30 五味子 9 黄芪 30 元胡 30 当归15 黄连9 郁金15 川芎15 陆路通 20 羌活 12 海风藤 30 柏子仁 15 炒枣仁 30 三七粉 3(冲)清眩方1-5号:钩藤 30 炒黄芩12 菊花 15 牛膝 15 生熟地各20 炒地龙 6 生龙骨 30 枸杞12舒胸1-5号:丹参 30 赤芍12 黄芪30 寄生 15 枸杞 12 炒枣仁 30 元胡 12 甘草6心胃丹1-5号:党参12 苍术9 茯苓12 炒栀子 9 杭芍 18 砂仁 9 元胡 12 甘草 6养心方1-5号:当归15 川芎 12 茯苓神各12 党参12 炒枣仁 30 柏子仁 12 黄精 12 砂仁9甘草 6汤:党参 30 白术12 云苓 15 陈皮12 白芍15 防风 10黄连9 木香10 甘草6调肝方:柴胡12 云苓30 当归12白术12白芍12 郁金12调更方:仙灵脾15 仙茅 9巴戟天12当归12知母12黄柏 10八味平喘汤:板蓝根30 贯众30 公英30 桑皮30 苏子15葶苈子15丹参30 川芎9安肺方:柴胡15黄芩9生石膏30 桃仁9 红花9六味方:黄芪30 防风9白术15 女贞子30枸杞子15 补骨脂15化积方:生黄芪30 炒白术15云苓 20 清半夏12蛇舌草30蜈蚣2条猫爪草12补骨脂15砂仁10炒三仙各10 黄连12 党参20 陈皮12 甘草6止血散:生地20 丹皮30仙鹤草45 藕节45 女贞子20 旱莲草30 白茅根30 茜草15三七粉3(冲)益血方:菟丝子 30 枸杞子30 鸡血藤20 当归12 阿胶 10.5(烊化)清肝散:丹皮12栀子 12当归9 白芍15 柴胡9白术9云苓9薄荷6青皮12香附 9 生麦芽 60 甘草6清心安神汤:黄连9 枳实 12 竹茹 12陈皮9半夏9云苓30 炙甘草6祛风方(外用):仙灵脾30 巴戟天 12补骨脂 30 鹿含草 30 生艾叶15 川椒 15祛毒方(外用):苦参30黄柏12赤芍12土茯苓30 白头翁30冰片1.5(包)地肤子15白鲜皮15 枯矾12促卵泡Ⅰ号:生地15 地骨皮15白芍15女贞子15旱莲草15 山芋肉18砂仁9麦冬15甘草6清润止咳汤:桑叶12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北沙参15山栀 12淡豆豉9知母12炙百部12炙杷叶12苏梗15砂仁12甘草6解毒利咽汤:双花 30 连翘15 淡豆豉10 芥穗9牛子10薄荷9(后入)桔梗 10 芦根15 黄芩12 公英30 板蓝根20 山栀12 炒麦芽15 川芎6甘草6生津养肺汤:北沙参15 麦冬15玉竹12花粉15炒扁豆30 桑皮15百合15川贝12炙百部12炙杷叶12桔梗9炒杏仁9佛手15双花30生地15 苏梗15太子参15 射干12 甘草6培土生津汤:党参24 白术15 云苓 15 生黄芪20 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9青皮12紫苑12荆芥9砂仁12知母12射干12当归15莱菔子15浙贝12远志6甘草6止咳固表汤: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10紫苑12陈皮10荆芥6细辛3生黄芪12白术10双花30知母15射干12炒杏仁9炒苏子12枳壳12甘草6芪冬益肺汤:生黄芪18白术12 防风6太子参20麦冬15桑皮15桔梗9当归15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 知母12射干12 佛手15苏子梗12 百合15 甘草6公英30清宣平喘汤:口果6炙麻黄6黄芩12清下6桑皮15 冬花12炒苏子15炒杏仁9射干12炒地龙12徐长卿15蝉衣12川浙贝各12桔梗9炒白芥子12双花30 苏梗15甘草6舒脉汤:黄芪30 夏枯草30土元 9当归15赤芍15丹参 15 桑寄生15元参15海藻15橘核15僵蚕15牡蛎30水蛭9地龙9半夏9活血通脉饮:赤芍60 丹参 30 川芎15当归15怀膝15双花30土茯苓60清营消瘀汤:丹皮30双花 90 赤芍60 生大黄15(后入)当归30 红花30 甘草15芒硝9(冲)丹参通脉汤:丹参30赤芍30鸡血藤30当归30郁金15 川膝15川芎15黄芪30 桑寄生30荣脉汤:黄芪90 党参30丹参30郁金15怀膝15葛根30生山楂 30 海藻15水蛭10地龙12山芋肉12激活1号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淫羊霍9白芷9羌活9独活9桃仁9 鹿角胶9(烊化)红花9 伸筋草9桂枝 9木香6甘草6激活2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伸筋草9淫羊霍9羌活9独活9白芷9鹿角胶9(烊化)乌梢蛇9木香6甘草6川草乌各9健脾利湿汤:苍术15党参21茯苓21白扁豆 12白术15 丹参18山药15苡米30砂仁6赤芍15陆路通21甘草9消炎消肿2号:败酱30公英15地丁9双花30连翘12丹参15赤芍12丹皮9猪苓15泽泻12羌活9车前子12(包)独活9白芷9大黄9山甲9(先煎)防己30木香6甘草6牛膝15止咳化痰汤:炙麻黄9杏仁9桃仁9半夏12川贝9浙贝9当归12丹参12双花24 连翘9 厚朴6栝楼30黄芩12芦根18桔梗12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3
第二篇:《山东省基层常见病协定处方》
《山东省基层常见病协定处方》
目 录
感冒(普通感冒)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痿(肺间质纤维化)胃脘痛(慢性胃炎)肠澼(溃疡性结肠炎)胁痛(胆囊炎)水肿(肾病综合征)淋证(尿路感染)消渴病(糖尿病)
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虚劳(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血虚(缺铁性贫血)紫癜(过敏性紫癜)
血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癖 酒癖(脂肪性肝病)头痛
眩晕(高血压)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脊痹(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痛风性关节炎)
蝶疮流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急性蜂窝组织炎)肠痈(急性阑尾炎)肠结(粘连性肠梗阻)丹毒(丹毒)
青蛇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红丝疔(急性淋巴管炎)聚星障(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瞳神紧小(葡萄膜炎)鼻鼽(变应性鼻炎)慢乳蛾(慢性扁桃体炎)湿疮(湿疹)白秃疮(白癣)肥疮(黄癣)鹅掌风(手癣)脚湿气(足癣)便秘
痔病(混合痔)肛门坠胀
感冒(普通感冒)
[概述] 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感冒(common cold)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临床表现] 症见发热,恶寒,周身疼痛,头痛,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口干、乏力,或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充血,软腭上有滤泡。[协定处方] 方一: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 防风 柴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前胡 甘草
适用于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肢体酸痛,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功效。
加减:风寒郁闭较甚,加麻黄、桂枝;咳痰较甚者,加杏仁、浙贝母。方二:银翘散
组成:银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竹叶 生甘草 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芦根
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风,或微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黄,口干渴,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有辛凉解表,宣肺清热功效。
加减:鼻塞头痛明显,加藿香、辛夷、白芷;咽痛较重,加元参、木蝴蝶、板兰根;口渴甚,加天花粉;热甚,加黄芩。
方三:银翘散合桑杏汤
组成:银花 连翘 竹叶 荆芥穗 牛蒡子 薄荷 淡豆豉 甘草 桔梗 芦根 桑叶 杏仁 沙参 象贝 栀子皮 梨皮
适用于风热夹燥患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咽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头身疼痛,口干而渴,舌红少津,脉浮数。有疏风清热,润燥止咳功效。
方四:麻杏石甘汤加味
组成:麻黄 杏仁 生石膏 甘草 葛根 川芎 菊花 桔梗 连翘
适用于外寒内热患者,症见恶寒无汗,肢体酸痛,心烦,咳嗽气急,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舌尖红苔微黄,脉数。有宣肺散寒,清热止咳功效。
加减:内热重,加黄芩、栀子、芦根;咳嗽重,加前胡、桑白皮;肢体痛重,加羌活、独活。
方五:五味香薷饮加味
组成:香薷 扁豆 厚朴 茯苓 甘草 青蒿 山栀 鲜荷叶
适用于外感暑湿,身热微恶风寒,少汗,肢体酸重疼痛,头昏重而胀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涕,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粘腻,口不渴或渴饮不多,或心烦,或大便不爽,小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有清暑祛湿,宣肺解表功效。
加减:若表湿偏重,肢酸头昏重者,加豆卷、藿香、佩兰;里湿偏重,脘痞呕甚者,加苍术、白蔻仁、清半夏、陈皮;里热盛而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
方六: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 附子 细辛
适用于阳虚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疼身痛,自汗出,咳吐白痰,鼻塞流清涕,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语声低微,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有助阳解表,宣肺止咳功效。
加减:咳嗽痰多,加杏仁、半夏。方七:加味七味葱白饮
组成:葱白 豆豉 葛根 生姜 生地 麦冬
适用于血虚感冒患者,症见发热、微恶寒、恶风,无汗头痛,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有养血解表、疏风散寒功效。
加减:口渴咽干,加天花粉、芦根;热重,加银花、连翘、黄芩。方八:加减葳蕤汤
组成:玉竹 葱白 豆豉 桔梗 薄荷 白薇 甘草 大枣
适用于阴虚感冒患者,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咳嗽少痰,舌红脉细数。有滋阴解表、疏风宣肺功效。
加减:心烦口渴甚者,可加黄连、竹叶、天花粉;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加鲜茅根、小蓟、藕节;大便干燥,加生地、玄参。
附: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当人群对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尚缺乏免疫力时,可酿成世界性大流行,其特点为突然发生与迅速传播,禽流感、甲型H1N1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中医药防治流感有显著的疗效。
方一:加味柴葛汤
组成:柴胡 葛根 黄芩 生石膏 金银花 连翘 桔梗 芦根 薄荷(后入)苏叶 甘草
适用于病起发热、或高热,恶风或有寒战,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口干,舌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二:加味葛根芩连汤
组成:葛根 黄芩 黄连 清半夏 藿香 木香 砂仁 苍术 干姜 蒲公英 马齿苋 甘草
适用于邪犯胃肠患者,症见发热,恶风或有恶寒,恶心、或有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便;舌苔白腻或黄,脉滑数。有清热解毒,化湿和中功效。
上两方加减:四肢发凉加桂枝、黄芪;体温低、冷汗不止者加附片;口渴加白芍、玄参、五味子;表已解,汗已出而热不退,表现为里热炽盛者,治当清解气分之热,用二鲜饮,用鲜芦根、鲜竹叶二味量不拘多少,水煎取浓汁频饮,一般两天可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病)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特点是气道的慢性炎症以及进行性气道阻塞。临床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和喘息,后期慢性肺心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中医肺胀是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类病证。肺胀的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喘息、久咳、慢性肺系疾病所引起。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临床表现相似,故以肺胀进行辨证论治。[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样,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重度患者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急性加重时喘息胸闷更加严重, 晚期患者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协定处方] 方一:肺肾固本汤
组成:生地 熟地 枸杞子 五味子 党参 黄芪 桔梗 砂仁 鹅管石 川贝母 半夏 陈皮 甘草
适用于慢阻肺缓解期的肺肾气虚患者,症见胸满、气短、动则气喘,晨起后咳吐白色泡沫状粘痰。面色晦暗或晄白,舌淡苔白,脉沉弱。有益气补肾,止咳化痰功效。
加减:咳嗽重者加炙紫苑、炙冬花;近有外感引起咽干、身重者加葛根、苏叶、银花、连翘;紫绀、舌暗、有瘀斑、脉沉涩者加当归、丹参;伴有腹胀加厚朴、大黄。
该方已在临床使用十余年,治疗千余例慢阻肺病患者,用于缓解期患者,对减少发作有明显的作用,我们通过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体征、症状观察服药一个月后的患者,对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方临床应用于本病缓解期外,还可用于哮喘缓解期,肺癌化疗辅助治疗,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
方二:金匮肾气丸加味
组成:熟地 生地 茯苓 泽泻 丹皮 山萸肉 山药 肉桂 熟附子 生龙牡 当归 厚朴 苏子
适用于脾肾阳虚患者,症见胸闷、憋气、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冷汗自出或小便自遗,四肢不温,或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弱。有健脾补肾,纳气温阳疗效。
加减:下肢浮肿者加黄芪、泽兰叶、坤草;伴小便自遗者加五味子、补骨脂、桑螵蛸。
方三:麦门冬饮子加味
组成:人参 黄芪 麦冬 生地 五味子 当归 川贝 砂仁
适用于气阴两虚患者,症见胸闷、憋气,动则气喘,心悸,汗出,气短,舌
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有益气养阴功效。
加减:神疲、嗜睡者加西洋参、石菖蒲、郁金;纳呆、腹胀者加厚朴、莱菔子、焦三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伴低热,咳痰者加黄芩;端坐呼吸,咳吐痰涎量多,加葶苈子。
方四:止咳化痰汤
组成:炙麻黄 杏仁 桃仁 川贝 浙贝 瓜蒌 黄芩 半夏 银花 连翘厚朴 丹参 当归 葶苈子 生石膏 芦根 桔梗 甘草
适用于慢阻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发热,气急,咳嗽,咳吐黄痰或白色泡沫状粘痰,量多,喘息胸闷,面红,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清热化痰,宣肺平喘功效。
加减:咳喘剧,或咳吐黄痰量多者,加蒲公英、半枝莲;全身酸痛、乏力、咽痛者,加柴胡、葛根、菊花;腹胀、纳呆者加藿香、焦三仙。
方五:小青龙汤加味
组成:炙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白芍 半夏 当归 黄芩 厚朴 丹参 苏子 莱菔子 甘草
适用于外感风寒,或异常气味,饮食鱼虾,过咸饮食,贪食生冷引起喘憋突然加重,胸胀,背寒,夜间明显,咳吐痰涎,泡沫样痰,喉中痰鸣,大便不实或伴有腹胀,舌淡胖,质暗,苔黄或白腻,脉沉。有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功效。
加减:咳嗽甚者加炙紫苑、炙冬花;鼻塞,清涕自流者加藿香、辛荑;咽痒或咽部阻塞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加射干、苏叶;口渴喜饮,咽部肿痛者加生石膏。
方六:清上补下汤
组成:金银花 黄芩 瓜蒌 半夏 桔梗 川贝 苏子 厚朴 当归 五味子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泽泻 云苓 甘草
适用于上实下虚患者,症见疲劳、外感引起反复发作,喘息、咳痰、胸闷、动则加重,腰膝酸软,咳嗽时小便自遗,畏寒、腹胀、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弱。有清上补下的功效。
附: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两个常见临床表现类型,干性:咯痰量少,以突然发作的咯血鲜红、量或多或少的表现为主;湿性:咳痰量多、脓性痰,置放后成三层,下层为
脓性,中为粘液,上层为泡沫状,但咯血者较少。方一:银翘咯血汤
组成:金银花 连翘 桔梗 芦根 薄荷 蒲公英 沙参 桅子 黄芩 藕节 小蓟 羚羊角粉(冲)适用于支气管扩张症因过度疲劳、外感、情志因素引起,咯血鲜红,出血量在每天30毫升以下者,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有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止血功效。
加减:每天咯血量30~50毫升,上方中加入生地、旱莲草、仙鹤草、三七粉(冲);如仍出血不止者则应联合应用西药止血药(止血敏、安络血、止血芳酸、维生素K4及垂体后叶素)。
方二:支扩急作汤
组成:银花 连翘 赤芍 丹参 公英 桔梗 芦根 薏仁 青皮 羚羊角粉(冲)适用于湿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发热,咯吐大量黄脓痰腥臭,舌红苔黄、脉滑数。加减:吐痰量多可予生黄豆十余粒嚼服,有利于排脓;还可以取新鲜小蓟捣烂取汁服用。
肺痿(肺间质纤维化)
[概述] 该病发病率近年来迅速增高,目前临床确诊、治疗困难。而中医治疗疗效较显著。该病以隐匿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乏力,胸部X片呈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影,两肺中下肺野弥漫性网状结节阴影,且逐渐形成蜂窝肺,肺容积减少;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部分淋巴细胞增高为其特点。[临床表现] 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型常有发热、干咳、起病后发展迅速的胸闷、气急,类似ARDS的病情,1-2周即发生呼衰,1-2月可致死亡。慢性型隐匿起病,胸闷、气短呈进行性加重,初期劳累时加重,后期静息时亦然。病程常数年。当继发感染后则咳吐痰液、喘急、发热、或导致呼吸衰竭。体征:多有呼吸急促、紫绀、心率快,两肺底听及弥漫性密集、高调、爆裂音,或有杵状指。慢性型可并发肺心病,可有右心衰竭体征,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浮肿。[协定处方] 方一:参苏饮加味饮
组成:党参 苏叶 炒枳壳 半夏 桔梗 连翘 蝉衣 薄荷 芦根 浙贝 前胡 厚朴 苍术 甘草
适用于气虚体质,感受外邪,乏力气短,发热恶风,胸闷气急,咳嗽频作,咳痰粘稠,咽痛咽干,口干欲饮,舌红或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益气疏风,止咳化痰功效。
加减:若高热持续不退,可加柴胡、葛根、生石膏;若头胀痛较甚者,加菊花、桑叶;时行热毒症状明显,加双花、黄芩、公英;若舌苔较厚、纳呆,加藿香;少汗,咳逆气急,憋喘严重,加麻黄、细辛;有血瘀象,唇甲紫绀,加丹参、川芎、当归。
方二:养阴清肺饮
组成:西洋参(或童参、北沙参)玄参 当归 桔梗 桑叶 菊花 陈皮 黄芪 川贝 甘草
适用于阴虚体质,干咳气急,咳嗽作呛,胸闷、胸痛,唇鼻干燥,口干,少痰或血丝痰,舌红或尖边红,苔薄黄而干或无苔;或舌绛有裂纹,脉细或细数。
加减:热重者,可加知母、双花、小蓟;痰中带血,加白茅根、旱莲草、仙鹤草、三七粉(冲);舌干裂无苔,加生地、石斛、玉竹;唇舌紫绀者,加赤芍、丹参、川芎。
方三:止咳化痰汤
组成:炙麻黄 杏仁 桃仁 川贝 浙贝 栝楼 黄芩 银花 连翘 厚朴 前胡 桔梗 半夏 丹参 芦根 苏叶 甘草
适用于痰湿体质、痰热体质,胸闷憋喘,发热,咳吐黄痰或黄脓痰,痰量较平常增多,喉中痰鸣,痰粘难咯,胸背胀满疼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加减:兼胸脘痞满者,加川芎、葛根;咽痛、咽部红肿,可加玄参、木蝴蝶、射干;如伴高热者,可加葛根、柴胡、羚羊粉(冲)。
方四:活血祛瘀汤
组成:当归 生地 黄芪 赤芍 桔梗 枳壳 川芎 葛根 清半夏 丹参 连翘 苍术 云苓 木香 甘草
适用于痰瘀体质,胸痛隐隐或胸脘痞闷,气短喘甚,动则加重,痰粘腻稠厚,面色晦暗,唇甲紫绀,或趾(指)端杵状,舌黯淡,苔厚腻有瘀斑,脉沉弦或滑。
加减:若胸满痞闷明显者,可加薤白、瓜蒌;伴咳嗽、气急者,可加川贝、浙贝;干咳、呛咳者,加北沙参、紫苑、冬花;失眠、心悸者,加五味子、浮小麦。
方五:益气通络汤
组成:党参 黄芪 黄芩 连翘 生地 浙贝 当归 丹参 枳壳 桔梗 甘草
适用于肺气亏虚,阴津亏乏慢性患者,常常属“气虚风热犯肺”“阴虚燥热伤肺”的缓解期,病势较缓,气短乏力,上楼、爬坡、登山憋喘明显,干咳痰少,口燥、咽干,纳差,舌淡苔薄或舌红少苔。
加减:外感咽痛、咽燥者,加黄芩、双花、公英;胸闷憋喘,痰粘难咯者,加瓜蒌、半夏;舌紫、杵状指,加全蝎、蜈蚣。
方六:健脾消痰饮
组成:党参 白术 云苓 半夏 枳壳 桔梗 蒲公英 焦三仙 浙贝母 黄芩 丹参 甘草
适用于胸闷、气短,乏力,纳呆、食少或腹胀、泄泻,咳吐痰涎,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或滑。
加减:咳嗽重者,加浙贝、杏仁;动则气喘者,加黄芪、炙麻黄、前胡、葶苈子;近期外感,可加银花、连翘、菊花;苔厚纳呆者,可加藿香、佩兰。
方七:肺肾固本汤
组成:生地 熟地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茱萸 五味子 枸杞子 沙参 川贝 桔梗 紫苑 冬花 丹参 当归 砂仁 鹅管石
适用于胸闷、气短、息促,动则加重,吸气不利,腰膝酸软、无力,遇劳则重,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沉弱。
加减:痰浊壅肺,喘咳痰多者,可用苏子降气汤;也可上方加苏子、半夏、前胡、葶苈子;若喘急、面红干咳、舌红少津者,改用生脉散;若心悸、喘咳、肢体浮肿、尿少者,改用真武汤加减。
方八:加味麦门冬饮子
组成:人参 西洋参 黄芪 麦冬 五味子 生地黄 川贝 砂仁 当归
适用于五脏俱衰,气虚痰盛,咳嗽频作,喘急气促,短气汗出,稍动即甚,心悸憋喘异常,唇甲青紫,饮食难入,神志昏蒙或烦躁,舌红或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细数。
加减:口干,舌红绛无苔干裂者,加石斛、天门冬、玉竹;如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改用独参汤。
胃脘痛(慢性胃炎)
[概述]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常见症状为无规律性腹痛,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及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胃粘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先天脾胃不足者、饮食作息无规律者以及情志不畅者易患此病。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的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过去称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类。
本病常见于中医的腹痛、腹胀、痞满、噎嗝、嘈杂、呕吐、胃反等症。[临床表现] 根据粘膜病变情况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两类。
1、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根据病变分布,可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以胃窦为主或全胃炎以胃体为主。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和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2、萎缩性胃炎
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病理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
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纤维内镜是其唯一确诊标准。[协定处方]
1、非萎缩性胃炎
方一:保和丸加减
组成:白术 茯苓 神曲 莱菔子 山楂 半夏 陈皮 连翘 鸡内金 麦芽 藿香
适用于非萎缩性胃炎的食滞脾胃证,表现为有明显伤食史,不思饮食,食则恶心欲吐,甚者厌食,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有健脾和中、消食开胃的功效。
加减:若大便秘结可加大黄、枳实、木香等宽中理气。方二:柴胡舒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 陈皮 川芎 香附 枳壳 甘草 枳实 芍药
适用于非萎缩性胃炎的肝郁犯胃证,表现为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有疏肝理气、健脾安胃的功效。
加减:若恶心呕吐,加半夏;若胸中烦闷,加瓜蒌;若口渴欲饮水,加天花粉;若胁下痞硬,则加牡蛎。
方三: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组成:黄芪 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人参 白术
适用于非萎缩性胃炎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者。有补中益气,健脾温胃的功效。
加减:面色苍白者,加当归养血;胃脘痛明显者,加蒲黄、三七等化瘀止痛;食欲不佳者,加内金、麦芽等健脾和中。
方四: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组成: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半夏 黄芩 干姜 大枣
适用于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脘痞闷,纳呆,少食即感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辘辘,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懒动,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濡细者。有健脾祛湿、理气醒胃的功效。
加减:食欲不振明显者,加内金、神曲等消食导滞;身重乏力明显者,加藿
香、佩兰等解热祛湿。
2、萎缩性胃炎 方一:三仁汤加减
组成:杏仁 通草 白蔻仁 竹叶 厚朴 薏苡仁 半夏 黄连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脘痞满,头身困重,大便不爽,肛门灼热,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者。有清热泄浊,和胃消痞的功效。
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和胃降逆;舌苔黄厚腻者,加竹茹、栀子等清热利湿;食欲不振者,加内金、神曲、麦芽等消食导滞。
方二: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组成:五灵脂 蒲黄 丹参 檀香 砂仁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瘀血阻络证,胃脘绞痛拒按,面色灰暗,甚或吐血、黑便、便血,舌质紫暗,脉涩者。
加减:疼痛剧烈者,加桃仁、赤芍、三七等化瘀止痛;食欲不振者,加内金、麦芽健胃和中;四肢乏力者,加黄芪、白术等补脾益气。
方三: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 陈皮 川芎 香附 枳壳 甘草 枳实 芍药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肝气郁结,胁肋胀痛,胃脘灼痛,嘈杂泛酸,嗳气太息,舌苔薄白,脉弦者。
加减:胁肋疼痛明显者,加当归、郁金等行气活血止痛;口渴舌红者,加栀子、川楝子等清肝泻火;食欲不振者,加地黄、丹皮等滋阴降火。
方四:左归饮加减
组成:熟地 山药 枸杞 牛膝 鹿角胶 菟丝子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脾胃阴虚证,胃脘灼热,烦渴思饮,口干咽燥,饭后胃胀,气短汗多,头晕寐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加减:气短汗多明显者,加党参、五味子益气敛汗;腹胀明显者,加陈皮、神曲理气消食。
肠澼(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
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临床类型可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除暴发型外,各型可相互转化。根据病情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本病中医称为肠澼,泄泻,休息痢,便血,肠风等。[临床表现]
1、活动期
(1)临床表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肝胆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检查: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从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并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见弥漫性糜烂和多发性浅溃疡,慢性病变见假息肉及桥状黏膜,结肠袋往往变浅、变钝或消失。
(3)病理:腺体破坏,稀、少,排列不规则,残存腺体杯状细胞减少。间质炎症重,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血管炎重,纤维素渗出较多。
2、缓解期
(1)临床表现:就诊前患者曾有活动期症状,经治疗症状减轻或自行缓解,每日便次在3次或3次以下,脓血便消失,疼痛减轻,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或正常,食欲增加。
(2)结肠镜检查:病变处肠黏膜变薄,且薄厚不均,溃疡减少,纤维化背景上出现散在增生的黏膜上皮岛,假息肉逐渐纤维化,变细小呈虫状突起。
(3)病理:病变处显示修复现象,肠黏膜层变薄,且薄厚不均,溃疡减少但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假息肉由肉芽组织逐渐纤维化,腺体减少,但出现再生的腺体,杯状细胞恢复正常,间质炎细胞减少。[协定处方]
1、内服方(1)活动期 方一:白头翁汤加减
组成:白头翁 黄芩 黄连 秦皮 木香 败酱草 焦山楂 甘草
适用于湿热内蕴证,表现为大便粘滞不爽,便中夹带脓血,脘痞腹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化湿热、理气止痛。
加减:脘痞纳呆,湿重于热者加菖蒲、赤茯苓以化湿渗湿;身热加蒲公英、连翘以清热解毒;便血加地榆、侧柏炭以凉血止血;脘腹痛甚加延胡索、枳实以理气止痛。
方二:膈下逐瘀汤加减
组成:当归 赤芍 桃仁 红花 五灵脂 蒲黄 乌药 小茴香 没药 黄芪 香附 枳壳
适用于气滞血瘀证,表现为泻下不爽,肠鸣腹胀或腹痛拒按,嗳气食少,胸胁胀满,腹内包块,肌肤甲错,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治以行气活血,健脾益气。
加减:脘腹痞胀甚者加枳实、厚朴以行气宽中;腹痛加三
七、白芍以活血缓急止痛;包块坚硬加莪术、皂角刺通瘀软坚;晨泻明显加肉桂以温肾。
方三:痛泻要方加减
组成:白芍 白术 陈皮 防风 柴胡 葛根 炒山药 丹参 当归 适用于肝郁脾虚证,表现为腹痛肠鸣,泻痢交作,泻后痛减,伴胸胁胀满,不欲饮食,情志波动后加重,舌红苔薄微腻,脉细弦滑。治以调肝理气,扶脾助运。
加减:腹中灼热,烦躁易怒加黄芩、栀子、莱菔子清泄肠热;腹痛明显加川楝子、郁金理气止痛;便脓血加仙鹤草、白及止血补虚;久治不效加桔梗宣发肺气。
(2)缓解期
方一:四神丸和附子理中丸加减
组成:制附子 党参 苍术 白术 炮姜 补骨脂 吴茱萸 肉豆蔻 五味子 炙甘草
适用于脾肾阳虚证,表现为五更泄泻,下痢稀薄,带有白冻,久泻不愈,腹部隐痛,腰酸怕冷,神疲少食,舌淡苔白,脉沉细而缓。治以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加减:年老体弱,久泻不止,加黄芪、天麻、葛根以益气生津;大便夹有黏液,里急后重,可用苦参、丹参以清热通络;大便滑泻加赤石脂、禹余粮以涩肠
固泻。
方二: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党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麦冬 五味子 知母 黄芪 山药芡实 乌梅
适用于阴血亏虚证,表现为大便秘结或少量脓血便,腹中隐痛,午后低热,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眼花,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益气固肠。
加减:五心烦热加青蒿、银柴胡以清虚热;虚烦少寐加炒枣仁、黄连、丹参以清热安神;眩晕加天麻、珍珠母以平肝熄风;大便滑泻加赤石脂、禹余粮以涩肠止泻;便下赤白黏冻加白花蛇舌草、马齿苋以清热止痢。
方三: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砂仁 陈皮 桔梗 扁豆 山药 莲子 薏苡仁 甘草
适用于脾胃虚弱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少,脘腹胀闷,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加减:久泻不止加黄芪、薏苡仁益气渗湿;脘腹胀闷加木香、枳壳行气宽中;便血加当归、白芍调营和血。
2、灌肠方
组成:黄连 黄柏 败酱草 薏苡仁 炒地榆 椿根皮 儿茶 秦皮 红藤 苦参 薤白 锡类散
加减:湿热内蕴型加黄芩、马齿苋、栀子;气滞血瘀型加赤芍、白芍、丹参、木香、三七粉;脾肾阳虚型加党参、仙灵脾、炮姜、肉桂;阴血亏虚型加白芍、五味子、乌梅、黄芩;脾胃虚弱型加白术、党参、黄芪;肝郁脾虚型加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用法:每剂药加水煎煮2次共得药液200毫升左右,加入锡类散,调匀。药液温度在35~40℃,置于输液袋中,连接输液管,其末端接一次性导尿管,涂上石腊油,插入肛门内约35厘米。滴入速度控制在80滴/分钟左右,一边滴入,一边用手轻揉腹部,使药液均匀分布于肠腔,滴完后平卧休息2小时。1天l次,lO天为疗程。
胁痛(胆囊炎)
[概述]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本病的特点是疼痛为主,且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常伴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结石性、慢性无结石性三型。急性常为突发的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和发热,慢性结石性多合并胆结石多持续数小时,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慢性无结石性多不伴有胆囊结石且无绞痛,多隐痛为主。
本病中医称为胁痛、胆胀、黄疸等。[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和疼痛特点,一般分为急性、慢性结石性、慢性无结石性三型。初发多为急性,急性经久不愈可常转为慢性。
1、急性胆囊炎
(1)起病较快,疼痛部位常固定在右上腹部,一般不牵涉背部和右肩胛骨。(2)疼痛多为绞痛,持续时间较长,作呼吸和体位的改变常常引起疼痛加剧,有恶心呕吐,但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
(3)血象常有白细胞计数增多,腹部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的增厚等。(4)可转为慢性。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多因为结石一时性阻塞胆囊管引起,常牵涉背部和右肩部。
(2)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
(3)腹部B超和胆囊造影检查往往可见胆囊的结石堵塞胆管。(4)病程持续较长,易反复发作。
3、慢性无结石性胆囊炎
(1)起病较缓慢,多与长期饮食不节有关系,常因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导
致症状出现或者加剧。
(2)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些患者往往没有疼痛,只感到上腹部轻微不适。
(3)胆囊造影和B型超声肝胆扫描是诊断慢性胆囊炎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4)病程持续较长,易反复发作。[协定处方] 方一: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 黄芩 通草 栀子 当归 生地 泽泻 柴胡 车前子 生甘草
适用于胁痛的肝胆湿热证,表现为口苦、咽干、急躁、胁肋胀痛或刺痛、疼痛明显或剧烈、拒按,舌苔黄腻,脉象有力或兼数等。有清利肝胆湿热之功效。
加减:胀痛明显者,加郁金、香附;口苦较甚者,加黄连;小便色黄不畅者,加虎杖、茵陈;大便不畅者,加酒大黄、火麻仁、郁李仁。
方二: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
组成:当归 丹参 乳香 没药 延胡索 柴胡 郁金 三棱 生甘草 适用于胁痛的瘀血停滞证,表现为口干口涩,胁肋部疼痛位置固定不移且剧烈,多为刺痛,有压痛及反跳痛,小便少,大便干,舌质紫暗,脉沉涩等。有疏肝利胆,逐瘀通络之功效。
加减:伴有鼻干咽燥者,加麦冬、沙参;疼痛伴恶心呕吐者,加黄连、瓦楞子;伴有腹胀者,加郁金、木香;伴大便干结者,加酒大黄、郁李仁。
方三:一贯煎加减
组成:生地黄 枸杞子 北沙参 麦冬 当归 川楝子
适用于胁痛的肝阴不足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兼胃胀、胸闷、善叹息、爱生闷气、胁肋隐隐作痛、疼痛轻不严重、喜按,舌红少苔,脉象虚弱无力或兼迟。有养阴柔肝利胆的功效。
加减:伴脘腹胀满者,加郁金、香附、木香;伴胸闷不舒者加薤白、炒枳实;伴嗳腐吞酸者,加黄连、吴茱萸、砂仁;伴腹泻者,加白术、黄芪、党参。
方四: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陈皮
柴胡
川芎
香附
炒枳壳
白芍
炙甘草
适用于胁痛的肝胆气滞证,表现为胁胀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舌红苔薄,脉弦。有疏肝理气,调和肝胆之功效。
加减:疼痛甚者,加当归、郁金、乌药;心悸胸闷者,加薤白、桂枝;失眠多梦者,加首乌藤、远志、龙骨、牡蛎;大便干结者,加郁金、酒大黄、火麻仁。
水肿(肾病综合征)
[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本病病程长,临床表现除了水肿以外,常伴有高血压、血尿及蛋白尿,大部分病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本病中医称为水肿。[临床表现] 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血尿。[协定处方] 方一: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组成:桂枝 茯苓 白术 苍术 猪苓 泽泻 厚朴 桑白皮 茯苓皮 大腹皮 陈皮 王不留行 车前子 川芎 赤芍 丹参
适用于发病初期,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用时不长。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身体困重,小便短少,脘腹胀满,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加减:若脘腹胀满,加干姜以温脾化湿。方二:四妙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苍术 白术 黄连 黄芩 川牛膝 薏苡仁 茯苓 半夏 陈皮 党参 丹参 川芎 郁金 赤芍 柴胡 红花
适用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湿热与瘀血互结,表现为水肿缠绵不愈,身体沉重乏力,多食易饥,食后腹胀不适,口中粘腻,口干不欲饮,晨起咳痰,心烦失眠,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紫黯,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三:知柏地黄汤合猪苓汤加减
组成:知母
黄柏
生地黄
山药
茯苓
丹皮
猪苓
泽泻
玄参
甘草当归
丹参
川芎
赤芍
水蛭
地龙
适用于阴虚水停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症见肢体浮肿,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面部潮红,食欲亢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少或有剥脱,脉细数。
方四:参芪地黄汤加减
组成:党参
生黄芪
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丹皮
泽泻
车前子 猪苓
王不留行
桑寄生
续断
适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减量至中小剂量时,劳累后水肿出现或加重,腰膝酸软、疲乏无力,手足心热或手足心汗出,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方五:玉屏风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组成:生黄芪 白术 防风 生地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枸杞 菟丝子 五味子 车前子 丹皮 茯苓 赤芍 当归 川芎 地龙 红花 续断 桑寄生 适用于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在激素减至小剂量维持阶段时,出现气虚血瘀的症状,肺脾肾三脏俱虚,气血运行不畅的症状,表现为易感冒、腰背酸痛、动则气喘、四肢无力、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沉细数。
淋证(尿路感染)
[概述]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尿路炎症。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其病变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输尿管炎和急、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本病中医称为淋证。[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反复发作期。
1、急性期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青年妇女以及更年期的妇女发病率高。病人的发病诱因多为劳累,饮水少,性生活,过食辛辣,饮酒。发病急,症状多为尿频,尿痛尿急,甚至尿血,小腹胀痛,有的病人伴有腰痛,发热,根据伴有症状,此期常常辨证为膀胱湿热,肝胆湿热。
2、亚急性期
急性期之后(上尿路感染的病人抗生素用足14天,下尿路感染用药3~5天后),有些病人仍有腰酸,乏力,尿频的症状。
3、反复发作期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反复发作。此期病人常见于性生活活跃的妇女以及更年期雌激素缺乏的妇女。还常见于尿路梗阻,尿路不通畅的老年病人,伴有糖尿病,免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男性常合并前列腺增生,女性常伴有膀胱颈口硬化等疾病。[协定处方]
1、内服方 方一:石韦散加减
组成:石韦 土茯苓 车前子 瞿麦 滑石 公英 白花蛇舌草 川牛膝 王不留行
适用于急性期的膀胱湿热证,表现为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小腹拘急不舒或隐痛。会阴部潮湿,大便不通畅,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滑略数。
加减:小腹坠胀明显者,加沉香、乌药。方二: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通草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生地 甘草
适用于急性期肝胆湿热证,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发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加减:伴有心烦失眠者,加百合、莲子心;伴有尿血者,加小蓟、白茅根,生蒲黄;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入)。
方三:知柏地黄汤加减
组成:知母 黄柏 丹皮 茯苓 泽泻 生地 石韦 车前子 土茯苓 寄生 川断 川牛膝
适用于急性期之后,余热未清,湿热伤阴的病人,表现为小便频数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但未消失,出现口干,心烦,乏力,腰酸,舌质红,苔少或有剥脱。脉沉细。
加减:乏力明显者加党参或太子参,茯苓,白术;尿频明显者加山茱萸。
方四:生脉散合导赤散加减
组成:太子参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竹叶 通草 车前草 公英 石韦 生甘草
适用于急性期后气阴两伤伴有余热未清的患者。表现为:尿痛、尿急症状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仍有尿频,腰酸、乏力、口干、口渴、心烦、失眠、大便干,舌质红,少苔,脉沉细。
加减:伴有心火旺盛,口舌生疮加黄连清心降火;小便带血,加白茅根、大小蓟以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干结,加生大黄、生瓜蒌以通腑泻热。
2、外用方
组成:土茯苓30g,马鞭草30g,败酱草30g,贯众30g,白头翁30g,冰片2g 用法:上药水煎20分钟后,放入冰片2g,取药液1000ml,入盆,薰洗少腹及阴器,每日1次。适用于膀胱湿热证。
消渴病(糖尿病)
[概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系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慢性高血糖日久常导致各种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脑血管组织的慢性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临床表现] 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表现。[协定处方] 方一:消渴方加减
组成:黄连 天花粉 生地 生石膏 知母
适用于阴虚热盛证,表现为口干口渴,多食易饥,心烦不寐,烦躁易怒,溲赤便秘,心悸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或数。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
加减:烦渴多饮者加石斛、沙参;气短、自汗、乏力、脉虚者加黄芪、五味子。方二:黄连温胆汤加减
组成:黄连 胆南星 枳实 橘皮 竹茹 藿香 佩兰 翻白草 荔枝核 适用于湿热中阻证,表现为脘腹胀满,恶心欲吐,厌油腻,口粘而甜,肢体困重,小便短赤不利,苔黄腻,脉濡数。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厚朴;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知母、黄柏。
方三: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组成:党参 麦冬 五味子 熟地 山萸肉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适用于气阴两虚证,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多食易饥,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加减: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枸杞子;大便溏薄者,加莲子肉、芡实;心悸失眠者,加远志、龙骨、牡蛎。
方四:金匮肾气丸加减
组成:炮附子(先煎)肉桂 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牡丹皮 适用于阴阳两虚证,表现为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夜尿频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或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少,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有调补阴阳,温阳补肾的功效。
加减:尿频、尿浊者加覆盆子、桑螵蛸;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者去丹皮,加附子、肉桂、菟丝子。
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概述]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是指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等原因引起的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
1、高代谢综合征:患者常有怕热多汗、皮肤红润潮湿,可有低热,易饥多
食、消瘦,疲乏无力等。
2、精神神经系统:患者易激动,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忧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3、心血管系统:患者常诉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
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可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5、肌肉骨骼系统:四肢无力,可见周期性瘫痪。
6、造血系统:可见白细胞减少,可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萎。
8、甲状腺肿: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可触及震颤,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
9、眼征:以突眼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协定处方] 方一:生脉散加减
组成:党参 麦冬 五味子 夏枯草
适用于气阴两虚证,表现为颈部肿大不适,乏力多汗,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消瘦,眠差,大便频多,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有益气养阴,消瘿散结的功效。
加减:心悸者加酸枣仁、龙骨、牡蛎;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菊花;阴虚风动者加钩藤、珍珠母;多汗者加浮小麦、五味子。
方二:当归六黄汤加减
组成:黄柏 黄连 黄芩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芪 制鳖甲 夏枯草 适用于阴虚火旺证,表现为颈部肿大不适,双目干涩,头晕眼花,多食消瘦,五心烦热,盗汗,或突眼,手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有滋阴清热,消瘿散结的功效。
加减:口干甚者加沙参、石斛;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龟板;火旺者加知母。方三: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车前子 牛膝 制鳖甲 夏枯草
适用于肝火旺盛证,表现为颈部肿大不适,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心悸失眠,手抖,突眼,舌红苔黄脉弦数。有清肝泻火,消瘿散结的功效。
加减:消谷善饥者加石膏、知母、黄连;手抖明显者加白芍、钩藤、珍珠母;口干甚者加麦冬、天花粉。
方四: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
组成:柴胡 枳壳 白芍 香附 川芎 茯苓 半夏 陈皮 竹茹 夏枯草 适用于肝郁痰结证,表现为颈部肿胀憋闷不适,喉中阻塞感,遇情志变化而加重,胸闷善太息,心悸,失眠,突眼,纳呆乏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有理气化痰,消瘿散结的功效。
加减:胸闷痛者加枳壳、瓜蒌;颈部肿大明显者加白芥子;腹泻次数较多者加苍术、白术、薏苡仁。
虚劳(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概述]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或者生理效应不足引起的以基础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属于中医学之“虚劳”、“水肿”、“瘿病”范畴。[临床表现]
1、基础代谢率低症候群:易疲劳,动作缓慢,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发凉,喜温怕冷。
2、黏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颜面浮肿。
3、消化系统:表现为纳差,腹胀,便秘。
4、心血管系统:脉搏缓慢,心动过缓,有的伴心包积液。
5、内分泌系统:女性可伴月经过多或闭经,男性患者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
6、血液系统:常见贫血。[协定处方] 方一:济生肾气丸加减
组成:车前子(包煎)牛膝 熟地黄 茯苓 山药 山萸肉 丹皮 泽泻 炮附子 肉桂 生黄芪 炙黄芪 白术
适用于脾肾阳虚证,表现为面部浮肿,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目眩,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腹胀,口淡无味,便秘,或男子
阳痿,或女子闭经,舌质淡胖,舌苔白滑或薄腻,脉沉弱或沉迟无力。有温肾益气,健脾助运的功效。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心悸、胸闷者,加桂枝、甘草;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
方二: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组成:炮附子 肉桂 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牡丹皮 芍药 白术 生姜 桂枝 炙甘草 车前子(包煎)
适用于心肾阳虚证,表现为形寒肢冷,怕冷喜温,腰酸腰痛,心悸怔忡,面目浮肿,动作懒散,乏力嗜睡。舌淡胖,色紫黯,舌苔薄白,脉沉迟或沉弱。有温补心肾,强心复脉的功效。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杜仲、菟丝子;心气不足者,加党参、五味子。方三:十全大补汤加减
组成:人参 炒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熟地黄 白芍 当归 川芎 黄芪 肉桂
适用于气血两虚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反应迟钝,面色萎黄,纳呆、便溏,手足欠温,舌淡苔薄、脉细弱。有益气养血的功效。
加减:血虚者,加首乌、阿胶;失眠者,加茯神、远志、龙眼肉;眩晕、耳鸣者,加女贞子、牡蛎;心烦者,加柴胡、郁金。
血虚(缺铁性贫血)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严重铁缺乏,不能满足生理量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贫血。机体铁缺乏按其程度可经历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缺铁性贫血是机体缺铁晚期的表现。其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女老幼皆可罹患,尤以儿童、老年人、育龄期妇女发病率高。
本病中医称为血虚、萎黄,儿童亦称疳积。[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常见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等非特异性症状,并伴体力下降。长期严重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儿童可出现精神发
育和行为异常,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缺铁可导致舌炎、口炎、萎缩性胃炎,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指甲扁平及脆薄易裂或反甲,以及吞咽困难。异食癖为其特殊表现。
2、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加。骨髓红系造血轻中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减少,细胞外铁明显。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协定处方] 方一:八珍汤加减
组成: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芎 当归 熟地 白芍 黄芪 阿胶(烊化)
适用于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头晕神疲,肢体无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皮肤干枯,唇舌、指甲色淡,可有心悸,气短,自汗,食少,筋脉拘急,月经量少,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有健脾补气,养血调血之功。
加减: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自汗者,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食少腹胀者,加鸡内金、山楂、麦芽、神曲;腹泻者,加薏苡仁、山药、白扁豆。
方二:左归丸加减
组成: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菟丝子 枸杞子 怀牛膝 鹿角胶 龟板胶 适用于面色萎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足心热,视物不清,急躁易怒,肢体麻木,口干,咽痛,颧红,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有滋补肝肾,养阴生血之效。
加减:心悸失眠者,加玄参、麦冬、柏子仁、远志;潮热者,加地骨皮、知母、黄柏;口干食少者,加玉竹、天花粉、石斛、鸡内金。
方三:肾气丸加减
组成:附子 肉桂 山萸肉 山药 熟地 泽泻 丹皮 茯苓 菟丝子 党参 白术 甘草
适用于面色萎黄,食少,形寒肢冷,乏力神倦,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或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有补
肾温阳,健脾益气的功效。
加减:腹中冷痛者,加吴茱萸、香附、干姜;水肿尿少者,加冬瓜皮、茯苓皮、车前草;心悸胸痛者,加黄芪、丹参、郁金。
紫癜(过敏性紫癜)
[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血管炎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种致敏原发生变态反应,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高,血液外渗,导致皮肤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炎、肾炎为临床特征。起病可急可缓,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发病的峰值年龄为4-11岁,成人也可患病,发病以冬春季为多。
本病中医称为紫癜、葡萄疫。[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1)单纯性:最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反复出现,以四肢及躯干多见,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及多形性红斑或溃疡坏死。
(2)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出现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
(3)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
(4)肾型: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炎性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
(5)混合型:皮肤紫癜合并其他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均正常。[协定处方] 方一:犀角地黄汤加减
组成:水牛角粉 生地 丹皮 赤芍 防风 荆芥穗 虎杖 茜草 紫珠草 栀子 三七粉 仙鹤草 麦冬 甘草
适用于皮肤出现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以四肢及躯干多见,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及多形性红斑或溃疡坏死,或有发热,口渴,面赤,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加减:发热者,加生石膏、羚角粉;便血腹痛者,加白芍、侧柏叶、地榆、槐花;尿血者,加淡竹叶、芦根、白茅根、藕节;关节疼痛者,加鸡血藤、薏苡仁、泽泻、桑枝。
方二:槐花散加减
组成:槐花 侧柏叶 枳壳 黄芩 生地 干姜 清半夏 香附 白芍 甘草 地榆 丹皮 紫草 仙鹤草 三七粉
适用于皮肤紫癜,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呕血、腹泻、便血,或有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凉血止血,行气止痛之效。
加减:尿血者,加淡竹叶、芦根、白茅根、藕节;关节疼痛者,加鸡血藤、薏苡仁、泽泻、桑枝。
方三:连翘败毒丸加减
组成:连翘 金银花 苦地丁 天花粉 黄芩 黄连 荆芥穗 防风 羌活 鸡血藤 桑枝 薏苡仁 泽泻 猪苓 赤芍 甘草
适用于皮肤紫癜,兼见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舌质红,苔黄,脉数。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的功效。
加减:紫癜严重者,加地榆、藕节、茜草,紫草;便血腹痛者,加白芍、侧柏叶、地榆、槐花;尿血者,加淡竹叶、芦根、白茅根、藕节;兼见腰膝酸软者,加菟丝子、桑寄生、山萸肉、补骨脂。
方四:济生肾气丸加减
组成:山萸肉 熟地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车前子 川牛膝 小蓟 白茅根 芦根 淡竹叶 栀子 仙鹤草 紫珠草
适用于反复发生皮肤紫癜,久病不愈,尿血,蛋白尿,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弱。有补气摄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加减:紫癜严重者,加地榆、藕节、茜草,紫草;便血腹痛者,加白芍、侧柏叶、地榆、槐花;关节疼痛者,加鸡血藤、薏苡仁、泽泻、桑枝。
血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叫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两年ITP国际工作组及中国专家共识均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此病以皮肤黏膜瘀斑瘀点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男女老幼皆可罹患,以往将ITP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认为急性型多见于儿童,起病突然,发病前1-3周常有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袭,多见于成人,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最近的调查研究发现男女发病率基本接近,而且新的分型为新诊断的ITP,慢性ITP及难治性ITP共三型。
本病中医称为血证。[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出血是最常见症状,常常是紫癜性,表现为皮肤黏膜瘀斑瘀点,紫癜通常分布不均匀,出血多位于血液淤滞部位及负重区域的皮肤,皮损压之不褪色。黏膜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出血以及尿血,女性患者可见月经增多。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导致颅内出血。
2、辅助检查
外周血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协定处方] 方一:十灰散加减
组成:小蓟 茜草 紫珠草 生地 丹皮 栀子 双花炭 三七粉 仙鹤草 白及 甘草
适用于皮肤出现紫癜,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面赤,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凉血止血,并兼化瘀止血的作用。
加减:发热、出血广泛者,加生石膏、紫草、龙胆草;便血者,加白芍、侧柏叶、地榆、槐花;尿血者,加淡竹叶、芦根、白茅根、藕节。
方二: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知母 黄柏 女贞子 旱莲草 山萸肉 生地 熟地 泽泻 丹皮
茜草 黄芩 甘草
适用于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面色潮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有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阴虚甚者,加玄参、龟板、鳖甲、麦冬;潮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秦艽;阴虚为主火热不甚者,应用六味地黄丸,酌加茜草、紫草、小蓟。
方三:归脾汤加减
组成: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黄芪 木香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 仙鹤草 紫珠草
适用于反复发生皮肤紫癜,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有补气摄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加减:出血严重者,加地榆、藕节、双花炭、血余炭;兼见腰膝酸软者,加菟丝子、山萸肉、补骨脂。
肝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本病中医称为肝着。[临床表现] 以乏力、纳差、腹胀、胁痛、胁下积块、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协定处方]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较长,病机复杂,为多脏合病,多邪共存,湿、毒、瘀、虚并见,临床上单一证型很少,往往是几型并见、交互移行、虚实夹杂。因而制定了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病机的基础方。
基本治法: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清热燥湿,疏肝解郁。
基本方剂:柴胡 鸡内金 郁金 黄连 黄芩 赤芍 夏枯草 茵陈 败酱草 板兰根 金钱草 云苓 黄芪 白蔻 焦曲 甘草
加减:气虚明显者,去金钱草、夏枯草、黄芩,黄芪加量,加党参;湿浊不化者,去黄芩、金钱草,加苍术、佩兰叶;津亏者,去黄芩,加沙参、玉蝴蝶;肝肾阴亏者,去黄芩,加旱莲草、楮实子;脾肾阳虚者,去黄芩、金钱草、夏枯草、败酱草,加熟附子、干姜、菟丝子;痰浊瘀血阻碍气机者,加升降散(片姜黄、僵蚕、蝉衣、熟大黄);血瘀证明显者,加醋莪术;邪毒顽恶者,加羚羊角粉。
不同病理环节病证结合治疗方案:
1、合并糖代谢紊乱:偏于湿热者,重用川连可至15克;偏于脾虚者,重用黄芪至30~45克;偏于气阴两虚者,加沙参、炒山药。
2、合并脂代谢紊乱:加用冬瓜仁、苡米、浙贝等化痰药物。
3、乙肝相关性肾炎:湿毒瘀阻肾络者,加泽兰、坤草;脾肾气虚者,黄芪加量,加芡实;脾肾阳虚者,加附子、干姜。
4、合并高血压者:痰浊上扰者,加半夏、白术、天麻;痰瘀阻络者,加川牛膝、泽泻;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炒白芍、生龙骨。
肝癖 酒癖(脂肪性肝病)
[概述] 肝癖 酒癖是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或嗜酒过度,以致肝郁脾虚、痰瘀互结,湿热毒邪蕴结体内,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迁延日久,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后期病及于肾,肝脾肾同病,气滞、血瘀、水停,正虚交织错杂于腹中,形成腹大膨隆之鼓胀之证。[临床表现] 以乏力、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体征。[协定处方] 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解释脂肪肝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特点,我们形成了理法方药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法与组方,提出:①素体脾虚运化无力是脂肪肝发生的根本的内在基础,过度饮酒、嗜食肥甘厚味等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病因,② 肝郁脾虚、痰瘀互结是本病的基本病机,③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由虚至实、由脾及肝、由气及血的病理过程,④健脾行气、化痰散结是基本治疗方法。该治疗法在
我院用于临床二十余年,证实其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
基本治法:健脾行气、化痰散结。
基本方剂:黄连 炒枳实 云苓 陈皮 半夏 白蔻 海蛤粉 丹参 竹茹 茵陈 姜黄 僵蚕 甘草
加减:痰湿盛者,加苍术;湿热盛者,加黄芩;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瘀血重者,加赤芍;津液不足者,去陈皮、半夏,加沙参、山药。
不同病理环节病证结合治疗方案:
1、合并糖代谢紊乱:偏于湿热者,川连加量至15g;偏于脾虚者,黄芪加量至30~45g;偏于气阴两虚者,加沙参、炒山药。
2、合并脂代谢紊乱:加用冬瓜仁、苡米、浙贝等化痰散结药物。
3、合并高血压者:痰浊上扰者,加半夏、白术、天麻;痰瘀阻络者,加川牛膝、泽泻;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炒白芍、生龙骨。
4、脂肪性肝硬化,治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用水红花子汤合三仁汤加减:水红花子 黄芪 泽兰 鸡内金 郁金 丹参 川牛膝 马鞭草 炒山药 浙贝 白蔻 海蛤粉 冬瓜仁 苡米 甘草
头痛
[概述] 头痛是因外感或内伤等原因,导致气血不和,表现为以全头或头某一局部疼痛为主症的脑部疾患。[临床表现] 头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这里按照病因病机不同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
1、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因外感风寒,束于肌表,表现为头痛时作,连及项背,遇冷风加剧,喜戴帽裹头,伴有鼻塞流清涕,恶风畏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风热头痛:因风热之邪侵扰,气血逆乱,表现为头部灼热疼痛,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伴有发热恶风,鼻流浊涕,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风湿头痛:因风湿之邪外困,阻遏清窍,表现为头痛如裹,肢体沉重困乏,32
伴有胸闷,纳呆,大便溏,小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2、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因肝阳上亢,表现为常以头顶部疼痛明显,或伴有眩晕,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两胁胀痛,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
痰浊头痛:因痰浊中阻,表现为头痛头沉,浑浊不清,腹胀胸满,恶心纳呆,舌苔白腻,脉滑。
血虚头痛:因气血不足,脑髓失养,表现为头痛头晕,劳累后更为明显,脑中空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记忆力下降,或心悸怔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瘀血头痛:因瘀血阻滞或有头部外伤史,表现为头痛部位固定且持久,痛如锥刺,有时较剧烈,舌有瘀斑瘀点或舌质紫暗,脉细涩。
按照传统中医证候分型还有肾虚头痛,肝火头痛。临床上以上述证型常见,且以复合证型更常见。[协定处方] 方一:川芎茶调散加减
组成:川芎 荆芥 防风 细辛 薄荷 白芷 羌活 甘草 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风寒头痛,有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加减:外感初期,伴畏寒恶风,身痛无汗者,加麻黄、桂枝;头痛剧烈者,加藁本,重用川芎、细辛;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寒湿并重,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加独活、苍术。
方二:芎芷石膏汤加减
组成:川芎 白芷 石膏 菊花 藁本 羌活
适用于风热之邪侵扰引起的风热头痛,可疏风清热,解表止痛。
加减:热盛伤津,口干口渴者,加芦根、天花粉、石斛;口臭、便秘者,加黄连,也可加少量制大黄;鼻塞流浊涕者,加苍耳子、辛夷。
方三:羌活胜湿汤加减
组成:羌活 独活 川芎 藁本 防风 蔓荆子 甘草 适用于湿邪为患引起的风湿头痛,可祛风胜湿。
加减:湿邪侵袭,或为寒湿,或为暑湿。湿邪重,伴有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竹茹;寒湿重,伴有恶寒身重,肢体酸痛者,加麻黄、桂枝、荆芥;夏季暑湿较重,胸闷头昏,加藿香、厚朴、苍术、佩兰;腹满纳呆者,加麦芽、厚朴、33
砂仁、神曲。
方四:平肝清脑饮
组成:天麻 钩藤 石决明 黄芩 炒栀子 杭白芍 当归 川芎 菊花 寄生 夜交藤
适用于肝阳偏亢,上扰清窍,头痛发作,以巅顶部疼痛为特点,或伴有头晕目眩,失眠,烦躁等症状。
加减:心神被扰,烦躁失眠者,加生龙牡、炒枣仁、远志;肝火偏旺,头痛较剧烈,以两太阳穴处明显,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者,加龙胆草、夏枯草;有肝气不舒,情志不畅者,加柴胡、郁金、枳壳、木香;伴肝肾阴虚,见舌质红,少苔或薄黄,脉弦细者,加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石斛。
方五:祛痰清脑饮
组成:天麻 清半夏 白术 茯苓 荷叶 陈皮 苍术 厚朴 蔓荆子 甘草
适用于痰浊偏盛,上蒙清窍,使清阳不展引起的头痛,以头痛不剧,但昏沉烦闷,浑浊不清为特点。
加减:不欲饮食者,加木香、砂仁、鸡内金;恶心欲吐者,加生姜、竹茹;大便不畅,苔黄,脉滑者,加枳实、黄芩。
方六:补肾健脑去痛汤加减
组成:熟地 何首乌 桑寄生 杜仲 枸杞 山萸肉 当归 党参 茯苓 适用于肾虚髓空,脑失所养引起的头痛,以头部空痛,记忆力下降,头晕耳鸣为特点,并常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畏寒怕冷、遗精带下等症状。
加减:如肾阳不足,怕冷明显,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缓者,加制附子、干姜、肉桂、细辛;以肾阴亏虚为主,伴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苔薄黄,加生地、麦冬、龟板胶、阿胶。
方七:偏头痛方
组成:天麻 黄芩 炒栀子 龙胆草 当归 川芎 全蝎 红花 白芷 蔓荆子
适用于偏头痛反复发作者。
加减:肝胆火旺,表现为头痛面赤,舌红苔黄,脉数者,加生石膏、菊花、钩藤、龙胆草;伴有痰湿者,加陈皮、半夏、茯苓;血瘀证明显,见舌暗红或有
瘀斑瘀点,脉涩者,加桃仁、地龙、赤芍;阳虚恶寒者,加附子、干姜、吴茱萸。
眩晕(高血压)
[概述] 高血压是一个由多病因引起的不断进展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高血压特指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定义为:⑴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⑵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本临床诊疗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EH人群,不包括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成人高血压中约5%~10%可查出具体病因的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成人高血压可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或“风眩”等范畴。[临床表现] 轻度血压增高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血压明显增高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易激惹、出汗、颜面潮红、乏力和嗜睡等;严重高血压时可出现剧烈头痛、昏迷、惊厥、视力障碍等脑病症状。伴随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地升高,晚期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出现脑、心、肾等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也可引起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则先呈现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症状。[协定处方]
1、内服方
方一:调肝降压方
组成:柴胡 香附 佛手 夏枯草 栀子 黄芩 丹皮 菊花 双钩藤 适用于病程5~10年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男性<45岁和女性<50岁)。多为精神刺激、情志抑郁而诱发,因精神抑郁不舒,肝失疏泄,可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以实为主,病位在肝,均以头痛、眩晕为主证。
临证总以调肝为大法,并灵活分用疏肝、清肝、凉肝之法。
加减:
(1)肝郁证:表现为头痛头晕,胸闷胁痛,精神不振,血压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舌苔薄白,脉沉弦,多见于初期不稳定型高血压。治以疏肝理气,佐以清肝凉肝、活血解郁。方药以柴胡、香附、佛手为主药,余为佐使。
(2)肝火证:表现为头痛头胀,眩晕,心烦口苦,胸胁胀满,多梦易惊,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多见于肝郁日久化火,或肝阳疏泄太过导致木火内生的1级高血压患者。治以清肝泻火,佐以疏肝凉肝。方药重用栀子、黄芩、夏枯草为主药,余为佐使。加减:多梦易惊者,加炒枣仁、夜交藤;手足发胀者,加泽泻;便秘者,加大黄;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黄连。
(3)肝风证:表现为剧烈头痛,眩晕肢麻,项强,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肝经风火欲动之证。多因肝阳过亢,有化火生风之势。治以凉肝息风,佐以清肝理气。方药重用钩藤、丹皮、野菊花为主药。若兼见视物模糊,筋惕肉瞤等肝肾阴虚症状,则改用天麻钩藤饮为主方。
方二:加味天麻钩藤合剂
组成:天麻 双钩藤 石决明 山栀子 黄芩 川牛膝 炒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茯神 牡丹皮
适用于病程10~20年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男性45~55岁和女性50~65岁),以本虚标实而致阴虚阳亢之证为主:然有始于肝阳有余,进而损及肝肾之阴;也有先由肝肾阴亏而致阴虚不能敛阳,阳动风生,最终虚实并见、阴亏阳浮。故在辨治中,须根据肝肾受病之侧重,分清阴虚与阳亢的轻重主次。临证当肝肾兼顾,灵活运用滋阴摄纳与潜阳息风两法。
加减:证候阴虚阳亢因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各不相同:一般偏于阳亢者,多由肝郁化火而来,症状以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苔黄燥,脉弦数为主,其病变重心在肝;偏于阴虚者多由肝肾亏虚而来,症状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其病变重心在肾。
(1)阳亢重、阴虚轻者,多见于中青年患者。治宜潜阳为主,滋阴为辅。肝火偏盛者,加夏枯草、龙胆草;耳聋者,加磁石、珍珠母;心烦易惊者,加生龙牡、龙齿。
(2)阴虚重、阳亢轻者,多见于老年患者。治宜滋阴为主,潜阳为辅,当
重用平补肝肾之品,如桑寄生、炒杜仲加量至30g,或加用熟地、黄精。
(3)阴虚与阳亢均重者,可酌加镇静降气之品如龙齿、牡蛎、代褚石、旋复花、酸枣仁、柏子仁等。
方三:补肾和脉方
组成:生黄芪 黄精 桑寄生 仙灵脾 炒杜仲 女贞子 怀牛膝 泽泻 川芎 当归 地龙
适用于病程15~20年以上的老年(60~79岁)和老年患者(80岁以上),多因年老体弱,加之久病由肝及肾、由实转虚,而出现“髓海不足,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的肾气虚衰、阴阳两亏为主之证。宜以平补肾气为基础,分别根据阴虚、阳虚之偏重,结合痰湿、瘀血、阳亢之偏盛,综合辨治。单纯肾气虚衰所致高血压,多为老年高血压伴高脂血症及更年期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倦怠嗜睡、既不耐冷又不耐热、发白发脱、牙齿浮动早脱、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尿频、夜尿多、月经量少或闭经、绝经、舌淡、脉虚弱,治法宜补阴益阳、调理阴阳。如阴虚阳浮、水亏火旺所致高血压,盖因肾阴亏虚不能制阳,虚阳浮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心烦口干、失眠健忘、腰酸耳鸣、视物昏花、双目干涩、大便秘结,治法宜阳中求阴、补中有化。如肝肾阴液过于亏耗,肝阳升动无制,必致阴虚不能制阳,形成虚风内动,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唇舌发麻、视物模糊、头摇肢颤、半身麻木、筋惕肉瞤、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多为中风先兆,治法宜育阴摄纳、敛阳息风,方药首选大定风珠,伴抽搐震颤、口眼歪斜者,可加搜风止痉之品,如全蝎、蜈蚣、僵蚕等。如肾阳偏衰所致高血压,可由肾气虚衰发展或由阴损及阳而致,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面白无华、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此外,肾阳虚衰亦可累及心阳不振,脾阳式微,出现水气凌心,水湿泛滥而兼见心悸不宁、喘促、水肿等证候,治法宜阴中求阳、化中寓补。
加减:肾阴虚证宜育阴涵阳,加熟地、枸杞子;肾阳虚证宜扶阳配阴,加炮附子或肉苁蓉;痰湿偏盛加陈皮、半夏、白术、明天麻;瘀血偏重加丹参、红花。
2、外用方
方一:平肝敷贴方
组成:吴茱萸、川芎颗粒剂各3g 功效:平肝降逆,用于肝阳偏亢伴有头晕者。
用法:上药混匀,白醋调成糊状,每天晚间临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次日去除,2周为1个疗程。
方二:清肝敷贴方 组成:决明子10g 功效:清肝降火,用于肝阳上亢证头痛明显者。
用法:上药焙干研末,以绿茶水调成糊状,贴敷两侧太阳穴,干后更换。方三:耳穴压豆
组成:阴虚阳亢证、肾精不足证、肝火亢盛证选用肾、枕、皮质下;痰浊壅盛证选用脾、枕、皮质下。耳穴定位:肾:在对耳轮下脚下缘;枕:在对耳屏后上方;皮质下:在对耳屏的内侧面;脾点:耳甲腔后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
功效:辅助降压。
用法:①将胶布剪成0.5cm×0.5cm的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分钟,局部微热微痛为宜。④每次贴一只耳朵,下次轮换对侧,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方四:清肝足浴方
组成:夏枯草 钩藤 桑叶 菊花 功效:清肝降压。
用法: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温至50℃左右,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20~30分钟,每日2次,10~15天为1个疗程。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尪痹”、“痹病”等范畴。[临床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膝、足等关节受累最为常见,活动期常伴关节肿胀、压痛和僵硬,颞颌关节亦可受累。晚期关节畸形是掌指关节的半脱位和手指向尺侧偏斜。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关节活动受限直至完全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多脏器受累的全身表现。[协定处方] 方一:四妙丸加减
组成:苍术 黄柏 川牛膝 薏苡仁 忍冬藤 土茯苓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湿热痹阻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触之发热,皮色发红,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发热口渴,咽痛,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加减:伴发热者,加连翘、板蓝根、生石膏;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关节肿胀明显者,加防己、泽泻、秦皮、车前草;局部皮色发红者,加丹皮、赤芍;咽痛者,加玄参、板蓝根。
方二:清痹饮加减
组成:忍冬藤 红藤 生石膏 连翘 板蓝根 玄参 赤芍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热毒炽盛证,表现为关节疼痛剧烈,触之发热,关节肿胀,皮色发红,高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口渴,咽痛,烦躁,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加减: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猪苓、茯苓、泽泻、防己、车前草;局部皮色发红,加丹皮、赤芍。
方三:清络饮加减
组成:双花 连翘 知母 秦艽 石斛 牡丹皮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瘀热互结证,表现为关节刺痛,疼痛夜甚,肿胀,甚至关节强直畸形,自觉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皮下硬结,或有发热,口渴,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舌质黯红,或有瘀斑或瘀点,苔薄黄,脉弦或涩。
加减:阴虚内热者加生地、玄参、白薇、青蒿;瘀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土元、全虫。
方四: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组成:桂枝 知母 白芍 白术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寒热错杂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恶风寒,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身热不扬,口渴,汗出,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土茯苓、苍术;阴雨天加重、恶风寒等寒象明显者加羌活、独活、防风、细辛等;局部皮色发红、口渴、低热等热像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忍冬藤、红藤等。
方五: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独活 寄生 防风 川芎 熟地 当归 白芍 肉桂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肝肾亏虚证,表现为关节酸痛,或隐痛,肿胀,或有关节变形。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腰膝酸软,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草、茯苓、防己等;关节冷痛明显、畏风寒者,加细辛、羌活、桂枝;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怀牛膝、狗脊、补骨脂、炒杜仲等。
方六: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当归 秦艽 羌活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痰瘀痹阻证,表现为关节疼痛,夜间明显,肿胀,按之发硬,关节强直畸形。关节屈伸不利,晨僵,皮下硬节,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黯红,有瘀斑或瘀点,苔白腻,脉涩或弦滑。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土茯苓、苍术、泽泻;阴雨天加重、恶风寒等寒象明显者加羌活、独活、细辛等;局部皮色发红、口渴、低热等热象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忍冬藤、红藤等。
脊痹(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炎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骶骼关节、脊柱骨突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发生关节外病变。本病的特点是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的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受累关节的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肾痹”、“骨痹”的范畴。
[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或不适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位于骶髂关节处或臀部,逐渐加重并影响腰部活动,伴僵直感。其特点是多夜间出现,伴翻身困难,清晨或久坐后僵直感尤剧烈,但活动后可以明显减轻,最终出现脊柱运动功能障碍和强直畸形。肌腱附着点病变出现足跟痛、足底痛、胫骨结节等部位疼痛。胸廓受累时出现胸痛、胸廓扩张受限。50%的患者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症状,受累关节以髋、膝、踝等下肢大关节为主,常呈非对称性分布,主要为单关节受累。关节外表现以眼部受累多见,可出现葡萄膜炎。[协定处方] 方一:四妙丸加减
组成:苍术 黄柏 川牛膝 薏苡仁 独活 红藤 土茯苓
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湿热痹阻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膝、踝等外周关节肿痛灼热。口渴或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大便粘滞或干,或见目赤肿痛、脘胀,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黄厚、腻,脉濡数。
加减:如下肢关节肿胀明显,加车前草、泽泻、防己以清热利水通络;如疼痛剧烈,加红藤、忍冬藤、赤芍、白芍等;腰背疼痛,加川断,寄生、炒杜仲;如咽痛加连翘、板蓝根。目赤肿痛,加青葙子、龙胆草、野菊花。
方二:清瘀汤加减
组成:双花 土茯苓 红藤 川牛膝 赤芍
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热毒壅滞证,表现为腰骶部、脊背疼痛剧烈,腰脊活动受限,晨僵明显,膝、踝等外周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甚则卧床不起。伴发热,夜间痛甚,或目赤肿痛,口干、咽痛、大便干。舌红或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加减:如疼痛剧烈者加雷公藤(先煎半小时),板蓝根、蒲公英、虎杖等清热解毒;如下肢关节肿胀明显,加萆薢、防己、猫爪草;伴发热者,加丹皮、白花蛇舌草、羚羊角粉等;伴口干者,加生石膏;如热毒伤阴,出现低热加生地、青蒿、地骨皮、鳖甲;痛甚,加醋元胡,炙甘草、水蛭、红花等。
方三:乌头汤加减
组成:乌头 桂枝 黄芪 芍药 狗脊 炙甘草
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寒湿阻滞证,表现为腰骶部、脊背冷痛,腰脊活动受限,部位固定,晨僵,遇冷加重,得热减轻。四肢关节冷痛,肢体困重,口淡不
渴。舌质淡,苔白或水滑,脉弦紧。
加减:怕风明显加乌梢蛇,防风;冷痛剧烈,加麻黄,细辛以温经散寒,通脉止痛;腰背酸痛为主者,加川断,寄生,杜仲;如下肢关节肿胀,苔薄黄,宜寒热并投,加知母、泽泻、黄柏;如纳差、形体消瘦,加茯苓、炒白术。
方四: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白芥子 胆南星
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痰瘀毒滞证,表现为腰骶部、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刺痛明显,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局部顽麻重着,或见关节变形,面色晦暗,肌肤干燥少泽。舌紫暗或暗,有瘀斑,苔白,脉沉细或弦涩。
加减:瘀血明显,局部疼痛剧烈,活动不利,舌紫暗,可加莪术、土元、没药;痰瘀胶结,疼痛不已者,加穿山甲、全蝎、地龙;痰瘀有化热之象者,加黄柏、丹皮。
方五:肾痹汤加减
组成:熟地 鹿角片 狗脊 川芎 炒杜仲 川断
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督空证,表现为腰骶部、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遇劳加重,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可伴有足跟痛。精神不振,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加减:如畏寒肢冷,关节疼痛拘急,加制附子,巴戟天;阳虚及阴,出现腰背酸痛,低热,舌红少苔者,加龟板、鳖甲,或合用左归丸加减;关节变形者,加胆南星,白芥子、蜈蚣、全蝎;怕风明显者,加黄芪、防风、当归,乌梢蛇;疼痛剧烈加水蛭,地龙。
痛风(痛风性关节炎)
[概述]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石)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它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
在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痛风”、“痹病”、“白虎历节风”等范畴。[临床表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夜间易犯,刀割难忍,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一般3-7天后可自行缓解,间歇期安然无恙。首次受累关节为第一跖趾单关节,足背、踝、膝、指、腕等关节均可受累,多为非对称性单关节,可反复发作,局部暗红色或褐色,重者关节积液。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关节肿胀畸形,痛风石形成,常见部位为耳轮、关节及关节周围、肾脏。痛风石经皮肤溃破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所形成的溃疡不易愈合。[协定处方] 方一:四妙丸加减
组成:苍术 黄柏 川牛膝 薏苡仁 土茯苓 熟大黄 萆薢
适用于痛风急性期的浊毒内蕴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触之发热,皮色发红。关节屈伸不利,发热,口渴,咽痛,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猪苓、茯苓、泽泻、防己、车前草;皮色红热者,加丹皮、赤芍。
方二:五味消毒饮加减
组成:双花 公英 地丁 土茯苓 赤芍 萆薢
适用于痛风急性期的热毒炽盛证,表现为关节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关节局部灼热,皮肤颜色焮红发亮。关节屈伸不利,高热,寒战,口渴,咽痛,周身疼痛,烦躁,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加减: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关节肿胀或有积液者,可用土茯苓、猪苓、泽泻、猫爪草。
方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组成: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白术 知母 土茯苓 熟大黄
适用于痛风慢性期的寒热错杂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恶风寒。关节屈伸不利,肌肤麻木,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关节皮色发红,身热不扬,口渴,汗出,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舌质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土茯苓、苍术;局部皮色发红、口渴、低热等热象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忍冬藤、红藤等。
方四:祛瘀散结方加减
组成:土贝母 浙贝 皂刺 白芥子 丹参 鸡血藤 山慈菇
适用于痛风慢性期的痰瘀痹阻证,表现为关节肿胀,刺痛,疼痛夜甚,关节强直畸形。关节屈伸不利,皮下硬节或多发痛风石,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
干燥无光泽。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苔白腻,脉涩或弦滑。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土茯苓、苍术、泽泻;阴雨天加重、恶风寒等寒象明显者加羌活、独活、细辛等;局部皮色发红、口渴、低热等热像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忍冬藤、红藤等。
方五: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独活 寄生 秦艽 牛膝 杜仲 当归 川芎 肉桂 炒山药 适用于痛风慢性期的肝肾亏虚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时轻时重或游走不定,触之发热,皮色发红。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或足跟疼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草、茯苓、防己等;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怀牛膝、狗脊、补骨脂、炒杜仲等。
方六: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党参 茯苓 白术 半夏 陈皮 萆薢 薏苡仁
适用于痛风间歇期的脾虚湿阻证,表现为单纯高尿酸血症,无症状期。仅见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和弦滑等。
加减: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怀牛膝、狗脊、补骨脂、炒杜仲等。
蝶疮流注(系统性红斑狼疮)
[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青年女性及育龄期妇女,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现多脏器损伤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近二十年来开展了一些敏感的免疫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一些轻型的病例,加上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已使本病的预后大为改观。
本病根据其主要表现不同,中医学可分属于“发热”、“阳毒发斑”、“心悸”、“水肿”、“胁痛”等多个范畴。[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常有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有发热、面部红斑、口腔溃疡、脱发、关节肿痛等表现,肾脏受累可见水肿、蛋白尿,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有精神、神志等方面的改变。[协定处方] 方一:清瘟败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组成:白花蛇舌草 双花 连翘 生地 秦艽 玄参 丹皮 石斛 生石膏 生甘草 犀角粉或羚羊角粉
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的热毒炽盛型,表现为高热或高热持续不退,面部或其他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或出血斑,全身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烦热不眠,精神恍惚,严重时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也可出现吐血、便血、衄血等。舌红绛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加减:合并病毒感染者,加用贯众、板蓝根、柴胡、双花、大青叶、穿心莲、地骨皮等抗病毒的药物;如合并细菌感染,多在肺部感染,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双花、连翘、鱼腥草、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面部红斑甚者,重用紫草15-30克,生地、赤芍、水牛角等清热解毒化斑药物;四肢关节肿痛则用双花藤、虎杖、青风藤、海风藤等清热解毒通络之药物。
方二:玉女煎或六味地黄丸加减
组成:生地 双花 麦冬 玄参 知母 青蒿 地骨皮 白花蛇舌草 山萸肉 苡仁 鳖甲 甘草
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阴虚内热型,表现为高热后或持续低热,手足心发热,面部红斑或呈暗红色,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关节酸痛,烦躁,脱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加减:关节痛重则加络石藤、虎杖或雷公藤;脱发者,加首乌、侧柏叶、当归。
方三:清解活血汤加减
组成:双花 公英 半枝莲 生地 丹皮 茯苓 枸杞 黄精 泽泻 丹皮 益母草 白茅根 甘草
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热毒蕴肾型,毒热侵及肾脏,多见于狼疮肾,可在疾病早期,也可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面部或指、趾红斑,两下肢可有水肿,脱发,有蛋白尿或血尿,肾功能正常,或有关节疼痛,舌苔薄黄腻,脉细数或滑数。
加减:如血尿加用大小蓟、仙鹤草;水肿加用车前子、猪苓、桑白皮等。注意陈皮一般不用,因陈皮中含K+较多,特别是尿少的病人。随着热毒症状的减轻,尿蛋白不消,+++~++++,血浆蛋白低,则加用补肾固涩药,如山萸肉、芡实、乌梅、金樱子等;单用固涩药物效果不好者,重用黄芪,以补气固摄,温运阳气以利水消肿,消除尿蛋白,黄芪有类激素样作用,又有免疫调节作用。
方四:炙甘草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组成:炙甘草 紫石英 黄芪 当归 秦艽 云苓 丹参 黄连 葛根
薤白 炒枣仁
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毒邪攻心型,多见于狼疮性心肌炎,表现为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胸闷,心神不安,甚则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脉细弱或结代。
加减:心悸、失眠者,加朱砂、龙骨、牡蛎、酸枣仁等,用药注意不要单纯温补,要适当加用清泻疏通药物合活血宁心药物。
方五:膈下逐瘀汤合一贯煎加减
组成:柴胡 香附 生地 当归 赤芍 川芎 丹参 枳壳 枸杞 红花 鸡血藤 甘草
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肝郁血瘀型,多见于肝损害,两胁疼痛,纳呆,腹胀面部红斑,雷诺氏现象,或头晕,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关节酸痛。舌有瘀斑,脉缓或涩。
加减:面部红斑色暗、手足末端发凉、雷诺氏征明显者,加桂枝、附子等以温阳通络;两胁胀痛、喜太息者,重用柴胡、郁金、木香等药物以疏肝行气。
方六:济生肾气丸或实脾饮或真武汤加减
组成:熟附子 白术 茯苓、皮 熟地 白芍 巴戟天 黄芪 泽泻 猪苓 泽兰 菟丝子 炒水蛭 甘草
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后期阳虚水泛证,表现为下肢或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尿少,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尿蛋白长期不消或伴有低蛋白血症,面色晄白,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加减:血浆蛋白很低,利尿效果不好的,酌加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另外结合补新鲜血浆或白蛋白等效果更好;如果浮肿、尿少,气短乏力,恶心、呕吐,腹胀不欲进食,属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期者,加用半夏、旋复花、白术、竹茹等以扶脾降逆和胃。
发(急性蜂窝组织炎)
[概述] 发是发生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组织的一种弥漫性急性化脓性炎症,由皮肤、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或肠道细菌污染引起,也可能为化脓性病灶的直接蔓延或经血行、淋巴播散所致。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常见的发有生于结喉处的锁喉痈、生于臀部的臀痈、生于四肢的手发背、足发背等。
[临床表现] 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漫肿,边界不清,中央明显,四周较淡,易化脓,溃后流出黄白色脓液,严重者皮肤变成褐色,可起水泡。可伴有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改变。多发生于颈部、臀部、四肢等结缔组织疏松的部位。[协定处方]
1、内服方
方一:普济消毒饮加减
组成:黄芩 黄连 陈皮 甘草 玄参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鼠粘子 薄荷 僵蚕 升麻 柴胡 桔梗
适用于发于颈部,证属痰热蕴结的急性蜂窝组织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绕喉,坚硬疼痛,肿势散漫,壮热口渴,头痛项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有散风清热,化痰解毒的功效。
加减:壮热口渴者,加鲜生地、天花粉、生石膏;便秘者,加枳实、生大黄、芒硝;气喘痰壅者,加鲜竹沥、天竺黄、莱菔子;痉厥者,加安宫牛黄丸化服,或紫雪丹或紫雪散吞服。
方二:仙方活命饮加减
组成:穿山甲 当归尾 甘草 银花 赤芍 乳香 没药 天花粉 陈皮 防风 贝母 白芷
适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证属热盛肉腐者,表现为肿势局限,按之中软应指,脓出黄稠,热退肿减。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的功效。
加减:湿热重者,加黄连、黄芩。方三:五神汤加减
组成:茯苓 银花 牛膝 车前子 紫花地丁
适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发于臀部、下肢,证属湿热下注者,表现为局部红肿弥漫,灼热疼痛,肉腐成脓。寒战高热,纳呆,甚至泛恶,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有清热解毒,和营利湿的功效。
加减:成脓者,加皂角刺、山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热入营血者,加赤芍、丹皮;高热者,加生地、玄参、生石膏、瓜蒌。
方四:五味消毒饮加减
组成:金银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蒲公英
适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证属湿热壅阻者,表现为局部漫肿,微红微热,疼痛彻骨,肉腐为脓,溃脓较难,身壮热恶寒,头身疼痛,溃后,则皮肤湿烂,损筋
伤骨,疮口难愈,舌苔黄腻,脉数。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加减:湿重者,加黄芩、黄柏、车前草、茯苓;溃脓较难者,加川芎、当归、皂角刺、山甲;热重者加赤芍、丹皮、败酱草、生地、石膏;兼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瓜蒌。
方五:托里消毒散加减
组成:人参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银花 茯苓 白芷 皂角刺 甘草桔梗 黄芪
适用于气血不足证,表现为日久肿势不趋限局,溃出脓稀薄,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苔薄,脉细。有调补气血的功效。
2、外用方
未溃时红热明显的用玉露膏;红热不显的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方一:玉露膏
组成:用凡士林8/10,玉露散2/10,调匀成膏(每300克油膏中可加医用石碳酸10滴)。
功用:清热解毒。用法:外敷。方二:金黄膏
组成:用凡士林8/10,金黄散2/10,调匀成膏。功用: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
用法:将药膏摊敷料上,贴患处,或涂患处。方三:冲和膏
组成:紫荆皮 独活 赤芍 白芷 石菖蒲 研成细末。
功用:疏风、活血、定痛、消肿、祛寒、软坚。用于疮疡半阴半阳证。
用法:葱汁、陈酒调敷。方四:冰硝散 组成:冰片 芒硝 功用:消肿祛湿。用法:外敷。
肠痈(急性阑尾炎)
[概述] 肠痈是指发生在肠道的痈肿,属内痈范畴,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起始于胃脘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少腹,伴发热、恶心、呕吐,右少腹持续性疼痛并拒按。
总由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积热腐肉而成。[临床表现]
1、初期 腹痛始起于胃脘或脐周,经过数小时或一日后,转移至右少腹,痛处固定并阵发性加重,拒按,腹肌挛急。大多数患者压痛部位在右少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附近。亦有少数患者腹痛初起即在右少腹。伴微热、恶心、呕吐、纳差。
2、酿脓期 腹痛,腹肌挛急加重,右少腹明显按痛、反跳痛,或右少腹痞块,伴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腹泻。
3、溃脓期 腹痛弥漫至全腹,全腹肌挛急,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自汗口渴、恶心、呕吐、便秘或似痢不爽。[协定处方]
1、内服方
方一: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加减
组成:大黄 芒硝 桃仁 冬瓜子 丹皮 红藤 地丁 乳香 没药 连翘 元胡 甘草 银花
适用于气血瘀滞证,表现为转移性右少腹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气滞重者,腹中气窜,舌脉基本正常;血瘀重者,痛有定处,右少腹压痛和局限性包块,伴恶心纳差,或轻度发热,舌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紧或弦滑。有行气活血,通腑泻热的功效。
加减:气滞重者,加青皮、枳实、厚朴;瘀血重,加丹参、赤芍;恶心加姜半夏、竹茹。
方二: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组成:柴胡 黄芩 枳壳 川楝子 大黄 元胡 白芍 木香 丹参 蒲公英 甘草 适用于湿热壅滞证,表现为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腹肌挛急,右下腹可扪及包块,热偏重者,壮热不退,汗出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干,脉弦数或洪数;湿偏重者,身热不扬,头重呕恶,脘腹痞闷,泻痢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通腑泻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加减: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热甚者,加黄芩、黄连、生石膏;右下腹包块,加炮山甲、皂刺。
方三: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组成:大黄 芒硝 丹皮 桃仁 冬瓜子 川芎 当归 皂角刺 生黄芪 穿山甲
适用于热毒伤阴证,表现为腹痛更甚,痛处弥漫,全腹挛急,压痛、反跳痛
或腹胀,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烦渴、恶心呕吐,舌红绛而干,苔黄而干,脉洪数或细数。有通腑排脓,养阴清热的功效。
加减:若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热在气分者,加白虎汤;热在血分者,加犀角地黄汤或黄连解毒汤;烦渴者,加生地、玄参、石斛、花粉;腹痛重,加延胡索、广木香。
方四: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加减 组成:薏苡仁 附子 败酱草 人参
适用于阴损及阳证,表现为腹痛剧烈,腹肌挛急;精神萎顿,呻吟低微,肢冷汗出,或体温不升反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有温阳健脾,化毒排脓的功效。
2、外用方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
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将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并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可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灌肠,如大黄牡丹汤、复方大柴胡汤等煎剂150~200毫升,直肠内缓慢滴入(滴入管插入肛门内15厘米以上,药液30分钟左右滴完),使药液直达肠腔,以达到通腑泻热排毒的目的。
方一:玉露散
组成:芙蓉叶去梗茎,研成极细末。功用:凉血、清热、退肿。
用法:可用麻油、菊花露或凡士林调敷患处。方二:玉露膏
组成:用凡士林8/10,玉露散2/10,调匀成膏(每300克油膏中可加医用石碳酸10滴)。
功用:清热解毒。用法:外敷。方三:金黄散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克,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克,天花粉5000克,共研细末。
功用: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
用法:可用葱汁、酒、醋、麻油、蜜、菊花露、银花露、丝瓜叶捣汁调敷。方四:金黄膏
第三篇:中医门诊病历处方格式
示例一:
门(急)诊初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主诉:
病史:(现病史、有意义的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等);(体现中医四诊情况)
体查:(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辅查:
初步诊断:(中西医诊断)处理意见:(中西医治疗)
医师签名:
注:根据2010年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①中医门诊病历中须体现中医四诊内容;②主病或主症须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处理意见中须写出具体方、药);③理法方药须一致;④中成药须辨证使用。
示例二:
门(急)诊复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主诉:
病史:(上次诊治后的情况;上次建议检查的结果);(体现中医四诊情况)体查:(记录原来阳性体征变化和新的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辅查:
诊断:(中西医诊断)处理意见:(中西医治疗)
医师签名:
注:根据2010年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①中医门诊病历中须体现中医四诊内容;②主病或主症须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处理意见中须写出具体方、药);③理法方药须一致;④中成药须辨证使用。
示例三:
中医专家门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主诉:
病史:(体现中医四诊情况)诊断: 治则: 方: 药:
医师签名:
注:根据2010年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①中医门诊病历中须体现中医四诊内容;②主病或主症须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处理意见中须写出具体方、药);③理法方药须一致;④中成药须辨证使用。
第四篇:儿童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推荐)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0-12个月儿童)
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4个月起及时添加辅食,8-10个月最佳断奶时期。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摩腹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位置:腹部。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律的移动的方法,称为摩法。摩3—5分钟。
捏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位置:背脊正中,大椎至尾骨末端处。操作: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 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12-36个月儿童)
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揉足三里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等。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揉按四神聪:增加大脑供血、醒神益智、助眠安神。
操作:用手指有节凑敲击或逐一揉按左右四神聪,再逐一揉按前后四神聪,共3分钟。
第五篇:[经方运用] 痤疮常用中医处方个人总结版
[经方运用] 痤疮常用中医处方个人总结版
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令人难堪的疾病,让追求美丽容颜的少男少女对镜愁容满面,其实不少已婚尤其是女性也不在少数。西医治疗本病轻中度短期效果还好,复发率却是太高,中重度更是望尘莫及,而且副作用很大。中医治疗本病效果很好,辨证论治能取得长远效果。下面把常用的处方列举如下,后面是根据处方治疗的适应症归属辨证,以及常用的随症加减。1五黄汤黄连10栀子10黄芩10黄柏10大黄10--15丹参15桑白皮15连翘12丹皮12生甘草6.无名肿毒酊黄连轻粉各50黑头12例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1例。丘疹性脓疱性74显效11有效4结节囊肿11痊愈6显效3无效2最长50剂平均35剂2痤消汤桑白皮12枇杷叶12黄芩12紫草12金银花20野菊花20白花蛇舌草30生地30丹皮15夏枯草15当归10甘草6肺经风热知母12生石膏30脾胃湿热苦参15栀子12冲任不调当归12柴胡9皮疹色红紫草30结节囊肿莪术12三棱12皮脂多加薏苡仁30茯苓12 洗方:大黄30硫黄30黄柏12.寻常痤疮109痊愈87好转20无效2.3平痤汤金银花20白花蛇舌草20川穹10苍术10合欢皮10僵蚕10丹参12赤芍12大贝母12玄参12炒山栀12夏枯草15便干大黄草决明热重黄连败酱草结节三棱莪术气郁柴胡郁金湿热重藿香泽泻共100例痊愈45好转38改善14无效34玉女煎生石膏20野菊花18知母18熟地18赤芍15黄芩15牛膝9甘草3肺经薄荷风热以丘疹为主加金银花15热毒炽盛证以脓疱为主加大黄10黄连10痰瘀互结以结节为主加白芥子6三棱6痰湿内蕴以囊肿为主加白芥子6法半夏15僵蚕10情志所伤加柴胡6郁金10共120,痊愈43显效60有效6无效11总有效率90.84%丘疹有效率98.61%脓疱91.3%聚合型80%囊肿型50%。5粉刺汤金银花15茵陈15橘核15赤芍15丹皮15蒲公英21苍术12大贝母12黄柏9半夏9薏苡仁30甘草6血瘀月经不调加红花9当归12便秘大黄9血热皮疹鲜红加生地15痰核凝结结节较多加夏枯草15玄参15热毒胜脓疮多疼痛加土茯苓21紫花地丁12瘙痒加白癣皮30.共78痊愈54有效17无效7总有效率91%。6消痤汤生地30白花蛇舌草30虎杖30丹参30玄参9土大黄9麦冬9知母9黄柏9桑白皮15地骨皮15生山楂15生甘草3脓疱加金银花12野菊花9蒲公英30聚合型加威灵仙15莪术9夏枯草30生牡蛎(先煎)30。寻常型68全部治愈脓疱型22,治愈15.聚合型10治愈5.脓疱型7聚合型3好转。无效2均为聚合型。一个月到三个月。7消痤饮黄芩10知母10生大黄10丹参10桃仁10红花10黄柏6野菊花15金银花20赤芍12川穹12牡蛎30配合外抹药:利君沙20片,甲硝唑20维生素B6100男性另加安体舒通50女性另加已烯雌酚片50共研末加2%氯霉素酒精100ML。每日3-4共158例.,痊愈124有效19无效15总有效率90.5%.8清肺饮党参15甘草15黄柏15百合25枇杷叶25桑白皮25仁15薏苡仁50制大黄10浓缩成膏清解肺热共96例,治愈39有效45无效12总有效率87.5%9清痤饮苦参20白芷20土茯苓30薏苡仁30益母草30蒲公英30黄柏15脓疮加金银花黄芩结节加丹参夏枯草囊肿加丹皮红花便秘加大黄芒硝月经不调加当归川穹药渣加白花蛇舌草100黄连煎熏患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110治愈72好转33无效5.总有效率95.5%10硝丑饮芒硝30白丑30大黄30黄芩20黄连20浙贝母20天花粉20桔梗20白芷20丘疹加生地40玄参30赤芍20脓疱型加蒲公英60连翘30以上共研成粗末,每次15-30水冲服,每天2次连服5天为一个疗程。亦可做汤剂,用量酌减,隔日一次,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清泄心肺散结消肿。共68例痊愈39显效19有效8无效2总有效率97%多数4-7天显效。3-5个疗程痊愈。11痤疮合剂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连翘白花蛇舌草丹参紫草生地赤芍茯苓桑白皮生牡蛎生山楂各适量。煎药过滤浓缩加矫味剂。每次30ML,每日3次,1周1疗程。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利湿散结。171例,治愈103显效55有效10无效3例。12夏枯桑皮汤桑白皮30夏枯草30丹参30生牡蛎30金银花30石膏30枇杷叶20黄菊花20连翘20黄芩20赤芍20山楂20栀子15桔梗15酒军15甘草15血热白花蛇舌草丹皮化脓加黄柏土茯苓结节及囊肿加海藻昆布去甘草。便秘加枳实厚朴或芒硝。一个月1疗程。共24例痊愈11显效7有效613宣肺化脂汤枇杷叶12生地12桑白皮12丹皮10白花蛇舌草10苦参9黄芩9生槐米15山楂15土茯苓15皮肤油腻加茵陈薏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壳经前乳房胀痛加香附柴胡。结节囊肿加夏枯草贝母。30天为1疗程。清热解毒除湿祛瘀共117.治愈63显效30好转14清肺活血汤处方生地、金银花各30g,赤芍、野菊花、紫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g,丹皮、丹参、黄柏、当归各12g,黄芩、连翘、枇杷叶、川芎、生甘草各IOg,桑白皮9g,栀子、黄连各3g.大便不通者,加大黄6g;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15g;湿热重者,加茵陈、虎杖各15g.本方有清肺通络,解毒散结之功.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消痰软坚汤生地20浙贝母15连翘15夏枯草15枇杷叶15桑白皮15丹参15昆布12海藻12牡丹皮12赤芍12皂角刺10陈皮10郁金10当归尾10便秘加大黄5油脂多加薏苡仁20脓疱去陈皮当归尾蒲公英12野菊花12气虚加北黄芪30党参15痛痒相兼加大黄黄柏黄连各等分外洗。油脂多加大黄硫黄赤芍各等分外洗。化痰软坚,活血凉血消疮散结。顽固性痤疮135例治愈30显效72有效20无效1316虎楂平痤汤虎杖12山楂12金银花15蒲公英15生地15炒枳壳10连翘10丹皮10脓疱肿痛加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赤小豆颜面肤红日久难退加红花凌霄花,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加益母草丹参香附柴胡油脂多加茵陈茯苓泽泻结节囊肿加土贝母皂角刺夏枯草玄参活血凉血清热去湿共256,痊愈179显效46好转19无效12总有效率95.3%17六味地黄汤熟地黄15山药山茱萸15茯苓10泽泻10牡丹皮10肺热加枇杷叶10黄芩10野菊花20桑白皮15脾胃湿热加生地黄15茵陈15薏苡仁30大黄10热毒加金银花15野菊花15白花蛇舌草15赤芍15皂角刺10血淤痰凝桃仁10红花10川贝母10赤芍10牡蛎30冲任失调加当归10益母草15赤芍15丹参15.共52例,治愈46显效3有效2无效1。18升降平豆汤党参5浮萍5黄芩8枳壳8黄柏8麦冬4苍术4升麻4五味子2栀子6生石膏12制大黄3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共58痊愈46有效8无效4总有效率93.1%19石膏四黄汤生石膏3030黄连10黄柏10连翘10黄芩12生地12赤芍12大黄8蝉蜕8金银花20生甘草5丘疹脓疱型改大黄12竹叶10桑白皮15结节囊肿加桃仁10红花10莪术8面色发红伴瘙痒加玄参10知母面部剧痒加白癣皮15地肤子15油脂多加山楂15改大黄同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共60例,痊愈44显效10有效6.20清热活血汤白花蛇舌草30丹参30泽泻30葛根10生山楂10桑白皮10甘草10枇杷叶10橘叶6制大黄6热甚加生石膏30山栀子10有脓头加蒲公英30紫花地丁15便秘加番泻叶8油脂多加薏苡仁30鸡内金8结节瘢痕加赤芍10三棱10莪术10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共76例,痊愈48显效18有效5无效5.总有效率93.4%21知柏地黄汤.知母10丹皮10赤芍10黄柏山茱萸各12生地泽泻茯苓各15。脓疱加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油脂多加虎杖30决明子20山楂10囊肿结节加皂角刺穿山甲各10生牡蛎30滋肾阴降相火共56痊愈38显效12好转5无效1总有效率98.2%22活血清肺汤川穹土大黄桑叶桑白皮蝉衣各10虎杖生山楂生石膏各15黄芩5黄连3白花蛇舌草30丘疹色白加羌活生薏苡仁15茯苓10丘疹色红加赤芍丹皮丹参各10脓疱加败酱草15熟地黄10结节囊肿加桃仁10红花5伴色素沉着加生甘草3白芷10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共45例治愈18好转22无效5例。23当归舌草汤当归薏苡仁各30丹参瓜蒌皮生山楂各15白花蛇舌草20茯苓夏枯草各10莪术9肺胃热盛证加生石膏栀子各12热毒型加金银花15连翘12血瘀痰涎加桃仁12郁金10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排脓利湿软坚散结共50例痊愈20好转26无效4总有效率92%24消痤玉容汤野菊花夏枯草白芷桑白皮炙枇杷叶枯芩赤芍丹参木通白花蛇舌草山楂各适量。同时配合面膜,病人平卧用1包巾包好头发,用清洁面乳清洗皮肤,2脓疱处用双氧水清洗。3用离子喷雾美容机喷雾5分钟后,再用氯硫霜按摩面部20分钟4石膏倒膜。面膜每周1次。活血散结清热解毒。共41痊愈17好转23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25清热除湿汤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赤芍苦参各10野菊花8黄连6白茅根30生槐花15.便秘加大黄6感染重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囊肿加夏枯草15贝母10皮脂多加薏苡仁生枳壳生白术各10清热解毒清肺祛湿。共32痊愈24有效826清肝达郁汤陈皮6菊花栀子牡丹皮柴胡各10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12生甘草5生姜薄荷各3.疏肝理气清热泻火。共30例,一个疗程痊愈19有效9无效2继续1个疗程治愈25有效4无效1.总有效率96.8%27银菊地芍汤野菊花金银花各20栀子黄芩天葵子紫花地丁熟军各10蒲公英生地丹参赤芍各30湿重加茵陈20结节囊肿加皂刺30炮甲珠6经前皮疹加重加柴胡10郁金益母草各15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共200痊愈184显效13有效3,最短15最长4个月。28银蒲清解汤金银花30蒲公英赤芍各15黄芩黄连夏枯草苍术茯苓焦三仙枳实陈皮各10生地黄栀子各10便秘加生石膏麻子仁各15.便溏加白术10山药15舌质瘀斑加红花当归各10益母草15囊肿结节加紫草皂角各10海藻15.配合面膜,取黄芩黄连黄柏各100,将上药干燥研细过100目筛,与人造麝香粉按5:1混匀,调成糊状涂皮损处,以奥桑蒸汽美容仪熏蒸面部30分钟,再将医用石膏粉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0.5--1毫米,30分钟揭下洗去药粉,中药面膜3-4天一次,4次1疗程。健脾清热利湿消导。共93例一个疗程治愈32有效50无效11.两个疗程治愈42有效10无效9三个疗程治愈10有效9.29开凑畅汗饮赤小豆20细辛甘草各6麻黄红花各3银花10泽泻车前子各8茯苓神曲各15每日一剂,煎汤代茶,药液洗患处,早晚各一次。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共109,痊愈88无效21总有效率87.34.30五味消毒饮金银花20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鲜生地各15枇杷叶连翘土茯苓各12天葵子9白芷牡丹皮各10黑头丘疹加蝉衣,暗红色丘疹加地鳖虫脓疱丘疹加茵陈龙胆草便秘加大黄尿黄加石伟结节囊肿加蜈蚣夏枯草瘢痕加桃仁红花牡蛎经期加重加益母草香附清热解毒活血。共86例,治愈46好转36无效4总有效率95%。31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连翘各15黄柏白花蛇舌草黄连各10生地20甘草5脾胃积热皮疹色红纳呆便秘苔黄腻脉濡加生薏苡仁30生山楂茵陈生山栀各15黄连该用黄芩,热毒内盛脓疱多,局部疼痛太黄燥脉数加知母白芷赤芍各10金银花菊花各30便秘加生大黄5-10瘙痒难忍加蝉衣6疹色深加紫草10结节加皂刺夏枯草各10有感染板蓝根20.清肺热泻胃火凉血解毒共65例5周痊愈40,6周痊愈25例。32海藏神术散麻黄杏仁防风各15生石膏苍术薏苡仁各50当归川穹生地赤芍各20甘草10薏苡仁可单独熬粥。祛风燥湿行血活血清热宣肺。共300例一个疗程,痊愈277有效23再一个疗程,均痊愈。治愈最短三个月最长一年。33顽固性痤疮方消痤1号方(湿热蕴结型)野菊花土茯苓生薏苡仁赤石脂各15牛蒡子白芷栀子丹皮各12白花蛇舌草30赤芍黄芩各10生甘草6.消痤2号方:土贝母皂刺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各15生牡蛎30玄参莪术连翘各12桃仁半夏各10陈皮6.若湿热偏热加滑石苦参热毒炽盛加蚤休丹皮,瘙痒加白癣皮僵蚕便秘加生地黄生枳壳,油腻脂屑加炒白术山楂。发于面部加蔓荆子羌活月经不调加白芍益母草配合一下方法。1局部挑刺:皮损区油腻明显者涂10%硫黄洗剂,氯松乳或沙棘油乳膏。黑头脂栓多,用消毒针头挑刺或通心刮匙挤去粉刺,白头丘疹小囊肿及疖肿成熟者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点刺排出内容物结节肿硬不消或瘢痕损害者,配合局部按摩并外贴消瘢膏,每2-3天一次。2倒膜面膜术:先让患者平卧,对面部皮损区作清洁处理后,选用祛脂、消炎作用的药物霜或肤乐乳膏,涂抹面颊部5~10
分钟。借助药物霜的滑润作用,顺皮肤纹理、肌肉走向、血管排列,进行十二组手法由内向外作按摩,每组按摩进行30 ~ 50次,用药量10~20g。上述手法做完后,再薄涂一层药物霜。按摩后以薄层脱脂棉将眉、眼、口作保护性遮盖,留出鼻孔,以便呼吸。取成型粉250~ 350g,用薏苡仁牡蛎液适量,调成糊状,加温至45℃左右迅速而均匀地涂敷面部(鼻孔除外),并盖上毛巾休息,任其发热至冷却。待完全冷却后,自额部掀起已凝固的成型膜和棉花,并抹去多余药物。术后每天薄涂药物霜,一般每隔5天做1次.有报道运用本综合法治疗顽固性痤疮140例,其中以中药配合局部挑刺为主治疗60
例,中药配合倒膜面膜术治疗 80例。结果痊愈8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3%。34玉肤炎宁胶囊当归12益母草10赤芍丹参银花野菊花连翘莪术黄芩各15白花蛇舌草猪苓各30炮甲珠浙贝母黄连大黄各9山茯苓60茵陈生白术各20。上药中取丹参、炮甲珠、黄连粉碎成细粉,其余药煎煮2次,时间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把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的稠膏,加上述细粉拌匀,干燥粉碎,装0.5g 胶囊备用。每次6粒,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敛脂、软坚散结、调和冲任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寻常痤疮100例,结果痊愈51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
。35丹参马齿苋丸丹参、马齿苋各30g,黄芩、栀子、赤芍、当归、苦参各15g。上方水煎2次,滤液混合后浓缩成膏,加入茯苓粉15g及适量蜂蜜,制成丸剂,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次,7天为1疗程。本方有清热活血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痤疮132例,结果痊愈118
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中医辨证分类:
(一)肺经风热型:主要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以额头多见,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口干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脉浮数。1五黄汤7消痤饮8清肺饮9清痤饮14清肺活血汤18升降平豆汤22活血清肺汤23当归舌草汤24消痤玉容汤25清热除湿汤
(二)胃肠湿热型:常因饮食不洁,偏嗜辛辣肥甘、油腻腥发之品而起。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较大的红色丘疹,有的呈结节、脓疱,痒甚,伴唇口干裂,便秘,溲赤,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3平痤汤15消痰软坚汤4玉女煎5粉刺汤6消痤汤10硝丑饮15消痰软坚汤16虎楂平痤汤20清热活血汤27银菊地芍汤
(三)热毒型:以脓疱型多见,分布在颜面、胸背,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局部有疼痛,伴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溲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30五味消毒饮31枇杷清肺饮
(四)肝经郁热型:多见于女性,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以炎性脓疱、丘疹为主,病情轻重和月经周期相关,兼见心烦易怒,乳房胀满不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26清肝达郁汤
(五)阴虚火旺型 多发于25岁以后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丘疹型多见,伴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口渴唇燥,心烦夜寐不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女性患者可见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皮疹于经前加重。17六味地黄汤21知柏地黄汤.(六)冲任失调型:主要表现为中年女性的迟发型痤疮,丘疹色红,反复发作,丘疹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同时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此类患者多工作、学习紧张,生活无规律,致使机体内环境失衡,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以丘疹型多见,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数。34玉肤炎宁胶囊 另外,在治疗上还应考虑发病部位酌情用药。发病部位在额部的属心,常由于心火亢盛所致,又心火下移于小肠,故临床常见小便黄。左颊候肝,右颊候肺,故发于面颊部的常由于肝火犯肺所致。口周属脾,常由于脾胃湿热所致。背部为阳明经所主,常由于阳气虚不能卫外所致。肺经风热知母12生石膏30脾胃湿热苦参15栀子12冲任不调当归12柴胡9皮疹色红紫草30结节囊肿莪术12三棱12皮脂多加薏苡仁30茯苓便干大黄草决明热重黄连败酱草结节三棱莪术气郁柴胡郁金湿热重藿香泽泻肺经薄荷风热以丘疹为主加金银花15热毒炽盛证以脓疱为主加大黄10黄连10痰瘀互结以结节为主加白芥子6三棱6痰湿内蕴以囊肿为主加白芥子6法半夏15僵蚕10情志所伤加柴胡6郁金10血瘀月经不调加红花9当归12便秘大黄9血热皮疹鲜红加生地15痰核凝结结节较多加夏枯草15玄参15热毒胜脓疮多疼痛加土茯苓21紫花地丁12瘙痒加白癣皮30.脓疮加金银花黄芩结节加丹参夏枯草囊肿加丹皮红花便秘加大黄芒硝月经不调加当归川穹药渣加白花蛇舌草100黄连煎熏患处。脓疱型加蒲公英60连翘30血热白花蛇舌草丹皮化脓加黄柏土茯苓结节及囊肿加海藻昆布去甘草。便秘加枳实厚朴或芒硝皮肤油腻加茵陈薏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壳经前乳房胀痛加香附柴胡。结节囊肿加夏枯草贝母。皮肤油腻加茵陈薏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壳经前乳房胀痛加香附柴胡。结节囊肿加夏枯草贝母。
大便不通者,加大黄6g;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15g;湿热重者,加茵陈、虎杖各15g.痛痒相兼加大黄黄柏黄连各等分外洗。油脂多加大黄硫黄赤芍各等分外洗。脓疱肿痛加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赤小豆颜面肤红日久难退加红花凌霄花,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加益母草丹参香附柴胡油脂多加茵陈茯苓泽泻结节囊肿加土贝母皂角刺夏枯草玄参
脾胃湿热加生地黄15茵陈15薏苡仁30大黄10热毒加金银花15野菊花15白花蛇舌草15赤芍15皂角刺10血淤痰凝桃仁10红花10川贝母10赤芍10牡蛎30冲任失调加当归10益母草15赤芍15丹参15.丘疹脓疱型改大黄12竹叶10桑白皮15结节囊肿加桃仁10红花10莪术8面色发红伴瘙痒加玄参10知母面部剧痒加白癣皮15地肤子15油脂多加山楂15改大黄同煎肺热加枇杷叶10黄芩10野菊花20桑白皮15脾胃湿热加生地黄15茵陈15薏苡仁30大黄10热毒加金银花15野菊花15白花蛇舌草15赤芍15皂角刺10血淤痰凝桃仁10红花10川贝母10赤芍10牡蛎30冲任失调加当归10益母草15赤芍15丹参15.丘疹色白加羌活生薏苡仁15茯苓10丘疹色红加赤芍丹皮丹参各10脓疱加败酱草15熟地黄10结节囊肿加桃仁10红花5伴色素沉着加生甘草3白芷10肺胃热盛证加生石膏栀子各12热毒型加金银花15连翘12血瘀痰涎加桃仁12郁金10便秘加大黄6感染重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囊肿加夏枯草15贝母10皮脂多加薏苡仁生枳壳生白术各10便秘加生石膏麻子仁各15.便溏加白术10山药15舌质瘀斑加红花当归各10益母草15囊肿结节加紫草皂角各10海藻15.配合面膜,取黄芩黄连黄柏各100,将上药干燥研细过100目筛,与人造麝香粉按5:1混匀,调成糊状涂皮损处,以奥桑蒸汽美容仪熏蒸面部30分钟,再将医用石膏粉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0.5--1毫米,30分钟揭下洗去药粉,中药面膜3-4天一次,4次1疗程。健脾清热利湿消导湿重加茵陈20结节囊肿加皂刺30炮甲珠6经前皮疹加重加柴胡10郁金益母草各15黑头丘疹加蝉衣,暗红色丘疹加地鳖虫脓疱丘疹加茵陈龙胆草便秘加大黄尿黄加石伟结节囊肿加蜈蚣夏枯草瘢痕加桃仁红花牡蛎经期加重加益母草香附清热解毒活血。脾胃积热皮疹色红纳呆便秘苔黄腻脉濡加生薏苡仁30生山楂茵陈生山栀各15黄连该用黄芩,热毒内盛脓疱多,局部疼痛太黄燥脉数加知母白芷赤芍各10金银花菊花各30便秘加生大黄5-10瘙痒难忍加蝉衣6疹色深加紫草10结节加皂刺夏枯草各10有感染板蓝根20.清肺热泻胃火凉血解毒湿热偏热加滑石苦参热毒炽盛加蚤休丹皮,瘙痒加白癣皮僵蚕便秘加生地黄生枳壳,油腻脂屑加炒白术山楂。发于面部加蔓荆子羌活。--------爱爱医医学论坛论坛★中医中药区中医皮肤版痤疮常用中医处方个人总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