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革命材料题
两次工业革命主题综合材料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分)
电力能源和内燃机动力;
(3)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环境污染;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科技的时候,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科技。
三、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其发明者是谁? 飞机;(2分)莱特兄弟;
材料二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贷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粱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l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l2月26日,爱因斯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1分)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上升幅度大;煤炭用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2)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4分)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于人之间的交流。(3)材料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热爱、崇敬等感情(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4分)
电灯、电话、电报等(3)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其广泛使用有哪些影响?(4分)
①推动了交通行业的发展,间接导致了飞机,汽车的出现,改变了船舶动力来源,使船舶的航速大大提高,使全球的工业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②导致大量开采石油,让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危险,广泛使用使空气质量恶化,污染环境等。(两个方面回答)
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两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 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
材料三:苏联的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飞入太空的人,美国人随后又登上了月球,中国也在2004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①材料一中所说的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这次革命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①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②材料二中所说的以电为能源的新发明有哪些? _②电灯、电话等。③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技术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④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请回答:
(l)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因为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材料一 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3分)
蒸汽机
煤炭
电力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70年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英国,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分)
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分)②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
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保护发明创造;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美】沃尔特·李普曼:《道德序论》
材料二: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 请回答:
(1)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是什么?(1分)它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依据材料一,说说这场革命的基本特征。(1分)
珍妮机(珍妮纺纱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这场革命中的哪项发明有关?(1分)它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影响?(1分)这项发明也带来了交通领域的变革,请举例说明。(1分)
瓦特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分);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1分);火车(蒸汽机车)或汽船(蒸汽轮船)
(3)依据材料二,谈谈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2分)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七、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性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材料一: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种称为“珍妮 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基本因素。(4分)
英国比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或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或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图一中的人物被美国人称为“国父”,图二是19世纪60年代与之其名的总统,他们分别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共同的作用(1分)
华盛顿(1分),林肯(1分);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不惜重金建设学校。——王斯德主编《初中历史教师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2分)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1分)
推行全民教育政策;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输入欧美科技和人才。(答对其一得1分,最高不超过2分。)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向欧美等先进国家学习。
(4)综上所述,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
八、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某中学初三(5)班准备开展“探寻科技文明的足迹,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 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正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三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梅雪芹在《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材料四 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
材料三:见下图(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中的英国陈列馆)
【以史为鉴促发展】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1分)
贡献: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机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请以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论证材料二所表达的观点。(3分)
第一次:火车、轮船;第二次: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各举一例即可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
环境污染、公共健康问题突出。(任意答1点即可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分)
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总结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1分)
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1)据《广州日报》消息:来自剑桥大学赠送的一株“牛顿苹果树”移植将在汕头大学扎根„„这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个科学巨匠相关?(写出序号,1分),其重大的科研成就有哪些?(至少列举两项,2分)图A,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数学微积分,力学三定律(写出两点即可)
(2)材料二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2分)
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在英国陈列馆中 “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这种动力机器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在当时,各国要把世博会展品运往展览地可使用哪些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2分)汽船和火车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2分),由此得到哪些启示?(1分)
原因:政治上,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济,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分)启示: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创新、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1分)
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让我们沿着科技的发展轨迹,结合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知识再现】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把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结合后在动力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2分)
成果:改良蒸汽机的发明。(1分)意义: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或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各举一例)(3分)
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太阳能等。【能力提升】
(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关系:各领域相互渗透(或相互促进)。(1分)史实: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技术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历史感悟】
(4)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材料二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第二篇:历史专门:工业革命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何时?这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举出二例说明人们今天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3)材料二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 答案:
⑴ 19世纪70年代;(2分)电力的广泛使用。(2分)
⑵ 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2分)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2分)
举例:如电灯、汽车(学生举例只要切合题意即可适当得分)。(2分)电灯和汽车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给我们带来光明和交通的便捷。(2分)
⑶ 技术进步与环境恶化问题。(1分)
思考:使用先进技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要切合题意即可给分)。(1分)
2、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次工业革命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你能分别说出它们都有哪些成就吗?(各举2例)(2)这些成就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3)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答案:(1)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成果有火车、汽船、珍妮机等。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成果有汽车、飞机、电话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成果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基因工程等。
(2)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等。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举措?(2分)
(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举一例)(2分)
(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1)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2分)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4分)
(4)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2分)
一战启示:世界大战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篇: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开课
7课
秦雁
遵义县第二中学
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3.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2.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视频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英国工业革命》视频,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视频材料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
师: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问: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后来冶金、采煤等其他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有哪些呢?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后来在纺织领域又相继有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是一个在工业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瓦特蒸汽机相对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的有何重大意义?
生答后师说:水力动力要求水资源丰富,高山峡谷落差大,且受枯水季节限制。蒸汽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能广泛使用。从此,工业分布由分散走向集中,而且动力强大,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产品的猛增和原料的需求,对交通运输的革新提上了日程。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检测一下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的掌握情况。请说出内容项中主要发明的名称。再看国别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后老师说: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主要来源英国,几乎没有突破一国范围,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和完成时间。
2、结合补充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从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考虑)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结合补充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交流推向全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逐题归纳总结。(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问:世界市场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呢?(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市场产生发展情况)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探讨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时,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必需性,殖民扩张实力增强,新交通工具出现,工业品强大的攻击性等方面考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原因:机器大工业生产急需拓展世界市场;实力空前增强,大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新交通工具出现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价廉物美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品的利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的影响,要强调从对殖民国家,殖民地国家和世界联系影响三方面考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破坏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进步;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分析事件影响,应从作用的多个对象考虑。就某一对象也不能一言概之,应一分为二的分析,如对殖民地而言既要看到破坏性,也要指出建设性。
四、本课总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五、拓展延伸: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同时,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工业革命对中国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下面问题。1、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读后思考:(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分别指什么?(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2、同光中兴时兴办了近代企业,为什么第一次科技革命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获得什么启示? 课后探究:如何全面地评价工业革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怎样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社会? 教学反思:
使学生掌握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了学生材料解析能力。懂得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联系中国历史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四篇: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述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编辑本段]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这一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彭献成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绝非偶然现象,而有其客观必然性。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战后初期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蓬勃向上的民族创新精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二是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1]
刘仲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发于美国原因在于美国具备如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生产方面以电力技术和航空技术领先。物质条件——美国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建立了各种学会组织,科研体制多元化。[2]
彭树智认为,从战争形式的历史交往角度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并非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和充分展开的条件下进行的,争夺科技人才的结果便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美国在二战中,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本国人才的培养,因而受益最丰。[3]
[编辑本段]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和特点
1.起讫时间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4]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5]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胡才珍认为,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6]
张象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技术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三大突出特点。[7]
卞春元认为,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技术革命具有如下特征:即技术科学化、技术群体化、技术智能化、高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8]
刘大椿、马书春认为,现代科技革命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科学进步与技术开发紧密地结合;二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生产中得以产业化,从而对生产力进行改造,使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9]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军带民”,即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10]
初3历史课本: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其次,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三、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问题。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许多学科基础和技术雏形虽然孕育于战前的和平时期,但如果没有战争和军事需求的推动,它决不会急匆匆地降临人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这次科技革命。[11]陈本红也持此观点,认为二战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2]
钟伦荣从科技与二战的双向逻辑关系出发,指出科技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观动因之一,是决定战争演变的制衡力量;而二战使许多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形态,成为战争的工具,同时又催生了一系列最具深远意义并揭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助产婆。[13]
彭树智用“历史交往”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来说明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突出的意义之一在于它促进了始于4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个革命之所以发展势头持续不懈、发展速度有增无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交往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14]
四、澄清几个概念
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这几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者们论述较多,且存在较大的分歧。
张象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包括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它们在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逐渐联系在一起,依次而出现,又在交错中进行。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人类在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飞跃被称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和根本性的变革;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是指国民经济的实际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致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15]
孙衔、刘迅等人认为,科学革命一般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重大飞跃,它常以科学理论突破的形式表现出来;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的重大变革,它往往以科学革命作为基础,又常常作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先导;工业革命仅指人类在工业化社会中生产领域里所产生的飞跃;产业革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而在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引起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所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中生产领域内的进步,而后者反映的则是任何社会中主导产业形式的变化。[16]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不可混为一谈。科学革命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和科学研究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的重大变革,而产业革命不仅具有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内容,而且具有经济和社会的性质和内容。所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只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时才会促进产业革命发生,并非任何技术革命都能导致产业革命。[17]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者们从多方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由于论述角度不同,因而结论各异,现将其归纳如下: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
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18]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19]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20]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22]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23]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25]
注释:
[1]彭献成:《试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的原因》,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6期。
[2]刘仲:《发展技术论》,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215页。
[3][14]彭树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技术革命》,载《西北大学学报》,第25卷(第88期)。
[4][7][15][18][19]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291—293页、280—294页、298—301页、302—303页。
[5][10][11]陈能宽主编《理性的辉光:科学技术与世界新格局》,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17—20页、13—16页。
[6][20][22][23]胡才珍:《精粹世界史: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158-159页、160—164页、164—168页。
[8][24]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8—94页、238页。
[9]刘大椿、马书春:《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12]陈本红:《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科技革命》,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3]钟伦荣:《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6][25]孙衔、刘迅等著:《简明新技术革命知识辞典》,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133页、139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资料室编《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介绍》,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21]林今柱等著:《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第五篇:工业革命教案
《工业革命》教案
姓名:谢莎学号:200704301106
教学题目:第三章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讲课人:谢莎
一.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通过呈现首张图片引入“工业革命”这个话题。
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后进行小结,回顾所学。最后布置一道家庭作业,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工业革命。
第二课时安排学生看《大国崛起》——工业先声。此片很好地反映了工业革命中的背景,过程,重要人物,相信学生看后会对工业革命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知识:1.从三个方面认识工业革命:
①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
②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③工业革命的大体进程及主要发明是什么?
2.深刻理解瓦特发明蒸汽机的重大历史意义。
3.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谓“科教兴国”,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知识,学习和运用技术,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业。
能 力: 通过对牛顿,瓦特,亚当斯密的理解,着重引导学生平时的实践能力,动手
能力,创新性,对知识的思考和升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难点: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采用讲授法,通过幻灯片和影片来进行教学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呈现首张图片引入“工业革命”这个话题。
2. 英国的原因,进程,扩展,瓦特蒸汽机的意义,影响。中途,对划线的进行提问,积极调动学生的思考
3. 小结。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所学,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
七.教后思考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抽牌提问法,电影),教师做好总结和检查工作
第一课时
重点:1详细讲解本课的重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
2解决本课的难点,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
3看完片段(《大国崛起》中关于牛顿,瓦特,亚当斯密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大家知道这个建筑叫什么名字吗?(如果学生知道,就请他为所有学生讲解一下这个地
方是用来干什么的。如果学生不知道,我就会向大家来讲解。)
这个建筑啊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水晶宫。(在黑板上板书)它始建于1850年,完
全用钢铁骨架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长563米,在19世纪中叶,水晶宫是欧洲最宏伟
和最富想象力的建筑。
但令人惋惜的是,1936年的一场大火把它彻底毁灭了。(显示下一张图片)今天,残
存的雕塑只能静静地伫立在风中,面对每日缓缓升起的朝阳,追忆往昔,感叹世事的沧
桑。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在它的穹顶下。(显
示下一张图片)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15
5年前那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
会”。(在黑板上板书)
这次伦敦博览会开幕以后啊,可以说是人潮涌动,展出的产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除了
艺术品和来自国外的各种动植物以外,主要展出的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包括轮船的模型
啊,机车的模型啊,还有各式各样的机床,这标志着英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
界工厂,也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取得了成功。
好,那么到底有哪些工业产品?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如何进行的?它取得了哪些成就?
为什么偏偏在英国而不是其它国家?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解
大家翻开课本第63页。(幻灯片显示下一张)首先介绍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
本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待课程讲完后,让学生把重点和难点做一个标记。
开始讲解:关于工业革命我们主要从7个方面来学习(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1)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2)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3)工业革命的大体进程4)工业革
命的主要发明5)工业革命的扩展 6.)蒸汽机:瓦特发明蒸汽机的重大历史意义7)工
业革命的影响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呢,是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鼠标点击一下显示)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
极发展海外贸易,尽心殖民掠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
原料产地;(鼠标再点击)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
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鼠标再点击)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待学生把这些知识点再书上勾画或在笔记本上抄完后,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讲解。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二)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难点)
这个问题我以提问的形式来讲解,这要点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学生回答时
会给予一定的提示。在提示下完成解答后,显示答案。(鼠标逐个点击)即:
1.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经过17世
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权利法案》和《王位
继承法案》的公布,都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的政治统治,扫除了封
建主义的障碍。资产阶级掌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促进了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的到来。
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这一时期,英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进行奴隶贸易,从殖民地掠夺财富。对内政府还
发行大量国债,搜刮国内人民。这些财富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手中,并且转化为工业革
命必需的资本。
3.18世纪以后,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它不仅生产规模大,技
术先进,而且分工细致,劳动生产率也很高。这为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同时,工业革命也是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基础的。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
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如培根、牛顿等,牛顿的力学三大
定律为机器的出现解决了许多理论上的问题。
4.由于圈地运动的开展,英国最先形成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资劳动力者三层式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作为工业革命先导的农业革命的发生;有利
于社会财富向工业资本的转化;有利于生产与科研、企业家与科学家的结合;有利于
打破封闭型旧教育体制 并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有利于形成开放型的国内消费模式,促成消费竞争,从而给社会生产造成强大的需求刺激。综上所述,到18世纪中叶英
国已经具备了工业革命所必须的全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前提,所以,工业革命最
早就在英国发生了。
这个问题是本节的难点,学生下去后通过了解把它记下来。
待学生抄完笔记后,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三)工业革命的大体进程和主要成就
1.(鼠标点击一下)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
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不
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2.(鼠标点击一下)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
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3.(鼠标点击一下)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
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
化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鼠标点击一下)
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为了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人
们想方设法改进运输工具。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他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
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也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
代。
5.(鼠标点击一下)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接下来,欣赏一系列工业革命的图片。第一张是工人在棉纺织厂工作。第二张是瓦特及他发
明的蒸汽机。第三张是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图片。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四)工业革命的扩展
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包括法国,美国,德国。
后来,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俄国,奥地利,日本。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介绍法美德三国的工业情况。
其中,向学生讲解一下法国不如英国的原因:1,企业经营分散2.中小农经济长期大
量存在3.高利贷资本发达4.法国社会动荡不安5.在与英国争霸中失败。
再讲解一下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2,国际环境优
越,少受战争之害3,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生
产经验 4没有封建势力,不受封建势力的制约。之后,要特别强调美国采用推广
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
及。(这个很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
对于德国主要强调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工业革命的进程。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五)蒸汽机:瓦特发明蒸汽机的重大历史意义
这个问题以提问的形式来讲解。点一两个学生回答后,显示答案。(点击鼠标)即:
1.它不仅解决了机器的动力的来源,成为当时万能的发动机,而且把各生产部门的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组成机器生产线,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2.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认识自然和
利用自然的一个突破。它给工业革命以极大的推动力,保证了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
和深度发展,进入更高技术革命时期,即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六)工业革命的影响
我们知道,一般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工业革命有什么积极
影响和消极影响呢?(让学生先把书看一下,然后在幻灯片上呈现答案)即:
积极:1.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2.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自由主义兴起
3.社会结构重大变革,两大对立阶级分裂,工人运动兴起
4.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5.密切了世界联系,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方从属西方
6.对亚非拉地区产生双重影响
消极:1.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2.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 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3.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使得无产阶级日益贫困。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七)小结
回顾所学,我们对工业革命呢做一个小结,大家看屏幕。跟着我一起把这节课关于工业革命的进程整个过一遍。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三.随堂练习
新课讲解完毕后,给学生做一些随堂练习。有两道选择题。
(显示下一张幻灯片)
四.作业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问:他们各有什么成就?对工业革命有何影响?根据你对他们的了解写一篇100字的感想。
注:(对于牛顿,瓦特,亚当斯密三个人的简要介绍,我会先给学生看一个10分钟的短片,是《大国崛起》——工业先声中的一个片段。给学生看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他们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己下去查资料,做好这个练习题,后天交上来。尤其是对于谈感想那一部分,主要注重对科学技术和思考这两个方面)
第二课时
重点:看完《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看《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注:该影片主要有如下内容,共45分钟
背景(01:24~02:43)
英法七年战争
纺织业
瓦特,博尔顿
牛顿,瓦特,亚当斯密(17:00~31:22)
滑铁卢战争
交通运输(37:00~38:40)
水晶宫,炫奇会(38:40~40:50)
维多利亚女王
衰落
作业:预习下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