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3 05:0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9月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9月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篇:2011年9月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

附件:

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原料管理,保证化妆品的卫生安全,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订《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化妆品生产企业各部门对化妆品原料的评审、选择、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及事故处理的操作或培训指导,也可以作为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日常监管的指导文件。化妆品原料生产商或原料贸易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可参照本《指导意见》。

第三条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原料管理(包括采购、验收、验证、储存、发放、使用等)的各项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流程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溯源性。

企业内部对原料的管理一般可作如下分工:

(一)研发部门负责原料的选择和试验、质量判定、参与异常处理,并负责提出制定原料质量检验标准的具体指标;

(二)品质部门负责制定原料质量检验标准,以及原料的取样、检测、留样管理、质量判定及异常处理,该部门原则上直接对企业总裁负责;

(三)管理层负责原料选择的最终批准及事故处理;

(四)采购部门负责原料的采购及供应商管理;

(五)仓储部门负责原料的收发、储存及除虫防害等仓储环境的管理;

(六)生产部门负责原料的正确使用。

第四条 化妆品原料的使用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对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应进行风险评估,对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应进行分析。

第五条 为了解化妆品原料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和化妆品原料的技术参数以及原料的性能、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等信息,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向化妆品原料生产商或贸易商索取原料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有限制要求的原料相关指标的资料,且这些资料必须是经盖章确认的正式文件。

第六条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掌握原料的下列基本信息并建立档案:

(一)原料生产商或贸易商名录;

(二)原料标准中文名称、INCI名称、CAS号、分子式、商品名称、原料的性状、用途以及基本技术参数等;

(三)原料的安全数据单、质量规格、使用限量和使用要求、原料的化学结构式、简单的合成工艺、可能存在的杂质等;

(四)复配原料(包括植物原料)的组分、可能存在的杂质、使用限量、安全数据单等;

(五)植物提取液所用的溶剂、防腐剂、稳定剂和辅料;

(六)着色剂的索引号(简称CI号)。

第七条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掌握原料的使用要求和在化妆品产品中应标注的警示用语。

第八条 对原料供应商进行评估的人员组成,应当包括管理层以及研发、品质、采购等部门的人员。

第九条 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体系。应由企业成立评估小组,对意向中的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现有主要供应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估。评估项目应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质量保证能力、研发能力、环境管理、产能、售后服务、内部可追溯性、原料价格等,对重点原料供应商还应定期现场核查其生产情况。建立评估档案,并做好评估记录。

第十条 应从原料的特性如安全性、稳定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先由品质部对原料样品的基本技术参数进行初步检测(个别指标无能力检测的可外送检测),再由研发部进行配方配伍性试验,然后对研发的产品进行评估/测试,最后提供建议给管理层决定是否选择该原料。

第十一条 原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它相应的质量标准,并能满足产品研发及生产的要求。应特别注意禁用/限用原料的控制。

第十二条 原料应从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购进。按照采购程序及供应商的评估报告进行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现行化妆品标准的要求。严禁采购和使用来源不明、假冒伪劣的原料。

第十三条 应当与原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责任。采购合同中应当包括原料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质量责任方面的内容。

第十四条 应当建立健全原料采购档案,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使用原料来源可追溯。

每批原料在购进时必须索取检验报告(COA)或供应商的相关合格证明,对有怀疑的供应商,可要求其提供加盖公章的原料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需要检验检疫的进口原料应索取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第十五条 检查原料包装前后批次的一致性和外包装的完整密封性,确保无破损或渗漏。例如:检查铁桶包装是否变形、渗漏。若铁桶变形、渗漏或有锈迹,应隔离待检。

第十六条 检查标识,并记录。原料标识应包括原料品名(INCI名)或化学名或商品名、品质分级、数量、供应商、产地、生产批号、保质期等。

第十七条 核对送货单、采购单,对原料过磅抽查(抽查比例大于或等于30%);抽查无误后,将原料放臵于进料检验区,在送货单上盖章、签名确认。

第十八条 仓库收到原料的检验报告(COA)等相关合格证明后,填写物料标识卡、送检单。

第十九条 应当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强化原料进厂检验,并将检验报告留档备查。

品质部根据企业原料质量检验标准, 对原料微生物、理化指标进行内部检测或委托外检。

第二十条 仓库收到品质部门的检验结果标识后,将原料按合格、不合格分区存放,并在合格物料标识卡上填写相关信息。

第二十一条 原料储存时,必须对包装进行除尘、清洁或拆除外包装,并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区存放。

第二十二条 原料的储存环境应当保持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并离地存放。储存容器应密封,防止混杂和沾污。

第二十三条 根据原料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建议将原料分类别进行安全性管理。

对于易燃、易爆或腐蚀性化学品原料,应当贴上明显的警告标识,远离火源、水源、电源,并严禁烟火。

部分原材料需使用二次容器储存,以防止其泄漏后污染或腐蚀其它原料。

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原料应按规定条件储存、监测并记录。第二十四条 应当确定原料的保质期,确保所使用的原料在有效期内;原料在储存期内应定期检查,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检;若原料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应重新评估剩余原料是否适用。

第二十五条 库存原料,至少年度盘点、核实帐务一次,确保仓储可靠性。

第二十六条 原料取样环境需洁净;取样员应着洁净工衣,戴口罩、帽子、手套等;取样器具在使用前应经过消毒处理,若取样用途为微生物检测,该工具/器具应经高压灭菌后,用牛皮纸包好,到取样现场才打开使用;原料取样后应做好取样口处理,避免对物料产生污染。

第二十七条 取样容器建议使用PP瓶。部分偏酸性、油脂、溶剂或特殊原料,建议使用玻璃器皿盛装。

第二十八条 取样数量一般为三份,分别用于检验、复检和留样。每份取样量为检测需求量的3倍。

第二十九条 原料留样室环境要求同原料储存环境,部分原料样品应控制温、湿度留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留样一般每隔三个月定期观察,出现异常时进行复检。原料留样一般保存到当批原料使用完后一个月或有效期后一年。

原料留样应由专人管理,并做进出记录。

第三十条 原料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由专人发放。原料进出应建立“进销存”台账。

第三十一条 应当确保发放合格原料。若原料包装破损,需通知检验员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第三十二条 原料使用,应当确保一人称量,一人复核。根据生产配方及工艺进行原料添加。

第三十三条 不合格原料应专区存放,并贴有明显标识;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有处理记录。

第三十四条 特采使用的原料,需经过管理层批准后,进行复评估或让步接受使用,并做好原料使用流向记录。

第三十五条 原料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堵塞或修补泄漏口;若泄漏口无法控制,应将泄漏原料引导至泄漏池,或根据原料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并严密监视,以防火灾或爆炸。

第三十六条 原料发生污染或交叉污染时,应将受污染的原料/产品隔离处理。

第三十七条 原料不慎进入眼睛或面部,应立即用冲眼器冲洗;若接触皮肤,导致过敏或有其它异常现象时,应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必要时送至医院处理。

第三十八条 原料采购、管理、检验等人员应具有精细化工、生物、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学历,或具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以上人员应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

第三十九条 参与原料管理程序的所有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延续性培训,并经过内部考核合格。

第四十条 用于检测原料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校验,合格使用。第四十一条 原料检测方法,应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他相应的质量标准。

第四十二条 建立产品研发人员选用原料管理制度,包括产品研发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产品研发所涉及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产品研发人员应对选用原料负责。

第四十三条 必须了解选用原料的来源、原料的技术参数以及原料的安全性数据资料,确保安全使用原料,并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要求,提出和标注原料和产品的警示用语和注意事项。

以上技术资料企业需严格存档管理。

第四十四条 委托生产化妆品必须签订委托生产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生产的品种、品名、规格、数量、时限等。

第四十五条 受委托方必须遵从上述化妆品原料管理的各项程序要求,对生产使用的原料及半成品质量严格把关,并对所生产化妆品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四十六条 由委托方提供配方或原料进行委托生产化妆品的,受委托方有责任对配方进行审查,并索取相关原料检测报告,确认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要求,不得添加禁用物质或超量使用限用物质。

由委托方提供半成品进行委托生产化妆品的,受委托方有责任向委托方索取其《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半成品检验报告等资料,确认对方《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许可范围包含该品种,且该半成品卫生质量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要求。

以上所索取资料企业应当存档备查。

第四十七条 原料的使用要求见《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原料的标准中文名称和INCI名称见《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

上述文件如作修改,本《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可作相应调整。

第二篇: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台帐

1、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申报档案„„„„„„„„„„„„„

2、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申报档案„„„„„„„„„„„„„

3、已获得卫生部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产品名录„„„„„„„

4、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档案„„„„„„„„„„„„„„„„

5、已通过省卫生厅备案产品名录„„„„„„„„„„„„„„„

6、产品名录及标准操作规程

7、化妆品卫生监测和监督档案„„„„„„„„„„„„„„„„

8、原料档案„„„„„„„„„„„„„„„„„„„„„„„„

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样例(供参考)

1、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

2、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制度„„„„„„„„„„„„„„„

3、原辅材料管理制度„„„„„„„„„„„„„„„„„„„

4、产品贮存管理制度„„„„„„„„„„„„„„„„„„„

5、环境卫生制度„„„„„„„„„„„„„„„„„„„„„

6、清洗消毒制度„„„„„„„„„„„„„„„„„„„„„

7、卫生质量检验制度„„„„„„„„„„„„„„„„„„„

8、生产过程卫生制度„„„„„„„„„„„„„„„„„„„

9、生产人员管理制度„„„„„„„„„„„„„„„„„„„

10、产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11、缺陷品召回制度

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表格样例(供参考)

1、人员卫生管理部分„„„„„„„„„„„„„„„„„„„45

2、原材料部分„„„„„„„„„„„„„„„„„„„„„„48

3、贮存与运输部分„„„„„„„„„„„„„„„„„„„„54

4、生产过程和岗位操作部分„„„„„„„„„„„„„„„„60

5、品质管理部分„„„„„„„„„„„„„„„„„„„„„68

四、附录„„„„„„„„„„„„„„„„„„„„„„„„„„„82

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82

2、《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88

3、《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105

4、《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117

5、《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5296.3-1995„„„„„124

6、《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128

7、《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送审稿)„„„„„„„„„„„„134

8、《化妆品卫生规范》(节选)„„„„„„„„„„„„„„146 前 言

近年来,化妆品生产发展迅速,生产经营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规模化经营不断开展,消费需求多层次,产量和销量持续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化妆品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消费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我省是化妆品生产的主要省份,厂家众多,产品也行销全国各省市,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据统计我省化妆品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职工总数在60人以下的占70%以上,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卫生意识淡漠、质量管理缺乏、自我发展无力等问题。

同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依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开展生产企业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近二十年来的检查内容局限于企业的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培训情况,而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飞速发展,卫生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都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重点也向原料管理、生产过程、卫生质量管理方面转移,以往那种简单的监督模式已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为解决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内部管理中由于自身水平局限对现行规范所涉及的各种要求无所适从的问题,同时寻求卫生监督改变监督模式的突破口,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既能使企业有章可循、也让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我们组织制定了《浙江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用尽可能简单易行的方法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年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之中,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树立样板。通过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规范化、格式化文本的应用,切实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帮助化妆品生产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台帐

(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申报档案

1、卫生许可申请表

2、所在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现场审核合格的证明材料

3、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生产环境检测报告

4、生产企业厂区和周围环境平面图

5、生产场所(车间)布局及生产用房使用面积平面图

6、生产工艺流程及简图

7、主要生产及检验设备清单

8、检验人员考核合格证(原件)

9、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材料

10、企业卫生质量控制体系相关材料(包括卫生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等)

11、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二)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申报档案

1、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申请表

2、产品配方

3、生产工艺简述与简图(标明所用到的生产设备、原料)

4、与该产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设备清单

5、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属于初次申报产品进行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的可提供样稿,属于变更批件进行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的,应提供市售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6、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7、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三)已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名录

产品名称

批准文号

批准日期

有效期限

换证情况

备注

(四)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档案

1、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登记表

2、《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4、产品配方、限用物质含量

5、产品质量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6、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化妆品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卫生质量检验报告,检验项目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和《化妆品检验规定》中规定的微生物指标和卫生化学指标进行。

7、产品标签、包装、使用说明

(五)已通过备案产品名录

(六)产品名录及标准操作规程

(七)化妆品卫生监测和监督档案

1、现场检查笔录

2、产品样品采集记录

3、非产品样品采集记录

4、卫生监督意见书

5、卫生检测报告(每净化车间的洁净度指标监测报告、生产过程中环境监测报告、工人手表面细菌总数检测报告)

6、整改情况

7、其他

八)原料档案

1、所使用的原料名录

2、原料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或品质保证材料

3、进口原料检验检疫证明

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样例(供参考)

1、***公司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 关于成立卫生管理机构的通知

为适应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提高卫生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处(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1名(总经理或企业分管卫生的副总经理)副组长:2名(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卫生部门负责人)

组员:由卫生、技术、工会等职能部门和有关车间主任组成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公司的 卫生安全工作(注:副组长为公司卫生管理负责人)。

二、各车间卫生管理机构: 负责人:车间主任 组员:各班(组)长

三、*** 处(科)为本公司卫生管理机构,在其内设专(兼)职的 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卫生安全工作。

1、建立好本单位的卫生安全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2、依法组织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条例》规定不得从事的有关患者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依法组织对员工的卫生习惯教育与卫生知识培训。

4、向员工提供符合化妆品卫生安全要求的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

用品,保证产品卫生质量。

5、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和各部门卫生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四、***为公司专职的化妆品卫生管理员,承担本单位化妆品生产活动卫生管理的职能,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培训,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二)制定化妆品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检查化妆品生产过程的卫生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化妆品卫生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五)建立化妆品卫生管理档案。

(六)配合产品召回、不良反应投诉处理等相关工作。

(七)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本单位的化妆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八)参与保证化妆品安全卫生的其他卫生管理工作。***公司 年 月 日

2、卫生管理制度

一、卫生管理机构

1、为明确管理,加强职责,公司成立卫生管理小组,落实日常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

2、各部门在卫生管理小组监督、指导下,各司其职,落实本部门相关的卫生管理职责,保证日常环境卫生,营造整洁工作环境。

3、公司指定质管部负责全公司日常的卫生管理工作,并制定专职的化妆品卫生管理员负责公司卫生管理日常工作。

4、卫生管理小组对公司各部门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检查情况做好记录,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到公司管理层。对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卫生管理小组应当做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于问题严重并可能影响成品卫生质量的,应当要求立即改正,必要时报公司决策层责令停止生产。

二、卫生管理人员

1、卫生管理小组应当由具有化妆品生产经验和质量管理经验的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小组成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化妆品生产中相关的卫生管理内容。

2、质管部门负责卫生管理小组的日常工作,有专人负责。各部门都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卫生管理工作。

3、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掌握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卫生质量关键控制点,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经过专门的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

三、卫生制度

企业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

3、原辅材料入、出库管理制度

一、入库管理:

1、采购人员在进行原料正式采购之前,原料的样品须经质管部门检测合格后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原料的订购;

2、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原辅材料送货清单清点核对数量后接收,并将送货单备份给质管部门。待检原辅材料经质管部门检查合格后由仓库管理人员及时入库,原辅材料须放置在仓库指定位置,不合格原料立即退货,并做好相关记录;

3、及时将入库及退货信息输入系统,保证系统即时库存的准确性。

二、存货管理:

1、库存原料要根据原料特性以及使用目的原料应分为冷藏保管、高温保管、常温保管、分类保管。

2、根据原辅料的品牌、品种及型号进行区域分类、分批次保管,每批次原辅材料粘贴入库批次信息表,以保证使用时先进先出。使用周期长的原料超过一年必须重新检测,确保原料没有变性、无微生物超标情况,并随时检查库存状态,针对不足之处立即改善。

3、根据原辅材料不同特性,采用适当的贮存方法。易燃、易爆品必须单独存放并配备适当的防护措施,加以特殊标识,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和防火措施。保持原辅材料仓库稳定合理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条件,每日清扫、整理,维护库存环境卫生。

4、实行存货定期盘点制度,对库存原辅材料定期月末盘点。发现问题和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确保做到帐实相符。

5、通过对原辅材料周转日的管理,实行长期库存定期报废制度。由质管部门定期检测,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保存处理记录。

三、出库、退库管理:

1、原料计量人员必须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原料领用。采用先进先出法提前一天领用好相应原料。并填写出库单及原料检验批号记录,以作为日后核对。由领用人确认签字。

2、计量结束后的原料应放在存放区,制造人员领用时必须与计量担当进行原料核对。

3、辅料领用人员-根据生产计划,采用先进先出法提前一天领用好相应辅材料。并填写出库单,由领用人确认签字。

4、生产中剩余辅材料应归类退回,区分合格品与不良品,不良品分供应商管理,统一做退货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5、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领用材料,必须有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领用。

6、每天将出库与退库数量输入系统,保证系统即时库存的准确性。

四、库房管理及其他:

1、材料的放置要考虑五距(墙距、柱距、物距、顶距、灯距),方便材料的出、入库。使用货架式管理,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仓库空间。

2、仓库内有明显的标志划分待检区、合格品区与不合格品区。

3、仓库要有通风、防尘、防潮、防鼠、防虫等设施。每日对仓库进行整理,保证仓库的整洁、卫生。

4、非仓库人员不得随意进出仓库。

5、仓库内严禁烟火,并按消防部门规定配备符合标准的消防器材。

4、成品储存管理制度

一、成品入库程序及管理: 1.成品入库程序:

生产部门每次需入库的成品必须在质管部门检查合格(粘贴黄色标签)、清点准确数量、规格后,成品进入仓库待检区,仓库管理者接到质管部门微生物检验合格通知后方可入库。

微生物检验合格 微生物检验不合格(1)每品目、每批次成品生产时质管部门现场依据GB/T2828-2003要求进行抽检,进行使用半成品确认、容器与半成品相对应确认检查、净含量检查、容器各配件对应及配套确认检查,合格后对该品目、该批次成品粘贴黄色待检中标签,并取样做微生物检测。

(2)生产部门根据质管部门检查通知进行成品入库准备:打印入库单(日期、品种、数量、批次),生产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复核签字,产品入库单(一式三联:仓库管理留存一联,生产部一联,质管部门一联)随入库产品交给产品仓库管理员,在相关凭证齐全的情况下由产品仓库管理员与生产部人员一起依据产品入库单清点入库产品(品种、批次、数量),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签字后方可进入成品仓库成品待检区。(3)生产部门入库人员须将贴有黄色检测中标签成品放置到成品待检区,并按照成品堆码标准整齐的码放在托盘上,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不许在货物上放置任何与货物无关的物品,如废纸、胶带,不得坐或躺在堆有货物的托盘上,空托盘应及时的堆放在指定的托盘堆放区,托盘堆放须整齐有序、要保证其安全性、存取的方便性。

(4)微生物检验:每品目、每批次成品微生物检验合格后,质管部门通知仓库管理者后,方可入库。

(5)仓库管理员负责接收与入库单(品种、数量、批号)相符的产品。其他无生产部门相关人员签字、质管部门微生物检验合格通知,均不可入库,待手续符合入库管理的程序后方可交由仓库管理员入、出库。

(6)产品出库后因故返库,须交由质管部门进行各项指标检查,检查合格后再办理入库手续,方可交由仓库管理员入库。

2、外加工厂家成品入库时仓库管理者清点数量后,成品进入仓库待检区。通知质管部门取样检查(粘贴黄色标签),仓库管理者接到质管部门微生物检验合格通知后方可入库。1)外加工成品入库时仓库管理者清点准确数量、规格后,成品进入待检区,通知质管部门进行检查。质管部门依据GB/T2828-2003要求进行抽检,粘贴黄色检验中标签,成品检查进行半成品确认检查、容器与半成品相对应确认检查、净含量检查、容器各配件对应及配套确认检查,并取样做微生物检测。(2)加工厂家入库人员须将贴有黄色坚持中标签成品放置到成品待检区,并按照成品堆码标准整齐的码放在托盘上,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不许在货物上放置任何与货物无关的物品,如废纸、胶带,不得坐或躺在堆有货物的托盘上,空托盘应及时的堆放在指定的托盘堆放区,托盘堆放须整齐有序、要保证其安全性、存取的方便性。

(3)微生物检验:每品目、每批次成品微生物检验合格后,质管部门通知仓库管理者后,方可入库。(4)仓库管理员负责接收与入库单(品种、数量、批号)相符的产品。其他无生产部门相关人员签字、质管部门微生物检验合格通知,均不可入库,待手续符合入库管理的程序后方可交由仓库管理员入、出库。

(5)产品出库后因故返库,须交由质管部门进行各项指标检查,检查合格后再办理入库手续,方可交由仓库管理员入库。

3、退货产品的入库:营销部门根据退货禀议上的退货品种、数量将退货产品在每月15号前的退回仓库,无退货禀议的产品不予接收。

(1)产品退库,由营销部人员根据本月的退货计划填写产品退货单(日期、品种、数量、退货客户名称、残次程度、退货原因),经总经理或营销副总确认签字后,退货单随退货产品交给退货仓库管理人员。

(2)物流管理员会同物流担当一起依据营销部退货单所列各产品(品种、数量、残次程度)进行清点。

(3)物流担当根据实际清点与营销部人员就退货单上的产品(品种、数量、批次)作核对,由营销部人员根据核对后的退货单作账面处理。

(4)报废处理的产品,须经公司领导审核决定后,支援部联系专业的化学品报废处理厂,物流科物流管理员会同财务部、支援部人员全程监督产品的报废处理并做好完整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退货重量、处理单位及处理人员签字,做好记录保存备查。

4、外购品、促销用品入库可参照成品入库程序。

二、产品储存管理:

1、为了便于产品出、入库,物品必须面向通道进行保管,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同时按标准高度摆放,避免物品挤压损坏。

库存物品码放应当离地、隔墙其距离不得少于10厘米、离顶50厘米以上;货垛顶距离灯具不小于50厘米;消防器材周围1.5m范围内禁止堆货或放置其他物品,对消防器材、配电箱加强管理,并定期检查和记录。

2、根据产品出库频率选定物品储存位置:根据物品的出库频率,将出进货频率高的物品存放在靠近出入口、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物品放在距离出入口稍远的地方;季节性的物品则依其季节特征来选定放置的场所。

3、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员工对库内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出、入库的时间,将类似的物品放在邻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4、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安排放置场所时,须把重的货物堆放在下边,把轻的货物放在货架的上边。需要人工搬运的大型物品则以腰部的高度为基准进行堆放。这对于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5、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在产品出库时应按先入先出的原则。产品在入库堆码时依据产品的入库批次,合理安排储位。减少人为造成产品报废,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6、仓库每周均要不定期的对库存做抽样盘点,出现产品数量、品种与账面不符时,应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查找原因,不得刻意隐瞒事实,私自更改。

7、产品仓库每月销售截止进行月盘点,由物流管理员、仓库管理员、物流担当共同参与。先由物流担当根据仓库账面制作盘点表,再由物流管理员会同仓库管理员根据盘点表核对产品实物,并签字留底。后由物流担当根据盘点结果制作账、实对照表,对于差异不得私自更改,刻意隐瞒。具体盘点制度详见《仓库盘点制度》。

8、做好储存环境温度的适时监控,记录每天的仓库温度,温度应控制在化妆品的安全储存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的地方不宜存放化妆品。因为高温会造成化妆品中的水分流失,乳化体遭到破坏,融化后质感变粗变散,失去化妆品的效用,对皮肤产生刺激。温度过低会使化妆品油水分离,膏体干缩,引起变质。

9、监控每天库存干湿度:湿度过高时,如晴天可打开大门加速空气流动、在阴雨天使用生石灰等吸潮材料降低仓库湿度。潮湿的环境是微生物繁殖的温床,过于潮湿的环境使含有蛋白质、脂质的化妆品中的细菌加快繁殖,发生变质。如化妆品包装瓶或盒盖是铁制的,受潮后容易生锈,腐蚀瓶内膏霜,使之变质。化妆品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

10、产品应避光储存,开箱货物及时封箱,紫外线有一定的穿透力,容易使油脂和香料产生氧化现象破坏色素。并经常打扫清理仓库,确保手摸货架、外纸盒、托盘无灰尘。

11、定期作“四害控制”处理,并记录每次处理的时间(查看记录),确保仓库无“四害”侵袭痕迹。门、窗、天窗及其它开口在不用时保持关闭,阻止鸟及其它飞行类昆虫进入。

12、在仓库中张贴各类警示标识(包括严禁烟火、禁止吸烟、非仓库人员,未经同意,不准入内等),做好警示。定期检查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

13、货架上不允许有空托盘,空托盘须整齐放置在指定的托盘区。产品装卸时,应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装卸搬运,实行文明装卸货物堆码无倒置和无超高现象、轻拿轻放、不得抛掷,防止包装物被撞击破损、被挤压变形。

14、坚持帐物管理清晰化。仓库必须建立实物进、出、存量明细帐,同时建立进、出、存卡片,做到日清日结保证帐、实、卡相符。并及时做好日常帐簿登记、整理、保管工作。

15、每月对储存物进行定期检查,做好记录。若发现泄漏、受潮、变质、霉变等质料问题,应填写“送检单”通知质管部门进行重新检验。仓库管理员接到检验报告后,若判为不合格品,则做好标识、隔离,直到处置。

三、产品出库程序:

(1)订单处理人员确认销售订单所列各种、数量均可满足的情况下,打印产品配货单,列明配货的品种、数量、客户、日期、货运公司等,交由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根据配货单准备货物。如产品品种、数量暂不能满足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销售订单中不能满足的产品作取消订购处理。

(2)仓库管理员在接到产品配货单后,根据配货单上所列内容,将货物放置于托盘或手推车上。在产品备货完产后经仓库复核人员再次复核,复核的内容包括三核对、三不走、三点清。

三核对:核对单据、核对品名规格、核对数量。

三不走:包装不好不走、质量不符不走、装卸不合安全规则不走。三清点:仓库配货人员配货清点、复核人员清点、发货人员清点。(3)复核人员在激光打印机上设置产品出库单号码,打印线人员根据产品打印的规则,将产品按一定的规则摆放,由激光打印机在产品外包装处打印产品的出库单号码。装箱人员将量重、体积大的产品放在运输箱的下部,量小、体积小的放在上面,并铺上缓冲材料。由自动封箱、打包机封箱、打包,最后称重。

(4)发货时,仓库发货人员根据发货清单及出货票贴,清点发货的箱数及客户名称。在核实无误的情况下才可将货物交由运输公司,做好出库的完整记录(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等),并对运输车辆的卫生状况进行确认。

(5)定期将出库记录按品名和数量进行汇总,记录至少应保持至超过化妆品有效期半年。

(6)下列产品不准出库:质量不合格、规格不符合、包装不牢以及产品外包装有积压、变形、检验不合格的产品。

四、日常管理:(1)工作服、鞋应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加强个人卫生意识。(2)禁止在仓库场所内吸烟、随地吐痰、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3)仓库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须穿工作衣裤、鞋。工作鞋仅限在工作场所内使用。

(4)上班必须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下班检查是否锁门、拉闸,消除安全隐患。

(5)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规操作。认真做好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对设备作好“定人保养、定人记录 ”,使设备始终处于可使用状态。

(6)及时清理机器设备的污垢、灰尘等,检查各设备各部位的紧固情况,减少事故发生。

(7)各工作场所通道走廊,至少须两日清扫一次,并须采用适当方法减少灰尘的飞扬。订时打扫,全天保洁,通风良好,做到各种设施干净无污垢,地面无积水、无痰迹、无异味、无蝇蛆和烟头,办公桌上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桌椅摆放整齐,各类座套干净整洁。打印机、电话等设备保养完好,无灰尘。

(8)垃圾、污物、废弃物等的清除,必须合乎卫生的要求,放置于所规定的场所或箱子内,不得任意乱倒堆积。

5、环境卫生制度 一、一般卫生要求

1、清扫区域划分

1.1各部门及生产区域由部门内人员每天在上、下班之前清扫、清洁。1.2除部门及生产区域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包括办公室、楼梯、电梯、洗手间、会议室、展示厅、活动室、及室外周边卫生等)由公司专门配备的清洁工负责。

2、清洁标准及要求 2.1 各部门:地面、墙壁、白板、办公桌椅、设备等室内所有的物品、清扫工具、室内布局,均要做到整齐、整洁、表面干净。

2.2 “生产区域:各车间根据《清洗消毒制度》规范地进行清扫、清洁及消毒。”

3、公共场所清洁要求

3.1 外来人员进公司必须更换拖鞋或套鞋套才能进入公司生产区域,无特殊批准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场所。

3.2 大厅、楼梯、电梯、洗手间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由清洁工负责每天彻底清扫、清洁两遍以上,做到时刻保持地面光亮、无灰尘、无污质、无异味,墙角、天花板等无蜘蛛网,垃圾袋每天定时更换。

3.3 公司室外四周卫生由清洁工负责每天清扫一遍以上,清扫保洁要达到“四净”“四无”;道路石边净、草地周边净、雨污水口处净、垃圾箱里外净, 四无:地面无积土、无污水漫溢、无废物、无垃圾。对于有积土垃圾的地方及时进行清理。

3.4 垃圾分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可回收垃圾分别进行分类存放于垃圾房,生活垃圾每周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工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每天由专门的回收公司进行清运。垃圾间保持清洁、无异味,防止蚊虫、鼠害孳生。

3.5 为杜绝鼠类、虫害现象,专门聘请专业的杀虫公司,定期对公司内外区域进行检查,消杀鼠类、虫害。

二、办公室卫生要求

1、办公室实行禁烟、禁食制度,客用茶具使用一次性茶杯。

2、个人所在区域卫生由个人负责每天整洁,公共区域(大厅、走廊、卫生间等)卫生由清洁人员专职负责。

3、办公室内环境整洁,门窗清洁明亮,地面干净,无纸屑、无积尘;无乱堆物,不随便张贴。

4、工作台面资料、办公用品摆放整齐,不乱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文件、材料、要随时整理,用完归档。

5、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随时保持办公环境整洁、美观,共同创造优良工作环境。

6、卫生管理小组定期或临时抽查各区域卫生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

三、车间环境卫生要求

1、化妆品生产车间严格按照GMP标准要求,禁烟、禁食,达到洁净无尘标准。

2、车间实行人员进入管制制度,非车间工作人员请勿随意进入。工作人员需取得从业体检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能上岗。

3、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必须严格按照洁净室进入标准,二次更衣,正确穿着防尘防电工作服、工作鞋、帽并清洗消毒双手、戴好手套方可进

0

四、实验室环境卫生要求

1、实验室实行人员进入管制制度,非工作人员请勿随意进入。

2、进入实验室人员,必须穿着防尘防电工作服、工作鞋、帽进入。

3、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与实验无关的物品禁止存放在实验室内。

4、实验室地面每日上下班各清洁一次,并随时保持室内物品、仪器卫生清洁整齐,达到桌面、仪器无灰尘、无水迹,地面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等垃圾。墙面、门窗、天花板等定期清洁,达到无尘无垢。

5、每次做完实验后,应将所有设备、仪器、试剂及时清洁、归位,并整理好现场。

6、实验室内所用玻璃器皿统一摆放指定位置,日常使用注意安全,保持器皿的清洁、完好;使用后及时清洁、归位

7、实验室负责人为公司卫生管理小组成员,负责日常卫生的管理监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8、实验室接受公司卫生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

9、无菌实验室进入应当进行二次更衣,实验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6、清洗消毒制度

一、车间环境清洗消毒

1、洁净车间由于采用空气净化设施,车间内部根据相应洁净度的要求定时进行通风换气和臭氧消毒;每日上、下班前后安排进行墙面、地面之清洁整理工作。每半月进行一次通风、回风管道口之清洁整理工作,并做好记录。

2、普通净化车间于上、下班前、后进行通风换气和紫外线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必要时中午下班后增加一次通风和消毒。每日上、下班前后安排进行墙面、地面之清洁整理工作。

3、普通生产车间日常保持良好通风,每日上、下班前后进行清洁整理工作,每周一次进行消毒。

二、设备清洗消毒

1、每批次生产作业完成后,以消毒液配合纯水清洗干净,并以除油除水之高压空气吹除残留水份,再以75%之酒精喷洒设备内部进行消毒。

2、若间隔一周未进行生产操作,所有设备于生产使用前必须再以消毒液配合纯水清洗干净,以除油除水之高压空气吹除残留水份,再以95%之酒精喷洒设备内部进行消毒。并于确认设备内部无残留酒精后,方得再行开始生产。

三、人员双手之清洗消毒

从业人员应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洗净、消毒双手,穿戴整洁的工作衣裤、帽、鞋,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应洗手消毒:①进入车间生产前;②操作时间

3标检测结果不合格时由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并出具辅料不合格报告,经主管确认后通知采购、生产部门,做退货处理。

2、生产车间、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卫生控制

2.1定期对生产车间、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由质管专职人员负责检测,各相关部门进行配合。异常情况,质管部人员以报告形式及时将检测结果通知各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异常处理。

2.2 检测区域、项目及限值

2.2.1 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和更衣室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1000CFU/立方米;

2.2.2 灌装间工作台面菌落总数≤20CFU/立方厘米

2.2.3 灌装间操作工人手表面菌落总数≤300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2.3 检测周期:每周不少于一次

3、半成品卫生控制 3.1 步骤:

3.1.1使用灭菌后的专用半成品容器进行取样,产品记录登记,检测,三天后,检测结果在相应表单上记录结果,合格后,综合产品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贴半成品绿色合格标签。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1.2若产品结果卫生指标符合大于内控标准,但符合相应的产品执行标准,可依据产品最终指标判定合格。若卫生指标超出产品执行标准,判定不合格,半成品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出具半成品异常报告,呈上级主管及总经理批准,并会知各相关部门,报废处理。

3.1.3 若卫生指标尚未出结果,由于生产计划紧急,要求产品半成品提前放行灌装,则由生产部门填写半成品紧急放行特采单,质管人员对指定放行批号半产品,进行理化检测判定,微生物结果(第一天或第二天)初步判定后,跟踪产品灌装成品批号,成品卫生此批产品做重点检测。

4、成品卫生控制 4.1 成品出厂检验

4.1.1对之前一切工序合格后包装的成品,质管部进行取样检测,成品放入待检区域,同时贴黄色待检标签

4.1.2检验依据:根据产品对应执行标准及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要求

4.1.3检测完毕质管部出具成品检测报告单,合格:质管部贴绿色合格标签,仓库方可进行产品出库。如不合格,出具成品不合格报告,呈上级主管及总经理批准。4.2 成品型式检验 4.2.1 对产品砷、铅、汞、甲醇等卫生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在尚未具备开展自身检测情况下可委托当地或省、市疾控或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每年不少于2次。

4.2.2每个品种产品每年送省或市疾控或技术监督部门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一般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会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开发时;

b)配方、原材料改变足以影响产品质量时; c)停产半年后,在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e)正常生产时每一年周检一次; f)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监督检验时。

5、产品开展检测的项目、限值

86.2.3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无菌工作台(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天平、振荡器、酒精灯、无菌玻璃器皿 6.2.4 操作依据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

8、生产过程卫生管理制度

一、生产用水水质处理

1、质管部门每天早上检测生产用水pH值,工务观察电导率,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工务部,调整水质处理设备。

2、每周一次检测生产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原水、初过滤、水质处理设备的一道、二道、三道工序、储水罐、紫外线灯出口、直接制造用水等八个环节进行检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工务部,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3、双休日停产,周一上班及时清除管道内的水后再用于生产制造。放长假水质处理设备停用,后又重新启用时,工作日的前一天对所有生产用水管道进行消毒,确保生产用水达到使用标准。

二、原料的检测

每批次原料入库,都必须根据原料实验单的检测标准,检测原料,包括需进行的微生物检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三、原料计量和半成品制造过程

1、计量室严格按照产品计量配方进行计量,认真核对原料,准确计量,批号记录在案。计量前确认使用容器和工具的清洁度,用酒精消毒。原料计量时油相原料和水相原料必须分开计量,每项原料计量后计量打印单必须在相应原料上贴好,以便制造人员领料时进行名称以及数量的核对。计量过程中必须填写计量单,以作为日后核对。原料计量完成后,对开启的原料包装进行密封,放回原处。使用的容器和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处。遇到原料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品质管理部门确认。各种废弃物(包括原料包装)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下班之前清洁工作区,用酒精消毒。

2、半成品制造人员必须根据制造工艺书核对计量的原料名称和数量,核对正确后才能制造;发现不正确时应该及时通知计量室和品质管理部,进行再次确认。制造前确认生产设备、容器和工具的清洁度,用酒精消毒。制造时,严格按照制造工艺进行制造,详细记录制造过程。制造完成后,出锅前质管部门应根据半成品实验单的检验要求进行实验,合格后通知制造人员,及时取样微生物检测并有相应的记录。制造人员在确认半成品储存容器的清洁度,用酒精消毒后,再进行存放半成品;如实记录实际生产量;清洗干净使用的生产设备、容器和工具。

各种废弃物(包括半成品废料)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制造车间每天两次进行紫外灯消毒。下班之前清洁工作区,用酒精消毒。

四、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1、产品的标识标签和说明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生产。市场设计部在产品上市前设计初稿,经质管部门文案确认后,交于采购制作。

2、每批次制造的半成品,质管部门在微生物、理化指标检测合格后(有相应的记录),贴合格标签,凭合格标签进行灌装。

3、灌装过程

3.1 半成品老化室、灌装间、二次更衣室、灌装间工作台、设备、容器和工具清洁、消毒根据《清洗消毒制度》执行。3.2 灌装容器须拆包清洁后,经过缓冲间进入灌装室;

3.3 进入灌装间的操作人员必须用酒精消毒双手,进行二次更衣。灌装过程中不得随意说话;需要语言交流时,须离开灌装设备。3.4 灌装人员确认将使用的半成品,是否合格。

2区和非生产区域,导致二次污染。

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碰到手部外伤的情况,应注意不与化妆品和原料接触,以免对化妆品和原料造成污染,也避免对自己的伤势不利。

9、临时进入生产区的非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10、生产时严禁将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入机器设备中。

11、严禁生产人员的身体接触或触摸设备的转动或滚动部位。

12、作业中请勿跑步,以防跌倒。

13、作业中请勿抛扔物品,以防砸伤。

14、生产中如遇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机器的运转,同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修理,并在设备上标示“机器修理中,外人禁止操作”等标志。

15、设备修理及清洁时,必须有明显的停电标志,并备人员监督。

16、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及其它不易继续进行工作的反映时,立刻报告管理人,并采取必要措施。

17、离开工作区域前必须切断设备的所有电源。

18、非工作人员严禁触摸机器。

19、特殊作业人员按照有关特殊岗位管理的制度要求进行作业。

10、产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一、职责分工

1、质管部门是产品在消费者使用出现不良反应过敏现象的归口统计分析部门,负责确定产品的质量以及对部分消费者过敏的处理。

2、总经理负责不良反应监测产品处理的审批。

3、物流科依据审批处理后的报告,对不良产品做相应的处理、收集和隔离、标识。

4、生产科和支援科协助产品的处理。

5、销售各营业部负责对产品使用有不良反应的消费者,进行退货或换货处理。

二、程序

1、不良反应是指由于消费者对某种化妆品的适应情况不同引起的个体差异或由于产品本身存在卫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造成的某一批次的产品对消费者引起不良反应。通过换货、退货等处理方式,及时消除健康危害的活动。

2、当监管部门抽样检验结果为不合格出现重大卫生质量问题,会对消费者引起不良反应时,物流科根据产品出库的记录立即召回该批次的所有产品,所有销售出去的产品营业部根据销售记录,告之消费者做退货处理。具体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须得到监管部门的确认。

3、质管部门接到销售营业部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退货清单、不良反应证明及样品,做相应的分析汇总。确定为不良反应时产品做退货处理。填写退货通知单,总经理审批后,交物流科对产品进行处理。

如同产品同批次在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数量较多,则对该批次产

品进行调查分析,确认产品是否为自身的配方问题。如为配方问题则填写成品品质异常报告进行召回,程序参照《退货及召回制度》,并与产品研发部门联系对此产品进行配方改善。

4、质管部门在接到消费者的不良反应投诉时,初步了解情况,记录投诉人或引起不良反应者的姓名、化妆品名称、化妆品批号、接触史和皮肤病医生的诊断意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调查,如果某一批次化妆品被发现存在卫生质量问题或缺陷,为了确认其他产品是否同样受到影响,需要检查同产品其他批次。确定为不良反应后,填写退货通知单,总经理审批后,给予产品退货或换货处理。交物流科对产品进行处理。

5、化妆品生产中出现重大卫生质量或售出产品出现重大不良反应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6、不良反应的产品应注明的内容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不良反应的症状,对退回的相应不良反应产品,物流科进行单独保存于一个安全场所做好隔离、标识,等待处理决定。

7、相关记录 成品品质异常报告 不良反应投诉处理记录

11、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一、职责

1、质管部门是产品召回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确定召回实施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缺陷,及可能对顾客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负责确定召回产品处理方式。

2、总经理负责召回实施和处理方式的审批。

3、物流部门依据产品的出库记录负责召回产品的收集和隔离、标识。

4、生产部门和支援部门协助产品的处理。

二、程序

1、召回是指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化妆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健康危害的活动。

2、当监管部门抽样检验结果为不合格出现重大卫生质量问题,物流部门根据产品出库的记录立即召回该批次的产品,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须得到监管部门的确认。

3、质管部门在经时变化检查中发现卫生质量问题或缺陷,填写成品品质异常单,上报总经理。如该异常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由质管部门分析危害程度,并由总经理审批,物流部门根据产品出库的记录立即召回该批次的产品。

4、质管部门投诉处理时应对任何涉及化妆品卫生质量和化妆品不良反映的投诉按最初了解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投诉人或引起不量反应者的姓名、化妆品名称、化妆品批号、接触史和皮肤病医生的诊断意见。如果某一批次化妆品被发现或怀疑存在卫生质量

8品进行调查分析,确认产品是否为自身的配方问题。如为配方问题则填写成品品质异常报告进行召回,程序参照《退货及召回制度》,并与产品研发部门联系对此产品进行配方改善。

4、质管部门在接到消费者的不良反应投诉时,初步了解情况,记录投诉人或引起不良反应者的姓名、化妆品名称、化妆品批号、接触史和皮肤病医生的诊断意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调查,如果某一批次化妆品被发现存在卫生质量问题或缺陷,为了确认其他产品是否同样受到影响,需要检查同产品其他批次。确定为不良反应后,填写退货通知单,总经理审批后,给予产品退货或换货处理。交物流科对产品进行处理。

5、化妆品生产中出现重大卫生质量或售出产品出现重大不良反应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6、不良反应的产品应注明的内容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不良反应的症状,对退回的相应不良反应产品,物流科进行单独保存于一个安全场所做好隔离、标识,等待处理决定。

7、相关记录 成品品质异常报告 不良反应投诉处理记录

7问题或缺陷,为了确认其他产品是否同样受到影响,需要检查其他批次产品。

对产品质量问题或不良反应投诉的处理,应详细记录所有的结论和采取的措施,并作为对相应批次产品记录的补充。

质管部门对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确认是卫生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投诉是由生产原因造成的,上报总经理审批,物流部门根据产品出库的记录立即召回该批次的产品。

化妆品生产中出现重大卫生质量或售出产品出现重大不良反应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5、所有召回的产品应注明的内容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召回单位和地址、召回的原因和日期、处理意见并单独保存于一个安全场所做好隔离、标识,等待处理决定。

6、相关记录 成品品质异常报告

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表格样例(供参考)

一、人员卫生管理部分

1、企业员工基本情况一览表

2、个人卫生检查表

化妆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编号: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部门 工号 岗位 健康培训 证号

发证时间 备注

个 人 卫 生 检 查 表

编号: 姓名 车间 工作衣

帽穿戴 头发

佩带 首饰 手部皮肤病 留染 指甲 其它 是否 合格

检查人: 日期: 年 月 日

手部皮肤病检查: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

二、原材料部分

1、原材料检查记录

2、原材料入库记录

3、原材料出库记录

4、原材料入库单

5、原材料出库单

6、原材料出入库记录卡

7、危险品仓库(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管理表

8、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

原材料验收检查记录

编号: 原材料名

生产商或 供货商 到货日期 年 月数 量 有效证件 有 无 规 格

项 目 试 验 值 评价 外 观

色 气 味

备 考

判定

是否合格

判定日 责任者 检查者

填表人: 审核人:

原材料入库记录

编号:

批 号年 日 日 月 日期

原材料名称(INCI)规格 批号 数量

有效期限

入库时间 存放货位 货号

检查记录编号 签收人 备注

原材料出库记录

编号: 日期

原材料名称(INCI)规格

批号 数量 领用 部门 结存 数量 备注

经办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原材料入库单

所入仓库: 入库时间: 名称 规格 批号 数量

到货时间 生产单位 供应商

签收人: 年 月

原材料出库单

领用部门: 名称 规格 批号 数量

生产单位

领用人: 年 月

原材料出入库记录卡

日 出料仓库: 货号

日原料名称: 规格: 生产日期(批号): 生产单位: 入库时间: 日期 名称

收入数量 出库数量 结存数量 经办人

危险品仓库(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管理记录表 编号: 日期 品名 入库 时间

批号 数量 保管 期限 使用数量 库存量

领料人 签名 备注

填表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

序号 原料名称 规格

生产日期或批号 不合格 原因 数量

处理方式

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备注

处理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三、成品贮存与运输部分

1、仓库储存情况检查记录

2、成品入库记录

3、成品出库记录

4、成品退货记录

5、成品入库单

6、成品退货单

7、成品出入库记录卡

8、不合格品出库单

9、产品销售记录

仓库储存条件检查记录

编号: 日期 通风设施是否完好

温度℃ 湿度% 防尘设施是否完好 防鼠设 施是否完好 防虫设施 是否完好 检查人 备注

成品入库记录

编号: 日期

产品名称

规格 数量 生产日期 或批号

成品检验报告编号 半成品 检验报 告编号 入库 时间 货架号 备注

第三篇: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知

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知

食药监办保化[2011]186号

2011年12月15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化妆品原料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现予印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对原料供应商的审核。

二、审核内容

(一)准入审核:制定供应商准入要求,建立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经营状况、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供货期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以确保购进的原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质量安全要求。

(二)过程审核:建立原料使用过程审核程序和溯源机

制,保证供应过程中持续的产品质量安全。对供应产品的进货查验、生产使用、检验情况、不合格产品处理等方面进行审核。

(三)评估管理:建立评估制度,对供应商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对供应产品质量、交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合格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为不满意的供应商,采取淘汰或改进机制。

(四)现场审核:对重点原料供应商应定期开展现场审核,包括对生产能力、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审核。

三、审核要点

根据审核内容,结合使用的原料特点,确定相应审核要点。

(一)文件审核

1.供货商资质,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合法的生产经营证明文件等;

2.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原料生产原理说明;

4.原料性能、规格、安全性评估材料、企业自检报告或有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检验报告。

(二)产品验收与检验

生产企业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严格的进厂验收或检验,要求供应商按供货批次提供有效检验报告或其他质量合格证明。

(三)重点原料供应商的现场审核

生产企业应建立现场审核要点及审核原则,对重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储存条件、质量管理等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现场审核。

第四篇:广东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实施意见

广东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实施意见

粤国资产权〔2004〕110号

为规范我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产权的合理流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3号令)、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集体资产进入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的通知》(粤府〔2003〕7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范围和原则

(一)本意见适用的企业国有产权,是省政府及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投入非金融性企业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非金融性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的其他企业国有权益。金融类企业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另行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根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要求,在省及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择确定的、依法成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应坚持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企业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益的获取,保证职工安置政策的落实,保证被转让产权企业的稳定,保障国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转让方及转让条件

(四)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方必须是其产权持有人或授权出资人。

(五)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符合3号令第六条规定的条件,涉及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提供同级国资监管机构委托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及备案或核准文件、经债权人同意的债权债务处置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等。

三、受让方及受让条件

(六)企业国有产权的受让方包括: 1.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公司、企业以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公司、企业、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机构;

3.企业经营者或员工(致使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者除外)。

(七)受让方应具备3号令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符合其有关规定。

四、交易方式

(八)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用招投标、拍卖、协议转让等交易方式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并应预先制定和公布所选择方式的交易规则。

(九)经公开征集产生两个以上受让方时,转让方应当与产权交易机构协商,根据转让标的具体情况采取招投标或拍卖方式组织实施产权交易。

(十)采取拍卖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拍卖活动应在产权交易机构监督下公平进行。

(十一)采取招投标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为了确保评标的公正性,评标不能由转让方或其代理机构独自承担,应依法组成评标委员会。

(十二)评标委员会是负责评标的临时组织,负责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向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推荐或确定中标人。

(十三)评标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应根据转让标的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原则上由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批准单位代表、交易机构代表、产权持有单位代表、转让标的企业代表及有关经济、技术专家组成。

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与受让方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关系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十四)评标标准一般包括价格标准和价格以外的其他标准(非价格标准),转让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价格标和非价格标权重和评分的标准。价格标的权重一般为70%---90%,非价格标为10%---30%。非价格标准应尽可能客观,规定相应的权重或得分,并在招标文件中列明。

(十五)非价格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受让方的资质、商业信誉、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管理能力、资产规模;

2.导致控股权变化的,受让后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安排方案。3.经营者或企业员工参与受让的,原经营者或企业员工的贡献;

4.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因素。

(十六)非价格标准规定的权重或得分应体现以下导向: 1.符合省有关鼓励政策规定的受让方、以及符合产权转让可行性报告和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的受让方应获得较高的权重或得分;

2.受让方的同行业管理经验可以考虑较高的权重或得分。

(十七)当产权交易价格高于国有产权转让底价时,高出部分并扣除土地增值等无形价值和该资产保值增值奖励后,可视同国有资产增值,参与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

五、程序

(十八)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按照3号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按照3号令第二十九条的要求,做好转让方案及转让的可行性研究。

(十九)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是相关批准机构审议、审批转让行为以及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落实相关事项的重要依据,转让方应重点做好以下内容的落实工作:

1.转让方应当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进行充分论证和深入分析,必要时可以聘请相关专业咨询机构提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咨询、论证意见;并提交产权转让的可行性报告。2.对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职工安置方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提出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处理和有关补偿标准意见,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获得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同意。

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和3号令相关规定,做好转让方案各项内容的落实工作。

4.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采取转让前将有关费用从净资产中抵扣的方法进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

(二十)转让方应当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在省级报刊上刊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基本信息,并在省及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择确定的产权交易(中心)网和受委托的产权交易机构网站上同时公告,广泛征集受让方,拟受让方在签定保密协议后,可在网上查询详细信息,并可向转让方提出要求尽职调查。公告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具体公告有效期由转让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产权转让方应当披露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基本信息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1.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

2.转让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 3.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

4.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经核准或备案后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以及依据转让方式确定必须公告的转让参考价格; 5.公开征集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受让条件、受让方式及必要说明。

向拟受让方披露的信息还应载明:涉及的职工安置方案、土地使用权的处理、或有负债情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二十一)下列情况可以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

1.企业国有产权进入产权市场挂牌转让,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受让方,并满足受让条件的;

2.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中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中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给所属控股企业并经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进行充分协商,依法妥善处理转让中涉及的相关事项后,草签产权转让合同,并按本意见规定的程序进行。

(二十二)经公开征集未产生受让方,要降低受让条件的,必须再次公告征集受让方;受让的价格条件不得低于评估结果90%,低于评估结果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二十三)成交价格和其它条件确定后,交易双方与其委托的经纪机构在产权交易机构的主持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3号令的有关规定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报同级国资管理机构备案。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按3号令第十九条要求列明。

(二十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全部价款,受让方应当按照产权转让合同的约定支付。

受让方一般应当在产权转让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一次性支付转让的全部价款。对转让价款数额较大,一次性付清确有困难的,受让方可在取得转让方书面同意的约定条件和提供与未付款项价值相当的担保前提下分期付款。首期付款不得低于转让价款的50%,并在产权转让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付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并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通过受委托的产权交易机构向转让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间利息。

(二十五)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取得的净收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转让,分别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二十六)转让企业国有产权致使转让方不再拥有国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好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按规定提留职工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并认真解决好转让标的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做好留用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

(二十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单位应及时按规定办理企业国有产权变动登记。转让和受让双方应当凭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授权经营单位或机构出具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表以及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及产权交易合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到国资、工商、税务、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公用事业等有关部门及银行等机构,办理相关产权登记和权证变更手续。

凡是未进产权交易机构转让或未经产权交易机构审核并出具产权交易凭证的,同级国资管理机构及其委托的授权经营单位或机构不予办理企业国有产权变更登记。

六、批准

(二十八)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出资企业和重要子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致使国有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报同级政府批准。出资企业决定其下属子企业所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需预先报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重要子公司是指符合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的大中型标准的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对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事项管理办法出台后,按新的规定办理。

(二十九)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的,应按3号令规定的程序进行,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在确定受让方并草签产权转让合同后,由转让方按照国家对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管理的规定,将涉及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事项报经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初审并经省政府同意后,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办理具体的核准手续,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其他事项按以下程序办理:

1.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的事项获得批准后,转让方应当持批准文件、受让方的全额现金支付凭证到产权交易机构办理产权交易鉴证手续。

2.转让、受让双方应持国务院国资委对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事项的批准文件、受让方的全额现金支付凭证、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或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直接采取协议方式转让国有产权的批准文件等,按照规定程序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上市公司国有股变更登记手续。

3.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的,转让方还应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且信息披露时间不得晚于在产权交易机构中披露产权转让信息的时间。

(三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产权市场进行转让。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产权转让参考价,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企业资产评估结果,并考虑产权市场供求状况,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引进技术、无形资产和企业盈利能力等综合因素,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初审办法》(粤办函〔2001〕557号)的规定办理。

(三十一)决定或者批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应当按3号令第二十八条要求审查材料。

(三十二)发生以下情形,不得将有关企业国有产权或涉及的国有产权列入转让范围: 1.国家规定禁止转让的;

2.存在产权纠纷或产权关系不清,尚未界定的; 3.合法契约约定期限内不得转让或不宜转让的;

4.人民法院、有权仲裁机构和行政执法机关通知冻结的; 5.存在其他不宜转让情形的。

(三十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经批准或者决定后,如转让和受让双方调整产权转让比例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有重大变化的,应当按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三十四)以存量国有资产吸收非国有投资者投资时,国有产权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同时要考虑产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

七、附则

(三十五)本意见未涉及事项,按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篇: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附件1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 合规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条 目的

为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合规风险管理责任,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并积极主动防范、化解合规风险,确保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及其广东监管局制定的《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建设指导意见》等规定,结合农信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合规与合规部门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合规”,是指农信社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农信社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自律规定、市场惯例、农信社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准则。

合规部门是农信社内部设立的识别、评估、通报、监测、咨

2第七条 理事会的合规职责

(一)审议批准农信社的合规政策,并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

(二)确保农信社战略、产品拓展以及潜在冲突和新的风险暴露都有独立的评审;

(三)确保农信社建立适当的合规绩效考核、问责(免责)机制、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

(四)定期获取和正确处理高级管理层提出的合规方案和合规问题报告,并对农信社管理合规风险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以确保被认定的合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在农信社的发展战略上,体现对合规文化的倡导和鼓励,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授权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农信社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评审,并对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议;

(七)每年至少一次评估农信社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程度;

(八)农信社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第八条 监事会的合规职责

(一)监督农信社合规政策的实施,确保被认定的合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整改;

(二)监督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行合规职责的有效性与合规文化的推广情况;

(三)每年至少一次评估农信社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程度;

(四)农信社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第九条 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合规职责

联社理事会下设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由联社理事长或其授权的主任(副主任)担任,成员由联社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农信社日常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听取合规负责人的汇报或其他有效途径,了解合规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理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合规政策的有效实施,并承担理事会授权的其他合规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职责

高级管理层在合规部门的协助下,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制定和适时修订农信社的合规政策,将其作为指导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报经理事会(或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后贯彻实施;

(二)率先垂范,切实贯彻农信社的合规政策,当经营与合规发生冲突时,应确保合规政策得以遵守;当发现违规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并对违规人员进行惩戒;

(三)提名合规部门负责人报理事会审议,并确保合规部门负责人到任后履行合规风险管理职责的独立性;

(四)组建合规部门,给予合规部门足够的人力、技术等资

(二)合规部门有权就农信社内部违规事项或存在合规风险的相关事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对发现的合规风险或合规问题对被检查对象提出整改意见和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权利;

(三)合规部门有向上级合规部门及本联社理事会或其下设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有效执行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第十五条 合规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系

(一)业务部门对本部门业务活动的合规负有直接责任;

(二)业务部门应主动寻求合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进行日常和(或)定期的合规性自查,并向合规部门提供合规风险信息或风险点,支持并配合合规部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

(三)合规部门应为业务部门提供合规咨询、审核和帮助,通过提供建设性意见,办理合规事务,为业务与产品创新提供合规支持;合规部门有权组织和实施合规检查,调阅任何必要的文件和交易记录,促进业务部门防范和控制合规风险。

第十六条 合规部门与稽核审计部门的关系

合规部门与稽核审计部门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支持,合规部门接受稽核审计部门对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合规部门主要依据法律、规则和准则等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事前、事中的合规咨询、指导、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对合规风险应定期与稽核审计部门交换合规风险信息。稽核审计部门应向合规部门提供与合规有关的任何审计调查结果,稽核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检查、内控评价风险信息可作为合规部门识别、监测和评估合规风险的依据。合规部门的工作应为稽核审计部门的合规检查提供方向。

第十七条

合规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其他职能部门对本部门业务活动的合规负有直接责任;职能部门应主动寻求合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合规性自查,并向合规部门提供合规风险信息或风险点,支持并配合合规部门的风险监测、评估、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 合规考核

绩效考核以考核为基础,突出合规专业考核。其中,省联社合规部及合规人员分别由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合规部门负责人考核;其他各级联社合规部及其合规人员分别由省联社合规部、联社主管合规工作领导负责考核;各级联社合规部以外的其他合规人员,分别由其所在联社主管合规工作领导、所在部门负责人负责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合规工作效率及成效;合规政策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合规检查情况;合规培训的组织及成绩;是否出现违规及案件等。省联社将另行制定具体的合规专业考核办法,各联社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并报省联社合规部备案。

下载2011年9月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9月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管理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妆品标签管理规定意见稿

    化妆品标签管理规定意见稿第一条为加强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化妆品标签管理,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

    广东省水利建设工程BT指导意见

    粤水建管〔2009〕207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利建设工程 试行BT模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属各有关单位: 为创新我省水利建设工程投融资体制,鼓励和......

    关于印发广东省2011年“安全生产月”

    附件: 广东省201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国家......

    广东省陶瓷,水泥生产企业

    广东省陶瓷、水泥生产企业 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省局召开《广东省陶瓷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标准》宣贯会议的精神,积极稳妥地做好我省陶瓷、水泥生产企......

    广东省2010年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附件2:广东省2010年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潘建国黄锦标胡守斌孔永洪赖惠清王丰硕麦日卿杨建达张相涛黄金龙张志高刘经明蒋芳玉冯百荣王晓峰黄伟鹏林卓铭先进个人名单 (共120名) 广......

    进口化妆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

    进口化妆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 依据 许可条件 一、项目名称 总项目:进出口化妆品生产、加工单位卫生注册登记 分项目:进口化妆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 二、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

    化妆品生产企业自检能力说明(推荐)

    Xxx有限公司 自检能力说明 Xxx有限公司具有独立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各个单独的功能间,有微生物检测室;理化检测室,检验室和留样室等功能间。具有相适应的检测设备,设备详......

    关于加强监管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监管企业债权、债务 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监管企业: 为规范监管企业债权、债务管理,防范债权流失,化解债务风险,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我委制定了《关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