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概论考题

时间:2019-05-13 06:3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室安全概论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室安全概论考题》。

第一篇:实验室安全概论考题

1、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D

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燃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以上都是

2、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式是: D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

C: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3、以下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D

A:过氧化物

B:高氯酸盐

C:乙炔铜

D:以上都是

4、放射实验操作前应该? D

A:进行辐射安全培训,获得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

B:放射性工作开展前进行健康体检

C:做好同位素领用登记

D:以上均正确

5、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B

A: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

B: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乙醇,进行搅拌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

D:以上都对

6、过滤除菌操作时,滤器和过滤瓶等装置使用前用什么设备进行消毒灭菌: B

A:烘箱

B:高压灭菌锅

C:加热真空烘箱

D:微波炉

7、实验室防护的总要求是: D

A:外照射减低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B: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引起内照射

C:避免引起环境污染

D:以上均正确

8、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 D

A: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

B: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C: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D:以上都是

9、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D

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10、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B

A:点眼药膏

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D:点眼药水

11、氢氟酸灼烧,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B

A: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

B: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 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

C: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D:以上都对

12、生物安全实验室里使用离心机应遵循以下哪项准则: D

A:离心桶的装载、平衡、密封盒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B: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标本的容器应当由厚壁玻璃制成,或最好为塑料制品

C: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标本容器应当始终牢固盖紧(最好使用螺旋盖)

D:以上都是

13、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

A:噪声

B:气流量

C: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14、Ⅱ级生物安全柜用于保护 正确答案:A 你的答案:D

A:操作者、样品和环境

B:柜内可以使用明火

C: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不需要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D:以上都不对

15、感染性材料溢洒处理的一般原则: D

A:戴手套和防护服

B:用布活纸巾覆盖

C:倒消毒剂

D:消毒、由外向中心,适当时间后处理

16、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17、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 D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以上都是

18、放射性核素一般污染应该: D

A:实验室常备污染处理箱

B:一旦发生放射性物质溅洒,立即通知其他人员离开溅洒区域

C:对于轻微污染,用湿纸和棉布擦拭,然后放入放射性废物桶,严重污染通知辐射安全部门

D:以上均正确

19、为什么要重视基因工程生物安全 B

A:因为基因工程生物本身不安全

B:因为遗传操作所导入的外源基因对受体系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外援基因的导入或漂移有可能发生人们意想不到的潜在危险

C:基因工程是高技术

D:大众对基因工程不了解

20、移液时,当有生物污染性物质溅出,为防止扩散应: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A

A: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然后将被污染的物品进行高压消毒

B:立即用布或纸处理

C:立即采用高压消毒

D: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

21、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D

A:溴:用Na2S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洗。

B:酸:大量水洗,用1~2%NaHCO3溶液洗。

C:碱:大量水洗,再以1%硼酸溶液洗

D:以上都对

22、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C

A:妥善保管

B:不得随意丢弃、掩埋

C:集中保存,统一处理

D: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

23、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D

A: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以上都是

24、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C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B:用舌头品尝试剂

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D: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25、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动物间疾病的传播,最主要还关系到: C

A:实验成败

B:实验室污染

C:人民身体健康

D:动物死亡

26、同位素经过10个半衰期,放射性活度为初始值的: D

A:1/2 B:1/10 C:1/20 D:1/1024

27、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哪一级的防护水平最低: A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28、预防危险化学品着火爆炸的最基本措施是 A

A:消除点火源

B:控制点火源

C:控制助燃物

D:放置灭火器

29、减少实验室的放射性污染需要注意的是: D

A:有溅出可能的操作在铺吸水纸的瓷盘中进行

B:严格区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物件,放射性容器贴标签

C:湿式清扫,及时清除污染及报告登记

D:以上均正确

30、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多少为宜? B

A:1/2 B:2/3 C:3/4 D:4/5

31、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C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32、防止个人摄入或吸入需要注意的是: D

A: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的操作在通风橱或手套箱中进行

B:不在实验场所进食,饮水和吸烟

C:注意个人卫生(正确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口罩等)

D:以上均正确

33、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级,几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最高: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A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4、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D

A: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B:储存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姓名

C: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这一点 D: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同位素购买直接从试剂公司购买

B:同位素购买需要填写同位素申购单

C:同位素购买需要资产管理处审核盖章

D:同位素购买需要同位素实验公共平台审核盖章

36、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C

A: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C: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D: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37、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A

A:干砂

B:水

C:湿抹布

D:泡沫灭火器

38、室温较高时,有些试剂如氨水等,打开瓶塞的瞬间很易冲出气液流,应先如何处理,再打开瓶塞? C

A:先将试剂瓶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B:振荡一段时间

C:先将试剂瓶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D:先将试剂瓶颠倒一下

39、感染性废物的处理应遵循下列哪些准则 D

A:采用有皱的包装材料包装易碎的玻璃和塑料制品,并同时加入吸附性材料

B:针和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

C:装有锐利物品的容器在任何时候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

D:以上都是

40、正常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内的气压,相对室外是什么压力: A

A:正压

B:负压

C:等压

D:随意

41、涉及以下物质,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 D

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氯化氢

42、关于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工作前和工作后,应至少让生物安全柜工作5min来完成“净化”过程,亦应留出将污染空气排出生物安全柜的时间

B:操作者在双臂进出生物安全柜时,应垂直缓慢地出入前面的开口,以维持操作面开口处气流的完整性

C:实验操作应在工作台的前部完成D:操作者应当尽量减少胳膊的伸进和移出

43、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可: C

A:直接向下水管道倾倒 B:不需要经消毒盒高压灭菌处理后,直接丢弃

C: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后,在弃掉

D:都可以

44、开启冻干物质安瓿瓶时,由于压力降低其部分冻干物可能会溅出,应在什么设施内进行操作: C

A:实验台上

B:无菌室内

C:生物安全柜内

D:超净工作台内

45、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C

A: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溢洒

D: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4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随机性效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大而降低

B:随机性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C: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D: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47、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手套的要求不包括: D

A:应在实验室工作时使用,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以防刺伤、擦伤或动物抓咬伤等

B:所戴手套无漏损,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防护服的袖子

C: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应更换手套

D:为提供足够的保护,实验中接听电话或临时离开实验室可始终戴原来的手套

48、丙级实验室等效日操作量为: C

A:0.5Ci B:0.5mCi-0.5Ci C:<0.5mCi D:>0.5Ci

49、高能β射线使用有机玻璃进行防护是为了防止: A

A:韧致辐射

B:契伦科夫辐射

C:光电效应

D:康普顿效应

50、使用生物安全柜时下列哪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D

A:在工作完成或一天结束时,应当对BSC的表面进行消毒

B:在开始工作前和工作结束后都应当让BSC的风扇运行5分钟

C:操作者应当尽量减少胳膊的伸进和移出

D:用移液管或其他物质堵住工作区前面的空气格栅

第二篇:实验室安全考题2报告

、病原生物材料在均浆或搅拌后,容器应在以下哪个场所进行开启: B

A:实验台上

B:生物安全柜内

C:无菌室内

D:超净工作台

2、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几人进行:

B

A:1 B:2 C:3 D:4

3、以下哪项不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目的: D

A:保护实验者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B:确保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C: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D:保证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4、进行微生物的危险度评估的最主要考虑因素是: B

A:实验室的性质或职能

B:微生物危险度等级

C:病原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D:病原体的地方流行性

5、放射实验操作前应该? D

A:进行辐射安全培训,获得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

B:放射性工作开展前进行健康体检

C:做好同位素领用登记

D:以上均正确

6、正常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内的气压,相对室外是什么压力: A

A:正压

B:负压 C:等压

D:随意

7、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是: B

A: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 h以上,放可处理

D: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入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8、放射实验操作中应该? D

A: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过程中佩戴个人剂量计

B:使用正确的防护措施

C:含有同位素的容器及时标签

D:以上均正确

9、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A

A:干砂

B:水

C:湿抹布

D:泡沫灭火器

10、不属于常用辐射量的是: D

A:当量剂量

B:吸收剂量

C:有效剂量

D:放射性活度

11、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D: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12、放射性衰变的规律是: B A:零级动力学

B:一级动力学(指数衰变)

C:二级动力学

D:伪一级动力学

13、强碱烧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A

A: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B:用1%~2%的醋酸冲洗

C: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先进行应急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14、被微生物等生物材料污染的金属器皿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溶液进行消毒: D

A:2%戊二醛

B:75%酒精溶液

C:75%酒精溶液

D:高浓度肥皂水

15、关于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工作前和工作后,应至少让生物安全柜工作5min来完成“净化”过程,亦应留出将污染空气排出生物安全柜的时间

B:操作者在双臂进出生物安全柜时,应垂直缓慢地出入前面的开口,以维持操作面开口处气流的完整性

C:实验操作应在工作台的前部完成D:操作者应当尽量减少胳膊的伸进和移出

16、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D: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17、关于事故应急处理错误的是: B

A:立即切断可能污染范围的环节,报告实验室主管人员

B:组织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清除污染

C:对放射性污染人员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 D:确定污染范围,组织专业人员清除污染

18、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 D

A: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

B: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C: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D:以上都是

19、根据卫生部规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四类,其中哪一类危害程度最高: A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20、关于重铬酸钾洗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将化学反应用过的玻璃器皿不经处理,直接放入重铬酸钾洗液浸泡

B:浸泡玻璃器皿时,不可以将手直接插入洗液缸里取放器皿

C:从洗液中捞出器皿后,立即放进清洗杯,避免洗液滴落在洗液缸外等处。然后马上用水连同手套一起清洗。

D:取放器皿应戴上专用手套,但仍不能在洗液里的时间过长。

21、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D

A:防止确定性效应

B: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C:以上都不对

D:以上都正确

22、放射性核素一般污染应该: D

A:实验室常备污染处理箱

B:一旦发生放射性物质溅洒,立即通知其他人员离开溅洒区域

C:对于轻微污染,用湿纸和棉布擦拭,然后放入放射性废物桶,严重污染通知辐射安全部门

D:以上均正确

23、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D 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24、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 B

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

B: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

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

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25、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C

A: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C: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D: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26、关于使用生物实验材料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C

A:微生物、动物组织、细胞培养液、体液等生物材料可能存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潜伏性危险,处理时必须谨慎、小心

B:被微生物等污染的玻璃器皿在清洗或高压灭菌前,应先浸泡在适当的消毒液中

C:在缺乏高压灭菌设备时,可煮沸消毒被污染的物品

D:做完实验后,必须用肥皂、洗涤剂或消毒液充分洗净双手

27、预防危险化学品着火爆炸的最基本措施是 正确答案:A 你的答案:B

A:消除点火源

B:控制点火源

C:控制助燃物

D:放置灭火器

28、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多少为宜? B

A:1/2 B:2/3 C:3/4 D:4/5

29、病原生物材料在匀浆或搅拌后,容器应在以下那个场所进行开启: B

A:实验台上

B:生物安全柜内

C:无菌室内

D:超净工作台

30、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31、减少实验室的放射性污染需要注意的是: D

A:有溅出可能的操作在铺吸水纸的瓷盘中进行

B:严格区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物件,放射性容器贴标签

C:湿式清扫,及时清除污染及报告登记

D:以上均正确

32、感染性废物的处理应遵循下列哪些准则 D

A:采用有皱的包装材料包装易碎的玻璃和塑料制品,并同时加入吸附性材料

B:针和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

C:装有锐利物品的容器在任何时候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

D:以上都是

33、以下关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C

A: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B:工作人员在试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C:工作人员手上只有在皮肤破损或皮疹时,才应戴手套

D:必须具备喷淋装置、洗眼器等应急防护设施

34、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对受污染的移液管消毒灭菌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及去离子水冲净: A A:适宜的消毒剂中浸泡和高压灭菌

B:高压消毒锅中

C:高压消毒锅中

D:肥皂水中浸泡

35、以下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D

A:过氧化物

B:高氯酸盐

C:乙炔铜

D:以上都是

36、对未知病原体的样本操作应在 B

A: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

B: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

C:生物安全Ⅲ级实验室

D:生物安全Ⅳ级实验室

37、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 D

A:五氧化二磷

B:五硫化磷

C:五氯化磷

D:以上都是

38、实验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D

A:实验室平面布局不科学

B:室内气体流动方向不合理

C:实验室内死空间过大

D: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

39、过滤除菌操作时,滤器和过滤瓶等装置使用前用什么设备进行消毒灭菌: B

A:烘箱

B:高压灭菌锅

C:加热真空烘箱 D:微波炉

40、实验中用到很多玻璃器皿,容易破碎,为避免造成割伤应该注意什么? D

A:装配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处不可远离连接部位

B:不能口径不合而勉强连接

C:玻璃折断面需烧圆滑,不能有棱角

D:以上都是

41、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42、涉及以下物质,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 D

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氯化氢

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B

A:随机性效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大而降低

B:随机性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C: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D: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44、以下几种气体中,有毒的气体为 C

A:氧气

B:氮气

C:氯气

D:二氧化碳

45、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是: D

A:实践的正当化 B:实践的正当化

C:个人剂量的限制

D:以上均正确

46、防止个人摄入或吸入需要注意的是: D

A: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的操作在通风橱或手套箱中进行

B:不在实验场所进食,饮水和吸烟

C:注意个人卫生(正确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口罩等)

D:以上均正确

47、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 D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B: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D:以上都是

48、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

A: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

B: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C: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

D: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49、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 C

A:用高压水枪

B:用高压灭火器

C:用高压灭火器

D:以上都对

50、氢氟酸灼烧,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D

A: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

B: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 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

C: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D:以上都对

第三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参考题

是 非 题

1.酸性废液与碱性废液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以合并在一个废液溶器中。(×)2.对于不能确定是否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等待进一步处理。(√)

3.生物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先以高温高压菌法处理,分类表示並注明单位及姓名后,采用一次性塑料袋或纸箱(用于干性废物)密封收集保存。(√)4.经过处理过的生物性废弃物,可以混入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处理。(×)5.甲醇易溶于水,所以废甲醇可以倒入洗涤槽或洗手间水槽中。(×)6.溴化乙锭(EB)的废弃凝胶需要专门收集专门处理,否则危害极大。(√)

7.根据宁波大学宁大政„2008‟69文件,含重金属的废液,不论浓度高低,必须全部回收。(√)8.过期的固体药剂、浓度高的废试剂、剧毒物品、麻醉品、药品等必须保持原标签完好、清晰,由原器皿盛装暂存,待统一回收处理。(√)

9.危险等级第二类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10.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的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1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病原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12.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13.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要有生物安全柜。(√)14.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5级。(×)

15.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16.“ABC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灭A类、B类和C类火灾。(√)17.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18、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输送介质为气体管道均属于安全监察的范围。(×)

19、特种设备未经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只要有持证人员使用就没问题。(×)20、安全附件和安全装臵不全或者失灵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不得使用。(√)

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当机立断,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2、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可以先为了生产继续使用,待不忙时再进行检查修(×)

23、放臵气瓶时,空瓶与充满气体的实瓶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24、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为2-3厘米。(×)

25、使用夹板固定时应保持松紧适中,固定条带能上、下放动1cm为宜。(√)

26、早期心肺复苏是“生命链”的第三环节。(×)

27、鼻出血时应采取头前倾位。(√)

28、气态毒物泄漏时,要注意顺风向疏散。(×)

29、固定四肢时,要露出手指足趾,以便于观察有无苍白、青紫、发冷、麻木等,有上述情况时,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30、动脉出血为暗红色,不间断、均匀、缓慢的流出,发生在远心端。(×)

31、心脑复苏时,压胸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32、急救固定时刺出伤口的骨折端应该首先送回。(×)

33、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34、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用铁丝等固定住,以防止因水压过高而造成管子脱落。(√)35、36、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可以用烘箱干燥有爆炸危险性的物质。(×)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37、在实验室允许口尝鉴定试剂和未知物。(×)

38、对于化学试剂或未知物,允许直接用鼻子嗅气味,不用以手煽出少量气体来嗅觉。(×)

39、在实验室内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40、实验室内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要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41、对于无机酸类废液,实验室可以收集后进行如下处理: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42、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管口应朝向自己,以便看清楚反应过程。(×)

43、对含有悬浮物质的溶液加热时,应加沸石或玻璃珠,以避免爆沸现象产生。(√)

44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45、在实验室进行有机合成时,放热反应不能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对反应物进行加热时,也不能将玻璃容器密闭。(√)

46、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九分满。(×)

47、酒精灯不再使用时,应立刻用嘴吹气灭火。(×)

48、打开易挥发或浓酸、浓碱试剂的瓶塞时,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他人,宜在通风橱中进行。(√)

49、取用有毒、有恶臭味的试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使用完毕后,将瓶塞蜡封,或用生料带将瓶口封严。(√)

50、干燥箱和恒温箱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51、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品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

52、为安全起见,平时应将低沸点溶剂保存于普通冰箱内以降低溶剂蒸汽压。(×)

53、使用强氧化剂时环境温度不宜过高,通风应良好,并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54、装有易燃液体的器皿可臵于日光下。(×)

55、实验中的过量化学品应当返回其原来的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56、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臵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

57、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实验完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其毒性。(√)

58、实验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注意及时加水,避免干烧发生危险。(标准答案: 正确)

59、转速较低的离心机可以在工作时打开机盖观察。(×)

60、水银温度计破了以后正确的处理是:洒落出来的汞必须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水覆盖(最好用甘油),然后在污染处撒上硫磺粉,无液体后(一般约一周时间)方可清扫。(√)61、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62、腐蚀和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氨水、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戴防毒用具。禁止手直接拿取上述物品。(√)

63、可以在木质或塑料等实验台上直接使用加热电炉。(×)

64、打开高压灭菌锅时,注意其内部是否有压力,容器口不得对人,避免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65、不得使用过期、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气体钢瓶。(√)

66、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定期检查更换,避免管子老化而引起漏水事故的发生。(√)67、可以穿拖鞋或凉鞋进入化学实验室。(×)

68、盛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受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69、使用易制毒化学品时要精确计量并在宁波大学易制毒化学品实验使用登记表上记录。登记表每月上交并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上销帐。(√)70、不能将乙醚等易挥发品放入普通冰箱,否则由于挥发气体不断溢出,而普通冰箱启动时有电火花出现,就有可能引起火灾。(√)

71、对高压气体钢瓶要分类保管,直立固定。严禁将氯气与氨气,氢气与氧气,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72、过期的、不知名的固体化学药品可自行处理。(×)

73、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74、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75、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裙)进入实验室,高跟鞋可以进实验室。(×)

76、强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

77、酚灼伤皮肤时,应立即脱掉被污染衣物,用10%酒精反复擦拭,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直至无酚味为止,然后用饱和硫酸钠湿敷。(√)

78、当有人呼吸系统中毒时,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令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情况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79、干粉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80、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中部。(×)81、实验室发现可燃气体泄漏,要迅速切断电源,打开门窗。(×)

82、发现火灾时,单位或个人应该先自救,当自救无效、火越着越大时,再拨打火警电话119。(×)83、万一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可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捂湿毛巾等方法防止通过呼吸道造成伤害。(√)84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85身上着火后,应迅速用灭火器灭火。(×)

86当酸或碱溅入眼睛时,不必采取应急处理,只要立即送附近医院救治。(×)

87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88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89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90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

91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92强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93皮肤被黄磷灼伤禁用含油敷料。(√)

94急性中毒发生时,救护人员在抢救前要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以免自身中毒、使事故扩大(√)95用后的气瓶,应按规定留0.05MPa以上的残余压力。可燃性气体应剩余0.2MPa~0.3MPa(约 2kg/cm~3kg/cm表压)H2应保留2MPa,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不可用完用尽.(√)96 每天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检查实验室的水电开关,确保水电都已关闭。(√)

97凡存放动物尸体的单位应认真填写登记记录,登记内容包括:存放单位、存放人姓名、存放时间、动物种类、数量,以及是否被污染,污染物类型及程度等(√)98氧气钢瓶阀门上不能沾有油脂等有机物,否则易发生爆炸。(√)99使用易燃液体作为溶剂时,可以使用明火加热。(×)100常见英文缩写CPR表示心肺复苏。(√)

22选 择 题

1、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D)

A.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2、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D)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氯化氢

3、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C)A.超级恒温水浴内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B.恒温水浴内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可以使用自来水

4、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D)

A.试剂架上 B.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C.实验台下柜中 D.试剂库内

5、高温实验装臵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D)

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熟悉高温装臵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臵臵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臵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使用高温装臵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6、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D)

A.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B.通风要良好 C.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D.以上都是

7、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C)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8、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B)A.1/2 B.2/3 C.3/4 D.4/5

9、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多少?(A)A.2/3 B.1/3 C.1/2 D.3/4

10、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D)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臵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11、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D)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B.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D.以上都是

12、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D)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以上都是

13、对于实验室的微波炉,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A.微波炉开启后,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操作人员应远离 B.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C.实验室的微波炉也可加热食品

D.对密闭压力容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14、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A)A.可以用明火加热 B.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不可猛烈撞击 D.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15、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D)A.管端应烧圆滑 B.用布裹手或带厚手套,以防割伤手 C.可以使用薄壁玻管 D.加点水或润滑剂

16、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B)

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 B.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 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 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17、下列气体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的是:(D)

A.硫化氢 B.氟化氢 C.氯化氢 D.以上都是

18、盐酸、甲醛溶液、乙醚等易挥发试剂应如何合理存放?(C)A.和其它试剂混放 B.放在冰箱中 C.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D.放在密闭的柜子中

19、以下哪个药品(试剂)在使用时不用注意干燥防潮?(D)A.锂 B.碳化钙 C.磷化钙 D.二氧化硅 20、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C)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B.用舌头品尝试剂 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D.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21、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B)

A.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 B.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乙醇,进行搅拌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 D.以上都对

22、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D)

A.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 B.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C.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D.以上都是

23、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D)

A.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B.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 C.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D.以上都是

24、在蒸馏低沸点有机化合物时应采取哪种方法加热?(B)A.酒精灯 B.热水浴 C.电炉 D.砂浴

25、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D)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A.日清月结 B.帐物相符 C.手续齐全 D.以上都对

26、处臵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说法错误的是:(D)

A.妥善保管 B.不得随意丢弃、掩埋 C.集中保存,统一处理 D.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

27、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D)

A.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B.储存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姓名

C.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臵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这一点 D.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28、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臵?(B)

A.倒入水槽中 B.分类收集后,送中转站暂存,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C.倒入垃圾桶中 D.任意弃臵

29、下列加热热源,化学实验室原则不得使用的是:(A)A.明火电炉 B.水浴、蒸汽浴 C.油浴、沙浴、盐浴 D.电热板、电热套 30、易燃化学试剂存放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是:(D)

A.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B.放在冰箱中时,要使用防爆冰箱 C.远离火源,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热 D.以上都是

31、在普通冰箱中不可以存放什么物品?(D)

A.普通化学试剂 B.酶溶液 C.菌体 D.有机溶剂

32、使用剧毒化学品必须有两人操作,并在宁波大学剧毒化学品实验使用登记表上记录?(A)A.用途、使用量、剩余量 B.成分、种类 C.特性、组成

33、领取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A)

A.双人领用(其中一人必须是实验室的教师)B.单人领用 C.双人领用(两人都是实验室的学生)

34、在创伤急救止血时,常用的止血方法有(E)

A 指压止血法 B 加压包扎法 C 止血带止血法 D 加垫屈肢止血法 E 以上都是

35、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D)

A.五氧化二磷 B.五硫化磷 C.五氯化磷 D.以上都是

36、当有汞(水银)溅失时,应如何处理现场?(D)

A.用水擦 B.用拖把拖

C.扫干净后倒入垃圾桶 D.收集水银,用硫磺粉盖上并统一处理

37、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A)

A.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 B.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C.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 D.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38、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C)

A.用高压水枪 B.用高压灭火器 C.用雾状水灭火或用泥土覆盖 D.以上都对

39、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A)

A.干砂 B.水 C.湿抹布 D.泡沫灭火器 40、强碱烧伤处理错误的是:(A)

A.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B.立即用1%~2%的醋酸冲洗 C.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先进行应急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41、容器中的溶剂或易燃化学品发生燃烧应如何处理?(A)A.用灭火器灭火或加砂子灭火 B.加水灭火 C.用不易燃的瓷砖、玻璃片盖住瓶口 D.用湿抹布盖住瓶口

42、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C)

A.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C.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D.以上都对

43、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C)A.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C.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D.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44、复苏处理要争分夺秒,最主要的目的是(A)

45、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D)

A.溴:大量水洗,再用1%NaHCO3溶液洗 B.酸:大量水洗,用1~2%NaHCO3溶液洗 C.碱:大量水洗,再以1%硼酸溶液洗 D.以上都对

46、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B)

A.点眼药膏 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47、以下是酸灼伤的处理方法,其顺序为(B): ①以1~2%NaHCO3溶液洗。②立即用大量水洗 ③送医院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8、当不慎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在皮肤上没形成挂液)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A.用酒精棉球擦 B.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D.用水直接冲洗

49、皮肤若被低温(如固体二氧化碳、液氮)冻伤,应:(B)A.马上送医院 B.用温水慢慢恢复体温 C.用火烘烤 D.应尽快浸入热水 50、易燃类液体的特点是:(D)

A.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闪点越低,越易燃烧 B.极易挥发成气体 C.遇明火即燃烧 D.以上都是

51、对于一些吸入或食入少量即能中毒至死的化学试剂,生物试验中致死量(LD50)在50mg/kg以下的称为剧毒化学试剂,以下哪个不是剧毒化学试剂:(D)

A为迅速恢复脑的血液循环 B使心脏迅速恢复跳动 C使自主呼吸提早恢复 D为减轻酸中毒 A.氰化钾 B.三氧化二砷 C.氯化汞 D.苯

52、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些物质?(D)

A.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喷雾剂,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

B.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可自燃液体,自燃自热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C.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腐蚀性物质 D.以上都是

53、危险化学品的毒害包括:(D)

A.皮肤腐蚀性/刺激性,眼损伤/眼刺激 B.水环境危害性, 放射性危害 C.急性中毒致死,器官或呼吸系统损伤,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 D.以上都是

54、当你碰到手部烫伤时首先应该(D)

A.到医院诊治 B.迅速将烫伤的手臵于温水中,并用温水冲洗

C.对烫伤的手自行包扎

D.迅速将烫伤的手臵于冷水中,并不停的用水冲洗

55、下面哪些物质彼此混合时,不容易引起火灾?(B)A.活性炭与硝酸铵 B.金属钾、钠和煤油

C.磷化氢、硅化氢、烷基金属、白磷等物质与空气接触 D.可燃性物质(木材、织物等)与浓硫酸

56、丙酮属于低毒类化学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它的闪点只有-18℃,具有高度易燃性。B.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C.它的沸点只有56℃,极易挥发;D.以上都对

57、关于存储化学品说法错误的是:(C)

A.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B.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或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C.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密闭地点存放

D.防护和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存放

58、一般将闪点在25℃以下的化学试剂列入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易燃化学试剂?(C)

A.乙醚 B.苯 C.甘油 D.汽油

59、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B)

A.打开塑料瓶的化学品时不要过于用力挤压,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迸溅到身体上 B.有机溶剂可以臵于普通冰箱保存 C.分清标签,认真阅读标签,按标签使用

D.共用化学品从专用柜里取出,使用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整,用后放回专用柜 60、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如何分类?(B)

A.按生产日期分类 B.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 C.随意摆放 D.按购臵日期分类 61、领取及存放化学药品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B.学习并清楚化学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C.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

D.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可以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

62.我国2002年发布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中毒56项,其中项目最多的是(B)。A.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 B.有机溶剂中毒 C.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 D.废气中毒

A.病理性废物 B.损伤性废物 C.药物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64.生物性废弃物如果无法立即处理,打算在摄氏零下十八度以下冷冻贮存,以(B)为限,并标示感染性废弃物标志、贮存时间、温度及重量。A.10日 B.30日 C.60日 D.半年

65.损伤性废物装入必须装入(A)。A.利器盒 B.硬纸箱 C.垃圾桶 D.一次性塑料袋

66.酸碱废液一般可利用(D)进行前处理后直接排放。A.稀释反应 B.浓缩反应 C.沉淀反应 D.中和反应

67.处理有机溶剂废液最佳方式为(B)。A.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B.回收再利用.C.燃烧 D.吸附

68.下图标识是指(D)。A.可回收标志 B.食品安全标识.C.环境安全标识 D.生物危险标识 63.生物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C)可以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69.下列垃圾中不可以回收的是(C)。A.一次性塑料餐盒 B.灯泡.C.纸巾 D.废弃衣服

70.含卤素有机溶剂的危害主要在于(D)。A.生物直接毒害 B.环境中不易被降解.C.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 D.以上三点 A.感染性废物 B.药物性废物.C.化学性废物 D.生活垃圾 72.乙型肝炎病毒,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B)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73.结核分枝杆菌,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C)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74.紫外线常用于(A)A.空气消毒 B.皮肤消毒 C.水消毒 D.物品内部消毒

75.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将生物安全柜分为(C)A、I 级 B、I 级、II级 C、I 级、II级、III级 D、I 级、II级、III级、IV级 76.消毒是指:(B)

A 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 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杀死细菌芽胞 D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77.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C)A.消毒 B.无菌 C.灭菌 D防腐

78.利用干烤箱灭菌应该达到的温度、时间为(B)

A 160~170ºC,1h B 160~170ºC,2h C 100~120ºC,1h D 100~120ºC,2h 79.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B)A BSL-1 B BSL-2 C BSL-3 D BSL-4 80.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D)71.采用化学消毒处理技术的地区,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分为黄色和红色两种,黄色袋一般用来盛装(A)。A、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

B、保护公众 C、保护环境

D、以上都是

81.生物安全柜主要原理(B)

A、干燥 B、空气经滤膜除菌后定向流动 C、防潮 D、通风 82. 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的阶段。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

8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A)。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84. 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B)。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85. 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A)。A.优先救人 B.优先抢救财物 C.优先灭火

86.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喷射。A.上部 B.中部 C.根部

87.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A)。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88. 任何单位、(C)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A.义务消防队员 B.个人 C.成年公民 89.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B)。A.911 B.119 C.110 90.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91.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B)来寻找漏气点。A.划火柴 B.肥皂水 C.闻气味

92.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B),以防止引起火灾。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门窗通风

93.紧急呼救是现场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呼救时报告的内容中不正确的是(B)

A.讲述伤病者所在的具体地址 B.报告后迅速挂机

C.报告呼救者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

D.讲清已对伤病者经过何种现场处理

94.单位或家庭维修中使用溶剂和油漆时除了杜绝一切火种,还应该注意(C)。A.湿度 B.温度 C.通风

95.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用(B)灭火。A.卤代烷 B.水 C.干粉 96、气瓶投入使用后,(C)。

A.可以更改气瓶钢印 B.可以更改气瓶颜色标记 C.不得对瓶体进行焊接修理 97、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D)至少检验一次。A、3年 B、4年 C、5年 D、6年 98、安全阀一般应每(B)至少校验一次? A、6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一个月

99、气瓶是否到期需要送检验单位进行定期检验,可以通过气瓶制造钢印或(B)和检验色标来判断。A.瓶色 B.标牌 C.检验钢印

100、四肢开放性损伤合并大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得超过:(B)A、30分钟B、60分钟C、90分钟D、120分钟E、15分钟

简答题

1.请简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与主要问题。2.请简述实验室安全涉及的主要方面与注意事项。

3.请针对自身实验室废弃物的特点阐述实验室废弃物处臵的主要原则和注意事项。

4.谈谈你对改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考题++免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首先,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其次,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第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的涵义?(论述)

答: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来运用它,并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它。

2、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优秀典型。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它是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凡是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治口号,无论是出自毛泽东本人的言论还是党的文件,都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就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些或那些方面的经验所做的系统的总结,补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论著中的许多观点。因此,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如何理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论述)

答:

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这个观点大致包括下列涵义:①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③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正确的揭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指明了正确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还深刻说明了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一致性,把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体化为科学的领导方法。

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

四、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基本观点包括两个方面:1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2党对人民群众实行正确的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坚持群众路线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起了巨大的作用。

五、为什么说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论述)

答: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持和帮助,但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3、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时,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中国经验的第一条,并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七、为什么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

1、它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原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它们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核心内容,成为连接各个部分的纽带和基础,使毛泽东思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它们是指导中国革命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革命实践中。所以,它们成为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科学性和生命力的核心内容。

八、怎样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论述)

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创立和形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解决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最基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就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就不可能形成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就像一条红线连接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十、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首先,应了解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人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其次,应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十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4、创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并对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5、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6、提出了要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及一整套经济建设方针。

第二章近代中国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一、近代中国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工人运动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正式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了准备;

4、外部条件主要是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个方面给予帮助,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答: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四、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论述)

答: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破产和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社会的发展客观要求由新的革命阶级和新的革命形式来完成。

2、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工人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为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为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时代,为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时代条件。

五、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持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确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各种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产,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六、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作了理论上与政策上的准备。

七、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

1、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主 共和国。

2、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论述)

答:

1、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1)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最终从中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经济上,帝国主义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3)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2、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1)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2)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3)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4)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九、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答:

1、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2、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十、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什么?

答: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彻底。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便于组织。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十一、如何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

答:

1、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

2、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3、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十二、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论述)

答: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十三、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特点? 答:第一,“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第二,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三,新民主主义政治是一种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十四、如何评价“侵华有功”论?

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也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同时,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这样,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二、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答: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第二,农民——这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三、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论述)

答:第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备客观条件。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四、《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1、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积极提倡“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3、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并把这一道路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

五、怎样理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答:第一,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他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而帝国主义,内而统治阶级,对于其压迫榨取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第二,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三,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中的重大作用。

六、土地战争时期党的土地革命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改总路线)和分配方法是什么?

答: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七、为什么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要作用?

答:第一,民众是战争人力的资源,建立优势的军队,民众是兵力的源泉。第二,民众也是战争物力和财力的源泉。第三,民心的向背,民众拥护和支持,是战争的精神力量。第四,民众参加到战争中来,使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战争的整体威力。

八、人民战争与革命根据地的关系是什么?

答:

1、中国革命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因此,进行人民战争必须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

2、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把落后的农村造就 成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强大革命阵地,造就成夺取城市乃至全国政权的战略基地。

3、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人民战争就不可能有人力、物力资源,也不可能为人民战争的革命军队提供休整、补充和训练的场所。

4、要进行人民战争就必须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建立强有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九、简述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答:首先,毛泽东认为战略防御有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我们应该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其次,毛泽东把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具体化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作战方针。最后,积极防御要求我军创造条件,进行有效的战役战斗中的外线的进攻战。意义: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

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答:一,它是实现战争胜利的最有效的手段。集中优势兵力,才能给敌人以决定性打击。二,能使敌人士气沮丧,我则人心振奋。三,可以使敌人的人力物力不断减少,而使我军的人力物力不断得到补充,使革命根据地得以保存和发展。四,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始终保持战场的主动权。

第四章 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一、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

答:

(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从理论上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敌强我弱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在中国革命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二)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内部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外部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还存在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答: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也就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两党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涉及两党关系及合作抗日的事宜,只能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 特殊形式加以解决。这就增强了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必要性。

三、为什么说政策和策略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大问题?(论述)

答:

1、政策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规范和限度;策略就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制定的相应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

2、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总是同一定的政策相联系着。都是在为实行某种政策而斗争着。

3、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体现。政策和策略正确与否,关系着党能否广泛而有效地团结最大多数人民群众,为实现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4、政策和策略是贯彻党的路线和完成党的战略任务的保证。是为路线和战略任务服务的工具和手段。

5、政策和策略关系着革命政党能否时刻统一全党的意志,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

6、只有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无产阶级领导的正确性,进而才能卓有成效地团结和率领同盟军共同奋斗,以实现无产阶级的战略任务。可以说,没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就没有统一战线。

四、简述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内容、地位、作用?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统一战线?

答:

1、内容: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2、地位:(1)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2)第二个联盟,即工人阶级同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3、作用:(1)只有首先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够真正坚强有力;才有助于推动其他中间阶级、阶层、集团参加革命和参加统一战线;才有力量去孤立、分化、瓦解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2)争取同民族资产阶级合作,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对于争取其他中间力量,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极为有利的。

五、试分析中共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论述)

答:

1、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即独立自主。正确理解这个原则,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讲统一性。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才能及时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2、中国共产党在研究和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时,总是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对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进行科学分析。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主要的敌人,这就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党的政策也需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争取和团结大多数,完成新的革命任务。

3、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条基本原则。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但是,原则性必须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及时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

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应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论述)

答:

1、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爱国的,同时又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种经济的和政治的地位,规定了他们在中国革命中的两面性,即革命性的一面和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针对他们的两面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3、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是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或特殊政治条件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与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暂时的联盟。

4、就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这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说,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他们都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但是在联合与斗争的性质及方式上,是有重大差别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他们的联合,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性质的联合,同时要对他们的反动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种斗争既有和平的说理斗争,也有非和平的流血的斗争,甚至不排除一定规模的武装对抗和冲突。

八、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

1、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历史经验的生动概括和总结,又是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事的一贯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2、长期共存,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而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最终消亡相联系的。所谓互相监督,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3、这一方针有利于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决策科学化。

九、人民政协的作用?

答:

1、最广泛的联系、团结各方面人士,进行政治协商,实行民主监督,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

2、人民政协在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期间,对于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反对国内外敌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答: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实力政策”是一个勇敢的挑战。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十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意义?

答: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使之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实现国际统一战争的斗争实践中对国际社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它在历史上曾起了重大的作用,在目前,也将在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它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铺平了道路,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轶序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人民民主政治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艰苦探索?/试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形成过程?(论述)

答:

1、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党先后提出了建立“劳农专政”、“真正平民的政权”、“革命民众政权”、“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权独裁制”等主张,对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阶段,需要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权。工农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探索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这样,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已趋于成型。

4、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

5、在抗战胜利之前,中国共产党便确定了废除国民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

6、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949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这篇著名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已经完全形成。

二、什么是三三制政权?

答: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个政权曾实行“三三制”,“三三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少,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三三制”政权的理论和实践,在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简述抗战胜利后各主要政治派别的建国主张?

答:

1、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在战后坚持其独裁、内战、卖国的既定方针,企图独占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在全国重建其独裁统治。这就是国民党对待战后国内问题的根本主张。

2、中国共产党便确定了废除国民党***,成 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提出的建国主张。

3、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结束国民党党治,“把中国造成一个十足道地自由独立的民主国家”。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的主张基本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五、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各阶级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还包括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两面性,他们可以参加政权,但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上述各个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表明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国家。

六、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要实行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论述)

答:

1、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一个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辨证统一。民主和专政这二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

3、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二者是不能混淆的。民主的对象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而专政的对象只是占人口极少的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有两种方法,对敌人来说,是专政的方法、强迫的方法,对人民来说,是用民主的方法,用说服教育的方法。

4、民主和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

5、历史经验证明,离开了人民民主,就不能巩固对敌人的专政;离开了对敌人的专政,就保证不了人民民主。二者决不能割裂或有所偏废,更不应互相排斥和互相代替,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七、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采取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

答:首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以广泛的民主为基础,只有按照民主的原则组织政权,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制定出符合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

其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又必须实行集中,以便把人民群众分散的、零星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国家意志,并以国家权力保证其贯彻实施,才能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和号召力。

八、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制度。

九、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为什么要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策?

答:

1、从我国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早已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很早就有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国各民族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团结合作创造了条件。

2、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都是被压迫的民族,有共同的命运和遭遇。各族人民也都以不同方式参加了民主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形成了血肉不可分的整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我国各族人民在统一的、单一制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团结合作奠定了基础。

十、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论述)

答:

1、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近百年来,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仅找到了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而且积累了建立和发展革命政权的丰富经验。创造了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以人民代 表大会为形式的人民民主专政,解决了国家政权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

2、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是因为中国革命是分两步走的,因此,不能满足于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与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而是要以此作条件,使中国有可能在共产党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进而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也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和任务。

十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的关系,民主党派在自己的纲领中都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而不是互相竞争性的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论述)

答:首先,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农业占90%左右,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由此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必须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2、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次,毛泽东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要允许其充分发展,又要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1949年到1956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49年10月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这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1952年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建国后已经存在着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了;1956年,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时,国内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了。

三、什么是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及其作用?

答:

1、从1951年底开始,中共中央统一部署,首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2、从1952年开始,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作用:“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击了资产阶级的违法活动,教育了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推动了在私营经济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创造了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

四、简述毛泽东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初步设想?

答:一,关于过渡时间,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大约为15年至20年时间。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最初设想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意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领导人民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各项条件。

五、为什么说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论述)

答:首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仍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布局极不合理,教育、科学和文化也很落后。一部中国近代史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要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因落后而挨打,就必须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更加尖锐。资产阶级的不法行为确实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危害。而这种经济上的矛盾又必然造成阶级关系的紧张和阶级矛盾的加剧。客观上要求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再次,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具有现实依据的,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

答: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三,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七、“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

一、1、集中主要力量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3、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4、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稳步增长。

5、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均衡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稳步前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保持工农业发展的综合平衡,使经济建设的计划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

3、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关系,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照顾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在搞好综合平衡的前提下,保证重点建设,以重点建设为中心,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5、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方法和经验。

八、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采取和平赎买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答:

1、革命导师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为我国实现和平赎买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我国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政治上提供了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保证。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它有拥护新生国家政权,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4、我们建立了国营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联系。

九、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论述)

答:

(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确立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经济上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指导地位,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削弱了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证明了中国以自己独特的革命理论,经验和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产生的深远影响来看: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的孤立了帝国主义阵营。

综上所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是什么?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性表现在:第一,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工业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企业的工业品有重要的补充作用;第二,民放资本主义企业中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通过他们为社会主义企业培养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第三,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盈余也相应增加,国家通过税收和价格政策,可以把其中的一部分转变为国家的积累;第四,资本主义企业拥有广大的商业网络和国内外贸易联系,国家可以充分予以利用,以活跃城乡经济,促进经济交流;第五,资本主义企业可以维持和吸收一部分职工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局限性:同时,民放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无序竞争等。

十一、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

(一)土改完成后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个体经济的脆弱性和局限性是不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所以,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就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存在着条件和可能:

1、国民经济已经恢复,经济结构得到调整;政治稳定,社会清明,工农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在扩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继续发展。

2、在广大农民中蕴藏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和正确引导这种积极性,领导农民走农业合作社的道路。

3、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不断胜利是农业合作化的有力保证。

(三)农业合作化采取的步骤、方针政策和具休措施:

1、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之间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2、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3、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4、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带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5、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

十二、试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首先,应了解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意义。成功经验:一,在土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互相合作的道路。二,采取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三,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

重要意义:农业合作化的实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次,应了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以经验和重要意义:成功经验: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二,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注意把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重大意义:一,标志着我国已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二,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建国初期,中国为什么要采取“苏联模式”?

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分别以美国、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而苏联则给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2新中国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及巨大成就,已经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和效果,并且这种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3、到50年代中期,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开始显露出来,我党重新审视苏联模式,提出“以苏为鉴”,少走弯路的思想,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基本思想?

答:内容: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专门论述了学习外国长处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意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已经阐明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借鉴别国经验,走自己的路,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并成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原来对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起保障作用的政治因素,也已转变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因素。这表明,我国已经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由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初,经济文化仍十分落后,远未达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这表明,我国此时虽然已导师入社会主义,但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改造后的基本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么认识中国国情的?

答:第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第三,国内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上述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和由此得出来的有关论断,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立足点。保证了探索过程中的正确的发展趋向。

六、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其基本内容是:要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使国民经济计划尽可能反映这一规律。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2、我国经济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

七、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共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

1、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2、关于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的思想。

3、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 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

八、关于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几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他说,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还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其目的是,通过学习古代、外国有用的和先进的东西,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特殊民族风格的文化事业,以发展中国。上述方针,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九、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答:

1、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2、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4、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

5、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6、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

十、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

答:邓小平一贯拥护毛泽东思想,在工作中一贯地坚持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方针政策和原则。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最根本的还在于他继承与发展着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也继承与发展着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正确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一是继承,二是纠正,三是开始和发展。

十二、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艰难曲折及其历史局限?

答:

(一)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然,毛泽东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第一,这一探索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第二,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背离。第三,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发生。

(二)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1、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等等。

2、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3、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深刻总结和吸取了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最终摆脱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影响。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十三、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政治路线是中共八大政治路线的继续和发展

答:1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里程碑。2中共八大的政治践线是正确的,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不适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错误口号,开始全面而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就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政治路线。4从这两次重要会议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一、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本点是什么?

答:

1、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2、强调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

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4、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5、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

6、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答:

1、由于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得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也不允许工人阶级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

2、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重压迫,除极少数工贼外,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四、为什么说小资产阶级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条件?

答:

1、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小资产阶级人数极其众多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处在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中。

2、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占绝大多数。即使工人出身的党员,在中国的经济条件下,也容易染有小资产阶级的色彩。

3、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我们党内常常有各色各样的反映,它为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思想条件,对党制定及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妨碍极大。

五、中国共产党理论准备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答:

1、党在诞生之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还很短。

2、党成立后立即就投入到实际革命斗争中,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复杂工作,无暇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

3、诸位革命领袖都是欧洲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说到中国的事情并不多。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并指导这种实践就觉得特别困难些。

六、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的矛盾?

答: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和办法。其中主要有: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同时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方针,都是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总方针的具体化。它们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七、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党内矛盾?(论述)

答:第一,科学地认识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性质。这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的前提。党内矛盾“是社会上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矛盾在党内的反映”。不能把党内矛盾等同于阶级矛盾、敌我矛盾。开展党内斗争是必要的,如果党不经常在党内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左”的右的机会主义就会在党内发展,就要影响与支配我们的党。

第二,掌握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认真总结以往处理党内矛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刘少奇等提出了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的方针和原则。即:第一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第二是: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原则是:‘团结——批评——团结’。

第三,贯彻这一方针,必须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

(1)必须站在大公无私的立场上来进行。(2)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错误的内容,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3)对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4)要正确地运用组织和纪律手段。(5)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6)分清党内斗争与党外斗争的明确界限和适当联系,做到内外有别。(7)禁止党内一切无原则的纠纷。

八、为什么要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论述)

答:

1、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的发展。

2、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和侵袭。因此,必须着重于党的思想建设,特别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和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

3、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这是毛泽东提出的一项重要建党原则,是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

4、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把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认识的科学性及其对党的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5、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二是以党章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

6、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

7、整风运动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

九、如何认识毛泽东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关于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的数目字的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而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体,是党的首脑、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集中制。”第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是党的统一的具体形式。第三,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的统一关系。第四,群众路线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反映了党内的群众路线。

十、为什么说党内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的统一的关系?

答:

1、民主和集中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必须反对离开民主讲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一方面必须反对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的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

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

十一、实行民主集中制应该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1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党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各级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委员会。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党的下级组织要向上级组织请示报告工件。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十二、如何认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论述)

答:第一,培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克服主观主义的途径?)。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一是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向实际情况作调查;三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第二,培育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党的正确的纲领与政策,只有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与支持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贯彻到底。培育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需要全党从多方面做出切实不断的努力,一是自觉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最大限度地开辟和拓宽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三是坚决反对和整肃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四是时刻关心群众的各种切身利益。五是及时修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第三,培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党内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好方法。

十三、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其次,(B、简述毛泽东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若干思想?)

第一,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全党。第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第三,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第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第五,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十四、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是什么?(论述)

答:

1、党的政治路线是根据党的最高纲领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纲领。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

2、党的自身建设要紧密地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党的领导的这一基本职能的发挥是不能脱离党的政治路线的。

3、加强党的政治路线的教育,保持全党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只有经过反复的、经常不断的深入教育,才能逐步形成党的一致的认识,并化为全党一致的行动。

4、加强党的政策和策略的教育,提高全党的政策和策略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记住党的具体的个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而且要记住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5、正确开展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

十五、党的自身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论述)

答:

(一)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学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看: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积蓄强大的武装力量。

总之,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极大,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

十六、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

2、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

3、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

4、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

5、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

6、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

7、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

8、要有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

十七、培养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的基本条件?

答: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2、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毛§思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第二,在毛§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三,党中央的一些总结革命经验、提出重大理论原则、制定重要政策的,在党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文献,都对毛§思的丰富和发展发生过重大作用。

3、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1.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独创性,它是根据中国特殊情况所作出的理论创造。3.完整性,它系统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系列问题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它贯通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各方面。

4、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体系?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思的科学体系,特别是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把☆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思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分开来。☆晚年的错误思想主要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等“左”倾错误理论观点。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思。毛§思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

5、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思的科学体系,绝不能用☆在某一条件下对某一问题所说的某一两观点,去代替对毛§思的整体性把握,而必须从毛§思的整个体系去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思的科学体系来指导实际工作,尤其是要着重掌握毛§思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6、为什么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晚年的错误主要指他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面等错误理论观点。毛§思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晚年的思想严重地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个人的思想,明显地脱离了毛§思和科学体系轨道。因此,☆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属于毛§思范畴,所以我们要把毛§思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

7、怎样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列主义、毛§思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一的科学体系。

1、毛§思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思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思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思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马列主义、毛§思。

8、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过程是什么?第一,毛§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毛§思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第三,毛§思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过程:毛§思萌芽于国民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9、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历史)条件是什么?一,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思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二,毛§思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思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思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思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10、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是什么?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 毛§思是我们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②毛§思是 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③毛§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先导。④☆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⑤毛§思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第二,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工人运动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正式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了准备;

4、外部条件主要是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个方面给予帮助,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3、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的根本出发点?基本内容及意义是什么?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毛§思的活灵魂的最基本的方面。(意义)实事求是毛§思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首先,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它是毛§思体系的基础,贯穿于毛§思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再次,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

14、怎样理解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的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答: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据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因为各国情况不一样,革命发展道路也不可能一样,需要各国共产党人从本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去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和向外国学习的关系;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中国人民将永远遵循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立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15、什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一方面要讲统一性;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才能及时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6、毛泽东强调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争取外援为辅,就是积极开展与外国的经验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

17、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及其涵义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对搞好党的建设有什么现实意义?基本观点包括两方面:

一、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党对人民群众实行正确的领导。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要求和体现。2群众路线,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群众路线,是毛§思的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意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毛§思的活的灵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坚持群众路线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起了巨大的作用。

18.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①要制定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纲领,使其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②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性、不彻底性,克服小资产阶级的散漫性、狭性等等。③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以坚定同盟者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④要在教育同盟者、提高同盟者觉悟的同时,照顾同盟者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⑤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在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组织纪委上的严格性,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19、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统一战线之所以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首先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统一战线是完成革命任务的一种方式,其领导权问题必然是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相一致。所以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其次是由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发展,确立了中国始终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地位。

20.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是什么?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力量。所以有些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和在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

2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是什么?怎样正确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另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处理两个关系:1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2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3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22.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的条件是什么?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积极创造条件,自觉地建立和巩固这个联盟。条件一:关心农民切身利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条件二: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水平。23.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辨证关系是什么?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辩证关系: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依托。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土地革命就无法开展。因此,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24.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对革命进行武装镇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第三,敌人力量对比悬殊,帝国主义之间、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25、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关系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和异常凶狠,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是,围绕着武装斗争,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

26.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27、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就是要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对敌人实行专政就是对内镇压被推翻的反动阶级的反抗,对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28、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首先,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二者不能混淆。民主的对象是占人中绝大多数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能实行民主的方法;专政的对象是人民的敌人,只能实行专政的方法。其次,民主与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人民民主,就不能巩固对敌人的专政;离开了对敌人的专政,就保证不了人民的民主。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民 主与专政的统一。

29、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性质上来看,二者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都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民主与民主专政的统一;从历史使命来看,二者都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国家政权的同时,就赋予它新的内容和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①衔接两个革命阶段。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社会主义时期,它实质上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②扩大了人民民主范围。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结构中包含了工农联盟和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③概念表述准确鲜明。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双重含义。同时这一表述易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在实践工作中防止误解和片面性。

30、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什么?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在政治上表现为进步性、革命性;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并没有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政治上表现为妥协性、软弱性。

3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答:中国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为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任而奋斗过,它组建了政党,提出了三民主义纲领,领导了多次起义,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但南京临时政府只有短短三个月便夭折了。其原因在于:中国资产阶级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和妥协性,使得资产阶级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发动农民。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33、毛泽东指出的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2、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34、人民军队中实行的三大民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政治民主,即不论职务高低,官兵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军事民主,即战时发动士兵讨论作战计划,练兵时官兵互教互学;经济民主,即经济公开,士兵参与经济管理。

35、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1、☆在古田会议中,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并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这个宗旨是无产阶级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

3、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人民军队的一切行动准则。因此,它不仅要担负打仗的任务,同时还要担负做群众工作和开展生产建设的任务。

36.怎样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作为我军的指导思想、教育全军,保证党在思想上的领导。其次,依靠党在政治上的领导。第三,在军队中建立和健全各级党的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班排建立小组,保证党在组织上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并实现党指挥枪。

37.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其重要性何在?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对党的作风所作的高度的理论概括。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复杂的国情结合起来,从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难题。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衷心拥护。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经常揭露和克服自身活动中的缺点和错误,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增强党的战斗力。三大作风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及其互相关系是什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史称“三大法宝”。关系:

(一)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学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看: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积蓄强大的武装力量。总之,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极大,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

39、为什中国共产党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其基本原因是:第一,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有革命性的一面,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同他们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第二,民族资产阶级又有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第三,在一部分大资产阶级推行两面政策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应与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暂时联盟,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顽固势力作斗争,必须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40、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为什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首倡、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策。第一,建国后,各民主党派参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的性质由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转变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政治联盟。

第二,长期共存。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存的历史不能割断。长期共存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而是客观的历史发展决定的。民主党派代表着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这是民主党派长期存在并得到相应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第三,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由于民主党派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基础,他们能够对中国共产党提供一种单靠自己的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发现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对于共产党的工作做出有益的帮助。

41、为什么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之所以要从思想上建设党是由党内的本质矛盾所决定的。旧中国是一个现代工业很少的国家,工人阶级队伍很少,而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党的组织大部分处于农村环境中,党员的大部分来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这种状况使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和斗争十分突出。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在思想方法上,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党内出现只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只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2)在政治倾向上,小资产阶级表现为随着情况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当革命发展顺利时,易出现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当革命遭受挫折或与资产阶级合作时期,易表现为悲观失望,或表现追随于资产阶级之后的右倾情绪和观点。(3)在组织生活方面,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脱离组织的宗派主义等等。因此加强思想建设的任务就尤为重要、突出。而要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和侵袭。

42、如何认识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思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是毛§思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

第一,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故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亦即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第二,党的 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性质。第三,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把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第四,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强党的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二是以党章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第五,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第六,整风运动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

4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方面,加强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即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因为理论建设是思想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以党章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

44、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是什么?解决这些困难对搞好党的建设有何重要意义?1中国共产党是处在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之中。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常常有各色各样的反映,它为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思想条件,对党制定及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妨碍极大2党的理论准备不足。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3由于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特别是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很难肃清,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也比较严重。

45、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建党学说的历史意义(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由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党的创建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因此,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为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条件。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因而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完整的建党学说,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46、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的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一,阐明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明确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依据。第二,提出了学习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等新任务,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容。第三,强调了务必防止骄傲情绪和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问题,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第四,提出了防腐倡廉的六条措施。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鼓掌,不用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街名等,不与马、恩、列、斯并列。

4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什么?☆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8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这个制度能够全面、直接地反映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第二,这个制度决定国家的其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第三,这个制度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4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够充分发扬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既能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党对国家事务做出的重大决策,经过人大的充分讨论,可以更好地集中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有领导有秩序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效地协调各利益群众之间的矛盾,创造一个民主的政治环境,使人民行使议政参政的权力。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民主协商和民主表决相结合,这种满足多数和照顾少数相统一的政治,是真正完善的民主制度。

5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广泛的代表性。在选定政协代表时,既要注意严肃性“,更要注意”广泛性“代表性的精神,并一直体现在我国历届政协代表的人员之中。第二,存在时间的长期性。人民政协是各革命阶级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 织,它不会随形势的变化而消失,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组织。

51、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仅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点。其优越性表现在: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第二,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第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第五,有利于”一国两制“的进展,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5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第一,有助于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形成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当家作主;第二,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发挥积极性,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有助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帮助,实现国家富强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整个历史看,中国各民族友好相处和统一的时间长于割据的时间。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要求。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互相帮助、共同繁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十分广阔。汉族人口众多,文化技术先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和进步。

54.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任何国家都实行一定阶级的专政。不同阶级的专政形式有不同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认为,最适合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必须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2、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答:

1、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2、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指民族工商业经济,它具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一面。

4、个体经济。它是一种落后的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保存的一种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又称公私合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57.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是因为:第一,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时的世界已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又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性质,五四运动及其后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第三,五四时期,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指导作用,他们所宣传和用以指导行动的理论武器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有这些,使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58、怎样认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特点?第一,“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第二,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 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三,新民主主义政治是一种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59、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答:(1)☆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需要相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所谓民族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3)所谓科学的,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一致。(4)所谓大众的,就是民主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所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60、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民族的“,是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反对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带有中华民族的特性,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的“,是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大众的“,是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群众服务,是最民主的文化。

61、毛泽东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1947年,☆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设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等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62、中国共产党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是什么?一,关于过渡时间,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大约为15年至20年时间。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最初设想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63、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但我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所占比例很小,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落后状况,就必须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更加尖锐,客观上要求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再次,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为了避免两极分化,为了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也促使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具有现实依据的,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64、中国共产党在过度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65、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总路线及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6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初级阶段?(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并成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 家政权的经济基础。(2)这表明:就三大改造这方面而言,我国已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渡,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3)按照我们现在的认识。由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社会生产力仍十分落后,科技水平也很低下,远未达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水平。这表明:我国此时虽然已进入社会主义,但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6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8、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三,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6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第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第二,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不发达国家,要在中国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第三,国内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故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7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经验是什么及其意义?经验:1严格区分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与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意义:1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这个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理论和政策是正确的,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3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思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7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是什么/主要内容和意义

1、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意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7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历史任务是什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73、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任务是什么?第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第三,国内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7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是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对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基本方法和方针。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新局面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彩专政和民主的不同主法。针对人民内部不同表现,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和方法,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③☆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强调,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大量表现出来的人民内部矛盾,其目的在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75、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功的经验是什么?①在土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级性,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②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③采取了积级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

76.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1、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之间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2、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3、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4、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带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5、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

77、论述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原因及意义(启迪意义)。(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因为: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完全的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罢工的合法斗争权利,反动统治阶级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而”工农武装割据“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多次奋斗说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而广大农村却是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共产党人必须而且有可能首先占领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先进的巩固的阵地,使之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2)意义: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历史证明: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地发展;如果背离了这条道路,中国革命就遭受挫折或失败。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③这一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④这一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78.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其实践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79.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8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答: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借鉴别国经验,努力摆脱苏联模式消极影响,率先探索申国自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提出了许多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例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矛盾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第二,上述这些思想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吸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第三,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也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思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81、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82、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和一些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战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因此中国工人阶级能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8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四个服从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数目字的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而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作,是党的首脑(中央)。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钢一致;保证党在组织上的一致。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

84、简述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基础,工业化道是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部分。☆提出探索适全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开始的。☆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思想,而且他认为,中国工业化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 发展关系问题。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均衡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8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中提出了哪些重要指导方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1、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其基本内容是:要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使国民经济计划尽可能反映这一规律。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2、我国经济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

86、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发生了哪两个方面的变化?中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出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紧,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8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 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88.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中心任务和策略方针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后,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史和全国人民 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时间内,争取国家几下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上,☆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指出不应四面出击,树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集中力量向国民党史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89、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经验与教训是什么?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均衡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稳步前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保持工农业发展的综合平衡,使经济建设的计划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3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关系,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照顾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在搞好综合平衡的前提下,保证重点建设,以重点建设为中心,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5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方法和经验。

90、中共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主要历史功绩是:第一,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指出它一味妥协退让,没有想着武装工农的必要,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纲领来解决土地问题。第二,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总之,入七会议为党指明了革命斗争新的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答:1928年,☆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科学地分析论证了当时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最根本的客观原因和条件。二,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必备的客观条件。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这是重要的客观条件。四,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必要的主观条件。五,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这是关键性的主观条件。92、怎样理解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同时,这也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2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3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涉及两党关系及合作抗日的事宜,只能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93、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惩前毖后”,就是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的好些。“治病救人”,是指揭发错误、批评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

94、陈云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什么?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95.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与 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策。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历史经验的生动概括和总结,又是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事的一贯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2、长期共存,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而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最终消亡相联系的。所谓互相监督,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3、这一方针有利于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决策科学化。

96.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是如何组成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在个政权的人员组成上,代表无产阶级和农民、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非党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

一、这一政权在性质上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具体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三三制”政权的理论和实践,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97、”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第一,☆发动秋收起义后,由于进攻敌人力量集中的中心城市长沙遭到挫败,便改向敌人力量较薄弱的农村前进。1927年9月下旬,☆领导军队行至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第二,在三湾改编中,☆提出在部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决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整个部队由☆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一致的原则。第三,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第五篇:素质教育概论考题

素质教育概论 素质: 一.填空:1.1996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它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广义的素质是先天素质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 3.生理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体质素质。它处于素质结构中的最低层次。

4.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处于素质结构中的中间层次

★4.社会素质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关于、观念和立场的意识因素,在素质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又表现为人的外显的行为特征。

5.应试教育以“差生”观代替“差异”观 6.应试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

7.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注重通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8.素质是技能发展的基础,技能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9.中小阶段,其基本定位应是在“做人、求知”上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10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教育。重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11.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最早是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13潜能、发展、发现、激励作为一种新的定位在个性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智慧德行身体“和谐发展”的思想

14.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观是“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

15.教育学家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16裴斯泰洛齐说:教育在使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8.保尔.朗格朗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和倡导者

19.主体教育观是现代学生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20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21思想品德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三个方面 22思想素质主要指学生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品质或特性,是素质结构体系的灵魂

23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4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25党组织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设的领导力量

26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种种途径的枢纽

27当代学校德育概括为三个渠道:一是主渠道----学校德育教学活动二是辅助性渠道--指导家庭教育、联系社区教育三隐性渠道--管理教育人的道德互环境

28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接近自动化的动作模式或智力活动模式

29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使教育者具备作为公民在社会上立身行事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和进一步工作或深造所应有的较广博的科学知识。30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1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诸素质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32智力性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操作功能,人的各方面素质正是通过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一系列心智操作加工后形成的33非智力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动力功能,人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态度、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助长和推动下完成的32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33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34教学反馈:是指把教学的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对照,从而了解学习成果或发现问题,进而调整教学行为

34发展性教学评价对象是一种以“协商”为基础,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过程的评价模式 35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没有课程就没有教学内容。

36学科中心课程是当今各国学校的主体类型 37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8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38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是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杠杆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外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9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40素质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大家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不是竞争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

41素质教育评价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效果进行总体的价值判断,即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从总体上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42是否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

43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四在趋势正在我们身边声势浩大地展开

44.21世纪最受欢迎的是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和信息敏感型人才。无论上面那种素质其核心都是创新精神。

45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结合。

46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衔接,形成“三教统筹”

46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入性、导向性、权威性、渐进性、持续性、感染性、陶冶性等特点 47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补偿性等特点 48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家庭

49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50社区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以学校为中心。第二类型,以社区为中心 51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2现在的考试有两种一是水平考试二是选拔考试。

53、应试教育由差生观代替差异观

54、广义的素质教育是先天素质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

55、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因素)

56、生理素质包括遗传素质贺(身体体质素质)57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是对里的,而是(对应的)

58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

59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使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6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61先进的社会制度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62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63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64(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

6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使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观点体系

66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基础知识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和科学方法素质

67(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舎也

68就技能实质而言,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动作技能,二是(心智技能)

69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是(兴趣)

70(非智力性心理因素)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动力功能

71身体素质可以分为体态素质、体制素质和(体能素质)

72智力性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操作)功能

73心理学从(知情意行)的角度,将道德素质结构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74导行主要抓两点:一为启发式导行,另一为(游泳式导行)

75从学习时间的纬度看,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善于(对学习时间进行计划与管理)

76(非智力性心理因素)可以弥补智力性心理因素的不足

77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

78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开放性原则首先要求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

79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哲学观)为基础,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过程的评价模式

80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8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82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靠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83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8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以启动学校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85、学校管理要以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86、调动落聘教师积极性,需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87教学组织的序就是(教学程序和课程结构)88教学的量是指(课堂教育容量和课堂延伸量)89教学的度是指(教学的深难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90教学环节要始终靠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91(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92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

9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94(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结合,有利于对青少年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95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

96、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唯有(家园共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素质 单选

1素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特征)

2生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中的(最低层次)3心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4社会素质处于素质结构的(次高层次)5知识经济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

6强调个性发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报告是(《学会生存》)

7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提出的是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8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但其潜能的优势不同,反映了人的潜能的(差异性)9人人都有发展潜能的需要,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反映了人的潜能的(可开发性)

10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智慧、德行、身体“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11提出“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2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是(卢梭)

13提出“教育在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泰洛齐〕 14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是(保尔。朗格朗)15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16素质结构体系中的灵魂是指(思想素质)17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的枢纽的人是(班主任)

18在素质结构体系中起统帅作用的是(政治素质)20当代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德育教学活动)2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设的领导力量(党组织)

22培养共产主义信念属于(政治素质目标)

23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道德情感)24“爱护公物”属于(社会公德)

25“爱岗敬业”属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26学习的自我调控属于(科学方法素质)

27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

28学生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功是指(学习技能)

29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智力因素的是(兴趣)30学校教育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31非智力因素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发挥的功能是(动力)

32下列符合创新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

33启发式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强调(手段性)34对整个创新素质系统启动力与导向作用的是(创新精神)

35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是(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

36设立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树立学生主体观)

37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8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39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40在我国现代教育史最早提倡创造教育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41学前教育是指(初生-6岁的教育)

42社区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社区为中心,二是以(学校为中心)

二、多选 1素质的结构包括(①生理素质②心理素质③社会素质)

2人的社会素质的构成是(①科学素质②道德素质③审美素质④社会生存素质)3素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内在性②整体性③差异性④发展性)4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素质教育的全体性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③素质教育的全面性④素质教育的层次性⑤素质教育的基础性)5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其主要特征有(①评价的动态性②评价主体的多元③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④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⑤考试内容的改革)6人的潜能具有的特征是(①丰富性②差异性③可开发性)

7激励的主要方式是(①鼓励②表扬③肯定④鼓舞)

8主体教育观念的内容包括(①重视人的主体性②重视自我教育)

9发展教育观念的内容包括(①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独特的人)

10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与方法有(①树立正确的观念②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③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④克服消极文化的影响)11可持续发展要求包括(①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②经济的持续发展③社会的持续发展④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

12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教育必须加强(①人文教育②思想教育③主体性教育④终身教育⑤优化学校内部环境)

13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包括(①学校物质环境的优化②学校组织环境的优化③学校规范环境的优化)

14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①学会认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共同生活④学会发展)

15思想品德素质包括(①思想②文化③政治)16道德素质结构分为(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17为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①信息观念②竞争观念③时间观念④效益观念)

18社会主义学校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如下素质(①社会公德②社会主义道德③社会主义职业道德④家庭美德)

19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②世界观③人生观④价值观)

20素质教育目标决定者素质教育的(①方向②内容③原则④规格)

2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有(①爱祖国②爱人民③爱劳动④爱科学⑤爱社会主义)

22科学世界观体系包括(①道德观②政治观③价值观④人生观⑤社会观)

23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①基础知识素质③基本技能素质④科学方法素质)

24小学生的科学方法素质应着重培养(①良好的学习习惯③科学的学习方法)

24学法指导可以概括为(导心、导法、导趣、导行)

25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原则包括(①针对性原则②全体性原则③关注个别原则④参与性原则)

26心理素质的明显特点是(②个体自我性③相对稳定性④内涵丰富性)

27以下因素中哪些属于非智力性因素(①兴趣②情感③意志)

28美的知识包括(②社会美③自然美④科学美⑤艺术美)

29创新思维具有哪些特征(①积极的求异性②敏锐的观察力③创造性的想象④独特的知识结构⑤活跃的灵感)

30完整的主体性教学机制包括(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②设立主体学生教学目标③教会学生学会学习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⑤完善教学反馈机制)31主体性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①认知掌握目标②技能达成目标③心理发展目标)

32为照顾每一个学生,教学应立足的基点是(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②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③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④设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⑤适应每一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

33素质教育要求创设的民主开放的教学运行体系包括(①教学民主②教学开放③打破教师中心④打破课本中心⑤打破课堂中心)

34学习方式包括(①学习习惯②学习意识③学习态度④学习品质⑤学习方法)

35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是(①评价目标②评价双方关系③评价标准的确定④评价周期⑤评价的基本特征)

36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是(①评价双方共同协商评价目标②确定评价计划③收集评价信息④实施评价⑤指导反馈)

37国内外几种基本的课程观是(①学科中心课程观②经验中心课程观③知识结构课程观)

38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

39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模式是(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校本课程)

40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①整体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④生成性⑤自主性)

41素质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中具有的作用有(①导向作用②激励作用③发展作用④主体作用)42素质教育评价应该坚持如下基本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全面性原则④激励性原则⑤全员性原则)

43创造性教学模式主要有(①讲授-接受式②示范-模仿式③指导-自学式④提问-讨论式⑤引导-探究式)

44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①落实全体性②体现全面性④培养创新精神⑤激发实践能力)

45开辟课外教育有助于(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②发挥学生的特长④学生的健康发展⑤陶冶学生情操)

46课外教育的特点是(①参加学习的自愿性③活动形式的灵活性④学生的自主性⑤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47教师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灵活性②独立性③求异性④深刻性⑤坚韧性)

48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侧重于(①增强信心②提出要求③教给方法)

49素质教育的评价主体包括(①教师②学生③学生家长④学校领导⑤教育行政机关)

50世界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③学会学习④学会合作⑤学会创新)

51课外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类(①思想教育活动②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活动③学科活动④体育活动⑤公益活动)

52课外教育所采取的形式主要有(①大型活动②小组活动③个人活动)

5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①基础性②先入性③导向性④权威性⑤渐进性)

54社区教育具有的特点是(①丰富性②多样性③及时性⑤补偿性)

55教育制度具有的特点是(①人才选拔制度②教育组织和结构分化制度③教育分流制度④教育筛选制度⑤教育管理制度)

56邓小平关于考试的基本思想包括(①考试是一种重要方法②不能迷信考试③通过改进使之完善)

57治理薄弱学校的举措有(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②改善师资结构③转变校风校纪④增加资金投入)

二.名词解释:

1.狭义素质(遗传素质)2.广义的素质教育 3.素质教育的涵义 4.应试教育 5.个性教育 6.知识经济 7.国民素质 8.教育现代化 9.终身教育

10素质教育目标

11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13心理素质 14审美素质 ★14创新素质 15教学评价 16课程

17综合实践活动 18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19学校内部管理改革 20素质教育评价 21教育质量 22创新意识 23教师教态 24课外教育 25创新能力

26、社会素质

27、终身学习

28、主体教育

29、技能

30、教学反馈

31、学校课程管理

32、教学方法

33、教学后记

34、素质教育

35、主体教育观念

36、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37、身体素质

38、教学反馈

39、狭义课程 40、社区教育

41、身体素质教育

42、审美素质教育(简称美育):

43、创新精神

44、学习方式

45、教学手段

46、人的全面发展

1.狭义素质(遗传素质)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特征,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

2.广义的素质教育:是从社会学和教育学意思上的理解,它是指个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培养和个体对社会的积极参与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多方面综合性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

3.素质教育的涵义: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经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4.应试教育: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选拔少数人升学为目的,以考试作为主要手段,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以单一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发展水平,压抑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淘汰式教育

5.个性教育:是在重视人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尊重学生人格、自尊、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

6.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也可以说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或者就依靠知识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和科研,从而创造财富的经济 7.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8.教育现代化,就是指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先导,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目的,采用现代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教育现代化不仅表现为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还包含所培养的人才在质上的飞跃

9.终身教育: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种国际性教育思想。

10素质教育目标: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应该达到的标准。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内容、原则及规格,对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11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即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所要达到的各项素质目标结构系统。12道德素质:是学生在道德方面认识及行为习惯方面内化的、较稳固的品质或特性

13心理素质:指稳定体现个性心理品质与风貌,自我意识起核心作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14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

★14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特性。

15教学评价: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规范化的评价程度,对教学活动的状态和价值所进行的判断。

16课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计划。课程标准和教课书中 17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18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19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就是以启动学校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以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为突破口,对学校管理诸要素,如思想原则、组织结构、重要制度等方面陈旧的部分,加以革新,以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0素质教育评价:是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对素质教育实践的条件、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

21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活动结果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它最终是通过学生的发展状况体现出来的 22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

23教师教态专指教师教学时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动举止和感情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4课外教育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的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和兴趣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25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求异思维,创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教育过程和社会带来新成果的能力。

26、社会素质: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关于价值、观念、和立场的意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

27、终身学习: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28、主体教育: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29、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接近自动化的动作模式或智力活动模式。就技能的实质而言,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动作技能,二是心智活动技能。30、教学反馈:指把教学的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对照,从而了解学习成果或发现问题,进而调整教学行为。

31、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

3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33、教学后记:是指每节课后教师要对授课情况进行追踪分析,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找内容,从正和的反两个角度去思考,把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并简明扼要地分析其成败的原因。教学后记中,一是要记教学中成功的做法,二是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

34、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35、主体教育观念: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36、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作为公民在社会上立身行事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和进步一工作或深造所应有的较广博的科学知识。

37、身体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8、教学反馈;是指把教学的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对照,从而了解学习成果或发现问题,进而调整教学行为。

39、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40、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向社会的延伸与发展。

41、身体素质教育:所谓身体素质教育就是指影响和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身体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先天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具有健美的体态、良好的体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能并养成稳定优良的体育锻炼和生活顿生习惯。

42、审美素质教育(简称美育):即教育者运用自然的、艺术的、社会的等材料培养受教育塲审美观点和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43、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广义讲包括人的创新的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它对整个创新素质系统起动力与导向作用。

44、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45、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46、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其次包括思想、道德、情感的发展。

三、判断

1.广义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四、多选(或填空)

1.人的素质结构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社会素质三个层次,人的素质就是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有序、分层、开放的系统。2.社会素质由以下四种要素组成:(1)科学素质(2)道德素质(3)审美素质(4)社会生存素质 3.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三个主要内容(1)面向全体学生,(2)全面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素质(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4.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2)主体性(3)全面性(4)层次 性(5)基础性(6)发展性 5.素质教育选用的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时代性,尤其是要重视活动课和选修课,切实开展多渠道、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活动 6.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7为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

8.实施方法与策略⑴体验教育法⑵情境教育法⑶讨论教育法

9.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⑴基础知识素质⑵基本技能素质⑶科学文化素质

10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主要反映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面向全体同学、全面和谐地发展;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运动体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11.主体性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和方面:认知掌握目的、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

12教学开放有多重含义,但主要是针对“三中心”而言的(打破教师中心、打破课堂中心和打破课本中心

13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品质。14教学活动应着于: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⑴讲授法⑵演示法⑶谈话法⑷讨论法⑸练习法⑹实验法⑺实习作业法⑻读书指导法⑼研究法

16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实施:⑴讲授-接受式⑵示范-模仿式⑶指导-自学式⑷提问-讨论式⑸引导-探求式

17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求异性、深刻性、坚韧性、敏捷性、广阔性、果断性。

18教育制度体系包括人才选拔制度、教育组织和结构分化制度、教育分流制度、教育筛选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育考试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19邓小平同志讲了三个意思:一是考试是一种重要方法,二是不能迷信考试三是通过改革使之完善。20治理薄弱学校的举措:一加强班子建设二改善师资结构三转变校风校纪四增加了资金投入。

五、简答

1.人的素质结构存在怎样的关系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4.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关键 5.简答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6.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7.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8.简答潜能的特征

9.如何理解潜能的可开发性 10学生发展的特征 11.发现的特征 12.激励的特征: 13终身学习:

14.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15发展教育观念的内容

16.积极探索创造性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17我国的道德教育特别要加强哪方面的教育 18心理素质的明显特点

19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原则 20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 21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22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23面向全体,全面和谐地发展 2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 25简述国内外几种基本课程观 26新的课程观

27、国外课程目标的共同趋势 28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 29改革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

30、现代学习活动表现出与以往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

31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 32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 33素质教育评价的作用 34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3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

3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 37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38怎样写教学后记 39课外教育的特点 40课外教育的管理策略

41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42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43社区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44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45素质教育作为政府行为应体现在46各级政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改革现行的招生

47简述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三个关键? 48.建树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的科学的评价制度地主要特征?

49.简述学生发展的特征? 50.简述发展的特征? 51.简述激励特征?

52.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53.简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54.简述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55.简述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 56.简述如何实现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57.简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原则? 58.简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 59.简述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 60.简述审美素质教育的意义? 61.简述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62.简述实施创新素质的原则?

63.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

64.简述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观的内涵? 65.简述现代学习活动与以往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

66.简述国外课程目标的共同趋向? 67.简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

68..如何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69.简述教学后记的内容 70.、课外教育的管理策略? 71.简述教师语言特色?

72.实行民主办学的基本要求?

73.简述素质教育评价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74.学生主要从哪些方面对任课教师的教学作出评价?

75.简述全面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76.、市场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77.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78、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79.如何发挥政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0.社区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1.如何探索素质教育多样化的模式?

1.人的素质结构存在怎样的关系?

(1)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组成的有序、分层、开放的人的身心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素质的三个层面统一于人的一身,其中任意层面的缺限都可能影响另外两个层面的正常发展,以至影响素质的整体水平。(3)素质结构的三个层面之间并非并列关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生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物质载体是人的整体素质敕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心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体现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人的社会素质的主要内容是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标志着人素质的方向(4)素质的三个层面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重点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素质与人的遗传有密切联系二是从素质的社会性方面来看,内在性表现为人的品质特征的深层蕴底(2)整体性,人的素质水平是一种综合效应,是人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们顺利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具有的基础条件。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素质作为人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不能仅从个体某一方面或素质做出评判二人和各项素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3)差异性,素质的差异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使每个个体都带上鲜明的独特色彩,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气质。差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同一方面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其二在能力发展的差异三是在个体心理特征发展上的差异(4)发展性。人的素质不仅是一种既定的历史形成而且是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生成处于永恒的流动之中 4.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关键:(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所规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2)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我国基础的性质和任务要求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要求的(3)素质教育要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既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5.简答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广义的说,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使任何一名社会成员都享有受到正规或非正规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从狭义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是使全体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和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教育的着眼点必须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

6.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三个方面(1)所谓的主动性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人(2)所谓的创新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学习。(3)所谓的选择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留下选择和思考的余地,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7.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能力,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观察、学会创造,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提出的新要求。(2)是将学生的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出来,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身心发展的需要(3)学校和教师创造必要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即要保证经过共同努力都能达到一定的素质水平(4)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7科学的评价制度的主要特征是:(1)评价的动态性。素质教育注重用动态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3)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由此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高和发展(4)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使评价更具有发展性、激励性(5)考试内容的改革,适当增加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鼓励学生创新精神。

8.简答潜能的特征:潜能是指人自身所具有的在发展中可能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潜在、指向将来的能力倾向,是现实能力的一种源泉,人的潜能具有下列特征(1)丰富性。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2)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但其潜能的优势不同,如果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就会扼杀其他方面的才能(3)可开发性。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其存在的方式是潜在的,这就需要挖掘。

9.如何理解潜能的可开发性:可开发性。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其存在的方式是潜在的,这就需要挖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出学说指出,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三种需要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人人都有积极向上和获得成功的愿望。这些潜能一旦开发出来,就会成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并在学习和生活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0学生发展的特征:发展是指人的身心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1)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出现问题、缺点、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克服不足,解决矛盾,使其不断进步提高(2)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渴望取得好成绩,受到教师表扬和同伴的认可,特别是小学生非常重视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和希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要求,促进学生推动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3)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潜能,学生一旦在自我学习中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干劲,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使潜能转化为现实。11.发现的特征:(1)以个体内差异为起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研究学生的过程中,一是把学生各个方面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规律变化;二是把学生某几个侧面进行比较,发现学生的强项、优势和特长(2)发现是将差异作为资源开发出来。学生的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同一方面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学生在能力方面发展的差异;学生在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上的差异工(3)发现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对教师而言,学生的一切生活内容都是展现学生才能的领域,对学生各个方面的重视有助于弘扬人格的主动精神 12.激励的特征:(1)激励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发现自己闪光点和存在价值,体会到自我成就感,从而不断向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2)激励的内容具有期望性。教师的积极期望是重要的外部教育条件可以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3)激励的过程是实现期望向学生自我良好性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积极期望作为外在行为目标诱因,唤醒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向上的要求(4)激励的主要方式是鼓励、表扬、肯定和鼓励。

13终身学习: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不仅是种教育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更体现出学习者的个性与主动性,更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权利。

14.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条件(1)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2)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15发展教育观念的内容:发展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发展教育观念的内容包括(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学生潜能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他们的潜力是需要挖掘(3)学生是独特的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学习主体的思想上,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性

16.积极探索创造性人才的途径与方法:⑴树立正确的观念。①首先教师要懂得,每个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天才学生②教师要知道,学生的创造力及其发展具有层次和类型上的个别差异③教师要坚信,在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进程中,教育起主导作用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没有崇高的情感力,创造活动就无法展开、杰出的创造才能需要高尚的情操来孕育。⑶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①文化刺激多元性②容忍学生的失败③突出创造的价值④保护学生的好奇性⑷克服消极文化的影响

17我国的道德教育特别要加强哪方面的教育:尊重他人的教育能处理好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利益,以公平的心态、互惠的原则处理事务,谋求共同发展;多了解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尊重各科文化价值,在交往中重诚意与守信

18心理素质的明显特点:⑴个性自我性,心理素质总是体现在个体身上并受到自我意识调节,自我意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心理素质的水平。⑵相对稳定性。偶尔表现的心理品性,不能称作心理素质。只有相对稳定、经常体现的心理品性才是心理素质⑶内涵丰富性

19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原则:⑴针对性的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⑵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⑶关注个别的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⑷参与个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⑴使学生了解有关美的知识,养成爱美的情感。美的知识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尤其是引导学生欣赏体验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样不仅陶冶学生的心灵,还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提高生活的格调和情趣。⑵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审美指正确地透彻了解事物所包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并给他们恰当的评价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需要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审美需要,才会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才会自觉地接受审美素质教育,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⑷使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努力按美的要求塑造自身世界,以正确的审美规范自己的言行,优化自己的性格。

21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⑷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⑸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⑹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

22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建立完整的主体性教学机制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是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⑵设立主体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所以达到的具体标准,是教师期望学生发生的变化。⑶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就是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高效的学习者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它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3面向全体,全面和谐地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⑴面向全体。为照顾每一个同学,教学应立足三个基点: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二是教学者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是设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我们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面向全体也包括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⑵面向和谐地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整个教学来看,教学目标应不仅注意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还要注意学生心理水平等方面的提高。素质教育教学是要通过贯彻认知、技能、情感相统一的主体性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2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⑴体现民主协商精神。发展性教学评价是由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双方共同承担发展目标的任务⑵关注目标的非预测效应和效果。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非预期目标的效应和效果因为非预期目标的效应和效果可能正是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所在,⑶注重评价标准及角度的多向化⑷强调评价过程的周期。评价活动呈周期性推进,不仅使评价对象能深刻了解教学过程,也使其了解评价过程,从而学会自我评价 25简述国内外几种基本课程观:⑴学科中心观,这种课程观认为要以各门科学固有的逻辑,系统地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⑵经验中心课程观视为经验,认为课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手段,强调活动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此事课程观点是以人为中心,重视儿童的心理逻辑,与学科中心课程相对立⑶知识结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强调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重视知识自身的内在逻辑性①强调学术性②强调结构化 26新的课程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观,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⑴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课程及教材编制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学生本身在创造着课程②课程是沟通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课程的内容要把外部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内部的生活世界体系联系起来③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支柱④课程得以实施需要学生体验、理解、探究和创新等学习活动方式。

27、国外课程目标的共同趋势:⑴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⑵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⑶重视价值观、态度及品德教育⑷加强艺术、体育与健康、公民教育

28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⑴确立新的学生观,促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⑵确立新的知识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⑶确立新的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新精神⑷确立新的教育观,使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⑸确立新价值观,重视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29改革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明确了课程结构的三项基本原则,即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⑴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⑵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⑶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0、现代学习活动表现出与以往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⑴强调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认知、想像、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心理能力都将在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⑵手脑并用。有效的现代学习过程必须是一个综合过程,只有交替协同运用,才会给学习者带来有价值的创造⑶过程与结果并重⑷学会⑸学习管理因素的介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⑹强调对知识结构的探求⑺以现代化学习手段为媒介。不仅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的方法上的操作性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31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一是以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管理体制。二是以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使教职工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为断提高。

32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⑴素质教育评价是检测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的手段⑵素质教育评价有利于确定素质教育目标在学生身上实现情况⑶素质教育评价有助于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得到发展⑷素质教育评价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优化 33素质教育评价的作用:⑴导向作用。由于素质教育评价结果之间存在的联系即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由此评价标准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⑵激励作用。在素质教育评价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在评价过程中,由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及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前进。⑶发展作用。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评价基准立足于发展,主张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⑷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就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评价中,师生掌握评价手段,发挥内部评价的效用,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科学运用评价工具,搜集学生的信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了解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效率。34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⑴整体性原则。素质教育评价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效果进行总体的价值判断,即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从总体上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⑵科学性原则。素质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坚持以“两点论”为指导,力求对评价对象做出全面而辨证的评价⑶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首先应看到教育对象自身各种之间的联系,另处,我们还要看到学生与他人、与集体、与家庭的联系从而在广阔的背景下考察学生个体的发展,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⑷激励性原则。素质教育评价注重引导评价对象认识自己现有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激发积极进取的热情。⑸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关是评价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3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建设现代强国的需要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

3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四在趋势正在我们身边声势浩大地展开。信息化是指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具体内容有四个方面。通信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包括遥感、遥控的感测技术。世界化是指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世界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市场化是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习惯了计划经济生活的中国人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育现代化是指更新教育观念,在现有教育基础上汲取传统教育的精华,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从而达一到最先进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时代的四大趋势,我们的选择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主动地迎接世界挑战,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7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⑴落实全体性。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既要有集体目标,又要不同的层次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的浓度、难度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并适当照顾到少数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生⑵体现全面性。全面发展的人要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来培养⑶强化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⑷培养创新精神。21世纪最受欢迎的是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和信息敏感型人才。无论上面那种素质其核心都是创新精神。⑸激发实践能力。引领学生逐步接触社会、正确认识社会、勇于参与社会,强化他们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观念,把学生锻炼成为将来能够用双手支撑生活并创造生活的栋梁之材。38怎样写教学后记: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找内容,把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一是要记教学中成功的做法。二是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三是要记课堂后体会。

39课外教育的特点:⑴参加学习的自愿性⑵活动内容的多样性。课外教育的内容有以下几类①思想教育活动②科学技术③学科活动④体育活动⑤公益劳动⑶活动形式的灵活性①大型活动②小组活动③个人活动⑷学生自主性

40课外教育的管理策略:⑴提高对课外教育活动的认识⑵建立健全课外教育活动的管理系统⑶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系统⑶加强课外教育活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⑷强化课外教育活动小组的管理⑸有效地协调课外教育工作⑹重视对课外活动管理质量的评价。

41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⑴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则是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⑵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做好人的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⑶博闻强识的理论素质,教师的理论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量级。教师讲话既无深度,又无情趣,不能给人以知识和启迪,学生不欢迎也是自然的。⑷学富王车的知识素质⑸准确美活的语言素质⑹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⑺开拓进取的管理素质。是否具有开拓进取的管理素质,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一,增强信心,其二提出要求,其三教给方法。上述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2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⑴学校管理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是受国家、社会的委托,专门培养教育人的场所⑵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⑶学校教育的示范性。学校教育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⑷学校教育的全面性。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内容就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 43社区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向社会的延伸与发展。⑴社区教育把学校教育纳入社区的大系统中,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封闭保守状态。⑵社区教育通过整合作用,使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渗透⑶以社区为龙头,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创造社区的文化建设为中心,形成教育青少年的合力,陶冶青少年情操。社区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环境。社区教育能够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优化社区、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44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⑴带领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智、德、美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⑵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要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⑶渗透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教育,树立大课程观和具备渗透教育的策略和能力是素质教育又一方面的要求⑷因人放教⑸家园共育⑹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幼儿阶段已萌发了创新精神的萌芽。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文艺活动进行培养,鼓励幼儿创新。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45素质教育作为政府行为应体现在:⑴要建立起地方党委、政府统一,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素质教育,各有关方面分人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⑵是地方党政领导必须努力防止和克服在抓“两基”和“两面”工作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易于出现的抓“普九”的手硬,抓转轨的手软⑶是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当前突出表现在对学校工作评价标准的转变上。

46各级政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改革现行的招生?一是把学校教育教学任务与升学彻底分开,彻底改变学校直接承受升学压力的现状。二是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分类标准,推选预备制度,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优化构建学校素质教育模式。47.简述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三个关键?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48.建树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的科学的评价制度地主要特征?评价的动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化、考试内容的改革。

49.简述学生发展的特征?发展是一热动态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潜力。50.简述发展的特征?以个体内差异评价为起点;发展是将差异作为资源开发出来;发展的内容是全方位的。

51.简述激励特征?激励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激励的内容具有期望性;激励的过程是实现教师积极期望向学生自我期望良性发展的动态过程。激励的主要方式是鼓励、表扬、肯定和鼓舞。

52.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53.简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4.简述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特色。

55.简述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体验教育法;情景教育法;讨论教育法;明理激励法;环境熏陶法;榜样激励法;师德垂范法;集体互动法。

56.简述如何实现科学文化素质教育?A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积极推进学校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提供时间和空间条件。D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57.简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原则?针对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关注个别原则参与性原则。58.简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除与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外,还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59.简述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美的知识,养成爱美的情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需要与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努力按美的要求塑造自身和世界。

60.简述审美素质教育的意义?加强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加强美育是21实际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61.简述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62.简述实施创新素质的原则?基础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启发性原则。63.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体现民主协商精神;关注目标的非预期效应和效果;注重评价标准及角度的多向化;强调评价过程的周期性。

64.简述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观的内涵?课程的主体是学生;课程是沟通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支柱;课程得以实施需要学生体验、理解、探究和创造等学习活动方式。

65.简述现代学习活动与以往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传统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现代学习建立在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认识基础之上,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66.简述国外课程目标的共同趋向?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价值观、态度及品德教育;加强艺术、体育与健康、公民教育。

67.简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

68..如何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让每个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与愉快;课堂教学立足于三个基本点,其要求让每个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其环节要始终靠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进程要保证与每一个学生的心智线路相通。

69.简述教学后记的内容?记教学中成功的;记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问题;记课后体会。

70.课外教育的管理策略?提高对其认识;建立健全其管理系统;加强其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其小组的管理;有效协调其工作;重视其对管理质量的评价。

71.简述教师语言特色?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规范:准、精、美、活,富有特色。

72.实行民主办学的基本要求?校长具备较高的素质;学校经济公开;教职员工共管校务。73.简述素质教育评价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对教育对象即每个学生的评价;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对直接控制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的评价;对教职工、学生集体的评价;对学校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评价;对学校行政管理,包括各个领域的管理的评价。

74.学生主要从哪些方面对任课教师的教学作出评价?①教学目的:正确并且准确②教学组织:序量度科学③师生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最佳结合④教学效果: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新⑤教师教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⑥教学语言:符合规范富有特色⑦板书设计:端正规范⑧对教学目的的检测

75.简述全面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教育质量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针对每个学生个人特点的教育质量

76.、市场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由被动服从转向自己作主;由注重投入与规模转向注重效益;由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由习惯模仿转向勇于并善于创新。

77.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学校教育的示范性;学校教育的全面性。

78.、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带领幼儿在玩中学,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渗透教育,因人施教,家园共育,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

79.如何发挥政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广泛的改革,政府统筹协调才能成功;涉及宏观教育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变革,必须由各级政府宏观把握,全面决策;素质教育这一改革的全面性决定了必须由全国、全省、全市的统筹安排,保证其运作条件。

80.社区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在时间上空间上向社会的延冲与发展;社区教育通过整合各种教育,形成相互联系的大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组织本区各种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社区教育活动优化社区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81.如何探索素质教育多样化的模式?因校制宜,寻找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扬长避短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特色;整体

六.论述题: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具体区别 2.论述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 3.个性教育实施的基本要求

4.论述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5.论述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哪几方面的教育和工作

6.结合实际情况谈你在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

7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8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9论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制

10以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

1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12论述按素质教育要求评价课堂教学 13开辟课外教育的意义 14论素质教育的模式多样化

15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

16、试述21世纪国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17试述终身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8终身教育与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19试述主体教育观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20论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

21论如何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 22论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 23试述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

24试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5论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26试述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27试述开辟课外教育的意义?

28论社会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具体区别:(1)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同。教育,教是为了“育”,育人既是教育的本质功能。应试教育忽略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忽略教育培养人的本质属性和育人功能,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扭曲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使其成为肤浅的、庸俗化了的教育。素质教育既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也不忽视其选择功能。它追求的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数目多、质量高的社会主义公民(2)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能继续在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以成绩为主要论据,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对少数人的教育。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

位,强化普及意识,注重通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都能接受良好公平的义务教育(3)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削弱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阻碍了多渠道、全方位育人的实施。素质教育选用的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特征,是要重视活动课和选修课(4)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使教育过程变成了应考过程违背了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方法长期处于机械被动状态。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以分数的高低论优劣,以考试成绩论奖惩,经升学率的高低论成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旧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起一种全面考核的科学的评价制度。

2.论述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考试是检测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考试与素质的关系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对应的,反对“应试教育”不是反对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一个关键就是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考试作为一种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只是有工具属性,不具有教育的本质属性。实施素质教育是要建立科学化的考试制度而是取消考试,是要发挥考试的综合功能与效应,主要包括:考试应能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操作,激发上进,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合理竞争,要处理好素质教育与考试、升学之间的关系,应注重以下五条原则(1)反对把升学率、考试分数当唯一标准,“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的评价教育教师和学校的错误作法(2)反对“学科中心”、“主科中心”和重理轻文,单纯追求升学指标的错误做法(3)纠正过分地突出考试的选拔功能的倾向(4)纠正单纯重智育的现象,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5)注意不能将教育资源重点投向升学率高的学校而忽略同级同类教育的均衡发展 3.个性教育实施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要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促使学生做好体验成功,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内化,即把那些从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2)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作为教育的依据。首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二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三个性良好和不良之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强化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品质,而且要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3)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源。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多方面精神生活丰富充实。三要引导学生将优势强项迁移到整个学习工作中,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4)教师要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示范作用。(5)创设“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这就要求做到一面向全体学生设立最近发展区不搞一刀切,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难度,促使学生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三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潜能,创造条件使潜能转化为现实。(6)给学生具体、及时的反馈,良好动态发展过程。首先,及时,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二具体,教师对学生在参与学习和其他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确定新的努力目标三坚持下去,形成良性动态循环。

4.论述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邓小平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确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开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密切关系的再认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与科学评价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联系在一起的;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制定跨世纪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为在知识条件下如何迎接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面向现代化的提出,是基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②面向世界是基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实际,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③面向未来是基于教育自身规律的实际,我们为未来培养的人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④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核心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长治久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4)邓小平理论的特色,邓小平宏富的理论不仅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一是它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其二是它的实事求是精神。其三是它的大教育观,即确立与现代化的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相适应的教育观

5.论述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哪几方面的教育和工作:⑴人文教育,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以使学生毕业走出校门以后,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并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进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教育,从而获得全面、终身发展⑵思想教育,教育系统应重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①正确的生态观,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观念②正确的社会观。使学生养成关于社会养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③正确的发展观,使学生养成人、自然、社会协同发展的观念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正确理解个体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合理关系⑶主体性教育.可持续发展应是弘扬人的主体价值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进取、自由、平等地、民主的品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⑷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实现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和人类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措施,是对人自身发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而终身教育则把人的一生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连续整体,强调人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为断发展。它是贯穿人一生的整体过程,这意味着教育系统以单一的学校教育向成人继续教育系统和其它非正规教育系统的扩展。⑸优化学校内部环境。教育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还取决于学校自身实现环境优化①学校物质环境的优化②学校组织环境的优化③学校规范环境优化。

6.结合实际情况谈你在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则)⑴基础教育的原则。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其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基础,没有必要的灵活的迁移性强的且具有现代前沿性的知识经验做基础,空中楼阁式的创新是不可能的二是生理基础,因此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人的生理潜能出发,在重视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重视开发右脑的潜力。⑵示范性原则,指教育者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等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⑶开放性原则,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特点,善于把新的必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编进教材,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掌握重大的科研动态,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要强调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或乡镇,学校与科研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三要强调国际间的合作⑷民主性原则。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发扬民主尤其重要。⑸启发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上尤其要贯彻启发性原则,只有通过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其积极积极思维。

7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⑴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⑵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同学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以“做”、“调查”、“实验”、“研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主要的开展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⑶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整个生活世界,随社会的发展及学生的发展而变化⑷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有整体规划,有一定目标,在活动开始前也会进行周密的设计。但是重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会不断生成新目标、新的主题,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整体规划及设计只是为其活动规定方向使活动更富有成效⑸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并自行决定活动过程及结果。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8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9论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部署上,应当是“重点推进”。这个重点就是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具体言之有三个方面:⑴形成高效运行机制。学校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育机制的细胞。原有的教育体制是与计划经济相一致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束缚、限制以至窒息了学校的活力。所以,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制,使每一所学校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⑵实行民主办学。实行民主办学是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前提。基本要求是:一是校长具备较高的素质二是学校经济分开三是教职员工共同管理校务⑶开发物力资源。开发物力资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使学校教育活动有充足的财力做后盾,这是学校活力的又一源泉。学校领导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大力发展校办产业。这样既能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为保障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重要条件

10以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学校领导应以学校管理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职员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⑴了解需要,找到激励的途径。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找到激励的途径。从物质到精神,校领导更应该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激励⑵以奖惩制度为切入点,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奖惩为切入点,要注意有效性、针对性和情感调整。学校制订严格的奖惩制度,奖惩原则是有利于调动全校各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奖要得当,重在效果,罚要罚得合情合理⑶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调动落聘教师积极性。对落聘教师,诚心对待,热情关怀,苦心帮助,公平评估。创设机会,鼓励他们提高自己,优化教师群体。①结对子②进修提高③给机会试岗④追踪考核⑷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优化群体意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教师有教书育人的热情,积极性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强化多劳多得,优质优酬⑸以人为本创大业,1+1>2。在聘任教师时,要坚持三项原则:①急性子与慢性子相结合②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相结合③个性外向与个性内向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创大业”,使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自己既是学校的主人,又是改革的主体,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改革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事业才有希望,个人才有前途。

1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在目前阶段和以后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课堂教学来谈素质教育,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⑴从任务上讲,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传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⑵从时间上讲,课堂教学占的时间,是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绝大部分⑶从内容上讲,课堂教学是分科进行的,是按照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依据教科书来进行教学的⑷从效果上谟,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上,实际效果是明显的。教师未用过备课,搜集补充大量素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再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就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提高。⑸从问题上讲,在推选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和策略上的偏差。我们现在强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就是重视课外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视课内的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得到体现和实现。综上所过,加强教学管理,最终要落到主渠道上

12论述按素质教育要求评价课堂教学:⑴教学目的:正确并且准确。教学目的是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目的的正确,就是讲课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本单元的要求。教学目的的准确就是指教学目的不要订得大而空。总之,教学目的的确定,要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教学。⑵教学组织:序、量、度科学。序,即教学程序和课程结构。量:即课堂教学容量和课堂延伸量。前者要适度,而后者以尽可能大为隹。度:即教学的浓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教学深难度要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且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⑶师生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新型师生关系包括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相信学生的潜能,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互沟通,师生相互换位思考问题。简言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⑷教学效果: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新。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取得的教学效果,二是看师生关系花费的时间精力,即师生花费最小限度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⑸教师教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教态专指教师教学时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动举止和感情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教师的教态良好,能引起学生愉快的心情并积极与教师相配合。⑹教师语言:符合规范,富有特色。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某种程度上比专业知识还重要。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规范:准、精、美、活,富有特色。⑺板书设计:端正、规范。教师的板书要字迹清楚,笔画端正,书写规范。⑻对教学目标的检测,每一节课即将结束时还必须检测教学目标并补救。这种补救有时可以是超前的13开辟课外教育的意义:课外教育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的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和兴趣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⑴课外教育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教育则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侧重能力的培养,解决培养人才的个性问题,同时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有利于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的成长。许多事实说明课外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主要阵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⑵课外教育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课外教育的特点是不受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约束、使学生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充分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⑶课外教育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课外教育,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⑷课外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课外教育活动有助于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使其各种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防止犯罪心理的产生。

14论素质教育的模式多样化:⑴因校制宜,寻找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中小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多元化的,在目标上是多层次的。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同时突破,而应该依据各校主客观条件选择一二个最有利方面,作为向素质转变的突破口。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阶段。⑵扬长补短,形容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特色。第二阶段是主要任务,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扬长补短,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⑶整体优化,构建学校素质教育模式。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三阶段,是构建有个性的学校素质教育模式。它要求在第二阶段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上,整体优化,既做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具有学校的特点与风格。整体优化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素质发展目标的整体性。二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三是教育策略的多样性。四是素质发展监控体系的科学性。构建多样化的学校素质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上面所说的三个阶段,既是构建学校素质教育模式的过程,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应该鼓励校长发挥创造性,综合借鉴,走特色鲜明的办学路,最终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管理理论体系。

15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痢政府行为,首先是由这项改革的深刻性与影响的广泛性决定的。素质教育要求把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列为基础教育必须实现的硬任务,特别是还要求为全体受教育者创造主动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教育机会。其次,素质教育模式的改变,是涉及宏观教育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变革,必须由各级政府的人事、全面决策,这些事情不仅教育管理部门要主动研究,还必须有政府的人事、财政、劳动计划等部门的共同参与、能力互相合作。第三,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首先是政府行为,也是由这一改革的全面性决定的,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对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要求乃至课程、教材必要的调整,从时间、空间上保证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机会,还必须帮助校长、教师转变观念这些都必须有全国、全省、全市的统筹安排,都要由政府保证其运作条件。论述

16、试述21世纪国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一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二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三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五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六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长。七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17、试述终身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变革的加速。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变化一日千里,教育不得不寻求出路,以获得一种适应。

二、人口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个体寿命的延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无论从事哪种行业的人,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

四、社会政治的挑战。每一个公民都不是旁观者,而是要担当某种角色并发挥作用。

五、信息骤增。为了真正是信息媒体祈祷应有的效果,必须通过教育培养人进行信

息处理的能力。

六、闲暇时间增多。如何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这是教育应承担的责任。

七、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教育必须在新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

八、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人们过一种更和谐、更完美、更符合人生真谛的生活。

九、思想意识形态的危机。教育必须承担起从智力、情感和想象等方面调动人的能动性的责任。

18、终身教育与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一、应当提供一个强健的身体条件。这是一切条件的物质基础。

二、应当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人作为社会的人,经常和长久起作用的是人的心理因素。

三、应当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求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发式求职能力中必不可缺的。

四、应当是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制约、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人更需要运用这些观念来自我发展,自我保护。

五、应当是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和运用、发展和创新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

19、试述主体教育观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收县首先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公民关系。

二、要求教师要有服务观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应当成为教师的宗旨核思想道德核心。

三、主体教育有精心培育人的观念,教师教学教育的研究首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教学教育就是为者中成长优化机制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怎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活力,关键就在于在教学教育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五、在教育活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认识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二是努力完善学生的主体结构。

20、论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确立新的学生观,促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素质教育首要的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确定课程目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

二、确立新的知识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但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地强化双基教学,现在已承认知识技能得不确定性,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

三、确立新的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壮心精神。随着知识经济到来,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四、确立新的教育观,使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不能把课程观市委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应是将学生与其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途径。

五、确立新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一方面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儿童的重要性,同时也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21、论如何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

一、形成高效运行机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启动学校内部活力,形成高效运行机制。

二、实行民主办学。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才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实行民主办学是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前提。

三、开发物力资源,开发物力资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充分的财力作后盾这是学校活力的又一源泉,学校领导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大力发展校办产业。

22、论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一了解需求,找到激励的途径。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找到激励的途径。从物质到精神,校领导更应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激励,二以奖惩制度为切入点,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以奖惩制度为切入点,要注重有效性、针对性、和情感调整。要注意奖惩手段的运用。三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调动落聘教师积极性。创设机会,鼓励他们提高自己,优化教师群体。四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优化群体意识。强化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特别是在“奖励政策”中,把“集体创优”作为创优评先进的重点,加大奖励面,推动创优工作的开展。五以人为本创大业,1+1>2。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谅解,队伍凝聚力强,产生了1+1>2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创大业”,使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自己既是学校的主人,又是改革的主体。

23、试述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1)素质教育评价是检测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的手段。这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2)素质教育评价有利于确定素质教育目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情况。素质教育评价,正是系统地收集证据以确定受教育者实际发展情况,并进而做出更为精细的分析,这样就使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够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实现。(3)素质教育评价有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宜的充分的发展。(4)素质教育评价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优化。素质教育评价不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学校只有注重全过程的优化,才能最终取得优化结果。

24、试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这种人才必须具有

社会主义觉悟,并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则是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高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饱含着其理想与事业心。

25、论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信息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智能化,人脑的价值是做电脑所不能做的创新性工作,并运用好电脑;高速化,反应快而且马上采取行动的将成为先进折合富有者;多样化,信息社会讲究丰富多彩和有特色;综合化,欲作出创造性成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最优化,都要选择最好的,最适合我的就是最优的;民主化,自己作主、自己设计、自己选择。世界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学会学习,在态度上,谦虚、诚恳、认真、开放;在方式上,被动变主动,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内容上,全方位的学习。学会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合作的越广泛,越有成效。学会创新,学习是创新的准备,学习的目的在于超越。由被动服从转向自己做主;由注重投入与规模转向注重效益;由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由习惯模仿转向勇于并善于创新。

26、试述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所承担的任务量,是素质教育要完成的任务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任务所涉及的方面,也覆盖了素质的基本主面。从时间上讲,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是学生在学校活动时间的绝大部分。各门学科又是按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系统地进行的可以系统、全面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效果上讲,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上,实际效果是很明显的。重视课内的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得到体现和实现。加强教学管理,最终要落实到主渠道上。

27试述开辟课外教育的意义?一课外教育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教育则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侧重能力的培养,解决培养人才的个性问题,同时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有利于出类的优秀人才的成长。课外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主要阵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二课外教育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课外教育的特点是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约束,课外教育是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上组织起来的,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三课外教育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课外教育组织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艺、体育、旅游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审美情趣,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四课外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课外教育活动有助于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使其各种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防止犯罪心理的产生。

28、论社会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必须由全国、全省、全市的统筹安排,都要由政府保证其运作条件。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需要干好每一所学校,为所有中小学提供比较均衡地发展条件等,则更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必须由政府负责。

二、坚定不移地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育制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涉及到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力加强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四、完善中等教育结构,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进入21世纪,高科技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类型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等教育结构,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五、积极、稳妥、分层次的改革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改革,按照国家新的课程设置标准。规范教材开发与管理,建立推进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

六、建立起导向素质教育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素质教育的资源配置,就必须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合格学校。治理薄弱学校的举措,治理薄弱学校已是端正教育思想,改进管理做法。二是对薄弱学校要实行雪中送炭政策。

下载实验室安全概论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室安全概论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哲学概论 考题

    西方哲学概论考题1. Explain Descartes’s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God笛卡尔是用了两种方法三种途径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第一种方法是效果论证明,一种途径是用上帝的观念证......

    现代工业概论考题(优秀范文5篇)

    1、 什么是工业? 2、 按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特点,工业部门又分为哪8大产业? 3、 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4、 生态工业的定义、特点、目标各是什么? 5、 人类所认识的六种能量......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考题(合集5篇)

    考核课程名称: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学时:32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考核内容:(注明---卷面满分70分,平时成绩总分30分,课程总成绩为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从建设工程监理的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题[推荐阅读]

    一. 如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是统一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马......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题

    一、 名词解释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

    法学概论网上考题答案 - 副本(范文大全)

    法学概论网上考题答案1 第一章基本理论(30道)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B.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是......

    实验室安全

    通识类安全知识点 1.在进行电子线路板焊接后的剪脚工序时,剪脚面应背离身体特别是脸部,防止被剪下引脚弹伤。 2.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

    实验室安全学

    第一章:绪论 实验室安全学的重要性:实验室是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开发新的技术和装备、发现新材料、新功能的主要场所,有各种电器、仪器、各种机械设备、化学材料、多种气体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