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

时间:2019-05-13 06: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

第一篇: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

【发布单位】商务部等15部委 【发布文号】商运发[2004]198号 【发布日期】2004-04-29 【生效日期】2004-04-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商务部

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农业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统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关于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的通知

(商运发[2004]1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厅(局)、经贸委(商委、商业局、内贸办、财贸办)、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计委)、公安厅(局)、财政厅(局)、铁路局、交通厅(委、局)、农业(农牧渔业、农林、畜牧、渔业)厅(委、办、局)、卫生厅(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海关总署驻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厅(局)、统计局、食药监(药监)厅(局)、粮食局:

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农业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统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关于《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

二OO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

商务部 中宣部 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财政部 铁道部 交通部 农业部 卫生部 海关总署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统计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粮食局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消除因突发事件引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和部门分工

(一)组织领导。

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应急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为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分工负责、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成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由商务、宣传、发展改革、物价、公安、财政、铁道、交通、农业、卫生、海关、工商、质检、统计、食品药品监管、粮食等部门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协调小组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市场供应工作,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部门分工。

商务部门牵头负责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具体负责市场供应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部门衔接,做好肉类、食糖、边销茶等商品的储备管理及市场调控工作,完善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建设,会同海关、质检等有关部门组织部分重要商品的进口;宣传部门做好新闻媒体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方式组织宣传报道;发展改革部门及粮食部门负责国家储备粮、油的投放和市场供应,组织粮油企业做好加工销售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及时协调应急处理所需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综合运输协调,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或者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生活必需品供应场所的治安秩序,及时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财政部门保障市场供应应急事项所需的合理费用及时到位;铁道、交通部门根据调运方案,及时组织应急商品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农业部门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供应,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对食品流通及生产经营的卫生监督管理,并处理食品污染及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工商部门负责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市场监管,查处流通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严厉查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类违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秩序;质检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流通环节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查处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和生产、流通环节的计量违法活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

二、市场异常波动的级次

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是指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蛋品、水产品、食盐、食糖、边销茶和卫生清洁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范围内引起抢购,导致一类以上的商品价格一周内上涨30%以上或出现较大面积商品脱销。粮食、食用油市场异常波动级次划分按照《全国粮食应急预案》(另发)有关规定执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市场异常波动按照影响范围大小分为二级:一级为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全国或跨地区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二级为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地市(区)或一个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内跨区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市场异常波动:

1.在1个以上直辖市发生市场异常波动;

2.在2个以上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发生市场异常波动;

3.在相邻省份的相邻区域有2个地级以上城市发生市场异常波动;

4.在数个省(自治区)内呈多发态势的市场异常波动;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一级市场异常波动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市场异常波动:

1.在1个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发生市场异常波动;

2.在1个省、自治区内2个以上地级市发生市场异常波动;

3.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二级市场异常波动的。

按照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权限原则,粮食、食用油的应急工作,由发展改革委、粮食局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按照《全国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市场异常波动的应急工作,属于一级市场异常波动的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属于二级市场异常波动的由省级商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各级次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后,各级商务部门都必须按程序以最快的速度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商务部报告,同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并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发生一级市场异常波动时,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启动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发生二级市场异常波动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人民政府商务等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市场异常波动的监测

为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市场异常波动,对大中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进行监测并实行信息报送制度,监测范围和报送时间由商务部确定。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有关地级市商务部门负责督促定点监测企业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有关数据资料。

各地商务部门除做好重点企业信息监测工作外,还要深入当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综合超市和其他商品销售场所,现场检查生活必需品价格、供应变化情况。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必须依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商务部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同时抄送有关部门。

四、市场异常波动的报告及确认

大型批发、零售企业如出现抢购,导致一类以上的商品价格一周内上涨30%以上或出现断档脱销现象,应当在1小时内向当地商务部门报告;监测到市场异常波动或接到报告的商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商务部门和商务部报告,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经核实确证为二级市场异常波动的,省级商务部门应在核实确证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商务部报告,立即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周边地区商务部门通报情况,商务部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商务部门发布黄色预警警报。如确证为一级市场异常波动的,商务部应在核实确证后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并抄送有关主管部门,立即组织有关单位研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商务部门发布红色预警警报。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市场异常波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一)宣传部门及时协调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政府负责人或商务部门负责人向社会通报市场供求状况,消除消费者心理恐慌,正确引导消费;

(二)商务部门督促流通企业与生产者、供应商积极组织货源,动用商业库存,保障市场供应;

(三)从周边未发生市场波动的地区紧急调运商品,进行异地商品余缺调剂;

(四)动用储备物资投放市场。首先动用地方储备物资投放市场,当地方储备物资不足时,再按规定权限组织动用中央储备物资投放市场;

(五)当国内资源不足时,迅速组织进口;

(六)按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前的合理价格紧急调集生活必需品、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

(七)在情况特别严重时,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暂时实行统一发放、分配和定量销售。

六、保障措施

(一)国家建立粮食、食用油、食糖、食盐、肉类、边销茶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应建立相应的地方储备制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商业企业应保留必要的企业周转储备。

(二)公安、工商、质检、发展改革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谋取暴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必要时实行价格干预措施或紧急措施。

(三)建立应急商品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快速通道”,不得乱设关卡进行检查,确保应急商品运输畅通。

(四)按照各级政府指令组织调运、投放应急商品发生的各项额外费用,分别由各级财政合理补助,以形成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市场调控机制,稳定市场应急商品供应。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商务部、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

【发布单位】商务部、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药监管局、认监委、标准委、全国供销总社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10-23 【生效日期】2006-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商务部

商务部、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全国供销总社关于联合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宣传、科技、财政、铁路、交通、卫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环保、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供销合作社,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商务部、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全国供销总社13部门决定联合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三绿工程下乡”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当前,广大农村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食品质量鉴别及安全消费等有关知识,致使部分上市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仍然超标,从源头防止农产品污染任务繁重。另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食品消费主要是价格优先,加之农村市场是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一些农民购买食品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食品卫生质量存在严重隐患。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三绿工程是科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创新。它运用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先从提倡绿色消费抓起,然后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从而引导绿色生产,最终实现对食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推进“三绿工程下乡”,一方面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口,能有效防止不卫生安全食品进入市场,大幅提高上市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有利于普及食品安全和科学种植养殖等知识,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和安全消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地商务、宣传、科技、财政、铁道、交通、卫生、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环保、食品药品监管、供销等部门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推进“三绿工程下乡”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紧围绕 “三绿工程下乡”主题,扎实开展“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

“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在已采取的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三绿工程下乡”这个主题,在11月20日―12月20日期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以从源头防治农产品污染、积极推动良好农业规范(GAP)实施、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引导农民安全消费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宣传月活动的积极性;要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逢集日”现场咨询、农村骨干专题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政府工作部署、新闻媒体宣传、名优产品展示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系统宣传三绿工程的理念和食品安全、农业生产、安全消费等有关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生产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意识和科学鉴别、选购食品等技能,形成不生产加工、不贩卖销售、不购买食用不安全食品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三绿工程及各地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在政府与群众、城市与农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架起连心梁;要加强对农村消费者权益维护的知识普及,指导和引导农民学会购买食品时要查看食品经营证照、索要发票及相关票据,发现问题食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加强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三、集中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为广大农民创建放心购物、安全消费的市场环境。

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是净化农村食品市场、保障农民消费安全的重要措施。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县、乡镇、村商业网点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改造和发展现有零售网点,建立适合农民生活生产的便民店,推动连锁经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安全消费零售网络。同时,要在春节前夕组织农村食品流通企业集中开展一次清仓查库活动,重点清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渠道、包装质量和食用农产品认证标志等情况,清查方式以企业自查与政府部门抽查相结合,对清查出的卫生质量有问题的商品,要督促依法进行销毁,不得上市销售。各地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市场、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类食品批发部、集贸市场和个体商贩及小食品店、小作坊等,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执法检查时要做到“六查六看”:一是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非法出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二是查进货发票,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票等票证;三是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四是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五是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行为;六是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包括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是否履行了对进场经营者资格审查的义务,经营场所内部质量制度是否健全。

四、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优质农产品进城,促进农民增收。

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有效途径。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大力组织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为优质农产品进城提供快捷通道;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供需企业网上直供平台,鼓励农村连锁超市、大型消费单位与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网上直供关系,进一步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要认真贯彻交通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373号),进一步做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工作,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合理规划进城线路,清除城乡流通壁垒;要重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支持鼓励发展流通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商务、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经纪队伍培育培训和业务指导,为农村经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其更好地为农产品流通服务。

五、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保三绿工程下乡取得实效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把推进“三绿工程下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来抓,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周密安排,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认真做好三绿工程下乡的各项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建立与农民沟通对话机制,随时听取农民的意见和要求,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消费安全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加大对改善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状况的投入,加强农村食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确保三绿工程下乡取得实效。

“三绿工程下乡”各项活动结束后,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办公室将对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对精心组织并切实取得实效的地区和单位予以通报表扬。请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时总结“三绿工程下乡”活动,并将总结材料于2006年12月底前报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

联系人: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 颜金华 王晓飞

电话:010-85226372 85226350 传真:010-65252187

E-mail: jiancechu @ mofcom.gov.cn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写写帮推荐)

【发布单位】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

【发布文号】交公路发[2006]373号 【发布日期】2006-07-15 【生效日期】2006-07-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部

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完善“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6]373号)

2005年以来,各地交通、公安、纠风、农业、商务、发展改革、价格、经贸、财政等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七部委《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交公路发[2005]20号,以下简称《方案》),按期建成了全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的重要意义

在全国建立顺畅、便捷、低成本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实现省际互通,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交通、公安、纠风、农业、商务、发展改革、价格、经贸、财政部门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立和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组织好、实施好、落实好。

二、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线路建设,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的主通道,在运输能力、通行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为提高“绿色通道”网络的运行效率,各地交通、公安、纠风、农业、商务、发展改革、价格、经贸、财政部门,要在确保“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与“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线路平行的已建成高速公路纳入网络。线路的具体走向见附件。

三、加强维护管理,保证网络畅通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现有通道网络的日常养护管理,及时修复路面病害,做到路况良好、路容整齐、标志明显、绿化美化、安全畅通。要加强通道网络的交通管理,特别是对施工、易堵路段,要加大疏导力度,方便车辆通行,减少交通延误。要通过完善“绿色通道”建设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把“绿色通道”建设成为路况良好、通行有序、安全高效、依法运输的安全路、文明路。对超限违法行为车辆和驾驶人,要将有关信息及时转递给有关部门,对于属于本省(区、市)的车辆和驾驶人,转递时限不得超过30日;对于属于外省(区、市)的车辆和驾驶人,转递时限不得超过40日。对于超限超载违法记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货运法规、货物装载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并给予考核。

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安全

各地要把维护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交通安全,作为“绿色通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完善“五纵二横”绿色通道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交通安全。各地交通、公安等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通道”恶劣天气的交通安全工作,建立、完善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天气、公路通行条件等情况。要按照雾天能见度和冰雪路面的实际通行条件,规范工作程序,实行限速、限车型通行、间断放行、封闭道路等分级交通管制办法,提高恶劣天气下公路的疏堵保畅能力,确保“绿色通道”交通安全。

各级公安部门要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规定,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严格查处超速、客车超员等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依法记分。要严厉打击“车匪路霸”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绿色通道”良好的交通秩序。

五、确保线路连续,消除政策差别,实现省际互通

各地要加强与相邻省份的沟通和协调,保证省际间通道线路互通,不得出现断续现象。在通道沿线的省际交界和公路名称发生变化处以及沿线主要出入口或交叉口处,要设置样式统一的“绿色通道”标识标志,以方便驾驶人员识认。

同时,要切实消除对过境车辆的政策差别。在国家规定的“五纵二横”全国绿色通道网络线路上,对不同省(市、区)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应当坚持同等对待,享受同样的通行费政策优惠,不得实行省内外差别政策。目前省内外政策差别尚未消除的省份,今年年底前必须调整到位,实现省际互通。

六、严厉打击伪造和假冒“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行为

近年来,使用伪造“绿色通道”通行证或假冒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现象十分严重,给绿色通道政策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各地要严格按照七部委联合发布的《方案》的要求,统一政策,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全国从未发放统一的“绿色通道”通行证,各地目前制发的“绿色通道”通行证要取消。凡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货运车辆,不以“绿色通道”通行证作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证明,必须凭装载货物或货单享受优惠政策,并按指定车道通过收费站,同时积极配合公路收费站(点)做好运输产品的核验工作。凡明显违法装载、拒绝通过指定车道,或拒不接受查验的车辆,不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对于使用伪造“绿色通道”通行证的,执法人员要当场收缴。

七、广泛宣传教育,加强源头管理

广泛开展保障“绿色通道”畅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各地要通过电视、电台、报刊、杂志,或发放宣传单、设置公告牌等方式,加强对广大群众和驾驶人员进行政策法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通道”建设氛围。特别是要让驾驶人员知道,只有合法运输业户才能享受“绿色通道”的便利畅通和优良服务,超限超载等违法运输业户不仅不能享受优惠政策,而且将受到严厉处罚。

各级公安、交通、农业、商务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加强对鲜活农产品运输源头管理。在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货运集散地,要主动与货主单位、承运单位和批发市场建立联系,向承运单位和人员宣传有关政策规定,使他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依法装载、合法运营。同时,要加强路面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上路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他们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保证“绿色通道”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八、强化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公安、交通和纠风部门,要坚持组织明察暗访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条件的省份可从社会上聘请义务监督员,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司机、车主的投诉和社会反映的“三乱”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对不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妨碍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畅通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依法查处,并要追究直接领导的责任。

附件: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路线走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二○○六年七月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

【发布单位】商务部等

【发布文号】商信用发〔2008〕286号 【发布日期】2008-07-28 【生效日期】2008-07-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外汇局、贸促会、企业联合会、消费者协会关于开展2008年“诚信

兴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商信用发〔2008〕2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规办、商务主管部门、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卫生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广电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外汇局,海关总署广东分属、各直属海关,贸促会、企业联合会、消费者协会(委员会):

为深入推动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外汇局、贸促会、企业联合会、消费者协会决定,自2008年9月1日至9月30日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宣传月活动)。

现将《2008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将宣传月活动办出特色、办出声势、办出成效。

附件:

1、2008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方案2、2008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统计表(略)

商务部 中宣部 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广电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外汇局 贸促会 企业联合会 消费者协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教育部、民政部、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发布文号】发改社会[2008]2464号 【发布日期】2008-09-12 【生效日期】2008-09-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文化部、民航局、国家文物局、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进

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发改社会[2008]24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宣传部、财政厅(局)、旅游局、教育厅(局)、民政厅(局)、建设厅(委、局)、交通厅(委、局)、文化厅(局)、文物局、党史研究室、各铁路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有关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红色旅游工作,经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开展有关工作。

附: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宣部

财政部

国家旅游局

教育部

民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

文化部

民航局

国家文物局

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党史研究室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