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特色验收汇报材料(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5:2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教育特色验收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教育特色验收汇报材料》。

第一篇:艺术教育特色验收汇报材料

艺术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特色发展铸就学校品牌 ————如东县袁庄小学创建艺术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艺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艺术是人类进步的天堂。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在上级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师生的直接参与下,遵循以“规范加特色,全面加特长”的教育原则,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多种途径,多种措施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强有力抓手,努力把艺术教育渗透于各项活动之中,采取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艺术教育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艺术教育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等措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就当前我校艺术教育现状进行自评总结。

一、学校概况 —— 百年老校 英姿焕发

江苏省如东县袁庄小学一九二一年创办于冒家庄,始名为“冒庄学校”,一九三六年迁至海河滩吴宅,一九四一年发展为完小,一九四三年被苏中行署文教处列为江苏省重点小学,一九四六年迁至大王府,一九四八年更名为“如东县袁庄小学”,一九六六年易名为“南零五七学校”,一九七九年又复名为“如东县袁庄小学”。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的验收,二00五年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学校占地面积一万五千九百八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五千五百零九平方米,绿化面积达五千二百三十平方米。学校先后通过了“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校园内亭台楼榭,假山喷泉,棕榈绿林,花园雕塑,错落有致,四季芬芳,犹如一幅绚丽无比的画卷。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双爱”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小学生数学优胜单位》《南通市爱国卫生先进学校》《如东县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如东县花园式单位》《如东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配套建设先进学校》《如东县模范家长学校》《如东县绿色学校》《如东县最安全学校》等十五项集体殊荣。

现有教职员工45人,教师达标率达到百分之百,大专以上学历达百分之八十八。为了使得艺术教育有效实施,我校配备相当的艺术专职教师,目前他们都已经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完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有127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县级以上竞赛有268人次获奖。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合作,具有革命老区坚韧不拔、吃苦奉献的精神。学校不断优化教师群体,一支结构年轻化、知识专业化、素质优良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高效优质课堂,推进艺术教育特色创建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二、文化环境 —— 圆融统整 以艺化人

1.重视软环境建设

我们学校注重突出新理念,铸造校园文化精神,秉承老校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遵循“追求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争创办学水平一流”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探索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发展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以课改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探索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发展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坚持“敦品、笃学、艺馨“的培养目标,以“诚信、合作、实践、创新”为校训,树立“文明、守纪、自信、进取”的校风、“严谨、务实、高效、创新”的教风和“乐学、善思、自主、创新”的学风,面向全 体,让学生主动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2.关注硬环境开发

硬件建设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且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加大艺术教育的硬件投入力度,完善了舞蹈房、音乐室、美术室、电脑房、实验室等艺术教育专用设施的建设,添臵了钢琴、电子琴、扬琴、音箱、画架、画板、石膏像、静物等艺术教育的专用设备,为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保证。走进这些教室,规范的写生桌椅、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齐全的各种乐器……无不体现了学校对艺术类课程的重视。

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学校十分重视环境课程建设。对曾被评为县“花园式学校”的校园进行艺术改造、设计。学校门前高悬的白底蓝面的校徽,以“YZ”字母组成,幻化成一只展翅腾飞的大雁,画面清亮,给人昭示超越自我,憧憬未来的广阔意蕴。问源楼、思源楼、汇源楼、溯源楼作为主体建筑,四足鼎立,“厚积薄发,用悠悠书香滋润童稚心田;精耕勤耘,引艺术甘泉浇灌祖国花朵。”“立足精细管理,强化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养成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等巨型纵布幔幅标语气贯长虹。从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纤尘不染的校园大道,芬芳四溢的花园草坪,错落有致的雕塑景点,独具特色的文化连廊,精致高雅的演出厅等,无一不折射出校园浓郁的艺术氛围,让人心旷神怡。这些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艺术环境,使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赋有一种艺术陶冶的功能。生活学习在具有如此浓厚艺术氛围的校园里,孩子们受到的不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心灵的陶冶,不仅是审美的教育,更是心智的完善。

3.参与社区环境活动

良好艺术氛围的形成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艺术教育绝非是通过几周的课程,几位名家传授技艺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应该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心灵陶冶。我校重视社区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设计艺术活动,使师生沉浸于一种和谐、温暖、博大的氛围之中。

搭建一个舞台给每个学生展示风采,让每个学生获得自信。这就是我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宗旨。我校的校园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艺术节的内容有合唱、校园剧、群舞、趣味运动等比赛,也有器乐、独唱、表演唱、手工制作、绘画、小报、书法、陶艺等个人才能的展示,还有向家长和社会各界公开演出的综合节目。艺术节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个性才能的舞台,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以生长。学生通过参与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培养了艺术兴趣,陶冶了情操,整个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健康向上的艺术氛围。

我校根据自身实际,孩子们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开展爱心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欢乐。组织绘画书法有特长的学生为社区办宣传报。我们还将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带入到社区,学校经常与社区开展联谊活动,如镇政府中秋国庆文娱晚会、工业园区开业庆典、湿地生态园宣传、工业项目落成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得以充分的锻炼。

三.特色定位 ——锁定青山 通达引领

艺术教育特色内涵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与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与能力,强调从综合审美的角度实现多元智能的开发,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塑造人的鉴赏方面有作用,而且具有扩大人的心智,在创造更多价值上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观是我校艺术特色创建的价值取向。历史的姻缘、社会的氛围、师资的状况、学校的积淀、时代的需求是我校艺术特色创建制约因素。

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地位以及重要性有基本的认识,能将艺术教育工作和其它工作有机给合,合理布局其工作,保证艺术教育与整体协调发展。艺术特色创建的态度坚定不移。成立了音乐、美术学科等中心组,并经常性的深入学校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了解艺术教师的发展现状,当好指导、服务的向导。统筹安排艺术活动,将学校三十四个艺术兴趣小组,分成器乐类、歌舞类、书画类、科技手工类、校园情景剧类等板块,分别由学校中层干部顾进、赵华、曹德圣、张爱芹、陈海林切块负责,平时注意工作检查记载,及时进行点评通报,并将艺术教育综合成绩列入学校评估考核细则。

四.创建过程 ——风雨兼程 一路欢歌

此话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二日,江苏省勤工俭学现场会在南通召开,本校作为现场会。省教委领导一行120人,实地参观了全校一至六年级工艺实践操作课。现任校长(时任少先队总辅导员)的杨素梅同志也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工艺编织》公开课。手工编织成了当时学校的校本编织教程,钩针编织花样,棒针编织款式,儿童毛衣编织,毛线编织围巾,十字绣等内容与当时当地农村经济一脉吻合。那年月,学校进行了简易乐器普及推广工作。时任教导主任的康竹山同志有拿手的的口琴吹奏技术,沈义刚同志有无师自通的音乐天赋,笛子二胡样样都行。全校每名学生的竖笛、口琴人手一支。集体表演组合成动态的“yx”(“袁小”两字音序符号)图案,千人竖笛队和口琴队吹奏表演,乐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观众无不拍手叫好。阵容庞大的千人口琴、竖笛合奏曾收入如东县素质教育巡礼集。与此同时,学校组成了众人的号鼓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那时候的袁庄小学,在朦胧之中艺术特色教育已经开始成为一对隐形翅膀。

随着编制市场经济的逐步萧条,加之许多教学人员的疏散流动,手工编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随之中断,未能延续。

0五年,学校赶上农村实验小学验收的末班车,市教委莫惠昌主任、东洲小学祝禧校长等一行组成的专家组来校验收。学校一批有特长的老师变成了活跃分子,沈义刚老师的二胡、杨素梅老师的绘画、吴建满老师的口琴、张丽丽老师的舞蹈……将学校文娱工作迅速带动起来,一发不可收,艺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校一台精彩的文娱节目受到专家组的好评。从此为我校文娱为主要特色的艺术教育又添上了一把希望之火。同年,张丽丽老师辅导的舞体舞蹈《水手》,在如东县文娱汇报表演中首开先河荣获一等奖,打响了我校在县级艺术比赛的第一枪。0六年在县,器乐合奏《喜洋洋》、群舞《天地喜洋洋》均获得一等奖,口琴合奏《游击队之歌》、群舞《飞翔之梦》、合唱《美丽的山谷》均获二等奖。以后的逐年里,我校文娱节目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频频亮相。学校声誉大振。

一晃多个年头过去了,那些富有艺术特长的老师相继退休,转行的转行,回城的回城……面临着师资匮乏的严重问题,校长杨素梅同志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与行政组同志商量对策,共同寻找艺教出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加强全员师资培训,注重进修学习。先后派员去广州、苏州、上海、无锡、南通、海门等地考察培训,参观学习。有6人参加省级、10人参加市级学 科骨干教师培训,10多人次参加英语新课程培训,全校教师均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在0七年九月至0八年六月期间,邀请临近县城如皋飞宇琴园王亚洲等专业人士来校定期走教辅导,师生同台学习培训,使许多年轻教师基本艺术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艺术特长生特长更加明显。像学生朱骆慧的古筝、花然的葫芦丝、李媛媛的电子琴、臧启瑞的爵士鼓分别已经会通过八级和六级。我校十八名小学生已经顺利通过了书法考级八级。学生袁旭康在0八年全国第十五届推选文艺新人活动少儿舞蹈组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赴北京表演获优秀奖。

袁庄本土有个叫孙同林,他是地道的农民作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他的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谣被师生们所接受。一0年暑期,全校教师顶着炎热酷暑,编绘乡土教材《民歌民谣》(年级分册),孩子们唱民歌说民谣蔚然成风。学校又廓开了一道艺术教育的靓丽风景。在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展评现场会上,唐国均局长一行翻开我校的乡土教材——《上梁歌》,连声夸赞:“好,有乡土气息!”……

教育已经从单一变为多样,狭隘走向广阔,艺术教育的空间得以拓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更加鲜明亮丽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学校于提出从文娱特色向艺术特色的跨越,纵观各个学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艺术教育。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五.主要措施 ——务实求真 掷地有声

多年来袁庄小学始终把艺术教育定为学校特色项目,着力打造。二00三年,学校成功申报了省“十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创建的研究》,以科研为先导,使学校艺术教育迈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的轨道。

1、在实践中促进艺术教育开展(1)、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让艺术育人“潜移默化”

一是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开设艺术特色班。学校建立了口琴、横笛、二胡、琵琶、扬琴、古筝、舞蹈、鼓号、科技、书画、文学、乒乓球等二十多个兴趣小组,配备专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几年来取得了不小成绩。校舞蹈队以扎实的基本功与精彩表演连续六届获得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器乐合奏、“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年年获奖,今年袁旭康同学参加独舞比赛获一等奖后又参加全国推选文艺新人大赛获得“全国优秀选手”称号;学校4人口琴、竖笛合奏,曾收入《如东县素质教育巡礼集》;鼓号队多次被政府邀请参加社会庆典活动,今年参加县比赛获二等奖;每年参加县小巧手、航模、车模比赛均有学生获奖;参加省“未来科学家”知识竞赛,“金钥匙”科技竞赛成绩斐然,学校曾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学生参加全国书画比赛屡屡获奖,曾有多件作品在南通个簃艺术馆展出……

二是重视学科渗透,将艺术活动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在艺术科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放在首位,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名曲欣赏,歌词解析、歌曲教唱、器乐训练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名画欣赏、画意剖析、绘画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力求将艺术教育内容渗透其中;更具特色的是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部分班级将器乐引进课堂,开设了口琴课、横笛课、电子琴课、二胡课。(2)、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让艺术育人“无处不在”

在实践活动之中,我们发动师生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形式: 1)、课外、校外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发展兴趣特长的沃土,也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多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学校每年一次举办的艺术节,学生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内容涉及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健美操等十几种,形式多样。学校还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器乐队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学校大队部组织各种学生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每年学校都举办主题歌咏比赛、舞蹈比赛、绘画比赛,让学生一展其才艺,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五月,学校大队部都要举办“红五月”歌咏比赛,十二月学校举行迎新文艺汇演。学生艺术节汇报演出是师生共同期待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学生尽情锻炼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舞蹈、小品、歌曲,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令人眼花缭乱,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将演出推向高潮。

3)、学校各类艺术社团发展已初具规模

学校的艺术教育正成为提高学生修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的舞蹈队、合唱团、美术等艺术社团在如皋飞宇琴行的专业老师的辅导与培训下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学校社团活动已经结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每两年一届的学生艺术节正成为社团学生展示才能,锻炼才艺的舞台。

4)、加强艺术展示 提高创造性

学校在培养学生艺术才能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每年寒假暑假,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进行慰问演出,同学们的精彩演出深受欢迎。2.在教研中提升教师艺术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素质的高低,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水平上,加强艺术教学研究,打理想课堂,是提升艺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首先,学习蔡林森《教学革命》组织考学活动。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制订切实的保障措施,不断深化艺术学科的教学研究。其次,专门为艺术教师开展专题教研、集体备课活动,积极构建艺术学科“先学后教”有效教学范式,尤其在“学导设计、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评价反思”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每个教师每年开研讨课不少于4节,经常观摩其他艺术教师的研讨课;同时建立“先学后教”有效教学范例库,积极上传个人原创艺术类文章、教学反思、教育随笔、专题讲座、公开课教案等,发表个人和指导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转载有指导价值的理论文章、优秀课件、视频等,积极参与网络交流、学习。积极完善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引领艺术教师逐步形成个性化教学,让艺术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我们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许多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申报艺术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努力以教育科研提升学校、教师的品质,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围绕课题,组织实施。学校现有一个县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教师个人有36个微型课题。学校要求教师围绕课题进行教学实践,写好教育随笔和阶段性论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教育局举办的教师优秀论文、教案设计、优课评比、教师基本功比赛,几年来,我校均获等级奖,其中冯亚洲老师荣获全省现代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课评比一等奖。张莉莉老师在第十五届全国推选文 艺新人活动中获少儿舞蹈优秀指导奖。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袁庄小学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农村小学艺教特色。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校设立了校级和班级兴趣小组。班级,根据各班配备艺术活动教师的爱好特长,设臵相应的活动项目,如剪贴、编织、折纸、泥塑、书法、小报设计;校级,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的,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活动项目。按兴趣编班,如舞蹈班、器乐队、号鼓队、声乐组、绘画组、书法组、航模手工组等,由学校有特长的艺术教师和校外聘请的艺教人才担任相应的辅导工作。为了使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上台阶,在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的基础上,今年将结合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把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定为艺术周。在艺术周期间,学校除开展原有的艺术活动外,还将举行教师“一人一艺”展示和学生“诗歌朗诵会”、“民俗民谣朗诵会”“民间才艺展”等富有农村学校乡土特色的活动。

袁庄小学,昔日,缘定艺教之路;今朝,艺教之花灿烂。校舞蹈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与精彩的表演连续多年获县文艺会演一等奖;器乐合奏《喜洋洋》、《金蛇狂舞》是学校传统的保留节目,在五四届校友回母校活动中,受到校友寿鹏将军的首肯。尤其近年来,学校艺教成果更为丰硕。2008年10月,袁旭康同学在“第十五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中,荣获“全国优秀选手”(少年舞蹈组)称号;2009年,学校舞蹈组、器乐组部分成员出色完成了袁庄镇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演出;钱璟贤、徐婕同学的古筝二重奏多次在掘港、丹阳等地参加汇报表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徐翊、吴睿晨同学的竖笛演奏在校内外也频频亮相。

学校的艺术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学生的艺术热情也日益高涨。在活动中,他们的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艺术表现力得以增强。在活动中,学生得到自主、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六.特色成果 ——艺教之花 幽香缕缕

作为中心小学,我们坚持自己的特色走发展之路,并积极发挥辐射作用。正常参加镇校教师集体备课、教育沙龙等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思想的争鸣拓展空间。我校教师在县“送教下乡”活动中多次亮相公开课,受到一致好评;学校先后多次举行过对全县开放的教学活动: 2008年5月29日举行县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活动,2009年2月25日举行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关研讨活动,2010年10月19日承办县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第十三次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全镇的课改活动。

袁庄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正在全面健康发展,校领导和老师们都能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高度抓好抓实艺术教育工作,将艺术教育工作摆上了重要位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的一个窗口,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了社会的热烈欢迎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这一艺术教育特色曾被《江南时报》作了专页报道,被誉为如东西北的一朵奇葩。杨素梅的《点亮心中的灯》、赵华的《为农村孩子的生命着色》艺术特色经验介绍分别在《如东快报〃教育导刊》刊登。顾进的艺术类报道《艺术陶冶情操〃特长塑造性》在《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刊载。杨素梅的《为生命发展奠基》、顾进的《艺教之花,今朝更艳》、李小兵的《准确定位,精心创建艺教特色》等九篇艺术特色的论文成为《沿海教育》宣传专版。0八年以来,我校在各类艺术竞赛捷报频传、成果丰硕。我校学生个人参加各级各类艺术竞赛有()人次获奖,其中0八年县局组织的“擂金鼓迎奥运”鼓号队表演赛中,时康文同学获得最佳指挥奖。在县局普教股举行的“三独” 比赛中独唱《拾稻穗的小姑娘》、独舞《梦回古印度》均获一等奖。在县局组织的校园艺术节评比中,0九年、一0年、一一年获单项奖分别为十四个、十一个、()个,其中笛子独奏《快乐的小笛子》、表演唱《四季童趣》、古筝二重奏《拔根芦柴花》、独舞《现代舞》《新疆碗技》、《小白船》、绘画《美丽的家园》《放学后》均获一等奖。我校教师参加各类艺术竞赛获个人奖()个。张莉莉老师在第十五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中获少儿舞蹈优秀指导奖。孙玉丹、王天竹、濮玲玲、顾进、张爱芹等老师在江苏省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展示赛硬笔书法二等奖。0九年康爱珠老师获县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弹奏竞赛二等奖。一0年薛梅老师获县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生书法作品赛优秀指导奖。

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第三届中小学书法展示赛优秀组织奖》《如东县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如东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如东县课改先进集体》《如东县第四届校园艺术节评比优秀组织奖》《如东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奖》《校园艺术节评比优秀组织奖》等项集体殊荣。

在 “金帆杯”教育教学论文获优秀组织奖。教师在国家、省、是、县级报刊上发表、获奖文章100多篇几年来,袁庄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考核评估均居全县上游,教学质量稳列全镇之首,学校受到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赞誉。

七.发展方向 ——锁定目标 快马扬鞭

众所周之,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奥的不仅是专业素质强的人才,更需要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学习与艺术一直相得益彰地伴随着学生成长。因此,必须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1.由于我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随着过硬办学质量的辐射与影响,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源逐渐增多,家长对学生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而对艺术教师的要求逐步强烈。原有艺术教师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艺术教育的需要,学校要投入相当精力培养一批专职和兼职艺术教师。

2、现有艺术科研课题数量较少,学校要设立更多的艺术科研课题,促使艺术教育更为科学深入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经过艺海中的风雨搏击,一定会使我们的羽翼更加丰满。在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宏伟目标中,我校全体同仁定会再接再厉再创新的辉煌。

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小学 二0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第二篇:特色验收汇报材料

滨湖小学迎接特色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学生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的资源。我校从2009年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我们的做法

近年来,我校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我们的做法是:

㈠“五条途径”组织学习

为了让学生能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性情熏陶和感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采取了 “看”、“读”、“讲”、“赛”、“演”这五条途径。

看,即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上,每 1

周都会由学生摘录一首古诗于其上,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读,每天早晨、中午,每节课前,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文,此外学校还利用活动课、班队会课,由教师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文。

讲,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诵读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赛,班级学生赛背诗,每学期学校都组织一次经典诵读会,组织评比,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演,通过表演、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

㈡“四个结合”彰显特色

1、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你一踏入滨小校园,就仿佛走进了一个诗歌园地,中华经典诗词在校园内处处呈现,营造了诗化教育的浓重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祖国古典诗词的熏陶。花圃内、池塘边、假山下、亭台间都有经典诗文,学校建有诗词长廊,展示诗作,在教学楼主通道两根立柱上,学校印制了古典诗词推荐目录,时刻提醒每位同学:今天你读诗了吗?70首中华经典诗词,被精美地挂在了教室外墙上,让学生课间活动中,都可以自由地吟诵。教室里“每周一诗”是学生每周必背的一首古诗,作品栏内展示学生抄写或自作的诗作。每班的黑板报上

2也都有诗词园地,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从读到写的积极性。教师办公室、专用教室也都用经典古诗文装饰,营造出浓烈的文化氛围。

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课间及穿插以经典古诗文的标准诵读与童声吟唱,让学生充分浸润于经典古诗文之中,不少低年级学生,音乐一起就能吟唱起来。

2、特色办学和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校自2007年成立“小雨点诗社”以来,活动不断规范,成果不断彰显。我们以新学年五年级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加入学校诗社,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开展小型多样的活动,请徐坤庆、谈福慈等老先生走进校园,传经送宝,引发了师生学习、欣赏和创作传统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中采风体验,开拓视野,开发资源,交流诗作。

学校诗社的活动自由灵活,或学习、或研讨、或比赛,有两个特点:一是都结合传统节日或重大时事开展,如中秋、春节、北京奥运、建国60年等。二是注意与其它活动合并,如手抄报比赛、写字比赛、黑板报比赛等。

3、坚持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经典古诗文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个有理想追求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民族自豪感,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校把诵读古诗文作为让学生明理

3的重要手段。以“孝”、“礼”为基础,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效果。

㈢抓实措施深化巩固

为了让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学习能得到深化和巩固,形成全校诵读诗文热潮的持续和长效。学校还制定了一项措施促进诵读活动的深化巩固。

其一,班级要制订经典诵读计划,并根据计划组织检查,学年末根据背过的古诗文题目、古诗、熟练程度等进行评比。

其二,学校要进行专项检查,对各班级的诗文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评估,并列入年终考核。

其三,成立经典古诗文诵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或座谈会,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诵读活动好的做法,并在全校进行推广。

二、我们的收获

在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的进程中,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使活动实施者认识到只有明确方向,把握原则,才不会使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我们认为在诵读诗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㈠抓原则明方向

一是不重形式重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二是不求数量求质量。质量第一,数量第二。要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更不能把背古诗文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4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三是不讲速度讲效果。速度和效果并非相辅相成。在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这三条原则,保证活动的过程不流于形式,而是沉下心来研究诵读艺术,研究记忆方法,研究诗文鉴赏,以适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的方法方式把诗文诵读活动推向深层次、深领域。

㈡抓检查促发展

学校加强了对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检查,学校组织了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心得,探讨成功提失,相互取长补短。还专门把诵读的掌握情况列入考核范围,以引起师生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诵读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我们的成绩

滨湖小学自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学生人人学会吟咏古诗,培养了孩子们学诗,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平均每生每学年能背30多首,多的达50多首。

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丰富了词汇,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原来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通过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作文下笔轻松,语气流畅,古诗文用得恰到好处,妙笔之处不胜枚举。

3、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会读诗、能写诗的“小诗人”。“小雨点”社团活动,多次在媒体宣传推广,学校还编印了师生的诗集《小雨点诗选》。不少学生能将平日积累、背诵过的古诗文中的名

5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几年来,学生在《油乡吟》、《龙吟》、《龙川吟草》和《江海诗词》等各级刊物上发表习作200余篇,在各类竞赛中获奖60多篇。2010年我校被评为“江苏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层次上的成果,学生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脍灸人口的名诗佳句在孩子们心中铭刻着,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2011年12月

第三篇: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以活动为载体,内化学生素质-----王马义民学校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所谓特色,是指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最显著的地方,一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特色不是简单的标志性的东西,而是学校发展的积淀、办学的积累,最终形成学校的传统。而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中的某个阶段要走的路,是教育资源不是非常丰富阶段的产物,聚集部分资源,形成自我优势。就现在教育形式而言,教育评价多元化的发展为创建特色教育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校从实际出发,依托教师及学生实际,确定了自己的特色目标,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特色教育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思考学校的那些资源可以传承,学校有哪些有特长的教师等,努力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整合,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要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有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研中,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更趋于家庭化,孩子很聪明,但是很多内在的素质却有待提高,比如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肢体的协调能力,对于美得欣赏能力等,所以,在做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之后我们确定了:“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努力实践,养成习惯,内化为个体素质”,的特色主题。

一、明确一个目标

我校制定了特色教育的总目标,那就是:树立特色教育的观念,培养特色教育的兴趣,研究特色教育的规律,探索发展个性的门路,争创一流特色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以制度立特色,学校制定了特色教育工作制度及安排,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导航,有严格的制度护航,从而保证了我校特色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师资培训,发挥教师特长

由于特色教育最终要落实在教师身上,要依靠教师来实施。从这一角度讲,特色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就我们这种小学校而言,要说教师人才济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改变思路,在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使之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生力军,比如我们学校年.轻教师苗富强字写得非常好,我们就结合小学校学生少的特点,有苗富强老师集中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和个人展示。从而使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孙碗红老师喜欢“舞文弄墨”,所以就由她来指导一些活动的文字工作,乔改老师朗读时表情丰富语气圆润;就由她来指导学生的表演和朗读,王艳丽老师喜欢弹唱说跳,文艺活动的主要指导老师就由他来担当........就这样,依托教师自身特点和小学校的特点,人尽其才,努力做好我校特色教育工作。

三、减负与特色教育相结合

说到搞特色教育,就有人会提到减负问题,学生会问会不会加重课业负担的减负,教师会问会不会加重工作负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活动的安排上,尽力做到精,不图数量,重点考察活动的实施过程,努力是学生通过活动内化素质同时提高兴趣;在活动的实施上尽力做到细,从工作的安排到工作的检查都做好计划安排,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重过程,重体验;在活动的总结上客观实际的找到问题,肯定成绩。所有工作不搞形式主义。

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

小学生好奇心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热情高但是耐力差等年龄特征限制了我们对于活动的选择,而且,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合作的过程,他不是一节课或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活动的安排上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活动的选择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成绩是喜人的,但付出也是艰辛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相信来年的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王马义民学校 2011年11月

第四篇: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让每一朵花都快乐绽放

——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快乐教育纪实

一、快乐教育定位“快乐”,《现代汉语》辞典是指:“感到幸福和满意。”顾名思义,“快乐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感到幸福和满意的教育。”

快乐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记》里也有关于“乐学”的阐述:“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快乐教育还可以追溯到西方的斯宾塞,他曾宣称,“应当以快乐的方法来教育青少年。”近代中国,提倡生活教育的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20世纪90年代,北京第一师范的快乐教育卓有成效。“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壮的体魄,活泼的个性”这是美好的理想,更可以成为努力的方向。

快乐教育还是时代的需要。2001年新课改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课程目标改革要从注重单向传授知识转向三维目标转变,向具有创新精神、完整人格、终身学习、良好素养转变。”2013年年底,天心区教育局发布天教发【2013】56号文件——《区域推进创造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创新,是乐学的前提。因此,自2015年起,红卫小学着力打造快乐教育这一校园文化品牌。

二、快乐教育规划

红卫小学快乐教育规划主要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进行阐述。

1、打造快乐的校园物质文化为第一步。校园物质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的显性表现。迁址重建后的红卫小学,从一所农村小学校华丽变身为城区现代化大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奠定了师生快乐的坚实根基。硬件上,红卫小学处处围绕“乐”字做文章,三幢教学楼均以“乐学楼”、“乐思楼”、“乐敬楼”命名,牛奶书吧和花园小亭分别以“乐悦屋”和“乐乎亭”命名。“阅读·梦飞翔”图书馆藏书丰富,走廊书吧图书随时更换,电子触屏图书海量,书的海洋谱写着乐的篇章。软件上,学科教学设置合理,每周一次的走课,因为有近50个社团,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社会资源的深入挖掘,如乐韵合唱团与长郡中学联手,乐蹴足球队与奥星足球俱乐部联手,聘请外教,顺利解决了师资这一难题。

2、内化快乐的校园精神文化为第二步。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对校训、校徽、校风、教风等的理解与认同。“为快乐人生奠定基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都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服务。“我成长 我快乐”的校训,涵盖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两个方面。校徽以基础教育中常见的传统文化符号“旗帜”和“五角星”为设计题材,通过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以一位展开双臂、举旗欲飞的人形诠释了“擎和谐之美,塑明日之星”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拟定的校风为“让爱和诚信成为习惯”,学风为“让乐学、善学、勤学成就明天的我”,教风为“用责任和爱播种希望的种子”,逐渐深入师生的心灵。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研讨活动,努力将快乐文化延伸到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化班级标识牌的制作、班级口号的征集等让教室成为快乐温馨的空间,把理念变为师生的行动,逐步形成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

3、形成快乐的校园制度文化为第三步。校园制度文化介于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之间的物化了的心理和意识化物质,主要由三种类型,一种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等;一种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章程、规则、命令等;还有一种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关于教学、科研、学习、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占的比例最大。正是这些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后的各项制度,起到进一步规范行为,统一思想的作用,保证快乐的校园文化实现。

三、快乐教育实施

快乐教育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师的快乐、学生的快乐、课程的快乐。

1、教师的快乐。“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快乐的学生。”教师的快乐,来自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来自不断学习的快乐,在红卫小学,除了订阅专业杂志,购买经典著作外,学校还组织编撰了《学无止境》教师读本。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校本研训,把专家请进来指导,比如,刘铁方、张楚廷等教育大家都曾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其次,教师的快乐表现在教学的快乐。红卫小学以《红卫教师阶梯式专业发展方案》为依据,有针对性地组织“红卫新秀杯”、“红卫优质展示课”、“名师示范课”等方式,让老师们在研磨中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第三,教师交流的快乐。“微型秀吧”这一传统性活动,将日常的教学生活展现出来,给予教师们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2014年,红卫小学承办了“长沙——香港创建学习型校园校长高端论坛”,众多名家相聚红卫,打开了红卫教师的视野。同年,红卫教师还前往香港开展了教育考察活动,香港全人教育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派出部分教师外出学习。

2、学生的快乐。“一切为了学生。”是教育的宗旨。学校关注学生“玩中学”的快乐。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学校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创造和发现。比如,经过半年多的摸索,红卫小学刘依娜等六名同学成功创编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行棋,以生活化的游戏规则、富有童趣的语言赢得了《长沙晚报》的高度评价——“玩把飞行棋,上堂德育课。”近年来,红卫小学还连续承担了长沙市“爱心捐助零花钱·关注困难小伙伴”的启动仪式,以此为契机,学校组织了“跳蚤市场”和“爱心拍卖”等专场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会讨价还价,大胆爱心竞拍,收获多多。此外,大队部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手拉手”活动,让红卫孩子走出校门,走进农村,走进留守儿童,在给予中进行了爱的教育。

竞赛是调动兴趣、提升水平的重要抓手。利用少年儿童求胜、好强的心理,学校关注学生“赛中学”的快乐。每学年,红卫小学不仅会举办生动活泼的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足球节等活动。如读书节开展“我的一本课外书”大赛,在全校海选——年级竞技——全校晋级中,孩子们与专家深度交流,快乐成长。足球节,孩子们通过画足球、跳足球操、做足球、开展亲子足球赛等方式,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学校还先后承办并组织了大型赛事活动,如2015年湖南省“天心教育杯”DI创新思维大赛,2016年首届“红卫校园足球精英邀请赛”等,激烈的竞赛是挑战,更是交流。

3、课程的快乐。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学校已经成功编撰了三个校本课程:《红卫小学慧读课程》(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红色经典德育课程》以及《红卫校园足球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撰,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面,为孩子们提供系统学习。“每周一节足球兴趣课,每天下午4点后到6点进行足球专业课训练。”足球课进课表,既呵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水准。已成型的三个校本课程,将为创新课程、艺术课程提供良好的思路。而课程的落实最后要靠课堂的落实来实现。

四、快乐教育成果

教师的快乐学习与教研,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各类活动的创意策划,生动开展,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形成了快乐教育的内容体系,丰富了快乐教育的思想内涵。

1、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搬迁重建后的红卫小学,在一系列的尝试中,丰收了成功的果实:2009年,《追风少年》登上人民大会堂,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成为红卫小学“艺术校园”的光辉起点;2010年,被评为“全国百家书香校园”,预示阅读成为良心工程进行开展;2014年,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创建先进单位”,鼓舞着学校进一步打造“文明校园”的决心;2015年10月,承办湖南省“天心教育杯”DI创新思维大赛,勾勒着“创新校园”的蓝图。尤其是2015年6月,学校一举摘取“湖南省十佳魅力校园”的桂冠,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赢得了来自上级领导、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支持。

2、形成了快乐教育内容体系。“我成长,我快乐”的校训内化为师生的行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改进,从专注目的的快乐转向过程的快乐,追求在过程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目前,阅读、德育、足球三个校本课程已成体系,尤其是足球课程,得到了高度评价。创新课程、艺术课程初具雏形,接下来是根据纲要进行进一步完善。

3、丰富了快乐教育的思想内涵。教师培训方面,创造了“微型秀吧“的新形式,创编了《红卫教师专业阶梯发展方案》,把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阶梯认证的方式推动研训工作,有利于教研氛围的营造。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玩中学”、“赛中学”求创新,很好地落实了快乐教育。

总之,教育之美在于没有留下教育的痕迹。相信在快乐教育的思想指导下,红卫师生能够在成长中快乐,在快乐中创造,在创造中灵动成长。

第五篇:特色教育汇报

黎城县教育局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

2011年4月,在市教育局的组织下,我县教育局组团赴武乡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市局给我们提供的这一极好的学习机会中,使我们学习到兄弟县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下面,就我县近年来开展学校特色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汇报。

黎城享有“千年古县”的盛誉,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胜景丰富。近代,又有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发生在这里,老一代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左权等人的英雄事迹至今还留传于古黎大地。全县国土面积1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94万亩,现辖五镇四乡,251个行政村。总人口16.3万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活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局相继修订下发了《黎城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黎城县关于开展中小学特色活动实施方案》、《黎城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黎城县教育局关于体育、艺术2+1实施方案》等文件,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黄崖洞精神”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以学校特色活动为抓手,着力构建和谐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学校充满生机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统筹全局,科学定位,规划特色学校格局 我们以特色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县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调研,全面分析我县各校特色优势,统筹全局,本着“张扬特色,突出实效”的原则,规划部署了黎城县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形成了以“四个三”为主体的特色学校建设思路框架: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搭好三个台阶(达到合格、发扬优势、形成特色),抓住三个环节(校长有风格、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处理好三个关系(特色与全面的关系、特色与务实的关系、特色与常规的关系),解决三个问题(思想上要克服神秘化、物质上要有必要的投入、政策上要给予支持),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确立了农村学校和县城学校两个三步走实施规划。农村学校,第一步是加大薄弱学校基础建设的力度,尽快达到规范化要求;第二步是对达到规范化要求的学校,加强学校特色的建设;第三步是推进学校特色比较突出的学校与科研相结合,向特色学校发展。县城学校,第一步是对特色不太明显的学校,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尽早形成学校特色;第二步是推动学校特色比较突出的学校,向深层次拓展,努力创办特色学校;第三步是提高特色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向着更高层次的名校迈进。

我们一直坚持结合县情、校情、民情的变化,更新思路,调整细节,将全面、及时、有效的推进方案写入每年的工作要点中。形成了具有黎城风格的特色学校建设格局。黎城一中的“黄崖洞精神”红色教育,黎城二中的“一考三会”活动,西井中学的阳光体育活动,东阳关中学的信息化教育教研平台,上遥中学的体育俱乐部建设,城关小学的主题班会教育,北坊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城内小学的“红领巾广播站”主题教育,东崖底中心校的精细管理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各校特色学校建设风格

——创新思维,大胆突破,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各学校不断吸收最新、最全的知识,创新思维,突破瓶颈,以最新的理论,最实的工作保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进程。

(一)传承历史,创新思维,营造特色校园新氛围。各学校在特色学校创建中,坚持与时俱进,学习新知,实现三个“创新”:即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条件。提出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倡导特色,丰富载体,活动引领,学科渗透,积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为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

黎城一中自1989年以来,坚持组织高一新生参加军事训练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励志教育,鼓励学生“红心向党早立志,爱我国防强素质”。通过实施队列队形、内务整理、军事理论、红歌比赛、演讲赛等军事活动,培养了学生纪律严明、吃苦耐劳、事事讲原则、事事必落实的品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当代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形成了敢于拼博、追求卓越的良好学风。

学校鼓励学生通过搜集黎城抗战史料、走访革命军人及其亲属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研究,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开展“当好一天八路,提升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让学生重走革命道路,重温革命历史。同时组织地理和生物兴趣小组,赴黄崖洞考察地形地貌、动植物分布情况,研究论文获山西省科技创新二等奖。丰富的红色活动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

西井中学将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活动、“体育、艺术2+1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安排时间,精心设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课间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全校班级和老师共同参与,组织学生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慢跑,慢跑中在老师的带领下高喊本班的口号,体现本班的精神风貌。慢跑结束后,各班列队唱班歌,老师根据班级问题开班会,解决存在问题。学校还利用下午活动时间,组织艺术类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学校根据实际组建了绘画组、书法组、声乐组、舞蹈组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合作的必须,坚持的重要。阳光体育活动的大力实施,使西井中学的办学行为更有特色,真正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

上遥中学在2006年加入了“长治市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立了“田径、自行车训练基地”。在体育特色的文化建设中,形成了“磨砺意志、激扬活力、强身健体、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新理念,并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要求,使体育突破了体育工作本身,向学生的精神追求延伸。

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上遥中学为市体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体育人才,在历届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体育立校一盘棋的整体思路下,在体育教育和锻炼新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学生形成了尊师爱校的良好氛围。

东崖底中心校依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学校积极勉励班主任要做到三参一训。一训为班主任必须无条件地参加学校聘请的知名班主任教师对中心校班主任教师进行了短期培训。每次培训过后,参会者须写出数千字的感悟心得。一参为参加小范围班主任工作讨论会。会后写出落实用辨证的办法管理班级的要义。二参是参加班主任感悟心得交流会,要求他们充分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相互交流先进、务实的班级管理办法,并写出下一步班务工作要点。三参是参加班主任定期例会。探讨如何用教育的艺术,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塑造每一个灵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二)大胆突破,科学实践,开拓特色教育新途径。我们不断拓展特色教育发展空间,运用最新、最全的前沿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实现三大“突破”:即突破习惯束缚,突破思维定向,突破盛名局限。坚持从细小做起,向长远发展。开拓途径,追求实效。

黎城二中自2010年以来,大力推行“一考三会”,在全校进行月月练考活动,月考之后组织月考主题班会、学科教师反思会、年级组教师分析会。“一考三会”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强化了学生双基的落实,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0年中考,黎城二中高中达线人数152人,较上年实现了翻番,其中:数学、文综、体育三科的均分成绩名列全县第一,董梓沛同学以649分夺得全县中考状元。2011年中考黎城二中高中达线235人,总均分、升学率、及格率、600分以上亮点学生比率均名列全县第一,总体成绩占据绝对优势,教学成绩取得了全面突破。

城关小学每周五的班会活动主题鲜明,从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起居习惯、文明用语、待人接物等等各方面渗透养成教育,让学生从中感悟,从而内化为行动。

城关小学将希望行为规范的种子播散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并且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学生的幸福成长、精彩人生奠定基础。

城内小学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之星;成立红领巾小卫士;以每周升旗、开学典礼、学生表彰大会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八荣八耻”等教育活动;以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等为主题,开展了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持续开展了“塑造文明学生形象”“ 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活动。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爱老、敬老、助老”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坚持“爱心救助”、“社区援助”、“一助一”、“环保小卫士”、“学雷锋讲奉献”活动。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构筑网络,挖掘内涵,加大特色主题深研究。我们用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引领全县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并利用黎城科教信息网等现代信息平台实现特色主题迅速、及时、经常、有效的交流,形成了特色主题研修网络。

我们还通过对教师、骨干、培训者三个层次的全员培训,使新课程新理念深入人心,使黎城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全面增强。又通过形式新颖、内涵深刻的活动创新了学习的方式,提升了全体教师的能力。

东阳关中学自2007年完成了首批山西省农远工程项目校建设工作,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铺平道路。2008年学校自主开发完成了东阳关中学网站建设和东阳关中学教学资源平台。自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以来,学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Office办公软件、Adobe Photoshop CS4图片处理软件、GSP5几何画板软件、教师教研博客等培训学习工作。领导带头参加,教师边听边练,网络管理员现场解答,考核合格率达100%,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电子集体备课平台,实现了教师备课的无纸化、共享化。通过网站、资源库、网络硬盘等平台,学校实现了校本资源的共享。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积极组织、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重视过程、并形成了培训成果。教师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荣誉,其中郭志波老师的“信息技术与地理课整合课”获得县一等奖,宋苏永老师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整合课”获得市一等奖,李端良老师的“信息技术与美术课整合课”获得市一等奖,2011年我校王涛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电脑绘画大赛”,并取得了一个金奖,两个银奖,三个铜奖的好成绩。

北坊小学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学校突出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用花草树木美化、绿化;还对东西两侧墙壁每一墙垛都进行了主题鲜明的设计,墙壁上有革命发展历程、古诗词配画等浮雕;教学楼内以每一层的走廊为教育阵地,建设了文学、艺术、安全法制、健康卫生、荣誉五大文化长廊,走廊内的墙壁上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教育轶事、学生自创的绘画作品和简报、宣传栏等;各班级内设立了图书角,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黎城县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设想

——科学引领,全面协调,实现特色学校持续发展 在今后几年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我们要通过把握两对矛盾:历史传承与开拓创新,内涵挖掘与突破瓶颈。做实两个规划:短期规划与长期战略。做到两个增加:加大教科研培的力度,保证用最新、最全的先进理念引导各校特色建设,协调各方加大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追求两个全面: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实现对黎城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科学引领,实现特色学校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把握两个矛盾:历史传承与开拓创新,内涵挖掘与突破瓶颈。在传承我们黎城县特色学校优势的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开拓途径。既要保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在对特色内涵进行深度挖掘的同时,要突破固有模式,突破思维局限,大胆设想,积极探索。但也要避免为突破而突破,为创新而创新的表面工作,凝神定气,踏实推进,深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

做实两个规划:短期规划与长期战略。我们要抢前抓早,全局谋划,既要根据校情、县情,制定出细致全面、具有操作性的一年规划,还要精研探索特色建设的新理论,制定出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能够实现特色学校长远发展、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长远战略。

做到两个增加:加大教科研培的力度,保证用最新、最全的先进理念引导各校特色建设,协调各方加大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追求两个全面:我们特色学校建设追求两个全面: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下载艺术教育特色验收汇报材料(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教育特色验收汇报材料(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厅特色产业园验收汇报材料(范文大全)

    崇川经济开发区情况汇报 一 、基本概况 江苏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 1997年5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正式命名为江苏南通台商投资开发区。2005年经国......

    发展艺术教育特色(范文大全)

    发展艺术教育特色,打造特色高中 作者: 课题组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07日 株洲市四中建校于1957年,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80号。1997年2月,学校成为株洲市首批规......

    艺术教育汇报材料

    搭建艺术教育发展平台 积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鲁村中学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六日 搭建艺术教育发展平台 积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幼儿园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幼儿园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幼儿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户外面积2808平方米,配有8个班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可容纳200多......

    特色教育汇报总结

    卫溪南关外小学 特色教育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2016年6月12日 卫溪南关外小学特色教育创建工作活动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

    XXX小学特色小学评估验收汇报材料

    XXX小学特色小学评估验收汇报材料 营造书香校园 开启美好人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 “年间佳处惟五月,夏浅胜春最可人”在这风光秀美,......

    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增强教育实力,激发艺术教育活力,努力创建艺术特色品牌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全面......

    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工作年度总结近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开展特色教育,针对镇中心校活动要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理念,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低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