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变电站设计探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绿色变电站设计探讨
绿色变电站设计探讨
摘 要:介绍了22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与节能设备材料的选择、科学地进行工程设计、采用环保施工方案等,从而实现了绿色环保变电站的总体设计。
关键词:节能减排;绿色变电站;变电站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220kV substat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energy-saving equipment material sele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bstation.Key words: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green substation subst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 言
为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国内提出了绿色环保变电站的建设理念。绿色变电站若采用成熟适用的节能技术,可以降低电网运行损耗及变电站建设及运行成本,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作出贡献。
绿色变电站的设想
2.1 新技术的应用与设备材料的选择
2.1.1 光伏技术的应用
某些地区地处高原,日照强烈,日照偏角小,是发展光伏发电的理想地区,可以利用站内空置场地和主控综合楼屋顶及墙面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站用电源之一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并网技术接入站用电380/220V工作段,光伏电池所发的电力可直接提供给站用负荷使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1.2 主变压器的选择
据估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总发电量的10%左右,应选用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较低的主变,减少主变运行过程中电能的损耗云南地区地形复杂,采用总重量较轻的分解运输式三相变压器,可以节约制造变压器的钢材和绝缘油。运输也非常方便,运输线路上不需要对部分桥梁道路进行加固。
2.1.3电气二次部分
(1)全站的保护柜提倡使用无铅无汞的印刷电路板,避免铅、汞对环境的污染
(2)直流及 UPS 设备的前后柜门均使用网状结构,可解决柜内设备的通风环境,延长了设备寿命。
(3)积极发展在线监测技术,推动和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是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节约成本和降低检修费的重要举措。
(4)二次设备使用年限结束后,提出回收的规定。
(5)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具有放电性能好、少维护、环保和占地小等优点。
2.1.4 建筑绿色建材
(1)外围护结构材料的节能: 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需要,具有阻燃耐火 轻质、抗震保温、隔音、耐水抗渗、环保等优点的围护结构材料ALC(高压蒸养轻质加气混凝土)开始在变电站应用推广
但是ALC板的造价高,外围护材料全部采用ALC 板将会增加投资。因此,实际工程中多采用免烧砖。免烧砖很少产生工业废渣,也不排放有害气体,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新型墙体材料。
(2)外墙装饰材料的节能:外墙的装饰材料要从对资料源的节约、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应尽量不选用陶瓷砖。目前可以选用的材料有: 保温隔热涂料、防腐蚀涂料、净化NO和可吸入颗粒物涂料。
(3)内装饰材料的环保:室内的装饰选材要考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并使室内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室内环境的装饰装修材料的选用多考虑:净化空气功能乳胶涂料、抗菌涂料、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无机粉末涂料,在抹面材料中选用具有相变储能材料调节湿度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高强钢的使用: 高强钢管状结构的构架具有更高的抗弯、抗扭能力、构架采用高强结构钢,构架用钢量约为传统普通结构钢构架的85% 设备可以安装在较少的高强钢构架上将减少管道开挖、底座基础和接地工程的费用。同时,既少且轻的构架可以缩短装配时间,加快表面收尾工程的进度。高强钢锥管构架几乎是免维护的,采用可靠的工程涂料进行防腐处理可提高使用寿命。
2.2电气部分的设计
(1)站址的合理选择:应尽可能地让站址靠近电能消费集中的电力负荷中心,还需兼顾线路走廊的需求,减少线路在架设过程中所需的设备材料,减小对沿途居民的影响。应注意项目区附近的生态敏感点,减少和防止污染。应充分考虑站区的地质条件,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区域,减少变电站建设时需对站址进行的处理,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
(2)优化电气配置方案:某些地区地形复杂,在特殊地形可以考虑采用如GIS HGIS和罐式断路器等紧凑型设备布置,避免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及边坡处理所需的费用。近几年出现的悬吊管母的布置方案管母弧垂小,没有电动力和风力引起 的摇摆,对构架拉力小,还可以压缩相间距离,还可灵活调节管母高度,减少场地对坡度的要求及三通一平场地所需工程量。
(3)减少电缆长度:合理规划电缆沟路径,减少电缆长度,降低电缆中的电能损耗。
(4)优化站内照明系统:运行人员需要每天手动开关照明,运行工作量大,存在对用电造成浪费的可能性。目前,已经有厂家能提供智能照明电源系统,实现通过程控方式控制站内照明预先设置定时开启/停止照明时间,可在远方计算机修改预定时间,也可在非预定时间采用远程方式遥控操作,该智能照明电源系统费用不超过5万元。
(5)电气二次部分:全站设备使用 IEC61850网络规约,设备通信经过光纤挂网,可节省通信线路,减少电磁辐射。主变使用 PLC自动控制,使其运行在最经济状态,全站配置图像监控系统,减少对运行人员的依赖。二次设备间用通信网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交换模拟量、开关量和控制命令等信息,取消常规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点对点式的控制电缆,采用光纤网络直接通信,变电站可使用一套 GPS,一套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对时系统。
3、220kV 绿色变电站工程设想
3.1 工程建设规模
弥渡变电站电压等级为 220kV/110kV/35kV,本期建成1台180MVA 的三相组合式有载调压变压器、2回220kV 出线、6回110kV出线、35kV建成组电容器。
3.2 绿色变电站的设计方案
3.2.1 电气一次部分
(1)站址选择:弥渡变站址距离公路近,交通方便,便于设备的运输,同时也减少了新建进站道路的工程量。站址所在的地形四周开阔,障碍物少,方便进出线的引接,同时场地未发现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2)悬吊管母布置方式弥:渡变电站采用了悬吊管母的布置方式,减小间隔宽度,减少构架受力,增加变电站设备安装的灵活度,同时其抗震能力也能承受住8度的地震烈度
(3)35kV配电装置室的布置:35kVI、II 段配电室合为同一建筑。该方案较 35kV 配电室采用三栋独立的建筑,站区围墙占地面积可减少902.41m2,减少了征地所需费用。
(4)主变选择:弥渡变所需的主变容量大,运输重量大,而变电站位于边远山区,因此采用三相组合式变压器,将主变分拆运输,减轻运输重量,避免变压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5)站用变选择:由于非晶合金变压器在站用变上的制造经验有限,弥渡站用变采用 S11 型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S9型下降20% ~ 30%,空载电流下降70% ~ 80% 设2 台站用变,将其中一台作为施工电源变,待施工完毕后用作站用变站用电屏选用GCS系列智能屏,380 /220V站用电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进线采用 ATS 智能开关自行完成站用电备自投功能
(6)全站照明: 户外照明灯具采用 LED 光伏照明灯具代替常规防震型投光灯及防眩通路灯照明,同时配蓄电池 太阳能板 控制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LED 灯头 逆变器 灯杆 户内照明灯具采用 LED 光源节能灯具代替普通节能灯具,能满足正常及事故照明的需求,具有市电亮,应急亮,配8Ah锂离子电池,应急时间>12h 的功能
3.2.2 电气二次部分
(1)变电站按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全站设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同时,通过本站远动终端装置RTU或综合自动化装置,将各个主要设备的运行数据经信息通道送至运行监控中心及操作队部,自动生成各类图文信息和报表,以便监视查询。
(2)采取诸多抗干扰措施:监控系统站级层网络通信介质采用光纤,各智能 I /O 模块间通信采用双绞线带屏蔽的计算机专用电缆并在屏蔽层一端接地;到微机型保护的交、直流电源进线,先进抗干扰电容,然后才进入保护装置内;主控室应尽可能避开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的干扰;选用屏蔽性能优越的阻燃屏蔽控制电缆,其屏蔽层应可靠接地;二次屏柜的具体接地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措施要点执行。
(3)全站设备都使用 IEC61850 网络规约;对时系统使用一套GPS,一套北斗;蓄电池在使用年限结束后,要求厂家进行回收;全站保护柜使用无铅无汞的印刷电路板;直流及UPS系统的前后柜门均使用网状结构。
结 论
综上所述,绿色变电站在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等专业通过采用新技术的应用与设备材料的选择科学的工程设计工程等方面实现了绿色环保变电站的总体设计 在今后变电站的设计中,还需充分引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设计理念,采用更多的节能环保措施,将绿色变电站的建设不断推广开来。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变电站设计总结(本站推荐)
变电站设计总结
本次变电站设计主要是电气二次部分,它主要包括变电站总体分析,主接线选择,主变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防雷设计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逐渐趋大。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部门,而变电站的设计是电力工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是不一样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变电站的规模和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大致分为四大类:升压变电站,主网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配电站。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从我国目前部分地区用电发展趋势来看,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变电站设计的内容力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结合自己设计的原始资料,参考变电站电气设计工程规范,经过大量翻阅工作,了解设计基本过程,从而进一步指导设计内容的开展。现将自己查阅文献的工作归述为:通过查阅馆藏书籍,课本和网络资源,了解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技术规程等方面知识,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而为自己的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论述,提出我的设计思路和具体设计内容,以便于为设计工作提供有理可据的参考价值。通过查阅变电站设计规程,了解发变电站设计的一般过程及相关的设计规程,明白了自己要设计一个变电站的设计内容,清楚设计任务。如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继电保护,防雷接地等。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路。
本次毕业设计将是对我三年来学习的一次综合测试。通过这次设计实践工作,会使我巩固了所学知识,掌握变电所初步设计的过程。这将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实践,使电气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变电站典型设计情况介绍
本文由我爱继保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变电站典型设计情况介绍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褚农
摘要:本文介绍了 220(11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在江苏省电力系统的推广应用情况,并重 点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情况。1 概述 开展典型设计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的一项工作,是统一公 司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国网公司典型设计从变电站入手,全面推行。计划 2005 年上半年完成 500kV 及 330kV 变电 站的典型设计,下半年开始试行;年内要完成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并在公司 系统新建工程中全部推广应用。江苏省电力公司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并实现电网效益的最大化,从 2001 年开始开 展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并着力于推广应用工作。两年多来的应用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成功的。本文先就江苏省推广应用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的情况作简要介绍,然后介绍国 网公司 500kV(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情况。2 江苏省公司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 2.1 编制过程 220kV(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搜资调研,确定典设主要设计原则。我院在对江苏变电站设计进行统计梳理的同时,还赴与江苏经济同样发达的省市学习调 研,取长补短;对一些争议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共完成调研报告和专题报告 8 篇,有《广东地区搜资调查报告》、《上海地区搜资调查报告》、《取消旁路母线专题报 告》、《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五防”装置设计专题报告》、《直流系统额定电压选取 专题报告》、《PASS 及 COMPASS 调研报告》、《110kV 自冷和风冷变压器选型》、《环保型 自动灭火系统调研报告》。通过搜资调研为典型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原则主要包括编制深度、应用范围、规模区间、短路电流控制水平、设备水平以及运行管理 模式等。《典型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初稿)》完成后,省公司组织了公司本部有关部门、我 院典设组成员和 13 个地市供电公司总工程师以及生技、基建、调度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意见、了解需求。第二阶段:编制和审定典设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条件书。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主要设计原则,我们编制了专题报告,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典 设方案的推荐意见及相应的技术条件书。技术条件书主要包括各电压等级的电气主接线形 式、配电装置形式、出线回路数及引出方式、主变压器形式、无功补偿配置方式、监控及保 护配置方式、所用交流及直流电源配置方式和主变压器消防措施等。第三阶段:编制完成变电站典型设计。根据确定的编制方案及技术条件书,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述和定量计算,选定主要 设备参数。各方案的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清册及概算书等。省公司先后对典型设计的送审版和批准版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确定了今后新建变电站的接 线、配电装置、监控方案、控制楼面积及概算指标等主要原则和典设中的基本模块。典型设 计的批准版由省公司总经理作序出版,并印发执行。2.2 变电站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案 变电站典型设计总体设计原则为:(1)典型设计贯彻“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设计原则。(2)考虑到江苏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设计上将体现先进性,技术上 适度超前。(3)除遵循部标 SDJ2-88 《220kV~500kV 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5103-1999、《35kV~11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及其它有关规程规范外,还应符合省电力公司编制的《江苏省 35kV~220kV 变电站设计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根据江苏地区的特点,变电站设计类型既可按照负荷密集程度进行划分,也可按照变电站所在地 区划分。为使典设各方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针对本省特点,220kV 变电站提出 A(负荷密集 地区)、B(一般地区)、C(城市地区)三大类共计 8 个变电站设计方案、11 个建筑方案。110kV 变电站提出了 A(主变及高压配电装置户外布置、中压配电装置户内布置)、B(主变户外布置、配电装置户内布置)、C(全户内布置)三大类共计 8 个方案。各方案组合及其主要技术条件见附 表 1~2。2.3 设计特点和应用情况 变电站典型设计适用于江苏省大部分 220kV 和 110kV 变电站,并且作为变电站的设计规范,被纳入省公司的企业标准。典设自 2002 年底执行以来,在电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较大效益,江苏 省 2004 年投运的 27 个新建 220kV 变电站,2005 年和 2006 年即将投运的 73 个新建 220kV 变电站,均采用了典型设计。11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范围更为广泛。(1)典型设计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点,配电装置、控制楼、概算等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 不同规模的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可以根据工程建设规模,以典型设计作为修正模块进行调整。(2)典型设计中的概算模块比较全面、客观,成为省公司编制上报项目建议书时的依据。(3)典型设计中无法统一的个性化的方面,如主变调相调压计算、系统保护通信方案、短路 电流核算、地基处理、各级电压出线方向以及总平面布置方案等仍需单独设计。(4)典型设计的编制过程是统一标准和统一认知的过程。广泛听取设计、建设、生产及调度 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领导参与指导和决策,有利于统一意见,把典型设计提升为企业标准。(5)典型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典型设计不是设计的参考,而是设计的标 准。因此,典型设计的推广应用减少了专业协调的工作量,使设计专业之间的协调流畅,工作效 率大大提高。(6)典型设计的应用提高了初步设计审查效率。审查会上主要讨论具体设计方案与典设方案 的不同之处。减少了大量重复的讨论和无谓的扯皮。初设修改和批文下达时间也大大缩短,也为 设备招投标创造了良好条件。(7)以典设为基础的初设方案,其工程造价与典设方案出入不大,更易于控制工程造价的总 投资,避免了工程造价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8)为使各设计院会用或愿意用典型设计,省公司组织多次典型设计宣贯活动,请典设编制 人员介绍设计原则、方案组合、适时条件和使用方法。(9)典型设计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技术的不断进 步,典型设计也应随之进行滚动修改,进一步优化。3 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情况 3.1 任务的提出及工作过程 刘振亚总经理在国家电网公司 2005 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 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郑宝森副总经理在国家电网公司 2005 年基建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典型设计为导向,促进技术 进步和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2005 年 1 月 28 日由国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典型设计工作大纲; 2 月 5 日由基建部和顾问集团公司共同完成典型设计招标文件; 2 月 6 日在北京招标文件发布,共邀请 13 家设计院参加投标; 2 月 28 日前各投标设计院完成典型设计标书,28 日在北京开标; 3 月 4 日完成评标及定标工作,4 日在北京召开中标发布会,共有 5 家设计院中标,分别是华 东电力设计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相继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组”,组长单位为国家电网 公司基建部;副组长单位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有华东院、江苏院、中南院、西北院、华北院。根据各院特点,工作组进行了设计分工: 华东院负责主设备为 GIS 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华东地区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江苏院负责主设备为 HGIS 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南方电网公司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中南院负责主设备为瓷柱式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华中地区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华北院负责主设备为落地罐式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华北地区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西北院负责 330kV 变电站方案的设计,并负责西北地区 33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面对典设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时间紧,国网公司基建部很抓落实,及时组织召开了多 次设计协调会,基本上两星期开一次协调会。3 月 4 日中标发布会上明确分工,布置任务。3 月 18 日于苏州召开第一次协调会,会议就典型设计目的、原则、技术条件、工作进度、调 研分工等有关问题,一次、二次、土建、水工、暖通、技经等专业的设计原则和深度要求进行了 认真的讨论,并形成初步意见。4 月 5 日于北京召开第二次协调会,会议就对前阶段典设工作进展情况、典设中间成果进行检 查和评审,并对需解决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一致性意见。紧接着 4 月 6 日于北京召开典设工作研讨会,邀请电网公司策划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建设运营部、国调中心、国网建设公司,各大区电网公司、各省电力公司、各大区电力设计院的 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典设中间成果的介绍,通过深入并热烈地讨论,达成共识,统一思想,避免了设计闭门造车,以便下阶段典设工作的顺利开展。4 月 20 日于武汉召开第三次协调会,会议对典型设计的工作进度,主控通信楼、大门和围墙 的设计方案,模块的拼接,典型设计送审稿的章节编制和格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 形成结论意见。5 月 18 日~19 日于北京召开典设成果评审会,国家电网公司郑宝森副总经理、中国电力顾问 集团公司于刚副总经理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国网公司各部门,各网省公司,各设计院 代表对典型设计送审稿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讨论,充分发表了意见,使典型设计更贴近实际,更符 合生产运行的要求。典型设计分为 6 个阶段: 编制方案组合及技术条件阶段: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裕度,变电站典型设计 综合考虑电压等级、主变容量、无功补偿、出线回路和方向、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设备选型、配电装置,控制及远动、建筑面积等条件,提出设计方案和设计技术条件。搜资调研及专题研究阶段:各设计院分头开展搜资调研工作,编写地区调研报告,对于分歧 意见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行重点调研,并写出专题报告。典型设计编制阶段:经讨论审定设计方案和技术条件后,各院开展变电站典型设计实质性设 计编制阶段,完成设计图纸、说明书、设备清册、概算书初稿;经评审后进一步优化和细化,编 制典型设计使用说明,完成典型设计成品(报批稿)。评审及修改阶段: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生产、基建、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典型设计成品 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后各设计院进行设计修改,形成典型设计报批稿。批准颁发阶段:典型设计报批稿提交国家电网公司,由公司领导写序,作为企业标准出版发 行。推广应用阶段:(略)。3.2 开展 500(330)kV 变电站变电站典型设计的目的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是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开展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的目 的是: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备规范,减少设备型式,以便于集中规模招标,方便运行维护,降 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方案的拼接和扩展,加快设计、评审和批复进 度,提高工作效率。3.3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主要原则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为此,在典型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和解决典型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经济性、适应性,灵活性和统一性及 其相互关系。先进性:典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占地少、注重环保,变电站可比指标先进; 经济性:综合考虑工程初期投资和长期运行费用,追求设备寿命期内最优的经济效益; 适应性:典型设计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要在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具有广泛的 适用性:并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不同规模,型式、外部条件均能适用; 灵活性:典型设计模块间接口灵活,增减方便,组合型式多样,概算调整方便;
可靠性:保证设备、各个模块和模块拼接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统一性:建设标准统一,基建和生产运行的标准统一,外部形象风格统一。3.4 典型设计方案组合及主要内容 3.4.1 总体方案设计 典型设计方案分 500kV 变电站和 330kV 变电站两大部分。50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按主设备不同分为 A(GIS 设备)、B(HGIS 设备)、C(敞开式设备)、D(落地罐式设备)4 类方案,各类方案又根据主变容量和最终台数的不同再分子方案。各方案组 合及主要技术条件详见附表 3~附表 6。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按主设备不同分为 A(GIS 设备)、C(敞开式设备)、D(落地罐式设 备)3 类方案,各类方案又根据主变容量和最终台数的不同再分子方案。各方案组合及主要技术条 件详见附表 7。3.4.2 电气二次设计 变电站初期按有人值班设计,留有远期实现无人值班的接口和功能配置。不含系统保护、调度自动化和系统通信专业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监控系统主要设计原则。包括监控范围、系统硬件设备配置原则,对系统软件工作平台、防误操作闭锁、GPS 对时、保护信息采集方式及通信规约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提出推荐方 案。提出了元件保护、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的主要设计原则。提出了二次设备组屏原则,对监控系统测控装置、线路保护、主变压器及高压电抗器保护、故障录波等主要二次设备的组屏提出推荐方案。根据工程规模进行主控室、计算机室、继电器小室、直流电源室等的具体布置。3.4.3 土建部分设计 变电站大门、围墙要能体现国网公司“内质外形”建设,树立“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设 计简洁、明快、大方、实用,具备现代工业建筑气息,建筑造型和立面色调与变电站整体状况以 及所在区域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大门围墙采用标志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统一,字体统一等要 求,变电站大门入口处一侧统一设置“标志墙”。其上为球形标志,下有“国家电网”四字,右 侧为“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XX 变电站”。变电站围墙采用实体围墙,高度统一采用 2.5m,另加远红外探测器。站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统一采用公路(郊区)型设计。经过设计优化后,330kV GIS 方案占地面积 1.7ha,330kV 敞开式方案 3-3.5ha.;500kV GIS 方案占地面积 3.0~3.8ha,HGIS 方案占地面积 3.5~4.5ha;敞开式方案 5.8-7.3ha。统一了站区主要生产建筑和房间的设置,建设有主控通信楼、继电器小室、站用电室等建筑 物。建筑面积,500kV 变电站控制在 1100~1300平米,330kV 变电站控制在 1000~1100平米。主控通信楼内房间的设置统一为:生产用房设有主控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当通信电源组屏 布置时,电源室和通信机房合并布置),辅助及附属房间设有交接班室、值班休息室 2-3 间、办 公室 2 间(含资料室)、会议室、备餐室、检修工器具间等。主控通信楼采用框架结构。继电器小室当布置在串中时,跨度采用 5.1m,采用室内电缆沟敷 设电缆。继电器小室采用砖混结构,加设钢板网屏蔽,普通钢门。所有构架、设备支架均推荐采用钢管结构,热镀锌防腐。变电站主要生产用房及办公、值休等用房和保护小室需安装空调机,其余生产用房采用轴流 风机机械通风,电缆层采用自然通风。主控通信楼采用小集中空调,继电器小室采用分体空调。位于采暖区的变电站可采用分散供暖方式。主变压器消防优先考虑采用泡沫喷淋、排油充氮方式。继电器室全集中布置时主控通信楼建筑体积不大于 5000 m3,不设室内建筑水消防系统,但应设室 外建筑水消防系统。继电器小室分散布置时,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控制在建筑体积不大于 3000 m3,全站不设室外 水消防系统,采用移动式化学灭火装置。3.4.4 技经部分 为使典型设计的各方案、模块的投资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便于进行对比分析,在典型设计概 算编制时采用统一的取费标准、统一的定额、统一的设备材料价格和统一的其他费用标准。为适应实际工程和典型设计的各基本组合方案的投资水平对比分析的需要,对不在本次典型
设计范围内的有关工程费用进行了统一规定,包括水源、站外电源、站外通信、进站道路、地基 处理、站外排水、护坡挡墙等,保证了典型设计的各基本组合方案的概算投资的完整性。使用时需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情况选用基本组合方案或模块方案参考造价进行分析、合理调 整。联系方式:褚农,教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025-85081300,chunong@jspdi.com.cn 附表 1: 方案 A1 主变
江苏省 22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主要工程技术条件
适用规模 220kV 出 线 6 回,110kV 出线 8 回,35kV 出线 10 回 接线 220kV、110kV 采 用双母线接线,35kV 采用单母线 分段接线 配电装置 220kV、110kV 配 电装置采用软母线 改进半高型,35kV 配电装置采用户内 开关柜 布置格局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18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9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18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9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18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90o布置 主变露天,建 筑物两列式布 置 主变半户内,整体建筑式布 置 主变露天,建 筑物两列式布 置 A2 本期 2 台 120MVA 主变 远景 3 台 B1-1 B2-1 B1-2 本期 2 台 180MVA 主变 远景 3 台
220kV 出 线 6 回,110kV 出线 8 回,35kV 出线 10 回
220kV、110kV 采 用双母线接线,35kV 采用单母线 分段接线
220kV、110kV 配 电装置采用管母线 中型,35kV 配电装 置采用户内开关柜 B2-2 220kV 出 线 6 回,110kV 出线 8 回,10kV 出线 24 回 220kV 出线本期 2 回远期 3 回,110kV 出 线 12 回,10kV 出线 24 回 220kV 出线本期 2 回远期 3 回,110kV 出 线 8 回,10kV 出线 24 回
220kV、110kV 采 用双母线接线,10kV 采用单母线 分段接线
220kV、110kV 配 电装置采用管母线 中型,10kV 采用户 内开关柜 C1 C3 本期 2 台 180MVA 主变 远景 3 台
220kV 采 用 单 元 接线,110kV 采用 双母线接线,10kV 单母线分段 接线 220kV、110kV 采 用户内 GIS,10kV 采用户内开关柜,全电缆出线 220kV、110kV 采 用户内装配式配电 装置,架空出线; 10kV 采用户内开 关柜电缆出线 C2 所有方案 直流系统:2 组 220V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 组充电装置(高频开关电源),配置 DC/DC 变换 器供-48V 系统通信电源,不设蓄电池室。交流所用:所用电系统 380/220V 中性点接地,采用三相四线制,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所变分列 运行。继电保护:220kV、110kV 线路、主变设微机保护,保护测控相对独立;35kV 设微机保护(含低 周减载和接地检测功能),保护测控合一,分散布置。自动装置:电容器组投切;35kV 消弧线圈跟踪补偿。对时装置:全所共用 1 台 GPS。防误操作:不专设微机五防装置,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统一考虑。电能计量:主变中低压侧设关口表,其余按规程配置。电气测量:利用监控系统完成。信息采集:模拟量和开关量。控制方式:远方调度,监控系统,就地三级操作。通信方式:变电站接入地区光纤环网,通信容量及可靠性按照变电站无人值班要求设计。
附表 2: 方案 主变 远景: 2× 50MVA 本期: 2× 50MVA 远景: 2× 50MVA 本期: 2× 50MVA 江苏 110kV 变电所典型设计主要工程技术条件
适用规模 110kV 进线 2 回,35kV 出线 4 回架 空,4 回电缆,10kV 出线 16 回电 缆 110kV 进线 4 回,35kV 出线 4 回架 空,回电缆,4 10kV 出线 16 回电缆 接线 110kV 采用线变 组接线 35kV、10kV 采用 单母线分段接线 配电装置 布置格局 主变及 110kV 配 电装置户外布 置,35kV、10kV 配电装置户内 布置 A1 110kV 采用单母 线分段接线 A2 35kV、10kV 采用 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 采用内桥 110kV 配电装置 主变及 110kV 配 远景: 110kV 进线 3 回,采用户外敞开式 电 装 置 户 外 布 或线变组接线 3× 50MVA A3 10kV 出线 36 回电 10kV 采用单母线 设备,10kV 采用 置,10kV 配电 本期: 缆 2× 50MVA 装置户内布置 户内开关柜 分段接线 110kV 采用内桥 远景: 110kV 进线 2 回,接线 2× 50MVA B3 10kV 出线 24 回电 110kV 配电装置 主变户外布置,10kV 采用单母线 本期: 缆 采用户内敞开式 110kV 配电装置 2× 50MVA 分段接线 设备,10kV 采用 及 10kV 配电装 110kV 采用线变 远景: 置户内布置 户内开关柜 110kV 进线 3 回,组接线 3× 50MVA B4 10kV 出线 36 回电 10kV 采用单母线 本期: 缆 2× 50MVA 分段接线 远 景 : 2× 110kV 进线 2 回,110kV 采用内桥 接线 50MVA 10kV 出线 24 回电 C2 10kV 采用单母线 本 期 : 2× 缆 50MVA 分段接线 110kV 采用户内 110kV 采用双内 远景: GIS,10kV 采用 桥或双外侨接线 全户内 3× 50MVA 户内开关柜,全 C3 本期: 110kV 进线 3 回,10kV 采用单母线 电缆出线 2× 50MVA 10kV 出线 36 回电 分段接线 缆 110kV 采用线变 远景: 组接线 3× 50MVA C4 10kV 采用单母线 本期: 2× 50MVA 分段接线 所有方案 直流系统:2 组 220V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 组充电装置(高频开关电源),设蓄电池室。交流所用:电系统 380/220V 中性点接地,采用三相四线制,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所变分列运行。继电保护:220kV、110kV 线路、主变设微机保护,保护测控相对独立;35/10kV 设微机保护,保护 测控合一,分散布置。自动装置:电容器组投切;35/10kV 消弧线圈跟踪补偿;35/10kV 接地检测。对时装置:全所共用 1 台 GPS。防误操作:闭锁不专设微机五防装置,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统一考虑。电能考核:计量主变中低压侧设关口表,其余按规程配置。就地电气:测量利用监控系统完成电气测量。信息采集:类型模拟量和开关量。控制操作:方式远方调度,监控系统,就地三级操作。通信方式:变电所接入地区的光纤环网,光纤网络与继电保护统一考虑,通信容量及可靠性按照变 电所无人值班要求设计。
110kV 配电装置 采用户外敞开式 设备,35kV、10kV 采用户内开关柜
附表 3: 序 号 项目 名称
500kV 变电站(GIS)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
方案编号 A-1-1 A-1-2 4 台主变 本期 1 组 1000MVA,最终 4 组 1000MVA,单相自耦,无载调压。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4 组 750MVA,单 相 自 耦,无载 调压。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4 组 750MVA,本期 1 组 最终 3 组 A-1-3 A-2-1 A-2-2 3 台主变 本期 1 组 最终 3 组 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3 组 750MVA,A-2-3 1000MVA,750MVA,1000MVA,750MVA,1 主变压器
三相自耦,单相自耦,单相自耦,三相自耦,无载调压。无载调压。无载调压。无载调压。500kV 并联电抗器: 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均装中性点小 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最终 6 组;35kV 并联电容器:本期 2 组 60Mvar,最终 6 组。2 台主变进串,第 3 台主变经单断路器 接二段母线;本期设 9 台断路器(1 台 远景设备本期上),串内 GIS 设备。500kV 高抗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线 接线,GIS 设备。35kV 单母线接线,不设总断路器。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8 回架空,一个 220kV 本期 8 回,最终 14 回架空出线(一个或两个方向出线),2 回电缆出 线。
500kV 并 联 电 抗 器 : 本 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均 无功补偿 2 装置 装中性点小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最终 8 组;35kV 并联电容器:本期 2 组 60Mvar,最终 8 组。对 4 台主变,主变均进串;对 3 台主 变,2 台主变进串,1 台主变经断路器 电气主接 4 线 接 2 段母线。本期设 8 台断路器。500kV 高抗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 线接线。35kV 单母线接线,不设总断路器。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8 回架空,一 出线回路 3 数和出线 方向 5 6 7 8 9 10 短路电流 主要设备 选型 配电装置 保护及 自动化 建筑面积 站址基本 条件 最终 16 回架空出线,一个或两个方向 出线(3 台主变方案其中 2 回电缆出线)。单相/三相自耦变压器; 500kV、220kV 采用户外 GIS;
35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2 组 60Mvar,35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2 组 60Mvar,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景 6 串,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景 6 串;
个或两个方向出线;220kV 本期 8 回,或两个方向出线; 500、220、35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63(50)、50、40kA 35kV 采用户外 AIS,断路器采用柱式,电容器采用组装式,电抗器采用干式。500kV、220kV 户外 GIS。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满足无人值班要 求,保护集中布置。全站总建筑面积 2000m2以内,非采暖区。主变采用水喷雾消防系统。海拔高度<1000m,地震动峰加速度 0.1g,风荷载 30m/s,地耐力 R=150kPa,地 下水无影响,非采暖区,场地同一标高,污秽等级 III 级。
附表 4 序 号 1 500kV 变电站(HGIS)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
方案编号 项目名称 B-1 主变压器 主变电气 接线 远景串数 本期 1 组、最终 4 B-2 本期 1 组、最终 4 B-3 本期 1 组、最终 3 组 750MVA 主变。第三台主变经断路器接 母线 5 垂直 2个 不设平行
组 1000MVA 主变。组 750MVA 主变。主变全部进串 6平行 1个 不设 垂直 主变全部进串 6 垂直 2个 设置 垂直 2 500kV 母线与主 变梁 主要出线 方向 总断路器 3 35kV 母线与主 变梁
项目 无功 4 补偿
相同的主要工程技术条件 50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均装 设中性点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35kV 电容器、并联电抗器按每台主变各配置 2 组 60Mvar 设计。500kV:本期 4 回,最终 8 回;220kV:本期 8 回,最终 16 回,1 个主要出线方 向。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本期设 1 个不完整串和 2 个完整串共 8 台断路器; 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单母线单元制接线。500kV 部分 63 或 50kA,220kV 部分 50kA,35kV 部分 40kA。单相自耦变压器;500kV 采用户外 HGIS,220kV 采用户外 GIS,35kV 采用户外 AIS,断路器采用柱式,35kV 并抗采用干式或油式,电容器采用组装式,站变采 用油浸式。500kV 户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高架横穿进出线,间隔宽度 28m;220kV 间隔 宽度 13m;35kV 采用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要 求;保护就地布置。全站总建筑面积 1400m2以内,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50—750 m2;主变消防采用 SP泡沫喷淋灭火或排油充氮方式。5 出线 电气主 6 接线 短路 7 电流 主要 8 设备 配电 9 装置 保护 10 自动化 土建 11 站址 12 条件
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风荷载 30m/s,地耐力 R=150kPa,地下水无影响,非采暖区设计,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按海拔 1000 米以下,国标Ⅲ级污秽区设 计
附表 5 序 号 1 项目名称
500kV 变电站(瓷柱式)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表 500kV 变电站(瓷柱式断路器)典型设计工程技术条件
主变压器 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2/3/4 组 750MVA 50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均装设中性点小 抗,不考虑母线高抗。2 无功补偿 3 组和 4 组主变方案,每组主变压器 35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感器,装 置 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2 组主变方案,每组主变方案 35kV 侧无功配置:3 组 60Mvar 并联电感器,3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本期 35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抗器,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出线回路 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10 回,两个方向出线。数和出线 220kV 本期 6 回,最终 16 回(3 组或 4 组主变)或 12 回(2 组主变),一个方向出线或 方向 两个方向出线。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期 6 串,2 组主变进串,后 2 组或 1 组主变经断路器 接母线。本期设 8 组断路器。500kV 高压电抗器均为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3 4 电气主接 线 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或双母线单分段,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单母线接线,不装设总断路器。5 6 短路电流 500、220、35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 63(50)、50、40kA 主要设备 单相自耦变压器。500kV、220kV、35kV 采用户外瓷柱式断路器。选型 35kV 电容器采用组装式、电抗器采用干式。500kV 屋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主变高架横穿和低架横穿进串。7 配电装置 220kV 屋外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3 组或 4 组主变)或悬吊母线中型布置(2 组主变)。35kV 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保护及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要 自动化 求。保护就地布置。土 站 建 全站总建筑面积 1400m2以内,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50-750m2(小于 3000m3),非 采暖区。主变消防采用水喷雾消防系统。8 9 10 址 海拔 1000m 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设计风速 30m/s,地耐力 R=150kPa,基本条件 地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国标 III 级污秽区。附表 6 序号 1 500kV 变电站(落地罐式)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表
项目名称 500kV 变电站工程技术条件 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2/3/4 组 1000MVA(750MVA)50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装设中性点 小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
主变压器
无 功 补 偿 装 3 台和 4 台主变方案,每台主变压器 66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抗 2 置 器,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2 台主变方案,每台主变方案 66V 侧无功配置: 3 组 60Mvar 并联电抗器,3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本期 66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抗器,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出线回路数 3 和出线方向 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10 回,两个方向出线。220kV 本期 6 回,最终 16 回(3 台或 4 台主变)或 12 回(2 台主变),一个方 向出线。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期 6 串,2 台主变进串,后 2 台或 1 台主变经断 4 电气主接线 路器接母线。本期设 8 台断路器。500kV 高压电抗器均为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或双母线单分段,本期双母线接线。66kV 单母线接线,装设总断路器。5 6 短路电流 500、220、66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 63(50)、50、31.5kA 主 要 设 备 选 单相自耦变压器 型 500kV、220kV 采用户外罐式断路器,66kV 采用户外柱式断路器。500kV 屋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主变高架横穿和低架横穿进串。7 配电装置 220kV 屋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66kV 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保 护 及 自 动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 8 化 土建 要求。保护就地布置。
全站总建筑面积 1500m2以内,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50-750m(小于 3000 m3),9 采暖区。主变消防采用SP泡沫喷淋灭火。站 址 基 本 条 海拔 1000 米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设计风速 30m/s,地耐力 R=150kPa,10 件
地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国标 III 级污秽区。
附表 7 序 项目名称 号 1 主变压器
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表
330kV 变电站工程技术条件 本期 1 台 240MVA(360MVA),最终 2/3 台 240MVA(360MVA)。33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90Mvar,最终 2 组,GIS 方案最终为 1 组,均
无功补偿装置
为线路高抗,并装设中性点小抗,不考虑母线高抗。35kV 侧无功按主变配置:1 组 30Mvar 并联电抗器,3 组 20Mvar 并联电容器。本期 35kV 侧无功配置:1 组 30Mvar 并联电抗器,3 组 20Mvar 并联电容器。
出 线 回 路 数 和 330kV 本期 4 回,最终 6 回,两个方向出线。3 出线方向 110kV 本期 6 回,最终 14 回,一个方向出线或两个方向出线。33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330kV 高压电抗器均为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4 电气主接线 330kVGIS 方案为双母线接线。110kV 双母线接线单分段,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单母线接线,设总断路器。5 短路电流 330、110、35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 50、40、31.5kA 三相自耦有载调压 6 主要设备选型 330kV 采用罐式、柱式断路器和 GIS。110kV 采用柱式断路器和 GIS。35kV 电容器采用框架组合式和集合式,电抗器采用干式 330kV 屋外软母线和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主变高架横穿和低架横穿进串。330kVGIS 采用屋外配电装置。7 配电装置 110kV 屋外软母线半高型、中型布置和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110kVGIS 屋外 配电装置。35kV 采用屋外和屋内布置。8 保护及自动化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 要求。保护就地布置。GIS方案全站总建筑面积 1100m2以内,敞开式方案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00m2 9 土建(小于 3000m3),全站总建筑面积 1050m2以内,采暖区。当 35kV采用屋内配 电装置时,其配电装置室不计入全站总建筑面积。主变消防采用SP泡沫喷淋灭 火或排油注氮灭火。10 站址基本条件 海拔 1000 米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设计风速 30m/s,地耐力 R=150kPa,地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国标 III 级污秽区。1本文由我爱继保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变电站典型设计情况介绍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褚农
摘要:本文介绍了 220(11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在江苏省电力系统的推广应用情况,并重 点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情况。1 概述 开展典型设计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的一项工作,是统一公 司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国网公司典型设计从变电站入手,全面推行。计划 2005 年上半年完成 500kV 及 330kV 变电 站的典型设计,下半年开始试行;年内要完成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并在公司 系统新建工程中全部推广应用。江苏省电力公司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并实现电网效益的最大化,从 2001 年开始开 展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并着力于推广应用工作。两年多来的应用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成功的。本文先就江苏省推广应用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的情况作简要介绍,然后介绍国 网公司 500kV(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情况。2 江苏省公司 220kV 及 110kV 变电站的典型设计 2.1 编制过程 220kV(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搜资调研,确定典设主要设计原则。我院在对江苏变电站设计进行统计梳理的同时,还赴与江苏经济同样发达的省市学习调 研,取长补短;对一些争议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共完成调研报告和专题报告 8 篇,有《广东地区搜资调查报告》、《上海地区搜资调查报告》、《取消旁路母线专题报 告》、《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五防”装置设计专题报告》、《直流系统额定电压选取 专题报告》、《PASS 及 COMPASS 调研报告》、《110kV 自冷和风冷变压器选型》、《环保型 自动灭火系统调研报告》。通过搜资调研为典型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原则主要包括编制深度、应用范围、规模区间、短路电流控制水平、设备水平以及运行管理 模式等。《典型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初稿)》完成后,省公司组织了公司本部有关部门、我 院典设组成员和 13 个地市供电公司总工程师以及生技、基建、调度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意见、了解需求。第二阶段:编制和审定典设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条件书。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主要设计原则,我们编制了专题报告,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典 设方案的推荐意见及相应的技术条件书。技术条件书主要包括各电压等级的电气主接线形 式、配电装置形式、出线回路数及引出方式、主变压器形式、无功补偿配置方式、监控及保 护配置方式、所用交流及直流电源配置方式和主变压器消防措施等。第三阶段:编制完成变电站典型设计。根据确定的编制方案及技术条件书,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述和定量计算,选定主要 设备参数。各方案的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清册及概算书等。省公司先后对典型设计的送审版和批准版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确定了今后新建变电站的接 线、配电装置、监控方案、控制楼面积及概算指标等主要原则和典设中的基本模块。典型设 计的批准版由省公司总经理作序出版,并印发执行。2.2 变电站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案 变电站典型设计总体设计原则为:(1)典型设计贯彻“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设计原则。(2)考虑到江苏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设计上将体现先进性,技术上 适度超前。(3)除遵循部标 SDJ2-88 《220kV~500kV 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5103-1999、《35kV~11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及其它有关规程规范外,还应符合省电力公司编制的《江苏省 35kV~220kV 变电站设计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根据江苏地区的特点,变电站设计类型既可按照负荷密集程度进行划分,也可按照变电站所在地 区划分。为使典设各方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针对本省特点,220kV 变电站提出 A(负荷密集 地区)、B(一般地区)、C(城市地区)三大类共计 8 个变电站设计方案、11 个建筑方案。110kV 变电站提出了 A(主变及高压配电装置户外布置、中压配电装置户内布置)、B(主变户外布置、配电装置户内布置)、C(全户内布置)三大类共计 8 个方案。各方案组合及其主要技术条件见附 表 1~2。2.3 设计特点和应用情况 变电站典型设计适用于江苏省大部分 220kV 和 110kV 变电站,并且作为变电站的设计规范,被纳入省公司的企业标准。典设自 2002 年底执行以来,在电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较大效益,江苏 省 2004 年投运的 27 个新建 220kV 变电站,2005 年和 2006 年即将投运的 73 个新建 220kV 变电站,均采用了典型设计。11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范围更为广泛。(1)典型设计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点,配电装置、控制楼、概算等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 不同规模的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可以根据工程建设规模,以典型设计作为修正模块进行调整。(2)典型设计中的概算模块比较全面、客观,成为省公司编制上报项目建议书时的依据。(3)典型设计中无法统一的个性化的方面,如主变调相调压计算、系统保护通信方案、短路 电流核算、地基处理、各级电压出线方向以及总平面布置方案等仍需单独设计。(4)典型设计的编制过程是统一标准和统一认知的过程。广泛听取设计、建设、生产及调度 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领导参与指导和决策,有利于统一意见,把典型设计提升为企业标准。(5)典型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典型设计不是设计的参考,而是设计的标 准。因此,典型设计的推广应用减少了专业协调的工作量,使设计专业之间的协调流畅,工作效 率大大提高。(6)典型设计的应用提高了初步设计审查效率。审查会上主要讨论具体设计方案与典设方案 的不同之处。减少了大量重复的讨论和无谓的扯皮。初设修改和批文下达时间也大大缩短,也为 设备招投标创造了良好条件。(7)以典设为基础的初设方案,其工程造价与典设方案出入不大,更易于控制工程造价的总 投资,避免了工程造价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8)为使各设计院会用或愿意用典型设计,省公司组织多次典型设计宣贯活动,请典设编制 人员介绍设计原则、方案组合、适时条件和使用方法。(9)典型设计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技术的不断进 步,典型设计也应随之进行滚动修改,进一步优化。3 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情况 3.1 任务的提出及工作过程 刘振亚总经理在国家电网公司 2005 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 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郑宝森副总经理在国家电网公司 2005 年基建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典型设计为导向,促进技术 进步和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2005 年 1 月 28 日由国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典型设计工作大纲; 2 月 5 日由基建部和顾问集团公司共同完成典型设计招标文件; 2 月 6 日在北京招标文件发布,共邀请 13 家设计院参加投标; 2 月 28 日前各投标设计院完成典型设计标书,28 日在北京开标; 3 月 4 日完成评标及定标工作,4 日在北京召开中标发布会,共有 5 家设计院中标,分别是华 东电力设计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相继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组”,组长单位为国家电网 公司基建部;副组长单位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有华东院、江苏院、中南院、西北院、华北院。根据各院特点,工作组进行了设计分工: 华东院负责主设备为 GIS 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华东地区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江苏院负责主设备为 HGIS 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南方电网公司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中南院负责主设备为瓷柱式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华中地区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华北院负责主设备为落地罐式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华北地区 50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 西北院负责 330kV 变电站方案的设计,并负责西北地区 330kV 变电站情况的调研工作。面对典设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时间紧,国网公司基建部很抓落实,及时组织召开了多 次设计协调会,基本上两星期开一次协调会。3 月 4 日中标发布会上明确分工,布置任务。3 月 18 日于苏州召开第一次协调会,会议就典型设计目的、原则、技术条件、工作进度、调 研分工等有关问题,一次、二次、土建、水工、暖通、技经等专业的设计原则和深度要求进行了 认真的讨论,并形成初步意见。4 月 5 日于北京召开第二次协调会,会议就对前阶段典设工作进展情况、典设中间成果进行检 查和评审,并对需解决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一致性意见。紧接着 4 月 6 日于北京召开典设工作研讨会,邀请电网公司策划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建设运营部、国调中心、国网建设公司,各大区电网公司、各省电力公司、各大区电力设计院的 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典设中间成果的介绍,通过深入并热烈地讨论,达成共识,统一思想,避免了设计闭门造车,以便下阶段典设工作的顺利开展。4 月 20 日于武汉召开第三次协调会,会议对典型设计的工作进度,主控通信楼、大门和围墙 的设计方案,模块的拼接,典型设计送审稿的章节编制和格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 形成结论意见。5 月 18 日~19 日于北京召开典设成果评审会,国家电网公司郑宝森副总经理、中国电力顾问 集团公司于刚副总经理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国网公司各部门,各网省公司,各设计院 代表对典型设计送审稿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讨论,充分发表了意见,使典型设计更贴近实际,更符 合生产运行的要求。典型设计分为 6 个阶段: 编制方案组合及技术条件阶段: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裕度,变电站典型设计 综合考虑电压等级、主变容量、无功补偿、出线回路和方向、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设备选型、配电装置,控制及远动、建筑面积等条件,提出设计方案和设计技术条件。搜资调研及专题研究阶段:各设计院分头开展搜资调研工作,编写地区调研报告,对于分歧 意见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行重点调研,并写出专题报告。典型设计编制阶段:经讨论审定设计方案和技术条件后,各院开展变电站典型设计实质性设 计编制阶段,完成设计图纸、说明书、设备清册、概算书初稿;经评审后进一步优化和细化,编 制典型设计使用说明,完成典型设计成品(报批稿)。评审及修改阶段: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生产、基建、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典型设计成品 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后各设计院进行设计修改,形成典型设计报批稿。批准颁发阶段:典型设计报批稿提交国家电网公司,由公司领导写序,作为企业标准出版发 行。推广应用阶段:(略)。3.2 开展 500(330)kV 变电站变电站典型设计的目的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是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开展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的目 的是: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备规范,减少设备型式,以便于集中规模招标,方便运行维护,降 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方案的拼接和扩展,加快设计、评审和批复进 度,提高工作效率。3.3 500(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主要原则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为此,在典型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和解决典型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经济性、适应性,灵活性和统一性及 其相互关系。先进性:典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占地少、注重环保,变电站可比指标先进; 经济性:综合考虑工程初期投资和长期运行费用,追求设备寿命期内最优的经济效益; 适应性:典型设计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要在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具有广泛的 适用性:并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不同规模,型式、外部条件均能适用; 灵活性:典型设计模块间接口灵活,增减方便,组合型式多样,概算调整方便;
可靠性:保证设备、各个模块和模块拼接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统一性:建设标准统一,基建和生产运行的标准统一,外部形象风格统一。3.4 典型设计方案组合及主要内容 3.4.1 总体方案设计 典型设计方案分 500kV 变电站和 330kV 变电站两大部分。50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按主设备不同分为 A(GIS 设备)、B(HGIS 设备)、C(敞开式设备)、D(落地罐式设备)4 类方案,各类方案又根据主变容量和最终台数的不同再分子方案。各方案组 合及主要技术条件详见附表 3~附表 6。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按主设备不同分为 A(GIS 设备)、C(敞开式设备)、D(落地罐式设 备)3 类方案,各类方案又根据主变容量和最终台数的不同再分子方案。各方案组合及主要技术条 件详见附表 7。3.4.2 电气二次设计 变电站初期按有人值班设计,留有远期实现无人值班的接口和功能配置。不含系统保护、调度自动化和系统通信专业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监控系统主要设计原则。包括监控范围、系统硬件设备配置原则,对系统软件工作平台、防误操作闭锁、GPS 对时、保护信息采集方式及通信规约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提出推荐方 案。提出了元件保护、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的主要设计原则。提出了二次设备组屏原则,对监控系统测控装置、线路保护、主变压器及高压电抗器保护、故障录波等主要二次设备的组屏提出推荐方案。根据工程规模进行主控室、计算机室、继电器小室、直流电源室等的具体布置。3.4.3 土建部分设计 变电站大门、围墙要能体现国网公司“内质外形”建设,树立“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设 计简洁、明快、大方、实用,具备现代工业建筑气息,建筑造型和立面色调与变电站整体状况以 及所在区域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大门围墙采用标志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统一,字体统一等要 求,变电站大门入口处一侧统一设置“标志墙”。其上为球形标志,下有“国家电网”四字,右 侧为“国家电网公司 500(330)kV XX 变电站”。变电站围墙采用实体围墙,高度统一采用 2.5m,另加远红外探测器。站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统一采用公路(郊区)型设计。经过设计优化后,330kV GIS 方案占地面积 1.7ha,330kV 敞开式方案 3-3.5ha.;500kV GIS 方案占地面积 3.0~3.8ha,HGIS 方案占地面积 3.5~4.5ha;敞开式方案 5.8-7.3ha。统一了站区主要生产建筑和房间的设置,建设有主控通信楼、继电器小室、站用电室等建筑 物。建筑面积,500kV 变电站控制在 1100~1300平米,330kV 变电站控制在 1000~1100平米。主控通信楼内房间的设置统一为:生产用房设有主控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当通信电源组屏 布置时,电源室和通信机房合并布置),辅助及附属房间设有交接班室、值班休息室 2-3 间、办 公室 2 间(含资料室)、会议室、备餐室、检修工器具间等。主控通信楼采用框架结构。继电器小室当布置在串中时,跨度采用 5.1m,采用室内电缆沟敷 设电缆。继电器小室采用砖混结构,加设钢板网屏蔽,普通钢门。所有构架、设备支架均推荐采用钢管结构,热镀锌防腐。变电站主要生产用房及办公、值休等用房和保护小室需安装空调机,其余生产用房采用轴流 风机机械通风,电缆层采用自然通风。主控通信楼采用小集中空调,继电器小室采用分体空调。位于采暖区的变电站可采用分散供暖方式。主变压器消防优先考虑采用泡沫喷淋、排油充氮方式。继电器室全集中布置时主控通信楼建筑体积不大于 5000 m3,不设室内建筑水消防系统,但应设室 外建筑水消防系统。继电器小室分散布置时,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控制在建筑体积不大于 3000 m3,全站不设室外 水消防系统,采用移动式化学灭火装置。3.4.4 技经部分 为使典型设计的各方案、模块的投资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便于进行对比分析,在典型设计概 算编制时采用统一的取费标准、统一的定额、统一的设备材料价格和统一的其他费用标准。为适应实际工程和典型设计的各基本组合方案的投资水平对比分析的需要,对不在本次典型
设计范围内的有关工程费用进行了统一规定,包括水源、站外电源、站外通信、进站道路、地基 处理、站外排水、护坡挡墙等,保证了典型设计的各基本组合方案的概算投资的完整性。使用时需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情况选用基本组合方案或模块方案参考造价进行分析、合理调 整。联系方式:褚农,教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025-85081300,chunong@jspdi.com.cn 附表 1: 方案 A1 主变
江苏省 22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主要工程技术条件
适用规模 220kV 出 线 6 回,110kV 出线 8 回,35kV 出线 10 回 接线 220kV、110kV 采 用双母线接线,35kV 采用单母线 分段接线 配电装置 220kV、110kV 配 电装置采用软母线 改进半高型,35kV 配电装置采用户内 开关柜 布置格局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18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9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18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9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180o布置 220kV 出 线 与 110kV 出 线 构 90o布置 主变露天,建 筑物两列式布 置 主变半户内,整体建筑式布 置 主变露天,建 筑物两列式布 置 A2 本期 2 台 120MVA 主变 远景 3 台 B1-1 B2-1 B1-2 本期 2 台 180MVA 主变 远景 3 台
220kV 出 线 6 回,110kV 出线 8 回,35kV 出线 10 回
220kV、110kV 采 用双母线接线,35kV 采用单母线 分段接线
220kV、110kV 配 电装置采用管母线 中型,35kV 配电装 置采用户内开关柜 B2-2 220kV 出 线 6 回,110kV 出线 8 回,10kV 出线 24 回 220kV 出线本期 2 回远期 3 回,110kV 出 线 12 回,10kV 出线 24 回 220kV 出线本期 2 回远期 3 回,110kV 出 线 8 回,10kV 出线 24 回
220kV、110kV 采 用双母线接线,10kV 采用单母线 分段接线
220kV、110kV 配 电装置采用管母线 中型,10kV 采用户 内开关柜 C1 C3 本期 2 台 180MVA 主变 远景 3 台
220kV 采 用 单 元 接线,110kV 采用 双母线接线,10kV 单母线分段 接线 220kV、110kV 采 用户内 GIS,10kV 采用户内开关柜,全电缆出线 220kV、110kV 采 用户内装配式配电 装置,架空出线; 10kV 采用户内开 关柜电缆出线 C2 所有方案 直流系统:2 组 220V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 组充电装置(高频开关电源),配置 DC/DC 变换 器供-48V 系统通信电源,不设蓄电池室。交流所用:所用电系统 380/220V 中性点接地,采用三相四线制,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所变分列 运行。继电保护:220kV、110kV 线路、主变设微机保护,保护测控相对独立;35kV 设微机保护(含低 周减载和接地检测功能),保护测控合一,分散布置。自动装置:电容器组投切;35kV 消弧线圈跟踪补偿。对时装置:全所共用 1 台 GPS。防误操作:不专设微机五防装置,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统一考虑。电能计量:主变中低压侧设关口表,其余按规程配置。电气测量:利用监控系统完成。信息采集:模拟量和开关量。控制方式:远方调度,监控系统,就地三级操作。通信方式:变电站接入地区光纤环网,通信容量及可靠性按照变电站无人值班要求设计。
附表 2: 方案 主变 远景: 2× 50MVA 本期: 2× 50MVA 远景: 2× 50MVA 本期: 2× 50MVA 江苏 110kV 变电所典型设计主要工程技术条件 适用规模 110kV 进线 2 回,35kV 出线 4 回架 空,4 回电缆,10kV 出线 16 回电 缆 110kV 进线 4 回,35kV 出线 4 回架 空,回电缆,4 10kV 出线 16 回电缆 接线 110kV 采用线变 组接线 35kV、10kV 采用 单母线分段接线 配电装置 布置格局 主变及 110kV 配 电装置户外布 置,35kV、10kV 配电装置户内 布置 A1 110kV 采用单母 线分段接线 A2 35kV、10kV 采用 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 采用内桥 110kV 配电装置 主变及 110kV 配 远景: 110kV 进线 3 回,采用户外敞开式 电 装 置 户 外 布 或线变组接线 3× 50MVA A3 10kV 出线 36 回电 10kV 采用单母线 设备,10kV 采用 置,10kV 配电 本期: 缆 2× 50MVA 装置户内布置 户内开关柜 分段接线 110kV 采用内桥 远景: 110kV 进线 2 回,接线 2× 50MVA B3 10kV 出线 24 回电 110kV 配电装置 主变户外布置,10kV 采用单母线 本期: 缆 采用户内敞开式 110kV 配电装置 2× 50MVA 分段接线 设备,10kV 采用 及 10kV 配电装 110kV 采用线变 远景: 置户内布置 户内开关柜 110kV 进线 3 回,组接线 3× 50MVA B4 10kV 出线 36 回电 10kV 采用单母线 本期: 缆 2× 50MVA 分段接线 远 景 : 2× 110kV 进线 2 回,110kV 采用内桥 接线 50MVA 10kV 出线 24 回电 C2 10kV 采用单母线 本 期 : 2× 缆 50MVA 分段接线 110kV 采用户内 110kV 采用双内 远景: GIS,10kV 采用 桥或双外侨接线 全户内 3× 50MVA 户内开关柜,全 C3 本期: 110kV 进线 3 回,10kV 采用单母线 电缆出线 2× 50MVA 10kV 出线 36 回电 分段接线 缆 110kV 采用线变 远景: 组接线 3× 50MVA C4 10kV 采用单母线 本期: 2× 50MVA 分段接线 所有方案 直流系统:2 组 220V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 组充电装置(高频开关电源),设蓄电池室。交流所用:电系统 380/220V 中性点接地,采用三相四线制,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所变分列运行。继电保护:220kV、110kV 线路、主变设微机保护,保护测控相对独立;35/10kV 设微机保护,保护 测控合一,分散布置。自动装置:电容器组投切;35/10kV 消弧线圈跟踪补偿;35/10kV 接地检测。对时装置:全所共用 1 台 GPS。防误操作:闭锁不专设微机五防装置,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统一考虑。电能考核:计量主变中低压侧设关口表,其余按规程配置。就地电气:测量利用监控系统完成电气测量。信息采集:类型模拟量和开关量。控制操作:方式远方调度,监控系统,就地三级操作。通信方式:变电所接入地区的光纤环网,光纤网络与继电保护统一考虑,通信容量及可靠性按照变 电所无人值班要求设计。
110kV 配电装置 采用户外敞开式 设备,35kV、10kV 采用户内开关柜
附表 3: 序 号 项目 名称
500kV 变电站(GIS)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
方案编号 A-1-1 A-1-2 4 台主变 本期 1 组 1000MVA,最终 4 组 1000MVA,单相自耦,无载调压。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4 组 750MVA,单 相 自 耦,无载 调压。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4 组 750MVA,本期 1 组 最终 3 组 A-1-3 A-2-1 A-2-2 3 台主变 本期 1 组 最终 3 组 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3 组 750MVA,A-2-3 1000MVA,750MVA,1000MVA,750MVA,1 主变压器
三相自耦,单相自耦,单相自耦,三相自耦,无载调压。无载调压。无载调压。无载调压。500kV 并联电抗器: 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均装中性点小 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最终 6 组;35kV 并联电容器:本期 2 组 60Mvar,最终 6 组。2 台主变进串,第 3 台主变经单断路器 接二段母线;本期设 9 台断路器(1 台 远景设备本期上),串内 GIS 设备。500kV 高抗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线 接线,GIS 设备。35kV 单母线接线,不设总断路器。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8 回架空,一个 220kV 本期 8 回,最终 14 回架空出线(一个或两个方向出线),2 回电缆出 线。
500kV 并 联 电 抗 器 : 本 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均 无功补偿 2 装置 装中性点小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最终 8 组;35kV 并联电容器:本期 2 组 60Mvar,最终 8 组。对 4 台主变,主变均进串;对 3 台主 变,2 台主变进串,1 台主变经断路器 电气主接 4 线 接 2 段母线。本期设 8 台断路器。500kV 高抗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 线接线。35kV 单母线接线,不设总断路器。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8 回架空,一 出线回路 3 数和出线 方向 5 6 7 8 9 10 短路电流 主要设备 选型 配电装置 保护及 自动化 建筑面积 站址基本 条件 最终 16 回架空出线,一个或两个方向 出线(3 台主变方案其中 2 回电缆出线)。单相/三相自耦变压器; 500kV、220kV 采用户外 GIS;
35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2 组 60Mvar,35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2 组 60Mvar,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景 6 串,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景 6 串;
个或两个方向出线;220kV 本期 8 回,或两个方向出线; 500、220、35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63(50)、50、40kA 35kV 采用户外 AIS,断路器采用柱式,电容器采用组装式,电抗器采用干式。500kV、220kV 户外 GIS。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满足无人值班要 求,保护集中布置。全站总建筑面积 2000m2以内,非采暖区。主变采用水喷雾消防系统。海拔高度<1000m,地震动峰加速度 0.1g,风荷载 30m/s,地耐力 R=150kPa,地 下水无影响,非采暖区,场地同一标高,污秽等级 III 级。
附表 4 序 号 1 500kV 变电站(HGIS)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
方案编号 项目名称 B-1 主变压器 主变电气 接线 远景串数 本期 1 组、最终 4 B-2 本期 1 组、最终 4 B-3 本期 1 组、最终 3 组 750MVA 主变。第三台主变经断路器接 母线 5 垂直 2个 不设平行
组 1000MVA 主变。组 750MVA 主变。主变全部进串 6平行 1个 不设 垂直 主变全部进串 6 垂直 2个 设置 垂直 2 500kV 母线与主 变梁 主要出线 方向 总断路器 3 35kV 母线与主 变梁
项目 无功 4 补偿
相同的主要工程技术条件 50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均装 设中性点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35kV 电容器、并联电抗器按每台主变各配置 2 组 60Mvar 设计。500kV:本期 4 回,最终 8 回;220kV:本期 8 回,最终 16 回,1 个主要出线方 向。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本期设 1 个不完整串和 2 个完整串共 8 台断路器; 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单母线单元制接线。500kV 部分 63 或 50kA,220kV 部分 50kA,35kV 部分 40kA。单相自耦变压器;500kV 采用户外 HGIS,220kV 采用户外 GIS,35kV 采用户外 AIS,断路器采用柱式,35kV 并抗采用干式或油式,电容器采用组装式,站变采 用油浸式。500kV 户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高架横穿进出线,间隔宽度 28m;220kV 间隔 宽度 13m;35kV 采用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要 求;保护就地布置。全站总建筑面积 1400m2以内,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50—750 m2;主变消防采用 SP泡沫喷淋灭火或排油充氮方式。5 出线 电气主 6 接线 短路 7 电流 主要 8 设备 配电 9 装置 保护 10 自动化 土建 11 站址 12 条件
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风荷载 30m/s,地耐力 R=150kPa,地下水无影响,非采暖区设计,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按海拔 1000 米以下,国标Ⅲ级污秽区设 计
附表 5 序 号 1 项目名称
500kV 变电站(瓷柱式)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表 500kV 变电站(瓷柱式断路器)典型设计工程技术条件
主变压器 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2/3/4 组 750MVA 50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均装设中性点小 抗,不考虑母线高抗。2 无功补偿 3 组和 4 组主变方案,每组主变压器 35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感器,装 置 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2 组主变方案,每组主变方案 35kV 侧无功配置:3 组 60Mvar 并联电感器,3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本期 35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抗器,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出线回路 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10 回,两个方向出线。数和出线 220kV 本期 6 回,最终 16 回(3 组或 4 组主变)或 12 回(2 组主变),一个方向出线或 方向 两个方向出线。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期 6 串,2 组主变进串,后 2 组或 1 组主变经断路器 接母线。本期设 8 组断路器。500kV 高压电抗器均为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3 4 电气主接 线 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或双母线单分段,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单母线接线,不装设总断路器。5 6 短路电流 500、220、35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 63(50)、50、40kA 主要设备 单相自耦变压器。500kV、220kV、35kV 采用户外瓷柱式断路器。选型 35kV 电容器采用组装式、电抗器采用干式。500kV 屋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主变高架横穿和低架横穿进串。7 配电装置 220kV 屋外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3 组或 4 组主变)或悬吊母线中型布置(2 组主变)。35kV 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保护及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要 自动化 求。保护就地布置。土 站 建 全站总建筑面积 1400m2以内,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50-750m2(小于 3000m3),非 采暖区。主变消防采用水喷雾消防系统。8 9 10 址 海拔 1000m 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设计风速 30m/s,地耐力 R=150kPa,基本条件 地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国标 III 级污秽区。
附表 6 序号 1 500kV 变电站(落地罐式)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表
项目名称 500kV 变电站工程技术条件 本期 1 组 750MVA,最终 2/3/4 组 1000MVA(750MVA)50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150Mvar,最终 2 组,为线路高抗,装设中性点 小电抗,不考虑母线高抗。
主变压器
无 功 补 偿 装 3 台和 4 台主变方案,每台主变压器 66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抗 2 置 器,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2 台主变方案,每台主变方案 66V 侧无功配置: 3 组 60Mvar 并联电抗器,3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本期 66kV 侧无功配置:2 组 60Mvar 并联电抗器,2 组 60Mvar 并联电容器。出线回路数 3 和出线方向 500kV 本期 4 回,最终 10 回,两个方向出线。220kV 本期 6 回,最终 16 回(3 台或 4 台主变)或 12 回(2 台主变),一个方 向出线。50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远期 6 串,2 台主变进串,后 2 台或 1 台主变经断 4 电气主接线 路器接母线。本期设 8 台断路器。500kV 高压电抗器均为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220kV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或双母线单分段,本期双母线接线。66kV 单母线接线,装设总断路器。5 6 短路电流 500、220、66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 63(50)、50、31.5kA 主 要 设 备 选 单相自耦变压器 型 500kV、220kV 采用户外罐式断路器,66kV 采用户外柱式断路器。500kV 屋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主变高架横穿和低架横穿进串。7 配电装置 220kV 屋外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66kV 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保 护 及 自 动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 8 化 土建 要求。保护就地布置。
全站总建筑面积 1500m2以内,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50-750m(小于 3000 m3),9 采暖区。主变消防采用SP泡沫喷淋灭火。站 址 基 本 条 海拔 1000 米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设计风速 30m/s,地耐力 R=150kPa,10 件
地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国标 III 级污秽区。
附表 7 序 项目名称 号 1 主变压器
330kV 变电站典型设计主要技术条件表
330kV 变电站工程技术条件 本期 1 台 240MVA(360MVA),最终 2/3 台 240MVA(360MVA)。330kV 并联电抗器,本期 1 组 90Mvar,最终 2 组,GIS 方案最终为 1 组,均
无功补偿装置
为线路高抗,并装设中性点小抗,不考虑母线高抗。35kV 侧无功按主变配置:1 组 30Mvar 并联电抗器,3 组 20Mvar 并联电容器。本期 35kV 侧无功配置:1 组 30Mvar 并联电抗器,3 组 20Mvar 并联电容器。
出 线 回 路 数 和 330kV 本期 4 回,最终 6 回,两个方向出线。3 出线方向 110kV 本期 6 回,最终 14 回,一个方向出线或两个方向出线。330kV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330kV 高压电抗器均为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4 电气主接线 330kVGIS 方案为双母线接线。110kV 双母线接线单分段,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单母线接线,设总断路器。5 短路电流 330、110、35kV 短路电流水平分别为 50、40、31.5kA 三相自耦有载调压 6 主要设备选型 330kV 采用罐式、柱式断路器和 GIS。110kV 采用柱式断路器和 GIS。35kV 电容器采用框架组合式和集合式,电抗器采用干式 330kV 屋外软母线和悬吊管母线中型布置,主变高架横穿和低架横穿进串。330kVGIS 采用屋外配电装置。7 配电装置 110kV 屋外软母线半高型、中型布置和支持管母线中型布置。110kVGIS 屋外 配电装置。35kV 采用屋外和屋内布置。8 保护及自动化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屏,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可以满足无人值班 要求。保护就地布置。GIS方案全站总建筑面积 1100m2以内,敞开式方案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 600m2 9 土建(小于 3000m3),全站总建筑面积 1050m2以内,采暖区。当 35kV采用屋内配 电装置时,其配电装置室不计入全站总建筑面积。主变消防采用SP泡沫喷淋灭 火或排油注氮灭火。10 站址基本条件 海拔 1000 米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设计风速 30m/s,地耐力 R=150kPa,地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国标 III 级污秽区。
第四篇:绿色环保设计
绿色环保设计
摘要:推荐家居的“绿色设计”来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使人们的紧张心理得到调整,这是十分有益的举措。关键词:住宅设计绿色环保室内“绿色设计”手法:
1、室内设计室外化。设计师通过设计把室内做得如室外一般,把自然引进室内。
2、通过建筑设计或改造建筑设计使室内、外通透,或打开部分墙面,使室内、外一体化,创造出开敞的流动空间,让居住者更多地获得阳光、新鲜空气和景色。
3、在城市住宅中,甚至餐饮商业服务的内部空间中追求田园风味,通过设计营造农家田园的舒适气氛。
4、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自然造型艺术,即有生命的造型艺术:室内绿化盆栽、盆景、水景、插花等。
5、用绘画手段在室内创造绿化景观。
6、室内造园手法。
7、在室内设计中强调自然色彩和自然材质的应用,让使用者感知自然材质,回归原始和自然。
8、在室内环境创造中采用模似大自然的声音效果、气味效果的手法。
9、环境是生态学的范畴,“黄土窑洞”等穴居形式、构术为巢的巢居形式等将再度成为建筑、室内设计的研究和设计方向。
10、普通的家庭室内楼层高度,一般都在2.5——3米,为了使居住者在室内不感到压抑,在设计上,可作镂空雕饰的天棚架,落级在30CM左右,让镂空架离天顶在15CM左右,并在镂空架中装臵暗藏兰色灯带或灯管,照射到天顶 1
面上,泛出天蓝色光面,使人犹如在幻境中,有一种开阔感、清新感。
11、环保设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色彩的搭配和组合,恰当颜色选用和搭配可以起到健康和装饰的双重功效。
二、使用绿色建材:居室装潢材料对人体健康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危害。1、是“新居综合症”,居住者有眼、鼻、咽喉刺激、疲劳、头痛、皮肤刺激、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2、是产生典型的神经行为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的损伤。3、是刺激人的三叉神经感受器。4、是引起呼吸道上的炎症反应。5、是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功能)。6、是具有较明显的致突变性,证明有可能透发人体肿瘤。一般来说,装饰材料中大部分无机材料是安全和无害的,如龙骨及配件、普通型材、地砖、玻璃等传统饰材,而有机材料中部分化学合成物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它们大多为多环芳烃,如苯、酚、蒽、醛等及其衍生物,具有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可导致人各种生理和心理的病变。
1、墙面装饰材料的选择:家居墙面装饰尽量不大面积使用木制板材装饰,可将原墙面抹平后刷水性涂料,也可选用新一代无污染PVC环保型墙纸,甚至采用天然织物,如棉、麻、丝绸等作为基材的天然墙纸。
2、地面材料的选择:地面材料的选择面较广,如地砖、天然石材、木地板、地毯等。地砖一般没有污染,但居室大面积采用天然石材,应选用经检验不含放射性元素的板材。选用复合地板或化纤地毯前,应仔细查看相应的产品说。若采用实木地
板,应选购有机物散发率较低的地板粘接剂。
3、顶面材料的选择:居室的层高一般不高,可不做吊顶,将原天花板抹平后刷水性涂料或贴环保型墙纸。若局部或整体吊顶,建议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硅钙板、埃特板等材料替代木龙骨夹板。
4、软装饰材料的选择窗帘、床罩、枕套、沙发布等软装饰材料,最好选择含棉麻成分较高的布料,并注意染料应无异味,稳定性强且不易褪色。
5、木制品涂装材料的选择木制品最常用的涂装材是各类油漆,是众人皆知的居室污染源。不过,国内已有一些企业研制出环保型油漆,如雅爵、爱的牌装修漆、鸽牌金属漆等,均不采用含苯稀释剂,刺激性气味较小,挥发较快,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轻信非专业性的广告宣传。对于厂家或商家的广告宣传,要多了解有关资料和细节,查阅有关书籍,货比三家,理智地进行分析比较。
2、不要迷信名牌。产品的知名度高,并不一定代表其质量上乘,更不能表示其不含有害成分。
3、选择正规企业的饰材产品。特别是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或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
4、了解他人对某种饰材产品的使用情况。
5、严格测量花岗岩和大理石的放射性值是否超标。
6、使用保健抗菌建材:使用灭菌玻璃,墙面使用防菌瓷砖。
7、优质绿色环保涂料:
8、使用天然树脂漆(大漆)、水性木器清漆、磁漆涂饰建筑物门、窗表面。
9、木材是否符合环保的标准,大芯板是否有刺激性气
味,使用专业器材用以判别其异氰化合物、氯、防腐杀虫剂、游离甲醛是否超标。
三、绿色环保施工:在使用绿色环保建材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之中还要始终保持室内空气的畅通,及时散发有害气体,同时对于建筑垃圾进行妥善分类处理,保证施工过程之中不会对施工人员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
四、使用绿色环保家具:家装中甲醛是从哪里来的?在甲醛含量超标的环境中生活会出现甲醛中毒症状,一般的表现为头晕、气味辛辣刺鼻、流泪、心悸。长期接触甲醛,还会增加导致癌症的可能性。在家装材料中,如复合地板、一些家具、橱具的背板、面板等使用的是密度板,由于密度板中使用的是尿醛胶,甲醛的含量就较高,目前国家对密度板中的甲醛含量制定了严格标准,因此在选购时应注意材料的品牌、产地及检测报告。装修后的房间也必须充分通风换气,不能马上入住。其它人造板如大芯板、三合板、五合板等由于使用的胶合剂以醋丙乙烯为主,因此甲醛含量相对较低。甲醛释放量是衡量产品释放甲醛气体多少的一项指标。目前装饰板材中使用的胶粘剂仍以脲醛树脂为主,板材中残留的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的环境释放。甲醛、氨气的释放和放射性污染是家庭装修中比较重要的三个污染源,尤其是氨气和放射性,如果不通过仪器,人们根本无法觉察出它们的存在。因此您可以通过专家检测,判断居住环境是否有这些污染。绿色装修注意事项:墙面涂料注意“内存”污染:在选
择涂料时,除了颜色和光泽外,最重要的是要选择环保涂料。一般来说合资、进口品牌的质量和环保都比较有保证,如立邦漆、多乐士、来威、亚都、申纽力、中华制漆长颈鹿、莫威尔等,国产漆中的精品如红狮、灯塔等效果也不错。在选购涂料时,您一定要到指定品牌专卖店去,另外,真正的品牌代理商都有一系列证明文件。还要注意施工中辅料的使用,特别是胶和底漆。即使您选择了环保涂料,在基底处理时也不能马虎,使用知名品牌的底漆不仅能保证整体效果,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也绝对必要。另外胶的使用也要注意,107胶内含有害物质,国家有关条例已经明令禁止在家庭装修中使用107胶。对于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辅料,您一定要特别注意。地面地板谨防“游离”杀手:真正安全的木地板标准应是对人体有益无害,在使用中不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在铺设中不会对建筑物和环境造成损害等三个方面。目前木地板的种类很多,就其本身来讲,实木地板是不含有害物质的,而质量伪劣的复合地板可能包含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包括两方面:一是有胶粘剂的地板所含游离甲醛释放量过高;如果游离甲醛超过40mg100g则对人体有害,是不允许经过市场销售的,您最好选用甲醛含量在10mg100g左右的绿色环保地板。如:欧典船甲板、柏高、圣象等品牌。另外柏丽、泰步地板率先通过国际绿色环保认证,您大可放心使用;二是在刷油漆过程中用到各种有机溶剂,如:甲苯、硝基等均会散发出对人体
有害的气体,建议您在购买地板时尽量买表面装饰好,漆过的地板,不要买素板。所以在您购买地板时,最好参照木地板标准规格,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合乎国家安全标准的地板。总而言之,家庭装修中安全选材是环保家装的关键,您一定要特别注意,从选择材料开始,保护自己的家人在面面俱到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
第五篇:绿色设计论文
绿色设计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绿色设计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绿色设计论文1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xx年代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产业发展速度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当中,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兼职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与绿色低碳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为了有效缓解当前阶段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将绿色低碳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进行了必要的研究与分析。
一、绿色低碳理念分析
所谓的绿色低碳就是指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内,通过各种绿色技术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有效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即利用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建筑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提高对空间的使用效率,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绿色低碳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当中。
(一)整体的和谐性。
建筑物虽然是人工建造的物体,但是也是生态环境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物的存在会对其他物体造成影响,同时也会与其他物体之间产生彼此的制约。因此,绿色低碳需要将建筑物完全的融入到环境当中,从而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也是绿色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绿色低碳理念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运用本土化的资源与文化,不仅有效的节约了建筑的成本,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也实现了建筑物与环境的有机统一。(二)宜居性。
建筑物的本质功能在于其使用功能,即适合居住、办公以及从事相关活动的基本功能,这也是建筑物价值的最根本体现,同时也是绿色低碳理念的最根本出发点。绿色低碳理念必须要保证建筑的宜居性,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解决好居住过程当中对于光照、空气、水分以及采暖等的基本需求,使其适合人类的居住。(三)利用的充分性。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阶段我国的整个建筑产业的能耗都相对较高,许多资源的利用率都相对较低,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与绿色低碳的基本理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理念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使用最优秀的方案,提高资源与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水、节电以及减少采暖的基本目的,从而实现节能减排,这也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同时绿色低碳理念还还要求需要对建筑能耗的各个不同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使用遮阳技术降低夏天室内温度,利用温室效应提高冬天的室内温度,从而降低空调的使用。二、绿色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在上文当中笔者对绿色低碳理念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在下文当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绿色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一)合理的规划布局。
在上文当中笔者已经论述了,现阶段建筑物本身就属于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使得建筑可以完美的融入到周围的环境当中。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入手:第一,在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一种整体观念,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的人文与生态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温度、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第二,将相关的要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效果,让建筑有机的融合到周边的基本要素当中。第三,充分考虑采光以及通风,对于建筑物的采光与通风来说,除了本身的限制之外,外部环境对于通风与采光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布局之前就必须要充分考虑通风与采光要求。(二)充分降低能耗,加强可持续能源的使用效率。
在目前的建筑设计当中绿色低碳的一个最根本需求在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当中:第一,提高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降低能耗。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结构的热传导性能基本就决定了建筑物整体能耗的高低,如果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则其建筑屋内的温度就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当中:第一,加强外墙的保温设计,外墙是建筑的外部维护结构,是建筑物进行热量交换的重要区域,外墙保温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保温效果。第二,加强门窗的保温设计,门窗是单元户型进行热量交流的重要途经,因此,必须要加强门窗的保温设计。第三,加强可持续能源的使用力度,可持续能源使用是绿色节能设计的核心要点,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根本途经。具体来说就是太阳能、风能的利用。(三)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
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从建筑的全寿命角度出发,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根本目的,例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增加废水回收与过滤系统,对生活废水进行回收再处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也尽量的选择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例如优先使用钢结构建筑。三、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将绿色低碳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友好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论述了建筑设计当中绿色低碳理念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对建筑设计人员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张勇,彭子茂.绿色理念下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以某综合建筑一期工程设计为例[J].建材与装饰,20xx(05):9-10.[2]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xx(19):51.[3]林晓晖.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马杭州排涝站的建筑景观及环境设计[J].福建建筑,20xx(04):36-39.[4]聂正英,徐彼得.“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荷叶山服务区的低碳设计[J].江苏建筑,20xx(S1):82-84+107.[5]刘飞.被动优先主动相辅设计手段与技术系统完美结合的绿色建筑设计——访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刘飞[J].建筑师,20xx(03):132-135.
绿色设计论文2【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建筑在我国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采用绿色建筑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更加具有环保价值。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论文主要分析了绿色建设的设计原则和技术问题,重点讲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选择,以期能够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设计原则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绿色建筑属于一种生态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能源系统更加生态化、多元化。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绿色建筑的整体美化原则和简单高效的原则,不断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状态,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项目选择更加合理的设计技术,比如,太阳能采暖技术、水资源循环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从而促进低碳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绿色建筑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建筑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主要指的就是对某建筑进行设计时,把土地、能源进行有效利用,将一切能用到的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降低资源的损耗,从而实现人与自热的和谐发展。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绿色建筑能够把当地特有的资源和材料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保证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采用绿色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能源,尤其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的绿色建筑在消耗能源时几乎接近零;(3)在具体的绿色建筑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对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对房屋的通风性和采光性进行有效设定,从而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采光效果[1]。
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1整体美化的原则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重视建筑技术的整体美感。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整体美化的原则,要把设计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整体美感的目的。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还应该多关心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为了施工建设而破坏当地的环境生态平衡,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天然的地势地形,做到因地制宜,减少环境污染,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3.2简单而高效的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时,还应该注重能源的利用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重视人工智能化设计,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坚持简单而高效的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节约能源,从而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3健康而舒适的原则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舒适的居住条件,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保证室内畅通,让室内的环境处于舒适的温度湿度[2]。与此同时,还应该要有良好的空气流通,要保证采光功能,从而让用户能够在健康而舒适的环境中生活。3.4同步化设计原则建筑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节能环保功能,不是只从一个环节入手,而是应该从整个设计过程进行节能。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比如,方案构思、前期分析、各专业深化初步设计等,同时还要控制好施工图纸的设计,争取达到低碳、节能的要求。
4设计绿色建筑中的技术问题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建设绿色建筑时,不管是设计方还是需求方都应该进行及时沟通,一旦遇到突发的情况,双方应该聚到一起尽快找到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以免耽误建设进度,从而保证建筑的质量。
5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选择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选择是一项比较有技术性的工作,由于不同的绿色建筑项目不同,所使用到的能源、材料、人力等都有所不同。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5.1设计方案针对绿色建筑而言,设计方案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选择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对绿色建筑项目设计的需求进行仔细分析,同时也可多借鉴一些国外优秀的案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建筑的具体情况,把自己的独特想法融入到设计方案中,从而达到绿色建筑的目的。此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凭借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确立建筑中自己的视角,把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在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更加合理化。5.2太阳能采暖据相关调查显示,之前传统的采暖方法主要是以煤炭燃烧为主。但在实际燃烧过程中,总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等,过多吸入一氧化碳,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发生温室效应,也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使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采用太阳能取暖能够降低成本,避免环境的严重破坏。5.3水资源循环在进行具体的绿色建设设计技术选择时,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选择。众所周知,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应该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5.4环境绿化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如果现在人们还不重视对环境的绿化,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必会走下坡路线。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环境的绿化,对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移栽高大乔木,乔木有吸收路面热量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氧气的含量,从而给人们建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6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更加具有环保价值和资源充分利用的能力。因此,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建筑项目采用合理设计技术,坚持整体美化的原则和同步化设计原则,不断改变之前传统的建筑方法,采用太阳能采暖、水资源循环等相关技术,从而使室内设计符合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牛犇.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xx.【2】汪铮,车学娅,陈剑秋,等.绿色技术选择方法初探———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色建筑设计为例[J].绿色建筑,20xx(1):29-34.
绿色设计论文3摘要:传统建筑主要在设计上考虑挡风遮雨,在建筑设计上并不考虑对环境所产生的后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对环境及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倡绿色建筑的理念,加大绿色建筑的设计。绿色建筑是今后建筑的必然趋势,建筑设计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就是最好的表现。因此本文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在既考虑到我国国情的条件下,还能结合我国的经济条件、资源条件、气候条件来进行绿色的建筑设计,逐渐实现节约能源、水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设计的舒适度是现如今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绿色节能设计理念作支撑作为建设基础的“绿色建筑”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及设备来合理化布局来有效的改善环境,从而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降低能耗。
1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化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其实这是一个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最终目标就是在建筑的使用周期内尽可能最大化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节能、舒适的使用空间。建筑的具体措施是要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将建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并且合理的安排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协调关系,将建筑物与其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结合体。
2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及特点
2.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师依据建筑领域的发展而形成一种的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它把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在建筑的设计中,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材料优化设计的建筑,从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回归自然,为人们生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一种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它需要多方进行,采取适当可行的设计策略,以加快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2.2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并无伤害。绿色建筑必须依据建造的地理位置,设置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建筑。
3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
绿色建筑的设计完全满足当代人们居住的要求,不但节能环保,并且绿色建筑把环境效益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不仅提高了人民居住地的环境,而且提高了绿色建筑项目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推行绿色建筑有以下几点意义:(1)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使用自然资源。绿色建筑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风能和地热能利用。(2)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3)绿色循环。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必须要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关心住户及环境因素,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且具有能充分包容未来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应用,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形成良好的可循环的系统。
4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4.1合理利用太阳能
对于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新能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立节能环保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各国设计师所关注,对于这种绿色能源而言,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实现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照明以及太阳能制冷等技术的应用。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将集热板以及发电源装置与屋面进行结合,在住宅建筑顶部大规模铺设太阳能集热板以及发电装置,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节省电力能源。太阳能照明主要是在白天完成能量的收集,通过照明技术广泛的利用在居住区道路的照明、地下室以及车库等场所的照明,使用高节能LED面光源,从而充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太阳能制冷技术主要是通过太阳光源转换成电能,驱动电冰箱的制冷,具有造价低且结构简单的特点,这一技术能够更多的适用于北方城市等中小型城镇住宅建筑使用。
4.2安装节能窗
作为整个建筑中除墙体意外占建筑面积最大的部分,窗户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而由于现今建筑的高度在不断上升,这就导致建筑所需承受的风力、气压值也在逐渐升高。用户对于窗户的各项性能,包括隔声、防风、抗压等都有了新要求,为了有效地避免强大的光污染产生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安装合适的节能窗必不可少,同时,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窗户材质。
4.3添加遮阳“伞”
在如今的高层民用绿色建筑设计之中,大多数都会选择挑出式阳台作为设计方案。这种设计具有很多优势,它不仅能够节省建筑面积,同时还能够很好地给每户住宅形成一定面积的遮阳区域,这把额外的遮阳“伞”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于室内中各个常规能源的消耗,同时达到了促进建筑内部的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4.4充分融合地域文化的特点
现阶段居住环境应将改善人力的居住环境、提高舒适环境的建立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充分考虑适度消费的理念,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模式,从而为整个环境可持续化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与此同时,针对现代化城市绿色住宅设计,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战略内容,实现科技、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全面性发展,对于不同的地域而言,存在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例如在北方城市,由于冬季过于寒冷,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在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厚墙体表面,在室内安装地热、暖气等供暖装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所以在充分的将地理因素融合在设计过程中的同时,实现绿色持续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热能的转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分性的保证。因此,为了在根本意义上实现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理念,应根据地域性及文化性特点,将相关因素融入到绿色住宅建筑设中,从而为建筑环境绿色理念的建立树立正确性的发展方向。
4.5加大采用节能新技术
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其使用周期内减少能源的消耗并增大其使用效率,最终能够建立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则应综合考虑建筑物所处的气候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绿化情况等条件,经过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考虑,提出生态节能初步方案,并且在后期的设计中,与给排水以及电气专业的相关特点进行密切合作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节能环保设计体系,并在技术保证下尽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大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效率。
4.6发展建筑新材料
建筑材料的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对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建筑的环保节能效果。由于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在制造时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应尽量选用能源消耗少、制造工艺相对简化的建筑材料,相关企业也应在研发新型环保建材上加大力度。
5结语
总之,绿色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降低了建造和使用中的能量消耗,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环境的负荷,在提高经济效益,解决能源危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了很大作用。在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要求建筑人员具备全新的视角,寻求全新型的设计手法,将科学发展作为基本的理念,绿色持续发展作为建筑中的核心内容,在居住环境建立的同时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应该重新对建筑内容、基本结构等进行充分性的诠释,从而使整个环境的建立可以充分展现绿色建筑理念,为人类的生活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同时为国家的持续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顾桂兰.我国亟待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J].宁波节能.[2]沈鹏.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与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陈文静.基于绿色理念的寒冷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xx.[4]常红航,朱江南.谈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xx.
绿色设计论文4摘要: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与原则,从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水资源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旨在增强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的环保功能,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绿色建筑;太阳能;水资源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对生活质量提出多元化要求。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与环保性。要求现代建筑行业在这一发展趋势下,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采用高效的绿色建筑设计手段,有效降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耗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绿色建筑设计含义
绿色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通过建筑物与环境的高效结合,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作业中,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压力;此外,还需要合理控制建筑物本身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加强建筑物的节能性能与环保性能。简言之,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加强对建筑物周边环境的保护。相对于传统建筑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的建筑形式与设计思路,可以将建筑施工与竣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进行最大化降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属于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人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与健康性。
1.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含义不难发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属于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设计原则,规范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即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结合建筑工程当地的气候因素,最大化利用绿色建筑资料,对绿色建筑设计内容进行整体性的规划;此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制定相对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概述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人类居住的合理高度要低于20m,一旦居住高度超过20m,会有部分人群产生轻微不适感,长期居住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城市人群占地面积飞速缩减;为降低现代城市建筑的高密度值,开始建设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不适感逐渐加强;为缓解这一现状,需要将绿色建筑设计合理应用在高层民用建筑工程中,为人民生活空间的舒适性提供保障。
2.1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物的建设高度、楼体朝向、室内规划布局等存在差异性,所以,高层民用建筑物分布的差异,导致其获取的日照量与日照时间存在不同。同时,在同一高层民用建筑物中,不同的楼层高度以及朝向的不同,会获取不同的日照量和日照时间。结合这一因素,为实现太阳能作为优质光源在高层民用建筑物内的合理引入,需要对每一楼层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量进行严格设计,结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高层民用建筑物之间楼间距的科学合理性。此外,结合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大部分高层民用建筑物会在楼体南侧布置房间的格局,并保证室内格局规划的良好性,为建筑物内提供更长的日照时间与更加充足的日照量。
2.2合理利用风能资源
现阶段,在高层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中,对自然能源风能的研究应用较为普遍。在高层民用建筑中,为充分满足冬季取暖和夏季取暖的不同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时,不仅需要利用地热、空调和暖气等常规性能源。同时,还需要充分结合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楼间距与楼体朝向、室内和室外布局规划等不同特征,最大化降低楼体之间对夏季风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夏季风可以得到全面利用。此外,要尽可能的提升建筑楼体对冬季风的抵御力,最大限度的隔断冬季风在高层民用建筑物室内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夏季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内良好通风提供保障,实现常规性能源排放量的降低。保证冬季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内保温效果,实现能源以及资源的高效节约。
2.3充分利用水资源
在设计高层民用建筑的过程中,大部分建筑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通常会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因素、供水状况与地势条件等,对水流的流向进行合理控制,防止由于积水问题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一般都会及时排放处理雨水。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对雨水回收系统进行了合理设计。通过人工和天然地形流淌等方式,实现对雨水资源的采集与节流,并加以储存管理,利用相关措施,将其处理成为高层建筑的平时用水,对水资源进行最大化节约。与此同时,绿色建筑设计还可以对中水进行再次的回收循环利用,主要作用在消防、绿化灌溉与洗车等不同方面。这一举措可以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物周边的水污染,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4合理利用保温层
目前,大部分现代高层民用建筑为达到保温目的,开始将保温层应用在建筑内外墙体中。相关人员结合不同地域的地理因素以及气候因素,发明了丰富多样的保温节能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域与不同气候因素之间。通过对玻化微珠保温材料、利用硅酸铝进行保温涂层,将挤塑聚苯板方法应用在高层建筑顶部等多元化保温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高层民用建筑的冬季取暖与夏季取冷活动,并保证通风的顺畅性,属于现阶段高效保温方式的一种。
2.5合理应用节能窗
在高层民用建筑楼体间,除去建筑物墙体,占据较大建筑物表面积的则是窗户。在现代高层民用建筑中,窗户相对面临的风力与气压较大,所以要求高层民用建筑提高窗户的防风隔热性能。在设计高层民用建筑窗户的过程中,要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内容降低光污染,并降低窗户对能源造成的消耗。同时,在选用窗框与窗户玻璃等材质时,需要切实考虑其传热系数与自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的数据信息,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间,实现对节能窗的高效利用。
2.6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划与选地
通常,普通建筑工程项目的选址,都是开发商早已经确定的内容。所以,大多数建筑设计人员只能结合当前的地理因素与其他条件,对建筑物展开设计。因此,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以工程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和地理因素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当地的气候因素,保证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过程中,需要参考环境因素来明确工程施工的难易度,保证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若施工难度过高,则可操作性能有所降低。相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保证工程规模、楼体朝向与室内设计规划的合理性,最大程度降低高层民用建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打造绿色建筑的主要目的,提升高层民用建筑的节能性能与环保性能。
3结语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要切实考虑周边环境、节能环保等不同方面的需求。在高层民用建筑的选址、施工等不同阶段内,将能源、水资源的消耗问题,以及采光、通风问题考虑在内,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独特性与成熟性,将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贯穿在每一施工工序中。需要国家方面提供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而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探索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及时更新技术手段,丰富并改进我国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从而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xx(2):23-24.
[2]余慧娜.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xx(23):30-31.
[3]刘婷.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30):382-383.
绿色设计论文5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开始成功应用到住宅建设中,不仅给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减少了能耗消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住宅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实际应用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节省能源的重要性,并要求建筑实施绿色建筑。为了贯彻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能源耗费,必须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应用到住宅建设中,建设人们满足的住宅,促进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
绿色住宅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要求实现住宅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经过分析发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住宅中应用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第一,绿色节能设计降低了住宅能耗,减少了资源浪费。进行住宅设计时,可以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到设计中,使用现代化手段发挥可利用资源的作用,如太阳能取暖能够降低资源利用量,提高住宅水平。第二,节能设计可提升住宅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建设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还要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功能。因此必须设计出人们满意的建筑结构,并加大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提高绿色住宅设计理念,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第三,节能设计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住宅建设时,可利用太阳能、沼气及风能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减少煤、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的利用,进而降低二氧化碳排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充分发挥住宅建筑环保功能。
为了建设绿色节能的建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和谐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住宅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因此实际设计时,必须将自然因素考虑进入,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因地制宜为主,节省建筑材料的利用,建设人们满意的绿色建筑。第二,合理利用。绿色节能要求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减少高能耗问题发生。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严重的建筑浪费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破坏自然,降低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设计绿色节能建筑时,必须合理使用水、电等材料,同时不断开发新能源,加强建筑材料的回收和二次利用,控制能源消耗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子孙后代创造优良的生存环境。第三,健康舒适。住宅的主要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居住和生活场所,因此必须要让人们居住舒适,充分考虑各种材料的使用,加强供暖、采光及降温等的控制,满足人们对住宅绿色节能提出的要求。
节能建筑要求建设时,必须发挥可再生资源如雨水和阳光的利用,节省较多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复合节能墙体绿色节能
墙体在住宅建设中占据较大比例,所以可以将复合节能墙体材料应用到墙体建设中,简而言之,使用传统墙体材料与新型墙体材料复合组成,如下图1所示。选择保温材料时,可应用空气隔离层,不仅具有隔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吸收液体水分,减少保温材料受潮。此种操作可提高外墙吸水能力,借助结构材料吸入,并不断向室外散发。目前人们主要使用有机、无机与金属材料作为绝热材料,综合考虑到住宅建设需求,可使用挤塑型聚苯板作为保温材料。
(二)节能玻璃在住宅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不仅要改善墙体材料,还要应用节能玻璃。中空玻璃主要利用性能稳定和导热较高的疝气、氩气和氪气,考虑到经济因素,一般使用氢气填充中空玻璃,实现保温隔热的作用,给居民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如下图2所示。
(三)屋面空间绿色节能
屋面空间绿化表示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屋面种植较多的植物,降低屋顶室外温度。同时还可以使用植物自身的特点降低内表面温度,减少顶楼热量的传递,维持室内温度均衡。相关研究证实,绿色植物的合理利用可降低屋面2.7到7.6度,而且具有降低噪音、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四)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天然清洁能源,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同时政府部门也给予较大支持,扩展了太阳能市场,减少了电能消耗。但是由于太阳能具有热水温度不稳定和影响建筑的缺陷,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节约较多的能源和能量,已经成为绿色节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节能已经成功应用到住宅中,给人们营造了健康舒适的环境,减少了能源消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对建筑住宅的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广的应用意义。
作者:史旭正
参考文献:
[1]陈杰.建筑绿色节能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23).[2]曹瑞.谈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08).[3]张秋波;赵春雨.有关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xx,(01).
绿色设计论文6摘要:简要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定义、影响因素、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最后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几点设计原则,从而推动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多还原。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随着人类生活与自然矛盾的日益突出,地球生态平衡遭到的破坏愈演愈重,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居住坏境的日益恶化等等均遭到了巨大的挑战。
一、生态建筑观的含义
随着城乡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在的城市建筑中,人们生活的住宅越来越舒适了;学习和工作所使用的写字楼变得越来越宽敞了;同时人们购物的商场也变得越来越豪华了。虽然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舒适和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对于生态建筑的观念,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室内的居住环境必须舒适,而且还要健康、无害。(2)在修建高质量建筑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对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要进行充分地利用,使建筑物修建完毕之后,能够对各类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建筑修建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能源消耗降至最低。(3)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所使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并对这些回收之后的资源进行重复的利用。(4)对于建筑物的朝向要选好正确的方向,对于建筑物的体形和建筑室内的空间布置,要处理妥当,尽量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5)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要对绿地尽最大努力地去保护并尽可能多地再去开辟一些绿地,以改善建筑周围的景观,保持建筑与周围生态之间的平衡。(6)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筑修建的工作效率。
二、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建筑环境的规划方面
生态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环境的产生和演变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自然环境、技术条件、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从古到今的建筑群进行仔细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所修建的建筑形式必须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当今全球气候之所以会逐渐变暖,与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是分不开的。现在的建筑师要想设计出好的建筑环境,就必须让所设计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时,就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协调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对自然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以促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由于每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要想对自然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设计,从而让所设计出来的建筑能够很好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以保证当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建筑形态的设计方面
所谓的建筑形态指的就是建筑的艺术造型。对于一个建筑,人们并不很重视它的外部形态,因为建筑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使用的。这就使得人们非常注重一个建筑的内涵,所谓的建筑内涵也就是它的内部空间及它的实用性。虽然建筑的形态不能影响建筑内部的居住环境,但事实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为当我们去了解一个建筑的时候,我们首先是靠视觉去认识它的,也就是说我们对建筑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筑的外部形态,而第一印象的好坏在我们判断一个事物的时候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当我们看到的建筑形态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时,这个建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会非常之差,这样这个建筑就不会给我们留下太好的印象。而当我们所看到建筑形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时,我们在感官上不仅会获得美感,还能让人们体会到某些深刻的意蕴,起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只有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将建筑与自然形态诗意地融合在一起。芬兰某著名的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由于非常注重人类、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这使他所设计出来的建筑与当地的环境融合的非常融洽,从而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扬。
2.3我国的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小
目前,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日益严重,建筑行业要想保持健康发展的事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再生的建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实施建筑工程时,尽可能多地去使用一些成本低廉、无害又无污染建筑材料,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绿色生态意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在进行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时,一定要遵循建筑生态化的原则,即在尽可能节约能源的'情况下,多使用一些无污染、可循环的建筑材料。(1)玻璃材料要想做好生态化建筑节能,就必须对玻璃材料的保温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这一领域陆续出现了热反射玻璃、电敏感玻璃、吸热玻璃和低辐射玻璃等。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时,为了使建筑有更好的保温和采光,可以将多种玻璃进行组合成复合的构造形式来使用。(2)太阳能光电材料太阳能不仅拥有的能量非常之大,更为重要的是这庞大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利用太阳能这种既无污染又无噪音的能源来为建筑供电和供热,不仅效果非常显著,而且还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这样就能在资源日趋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建筑行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2.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生态建筑是指要设计出那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能源的短缺和使用能源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会严重阻碍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自然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时候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让人们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要想修建出一个好的生态建筑,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各个方面就必须能够处处体现出生态化。首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对外来的特殊物质的选用,在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的情况下来满足当地建筑的需要。在进行生态建筑的建设时,只有做到了建筑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才能使整个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建筑的外墙保温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建筑外墙保温过程中通常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在建筑内墙保温过程中则通常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这样在使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的同时,还能大大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在节水方面,应该向规模较大的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从而使废水得到再生利用;在建筑供热方面,应该大力的去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在对建筑进行供冷的时候,对风能和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来实现转化,从而让这些清洁的能源能够得以利用。
三、结束语
建筑可持续发展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意义,从宏观方面研究解决有关建筑产业方面的系统问题,微观方面解决实际的施工问题。“绿色建筑”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规划方案;然而“生态建筑”只有跨过特定的建筑空间环境,更大的规模研究建筑物的系统问题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它决定了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而不是一个建筑单体。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不仅有益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助于社会的长足发展。
作者:吴金良 谢丁涛 单位:浙江中胜建饰设计院有限公司 绍兴市安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袁镔.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J].房材与应用.20xx(02)
[2]袁树仁.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J].煤炭技术.20xx(07)
[3]张亚民.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研究[J].节能技术.20xx(02)
[4]张卫东.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大众科技.20xx(10)
绿色设计论文7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资源匮乏和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进一步下降。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不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法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将绿色建筑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创新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结合进行分析,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组合绿色建筑理念作为一项新的建筑理念,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筑理念,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强了环境保护效果,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明确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技术之间的关系,找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保证室内环境美观的基础上,加大对室内环境合理性和适应性建设,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促进建筑形式和性能相结合,确保建筑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
1绿色建筑技术分析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项建筑设计方法,主要是指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确保建筑施工的合理开展,促进了建筑施工损耗和污染的进一步降低,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内部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从客观角度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分析可知,绿色建筑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过程中,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促进绿色建筑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建筑进行拆分处理,结合项目的内容及实施特点,提升了绿色建筑成果。绿色建筑技术与其他建筑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快的适应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条件、人文条件及自然条件等,绿色建筑的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注重追求建筑的最终效果,建筑技术的执行目的明确,有助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第二,绿色建筑技术与其他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共通性,都是为了使建筑工程行业走向更高的发展层次。但是应用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传统建筑技术具有弥补作用,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职能[1]。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2.1规划阶段技术的优化结合规划阶段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强化了对建筑场地的深刻理解,促进了建筑技术性能及优势的充分发挥,强化了建筑设计效果,确保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避免了设计过程存在的瑕疵。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需要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做好建筑规划阶段的优化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电和声等,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建筑技术与能源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根源上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现象,将建筑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其次,对绿色建筑总平面进行合理设置,结合不同的设计内容,确保设计内容的优化完成。明确影响建筑规划的因素,明确在不同的建筑阶段,设计内容存在的差异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开展各项平面设计工作,确保平面设计工作的深度优化,与项目施工阶段保持密切的联系,避免受外界各项因素影响,影响绿色建筑施工效果。例如,遵义市的某科技馆,为了展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运用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和隔热,充分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技术措施,减少建筑物产生的能耗,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外围护主要是采用非透明实体维护结构,有助于减少强烈的太阳辐射。
2.2气候适应性的优化结合对气候适应性进行优化结合分析时,需要建立在经典绿色建筑的基础上,加大对不同气候区建筑设计的合理研究,明确建筑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建筑基本属性。首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性价比高和污染小的建筑施工材料,优化整体施工效果,以便能够更好的应对极端天气所造成的影响。其次,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技术内容,绿色建筑设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需要建立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施,促进基础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提高与周边气候的适应能力,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预留出设计时间,提高保护性建筑设计成果。最后,促进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组合,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从长远化角度考虑,不要仅仅局限于解决当下问题。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建筑在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是目前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大对不同建筑功能、气候适应性和文化进行研究,展现出了绿色建筑显著性的气候适应性[3]。
2.3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结合绿色建筑设计与一般建筑设计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主要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代替感性认知进行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建立在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建立在形态设计与节能优化结合的基础上,需要采用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结合,运用计算模拟手段对设计策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效果。所有的形态设计方法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配合绿色建筑技术。由于我国的人口较为庞大,对建筑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建筑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组合,给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确保建筑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
2.4采光遮阳设计的优化结合采光遮阳建筑设计被广泛的应用于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由于火车站建筑规模较大,建筑进深大,侧面采光度不好,受冬季日照率低和夏季太阳辐射特点影响较大,阳光照射呈现出不均匀情况。为了能够满足节能要求,在白天不需要大量的人工照明,需要在建筑内大面积设置采光通风这样天窗和玻璃幕墙措施,确保候车厅内部有较强的采光,能够满足日间自然光均匀的亮度需求。同时,还需要在候车厅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平均辐射温度控制在27℃以下,确保候车厅的整体温度处于人体能够接受的舒适性范围,降低空调的能耗。因此,需要在火车站的天窗和玻璃幕墙处采用遮阳措施,加大对百叶遮阳措施的应用,大幅度减少太阳光对室内的辐射,改善夏季室内温度较高的现状,有效降低空调的能耗量[4]。
3结论
绿色建筑设计以可持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出发点,确保了建筑整体设计的合理性,构建了优良的室内环境,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需要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各专业技术之间合理性进行探究,将建筑与绿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对高技术手段的应用,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确保绿色建筑具有较好的收益,促进资源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宏伟.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xx(47):85.
[2]荆可歆.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筑设计管理,20xx(03):92-96.
[3]张文丽.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经营管理者,20xx(29):474.
[4]冯雅,高庆龙,钟辉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南方建筑,20xx(02):16-20.
绿色设计论文8一、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综述
建筑行业属于一个高耗能的行业,并且建筑业消耗的能源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目前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紧张的情况,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非常严重,因此,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在进行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这个课题研究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两者的具体含义。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将资源的耗用量降到最低,并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高质量的居住空间的建筑物,绿色建筑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筑节能就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通过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将建筑的耗能量降到最低。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和要求
(一)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是一个不同的概念,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的发展和进步,意义远远大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以绿色建筑作为评价对象,用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来评估建筑物绿色节能性的一个评价体系,这一标准体系的实施,将绿色建筑的概念具体化,推动了绿色建筑真正的走入实践,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评价的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节地与室外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本要求,对于这部分的要求主要包括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场地的选着、废弃场地的利用等方面。
2.节能和能源利用。这部分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节能效率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3.节水和水资源的利用。这一点要求建筑单位要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如雨水收集装置、废水再利用装置等。
4.节材和材料资源的利用。这一点要求主要是指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的比例等。
5.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特别是优质的室内居住环境,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主要是采光、通风、抗噪声能力等。
6.运营管理的要求。对于这个方面的要求就是指正确处理用户、建筑和自然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三、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式和基本特征
在狭义上来说,建筑节能设计的方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主动式节能设计方式。主动式的节能方式就是指在建筑的运营阶段由于使用了高能效的设备而使建筑用能减少。另一方面,被动式节能设计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将建设设备之间去除,而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来达到降低建筑耗能目的的节能方式。这两种节能方式都可以有效的减低建筑耗能量,但各自所使用的措施有所不同。另外,在建筑节能设计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充分考虑地域性差异,二是提高对过程控制的重视程度。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域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各种外在环境的不同,使认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从而对建筑的形式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人们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将耗能控制到最低的水平。
四、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一)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建筑行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节能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降低了建筑节能的水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很多设计师缺乏良好的设计习惯,仍然沿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思路,缺乏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主动性,只是硬性的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进行拼接,而没能很好的考虑各种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从而导致整体的建筑节能设计质量较差。
2.在设计绿色节能建筑时,很多设计师存在对高效能设备盲目叠加的问题,导致设备投入的数量和建筑实际所需要的服务不相匹配,甚至还会出现耗能增加的情况。
3.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当地地域特色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思考,导致建筑物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并且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高质量的绿色节能建筑。
(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重视对太阳能的利用。将太阳能资源运用在建筑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不仅资源丰富,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两种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2.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这种技术主要是在用电低峰期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在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费。另外,变频技术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变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提升到35%左右,应用在空调系统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辐射制冷供暖系统加置换式通风系统,这个系统属于一种全新的空调方式,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的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室内空气清洁,并且还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3.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在绿色节能建筑当中,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这个系统不仅为整个建筑制冷供暖,而且还要为用户提供热水,如果使用常规系统的话,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是使用地源热泵所消耗的能源仅为常规系统的30%左右,因此,重视对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加强绿色节能设计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视程度,积极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绿色设计论文9一、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商业建筑设计中建筑材料的节约与应用
商业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商家更注重建筑的地标性,建筑的外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会应用大量的材料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装饰,从而使得材料没有很好地得到应用,导致材料的浪费。对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把绿色建筑技术用到商业建筑中去。尽量减少和避免无用装饰结构的设计,或是以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商业建筑材料的节约主要通过采用绿色环保技术达到,降低装饰构件的能量消耗,采用可以再次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从而提高节能效果。在建筑结构体系选择方面要着重参考资源需求量小、对环境影响小的建筑体系,在建筑强度件设计时,要选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及钢材等,减少建筑材料占用空间量,从而节约建筑用地。
2、商业建筑设计中节约土地设计标准的应用
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商业建筑的用地情况及室外环境情况。商业建筑通常处城市之中,在本已十分紧张的城市土地上建造商业建筑,就要最大的发挥出建筑所用土地的所有空间,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综合性利用。并对相关的建筑设计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设计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对相关噪音的处理,尽可能的结合道路沿线景观设置绿化带,减少噪音污染。此外,在进行具体的商业建筑设计时,还要对预先制定出一定的绿色施工方案,对可能由于施工而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进行及时的预防及整治。
3、节约能源的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
商业建筑的绿色环保理念还体现在建筑窗体及墙体的设计之中,在设计中要注重窗墙比及朝向问题,在建筑保湿方面可采用先进的墙体保证技术,室同温度调节可采用节能空调系统进行调节。此外,可以利用市政热网蒸汽凝结水的余热为建筑提供所需的生活热水以及其他的节能设备。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通过自然通风的模拟优化建筑幕墙来开启位置对于水资源的节约问题,也要采用绿色的建筑技术,节水器也可以利用到商业建筑中。
二、商业建筑设计中要注意的绿色建筑准则
1、对商业建筑中室内的环境质量的监控
除了了商业建筑中注意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也要注意对商业建筑中室内的环境质量的监控。室内的设计要结合建筑立面来设计遮阳反光板,分区照明并控制优化的采光设计。同时分析室内各功能区的噪声源情况,分别安排合理的噪声功能区,进行优化的隔声设计。在商业建筑的室内做到视野优化设计,并且在人员密集的区域中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以保证健康而舒适的室内环境。
2、把握绿色建筑准则,对商业建筑中运营进行有效管理
商业的运营管理的灵活性很强,商业要实施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管理,尤其注意商业建筑中的垃圾分类回收以及处理方法。在商业的建筑中注意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并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此外,还要提供高水平的物业管理,对商业综合体以及商务的办公楼中的空调通风系统以及其他动力用能系统设置合理的监测系统。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绿色建筑理是应用于商业建筑设计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商业建筑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未来商业建筑及其它类型建筑共同都要遵守的设计规范,从而更好的降低因建筑施工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积极接受和学习新的建筑设计技术,将绿色建筑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推广,从而减少商业建筑中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我们要遵循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贡献出一份力量。
绿色设计论文10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环境资源重要性的重视,在房屋建筑方面,人们也同样希望进行绿色建筑,对自身所要居住的空间执行严格标准,以确保自身可以健康舒适的在建筑中活动。因此,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绿色建筑的涵义、历史演变、原则、问题出发,对绿色建筑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对绿色建筑的技术进行提高,希望可以对我国的了绿色建筑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针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建筑的质量过硬,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实行绿色设计,兼顾环境以及资源的长远发展,保证子孙后代的健康长远生活,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方面进行探讨,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具体涵义,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演变,同时,还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对绿色建筑的原则和技术提高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以期为实现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
2绿色建筑的涵义
针对绿色建筑的具体涵义,不同专家以及学者针对不同的角度有过不一样的诠释和见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威尔夫妇所著作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针对绿色建筑提出6个原则,分别是结合气候、尊重环境、尊重用户、节约能源、材料循环利用以及整体设计感。作者指出,进行绿色设计对建筑本身来说不是一个新思维和途径,但是,如何把绿色设计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和长远发展。在我国,20xx年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进行了明确定义,在进行建筑寿命周期的把握时,可以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对能源、水源、材料以及土地资源进行节约,促进环境的发展,减少环境的污染,让人们可以享用一个高效、健康的生活空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定义上,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差异在于,绿色设计主要强调不破坏环境的建筑设计,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其各类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营造出一种地方文化以及社区归属感的氛围,使建筑使用者可以健康高效的使用建筑空间。整体来说,我国的绿色建筑主要是围绕国情开展,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引入房屋建筑当中。
3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演变
绿色建筑的早期发展主要注重运用技术来进行节能,运用的策略主要分为“硬技术”及“软技术”。“软技术”主要突出强调用技术来进行建筑的革新,促进建筑高效率的发展。如富勒提出来的观念“少费多用”,意思是争取用最少的资源、能量以及时间,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对建筑进行处理,为建筑提供高效的能量和物质;“硬技术”主要是强调用适用性的技术以及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经验借鉴,比如舒马赫提出来的观念“中间技术”其特点是价格比较低廉,适用于小规模建筑的应用,为人类提供合适的需求,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从20世纪末开始,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逐渐进入到了新时期,主要表现为:第一,绿色建筑的技术进一步加强,把重点放在新设备以及材料的研究上,突出与应用的相协调发展,有原本传统的专注结构本身转变为与建筑技术的整体结合;第二,在绿色建筑中开始融入社区、地方文化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一类的社会元素,不仅仅只单一地强调技术,从经济、技术以及社会3个方面的发挥来进行整合。
4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在其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要对综合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比如节能、经济、环保以及舒适等因素,让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建筑的设计水平和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到绿色建筑的发展。在进行绿色建筑时,要从地址出发,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其格局、朝向、能源使用、材料选择、与环境的协调等方面,促使建筑可以与节能和环保进行应用。但是,着眼于我国的社会现状,在建筑方面的表现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一,贪大求洋,在建筑的设计中,造成了很大部分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又不利于相应绿色建筑所蕴含的高效适用的原则;其二,建筑材料以及构件的发展落后,技术含量不足,产业的集中度也不高;其三,在建筑的采暖、空调,以及通风照明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不够重视,只是一味的寻求经济效益,同时,绿色建筑的体系还没有得到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缺乏,设计团队没有完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和技术的发展。
5我国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5.1提倡并注重节能的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节能理念的提高,把节能作为绿色建筑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全面的实行能源消耗的降低,并且根据环境的承载力来进行建筑的设计;第二,提高科技水平,在现代的房屋建筑中,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效的技术,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现代的建筑进行设计,利用科技对空间环境进行改善;第三,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运用新型环保材料以及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为建筑的长久使用奠定基础。
5.2重视并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
在绿色建筑中坚持并重视环境保护,主要分为三方面原则的具体要求,分别是防御自然灾害、利用环境以及保护环境。这三点要求在进行建设时,尽可能的对建筑周围的水资源以及自然环境保护起来,避免人工的过分伤害,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是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环境与人文、材料的结合,让建筑物可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文化的气息和内涵,促进人与自然感情的联络。
5.3注重低碳原则
目前,人们对低碳意识有所加强是由于全球变暖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预料的后果,在低碳理念的逐渐深入,建筑行业也被要求实行绿色设计,坚持低碳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让低碳节能建筑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加速绿色建筑的发展。
6绿色建筑的改善措施
6.1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坚持系统的理论指导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改善过程中,针对原有的问题和缺陷,要着眼于建筑的长远发展,促进其寿命周期的延长,以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绿色建筑的原则,实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为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运营管理以及全寿命的周期延长开展积极的技术研究。专门针对绿色建筑形成成套的技术,促使低能耗大型的建筑技术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系统技术的发展,是绿色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2编制相关技术规范,加进绿色建筑的推广
针对绿色建筑编制相应的技术和规范,为了建筑的产品技术发布系统的目录,以此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比如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大力推广自然通风、采光、中水回收、人工湿地、广外遮阳、底层架空、立体绿化以及太阳能调节、节能照明、器具、隔音门窗等各种相应绿色建筑设计的产品和技术,在建筑材料方面进行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以及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
6.3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对设计院的模式进行改革
在绿色建筑开始设置之前,就要对建筑设计的标准进行完善,对其设计的方法性标准进行专门的设定。比如:节能和能源利用的专用标准、节水与材料资源的利用标准、节地与与室外环境的准用标准以及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与节材的专用标准等。对于这些标准要针对各个方面实行考核,促进有机系统的形成。与此同时,还要对专门的设计院校和设计事务所进行重视,对现阶段的设计模式进行改革,促进设计程序和机制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提高设计服务的质量,在设计时本着绿色建筑的理念去进行。
6.4加强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示范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发挥带动性和引领作用。在进行实际的示范项目的建设时,要把关键放在技术的研发上面,专门注重技术的系统和集成示范作用,促进其应用和推广,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7结语
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健康舒适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促进社会和环境的长远发展。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整体思路,坚持走因地制宜的本土化道路,结合地区的特色和技术,为房屋建筑提供适宜的技术加以支持,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整体性能和效益。本文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对绿色建筑的原则和技术提高措施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希望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贾琼.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xx(18).[2]沈威,刘斌.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0).[3]佟剑,吴弘.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研究[J].建筑知识,20xx(1).[4]曹玉锋.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研究[J].四川水泥,20xx(4).
绿色设计论文11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建筑行业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绿色建筑更是悄然兴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环保节能理念在社会上的持续推广,使绿色建筑得到公众的认可。要想达到当今社会的节能需求,需在建筑物设计时,遵守不破坏总体功用价值的基本原则,使每种资源均可实现最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应用可再生能源。在此,首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予以介绍,并指出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方案,希望可以使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依托世界上的绿色建筑理念,且根据我国现实状况,绿色建筑设计要以节省各类能源、遵循气候变化规律、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升建筑物应用程度为设计原则。也就是说,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需依照建筑土质环境和所处地区的气候状况开展选址、设计工作,需尽量依照该地区的水文、气候和地质环境予以施工,以防施工引发的不良影响。此外,施工时要注意应用先进施工技术及环保建材,从而实现良好的节能功效。
2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方案
2.1加强土地的科学开发及应用
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正在面对庞大人口数量与相对有限的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而城市化脚步的逐渐加快,不但使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愈发严重,而且引发了建筑资源有限的城镇化建设难题。所以,科学开发、应用土地资源为我国现阶段为建筑业健康发展所提出的基本策略。加强环保节能及高效开发、应用资源为缓解城镇化过程里建筑工程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的重要路径。开展绿色工程建设之前,需对土地资源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且高效应用周围环境设施,引进节能型建筑体系与高能建筑材料,推动建筑应用程度达到最优状态,以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2.2在原有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社会的飞速进步,导致原有建筑技术愈发难以达到公众对建筑物要求,在生产效率方面也愈发赶不上社会经济的脚步。所以,对原有建筑技术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为推动原有建筑技术向前发展的必要路径。对原有建筑技术进行改善时,施工方可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使原有建筑技术绽放出新的光彩,使新形成的建筑技术结构状态更好,以推动建筑施工向智能性、现代感方向迈进,最终使原有建筑技术在根本上获得新生。此外,建筑技术的应用目的为大幅度改善公众居住条件中的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指标,使其居住体验更为舒适。期间,务必把生态环境承重力这一因素考虑到新型建筑技术结构当中,使能源、资源重复应用更为高效,且对周围环境设施进行综合考量,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2.3科学规划空间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对空间采取科学规划极有必要。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现实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对工程所处的自然因素、地质环境予以全方位的考量,使建筑具备最优的通风设计。然而,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自然通风种类采取仔细比较并从中选取最适合该建筑的自然通风方案,其中,要对该通风方案的经济收益、空间规划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全面的研究及考量,需把总体建筑空间设计感更为紧凑,以求充分保障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
2.4加强采光设计
采光是在建筑设计理念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采光设计加强重视,一方面要适当提升自然光的利用程度,使房间增加通透感;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其不要直射室内,以防造成住户晕眩等不适感受。设计团队还需对建筑物间距实施科学运算,以求充分保障各个建筑物的正常采光,为公众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2.5资源重复应用
针对环保,建筑设计当中需注意加强对已遭破环土地的应用,最好不使用未经开发的土地亦或自然资源,以求达到能源、资源的高效应用。针对节约水资源,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应用,既需对水资源进行充分保护,以免造成浪费或污染,又需大力推广循环用水理念,主要体现为住宅建筑的水应用、雨水收集运用与中水处理三点。此外,建筑方需要构建一整套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把节约用水及对水资源保护科学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以求促进绿色建筑的良好进步。建筑施工时,需在有效节水并保障用水质量的前提下,构建可靠、全面的循环节水系统,使废水接受生物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政府的正常用水的规定。应用水资源循环系统既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多次应用,又能有效缓解我国已然形成的水资源紧缺困境,还在减少水资源污染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对水资源实现充分保护。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工程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及规划需满足总体绿色建筑设计的条理性,科学构建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将有效节约用水作为保护环境的关键准则,最大限度地应用雨水来作为生态景观用水,以求建成环保效果卓越的绿色节水系统。这一系统,既提升了建筑工程环境的美化程度,又有力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总体价值。
2.6大力引进节能先进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极速耗损,现今地球上留存的不可再生资源都在愈发变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不断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力度。在传统形式的建筑设计理念里,成本排在所有指标的第一位,设计团队没有大批量的资源浪费现实有足够的重视。而绿色建筑设计,资源节约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参考依据。它会用到许多能够有效节省资源的先进技术,如室内照明对自动调节系统、节水系统系统的使用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行业也初具规模,这一行业的发展使社会能源的应用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充分降低必要的浪费。
3结论
由上可知,对建筑物采取绿色建筑设计既可以实现有效节省资源并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又可以保障公众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建筑设计团队应遵从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对建筑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积极引进各种可以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优化的方案,以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安.改革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14).
[2]于小芳.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路径与现实意义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xx(30).
绿色设计论文12一、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1、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以其巨大的优势得到很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节能建筑中可以将太阳能资源引入,向太阳索取能量。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太阳能应用系统,用太阳的热能辐射给水加温,提供生活热水,这种节能技术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其基本结构包括太阳能采集器、热能储蓄装置、热能交换器和能量供给装置;二是太阳能光电系统,这种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建筑居民提供清洁的能源用于家庭照明等生活服务。
2、绿色照明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照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照明逐渐提上节能设计的主要议程上来。所谓绿色照明即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尽量少的使用人工采光。大量的实践证明,采用光反射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的采光度,不但能有效地提高采光的质量,而且可以增加室内的空间感。当然,绿色照明不是没有边际的采用自然光,要充分的考虑自然采光与少量增热之间的关系,做到一种均衡的发展。除了使用自然采光外,必须使用采光照明时,尽量选择低能耗、高亮度的灯具,避免使用白炽灯,尽量使用节能灯。能源节约设计还可以采用灯具的控制装置实现,通过声控或者红外线控制,实现有效地能源利用。
3、绿色建筑节能的构造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内部设计固然重要,外围结构保温隔热设计也非常关键。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为了确保屋面、墙体、门窗等建筑部件具有很好的热工性能,需要不断提高气密性,提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1)墙体的节能构造
墙体可以说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部分,也是建筑中室内与室外进行热交换的主要介质。通过调查表明:如果建筑节能达到50%,那么其中有25%来自外墙体的保温隔热层来实现。因此,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墙体的设计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环节。对于外墙体的节能设计首先要以基本的承重作为设计原则,保证外墙体的承重能力和安全围护功能,同时考虑选择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的材料进行砌筑,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节能施工中常用的外墙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复合墙体。复合墙体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这些特殊材料有的直接充当外墙体构造,有的进行外包处理,从而阻断热传递,提高室内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在外墙上可以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也可以有效的阻止内外的能量交换,如果植被遮盖90%的情况,外墙的温度就可以降低8℃,而且还能提高室内的隔热效果,减少灰尘的吸收等。
(2)外窗的节能构造
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外窗也是建筑物重要的围护组成部分,外窗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一起构成建筑围护结构,与外墙不同的是还具有保温、隔热、采光、通风、观景等多种作用。但是外窗由于构造比较薄,与外墙比较起来传热性比较高。因此,在节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外窗的节能构造。除了传递温度性能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以外,建筑中外墙对室内人体的舒适性关系也非常大。玻璃窗的质量优劣,对于室内环境、声音、采光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玻璃窗的放热与得热可以降低或者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另外,玻璃窗与人体内的热辐射的交换中,玻璃窗的大小、人与窗的距离、窗户表面的温度等都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因素;玻璃窗适度的通风对人体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通风和光线的照射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保护视力,促进身心愉悦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在外窗的节能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保温隔热性能,改善室内温度,改善窗户内表面温度,控制空气渗透,使室内换气量合理,满足人体需求,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室内热舒适程度和视觉舒适程度,改善室内环境,提高房屋的品质。
4、科学设计建筑朝向
建筑的朝向应该迎合当地的夏季主导风向,同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少开窗,这样的设计,当夏季太阳暴晒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减少来自太阳的辐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当冬季来临时,建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保暖性,而且减少了热能的使用,实现节能效果。其次,在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体规划上,要以节约土地资源为必要的前提,尽量提高风量风速的设计模式,促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有效的交换,从而降低建筑物对于能源的使用程度,节省能耗。另外,在按照风量和风速进行节能设计中,排列建筑应该遵循着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则进行,从而尽量确保绿色区内所有建筑可以共享自然资源。
5、窗框的设计方法
目前,建筑中窗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提供光线照明,窗也以更加多元化的设计形式呈现给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视觉美感。窗的立面造型设计技术就是一项值得考究的内容。首先,飘窗的设计非常关键,具有立面效果的窗台板一改传统的桎梏,摒弃原来窗台与外墙的死板,而且形成折线形的多个平面,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采光的面积而且从外形上看有了凹凸变化,并且虚实相应,外观得到极大的美化。窗台板的设计均分为两层,分别位于窗洞的上部和底部,上部的窗台板还可以放置空调机,窗台板的设计形状分为折线形、直线型等,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其次,窗框的设计也不可小觑,窗框在建筑中对窗户玻璃的通透性和美观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绿色、蓝色玻璃适宜中性色的搭配;窗框一般采用塑钢、铝合金材质,主要是为了实现加固、美观和耐腐蚀的效果。窗框虽然不起眼,但是在设计中稍加注意,对于建筑的整体造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阳台的设计技术
阳台作为建筑视觉焦点,常常成为立面设计的主要部位。其存在的形式、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搭配、风格的建立和位置等是进行立面创作的基础,根据阳台所处的空间角度、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通过立面造型设计实现功能美、造型美和景观美的特点。在阳台的立面设计中,通常采用层层重复的阳台实现强烈的横向构图特征和韵律感,还有设计师在设计中利用阳台的不同组合和布置,实现呈现垂直构图、网络构图、成组构图等不同特征。阳台的栏杆也是设计的有效构件,通过栏杆或者栏板的色彩、材料、造型等艺术处理,体现阳台的精巧、轻盈和通透性,如铁艺栏杆的运用可以打造轻巧、简洁的外观效果。随着绿色环保需求的增加,绿色植被种植加入到阳台设计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生态节能设计原则。
二、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一种潮流,加强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设计水平,优化设计质量,从而实现建筑的绿色低碳节能。
绿色设计论文1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以及“二胎”乃至“多胎”政策放开,促使人口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住房的需要日益扩大,在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室内装修就是崛起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样的随着装修行业的发展,传统的装修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的是对生活的高质量追求,于是室内绿色环保装修设计行业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讲述了室内装饰装修中绿色环保设计的内涵、意义并分析了当下室内装修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合理化的绿色环保的装修设计,为我国室内装修行业向绿色环保方面过渡,做出合理化、人性化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绿色环保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持续上升,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室内装饰装修行业不断前进,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市场上装修行业良莠不齐,使用的装修材料质量不一,导致近年来“装修害人”事件频频发生,所以人们对室内装修的绿色设计越来越重视。
1绿色设计
从定义上来讲,绿色设计就是所说的生态设计,也可以叫绿色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概念的提出,原子人们对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浪费所产生的反思。它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加入绿色生态环保观念,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想法,努力的做到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绿色化环保装饰,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2绿色设计的需求如今的社会,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已经逐渐认可绿色环保设计。在对绿色环保设计的追求中各个国家先后颁布了各自的环境保护法与绿色准则。虽然各个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对律师环保设计的追求却如出一辙。绿色设计概念的提出,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反映。绿色环保概念的推行也有利于,推动,社会,节水、节电、杰料、节能、等工作的开展。同样的绿色环保设计的推行也促进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形成良好的节能循环圈。
3目前室内装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高耗能,片面追求豪华,华而不实,过多的损耗不可再生资源一些人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追求豪华效果,效仿高级酒店风格,大量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对建材进行无节制使用,过多的去装饰,一方方面加大了装修成本,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损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加重了环境负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只顾自己的享受。3.2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在室内设计中大量的使用化学合成材料,不仅增加了火灾危险系数,还大大降低了房屋的可使用性,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3.3室内装修追求时效性,更新换代快,产生大量的装修废料,成为环境危害的头号污染源。3.4忽略房屋的实用功能。过度强调美观。
4室内绿色环保设计的设计原则
4.1注重绿色生态美学的实际运用。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时候,采用生态美学,利用天然绿色环保原料创造出,自然大方,朴素美观的设计4.2提倡时速消费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倡导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贯穿适度消费思想,这样的设计思想注重的是生活方式的节约,在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把我消费的平衡度,深入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4.3注重多功能的设计与研究。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往往考虑一物多用,物物配合,功能叠加。4.4体长节约与可循环,进行可持续发展。如,重复利用的水循环。4.5注重清洁能源的有效使用。精准的使用洁净能源一方面既能保证使用能源的可持续性,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来讲,不会对环境产生极重的危害,这就符合了生态绿色环保的室内环境要求。4.6大面积的采用绿化技术。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的贴近自然。4.7创新使用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4.8重技术。采用现代高级科技,对室内环境进行综合检测。室内环境设计越来越注重智能设计的层次,并相互渗透交融。
5商场中的绿色环保设计
5.1购物环境的绿色设计,是商场最主要的绿色设计重点。购物环境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商业建筑进行绿色设计,可从括节地设计、节能设计、节水设计、节材设计、室内环境质量体系、绿色生态设计以及绿色运营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5.2对商业材料和产品进行绿色设计,使用低能耗、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产品,满足环境需求,不避免出现污染和毒副作用。5.3对商业照明进行绿色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运行总体规划和分级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智能先进的控制系统,保证照明的科学合理。5.4购物环境进行绿色设计,使用合理舒适的光热条件,控制声音环境,创造艺术化的视觉环境,还有干净卫生的空气品质。6结束语: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室内世纪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文明之初。不同房屋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把室内环境设计当作一门重要的建筑艺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飞跃进步,我国的室内环境设计正逐步由注重使用效能的划分过渡到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设计的空间布局形式,令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带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感受,更注重有文化内涵的人性设计与’天人合一的生态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吕国安.浅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环保节能设计[J].建材与装饰,20xx,(03):117.[2]郝建伟.建筑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低碳世界,20xx,(22):201-202.
绿色设计论文14摘要:
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设计当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所倡导的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节约能耗,促进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发展。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建筑能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家居感受,使人与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遵循节约能源理念。
想要实现绿色建筑首先要对能源节约理念严格重视,保证建筑施工时的能源节约、无污染、无害化以及可循环利用的原则。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尽量采用可再生循环的资源,还要保证材料无污染、无辐射。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要以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舒适、’环保的环境为核心,以向自然索取要回馈自然的思想,创造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资源的健康环境。
2、遵循生态和谐理念。
在进行绿色建筑施工时还要高度重视生态和谐问题。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保证建筑物周边的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保证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关系。而想要维护好这层关系就要通过植物的多样性、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减少化学污染等方面达成,以此保证建筑物周边环境的优良。
3、遵循科学设计,以人为本理念。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最基础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社会中人占据着主体位置,不能将牺牲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降低生化质量为前提达成高效节约的目的。以前,只有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实行太阳能建筑,太阳能建筑室内的热湿度不高,很难达到以人为本和合理设计的要求。
二、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
在建筑的设计之初,建筑师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节能问题,要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去减少能源的消耗,对这些可再生能源要最大限度的加以使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布局要求以下:幕墙建筑的玻璃设计与选用合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 18091的要求,避免光污染。
1、玻璃幕墙采用反射比≤0.30的幕墙玻璃。
2、室外景观照明采取截光措施,避免灯光直接射入夜空中或影响周边建筑。
日照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不对临近住宅造成影响,需对项目及周边地块进行日照模拟,不影响临近住宅日照。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建筑的装饰性构件的造价不超过工程总造价的50%;装饰性构件主要指高度超标的女儿墙、无实用功能的飘板、格栅等。
室内自然通风设计。
1、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
2、建筑幕墙在人员常驻房间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房间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6级要求。幕墙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的3级:可开启部分分级指标值qL≤l.5rr13/(m.h),整体部分分级指标值qA≤l.2rri3/h。
预拌混凝土的使用。在建筑结构施工说明中应明确表明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并在施工阶段按要求落实。高性能混凝土和高性能钢。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作为主筋占主筋总量的700/0以上;提供高性能混凝土及高强度钢的比例计算书,且该计算书与工程预算中的工程量明细必须吻合。
可再循环材料的使用质量占建筑材料的总质量10%以上。
1、尽可能多使用可再循环材料。
2、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钢、铸铁、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玻璃、塑料、石膏制品、木材、橡胶等。
3、造价部门统计本项目可再循环材料的用量比例。场地内无障碍设施满足《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CJ50的要求。
三、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实现的措施。
1、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在进行建筑选址和规划时要充分结合环境因素进行,保证能够有效的进行统一协调,还应该依据施工场地的环境、地形和气候对建筑物合理的设置,确保能够接受到足够的阳光,还能躲避风吹,这样能够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提升,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要对建筑场地的居民资料做详细的了解和整理分析,通过对当地整体规划和服务对象的掌握,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围护结构的设计。
我们可以利用提升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方式来落实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真空玻璃或一些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提升墙壁的保温效果,进而提升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当然在选择保温材料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房屋构造进行科学选取,‘遮阳设计还要依据不同的季节、地点、太阳照射情况具体分析,争取减少空调的使用率,降低能耗,设计出最科学的遮阳构造。一般外遮阳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水平式、一种是垂直式、一种是综合式,还有一种挡板式,当然遮阳台设计的好坏不仅需要满足上述条件,还要能够遮挡夏日强烈的阳光,并且不能影响冬季的正常光照。
3、绿色能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选用的能源一定要满足对环境的零污染且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就符合上述条件,不仅方便采集,还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能源的作用,就能够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建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保护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自然能源的作用,可以很好的缓解建筑能源损耗,保护环境。
四、结语。
建筑设计中,要求的地方性、多元性的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发展。从当前的运用来看,在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规避传统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在制定、选择设计方案的时候,仔细地进行推敲、探究,不断地为我国建筑行业设计m能耗低、更环保的绿色丁程。
参考文献:
[1]费秀菊,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及发展现状U].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31).[2]张丽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01.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xx(07).95 20xx年第14期
绿色设计论文15摘要:随着海绵城市的不断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值得我们深刻研究。随着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及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绿色建筑将以其独有的风格、形态和生态环境最终融为一体。
关键词:绿色节能;环保节能;建筑设计;自然环境
随着我国日益强大,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也随之发展,我们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而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严重匮乏。目前,我国以每年20亿㎡左右的速度增加建筑面积,几乎占据世界平均年新增建筑面积的50%,各种能源和资源浪费严重。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主要指:为使用者提供健康、环保的建筑生存环境,同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生存、活动空间;最大限度的回归自然,保护环境。
2.绿色节能与建筑的结合目前,新型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已经在建筑设计领域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例如建筑行业常用的保温材料、给排水管材、绿色建材、环保的木地板、板材、建筑涂料等装饰、装修、建筑材料等,都符合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绿色节能指标,具备环保节能性能。
3.绿色建筑的误区
1)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在这个各式营销手段炒作的时代,各房地产商以“绿色建筑”为宣传口号,大肆宣传其绿色环保理念,使广大消费者静而远观,误以为“绿色”=“高档”。但是绿色建筑成本和价格并不高,例如大名鼎鼎的延安窑洞,冬暖夏凉,造价并不高,却可以发展成为独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并不仅仅局限于新兴建筑目前,我国的新建建筑基本可以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但仍有大量的既有建筑与绿色建筑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难题。
3)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绿色理念不仅是政府和专家的事情,也需要老百姓的配合。通过政府各部门的监督、监管,实现建筑绿色化。
4.绿色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要遵循健康舒适、合理利用、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特有价值及功能性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居住功能。设计师,要考虑建筑的作用,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通风、采光、降温、采暖等问题,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无公害程度。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大自然中其他的实物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那么在建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建筑和自然因素相结合,融合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条件下,因地制宜的以当地文化为主线,构建具有当地文化底蕴的特色建筑。我国多数建筑业存在高能耗、效率低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能采取最佳方案,在制冷、取暖等这些高消耗能源的环节,有效控制消耗较高的能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利用自然界中可再生或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作为主材料,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策略
1.规划阶段——整体规划、布局合理
为了使建筑成为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规划时首先应做好建筑类型和建筑区位的选取工作,使建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等方面具有一种整体观。
2)为了使各个建筑物之间相互和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结合场地的地势、地貌、气候环境等对建筑群体做好合理的布局,防止因为设计不当的问题对建筑物之间的局部微型气候环境造成风压过大或过小、遮挡等不良影响,使各建筑群落内部的微型气候环境更加良好。
2.设计阶段——充分利用、降低能耗
1)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隔热性能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热传导性能一旦不佳,都能影响能源的消耗。因此,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①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控制外墙的传热系数,降低墙体的传热性能。因为对建筑物能耗影响最大的就是外墙,它在整个建筑外包面积中占的比例最大。②大落地窗、外飘窗和玻璃门的流行,提升了通风和采光的效果,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玻璃品种的选择。
2)利用可持续资源
自然界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和能源对人类来说是可以无限使用的,但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则是不可持续、有限的。①太阳能对人类而言是最持续的能源,可以为我们提供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太阳能供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取暖和供热,可以直接讲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原理比较简单。至于太阳能发电,我们则需要利用半导体中的光电效应把太阳能变为电能,相对比较复杂,造价相对昂贵一些。②利用自然光的采光。在设计建筑时运用光线折射、反射和衍射等原理,或利用人工设备如棱镜、导光管和采光窗等,把自然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引入自然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达到充分利用自认光源的目的。③利用风能。建筑设计中,通过风能的转化,使建筑群落合理的布局,并利用自然风,使建筑群落自然通风。
3)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建筑产业如果想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再循环,就必须要遵守循环经济原则,大力研究和开发资源循环使用和资源再生,从而减少环境破坏。这一问题在不一样的结构上有不相同的标准。建筑中,在结构用材方面,钢结构在有些方面具备不容易其他结构超越的优势,而且钢材便于回收和循环利用。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处理、中水回收利用、雨水采集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循环利用,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作用。
三、绿色节能建筑
1.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一种环境意识的体现。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具有一颗平常心,要以一种谦和的姿态去处理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而且还要具有创作激情,正确认识到建筑物也是环境中的一个部分,给予环境最多的关注,合理利用建筑场地的有利位置,比如气候、植被等等,同时尽量多的降低能耗量,尽可能多得吕勇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自然光等。从而利用技术通过种种方法降低成本。
2.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每个人的生活起居、办公通过建筑营造的微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产生影响。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同一个建筑里生活,作为使用者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给使用者一个安静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同时尽量减少能耗并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给使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氛围。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针对建筑物将自然元素带入使用者的生活,是使用者和自然环境沟通的桥梁这一特点,设计师把自然元素引入为了增强使用者和自然环境的沟通,让使用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达到更加健康舒适,也更加充满活力的另一重要目标。四、总结作为绿色人文主义价值在建筑领域中的觉醒,绿色建筑这一理念从确立到主流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现阶段,经济杠杆还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在不远的未来,绿色人文主义也许会成为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所以,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提供了保证,也给人们未来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希望,也是我们建筑行业的希望。所以不论任何行业,都应该把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带入,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大家。
参考文献
[1]高峰.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20xx(04):85-86.[2]李幽铮,曾庆林,陈葶葶.我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J].价值工程.20xx(31):8-9.[3]徐国栋,李明柱.浅谈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现代交际.20xx(08):6-7.[4]王冉.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xx(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