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稿)

时间:2019-05-13 05: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稿)》。

第一篇:德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稿)

德州市“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德州市“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建设幸福德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我们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市自主创新能力进入重要快速上升期。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97.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5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连续7年净增2个百分点以上。全市以四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体育用品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实效。通过研发、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以及消化吸收再创新,全方位提高了传统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了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和食品等行业的工业技术水平。以华鲁恒升、德棉、恒源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大批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实施ERP信息化改造和DCS系统进行智能 控制,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造纸行业,普遍采用生物酶法制浆、造纸黑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水耗电耗,减少了环境污染,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00余项,争取无偿经费1.3亿元。完成重大科技成果546项,争取省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我市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和生物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行列。

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批准成立,金麒麟集团、保龄宝、泰山体育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33家和39家。德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德城区金田高新技术创业发展公司相继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齐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别被批准为省级示范中心和省级中心,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乐陵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德城区、宁津县被批准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龙力、华鲁恒升等12家企业分别入选国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 设了希森、保龄宝等5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

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4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9.9%。全市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种子品种达到25个,进入国家和省级预备试验粮棉菜品系达到58个,6个品系进入生产试验。建设了以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中心为主的电话、短信、网络、视频“四位一体”的农业信息科技服务示范平台,建立了“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库,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乐陵市梁锥新村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德城区黄河涯镇分别被九三学社山东省委、省科技厅授予“科技服务基地”、“省级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示范镇”称号。山东良星农业科学院、山东泰山体育用品制造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农科院德州分院相继挂牌成立。

产学研合作迈出新步伐。先后举办了“两院院士德州行”、“新能源与生物技术两院院士德州行”、“中国德州专利及高新技术成果展洽会”、“德州市院士工作联络办公室成立仪式暨主导产业发展论坛”,承办了“第四届鲁台科技交流合作周”、“第四届太阳城大会可再生能源论坛”。实施了“双百合作计划”,重点选择100家重点骨干企业与100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实施人才对接。加入了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市政府分别与省科技厅、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签订了科研与技术合作协议。全市共有500余家企业与200多个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联系,培养了一批研发骨干力量,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斐然。我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8780件,授权5434件。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命名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目前拥有“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各1家,“山东省知识产权园区”2家,“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县”4家,“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6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35家。

(二)存在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群山无峰”现象比较突出。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7.54%,比全省低7.6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小,带动能力不足。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掌握核心技术少,产业层次较低,大都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末端,因此,极易受技术、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少、散、弱”的问题较突出。在研究机构、研发基地和创业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方面与先进地市差距较大。从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看,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虽然增幅较大(分别是14.75%和15.73,2010年分别列全省第14位和第7位),但总量小、质量低的问题仍较严重,申请量仅占全省的2.09%,发明专利占比低于全省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在第二产业内部,传统工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核 心竞争力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在第三产业内部,信息咨询、科研开发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

企业创新意识较弱,科技投入较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仍然较低,全市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足百家。企业总体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企业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科技中介机构在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的协调合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乡镇、合作社、行政村等基层组织没有受到辐射带动,技术供需信息集中不起来,分散不下去,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臵速度慢,项目的推广和对接没有实现完全衔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巩固提升新兴特色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按照“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总体要求,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企业创新聚集、科技人才荟萃、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事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抓好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作用突出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德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进步中的核心作用,创造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潜能。不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和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切实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视二次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进行有效集成,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科技活动效率和效益。

6.坚持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和整体创新能力的跨越。

(三)奋斗目标 到2015年,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体用品、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化学工业、民生建筑等重点领域,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用高新技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取得重大进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民生科技创新最大范围的惠及百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技支撑“10 + 3”主导产业集群大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大跨越。

1.科技进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2.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达到1.5%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以上。

4.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5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00件,专利授权量1500件。

5.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继续实施良种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全市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9.9%,建设不同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40万亩。6.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大幅提高,完成重要科技成果600项。7.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力度加大,大规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生产能力和科技素质,全市培训农村劳动者100万人次。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产业产值比重增至32%;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20家以上,企业质量大幅提高;全市建设工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争取建设1-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每个省级开发区都要至少建立一处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公共平台,力争1-2家挤入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行列;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扶持资金,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进行扶持。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确定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关键技术,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创新,集中力量攻关,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培植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促进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体育用品等产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领域

——太阳能利用,重点培植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集群,把德州建成技术领先的“中国太阳城”。积极鼓励产业基础条件较好的市经济开发区、德城区、禹城高新区,以及已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乐陵、庆云两县(市)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 点聚集区,把市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全市太阳能产业核心聚集区。在扩大太阳能热水器规模、提高技术与质量的同时,重点系统研发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温屏节能玻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采暖制冷、海水淡化等高端技术,逐步建设太阳能中高温工农业系统示范项目,把光伏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做好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众多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光伏照明、光伏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应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扩大光电产业规模,提升太阳能产业层次。

——生物质能源,重点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沼气、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加快生物质能产业体系建设和市场培育,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生物质能发展选择资源条件好、配套条件完善的地区适度有序发展。重点发展纤维素乙醇、生物质柴油项目,积极开发生产生物液体燃料;开展木糖渣发电、生物秸秆发电、沼气发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高效燃烧技术等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农村继续推广沼气入户工程,逐步建立沼气标准化、专业化推广服务体系。

——风电装备制造,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发展风电整机生产制造,以整机带动主轴、叶片、塔架、整流罩、齿轮箱、逆变器、电机、控制系统等配套产业发展。按照“自主创新、配套完善、聚集发展”的思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与配套能力,自主研发与引进风电总装项目,实现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国产化,形成较为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开发1.5兆瓦以上风电主轴并逐步形成规模 化、批量化生产,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保持主轴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加快“国家火炬计划德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

新生物、新医药技术领域

——功能糖生物技术,发挥“国家高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基地”的群体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突出优势特色,在围绕生物制造、微生物制造、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打造一批技术领先、无污染、低能耗、可循环、上下游具备的产业链,把我市建设成为一流的生物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低聚糖、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研发生产聚葡萄糖、香菇多糖、赤藓糖醇、甘露醇、谷氨酰胺等新产品,打造生物糖醇产业链条。

——大豆蛋白生物工程,围绕大豆、玉米、棉籽等农作物的深加工产业继续扩大脱脂豆粕、酶解蛋白、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等优势产品生产规模,研发生产多肽、高纯磷脂、改性磷脂、膳食纤维等功能性食品。

——生物医药,围绕生物制药、现代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膨胀规模,加强引进,强化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开发生产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

新材料领域

——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发展超薄、超白玻璃,太阳能玻璃和 空心玻璃砖,高性能木基复合材料、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他可生物降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玻璃钢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玻璃钢材料产品,扩大中央空调生产能力,开发木塑复合板、电子屏蔽板等复合材料;

——橡塑产品,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实施技术改进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高级轿车的配套产品,加大汽车橡塑件、内饰件、针织加布管等产品的开发;

——新型焊丝,开发特种药芯焊丝项目,将我市焊接材料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阻燃新材料,增上年产1.8万吨绝缘漆、9000吨阻燃剂项目,开发阻燃防火板等新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快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创新品牌。重点发展如PVC、PPR、PE等各种复合材料管材;

——铝用碳素材料,以现有大型碳素生产企业为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力争在我市建设全国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

——新型电子材料,重点支持单晶硅、非晶硅薄膜、单晶硅外延基座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体育装备领域

——体育运动器材,以泰山集团为龙头在乐陵市、庆云县打造全国体育用品研发、制造、销售中心,建成集研发、生产、培训、检测、运动示范于一体的全国最具优势的体育产业“产学研”示范基地。大力支持泰山集团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共建体育用品研发 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加强与中科院合作推广i-dong项目。

——人造草坪及运动场地,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环保纳米门垫,抗老化、寿命长的纳米改性功能色母粒;突破体育用品行业的技术瓶颈,开发具有环保、除菌、净化空气、抵抗紫外线等功能的纳米人造草丝产品;加紧研发景观草坪、休闲草坪、家庭香味草坪等产品。

(二)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的进程,在化工、纺织、食品工业、机械装备等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共性技术,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调整产业布局,构建技术先进、特色鲜明、集约发展、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发挥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加快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主力,依靠其拉动作用加快我市行业技术改造及规模提升速度。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技术的升级。科技进步是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实现清洁、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坚持实施科技领先战略,不断优化推广应用行业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增强科技对传统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解决传统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扭转资源、能源消耗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改善为数众多的传统企业中存在的管理粗放、布局散乱、工艺装备落后、节能减排意识淡薄、污染 治理建设滞后等现状;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使大多数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加强企业创新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化工领域

——合成氨方面,依托大型骨干企业提高合成氨、尿素生产能力;加快合成氨装臵的技术改造,积极采用大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工艺技术和合成气制备、合成压缩机等关键性技术;大量采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降低单位产品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加速落后工艺、设备的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打造全省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化学肥料生产基地。

——煤化工方面,依托先进的洁净煤气化技术和现有产业优势,加快氮肥联产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技术的升级改造;提高甲醇、甲醛、二甲醚、煤制烯烃等化学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石油化工方面,按照大型化、精细化、集约化的要求,实现炼油与化工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加快建设重交沥青、重油裂解、液化气深加工、柴油加氢等项目,同时积极开发生产三苯、三烯等下游产品。

——精细化工方面,积极发展氯碱、农药、新型染料、涂料等其它精细化工产品。

纺织领域

——纺织行业提升,调整优化棉纺织业,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德棉集团为依托主攻高品质精梳纱线和新型纤维纱线。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陈旧落后低效高耗的设备实行强制淘汰,积极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紧密纺纱机等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做大做强毛纺织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新型纺织纤维,加强Modal、竹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牛奶纤维、天然彩棉等新型纤维材料的开发应用,提高自主设计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食品领域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采取先进技术,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传统工艺,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拓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粮油、肉禽、果蔬加工业,调味品制造业,饮料酒及酒精业,乳品制造业等。大力开展粮食、肉食品和金丝小枣深加工产品研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效益增值率。

装备制造领域

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中央空调、大型机床设备、工程机械、石油机械、船舶配套机械、环保机械、铸锻件等行业,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名牌产品的知名企业,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重点发展刹车片、橡塑件、轮毂、玻璃钢汽车外覆盖件、内饰件、汽车液压件、汽车齿轮及取力器等产品,同时提高整车制造能力;

——中央空调,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扩大中央空调生产能 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集中力量解决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

——大型机床设备,重点扶持装备产业中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大型机床和配件扩产,机床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品种开发能力

——工程机械,培植现有代表性的企业,扩大挖掘机、公路施工养护设备、工程油缸、汽车液压件等产品的生产能力,膨胀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开拓海内外市场;

——石油机械,发挥地域和产业优势,扩大石油钻采机械、泥浆泵、螺杆钻具、井口装臵、套管头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形成独具特色的石油机械产业产品配套体系

——核电及船舰配套设备,培育和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培育和形成新型(第三代)核电主管道及其配套装备研发、生产能力,突破船用尾轴、大型舰杆、高质大型舰船甲板、船用曲轴等产品的发展瓶颈,发展船用电机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巩固其在全国市场的优势,满足生产配套需求。

——环保机械,发挥产业优势,扩大产能、提高知名度,发展固、液分离设备、垃圾综合处理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等产品,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压滤机及环保设备生产基地

(三)农业高新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加大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信息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推进现代 农业技术体系建设。

种植业领域

重点加强育种技术和优质高产技术的研究,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加大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植保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研究和成果推广,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势企业。加强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和关键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搜集挖掘德州地方特色品种,进行筛选整理、品种改良和产品推广。加大育种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抗盐碱、抗旱小麦、夏玉米、抗虫棉、脱毒马铃薯以及其他农作物、蔬菜的种质利用;

——新品种选育,支持现有农作物育种企业,大力开展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育种。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发展我市农作物种子产业。加大农林作物种子及种苗规模化繁育、综合处理、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及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生产栽培技术,开展粮食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展植物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诊断技术以及农药高效安全施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推广。开展果蔬花卉等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加强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自主研制和开发推广,形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绿色、环保、高效、可溶性生物高科技产品。——农业机械设施,开展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及秸杆还田等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

畜禽养殖领域

以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为重点,开展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双百”工程,即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提升100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新增100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五年共建成1000处高标准现代化养殖示范区,提高畜牧生产基地建设水平,打造德州畜牧业“品质”品牌。

——畜产品基地建设,在畜产品加工龙头和畜禽优势产区,重点扶持5000万只绿色肉鸡产业基地、20万只有机鸡产业基地、1000万只绿色蛋鸭产业基地、10万头生猪绿色生产基地、2000万只高标准绿色肉鸭产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达90%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比重达80%以上。

——健康养殖技术,大力发展自然养猪法、林间养禽、循环种养和绿色能源建设,鼓励扶持养殖场(小区)利用粪污生产沼气、有机肥料等,实现排放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控制和减少养殖业污染。到2015年,全市自然养猪法生猪出栏量达50%以上;肉羊、肉兔、鹅的饲养量稳步增长,秸秆入饲率达到50%以上;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畜禽品种保护与利用,加快品种猪的繁育与推广力度和速度,依托曾祖代樱桃谷种鸭场等标准高、发展水平先进的种畜禽场,发展禽类育种,从而扩大优质禽类的养殖数量和种类。积极开展畜禽保种、育种、扩繁和开发,使畜禽良种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农产品加工领域

着力转化一批促进提升食品加工安全性和附加值,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增强我市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着力转化一批能带动产业链延伸、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开展新产品及技术研发,推广有机蔬菜果品脆片、有机蔬菜汁、脱水有机蔬菜、调料品等深加工项目。推广特色粮油、果蔬等农产品加工技术,——安全食品基地建设,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支持建立市级“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处理平台,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搞好产品加工,支持扶持一批无公害农产品中介组织、流通组织和龙头企业。促进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并由单一产业、少量品种发展为多产业、多品种、区域化、规模化。

农村信息化领域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成果转化为主线,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协会为载体,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信息化发展,服务农村科技创业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村村通农业信息网,通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培训等措施,以山东省村村通农业信息网为依托,以乡(镇)为网站维护基点,逐级链接汇总,形成覆盖各村委会、自然村的集采集、分析、预测、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平台。

——充分发挥星火科技 12396 信息服务为主的四位一体(电话咨询、短信平台、网络互动、视频诊断)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示范平台功能,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农业的水平。

——开发无线实时移动服务系统,围绕农村产业链、创业链的建立健全,系统发挥信息化在农村远程教育、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信息平台上移、信息服务下移进程,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的效率;加强信息资源的融合,推进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信息平台,加快发展信息科技特派员,推动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四)促进社会发展全面协调重点 人口科学、医疗卫生与健康技术领域。

——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集中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性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和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缓控释制剂平台建设等,力求有所突破。注重重大疫情、灾害快速救治技术研究,老年病防治及中老年亚健康保健学术研究,中医诊疗技术继承与研究。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研究开发高水平、系列化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

——研究推广医药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和诊断技术,加强抗肿瘤药物、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降血糖药物等的研究。组建 中医药产学研联合体,达到人才、设备共享,开发疗效好、市场广的中医药产品,培育具有牵动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集团。

节能减排与环保领域

通过加强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提高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打造新能源、生物质能双千亿基地提供科技支撑。以预防和减少污染为主,加强污染的治理、新污染源的控制和无污染工业技术研究。

——应用低碳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企业,重点研发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冶炼新技术、电炉炼钢节能技术和废水闭环处理循环使用新技术;开展系统节能降耗装备技术及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研究;发展新型水泥窑外分解技术和余热利用技术,推广玻璃浮法工艺,促进玻璃行业节能;开发秸秆成型建材开发利用新技术;开展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太阳能及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等领域技术研发,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开展化肥、石油化工以及煤化工等生产过程相关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和火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技术;发展LED(发光二极管)产业技术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推进高效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创新;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推进农林机械节能。开发生物农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利用低碳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加大高纯度多晶硅提纯、切片技术以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重点开展薄膜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秸秆固化、气化技术,大力发展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重点开展秸秆热解液化和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煤矿煤层气(瓦斯)绿色利用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

——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预防和减少污染为主,加强污染的治理、新污染源的控制和无污染工业技术研究;开展“三废”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持与恢复技术、城市垃圾再利用技术研究;推广造纸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酿造废水、印染废水、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工业用材料回收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经济型、系列化、成套环保设备研制与开发。

社会公共安全领域

以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为重点,加强社会安全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以防范城市和工业重大事故为重点,研究开发对火灾、爆炸、化学品泄露等多种事故的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技术及应急技术。

——开展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和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观测技术,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防灾技术研究;开展各种自然灾害内在联系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推广、运用。

(五)高新园区与创新服务平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研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对策措施,以创建创新型园区和特色园区为目标,加快推动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使之成为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拓宽合作领域,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高端产业、高端技术和人才,支持跨国公司到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支持禹城高新区的升级晋档。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研究关于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对策措施,制订我市“十二五”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乐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由资金扶持推动向政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推动的方向转变,由单一种养殖业向涉农产业聚集并形成产业链(群)的方向转变,由传统农业科技向现代农业科技的方向转变,实现技术、资金、人才和产业的聚集,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涉农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科技型涉农企业的发展基地。

创新服务平台

——支持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 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配套服务。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享共用的原则建设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中介服务资源共享平台,使之真正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果转化、资源配臵的重要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科技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优化政策环境。在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科技发展政策的同时,不断探索研究本市的科技扶持政策,充分运用财政、税收、土地、人才政策的综合作用,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使科研能力转化为经济实力。

2.加强科技法制建设,规范创新行为。加大现有科技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法检查力度,努力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加强政府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主要支持应用开发研究和产业化。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强化导向作用,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更加注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注重产学研结合,建立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加强软科学研究。政府科技计划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形成有利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环境;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的相对独立。

(二)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1.加强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出台相关 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加强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星火培训基地建设,促进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全方位地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提供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有效、便捷流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全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注重培植一批经济增长型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高新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科技信息数据中心、数字图书馆,形成覆盖全市的科技文献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孵化器,建设科技创业人员创业园。通过大型仪器平台建设、科技数据库、科技文献和资料库建设,构筑一个为我市科技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促进创新要素有效结合。

3.扩大科技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合作,进入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体制。尽快建立德州市科学技术合作应用研究院,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协作,形成以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国外研究开发机构为补充的双边、多边协作机制。到2015年,“院士工作站”达到20家。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多家创新联盟,通过项目带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金管理机制 1.规范和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管理。要把对科技的投入视为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之一,科技投入要实现大幅度增长,到2015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当年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5%以上,县市区的比例达到1.3%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低于5%。每年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规范和加强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加强对科技投入经费的审计监督,依法查处截留、克扣、平调和挪用 科技投入经费的行为。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争取国家、省的财政支持。

2.设立一批科技专项资金。在年度预算安排的科技费用中统筹考虑设立一批科技专项资金。建立科技人才专项基金,以项目资助方式,培养、引进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推动科技合作和交流。设立专利申请资助资金,扶持和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专利工作者。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创新项目。设立星火科技服务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农业成果转化和良种产业化项目,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加大市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科技成果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转化和推广示范等。设立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资助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投入。设 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专项基金,支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

3.建立多元化社会投资体系。建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体系,逐年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到2015 年全社会用于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以上。引导和鼓励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健全融资担保体系,鼓励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及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支柱产业扩大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使科技信贷规模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担保机构,有效规避科技投资风险。

(四)加强人才管理,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1.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建立和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机制。实施“811”人才引进工程,即从今年起至“十二五”末每年引进8000名本科毕业生、1000名研究生、100名高端创新人才。落实国家、省、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和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力度,设立市科学技术特等奖,重点奖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单位和科技人员。

2.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派到国外或国内大型优秀企业学习,培养一批懂高新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企业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 设,实行科技人才项目资助计划,加大对现有科技人员培养力度,培育壮大我市高层次专家、高级技师人才队伍;支持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对科技人员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予以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广大农民采用实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水平和职业技能。到2015年,培养造就20名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60名在全省具有领先水平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名市内学术、专业骨干人才。在培养造就领军人才的同时,深入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建设形成10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在省内达到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吸引上的群体带动效应,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一个学科发展的拔尖人才,不断壮大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坚持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引进一批我市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的急需人才。建立完善我市留学生创业园,吸引留学人员来我市创业。搭建科技人才施展才干的平台,用项目留住人才,用成果招揽人才,推动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的形成。

(五)注重自主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发挥全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的协调作用,逐步建立市、县(区)、镇(街道)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完善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知识产权制定。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加大科技评价体系中的知识 产权比重,把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作为评定市重点项目、市科技重点项目及成果奖励的重要依据。

2、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并选择生物制药、新能源、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指导建立专业性的知识产权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建起具有行业特点突出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推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进一步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明创造,举办高水平知识产权报告会,开展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并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把知识产权列入干部队伍培训中去。

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市、县(区)两级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各部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的专利执法协作机制,并在重点行业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全面启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的单位。设立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行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培育、争创著名和驰名商标。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政策全面落实 1.健全科技创新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建立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把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列入年度考核指标和干部任期目标。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2015年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充分发挥科技顾问在全市自主创新中的咨询、指导作用。建立科技顾问委员会,增聘对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或有重要见解的专家学者充实委员会,制订工作细则,定期召开会议。重大决策听取专家咨询意见。要加强科技管理程序规范化、手段现代化的建设,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

3.建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强各级县市区科技部门建设,健全机构,配足配齐人员。科技部门要主动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与配合,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科技力量,共同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第二篇: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xx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与矛盾并存的重要时期,是以科技为驱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的各项部署和重点任务,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明确未来五年科技工作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推动我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正确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基础平台日益健全。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质量与效益持续提升,并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1、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质量与效益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共开发科技项目94个,其中国家高科技项目8个,市级科技项目52个。荣获沈阳市级以科技奖励项目23个,获得奖励和扶 持资金1300万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项目85个。这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转化,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这些项目正在形成产业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期间的42%提高到48%。

2、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能力明业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积极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同时,加大科技服务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能力的迅速提升,奠定的坚实基础。

重点推广了玉米新品种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无公害蔬菜综合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玉米节本增效、林果改良嫁接、复种综合开发等60项综合配套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水稻、玉米、蔬菜、畜禽新品种380个,提高了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和覆盖率,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8%,瓜果良种覆盖率达100%,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能力的加快,提高了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率,涌现了以“梁山西瓜、胡台清水大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科技示范乡镇(村)、试验示范基地,使我市的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和“产业化”方面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我市工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打造了“创新平台”。“十一五”期间,研制和开发了以沈新自控厂工业在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天维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电力变压器为代表的25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带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包装、机电产品、生物工程和现代医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拉动了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和产业化,使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先导型企业发展壮大,东新药业等14家企业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绿洲制药被国家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

4、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总体素质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通过深化科技人才制度改革,打造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平台,全市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专用技术人才21000人,为“十五”期间的2倍,有经营管理人才8200人,技工人才60000人。农村从事科技实用人才已达65000人,比“十五”期间翻一番多。

特别是全市科技三级培训体系的形成,“沈阳市青年农民上大学、沈阳科技讲师团、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等重 要培训平台”功能发挥,科技人才总体素质显著提高。

5、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总体框架机构初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积极推进科技能力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制度创新,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奠定了科技创新条件基础。以整合本地科技资源为基础,以提升大专院校、科研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初步建立,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为推进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升,起到了重要支撑和载体作用。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乡镇区域技术推广站为依托的三级科技推广体系;以科技特派员,青年农民研修班联谊会、科技示范学会、科技经纪人示范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服务组织,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主要经验

回顾过去,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发展总体格局,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主要有:

1、加强领导,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优良环境 推进科技创新,加强领导为关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建设科技先进市(县)列为三大宏伟目标之一。并制定具体措施,积极推进,及时解决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全市建立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市政府成立科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技发展中重大问题,完善了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评价制度,把科技发展目标列入了重要考核内容。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优良环境,作为推进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意见》、《xx市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行特派员制度的意见》、《xx市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设施农业工作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调动了方方面面科技创新积极性,形成了全市抓科技的合力。

2、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大工作重点

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整合当地科技资源,以工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点,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全市各领域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

在工业科技创新方面,我们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攻克一批技术难题,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和名优产品,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骨干企业,改造一批传统产业,进一步凸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引领作用。

在农业领域,我们始终把粮食生产和设施农业的科技创 新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并在良种选育,早作农业,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在全市科技创新中,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扶持全市中医药企业科技孵化器建设,保障科技成果的扩散和产业化。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积极完善多元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并努力完成农村三级培训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有力地支撑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

3、充分发挥科技工作新机制、新模式的积极示范效应。“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为主线,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形成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科技工作新模式和新机制,并发挥出积极示范效应。在工业领域:有前当堡镇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提升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带动全镇30多家电光源企业发展,形成科技产业化的新模式;有xx工业园区加强中医药科技孵化器建设,推动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在农业领域:有大民屯镇、前当堡镇培育现代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提升市场科技含量和现代服务业水平,形成产业化的新模式。有柳河沟、卢屯、大喇嘛等 乡镇,创建了“聘一位专家”,办一个培训基地,建一个科技示范园区,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的科技产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这些科技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有力地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为科技创新产业化,发挥了积极示范效应。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引领和支撑作用。但也存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地方,主要表现在:科技体制变革依然滞后,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不力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工业、农业科技储备能力仍然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主体数量仍然较少;企业金融机构参与科技明显不足,科技投入主体和方式比较单一;科技人员专业结构和科技意识、素质还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二、形势与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市经济发展与运行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

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市总体经济运行稳中有增,投资拉动的政策 效应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粮食总产持续增加;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工业经济纸速运行,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仍然存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日益加大,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现;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发展,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科技支撑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

第一,亟需攻克一批共性技术,推进一批重大专项,带动技术创新和区域生产力跨越。特别是围绕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新领域,亟需培育新的增长点,培育具有带动全局战略性新技术产业。

第二,亟需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提升我市工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围绕我市的电光源、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亟需开发一批有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扩大一批工业纳税大户,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亟需加快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需围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林渔动植物育种工程”、“农产品精细加工”、“绿化经济强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第四,亟需加快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为全市科技创新奠定体制基础,科技条件基础、科技人才基础。

综上所述,我市科技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要准确把握科技工作面临外部形势与内部趋势,不断提升挑战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

三、“十二五”科学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科技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全面启动《纲要》的各项部署和重点任务,切实加强与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部署的衔接,明确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1、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自主创新作为主线,将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作为战略突破点,大幅度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为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总体思路:

以推进“四个一批”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突破约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超前部署前沿技术,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一批重大专项,带动技术创新和区域生产力的跨越。

②突破制约我市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推进一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③突破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研发和推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成果,并迅速形成产业化。

④突破不利于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发展的环境制约。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推进一批新的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通过推进“四个一批”建设,全面提升面向经济重大需求解决瓶颈制约能力;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并迅速形成产业化。为完成xx“十二五”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2、基本原则

“十二五”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六个统筹”的基本原则

①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杠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统筹科技创新全过程。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基础研究,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和扩散,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

③统筹项目、人才、科技示范基地安排。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兼顾的原则,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指标向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综合目标转变,促进项目、人才、基地有机结合。

④统筹安排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重点支持工业、农业等方面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重点支持社会公益性事业和改善民生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⑤统筹区域科技发展。

根据分类指导,重点部署的原则。优化科技资源布局,促进市(县)、乡(镇)科技力量有机结合,显著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⑥统筹科技资源,大力发展和支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 大需求的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关健技术创新活动,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

3、发展目标

根据《纲要》确定的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形成合理的科学技术发展布局,力争在工业、农业、建筑、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期间的48%,提高到60%以上,使我市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大市(县),跨入全国科技发展先进市(县)的行列。

根据“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目标,要奠定三方面基础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科技创新大市(县)奠定科技体制基础。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快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系统。争取国家、省、市立项的各类科技项目达到100项以上,组织实施科技试验、示范、科技攻关、成果推广、新产品试验鉴定等本市级各类科技项目,要达到200项以上。大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面,要达到100%;养殖业主要品种良种覆盖面,达到100%。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现在的1家扩展到5家以上。民营科技企业由现在的120家,扩展到300家以上,形成20个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科技基地设施和条件平台,为建设科技创新大市奠定科技条件基础。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和地方区域领先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科研基地,形成比较完善的共享机制和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三是造就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建设科技创新大市(县)奠定科技人才基础。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由“十一五”期间的17500人,扩大到30000人以上。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全面科学素质。劳动者接受科普培训面达到90%以上。

四、重点任务

根据xx“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我市科技工作重点在“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和加强科技能力创新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部署。

1、瞄准战略目标,实施重大专项。

要站在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的高度,遵循世界经济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并组织实施一批专项,开发一批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战略产品 技术系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支撑和引领我市经济持续发展。

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宗旨,围绕我市工业的新药创制,绿色照明的开发,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工业节能技术推广与开发,信息产业的核心电子器件的开发,石油化工产业的节能改造,农业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产品精细加工,畜禽水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新型肥料研制与高效施用技术等传统产业升级领域,积极组织实施;围绕能源、环保,循环经济、信息、现代服务业、建康等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领域,积极组织实施。

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进行科技立项,得到科技扶持资金支持。

2、面向紧迫需求,推广和开发关健技术。

立足于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把农业、能源、环境、信息、健康等领域重大技术开发和推广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注重以重大产品和支柱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和应用,不断提高我市主要行业和产业的自主研发和推广能力。

优先发展能源、资源等环境保护技术

坚持节能优行,努力推进能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发展以沼气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能源利用 技术,推进以国家10大节能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工业节能新技术,推进以新建筑材料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攻克节能关键技术,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为完成“十二五”期间我市节能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加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研发和推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模式,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关健技术应用及示范,为我市生态市建设提供引导和支撑。

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共性关健技术,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的提升和全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3、加快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两个层面,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重点抓好研发、转化、示范、孵化和投入支撑等方面工作,按照“高新技术引领、常规技术升级、产业领域扩展、工农城乡互动”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推进以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广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其单产能力。努力实现种子加工等种苗生产工厂化。开发和推广粮食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粮食产后储运减损增效 等关键技术。

二是推进以培养优质多抗高产农林动植物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三是推进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重点围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量大面广的农产品,开发农产品精细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四是推进奶业关健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奶牛生态养殖模式。

五是推进“绝色经济强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新技术、新品种,突破林业生态建设关健技术瓶颈,建立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先进实用技术体系。

六是推进农业机械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机具配套使用率。围绕设施农业,示范推广阳光温室、滴灌等先进技术。

4、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为核心,大幅度提高我市工业竞争力。

以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促进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技术密集型、集约经营型转变,为实现我市工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休,科技投入主体和创新成果 应用的主体。引导企业完善科研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以高等院校、科技院所为技术信托的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围绕我市的电光源、配套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推进以电子信息技术、节能增效、新产品、新工艺推广等方面改造,推广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重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发一批具有竞争力名、优、特产品,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扩大一批工业纳税大户。

三是要努力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按着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模式、引进、嫁接、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一批新兴科技领域,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充分利用胡台工业园区,xx工业园区高新企业集聚功能,发挥沈阳市政府高新产业带政策导向作用,发展一批现代包装业、电光源、中医药、石油化工、林浆纸、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引领xx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加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其健康发展。特别要帮助解决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休。

5、建立共享机制,建设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科技服务平台 以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为主线,共享为核心,按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资源高效利用,为推进全社会创新活动提供稳定支撑。

(1)构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加大对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的投入,构建科技领先实验室,提高运行和管理水平。打造基本覆盖我市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

在完成全市12个农技科技推广站建设的同时,根据我市优势产业布局,在其它乡镇也要推进乡镇级科技服务台建设。建立乡镇农机推广站,为科技创新和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3)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农民研修班学员联谊会”、科技特派员、科技讲师团在科技服务中中坚和先导作用,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4)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与市调节相合原则,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服务为重点,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和社会力量参 与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活动中。

6、突出企业主体,全民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坚持“明确定位、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技术创造引导、政策激励,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新型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工业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和重点农式企业,引导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机构,配备必要工程实验室。支持形成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紧密围绕本市工业、农业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优势互补的创新体系,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要完成100户工业重点骨干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同时要完成农业20个主导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7、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战略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的环境。形成一支与地方科技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 伍。

要充分发挥职业高中、“沈阳青年上大学”、“沈阳科技农民讲师团”等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载体”作用,鼓励更多的青年上大学进行深造。要加大对企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科技人才到民营企业、贫困地区工作,引导更多区域外科技人才参与xx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对科学普及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三农博览园”为代表的三个沈阳市级科普基地功能,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之冬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技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村科技星火学校、科技培训基地在科普活动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五、保障措施

围绕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制定各项保证措施,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建立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评价制度,把科技目标考核列入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市科技领导小组在在科技发展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市抓科技工作的合力。

2、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投入增长的保障机制。确保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在此基础上,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

制定积极措施,引导地方和行业部门及全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解决科技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向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特别要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法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和用好用活国家科技三项费用,发挥好它在科技资金投入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3、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

要深入落实、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关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税前抵扣力度,落实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4、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标准对我市重要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作用,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目标导向。编制必须撑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共建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完善各类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以我为主的技术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制定,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5、建立新型的科技合作机制

“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合作工作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凝练合作重点,加强统筹协调,提升合作层次,逐步形成“以我为主、博采众长、互利互赢、为我所用、支持创新” 的合作机制。完善科技合作计划体系,打造科技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拓展合作渠道,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发挥主体作用的合作格局。

6、建立有效的“xx十二五科技规划纲要”实施机制 根据“十二五科技规划纲要”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制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主要任务推进实施计划,并加强对推进实施计划的协调、分类指导、技术预测、评估监督、动态调整等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第三篇:十堰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附:

十堰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二O一O年十月十五日

“十二五”是十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是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形成期,是“调经济结构、转发展方式、保民生稳定、促科学发展”攻坚期。科学编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十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湖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堰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时期。按照“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部署,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二五”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我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验收,全市90%的县(市、区)和市本级通过了全国市、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竹溪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丹江口市被列为“全国科技富民示范县(市)”、“全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试点县(市)”;房县被命名为“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县”。二是科技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多元化发展,争取了国家科技部“中英可持续发展对话机制”项目,执行了一批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三是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9年底,全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5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7人;市级优秀人才439人;留学回国博士31人;湖北省农村实用拔尖人才50名;十堰市级农村实用拔尖人364人。

2、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的能力全面增强,科技产出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3个,“汽车动力传动和电子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二是我市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和经费再创新高,全市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300余项,争取省级以上研究开发资金8000多万元,处于全省市州前列。三是我市科技成果数量突破性增长,全市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80项,57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东风„猛士‟1.5吨高机动性军用越野车研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获2008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申请、职务发明专利企业专利实施率位居全省前列,专利申请量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累计完成3751件。

3、科技创新作用逐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00余项,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00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双十”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全市10个农业基地被列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被列为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技110”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农业星火培训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二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依照新标准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销售收入过亿的高新技术企业18家,通过省级备案的高新技术产品30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7家企业被列为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企业获准纳入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三是科技创新有力促进了各项社会民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生态文化等方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促进了社会领域的科技进步,增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倍子加工资源再利用和综合处理技术”、“利用酸洗废液生产正磷酸铁”、“回收废旧纸料再加工”等一批高水平环保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地位。万元GDP能耗明显下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和废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卫生和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技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

4、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我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1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关系,共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个。二是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孵化、科技投融资、科技咨询评估等科技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到5家,孵化基地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孵化科技企业200家,10家科技型企业与湖北省高投公司、华工创投、武汉创投等机构建立了投资意向合作关系,银科企合作进一步深入。三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鼓励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得到落实。

通过“十一五”的发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科技发展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加快建设“创新型十堰”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社会发展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科技对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贡献份额亟需提高。一是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发展基础薄弱。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够提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项目不多。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高新区的发展后劲亟待增强。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还有待改善,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世界科技与经济格局正面临着深刻调整。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孕育新的产业革命,全球气候问题导致低碳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未来五年,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未来五年也是十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谋求新的区域竞争力,都对科技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1、“十二五”是全市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进程期,科技创新要成为推进工业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市将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市工业化建设将进一步朝内涵式发展深入迈进。必须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造业信息化以及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切实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十二五”是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科技创新要成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当前,十堰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提升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战略转折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强有力支撑。

3、“十二五”是全市“一城两带”战略部署的全面实施期,科技创新要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贡献。“一城两带”战略是全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科技要从全市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和战略要求出发,通过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进一步促进重点创新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4、“十二五”是区域特色产业体系的形成期,科技创新要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储备。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我市要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迫切需要充分抓住新兴产业发展契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强在技术成果、科技人才、产业化等方面的储备,大力培育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全省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5、“十二五”是创新型十堰建设的攻坚期,科技创新体系要有新突破。“十二五”创新型十堰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体制机制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束缚,破除障碍,力争在重点领域、典型区域、关键环节上的创新体制和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在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为创新型十堰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5、“十二五”是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突破期,科技创新要成为企业上市的平台。“十二五”我市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要实现零的突破,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为它们提供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创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经营理念。科技创新的要素要向创新型企业充分聚集。

二、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创新型十堰建设,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同时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2、以人为本,聚集资源。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集中有限资源,系统布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

3、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统筹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牢牢抓住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突破影响和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协调发展。

4、开放集成,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推动官产学研资介的有机结合,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集成创新,倡导原始创新。

5、强化服务,改善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企业成长的服务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市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十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具体目标如下:

——科技投入目标: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8%,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市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65%,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按规模分别达到3%~6%。市级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滚动发展到3000万元,科技风险投资总额达到5亿元以上,市级风险投资跟投基金达到1金融资本对科技企业的投入达到10亿元以上。

——科技产出目标:科技创新成果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登记科技成果400项,60项重点科技成果争取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励,全市组织申报专利6000件。组织实施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0项,争取科技经费达到1.5亿元以上。争取和组织实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数量和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的位置。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10个在省内外同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科技企业培育目标:全市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培育100家创新型企业,扶持100家科技型成长路线图计划企业,培育50家具有风险投资潜力的科技企业,培育30家创新型优质后备上市企业,分别在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旅游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力争培育3-4家上市公司。

——创新平台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联盟机制,建成和壮大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到2015年末,产学研合作基地达到50个,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0家,支持建成国家汽车零部件检测分中心,争取湖北汽车传动与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体胚胎干细胞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玉米工程中心进入国家级行列;建立和完善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综合性骨干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到15家,孵化科技企业200家。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得到突破性发展;万元GDP能耗明显下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和废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卫生和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总体部署

“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创建三大品牌、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五大转变、实施五大专项、打造六大基地。

——围绕一个中心: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 ——突出两大重点:突出创新型企业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两大重点。

——创建三大品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品牌。

——实施四大战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生态立市、知识产权等“四大战略”

——实现五大转变,实施五大科技专项: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从“创新资源分配”向“创新资源统筹”、从“学研创新主体”向“企业创新主体”、从“微观项目管理”向“宏观政策管理”、从“项目牵引”向“以人为本”等“五大”转变。实施科技投融资、产学研结合、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等“五大”科技专项。

——打造六大创新基地:打造商用车及零部件、汽车装备、特色有机农业、库区生态经济、生物医药和武当文化等“六大”产业创新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以提升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打造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基地

围绕建设百万辆级汽车城的总体目标,面向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总量为目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快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育自主品牌;通过“项目牵引、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和政策促进”,统筹创新资源,引导企业突破一批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分类型指导、分阶段扶持、分方向培植一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企业和细分市场龙头企业,以建设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集群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基地。

1、重点方向

重点针对我市汽车产业的技术需求,通过实施一批创新项目,分领域重点突破一大批关键技术。通过3-5年的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研发汽车关键零部件新产品200-300项、申报国家、行业技术标准30-50项、申请专利5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60件)的技术研发目标。促进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实现“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价值链优化”的目标。

——发动机零部件。重点攻克高频感应曲轴淬火技术、柴油机电喷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大马力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攻克节能环保高效内燃机、DSC双离合变速箱、动力总成ECU、CAN总线控制等关键技术。

——检测技术与装备。重点攻克CVT无级变速箱、伺服压力机、自动检测等关键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攻克液化天然气专用发动机LNG、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GPS导航及TPMS任务处理系统、LED和AFS自适应照明灯、尾气排放控制等关键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重点攻克锂离子动力电池、乙醇燃料、天然气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2、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汽车智能电子电器、商用车铸造件轻量化、车用太阳能电池、天然气汽车电器系统、双气瓶液化天然气发动机、电力传动和汽车电器总成研究与产业化。

3、重点企业

重点支持东风发动机有限公司、东风变速箱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湖北大雁玻璃钢有限公司、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有限公司、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湖北通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公司、倍力股份公司等200家企业,支持东风锻造有限公司、东风实业公司,湖北万润工贸有限公司、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实业车辆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成为国内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30家,孵化器种子企业60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

4、重点创新平台

建设40家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平均每年建设30个市级研发平台、10个省级研发平台、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平均每年建设30个创新团队,累计建设5个创新联盟,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200个。建设1个院士工作站,1个汽车研究院。

(二)以推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为重点,打造汽车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

全力支持装备制造业的调整、整合及产业集群化的建设,加大推进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增强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生产能力。引进战略投资,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提高本地配套水平。强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合资与重组,形成重大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在服务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十堰装备制造的生产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1、重点方向

大力推进数字信息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大型复杂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提升重大工艺装备及成套设备开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覆盖件模具、精密冲压模具、精密塑料模具等模具的研究和生产水平,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模具研发基地。以消化吸收数控技术、曲轴淬火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和通用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形成主机、辅机、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的全方位、多层次产业体系。

2、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数控伺服压力机、感应热处理成套、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感应淬火机床、晶体管电源、汽车装配线开发与产业化。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植先锋模具公司、华昌达公司、佳恒液压公司、恒进公司、天舒公司等20家企业。培育10家上市后备企业和1家上市公司。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湖北省精密冲压成形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自动加工流水线技术中心、液压工程技术中心、热感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等创新平台。

(三)以提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为重点,打造特色有机农业创新基地

围绕服务“一统三分”战略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通过实施农业生态科技示范项目、创建生态农业示范企业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的规模化、设施配套化、品牌绿色化、质量标准化。

1、重点方向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广名、优、稀、特新品种,大力推广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及现代储运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农业技术,农林生态安全与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推广转化地膜覆盖技术、特色作物种植技术。

——山地有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武当有机道茶、武当绿色水果、神农本草中草药、武当山珍、山野菜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机农产品。发展高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50万亩,高效有机农产品重点产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核心示范样板10个,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00万亩。

——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大力组织推广应用地膜水稻和地膜旱稻、地膜莲藕等地膜应用技术;推进湖北省玉米工程建设研究中心建设。

——制定技术规程和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准。以有机茶、中草药、武当山珍、山地红薯、库区水果等特色作物为重点,对有机农业开发中的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替代农业技术、节本降耗技术、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转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解决大面积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难题。结合国际标准,制定十堰有机茶、有机中草药、有机薯、武当山珍、绿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等大宗作物的生产、加工、贮藏等方面的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

——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组织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利用现代设施开展绿色无公害栽培,在城郊蔬菜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在新建蔬菜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湖北武当道茶协会开展品牌整合打造、武当道茶城建设以及湖北龙王垭茶业公司、竹山圣水茶场有限公司、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丹江口市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开发,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一一着力建设好北缘柑桔试验站,重点支持柑桔主产区新建大中型柑桔商品化处理分级包装厂,配套建设产品保鲜库等基础设施,支持丹江口市和郧县建设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基地及深加工企业。

——重点培植以十堰渝川、竹山兆华、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丹江习大嫂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等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设备、改进工艺,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

——组建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支持以房县聚达、神武山珍、伏龙山珍、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公司等为重点的食用菌出口企业开发新产品。

——建立市级“两薯”组培繁育中心。在郧县和竹溪县分别建立万亩有机红薯和万亩有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两薯主产区高标准建设加工原料基地。

——实施“一县一品”战略。以丹江口市博奥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设鲌鱼繁育基地,开发鲌鱼系列产品。以梨花村酒业公司为龙头,建设木瓜产业基地,开发木瓜系列保健食品。以百科皂素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郧西医药化工园,开发甾体激素系列中间体。以神龙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北柴胡、丹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发系列中药饮片。以天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设杜倍种植基地,开发杜倍系列产品。以龙王垭茶叶公司为龙头,建设有机茶种植基地,开发系列高档有机茶。

3、重点培育的企业

培植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培育1家上市公司。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重点支持建设武当道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湖北省玉米工程中心、北缘柑桔试验站、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两薯”组培繁育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8家创新平台。

(四)以增强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基地

围绕培植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开发生物医药新产品,建立地道中医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联盟,提高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1、重点方向

——围绕挖掘武当道教医药精髓,提高中药材品质,大力组织开展地道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

——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大力开展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剂型的研制,开发国家级二类、三类新药;

——支持医学重点试验室开展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研究与开发,注重提高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技术,重点攻克黄姜深加工技术,皂素废水、废渣处理技术,甾体激素原料药中间体生产技术。

——支持企业应用先进的中药前处理、提取分离、浓缩、制剂、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信息化等工艺技术,推动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和医疗器械等新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开发利用肚倍等地方特色资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现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2、重点项目

——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重点开发以人民医院与原武当生物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因工程药物PEP-1-SOD1一类新药技术。

——扩大郧县天圣清大公司注射剂产业化项目和水针剂、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能力,以及竹山天新公司肚倍系列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单宁酸、没食子酸、三甲氧基苯甲酸等产品。

——以丹澳医化、开泰激素公司的高档激素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开发高端产品。积极推进六家黄姜加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及早实现达标排放。

——以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和竹溪云浩饮片公司为龙头,扩大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能力。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育神农药本草中药饮片公司、云浩药业有限公司、清大药业、康迪药业、武当生物制药、天新医药公司、丹澳公司、开泰公司等8家企业成为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2-3家企业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亿元。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推进医药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医药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基地。推进湖北省人体胚胎干细胞重点实验室、黄姜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人民医院国家三级(肿瘤)实验室、市中医药科研所的建设和创牌升级,形成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为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撑。

(五)以支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建设为重点,打造武当文化产业创新基地

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和世界文化遗产,既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也是十堰旅游产业的龙头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知名品牌。必须不断创新武当文化研究及发展模式,强化武当文化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对接,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1、重点方向

围绕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突出武当道文化特色,挖掘武当文化思想精髓,开发武当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武当旅游产业和谐发展。

——深入开发武当文化的无形资源,对武当山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神仙造像、壁画等的文化价值和宗教意义进行深入的文化解读,推出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专著。

——对武当文化的有形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充分挖掘其“附加价值”,将武当文化元素与时尚风格相结合,开发一批高档的、具有武当文化特色和收藏价值的相对固定的经典文化纪念品。

——开展“数字武当”建设,开发武当动漫,对武当电子商务平台深度建设,开发整合电子商务网,通过提高数字信息管理水平,促进武当文化电子文库建设。

——依托生态环境,开发武当山千年道教养生文化,建立集生态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生态养生于一体的武当道教生态园。

2、重点项目

——武当山景观的文化解读。对武当山自然景观的道教内涵和文化价值做出深入浅出地分析;对武当山建筑景观的道教内涵做出文化解读;对武当山的神仙造像、壁画等的文化价值和宗教意义进行解读;对武当山碑刻、摩崖、宫观匾额、金属器物铭文等进行文字释义,对其思想内涵及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解读,对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进行充分地考释和通俗化地解释;对武当山道教宫观的道教活动给予一定的文化解读;对武当山进香民俗进行一些宗教分析和文化解读。

——武当山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打造一批高档的、具有武当文化特色和收藏价值的相对固定的经典纪念品。全面认识武当文化资源,拓宽旅游纪念内涵,拓宽纪念品开发的思路,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纪念品。

——张三丰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走景观化的模式,筹建“三丰道院”或“张三丰文化景观园”等多功能的建筑园区。

——武当武术产业化开发。建立武当武术养生专业网站,成立武当武术养生研究院,研究武当武术养生的机理与作用,建立理论体系。出版发行报刊、书籍、影视光碟等。

——数字武当建设。建立网上武当解说视频,建设武当古建筑的三维数据库。制作与开发动画片《真武大帝》,发行动画片音像制品,兴建“真武”主题商店。建立武当文化电子文库,建设山志数据库、碑刻数据库、道乐数据库、武术数据库、文物数据库、影视数据库、旅游信息库等。

——武当道教生态园建设。建设武当道教养生茶园、武当药用植物园和养生花卉园,形成生态园主体公园。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育湖北武当旅游开发总公司、武当艺源工艺品厂、武当太子道茶有限公司、明强刀剑旅游产品有限公司、武当山道岳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武当山纪念品开发公司等8家旅游商品企业成为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培育1家上市公司。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依托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郧阳师专、武汉音乐学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成立1-2家武当文化创新平台。成立1-2加旅游商品企业技术中心。

(六)以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环保产业为重点,打造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创新基地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和湖北省转型发展大局和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优质水源区,维护与优化水生态环境,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机制和生态工业模式,着力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中政策、资金等要素,吸引电动车、电动旅游船等节能环保低碳新项目建设,并引导原有骨干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兴市与生态立市协调发展。

1、重点方向

——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攻克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控及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紧紧围绕水源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清洁能源等为主的农村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以保护中线源水质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集中整治库岸一级污染源。加强农村科技宣教工作力度,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尽快研究、制定城市和农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及管理法规,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

——严格控制化工、医药、冶炼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排放,积极发展和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效控制、解决工业点源污染。本着合理开发水能资源、适当开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资源的思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循环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构建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

2、重点项目

生态经济创新基地建设,共规划特色生态农业创新示范类、污染治理类、环保类、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类等科技项目。

——特色生态农业创新示范项目。组织实施木耳、龙须草等多种特色经济作物开发与示范、丹江口生态湿地保护研究、生态循环养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示范、优质丹参规范化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武当金银花茶加工技术研究等项目。

——治理环境污染类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实施黄姜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开发与应用,基于直接分离法工艺上的皂素生产污水处理关键生物技术及工艺,钒矿资源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废水废气减排、汽车制造行业噪声危害控制改善措施研究、污水循环(两水闭路循环)系统研究、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

——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组织实施高效强力型汽车节能减排增效剂研究开发,利用粉煤灰、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及建筑墙体材料产业化开发,丹江库区船舶发动机“油改电”等创新项目。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育十堰钰源锋建材有限公司、十堰市鑫亚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湖北百科皂素有限公司、十堰市宇贶精密铸有限公司、湖北平凡矿业有限公司、竹山中强钒业制造有限公司、十堰坤泰工贸有限公司、十堰兴科牧业有限公司等7家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积极培育12家左右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围绕以上方向,在特色生态农业等领域积极培育和推进建设3个左右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为重点建设6家左右的企业技术中心。在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重点推进和建设2~5个左右市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

四、保障措施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统筹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互动,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组织和协调能力;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和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公开招标、科技项目责任管理、科技项目评审评估及绩效评价等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科技自身规律的创新机制。加强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使科技大会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一把手”抓创新、抓产业化的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抓培植“第一增长点”的工作职能。建立服务创新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协调配合,明确职责。从政府采购、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激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创新发展。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和服务环境,全面推进十堰高新区“创牌升级”,集成整合东城、西城、长岭等工业园区优质资源,扩大高新区发展规模,提升和完善高新区功能,加快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步伐。

(2)完善科技投入体系,增强创新发展后劲

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各种有效形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增加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全市财政科技拨款年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市级财政科技资金年增长幅度保持在30%以上。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扩充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吸引企业、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鼓励和引导创新企业和孵化项目与国家的各种科技产业发展计划和重大专项相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支持。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的政策,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授权授信制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使之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阶段的重要资金来源。

(3)加强科技人才建设,增强创新发展活力

依托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把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设立技术创新岗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立足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以重大科技项目凝聚优秀人才。积极推进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根据需要聘用各类科技人才,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用市场机制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科技人员知识财富化、知识产权化、专利股份化等办法,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围绕建设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建设专利文献信息库等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服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实施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等政策,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为我市产品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保障。完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研究和关注涉及全局性的知识产权重大问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诉讼鉴定机构,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加强科技管理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把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获取作为科技创新评价和科技奖励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包括知识产权代理、评估、转移、咨询、诉讼在内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强化专利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购买专利、专利入股、失效专利技术利用等形式,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发挥专利资源的最大效益。积极实施国家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根据国家新型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我市现代化技术标准体系。

第四篇:德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德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素材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经济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活力明显增强、消耗不断降低、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形势变化,超前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过硬措施,设立亿元规模骨干企业临时还贷周转金,实施“两暂停一严禁一规范”,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坚定了企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保证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2009年,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以“重点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加大投入,调优结构,积极推进工业调整振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运行主要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6亿元,年均递增25.5%;实现销售收入3276亿元,年均递增28.6%;实现利税388亿元,年均递增24.4%;实现利润196亿元,年均递增17.5%。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35亿元,年均递增22.6%;主营业务收入3706亿元,年均递增25.3%;利税440亿元,年均递增22.1%;利润225亿元,年均递增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达到3600户,比2005年增 1

加1818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1%,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5.3:55.2:29.5调整到2009年的12.4:54.6:33。

(二)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结构日趋优化,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突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明显、区域比较集中、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用品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2009年,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4亿元,实现利税283亿元,利润141亿元,分别占比重的73.8%、73.4%和71.8%。其中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四大优势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7亿元,实现利税243亿元,利润119亿元;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体育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亿元,实现利税93亿元,利润46亿元。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完成产值7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5%,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产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支撑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初步形成了大型企业规模化、小型企业专业化的发展格局。2009年,我市大企业的培植又有了新的突破:莱钢永锋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华能国际德州电厂过50亿元,临邑恒源石化进入省百强企业名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181家发展到

2009年的61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由17家发展到34家,过20亿元的由4家发展到17家,过30亿元的由3家发展到7家,过50亿元的从无发展到2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48家,比2005年增加552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达48家,比2005年增加27家,过3亿元的企业达15家,比2005年增加12家。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环境条件。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趋势看好,我市工业快速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

有利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下一步,国际市场需求将会增加,出口企业的订单数量有望进一步回升。从国内因素看,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们直接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我市因素看,国家正在制定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两大“国字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提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京沪高铁、德大、济邯等铁路和德滨、济乐等高速公路的集中建设,都使德州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也为我们发展工业经济带来了难得良机。

制约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当前经济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需求不足、产能过

剩成为“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更为紧迫。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基础条件,“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业经济既面临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全新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和国内外经济全面复杂带来的严峻考验。

面对上述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驾驭局势、趋利避害的能力,努力实现我市工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十二五”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目标和重点

——经济总量。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50亿元,年均递增15%;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年均增长16%;利税850亿,年均增长15%。

——工业结构。到2015年,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0户;特别是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5%以上。

——重点企业。到2015年,争取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过50亿元企业10家。

四、“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调度分析,确保目标实现。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扩大监测范围,完善监测调度,抓好重点企业运行的组织协调、监测分析和调度服务,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和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搞好预测预警,有针对性地谋划,研究应对措施。搞好节日生产调度,保证节日期间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二是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十二五”期间,重点是抓好市场转型,实现单一市场向内销外销均衡型的转变。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消费政策,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加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创新营销方式,以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及“网上世博”等为契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加强供需衔接,努力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不定期的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国家信贷政策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掌握企业资金需求数量,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有利于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体系和工作平台,努力保障企业资金供求总体平衡。

四是加大淘汰落后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若干意见要求,突出建材、钢铁、电力、有色、造纸、棉纺等重点领域,继续抓好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腾出市场空间。要把淘汰计划分解到市,落实到企业,加强调度检查,确保工作进度。

第五篇: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编制历时近两年,经过前期研究、集中编制、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等阶段,广泛听取了科技界及社会各方面意见,先后修改数十次。《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突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着力“创新一个体制,强化两个支撑,构建三个体系,夯实四个落脚点”,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强大支撑。

《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同时,还对科技综合实力、知识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层次、企业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和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环节产品产值占比达40%以上。

《规划》对“十二五”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一方面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加强创新整体部署,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乡镇;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结合体系、新型科技金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另一方面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从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业高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推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国际化等七个方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规划》还强化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发展创新文化等。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下载德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十二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进建设科技工作,是我省建设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建设事业又好又快......

    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正式印发稿)

    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突出特色、提高疗效、促进发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统筹利用全社会的中医医疗......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6月22日来源:科技部 近日,高新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技术市场科技发展“十二五”发展......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 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x医院创建于19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xxx等医院,是xx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是xx县急救......

    学习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学习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教育相关”内容的感受 财务管理学院徐迎磊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通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通辽市旅游局 《通辽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六月 第一章 通辽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x医院创建于19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xxx等医院,是xx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是xx县急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