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概要
浅析政府机关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王 南 江
摘 要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改进建议
当前,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于通过这一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从而形成网络舆情、引发舆论热点,常常导致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现实状况(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各类新闻评论、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客、QQ群、聚合新闻(RSS、跟帖,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等形成并传播。
(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形成快速直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事件、发表意见、参与议论。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杭州 七十码事件 ,在传统媒体未介入之前已 现身 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互联网对个人思维言论约束较小,多数网民乐于表达个人真实观点,反映个人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较为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 网络舆情题材丰富广泛。网络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涉及政治、民生、经济发展等话题。不同阶层、不同状况、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网民都能够自由发挥,怎么写、写什么往往是随意的、自发的,没有任何约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网络舆情虽然内容丰富,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可能客观,观点看法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网络舆情互动参与热烈。网络的虚拟性、无约束性特征决定网民的参与意识相对现实生活要强烈得多。某类问题、某一事件传播于网络后,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就不同观点出现激烈交锋。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各类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快速深入表达,并形成主流,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网络舆情易受情绪左右。网络舆情又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网民现实生活的压力困惑会直接影响其网上言论的表达,网民的言论也可能会体现为情绪的宣泄。相同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有过同样遭遇的网民会形成 共识 ,并压制住理性客观的言论。因此,网络舆情反映的事件可能真实,但产生的结果与当初的目的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引发有害舆论,造成不良影响。如涉警舆情,由于媒体炒作和公众对警察工作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内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等诸多原因,网民对涉警舆情往往不假思索将责任归咎于警方,这即是明显情绪化选择性失明的体现。网络舆情存在渗透现象。西方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将互联网作为反华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渗透,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花钱雇佣网络特务,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视听、蓄意制造社会矛盾,试图争夺舆论阵地。
(三网络舆情的现实状况 网上议事已成为网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四次互联网络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 38亿人,网络普及率达25 5%,网络媒体使用率达78 7%,用户达到3 2亿。其中,81 7%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网络媒体使其更加关注社会事件,56 1%的被调查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以博客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 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 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1 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 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过去,写博客主要是记述个人生活;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针对 社会现象 发言的作者所占比例达到54 5%,比2007年上升了44 5个百分点。随着科技的进步,网民不必仅依靠电脑进入互联网发表意见,手机等传统通讯工具同样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发表传播信息意见。微博客有效地突破某些信息屏障,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等发布信息、相互留言交流,能够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之前,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如在湖北 石首事件 中,一位匿名网民在网上实时播报街头消息约200条。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舆情是把 双刃剑 ,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各类极端事件的 汇合集中源。孙志刚事件 改变了延续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反日游行事件 也是从网上发起,并在网下付诸行动;邓玉娇事件 发生后网络的推动作用明显左右了案件的最终裁决;从另一角度
而言, 躲猫猫事件 对加强监管场所科技化建设、规范监所管理是有推动作用的。网络舆情对现实影响力还将随着网民队伍的壮大、公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不断扩大。涉警舆情占各类舆情总量比例较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梳理出的2009年上半年十大
舆情热点中,云南晋宁县 躲猫猫事件、浙江杭州市 七十码事件、湖北 邓玉娇事件 等涉警事件榜上有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跟帖数统计出的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 躲猫猫、七十码、跨省抓捕(河南灵宝王帅案等涉警舆情分列第二、三、十名。据正义网舆情工作室统计,2010年1月份以来政法网络舆情负面信息公安类话题占49%,成为媒体和网民最为关注的焦点,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1 12 贵州安顺枪击案、1 12 广西荔浦警民冲突事件、1 19 广东阳山警民冲突事件等。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众对公安工作的高关注度,注定涉警舆情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热点,甚至是引发后果事件的导火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躲猫猫事件 ,此事成为网络焦点之后,凡涉及监所管理死亡事件非常容易成为网络焦点、热点。
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视网络舆情为眼中钉、肉中刺,对网络舆情一味控制、围堵遏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观察事务的方式、角度、立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渴望通过网络实现其参政议政的愿望。因此网络舆论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常态,网络上只有一种声音是病态。少数领导错误认为凡是网络舆情就必须控制,凡是负面舆论不加分析研判、有效引导就坚决遏制。实际上,当舆论浪潮已经风起云涌,早期没有准确判断形势,后期强行封堵,反倒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
(二视网络舆情为身外事、梦中景,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束手无策
不可否认,部分领导干部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陌生,没有养成上网的习惯,更不用谈常看评论跟帖,常逛网上论坛,因此无法从网络舆情中发现问题。一些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没有固定的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民意 早期受冷落,就会演变为中期的 民议 和后期的 民怨 ,就会导致舆情能量的聚集与放大。
一旦网络舆情形成热点,甚至负面不真实的舆情演变为主流舆论,演化为现实中的大事、难事,甚至左右政府机关的处置方式时,则往往缺乏技巧、不知所措,无处着手。
(三网络舆情应对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网络舆情收集监测、研判引导队伍薄弱,过多强调网络舆情的兼职引导,缺少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收集监测、研判引导应对机制,没有形成网上舆情应对合力;政府信息公开度不高,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导致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特别是危机信息的传递,网络舆情已形成热点,内部尚不知情;对已经形成的网络舆情热点反应不及时,对外口径不一致,简单轻率下结论,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对网络谣言没有及时澄清或删除;过度低估了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低估了网民的力量和素质,没有将舆情应对工作放在政治高度认真对待,正面言论抓不住公众的兴奋点,形式过于 八股 ,空话多于事实,虚话多于实话,说服不了受众,产生不了共鸣;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不畅,致使负面报道过多;网络舆情应对方式落后,在社会高速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依然采取堵、盖、封、压等不合时宜的短期措施应对,引起受众的强烈反感;部分领导怕担责任,不敢说真话,不敢率先说话,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三、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一支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机制
网上舆情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些问题并非一个部门能够妥善解决。网政民互动系统的
成功运作,无疑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深层次的启示。因此,可参照网政民互动模式,由政府牵头、专业人士参与,建立一支专门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应对多合一集中办公的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学习培训、绩效考核一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组建网络舆情收集队伍,制定网络舆情收集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特别是网络舆情集中部门、电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集中办公,行使类似于110指挥中心接警员的职能,负责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或手动搜索收集监测区域内网络舆情,并制定网络舆情收集规范运作机制,对网络舆情按责任部门、责任区域、所属类型、涉及事项、跟帖议论情况、轻重程度分门别类,逐项记录。组建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制定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抽调工作和社会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实践理论水平较高、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文字功底较深的业务能手成立网络舆情专家研判队伍。制定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机制和网络舆情危机评估机制,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即将或已经形成热点的舆情按责任划分进行来源、真伪研判评估,并归类、定向、矫正,划分舆情危机等级,将研判评估结果快速形成文字资料上报政府主管网络舆情的领导,按照指示进行舆情引导,并要求责任单位全力开展后续处理工作,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专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队伍还应建立与舆情涉及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共同研究应对措施。组建网上舆情引导队伍,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抽调思维敏捷、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且精力充沛的年轻工作人员成立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按照责任划分及研判工作情况,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采取跟帖、发帖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及时澄清真相、把握主流,并记录在案。只要在舆情形成热点之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有效防范 热点 引发为 炸点。除专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员队伍外,应号召广大公务员主动加入主流舆论引导行列,尽可能壮大政府 网民 力量。对于已经形成较大热点的舆情,则应按照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的要求,启动紧急预案,由政府组建专门应对小组加以处置。开展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队员学习培训活动,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队伍上岗前,集中一段时间,聘请专业人士针对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授课,并进行任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日常可根据现实情况以及实际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定期开展针对性学习培训活动。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奖优罚劣,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建立一套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快速稳妥处置已经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情 1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除政府外,各单位尤其是网络舆情易形成 热点、炸点 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就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情、焦点问题,结合专业队伍分析研判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发布权威信息,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网络舆情涉及多个部门的,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统一的对外口径,由政府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不能各说各话,单打独斗。落实后续联动处理机制。对热点舆情要组织各部门人员快速稳妥处置,安排专人跟踪回访处置效果。如涉及治安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要全力侦破;涉及政府机关作风或腐败问题的,纪检部门要全力核实,公正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政府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全力攻坚,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公布调查进展情况和结果,以满足公众的 猎奇 心理,避免谣言四处传播。强化网络舆情信息审核制度。政府机关和责任部门平时应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把好主流媒体信息审核发布关,把好网络管理员管理、编辑员编辑关。对明显违反法律政策、恶意歪曲事实真相的负面舆情及时清除;对明显攻击政府、攻击现行政策制度的网站要严格限制。要做强做大政府主流网站,设置民生议题与网民进行交流,设置领导信箱帮助网民解决各类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网民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
(三政府机关应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成为主流舆论的引领者 提高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机关公信力。据2009年初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委托腾讯网所作调查,网民选择的举报方式依次为:网络曝光(35 8%、传统媒体曝光(31 3%、向纪委举报(17 2%、向检察院举报(11 4%、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3 3%、向公安部门举报(0 5%。在法治环境下成为首选的本应是向检察院或公安部门举报,而网民此意向却如此之低,从中不难看出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不高,也反映了政府机关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不够。有威信说话才有分量,才有资格成为网上 意见领袖。因此政府机关要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必须从各个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公信力,赢得网民的信任和支持。成为网上 意见领袖。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关键是政府机关主动成为 意见领袖 或与 意见领袖 在原则问题上保持一致。意见领袖 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格外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了解,分析问题比较深刻、理性,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言论能对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网络 意见领袖 的发言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控制网络舆论走向。因此,政府机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网络 意见领袖 ,同时加强与已有网络 意见领袖 的联系沟通,在热点焦点原则性问题上与 意见领袖 保持相同的方向,用 意见领袖 的言论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孤立非主流言论。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重点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方法上科学合理。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同时还应注重方式的合理合法、灵活多变。一要抓牢 四个环节 :网络舆情的产生并形成热点、舆情热点的膨胀扩大、舆情热点的波动变化、舆情热点的淡化消失。其中应对的最佳时机是热点的形成并膨胀扩大这段时间,因提前应对可能造成 推波助澜、无风起浪 的作用,在热点膨胀后应对则可能失去舆论主导权。二要把握 四个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关心网民的利益,不推卸责任;信息公开原则,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热点舆情要迅速核查,快速公布;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说真话、立刻说、不乱说,赢得话语主动权;承诺兑现原则,第一时间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采取的措施。三要注重 四个要点 :把应对的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化解问题的关键落在疏导上;对因自身问题引发的舆情危机,严肃自查,不回避、不掩饰,以诚恳的态度、过硬的整改,获得公众的理解,有效化解危机;对个别媒体误解、捏造或恶意中伤引发的危机,要主动与媒体沟通,严正交涉,公布真相。四要做到 四个灵活 :灵活掌握介入时机,对已经形成热点的舆情要高调介入,全力应对,对于一些尚不明朗的话题,认真观察细心研判,低调介入冷处理,必要时可 制造 话题转移公众视线;灵活选择好应对角度,既要满足受众的需要,予以正面引导,又不能直接将矛头引向己方;灵活选择好恰当的时机,既要有利于舆情引导,又要有利于事件后续调查处理,判断有利
时机,适时接触;灵活把握应对的态度,发表权威信息时要义正辞严、有理有据,采取跟帖形式时要生动活泼,不能刻板教条。
(四积极探讨 官民合一 的网络舆论场
官方 和 民间 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一是传统的官方舆论场,二是网络舆论场。官方需要维护其统治,民间则寄希望于在政府的管理下获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官方舆论和网络舆论融合为同一舆论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两者一旦并存就一定会出现主流舆论和非主流舆论的关系。双方出发点虽然未必相同,但也不是没有共通之处,如汶川大地震中的舆论,官方和民间的统一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对建立 官民合一 的网络舆论场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营造出民主和谐的 官民合一 网络舆论场。
责任编辑 张 华
第二篇: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网络舆情缺乏认识。二是网络舆情平台建设滞后。三是处理网络舆情的方法简单(封、堵、删)。四是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差。五是网络舆情应对技术不够“新”、队伍不够“专”、监管不够“灵”。六是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
二、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彻底改变看待新媒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舆情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建立与宣传、公安、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二)完善机制,强化网络舆情体系建设。一是规范网络舆情监测,完善日常监测报告制度,要求相关部门把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二是强化舆情分析,把握舆情事件发展态势。要把握好网络舆情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掌握舆情发展的走势特点和规律,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而正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三是加强舆情研判,健全舆情研判会商制度。通过舆情会商会议,分析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引起负面反应的舆情做出预警,把舆情扩散态势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引导,完善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措施。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案制度,把握舆情干预时机,提升舆情疏导技巧,化解舆情事件时间压力。在网络舆情潜伏期,及时表态,抢抓第一落脚点;发展期,要冷静面对,有效疏导;在舆情高涨期,要掌握主动,因势利导,引领话题;在舆情回落期,要防止舆情反弹,淡化支节。
(四)注重预防,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一是探索新媒体管理方式。强化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建设,抢占网上话语权,有效形成网络舆论阵地。二是提高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能力。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引导机制和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双向沟通机制,提高党委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三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开创官民交流新模式,制度化回复和办理网民留言,把网民诉求留在本地网站,防止舆情事件扩大化,推进网络规范运行。四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建立健全由新闻发言人、网评网宣员共同参与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体系。
(五)夯实基础,做好网络舆情队伍和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核心网评员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评论和宣传工作,正确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二是提升网络信息员的理论及技术素养,逐步建立舆情职业人才培养管理机制,通过网络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等方式加强网络舆情队伍的建设,提升网络舆情工作者的理论及技术素养。三是加强网络舆情的技术平台建设,舆情监测平台的建立需要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各级政府应将网络平台工作经费,平台运行所需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的购置、更新、运行维护等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六)立足实际,加强网民思想道德教育。网民是网络世界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信息、过激言辞的行为,必须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成熟、有责任心的网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互联网络荣辱观,积极开展文明上网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全力推进文明上网工程建设,促进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实现网民自律。
第三篇:关于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建议
关于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建议
当前,县级处于矛盾的第一线,舆情均处于高发易发态势,网络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和聚散地,网络舆情占比重,多为举报投诉类、民生诉求类、突发事件类,究其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民众维权意识提高,利益诉求增多,导致引发舆情产生的热点因素增加。
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大了对交通、工业园区、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民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财政资金对乡镇、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客观导致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涉农资金补贴、社会救助等涉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增多。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一些具体办事部门和经办人员工作不到位或公开透明度不够导致民众不理解、不满意、不配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的透明,群众眼界逐步拓宽,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在不断提升,对党委、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关乎公共利益的事务有了更多的关注,遇到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受调整时,不再沉默,而是敢于表达。
二是媒体格局在变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互动在加强,导致舆情发酵的可能性增大。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微博客等新载体和手机上网平台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网络舆情的急速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这一便捷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社会事务的监督,希望借助海量网民的力量,制造更大的舆论影响力,最后通过舆论的压力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与呼应进一步强化。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通过网络搜索线索,然后进行实地采访印证。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信息互享和交换成为推动舆情迅速传播和热点舆情事件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是媒体监督意识增强,部分非主流媒体滥用新闻监督权,导致舆情处置的行政成本增大。
随着媒体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媒体视角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环保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服务水平问题的监督性报道也越来越多,推动了舆情不断上升。
舆情应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实体部门存有工作漏洞,给媒体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事实依据。
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法》赋予媒体的权力,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拒绝、阻止记者的采访报道。如果身正就不怕影子歪,媒体报道最终依据的是事实和法律。但从媒体记者到我县实地采访进行舆论监督和监测到的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我们实体部门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容易被媒体关注:一是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执法不公;三是管理缺位;四是公共利益与部分公众利益矛盾;五是干部作风问题。
(二)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缺少应对突发舆情的技巧和方法。
一些舆情发生地(单位)的领导干部面对记者采访,认识有误区,态度不积极,接待不热情,方法不得当,缺乏技巧。具体表现:一是“躲逃”。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对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只顾撇清自己,不顾党委、政府形象受损。二是“敷衍”。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负面报道,采用敷衍塞责的办法,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行动上拖拖拉拉,偶有回应也是避重就轻,抓不住关键,导致媒体不满,不利舆论引导。三是“麻痹”。对媒体记者在辖区内采访报道,缺乏责任心和敏锐性,既不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又不及时上报,听之任之,给后期工作带来被动。
(三)应对处置机制不够顺畅,制约了涉县舆情的及时有效化解。
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科学应对舆情的网络平台,工作手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二是缺少人手和工作经费,保障力度跟不上舆情发展态势。三是少数单位执行力欠佳,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有待加强。
加强和改进舆情应对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互联网世界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 “加速器”、“放大器”。科学应对舆情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维护地域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承上启下的县级政权,处于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协调各类利益关系的前沿阵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和全媒体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自觉增强新闻意识、媒体意识和舆情意识,重视加强县本级应对舆情的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自主增强正面宣传能力、舆情应对能力以及与媒体打交道能力。
(一)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强化舆情危机意识,提高舆情应对本领。
一是善于从县内外发生的典型舆情事件中得到警醒,把握社会心态走势、网民关注热点、舆情分布特征和处置技巧。二是应以包容心对待网络民意,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鼓励和保护公民理性表达意愿,规范网民在法律框架内合理提出诉求,而不是一味地删除、封堵网帖,刺激网民,激化矛盾。三是着力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推进党务、政务、警务、村务公开,扩大党政机构新闻发布的透明度,最大程度实行信息公开。四是积极开展网络问政。应努力提升网络应对技巧,综合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络、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和个人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主动出击,引导和化解舆情危机,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的体制机制,倾听民意,疏导民怨,及时有效处置热点事件,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最大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县级网络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新闻网”。
必需抢占互联网宣传阵地,在第一时间正面权威发布主流声音,力求全面汇集东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最新资信,把自办的新闻网站打造成为对外宣传推介东至的最具权威性、最快捷、最全面的网络信息平台。二是建设 “政务微博群”。为构造展示党委、政府机构形象的新平台,更近距离与民众沟通互动,更及时、全面地发布最新政令新闻,正面回应网民个人微博诉求,党政机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开设自己的官方微博。三是加大对政府网站等官方、民间网站特别是网民留言板的管理力度,强化论坛发帖审核制,从源头防止负面敏感事件传播发酵。
(三)加强应对舆情的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加强外宣、网宣和网监队伍,强化业务培训,重点提高涉县舆情收集、分析和应对处置能力。二是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选拔培养综合素质高、语言能力强、熟悉新闻媒体工作的干部作为本单位新闻发言人,负责政务微博运营、媒体接待与舆情应对事宜。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评论员能力结构,加强日常网络发帖、跟帖、回帖和撰写网评文章工作,做好正面宣传、负面舆情引导。四是夯实乡镇舆情应对工作基础,明确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作为基层一线力量,面对面开展工作。
(四)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一是完善舆情预判预警机制。
包括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评估机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突发舆情处置联席研判机制。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和舆情引导机制。重点是针对突发事件,利用好信息公开黄金2小时,规范新闻发言人或政府公职人员的言论、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改变对互联网 “不理、不用、不管”的现象,做到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三是建立及时问责和查处责任官员制度。重点对舆论关注的事件处置不力、不作为的官员,及其背后存在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人作出处理,通过及时的行政问责,有效平息危机和舆情压力。
第四篇: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全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统计数据也越来越深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如何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是各级统计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通过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检查和调研,并结合全县工业统计工作实际,对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存在的缺陷:
(一)企业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不合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要好于民营企业,有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成立相应的统计机构,人员安排也不到位,一般由会计代替统计,或者是统计身兼数职,往往顾此失彼。这主要是民营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重会轻统,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再一个就是考虑企业的利益,认为多一个岗位,就多一个人,就要多发一份工资。
(二)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主要表现在责任心不强,统计业务知识熟悉程度不高。由于统计在企业的地位、待遇低下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统计人员工作热情普遍不高,对待统计报表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及时性,不能够及时给统计部门上报数据,要靠统计局多次打电话催报。由于统计人员受知识水平限制,再加上统计部门对基层人员培训机会少,导致相当一部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远远不能胜于新时期新形势愈来俞复杂、工作任务日益俱增的统计工作,在数据采集、计算指标等统计调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比如统计人员在计算产值时的重复计算、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的漏算等问题。
(三)统计人员相对不稳定,更换频率高,造成统计工作脱节。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上,由于民营企业体制比较灵活,人员变化相对也大,统计岗位也是如此,一些企业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一般不超过两年,就会易人。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的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而刚接任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工作起来毫无头绪,所以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四)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健全。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台帐,原始记录也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带有随意性,只求大数对上就行。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统计台帐,但是设计不科学,不规范,原始记录不完整、不准确,这些都很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五)企业统计法制意识薄弱。由于统计的地位、权威不及工商、税务、环保、煤管等部门,再加上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法》认识高度不够,迟报、瞒报、虚报统计数字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待统计执法检查也是以种种借口搪塞、逃脱、阻挠。
(六)统计数据受人为干扰。由于上级层层下达目标责任制,把由于统计数据与地方领导政绩、升迁、奖惩相联系,诱导个别领导人为干扰数据,统计部门由于受到双重领导,统计业务很难保持其独立性,必然受制于同级政府,一些单位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严肃性认识不
足,统计法制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致使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
(七)县级统计部门工业统计报表多、指标多。一是统计报表品种多,2006年,工业统计报表有14张,其中年报表有11张,月报表有2张,季报有1张,二是近几年各种工业统计报表的指标是有增无减。如月报《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每年都要增加指标,近三年就新增了“原煤消费量”、“入洗原煤、“炼焦洗清煤消费量”“企业用电量”、“企业用水量”等指标。由于许多基层单位耗能较少,达不到统计报表中规定的计量单位,二是统计指标多。就年报而言,《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除产品产量外,还有6个指标。《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有69个指标,《工业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基础指标》50个,《工业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主要产品产量》有40个指标。三是好多表指标名称重复,比如年报的《工业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主要产品产量》的产品产量指标与12月报《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代年报)的产品产量相重复。这些不仅从工作量上加重了县级统计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的负担,而且两张报表的数据不衔接,甚至有的指标出入很大。
对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建议:
一、加快统计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要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要让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统计人才从事统计岗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切实加强对基层,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培训内容包括统计法规、报表制度、计算机上机操作及其他相关知识。采取上岗培训、专业培训、以会带训、上门专项辅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内容力求贴近企业统计工作实际,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基层统计人员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更好地为统计基础服务。
二、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加大统计业务检查、指导力度。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统计数据的质量。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对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制度、统计分析等制定出一个规范性的标准,使企业统计报表数出有据,有据可依。同时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业务检查、指导力度,将单位是否依法设立了统计机构、是否按照统计制度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统计工作制度是否健全、统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统计基础工作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台帐,健全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凭证和管理制度,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归档、整理,狠抓统计工作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到数出有据,有据可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三、坚持依法统计,用完善的制度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大《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宣传,使其深入
人心,使统计工作得到被调查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要经常性地有重点的执法检查,统计人员要敢于碰硬,对统计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法处理,坚决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确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数据准确可靠。还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自觉参与统计打假活动,检举揭发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使统计造假者无处藏身,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给县级统计部门特别是工业统计工作减负。从年报、定期报表、不定期抽样调查、大中型联网直报到普查,县级统计部门都是最直接实施和参与者。而工业又是县级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量占到县级统计工作的40%,工业统计报表数字又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让愈来愈来俞多的工作任务量与现状不协调,难以适应统计工作任务,在这种超负菏的运转状态下很难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第五篇: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丁义浩,王 铄
摘要 :网 络 舆 情 工 作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效 率、保证网络舆情工作质量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包括舆 情信息的搜集 当 前,整理、分 析 汇 总、酌情处理和及时上报四 项 内 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责 任 主 体 不 明 确、管理观念落后 等 问 题。为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 高 网 络 舆 情 工 作 的 实 效 性,高校舆情工作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 机 制、队 伍 保 障 机 制、舆情预警机制和干 预 引 导 机 制。关键词 :高 校 网 络 舆 情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随着网络 和 新 媒 体 的 迅 速 兴 起,网 络 舆 情 应 运而生。由于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全球性 等特点,网络舆 情的产生和传播 速度相较传统舆 情 得 到 大 幅 提 升,影 响广 度 和深度亦显著增加。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逐渐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管理部门 和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如 何 加 强 和 改 进网络舆情工 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网络 舆 情 是 网络舆情发展在高校的具体反 映,是大学生在 社会公共网络平台或校园网络空 间内,通过多种 多样的互联网渠 道对其所关心的或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政策、新闻等表 达的个人1]。看法、意见、态度、情绪,从而汇集而成的信息集合[因 此,建 立 健 全 高 校 网 络 舆 情 工 作 机制有利于及 时了解 大学生群 体的意见和诉求,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有其自身运行发展的规 律。总体来看,网络舆情的生成 和发展过程一般 包括 四 个 环 节:言 论 形 成 期、讨 论 传 播 期、为了 提高舆情工作的主动 性,网 下 冲 突期和 舆 论 消 退 期。有效规避消极舆情的影响,必须对网络舆论生 成与传播规律有清醒的认识。1.言论形成期
新闻事件、社 会 热 点 等 信 息 资 讯 是 网 络 舆 情形成的重要诱 因,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是 由 那 些大学生群体关注度较高或关乎大学生群体自身利益的网络新闻事件引发的。这些网络信息可能首先来自于传 统 媒 体 的 报 道,再经过网络媒体转 载,但更多的时候传 统 媒体保持沉默,于 是 有 关“知情人”首先 在论坛等网络场所发表相关信息。此类信息一旦 触及到大学生群体的兴奋点,往 往 会引起他们的 高 度 关 注,事件相关的言论 便 会纷纷在网络上 出 现,引起 更多大学生群体甚至 全 社会的广泛关注.2.讨论传播期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言论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相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事件、社会热 点等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不仅传播了热点事件本身,多样化的评论观点也会随之产生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高校,热点事件和相关评论、观点等在公共社交网络或 校园论坛等平台上发表、传 播 和 碰 撞。当大学生们关于某个争议性事件的不同意见 逐渐成为舆论 焦 点 后,极 易引发他们在网下对该热点问题的 争 执 和 讨 论。网下讨论的新情况、新 信息又会被随 时传播到网络上,形成网上网下的 交互影响。经 过 短 时 期 内 的 集 中 讨 论,针 对 该 事 件的讨论高潮 随 即 形 成,这标志 着高校网络舆情高潮期的到来。
3.网下冲突期
由于大学生 群 体 具 有 易 情 绪 化、易 受 鼓 动 和 诱惑等特点,在负面舆论信息的刺激下,他们容易采取过激行为,甚至组织、参与某些不良群体性活 动。群体性事 件 是 舆 情 危 机 的 表 现 形 式 之 一,反 映着舆情双方的矛盾关系,是舆 情状况的极端外
化形式或非正常表现[4]。如果高校无法及时有效地对舆情高潮 予 以 应 对,极易导 致网下群体性事 件的爆发。当 然,网下冲突期并 非高校网络舆情 形成、发展的必经阶段,是高校网络舆情发展中较少发生的异常情况。即便舆情 发展进入高潮期,发展仍处于可控范畴,高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在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期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舆 情危机的发生。4.舆论消退期
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无论是否经历网下冲突期,最终都必将迎来舆论消退期,即舆论观点及影响的逐渐淡化直至消逝。舆论消退期持续 时间长短不一,取决于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事件 本身的影响面、解决是否合理以 及媒介环境中是 否有新的吸引受众注意的事件发生
。消退期通常伴随着新的舆论讨论点的酝酿、舆情环境更换,因此也可能出现新环境下已冷却的舆论重新升温即“二次发酵”的现象。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任务及存在问题
自媒体时代,新一代 网民日益热衷于以“快餐”方式追逐最新的信息资讯,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这种方式满足了他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真伪的严肃甄别和对事件发展的完整了解。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形成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使用新技术、乐于获取 “异 类 ”信 息,许多时候不能客观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准确把握各种信息的本质,极易受到负面网络信息影响。因 此,明确高校网 络舆情工作的具 体任务和存在的 现实问题,加强网络言论的正确引导和监控,成为 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应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重要工作的开展及重大事件的发生展开,运用科学的手段,在网络上广泛收集广大大 学生群体的意见和观点,并通过一定方式和程序,加以分析、整理,形成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舆情信息,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搜集 整理、分析汇总、酌情处理和及时上报。搜集整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广泛收集网络上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公共事件、高校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的 意 见 和态度,并 根 据 舆 情 的 内 容(包括重大决策部署类、经济发展类、社会热点类、突发事件类、宣传思想工作类、重要境外涉华类等)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汇总是指运用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分类后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舆情产生的背景、成因、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走向,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酌情处理是指高校 管理层以科学分析为依据,综合考量舆情信息所 反映事态的严重程度,从而决定是否采取干预行 动,何时采取干预行动以及采取何种干预行动。及时上报是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将舆情的产生、发展、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相关工作向教育管理部门汇报,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舆情发展和演变的各个不同阶段,高校实际舆情工作的具体任务各有侧重。在网络舆情的言论形成期,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对网络上出 现 的刺激性信息,尤其是与大学生群体利益密 切 相 关的信息加强 监 控,科学 预估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并提前做好处置预案。在讨论传播期,高校舆 情工作部门应在广泛搜集网络上出现的各类信息 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汇总,密切关注 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针对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 行有针对性的正面解释与疏导,用真相和事实引导舆论走向。如果网络舆情发展进入网下冲突期,网络舆情危机爆发,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在前 期分析和预判等工作前提下,根据舆情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按照处置预案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恰当运用网上和网下的双重力量(如进 一 步 披 露 热点事件的真相,对不良信息进行辟谣,干预刺激 性信息的传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有效降低舆情的负效应。舆论消退期是一个舆情发展周期的尾声,无 论在该舆情周期内是否出现 网 下冲突,高校舆情 工作部门都应该 对前期工作进行 总结,梳理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时上报学校 和上级领导部门。
2.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队伍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对 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尚未
建立网络舆情工 作专门领导机构,没有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预案,导致工作措施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舆情工作队 伍建设起步较晚,无专业人员配备或配备不合理,不能按照舆情 工 作 规 律 开 展 工 作,导 致 舆 情 工 作 实效性不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缺乏必要的 舆情预警意识 和 预 警 措 施,不能 科学研判舆情态 势,影响舆情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对 网 络 舆 情 的 干预 方 式 单 一,主 动 引 导 不 足,封 锁 消 息、强 制 删 除消息等 简 单 粗 暴 方 式 大 量 存 在,容 易 引 发 “次 生”不良情绪,甚至给 舆情危机 的爆发埋下隐患。综观这些问题,其核心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
第一,网络 舆 情 工 作 责 任 主 体 尚 不 明 确。目 前,在大多数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 足够重视,工作责任归属并不 明 确。受 到 传 统 观 念和工作惯性 的 影 响,一般认为与学生事务相关 的工作应由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负责,或者认 为与网络相关的工作应由校园网络管理部门或宣 传部门负责。在 实 际 工 作 中,观 念上的分歧导致 许多高校网 络 舆 情 工 作 的 低 效 无 序。同 时,由 于 工作责任主体 不 明 确,加之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 中的新生事物,高校的网络舆情 工作专业人员仍 存在较大缺口,工作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
第二,网络舆 情 管 理 观 念 和 管 理 方 式 有 待 改 进。在高等学校,由于缺乏对于网络舆情发生、发 展特点的深刻 认 识,采用传统舆情应对方式管理 网络舆情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负面舆情信息管理 上,“堵”和“禁”等传统舆论管理观念仍挥之不去
。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网 络舆情发展的 形 势,非但无法有效控制舆情事件 的爆发,甚至会激化冲突、加速矛盾升级。
三、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措施
目前,我国 高校网络舆情工 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段,长效机制 尚 未 建 立。为解决网络舆情工 作 中 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高 校舆情工作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 制、队 伍 保 障 机 制、舆 情预警机制和干预 引 导 机制。1.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科学民主的工作领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动 态 多 变的工作,需要一套从上到下分层管理、各负其责 的工作领导机 制,这套机制的好与坏直接影 响 着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效果。(1)成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机构
高等学校的网络舆情工作质量直接关涉学校 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内部的 舆情工作要在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 办公室、宣传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学团工作部门、后勤管理部门 等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逐 步 实 现各单位之间 协 调 联 动,实现舆情工作的专 门 领 导,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2)建立健全决策程序
高效合理的领导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网络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领导系统的决策 程序是网络舆情领导工 作的基础和前提。因 此,规范严谨的决策程序对于提高网络舆情领导工作 的科学化、民 主 化 程 度 至 关重要。在 高 校 网 络 舆 情工作中,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应广泛调研、听 取各方意见,在 涉及舆情领导工作决策中坚 持 开 放、民主的工作原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高校网络舆 情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开展。
(3)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舆情预案
为快速、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 情事件,舆情工 作领导小组应预先制定行之 有 效 的处置预案。当舆情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开展工作。执行过程中,舆情工作领 导小组应根据 事态的发展情况,对预案及时作出 调整,妥善处理每一个细节,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影 响降低到最小。
2.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密 切 配 合 的 队 伍 保 障 机制
(1)建 立 网 络 舆 情 工 作 队 伍,提 高 工 作 实 效性合理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是做好舆情工作的
前提,高等学校 必须组建好专兼职结合的网 络 舆情工作队伍。专职工作队伍需要在相关职能部门 设立专门的工 作 岗 位,在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 小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兼职工作队伍可以聘 请部分政治素质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网络舆论 引导能力强的 教 师 和 辅 导 员,担 任网络评论员或 信息搜集员。同 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作 用,组建学生舆情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其了解学生 群体动向、熟悉学生交流习惯的优势,及时搜集网 络舆情信息,积极发表正确言论。
在实际工作中,舆情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保 证舆情工作 协 调 有 序 展 开。例 如,信 息 搜 集 员 需 要随时在网络上 进 行 “巡 查 ”,了 解各种舆论动向 和舆情变化情况,不定期形成舆情信息报告,上报 舆情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对舆情信息进 行分析预判后,对有关网络评论 员和学生舆情团 队发出处理指 导 意 见,安排正面信息发布和正向 舆论引导工作。
(2)组 织 网 络 舆 情 研 究 团 队,提 高 工 作 科 学性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和 多 元 性 等 特点,难以准确预测和直接控制。高 等 学 校 必 须 重视网 络 舆 情 研 究 工 作。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 中,要注重三个“契合性”。首先,注重网络舆情研 究和舆情实践的契合性。高校网络舆情实践工作 是网络舆情研 究 的 出 发 点,也是 网络舆情研究的 落脚点。研究成果指导网络舆情工作实践的有效 程度是衡量其 理论价 值和实践 价值的根本标准。高校舆情研究 应 做 到 为 了 实 践 而 研 究,在 实 践 中 研究,研究内容能有效指导实践
。其次,注重网络 舆情研究与高校实际工作的契合性
。高校实际工 作是高校网络 舆 情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源 头,高 校 网 络 舆情研究必须 立 足 高 校 实 际 工 作,全 面 了 解 大 学 生群体对学校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的意见与看法,深入探索高校实际工作与网络舆情发展的互动机 制,形成网上了解 舆 情、网下 解 决问题的良性互 动。最后,注重 高校舆情研究与 社会舆情研判的 契合性。随着 高 校 与 社 会 联 系 的 日 益 紧 密,社 会 思潮和舆 论 热 点 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不断深 入,准确研判社 会舆情的发展态 势已经成为高校 舆情研究的必 要 前 提,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中应 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舆论思潮的态度,为高校准确判 断 形 势、掌握舆情发展趋势提供参 考依据。做好上 述 三 个 “契 合 ”,有助于高校网络 舆情工作者高 效 完 成 工 作 目 标、顺利推进舆情工 作,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科学性。
3.建立健全反应迅速、全面可靠的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预警机制是在网络舆情事件实际形成之 前对舆情的预 报、预测及提供预先处理操作 的 重 要机制[5]。对网 络舆情的预警要 达 到 良 好 效 果,必须构建成 熟合理的预警体系[6],并 对 舆 情 事 件 进行科学分级,为舆情干预和引导工作提供依据
。(1)建立舆情发展的精确测算系统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科 学、全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为了提高舆情监 测的 准 确 性 程 度,首 先 要 确 定 科 学 的、全 面 的、分 层次、易操作的舆情指标系统,并且根据不同指标 的重要程度分 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进 而 根 据 舆 情 动态核算舆情分数,以达到舆情监控的目的。(2)根据舆情分数划分舆情事件预警级别
为了提高舆情预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对舆情分数进行分级,划分舆情事件严重程度。在舆情预警实践中,一般可将舆情预警划分为四 个 级别: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在工作中,高校可以通过利用预警“雷达”技术,随 时关注高校网络的即时动态,监测敏感信息,并在 舆 情 危 机 形 成 前 及 时 预 警,为进一 步干预、引导、处置工作做好准备。
4.建立健全方式多样、应 对 灵 活 的 干 预 引 导 机制
完善的、系统的、全方位的高校舆情干预引导 机制对消解网 络 舆 情 危 机,维护高校稳定和社会 和谐发展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一 般 情 况 下,网 络 舆 情形成前的干 预 效 果 最 佳,可以从源头有效防止 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网络舆情形成后,不恰当的 网上干预往往 适 得 其 反,甚至诱发舆情危机 的 出 现。因此,网络舆情形成后,积极主动地引导更有 利于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1)加 强 事 前 干 预,从源头控制网络舆情事 件的发生
采用简单的方式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仍是高校 普遍采用的方 式,即由校园网络管理部门直 接 删 除敏感信息或采取技术手段屏蔽信息
。从结果来 看,往往适得 其 反,无 益 于 事 件 的 解 决。一 方 面,网络信息监测和删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成本。讨论焦 点 一 旦 形 成,删除大量的敏感信息 将成为不可 能 完 成 的 任 务。另 一 方 面,简 单 粗 暴 的应对方式可能激发网络讨论参与群体的逆反心理,进一步激化矛盾,使得敏感、负面信息爆发式激增。
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观点和立场,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为防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在网络舆情产生之前或形成初 期,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广泛关注 的具有争议性的 舆论热点(尤其是与学校密切相关的负面事件)进行干预和疏导 可以有效防止争议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形成关注焦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不正当言论的产生。有关工作人员应 广泛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广大学 生对于社会热点 问题,尤其是校内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呼声,并有针 对性地予以解释和处理。
(2)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
首先,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第一时间 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及时将事态最新进展向社会和广大师生公布,避免网络上无端猜测与恶意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其次,不良网络舆论 一 旦产生,高等学 校应及时发布官方信息,用事实说话,对不实 言 论进行澄清或辟 谣,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进一步扩散。(3)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 “二 级 传 播”理论,在传播过程中,“舆 论 领 袖 ”[8]是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他们频繁接触媒体,比一般人更留心媒体信息,对有关事件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发表的信息 和观点能更广 泛地影响普通人,甚至左右事件的
发展和处理结果。在高校中,校园BBS版主、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人气之星 ”等 “舆 论 领 袖 ”了解高校学生关 注 的 热 点 话 题,并且知道如何使有关信息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网络舆情 工作中,高校应合理利用网络“舆论领袖”在负面、敏感舆情形成后 积 极 传 递 “正 能 量 ”,抑 制 或 扭 转 消极网络舆情的发展势头。参考文献:
[1] 王 灵 芝 .高 校 学 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 [D].长 沙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2010:30.
[2] 周 滨 .“微 博 问 政 ”与 舆 情 应 对 [M].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2012:118.
[3] 郝 英 杰,马 海 红,彭 军 林 .高 校 网 络 舆情形成规律分析 [J]. 北 京 教 育,2010(6):13. [4] 常 锐 .群 体 性 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D].长 春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2:45. [5] 史 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 [J].情 报 理 论 与 实 践,2010(7):93-96.
[6] 吴 绍 忠,李 淑 华 .互 联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J].中 国 人 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 然 科 学 版,2008(3):39.
[7] 张 勇 锋 .对《旅 游 新 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 [J].今 传 媒,2008(9):44-46.
[8] 张 迈 曾 .传 播 学 引 论 [M].西 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