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建设工作部署,积极开展长安社区创建活动、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无邪教地区创建活动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2.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收集、研判社情民意和影响稳定的苗头、动态,积极预防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3.督促辖区内各单位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等各项治安防范措施,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4.做好外来人员的登记、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出租房屋管理;
5.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社区矫正、防范与处置邪教及非法宗教活动、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工作;
6.处理和协助处理火灾、事故、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
7.发展综治信息员队伍,广泛收集各类社情民意,及时上报影响稳定的苗头和动态;
8.完成上级综治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社区综治工作制度
(一)情况报告制度
社区综治办应定期向街道政法综治科报告工作情况和辖区社情民意,遇有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群体性纠纷、重大事件苗头等,在先期介入的同时,迅速向街道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和上级职能部门报告。
(二)台账档案制度
社区综治办台账档案资料以“四小档案”为主线,以工作情况记录为主体,对开展综治工作、法治工作,帮教、宣传、教育警示工作、调处矛盾纠纷、巡逻防范、接受群众报案等,应及时做好记录,做到有据可查。重点包括:
1.上级下发的有关综治、法治工作的文件、简报以及本地综治、法治工作年度计划等文件资料;
2.各种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名单等文件以及社区专职保安、外来人员管理协管员、治安志愿者花名册;
3.与上级及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类责任书; 4.综治、法治创建活动情况。
(三)值班备勤制度
社区综治办应建立值班备勤制度,及时处置突发性事件。
第二篇: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职责
综治办工作职责
1.根据开发区党工委、开发区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研究开发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计划、方案和需要采取的重大措施,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提交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组织实施。
2.加强开发区内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的发展。
3.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组织开展治安巡逻。
4.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民调)工作、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解,预防和减少群体事件的发生。
5.认真记录综治工作情况,做到台账清晰,有案可查。
6.办理和完成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开发区党工委、开发区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7.保证各项工作年内考核达标。
第三篇: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职责
3、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职责
3.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3.2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治理计划,并提出实施规划的具体方针和措施。
3.3监督检查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情况,参加建设项目环保及其设施的验收工作。
3.4加强环保设施管理与维修,避免环境污染事故,保证环保设施开工率达100%.保证工作环境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3.5负责对各部门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
3.6监督各部门环保建立健全管理网络。
3.7确定环境监测点,并建立制度、档案和其它基础工作。
3.8参加环保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四篇:昆山市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昆山市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昆 山 市 卫 生 局 昆 山 市 科 技 局 昆 山 市 公 安 局 昆 山 市 监 察 局 昆 山 市 城 市 管 理 行 政 执 法 局 昆 山 市 文 化 广 播 电 视 管 理 局 昆 山 市 人 口 和 计 划 生 育 委 员 会 苏 州 市 昆 山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局 苏州市昆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昆卫„2009‟49号
关于印发《昆山市打击非法行医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昆政发„2009‟23号)的精神,根据省、苏州市等相关部门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卫生局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了《昆山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单位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加强领导,通力合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联系人:戴小琴,联系电话:57352681。
昆山市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昆 山 市 卫 生 局
昆 山 市 科 技 局 昆 山 市 公 安 局
昆 山 市 监 察 局 昆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昆山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 昆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苏州市昆山工商行政管理局 苏州市昆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九日
抄报:苏州市卫生局,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送:昆山开发区城乡事业局,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镇人民政府。
昆山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是维护医疗卫生服务正常秩序,确保城乡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外来人员涌入我市,部分区域范围内非法行医现象屡禁不止,对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形成了威胁,打击非法行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为进一步维护安全、有序的医疗服务秩序,保障城乡居民健康,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制定《昆山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市城乡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各种非法行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形成健康发展和平安稳定的医疗服务秩序,切实提高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和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一)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依法取缔无证行医活动,严惩非法行医违法犯罪分子,震慑非法行医人员。
(二)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三)积极探索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管理 体制。
二、工作重点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等旗号误导和欺骗患者的行为。
(二)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性病诊所”和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
(三)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三、工作步骤
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实施卫生、公安、城管、人口和计生、工商、食药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针对非法行医场所和行为的集中打击。同时,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行医的市、镇层级管理新机制,形成非法行医监测体系和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10日~10月30日)1.加强舆论宣传。由市卫生局牵头、市文广局协助,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网络、发放宣传单、引用典型案例、宣传医学常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让群众了解非法行医的危害性。重点加强对建筑工地、打工楼、城郊结合部、新建小区等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 进行宣传,发放打击非法行医告知书,倡导市民在合法医疗机构就医。
设置举报咨询电话(57352685)。
2.加强部门沟通。由卫生局、市公安局牵头,在建立两部门打击非法行医联动工作机制基础上,针对“黑诊所”流动性强、行政处罚难等特点,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形成打击合力,启动“无证行医快速处罚程序”,快速及时地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3.加强人员培训。由市卫生局牵头,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专业执法人员的培训,掌握非法行医的特点,明确专项行动的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执法程序,掌握执法技巧,为专项整治奠定基础。
(二)集中整治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4.调查摸底。由市卫生局牵头,市公安、城管等部门配合。具体由各区镇预防保健所、卫监分所会同当地公安、城管等部门,对本辖区内非法行医现状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掌握“黑诊所”的地点、人员、药品器械仓库等相关情况,与公安、综合整治部门平台网络进行有效联系,建立“黑诊所”信息库。
5.联合执法。11月中旬,由市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市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专项行动,突出加强非法行医现象较为严重的玉山镇、周市镇、开发区、张浦、陆家、花桥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各区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行属地管理,11月30日前,结合实际,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6.分析汇总。由市打非办、卫生局负责,各区镇和相关部门认真总结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汇总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7.提高完善。由市打非办、卫生局、公安局负责,专项行动结束后,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在认真总结专项行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行医长效机制等工作。各区镇应在各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区域范围内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专项行动的打击成果。
四、组织领导及部门职责
(一)建立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由综治办、卫生局、公安局、监察局、人口和计生委、科技局、工商局、食药监局、城管局、文广局等10个部门组成的“昆山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计划安排和督导检查。成员如下:
组 长:金乃冰
副组长:蔡坤泉 赵坤元
成 员:王云生 徐文学 张 峻 孙天舒 金凤珍
陆冠峰 杨小东 费文隽 杨 杰 吴 忠 朱士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名单如下: 主 任:徐文学 协调员:姜金华 成 员:蔡莉娟 唐伟良 杨 茹 张惠新 王 海
陈 强 韩承峰 刘长春 金 伟 王 安 张阿大 戴小琴 戴 亮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联系电话:57352685、57352681。办公室负责专项行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和事务协调,负责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统计和整理,编发工作简报,开展宣传报道,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等。
(二)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综治办:负责全市专项行动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各区镇、各部门开展专项行动的成效。
卫生局:负责组织专项检查,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执业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人员。
科技局:负责协助查处科技机构非法从事医疗行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查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行为和查处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公安局:负责查处非法行医构成犯罪的案件,负责查处暴力抗法行为,对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依法予以查处,对非法行医窝点、提供给非法行医者的出租屋(铺)进行检查和处理,保障相关部门打击非法行医的执法活动。
工商局:组织查处非法医疗广告,协助查处无证(照)非法行医窝点,协助卫生、食药监、公安等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食药监局:查处和鉴定非法流通环节、非法行医点违法使用 药品、医疗器械的行为。
监察局:依法依纪追究贯彻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力,在专项行动中存在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城管局:协助有关部门对非法医疗窝点、给非法行医者的提供出租屋(铺)的执法检查;加强户外违规广告监管,协助相关部门对户外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牌进行查处。
文广局:负责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介,宣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行医查处的曝光力度。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的管理。
各区镇:在各区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治、卫生、公安部门牵头,工商、城管、宣传等部门协调配合,按照上级对口部门的职责,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是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级各部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畏难、松懈情绪,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做到思想上不麻痹,工作上不松劲,持之以恒打击非法行医,促进城乡医疗服务环境的明显好转。二是要突出重点,联合执法。各部门、各区镇要围绕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地域的整治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工作成果,切实做到“全面清理整顿,规范许可一批,严厉处罚一批,坚决取缔一批”。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强联系、协调和配合,相互 支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形成部门联动的综合整治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着力解决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运用法律和政策,依法、及时查办案件,提高办案效率,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司法部门处置,形成打击非法行医由行政执法向刑事司法介入的有效衔接,决不以罚代刑。三是要注重实效,完善机制。要按照整顿与建设并举的原则,把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结合起来,市打非办每年要组织二次以上市级层面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各部门各区镇要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取缔非法无证行医窝点。要从源头把关,合理规划、设置医疗机构,规范审批行为,清理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依法执业意识,规范依法执业行为。
第五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职责
聊城市技师学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主 任:张连臣 刘德云
副主任:纪光泽 王化中 崔 杰 徐公义
成 员:宋成敏 高士河 于乐山 陈景山 姜国峰 王宗敬 乔国英 高绪斌 王玉梅 谢洪建 程清斌 杨怀军 靳宗申 徐秀山 周春山 王庆刚 袁保利 王维林 王伏虎 李少勇 张万峰 邵永山 李志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主 任:崔 杰(兼)副主任:杨怀军
成 员:蒋存华 周 文 郭晓华 尹茂东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保卫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职责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 谁负责 ”原则,建立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
三、加强对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总体规划,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顺利开展。
四、构建学院党委领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五、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资源整合,推进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
六、协助政法机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活动。及时妥善处置学院内各种不安定事端,防止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学院政治稳定、治安安定和校园安全。
七、严格内部保卫工作管理,加强校园防范设施建设,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八、做好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