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性评价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发展性评价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桃笑小学
作者:田荣华
新的发展性评价重视情感、差异、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强调教学不等于智育,认为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份知识行囊。同时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有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总的来说,新的评价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更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为此,我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本校学生特点,建立了一整套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评价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实施对象进行实践探索。
一、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情感等多方面的自我发展。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活动中,我注重收集并保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关键资料(如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先进事迹记录;观后感,如观看电视报道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的心得;有关思想品德方面从网上或者报刊杂志上所收集的资料、小论文、小作品;针对思想品德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说法、观点、评论等,学生们自己的不同意见、观点和独立见解的记录等等),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主要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反映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从而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发展的全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自我评价,关注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成长记录袋”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面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改进建议。
二、注重评价内容多样化,张扬孩子的个性 新的发展性评价,更注重评价的内容多样化,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各种发展的空间。我在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评价中,坚持评价学生个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等个体差异性,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我在教学《学校——我们成长的园地》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要求学生用诗歌、散文、绘画等不同形式抒发自己对学校的热爱。由于作业的形式不限,学生积极性很高,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语文较好的学生,用诗歌、散文歌颂学校的发展变化,抒发了自己对学校的热爱。数学知识较好的学生精确地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在美术方面有天赋的学生,用彩笔画了一幅学校的全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学校的风貌。甚至有的学生有多幅作品展示,并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放入本人的成长记录袋。教师就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给出鼓励的评语。使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等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是有理想、有情感、有追求、有自尊心、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发展着的人。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有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答案和设想,当然它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强加于学生,尽最大限度地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尽可能提出自己的有个性的创新性的见解。以评价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地散发、求异,以达到唤发学生的创新的活力。如我在教学《诚实守信》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王茵的爸爸参加了援藏医疗队,最近她妈妈得了病住进医院,爸爸来信问到家里的情况,王茵没有把妈妈生病住院的事告诉爸爸,回信说,家里一切都好,请爸爸放心工作。你认为这样做对吗?”。鼓励学生辩论王茵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第一个学生说:“不对,这是不诚实的表现。”这时我只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设作评价。第二个学生持反对意见:“王茵这样做是对的,她不让爸爸为妈妈生病而担忧,影响了援藏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我追问,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形究竟怎样做?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又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几个学生说出他们独特的想法。其中有一点意见是非常有创见的:“王茵在给爸爸写信前,应该征求医生的意见,如果妈妈确实没有生命危险,可以不告诉爸爸,如果妈妈有危险,还是要属实地把妈妈生病住院的事告诉爸爸。”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随时随地都会在想法不同中产生创造性思维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新的发现,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假如我当时过早地评价,将会打击发言的或者准备发言的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限制了他们对道德品质的更高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思想品德课学习评价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各抒己见中激活创新活力,对道德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四、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创新素质教育强调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准则,则是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拥有主动权,尤其是发言权。因此老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让学生自学、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使课堂学习评价成为激活课堂、提升学生对各种道德事物的认知水平。以学生评价为主体,创设民主、平等氛围,打破评价束缚,不用成人的观点代替儿童的观点,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我发展,敢于挑战权威,塑造创新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如评价学生时,我在课堂上通过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处于主动、积极、求新的状态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班集体的小主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通过对学生试行发展性评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有了较大的改观,加强了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促进了校风校貌好转,真正体现了“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教育理念。表现在学生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注重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己的每一个方面的进步,自学遵守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关心学校、班集体等等,学生获得了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
第二篇: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研究工作总结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冯霖
“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自从开题立项以来,课题研究一直在正常有序的进行着。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紧密结合,本着高立意,低起点的宗旨,从每一个评价方法的选取做起,从每一项表格的设计做起。回首这一年多的点点滴滴,心中的感慨不言而喻。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校长,教师感到,在我们平时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及未来潜在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达到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
在对发展性评价的理论进行研究后,我们希望把发展性评价的理论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小学英语的发展性评价的策略和方法,制定对小学英语各年级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方案,发现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改进的措施,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评价改革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三个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文献,学习了解国内外有关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评价体系等研究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和归纳,把适合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存档,以用于以后的研究,努力探索如何把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同时,我们分析了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研究了新的课程标准赋于评价的要求,比较发展性评价和传统评价方式的区别,明确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适用性。
实践研究阶段(2006年3月~2007年6月),我们先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小学阶段各年级最低学习目标与要求,设计、制定了小学英语各年级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方案,确定应在本学期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法,内容,预期目标和实施评价的操作过程。然后,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年级在实验班中实施。我们边贯彻理念边课堂实践,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将对学生的评价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并付诸于实验班的实践研究中。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还采用了案例研究法,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如何解决的方案,写成案例记录下来,可以促进我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和教学工作的水平,同时也为以后运用发展性评价的老师提供参考。
为了把几种评价方法的结果汇总起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发展趋势,以及避免学生档案袋的遗失造成记录成长轨迹的中断,我们用Access2000设计和开发了教师资料库。在一学期结束后,教师把几种评价方法和量表汇总在教师资料库中,了解和分析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趋势,为不同的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
研究工作总结阶段(2007年7月~2007年9月),我们对实践过的发展性评价中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反思,提升;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方案进行归纳,反思;对在实施具体方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修改。我们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撰写结题报告,整理出实践过程中撰写的案例,归纳、修改了小学英语各年级发展性评价具体方案,教师资料库,学生档案袋等。
本课题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发展趋势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教师资料库,实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效益共享。
课题研究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常常需要毅力来支撑,但在这过程中又充满着快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把评价融入教学活动中,使英语评价不再只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关注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实践研究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发展性
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且实现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效益共享。
虽然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方法和经验还很欠缺。在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发展趋势,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其中涉及的一些质性评价的内容,我们虽然在设计时已经尽可能便于操作,但是质性评价花费时间多而且劳动强度大的特点还是突现出来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最后还要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确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如何解决质性评价中,评价效果的优势和花费时间长、工作量大的矛盾是我们今后应继续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的结题并不意味着发展性评价研究工作的结束,而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始。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达成发展性评价的共识,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持之以恒,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第三篇: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津南区教育督导评估自1989年开始。现在已形成了“督导、评价、反馈、交流”的工作体系。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在促进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建设干部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黄皮书(评估方案)、白皮书(评估结果)、蓝皮书(办学经验)、红皮书(表彰名册)四本书为标志,形成津南教育督导独特之处。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导向、调控、激励、鉴定”功能,我们以《评估方案》为载体,坚持“以变促变”的工作思路,对督导评估中逐渐显现出的一些问题主动改进。如针对评价标准统一,忽视学校差异;评估标准过细过死,学校自主发展空间小;偏重资料,忽视工作绩效;评估周期过短等问题,通过增设发展性指标、排除硬件设施指标、削减评估条目、调整权重、缩短评估时间、增加自评等做出积极调整。先后6次修订评估方案。“评估指标”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突出重点,不断完善;评估方式从单一趋向多元;评估时间从一次终结性评估发展为平时与终结相结合;评估过程从评估组评价发展为学校自评,师生、家长、社区参与评价,逐步走向开放。2002年增设发展性指标,2003年增加社会评价学校。始终保持评估标准适应社会及教育发展需求,体现教育督导评估的方向性、指导性、激励性,着眼于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缩小校际间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一、面向全体,分层评价,促进学校发展
(一)综合评价,规范学校工作
从1989年至2005年,我区坚持每年对所属中小学进行一次办学综合评估。通过听课、观察、查阅资料、师生座谈、问卷、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进行整体评价。通过对每一所学校发反馈意见,明确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指导学校改进工作;通过撰写评估总结,分析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成绩和突出问题及原因,倡导教育管理新理念,指导干部加强学习,优化工作;通过表彰先进,警示、鞭策后进,敦促学校力争上游,创新工作。
(二)科学使用评估结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督导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发展,督导评估要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出被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产生积极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给学校发反馈意见,内容包括:主要成绩、主要问题、工作建议。学校依据评估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
2、给学校定级、定位,激励学校晋级进位。发挥评估的杠杆作用,促进学校工作规范,校际间差距逐年缩小,评估成绩逐年提高。
3、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形成公开的评价机制。即以白皮书方式向社会公布学校评估成绩及等级,使各级领导和群众了解学校的办学水平。
4、区教育局每年依据评估结果分析全区教育现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分析问题,指明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5、编纂经验集,促进学校互相学习,提高办学质量。
(三)修订方案 突出导向
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动学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积极性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遵循方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对原评估方案进行修订。重点修订评价方式、评价周期和评价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研讨,制定出包括《津南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标》在内的新的评估方案。主要变化是:
1.分层次评价学校。打破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校的模式,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师资队伍、生源构成、硬件设施等多方面差距,划分四个发展层次。给每一个学校发展空间。通过达标晋级方式,实现每一所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发展。
学校办学层次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升级按标准验收。不限量,不限时。学校和管理部门双向议定办学起点,充分尊重实际,更有利于学校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并逐步达标。增强学校办学积极性。
2.延长评估周期。变一年一次综合评估为三年一次。给学校发展时空。更有利于校长集中精力按照三年规划实施办学策略,落实办学目标,引领学校发展。
3.多元开放评价学校。建立以多层次考核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以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为主的学校自我评价,相关科室、中心校考核,社会评价的办学管理、监控、督导机制。通过系统内外多侧面的评价,使教育评价社会化、公开化。真正实现“过程性与形成性结合、平时与终结结合”评价。广泛、及时的管理和关注,更有利于增强学校依法规范办学的自觉性。更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立足实际 自我设计 实现学校发展
2005年秋,《津南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标》公布实行,体现了我区教育督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面向每一所学校,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学校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表明督导评估由注重基础性工作规范化指标评价向学校发展性目标多样化评价转变。这些变化,旨在引导中小学在依法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走向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建设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
(一)《指标》主要特点
1.宏观性。《指标》不同于原有的《评估方案》,其定位在办学的主要工作要求层面,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如“依法办学”,提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很原则,但内涵却十分丰富,包括了学校各方面工作内容。
2.综合性。各级指标都有较强综合性。除重点内容外,尽量避免重复。
《指标》重点强调学生习惯培养。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卫管理”中分别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要求,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学生发展,提高人口素质,而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叶圣陶曾精辟地概括:所谓教育,无非是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使学生在修养品德、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基础教育最核心的任务。习惯是个体思想品德的载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伴其一生,影响其学习、成长,会受益终身。可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为高素质奠基。
3.层级性。《指标》按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设置了四个层次的工作标准。每项工作指标要求从右至左为递进关系,即每项工作指标都以最基础的要求为前提逐步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评价学校是考虑学校不同基础而采取的分设标准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工作方式。并非是给学校分类别,定等级的评价结果。目的是促进每所学校发展,逐步缩小办学差距。
(二)科学设计发展目标,依法自主办学,实现学校新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的载体是制定发展规划。学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确定发展起点
学校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发展现状,找出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参照近三年的发展情况,比照《评估指标》所列的学校发展阶段工作指标,确定所处办学层次,为学校发展确定一个恰当的起点。概括地说就是给学校发展基础定位。
2.明确发展目标
发展起点确定之后,要选择合理的发展目标。所谓合理,就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于发展,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可行性、科学性。
3.编制发展规划
三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办学思路,整体安排,重点指标,主要措施。规划要完整,体现出三年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过程。《规划》中应突出学校工作重点。工作重点应依据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来确定:应把握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一般来说,确定弱项为重点工作,是为了消除“短板”,实现整体提高;确定优势为重点工作,是为了发展特色,形成办学品牌。如何确定取决于对学校发展速度的影响力大小。
《规划》应考虑特色建设。自我设计、自主发展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时空。基础条件好的学校应考虑特色建设。从特色项目做起,逐步形成特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4.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发展规划
《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设计蓝图,是工程文本,是理性思考、分析论证的结果,担负着引领学校向高层次发展的使命。为确保《规划》实现,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分解工作指标,安排阶段性任务,选择保证措施,是落实《规划》的操作文本,是贯彻落实依据,承担着分步实施,实现《规划》目标的任务。两者不能合一,不能混淆。
5.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确定办学起点要准确。要真正从有利于自主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种顾虑评估结果,而有意定高、定低起点的做法会损害学校发展利益,因而是不足取的。
⑵发展目标要明确。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要体现学校的教育追求,阶段目标要清晰具体,要有可测量性。避免目标空泛,缺乏特性。
⑶规划要规范严密。规划内容要完整,涉及学校各方面工作。规划表述要规范,要有一定理论支持,体现时代特征,不能只罗列工作。现状分析,目标定位,整体安排,重点工作之间要有逻辑关系,相互关联。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要呼应、支持、递进。语言要简明、朴素、畅达,切忌堆砌词语,套用口号。
⑷全员参与制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会产生一种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学校发展规划反映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是对师生进行团队意识教育的生动教材。学校的发展是全体干部教师学生的的共同任务。规划的制定过程应成为统一思想认识,凝聚人心,孕育合力的过程,又是落实民主,保障师生权益的进程,成为达成目标不可缺少的步骤,必须认真落实。
三、几点认识
1.明确职能
教育督导评估职能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教育目标,对教育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评估和价值判断。目的是督促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深化教育改革,优化管理和实现教育目标;督促和指导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引导社会和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教育督导要依法行政。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现代教育督导包括督政和督学。2005年五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建立有效机制,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
教育督导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要坚持扬弃的原则,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是一种历史责任。为教育改革、学校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是我们的职责。评估要有利于学校进行改革,不能束缚学校改革。
3.教育督导评估是管理更是服务。
教育督导评估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的一种行政行为,具有执法监督的权威性和行政管理的指令性,具有鉴定功能。但鉴定等次不是督导评估的根本目的,评估也并非把学校排出次序,督导评估的作用在于评估过程中以及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要评出学校的差距,还要搞清楚差距有多大,产生差距的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最终促进每所学校的发展进步。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每次督导评估后进行总结分析,认真研究对学校的反馈意见。恰当充分肯定成绩、客观指出存在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改进建议,将监控和指导职能具体化。我们认为督导评估过程是诊断学校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剖析个案,指导学校改进工作的过程,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过程。
4.学校是发展的主体
督导评估具有激励被评估者内在需要和积极性的作用。让被评估对象参与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分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是使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必要环节。
现代教育发展决定学校的发展特征是依法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依法办学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我发展是核心,是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是在学校自我监督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提高,保持学校的发展状态;社会监督包含社会的支持,以及对学校育人、办学效益的广泛监督。
学校发展速度取决于发展内驱力大小。督导评估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研究如何发挥督导的外因促进作用,激活、调动学校的内因,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的目的。制定评估标准、选择督导评估方式都要重视被评价学校的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价作用。
督导评估的原则是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全面评价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校,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评价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基础差异和进步幅度,克服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的现象。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学校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激励功能,鼓励每一所学校追求发展,促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将是我们今后继续探索的工作重点。
第四篇:多元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多元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60% 以上的高中、初中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农村小学仍然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这种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通过建立多元性学生评价的科学运行机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充分调
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多元性评价有益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充分调
动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3、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建立学生多元评价档案;
2、举办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会、3、评选小小翻译家;
4、开办英语园地、黑板报、英语书法展览和比赛。
5、组织学生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共同给孩子鼓励性评价。6.学生建立自评档
案,使其更清晰地认识自我7.自编拟试题并设立多种考试方式
四.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素质教育实施纲要》4.《初中英语教学大纲》。5.《英语课程标准》6.国际教育家泰勒和布卢姆的教育理论。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5月-6月),查找文献,学习探索理论,总结讨论,确定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2年3月0计划实施阶段,通过实施各项措施初步分析,总结并形成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实施修正后的实验方案,把研究结果扩大实验班级补充完善实施措施。
第四阶段(2012年12月)总结报告阶段。请县教体局地专家验收后写出结题报告。
七.多元性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老师都参评
2.评价内容多元化,建立学生评价公示栏,共设立七项:A.小小翻译家;B.词汇听写;
C.朗读课文;D.会话表演;E.唱英文歌;F.英语书法;G.听力模仿
八.多元性评价原则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性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性评价尽管很多教师都会说“评价”两个字,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把评价简化成“考试”,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展示;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尽管很多教师都会说“评价”两个字,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把评价简化成“考试”,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展示;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性评价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要以发现学生“好”的方面为主,要注意多给学生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留下成长与进步的足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要千方百计抓住其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受。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激励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褒奖要与他们实际付出的一致,使他们感到不愧于接受这些表扬。如果对他们解决一些容易的问题大加赞扬,不但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使他们缺少征服难题的勇气。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另外,在进行达标检测时,命制试题力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作出不同的解答,使同一道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反映,尽可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三、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一条横幅,上面写着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是很富有哲理的,在实际学习中也的确如此,只有学生亲自参与进去,亲自走完由不懂到懂的全过程,才会理解深刻,记忆长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的重心应从过份关注学习的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
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仅有正确的结果代表不了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真正的能力和水平是要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同样,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也应该是在过程中被培养和发展的,因此,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成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在评价时要改变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新体系,使传统的被评价者——学生及家长也成为共同参与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应有所侧重,知识组成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完成,情感与态度、学习方式由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共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促使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充分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孩子进行提醒和指导。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五、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教育的复杂性,以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性,采用单一或是单纯定量、定性的方法评价复杂的教育现象,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因此,需要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1、作业分析。作业是日常教学质量的体现。作业分析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业分析分两类:一是分析学生现成的作业,从作业完成质量以及改正来评价;二是现场提供作业,通过学生完成该项作业的水平和能力来评价。
2、课堂观察。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指导与矫正。
3、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用来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是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成长记录袋收录的内容有: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资料;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自认为满意或成功的作品、作业;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探究活动的记录;单元知识总结;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最喜欢的书;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学生的自我小结与反思等。
4、二次评价。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步达到要求。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案觉得不满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二次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