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理论知识》辅导材料三

时间:2019-05-13 06:2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战理论知识》辅导材料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战理论知识》辅导材料三》。

第一篇:《统战理论知识》辅导材料三

《统战理论知识》学习材料三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新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第一个范围的联盟是主体。

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个离不开”)

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

大团结、大联合。

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当前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重点

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等。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党外代表性人士。

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

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党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四个服务”)

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是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三是坚持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四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五是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六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七是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衡量我国政党制度的“四条标准”

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显著特征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多党合作中的“四个坚持”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多党合作的重要原则

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

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他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

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应有利于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把握发展成员的条件,坚持发展能够贯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与共产党真诚合作、恪守民主党派章程的人士。坚持发展是为了工作和在工作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发展与巩固、数量与质量、重点与非重点、发展骨干成员与发展一般成员的关系,保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基本方针

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和“以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注重政治素质,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地稳步发展。

党的民族工作基本方针、政策

1、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2、坚持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5、实行“四个结合”,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6、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提高少数民族众文化科学素质。

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8、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

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3、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方针。

5、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广纳群言、以收众益。

新世纪合格统战干部的“四条标准”

坚定的立场、民主的作风、广博的知识、创新的精神。统战工作的方式和作风

统战工作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协商的方式,统战干部的工作作风必须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侨 联 组 织

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侨联(群众组织)。华侨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侨眷是指华侨和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与华侨、归侨有长期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党外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指在同时代社会劳动者中具有较高程度文化专业知识,并以创造、积累、传播文化专业知识为专门职业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阶级的出现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而产生,它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以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的消灭而消失。所以,它是社会分工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不普及而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一个社会脑力劳动者阶层。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知识分子的标准不同。3 我国现阶段确定知识分子的标准是:具有中专以上的文化水平,从事科研、教育、文化传播、技术应用、企业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的脑力劳动者。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无党派人士

无党派人士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外有一定影响的有代表性的人士,主体是党外知识分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新世纪新阶段无党派人士的基本条件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代表性,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以及具有无党派身份。

新时期统战工作范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对象因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党的历史看,统一战线的名称有过多次的变化。大革命时期叫民主联合阵线,土地革命时期叫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叫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的变化,也带来了工作范围和对象的变化。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9年,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从8个方面确定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即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各方面的爱国者;知识分子工作;从原工商业者改造过来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港澳台统战工作;华侨上层统战工作;国际友好活动。1981年底,第十五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又从10个方面明确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即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党外知识分子,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原工商业者,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爱国宗教领袖人物,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归国侨胞和国外侨胞。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对象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一部分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代表人物数量减少,作用减弱。如原工商业者健在的已为数不多;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从1988年到1997年,黄埔同学会成员自然减员30%;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已逐渐被新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所代替。二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同胞等在结构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三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迅速扩大,出国留学人员和移居海外的华侨等不断增多,成为新的重要的统战对象。因此,江泽民同志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根据新的变化,把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概括为12个方面,即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等。

各级统战部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50年代初,党中央就为统战部门确定了“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职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后,随着统一战线的迅猛发展,统战部门的基本职能内涵加深,内容更加丰富。目前,统战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

(1)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重大的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和各级党委反映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选拔、培养新一代代表人物。

(3)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

(4)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港、澳、台和华侨华人中的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的有关工作。

(5)负责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工作,做好党外后备干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队伍的建设工作。

(6)负责联系工商联、联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调查、研究并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选拔、培养积极分子队伍。

(7)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并培养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8)负责开展海内外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

(9)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

(10)完成中央和各级党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二篇:统战理论知识学习心得

理论是统战宣传工作的中流砥柱

一个民族,缺乏伟大的理论是弱小的,一个政党,缺乏正确的理论是可怕的,一个人缺乏深沉的理论是苍白的。大到民族,小到个人,都应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特别是搞统战宣传工作的同志,只有系统地学习马恩哲学,学习毛邓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特点,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好思想理论,搞好理论研究,做好统战宣传工作。

马克思是人类思想的鼻祖,是全人类解放的开拓者,他的理论思想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指引着全人类对伟大思想理论不断探索进取。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哲学的继承者,又是伟大的开拓者。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同时,敢于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果断地抛弃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做法,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这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人类理论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通过近半年来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使我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端正了态度,增强了使命感,努力发挥理

论知识在统战宣传工作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三篇:统战理论知识学习资料

青龙乡统战理论 知识学习资料

(2010年8月14日)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有丰富的内涵,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思想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统一战线思想作为一个联系着的整体加以研究,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课题。本文拟从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内容,邓小平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考察,试图在这方面有所进展。

一、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是在漫长曲折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们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反映了党的统一战线实践的发展,也反映了党对统一战线认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提高。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从党的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是第一个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主革命认识不深,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的一大认为,中共对现有各政党应采取独立、攻击和排斥的态度,不准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首先集中力量进行工人运动,在工人阶级中扎了根。不过,中国共产党人很快从实际斗争中,特别是从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认识到:中国是个半殖民

地半封建国家,工人阶级尽管有坚强的革命性,但人数较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①。正是在这个时期,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制定当前阶段的革命纲领给予了正确的指导。中共二大决定同国民党及其他革新团体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中共三大作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决策,同时指出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应保持自己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成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形成了全国大革命的高潮。然而我们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革命后期出现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对资产阶级一味迁就退让,放弃了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让大资产阶级篡夺了领导权,使大革命归于失败,统一战线也破裂了。在土地革命时期出现了三次“左”倾机会主义。党的五大和及其以后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期间,这种政策发展到极点。“左”倾冒险主义,不利用一切机会争取同盟者,却把可以争取的同盟者推到敌人方面,使党处于孤军作战的险地。右倾机会主义是一切团结,否认斗争;“左”倾机会主义则是一切斗争,否认团结。“左”和右的结果都放弃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使党和革命受到损害。

这个时期,毛泽东对统一战线问题有许多重要的论述,代表了党内的正确主张。早在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 的大联合》一文,提出以民众大联合的力量实行社会政治改革,对抗强权者、贵族和资本家的主张。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等”的信中说:“我觉得创造特别环境,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大业,断不是少数人可以包办的„„。”他主张:“不分男,女,老,少,士,农,工,商,只要他心意诚恳,人格光明,思想向上,能得到互助互勉之益,无不可与之联络,结为同心。”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理论上解决革命中的同盟军等问题。他还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矛盾态度,预见到他们在革命高潮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毛泽东敏锐地看到了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和掌握政权及枪杆子之间的关系。他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指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③但是由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党尚处于幼年时期,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认识并不为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所接受。

中国共产党人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认识了毛泽东,选择了毛泽东。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这之前,从共产国际回来的张浩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传达了季米特洛夫在大会上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报告。这就为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过了两天,毛泽东在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

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提出了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的统一战线策略,批判了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策略,着重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党和红军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毛泽东纠正了党在很长一个时期把民族资产阶级混同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错误,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中间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农大众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在毛泽东正确主张指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二)1935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第二个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依据,认真吸取历史上“左”右倾错误的教训,总结统一战线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1937年,毛泽东写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等文章。毛泽东深刻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明确把民族资产阶级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制定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毛泽东还论证了大资产阶级参加抗日的可能性,肯定了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政策的转变,把大资产阶级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1938年至1940年,毛泽东陆续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原则和策略方针,主要有:关于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总政策;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有理、有利、有节”及“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把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提出来。他提出,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④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正确指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政治领导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全国人民为敌,发动了反革命内战,将全国各阶层人民推到饥饿和死亡的境地。在这种形势下,1947年毛泽东在《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蒋介石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文章中,提出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任务。他指出,这个极其广泛的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毛泽东强调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⑤这个时期,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论述,除了使全党明确了建立、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任务外,还起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帮助各阶层人民(包括中间阶层)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只是国共两党谁胜谁负的问题,而是几代中国人所要求的独立、自由、统一、富强的中国能否最终实现的问题;第二,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开辟了第二条战线。从1946年底开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

战线。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第三个时期。

当新中国的晨曦刚刚露出东方地平线时,毛泽东就注意到了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问题。他在建国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强调:“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⑦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胜利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权上的表现。建国初,由于夺取了全国政权,党内一部分同志增长了以功臣自居的思想,他们看不起党外人士。针对这种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思想倾向,1950年3月,毛泽东依据《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概括提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是统一战线的根

本指导思想。无产阶级之所以要建立统一战线,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及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无比艰巨的任务,中国的工人阶级光求得自己的解放不行,必须求得四个阶级的共同解放⑧。同年6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不可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指出:“全党都要认真地、谨慎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只要“多少有点可能团结的人,我们也要团结。”⑨我们不要四面出击,绝不可树敌过多,这样才能孤立主要敌人。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及时纠正了轻视统一战线工

作的倾向。

在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和与资产阶级保持统一战线、和平改造资产阶级的思想。1953年8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有两种统一战线,两种联盟。一种是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联盟,这是基础。一种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他同时认为,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除了对抗性的一面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可以和资产阶级保持统一战线,和平改造资产阶级。毛泽东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运用了马克思关于赎买和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开辟了经过统一战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道路。

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民主党派工作方面提出了

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民主党派还有没有必要存在?第二,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处于什么地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他说:“在我们国内,在抗日反蒋斗争中形成的以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的许多民主党派,现在还继续存在,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第二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思想,他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各党派互相监督就是互相提意见,作批评。他说:“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毛泽东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时期巩固、发展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对形成我国的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有深远的影响。

1956年9月,党的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八大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宣布了中国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这个时期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出来。毛泽东认真总结了我国和苏联的经验和教训,于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但人民内部还存在各种矛盾,必

须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指出,现在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针:在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经济工作中对城乡各阶层人民要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方面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对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然也应当看到,1957年后,毛泽东在统一战线方面也有重大失误。在反右派斗争中,毛泽东对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造成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1962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发展了他在1957年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在中央统战部错误地开展了对所谓“投降主义、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文化大革命”中这种“左”的错误更发展到顶端。但是,毛泽东的这些错误和他的历史贡献相比,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伟大贡献,远远超过他晚年在统一

战线问题上的失误。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起来讲,主要内容是:

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一个法宝,也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法宝。单凭无产阶级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革命胜利后,要取得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占全民族人口绝大多数人的统一战线。

2.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两个联盟。第一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二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非劳动者的联盟。这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联盟,这个联盟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有了这个联盟,有利于我们党争取一切中间力量和可以合作的朋友,达到最大限度壮大自己和孤立主

要敌人的目的。

3.坚持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党的领导主要靠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其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要争取团结各种不同的同盟者,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提高同盟者。在统一战线中,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是资产阶级。对资产阶级要又联合又斗争,既防只斗争不联合的“左”的错误,又防只联合不斗争的右的错误。要对统一战线中的不同势力作正确的分析,采取正确的政策。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4.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战线是由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和集团组成的广泛联盟。在统一战线内部,既有在共同利益和要

求的基础上的联合,又有因各自不同的利益和要求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自己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党的钢领、路线和战略目标。但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步骤,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统战工作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但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

性。

5.区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大规模群众性的阶级斗争结束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人民内部也有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两种,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凡属人民内部矛盾,都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去处理,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

到新的团结。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以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我国统一战线也随之进入一个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理论,把它与走向现代化阶段的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邓小平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深刻揭示统一战线的本质,阐明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在建国初期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时,就以一个政治家的深邃战略眼光来看待统一战线问题。他指出:统战工作包括:“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敌人营垒中一切可能分化的人。”⑩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11)“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人民。”(12)正是从这种高度的战略性出发,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全党都要重视做统战工作。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二)科学分析我国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相应发生的变化,明确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对象和范围。

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的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13)1979年9月,他听取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情况汇报,又进一步指明:“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统一战线的性质,叫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

(14)的重要论断。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作了回答,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三)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5)把统战工作的重点转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此相适应,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统一战线工作重点也必须转移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上来。经济能否发展,现代化能否实现,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党全国的最大的政治,也是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前进发展的根本条件。事实证明,围绕现代化建设,我们才得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时期统一战线才开拓发展出一个蓬勃兴旺的新局面。

(四)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提供了基本方针和原则,也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一国两制”,尊重历史,尊重实际,也照顾到国际现实,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实行“一国两制”,不仅两个制度之间

要长期和平共处,同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要长期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这样,它的提出,就不但为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为解决某些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方法,也为我们建立、发展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爱国统一战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活动天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新时期统一战线发展形成了两个范围联盟的战略格局:在大陆,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在大陆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团结台湾同胞、港澳

同胞和国外侨胞。

(五)发展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

点。

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实际状况,指出它“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17)1989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经与民主党派协商制定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邓小平提出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含义是十分深刻的。1980年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一方面揭露了西方多党制的弱点,并通过比较西方多党制阐明了我国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的深刻蕴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才能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大格局的顺利发展。

(六)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首先意识到知识分子问题的重大意义,对此进行拨乱反正。1977年他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8)“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9)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正式作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我们党的一支依靠力量的科学论断。在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来愈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的形势下,1988年他又极富远见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系列论述,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起了巨大作用。由于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大多数是知识分子,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七)强调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能够解决民族问题,提出发

展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950年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说:“在世界上,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在中国,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20)用这个思想来指导、解决当时西南地区的民族问题,他强调,必须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为此,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上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首先汉族要抛弃大民族主义;要认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的爱国人士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将更加巩固。”(21)当前世界民族宗教矛盾非常尖锐复杂,而我国在这方面却能保持一个比较团结稳定的局面,这充分说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民族问题

是成功的。

(八)提出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思

想。

早在建国前,邓小平就看到统一战线与民主有着密切关系。1941年他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说:“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问题。”并提出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的常识与锻炼。我们反对国民党 的***,尤要反对国民党“以党治国”的遗毒传播到我们党内来(22)。建国后,根据我们党已成为执政党这一情况,他特别强调统一战线在监督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指出党外人士“能够对于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23)。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他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4)他热诚地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主义事业,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方面的工作,勇敢地、负责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做我们党的诤友,共同把国家事情办好。”(25)邓小平关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思想,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建国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统一战线与发扬民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发扬民主使统一战线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因为统一战线获得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因为统一战线扩大到空前的范围。统一战线愈益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鲜明特

色。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的统一战线理论,党的十四大肯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认真研究毛泽东统一战线理

论,认真研究邓小平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深刻理解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民族、各党派和一切爱国的同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三农理论知识竞赛

三农理论知识竞赛

1.学社宗旨是“学理论,心系„三农‟;察社会,服务„三农‟”,根本目的是号召在校大学生

关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关注我们的社会和农民,随时准备为我们的时代尽我们的责任,为农民着想,为中华而忧,致力于对中国农村现状的认识,探讨“三农”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力所能及地为农民及城市打工者提供一些现实的帮助,促进社会,特别是广大高校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发掘农村悠久的乡土文化,团结关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有志之士,以知识帮助农村,建设农村,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调动全社会对广大农村的热情关注,最终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实现。

2.江西农业大学“三农”学社(简称“三农”学社)成立于2004年6月12日

3.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发了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4.农业普查每十年一次,逢六普查,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

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5.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

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广大反响。6.中国十大名村:

i.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

产业化提升农业,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ii.名村影响力第一村——山西省大寨村,大寨村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农

业的样板和时代标志。村办企业的创办,促进该村经济发展。

iii.市场第一村——上海市九星村,九星村地处上海城郊结合部,是中国农村“市场兴

村”的成功典范,已成为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村

办市场。

iv.高科技第一村——浙江省花园村,花园村坚持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一起抓,致力

建设农民花园。

v.人文奥运第一村——北京市郑各庄村,郑各庄村建立了以郑各庄村为基础,以宏

富集团为支柱的“村企合一”经济运行体系。

vi.农民画第一村——上海市中洪村,中洪村是我国农村儿童画第一村。据统计,该村的农民作品被国内外著名美术馆、艺术馆收藏并获得过奖项的画家有50

余名。

vii.生态第一村——浙江省滕头村,滕头村1993年,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村级环境资

源保护委员会,实现了农业观赏化、工业环保化、村庄园林化。

viii.相府文化第一村——山西省皇城村,去年,皇城村通过“工业立村”、“旅游兴村,”

和“科技强村”,迈上了致富路。

ix.红色文化第一村——河南省南街村,南街村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红

色旅游”品牌,每年接纳参观旅游者达40多万人次。

x.因地制宜开发产业第一村——云南省福保村,福保村实现了由“工业福保”向

“文化福保”的迈进,文化产业已成为福保村的支柱产业。

7.改革开放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村委会和乡村自治。

8.九年义务教育费用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全面免除在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

9.“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包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0.“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有温铁军老师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

引用。

11.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是晏阳初、费孝通、卢作孚。

12.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1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是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

15.农民问题表现在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农村稳定。

16.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17.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18.16、政府制定三农政策的四个基点:一是,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的第一任务;二是,在世界贸易中,优先保护工业化;三是,农村发展让位于城市化;四是,国家财政主要

是少数城市人的公共财政。

19.近年来,中国提出“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后,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颇具力度的政策。如:取消农业税,粮食和农机直补、农村合作医疗补贴、农村金融改革、乡镇体制改革。

20.温铁军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四个建议:一是,免去农业税;二是,将工业化过程中征用

土地的收益还给农民,建立土地基金,已给无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三是,裁撤1000

万县以下农村基层干部;四是,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村自治合作组织。

21.社会三大差别是指:收入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

22.2002年,中共中央十六大指出,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基本国情矛盾

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23.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强调了“综合发展观”,同时特别强调了要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及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4.新中国成立至今,进行以农民为主体的,以按社区人口平均分地为实质内容的农村土地

制度变革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1949年~1952年的“土改”,第二次是1978~1982

年的“大包干”,第三次是1997~1999年落实“三十年不变”的延包政策。

25.家电购直补政策,补贴品种为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空调,补贴标准为销售价的13%。

26.三农问题概况 1.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减少因而导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

保障。2.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生产低效率。(2)缺乏

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出现三个净流出,即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

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使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日益弱化。(3)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

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经常性突出。3.农村问题,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中央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的思路是“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不仅勾

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图景,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想象。但要达

到这种局面,道路曲折,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25.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

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主要加强六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五)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26.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

②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③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④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⑤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⑦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27.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①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约40亩)的1/3;我国耕地人均只有0.1公顷(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足十亩),为世界人均耕地的27.7%,为美国的12.8%,为印度的45.5%。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6.5%,为美国的10%。②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我国海拔小于500米、海拔在500~4000米、海拔大于4000米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7.1%、51.7%、20.2%(未包括1%的水域)。③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以耕地为例,我国大约有20亿亩的耕地,其中90%以上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全部耕地中,中低产耕地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3;④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1.2亿亩。

27、中国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A、人地关系将更加紧张。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既要保证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难度相当巨大。而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B、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饲料安全和畜产品安全、动物疫病控制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C、“没有质量的数量同样令人担忧”。如果保持18亿亩耕地数量不变,但分布状态和质量状况由集中、连片、优质逐步向破碎、零星、劣质转变,累积起来的破坏效应将十分严重。全国耕地质量分十五个等级,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优等地、高等地、中等

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全国耕地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占调查与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6.09%。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明显偏低。

D、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以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氮磷养分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耕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的较大改进,“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我国各主要农区广泛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

27.当前三农现状

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农产品成本较高,利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医疗教育投入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28.下乡纪律

a、吃饭住宿坐车必须给钱,不能接受任何吃饭邀请和馈赠

b、要有红军作风,艰苦奋斗,坐最便宜的车,吃最简单的饭,拒绝生活的奢华,以此

来锻炼自己

c、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d、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下乡队必须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e、做事善始善终,不做就不开头,要做就做到底

f、注意言行保持中立,不介入村内纠纷,不轻易许诺,但有诺比行

g、支农调研工作一切遵从当地实际,不盲目套搬理论,开展活动前做切实的调查并尽 h、量从村民的角度考虑

i、独立自主原则,活动流程不要受任何人的强制安排

j、尊重农民,服务农民

k、我们支农队要有以农民为一条战线的团队协作精神,大家相互帮助

l、确保下乡队员的安全,尤其是女生

30.中国为什么要迫切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是我国的粮食基础,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依中国之现实国情,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之基,农村基本稳定是社会稳定之基,农民有无消费能力是拉动内需之基础。

31、试结合我们社团活动,谈谈对我们社团发展的建议

第五篇:作文辅导三

初一语文第五讲

初一作文辅导之步骤

(一)审清题意:

1、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审出题目中暗含的信息,如主语,修饰、限制的部分。例如(我、我们)《难忘的一天》 《我的(乐于助人)同学》。

2、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二是提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童年趣事》。

(2)地点范围。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如《农贸市场》《上学路上》。

(3)对象范围。如《我熟悉的人》、《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

(4)内容范围。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如《散步》、《一件难忘的事》、《老师二三事》。

(5)数量范围。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学校生活二三事》。

3、要找准“题眼”。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4、找“题眼”有一定规律。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是修饰部分。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题眼”,如《我的同学》。

5、确定体裁。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例如:《我最的人》 所填内容即为“题眼”(写作的重点、中心)

审题练习

1、看看下面的作文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并找出“题眼”,在它的下面划上“~~~~”线。

①最爱我的人②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③可爱的家乡④园丁赞

2、比较下面每组作文题,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每个题目又有什么不同要求:① 我们做了一件事②难忘的日子③我爱老师

我做了一件好事难忘的一天我的老师

这件事做得好难忘的时刻我和老师

④ 节日的夜晚⑤春游XX记⑥记一次运动会

欢乐的节日游XX记运动会的一角

3、仔细审题,确定下面这些习题目的体裁(记事、写人、写景、状物、读后感)重点和范围。

⑴第一次游西湖⑵班上好事多⑶读课文《XX》有感

⑷闲不住的奶奶⑸不平静的夜晚⑹校园一角

下载《统战理论知识》辅导材料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战理论知识》辅导材料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作文辅导三

    中考英语作文辅导三 创建文明城市 2014年娄底市申请“文明城市”。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为创建文明城市做点什么?请你根据下列英文提示,用英语写一篇7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开头已经......

    统战系统劳动者风采演讲稿三

    统战系统劳动者风采演讲稿三大家好!我叫**,是**区基层的一名普通的统战委员。我演讲的题目是《倾统战情做统战人》。,从县委宣传部调任正定镇统战委员,在短短的三年里,我深深体会......

    统战材料

    当前基层统战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向“社会人”,统战对象的流动性日趋突出,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已......

    实习生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实习生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1以下哪项不是青霉素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A有青霉素过敏史应停止皮内注射B不宜空腹进行皮试 C皮试后10分钟内离开D皮试液要现配现用 2禁止用......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基础辅导之理论知识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基础辅导之理论知识(1) 1.涡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利弊? 答:置于变化磁场中的导电物体内部将产生感应电流,以反抗磁通的变化,这种电流以磁通的轴线为中心......

    15级辅导(三)《力》(学生)

    2015级辅导(三)《力》1、汽车的驱动方式有后轮驱动(即动力驱动着后轮,类似于普通自行车,如大多数客车、卡车和少数高级小轿车)、前轮驱动(如大多数小轿车)和四轮驱动(如大多数越野车).......

    三严三实党课辅导

    “三严三实”党课辅导 按照中,省,市统一安排,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在领导班子中开展“......

    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三)

    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三) 第三章乡村初级社会群体要点及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成了固定的社会关系,而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共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