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3 06:0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第一篇: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2007年07月12日 09:09 来源:中国邮政集团

2006年,中国邮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以加快发展推动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加快发展步伐,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进程,推动邮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邮政业务

2006年,中国邮政抓住邮政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机遇,以加快业务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经营服务,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保持邮政业务平稳增长。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6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函件业务进一步调整结构,规模持续扩大。业务量完成71.3亿件,收入实现57.8亿元。其中,大宗函件收入实现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函件收入比重达75.6%。账单业务量比上年增长9.2%,账单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7%。邮政贺卡发展迅速,贺卡收入比上年增长29.9%。名址信息系统和名址库建设逐步丰富和完善,为函件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下半年开通使用的国际名址库为国际商函业务提供了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使国际商函成为2006年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的亮点。全年包裹业务收入实现22.9亿元。

报刊业务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加强,邮报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报刊提速范围进一步扩大,教材竞标实现了新突破,发行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订销报刊累计达到163.9亿份。2007年度报刊收订流转额比上年增长7.7%。

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配合社会热点题材邮票的发行,组织做好集邮品开发和经营工作。开展了生肖贺年礼品系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等主题营销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同时开展了1992~2003年库存集邮品和2006年第一季度剩余零售纪特邮票的销毁工作。完成了集邮业务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有效地提升了集邮专业信息化水平。全年集邮邮票销售10.5亿枚,集邮品销售2689.9万册,实现集邮业务收入33.8亿元。

代理和信息业务不断创新模式,利用全国短信平台重点发展信息增值类业务、培育电子商务类新业务。全年代理和信息业务收入完成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006年7月7日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22日与阿里巴巴签订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对外合作领域。

速递业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巩固网络优势,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实施专业化经营和重点地区损益核算,激活经营机制,促使速递业务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年速递业务量完成2.7亿件,比上年增长18%;速递业务收入实现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物流业务借助统一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不断强化物流运作体系的建设,继续做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全年物流业务收入实现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一体化物流业务在IT电子、化妆品、医药、汽车配件四大行业初步确立了领先地位,树立了中邮物流品牌的行业地位。中邮快货快速发展,全年收入比上年增长翻番。中国邮政积极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资分销业务,年底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广大农村建成了24万个农家店,全年分销与邮购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49.5%。

储蓄业务积极应对经营环境新变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拓展储蓄资金运用渠道,努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在保持业务持续稳步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效益与质量。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1601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储蓄余额中活期储蓄余额占33.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年储蓄收入实现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储蓄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52%,占储蓄收入的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邮政储蓄支撑服务“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3个省开办了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到2006年底,已累计发放贷款2.9万笔,发放贷款总金额达10.3亿元。

二、邮政通信网路与通信能力

2006年,邮政通信网络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通过改革特快邮件分拣封发体系,改革邮区中心局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网路运行效率和效益。

邮区中心局体制“三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生产运行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范化。全网初步建立了统一的邮区中心局扁平化生产管理架构和互联互通的生产作业模式,奠定了邮政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

实施了全国邮政速递网络优化调整,将全国324个省际分拣封发局压缩为168个,实现速递邮件集中处理。开通和调整国内、国际航线。组开了潍坊—上海—潍坊、沈阳—上海—沈阳、天津—上海—天津3条自主航空邮路。在江苏常州组建了长三角“次晨达”区域快速集散网。租用了北京—西安等6条行包大列。开通了北京—首尔国际航线。恢复上海浦东—大阪航线,加快了内地与日本互寄特快邮件的传递时限,提高了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邮政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7月5日,中国邮政开通了进出西藏火车邮路,揭开了内地与西藏间通邮新的一页,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日益显现。

畅销报刊提速工作继续巩固,部分省会城市之间畅销报刊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畅销报刊作业的接报、交运、运输、投递流程继续优化,内部处理时限进一步压缩,不断满足省会城市间畅销报刊市场竞争的需要。

全国拥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11架、邮船3艘、火车邮厢399辆。各类邮政汽车5.4万辆,其中,邮运汽车1.2万辆(8吨及以上1825辆),邮政储蓄业务专用汽车5186辆,速递业务专用汽车9375辆,物流业务专用汽车5501辆,投递专用汽车5794辆。邮路总数2.1万条,其中,航空邮路1040条,铁路邮路163条,汽车邮路1.5万条。邮路总长度(单程)336.9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9.8万条,城市投递段道5万条。

“两子系统”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实现总包处理无纸化,逐步取消手工作业模式,建立以条码信息扫描为基本手段的生产操作方式,提高了邮政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邮政速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实现速递邮件及其总包全程实时动态跟踪查询。物流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负载均衡转变,由独立系统向有效的系统链、系统平台转变,通过优化客户服务界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报刊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报刊发行业务内部各环节之间、报刊专业与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电子化支局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邮政报刊发行核心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营业与网运“互联互通”工程全面启动,为实现全网自动化分拣和信息共享创造条件。电子化支局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电子化支局联网网点达到3.2万个。

2006年,邮政金融业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原有的邮政储蓄统一版本业务功能,丰富了业务品种,增强了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能力。完成了银联卡2.0版本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邮政绿卡的交易成功率,使邮政绿卡的使用范围由境内扩大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邮政金融柜员身份认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防范风险的能力;小额质押贷款顺利上线,拓宽了邮政储蓄资金的使用渠道;完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了邮政储蓄业务管理的能力,为分类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完成外币储蓄系统的整合,更好地支撑了邮政金融外币业务的发展;完成ATM/POS银联前置项目的开发测试和汇兑大集中项目的前期准备。实现了电子稽查系统的上线推广,提高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2006年年底,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达1.3亿户。

三、邮政通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006年,中国邮政努力改善服务条件,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职责,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邮政的整体社会服务形象。

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邮政的改造,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强化诚信服务意识,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了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网上服务、手机短信服务等多种服务平台。成立营销机构,明确部门职责。集团公司成立了大客户中心,各省(区、市)公司均成立了客户服务部门,省会局和绝大部分市(地)、县也成立了专门机构,三级营销体系初步形成,组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充实营销力量,提高队伍素质。到2006年年底,全国邮政专职营销人员达到5万多人,占从业员工人数的7%,超出全年计划1.2个百分点。一批通业务、懂策划、善沟通的营销人员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在“营销创百优”竞赛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几次对邮件提速、推出EMS“优+”服务、开展专项活动等举措,切实提升邮政服务水平。

中国邮政积极响应中央服务“三农”号召,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借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初步建成了邮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创优质服务,争先进团队,比突出贡献”专项活动,加强农村连锁配送渠道和信息化建设,规范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邮政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象。

投递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地市级以上邮政局对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逐步实行分层、分网运作。特大城市建立普邮投递网和专业投递网;大中城市实施混网分层运作;县及县以下城镇实行混网投递;农村地区以委代办为主。通过强化投递业务管理、规范投递行为、加强投递队伍建设、提高投递服务质量,有力支撑了邮政业务发展。用户评价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0.7分。

全国邮政局所、代办点合计6.3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代办点4.4万处;电子化局所3.3万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4.4万处,集邮品销售点1.5万处,邮政储蓄点3.6万处;全国邮政信报箱群53.3万处,邮政信筒信箱19.7万个,邮局用户信箱33.2万个,邮政妥投点达4287万个。局所、代办点平均服务人口达2万人,每百人报刊量为11份。

四、邮政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6.3亿元。其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26.3%;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4.1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73.7%。

2006年,投资体制进一步完善,资金重点投向投递网建设、终端设施改造,着力提高核心业务竞争能力,发挥全网资源效益。同时,加大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强化对技改项目的管理,确保提高投资效益。2006年,全网固定资产投资中,终端设备购置和网点购建占35%,信息化项目占28%,车辆和工艺设备占19%,土建项目得到压缩,占比15%。

五、邮政人力资源

2006年,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按照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减员增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规范用工和盘活人力资源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用工制度。年末全部从业人员72万人,其中,合同用工40万人,劳务用工32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9.17万元,比上年增长6.3%。

2006年,全国邮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1万人。其中,女性为2.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3%;少数民族344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为4432人,中级1.7万人,初级4.3万人。

2006年,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邮政企业发展的需要,以重大工程项目骨干人员培训和营销人员远程培训为重点,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国邮政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28%;约有43.8万人参加各类业务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年培训率为60.8%;有3.6万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在学率为4.9%;有5万多人利用邮政远程教育培训网进行远程学习,一级中心制作远程培训课件666.5学时;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总额为1.8亿元。全国邮政企业拥有各级教育培训中心223所,各类专职教师640人。

2006年,紧密结合邮政企业生产的需要,开展了大规模的邮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邮政员工的职业素质。全国邮政企业参加鉴定人员9.8万人,合格5.7万人,合格率为58.2%。持有邮政通信特有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为30.8万人,占邮政通信生产人员的57.8%,其中,持有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师(业务师)证书的2人,持有技师(业务师)证书的1407人,持有高级技能证书的5.5万人,持有中级技能证书的9.7万人,持有初级技能证书的15.5万人。全国邮政企业拥有职业技能鉴定站68个。

六、邮政科技

2006年,邮政科技工作继续突出创新、突出重点,在支撑邮政信息化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较好地支撑了邮政改革与发展。

全国邮政科技总投入13435万元,其中,软科学研究投入766万元,标准研究投入383万元,计算机应用投入9302万元,设备开发投入247万元,成果推广投入2671万元。在科技总投入中,集团公司投入1397万元,省公司投入10865万元,地市局投入1099万元。

全国邮政科技管理人员1721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1159人,占总人数的67%。邮政独立科研单位19个,从业人员2194人。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1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65项。

全国邮政共登记科技成果318项。邮政获奖成果33项,发表科技论文300篇,出版科技著作19种,新增专利32项,拥有发明专利总数12项。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6年,中国邮政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邮件总包直封关系;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总数达到55个;与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国际邮政速递业务可以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中国邮政积极参与国际邮政事务,广泛开展与外国邮政和国际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11月份,第七届中日韩邮政高峰会在日本举行,三国邮政代表围绕“邮政改革”、“面对挑战,如何提升EMS竞争力”和“新技术在邮政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2006年,在华举办了多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邮政市场与管制”国际研讨会,在大连举办了“名址库营销”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办了“国际邮政电子商务”研讨会,对促进中国邮政市场管制、发展函件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卡哈拉合作项目取得长足的进展,卡哈拉标准产品(EMS承诺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质量稳步提升,EMS承诺服务扩大到中国全境范围,提升了中国邮政综合实力。

2006年,通过高层访问,增强了与世界邮政部门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中国邮政先后率团访问了德国、荷兰、波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与来自日本、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邮政代表团就邮政改革和加强合作等方面交换了意见。2006年,与波兰、奥地利联合发行了2套邮票。

2007是中国邮政实行公司化运营的第一年。中国邮政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中国邮政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

[摘 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中的联保贷款制度是一种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联保制度的推出,改善了银行信息劣势的处境,改变了贷款人的行为约束,也改变了银行和贷款人的最终得益。

一、小额贷款业务评述

2007年6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在河南正式启动。第一个小额贷款营业部设在河南省长垣县魏庄镇,魏庄的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社会风气好,适合小额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月开始在河南、陕西、湖北、福建、山东、浙江、北京等七省(市)展开试点,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届时将进一步为农户、个体经营者和小企业主等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由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试点工作拉开帷幕。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启动,标志着邮储银行的贷款业务已从质押贷款推进到无质押贷款。

目前,邮储银行推出的小额贷款产品有农户联保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和商户小额贷款三类。农户联保贷款:指三到五名拥有本地户口的农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农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5万元。商户联保贷款:指三名持有本地户口和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10万元。商户小额贷款:指持有本地户口和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有一位或两位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人做其贷款担保人,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10万元。办理流程:只需要借款人组成联保小组或找到担保人,携带户口本和身份证,如是商户还需要携带营业执照,一同到开办小额贷款的网点提出申请并接受调查,审批通过,签订合同后,即可拿到贷款,最快3天就可以拿到贷款。

此次小额贷款业务,最主要的特征是推出了联保贷款制度。联保贷款能有效筛选出优质客户,使真正有资金需求和能高效使用资金的客户积极寻求联保人,主动提供有效信息,有效解决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邮储银行也通过此举降低贷款风险,是资产管理上的一个大胆尝试和创新,为存款向贷款的转换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思路,对解决邮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此次小额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办,有助于中国邮政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引导邮储资金返还农村,有效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有助于解决微型或小型企业主、个体户和农户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需求问题,使正直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以及个体户及时获得资金支持,缓解其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

二、小额贷款业务推出的背景

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到2003年有过阶段性发展,其间最突出的特点是邮政储蓄资金转存人民银行制度,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促进邮政部门集中精力抓好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邮政储蓄政策也与时俱进地调整。从2003年8月至今,以国家对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段、老转存款仍存放人民银行,新增资金开始自主运用的政策为标志,邮政储蓄业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邮政储蓄逐渐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全面协同发展方向发展。

2006年3月,当时尚未挂牌的邮储银行在福建、湖北和武汉三省市开始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几个月后,第二批试点地区启动此项业务,同时将贷款额度上限从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2007年2月,邮储银行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在全国铺开。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19日,邮储银行已在全国31个省、306个地市、1804个市县、4349个网点开办了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11万笔,贷款金额41亿元,尚没有形成不良资产。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试点与推广,在人员机构配备、业务培训、内部管理等方面为小额贷款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额贷款业务正是在前期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成功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推出的。

三、小额贷款业务的博弈分析

在小额贷款人与银行的博弈中,贷款人知道自己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处于信息优势地位;银行不能确切地了解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约束与制度约束,拥有信息优势的贷款人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银行为了甄别违约贷款人和履约贷款人,获得每个贷款人的真实信用信息以及监督贷款的合理使用方向,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收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过大时,银行将无利可图。正是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和难以解决,才使得银行惜贷、惧贷,优质贷款人也一起被拒之门外。一方面银行有大量存款贷不出去,另一方面优质贷款人无法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金融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可用博弈论加以解释,现举例分析。

不妨假设贷款人从银行贷款100单位,利率10%(为了计算的方便),贷款人使用资金收益率50%(理论上高于利率,一般会远高于利率,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给以具体的数字便于加以直观的分析,具体数字的变动不影响最终结论)。现分析如下:

如果贷款人如期履约,其得益为自己使用资金的收益减去利息,为40;银行得益为利息10。如果借款人违约,其得益为本金加收益减去信誉损失,一般其不准备与银行保持长期信用关系,其信用损失较小,不妨设其为10,此时贷款人的得益为140;银行损失掉本金和利息,得益为-110。

两种情况相比较,贷款人有潜在的巨大的违约动机,银行有潜在的巨大信用风险,银行为了避免这种不利结果的出现,一般要求贷款人提供足够的抵押品才放贷。在抵押贷款下:如果贷款人如期履约,其使用资金收益虽然仍旧很高,但是因为要提供足够的抵押品,这往往是贷款人难以承受的,提供抵押品的过程会使贷款人的最终得益大打折扣,不妨设其为10(理论上大大低于无抵押时的得益);银行得益基本没有变化,得益利息10。如果贷款人违约,其抵押品会被银行处置,其得益通常为负值,不妨设其为-10;银行因为有了抵押品的保障而影响不大,尽管会因为处置抵押品而耗费人力,可以假设银行得益不变,仍为10。整个博弈矩阵可表示如下:

在这样的支付矩阵下,容易得出:银行的“抵押”策略是严格优势策略。也就是说银行选择抵押总是比选择无抵押有利,银行选择抵押。此时,理性贷款人选择履约,也就是均衡结果为(10,10)。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银行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与无抵押贷款相比,在贷款人履约的情况下,贷款人的得益大打折扣,而且,贷款人往往因为已无抵押品可提供而无法取得急需资金。就出现能高效使用资金的贷款人无法获得资金、银行闲置资金无法安全贷出的两难局面。

联保贷款制度是一种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联保制度的推出,改善了银行信息劣势的处境,改变了贷款人的行为约束,也改变了银行和贷款人的最终得益。仍以上例分析如下: 在贷款人履约的情况下,银行如果采取无联保策略,银行和贷款人的得益仍为(10,40)。采取联保策略时(假设3人联保,其他情况类似),银行增加了贷款人信用信息的得益,不妨设为2,即银行得益为12;贷款人增加了在银行信用信息的得益2和在联保团体中的加倍的信用得益6,即贷款人的得益为48。在贷款人违约情况下,银行如果采取无联保策略,银行和贷款人的得益仍为(-110,140)。采取联保策略时,因为有联保人的存在,银行得益与贷款人履约时相比变化不大,仍为12;此时贷款人的得益将会有很大变化,因为联保对各联保贷款人形成了有效约束。贷款人保持其在联保小组中的信用以及维持与联保人的持续良好关系直接关系到自己的长期生存发展,如果自己违约,则长期生存发展环境将变的恶劣,这对于违约人而言,其损失将远远大于从银行所得的违约信用贷款,数值难以量化,不妨设其为-1000(表示极大的损失)。整个博弈矩阵可表示如下:

在这样的支付矩阵下,容易得出,银行的“联保”策略是严格优势策略,银行选择联保。此时,理性贷款人选择履约,也就是均衡结果为(12,48)。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得益得以扩大的同时风险得以有效控制,银行有动力积极放贷;贷款人因为有联保人的约束同时也无需抵押品,有动力积极提供有效信用信息,其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得到解决。出现能高效使用资金的贷款人获得发展资金、银行闲置资金能够安全贷出的良好局面,金融约束得以解除,金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经济发展得以释放。

四、潜在问题分析

上例中暗含假设是联保贷款制度能够对联保贷款人形成有效约束,关于这一点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尚有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论证。联保制度分两类:农户联保时要求三到五名拥有本地户口的农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商户联保时要求三名持有本地户口和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从中容易得出,联保小组中的联保人之间拥有充分的信息,因为都是当地户口的自然人。所以,联保人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信用状况、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故假设联保人之间拥有完全信息。

联保贷款人在去银行贷款前,其组成的联保小组的性质可以分析如下:以三人联保为例(其他情况类似),假设联保小组中有一名潜在违约人,则另外两名履约的理性贷款人会排除掉该潜在违约人而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履约的贷款人。即联保小组中有一名潜在违约人的情况不会出现。假设联保小组中有两名潜在违约人,则剩下的那名履约的贷款人会理性地退出,避免自己因违约人的行为而承担无谓的损失,即联保小组中有两名潜在违约人的情况不会出现。那么,联保小组中的联保人就剩下两种情况,即都是潜在违约人或者都是潜在履约人,也就是说联保小组中联保人的性质是同质的。

对于联保小组中都是潜在违约人这种情况,其在现实中出现是有条件的。违约的联保人最大的损失是信用损失和信誉损失,如前文所言,虽然这对其生存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对于生存发展环境本来就很差、信用状况也很差的贷款人,其违约损失与一般人相比要小,尤其是对于无法更差下去的人,其违约损失更小。如果其从银行得到的违约得益足够大,即大到超过其损失时,仍然有联保小组都是潜在违约人的可能性。银行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小额贷款的数额,使违约人的违约得益尽可能小于其违约损失,使得小额联保制度对联保人形成有效约束;另一方面是从信用信息的角度对联保小组加以辨别,因为联保小组人的性质是同质的,所以银行只要能够拥有其中一名贷款人的真实信用信息,就可以对联保小组做定性的判断。

五、结论与对策

小额贷款的联保制度是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各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是,联保贷款制度的有效性需要足够的条件,即联保贷款人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信息约束。要达到理想效果,核心问题仍然是信用信息问题。在现有基础上,依据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特点,可有以下对策: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邮储银行是我国网点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也新成立不久,在人才上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在招聘人才时的“属地”原则富有创意,值得推进和加强。即在校园招聘时对于进邮储的大学毕业生多数依据其籍贯或生源地确定工作地点,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安排利于邮储银行掌握详尽、准确的当地农户和商户的信用信息。另一方面,是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和适量的社会招聘,不断完善人才结构和规模。使人才的整合能够适应和满足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的需要。

(二)加快征信系统建设。银行应主动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存量,低成本地了解各地方居民的信用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这是银行降低信用风险的最根本途径和最有效的手段。在征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对履约诚信的贷款人,在贷款政策上应予以适当奖励和倾斜,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信誉较差,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的违约贷款人,除做好思想工作外,要辅以严厉的制裁和惩罚措施,以形成对其他潜在违约人而言足够大的威慑作用,减少违约行为的出现,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

(三)稳步推进小额贷款业务。小额贷款业务毕竟是新生业务,在改革推进上步伐不宜过大,尤其是贷款额的上限调整需要慎重。虽然上调贷款额可以降低银行的业务成本,但是潜在风险也会随之升高,小额贷款的优势在于贷款人的违约得益小,也就是能够对贷款人形成约束。所以在考虑盈利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小额贷款业务的成功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和肯定,也需要在实践的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达到完善和成熟。

第三篇:中国邮政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现状(模版)

中国邮政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现状

时间:2007-9-20

一、基本发展情况

2007年1月至4月,在各级邮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邮政国际函包业务发展开了个好头,取得了较好成绩,国际函件实现收入10216万元,同比增长28.84%,占函件总收入的3.65%,完成计划进度35.85%,超过计划进度2.52个百分点。国际函件累计完成业务量1354.04万件,同比下降0.94%。

从省(自治区、直辖市)情况看,1-4月,国际函包业务收入累计完成同比增幅达20%以上的省市有11个,分别是青海(88.89%)、西藏(44.23%)、上海(39.23%)、重庆(38.53%)、海南(34.09%)、宁夏(31.25%)、河南(30.56%)、湖南(28.42%)、内蒙古(27.66%)、安徽(25.16%)以及甘肃(22.92%)。

二、主要发展特点

1、全国国际函包业务首次实现了整体较大幅度增长

通过努力,国际函包业务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去年实现了正增长。今年1-4月,全国国际函包业务收入累计完成同比又增长14.66%,而去年1-4月份全国国际函包业务收入负增长4.23%。今年1-4月,全国31个省(区、市)中29个实现了正增长,26个单位实现10%以上增长。充分证明,国际业务不是没有市场,关键在于发展的力度和重视的程度。

2、国际名址数据库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2006年,集团公司和邓白氏国际名址数据公司签订国际名址数据租用合

同。今年上半年,各地积极利用国际名址数据库发展国际商函,成为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的新亮点。截至5月9日,共有10个省、市的20个城市下载国际名址,累计使用量达67万条,其中河南、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北京6个省市的使用量超过万条。数据的使用以会展业、百货零售业、环保化工业、服装纺织业、电子业、运输业、旅游业及外贸行业的客户居多。

3、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业务发展有所突破

北京公司利用首都文化中心的优势,下大力气创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灵活制定价格,为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寄发图书征订函1万封,回函55封,用户非常满意;广东深圳局利用与香港的地缘优势,帮助一家房地产公司一次性寄发广告商函10万封,现客户又追加使用20万条;浙江丽水、义乌、宁波局利用侨乡的优势,面向海外的华人企业寄发商函3万封;河南公司靠“经营政府”,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为5个地市的商务局寄发招商商函17万封。

4、国际小包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际小包业务是国际函件业务,针对小件物品的寄递而设计。一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靠网上交易办理国际小包业务,如上海、北京、浙江义乌等。目前中部地区也认识到了国际小包业务的市场需求,逐渐发展本地的国际小包寄递。河南南阳市的镇平就利用当地特产的玉器加工产品发展国际小包业务的大客户,4月国际小包业务收入就占到河南省国际函件业务收入的50%以上。

5、对国际函包业务的培训不断加强

集团公司二月份在海南举办国际名址库应用培训班。湖北和上海率先举办了国际名址库应用的省内培训,充分利用邓白氏国际名址库,加大国际商函开发力度。江苏、江西也分别举办培训,加强国际名址库在国际商函业务开发中 的应用。

国际业务是高效益、高成长性、高现金流业务,发展潜力很大。集团公司党组对国际业务的发展高度重视和高度期望。面对今年开局不错的形势,国际函包业务还需要继续加快发展步伐,做大业务规模。

(商函研究中心 摘自罗高飞副总经理国际函件业务讲话资料)

提高认识、加强指导、重点突破、强化宣传全力推动江苏国际函件业务稳步发展

国际函件 2008-01-14 15:12:49 阅读4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江苏省邮政局

2006年1-12月份,我省国际函件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国际函件业务收入975万,完成国家局下达计划的104.8%,同比增长10.05%;国际商函业务逐步启动,开发了金陵饭店、中国药科大学、国际会展中心等客户;国际特惠封、片发展呈现较好势头,9月-12月累计开发国际特惠封、片16.8万枚(其中,国际特惠封10.6万枚,国际明信片6.2万枚),同比增长394%,可实现收入88.66万元,同比增长412%。在国际函件业务发展方面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政策引导

国际函件业务是一项效益高的业务,因此,我局将国际普邮加快发展项目列为06年全省十大重点项目经营与管理,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国际商业信函和国际明信片业务市场,加强国际商函名址库建设,积极开发国际商业回函业务,年内力争各市局均开发2笔以上的国际商函业务。我局制订并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国际业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国际函件业务实现收入930万的发展目标,要求各局切实发展国际函件业务,把国际函件的发展列入函件业务的整体工作目标,将发展国内函件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运用到国际函件业务的发展上,加大对目标市场的开发力度,尽早启动国际商函市场。在年初制订的重点业务奖励办法,对国际业务设立单项发展奖。以政策引导基层领导的重视,发展国际函件业务。

根据省局的要求,各局通过拟订分解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目标,实施项目营销,将长效考核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如苏州局对完成国际函件收入的单位,按超上年实绩部分的5%给予奖励,对达到发展目标的局,给予1万元奖励,并将发展目标情况与领导班子年终绩效收入考核挂钩。南京局分支局、专业局和对区(县)局三个层面,按照国际函件业务收入、开发国际商函客户等指标对国际函件业务进行奖励。政策的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国际函件业务的发展。

二、加强指导、提供支撑

一是加强培训,由于我局国际商函业务相对起步较晚,多数局及相关同志对其认知不太多,为此,我局通过培训,加强业务指导,为各局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我局制作了国际商函营销PPT教程,到业务潜

力较大的南京、昆山、常熟等地对营业人员进行培训;在召开的全省国际业务发展推进会上,针对各局国际业务管理人员进行国际商函业务培训,并将相关培训教材放到企业网站以便下载。

二是加强国际商函市场拓展案例交流和典型经验推广。我局设置专门信箱,提供一些国际商函方案和及部分兄弟局的经验做法;在江苏邮政培训中心网站邮政业务学习讨论区设立国际邮政业务版块,促进相关人员交流。在全省邮政经营动态上登载好的发展经验。省局牵头帮助现业局尝试开发有代表性的行业客户,如针对省旅游局共同策划《让世界了解江苏》的国际直邮营销合作项目方案,将全省百家星级酒店、86家3A级以上旅游景点、77家国际旅行社名单提供给各局,在拓展旅游市场方面力争取上规模。随着南京、扬州、盐城等省内局及兄弟局开发国际商函经验的推广,各局对业务认识的逐步加深,对市场开发更有信心。

三是在国际业务名址上努力提供支撑,将相关局的名址需求进行汇总,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名址;对各局国际商函客户开发情况及时跟踪,提供支撑。

三、狠抓旺季,项目带动

为抓住国际函件业务发展旺季,我局将年底国际特惠封和邮资明信片业务作为国际函件业务的重点工作来抓。

一是下发了《关于做好国际邮资信封、国际普通邮资明信片承揽工作及下发国际业务营销活动宣传品的通知》,制订并分解了全省国际特惠封和明信片旺季营销承揽计划,要求各市局均要开发特惠邮资信封和明信片业务;苏南县局要消灭封、片业务揽收空白点;苏中县局至少要揽收一项封、片业务;苏北县局营业窗口都要有封片的销售;在全省函件专业局长会议上对国际特惠封、片业务进行了动员部署;11月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特惠邮资信封、国际明信片营销工作的通知》,通报进度,进一步督促市场开发。由于国际业务相对较小,各局也不可能单独花很多的精力,为此,我局要求各局将国际与国内的贺卡揽收活动相结合,在全省的中国邮政贺卡定期通报中通报进度,提供案例。各局抓住节日契机,认真组织,具体实施。南京局由分管局长为项目负责人在9月末就成立了项目组,国际业务科具体组织国际封片业务的营销工作,将“国际特惠邮资封片”作为客户部专业(营业)局支局三级营销体系联动开发的一场“战役”来攻关。南通局四季度将邮政贺卡及国际封片揽收工作作为旺季经营的重头戏。全区召开三次函件专业专题会议,将具体发展要求和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局、各部门。在全局进行了两次职能部室、专业公司、分支局参加的邮政贺卡及国际封片业务营销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苏州局根据国家局和省局有关文件的精神及省局下达的业务指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举行了国际特惠封业务和国际明信片业务的劳动竞赛。

二是开展“传心意 送祝福” 国际业务营销活动促进业务发展。针对国际商函业务现有及潜在客户赠送活动大礼包(包括封套、国际邮资明信片、内含贺卡的国际特惠封、宣传三折页和给客户的一封信),促进客户开发;针对窗口办理国际业务的客户赠送国际明信片,促进窗口销售。各局针对政府外事部门、三资企业、外贸企业、高等学校等目标客户进行认真梳理,分片包干,利用省局下发的“大礼包”、国际商函手册及各局自身的宣传册开展了一对一的上门推介活动,取得了好的效果,开发了南京大学、南通市委统战部、常州局佳发颗粒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苏州宝时得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等客户。

三是推行销售和定制结合、封卡结合的发展思路。即对大客户实行方案营销,促使其单独制作使用国际邮资信封,同时设计印制一批拜年通用国际特惠贺卡信封,销售给使用数量较少的客户及窗口销售。南京、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扬州等局在着力开发定制型客户的基础上,为满足需求量小的单位使用国际封片,精心设计了特惠封和当地风光国际明信片在营业窗口销售。因为定制型国际特惠封、片大多量不大,我局从提高单价上下文章,在大礼包中将省局统谈的贺卡加进去,推广封卡结合营销。各局通过封卡结合销售,促进了营销的成功率,提高了单价,部分客户的邮件单价超过了十元,在方便客户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四、注重宣传,强势品牌

今年来,我局推广国际直邮营销的理念,加大了对国际商函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DM等媒体积极宣传,制作国际商函宣传片和“信趣”情景短剧,并下发到各局,省局在电视台开辟的“邮政.社会”专栏上播放;通过对国际业务目标客户的分析,对企事业单位发送商函展开针对性宣传;省局编写并下发了内附样张和案例的国际商函手册、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

各局因地制宜,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展板展示、重点客户登门拜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函件业务的市场知名度。常州局因地制宜,专门印制了国际特惠封和国际明信片样张,制作了国际商函样册,同时配好20种贺卡实样,业务人员只要手拿样册,直接让客户选择就行了。南京局利用直邮通向目标客户发送业务介绍,让客户先熟悉产品,为营销人员上门营销扫清障碍,通过在营业厅、写字楼、当地电台等宣传让更多的人接受产品。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加大行业客户的开发力度,加强品牌宣传、提升能力,推动江苏国际函件业务稳步发展。

我们怎样发展函件业务?

慧临

函件业务作为邮政企业的看家业务,无疑是今后邮政生存发展的战略重点。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统一思想,真正认识函件的性质和地位,正确评估函件业务发展的市场前景,切实从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行动上积极贯彻实践。

发展是硬道理。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结合实际,提出目标明确的发展思路,使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落实到干部职工的行动上。

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做“大”函件业务。要不断深化认识,加大对函件业务市场的分析研究和开发力度,牢固树立发展“大函件”的观念和目标。即“规模”发展函件业务,提高内部收寄、处理、营销、维护能力,在扩量上做文章,在提高收益上动脑筋。

要从三个方面深化对发展函件业务的认识:一是必须将函件业务提升到重要地位来抓;二是加强软、硬件建设,从加快解决函件发展瓶颈问题入手,为商函发展创造条件;三是进一步强化函件营销工作,提高营销工作的水平和档次。

实践已经证明并还将印证一个道理:只要发展思路对头,再加上十二分的干劲,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迈不过去的坎。

把脉重点,突出长效,做“强”函件业务。任何业务都有质量问题,函件也不例外,只有加大高效业务、长效业务、可控业务所占比例,才会提高函件业务的含金量。目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函件业务发展的未来是商函,而商函的优势在于账单。

账单业务是典型的长效业务,发展函件业务前景广阔。要结合政府部门推行透明执法,百姓维权意识增强等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大宣传,培养函件业务的潜在客户,深挖重点客户,加大重量级客户的维护力度,做到“老用户有增量,新用户有增加,空白行业有突破,热门行业有大单”。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函件业务来说,要想加快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路。因为有了思路,干部职工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能够实现快速、持续发展。关键是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选准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就会开拓出一方潜力无穷的大市场。

与“市”俱进,科学营销,做“精”函件业务。在函件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它需要一支集咨询、策划、推销、反馈为一体的高素质的函件市场营销队伍,以多功能、全方位的营销手段来做精函件业务。以建立一支触角灵敏、战斗力强的营销队伍为着眼点,以提高函件业务的营销水平为依托,为函件业务的长远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要用规范营销的制度、办法,为营销队伍的健康发展、项目管理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加强客户资源管理,分层推进,深度挖潜;要引导营销人员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对大客户重点营销和维护。

按照“二八”原理,可分三个层面对客户进行培养、维护,对客户作出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档次的服务和信息管理。一是对潜在大客户,通过“方案营销”的模式展示邮政的实力,提高吸引客户的能力;二是对现有大客户,以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为其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三是对重点大客户,以个性服务和团队服务满足其对安全、快捷、低成本和采用专用通道服务的总体要求。

强化支撑,上下协力,做“稳”函件业务。为了给函件保驾护航,必须强化“四个支撑”:

一是加强内部处理能力的支撑,保住原有的老客户,拉回流失的大客户。加强软、硬件建设,从加快解决函件发展瓶颈问题入手,为商函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是搞好名址信息库的建设。名址信息库是发展商函业务的宝贵资源,也是最基本的支撑。建立健全分类清楚、信息准确、内容翔实的名址信息库,可以增加商函服务目标的准确性,同时,也可成为邮政业

务的增值点。目前,现有邮政名址信息库的建设已颇具规模,今后,还要在“精”字上、动态更新上下大力气,在提高邮政名址信息库的知名度和市场认知度上放手一搏。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支撑。将人才向函件业务倾斜。为函件业务配备包括市场开发、设计维护、包装处理等各方面的业务骨干人员,为大客户账单的业务开展配备专门的信息维护队伍,为函件业务的长远发展储备优良的可持续的人力资源。

四是完善政策支撑。通过加大工效政策力度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每月及时兑现专业奖励,并通过完善政策监控来激发营销人员的开发主动性。

应该说,相对于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速度,国内函件业务市场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各企业的函件业务需求也没有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在函件业务这个行业里,中国邮政还没有做到让客户真正满意的服务程度,还没有做到让客户掏更多的钱来买自己的服务。因此,我们还称不上“卓越的函件服务专家”这个称谓。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去整合好自己的资源、抓好管理、提高效率。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是最主要的也是紧迫的,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等方面莫不如此,因为客户可以忍你一时,不会等你一世。可以说,中国邮政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第四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探析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探析

摘 要:文章介绍了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探讨了推动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机遇;环境;挑战;模式中图分类号: F6

1文献标识码: A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以“鼎”作为设计主元素,充分体现了精诚守信、一诺千金的内涵,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鼎立为您”的服务承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中心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进行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发行工作,目前已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回顾1·1 服务理念创品质自2008年信用卡发行以来,邮政储蓄银行以服务已有客户为主进行市场开发,普卡年费实行免费策略,金卡年费也低于同业水平。在青藏高原及大漠草原,邮政储蓄银行免年费的信用卡纷纷进入当地市场。作为一家成立仅4年的银行,虽然利润较低,但依然能够心系客户,毅然打出免费的旗帜,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抢眼,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1·2 宣传理念创品牌邮政储蓄银行在信用卡品牌经营理念上不断探索, 2010年5月金卡推出市场之际,在央视黄金时段滚动播出了“24K金质生活”金卡塔罗广告,社会反响良好。全国各级分、支行和银行网点也通过当地媒体和营业大厅进行滚动播放,为金卡产品的市场推广创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1·3 产品开发求创新在产品品种上,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产品涵盖普卡、金卡、白金卡、联名卡、公务卡等多种类别,产品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在产品功能上,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开发,金卡产品———24K金质礼遇,彰显了持卡者时尚、尊贵的品质。1·4 客户管理上台阶2010年,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积分系统成功上线,标志着广大信用卡客户可以通过网站、客服等途径成功兑换自己喜欢的时尚礼品。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还通过“中秋国庆喜刷刷,邮储好礼乐翻天”活动,有效激发了信用卡客户的用卡积极性。

1·5 风险防控上水平邮政储蓄银行明http:///shuokong/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控制,而是成为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保障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机遇近几年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开拓的初级阶段,其在市场拓展中不追求“跑马圈地”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而是努力保持稳健发展。从绝对量上看,我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规模可跻身世界前列,可人均拥有量不足0·2张,是发达国家人均拥有量的几十分之一,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竞争的加速以及行业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信用卡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信用卡支付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几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用卡渗透率也将稳步提升。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和推广,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对于发卡行自身而言,信用卡的发行促进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信用卡的使用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了国内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对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凭倚“天时”

展望未来,拉动内需仍将是政府最重要的一架马车,而作为消费信贷的信用卡将会获得非常好的发展环境,“风雨过后是彩虹”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也给信用卡产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发展背景下,迎来旺盛的发展态势。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新规划背景下,“城镇化,技术进步,法律及用卡环境改善”等有利因—11—第4期邮 政 研 究第27卷素,为信用卡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1·1 城镇化为信用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47%,并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卡量和刷卡金额将产生积极影响。

2·1·2 技术进步为信用卡发展提供支撑支付方式多样化成为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芯片卡逐渐取代磁条卡,为信用卡的支付方式打开了新篇章。磁条银行卡存在信息存储量小、易被复制和伪造的缺点,金融IC卡抵御复制、盗刷的能力更强。因此,金融IC卡的推行将大幅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全国第三大发卡银行也将更好地推动银行卡的芯片化进程,通过不断注入高科技元素,带动中国信用卡服务水平整体提升。2·1·3 信用卡用卡环境逐步改善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ATM和POS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用卡环境得到改善,持卡人刷卡消费意识不断增强。

2·1·4 信用卡法律环境不断完善在信用卡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陆续下发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尤其是2011年1月银监会颁布了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规范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2·2 坐拥“地利”

2·2·1 客户基础广泛经过20多年的发展,邮政储蓄在我国金融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秉承贴近平民、贴近社区、服务“三农”、低调务实的服务理念,在零售业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 80、90后http:///年轻人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消费的主要力量,并且大多数人被网上支付的便利快捷所吸引,因此网上支付的潜力巨大。如何开发网上支付的功能,设计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将成为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2·2 营业网点众多邮政储蓄银行目前拥有36 000个储蓄网点, 45 000个汇兑网点,具有强大的地域优势,同时也是目前城乡二元经济体系渗透最广、服务城乡最深入的金融机构。

2·2·3 网点转型不断推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启动了网点转型工作,将在全国推出一批旗舰店级的精品网点。服务网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信用卡业务的服务水平。转型后邮政储蓄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将为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2·3 尽享“人和”

人和代表了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地丰富、完善企业文化,信用卡业务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千年邮驿、百年邮政本身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根植于中国邮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力求在2011年广纳行业优秀人才,不断推出具有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中心特色的人才吸引措施,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不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质量好的信用卡专业队伍。

随着信用卡发卡规模的扩大,单纯追求规模,“拿成本赌明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寻求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更为重要。信用卡行业的后规模时代即将来临,产品的差异化及服务品质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第五篇: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精品)1分析

现代商业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生存法则:渠道制胜,终端 为王。无论是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还是国内家电连锁大鳄 国美、苏宁,都是依靠其超越竞争对手的渠道垄断力,实现 产业链的上下游通吃。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中国邮政的

加入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且拥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一是三网结合的优势。中国邮政具有信息传递、物品运 送、资金流通与结算等三大功能,三大网络的有机结合是发 展邮政电子商务的坚实基础。二是渠道优势。邮政网点遍布 城乡,在沟通城乡往来、发展区域流通经济等方面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相比于其他物流公司,中国邮政的物流配送渠 道既广且深,其物流网络覆盖范围遍及全国,并且能够延伸

到电子商务的重点开发地—四线城市甚至直到乡、镇、村一级。三是服务优势。“邮乐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 的订购服务,线上包括互联网和手机下单,线下包括目录直 邮销售、网点和“ 11185 ”呼叫中心下单,以及主动上门服 务的客户经理等方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集线上线下于 一体的立体营销服务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邮政已经

拥有了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起了一张庞大的销售网 络。

一、中国邮政电子商务优势

第一,中国邮政拥有政策上和品牌的优势。国家历来重

合作 共赢

—二,建三立

视邮政事业的建设,对邮政当前面临的形势,更加予以关注。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邮政在政策、财政、人才等方面给予 了大力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邮政事业的发展。中国邮政源 远流长,从烽火狼烟、快马驿站到绿色信使,千百年来,邮 政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邮政使者的形 象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中国邮政”服务品牌和企业 信誉,“绿色鸿雁”服务标记以及“绿衣使者”称号等等,充分证明人民对邮政的信任,是对邮政事业的服务品牌和良 好信誉的肯定。

第二,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三流合一”基础优势。中 国邮政具有信息传递、物品运送、资金流通与结算等三大功 能,三大网的有机结合为发展邮政电子商务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主要体现以下:

(一)遍布城乡的实物投递网络。中国邮政拥有点多、线

长、面广、遍布城乡、连接千家万户的邮政网,邮政的物流 系统在规模上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在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 上可以发挥十分重要作用。

(二)邮政综合计算机广域网为邮政部门提供先进的信

息交换网络。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在全国的邮政平台上采用 先进的交换技术,可以实时提供、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三)

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已覆盖全国城乡,并已具有

合作 共赢

相当的用户群,邮政储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为实现电子 货币交易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平台

(一)邮乐网

2010 年 8 月 10 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 TOM 集团有限

公司合资建设的 B2C 网上购物平台“邮乐网”正式上线。在

电商物流领域,双方将在物流仓储、处理中心和配送等领域 进行资源互用的开放合作,依托仓储网络平台和社会化运力平台,打造电商公共物流平台。双方还将通过互相协商,共 同制定适合于电商发展的中物流骨干网仓储服务标

准。中国邮政不仅是物流公司,而且有着庞大的营销推广渠 道和销售网络。在“邮乐网”的运作中,中国邮政将依靠近

智能

国6 万个营业网点、3.6 万个银行网点和 15 万名配送人员为网

站提供销售、物流、收款及仓储服务。

(二)惠民优选网

2014 年 12 月 12 日,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流、电商、金融、信息 安全等领域全面开展深度合作,合力建设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络。

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邮政司合作的重点是电商

物流合作,将在物流仓储、处理中心和配送等领域进行资源

合作 共赢

互用的开放合作,打造电商公共物流平台,共同搭建支持跨 境电商的领先服务体系。借助中国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双

集团3

公方合作将为更多人群的网上购物提供方便,这将进一步促进 社会商贸流通发展,让物流业支持零售业发展。

通过中国邮政的直销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运营、用户数据库、多渠道营销推广和便捷物流的巨大整合优势,同时使用线上和线下的渠道推出您的产品,能扩大合作企业 的营销市场,增加销售额;能扩充合作企业的推广渠道,增 加品牌知名度。四川邮政现正面向全川开展省内名优土特产 商家招商工作,诚邀致力于电子商务经营又有竞争实力的企 业联系洽谈,与邮政一道实现互联网时代经营的共赢。

县邮政局诚挚期待与您合作!

县邮政局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以互联网思维发展农村电商

——访集团公司电子商务局副总经理刘小刚

□本报记者 陈雪飞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邮政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尝试,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以“打造平台”为理念,不断探索与金融、分销等专业的业务联动,实现与邮政各专业的协同发展,初步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为中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决定》,全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战略业务。面对新形势,我们如何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集团公司电子商务局副总经理刘小刚,作为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负责人,于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为什么要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今后中国邮政在农村市场的战略发展重点?

刘小刚:邮政进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是一项“政府有政策、农村有市场、农民有需求、邮政有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

首先是中央高度关注。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是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三年提及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财政部与商务部也于去年7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决定自2014年起,在全国选择部分地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提到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强调“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村和城市的人都能享受到消费的权利和平等的就业、创业机会”。今年“两会”上,总书记更是寄语邮政:“农村市场广阔、电子商务大有可为,希望邮政能够做好!”可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 成为中央保基本、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其次是集团公司一贯重视,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李国华总经理在去年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转型发展”,确立了“互联网+邮政”的发展模式,今年在工作会上再次强调要用互联网思维谋划邮政的转型发展,深入推进邮政业务电子商务化。我们以“促进农村地区商品流通”为核心目标,采取“深耕细作”策略,使“邮掌柜”系统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推广上线,累计安装7.66万套,交易金额超过8亿元。相比阿里、京东等社会电商公司,从站点数和交易额方面,邮政都已经占据了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

再其次是市场需求旺盛。农村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近些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给农业农村带来了现代生产要素、新商业模式和通达的营销网络,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实现了农民增收,激活了农村资源配置的“一潭春水”。截至2014年底,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78亿人,农村电商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相比竞争激烈、市场日趋饱和的城市电商,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记者: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于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有何具体意义?

刘小刚:发展“一体两翼”经营战略,强调应用平台经济和互联网思维,实现以经营产品、业务为主向经营平台、经营渠道、经营客户的转变,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农村服务均等化,鼓励农民创业,有效促进邮政金融类业务和寄递类业务发展,实现农村地区邮政经营方式转变。自去年开展农村电商业务以来,我们基本摸索出了一套中国邮政独特的农村电商运营模式,即线上基于邮乐网和“邮掌柜”系统,线下依托邮政农村窗口资源、村邮乐购店等实体渠道,打造一个集“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返城+公共服务+普惠金融”为一体的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五不出村”服务。

首先是促进金融类业务发展。一是基于农村商品流通的资金将成为邮政农村金融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包括资金沉淀收益、结算手续费收益等。二是在村邮乐购店提供助农存(取)款、信用卡还款、网上支付、刷卡缴费、代理车险等金融业务,形成收入。三是借助“邮掌柜”系统交易平台,发放店主周转资金贷和农民消费贷,巩固并扩大邮政金融服务在农村市场的份额。

其次是促进寄递类业务发展。随着“邮掌柜”推广数量和村邮乐购店数量的增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将产生大量的寄递包裹以及仓储、供应链金融等需求。我们必须优化农村投递网络,建设以农村邮政支局所为中心,以各类实体渠道为节点,通过汽车等投递交通工具有效衔接的新型农村电商寄递终端投递网络。重点做好“县到村”的商品配送工作。一是推进农村投递汽车化。加大农村投递汽车投入,提高物品型邮件的投递能力。二是推动农村投递信息化。加快农村投递人员PDA等信息化终端设备配备,实现及时接收、反馈国内小包、代投速递邮件等电商寄递物品信息。三是提升末端投递能力。根据当地“邮掌柜”推广的进度,依托“邮掌柜”站点,制定邮件代投线路规划,将段道上的各类邮件细分到每个站点,开办电商寄递物品的自取自提服务,并在“三农”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渠道叠加邮件代投、自提服务,逐步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记者:在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哪些重点方面进行完善?

刘小刚:数字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 5 面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危机和焦虑,另一方面也能让传统产业获得勃勃生机,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动力。这种趋势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但邮政作为在中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流通企业,在面对“互联网+”挑战中,必须“顺势而为、大有所为”,从思维方式、组织架构、行动规则制定、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加速推进,促进邮政业务实现转型发展。

就当前而言,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除了要让各级邮政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增强互联网思维外,最关键之因素还在于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模式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是客户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电子商务处于市场的前沿、技术的前沿。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迫切需要既善管理又会营销、既懂业务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中国邮政具有无可匹敌的线下能力,但我们的线上的力量还相对薄弱,需要尽快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和商业运营支撑模式的邮政电子商务队伍,提高我们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能力,这是邮政发展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培养锻炼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电子商务专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更新培训资料,同时制定配套的激励办法,对表现优异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各级邮政企业要加强对地推人员及农村掌柜的业务培训、操作指导和政策宣贯,形成稳定的培训机制,必要时要针对农村掌柜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总体来说,在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创新驱动的经营领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机遇不常在,一旦错过就难以挽回。机遇也不由我们独享,社会电商同样面临着巨大机遇。可以说,抢抓机遇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紧紧依托中国邮政强大的资源优势,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弯道超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邮政业的运营模式,受到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挑战,削弱了邮政在信息传递功能方面的作用,使邮政一些传统业务发展趋缓,竞争加剧。在这种局势下,利用高新技术发展邮政业务,就成了中国邮政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一)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

中国邮政具有信息传递、物品运送和资金流通三大功能。三大网的有机结合是发展邮政电子商务的坚实基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中国邮政拥有点多、线长、面广、遍布城乡、连接千家万户的先天优势。到2008年底,中国邮政在全国范围内拥有邮政网点达到10万余个,各类邮运汽车、火车邮厢4 万余辆,邮路总长度近300万公里,基本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途径综合利用,相对独立的快速邮政运输网络。中国邮政已经形成的四通八达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邮政网,在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上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中国邮政业已形成的巨大的无形资产。中国邮政中央企业,长期以来形成了中国邮政!的服务品牌和企业信誉。独特的绿色鸿雁!服务标记等企业形象,已在广大用户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分营以后的邮政,独立面对市场风浪,更加注重挖掘自身的优势,依靠自身优势增强发展能力,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迫切性和自身条件有了更充分的认识。第三,邮政企业所拥有的场地建筑物、姓名、地

址等资源。全国各地的邮政企业基本上都拥有十分优越的场地资源,大部分网点 都分布在居民生活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邮政企业所拥有的场地、建筑物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事电子商务的物 流配送十分需要利用这些中国邮政掌握的最充分的信息资源。第四,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是支持全国邮政信息化的骨干网络系统,该系统在广域网平台上采用 了先进的ATM 交换技术,可以实时提供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 和205个地区城市。为邮政部门提供了先进的信息交换网络。

(二)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

当然,对中国邮政来说,参与电子商务物流这样一个全新的业务至少在目前还存在不少劣势,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中国邮政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垄断经营,尽管在1998年邮电分营后,对自身的生存意识和市场意识有所加强,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已 开始付诸行动, 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中国邮政还没有完全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要,至少在行动上远没有其他公司积极。另外, 邮政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第二, 三流分离。现有的从事邮政投递和运输的邮政网点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基本上是分离的,与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物流体系还有很大差距。用以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把中国邮政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营业网点整合!成一个高效率、高可靠性的 三流合一的物流体系是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条件。

第三,现有的物流处理配送能力明显不足。提供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要求物流企业有比较大的仓储能力、非常高的物流处理效率和配送能力,而目前中国邮政尽管拥有7个一级中心局、63 个二级中心局及133个三级中心局,但是现有的仓储能力和物流处理能力与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要求还很不适应。即使在同一城市从事物流配送服务, 中国邮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要开展跨地区的配送服务难度将更大。

二、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的基本思路

中国邮政通过有邮政特色的电子商务起步,全面参与电子商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大型电子商务网络,有利于从传统邮政到现代邮政的转变笔者认为,中国邮政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进一步整合自身三流合一

中国邮政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有相当多的机会,在物流方面尤其如此,但是,包括邮政营业网、投递网和运输网在内的邮政网络仅仅在物流方面具备了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不转变传统统的以客户来适应我的服务!的经营观念,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的经营理念,那么邮政提供的物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将是十分有限的。

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如此,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后,它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邮政过去在社会物流领域没有发挥自己点多、线长、面广、遍布城乡、连接千家万户的先天优势,如果再错过今天的发展机会将是十分可惜的。只要中国邮政从转变观念入手,充分把握电子商务提供的历史机遇,它在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中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中国邮政现己具有十分有利的从事物流服务的服务的条件,特别是集服务、生产、管理、决策功能于一体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已基本建成, 为邮政参与电子商 务物流服务提供了基本的硬件条件,但是三流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加快邮政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使邮政网络成为集资金流、实物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全功能网络,更好地为物 流配送服务。在加快邮政自身网络建设的同时, 中 国邮政要逐渐与用户联网,特别是对委托邮政提供 物流服务的企业,一定要做到信息共享,运作协调, 形成供应链管理。

(二)从BtoC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入手,成为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

中国邮政的先天优势是网点遍布城乡,与千家万户联系紧密。在开展B2C 的电子商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开展电子商务的新型网络公司还是传统企业,都不可能拥有邮政这样无缝隙的配送网,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邮政介入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重点应放在B2C上,在B2C 的基础上,逐渐参与B2B的物流服务, 因为从长远来看,电子商务的主体是B2B。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活动和配送工作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或储运公司来提供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服务提供者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提供专门的物流服务,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一系列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模式是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问题的主要思路。

中国邮政的目标应是成为一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要达到这个目标,应分五步走:

第一,选择苦干个大中城市进行试点,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网。在试点城市组建邮政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应配备必要的运输仓储设施、通信工具和高素质的人才,并设置若干个配送中心实现被配送商品的集中与分发。

第二,与有影响的、已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合作,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目前, 中国邮政已与阿里巴巴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走出了积极而关键的一步。

第三,在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成熟的情况下,推出邮政电子商务商店自营商品的配送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邮政配送网的作用。

第四,在试点城市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其它大中城市推广,然后逐步地向县城一级城镇推广,最终向农村普及。

第五,从B2C 向B2B 发展,使中国邮政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成为全功能、全方位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提供商。

(三)大力发展Epost(电子邮政)

随着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以及其它业务应用子系统的逐步建成与运行, 邮政业务的电子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为邮政电子业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 邮政部门应加快建设综合计算机网和绿卡网促进邮政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就Epost 的主要业务内容——电子商务而言,应该实实在在地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从实际业务出发, 因地制宜建设有中国邮政特色的电子商务。Epost涵盖了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我们对电子邮政的理解就是为邮政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 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日益丰富和拓宽邮政的信息传递、物 品运送、资金流通三项基本功能。当然发展电子邮政业务应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的原则积极推进,保证网络的统一性、先进性、完整性和经济性。

(四)引进和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邮政在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易方式的网络经济时代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并且现代信息技术在邮政领域可发挥的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中国邮政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纳人才,邮政要介入电子商务领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邮政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邮政在过去对员工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要求不是很高,但在开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时,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约,具体包括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物流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邮政不能因为过去技术要求低, 员工的文化、技术水平不高而放慢前进的步伐。一方面,要打破常规,不惜代价引进急需的人才,迅速提高邮政的自主技术研发、应用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邮政职工的在职培训,只有强调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新的需要,建设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员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总结

在电子商务时代, 中国邮政拥有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邮政职工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积极参与,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自己优质、高效、低成本和创新的服务占领市场, 中国邮政必将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的骄子!

参考文献:

[1] 电子商务概论

唐平主编/2008年01月

[2] 电子商务与物流

燕春蓉 主编/2010年05月

[3] 中国邮政行业产业化重组改制

孟浩程 主编2010年01月

[4]EPOST 电子邮政初露端倪[EB/ OL].2000年09月

[5]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张理 编著/2005年03月

[6]电子邮政: 21 世纪新增点[EB/OL].[ 20000921]

[7] 中国邮政距电子邮政有多远?

网上文档

[8] 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EB/OL].[20000921]

下载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邮政五大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6日正式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

    业务发展报告

    业务发展报告格式 一、企业基本状况及产品介绍 二、分项报告 按照拟申请业务进行逐项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行业背景分析; (二)围绕此业务企业已开展和拟开展的工作介绍;(三)盈利......

    业务发展报告格式

    业务发展报告示范格式 一、企业基本状况及产品介绍 二、分项报告 按照拟申请业务进行逐项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行业背景分析; (二)围绕此业务企业已开展和拟开展的工作介绍;(三)......

    课程设计报告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的分析探讨

    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物流管理(职教师资) 班级:10物流管理2班 学号:xxx 姓名:xxx 课程设计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的分析探讨 ——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南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票据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票据业务 票据贴现 (一)业务介绍 票据贴现业务是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之前,为取得资金贴付一定的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 (二)产品特色 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活期存款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活期存款业务 产品介绍 1. 个人活期存款是一种不限存期,凭银行卡或存折,按规定业务流程,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柜面或银行自助设备随时存取现金的服务。 2.人民......

    中国邮政速递业务正文

    中国邮政速递业务(EMS)营销策略研究 张丹 (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系) 1 引言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价格和促销策略都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营销策略作为企业关键性外......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精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邮政业的运营模式,受到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挑战,削弱了邮政在信息传递功能方面的作用,使邮政一些传统业务发展趋缓,竞争加剧。在这种局势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