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民勤校长论坛交流发言材料(定稿)
注重内涵发展、追求特色立校
高台县第一中学 校长 万占虎(2014年11月16日)
高台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45年,1992年改办为独立高中,2004年被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传承并深化“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办学理念,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特色强校”之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和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中教育必将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只凭升学率评价普高的时代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作为示范性高中,如何在高考质量教育和多元化育人模式中找到结合点,是高台一中领导团体和教师长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校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德育和体艺特色”实验学校。
一、确立红色德育和体艺特色学校的基础和依据 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特色学校不是特长学校,特长更多地着重于知识层面或者技能层面的发展,而特色更多的是看重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特色学校也不是偏科学校,不能把某一学科的突出作为自己学校的特色,特色应该是面向
—1— 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为此我校“明德、博学、践行、创新”的校训,将明德视为育人的第一要义。在教育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研究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德育“队伍、课程、工作”三大体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浓厚的校园文化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基地和社区教育为延伸,切实抓好爱国主义、文明诚信、公德仁孝、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教育,寓德育于智育、体育、美育及其一切文化活动中,教育学生成人、立身、处事,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使道德和品行成为成人之本,育人之基。我校历次曾承担县市、省德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并通过鉴定或获奖,学校也被评为“张掖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张掖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校团委被命名为“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中小学英雄团队集体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体育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项目,早在1989年高台一中就被国家教委、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达标单位”。94届残疾学生许艳红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四金一银”并破三项世界纪录。学校先后4次被省市确定为“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5年以来,在省市县各类体育竞赛中有23项(次)活动和竞赛获奖,其中2009年我校女篮队代表张掖市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
—2— 荣获冠军,学校荣获省市“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学校青少年俱乐部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俱乐部”。
美育是新课改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美育不只是指美术、音乐的特长教育,而是全体学生美育教育,它渗透在各科教学、各项活动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是在精神层面上给予学生给养,使他们学会认识美,发现美,提高审美情趣及其能力,进而具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除按规定开好音乐、美术课外,将艺术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有效发挥“十有”、“五室”文化艺术设施的育人作用,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书画摄影展览;学校艺术团、海天文学社、音乐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14届,有40名同学的45篇作品在《诗刊》、《诗人报》上发表,该系列活动被团省委评为首届甘肃省中学优秀校园文化活动。698名同学在体艺、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奖,其中2010年8月,张璇、宋海燕同学在“青春中国”全国中学生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国旗下演讲专辑》在全国首届校内期刊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文学期刊《海天》在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校期刊一等奖。
我们之所以确定“德育和体艺特色学校”,就是突出“立德树
—3— 人”这一育人根本的基础上,加强红色德育在德育和体艺活动中将红西路军团结一致、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西路军精神内化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一种精神品格,促进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二、我校创建红色德育和体艺特色所具备的优势 普通高中由标准化、示范性走向多样化、特色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我校被县上确立为首批体艺德育特色学校。在此基础上创建省级红色德育和体艺特色学校,既有一定的经验成果,也具备相应的师资、资源、课程开发等条件。
我校拥有独特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学校对面为中国工农红西路军纪念馆。该馆以详实的史料、图片、实物、艺术品、沙盘、雕塑为主体,形象地展示了红西路军战史。红西路军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红西路军纪念馆中规模最大、保存史料最多、场景模拟最形象,对西路军血战高台的历史展示最生动的纪念馆,为我校红色德育提供了便捷丰富的优质资源。我们还聘请红西路军纪念馆10名专职人员为我校红色德育兼职教师,并用好学校政史地、语文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中穿插红色德育教育内容,另外我们还聘请了县党史办、文化馆、博物馆、旅游局等12名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我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设施完善,资源丰富。学校于2009年建成占地39481㎡、投资1809万元的体育运动中心。含建
—4— 筑面积3365㎡的全钢屋架结构体育馆一栋,二楼为篮球、羽毛球场,一楼为乒乓球、田径、体操训练场;有400m标准田径塑胶操场一个(内含足球场),直道为10道,其它为8道,它的东边及教学区内另有标准篮球场9个,排球场6个,足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台24个,能满足3500多名学生体育运动场馆的需求。学校美术馆于1998年筹建,后补充与完善。展厅面积300㎡,有作品200多幅(件),涵盖了国画、油画、书法、摄影、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门类;画室4间,用于美术专业教学。学校有音乐功能教室5间,音乐教室3个,器乐教室1个,电子钢琴教室1个。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设施齐全。
三、红色德育和体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创新
红色德育校本选修课程在高一年级安排红西路军战斗史和中共党史各10个专题,各20课时,在高二开设缅怀董振堂、杨克明和红星照耀中国、丝绸之路概括各10个专题,各20个课时,在高三安排高台红色旅游开发研究10个专题,20个课时。三年每生共获5学分。
同时,在各学科渗透红色德育内容,组织实施好“六个一”活动:每周每班组织学生发表一条红色宣言,每日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周背一首红色诗文,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诗文朗诵,每学期开展一次红色诗文征文比赛,每年举办一次红色文艺演出。在学科教学和文化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积淀红色校园
—5— 文化,将西路军精神内化为学生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转化为学习、生活、健体、劳动、创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体艺课程及活动的开展与创新,一是扎实推进“2230”工程。即利用每周2节体育课、2节艺术课、2节体艺活动,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以分专题、分阶段、分层次为方式,开展田径、球类、体操、健美操、武术、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民族乐器、舞蹈、歌唱、音乐美术书法鉴赏以及手工、剪纸、电脑美术、摄影等项目的选修课程,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跑步、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游戏、韵律操、合唱等活动,以落实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的全员锻炼与学习目标。二是开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音乐美术书法辅导中心。在平常、课外、节假日保证13个团体会员单位、3600名个人会员的球类、健美、举重、摔跤等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保证歌唱、器乐、音乐、美术、书法等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三是开展多形式体艺竞赛活动。主要包括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冬季中长跑运动会以及跳绳、踢毽子、健美操、拔河、绑腿接力赛等多种类型的单项比赛;每年开办迎新晚会、学生才艺大赛、元旦晚会、春天送你一首诗、师生书画展等多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以检测平时各项活动开展效果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在竞赛中发现体艺人才。四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导向,检测体育运动成绩,巩固和提升多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率达到98%
—6— 以上的目标。五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探索创建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内涵、过程与方法。通过课题研究找准突破口、挖掘学校办学特色、凝练特色理论,进而指导学校特色建设实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1.因地域、场地、资源的制约,选修课程还不够丰富多彩,离“每45名学生1门”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高考是政府、家长、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此方面的压力,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每位学生每学期的选修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20%”的标准还未达到(特别是高三)。
2.作为西部县镇一所普高,“与省内外、国内外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上存在的问题,既是我们省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差距,也是今后努力实现突破的难点。我们将本着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攻坚、创造条件、科学管理、规范办学、特色立校、内涵发展的理念,为实现进一步提升德育和体艺特色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7—
第二篇:2013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加强教学管理,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
成长奠基
------2013年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永昌县第二小学
恰逢新课改十年,县局组织这次校长论坛,理性、客观的总结和梳理教学质量管理和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中的得与失,探讨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一些问题,非常必要。这里我们学校的一些观点与做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以教师为本
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不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敬业态度。学校要为教师创建一个施展才华抱负,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职业理想的平台。作为校长就要有宽阔的胸怀,宽容的心态,科学的管理办法,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纯净、健康向上的环境。
(一)教师要发展,校长就要会“引领”
教师队伍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复杂的过程,真正让教师队伍成长与发展,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为校长,应该是一个痴情的教育人,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引领教师的发展。所以,校长应该拥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坚持执着与真诚,在学校管理中,高屋建瓴。作为引领者,校长用己智启动众智,用己力发挥众力,使教师尽其责、展其力、受其劳、成其功。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我们致力于建设“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和“学习引领”工程。一是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座、辅导、探讨,引领大家前进;二是结合城关二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积极开展学校校本教研,积极推进《大班额下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课题研究。以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坚持学习引领工程。积极进行继续教育和文化论坛活动,倡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努力打造学校名师工程。
校长是引领者、带头人。校长要牵手教师,共同奔跑,合力成长,在教师焕发生命活力,绽放生命精彩的同时,校长也收获着自己生命的成长和丰盈。
(二)教师要发展,校长就要学会“包容”
我们认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包容。作为校长应该涵爱一切、包容一切、宽恕一切。我们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办法就是“理解、沟通、呵护、宽容,顺势而为。”我们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包容,欣赏优秀,接纳平凡,宽容失误。尽管平时工作中有些教师的小失误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要以撕裂教师的自尊作代价,那么我们宁愿充当糊涂者。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很少生气动怒,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多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自己。这就要求校长有宽阔的胸怀,做到宁静、理性、低调、顺应。能容人方被人所容,能成人方被人所成。我们的校长怀揣着这样的做人哲学,教师队伍自然深受影响,这就减少了管理中的许多矛盾,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 2
了管理效率。这样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教师提供了自由言论,自由创造,自由追求真知的和谐环境。我们认为好的教育,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如果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三)教师要发展,校长就要学会“赞赏”
我们认为发展教师,提高教师是高层次的关心教师,是尊重教师的发展权。所以,多年来,我们始终提倡“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兴奋点,发现教师的创新点,放大教师的闪光点”。我们二小的校长不是拿着鞭子抽别人的人,而是举着旗子跑在前面的人。校长的责任是发展和成就教师,做教师成长路上的领跑者和赞赏者。
校长要为教师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创造平台。我们城关二小每年都要搞各种活动,如:班务管理交流,课堂教学展示,教育科研论坛,教师才艺比拼等等。目的就是要让每个教师都能在各个领域展示才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尊与自信”。校长就要识人所长,容人之短,用赞赏的眼光欣赏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让生活在我们二小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快乐的有用之人,从而使教师的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二、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
教育的最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从学校教育中获益,快乐成长。但反观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是 3
不是该“扪心自问”?实际上追求“效益”,急功近利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我认为,考试成绩不是教育质量。
我们永昌二小努力践行学校的发展理念:发展个性,全面育人,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提供学生发挥潜能,展示自我的平台,关注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让每一个生命受到尊重与理解。为此,学校多年坚持进行每生一特长,每班一台戏,每月一经典诵读,每月一特长展示,每年一届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自身的独特价值,感受自我存在的生命意义。这种体验不一定体现在成绩上,但却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一)“以生为本”,就要推行“高质低负”的教育思想 在现有的教育现状下,既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和全面的素质,又想让孩子有好的分数,是许多家长的要求。所以我们始终坚持要为孩子们减负,还孩子们自由快乐的童年。在我们二小,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氛围,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少,负担轻且质量高,这样的教师才能被学校、家长和社会所认同。为孩子减作业、减负担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只有把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才能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快乐学习,这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以生为本,就要真正为学生的需求与发展着想 我们所推行的学校管理,课程开发以及对学生观的认识方面,时时处处充满人性化。对待学生,我的理念是“尊重、关心、合作、诚实”。校园里经常看见校长、老师主动向孩子 4
们打招呼,学生欢快地和老师聊天,师生关系讲平等,课堂教学讲民主。
学生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追求。要向每一位孩子搭建发展平台,促进全体学生差异发展、全面进步。这就要求校长和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发自心底关心学困生,身体残疾、心理障碍生,家庭困难生等,努力推进教育公平。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每个娃娃都是娘生的,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三)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发展,就要改革评价机制 面对今天教育的大背景,我们应该如何缓解“抓分数”与“强素质”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应该是改革教育的评价机制,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
所以,我校倡导“多把尺子评价学生”。有人说过“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人人都是好学生!”。我们在尝试各种办法,多方面评价学生。如:我们试着用不同的办法评测学生;探索用成长记录的方法来评价孩子;用全面的评语代替分数等等,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三、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是十年课改的理念
十年课改,激活了整个基础教育的细胞。教育理论无比开放,本土经验异常活跃,尤其是她的尊重、平等、民主的学生观,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价值的教育观,已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成为新课改理念。但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些鸿沟,需要大量的、深入的、科学的研究 5
和实践予以填补。因此,在课改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市、县教育局审时度势,开展了构建高效课堂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参与之广、热情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因为组织者懂得,新课程、新理念最终要靠新教法来实现。
我校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大讨论活动。学校提出教学管理机制必须适应、支持课堂教学大讨论,创造民主宽松的环境,为教学改革松绑;课堂教学大讨论不搞行政推进线路,把教学自主权还给老师,按照教学规律,开展好讨论活动。
经教导处、教研组及全体教师认真研究、探讨,“自下而上”确立了各学科组研究的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永昌县城关二小《构建高效课堂“五个一”活动实施方案》,“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为:每学期要求每个年级组、学科组,根据自己组内的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围绕课堂教学大讨论,确定好一个研讨主题;围绕这个主题上好一堂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讨课;组织本学科组全体成员就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搞好一次研讨;抓住中心点,申报一个课题;组内至少发表含金量很高的一篇论文或案例。
我们提出以“五个一”为抓手,切实让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研讨工作落到实处。年初经过全体教师参与大讨论,初步确立了适合学生年级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主题: “学-导-练”教学新模式。我们把“学-导-练”教学模式基本上概括为以下六个环节:1.课前自学——2.激趣设境、点验明情——3.抓住要点、突破重点——4.精导化难,总结深化——5.拓展延伸、巩固练能。
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充分了解该教学模式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各教研组结合部分教师的外出学习,组织了几节观摩汇报课,尝试运用这一模式,并邀请县教育局教研室白生伟主任参加这一活动,与全组教师就这一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经过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模式比较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实际,有利于推动我校乃至全县教学质量的提升,值得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至此,“学-导-练”教学新模式基本框架得以确立。模式确立以后我们对新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上打磨、完善,以推广“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强力推进高效课堂。为此,全体教师都能做到:
1.进一步深入领会模式精髓,把握三环六步操作规程。
2.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积极尝试践行新模式教学。3.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4.积极开展“我的问题我研究”的校本小专题研究活动。把“小课题”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模式”研究上来,把研究内容确定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进行研究。课前重点研究如何进行指导预习,课中着重研究如何交流、汇报,课后重点研究如何练习、巩固、提高。以此实现研究在课堂、答案在课堂、运用在课堂,促进不同层次教师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并进一步挖掘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撑。
以上研讨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特点是:一是学科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涨,组内人人参与研讨,活动的辐射面比较大;二是对教学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由于各组所确定 7 的模式是根据自己组内的实际情况,又经过全体老师的讨论,所以比较有影响力;三是对教学有着比较大指导作用,一人执教,多人帮助,全体参与讨论,最后引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践,再次研讨……如此循环,让教研活动有依有据,步步为营,扎扎实实。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在课堂教学大讨论中,“五个一”活动已经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特色。
课堂教学新模式研讨给学校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给学校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上所述,是我校多年学校管理的点滴经验和我校工作的真实写照,仅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第三篇: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加强学校管理,努力使学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
管理是责任,管理是科学,管理是艺术
通渭县榜罗镇史家庙学校
赵书童
一、学校简况
通渭县榜罗镇史家庙学校于2010年合并(前身为青堡初中和史家庙小学),现任校长赵书童,学校地处通渭县城南约80公里处,与陇西、武山相接,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占地面积约42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8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张湾教学点1个,栗湾教学点1个),本学期报到学生共744人, 有300个校外寄宿学生,有教师44人,本学期没有辍学学生。学校现拥有理化生科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计算机室各一个,多媒体白板教室五个,现基本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硬件建设不断更新,本学期新建食堂和学生寄宿楼准备投入使用,软件建设不断改进,下面就学校管理方面的看法浅谈如下:
二、管理是责任,管理是科学,管理是艺术
(一)、管理是责任,教育要立德树仁,使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校发展,教师有责,校长更有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道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国之器。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吗?品德不好,成绩再好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直也提倡以德育为首,德育是一所学校最应该做好,但又是最不容易做好的事。这牵扯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作为,在学校要建设美德团体,让立德成为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教师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要坚持为师底线,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要坚持以德树人,以德立己,以德立人,要让每一节课成为道德飘扬的旗帜。
在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对象是一个个生命鲜活的人,在施教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搞一刀切,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古人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些都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施教者必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的成才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管理是科学,校长要成领头羊,排头兵
在钱学森生病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去多次看望,钱学森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老出不了杰出的人才?”我也多次想过这个问题,最终找到点滴答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弄不懂的事情,关键看用心不用心,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从事爱的事业,安于清平,乐于奉献,从古至今,当老师没有发财的。教师的理想是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必须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作为校长一定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脱离教学第一线的校长在教学管理中是没有发言权的。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一位好教师不一定是一个好校长,但一个好校长一定要是一个好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优于其他教师的教学业绩来说话,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全校教师,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因此,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学得是否精彩。这就得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要全员发动,全面推进,全力以赴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科研兴校,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听评课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
激情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心态,它可以提升自信,激发灵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的潜能,极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建设名校,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养育广大师生的激情,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培养一群富于激情的学子,创建一种激情文化,让校园生活激扬飞越。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三个学会:学会反思、学会包容、学会沉默;三个带头:做奉献的带头人、做干实事的带头人、做维护大局的带头人;校领导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引领教师创先争优,尽职尽责,校务班子干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身先垂范,行成合力,一团和气。
(三)、管理是艺术,校长沟通非常重要
良言一句暖三天,恶语伤人六月寒,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有效的沟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言语沟通是做人做管理的三个杠杆:协调、联络、沟通。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工作之范。表扬要当众表扬,批评要单独进行,适可而止,点到时为止,多用阳光语言,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老师是夸出来的,好学校也是夸出来的。微笑是许可证,穿着是通行证,谈吐是结婚证,举止是身份证。
(四)、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之魂。”这句话毫不夸张地概括了校长这一角色在学校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一批好学生加上一批好教师就成就一名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首先,校长应该变“人治”为“法治”。给学生一片爱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给教师多加关心,帮助教师成长与成功,以爱育爱,共享成长,要懂得施比受更幸福的道理。以人为本,制度先行,这是施行“法治”的前提,校长必须要通过民主协商这一渠道,制定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这样不仅管理轻松,而且会更加有效。
其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长要能够整合力量且善于借力,一批好学生加一批好老师成就一名好校长,借助别人的力量比自己发力大的多。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授权,敢于放权,乐于收权,善于激励和表扬教师。这样教师们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他们不仅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也能让其感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事务离不开自己。有了这样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何愁学校的向前发展呢?
三、学校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教师严重短缺且专业教师失衡,还难管理。
2、现在的留守儿童和残缺家庭的学生难管理;
3、学生食堂和营养餐难管理;
4、冬季来临之际寄宿生取暖存在问题;
5、资金相对紧张,总是换不过气。
第四篇: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创新谋发展 实干求成效
----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焦作六中 李宝功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同行:
大家好!今天我谈论的话题是“创新谋发展,实干求成效”,这也是我多年从事校长工作总结出来的工作经验。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业务素质外,还要有改革创新的理念来做指南、务实求真的作风来做保障,不然,学校的工作就没有方向、没有活力、没有成效,就会陷入“死循环”。到六中两年来,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魂,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治校方略,树立人本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事事走在前面,样样做在前面,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广大教职工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想方设法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激活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努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健康、高效地开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现已基本形成关系融洽、团结协作、积极工作的良好局面。下面就我校在创新中谋发展,实干中求成效的思考与实践,向与会的领导、同行们作以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重学习、强素质,向管理要质量
因高中停止招生,六中生源锐减,34中的并入,原来高中部教师需要到初中任教等原因,六中每年都需要有十几位教师在外校支教,教师思想不稳定,另外学校开办时间较长,校舍老化,很多基础设施都需要维修,学校经费紧张,生源紧张,学校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讲奉献,比服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思路决定出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学校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和奉献至上的思想意识,咬紧牙关,握紧拳头,以身作则,讲团结比奉献,保证工作时间,保持工作激情,通过确立“校长抓全面,副校长抓线,主任抓块,条块结合,指挥畅通”的管理思路,形成良好的管理网络。同时,学校班子带领全校教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抵制“四风”之害,积极为师生服务,在管理中充分体现以
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努力建立高效工作秩序。
(二)讲民主,促发展,确保学校和谐稳定
为了缓解学校教师多岗位少的矛盾,学校广泛征求全校教职工意见,经教代会讨论研究,全面修订了《焦作六中教职工双向竞聘工作方案》,并通过教代会表决通过后严格实施。教代会成员全程监督,整个竞聘过程在阳光下运作,确保公开、公正。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严管理,勤反思,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种种原因,六中的教学质量目前还在爬坡阶段,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学校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毕业年级工作为重心的工作思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以教学常规为抓手,以教师全员赛课为手段,通过听课视导、跟踪式推磨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活动,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同时抓好三步完善。一是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认真抓好“备、讲、复、批、考、评”等各教学环节的督导检查工作;二是完善考试管理,严格月考、期中考试的组织和评价机制,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三是完善教师评价标准,综合考查教师的“德、能、勤、绩”四项指标,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积极组织大型的学生作业、改错本、日记本展览和教师全员赛课等活动,广泛开展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每一天”活动,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学校积极学习和借鉴张庄中学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大课改力度,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实际工作问题为题材,贴近教育生活与实际开展教学研究,真正把课改、科研的过程变为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研究、创造教学成果的过程,实现以教研促进教学、造就名师、打造品牌的目的。
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共有38个课题获市级立项,是全区立项最多的学校。课题组共撰写学习笔记17万字,阶段性小结近70篇,课题组活动记录70余次,11项课题申报了市级优秀成果奖。在区教育
局的抽考和期末考试中,学校的成绩节节攀升,2014年获马村区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蓝球比赛第一名,中考中有40名学生被省级示范高中录取,升学率创近年来历史新高。
(四)讲团结、比奉献,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为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各科室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因学校经费紧张,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全体中层以上领导讲作为、比奉献,义务为学校值班,节假日从未间断;全体党员教工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勇挑重担,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七年级招生”、“四项督导”、“美丽学校”创建和“平安和谐校园创建”等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校形成了爱岗敬业,勇争一流的工作局面。
二、抓师德、强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新形势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创新发展,提升质量的关键所在。因六中高中停止招生,教师人数充足,但学科比例失衡,部分高中教师不太适应初中的教学工作,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学校通过“全员赛课”、“集体备课”、外出参观听课、“引桥工程”、高效课堂教研等活动,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发展,业务提升的平台。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通过“结对子”、“拜师”等帮扶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竞赛,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好老师不仅能教授给学生技能,更要能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学校非常重视教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既培师能,更铸师德、师魂。一是本着“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的原则,学校严格执行市、区教育局关于师德师风的相关规定,在师生中间积极树立先进典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讲究教学艺术,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二是在党员中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让党员教工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进行危机意识教育,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就学校没有良性 的发展,强质量就需要真抓实干。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讲作为、比奉献的局面基本形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抓养成、促习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受成长环境、影视媒体、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影响,现在的学生不太好教,六中处于城乡结合部,今年所招学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增加,学生生活习惯较差,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牢固树立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终生自主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德育工作目标,明确了“立足优化校风、学风,德、教、管结合,全员参与、全方位落实、全过程管理,努力使学生树立„两个意识‟,提高„三个能力‟”的思路方略。(两个意识即: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对自己一生负责的意识。三个能力即:行为约束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多方位组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题活动。学生们经过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和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
学校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着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是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不断完善《班级量化细则》、《班主任考核方案》,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班级的各项综合考核评比,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铸就一支作风正派、工作默契、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班主任队伍;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焦作六中学生一日常规》、《焦作六中八个严禁》、《焦作六中校园安全十不准》等行为规范为指导,通过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电子屏、国旗下讲话、定期举办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大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习惯养成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熟知良好习惯的内容,从思想上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三是通过定期举行的法制报告、心理讲座等,使学生懂法、守法、用法,通过开展“3.29”、“5.12”安全演练,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开展各类竞赛,发挥榜样激励作用,每周评出各年级的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在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评出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进步奖,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
五是家校联手,打造“三位一体”德育体系,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工作”,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把学生良好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实效。
六是加强督查,通过领导值班检查、教导处查课、政教处课间巡查和学生会自主管理等形式,每天各个时段都有人对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督查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形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温馨和谐的学习、工作氛围,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
四、齐动手,共谋划,创建六中美丽校园
在接到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美丽校园的通知后,学校非常重视,因六中建校时间较长,很多基础设施都需要修补,“美丽学校”创建工作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处入手,经过认真自查,多次召开班子会研究创建方案。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多次派人到沁阳和洛阳参观学习校园文化建设。为了深化学习效果,学校又专门委派学校各科室领导到沁阳学习寝室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经过教育局领导的多次现场指导和学校校委员会的讨论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美丽学校”创建方案。
基础设施维护是一块硬骨头,因学校资金紧张,学校出不起设计、施工费用,很多工作都需要师生自己动手。为了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学校多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建自己美丽的家园。全体党员教工率先垂范,带头油漆粉刷门窗和操场护栏,全体师生齐动手,有的班主任自己掏腰包,对教学楼走廊进行立体粉刷,对办公室和教室精心美化布置,相关人员加班加点,对微机室、电教室、实验室等九室进行了设计美化。
为了提升学校的内涵,学校改造了已经损坏的运动场西墙护栏,建造了长达72米的校园文化长廊,学校发动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征集了数套方案,最终经班子研究决定使用以二十四节气内容为主体,焦作人文、特产为辅的制作方案,我带领相关人员加班加点、精心谋划、设计制作,最终形成有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浓郁校园文化长廊。
在“美丽学校”创建工作中,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本着“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共投资约15万元对学校东大门、办公楼台阶、南教学楼前脸、楼园西围墙、校园水池、校园地面、校园电路、水路等进行改造,购买了油漆、门帘、电线、水管和劳动工具,经过全体师生的无私付出和不懈努力,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创建“美丽学校”难,守护“美丽校园”更难,初中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阶段,自制力较差,逆反心和破坏性很强,保护“美丽学校”创建成果,势在必行。为了调动师生保护“美丽学校”的热情,学校多次通过周一升仪式和班会课时间教育学生爱校、护校,珍惜来之不易的美丽环境。通过“最美教室”、“最美教师办公室”、“最美学生”评比,努力保持教职工的创建和维护“美丽学校”热情,同时学校实行“分片包干”,把整个美丽校园的维护工作按区域划分给每位教职工,确保人人都有责任区,把美丽校园创建工作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巩固创建成果,努力为师生营造美丽、温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以上就是我校在创新中谋发展,实干中求成效的思考与实践,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立足自主创特色、生本课堂求高质、小班灵动促发展
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小班化教育实践是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相比,在自然小班中,生源更具有差异性,也更具有普遍性。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也比较单一。随着《红山区优质教育工程行动计划》、《红山区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及《红山区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学生培养模式”、“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学校特色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红山区教育的总体走向。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商议,全体教师审议,依据《红山区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我们将小班化生本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并加以实施与发展。总体来说,学校推进小班化生本教育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个步骤: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布置环境,营造氛围——研究教学,推进课改——重构评估,发展个性。
总目标:
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提升
具体目标:
1、实现学生快乐地学、自主地学、个性地学,让每个孩子在小班化的环境中幸福成长,成为追求美的人。
2、探索出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课堂
教学评价的方法,促进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让每一位教师在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成为追求美的人。
3、提升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精致、雅致、别致、独具魅力的小班化学校。
2014年预期目标
(1)、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互动,创造生本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取得最佳教育品质及效能;
(2)、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班化生本”课堂教学的研究思路,并在管理和教学等方面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
(3)完善小班化“四六”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套成熟的小班化生本教学策略,使生态教学充满活力。
努力做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培训与研究;二是办好小班;三是建好小学校。
具体实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小班化生本教学的研究氛围。
1、组织引领
有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成立“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职。主抓教学工作的主任牵头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课题主持人会同教导处组织课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并制定学期实践计划和培训计划,努力让全体实验教师研究有准备、有目的、有方向,真正做到实验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2、学习充电 专题讲座
根据培训计划,坚持举办小班化教育理论专题讲座。讲座中,我们做到“召集人、主讲人、地点、内容”四到位。为了烘托讲座的气氛,吸引教师参与讲座的全过程,我们还运用形象直观的课件或音像资料凸显主题和讲座要点,追求讲座的实在有效。通过培训,全体教师逐步明了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意义、目的和任务;理解了小班化教育的理念与优势;了解了小班化教育的环境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习研讨
利用业务学习,我们给教师提供打印的文本材料,让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实验理论,并围绕相关话题进行研讨。我们认为:“小班”不姓“小”,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方法总比困难多,做起来再说,行动即成果。我们将努力在“小班”和“大班”的共性中寻求“小班”特质,充分发挥小班教育的优势。
自主学习
结合学校要求,制定个人学期发展计划。每学期研读一本名师专著;学习“小班化教学策略”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跟踪学习。小教师介绍有关小班化教育网站(滕州洪绪小班化教育网、南京小班化教育网、上海杨浦小班化教育网、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网),引领教师网上学习、听课交流。
坚持摘记
为了引领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实验理论,让教师自觉参与实验,我们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小班化教育实验学习笔记。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全方位了解小班化教育理念、小班化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定期进行学习笔记评比与学习体会交流,力争达到教师“心中有理念,手中有办法”。
在全校小班化生本教育实验研讨交流会上,全体老师对小班化教育形成了如下共识:(1)个性张扬更凸显;(2)信息反馈更敏捷;(3)互动生成更快速;(4)关注学生更贴近;(5)师生凝聚力更强。
二、布置环境,营造氛围
建设以“善小”为特色的小班特色环境
(一)校园特色环境
校园环境的布置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营造出鲜明的“善小”环境文化,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我校重视增加文化的含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应成为学生沐浴文化、传承文明的窗口。
(二)班级特色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而进行班级文化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1、班级布置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精心设计,让教室里的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每一个角落进行“包装设计”,让每一个角落、每一堵墙均蕴含教育内容,体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创设小班化班级文化氛围,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明确提出了“五要五不要”:要教师辅导,不要教师包办;要学生动手,不要教师替代;要适宜学生发展不要只求独特美观;要发挥作用不要只为了好看;要及时更换不要用起来没完。这五个方面基本上触及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要发挥孩子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
2、构建学生为主体,自主性与精细化交融的管理方式,加强班集体建设。
依据学校方案和各班班集体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保障学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定班规、班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管理才干,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建立一个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即有个人意识,又有整体目标,努力建设团结协作,各展所长,各负其责,共同提高的班集群体文化。(例如)班级干部民主竞选制;值日班长轮流制;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四好少年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投票方式产生。
3、精心设计班级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才华,快乐成长。创新班队会课,增强班队会课的实效性。一是定期组织召开主题班队会,学校进行督导。二是将安全教育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三是依据中华传统节日,制定各类主题中队会。四是依据《守则》、《规范》,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具体明确的培养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以训练为重点,从点滴处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好
行为养成。
三、研究教学,推进课改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为基石的小班优质课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门类,开足课时,特别是加强音体美卫、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管理,做到学科不轻视,课时不挤占。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发展“每一个”、精彩“每一个”、张扬“每一个”、激活“每一个”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成为师生互通,生生互动的舞台,并努力实现四个百分百,即学生参与百分百、学生展示百分百、教师关注百分百、教师面批百分百。课堂教学“六环节”:明晰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提升——当堂检测。
2、积极探索以启发式为主的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学生桌椅摆放上突破已有的摆放模式,形成根据班级及教学需要的品字形、扇形、半弧式等。
3、在课堂上注重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互动等多种学习形式,实施差异性分层教学,努力探求一种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各类学生均衡发展的综合教学模式。
4、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编组,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5、注重目标差异性,备课实效化。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在整体把握课标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关键、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
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差异性进行备课。目标设定上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小班化导学案》,突出学生活动,做到备课的实效化。
本学期,我们要求教师对于各学科重点课节都要重视“学案”的作用,即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6、注重指导差异性,辅导多层化。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厚待“困难生”做到“六多”,即“上课多提问,作业多面批,个别多辅导,亮点多激励,问题多疏导,与家长多联系”,充分体现“人文性”与“细节情”。
7、提倡练习差异性,作业个性化:课上分为基础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课后布置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
8、促进评价差异性,评价多元化。正视学生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采用灵活而富有启发性的评价,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激励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
9、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使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明确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
10、实施以“小班化生本教育”为突破口,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对年轻教师采取集约式、突击式培养。本着“边实践、边培训、边反思、边提高”的原则,力争实现一年入格、两年入行、三年成才。
(1)完善建设网络,提供制度保障
组建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学校领导班子真抓共管、精细管理的新局面,班子成员对教师实行“五多”管理,即多超前提醒,多正面激励,多个别交谈,多真情关怀,多具体指导。
制定两个发展规划:一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二是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2)坚持以“从设计‘教’到设计‘学’”为抓手,以小班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研讨活动,让每位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重点抓好四项培训工作:一是生本教育理念培训;二是小班化培训;三是班集体建设培训;四是新课标培训。
结合农村班额小的特点,我校着重做好家常课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为平台,促进以“生本教育为主”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研修中做到研修时间固定、研修内容落实、研修方式多样、研修效果有效。
把家常课分三个层次进行: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做到以点带面。研修中围绕“小班化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为主题,精心选调执教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展示,合理设计研讨程序。让
教师经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议课的反复 “磨课”过程,在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中凸显了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力推进了以启发式为主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3)力求五个转化,突显两个特征
教学目标上: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向新课程三维目标转化。具有分层目标、上限、下限梯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以情激趣,关注个体,知情统一。教学结构上:从单一问答“填鸭式”向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转化。注重综合活动开展,营造生生、师生之间互动交往,教学相长局面。教学方法上: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分层次有选择完成合作任务,保障学生有三分之一左右自主学习时间。教学组织上:从点面传授上向集体互助、互学上转化。充分运用小组学习形式组织教学进程,小组活动中体现差异分层、分类互助,合作交流。教学方式多样,综合活动主线。在教学评价上:从单一师道尊严向多元化评价转化。教师以表扬、激励为主,积极引入生互评,学生自评,树立自信,积极反馈,活跃课堂。
四、重构评估,发展个性
我们探索了“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过程动态”的发展性“善小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着眼“小亮点”、“小长处”的个性化发展,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发挥“评价杠杆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1、学生自评——小我变大我
我们倡导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弘扬“善小”,杜绝“恶小,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改正(缺点)一点点,逐步实现自我教育。
2、学生互评——小章成大事
3、教师评价——小评促大进
针对小班背景下,班级人数少的特点,我们积极优化教师课堂教学口语的即兴评价,倡导适度真诚的正面激励,避免“过多训斥”或“乱戴高帽”两种错误倾向;我们还明确要求任课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尽可能或轮流写出恰当激励性的“微型评语”,有效地发挥了“过程性及时评价激励”的作用。
4、家长评价——小手拉大手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实际上是孩子拉着家长一起走进了“小班化”教育,从这个角度说,故为“小手拉大手”。
5、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使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明确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
五、反思
(一)值得深思的几句话:
校长们无法改变教育中的竞争状态,无法改变家长对学生升学的过高期望,但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
校长对教师要有“放心”的诚意、“放权”的胆略和“放手”的
措施。教师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校长能做的也就是“到地里转转,看看苗苗在地里是否快乐地成长”。
校长要举着旗帜走在前面,不要拿着鞭子跟在后面。
(二)校长的职能
如何搞好这一场“教育领域静悄悄的革命”,很多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在这场革命中,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积极参与,使自己的理念、行为适应小班化生本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作为校长应该做到:理念更新,高瞻远瞩,即指:确立方向,努力构思未来;讲求策略,促使观念到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发展目标,构思改革方案,使学校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形成学校特色。二是深入教育一线,确立先进观念。通过保质、保量的听课,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形成教师的集体教育信念。
要做到这两点要求校长自身要有全新的理念。所谓站的高才能望得远,那么这理念必须来自于专题学习、与专家的探讨、放眼国内先进教育管理以及本校教育教学现状等诸多方面的思考。校长是一校的灵魂人物,校长的办学理念会渗透至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并影响着每一位教师。
我们的追求: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学校
几年的小班化实验,我们根据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每天尝试一点点,每天发现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为基石,践行着“善小”教育,留下了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学校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校实现了新的飞跃。课堂中,学生百分之百被关注,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校各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的教学观念、业务素质、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 “善小”教育的追求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一直沿着“小规模、精致化、优质校”的轨迹探索着、发展着,积极构建“小班化生本教育”的校本特色,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本色厚实,特色鲜明”的农村学校。
郎家营小学:李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