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时间:2019-05-13 06:4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第一篇: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第1章

第1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001职业道德的概念?

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可分为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三大领域。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00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

00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3较强的适用性

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00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005职业道德的鲜明职业特征?

职业道德源于职业生涯,反映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乃至形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

貌、举止做派上的不同特点。从业人员只要按照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去做,不仅能实现本行业的职责和利益,而且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006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由于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出有所不同。同时,即便在同一职业领域,每个职工具体工作岗位和业务活动不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在形式上也是具体、灵活、多样的,它既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守则公约、严肃的纪律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条例、注意事项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 简单鲜明的标语、口号、誓词等表现出来。

007职业道德的适用性特征?

职业道德是依据该职业的特殊生活、工作内容、工作任务、责任和要求逐步总结归纳而形成的。它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所以,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因为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因此,职业道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容易为本行业人员理解、接受、掌握和践行,这充分显示了其较强的适用性。

008职业道德的作用?(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4有助于提高 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009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 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第2节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001劳动保障协理员严格执行政策的要求?

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规定的具体行动准则,是党的路线和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如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002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乐业要求?

热爱本职,是指热爱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体现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以辛苦我一人,造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重点)

003劳动保障协理员勤业的要求?

勤业,是指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所谓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是要对自己的责任负责,该自己做的,一定要做实做好,不该做的事,违反职责的事,坚决不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人,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烈的人,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严格执行岗位规范,按政策办事。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相反的态度和作风,就是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不把工作职责当回事,工作马马虎虎、应付凑合,上报材料数据,胡编乱造;脑门一拍,数字即出;或是上班办私事,消极怠工。

004劳动保障协理员精业的要求?

精业,是指对本职工作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力求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成果尽善尽美,不断有所进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005劳动保障协理员以人为本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要求? 1以人为本的内涵

2乐于奉献,积极为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3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006劳动保障协理员顾全大局的要求?

是指要增强全局观念,坚持以大局为重,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劳动保障 协理员的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放到集体中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大局出发,以集体为重,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如果只从个人或局部利益出发,而不讲全局观念,凡事以我为中心,就很难做到通力协作、相互配合。顾全大局提倡的是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智慧,产

生力量,胸怀全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同破解难题,圆滿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

007劳动保障协理员团结协作要求?

团结协作,体现 了“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任何一个部门、一个行业,都 像一支乐队一样,大家只有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奏出动听悦耳的音乐。劳动保障协理员要有合作意识,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相互默契配合,以便更好地完成 工作任务。劳动保障协理员要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只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劳动保障协理 员的工作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关怀,离不开同事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和配合。团结协作 的精神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行业内部 正确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遇事要从全局着想,多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的难处,主动与他人配合,积极完成 工作任务。二是正确处理与协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要顾全大局,以诚相待,相互支持,言行一致,诚实可信。

008劳动保障协理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基本要求?(1)“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以律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

(2)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严禁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利用岗位之便搞等价交换、相互利用,甚至权钱交易,拉关系、走后门等。接受群众监督,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法律尊严,洁身自好,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

第2章 劳动就业 第1节就业与失业概述 001就业的概念?

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

重点: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属于就业。(1)(2)在规定的时间 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有职业而临时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休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 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没有工作。

(3)雇主和自谋职业人员,包括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工厂,从事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没拿报酬,也是就业。

而下列情况不属于就业范畴:童工,不以获得收或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劳动、家务 劳动等。就业的特征

就业的实质是劳动者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实现与生产次料的结合。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目前的法定劳动年龄范围是16周岁至60周岁(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3)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4)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是合法的劳动。002就业结构的概念?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003就业方针的内容?

坚持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

就业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境外就业等。

004失业的特征?

一是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

二是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实现就业。三是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005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3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5隐性失业 6自愿失业

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对失业率更准确的度量要用年度失业率指标。年失业率取决于该年中有失业经历的人数,以及他们失业时间的平均长度。用公式表示

为: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 的平均周数÷52周

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

城乡统筹就业是指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的就业制度。

006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

1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2建立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3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4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3节特殊群体就业

一、妇女就业

2、促进妇女就业的意义

妇女是我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城乡文明伟大实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就业,既是妇女获得经济资源的重要前提,也是妇女实现自尊、自立、自强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妇女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妇女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3、妇女就业的法律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由于妇女生理和身体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存在的歧视妇女就业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和以后历次修改的《宪法》均就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根本上保障了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1995年开始实施的《劳动法》进一步明确 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益”“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录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再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此外,国家还颁布实施了多项保障妇女劳动就业权益的行政法规,如1988年国务院颁发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劳动部发布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3年劳动部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健工作规定》、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等,这些专项法规对妇女就业和女职工特殊 劳动保护作了具体的规定。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为保障,以《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

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法规、规章为手段的一整套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和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体系,有效地维护了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

4、女职工劳动保护

由于妇女担负着孕育下一代的特殊主务,在生理方面同男子有着不同的特征,其从事劳动的范围、时间、工种强度 等,都应与身体、生理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女职工在月经期、怀孕期、产期、哺乳期,生理都会发生变化,正常的生理防御机能暂时会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身体抵抗力减弱,不让其参加繁重体力劳动,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高空、冷水作业,不仅是女职工自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而且是对下一代安全和健康的保护。因此对女职工实施劳动保护,不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能促进一个国家的兴旺和民族优秀体质的延续。

一、残疾人就业

1、残疾人就业的意义?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政党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各类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6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6%.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保障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益,是残疾人改善自身状况和提高社会地位的基础。残疾人只有参加社会性的生产劳动,才能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提高 体能和智能,使其机体缺

陷得到改善和康复。另外,从残疾人自身的角度看,就业是残疾人与社会及其健全人沟通的重要方式,不仅能使其获得经济收入,而且能使他们 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助于增强生活的信心。因此,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不仅涉及6000多万残疾人和亿万残疾人亲属的切身利益,而且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7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1)、集中就业(2)分散按比例就业(3)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4)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

三、大学生就业

1、大学生就业现状

2、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措施

(1)拓宽就业渠道(2)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3)认真做好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四、其他特殊群体就业

200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40同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 人员作为再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援助。同时,还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纳入了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范围。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又对“4050”人员给予进一步明确规定:“即女40周岁以上,男

50周岁以上。计算年龄的截止时间 由各地确定,最晚至2007年年底。”各级政府在贯彻中发[200212号和国发[2005]36号文件时,结合实际,除将上述人员纳入 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外,还普遍将零就业家庭、一户两代、夫妻双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以及7~10级工伤失业人员列入了就业困难的特殊 群体范围。2008年《国务院关于做好 促进 就业工作的》(国发[20085号]再次扩大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范围,就业困难人员一般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 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这一原则 之下,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和申请 认定程序,由各省、自治工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008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1)、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的影响的指标。2)、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发展是不断波动的。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是波动的主要原因。3)、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生产要互分配体系的内部构造,以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2、技术进步

3、经济体制

009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 ?

是劳动者求职 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 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

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臵。

就业服务的种类

一类是公共就业服务、一类是职业中介服务。010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由省市、区县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失业保险经办,以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

01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

(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2)、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5)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概念和沿革

积极就业政策是指我国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012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企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等。

(2)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具体扶持政策有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

(3)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等。

(4)加强对就业的管理和失业的控制。包括把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国家和地区宏观调控指标,各级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负主要责任,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建立失业预警机制等。

(5)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第3章社会保险 第1节社会保险概述 001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 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002社会保障包含如下构成要素?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其基本生活;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提供物质帮助。

003社会保险的分类?

由于社会保险所承担的风险是劳动者丧失收入的风险,在实践中表现为劳动者在其全部生命周期内遇到的各种失去收入的风险,包括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风险,因此,社会保险通常分为五类,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004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

1强制性2预防性3补偿性4福利性5共济性6责任分担 005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00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1对象不同2目标不同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4经费来源不同 007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7经营主体不同8经营目的不同

008养老保险的概念?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009养老保险的种类?(1)按我国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分类,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

(2)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专门设立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经办。

010失业保险的概念?

失业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011工伤保险的概念?

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012医疗保险的概念?

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会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1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服务概述 00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概念?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 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建立

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00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

一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三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四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00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形式? 即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

004现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2开展党组织活动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005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的内容?

四项基础工作,一是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二是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三是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四是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006企业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退休人员向街道社区移交时,企业应与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机构密切配合,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

用,并逐步向社会开放。

007社会各方面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责任?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推动和协调工作,加强对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落实好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 机构 发放。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以方便企业退休人员就近就医。

组织 部门要加强街道和社区党建工作,指导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组织 活动,加强 对企业 退休人员中党员的教育 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将有特殊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纳入社会扶助范围,及时 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向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统筹考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所需的经费。卫生部门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企业退休人员就近医疗提供方便。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快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

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组织和机构 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务网络,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为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为高龄、孤寡、病残等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提供义务服务,并在维护企业退休人员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5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第1节劳动法概述

001劳动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 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 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002《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

是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促进就业制度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效果,是就业促进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我国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二是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社会相协调;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03《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3维护公平就业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6实施就业援助

004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作用?

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005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平原则 3平等自

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006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实际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

007劳务派遣的概念?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

008社会保险法的原则?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 相结合的原则

009社会保险法的主体?

1国家或政府 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 3用人单位 4劳动者及其家庭

010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是? 1法定性 2行政性 3专门性 4唯一性

011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发生后,有四种处理方式,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6章社区工作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 001社区的概念?

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本书所说的社区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泛指街道、乡镇和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居民委员会辖区的社区以及农村社区;二是专指社区体制改革后居民委员会辖区的社区。

002社区的构成要素?

1人口要素 2地域要素 3组织结构要素 4文化心理要素 5公共服务设施

003社区的功能?1经济功能2政治功能 3教育功能4卫生功能5福利和服务功能6娱乐功能7保障功能8管理功能

004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社区建设的内容

大中城市重点是建立健全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小城市和镇(乡)要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村)建立或确定劳动保障工作站。

社区工作的含义?

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

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

005社区工作的目标?

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5发挥居民的潜能6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7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8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006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坚持社会化的原则 3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007社区服务的内容?

1政府公共服务2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3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4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008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要素?

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3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场所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5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制度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

就业促进法明确了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性质,为确定其主要职责奠定了基础。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1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

(1)就业服务和具体管理工作。1)劳动力供求情况调查。负责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的调查,收集、建档、统计和信息发布

工作。2)就业与失业登记工作。具体承办辖区内有关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和日常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建立 健全基础台账和数据库;负责调查、认定、统计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状况等。3)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承办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转移就业的相关工作;承办流动就业人员的登记备案、合法权益维护和管理服务工作等。4)社区就业工作。负责收集、开发、公布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就业岗位;组织实施社区就业安臵项目。5)有关凭证、资格的审核工作。就业优惠凭证的申请初审、发放及日常管理工作;承办 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的资格初审认定工作等。6)就业援助。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等的申请、认定、调查、登记民、建档、统计和跟踪服务管理等工作,掌握动态变化 情况;承办就业援助具体工作。7)职业介绍。为辖区内城乡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信息查询和职业介绍服务。8)指导服务。为辖区内城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指导;指导并组织失业 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申请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帮助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申请享受各项就业补贴和政策扶持。9)其他就业服务。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拟订本街道社会化管理服务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大型文体娱乐、医疗保健、机构养老、集中走访慰问、党员政治生活等方面活动;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与职业介绍。

(3)社会保险服务工作

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为在本街道居住的异地退休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手续;发放失业救济金;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手续;为死亡退休人员遗属办理领取丧葬补助费和遗属津贴手续;接待来信、来访。

(1)开展劳动保障宣传咨询、协助信访和劳动监察工作

1)负责在辖区宣传国家、省和地方有关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法津、法规、政策,提供政策和业务咨询服务。

2)承办辖区内劳动保障方面的来信、来访登记处理和上报工作。

3)协助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检查,参与处理辖区内发生的劳动者保障违法行为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协助进行辖区内劳资纠纷的调解,排查跟踪劳动保障不稳定因素。

(5)指导社区开展好工作。

2、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

(1)政策宣传和咨询。宣传国家、省和地方劳动保障法津、法规、政策,并提供咨询服务。

(2)协助就业与失业管理。协助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开展对本辖区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员的就业、失业 登记和动态管理,建立各类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定期调查、反馈各类人员动态信息,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3)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服务。为辖区内城乡劳动

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信息查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指导并组织辖区有关人员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指导、帮助有关人员申请 享受政策扶持。

(4)就业援助。对本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入户家访,建立动态信息台账,定期了解,登记、反馈援助对象就业、培训、家庭等方面的信息;承办就业援助具体工作。

(5)就业岗位收集。负责调查、收集本辖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信息,会同居(村)委会开发辖区就业岗位,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上门送岗位服务。

(6)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落实街道工作要求;制订本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年度工作计划;了解本社区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并建立基本信息库卡);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指导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并实行动态管理;发布机构养老、护理服务相关信息;开展日常文体娱乐、定期走访慰问、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等方面活动。

(7)社会保险服务。落实街道工作要求;为在本社区居住的本地退休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手续;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咨询;送发养老金;协助街道发放失业救济金;协助街道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手续;协助街道为死亡退休人员遗属办理领取丧葬补助费和遗属紧贴手续;接待来信来访。

(8)其他服务工作。

三、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与其他社区工作的关系

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社区建设是一个大概念,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的工作。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要载体,社区工作是社区建设 的主要内容。社区工作的重点是社区服务。社区工作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存在包含和隶属的关系。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劳动保障 工作主要是公共就业服务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服务,是社区服务 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中明确规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项目是社区就业服务和社区社会保障服务,表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在社区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意义。

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和其他社区工作的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保障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是社区的第一功能。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促进和帮助社区内有就业需求的失业人员,尤其是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这一问题的解决涉及社区的各项工作。因此,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和其他社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援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工作。同样,其他社区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互为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支撑,其他社区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第7章统计与社会调查

001统计的含义?

1统计工作

2统计资料

3统计学

002统计的工作过程?

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003统计调查方式?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

004统计调查中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

报告法、访问法、文献法、问卷法等。005统计数据的审核内容?

1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的时效性 3数据的准确性 006社会调查过程?

1调查准备2调查实施3调查总结

1、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的含义

劳动与社会保障(以下简称劳动保障)统计反映的是劳动者全部劳动生涯和劳动管理、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劳动保障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辨证统计中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反映劳动与社会保障现象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1、劳动保障统计的重要意义?

劳动保障统计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劳动保障统计工作,是加强劳动保障管理和服务的迫切需要,做好劳动保障统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007劳动保障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调查方案拟订2信息采集调查3信息整理分析4统计信息上报

008劳动保障统计的内容?

1劳动力资源统计2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3职业培训统计4劳动力管理情况统计5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6劳动关系统计7社会保障统计8职业安全卫生统计

就业服务统计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就业援助、政策落实等。

农村劳动力有三种情况需要统计:一是农业户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城市近郊无地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劳动力;三是长期脱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村劳动力,即转移农村劳动力。

第8章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001礼仪原则?

主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

002礼仪的分类? 礼仪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主、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

003沟通的内涵?是指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其基本要素分为信息源、听众、沟通目标、环境、信息、媒介、反馈等。

沟通的类型如下:

1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5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分为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通道沟通。

004沟通的原则?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必须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原则。

005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5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006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

1分析听话者2选择话题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4把握时机5控制语言6美化声音7运用非语言暗示

007沟通中交谈策略?

1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

2营造良好的氛围 008演讲构思的主要内容?

1确定论题2处理材料3营造结构4锤炼语言 第9章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

001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00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不同,一般可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如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就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全市联网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就是一个广域网。

003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1洁净度2温度和湿度3供电电源4电磁干扰5正确开、关机6保持设备稳定7动手必知

004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

1清理垃圾文件2卸载无用软件3扫描磁盘4整理磁盘

005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传染性2隐蔽性3破坏性4潜伏性5不可预见性

006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1)不随便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或光盘,如果必须使用时,应先检测,确信无病毒后再使用。

(2)不要安装各种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如游戏软件等,此类软件往往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载体。

(3)(4)尽量不要访问不了解的网站和网页.配臵正版的专业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

(5)对重要软件和数据要做备份,万一系统崩溃时,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系统和数据。

(6)给系统设臵使用权限及专人使用的保护机制,禁止来历不明的人和软件进入系统。

007数据保护的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结束后及时存盘,养成定期、及时备份的习惯,重要数据要有异地备份。

008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功能?

劳动保障信息网络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劳动保障业务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提供平台支持,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监测,建立包含劳动力资源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各类业务经办信息的集中式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测,为劳动保障工作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第二篇: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 职业道德

1、概念: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3)较强的适用性

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职业道德的作用

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5、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修养是一个合成词,“修”原意是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养”原意是指培养、养育和熏陶。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经过长期锻炼或改造,所达到的一定结果和水平。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6、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1)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执行政策,注重落实,是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7、热爱本职,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1)(“乐业”)是热爱本职的基础

2)(“勤业”)就是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3)(“精业”)就是要做到钻研业务,就是创新

8、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1)以人为本的内涵

2)乐于奉献,积极为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3)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9、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互相支持配合

1)顾全大局的内涵和意义

2)团结协作是劳动保障事业成功的保证

10、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1)遵纪守法的含义

2)廉洁奉公的含义

3)劳动保障协理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基本要求

(1)“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

(2)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严禁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利用岗位之便搞等价交换、互相利用,甚至权钱交易,拉关系、走后门等。接受群众监督,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法律尊严,洁身自好,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

第二章 劳动就业

1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

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12、就业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

13、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失业的概念

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二是去收入的状态。

15、失业的特征

一是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虽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但不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不是失业人员(如精神病、完全伤残不能从事任何社会劳动的人员)

二是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实现就业。目前虽无工作,但没有工作要求的人员不是失业人员。

三是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16、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

城乡统筹就业是指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的就业制度

17、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

1)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2)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

4)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8、残疾人就业的方式: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等

19、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措施

1)拓宽就业渠道

2)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3)认真做好帮助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20、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经济体制

21、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

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由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失业保险经办,以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

23、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2)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3)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4)加强对就业的管理和失业的控制;5)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第3章

社会保险

24、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

顾之忧。

25、社会保险的构成要素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

26、社会保险的分类

社会保险通常分为五类,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7、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强制性、预防性、补偿性、福利性、共济性、责任分担

28、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29、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1)对象不同

2)目标不同

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

4)经费来源不同 30、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

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进行风险转移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为促进和补充

3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对象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补贴

5)保障水平不同

6)保险费的承担着不同

7)经营主体不同

8)经营目的不同

32、养老保险的概念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在劳动者推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33、养老保险的种类

1)按我国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分类,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

2)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4、失业保险的概念

失业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有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35、工伤保险的概念

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6、医疗保险的概念

医疗保险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7、生育保险的概念

生育保险使用过国家立法,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第4章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38、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

理服务。

39、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

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40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是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指企业职工退休后直接纳入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大中城市和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社区建设比较规范的地区,主要采取的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广大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服务。

4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过渡形式

1)委托企业管理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

3)其他形式

4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

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2)开展党组织活动

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43、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思想基础工作

1)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

2)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

3)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4)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工作 第5章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公务员、家政不适用劳动法

44、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有以下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

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

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45、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二是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6、《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

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3)维护公平就业

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6)实施就业援助

47、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作用

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48、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49、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实际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 50、劳务派遣的概念

劳务派遣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51、社会保险法的原则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

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52、社会保险法的主体

1)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3)用人单位;4)劳动者及家庭

53、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唯一性

54、劳动争议发生后,有四种处理方式,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6章

社区工作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

55、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56、社区的构成要素

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结构要素;4)文化心理要素;5)公共服务设施

57、社区的功能

社区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本质功能两个方面

社区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福利和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保障功能、管理功能。

58、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权责同意,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59、社区工作的目标

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力分配

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

4)发挥居民的潜能

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

6)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60、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社会化的原则

3)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61、社区服务的内容

1)政府公关服务;2)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3)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4)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62、社区劳动报站工作的要素

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性质界定为公关就业服务机构)

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

3)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场所

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

5)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制度 第7章

统计与社会调查

63、通常统计一词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64、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65、统计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66、统计调查中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访问法;文献法;问卷法 67、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准备;调查实施;调查总结 68、劳动保障统计的内容

1)劳动力资源统计

2)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

3)职业培训统计

4)劳动力管理统计

5)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

6)劳动关系统计

7)社会保障统计

8)职业安全卫生统计 第8章

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69、礼仪原则只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70、礼仪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71、人际沟通的类型

1)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5)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分为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道式沟通 72、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必须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原则。

73、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5)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74、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

1)分析听话者;2)选择话题;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4)把握时机;5)控制语言;6)美化声音;7)运用非语言暗示

第9章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75、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关的资料。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76、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运算速度、内存容量、外村容量 77、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般可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78、IP地址

在互联网上的每台联网计算机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才能在计算机之间通信。为此,定义了两种形式来表示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地址:一种极其可识别的可用数字表示地址,即IP地址,另一种是人们容易看懂的用字母表示的地址,称为域名地址。79、网关

网关提供异种网络之间的连通性,它是传统线路交换网络和现代IP网络之间的桥梁。网关的主要功能有转换协议、转换信息格式、传输信息 80、数据库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8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用于管理、操纵和维护计算机并使其正常高效运行的软件,它是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和软件系统的核心。

第三篇:2013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基础知识整理

2013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 ⒈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⒉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⒊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⒋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⑴鲜明的职业性;职业道德源于职业生涯,反映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⑵内容、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⑶较强的适用性;因为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遍的、无穷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⑷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延续的特征,人们在某种职业的长期实践中,会形成某种特殊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以及职业意识和语言,尽管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以及增添新的内容和要求,但并不完全消失。⒌职业道德的作用:(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3)有助于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4)有助于进步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⒍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职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进步,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7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⑴在日常生活中培养⑵在不断学习中完善⑶在职业实践中体验⑷在自我休养中提高

⒏道德修养的方法:写日记进行自我修养,还有抄录、收集、自制的名言、格言、警句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第二节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⒈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⑴执行法律、法规,注重政策落实⑵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能力水平(①爱岗敬业‘乐业’②尽职尽责‘勤业’③钻研业务‘精业’)⑶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⑷增强全局意识、做到团结协作⑸廉洁奉公守法、抵制不正之风

第二章 劳动就业

第一节就业与失业

1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职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进的社会经济活动。⒉就业的特征:P13 ⒊就业的主要形式:⑴按照劳动关系的不同分类可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 ⑵按照劳动时间的不同分类可划分为全日制就业和非全日制就业 ⑶按照就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不同分类可分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境外就业

⒋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目前没有工作的一种状态。

一般来说我国的失业人员指的是登记失业人员。即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主要包括初次失业人员和就业转失业人员两部分人。⒌失业的特征:(1)劳动者要在法定劳动年龄内。⑵劳动者要有劳动能力⑶劳动者要有就业要求⑷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⒍失业的主要类型: 按照事业的成因进行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自愿失业(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季节性失业④周期性失业⑤隐性失业),另一类是自愿失业 ⒎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城头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⒏失业调控:是从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出发,以控制失业率为目标,结合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城镇失业的源头进行调控,把失业造成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⒐失业调控采取的措施:⑴建立失业预警机制⑵实施预防失业和稳定就业政策⑶完善企业用工监测制度⑷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避免将失业员工集中推向社会。⑸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

⒈影响人力资源供求的因素:⑴经济发展⑵技术进步⑶经济体制 ⒉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⑴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⑵教育与培训 第二节就业服务

⒈就业服务的概念:就业服务是指有特定的机构提供一系列服务措施,以满足劳动者求职就业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需要的行为。

⒉就业服务的种类:一类是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另一类是由职业中介机构提供的经营性为主的就业服务。

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成: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省级、市级、区(县)级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共同组成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职能:⑴实施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⑵对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⑶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⑷对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招聘服务⑸对就业与失业进行社会化管理⑹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基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⒈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⑴就业政策法规咨询⑵就业与培训信息发布⑶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⑷实施就业援助⑸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事务⑹其他公共就业服务⒉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⑴招聘用人指导服务⑵代理招聘服务⑶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⑸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⑹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第三节城乡统筹就业 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⒈城乡统筹就业是一种制度创新⒉城乡统筹就业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之一⒊城乡统筹就业可以使城乡居民自由择业和自由选择工作地点,可以体现保障方面的公平,实现企业自由选择劳动力,是一种社会进步。第四节特殊群体就业 特殊群体包括:⒈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就业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⒊妇女就业⒋残疾人就业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五节我国的就业方针和就业优先战略

⒈就业的主要矛盾: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当前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即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结构矛盾同时并存。

⒉就业方针:就业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有关就业问题的重大指导原则,是制定就业政策的基本准绳。

⒊新时期就业方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我国又适时提出了新时期就业方针,即“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⒋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创造更多的岗位,实现全社会人为资源的合理的配置和充分就业的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章社会保险第一节社会保险概述

⒈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费劳动者的后顾之忧。⒉社会保险的构成要素: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其基本生活;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提供物质帮助。

⒊社会保险的分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⒋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1)强制性;(2)预防性;(3)补偿性;(4)福利性;(5)共济性;(6)责任分担。

⒌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⒍社会保障的概念: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我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措施的总称。⒎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征。社会保险事实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主体。⒏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1)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只面对劳动者。而社会保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2)目标不同:社会保险的目标在于抵御劳动者的职业风险,保障其基本生活,解除其后顾之忧。而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以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为条件。而社会保障项目通常不以是否缴费作为享受待遇的条件;(4)经费的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用人单位(或雇主)、个人三方面。而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来自于政府财政或社会援助。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⒈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⑴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⑵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进行风险转移⑶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⑷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为促进和补充 ⒑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7)经营主体不同(8)经营目的不同 第二节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

⒈养老保险的概念: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⒉养老保险的特征:⑴普遍需求⑵地位特殊⑶长期积累⑷管理复杂 ⒊养老保险的种类:(1)按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2)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⒋失业保险的概念: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往工资收进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⒌失业保险的特征:⑴普遍性⑵强制的⑶互济性⑷社会化⑸水平适度⑹适当积累⑺专款专用

⒍工伤保险的概念: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⒎工伤保险的原则:⑴无过失补偿原则⑵个人不缴费原则⑶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⑷严格区分工伤和非工伤原则⑸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⒏医疗保险概念: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用度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⒐医疗保险的特征:⑴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费用补偿⑵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长⑶涉及关系复杂⑷待遇支出的不确定

⒑生育保险概念: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⒒生育保险特征:⑴享受对象主要是女职工⑵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费完全由单位缴纳。⑶提供的医疗服务一般不包括特殊治疗⑷享受期限既包括产前,也包括产后。⑸补偿与保障相结合,其待遇水平一般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高。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⒈退休职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概念:退休职员社会化治理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社会化治理服务的范畴。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⒉退休职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1)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2)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3)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4)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⒊退休职员社会化治理服务的形式:(1)基本形式是社区治理。(2)过渡形式:①委托企业治理;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治理;③其他形式。⒋退休职员社会化治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完整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应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框架。主要内容:(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2)开展党组织活动。(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⒌开展退休职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1)建立企业退休职员基本信息库;(2)向企业退休职员发放社会化治理服务联系卡;(3)指导企业退休职员建立自我治理和互助服务组织;(4)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⒍企业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在退休职员向街道社区移交时,企业应与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机构密切配合,做好退休职员的思想工作,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职员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并逐步向社会开放。

⒎各有关方面在社会化治理服务工作中的主要职责:(P48)

第五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第一节劳动法概述

⒈劳动法的概念: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⒉劳动法的特征:(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⒊劳动法的基本原则:⑴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⑵劳动条件的基准化⑶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⑷劳动执法的规范化(详细内容P51-52)第二节就业促进法律法规

⒈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即“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⒉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项责任,五个制度和十大政策。(P53)

⒊《就业服务于就业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求职与就业、招用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援助、职业中介服务、就业与失业管理等内容,共9章77条,对《就业促进法》中“就业援助”两章的相关制度做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⒋主要内容:⑴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方面⑵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方面⑶公共就业服务方面⑷就业援助方面⑸职业中介服务方面⑹就业与失业管理 第三节社会保险法

⒈社会保险法的概念:是调整社会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

⒉《社会保险法》的功能:⑴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⑵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⑶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⑷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⒊《社会保险法》原则:⑴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⑵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⑶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原则⑷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⑸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⒋《社会保险法》的主体:⑴国家或政府⑵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⑶用人单位⑷劳动者及其家庭 第四节劳动合同法律、法规 ⒈订立劳动合同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⒉劳动合同的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地理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⒊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⒋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主要内容P65)

⒌劳动合同的内容:⑴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⑵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名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号码。⑶劳动合同期限⑷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⑸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⑹劳动报酬⑺社会保险⑻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⒍试用期:3月—1年的(不超1个月),1年—3年的(不超2个月),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不超6个月)

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P6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P67)劳动合同终止(P68)

⒏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得标准。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经济补偿。⒐劳务派遣的概念: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换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⒑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⒒集体合同的订立与效力:⒈集体合同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之间就各项具体劳动标准协商谈判而缔结的书面协议。⒉集体合同的效力符合法律规定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法律效力。第五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⒈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争议。

⒉劳动争议的范围: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⑵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⑶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⑷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⑸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⒋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⑴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⑵着重调解的原则⑶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

⒌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②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③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⒍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①申请调解②争议受理③实施调解

⒎劳动争议的仲裁机构: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②劳动争议仲裁庭 ⒏劳动争议仲裁的参加人:①当事人②第三人③代理人 ⒐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①申请②受理③调解④裁决 ⒑劳动争议的诉讼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劳动争议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第六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⒈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活动。

⒉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①法定性②行政性③专门性④强制性 ⒊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是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 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履行的职责

⑴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⑵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⑶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⑷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具体事项

①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③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④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⑤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⑥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⑦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⑧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⒍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①登记立案②调查取证③处理④制作处理决定书⑤送达 ⒎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方式:①经常进行监督检查②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性监督检查③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④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大检查⑤实行年检,要求应接受检查的单位每年定期携带有关资料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受检查。

⒏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①地域管辖②级别管辖③指定管辖

第六章社区工作与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第一节社区概述 ⒈社区的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⒉社区的构成要素:(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结构要素;(4)文化心理要素;(5)公共服务设施。

⒊社区的类型:⑴按照时间线索和历史发展纵向考察可分: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⑵按照空间取向横向考察可分:法定社区、自然社区⑶按照功能特征考察可分:专能社区、综合社区、边缘型社区。

⒋社区的功能:(1)一般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政治功能;③教育功能;④卫生功能;⑤福利和服务功能;⑥娱乐功能;⑦保障功能;⑧治理功能。(2)本质功能: 社会化功能; 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参与功能;④社会互助功能。第二节社区建设

⒈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权责同一,治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⒉社区建设的内容:⑴拓展社区服务⑵开展社区卫生服务⑶繁荣社区文化⑷美化社区环境⑸加强社区治安工作⑹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⑻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第三节社区组织

⒈社区组织的类型:⑴依据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划分可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⑵按照功能和目标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教育组织、综合组织;⑶按照性质不同划分可分为:地域性社区组织、功能性社区组织。⒉我国社区的主要组织:①街道办事处②社区居民委员会③业主委员会④志愿者组织⑤文化体育兴趣组织

第四节社区工作 ⒈社区工作的目标:(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题目,进步生活质量;(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回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第五节社区服务

⒈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②坚持社会化的原则;③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⒉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1)社区公共服务;(2)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3)社区志愿服务;⑷社区商业服务。

第六节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⒈建设的基本原则:⑴坚持公益性质,注重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均等化。⑵坚持政府主办与购买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⑶坚持统筹规划,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健全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⑷坚持属地管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⒉工作要素:⑴工作机构;(2)工作人员;(3)工作场所;(4)工作经费;(5)工作制度。

⒊任务职责:⑴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职责:①政策法规咨询②公共就业服务(P99)③社会保障服务④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⑤指导监督管理⑥承办其他工作⑵社区(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①政策法规咨询②公共就业服务③社会保障服务④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⑤承办其他工作

第七章统计与社会调查

⒈统计的工作过程:(1)统计设计;(2)统计调整;(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⒉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⒊统计调查的主要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访问法;(4)文献法;(5)问卷法。⒋统计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1)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的时效性;(3)数据的正确性。

⒌统计表的结构:⑴从形式上看,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四部分组成。⑵从表的内容上看,包括主词和宾词两部分。

⒍统计表的形式设计一般要遵循科学、简明、常用的原则:内容(P109)第二节社会调查 ⒈社会调查的过程:分为⑴调查准备阶段①选择调查课题是调查的起点②设计调查方案是保证调查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③组建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任务的基本保证⑵调查实施阶段①收集资料②整理资料③研究资料⑶调查总结阶段①形成调查报告②调查结果的评估③调查结果的应用 ⒉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⑴收集资料的方法⑵整理资料的方法⑶分析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步骤。它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部分)

⒊社会调查报告应具备的特点:⑴选题的针对性⑵内容的客观性⑶表述的叙议性 ⒋调查报告的结构:①标题②署名③正文(包括序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第八章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第一节公务礼仪

⒈礼仪的内涵:礼仪原则主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 ⒉礼仪的分类: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⒊个人礼仪:①仪容②发型③面部修饰④服饰礼仪修饰⑤举止表情礼仪 ⒋工作礼仪:①见面礼仪②身体空间距离③握手④目光接触⑤名片收送与保存⑥称呼⑦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

第二节人际沟通

⒈沟通的内涵:沟通是指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基本要素分为:信息源、听众、沟通目标、环境、信息、媒介、反馈

⒉沟通的类型:⑴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⑵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⑶按沟通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⑷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⑸按沟通的对象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企业沟通、跨文化沟通。

⒊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原则。⒋沟通的基本内容:为什么、何人、何地、何时、何事、如何。⒌人际沟通的特点:⑴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⑵沟通双方都是积极地参与者⑶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⑷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⑸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⒍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1)分析听话者;(2)选择话题;(3)留意场合和说话对象;(4)把握时机;(5)控制语言;(6)美化声音;(7)运用非语言暗示。⒎人际沟通中的交谈策略:(1)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 了解交谈主题; 了解交谈方式;(2)营造良好的氛围: 选择合适的情境和方式; 寻求共同点; 了解交谈对象。⒏演讲构思的主要内容:(1)确定论题;(2)处理材料;(3)营造结构;(4)锤炼语言。

第九章计算机信息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⒈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⒉硬件系统:包括主机、输入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关资料。

⒊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不同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⒋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1)洁净度;(2)温度和温度;(3)供电电源;(4)电磁干扰;(5)正确开、关机;(6)保持设备稳定;(7)动手必知。⒌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1)清理垃圾文件;(2)卸载无用的软件;(3)扫描磁盘;(4)整理磁盘。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传染性;(2)隐蔽性;(3)破坏性;(4)潜伏性;(5)不可预见性。⒎计算机数据保护的事项:数据处理结束后及时存盘,养成定期、及时备份的习惯,重要数据要有异地备份。

第二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⒈金保工程概念:(P137)

一个工程:

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 两大系统:

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市场子系统 三级结构:

由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 四项功能: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

8.12333功能■从服务方式来看,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动语音服务、人工服务、外拨服务、传真服务、班长坐席、远端坐席、签约客户、VIP客户和黑名单客户等。■从服务内容来看,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政策咨询、办事指南、个人账户查询、空岗查询、信息变更、社保卡挂失、投诉举报、信访、社会调查等。9.基层平台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功能 共包括15个子系统,159个功能模块

■在就业服务方面:零就业家庭管理子系统、就失业管理子系统、职业介绍子系统、职业培训子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子系统、劳务输出子系统、补贴申请管理子系统等。■在社保服务方面:居民医保基本信息采集子系统、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子系统。■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劳动用工和合同子系统 10.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在全国统一建立了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的联网共享制度、统一发布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人社部还建立了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简称“全国公共招聘网”)■《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基础业务规范》就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岗位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站系统基本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指标规范》从技术的层面,就业数据指标的主要名词解释、数据规范使用要求、库(表)名称和代码、表结构和指标、代码表作了规范和要求 11.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

2011年1月1日起建立了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

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中央、省、市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劳动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的全面监测 12.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分组项目 13.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 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指标集与代码》,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标准。

第四篇: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精)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 职业道德

1、概念: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 道德修养等。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鲜明的职业性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3较强的适用性 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职业道德的作用

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5、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修养是一个合成词, “修”原意是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 “养”原意是指培养、养育 和熏陶。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经过长期锻炼或改造,所达到的一定结果和水平。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6、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1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执行政策,注重落实,是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7、热爱本职,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1(“乐业” 是热爱本职的基础 2(“勤业” 就是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精业” 就是要做到钻研业务,就是创新

8、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1以人为本的内涵 2乐于奉献,积极为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9、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互相支持配合

1顾全大局的内涵和意义 2团结协作是劳动保障事业成功的保证

10、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1遵纪守法的含义 2廉洁奉公的含义

3劳动保障协理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基本要求

(1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遵纪 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

(2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 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严禁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 ,利用岗位之便搞等价交换、互相利用, 甚至权钱交易,拉关系、走后门等。接受群众监督,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法律尊 严,洁身自好,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

第二章 劳动就业

1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 收

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12、就业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

13、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 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失业的概念

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 宜职业二是去收入的状态。

15、失业的特征

一是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虽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但不具备相应的 劳动能力,不是失业人员(如精神病、完全伤残不能从事任何社会劳动的人员

二是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 但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实现就业。目前虽无工作, 但没有工作 要求的人员不是失业人员。

三是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的,视同失业。

16、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

城乡统筹就业是指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失 业登记制度、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的就业制度

17、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 1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2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

4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8、残疾人就业的方式: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等

19、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措施

1拓宽就业渠道 2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3认真做好帮助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20、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经济体制

21、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

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 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 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由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失业保险经办, 以及街道社区 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

23、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2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3改进 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4加强对就业的管理和失业的控制;5做 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

第 3章 社会保险

24、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 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 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

25、社会保险的构成要素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采用的方式 主要是经济手段。

26、社会保险的分类

社会保险通常分为五类,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7、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强制性、预防性、补偿性、福利性、共济性、责任分担

28、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29、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1对象不同 2目标不同 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 4经费来源不同 30、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

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进行风险转移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为促进和补充

3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对象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补贴 5保障水平不同 6保险费的承担着不同 7经营主体不同 8经营目的不同

32、养老保险的概念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 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在劳动 者推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33、养老保险的种类

1按我国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分类,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

2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4、失业保险的概念

失业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有社会集中建立基金, 对非因本意中断就业而失去工 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35、工伤保险的概念

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 因遭受 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6、医疗保险的概念

医疗保险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 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 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7、生育保险的概念

生育保险使用过国家立法, 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 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 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第 4章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38、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 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 养 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

39、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

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40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是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指企业职工退休后直接 纳入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大中城市和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社区建设比较规范的地 区, 主要采取的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为广大企业退休人员 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服务。

4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过渡形式

1委托企业管理 2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 3其他形式

4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

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2开展党组织活动 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43、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思想基础工作

1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 2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 3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4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工作 第 5章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公务员、家政不适用劳动法

44、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有以下 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

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

4、调整内容 的综合性

45、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二是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6、《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 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3维护公平就业 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6实施就业援助

47、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作用

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48、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49、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实际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 50、劳务派遣的概念

劳务派遣又称为劳动派遣, 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由被派遣劳动 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 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

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 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51、社会保险法的原则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 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52、社会保险法的主体

1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3用人单位;4劳动者及家庭

53、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唯一性

54、劳动争议发生后,有四种处理方式,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 6章 社区工作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

55、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 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 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56、社区的构成要素

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结构要素;4文化心理要素;5公共服务设施

57、社区的功能

社区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本质功能两个方面

社区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福利和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保障功能、管理功能。

58、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权责同意,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59、社区工作的目标

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力分配 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 4发挥居民的潜能 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 6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60、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社会化的原则 3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61、社区服务的内容

1政府公关服务;2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3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4各类组 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62、社区劳动报站工作的要素

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性质界定为公关就业服务机构 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 3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场所 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 5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制度 第 7章 统计与社会调查

63、通常统计一词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64、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65、统计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66、统计调查中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访问法;文献法;问卷法

67、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准备;调查实施;调查总结 68、劳动保障统计的内容

1劳动力资源统计 2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 3职业培训统计 4劳动力管理统计 5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 6劳动关系统计 7社会保障统计 8职业安全卫生统计 第 8章 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69、礼仪原则只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70、礼仪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71、人际沟通的类型

1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5)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分为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 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道式沟通 72、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必须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 原则。73、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5)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74、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 1)分析听话者;2)选择话题;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4)把握时机;5)控制语言;6)美 化声音;7)运用非语言暗示 第 9 章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75、计算机

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输入输出设备;计 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关的资料。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 软件。76、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运算速度、内存容量、外村容量 77、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 统互相连接,按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般可将网络分为局 域网和广域网。78、IP 地址 在互联网上的每台联网计算机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才能在计算机之间通信。为此,定义了两种形式来表示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地址: 一种极其可识别的可用数字表示地址,IP 即 地址,另一种是人们容易看懂的用字母表示的地址,称为域名地址。79、网关 网关提供异种网络之间的连通性,它是传统线路交换网络和现代 IP 网络之间的桥梁。网关的 主要功能有转换协议、转换信息格式、传输信息 80、数据库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 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8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用于管理、操纵和维护计算机并使其正常高效运行的软件,它是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的管理者和软件系统的核心。6

第五篇:劳动保障协理员四级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第一张

职业道德

1.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内

容: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

2)核

心-------为人民服务

3)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4)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 明 的职 业 性

职业道德源于职业生涯,反映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

3、较 强 的适 用 性

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

4、相 对 的稳 定 性和连续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延续的特征,人们在某种职业的长期实践中,会形成某种特殊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以及职业意识和语言,尽管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但并不完全消失,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职业道德的作用?

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选择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4)通过职业岗位传递道德情操,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6.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概念: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在不断学习中完善。在职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7.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执行法律、法规,注重政策落实.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能力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全局意识,做到团结协作.廉洁奉公守法,抵制不正之风.8.文明用语和忌语?

日常文明用语

接听电话用语

窗口服务用语

服务忌语

第二章

劳动就业

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2.就业的特征?

1、劳动者必须在法定年龄阶段内就业。我国目前的法定劳动年龄范围是: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其中:女职工16周岁至50周岁)。

2、劳动者必须以获得经营收入或工资报酬为直接目的。

3、劳动者必须愿意而且有能力完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工作,而不是义务劳动,并能够取得相应的报酬。

4、劳动者可以向雇主出售自己的劳动,也可以直接自我雇用。

5、劳动者的工作行为,必须是合法的行为。

6、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3.就业的主要形式分类?

一、按照劳动关系的不同分类

1、正规就业

2、非正规就业

二、按照劳动时间的不同分类

1、全日制就业

2、非全日制就业

三、按照就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不同分类

1、灵活就业

2、弹性就业

3、自谋职业

4、境外就业

4.失业的概念?

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目前没有工作的一种状态。

一般来说,我国的失业人员指的是登记失业人员。即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

5.失业的主要类型?

按就业经历分类:

1、初次失业人员

2、就业转失业人员

按失业的成因分类:

一、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

二、非自愿失业: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

5、隐性失业

6.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7.失业调控?

失业调控是从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出发,以控制失业率为目标,结合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城镇失业的源头进行调控,把失业造成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五大措施

■建立失业预警机制

■实施预防失业和稳定就业政策 ■完善企业用工监测制度

■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避免将失业员工集中推向社会 ■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8.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因素?

一、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

1、经济发展

2、技术进步

3、经济体制

二、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

1、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

2、教育与培训

9.就业服务概念?

就业服务是指由特定的机构提供一系列服务措施,以满足劳动者求职就业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需要的行为。10.就业服务种类?

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 由职业中介机构提供的经营性为主的就业服务 1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省级、市级、区(县)级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共同组成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职能? 实施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

■对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招聘服务。■对就业与失业进行社会化管理。

■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基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1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服务内容?

向劳动者----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就业与培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实施就业援助、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事务、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向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指导服务、代理招聘服务、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项目。

14.城乡统筹就业? 主要内容

1、解决劳动力转移的非农产业需求问题

2、解决人力资源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

3、解决供求连接问题 15.特殊群体就业?

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妇女就业、残疾人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三章

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概念?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2.社会保险分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3.社会保险特征?

强制性、预防性、补偿性、福利性、共济性、责任分担 4.社会保险原则?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5.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制度的一般特征。社会保险事实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主题。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对象不同

全体社会成员

面对劳动者

目标不同

提高生活质量

保障基本生活

享受待遇不同

不以是否缴费为享受条件

以缴费为前提

经费来源不同

政府和社会援助

国家、用人单位、个人

7.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都进行风险转移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互为促进和补充。

区别: 性质不同、对象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建立依据不同、保障水平不同、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经营目的不同。

8.养老保险概念?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9.养老保险特征?

普遍需求、地位特殊、长期积累、管理复杂。

10.养老保险分类?

按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按性质和功能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11.失业保险概念?

失业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

12.失业保险特征?

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社会化、水平适度、适当积累、专款专用。

13.工伤保险概念?

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4.工伤保险原则?

无过失补偿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15.医疗保险概念?

医疗保险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6.医疗保险特征?

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费用补偿、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长、涉及关系复杂、待遇支出的不确定性。

17.生育保险概念?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8.生育保险特征? 享受对象主要是女职工、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费完全由单位缴纳、提供的医疗服务一般不包括提供特殊治疗、享受期限既包括产前,也包括产后、补偿与保障相结合,其待遇水平一般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高。

第四章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1.基本概念?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范畴。

2.重要意义? 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3.服务形式?

基本形式----> 社区管理

过渡形式----->委托企业管理、社保机构直接管理、其他形式

4.退管服务的体系框架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

5.退管服务的具体内容?

论 :具体内容包括 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康复治疗。现

行:落实社保待遇、开展党组织活动、提供医疗保健、组织文体活动。

6.基础工作?

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7.企业应担责任?

向街道社区移交时,密切配合,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并逐步向社会开放。

8、人社部门职责?

做好组织、推动和协调工作,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社保经办机构要落实好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以方便企业退休人员就近就医。

第五章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1.劳动法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法特征?

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保护法益的倾斜性、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3.劳动法基本原则和基本体系?

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劳动执法的规范化、4.就促法立法宗旨?

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就促法主要内容?

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维护公平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就业援助。

6.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内容? 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方面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方面 公共就业服务方面 就业援助方面 职业中介服务方面 就业与失业管理

10.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合法原则 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11.劳动合同形式?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2.劳动关系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13.劳动合同期限?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4.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15.劳动合同内容? 必备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其他事项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16.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情形? 1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8.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

19.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经济补偿。

20.劳务派遣的概念?

劳务派遣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21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申请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3.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的特征?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争议以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为标的、劳动争议的形式表现为当事人双方提出不同主张或要求的意思表示。

25.劳动争议的范围?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6.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步骤)?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27.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 ■着重调解的原则

■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

28.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和程序? 申请调解→争议受理→实施调解

29.劳动争议仲裁的有关概念? 申请→受理→调解→裁决

31.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和特征? ■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强制性

32.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职责和具体事项?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30.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

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制作处理决定书→送达

第六章

社区工作于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应知应会)

1.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构成要素?

人口要素、地域要素、组织结构要素、文化心理要素、公共服务设施。

3.社区的类型? 分类方式

1、按照时间线索和历史发展纵向考察

社区类型:传统社区

发展中社区 现代社区

2、按照空间取向横向考察

社区类型:法定社区

自然社区

3、按功能特征考察

社区类型:专能社区

综合社区

边缘型社区

4.社区的功能? 分类功能

一般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福利和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保障功能、管理功能。本质功能

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互助功能。

5.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权责统一,管理有序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6.社区建设的内容?

拓展社区服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7.社区组织的类型? 分类方式

1、依据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划分: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2、按照功能和目标的不同划分:政治组织经济组织

文化教育组织

综合组织 3按照性质不同划分:地域性社区组织

功能性社区组织

8.我国社区的主要组织?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志愿者组织文化体育兴趣组织。

9.社区工作的目标?

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 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 发挥居民的潜能

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 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10.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11.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公共服务、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商业服务。

12.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要素? 机构、人员、场所、经费、制度。

第七章

统计与社会调查

1.统计的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而言,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统计设计、计分析。

2.统计调查的方式?

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3.统计调查的方法?

(提示:不要与方式弄混)

直接观察法、报告法、访问法、文献法、问卷法。4.统计表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四部分组成。

从表的内容看,统计表包括主词和宾词两部分。5.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6.社会调查过程?

调查准备阶段: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8

调查实施阶段: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研究资料;

调查总结阶段: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的评估、调查结果的应用。7.社会调查具体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

整理资料的方法

分析资料的方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8.调查报告的特点?

选题的针对性、内容的客观性、表述的叙议性。9.调查报告的结构?

标题、署名、正文(序言、主体、结尾)。

第八章

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1.礼仪的原则?

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沟通原则。2.礼仪的分类?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6.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指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其基本要素分为信息源、听众、沟通目标、环境、信息、媒介、反馈等。7.沟通的类型?

1、按沟通的方式:口头、书面、语言、非语言沟通

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正式、非正式沟通

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单向、双向沟通

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沟通

5、按沟通的对象分:自我、人际、群体、企业、跨文化沟通 8.沟通的原则?

六大原则: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 9.沟通的基本内容?

六个方面:为什么、何人、何地、何时、何事、如何 10.人际沟通的特点?

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

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11.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

分析听话者、选择话题、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把握时机、控制语言、美化声音、运用非语言暗示。12.人际沟通中的交谈策略?

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了解交谈主题、了解交谈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选择合适的情境和方式、寻求共同点、了解交谈对象。13.演讲构思?

确定论题、处理材料、营造结构、锤炼语言、第九章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组成?

硬件系统:主机输入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计算机网络?

根据网络覆盖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3.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注意点?

洁净度、温度和湿度、供电电源、电磁干扰、正确开、关机、保持设备稳定、动手必知。4.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注意点?

清理垃圾文件、卸载无用软件、扫描磁盘、整理磁盘。5.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潜伏性、不可预见性。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存储设备、网络。6.数据保护?

数据处理结束后及时存盘;

养成定期、及时备份的习惯;

重要数据要有异地备份。7.金保工程内容?

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

两大系统: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市场子系统

三级结构:由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 四项功能: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8.12333功能?

从服务方式来看,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动语音服务、人工服务、外拨服务、传真服务、班长坐席、远端坐席、签约客户、VIP客户和黑名单客户等。

从服务内容来看,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政策咨询、办事指南、个人账户查询、空岗查询、信息变更、社保卡挂失、投诉举报、信访、社会调查等。9.基层平台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功能?

共包括15个子系统,159个功能模块

■在就业服务方面:零就业家庭管理子系统、就失业管理子系统、职业介绍子系统、职业培训子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子系统、劳务输出子系统、补贴申请管理子系统等。

■在社保服务方面:居民医保基本信息采集子系统、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子系统。■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劳动用工和合同子系统 10.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在全国统一建立了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的联网共享制度、统一发布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

人社部还建立了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简称“全国公共招聘网”)。

《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基础业务规范》就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岗位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站系统基本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指标规范》从技术的层面,就业数据指标的主要名词解释、数据规范使用要求、库(表)名称和代码、表结构和指标、代码表作了规范和要求。11.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

2011年1月1日起建立了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

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中央、省、市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劳动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的全面监测

13.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

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指标集与代码》,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标准。

下载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26分考题 1、 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

    2011年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26分考题 1、 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

    劳动保障协理员(四级)基础知识试题

    劳动保障协理员(四级)基础知识部分 第1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的概念 {A}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XZ}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基础知识[合集五篇]

    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10、劳动保障协理员严格执行政策的要求是什么:执行政策,注重落实。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政策精神,掌握政策;二和落实政策,想方设法破解难题把......

    劳动保障协理员

    劳动保障协理员复习题——操作部分 试题1、 某社区位于市中心,就业困难人员很多,来服务站咨询政策的人也很多。一天中午快下班时,劳动保障协理员小王接待了本社区的孙某。孙某......

    劳动保障协理员

    劳动保障协理员就是在社区协助辖区居民办理劳动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具体事务;同时承办劳动监察维权等相关事务;并为退休人员提供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人员。在街道(乡镇)、社区等基......

    劳动保障协理员

    劳动保障协理员 劳动保障协理员就是在社区协助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具体事务的人员。它的职业名称是"劳动保障协理员".它的登等级是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职业名称 劳动保......

    劳动保障协理员

    第一章: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的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