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竞争策略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4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竞争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竞争策略》。

第一篇: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竞争策略

本文正式提出了中国邮政进入现代物流市场的核心竞争策略——发展“精益物流”。这实际上是冲破同质化竞争,追求产品(业务)差异化,追求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结果。同时,围绕这一核心竞争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资本运营等支持和影响核心竞争策略实施的几方面辅助性策略,以保障中国邮政现代物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竞争策略

中国邮政在物流业务方面的发展,必须“从整合上下工夫,在配送上做文章”(李岚清副总理语)。配送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中心环节和最终目的,是商品流通末端的最终形式。但怎样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来满足社会众多企业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则是邮政能否成功地向物流社会化进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物流强势企业的标志。我们在发展现代邮政物流的进程中,应以科学的态度制定适合邮政物流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确保中国邮政现代物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品牌、规模方面以及“三流合一”的优势,回避在灵活性、大吨位运输、特种运输(如冷藏保鲜)等方面的弱点,最经济地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根据这样的思路,本文提出了发展“精益物流”的核心竞争策略。

邮政企业将进军现代物流市场的角色层次,定位在IT电器产业、医药、日用护理、出版、烟草等行业中高附加值、小体积、小重量、多批量、高时效的产品,并为上述企业提供具有邮政特点的个性化、一体化、精益化的物流服务。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市场定位是:“一多(多批次)、二高(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三小(小体积、小重量、小数量)”。市场层次方面,以高层次物流市场为主,为社会提供精益化的物流服务;市场对象方面,以高附加值、小体积、小重量、多批次、高时效的物品为主;涉足行业方面,以电子、医药、出版、汽车配件、高档消费品、烟草、电子商务等高附加值行业为主;客户群体方面,以国内外大中型制造企业和具有良好品牌的流通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为主。发展精益物流,要大胆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创新: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物流运行体制和机制

一、完善邮政物流运行体制及机制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邮政物流企业实行公司化管理,进行商业化运作。

二、改革物流服务定价原则

根据市场竞争需要制定、调整邮政物流价格,不应沿袭现有邮政业务的价格政策。在地区、季节、批量和服务深度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价格,提供个性化的价格政策。

三、改革现有核算办法

最关键的是建立一套符合邮政物流业务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结算办法,充分调动邮政全网的积极性,使全网上下围绕统一的目标开展经营。

四、改革客户服务制度

中国邮政物流应借助长期形成的实物投递和网络运行经验,适当引进物流管理以及工业工程、软件系统集成与开发、设施设计和运输、财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人才,或通过购并、控股、联盟等形式整合几家物流咨询机构、电子物流公司等,形成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大型第三方物流集成商的身份,既为大型企业、社区居民提供标准化配送服务,同时又注重物流服务带动传统邮政业务,强调提供在时限、查询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个性化服务。也提供全过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和环节性、局部功能性的物流服务。从物流配送中“零距离”服务抓起,在服务中不仅要主动上门服务,对大客户实行派驻制,而且要按客户的要求,为

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供门对门、门对桌的物流配送服务。整合邮政现有的网络资源,组建具有邮政特色的专业化物流投送平台 首先,要对邮政干线运输网、投递网进行优化,形成邮政物流的基础网; 其次,集成社会物流网络资源,完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的配置;

第三,积极争取国际货代资格或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实现与国际物流网络的对接。

近阶段,邮政必须加快对投送网、运输网、信息网、金融支付网的建设。合理有效整合三网是邮政物流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实物传递网方面,在目前的基础上,改造试点内部配置物流配送基本所需的机械化设备,同时实现配送中心的信息联网;加快投递体制改革,全面实现物品投递到户。

在综合计算机网方面和绿卡金融网方面,加快电子邮政工程的建设,以11183和11185作为接入手段,构建信息平台;加快邮政金融服务网改造,解决费用结算问题,多种手段相结合为用户提供金融支付手段,提供多方位的网下支付手段。鉴于我国邮政目前在信息技术方面未能完全适应现代物流生产需要的现状,邮政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当前重点:一是应尽快开发有关物流应用系统。二是要加快基础通信网络建设的步伐,为信息共享提供接入方法。三是要对现有与物流相关的系统进行改造完善。四是要逐步使用射频和条码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物流手段,提高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控制。

中国邮政物流业务的市场发展策略

一、市场细分

从物流需求角度看,物流市场大致有三类市场。首先是境内的“三资”企业市场,这是目前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

其次是国内新兴的中小企业市场。这些企业产品大多具有小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它们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最后是一部分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市场。

二、市场定位

1、邮政物流业务和市场定位

邮政物流业务首先要巩固传统的邮件寄递业务,并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邮政物流业务要突出高品牌、高效益、高速度的特点,抢占物流市场。在广大乡镇及农村地区,可以开展邮购、分销业务,充分开发物流末端的功能。

2、邮政物流运作模式的定位

目前邮政物流的介入领域大部分是产成品销售物流,因此邮政物流运行模式与客户的销售渠道密切相关。邮政通过对手机、化妆品、医药和汽车配件等主要行业的销售渠道和物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邮政一体化物流的基本物流模式有以下四种:

(1)一体化物流模式

(2)城市配送业务模式

(3)分销邮购业务模式

(4)货运代理业务模式

三、营销策略

1、物流产品策略

物流产品策略要求中国邮政物流的实物对象不能限定太多,从实物传递规格、性质等方方面面为用户多考虑,不能用重量、体积、包装来限定用户的实物。要制

定详细的时限表和时限承诺,公开各环节处理时限,并依据承诺时限向用户保证到达时限。中国邮政只有推出时限承诺才能使物流业务更具有竞争力。

2、品牌策略

邮政部门完全可给新开办的物流业务提供统一品牌“中国邮政”。

3、分销策略

中国邮政具有一个强大而健全的运输网络及64万能吃苦耐劳、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职工队伍。邮政的员工与开展物品分销业务优势明显。

4、价格策略

地区差价:地区差价是同种服务因地区不同,而形成价格差额,分区制定价格,价格要考虑到竞争激烈程度。

季节定价:是指物流实物的价格在不同季节之间的差额,冬季和春季应不能统一价格,幅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批量差价:在同一市场和同一时间,因寄递实物批量不同而形成的销售价格之间的差价,尤其是量相对大的单位差价折扣应不同。

5、广告策略

中国邮政必须通过广告来宣传物流业务,中国邮政有着一个独特的广告媒体——DM中邮广告,利用广告媒体为中国邮政经营物流提供宣传机会。

辅助性竞争策略

体制创新策略

体制创新是邮政发展现代物流成败的关键。

目前,尽管中国邮政局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也对邮政物流的组织机构、网络布局、业务流程作出了规定,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邮政物流未来的成败命运。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独立的人、财、物权限,同时明确相应的责任和奖惩办法。要借鉴宝供集团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邮政从原国有企业转轨的经验。此外,还要大力推进人员结构优化和资产结构调整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管理创新策略

发展现代物流既包括对邮政企业原有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对客户产、供、销等供应链各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因此,需要对邮政原有的服务理念、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中国邮政必须改变围绕客户需求这个中心,制定新的现代邮政物流业务流程。同时,通过推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邮政物流以统一的品牌、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信息处理格式、统一的质量标准开拓市场,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

实施经营管理创新,全面推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也十分必要。邮政的服务必须是“由外向内按客户指令”进行的。

技术创新策略

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大的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而反观邮政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已明显落后。近年来,EMS国际业务市场份额逐年减少,除了市场进入者增多的因素外,关键还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的IT技术应用水平低,与竞争对手差距太大。因此,邮政部门应当在对现代物流信息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淘汰一部分不适应通信需要的系统或设备,引入发展物流急需的GPS定位系统、条码识别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尽快构筑起覆盖全国的现代邮政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物流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企业联盟策略

物流不是一个简单的运输概念,它是通过对一个网络进行优化组合所产生的巨能。邮政物流除了自己现有的能力,说到底还离不开航空、铁路、海运等运输部门。邮政与他们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只有正确运用企业联盟战略,才能在竞争中求发展,实现“双赢”的目标。资本运营策略

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已成为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选择。与国外大公司相比,我们的劣势之一就是资本规模和产出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偏低,这就更需要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加快邮政行业内部甚至跨行业的重组、兼并和收购工作。

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完成竞争策略的选择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市场竞争实践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包括运营机制、管理、人力资源、筹融资、信息技术等多方面,需要在今后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另外,城市和农村的物流市场需求与发展也不平衡,应当采取不同的细化策略,即在城市注重发挥同城或区域的专业化物流网络优势,在农村则依托现有的营业网点,发展知名产品的配送和分销业务,形成“物流和商流互动”的效应。随着中国邮政从下阶段起全面实施以“精益物流”为核心的市场竞争策略,企业将有可能在现代物流市场中赢得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为推动我国港口发展,加强港口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出发,分析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结合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完善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重视培养专业 人才。

港口是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也是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综合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它在现代综合物流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综合物流分拨配送中心,港口不但负责仓储、分拣、理货、配货、分拨、倒装、分装、装卸、加工和配送等环节,还负责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工作;作为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港口有利于吸引产业在港区的布局,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汇集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逐渐成为区域产业中心、商务中心及信息中心。通过现代综合物流的运作,港口正在成为全球经贸运输链上的重要成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必备条件,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条形码、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卫星定位、自动仓库、物流仿真、辅助决策等技术)保证物流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并集中办理各种手续。面对港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必要对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1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内容

电子商务的应用目的是实现港口物流信息化,实现交易双方以及物流企业、运输公司、银行、电信、保险和管理等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为此,需要建立覆盖辐射区内与港口业务相关的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实现信息充分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自动交易等。

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见图1):首先,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内部功能,具体包括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内部网络通信、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电子单据传输的规范化、物流作业管理的辅助决策等;其次,实现面向社会大众的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化功能,主要使物流企业通过现有的Internet或Intranet为货运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最后,实现结合物流企业、专业运输公司、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典当和保险等中介组织的大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主要解决港口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业务接口、电子单据传输标准、电子支付和认证体系、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

随着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一些港口通过筹建各类交易平台,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交易平台的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物流服务。例如,秦皇岛港通过建立煤炭交易市场,举办煤炭展销会,为用户提供各种煤炭物流服务,并负责代售、代运、代结算。秦皇岛港还根据煤炭用户的要求,组织专家对进港煤炭进行采样化验鉴定,准确配制低硫、经济、适用的优质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成功拓展港口物流的产业链和服务范围。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最主要的煤炭输入港,通过构建华南煤炭交易中心,以网上交易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煤炭供应服务,协助客户完成煤炭的采购、发运,通过铁路按时、保质地把煤炭发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

从国外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物流技术的运用使港口的电子商务含量大大提升,电子商务物流的加强使港口功能得到极大拓展,全球物流、共同配送、战略伙伴协同、智能化管理等成为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港口除了继续发挥货物转运功能外,还主动参与和组织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种业务活动,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主要基地,并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港口管理者提出“港口是‘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的理念,强调港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发达的“虚拟供应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采集和交换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订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虚拟银行等“一站式”网上增值服务;依托“虚拟物流链”建设服务于全球的“虚拟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2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港”,扩大港口的腹地范围,通过“虚拟物流链”保证港口物流供应链上任何一环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整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2国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2.1发展现状

“十五”后期,交通运输部在上海、天津、青岛、宁波、大连等港口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基础上,陆续开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有力地促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加强港口与口岸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提高通关效率,为港口发展创造优越的口岸环境;二是应用物流供应链技术,建立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枢纽网络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数据集成,形成集成化的物流信息中心,大大方便区域物流企业;三是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实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四是完善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五是整合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相关业务流程,成功实现信息技术与相关业务环节的结合,大大改善港口综合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港口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变。

2.2存在问题

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例如网上交易法制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配送货物效率有待提高等,而最大的阻碍在于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与港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进展程度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地区港口、内河与沿海港口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只有少数港口实现港口物流的电子商务功能,大部分港口的电子商务功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些地区信息化层次低、规模小。这种不均衡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影响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建设综合效益的发挥。经由港口的国际物流业务无法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一站式”完成,难以满足客户,尤其是国际客户的需求,大大影响港口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发展策略建议

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3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物流信息化、全球化和一体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支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滞后;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出策略建议如下:(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3.1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我国应继续加大在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做好物流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港口规划和建设可根据港口的比较优势进行,促使港口之间形成错位竞争,引导港口间竞争的良性发展,以达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改变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各部门重复建设、互不协调的现状。建立以港口为中心,集仓储、中转、配送、加工、信息服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集港口通关、航运服务、物流信息、船舶经纪、金融保险服务等于一体,具备政府管理服务、港航及关联企业集聚运营、信息集散等功能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吸引相关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促进港口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推动港城合作和区域合作,形成比较完整的全国性港口物流体系网络,推动港口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等方面发展,为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3.2完善服务体系

我国港口应尽快实现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对装卸、搬运、配送和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采取多种方式与运输企业或货主建立联盟,完善物流经营网络和配送环节,从根本上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尽量减少物流配送过程的中间环节,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真正体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优势,通过推动电子口岸跨区域、跨部门的联网应用,促进“无水港”等腹地与港口之间的信息联通,实现异地订舱、异地报关、全程货物监管等功能,为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提供完善的配送服务;充分利用港口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港政、引航等部门的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4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信息,以及监管、技术和设备等资源,联合相关主体,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政企互动、联合推进的发展模式,推进市场交易、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出面向各类用户的信息、管理、技术和交易服务平台。

3.3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相关高校港口物流学科建设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港口物流专业,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完善为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到沿海港口城市创业。开展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支撑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4结语

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和国际物流链的重要节点,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潜质。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物流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标准化发展,社会公共物流平台正逐渐形成。这为港口融入现代物流业提供极佳的机遇。因此,开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推动港口功能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延伸。(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5

第三篇: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为推动我国港口发展,加强港口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出发,分析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结合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完善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港口是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也是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综合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它在现代综合物流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综合物流分拨配送中心,港口不但负责仓储、分拣、理货、配货、分拨、倒装、分装、装卸、加工和配送等环节,还负责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工作;作为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港口有利于吸引产业在港区的布局,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汇集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逐渐成为区域产业中心、商务中心及信息中心。通过现代综合物流的运作,港口正在成为全球经贸运输链上的重要成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必备条件,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条形码、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卫星定位、自动仓库、物流仿真、辅助决策等技术保证物流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并集中办理各种手续。面对港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必要对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1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内容

电子商务的应用目的是实现港口物流信息化,实现交易双方以及物流企业、运输公司、银行、电信、保险和管理等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为此,需要建立覆盖辐射区内与港口业务相关的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实现信息充分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自动交易等。

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见图1:首先,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内部功能,具体包括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内部网络通信、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电子单据传输的规范化、物流作业管理的辅助决策等;其次,实现面向社会大众的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化功能,主要使物流企业通过现有的Internet或Intranet为货运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最后,实现结合物流企业、专业运输公司、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典当和保险等中介组织的大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主要解决港口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业务接口、电子单据传输标准、电子支付和认证体系、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

随着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一些港口通过筹建各类交易平台,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交易平台的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物流服务。例如,秦皇岛港通过建立煤炭交易市场,举办煤炭展销会,为用户提供各种煤炭物流服务,并负责代售、代运、代结算。秦皇岛港还根据煤炭用户的要求,组织专家对进港煤炭进行采样化验鉴定,准确配制低硫、经济、适用的优质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成功拓展港口物流的产业链和服务范围。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最主要的煤炭输入港,通过构建华南煤炭交易中心,以网上交易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煤炭供应服务,协助客户完成煤炭的采购、发运,通过铁路按时、保质地把煤炭发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

从国外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物流技术的运用使港口的电子商务含量大大提升,电子商务物流的加强使港口功能得到极大拓展,全球物流、共同配送、战略伙伴协同、智能化管理等成为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港口除了继续发挥货物转运功能外,还主动参与和组织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种业务活动,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主要基地,并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港口管理者提出“港口是‘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的理念,强调港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发达的“虚拟供应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采集和交换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订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虚拟银行等“一站式”网上增值服务;依托“虚拟物流链”建设服务于全球的“虚拟

港”,扩大港口的腹地范围,通过“虚拟物流链”保证港口物流供应链上任何一环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整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2国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2.1发展现状

“十五”后期,交通运输部在上海、天津、青岛、宁波、大连等港口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基础上,陆续开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有力地促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加强港口与口岸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提高通关效率,为港口发展创造优越的口岸环境;二是应用物流供应链技术,建立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枢纽网络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数据集成,形成集成化的物流信息中心,大大方便区域物流企业;三是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实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四是完善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五是整合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相关业务流程,成功实现信息技术与相关业务环节的结合,大大改善港口综合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港口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变。

2.2存在问题

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例如网上交易法制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配送货物效率有待提高等,而最大的阻碍在于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与港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进展程度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地区港口、内河与沿海港口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只有少数港口实现港口物流的电子商务功能,大部分港口的电子商务功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些地区信息化层次低、规模小。这种不均衡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影响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建设综合效益的发挥。经由港口的国际物流业务无法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一站式”完成,难以满足客户,尤其是国际客户的需求,大大影响港口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发展策略建议

物流信息化、全球化和一体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支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滞后;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出策略建议如下:(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3.1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我国应继续加大在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做好物流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港口规划和建设可根据港口的比较优势进行,促使港口之间形成错位竞争,引导港口间竞争的良性发展,以达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改变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各部门重复建设、互不协调的现状。建立以港口为中心,集仓储、中转、配送、加工、信息服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集港口通关、航运服务、物流信息、船舶经纪、金融保险服务等于一体,具备政府管理服务、港航及关联企业集聚运营、信息集散等功能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吸引相关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促进港口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推动港城合作和区域合作,形成比较完整的全国性港口物流体系网络,推动港口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等方面发展,为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3.2完善服务体系

我国港口应尽快实现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对装卸、搬运、配送和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采取多种方式与运输企业或货主建立联盟,完善物流经营网络和配送环节,从根本上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尽量减少物流配送过程的中间环节,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真正体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优势,通过推动电子口岸跨区域、跨部门的联网应用,促进“无水港”等腹地与港口之间的信息联通,实现异地订舱、异地报关、全程货物监管等功能,为港

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提供完善的配送服务;充分利用港口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港政、引航等部门的

信息,以及监管、技术和设备等资源,联合相关主体,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政企互动、联合推进的发展模式,推进市场交易、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出面向各类用户的信息、管理、技术和交易服务平台。

3.3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相关高校港口物流学科建设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港口物流专业,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完善为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到沿海港口城市创业。开展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支撑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4结语

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和国际物流链的重要节点,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潜质。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物流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标准化发展,社会公共物流平台正逐渐形成。这为港口融入现代物流业提供极佳的机遇。因此,开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推动港口功能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延伸。(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第四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的研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的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专业 2008级 陈训山 学号 20080512341

指导老师 何军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背景和意义上进行了统筹概括,然后针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现状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对未来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策略、从产品、业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发展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n the overall summary, and then for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carry out small loans business present situation advantage, inferior position,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undertook concrete analysis.Finally, the future of Postal Savings Bank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product, service was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Postal saveings bank;Small loans; Development

Strategy

小额贷款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主要的对象是向那些很少或不能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家庭、个人和企业提供的一种较小额度的、持续的、周期较短的金融服务活动。它以贫困或低收入群体为主要目标客户,向这一阶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服务,这是小额贷款项目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的本质特征。小额贷款运作的基本特征有:小金额的贷款交易,流畅、透明而且程序简单,便

第 1 页(共 12 页)

于顾客的理解和操作,而且可靠度高。小额贷款是近几年发展中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采用的一种普遍且有效的做法,我国也具备推广小额贷款的市场基础,但受资金和政策的两大限制,目前国家出资或民间自发组织的小额贷款服务机构难以满足众多的市场

需求,尤其来自广大农村地区的需求,而邮政蓄银行的成立能够有效地缓解这这一问题。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义,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农户和个体商户以及小企业推出一种金融产品。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小额贷款试点,并于2006年8月将试点扩大到全国13个省份,2007年3月正式扩大到全国。这是中国邮政恢复开办储蓄业务以来首次推出的资产类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持续20余年的“只存不贷”历史正走向终结。邮储银行开办的小额贷款业务,突破了现有业务范围局限,不仅给邮储资金回流农村提供了新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还可催生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有效支持农业经济发展。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意义深远,不仅有助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邮储资金返回农村,支援农村发展。

(二)意义

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意义深远,主要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来讲。

1、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而且更重要

第 2 页(共 12 页)的是有助于资金返回农村,支援农村发展,解决农村、农民长期的贷款难,贷款无门的发展局限性。这样就有助于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是关于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能够保证邮政储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邮政储蓄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资金多元化的方法和途径以及长期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小额贷款因其办理的手续方法简单快捷,而且服务面广、风险小而且能分散很多风险,是邮政储蓄银行发展资金有效、高效、合理、运用的重要途径。开展小额贷款,不仅能够增强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和其他的服务功能,而且还能提高吸收存款的效率,进一步加强资金的实力。同时,也为邮政储蓄资金合理运用找到了出路,收入渠道得到了拓宽和加广,使邮政储蓄银行持续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3、由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对农村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实现邮政资金返回农村的有效途径。邮政储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开展小额贷款,利用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相对优势,实现邮政储蓄资金返流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

(一)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历程

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始营运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己在我国的金融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2011年10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万亿元,存款规可以排列全国第五位;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超过1.8亿户,每年通过邮政储汇办理的个人结算金额超过3.1万亿元,其中,从城市汇往农村的资金达到2..3

第 3 页(共 12 页)

万亿元。在邮政储蓄投保的客户接近3500万户,跨行交易成功率位居全国前列,而且交易中出错率却保持全国最低水平,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城乡居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2007年3月20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国的各大银行都处于改革潮流的推动下,而邮政储蓄也不列外。而邮政则主要围绕是否脱离邮政金融机构展开了讨论和分析。大部分的专家都认为邮政储蓄银行总体上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逐步过渡的发展为像四大一样的专业性的商业银行,但又不能和邮政机构脱离关系要保持一定的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邮政的发展。另一种是邮政金融完全脱离了邮政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邮政邮政储蓄银行机构转变为真正的公共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而第二种在目前看来已经不可能,邮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股份制银行。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应该目标重点放在 “三农”业务、零售业务、和个体工商户具有成本、虽然这些业务具有高投资、盈利少、客户分散等特点,但对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邮政储蓄机构内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案件频发,目前邮政储蓄机构违法违规经营仍然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不断发生,造成了较大的资金风险损失。据报道,整个邮政储蓄系统2007年上半年,发生资金案件16起,涉案金额约500万元,而最新发生的一些案件,所涉金额高达数亿元。从犯案人员的分布看,内部人作案则成为了主要了原因。而追究其根本的原因,关键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2、资金运用不尽合理。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渠道难以得到灵活的、有效的、高效的、合

第 4 页(共 12 页)

理的运用。随着新增储蓄存款快速增加,资金运用难的问题日益明显,不少邮政企业挤占挪用了邮政储蓄资金。

3、邮政储蓄贷款业务经办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虽然邮政储蓄贷款经办人员经过了统一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但基础薄弱,管理经验少,且业务经办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源复杂,实际工作水平相差很大。

4、宣传的方式方法单一,媒体宣传和海报、传单散发等宣传的方法,这样就很难深入到广大农村,对农民做更仔细的宣传,让他们真正了解邮储贷款简便、快捷的特点。

5、小额贷款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和自然风险。信用风险是小额贷款最大的风险。当一些借款人信用意识淡薄,赖债、逃债思想较严重,往往相互影响形成连锁反应。加之小额贷款分散,执行成本高,因此难以对借款户的不良信用行为给予有效的法律约束。自然风险则主要来自于对农业的扶持,从小额贷款扶持的产业分析,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对自然条件及生产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策略

(一)小额贷款业务产品的特色

邮政储蓄银行从自己产品的特点、服务对象、市场估量、利率回报、风险评估方面来看,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产品主要有以下特色:

1、数量繁多,单个业务的回报率较低。小额贷款与大额贷款、大型企业和公司贷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额度小、涉及范围广、风险分散等特点。但是,额度小不等于效益小,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的回报率据数据显示都在2.5﹪,这样就能确保每笔小额贷款业务都能盈利。

第 5 页(共 12 页)

2、运用的范围广,可以形成统一的产品。小额贷款涉及的金额、期限等设计都相对相对固定,申请条件、还款方式、贷款程序、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一方面,方便快捷、简单可行的贷款手续有利于吸引目标客户;另一方面,标准化的产品、流程化的制度、模板化的技术便于贷款人员操作,使小额贷款产品成为可在全国大力推广能够形成统一的,放之四海都能用的产品。

3、风险较低,能够分散风险。小额贷款由于涉及的金额较小,而产品涉及的人群较多所以这样就能把风险分散到每一个客户头上,而不需要像大型贷款那样把风险集中化。

4、所服务的目标客户具体明确。邮储的主要客户以农户、商户和微小企业为主的“长尾”客户。长尾理论指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中低端的“长尾”客户数量庞大,开发大量中小客户市场可以产生累计效应,带来可观效益。总体上讲,小额贷款产品是符合邮储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小额贷款产品设计的建议

1、增加贷款的品种,让贷款的品种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试点省市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对存单质押贷款可以考虑将质物范围扩大到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定期存单和国债上,还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需要开办小额抵押贷款和农户联保的小额保证贷款。小额贷款的偿还可以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即客户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或两周就可还贷,或者在贷款期限的末期一次性支付,保证满足借款客户有效需求,从而扩大贷款的覆盖面,真正发挥深入农村优势,起到全面服务“三农”的带动效应。

2、可以适当的调节调高贷款金额,贷款的期限也可以灵活的进行调整。小额贷款所覆盖的面广即有农村农户的个体带款,也有城镇

第 6 页(共 12 页)的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实际操作中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尽心个方面的调整。

3、因地,因人,因地方的实际情况调整贷款利率。利率的高低是借款人能否贷款的重要因素,也是贷款人能否获得利润的关键。农户和微型企业由于经营风险高和缺乏抵一定的物质保证和一定的质押物,而且业务规模小,使得一般金融机构对其服务有较高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因此一般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但是,他们忽视了农户和微型企业有急切的资金需求,而且愿意接受较高的利率水平的现实,只要设计能让双方共赢,实际上还是有利可图的。

(三)小额贷款业务的市场开发战略

1、加大宣传的力度,邮储作为一家近年来才转型的商业银行,它的品牌效应没有其他传统的商业银行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方对邮政储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转型还存在一定舞曲,所以加强农村地方的宣传,对邮政储蓄银行也无范围的加广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额业务贷款这种重点客户在农村的业务更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2、打造自己的品牌业务。随着自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信用度较高公司客户获得资金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元化,贷款占其融资的比重越来越低,加上激烈的同业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就很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小额贷款产品凭借其庞大的市场空间、广泛的客户群体、较低的风险水平,能够吸引起了国内金融同业甚至外资银行的普遍关注,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复制创新的代替品。所以打造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独特的相对优势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3、建立可持续开发的产品链。小额贷款业务具有很大市场发展空间,如何占领这片市场并占据其主导地位,光靠起其中龙头产品

第 7 页(共 12 页)

和几个方面的业务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延长其产品在市场上存活时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不断的适应客户的新的需求,保证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的有利局面

4、探索“积少成多”的发展方案。小额贷款产品是一个可大量复制、规模开发的标准化产品,但是由于每项业务所涉及的金额较小,相对来讲他的利润基数也会较小,所以如何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把较小的利润基数扩大,不断考虑顾客新的需求,发展更多的业务项目,把原来“一 ”利润额扩到“二”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利润不会因为小额贷款业务而受到影响。

(四)建立高效、合理的考核制度

1、严格要求贷款还款制度。传统的银行贷款一般是平时付息,到期还本,但是,小额贷款必须严格做到每月等额还本付息。坚持每月等额还本付息的本质,这不仅对邮储自身而且对贷款人都有好处对于邮储来说一方面是随时监测客户实际经营现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每月等额还本付息通过加大还款量,及时发现问题,随时采取措施,对于客户来讲因为每月还本,得以在到期时,客户对银行支付的利息要少于合同规定的利率计算出来的利息

2、制定严格的事前监测制度。这就要求小额贷款要打破传统的监测方式,传统的贷后检查不是流于形式就是只贷不查。虽然这样会付出较多人力、但从总体上来讲这对于小额贷款的所发生烂账、坏账、死账能起到有效地监管作用。

3、制定严格的事后管理制度。很多商业银行的贷款在出现问题后不能第一时间解决,不能坦然的面对文体,这就将问题越来越严重化。所以小额贷款在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合理有效而且果断面对和解

第 8 页(共 12 页)

决问体,面对问题绝不犹豫。

4、建立一群高素质、搞质量的考核队伍。要解决和完善上面的所反映的问题,建立这样一群高素质高质量的队伍迫在眉睫,而且还有必要对每个信贷员进行单独的绩效考核,制定标准的业绩考核方案,让业绩和员工的工资直接挂钩,业绩好的给与奖励,业绩坏的给与一定的惩罚。这样既能保邮储小额贷款的高质量,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能让小额贷款业务平稳健康的向前发展。

(五)小额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

1、选择客户的业务风险,有以下的客户不要考虑。第一有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信用卡恶意透支等不良行为的。因为贷款业务经营的是信用,承担的是风险。第二财务管理混乱、有严重偷漏税行为的。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规范化的财务管理较为重要,同时税收的刚性很强,对借款人有严重偷漏税行为的情形应引起我们警觉。第三生产技术落后、严重污染环境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的。现代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观念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非常重要。没有观念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在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支撑下的企业也肯定没有发展前途。如果选择了它,就可能会被拖累,所以应避免与这类企业为伍。第四中型以上盲目扩张的企业。企业盲目扩张应引起重视,特别是高负债搞建设,实施激进的财务政策的企业。

2、转移风险。与借款企业的担保公司、农业担保公司开展合作,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担保制度,共同承担风险构建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转移机制。、积极建设和完善自身的客户信息信用系统,这方面可以借助其他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可以对现有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对一些又问体的客户要提早做好一系列的事前控制。对以后邮政储蓄银行的可

第 9 页(共 12 页)

持续发展做好第一步。

(六)促进小额贷款业务的政策建议

政府的支持和奖励绝对是小额贷款在我国发展的最强动力,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能够强有力的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小额贷款这方面业务的投资,为小额贷款在我国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而具体的方法则有下面的四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个人信息系统的完完善和成熟度对银行系统有很大影响,政府需要加大投入,为邮政储蓄银行提供低成本的个人信用信息为邮储小额贷款业务的推广降低成本,为邮储银行的贷款决策提供明确的信息和保证。这是邮储银行降低小额贷款风险的最根本途径和最直接的手段。在征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对履约诚信的客户,在贷款政策上应予以适当奖励和邮政储蓄银行,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信誉较差,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的违约客户,要辅以必要的严厉制裁和惩罚措施,以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减少违约行为的出现,营造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这是邮储开展业务的根本保证。邮储银行的业务创新需要法律作为约束和准绳,同时需要法律作为依据和支撑。邮储银行需要一个公平有序良好的竞争环境,需要相应的法律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适用相对宽松和审慎性原则,这样邮储的小额贷款业务才能有效、健康、稳定的、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3、确定以客户为宗旨的经营理念。没有不还款的客户,只有不满意的客户。因此,一方面,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小额贷款业务应足够的简单和快让客户尽可能少的往返,邮储的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去找客户而尽可能少的让客户来营业厅。这样会避免客户花大量的时间奔

第 10 页(共 12 页)

波于企业与银行之间,使客户集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打理自己的生意,这样对邮储的自己也是有好处的,能让贷款的风险降低。另一方面,邮储自己应该也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保证低矮款业务的公开、公正、严明和搞效率

4、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发展的机制,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保证小额贷款业务能平稳有效可持续的向前发展。目前的状况邮储不能否认小额贷款业务毕竟是发展有待欠缺和完善的地方,在改革推进上步伐一定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稳步推进改革的力度不宜过大。在贷款这个问题上不管是面对个体户还是单个企业法人多要谨慎特别是贷款的额度。虽然调高贷款额度可以降低银行的业务成本,但不利方面则是其风险也会相对的提高,而这样的话小额贷款业务的优势也不就不能突显出来,这也就说明小额贷款业务的优势在于其小额度,这一点能够对贷款人形成道德和行为上的双方面约束,所以邮储银行在考虑利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所以邮储应该充分的起小额贷款业务优势稳步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小额贷款业务的成熟发展和不断壮大,需要一步一步稳定向前而千万不能大步伐的改进这需要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实事求是稳定向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岂玲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方向”,《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2期。[3]门阁,“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取向和发展策略”,《邮政研究》,2009年第2期。

第 11 页(共 12 页)

[4]陈浪南、谢清河,“我国小额贷款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5]唐敏、马丽斌,“我国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探析”,《河北金融》,2010年第2期

[6]门阁,“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取向和发展策略”,《邮政研究》,2009年第2期。

[7] 谭小芳,“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探讨”,《辽宁经济》,2010年第12期。

[8] 郑询,“中国农村贷款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第 12 页(共 12 页)

第五篇: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邮政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2007年07月12日 09:09 来源:中国邮政集团

2006年,中国邮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以加快发展推动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加快发展步伐,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进程,推动邮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邮政业务

2006年,中国邮政抓住邮政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机遇,以加快业务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经营服务,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保持邮政业务平稳增长。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6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函件业务进一步调整结构,规模持续扩大。业务量完成71.3亿件,收入实现57.8亿元。其中,大宗函件收入实现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函件收入比重达75.6%。账单业务量比上年增长9.2%,账单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7%。邮政贺卡发展迅速,贺卡收入比上年增长29.9%。名址信息系统和名址库建设逐步丰富和完善,为函件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下半年开通使用的国际名址库为国际商函业务提供了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使国际商函成为2006年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的亮点。全年包裹业务收入实现22.9亿元。

报刊业务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加强,邮报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报刊提速范围进一步扩大,教材竞标实现了新突破,发行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订销报刊累计达到163.9亿份。2007报刊收订流转额比上年增长7.7%。

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配合社会热点题材邮票的发行,组织做好集邮品开发和经营工作。开展了生肖贺年礼品系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等主题营销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同时开展了1992~2003年库存集邮品和2006年第一季度剩余零售纪特邮票的销毁工作。完成了集邮业务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有效地提升了集邮专业信息化水平。全年集邮邮票销售10.5亿枚,集邮品销售2689.9万册,实现集邮业务收入33.8亿元。

代理和信息业务不断创新模式,利用全国短信平台重点发展信息增值类业务、培育电子商务类新业务。全年代理和信息业务收入完成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006年7月7日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22日与阿里巴巴签订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对外合作领域。

速递业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巩固网络优势,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实施专业化经营和重点地区损益核算,激活经营机制,促使速递业务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年速递业务量完成2.7亿件,比上年增长18%;速递业务收入实现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物流业务借助统一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不断强化物流运作体系的建设,继续做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全年物流业务收入实现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一体化物流业务在IT电子、化妆品、医药、汽车配件四大行业初步确立了领先地位,树立了中邮物流品牌的行业地位。中邮快货快速发展,全年收入比上年增长翻番。中国邮政积极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资分销业务,年底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广大农村建成了24万个农家店,全年分销与邮购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49.5%。

储蓄业务积极应对经营环境新变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拓展储蓄资金运用渠道,努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在保持业务持续稳步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效益与质量。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1601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储蓄余额中活期储蓄余额占33.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年储蓄收入实现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储蓄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52%,占储蓄收入的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邮政储蓄支撑服务“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3个省开办了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到2006年底,已累计发放贷款2.9万笔,发放贷款总金额达10.3亿元。

二、邮政通信网路与通信能力

2006年,邮政通信网络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通过改革特快邮件分拣封发体系,改革邮区中心局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网路运行效率和效益。

邮区中心局体制“三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生产运行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范化。全网初步建立了统一的邮区中心局扁平化生产管理架构和互联互通的生产作业模式,奠定了邮政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

实施了全国邮政速递网络优化调整,将全国324个省际分拣封发局压缩为168个,实现速递邮件集中处理。开通和调整国内、国际航线。组开了潍坊—上海—潍坊、沈阳—上海—沈阳、天津—上海—天津3条自主航空邮路。在江苏常州组建了长三角“次晨达”区域快速集散网。租用了北京—西安等6条行包大列。开通了北京—首尔国际航线。恢复上海浦东—大阪航线,加快了内地与日本互寄特快邮件的传递时限,提高了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邮政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7月5日,中国邮政开通了进出西藏火车邮路,揭开了内地与西藏间通邮新的一页,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日益显现。

畅销报刊提速工作继续巩固,部分省会城市之间畅销报刊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畅销报刊作业的接报、交运、运输、投递流程继续优化,内部处理时限进一步压缩,不断满足省会城市间畅销报刊市场竞争的需要。

全国拥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11架、邮船3艘、火车邮厢399辆。各类邮政汽车5.4万辆,其中,邮运汽车1.2万辆(8吨及以上1825辆),邮政储蓄业务专用汽车5186辆,速递业务专用汽车9375辆,物流业务专用汽车5501辆,投递专用汽车5794辆。邮路总数2.1万条,其中,航空邮路1040条,铁路邮路163条,汽车邮路1.5万条。邮路总长度(单程)336.9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9.8万条,城市投递段道5万条。

“两子系统”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实现总包处理无纸化,逐步取消手工作业模式,建立以条码信息扫描为基本手段的生产操作方式,提高了邮政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邮政速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实现速递邮件及其总包全程实时动态跟踪查询。物流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负载均衡转变,由独立系统向有效的系统链、系统平台转变,通过优化客户服务界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报刊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报刊发行业务内部各环节之间、报刊专业与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电子化支局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邮政报刊发行核心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营业与网运“互联互通”工程全面启动,为实现全网自动化分拣和信息共享创造条件。电子化支局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电子化支局联网网点达到3.2万个。

2006年,邮政金融业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原有的邮政储蓄统一版本业务功能,丰富了业务品种,增强了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能力。完成了银联卡2.0版本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邮政绿卡的交易成功率,使邮政绿卡的使用范围由境内扩大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邮政金融柜员身份认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防范风险的能力;小额质押贷款顺利上线,拓宽了邮政储蓄资金的使用渠道;完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了邮政储蓄业务管理的能力,为分类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完成外币储蓄系统的整合,更好地支撑了邮政金融外币业务的发展;完成ATM/POS银联前置项目的开发测试和汇兑大集中项目的前期准备。实现了电子稽查系统的上线推广,提高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2006年年底,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达1.3亿户。

三、邮政通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006年,中国邮政努力改善服务条件,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职责,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邮政的整体社会服务形象。

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邮政的改造,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强化诚信服务意识,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了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网上服务、手机短信服务等多种服务平台。成立营销机构,明确部门职责。集团公司成立了大客户中心,各省(区、市)公司均成立了客户服务部门,省会局和绝大部分市(地)、县也成立了专门机构,三级营销体系初步形成,组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充实营销力量,提高队伍素质。到2006年年底,全国邮政专职营销人员达到5万多人,占从业员工人数的7%,超出全年计划1.2个百分点。一批通业务、懂策划、善沟通的营销人员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在“营销创百优”竞赛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几次对邮件提速、推出EMS“优+”服务、开展专项活动等举措,切实提升邮政服务水平。

中国邮政积极响应中央服务“三农”号召,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借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初步建成了邮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创优质服务,争先进团队,比突出贡献”专项活动,加强农村连锁配送渠道和信息化建设,规范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邮政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象。

投递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地市级以上邮政局对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逐步实行分层、分网运作。特大城市建立普邮投递网和专业投递网;大中城市实施混网分层运作;县及县以下城镇实行混网投递;农村地区以委代办为主。通过强化投递业务管理、规范投递行为、加强投递队伍建设、提高投递服务质量,有力支撑了邮政业务发展。用户评价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0.7分。

全国邮政局所、代办点合计6.3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代办点4.4万处;电子化局所3.3万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4.4万处,集邮品销售点1.5万处,邮政储蓄点3.6万处;全国邮政信报箱群53.3万处,邮政信筒信箱19.7万个,邮局用户信箱33.2万个,邮政妥投点达4287万个。局所、代办点平均服务人口达2万人,每百人报刊量为11份。

四、邮政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6.3亿元。其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26.3%;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4.1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73.7%。

2006年,投资体制进一步完善,资金重点投向投递网建设、终端设施改造,着力提高核心业务竞争能力,发挥全网资源效益。同时,加大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强化对技改项目的管理,确保提高投资效益。2006年,全网固定资产投资中,终端设备购置和网点购建占35%,信息化项目占28%,车辆和工艺设备占19%,土建项目得到压缩,占比15%。

五、邮政人力资源

2006年,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按照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减员增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规范用工和盘活人力资源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用工制度。年末全部从业人员72万人,其中,合同用工40万人,劳务用工32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9.17万元,比上年增长6.3%。

2006年,全国邮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1万人。其中,女性为2.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3%;少数民族344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为4432人,中级1.7万人,初级4.3万人。

2006年,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邮政企业发展的需要,以重大工程项目骨干人员培训和营销人员远程培训为重点,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国邮政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28%;约有43.8万人参加各类业务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年培训率为60.8%;有3.6万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在学率为4.9%;有5万多人利用邮政远程教育培训网进行远程学习,一级中心制作远程培训课件666.5学时;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总额为1.8亿元。全国邮政企业拥有各级教育培训中心223所,各类专职教师640人。

2006年,紧密结合邮政企业生产的需要,开展了大规模的邮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邮政员工的职业素质。全国邮政企业参加鉴定人员9.8万人,合格5.7万人,合格率为58.2%。持有邮政通信特有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为30.8万人,占邮政通信生产人员的57.8%,其中,持有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师(业务师)证书的2人,持有技师(业务师)证书的1407人,持有高级技能证书的5.5万人,持有中级技能证书的9.7万人,持有初级技能证书的15.5万人。全国邮政企业拥有职业技能鉴定站68个。

六、邮政科技

2006年,邮政科技工作继续突出创新、突出重点,在支撑邮政信息化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较好地支撑了邮政改革与发展。

全国邮政科技总投入13435万元,其中,软科学研究投入766万元,标准研究投入383万元,计算机应用投入9302万元,设备开发投入247万元,成果推广投入2671万元。在科技总投入中,集团公司投入1397万元,省公司投入10865万元,地市局投入1099万元。

全国邮政科技管理人员1721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1159人,占总人数的67%。邮政独立科研单位19个,从业人员2194人。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1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65项。

全国邮政共登记科技成果318项。邮政获奖成果33项,发表科技论文300篇,出版科技著作19种,新增专利32项,拥有发明专利总数12项。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6年,中国邮政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邮件总包直封关系;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总数达到55个;与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国际邮政速递业务可以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中国邮政积极参与国际邮政事务,广泛开展与外国邮政和国际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11月份,第七届中日韩邮政高峰会在日本举行,三国邮政代表围绕“邮政改革”、“面对挑战,如何提升EMS竞争力”和“新技术在邮政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2006年,在华举办了多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邮政市场与管制”国际研讨会,在大连举办了“名址库营销”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办了“国际邮政电子商务”研讨会,对促进中国邮政市场管制、发展函件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卡哈拉合作项目取得长足的进展,卡哈拉标准产品(EMS承诺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质量稳步提升,EMS承诺服务扩大到中国全境范围,提升了中国邮政综合实力。

2006年,通过高层访问,增强了与世界邮政部门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中国邮政先后率团访问了德国、荷兰、波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与来自日本、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邮政代表团就邮政改革和加强合作等方面交换了意见。2006年,与波兰、奥地利联合发行了2套邮票。

2007是中国邮政实行公司化运营的第一年。中国邮政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中国邮政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下载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竞争策略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竞争策略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摘要: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传统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货物存贮、交易、卸运的运作方式和治理机制,它将运输、存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

    烟草行业如何发展现代物流

    烟草行业如何发展现代物流发布时间:2003-8-13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水乳交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烟草将面临着全球化竞争。只有建立统一开放的物流体......

    江西邮政局速递物流业务发展策略探讨(大全五篇)

    江西邮政局速递物流业务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 .............................................................................................................................

    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国邮政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的加快,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物流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

    浅析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浅析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邮政物流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邮政在发展物流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现今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就我国邮政物流发展......

    物流业务发展建议书

    当前模式和规模: 目前公司拥有仓储配送业务配套的库内设施与装卸设备,以及8辆5吨厢式货车,现有员工17人,以仓储出租为主,辅以简单的短途配送业务。两座仓库总面积大约3000平方米......

    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目前在我国的邮政业务中,传统的邮政产品和服务仍然是邮政业务的核心,而且是邮政变革的跳板和新业务拓展的......

    中国邮政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现状(模版)

    中国邮政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现状 时间:2007-9-20 一、基本发展情况 2007年1月至4月,在各级邮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邮政国际函包业务发展开了个好头,取得了较好成绩,国际函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