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

时间:2019-05-13 06:5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

第一篇: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

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

1、国内外目前有哪些理论研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

1.埃里克.科勒的观点。科勒发现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成本比重很低、间接成本很高,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是为了适应会计预算和控制的发展需要,但在实务中并没有得到认可。

2.乔治·斯托布斯的观点。美国人乔治·斯托布斯最早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在1953一1954年撰写的博士论文《收益的会计概念》中,揭开了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论的序幕。在此基础上,斯托布斯教授认为“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结合的会计模式,虽然他的观点在当时受到质疑,但对作业会计理论框架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3.宾·库拍学者和卡普兰教授的观点。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适时制的产生与发展,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代表者是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宾.库泊和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s.Kaplan)。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宾·库拍1988年开始在他们合作的《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四篇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文章。对作业成本的定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和探讨。

4.詹姆斯。布林逊的观点。此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学术界也掀起了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高潮,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詹姆斯·布林逊于1991年著的《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该书提出了增值成本、不增值成本、同质成本以及适时制成本等许多新概念,在理论研究上将作业成本计向一前推进了一大步,1991年,来自波兰特大的彼得特尼在其专著《ABC的功效:怎样成功的推行作业成本计算》中,系统地研究了作业会计的核心概念一作业和成本动因,并首次将作业成本计算与企业管理联系起来。另外,库拍和卡普兰还与他人合作,通过对作业成本法试点公司报告的加工、整理,在1992年共同撰写了《推行作业成本基础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一书,从实践上进一步论证了作业成本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我国的学者对此研究相对较晚。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1.余绪缨教授的观点。我国学者对作业成本法并不陌生,早在1984年余绪缨教授就将乔治·斯托布斯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选作硕士研究生教材,并在有关文章中予以介绍。1987年作业成本初具雏形,余绪缨教授率先向我国引进,并在1993一1994年间亲自主持了以作业成本计算和管理为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后,作为研究成果,余绪缨教授的项目组在《当代财经》上连续发表了8篇论文,全面介绍和探讨了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及其框架、内容和内在联系,探讨了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

2.朱宅仁、于增彪的观点。在1986年第12期《河北财会》上朱宅仁、于增彪也详细介绍了此部著作。并对该著作的部分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目前,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作业成本最新理论介绍方面,二是作业成本在国内使用条件是否成熟方面。就其应用研究而言,作业成本法最初在加工制造业中应用,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随后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项目管理、商品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行业中的运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国内还没有有关作业成本法在农业企业中运用。对于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中的适用性研究,国内外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目前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还不成熟或大部分企业不适用。中国会计教授会1998年年会观点综述指出:作业成本法能否在中国企业应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2、作业成本法未能大规模应用的原因(包括对前人失败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成本法这一先进的会计方法得到了会计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法,勿庸讳言,作业成本法是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的研究文献从作业成本法的适用环境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型先进制造企业中的作业成本核算,推动了作业成本法的普及和应用。然而,中小企业很少关注这一问题。作业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受到了限

制未能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制造环境假设”误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小企业普遍认为“作业成本法只有在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先进制造企业才能适用”,而对本企业并不可行,“制造环境”的适用条件阻碍了众多中小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 “复杂系统”误区

“作业成本法需对大量的作业及相应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确认和计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美国D.T.希克斯公司在为中小组织提供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时发现,“精湛复杂的作业成本计算技巧”使很多原本打算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也望而却步

3“高实施成本”误区

“作业成本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需要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实施成本高”,“高实施成本”将众多中小企业排除在作业成本法的门外

4.“高资源需求”误区

“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人力,需要投人大量资源”,“缺乏资源(人员与资金)”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无关性”误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看来,“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数据,这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似乎与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领导“无关性”态度从主观上阻碍了作业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6.“只做跟随者”误区

“作业成本法确实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我希望我的同伴实施后,我看到它是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它对企业的影响,才决定是否采用”,而目前尚没有一个成功的榜样,“只做跟随者”的心态使中小企业在作业成本法的门外迟迟徘徊,不能跨出前进的脚步。

3、作业成本法目前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系统,它对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截止21世纪初,作业成本法己被广泛应用于预测采购量、成本管理、产品定价、新产品开发、顾客盈利能力分析等诸多方面,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也有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例如许继电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成功地利用作业成本法控制了销售费用。但作业成本法的成功率并不高。

虽然目前我国的应用条件还有些欠缺,但也不能对作业成本法还停留在一般的介绍上,而应该创造条件在应用上下功夫,把着眼点放在实务操作上。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尚未涉足作业成本法,可以在个别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或企业的某一部门先行实践,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实施。在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可以借鉴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某些思想或方法,用作业成本法的特定理念来改进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是适应现代高科技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从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看,已经出现了作业成本核算、管理运行的环境特征,虽然总体还不够成熟。但是,这不应该成为阻碍作业成本法运用的借口。因为,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在于带给企业管理者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而不仅仅在于对成本进行精确的计算。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本会计方法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全球经济的融合使得全球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包括成本会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也会相互影响。

一、作业成本法及其发展

近年来,全球的成本会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尤其以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影响最大。该方法最早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对水力发电企业进行成本分摊时所作的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卡普兰教授的进一步阐释,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然而,它虽然受到学术界的追捧,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却并不普遍。澳大利亚、爱尔兰和美国都曾经做过调查,使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不足20%。

(一)传统的作业成本法

在推崇ABC法的文献中,对该方法的优点讨论很多,主要是认为该方法从“作业”的视角重新对成本会计信息体系进行了规范,使企业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与分摊,特别是对间接成本,通过将其直接与作业挂钩,根据作业成本动因计算每一作业的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每一作业在确定的时期内消耗的产出单位量,将作业成本追踪或再分配给成本归集对象。这样一来,对间接成本的分配就更加直接,避免了传统方法下由于分配标准的不客观所导致的成本分配的不客观。

但是,经过实践检验,人们发现,作业成本法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

首先,构建成本模型时的工作量太大。在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个部门和区域的成本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ABC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以一家大型银行的经济业务为例,要进行作业成本分析,它的100多个业务分支机构的7万名员工每个月都需要提交工作时间的分配数据,光是这些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报告就需要14名员工来完成。显然,这样做成本高昂,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放弃使用才是最佳方案。

其次,利用该方法获取成本信息有一定的难度,它与传统会计体系的融合性不好。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消耗资源的数额来归集和反映成本;而ABC法分解作业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

另外,在传统ABC法下,作业的划分是依据经验进行的,对未来的和新出现的作业的划分缺乏前瞻性,在当前人们的消费和生产趋向于个性化的情况下就无法满足需要。而且,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的,成本驱动因素是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未能明显表现出因果关系的因素,就很可能被忽略掉,导致作业的划分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二)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卡普兰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一文提出将时间因素嵌入作业成本法中。其核心思想是引入一个“时间等式”,以最基本的业务流程耗时量为基数,列出各种复杂情况下所需要追加的工时,据以按照具体情况改变每一项具体作业所耗时间的估计数,从而降低划分作业的难度与工作量,增强其操作性。

在传统ABC法下,向员工调查处理每项作业占用其工作时间的百分比有难度,且不容易反映出其有效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长。而且对一项作业仅反映一个费率,并不能反映出客观情况。如对某种化学制品进行包装,可能仅需普通的包装,也可能需要另外包装,因而它们尽管是同一类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却大不相同,费率显然也应有所区别。引入时间因素之后,该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下,由公司管理者直接估计每个事务处理、产品或客户的资源需求。对每一类资源,公司分别估计单位时间投入的资源能力的成本(即单位时间产能成本)以及产品、客户和服务在消耗资源时所占用的时间数(即作业单位时间数)。

估计单位时间产能成本时,采用估算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简单假设实际所用的产能为理想状况的80%到85%,如考虑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率时一般选择80%,其余20%则是员工休息等所花费的时间。对机器可以选择较高的比例,如85%,允许其有15%的时间可能因维护等原因停工。因此,假如一周每个员工的工作时数是40小时,则有效工时为32小时。这样根据已知的当期资源消耗总额就可算出每分钟提供这一产能的成本。假如该部门有15名员工,提供同样的几种服务且无法分出几个责任中心,则他们本周的有效工时为480小时(15×32),即28,800分钟。如果本周的资源消耗是144,000美元,则每分钟提供这些服务的成本为0.5美元。

估计作业单位时间数时,也可以通过向经理询问及观察来获取相关资料,获取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这两项数据算出来之后,就可以求出成本发生因素的单位费用。如前述的例子中,假如该部门某一项业务处理需要花8分钟,那么用此数乘上每分钟的成本0.5美元,即可得出处理此项工作的单位成本是4美元。有了这个数据为基础,管理者可以得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本部门的有效工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和客户讨价还价时更明确哪种业务、如何定价才能有利可图等等。

在企业有相关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发生新业务或增添新环节时,就能够很快得出新业务或新环节的单位成本究竟是多少。例如前段所述包装部门可以根据最后采用的不同方法耗费的时间来确定成本。如常规包装每份包装耗时1分钟;空运需额外包装,要多花5分钟,然后利用基础资料可以求出不同包装时的成本。这样就能够避免传统ABC法下对同类业务采用同一费率的弊端,也使新业务的定价能有更合理的依据。

由于该方法能够帮助管理者明确哪种业务、怎样定价才更合理,也能使企业获取更好的利润回报。

二、成本位置核算法

这种方法是德国企业最常用、影响最大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通常被分为三类,分别解答三个问题:(1)发生了哪些成本——成本种类核算;(2)这些成本发生在什么地方——成本位置核算;(3)这些成本是为谁发生的——成本承担者核算。这三种核算方法涵盖了成本核算环节的几乎全部内容,其中(1)反映了进入成本核算环节的生产要素内容;(3)反映了各种最终产品承担成本的情况。(1)的成本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直接进入第三个环节,归集到成本承担者,后者则需进入第二个环节,经过一系列的分配之后由成本承担者承担。(2)则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各种间接成本被分摊到应当归属的位置,并由最终产品承担。

成本位置的构造主要可以根据功能原则和责任原则等原则来进行。企业构造成本位置的多寡,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部门数,应当注意既要使分类尽可能广泛,又要注意避免过度细分带来的核算成本的提高。

关于成本位置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其产生的效益种类分为主要成本位置(指所有与主要和直接为了销售的某些主要效益有关的核算区)和辅助成本位置(只产生间接效益)。后者又包括两类,分别是普通(一般)成本位置(为了所有其他成本位置服务)和具体(附属)成本位置(只为某个最终成本位置服务)。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其继续核算的类型分为预备(非独立)成本位置和最终(独立)成本位置。前者的成本数在分摊期结束后将被全部分摊完毕,后者的成本则直接加到成本承担者上。

在成本位置核算法下,有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是企业核算矩阵。该矩阵不仅反映了两种分类方法所分的成本位置间的关系,而且反映了成本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利用该矩阵进行成本核算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把各项成本进行分配,记入它所发生的成本位置;第二步是对其进行分摊,从发生的位置分摊到接受这项成本的位置;第三步是对其进行核算,在这一步通常还可以计算出实际发生的间接成本与核算间接成本之间的差额。

上述方法是德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成本会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名为“弹性边际成本法”(简写为GPK)的成本会计方法,近年来也受到美国人的推崇。

在GPK下,成本中心的设置与ABC下不同。它要求一个成本中心只能有一个经理,一个经理可以负责若干个成本中心,并且特别强调一个成本中心内业务的同质性,因此,其成本中心的划分是按照组织/责任/分组归类的原则来确定的,比ABC下的成本中心划分来得更细致。在ABC下,是一个经理人员只负责一个成本中心,但一个成本中心内可以包括几种作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费用需要在几种作业间分摊的情形。在GPK下,不仅这个问题可以避免,而且可按照成本中心建立预算和制订报表,这套程序与企业的整体组织活动结成一体,反映了一种整体的成本管理思想。

在GPK下,确定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标准与传统成本分配制度下也有所不同,传统上认为随着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是变动成本;GPK下则认为随着该成本中心的产出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变动成本。在GPK下,辅助部门把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向基本生产部门分配后,基本生产部门继续将其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处理。

假如有一个辅助生产部门甲(成本中心),为A、B、C三个基本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则A、B、C三部门需在期间开始前向甲提供预算,预计本期内需要甲向其提供的服务次数分别是X、Y、Z。如果当期甲的预算成本由固定成本E和变动成本F构成,则甲向这三个部门分配的预算成本将由各单位接受的服务次数和平均的分摊成本决定。并且,在本内,A、B、C三部门将甲部门转入的固定成本E视为固定成本(因为它与本部门的机器工时数无关),由内的12个月平均分摊。转入的变动成本F在编制预算时作为变动成本中的一项来记录。在各月计算实际发生数时,还要分别以已经分配来的变动成本数为基础,除以该部门预算的机器工时总数,以此为分配率(主要是为了保证各期的单位成本一致)乘以当期该部门的机器工时数,从而得出一个目标变动成本,最终与实际发生的成本数进行比较,得出差异数之后,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是GPK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它能促使人们提高责任心,尽力提高效率。

在对基本生产成本中心进行核算时,GPK把设备费用分配到产品上的做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GPK下设备费用以正常的生产能力(即设备制造者确定的生产能力的85%或者预期的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水平,以二者中较低者为准)为基础进行分配,计算费率时各年分母数相同。

从GPK下对两种成本中心成本的分摊可以看出,GPK是“成本拉动”分摊的一个典型,辅助生产部门按照基本生产部门提供的计划服务需求量来确定向基本生产部门分摊的变动成本“单价”和固定成本总额;而ABC则是一种“成本推动”分摊的典型,辅助部门知道基本生产部门需要多少服务,发生的成本直接由下游承担。两者比较而言,显然GPK法更有利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GPK下的损益计算书分层次反映了不同级别的成本和效益信息,可以让决策者很容易地发现经营的有效成本,十分有利于成本管理。不过,由于这种损益计算书完全是为了成本管理服务的,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其做适当的调整。

三、小结

前文对目前世界上成本会计的几种普遍受到关注并广泛应用的几种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可以发现这些方法各有优势。GPK重点关注的是通过成本核算把责任制贯彻到企业的最基层,它和成本位置核算法一样,十分强调成本具体发生地点的核算;而ABC更关注纠正产品成本被扭曲的问题,即使是引入时间因素的ABC方法关注的也只是改善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并不强调责任确定问题,责任中心的地位在ABC中被淡化,这可能也是其不能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成本会计作为向管理层提供相关信息的重要工具,势必要置身于一个更为广泛的战略性框架中,对基本的信息来源加以充分分析,为企业提供经营、战术和战略所需要的信息,这才是成本会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指导思想,过分地拘泥于细节,可能反而偏离了重心。

在我国企业具体引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免完全照搬导致食洋不化的倾向。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势,要找到适应企业自身的方法,一方面要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方法与方法之间的整合。事实上,成本会计方法创新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从不同的成功经验中吸取对自身最有价值的方面,并与本国和本单位的传统方法相融合,从而形成最适合本企业的方法。

第三篇:关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研究

关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研究

摘要:产品成本核算是工业企业会计的中心内容,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生产成本的控制应该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金,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文章将从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出发,通过费用的分类,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进行费用的结转,最终达到核算工业企业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成本会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

一、引言

产品成本的核算是对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核算,这样就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在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应该对产品的生产耗费制定消耗定额、编制生产计划,并按照生产消耗定额和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通过考核和分析消耗定额及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这个方面来说,成本核算方面的内部控制问题应该成为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工作不仅可以防范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差错,保护资产安全,而且也是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1]。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概述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由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2]。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成本核算就是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信息[3]13。成本核算不仅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贯彻执行以下要求: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

(一)产品成本项目

为了便于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支出。

4.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为成本项目,便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可以考核各项费用定额或计划执行情况,查明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业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第一,生产费用的核算;第二,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三)成本核算——品种法

1、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亦称简单法,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如发电、采掘等生产。在这种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不可能活着不需要划分为几个生产步骤,因而也就不可能或者不

需要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2.品种法的帐务处理基本程序

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在产品盘存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计算在产品盘盈、盘亏或毁损价值,并从有关费用中冲减盘盈价值,将盘亏或毁损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根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明细帐记录,编制费用分配表,分配各该项费用;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登记管理费用明细帐,归集和结转管理费用;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甲、乙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根据甲、乙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成本,汇编产成品成本汇总表,结转产成品成本[3]103-113。

(四)成本核算——分步法

1.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因为在这些企业中,产品生产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生产步骤进行。例如,纺织企业生产可分为纺纱、织布等步骤;冶金企业生产可分为炼铁、炼钢、轧钢等步骤;机器制造企业生产可分为铸造、加工、装配等步骤。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往往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产品成本,提供反映各种产品及其各生产步骤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资料。

(五)成本核算——分批法

1.分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用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器制造、船舶制造、精密工具仪器制造,以及服装、印刷业等。在这种生产类型企业中,由于生产多是根据购货单位的订单组织的,因此,分批法也称订单法。

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一)成本的作用

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耗费,即资金耗费进行补偿。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是用自身的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的。而成本就是衡量这一补偿份额大小的尺度。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后,必须把相当于成本的数额划分出来,用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费。一样,才能维持资金周转按原有规模进行。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成本既然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指标,因而可以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监督、考核和分析等来促使企业以及企业内各单位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成本是指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商品经济中,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价格应大体上符合其价值。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都应遵守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但在现阶段,人们还不能直接计算产品的价值,而只能计算成本,通过成本间接地、相对地掌握产品的价值。因此,成本就成了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努力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必须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成本是主要因素之一。

(二)成本核算在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它是项目进行成本预测,制定成本计划和实行成本控制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一样,其获得都需要成本的。在经济建设初期,企业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管理,不愿分配资源于成本核算管理。但到了行业发展成熟期,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企业管理要竞争力,如果不重视信息管理,忽视成本核算工作,企业在竞争中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进成本战略,优化资源信息,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它又是施工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基本依据。通过成本核算,一方面可以显示前一阶段的具体成本管理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成本核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对照找出偏差,为下一步的成本监控、成本纠偏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成本核算,为施工生产、施工技术和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相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4]。

五、结语

我国的工业企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仍有许多的不完善之处,这也给我国工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层阴影。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的发展,并对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等工作加以指导,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给以支持保障。而企业则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技术保障,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责任制体系,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成本的核算,可以让企业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并且进行有效的规

划,这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我国工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5]。

参考文献

[1] 乞金根.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内部控制措施[J/OL].现代商业杂志社,2012-12[2014-4]..[2] 纳税服务网.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及要求[EB/OL],2007-4[2014-4]..Study on the cost accounting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stract: Product cost accounting is the core conten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accou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st management, so the production cost control should become the enterprises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save money,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arious cost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st accounting, use of certain methods of cost of transaction cost, achiev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ccounting objective.Keywords: Industrial enterprise;cost accounting;cost accounting

第四篇:调研背景、意义及方式

调研背景、意义及方式

背景:

(1)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使得很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专业上。有的学生如果所学专业在就业方面不是很热门还会选择辅修或修双学位,这样上课和写作业就占用了大量时间,阅读量肯定会减少。

(2)这些年网络得到了迅速普及,分散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大学生一般都经历过严厉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重视课外教育,而且上大学后这种压力的减小也有可能减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

意义:

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代勤奋拼搏,为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而奋斗。一大部分学生在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后,在大学里尽情地挥霍自己的青春。上网、谈恋爱、社团活动、兼职、聚餐出游等等成了大部分学生的课外生活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在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呢? 这个调研项目就是为了调查以松江七校作为调查对象,看看大学生们上大学之后的阅读情况。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松江大学城七校采访教师:对现在大学生阅读情况的看法横比纵比: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对比,专业之间对比上网查阅数据:大学生阅读时间比例书店和报刊亭走访:书籍类型销量

第五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核算有何方式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核算有何方式

1、原材料的购进

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该填制材料入库单,将原材料入库。

单到货到: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在货到发票账单未到的情况下,月末应该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填制入库单暂估入账,到下月初用红字做与暂估入账相同的会计凭证冲回,发票账单到后按正常的材料入库处理。

货到单未到,月末时:

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入账)(入库单)

贷:应付账款――暂付应付账款

次月初: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红字)

单到后付款时: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2、原材料的领用

领用原材料时填制材料出库单,根据材料的用途,按实际成本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出库单)

贷:原材料

3、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成本包括: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费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

(3)其他直接费用。

(4)制造费用是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下载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本核算方式研究背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

    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前,如何改进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摆在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试就世界范围......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5篇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新城中心校科研中心执笔人:张亚萍 弹指一挥间,伴随着“十一五”的春风我们新城镇中心校的科研工作已经,经过了五年的教育教......

    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背景 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而又缺乏语言环境的初一学生来说,第一个难题就是记不住英语单词,或是暂时记住了,过一段就又忘了。这是因为初学英语的人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英......

    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背景: 学校数学教育开始“求新变异”,更具“前瞻性”,其主要任务不仅在于传递固有文化为满足,更积极强调对未来充满“挑战性”、“暂时性”、“多样性”及“新奇性”的......

    汽车背景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纷纷以各种方式(合资、合作、独资等)进入中国市场。正是由于各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表现出的空前的本土......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1法国大革命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11·法国大革命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10/07 教学......

    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研究论文(合集五篇)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和污染,如2013年以来愈加凸显的霾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政府采取了如限号出行、......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论文[共5篇]

    第一篇: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一、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主要措施(一)在临床科室建立二级库制度公立医院要想解决费用分摊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临床各个科室建立起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