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19-05-13 06:0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篇: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实现之一目标就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它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是按社会期望来设计的。因此,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起到维护正常的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主导力量,是班级德育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整体素质,就抓住了实施德育的中坚力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注重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突出作用,理应是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主要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任务及地位所决定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即教育工作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则是全党、全民、全社会的事,具体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只有全党、全民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也曾强调:“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一些单位的成功经验也足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教育同行们熟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组织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联系和协调其他课任教师的中 1 间环节。从这一意义和角度来讲,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着其他方面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结合我校实际,一些班主任恰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积极主动,至少说来,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缺少工作上的针对性。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去教育管理和组织引导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就一班学生的个体而言,在要求目标上不能是一律。因为在一班学生中,个自的性格,志趣、爱好乃至原有的基础总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教育学上所认同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必须针对一班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原有基础,区别对待,量体裁衣地去施加教育。为此,周济部长在谈到德育工作时,曾多次强调,要有针对性,要讲实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互为一体的。针对性是前提,实效性则是着眼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提高实效性。而我们有些班主任对一班学生的要求上总搞一刀切。其表现:作业无论是难题,还是容易题,都要一律完成,考试成绩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要达到及格以上;对违犯纪律的或在学习上达不到目标要求或不完不成作业的,动辄罚站,动辄就有“锄头在向你招手呢”,或者“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等语言相讥。教师虽然解恨一时,可殊不知,这种语言的伤害更为惨痛。心理学家调查分析认为,语言伤害最能触痛学生的软肋。我们说,如此这 2 般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怎么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怎么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

其二,不善于协调。班主任不是孤零零地存在或在工作上的单打一,而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协调校内教育力量,协调教育内容、协调班级人际关系、协调校外教育因素等等。毫无疑问,只有各方面协调好,才能组成育人的合力和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以实现教育效果上的最大值。可在现实生活中,仅就教育影响最为直接、教育效果最为明显的协调教育内容和协调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而言是不够的。如在协调教育内容方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虽然数年了,但重智育轻德育、丢体育、无美育的现象至今还仍然存在。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也历来强调组织家访,但现如今,一学期或一学年,班主任走村串巷,深入学生家中开展家访活动的能有几个?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及其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谈心活动也大为减少。由此,在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上,实必形成班主任一人的孤军奋战和多方教育的间隔层。这样以来,人为造成有效教育力量的消耗。

其三,不能以行导行。班主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导地位,不仅表现在主导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乃至一切事务,而且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以行导行”。我国古代教育先人曾对教师的职业特点进行精辟的诠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现在用现代教育论的观点看,其内涵是不够完整的。对此,教育学家指出,还应当加上一条,那就是以教师的人格来来塑造人。旨在强调教师的良好人格和举止在教育引导学生中重 要作用,简言之,即为人师表。可现实情况是:学生出操,班主任在操场边袖手而立;学生劳动,班主任在场地外嬉戏而游;学生徒步外出,班主任以车(自行车)代步。凡此种种,我们说,这怎么能以模范行为来感染学生,这又会起到什么样的潜移默化呢?由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从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班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还是在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上和班主任教师本人的自律上存有差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结合现实情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我校主要应抓好如下环节:

一、在在学校层面上

1.注重培养和造就。班主任教师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提高,经过反复多次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就需要我们学校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面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出发,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条件。诸如开展班主任培训、组织班主任经验交流,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活动;抓点带面,“点”,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经验等。说起来,这些做法并不是什么创新,但是有相当部分学校在这里却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死角或盲点。

2.优化管理机制。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实行规范化管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在坚持积极的正面的教育引导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和激励机制来促进。工作安排上,通常应适当减少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量,并留有 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让他们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如做个别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沟通联系科任、家长等。并将这些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纳入班主任教师的政绩考核,以激励和促进他们在德育工作中有效积极性的发挥。

3、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相比而言,班主任在学校里工作最为忙碌,也最为劳累。因此,我们在深为同情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尽力为他们解忧排难。在考评中,按成绩的大小额外加分,并设置特别奖。在入党、评先选优予以优先考虑。

二、作为班主任本人

1.要善于学习。一方面,形势的转变、教育的更新,需要我们学习。“现在学难教、学生难管理”应该承认这是个事实,可从教育这个角度去反思,问题不在学生本身,而在我们的教师,我们的班主任思想政治觉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于工作手段和方法不对路。一些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即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因此,无论从那个方面说起,我们的班主任教师更应该去学习。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这恐怕是所有优秀班主任的共有特征。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从中找到做当班主任的办法和技巧,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答案。

2.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许多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足以说明,他们之所以组织得力、领导有方、成效显著,都是在遵循教育常规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富有独特的个性。这一点,在当今这 个时代显得也就更为重要。另外班主任工作本身有其突出实践性。这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去永无止境地探索,并不断地反思,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由感性到理性,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时代特色的有益方法和成功经验。

3.要有自身的人格魅力。何谓人格鬼力,是指一个有在道德情操、学识能力及性格气质等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对一班学生而言,它会产生一种不可言传和无法替代的榜样力量。正因为如此,才能赢得所教学生的忠心爱戴和所在学校同仁的尽情钦佩;才能赢得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高度评价和全国教育同行们的一直赞扬。这就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那样:“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能力是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力量的作用。”

4.要关爱学生。说起来,这是个老生常谈。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教育同行熟知,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和道德底线。在现实生活中,就面上而言,应该肯定爱学生是班主任或所有教师的主体和主流。正因为如此,才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至理名言,但是爱的对象、爱的程度是不同的。国外一著名教育学家对此的说法很形象,他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里的“漂亮”与“不漂亮”并不是指相貌,而是替代那些优生和所谓的“差生”。在“平等教育”和“均衡发展”的呼声日趋高涨的今天,同班不同等,语言伤害的等现象不还是依然存在吗?当然,这种“爱”要与“严” 相结合,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爱,要到细微处,那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要传递同一个爱的内心,爱的信息。

5.要注重协调人际关系。班主任工作固有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和教育学生的有关方面疏通、协调。这不仅是传递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的需要,更是我们教育管理学生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合起来力量可就大了。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就如毛泽东主席说得如同弹钢琴,就是要善于按动那些不发声音或不协调的音符。只有这样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乐章。

依据班主任及其工作的固有性质和特点,紧密联系客观实际展开论述,强调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和地位,旨在唤起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同行们的关注,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得力措施,优化管理机制,促其潜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和最有效的发挥。当然,笔者强调班主任在德育中突出作用和地位,并意味排斥其他科任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相反,我们说,只有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才能使班主任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西充县鸣龙镇小学

2014年3月

第二篇:浅谈农村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农村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WZG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普及,德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也在紧紧围绕“巩固两基”这个工作不断深入。本文试图对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成因以及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在当前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大多数远离城市,在那遥远而偏僻的地方,“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发展变化,但部分教师传统的应试观念难以转变,在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造成部分学生“高分缺德”。在校时自高自大、目无尊长,在家不听从父母教导。谦虚谨慎的美德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存在。而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在周六、周日或躲在一起赌博,或上街打游戏机上网,或三五成群地在同学家看电视,偶尔有小偷小摸、抽烟喝酒等违规行为,他们的德育教育颇让我们揪心发愁。

二、剖析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不包分配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曾几何时,读书就是为了考上中专、考上大学。学而优则仕是广大农村青少年跳出“农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捷径,为此他们学习努力,一心想让自己有出息,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自己的父母。然而随着国家不包分配这个政策的落实,对于无靠山又无权力的广大农家子弟来说,此路也似乎成了绝路,不少在校的初中生,即使面临毕业,也在“读书无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松懈自己、不思进取。

(二)学业成绩太差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直升初中,只是为了完成一项法定的义务,大多数都没有继续升学的机会。在初中阶段,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人是十分切合实际的。减轻学生学业的负担,着重培养这些学生学做事,学做人的能力,使他们走入社会后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现在的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口号下盛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使老师对所有学生一律强求,片面追求分数,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学生产生厌学等现象,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当前,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及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形式化、理想化,德育课等于政治课,而政治课本和思想道德规范的培养往往脱钩,德育工作形同虚设;加上社会上市场经济的冲击波,金钱至上的观念逐渐抬头,当地几个开发房地产的老板都是初中未毕业,于是便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加上学生们在家里和社会上看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使学校五天的教育不抵他们回去两天的熏陶。

由于以上的原因,农村初中学生德育问题还较为严重,给学校“两基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开展者——班主任们来说,也是提出了新难题、增加了新重任、引发了新思考(地位)。

三、农村初中班主任要优化德育工作

(一)班主任要积极加强法制校规教育

1.向学生以及家长及时宣传法律知识

农村初中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对于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是很陌生的。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对于学生,教

师向他们宣讲法律,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从而自觉履行义务,如《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向其父母宣传相关法律,使其父母从思想根源上了解送子女入学不仅仅是自己的权利,而且也是在履行义务。

2.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张贴到教室,潜移默化规范他们的言行。

我校把《十字二中安全制度》、《十字二中卫生制度》、“八荣八耻”相关内容张贴到教室,班主任要利用班会时间集中学习,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对遵纪守法的同学,每周给予表扬,对违规的同学进行恰当的批评,逐步规范他们的言行,让遵守相关制度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二)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力度

1.加强课间纪律的管理。

班主任应经常性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特别在课间时间安排行政值日领导和班主任巡视各公共场所,杜绝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讲脏话、丢垃圾等不良现象发生,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2.加强“两操”的管理。

“健康第一”的理念毋庸置疑,强身健体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保证学生有健康体魄,课间操要求行政值日人员和班主任全部到场,每班一名领队在前,确保动作规范到位。中自习下课后,眼保健操时间同样要求班主任到教室,由行政人员检查人数和纪律,将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名单记下并告知班主任。这样不仅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又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意志力也得到提高。

3.加强明礼诚信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周一校会上将上周各班级涌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弘扬正气,而对发生的违规行为则给予批评,限期改正,起到警示作用。并将相关情况记载下来,作为考核文明班级的指标之一。这样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净化了校园风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建立家访制度。

建立家访制度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号召下,班主任每月家访四次以上,任课教师每月家访两次以上。家访有纪录,有针对性,特别是这六大类学生必须家访:①单亲家庭生②离异家庭生③病残生④特困生⑤留守生⑥思想波动大的学生。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体现学校的关爱,也更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农村初中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想只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在广大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们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一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第三篇: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精)

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日出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有关劳动改造的哲学思想和法律依据,简要论述了劳动改造是监狱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是教育

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罪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具有不 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之后,按照科学发展的观点对劳动改造的 刑罚执行作用、心理矫治作用、职业技能培训作用、情绪稳定 与自我实现作用、服务社会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讨 论了在监狱体制改革的框架下,在确保正确执行刑罚的前提 下,应当更加注重罪犯的改造和社会化需要。此外,还讨论了 劳动改造应注意避免的“误区”,以确保监狱执行刑罚和罪犯 社会化过程顺利完成。

一、有关劳动改造制度的理论简述

1、哲学依据

大量的考古学发现证明首先有了劳动活动,才出现了人类。有了劳动,人类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必须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生活所需的一切。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论点,即“劳动”是人类的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在马

克思主义者看来,劳动本身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和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罪犯实施劳动改造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思想。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生产劳动是罪犯改过自新的唯一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能够改造世界、改造人类,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病毒的消毒剂。

2、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监狱法》第四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罪犯参加劳动,不是“自愿”,而是必须。既是罪犯的法定义务,又是对罪犯的惩罚,体现了监狱执行刑罚的固有属性。

《监狱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我国的监狱不仅是罪犯刑罚的执行机关,也是罪犯改造机关,“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既定方针。劳动改造是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的重要手段。

二、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从古代肉刑、苦役到现在的劳动改

造,刑罚的惩罚功能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淡化。现代行刑文明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是,监狱行刑不单纯追求惩罚效果的价值取向,而更注重于罪犯的恶习得以矫正和改造,从而最终实现再社会化。我国监狱以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也将监狱行刑定位于“改造人”的最终目的,惩罚和改造是实现刑罚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在监狱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劳动改造仍将是重要的刑罚手段之一,但是更大程度上将成为教育矫治罪犯的重要手段。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劳动改造是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

按照刑法和监狱法规定,组织罪犯劳动是监狱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法定手段。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消毒剂”。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监管改造并列为三大改造手段。较多犯罪,尤其是物欲型罪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追求生活享乐、物质欲望强烈、缺乏遵纪守法意识、浪荡散漫、不守法纪、不愿受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责任感淡薄。在他们非法侵吞财物(如抢劫、诈骗、盗窃、贪污受贿等非法所得财物时,决不会想到这些金钱物品乃是他人辛苦劳动的汗水结晶。因而而对这类罪犯改造时,首先要强制他们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一定的痛苦,感受到刑罚的威慑、报应,从而产生悔罪意识,矫正犯罪心理。

通过劳动改造,不仅可以对罪犯进行惩罚,还可以磨练罪犯的意志,培养成熟稳定的社会化人格,弥补人格缺陷,强化再社会化能力的养成,使罪犯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落实“首要标准”要求。在新形势下,劳动改造的地位势必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实施监狱体制改革后,对监狱劳动改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了。但是,劳动改造的刑罚执行功能,永远不会消失。

2、劳动改造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

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在执行刑罚过程中,我们要把罪犯当作国家公民的一个组成部分,努力转变罪犯的扭曲的心理,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在教育引导罪犯在劳动中逐步养成自觉劳动习惯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实践证明,在单纯依靠其他改造手段或单纯依靠强制劳动的手段,很难实现劳动教育人、改造人、完善人的作用。因此,劳动改造是教育改造罪犯必不可少的方法。

3、劳动改造是培训罪犯职业技能增强谋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监管改造工作“首要标准”要求有效降低重新犯罪率。据有关调查显示,较大比例的重新犯罪分子谋生就业能力较差。事实上,多数刑释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谋生就业问

题,他们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而形成新的社会负担,甚至诱发重新犯罪。监狱工作实践表明,罪犯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除了犯罪恶习得以矫正外,还与是否具有赖以谋生的劳动技能有很大关系。劳动技能的形成主要是从劳动实践中获得的,通过劳动实践,罪犯能够学到生产劳动知识和职业技能。事实证明,具有较高劳动技能刑释人员易于获得就业机会,重新犯罪的可能性相应较小。创新发展劳动改造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监管改造首要标准”的必然选择。劳动改造是培养罪犯劳动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罪犯谋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按照“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改造人”是监狱行刑的最终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监狱行刑方式与国际正在逐步接轨,劳动改造在继续发挥刑罚执行作用的同时,必将越来越突出其教育功能、矫治功能与职业培训功能。劳动改造主要作用应包括执行刑罚、矫正罪犯不良思想、获得职业技能、稳定情绪与自我实现、服务社会等。

1、劳动改造具有执行刑罚的重要作用

劳动改造是刑罚执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刑法、刑诉法、监狱法明确规定,罪犯劳动改造具有强制性、惩罚性,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服从分配参加劳动的法律

规定,决定了罪犯参加劳动是一种法定义务。即使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监狱管理更加科学文明规范,劳动改造的强制性、惩罚性也不会消除。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惩罚的同时,应当重罪犯劳动权益,引导激励罪犯自觉参加劳动,努力使监狱生产劳动更加接近社会生产劳动条件,为罪犯最终实现社会化创造条件。但是,必须坚持的前提是,确保刑罚执行的规范执行。

2、劳动改造的思想矫治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监狱体制改革,劳动改造对罪犯的矫治功能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矫治罪犯恶习和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系统

性的劳动改造、教育改造和监管改造实践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劳动改造的矫治思想又有了新的内涵。监狱要积极创新劳动改造方式,丰富劳动改造内容,充分调动罪犯参加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使罪犯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转变犯罪思想,矫正犯罪恶习。要让罪犯理解政府投入巨资创造的生产劳动系统,是罪犯养成良好劳动谋生能力的宝贵条件。对罪犯的生产劳动应实行行政刑事奖励制度和逐步推行薪酬经济补偿制度,使罪犯在培养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改造成果。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改造管理模式和考核奖惩制度,并配套形成完善的劳动改造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罪犯

劳动积极性的措施,使劳动改造发挥更大的思想矫治作用。

3、劳动改造稳定罪犯情绪和自我实现作用

组织劳动改造可以转移罪犯的注意力,使其释放抑郁与烦躁,克服冲动与悲观,改善情绪,调整不良的心态,通过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与人合作、取得成绩,逐步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情感,引导其积极健康的思维,达到思想稳定与平衡,消除不安定因素。

通过参加劳动,可以使罪犯认识到自己在从事一件有价值的活动,且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另外,参加劳动客观上为罪犯提供了挖掘个人潜能,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使具有某种特长和能力的罪犯有可能做出突出的成就。事实上,有一些重要的发明创造、科学研究成果、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在狱中诞生或在狱中完成构思的。这样,就使有害社会的罪犯转化为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新人。

4、劳动改造的职业技能培训作用

司法部印发的《教育改造罪犯纲要》要求,要根据罪犯在狱内劳动岗位技能要求和刑满释放后就业的需要,组织罪犯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罪犯刑满释放前,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应当逐步达到应参加培训人数的90%以上。通过监狱的宣传教育,绝大多数罪犯都能认识到学习技能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劳动过程中自己学会与社会就业需求

接轨的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才有可能立足于和生存于社会。罪犯会从最初的被迫劳动转变为自觉参加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去学习劳动技能、创新劳动方法,从而在劳动过程中受到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术和能力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劳动改造与职业技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岗培训和出监培训相结合,监狱自主培训和借助社会力量培训相结合,在对罪犯进行监内生产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借助社会资源组织罪犯学习掌握多种劳动技能。对于确有悔改表现,余刑不长的罪犯,可以在监狱设立的半开放式劳动场所与社会上工人共同工作,享受与社会工人相当的劳动待遇,对罪犯提前进行复归社会的适应性训练,使罪犯出监后迅速融入社会,顺利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人。

5、劳动改造的服务社会作用

监狱的服刑罪犯是全体公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监狱教育、改造、管理罪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认识劳动改造在新时期的社会功能。劳动改造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服刑人员,改革和发展劳动改造工作直接的受益者是罪犯及他们数以万计的亲属,涉及到如此巨大的直接间接受益群体的执法工作,其社会作用十分重要。劳动改造的直接社会效果,是每年有数十万具有实用技能的罪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这样大量的不断融入社会生活的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及生活状

况,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本人及家庭,而且必将对社会将产生极大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重新犯罪问题。因此,劳动改造绝不是可有可无,或者无足轻重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充分发挥劳动改造作用前提下还要注意保护罪犯合法权益

监狱法第七条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剥夺活着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罪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参加劳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监狱应当实行生产项目准入管理制度,选择适合

罪犯教育改造需要、有安全保障的生产项目,禁止引进新建煤矿、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生产劳动项目。”“监狱应当坚持每周5天劳动教育、1天课堂教育、1天休息。罪犯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安排罪犯加班必须经监狱长批准。罪犯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0小时,严禁超时超体力劳动。法定节假日应当安排罪犯休息。”这些法律和规定既包含了对罪犯权益保护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监狱组织罪犯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按照“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原则规范执行刑罚,通过劳动改造对罪犯进

行教育、矫治、引导,实现“改造人”的目的。在组织罪犯进行劳动改造过程中,应当在体现劳动改造的惩罚、教育矫治和职业技能培训作用的同时,执法干警要做到依法规范管理,有效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保障罪犯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执法干警的规范执法行为将是罪犯最好的楷模,将有助于罪犯养成遵规守法良好行为习惯。在劳动改造过程中保护罪犯合法权益具有强烈的示范功能,具有引导罪犯养成遵规守法习惯的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在监狱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按照刑法、监狱法等法律的规定,劳动改造仍然是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在监狱刑罚执行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劳动改造应当更加注重罪犯的改造和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对罪犯劳动权益的保护,更加注重从强制劳动向引导罪犯自觉劳动的方向转化,使劳动改造成为促进罪犯思想改造,矫治扭曲心理、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消除罪犯监禁人格,培养罪犯积极社会角色意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下,我们必须不断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创新劳动改造行刑理念,充分发挥劳动改造的功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监狱企业应尽可能为罪犯劳动改造提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场所和岗位,按照市场化要求对罪犯进行技能培训,为罪犯再社会化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监狱企业完全市场

化”“绝对单一生产模式”“监企绝对分开”“监狱经费依、、、赖监狱企业发展”等认识误区,以确保监狱生产的刑罚执行 作用,并通过劳动改造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矫治、职 业技能培训,使罪犯在服刑期间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效 降低重新犯罪率,切实贯彻落实监管改造“首要标准”。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②《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选集》。③吴爱英.在全国监狱劳教教育改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 国监狱》2010(5)第 12 页。④张成书 金保国 邹孝武.以人为本视角下劳动改造功能探讨 〖J〗 《监狱工作研究》2009(6)第 37 页。⑤谢西良 寇新功.经费保障 劳动改造 人力资源〖J〗 《监狱工 作研究》2010(4)第 22 页。⑥王林.新时期劳动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前瞻〖J〗 《监狱理论研究》 2006(2)第 40 页。⑦高建刚.监狱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监狱生产职能定位探析〖J〗 《监狱工作研究》2010(4)第 7 页。11

第四篇: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德育工作 中心环节 作用

开拓创新

内容摘要:纵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看古今中外德育教育,时至今日依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精髓之所在。要想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起点,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统筹安排,开拓创新地实施。

要想使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但需要热情和决心,更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蕰,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而文化底蕰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审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常识,既可以积淀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蕰,传于学生,还可以丰富其文化知识和提高其文化道德素养。这是眼下学校功能的一大责任。看看我们的周围,逐渐丧失的传统文化令人担忧,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却在不经意间渐渐丢失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什么文雅的、谦和的、感恩的、孝道的、侠义的、修己的、责任的等等已渐不存在,代而取之的是粗俗的、蛮横 的、自大的、浮燥的、功利的、自私的、放任的等等却粉墨登场。所以为人师者,非常有必要在积淀自己文化底蕰的同时,去当一个真正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虽然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

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 一个中心环节。那么,到底如何落实小学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正确树立忠孝仁义信礼智勇的德育指导思想

教育发展到今天走在大街上几乎再也见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了。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似乎忘却了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健康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规范。但时下我们因热衷嫁接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在。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然而,今天的个人奋斗,名利追逐,自由放任,价值实现似乎比道德更重要,现在的孩子们也好像还有好多比道德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从基本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文化抓起,把他们对理想的向往,引导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来,以此为契机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统筹安排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1、仁侠之气匹夫有责:首先声明仁侠之气不是匹夫之勇。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中已很少有仁侠之味了,从小就接受教育要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自己好不能要别人好,自己不行嫉妒别人行等等。至于说匹夫有责,那就更难见了,连对自己都不负责更

谈何为家庭、对族人负责?谈对国家负责、对社会风气负责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已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个年代更像是一句空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等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基础入手,除了课外背诵,每天都拿出20分钟的早读时间去背诵、去理解这些传统文化词句,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2、诗词曲赋琴棋书画

说来惭愧,时至今日只能从教材里才接触一点古典诗词之美,真是浅薄了。不少专家、学者花了一些时间去查了全唐诗,较权威的统计数是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首,李白的诗有900多首,陆游的诗有9000多首,而这只不过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雾水。可是我们直到中学毕业背的也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至于琴棋书画,要么学琴必为考级,下棋只为成为古力之二,读书则只为分数和升学,画画也就为今后找个饭碗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而已。这类学习一定要形成一种机制,由浅入深,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多奖励、多鼓励,不讽刺、不挖苦,寓教于乐,既学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何乐而不为呢?

3、四书五经文史典故

现今有多少人能知道“四书五经、文史典故”?孩子们对以“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多是一头雾水。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功利使我们的孩子们连一点儒家思想的痕迹没

有,大儒大雅人们好像忘记了,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儒家思想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努力开拓德育教育的多种渠道,同时要特别注重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对儒家思想的学习。

三、以历史为教材开拓创新展开德育教育

1、以史论激发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民族自信心与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要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财富,四大发明、医药科技、文学艺术„„我们以拥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明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祖国值得骄傲,身为炎黄子孙便满怀自豪,也会巩固起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无数英雄人物为自己的祖国富强、民族大义付出了鲜血与生命,他们在一个个简短的历史典故中出现,留下的是热血激荡之为人传诵的英雄篇章。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为血国耻,勾践“抱冰握火、卧薪尝胆,”;为了国家尊严,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英勇大义留下“不人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迈壮语。南宋岳飞“精忠报国”、明代戚继光“驱逐香寇”,到近代,有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为变法不惜抛头颅的谭嗣同,有为共产主义信念而从容就义的李大钊„„这些激励斗志的爱国典故,为后人留下了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属的阶级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对祖国满怀着深沉的热爱。他们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与民族大义的集中体现。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

件与历史典故,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2、以史为镜培养健全人格精神 在浩繁的历史典故中,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和信义故事,对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起着积极的榜样作用。俗话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这些成语典故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常给人以醒翻灌顶的感受,激活着我们的心灵和情感。我们知道许多家贫而勤奋好学的历史典故,如《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还有匡衡凿壁偷光,晋代“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晋代车溉 “囊萤读书”。这些勤奋好学的历史人物成为我们永不褪色的学习榜样。仁义孝亲的典故可以说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始终,它与“礼智信”一起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如晋人王祥卧冰求鲤,“母常欲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彩衣娱亲”,他孝顺父母,70岁了还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心。东汉黄香“扇枕温袅”,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不惜放下身架“负荆请罪”,告诫人们做人要顾全大局,讲求大仁大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为五斗米折腰”“宠辱不惊”等教给我们做人的气节,“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要有优患意识。

3、以史为鉴培养理性思考能力 历史典故以前车之鉴的方式为后人竖起一座座警示牌,以生动传神的故事传达出旷达睿智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式的历史典故,为我们修身治国提出大政方略,为我们明辨是非、洞悉世事点亮明灯。这些历史典故是前人历经挫折与失败得来的成功经验,是经过检验的真理性指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逐步培养理性的分析思考能力,可以让我们在事业发展中少走弯路。唐太宗指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言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汉宣帝“励精图治”而大有作为;商鞍为求变法成功“立木为信”,旨在取信于民,以信义服人。为官要“两袖清风”,“两袖清风身欲飘,杖黎随月步长桥”。为求贤才刘备“三顾茅庐”,为血国耻勾践“卧薪尝胆”,重诺守信重耳 “退避三舍”,尽职尽责诸葛亮“鞠躬尽瘁”,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为官为政之道,为后人提供了历史借鉴。而诸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愚蠢、商封王“酒池肉林”的奢侈,都最终导致国破家亡,为后世敲响了警钟。

做人要“从善如流”,行事要“一诺千金”。这些历史典故如一盏盏明灯,为后人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要济世立业,处于不败,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明辨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中华民族历史海洋中这些优秀的典故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深人挖掘蕴藏在历史知识中的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其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可以创造出奇妙的教育成果,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博大精深的中

国传统文化造就和孕育了多少民族骄傲。沧海桑田,世代轮回,不应该成为我们丢掉传统文化的借口,那些优秀的和精华的东西还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总之,搞好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教育事业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我们不停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好。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凝结着一个个美如珠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如果巧妙地把这些传统文化典故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参考文献:

1、《德育原理》,胡守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檀传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当代班级管理引论》,曹长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涂池小学 陈丽珍

第五篇:浅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一个班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训练集体是学校工作的“基层”,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的领导,在德育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班集体是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设一个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互助互学,纪律严明的班集体非常重要。有了这样的班集体就能激励全班同学共同前进。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的导向作用就非常重要。从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来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他们年纪小,二是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宿生,从家庭入一个比较大的集体,在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都需要班主任悉心引导。

(二)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

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要由班主任去组织落实,另一方面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大量地要由班主任去疏导。而学校掌握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也要通过班主任这个重要渠道去解决。

(三)班主任是学生联系任课老师的重要渠道。

毫无疑问,每个老师都承担着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并把这种任务的完成融会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但任课老师因工作侧重的不同,不能用较多的时间和大量的精神去做学生在政治、思想山和道德方面的工作。在这个方面任课老师发现的问题,大量地要通过办主任解决。

(四)班主任是学校德育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组带。

学校德育职能部门是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的组织者,而班主任则是直接实施者。只有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班主任把职能部门的要求落实下去,职能部门通过班主任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收集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德育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加强针对性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实际状况。这方面,班主任了解的要多一点,这就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其效果。

二、班主任的全身投入、全方位重视。

(一)爱是根本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班主任唯有心理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与激情,冰释其心底积淀的自卑,大胆去寻找失落的绿洲,奔向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爱是具体的。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态度儿戏,给以端正;纪律松弛,予以引导;学习方法欠缺,帮助指点;生活困难,给以自助;进步,给以鼓励;懈怠给以鞭策;苦闷,给以开导;疙瘩,给以解开;身体不适,给以关怀••等等,都是爱心的表现。

爱不是迁就姑息,也非庸俗师徒关系。俗话说“严是爱”。严格就是莫大爱心的体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要在严格要求中实现。严在教育,爱是感化;爱是力量。对待学生,班主任唯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育人实践中,个别同时对严的理解,吴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成了声色俱厉的训斥、指责,冷峻无情的挖苦和谩骂。更有甚者,“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堕入了“严危

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无视无裨,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班主任,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

(二)、知是前提

知就是班主任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综合掌握学生情况,对所有对象有一个全貌认识。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是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全面进步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前提,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基本功。只有“知”之深刻、前面,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活化育人内容,水到渠成。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教养、熏陶不尽相同,方方面面存在的差异。于是,学生的家庭情况、体质状况、智力水平、学业成绩、思想品质、来往朋友及其个性心理特征,都是班主任“知”的题中应有之义。大量事实证明,每个学生的个体内涵极其丰富,可以说,每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诚然,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校内和校外的种种表现尚需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分清主流与枝节,既要做“静”的观察,又必须做“动”的分析。对那些后进生尤要下苦功、花力气这样做。惟其如此,方可发现其闪光点,寻找到教育突破口,确定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

总之,要适应改革开放,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工作的好坏。

下载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周太成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泸县四中周太成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实现之一目标就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

    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摘要】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国家实行惠民政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下,广大农村面临着新旧转换时期的诸多新......

    城管宣传在城管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发挥

    城管宣传在城管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发挥 城管宣传在城管工作中属于前置性、准备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往往不被城管工作者所重视,因为有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务虚的东西,而且......

    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5篇可选)

    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地位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第二条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

    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有效沟通——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沟通 主要论点: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与学生进行有效沟......

    “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韩建华 山东省栖霞市翠屏中心小学 265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

    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

    1、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顺利开展公安工作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警务沟通能够让我们在公安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警务......

    文秘-试论信息在政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做好文秘工作不容易,有很多技巧,本站www.xiexiebang.com精心收集的文秘文档希望能给你有一定的帮助! 21世纪,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千年纪元,而且带来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