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5篇

时间:2019-05-13 06:4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第一篇: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理论复习题

一、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试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及其意义。

2、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迷信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坚持无神论的重大意义。

3、试述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5、试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意义、现状、指导思想以及方式。

6、试述产权、产权制度的含义,并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要性。

7、试述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方法、措施及重要意义。

8、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企业规模偏小,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9、试述当前农民工问题的主要表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义及对策。

10、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特征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1、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这一现象,并指出这一趋势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2、1926年斯大林在论述中国革命的前途时曾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请根据斯大林的论述,分析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3、阐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14、中共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令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取得了哪些积极的思想成果。为什么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

二、材料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下面是选自《实践论》中的材料: 材料1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材料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3

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材料4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材料5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怎样?(2)结合材料4、5,作者认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个飞跃所必须具有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3)结合材料1、2、3、4、5,作者在《实践论》中论述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哪一个观点本题没有材料。

2、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

三、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材料2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A)先行邀请国民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适宜地点开一代表会议,工商如何加邀其他各革新团体,及如何进行。

(B)运动倾向共产主义的议员,在国会联络真正民主派的议员,结合民主主义左派联盟。

(C)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工会、农民团体、商人团体、职教员联合会、学生会、妇女参政同盟团体、律师公会、新闻记者团体等,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3

“(二)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的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并通此决议。

(八)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态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2、3,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有何变化?

(3)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的意义所在。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2

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要增强全民族的水患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把兴修水利这件安民兴邦的大事抓紧抓好。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3

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要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生态工程建设要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要把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封山育林。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切实保护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植被。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和围湖造田。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治理草原退化沙化碱化,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加强沿海水域环境和渔类资源的保护。制定鼓励政策,推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的承包、租赁和拍卖,加快开发和治理,切实保障开发者的合法权益。l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l中恩格斯的论述?为什么说“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1998年夏天发生的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什么?(3)面对我国经常发生的洪涝灾害,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4)在农业方面,我国应采取什么主要措施?(5)结合材料1、2、3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哲学意义。

4、下面是一组社会保障方面的材料: 材料l 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定位在“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筹结合”。

材料2

1998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总体上已经入不敷出,当年收入为1459亿元,支出为1511·6亿元,赤字52.6亿元,当年底滚存节余的养老保险基金较上年下降了10.4%,减少到611·6亿元;1999年上半年则有26个省市收不抵支,期末滚存养老金继续减少到不足500亿元。与此同时,截止1999年1 2月,全国累计拖欠养老保险金1 60亿元需要补发。到1999年底,我国共有1.23亿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但是,占人口总数70 9/6的农村人口,包括1.3亿乡镇企业职工,和2000万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3200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基本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材料3 从社会保障负担看,对中国10大城市508家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保险福利费用支出占工资比例为57.66%和50.33%,中外合资企业为20.29%,集体企业为1 8.74%,私有企业为18.1%。

材料4 目前,多数地区仍由企业发放养老金,只有少数地方由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按数额计算,目前社会化发放率只有40%,按对象计算则只有36%。

材料5

全国只有3个省市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费统一、基金统一调剂和管理的省级统筹制度,25个省市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且各省用于省级调剂的基金仅占养老金支付的1%左右,有关部门测算,养老基金平均回报率扣除通货膨胀后,实际收益率为负数。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4与5,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2)分析材料l,指出近两年来劳动保障部门将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定位在“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帐结合”的积极意义。

(3)结合材料2、3、4与5,指出从现在开始,继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哪五个方面着手。

5、在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上: 材料1

近代工业文明提出‘‘向自然宣战’’的口号,人类在获得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较大地破坏了环境,造成许多全球性问题。

材料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如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南北差距愈来愈大,所以在世界某些地方出现反经济全球化运动,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3

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一种新的思想,它要求经济发展与整个环境发展相协调,当代人的发展与未来人的发展相协调,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相协调的。材料4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迅速前进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消除、缓和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尽可能使更多的人都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这是世界上最大多数人之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共存和号赢。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比较材料1与材料2,说明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合理性和片面性。(2)比较材料1、2、3,说明可持续性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3)比较材料1、2、3、4,说明共存共赢的哲学依据。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 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材料2 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材料3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好人口资资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对此,全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消极畏难的情绪,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继续坚持不懈地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抓紧抓好。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简述世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2,回答我们如何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3)根据材料3,简述中国政府解决人口和资源矛盾的思路。

7、下面是一组关于跨国公司方面的材料: 材料l 花旗银行1990年资产总额为2306亿美元,在同旅行者集团合并后,于1999年一跃而达到6686亿美元,也增长了近2倍。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前,1 990年波音公司的资产只有126亿美元,合并后199 9年达到366亿美元。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后在美国飞机制造业已无竞争对手。人们认为美国正在出现“新垄断经济”。

据统计,在1985年到1995年间在美国正式登记注册的联合研究机构有575家,大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IBM和AT8&T公司是多个研究项目的参与者,由于它们的业务是多元化的,并参与许多产品的联合研究与开发,这就为它们在许多领域垄断技术市场提供了机会。

材料2 199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达5947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占92%,同期,发达国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604亿美元,占全球引进外资的比重占72 %。

在1998年对美国投资增长超过8倍,德国增长4倍,这两国的投资要占1998年美国引进外资的60%。

1999年欧洲对日投资激增。受雷诺公司收购日产汽车公司的影响,欧洲投资已占日本引进外资总数的79%,而1998年同期为33%。

材料3 美国《商业周刊》根据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排列出1999年全球1000家市场价值最高的公司,其中美国为494家,比1998年增加19家,比1990年增加170家。1998年世界盈利最多的10家大跨国公司中,美国占了8家。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当今跨国公司为追求垄断而采取的两种形式是什么?(2)根据材料2、3,当前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是什么?(3)通过分析以上材料,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是什么?

8、下面是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问题上的材料: 材料1

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转引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材料2

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语词“。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

摘自《小逻辑》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

(1)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

‘、(2)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

(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9、阅读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2

“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指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庐山会议‘反右倾’,再到八届十中全会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3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那个时候,党和群众心连心,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比较高,社会风尚好,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作。所以,尽管遇到困难,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渡过。经济上发生过问题,但总的说还是有发展。充分肯定成绩,同时也要讲到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庐山会议的错误。总的说来,我们还是经验不够,自然也有胜利之后不谨慎。”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当时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向。

(2)根据材料2指出当时党的指导思想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3指出对十年探索的总体评价。

第二篇:园林建筑设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园林吧

园林吧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山西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山西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t’表示什么? ①字符串常数

答案:④

2、对宏定义不正确的描述是哪一个?

①在进行宏定义时,可以引用已经定义的宏名,可以层层置换 //可以引用已经定义了的宏名,可以层层置换 ②宏名的有效范围包括本文件的任何位置

//宏名的有效范围定义命令之后到本源文件结束,可以用#define终止宏定义的作用域

③宠定义不是语句,不必在行末加分号 //是预处理定义语句

④对程序中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即使与宏名相同,也不进行置换

3、若定义static char s[20]=”computer”;则执行语句x = strlen(s);之后,x的值为多少?

①20

②9

③8

④19 //strlen函数计算char*型字符串的长度的时候,并不包含末尾的;

4、以下哪一个表达式取值是正确的? ①6>5结果为6 ③6||5结果为7

5、如定义

enum weekday {one, two, thr, fou, fiv}; enum weekday working;

以下哪个是不正确的枚举变量的使用? ①working = thr;

②working =2;③working =(enum weekday)2;④working =(enum weekday)(5-3);//不能对其赋值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①sizeof(char)是结果为整型的表达式 ②sizeof(char)是一个不合法的表示形式 ③sizeof(char)是一种函数调用 ④sizeof(char)是结果为实型的表达式

②标识符

③变量

④字符常量

②6&&5结果为7 ④6<5结果为0

二、阅读程序,并回答问题

1、下列程序的输出是什么?

# include void main()﹛

char * aplha [6] = ﹛“ABC”,“DEF”,“GHI”,“JKL”,“MNO”,“PQR”﹜; char **p;int i;p = aplha;for(i = 0;i<4;i++)printf(“%s”, p[i]);printf(“n”);﹜

//输出结果 ABCDEFGHIJKL 刚好是字符串数组里面的前四个元素的内容连接起来

2、下列程序为什么无法将用户输入的三个整数按从小到大排序输出?应该如何修改?

# include void swap(int x, int y)﹛

int t = x;x = y;y = t;﹜ void main()﹛

int a, b, c;scanf(“%d, %d, %d”, &a, &b, &c);if(a>b)swap(a, b);if(a>c)swap(a, c);if(b>c)swap(b, c);2

printf(“%d, %d, %d”, a, b, c);﹜

//函数swap采用值传递,虽然将形参x和y交换了,但是并不影响到实参。将值传递改成指针传递就可以了。

C函数参数采用值传递方式,虽然swap函数将形式参数x和y的值进行了调换,但是影响不到相应的实在参数。所以在主函数中,通过调用sawp函数调换a和b(或a或c,或b和c)的值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

修改:(1)

void swap(int *x, int*y)﹛ int t = *x;*x = *y;*y = t;﹜

(2)主函数

if(a>b)swap(&a,&b); if(a>c)swap(&a,&c); if(b>c)swap(&b,&c);

3、假设系统为基本整型量分配2个字节,为字符型量分配1个字节。下列程序完成的功能是什么?

# include union ﹛

int n;char ch [2];﹜u;void main()﹛

int m;scanf(“%d”,&m);u.n = m;printf(“n%u, %u”,u.ch[0], u.ch[1]);3

//该程序的功能,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值的高字节和低字节,并按照任意整数的低字节和高字节分别输出。

三、程序设计题

假设一个文本文件中保存着100个整数,请将这100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到另一个文本文件中去,并且在新文件中每10个整数占一行。源文件名和目标文件名通过命令行参数获取。

分数分配: 变量定义

文件打开

文件读 排序

文件写

命令行参数处理

文件关闭

# include 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

FILE *fin, *fout;Int a [100], i, j, t;if(argc!=3)﹛

printf(“ You forgot to enter a filenamen”);return;﹜

fin = fopen(argv[1], “r”);fout = fopen(argv[2], “w”);for(i = 0;i<100;i++)fscanf(fin, “%d”, &a[i]);for(i = 0;i<99;i++)for(i = 0;i<99-i;i++)4 if(a[j]>a[j+1])﹛t = a[j];a[j] = a[j+1];a[j+1]=t;﹜ for(i = 0;i<100;i++)﹛

if(i%10 = 0)fprintf(fout, “%s”, “n”);fprintf(fout, “%d”, a[i]);﹜ fclose(fin);fclose(fout);﹜

第四篇: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考试科目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

(一)填空题。(共23小题,30个空,每空1分,总30分)

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

2.西周时期,周天子分配给人民土地的分配制度是。

3.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4.中国古代门窗上常有刻五只蝙蝠的木饰,这一图案表达了 的寓意。

5.《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一分类是根据 而分的。

6.玄言诗,始于正始,大盛于,内容上阐述。

7.《春秋》、《左传》主要反映 思想,而《战国策》主要表现 思想。

8.“五十步笑百步”一词出自 的作品。

9.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其“新”主要体现在。

10.诗、词原初在题材内容上各有自己的领地,诗歌界域宽广,而词多言。

11.十七年的诗歌中有 的《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 ”的形式,两行一节,曲调悠扬,节奏活泼。

12.现代作家中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小说家是。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 《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 》、《奥塞罗》、《 》、《麦克白》等。

15.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 》,塑造了一个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人物形象,用以批判当时在欧洲盛行的骑士小说对人们的毒害。

16.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是一个 的典型形象。

17.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 和传说。

18.跨文化交际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它的理论与材料来自于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

19.人类交际的5个阶段是:语言的产生; ;印刷技术的发明; ;跨文化交际。

20.低语境文化指:。

21.根据Hofstede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的研究,在个体主义方面占首位,而 在男性特征方面占首位。

22.刻板印象指:。

23.“跨文化交际”在英语中的常见表达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共15小题,每题1分,总15分)

1.唐代设立了进士科,开始用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的制度就确定下来。()

2.古代宗法制度中的继承制主要是指长子继承制。()

3.贴门神、祭灶君都是道教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

4.《聊斋志异》是章回体小说。()

5.《史记》为突出一个人物的主要特征,在处理人物材料时常采用互见法的形式,把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6.《金粉世家》的作者是张恨水。()

7.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的主要是论语派。()

8.安娜是十九世纪俄国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下层妇女形象()

9.“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即主张戏剧创作要遵守情节、时间、地点的“整一”。()

10.《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的原因是逃避“冒名借债”的责任。()

11.在英语口语中,从正式的到随便的称呼,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最不能容忍的是学生坚持用老师的姓来称呼老师。如果只叫姓,那是绝对错误的。()

12.下面的对话发生在东南亚留学生和中国汉语教师冯志宏(化名)之间:

东南亚留学生和他们的中国老师冯志宏在街上相遇,他们老远就打招呼说:冯志宏老师!冯志宏老师!

对话中画下划线的话犯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13.下面是一则跨文化交际实例:

香港法庭审讯中的翻译:

犯罪嫌疑人的一句原话(广州话):“几大就几大!”(意思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含意是“我豁出去了!”表示要动手行凶的话语。)

法庭译员译为:“How big is how big!”

画下划线的话犯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14.跨文化交际应该包括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的代表的时候才有意义。()

15.在任何语言中,摇头表示Yes,点头表示No。()

(三)简答题。(共4小题,总35分)

1.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9分)

2.阅读李白和苏轼同写庐山的诗,结合这两首诗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异同。(9分)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您怎么看待《祝福》里祥林嫂的悲剧?(9分)

4.任何文化的观念部分都很隐蔽,中国文化也一样。请你举出至少两种中国文化的典型观念,并举例予以阐释。(8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3.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

4.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5.当前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6.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

7.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8.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

9.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10.一般认为,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2.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3.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指注意的分散现象。()

4.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5.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教师专业的知识基础。()

6.教材就是教科书。()

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8.应试教育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进而产生诸多弊端的那种教育的概括。()

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10.语言测试中“准不准”问题属于效度问题。()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

A.幻觉 B.联觉 C.错觉 D.感觉

2.记忆过程的开端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3.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紧张 C.焦虑 D.心境

4.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指气质的()。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可塑性 D.向性

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主观决定论

7.学校产生于()。

A.教育产生之时 B.原始社会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8.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A.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B.只有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所以必须提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C.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交往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D.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9.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不具有阶级性特征的教育是()。

A.当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10.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是()。

A.直接法 B.阅读法 C.语法—翻译法 D.听说法

三、材料分析与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的基础上,运用有关原理写一篇文章。

体裁:论说文。

字数:1000个以上。

具体要求:

A.思想健康,观点正确,内容充实。鼓励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B.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C.注意文章的逻辑和文采;语言文字规范,行款正确,卷面整洁。

微笑道歉

郑一楠

2005年10月的第三个周末,在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操场,中国学生和韩国学生进行了一场不太正式的篮球比赛。

由于对方球员的动作比较大,所以比赛气氛不是很融洽。在前10分钟里,双方已有小摩擦。一会儿,一场冲突终于发生。

我方球员许杰在争抢篮板球落地时手肘顺势向后摆动,无意中击中了韩国一个高大球员的嘴部,致使其受伤流血。这时许杰急忙上前致歉,并表示自己是无心之失。

对方球员可能是受比赛气氛的影响,显得十分气氛和暴躁,并不住地大声叫嚷。

见对方仍然很生气,许杰再次带着微笑向他表示歉意,想平息事态。

然而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招致对方更加愤怒,并大声问道:“你笑什么?好笑吗?”

由于事态紧急,双方多名同学隔开了他俩。

许杰见道歉无效,对方又非常激动,已显出暴力倾向,便最后微笑致歉一次,离开了球场。

谁知对方情绪异常激动,一边叫嚷着,一边意图使用暴力。幸亏众人奋力阻拦,才避免了冲突升级。

第五篇: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

[]

一.文献题(12×4=48分)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4.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二.简释题(8×8=64分)1.道法自然 2.得意忘象 3.六家七宗 4.一心开二门

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6.《明夷待访录》 7.《新唯识论》 8.质测即藏通几

三.论述题(19×2=38分)1.二程“天理”思想评述 2.象山“本心”思想评述

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

先秦部分

早期 ☆☆☆☆ 绝地天通 99

和实生物——史伯 01 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倍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史墨 02 “物生有两”——史墨 03 孔子☆☆☆☆☆☆★★★★ 忠恕之道98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99 颜渊问仁 02 为仁由己 02 孔子的中庸思想述评 04 儒家“中和观”简析 06 和而不同 0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08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09 孟子☆☆☆☆☆☆★★★9 四端00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 02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 03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 03 浩然之气 04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 04 良知 07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07 简论孟子的“尽心知天”说。07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09 老子★★★★★★★★ 8 老子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地位98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其贡献与局限 0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00 道法自然 02 玄览 04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 04 反者道之动 06 0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9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09 庄子★★★★★★ 6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消遥游》 03 物无非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齐物论》 03 坐 忘 04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 05 “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知北游》 07 “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知北游》 08 《齐物论》09 《周易》★★★ 3 见几而作,不俟终日00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系辞》 05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易传》 06 《礼记》★★★★ 4 慎独99 《中庸》 03 天命之谓性 0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06 子曰:“素隐形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 06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 09 墨家、墨辨★★★★★★★★★★★三表法98 02 02/2 03 09 以名举实 《墨经》01 评墨翟“兼以易别”的社会矛盾观。01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墨子·经说下》 01 05 尚贤 06 兼爱 07 以类取,以类予 07 惠施★ 1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98 公孙龙★★ 2 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明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99 《公孙龙子》篇目03 荀子 ★★★★★★★★★ 9(最近三年未考)化性起伪98 04 08 虚壹而静98 00 荀况天道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价值99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荀子》01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解蔽》 02 荀况的自然观及其理论贡献 02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 05 韩非子 ★ 1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物可得道也98 诸子 管子 孙子 汉唐部分 19 黄老学派 陆贾、贾谊 董仲舒★★ 五行 03 天人感应 04 杨雄、桓谭 《白虎通》 王充★ 《论衡》99 王弼★★★★★ “三玄”01 玄学 03.以无为本 04 王弼的“贵无论”评析。05 得意忘象 08 裴危、欧阳建 郭象★★

无则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则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尔99 “大小俱足””《秋水注》 05 道教(魏晋道教、隋唐道教)范缜★★★★ 《神灭论》98 02 形质神用 02 03 佛教★★★★★

“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即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不真空论》01 《物不迁论》 僧肇 04 四法界 05 禅宗六祖慧能曾作过一著名的佛偈 03 四法界09 唐代儒学(韩、李、柳、刘)★★ “天与人交相胜” 刘禹锡 02 简析李翱复性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07 宋明理学 23 李觐、王安石 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 06 邵雍

张载★★★★★★★★★ 9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98 02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99 一物两体 01 02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太和篇》01 《正蒙》 04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正蒙·太和》 06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08 二程★★ 惟理为实 07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引入来教入途辙。” 《二程遗书》 07 主敬涵养09 朱熹★★★ 理本气末 02 理一分殊 04 无极而太极 06 知难行易 06 主敬涵养09 简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09 陆九渊

简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09 陈亮、叶适★ 陈亮的义利 05 陈献章、湛若水

王阳明★★★★★★ 6 致良知 02 04 09 知行合一 03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王阳明 05 意之所在便是物 07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立论宗旨及其思想意义。08 简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09 罗钦顺、王廷相 刘宗周★

“知无体,以物为体”

刘宗周《刘子全书·学言下》 05 王艮

明清理学 22 李贽★★★ 童心说98 02 童心即真心 01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98 黄梨洲的社会史观及其历史地位99 《明夷待访录》 04 05 试述黄宗羲的社会历史观09 方以智★★★★★ 5 通几护质测之穷99 质测即藏通几00 01 08 《物理小识》 04 王船山 ☆☆☆★★★★★★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无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者也故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践其下非践其上也00 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 02 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述评 04 行可兼知 05 简论王夫之“即民见天”的社会史观。06 “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故所恶于异端者,非恶其无能为理也,冏然仅有得于理,因立之以概天下。” 07 理本非一成可执之物,不可得而见;气之条绪节文,乃理之可见者也。故其始之有理,即于气上见理;迨已得理,则自然成势,又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08 王夫之“能”、“所”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价值。08 因所发能,能必副所09 颜元★

《四存篇》 08 戴震

近代哲学 19 龚自珍、洪秀全 康有为 谭嗣同★ 《仁学》 07 严复★★★

翕以聚质,辟以散力99 大宇之内,质力相推 02 物竞天择 04 梁启超 章炳麟★ 《訄书》 04 章太炎★★★

俱分进化论98 00 04 09 孙中山★★★★★ 5 孙中山知行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来源98 评述孙中山的知行观00 生元01 孙中山知行观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与历史影响 02 知难行易02 胡适

梁漱溟

冯友兰★★★ 贞元六书 03 真际 06 《新理学》 07 熊十力★

《新唯识论》 06 金岳霖 马克思主义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 03 06 08

简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03

武大近五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孔子

儒家“中和观”简析

和而不同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和而不同

□孔子的中庸思想□言不可不慎

老子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有物混成庄子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

物物者非物《知北游

物物者非物《知北游

《齐物论》

墨子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尚贤

□三表

兼爱□以类取,以类予

三表法

三表法

孟子

人心也义人路也□尽心知天□性善论□良知

荀子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天行有常

性恶论

化性起伪

秦汉哲学

性三品

佛学

四法界

四法界

王弼

贵无论(涉及整个玄学思潮)

得意忘象

郭象

大小俱足

唐儒

刘禹锡的天人观

李翱复性论

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

张载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二程

惟理为实□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

主静涵养

朱子

理一分殊

知难行易

知行观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陆九渊

陈亮、叶适

义利观(整个哲学史的义利之辩)

王阳明

物理不外于吾心

意之所在便是物□良知

知行合一

致良知□理学心学□致良知

刘宗周知无体,以物为体

王船山

行可兼知□理势合一即民见天

即民见天

有即事以穷理

势之必然处见理□能、所

□发展变化

因所发能,能必副所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的社会历史观

方以智

质测即藏通几

颜元、戴震

四存篇

变法思潮

仁学□大宇之内质力相推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知行观

知行观

物竞天择□俱分进化

新文化运动

熊十力

《新唯识论》

冯友兰

真际

新理学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

心体与性体

周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中庸

天命之谓性

□中庸

诚者自成宏观

以陈亮义利观为载体

儒家“中和观”简析

良知

□复性论 以知行合一考知行观

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抱法处势(韩非子)

3、言尽意论

4、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5、形质神用(范缜)

6、理一分殊

7、致中和(子思)

8、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

9、尚力非命 简答

1、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2、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3、黄宗羲的学术史观。

4、魏源的矛盾观。论述

1、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

2、严复的经验论与孙中山的知行观之异同。2001年

一,名词解释

1、为仁由己。

2、道法自然。

3、言必立仪。

4、言尽意论

5、物不迁论。

6、格物至知。

7、知行合一。

8、知难行易 二,简答题

1、《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2、《齐物论》的逻辑理路

3、《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三、论述题(中哲答1、2题。其他答2、3题)

1、《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

2、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

3、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论六家要旨。

2、明儒学案。

3、贞元六书。

4、论衡。

5、坛经

6、正蒙

7、东西均

8、天演论 二,简答题

1、张载的朴素辨证法思想述要

2、范缜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3、章太炎的学术史观

三、论述题(中哲答1、2题。其他答2、3题)

1、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2、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3、评孙文学说 2003年

一、基本范畴释义(选做8题,共56分)

1、孔子的仁

2、老子的道

3、墨子的义

4、荀子的虚一而静

5、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6、王充的疾虚妄

7、王弼的贵无

8、僧肇的物不迁

9、方以智的合二而一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二、哲学命题解析(共56分)

1、和与同异,可否相继

2、知己知彼,胜乃不殆

3、三代相因,损益可知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5、人之性恶,化性起伪

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神形相即,形质神用

8、静者静动,动静皆动

三、论述题(共38分)

1、张载的辩证法思想述评

2、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 中国哲学史(2004)

一、名词释义(共48分,每题6分)

1、《天下篇》

2、《坚白论》

3、《春秋繁露》

4、《论衡》

5、《坛经》

6、《东西均》

7、《张子正蒙注》

8、《天演论》

二、简答题(共45分,每题15分)

1、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3、黄宗羲的学术史观

三、论述题(共57分,中哲专业做1、2题,其他专业做1、3题)

1、《老子》与《易传》辩证法思想之比较(30分)

2、从孔子“仁”的观念到谭嗣同的《仁学》思想(27分)

3、康有为的变易进化的哲学思想评述(27分)2005年

(共70分)

1、学思并重

2、兼爱非攻

3、虚一而静

4、化性起伪

5、一物两体

6、理一分殊

7、俱分进化

8、中体西用

9、一念三千

10、言不尽意

(共30分)老子辩证法思想评述。张载“民胞物与”观念分析。颜元实践哲学评估。

(共50分)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 统和哲学基础。严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及近代思维方式的确立。06年中国哲学 论述题:

1、从“能所”关系看王夫之的主客观关系学说

2、从严复、孙中山的认识论看近代思维方式的确立

3、康有为的变易进化观及近代进化哲学

4、梁启超的中西融合文化观 简答题(名词解释):

1、“仁”的内涵及影响

2、反者道动,弱者道用

3、三表法

4、孟荀人性论之比较

5、“理一分殊”的思想源流及哲学实质

6、一物两体

7、知行合一 2007 简答:7选5 1荀子天道观 2墨子三表法

3韩非“缘道理以从事” 4范缜神灭论 5程朱理本论 6王守仁知行合一 7王夫之道器论 论述:

1魏源哲学及近代特征 2严复和孙中山认识评论

3从孔子的仁学到孟子的仁政 4老子辩证思维及影响 2008 简答6选5 1简述孔子内仁外礼

2概述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评化性起伪 4说言不尽意 5释一念三千

6谈惟理为实与天下唯器的对立 论述

1先秦道家思想综述 2孔墨哲学思想异同

3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想发展脉络 4评大同书 2009 简答

1孔子仁学思想 2墨子三表法 3荀子性恶论 4范缜神灭论 5程朱理本轮 论述

1老子与易传辩证思想比较 2严复孙中山认识论思想评书 3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想概述 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释词

心斋;人副天数;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

二、翻译(略)

三、简答

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

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

2002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释词

1、齐物论

2、即万物之自虚

3、理一分殊

4、至良知

5、俱分进化

二、翻译

三、简答

1、怎样分与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

2、怎样评价王夫之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批评?

四、论述

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

2003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正名;反者道之动;春秋繁露;言意之辩;西铭;坛经;六经注我;致良知;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二原典解读(略)

三、论述(二选一)

1、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

2、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

下载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