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三)
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
(三)第三章乡村初级社会群体要点及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成了固定的社会关系,而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社会体就是社会群体。
特征:
群体成员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一方面是说人类的群体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本能的行为。人类的群体活动是为适应外界环境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群体的社会性还表现在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成员关系与角色。他们各自的角色和角色所要求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标准。
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规范性
任何群体要维持其生存、发展和维持其成员间的关系,就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群体的共同利益得以实现,这就是群体规范。群体的规范是群体成员必须要遵守的,它使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得以协调进行,并使群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与利益得以实现。群体成员对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归属感,又称群体意识,就是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一旦群体意识建立起来,群体成员就与群体之外的人有了明确的区别感。
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着经常性的交往关系。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彼此了解并有着共同利益和感情关系为基础的。这些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交往。
2.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特征: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的规模小。初级社会群体的规模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一般都是两人以上至几十人的小群体。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社会群体中,一般不采用严格的规章、法律、制度等正式社会控制的手段来维持关系,成员间的互动虽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但是,这种规范并不是很严格的。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初级社会群体中,由于人数少,人们之间可以直接交往而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在长时期的交往中,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而必须会形成多种关系。在这种多种角色中,其成员并没有严格的分工。
第五,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放在首位。初级社会群体不仅能熟知每个成员的愿望与要求,而且能把满足成员的愿望与要求放在首位。
3.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初级社会群体是一个人获得社会性的摇篮,是一个人通向社会的桥梁。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生理需要、劳动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等。这些需要大部分都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满足的。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一是正式控制,另一是非正式控制。一方面,正是初级社会群体教给了人们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思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一个社会稳定就是靠着其广大社会成员接受了这些价值观和规范来维持的。另一方面,初级社会群体也是社会能统率其广大成员的重要群体形式。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作用。小群体对社会组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组织的稳定、工作效益及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当这些小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时,初级社会群体可以协调和促进组织的稳定的发展。相反,当这些小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则初级社会群体不利于组织的稳定的目标实现。
4.家庭的涵义与特点
它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
第一,夫妻关系;
第二,亲子关系;
第三,兄弟姐妹关系;
第四,婆媳关系;
第五,祖孙关系;
第六,其他家庭关系。
特点:
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5.乡村家庭结构的涵义与类型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第一,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这反映了一个家庭规模的大小。第二,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这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状态。第三,家庭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这既规定了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趋向,又反映着家庭的不同特点。
第一,核心家庭,也称小家庭,它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或未婚配的子女构成的家庭。第二,主干家庭。它也称直系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等组成的家庭。典型的主干家庭是三代家庭。
第三,联合家庭。它是由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实际上它是两个(或多个)核心家庭或准核心家庭的联合。
第四,其他家庭。还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形式。
6.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第一,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
第二,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能较多,功能较强。如生产功能,赡养功能。第三,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不仅比城市家庭更多、更强,而且也有其特点。如生产的极大分散性、生产过程的极度随机性、用工的不确定性、生产成效的难预料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主动灵活的决策。
功能:
经济功能。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通过生产生活资料,保证产品的分配和交换,满足了人们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需求。
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组织消费的功能。组织消费是任何形式的家庭都具有的功能,并且成为现代绝大多数城市社会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乡村家庭此功能也正在逐步增强。
抚育和赡养的功能。抚育是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然,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10.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第一,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已占绝大多数,二是乡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从总的趋势来看家庭的规模是在变小。
农民家庭结构的外延化,包括结构的离散趋势和延伸趋势两个方面。离散是指家庭成员为了家庭的利益,向外流动的现象日趋严重,家庭结构事实上处于松散状态。家庭结构的延伸趋势,是指家庭吸纳外部人口进入家庭共同生活。
第二,乡村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
存在一个事实上的权威人物、核心人物。家庭权威人物的确立,主要是靠自然的辈份关系和传统伦理道德关系,一般称之为“家长”。家庭关系以“家长”为轴心,家长与权威合二为一。
乡村家庭关系两重化的特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家庭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与暂时中断。
(2)由于临时性家庭成员的介入,导致家庭关系出现血缘亲属关系和非血缘亲属关系两种关系并存的现象。
两重化特征标志着乡村家庭关系较过去复杂多变。权威化与两重化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两大趋势。两重化巩固了家庭关系的权威化。权威化若对家庭产生正效应,可进一步使家庭关系两重化,它们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相辅相成的两个主侧面。
第三,乡村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
现实化主要是指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和家庭活动过程 中得到应有的再现和家庭素质的实在性。
乡村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实生性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家庭成员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区分,具有了层次性特征。
第四,乡村家庭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
乡村家庭变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维持生存、发展的手段多种多样。我国乡村家庭功能扩大化并不仅仅是指家庭增加了经济功能,同时也包括其他功能在手段和作用上的扩大。
(1)家庭拥有的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迅速增加。
(2)家庭获得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的时空领域大为扩展。效率化是指乡村家庭发挥功能讲究时间性和追求效益的倾向。
扩大化和效率化是乡村家庭功能变化的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扩大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数量状态,效率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质量状态。
11.家族的涵义、特点
所谓家族,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父系亲族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群体。特点:
第一,家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最终将走向衰亡。
第二,家族的形成既与人们的血缘关系有关,又与人们的地缘关系有关。
第三,家族虽然也会举办一些公益的事,但总的说来表现和反映的是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12.家族的功能
正功能:
第一,家族有助于其成员学习社会规范
家族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传统、观念,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共同生活与人们的共同利益。
第二,家族有助于培养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
家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群体,它通过一定仪式、文化娱乐和游戏活动等反复不断地教育儿童,就会使他们逐渐地形成对具体事物与行为有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有造成或反对的态度。
第三,家族有助于个体完成社会化
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来看,一方面,个体作为社会化的客体,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而被社会化;另一方面,被社会化的个体也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他又成为社会化的主体。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负功能:
冲击了党政基层政权。村级政权是党和政府在乡村的基础组织。有的族长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摆布村干部。另一方面,家族往往被一些村干部当作工具加以利用,直接导致干部队伍中家长制、终身制、一言堂等不良风气的滋生。
干扰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感受到启用本族人和亲属进厂做工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便利。出于对致富之道的垄断,必然导致对技术的垄断,封闭和保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些乡村企业,又阻碍了跨地区经济组织的联合,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特征。
阻碍乡村法制建设的进程。在有些地区,家族族权有时成为与国家的行政、司法权力相平行的一种权力,甚至以族规代替国法。对违法犯罪分子不是诉诸法律而是以族规来惩处的事例,在当前乡村生活中屡见不鲜。
延缓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在乡村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改嫁、离婚、老年人再婚被视为耻辱,见不得人,个人婚姻不以情感、幸福为目的,须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以家族利益为前提。
干扰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传宗接代人生价值取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深远,甚至影响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村干部为了壮大本族势力、削弱异族势力,通常在政策的执行上偏袒一方。
同计划生育工作一样,殡葬改革工作步履维艰。
禁锢了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家族中,族长一支一派一房,是层层统治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关系,甚至连权利、义务、地位、消费水平也存在不成文的等级。家族的排他功能导致人们在观念上产生懒惰、自大的思想。
13.邻里的涵义、特点
邻里是以住处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相互交往的初级社会群体。特点:
第一,地理范围小和居民间有直接交往,形成了邻里彼此之间比较密切的社会关系。第二,邻里之间在生产与生活上守望相助、共同生活。
第三,邻里这种群体是自然产生的,并且相互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全靠彼此之间的信任
而建立。
第四,邻里是变动的,而非固定的。
14.邻里的社会功能
(1)生活上互相帮助和服务的功能;
(2)生产上互相帮助的功能;
(3)相互交流感情的功能
(4)人际间相互影响的功能;
(5)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6)调节矛盾和纠纷的功能;
(7)社会治安的功能。
15.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本上都在家庭中进行,因而家庭承担着众多的社会功能。
家庭主要的社会功能有经济功能(包括生产与消费)、生物功能(包括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赡养)、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包括劳动能力的恢复与再生产、精神需要的满足)。另外,家庭还有宗教功能等。
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家庭在任何时候都具有上述全部功能,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具有上述功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家庭承担着较多的功能。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专门化的部门来承担原由家庭承担的功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组织。这使得家庭的部门功能外移。但是,这些功能并没有完全移向社会专门机构,比如在教育比较发达、学校众多的现代社会里,家庭的教育功能还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时至今日,传统家庭的功能有些已经外移了,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但是家庭不可能将全部功能外移给社会,在某些情况下家庭的某功能还可能增强,这也就是家庭存在的理由。
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B5.A6.B7.C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DE3.ABCDE4.ABCD5.BCD6.ABCD7.ABCDE
三、名词解释
1.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成了固定的社会关系,而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社会体就是社会群体。
2.初级群体: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3.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4.家族: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父系亲族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群体。
5.邻里:是指以住处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相互交往的初级社会群体。
四、问答题
1.社会群体的特点 参见教材P32或本课程辅导1;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参见教材P33或本课程辅导2;
3.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参见教材P34或本课程辅导3;
4.家庭和乡村家庭的功能 参见教材P37或本课程辅导6、15;
5.家族的特点和功能 参见教材P41、42或本课程辅导11和12;
6.邻里的特点和功能 参见教材P43、44或本课程辅导13和14;
7.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
(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 的恢复。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但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
(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但也不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
(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
(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能。
第二篇:乡村社会学教学设计
乡村社会学教学设计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2.掌握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掌握我国开展乡村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意义; 4.了解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实践; 5.了解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2.乡村社会学的涵义
3.农民、农业、农村(乡村)的关系 4.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研究对象: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乡村社会关系、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基本内容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包括乡村社会的涵义、特点、结构、运动规律等;从应用的角度来讲,乡村
社会学是研究乡村社会问题的,包括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生态问题等。
5.乡村社会学与与农村经济学的关系
农村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它是研究乡村中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学科。以乡村经济过程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分析这一经济过程,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乡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乡村社会的特点、结构、乡村社会问题及运动规律的学科。它以整个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其不仅研究经济,也研究其他现象 6.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7.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认识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
(二)调查和分析乡村社会问题,为制定正确的乡村政策提供参考。
(三)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8.乡村建设运动
9.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农民的分化。
农民的社会流动。
农村基层组织。
农村的家族问题。
农村的婚姻和家庭问题。
农民生活方式问题。
农村贫困问题。
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
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
农村城镇化问题。
本章小结:社会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并由众多社会关系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其存在和延续的条件是一定规模的人群、相互关联的生产、消费及其他社会活动、被认同且共同遵守的规范。作业:
1.乡村社会有什么特点? 2.文化有什么特征?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基本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什么异同? 5.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 教学目标:
1.掌握乡村社会的特点、结构 2.掌握乡村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内容 3.掌握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 4.掌握当代农民的基本特征 5.了解乡村的社会结构 6.了解乡村居民的构成
7.了解乡村居民社会化的历程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社会调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乡村社会的涵义与特点 2.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文化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3.社会结构的涵义 4.乡村居民的涵义与构成
乡村居民是指以乡村为居住地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乡村居民比乡村人口更具体、更实在、更接近现实农村生活。乡村居民的构成:
乡村居民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类型的个人组成的。5.当代我国农民的基本特征
以农为主业的劳动群体。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仍然以农业和相关的乡村经济活动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础。从事一定的农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以土地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6.个人社会化的涵义和必要性
在社会学中,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和社会行为规范,增加自己的社会性,以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叫做个人社会化。个人社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是当一个人取得基本的社会成员资格之后继续学习社会的知识、经验及文化的过程。
7.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8.社会化的内容
(一)教导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
(二)学习社会规范
(三)确定人生目标
(四)培养社会角色 9.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
本章小结: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第三章乡村初级社会群体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群体的特征
2.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3.掌握乡村家庭和家庭的特点、结构、类型、功能 4.掌握家族的特点、功能 5.了解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6.了解邻里的特点、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社会调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特征:
群体成员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规范性 群体成员对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 2.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特征: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的规模小。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控制来维持。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第五,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放在首位。3.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作用。4.家庭的涵义与特点 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
第一,夫妻关系;
第二,亲子关系;
第三,兄弟姐妹关系;
第四,婆媳关系;
第五,祖孙关系;
第六,其他家庭关系。
特点:
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5.乡村家庭结构的涵义与类型
第一,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这反映了一个家庭规模的大小。第二,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这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状态。第三,家庭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这既规定了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趋向,又反映着家庭的不同特点。6.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第一,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
第二,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能较多,功能较强。如生产功能,赡养功能。
第三,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不仅比城市家庭更多、更强,而且也有其特点。
7.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8.家族的涵义、特点 9.家族的功能
正功能:
第一,家族有助于其成员学习社会规范
第二,家族有助于培养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
第三,家族有助于个体完成社会化
负功能:
冲击了党政基层政权。
干扰乡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乡村法制建设的进程。
延缓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干扰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同计划生育工作一样,殡葬改革工作步履维艰。
禁锢了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10.邻里的涵义、特点 11.邻里的社会功能
(1)生活上互相帮助和服务的功能;
(2)生产上互相帮助的功能;
(3)相互交流感情的功能
(4)人际间相互影响的功能;
(5)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6)调节矛盾和纠纷的功能;
(7)社会治安的功能。12.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本上都在家庭中进行,因而家庭承担着众多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乡村社会组织学习辅导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组织的构成要互 2.掌握社会组织的管理 3.掌握乡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4.掌握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委员会 5.了解乡村社会组织类型 6.了解乡镇企业组织的兴起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组织的涵义
2.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3.家长制
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4.泰罗制
5.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6.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7.乡村社会组织的涵义和基本类型 8.现阶段乡镇政权组织的构成与特点 9.村民委员会的特征 10.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11.村民委员会与相关组织的关系及其发展中的问题 本章小结:
社会组织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一定数量的成员;特定的活动目标;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一定的物资设备。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主要有:家长制;泰罗制;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行为科学和当代管理理论。
第五章乡村社区 教学目标:
1.掌握社区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2.掌握社区与社会的异同 3.掌握乡村社区的特征和类型 4.掌握集镇的作用与特点
5.掌握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和实现途径 6.了解社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7.了解我国乡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教学方法:讲授法及多媒体演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社区的构成要素 3.社区与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4.社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区别和联系 5.乡村社区的涵义和主要特征 6.集镇的特征与作用
集镇是比普通村落高一层次的地域生活共同体,是人口较多,并有一定二、三产业或集市贸易的乡村社区。
特征:(1)它是第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实际的经济实体。
(2)它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居住的社区。
(3)它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比普通村庄要复杂一些。
(4)它的交通、通讯条件明显优越于普通村落社区。
作用:
(1)集镇作为周围村庄的经济中心,发挥着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集镇作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所在地,发挥着乡村区域性政治中心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和政府对广大乡村的领导、管理,是依托于集镇来实现的。
(3)集镇发挥着乡村区域性文化中心的作用。
(4)集镇发挥着乡村区域性信息中心的作用。
(5)集镇发挥着乡村区域性服务中心的作用。7.乡村城镇化的涵义和必然性 8.我国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本章小结: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第六章乡村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决定、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 2.掌握乡村消费方式的特点 3.掌握乡村的婚姻、文化娱乐方式 4.掌握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5.掌握实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途径 6.了解生活方式的内涵 7.了解乡村劳动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生活方式的涵义 2.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
3.决定、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影响生活方式。
此外,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和个性等等也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4.乡村劳动方式的特点 5.乡村的消费方式及及特征 6.乡村的婚姻方式及特点
7.乡村的文化娱乐方式及发展的表现 8.乡村现代生活方式的目标及特征 9.实现乡村现代生活方式的途径 10.建设精神文明应作的几项工作 11.促进共同富裕应作的几项工作
本章小结:生活方式是人的活动的典型形式,包括人们的各种生产劳动方式。生活主体和生活条件是生活方式的最基本要素。
第七章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分层的方法与标准 2.掌握社会分化的涵义、原因、过程 3.掌握社会流动的功能 4.掌握乡村社会流动的动因 5.掌握乡村社会流动的动能 6.了解我国当代乡村的阶层结构 7.了解新时期乡村阶层结构变动的特色 8.了解我国当前乡村社会流动的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分层的涵义、方法 2.社会分层的标准 3.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4.社会流动的涵义和功能 5.阶级的涵义
6.当代乡村社会的阶层结构
第一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
第二阶层是农民工。
第三阶层是雇工阶层。
第四阶层是农民和知识分子阶层。
第五阶层是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第六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第七阶层是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第八阶层是乡村管理者阶层。7.乡村社会阶层结构变动中的特点 8.乡村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
第二,城镇化速度加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因素正逐步扩大,权力因素逐渐减弱,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第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9.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10.乡村社会流动的现状
由乡村向城市流动;
行业间的水平流动;包括向乡镇企业流动、向林牧副渔产业流动、向手工业、服务业流动。11.乡村社会流动的功能
本章小结: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
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一般采用主观法、声誉法和客观法三种方法进行分层。
第八章乡村社会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乡村社会问题的特点与成因 2.掌握乡村人口问题 3.掌握乡村贫困问题 4.掌握乡村教育问题 5.掌握乡村生态问题 6.掌握乡村治安问题
7.了解乡村社会问题解决的一般途径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问题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2.社会问题的特点 3.社会问题的危害 4.乡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5.乡村社会问题的一般成因
第一,乡村落后的生产力。
第二,乡村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
第三,乡村落后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第四,行政行为的失误。6.乡村社会问题解决的一般途径
7.人口问题
8.乡村教育问题
9.贫困问题
10.乡村生态环境问题
11.乡村社会治安问题
本章小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第九章乡村社会控制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控制和特点与功能 2.掌握政权社会控制的表现 3.掌握法律社会控制的作用 4.掌握舆论社会控制的作用 5.掌握道德社会控制的作用
6.掌握乡村越轨行为的表现、成因及控制途径 7.了解制度社会控制的作用 8.了解宗教社会控制作用
9.了解习俗社会控制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控制的涵义
社会控制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过程。狭义是指对社会越轨行为施以惩罚、制约和教育的过程。本章是从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2.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是指社会控制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代之中,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社区维系正常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机制。
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乃至对于不同行为的社会控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多重性。是指社会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多种控制手段共同作用于同一控制对象之上,使其受到了多种手段的控制。
统一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同一类社会行为应该实施统一的社会控制标准。3.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一,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
第二,社会控制是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
第三,社会控制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第四,社会控制的反功能
本章小结: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过程。
第十章农村社会保障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功能 2.掌握我国乡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 3.掌握建立乡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4.掌握建立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5.了解五保、优抚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保障的涵义 2.社会保障的内容 3.社会保障的功能
4.我国传统乡村的家庭保障方式 5.我国乡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 6.原合作医疗制度解体的原因 7.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重建
8.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9.发展经济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是收入的再分配,而其基础则是经济发展。一个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类型及水平与政治有重要关系,但实施某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刻基础却是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10.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条件及基本原则
11.目前由政府倡导并力图在全国农村实施的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本章小结: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由政府和社会对因社会、经济等原因致使其基本生活受到损害的社会成员进行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进行及增进其福利的制度。
第十一章乡村现代化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变迁的动因 2.掌握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3.掌握社会趋同论 4.掌握依附性论 5.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
6.掌握乡村社会现代化的任务与支持条件 7.了解乡村社会现代化的特点 8.了解乡村社会现代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社会变迁的涵义 2.社会变迁的动因 3.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 4.社会趋同论 5.依附理论 6.可持续发展战略
7.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特点 8.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经验 9.乡村社会现代化的教训
10.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迫切任务 11.乡村社会现代化的支持条件
本章小结:所谓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第三篇:社会学学习之我见
社会学学习之我见
社会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学问。现代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是在近代以来的各种进步思潮的影响下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基础是严密的逻辑、多角度的思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至今,关于社会学到底是研究何种事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概括性的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是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两种研究层面都是正确的,因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讲,不仅仅包括整体的结构和体现,更包括了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件,这些是组成社会的主要因素,研究这些将是研究社会学的基础所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经济学,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社会学也有这两个层次的维度之分。当然,在研究社会学的时候,要以社会整体为出发点,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的现象和规律。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只有以一种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和应对措施,而这也是社会学的现实意义所在。
通过学习社会学,我认为得到的收获首先是思维层面的丰富和拓展,然后是相关方面的知识的增加。学习社会学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从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中,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一些浅薄但却正确的结论,比如通过北京爱情故事这样一部现实的电视剧,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现在社会中北漂的艰难以及各种矛盾,如仇富心理、住房矛盾等。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经常是依据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来认识这个世界,而通过系统的学习社会学,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我们跳出个人情境的局限性,用一个理性人的思维将事情放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来加以思考。其次,通过学习社会学,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社会方面的种种知识,我认识到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马克斯·韦伯等人的思维和著作,了解到社会学有历史社会学派、社会统计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等各家流派。总之,通过社会学的系统学习,让我在认识社会和思考社会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性思考问题,在我学习法学各门功课的时候也有诸多帮助和启发。
第四篇:学习社会学 感想
——学习社会学感想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801
姓名:
学习
社会学
感想
社会学,这个名词在学期前是多么的陌生,想起在开学时的选课过程还在揣度:这门课到底要学些什么。如今一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我收获了不仅仅是社会学科的知识,还锻炼了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
社会学学习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社会学这门课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社会学的含义、内容、性质及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到个人的社会化,到社会角色认识,到社会群体、组织,到社会的分层都有了一定认识与相关内容的了解,对于社会上存在的社会问题也能根据所学的社会学知识进行分析,有自己的见解。
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社会的分层的问题。因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时常发生,比如:小学校园里的小朋友比接送自己的车,耻笑家庭经济不是很好的小朋友,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于使得他们变得自卑;再如:扫大街的大爷们有时遭到的白眼,这些地位差异反映了社会上,这种因为地位稍卑微的人们而遭到不平等待遇。这样类似的等级分层问题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用一定的标准描述社会,揭示社会差异:不平等;如: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
在课程的最后几周里,老师布置的调查报告作业,使得我们不仅仅将社会学的知识放在书本上强加记忆,而是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运用社会学课上所讲知识以及用社会的角度上看待一个问题。最后,在调查完一个课题后,通过我们小组成员的思考与分析,以上书面形式递交老师指导。老师也给我们列出存在的缺陷问题,以便我们进行改正,让我们下次做得更好。
这就是要我们学习社会学,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社会学教学建议:
(1)我认为布置学期末的调查报告作业非常好,既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又增强了我们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2)课堂氛围很好,使我们在听社会学课程时,没有压力感。(3)建议在每堂课的前5分钟作讨论,分析社会上的“新鲜”事件,使学生了解社会上近期问题,增强我们的分析能力。
(4)教学PPT课件多插入些图片,视频短片等使其较为丰富,吸引学生眼球,提起学生听课兴趣。
(5)每隔2周课,可以抽查10人在课上做3分钟有关社会学知识的演讲,内容自拟。
第五篇:《三体》中的社会学
zz 一个社会学家对黑暗森林法则的反驳来源: 丁旭阳的日志
这学期捞到个机会给本科生开社会学导论课,本没指望他们读什么参考书,不过更没想到的是,我自己反而被布置了两本“课外读物”。
事情是这样,一天下课,一位好心的学生向我推荐说:“老师,你该读一下《三体》,里面提到了一种‘宇宙社会学’!”
“宇宙社会学!”我当时就震撼了!直接想起了朱海军的“面对面”和网上某社会学爱好者发明的“人生论”等等山寨社会学理论,不过这个名词象个黑洞一样,听起来更加具有诱惑力。联想起众多朋友的推荐,我没有理由拒绝相信这是一本好小说。于是诚心诚意地借了来攻读之。书很好看,“宇宙社会学”出现在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二——《三体:黑暗森林》里面,主人公罗辑依靠“社会学知识”而非物理学知识战胜了外星人,在公众对社会学认识度不高的当今中国,一部“硬科幻代表作”中把社会学提到这样的高度,很出乎我的意料。
作为一名跨世纪的“社会青年”,总免不了被问到的两个“终极问题”之一就是“社会学有什么用啊?”我以往储备的答案比较低调,比较无厘头:“学了社会学可以教社会学啊!”,令闻者侧目。现在,我知道我可以抛出一个高调得多的答案了:“学了社会学至少可以保卫地球,大战外星人啊!”作为一个业余的(伪)科幻迷来说,这个答案简直太拉风,太合我的心意了!我要向大刘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
不过敬礼归敬礼,这个“宇宙社会学”还是要从专业角度好好考察一下的。“科学幻想”一直把“社会科学”排除在外,其实是个不正常的现象。除了社会科学“准科学”的尴尬地位之外,其实也跟科学界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有关。借这个考察“宇宙社会学”的机会,或许可以看一下,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对于丰富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幻想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而缺了这个视角,对于一部幻想人类未来的小说来说又是多么大的遗憾。
我们知道,知识的建立有两个途径,经验归纳和理论推导(演绎)。经验归纳服从实证批判,理论推导服从逻辑批评。而理论推导必须要有起点,归根结底要建立在经验归纳基础上的。所谓“公理”,是理论的基础,往往是在一定普遍的尺度上不证自明的常识。所以从原则上说,经验世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公理也不例外。公理阶段的偏差,往往直接影响到理论是否正确,或者至少是理论适用的范围大小。
那我们就来看看在杨冬墓前,叶文洁传授给罗辑的宇宙社会学知识,有几分站得住脚。说实话,这一幕总让我联想到上帝向摩西显现。宇宙社会学第一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宇宙社会学第二公理: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罗辑说:“叶老师,从社会学角度看,这两条公理都足够坚实……” 很遗憾,从社会学角度看,这两条公理都不成立。
先说第一条。逻辑学上,“是”是个极其关键的词汇,“应然”或是“实然”都可以用“是”来表达,但其中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第一公理这个命题,是“应然”还是“实然”呢?“生存应该成为文明的第一需要?”还是“生存确实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大刘在这两本经天纬地的奇书中已经展现出了他深厚的自然科学素养。但是对于社会科学,他显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关键。前面提到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我看来,就是“意义”二字。原因无他,因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无论再怎样被“忽略细节,浓缩成一个点”,面对的集合体也是由有意志有情感的个人组成的。涉及人的地方,一定存在意义。宇宙社会学第一公理到底是应然命题还是实然命题,这在自然科学中无足轻重。因为恒星和原子是不会涉及意义的。无论“应该这样转”还是“确实这样转”对它们来说都是一样,总之他们就是这样转。但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情况完全不同。
人有意志,可以选择,而且他们的选择并不总是依据自己真正的需要,哪怕是学者眼中的“第一需要”!现代社会的“成瘾性”现象就不必说了,古人的事例更是多不胜数。不必烦引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简单举例即可。古龙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样比自己的命更要紧的东西,酒鬼眼中的酒,色鬼眼中的美人,赌鬼眼中的赌局,都是如此。”其实已经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他并不像动物一般,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重于一切。谈论到“文明”,尤其如此。“文明”必然涉及“互惠”和“利他”,有时候,生存的第一需要也是可以被牺牲的。
当然人有为了基本生存不惜一切的时候,社会学从来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作为“公理”,应该是个极强的论断,只要有反证就可以被推翻,何况是如此大量的“反证”。只能说这个公理本身有问题。
假设一位支持宇宙社会学的对手辩驳:“不,你说的是微观层次,作为整个文明本身,是不会为了另一个文明牺牲的。”
我同意,但是既然上升到宏观层次,我就要提醒对手,他在摆脱了一个问题的同时,面对着一个新的问题:文明本身是有重量的。
这个诗意的说法借自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用社会学术语来说,文明社会必然是个分化的社会,其运行是有成本的。生存的需要并不必然可以清晰地传递到决定文明命运的阶层心中。如果从“生存是第一需要”的公理出发,五世纪的罗马帝国应该重整尚武精神,把蛮族迁移到边疆才对,不应该大量雇用蛮族军队。清王朝末年应该整顿吏治,推行新政才对,不该把施行宪政的日期一推再推。可惜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没有机会发生,有权力为文明选择未来的人往往已经被文明局限住了视野,一个文明运行的成本决定了它无力去选择另一种可能。
用一个诗化的说法总结就是:“文明自身是自身的敌人”。探寻历史上文明盛衰的轨迹,无不如此,所以说,无论“应然”还是“实然”,第一公理都是站不住脚的。宇宙社会学第二公理不成立的原因,和第一条有联系。
宇宙中总量保持恒定与否和社会学没关系,可以省略,重点看前半句。
如今地球上生存的人,总属于这种或那种文明,所以当我们回顾文明的历程时,总不免产生“文明在不断增长和扩张”的幻想。可事实呢?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文明中,延续到今天的绝对是少数。大多数文明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王铭铭在碰到有人质疑历史的重要性时,总要反问对方:“你说自古到今,死人多还是活人多?”面对宇宙社会学第二公理,我们可以这么问,只不过主体换成文明而已:消失的文明多还是延续下来的文明多? 假设我的对手这样辩驳:“你说的这都是地球上的状况,宇宙中不适用!”并且引用创始人叶文洁的话:“宇宙社会学比起人类社会学来呈现出更清晰的数学结构!” 对不起,还是不对。人群的量级是个问题,不过不是核心的问题。哪怕在一个社会内部,只要从统计入手,大量社会事实也会呈现出清晰的数学结构,例如离婚率、自杀率、教派人数兴衰等等,并不需要放大到宇宙级别。问题是你采取什么路径去看。坚持实证方法,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社会的人,也会得到一些成果,但是从概念界定开始(什么叫做“婚姻”和“教派”),他就会遭到“意义”问题的持续困扰,直到他解释这些现象为止(为什么离婚率会上升?为什么教派兴起又衰落?)。他会发现数学可以帮他一些忙,但是关键的问题他都必须从意义入手才能解决。照《三体》的世界观看,三体人或许比较先进,比较特殊(不能隐藏内心意图),但是与人类一样有精神觉悟,有自由意志的生物,能制造、交流和读解意义。宇宙中的其他文明数量再多,构成的“宇宙社会”再复杂,只要能互相交流,那么“宇宙社会学”就一定会涉及到意义问题,绝对不可能用数学来解决的。
所以说穿了,所谓“宇宙社会学有清晰的数学结构”,其实只是理工科背景人士对于社会的一种幻想(不客气地说是无知),跟宇宙不宇宙倒没什么关系。接下来谈谈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猜疑链不新鲜,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就是典型的猜疑链造成的——两个囚徒互相猜疑对方的选择,难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如何举措。这个假设的前提是两人处于完全无知的黑幕状态,并且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共同利益。
这个假设听起来没错,因为两个陌生人之间是完全可能发生这种博弈的。它的问题在于,它假设社会有一个起点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熟悉的陌生人各自本来是孤独的,彼此之间是陌生的,好像是穴居的动物一样,在这种起点状态下,人和人开始交往并结成团体。卢梭的社会理论就是建立在这种起始状态之下的。
然而在我看来,这种状态并非人类社会的常态,毋宁说是一个非常态。人是群体生活的动物,绝大多数的人类都是在社群中长大的,人类社会的常态应该是聚众而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抛弃猜疑,把信任当作是社会学理论的起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猜疑和信任都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要我为社会学理论选择一个起点的话,我会选择人和人之间有猜疑的信任,或者说有误解的交流,而非绝对的猜疑。
对方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宇宙中文明之间的遭遇,更多与穴居动物的遭遇类似,而与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的社群无关。所以即使猜疑链在人类社会中不合适,在宇宙中却是绝对合适的。
我的意见是,猜疑链这个概念用来描述人类社会过于高估了猜疑,而如果用在宇宙社会中,恐怕是高估了信任,准确地说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了解。
事实上猜疑链这个概念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了解的成分,正是相信对方有与我类似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所以才有“以己度人”的余地。因此,即使我觉得章北海率领的舰队之间的勾心斗角可以接受,我还是忍不住要怀疑,宇宙中的文明遭遇,会有这样的前提么?
假如A星球的文明与B星球遭遇,他们能马上了解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么?假如对方有意掩藏起了自己的实力怎么办?假如对方的科技水平并非单纯反映在对外层空间的探索上怎么办?又或者,假如对方对于生命和宇宙有跟我完全不同的态度怎么办?率先攻击会不会反而招来飞来横祸?那是不是不攻击反而会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呢? 最后一条:技术爆炸。这一条没什么好驳的,因为在我看来是顺理成章地不成立。现代人被现代以来的人类历史框住了思维,总是以为近五百多年来的技术持续进步是顺理成章的,甚至以为加上人类所有历史的过去,就是一个理论不断上阶梯,技术突破瓶颈的历史。这是典型的进化论的宏伟叙事。回首人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古代的工艺至今难以复现,而很多技术,实际上经历了一个重复失落和再发明的过程。近几百年来的技术爆炸到底是个偶然还是必然,现在还无从知晓。再往深了质疑,连近几百年来的技术爆炸是否成立也成问题,因为随着现代性的演进,人类一边在不停地发明出新的技术,一边在不停地失去旧的技术。我们的社会从没有现在这样先进,也从没有现在这样单一。技术在未来到底是会不停地爆炸下去,还是会反过来将人类吞噬,现在是个谁也说不准的事情。因此断定技术爆炸是文明的一条支配法则,显然是过于短视了。
还要提宇宙的特殊性的话,我只能说,依据小说的内容,连三体文明都是技术匀速发展的,凭什么断定这个概念的合理性呢? 最后谈谈理论的取向问题。
在自然科学里面,我们常说“发现”了一条定理,包含的意思,是说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等着人类的意识去接近。而在社会科学里,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常说某人“发明”了一条理论,因为我们承认,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者更前卫一点说,我们认为人类所有的理论)都是“发明”出来的。是带着特殊用意的建构。《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也是这样,用意无非是要营造出一种残酷的宇宙丛林法则来,好支撑小说情节的展开。
然而即使我承认这只是小说的笔法而已,我还是要挑剔一番,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一部充满了坚实的自然科学细节的幻想小说,在社会科学方面出现这样不成熟的设想。这与天马行空的前瞻性幻想不同,大刘的“宇宙社会学”再现出来的,其实只是社会学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经抛弃的一些陈腐思想,有些想法的渊源,甚至可以上溯到启蒙时代一些自然科学家和政治学家对于人类社会所做的臆测,以及从自己学科出发的轻率比附。尽管充满童趣,然而很遗憾,这些“人对人是狼”、“社会遵循数学模型”、“技术不断进步”之类的幻觉,在社会学里已经属于史前史了。
从理论根源上去追溯这种社会观是一条路径。让我更感兴趣的小说中具体的思想路径。叶文洁从自己文革的经历中得出这样的社会观,可以理解。我也可以理解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这样去认知社会。但是,与他们认为“文革把整个人类社会还原到了原点”,故此可以通过文革中的人际关系去认识社会不同,我认为文革状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极端形态,就此把“社会”定义成一场“无仁义的战争”,恐怕有失偏颇。
值得大力肯定的一点是,《三体》这部瑰丽的科幻小说第一次从正面肯定了社会学的价值。作为一名社会学从业者,我深深感谢大刘老师对于这门学科的推重,同时感佩于大刘老师的眼界之宽广。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讨论。
读完这本小说,我的心里多了一个幻想。我憧憬着,有一天我从梦中醒来,赫然发现两位黑衣人站在我的床头:“嘘……先生,对不起,请跟我们来一趟,外星事务司现在急需一名社会学学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