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1118改)

时间:2019-05-13 06: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1118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1118改)》。

第一篇: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1118改)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届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2013年11月21日)

(大会审议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学院全面实施 “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上届党委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和认识当前我院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学院党委的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动员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团结奋斗,为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做出新的贡献同时,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

一、工作回顾及总结

三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党政班子团结一致,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发展机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学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学院领导班子战斗力 1.强化领导班子思想和作风建设。

在学校党委统一要求下,学院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重点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治素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保持领导班子在思想认识上的先进性,培养领导班子的科学发展意识。以学校和学院的发展作为共同目标,精诚合作,团结共进,形成了领导班子讲团结、讲正气、顾大局、有力量的良好局面。

2.集体决策,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

学院领导班子认真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学院制定并完善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凡属“三重一大”问题,坚持集体决策,分工不分家。

3.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学院党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学院各项发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学院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自查自纠、群众评议、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定期报告的责任考核制度等,班子成员均能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成绩斐然

学院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作为学院发展育人为本的强大推动力。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建设。学院党委2011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基层党组织”,2012年学院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1.合理设臵基层党组织,加强支部建设。

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的需要,合理科学设臵教工党支部。学院始终按照“有利于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三个原则来设臵教工党支部。将支部建在系室,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学院积极探索学生支部建设模式,不断夯实基础。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三年来新发展党员387名,党校学习957名。

2.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院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崇尚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严守学术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工作中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领导集体听课制度等提升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学校的好评,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发挥,王恩泽老师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2010-2012“师德标兵”,李鸿波等九位老师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2010-2012优秀教师,2013年,刘敬松老师获得“绵阳市优秀教师”称号,李鸿波老师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2011年我们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2012年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2013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凝聚力与思想素质。

学院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年来开设各类教育教学讲座五十余场,取得良好效果。

3.健全党员发展、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以党校作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阵地。健全党员发展体系,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认真做好党员信息建设和统计工作,为防止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时容易出现的“重发展、轻过程,重考察、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实行入党联系人全程跟踪培养考核;坚持层层审查把关制度,注意把好党员发展的推荐关、培养考察关、材料关、公示审查关、审批关、转正关。

4.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学院党委要求党员立足本职作贡献,充分体现先进性。对教工党员,将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和发挥共产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社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出教师党员要带头提升教学水平,带头创新教学方式,争创“教学标兵”;围绕学科发展,瞄准学术前沿,扩展研究广度和深度,争创“科研标兵”;管理岗位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办事效率,争创“服务标兵”;倡导广大教职工把提高党性意识与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相结合,在服务中受教育,在贡献中体现先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坚持科学发展,稳步推进学院各项工作。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紧密围绕学校、学院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在全院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三年来,学院学科建设稳步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正式获批。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进展顺利。获各级各类项目共260项,到账经费3681.33万元;共发表论文781篇;申请专利113项,授权专利51项;获省部级奖励11项;出版专著3部(其中两部参与撰写)。科研实现突破,申报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各类校级项目65项;正式出版教材6部。1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获得四川省教学名师称号,8人被遴选为四川省各类专家。以学生科技活动为龙头,推进“材子家园”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国家级奖项22项,省级奖项6项,校级奖项64项。

(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始终将“安全、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时刻以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各类安全事故零发生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综治、平安创建、法制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职工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及安全、文明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平安意识、文明意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避免危险发生。将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教学计划。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科学用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网络、黑板报、横幅和标语等工具进行宣传;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完善应急处臵预案,加强安全演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每年举行至少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

(五)加强对学院团委、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指导。

学院党委一贯重视对院团委的领导工作,指导院团委、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要求活动要体现青年特点,贴近实际,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需求,并鼓励创新。连续三年荣获“红旗团委”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先进学生会”称号。

(六)积极开展工会、统战、离退休工作

三年来,我院坚持了每年的教代会例会制度;积极推进院务公开工作;关心教职工生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健康愉悦教职工身心,深受教职工喜爱的活动。召开了材料学院第三届双代会,讨论、审议并通过了材料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选举了新一届工会委员。

按照校党委总体要求,积极做好民主党派、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谋长远之道积极性。

学院坚持“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突出重点,自我管理”的原则,在关心离退休同志的同时,支持、引导离退休同志为学院建设再做贡献,学院还尽量发挥老教师,邀请有能力有精力的老教师加入院教学督导团、帮助和监督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同志们,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苦干、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院教职工团结协作、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本届党委向全院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老师、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对学院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学院已经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谋势方能布局。科学判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清醒认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是我们把握下一步发展方向,完善思路,强化举措,推动学院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凝练。2.高显示度成果不足。

3.科研平台及本科教学实验室还需要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实验室人员和运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学院管理服务职能仍待进一步加强。

(二)党委工作面临的问题 1.解放思想不够。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我们虽然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但主动思考和深层次的研究较少,求稳的思想仍占上风,思变的畏难情绪犹存,思想上有惰性;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和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但少数教师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态;在学院的管理上,很多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原来“学院”的概念上,而不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走向社会,缺乏经营学院的意识。

2.学习研究不够。

由于工科学院的背景,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培养还比较缺乏措施,对教育培养对象特点的研究、对行业人才市场的调研以及适应需要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缺乏系统思考,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的整体上协调不够。

3.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强党建工作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研究,使党建工作面对党员和广大师生时充分体现出政治上的重视、生活上的关心和工作学习上的帮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学院的科学发展。

4.思想政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和方法研究,要增强针对性,突出有效性。教风、学风和院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三、党委下一步工作的主要任务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竞争中求发展是学院永远要面对的客观现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精神,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院党委将根据这些发展目标,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凝心聚力,推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学院组织和队伍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努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党政共同负责制,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兴院”的办学方针,实现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四)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上来,不断增强认同感、责任心和使命感,实现学院发展的新跨越!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展望未来,发展重任在肩。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更加务实的行动,发挥学院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开创学院党委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在中共衡山镇 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科学发展 乘势而上

为打造安徽经济强镇而努力奋斗 ——2011年3月17日在中共衡山镇

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谢 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衡山镇第二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镇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衡山镇第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跨越而努力奋斗。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

“十一五”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安徽经济强镇”为目标,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始终坚持工业主导不动摇,镇域经济跨越发展

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4亿元,是2005年4.1倍,实现财政收入1.51亿元,是2005年3.3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328元,是2005年2.11倍,“十一五”时期是我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镇力全面提升的五年。一是衡山工业园初具规模。五年间,先后投入资金2亿余元,全面完成了衡山工业园老区建设,实施了南岳拓展区建设,启动了衡山工业园规划调整工作,园区规划总面积由1.7平方公里提高到15.2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 45家,其中规模企业 35家,入园项目67个,从业人员8500余人,2010年,园区实现产值57亿元,上缴税金1.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20%以上,2009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称号。二是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间,全镇共实施重大工业项目29个,总投资25亿元,到位资金2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个,分别是:应流集团投资10亿元的应流3万吨和15万吨铸钢项目、投资2.2亿元的2400吨硅溶胶精铸项目、投资1.2亿元的物流中心项目、投资2.96亿元的15万吨特种紧固件项目、投资1.9亿元的年切削加工300万小时机加工项目,东磁集团投资1亿元的产业孵化器项目,安徽震华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资3亿元的光伏太阳能项目。三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五年内投入资金2.2亿元,实现了园区内的“八通一平”。四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间,全镇招商引资项目34个,到位内资27.3亿元,外资5039万美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908户,私营企业343家,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二)始终坚持城乡统筹不犹疑,城乡面貌全面改善

“十一五”时期我镇在全力支持大城关建设的同时,狠抓了镇内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新农村建设。五年来,配合县委、县政府完成了县经济开发区拓展区、高桥湾科技园区、淠阳湖公园、霍山大道、老城六期改造等大城关重点建设任务。五年来,镇内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新修72.5公里“村村通”道路,实现村村通公路;公开招聘了17名农村公路养护工,每年投入养护经费14万余元,实现路路有人养。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示范带动,全面完成了永康桥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并进入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行列,实施了南岳俞家畈村庄整治工程、玉带桥吴家台城中村改造工程和锥子山保安小区新建工程,启动了东石门“幽芳谷”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民生工程得到全面实施。先后完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镇标准化敬老院建设、6个农民运动场建设、2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17个村居的“农家书屋”建设、9个村的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13个村居标准化卫生室建设、4个村200口沼气池建设、2个村160项改水改厕和123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投入资金207万元,完成了9个村居、受益近8000人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全镇1180个农村低保对象、2845个城镇低保对象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将299人纳入困难重度残疾人救助范围、2343人纳入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范围、656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278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全面推行“新农合”、“新农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五年累计报销医疗费1020.9万元,将86位农民纳入慢性重症治疗渠道,受理农民意外伤害383人次,对704名重大传染病人实施医疗救治或生活救助保障,为73名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手术。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保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三)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不懈怠,群众生活全面提升

“十一五”时期是我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社区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社区建设的意见》,建立了县委常委联系、县直单位帮扶、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和工作经费保障、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等机制;适时新增了淠阳湖社区、古城社区;制定了一系列社区干部管理、奖惩制度,社区的管理、服务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广大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计生工作常抓不懈,多年位居全县先进行列。教育完成了迎驾厂初中、城西、城东小学等校舍的新建、维修,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五五”普法和综合治理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文明创建成效显著,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生态建设扎实开展。武装、民政、土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广播文化、体育、卫生、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政治、经济、化文、社会和生态“五个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放松,基层组织全面加强

“十一五”时期是我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的五年。阵地建设全面推进。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新建了迎驾厂、牛角冲等6个村(居)办公楼,维修改造了永康桥等6个村(居)办公场所,西大街、衡山、迎驾厂等7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已达到省、市标准,各村居均建立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镇新政务区建设正式启动,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建立健全了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党建共建联创机制和党员关怀扶助机制,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周一例会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党委议事制度、党务公开等制度,党建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了两委班子;以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大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镇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综合镇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五年来,我们继续保持了皖西经济首镇位次,连续两届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连续五年被县委、政府评为全县综合考评先进乡镇,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徽省科技创新试点乡镇、市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市人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得益于县直各部门和派驻镇内各单位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们深深地感到:第一、必须坚持“工业强镇”战略。衡山镇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工业不动摇,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它产业的蓬勃发展。工业为我们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实力,增强了后劲。第二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各项工作全局,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必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提高群众收入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使全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第四、必须坚持社会和谐稳定。始终把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和谐稳定为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这四条基本经验成就了过去五年的业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定能够再创“十二五”的辉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而道远;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统筹城乡发展有待更大突破;战略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做大做强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部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有待提高;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干事创业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目标任务和2011年主要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推进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衡山的关键时期,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奋力打造安徽经济强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打造“安徽经济强镇”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率先崛起、强镇富民”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化、服务现代化、社会和谐化进程,努力把衡山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服务便捷、文明富裕的新衡山。

未来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实现总量翻二番,再造一个新衡山”。即到201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人口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进入安徽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强镇行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各项工作开门红。

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8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增长2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亿元,增长30%,招商引资到位内资6亿元,增长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增强镇域综合实力

加快向“工业强镇”的跨越,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要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要尽快完成衡山工业园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要千方百计克服资金、土地等的制约,加快南岳拓展区道路、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启动迎驾厂新区征地拆迁工作,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要加快推进迎驾食品酿造产业园、应流装备制造产业园、南岳光伏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加大衡山工业园新区的“招商选资”和老区“腾笼换鸟”力度,延伸现有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百亿园区、百亿钢企”的目标奠定基础。二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进一步落实重点企业帮扶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开工和续建项目的督促、调度力度,确保应流15万吨紧固件、震华太阳能等8个在建项目和应流忠福工矿机械零部件项目、环球嘉年华游乐城等6个签约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在项目建设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要切实向“招商选资”转变,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主动出击,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争客商、争项目”。要适时组织招商小分队,选择重点项目和重点展会有针对性开展“会展招商”和“网络招商”;要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激励企业开展“以商招商”;要调动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奖励招商引资的有功之臣,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共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坚持示范引导,整体推动。一要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项目支撑、社会参与、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机制,继续完善南岳俞家畈村庄整治工程,完成玉带桥吴家台城中村改造工程,实施永康桥新农村扩建工程,启动东石门“幽芳谷”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群体,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坚持大中小并举,内外资齐抓,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的方式,加快新鑫食品、盛隆竹业等龙头企业建设;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蔬菜、毛竹、蚕桑、鳗鱼、油茶、畜禽等优势产业成长壮大;要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南岳山风景区创“4A”为契机,加快推进以东石门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三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对“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按期完成普查任务。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龙门冲河左岸护堤工程,启动龙门冲河右岸护堤工程和幽芳河治理工程,争取实施东石门八担冲小流域治理工程。要加快“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镇级项目库建设,实施好东石门、永康桥等8个村、12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争取实施永康桥老桥改造工程,配合实施东淠河橡胶坝新建工程。四要继续推进和谐社区示范镇建设。认真总结“十一五”社区建设发展经验,以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整合资源和力量,不断充实创建活动的内容,丰富创建活动的形式,发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应,大力推进“和谐社区示范镇”建设,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三)发展社会事业,造福人民群众 坚持把改善人民福祉、满足民生需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要做细做实民生工程。坚持早安排、强配套、勤调度、真落实,组织实施牛角冲、迎驾厂等村安全饮用水、永康桥50口沼气池等建设类民生工程,落实好“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保障类民生工程,开展好大病救助、重度残疾人救助、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救助等救助类民生工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要切实抓好计生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为主”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奖惩并重的利益导向机制,依法加强社会抚养费征管,认真兑现奖扶政策,强化城区属地化管理、流动人口合同管理,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加强孕情监管和服务,推进“村民自治”试点工作,重回全县计生先进行列。三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要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以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移风易俗村为主要内容的“四创”活动水平;要认真开展以社区管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管理及重点人群管理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启动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布局调整,完成城北小学新建工程,继续推进校安工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巩固生态创建成果;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推进广播电视、文化、网络建设,统筹做好“五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加强党的建设,保障科学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关键在党组织,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是首要任务。

一要抓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党委的每个成员,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个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颠倒不得,一定要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委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不断提高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学习致用,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学习运用,提高班子思想政治素质。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减少和防止失误;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狠抓落实。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按照“八个禁止”和“五十二个不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把廉洁从政的各项要求体现在制度规定之中,落实到机关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一整套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二要抓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保障发展能力。要以“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要加强村居班子建设。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德才兼备、重实绩选干部的用人导向,按照“三个培养”的思路,严把干部入口关,努力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实力。要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深入开展“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要抓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综合执行能力。要以“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创新进取、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要建立管理有序、纪律严明的工作秩序。要加强镇村(居)干部出勤率的考核,经常性开展效能督查,坚决杜绝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无故旷工等不良现象;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减少随意性和铺张浪费。要营造奖勤罚懒、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对全年工作任务要分解到位,细化到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建立健全督查调度机制,健全人大代表督查制度,适时组织镇人大代表对镇内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督查,建立分线分阶段督查、重点调度工作机制,推进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做到凭绩效论优劣,使想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要逐步减少驻村(居)干部数量,采取半年一考核、年终一总评的方式,实行后位淘汰制,对那些工作不尽心、干事不得力、群众有意见、组织不满意的人坚决调整出驻村(居)队伍或现有岗位,做到凭贡献得报酬,在全镇形成“用精兵、提强将、奖功臣、罚懒汉”的用人机制。

各位代表、同志们,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衡山镇新的更大跨越发展,是十万衡山人民寄予的殷切期望。重担在肩,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发图强,为开创衡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镇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工作的回顾

自我镇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较好地完成了镇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

和主要任务,在为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实践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农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农民增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围绕结构调整展开的一系列为农科技服务、示范引导的扎实推进,在种植业结构上,基本形成了蔬菜、经济作物和粮食种植各占三分之一生产格局。新特绿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镇的蔬菜外销及出口量一直保持着的稳定的增长。畜牧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前景良好。随着牧业小区的框架已经初步构筑,大牲畜交易市场建成使用,为今后的牲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加大“文明村”的创建力度,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镇村公开进一步规范到位。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了切实改善。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年完成与市政府签定目标管理责任状的一档指标任务。文化事业,在各级迎检和活动中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表彰。

加强科学调控,财税管理逐步规范。坚持把财务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全面落实了镇村的财务公开。全面实行了村财镇管的管理机制,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集中力量建立了乡镇财政管理全套档案,全部实现了电算化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严密、规范。通过加大政策宣传、严肃法制、文明执法的工作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按时完成了农业税征收任务。

坚持依法治镇,社会局面稳定好转。采取不回避矛盾、迎难而上,主动出击的姿态,进一步加大了理访工作的力度。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历史积案问题,能解决的一概解决。通过多方协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较圆满地解决了原小车队、原民主村村民等多起上访问题,积极应诉原精工机电厂、张旭等上访案件,有效地维护了政府形象和集体利益,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推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加快了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方式转变的步伐,对原镇村企业进行了股份制造和租赁,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最近,我们又增加工作透明度,对我镇原街道遗留危房进行了公开拍卖,即防止了暗箱操作,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集体利益。

加强党的建设,党组织的“三力”不断加强。通过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和“两风”建设,不断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双建双富”、“三级联创”、“六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党员旗帜工程”等创建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武装、妇联、共青团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两风”建设的开展,为我们带来了强大的思想精神动力

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为我们指明了努力奋斗的方向。

⒊全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为我们万众一心,上下努力,勇往直前,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保证。

几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广大干部群众精品效益农业的思想观念虽已树立,也初步进行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尝试,但结合我镇实际,在突出特色农业,创立优势农业上,还显得思路不够明晰,力量不够集中,态度不够坚决,方法不够灵活。

二是社区分离之后,××镇已经变为纯农业镇,但大部分党员干部还没有从旧的工作惯性中转变过来,存在着思想、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与新形势、新变化、新思路不相适应的问题。

三是农产品销售环节上的“触角”虽伸往外埠,走出国门,但交易渠道还很窄,出口量还很有限,急需伸远拓宽。

四是社会稳定工作虽已初见成效,许多积案已基本解决,局面已好转,但仍有个别无凭无据无法着手解决的历史遗留疑难问题,每每提出,纠缠不休,影响精力,干扰工作,急需设法了断。

五是村支部班子老化严重,党员结构不尽合理。全镇个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岁,个别支部接近岁,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比例仅占农民党员总数的,对支部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

六是个别党支部工作抓得

第四篇:张云昌在中共无锡市惠山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张云昌在中共无锡市惠山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五年来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惠山建区后的第二个五年,也是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严峻挑战的五年。建区头五年,我们艰苦奋斗书写了惠山赶超发展的精彩开篇;最近这五年,我们攻坚克难实现了惠山转型发展的历史跨越。五年来,区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加快“两个率先”、争创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目标,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圆满完成了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巩固并增强了前五年的基础和优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工作继续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全区综合实力再上新的台阶,同2005年相比,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43.54亿元,增长91.4%;工业总产值超“千亿”,达1295亿元,增长84.6%;财政收入超“百亿”,达103亿元,增长163.8%,一般预算收入达47.9亿元,增长180.3%,被评为“中国产业百强县(市、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县(市、区)”,连续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科学发展)百强”前列。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产业升级,发展方式实现可喜转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环境制约倒逼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再上台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风电、光伏以及数字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超过30%。服务业加速发展,年均投入超百亿元,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显著提高。现代高效农业集群发展,水蜜桃亩均收入创历史新高,精细蔬菜园成为全市设施农业建设典范。科教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8个百分点。成功引进中科院电工所无锡分所、清华高新技术研究所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家,实现区域科创软实力的突破性飞跃。累计建成“三创”载体超100万平方米,引进“530”企业127家,集聚省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家,被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人才特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名,人才总量达11.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25%,科技人才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城市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着眼于城乡融合,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双置换”工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探索了新路,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全省国土系统集聚资源、统筹发展重点实验区,城市化率提升至65%。“三城八园”建设初显成效,无锡职教园区从零起步、迅速建成为全市综合性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城铁惠山站区成为融入长三角的重要交通节点,惠山新城、洛社新城、平湖新城等现代城镇集聚带动功能日益增强,惠山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京沪高铁、沪宁城铁、轨道交通一号线贯穿全区,惠澄大道、中惠路等骨干道路相继建成通车,“五纵五横”对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达到“1030”出行目标。公交化改造基本完成,公交“村村通”目标全面实现,居民交通出行满意率居全市之首。防汛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达6.14亿元,万亩圩区基本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建成新农村示范点93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富民优先,民生福祉获得显著改善。坚持把发展成果更多地让人民群众共享,全力以赴抓好富民增收、失地农民社保、就业创业、弱势帮扶四大民生工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7%,为建区以来增速最快时期。在全市率先开展失地农民社保工作,投入保障资金35亿元,将历次失地农民11.6万人全部纳入社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群众赞誉;城乡社保全面并轨,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8.87%,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积极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建立覆盖城乡各类创(就)业群体的政策制度、培训体系和服务平台,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全省领先,投资1.2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区级五保老人颐养院,该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投资8000万元建设国内最大的区级现代化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开省内区级集中供养先河,成为全省首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环境优化,生态建设彰显鲜明特色。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难题,先人一拍实施四大创新举措,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提升到90,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率先创新环保基层组织建设,各镇(街道)建立环保分局,延伸服务监督触角,加大监督处罚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有效破解监管难题。率先推行“河长制”管理机制,区镇村三级联动对全区105条河道实施“河长制”管理,区域水质明显好转,先进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率先推进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投入12亿元建成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超过800公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5%,彻底改变几千年农村生活旧习。率先开展区域性再生水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省级认定,在开发区、玉祁、阳山污水厂进行再生水利用试点,再生水回用量达1.3万吨/日。同时,铁腕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32.5%和33.8%;大力开展“绿色惠山”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0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活力激发,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全面实施机构改革,政府部门缩减为24个;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现行政许可职能“两集中、三到位”,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完成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撤镇建街3个、合并行政村38个,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城镇社区扁平化管理全覆盖,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36家。健全金融服务网络,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完善区、镇两级国有资产投融资平台,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开放度不断扩大,落户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7家,玉龙钢管等32家企业共38个项目“走出去”境外投资,博耳电力等4家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有效突破了市场资源制约。国际友城间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德国拉丁根市、美国戴维斯市、英国克拉姆灵顿市等多个城市结成友好关系,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协调共进,和谐发展取得全面进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人大、政协在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民族、宗教、对台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扎实推进“平安惠山”、“法治惠山”建设,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区“六连冠”。国防后备力量和双拥工作富有成效,荣获省双拥模范区称号。深入开展“十百千万”宣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响“惠山大讲坛”品牌,城乡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布局加快调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创建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文化强区建设进一步加强,跻身“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行列,“四通”农家书屋建设全国领先。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成绩显著,陆定一祖居和孙冶方、薛暮桥、李金镛等故居先后开放,玉祁礼社古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基本建立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计生创新发展,被评为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安全生产、粮食保供、信访、档案、老干部、人防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全区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围绕建设全市党的建设先进区目标,着力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效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之成为惠山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领导干部考核测评体系,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人力度,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实行“公推直选”、无候选人直接选举,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建立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启动人才工作“双千”行动计划,有效促进“人才特区”建设。扎实推进“强基工程”,促进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深入开展“挂镇包村帮企联户”和“三联三增三服务”统筹共建活动,全面启动创先争优活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村级财务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源头防腐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大案件查处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持续开展机关服务效能提升活动,机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经验略)。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和谐新惠山”为主线,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保障,在新的起点上实施转型跨越、城乡一体、创新驱动、富民惠民、生态优先、社会管理创新六大战略,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惠山特色的发展之路。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惠山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和谐的新惠山。

——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省市委要求,用十年时间完成惠山现代化进程,其中今后五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全区GDP总量突破千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5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全面完成“双置换”,城市化达到更高水平。更加注重科技和人才,产业转型走在全市前列,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新兴产业产出超1500亿元。

——建设幸福和谐的新惠山。协调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展现新的面貌,形成覆盖城乡、统一均衡、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五年群众收入倍增,人民生活在小康的基础上走向富裕安康,市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一)突出转型跨越,在更高平台上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全市产业转型示范区。

增创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新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继续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风电、光伏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字信息、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潜力产业,树强扶优高佳太阳能、上汽商务车等龙头型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向专业特色园区集聚,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达60%,形成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基地。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引导传统企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升级,有力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同时,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壮大计划,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加强金融支撑,推进资本运作,形成一批竞争能力处于行业领头位置的龙头型企业、科研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的支柱型企业,力争5年内20家企业上市,培育出多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

开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新局面。大力实施服务业超越计划,把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扩大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等创意载体优势,大力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依托主辅分离推动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推进西站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信息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建设,提升集聚度,扩大影响力,拓展辐射面,着力打造以交通枢纽站区为龙头、公铁水互通联运的现代物流要地。同时,把握城市化进程中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综合商贸中心和睦邻中心,推动特色商业、文化体育、健康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以阳山旅游发展为龙头,整合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打响旅游产业品牌。

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突破。以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布局,重点发展经济林果、精细蔬菜、优质稻米等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结合“万顷良田”建设,启动建设惠山都市农业园,加快建设阳山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增强阳山水蜜桃等品牌农业发展优势,形成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和示范性农业合作组织,推动现代高效农业集中集约发展。健全生物农业培育体系,力求在生物育种、生物饲料肥药等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变化机遇,完善重大项目引进推动机制,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推动国资、外资与我区民资“联姻”,争取更多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落户,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城市“双提升”。优化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推动外贸出口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自主品牌产品主导转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引导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力争建办境外企业30家。推动工业配套园区实行“二次创业”,建立以亩均产出率、亩均税收贡献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进一步促进集聚集约发展。

(二)突出城市化带动,在更高标准上实现城乡一体发展顺应城市化趋势,以特色板块为支撑,走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道路,联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建成现代魅力之城。

全力打造更具惠山特色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按照无锡市“二中心二基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加强对“惠山新城、洛社新市镇、钱桥锡西新城、前洲玉祁城铁商务区、阳山休闲胜地”五大片区规划的深化研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统筹协调的城市发展体系,基本建成“三城八园”等一批支撑力强的重大发展载体。惠山新城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先导区和新兴产业引领区,形成承担宜居宜业、商务金融、研发制造等综合功能的无锡城市副中心;洛社新市镇和平湖新城要打造成集生态居住、休闲娱乐、商贸物流、城市景观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新城;钱桥锡西新城要成为长三角地区一流的职业教育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宜居新城;地铁西漳站区、城铁惠山站区依托综合性交通枢纽,加快建成惠山城市转型的新窗口、展示惠山城市形象的新地标;阳山镇要着力推进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形成融文化展示、休闲养生、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

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城市生活体系。适应城市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要以全面完成“双置换”工程为依托,切实抓好安置房建设质量,高标准建设一批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环境质量优越、生产生活便利的大型安置社区,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互衔接的民生保障联动机制,促进“人人保障”向“同城同保”提升,到2015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100%,使城乡居民普遍老有善养、病有优医、弱有所靠、困有众帮。要全面提高城乡生活品质,加快城铁惠山站核心区、万达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商务、商业、娱乐、餐饮等业态,使城乡共享现代优质生活。要继续推进老城镇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全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全力打造综合配套功能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按照开放共享、区域全覆盖的要求,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配套完善、保障有力、适度超前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顺应城市建设向轨道交通时代转变大势,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节点畅通工程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实现城铁、地铁等综合交通枢纽无缝衔接,形成纵横贯通、内畅外联的快捷化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推广实施惠山新城物联网智能交通示范工程,提高路网利用效率和城市通行能力。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特别是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清洁能源、水利和信息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保留村庄积极采取完善、整治、保护等措施,打造一批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优美示范点。

(三)突出科创和人才引领,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发展活力牢牢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努力营造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软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完善由政府引导推动的科技服务机制,增强公共财政对社会资本投入自主创新的引导力,加快建设集信息服务、科技孵化、风险投资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尝试引进境外资金设立创业投资公司,五年引进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50亿元,缩短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进程。要持续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全面建成启用100万平方米的新经济产业园,提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载体水平,使创新园区成为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要继续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和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产品技术质量检测中心,积极支持企业申报专利、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

加快人才资源的引进培育。推进科技创新,集聚人才是关键。要着重在“外引内育”上下功夫。“外引”,就是要着眼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广揽海内外高端人才。完善适度超前、吸引力强、覆盖面广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实施惠山“双千”行动计划等人才发展规划和五大人才工程,逐年增加人才投入专项资金,大力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等高端顶尖人才及团队,确保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超过4.5%,人才贡献率达35%。“内育”,就是要立足自身,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党政干部,储备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支持无锡职教园职业教育发展,健全企业“金蓝领”培养体系,加快培训满足我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力争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超过30%。

强化企业创新聚才的主体地位。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机制,支持企业间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等产学研合作,力争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0%以上。突出企业引才主渠道作用,推动规模企业普遍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三站两中心”研发机构。针对产业升级的薄弱环节,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紧缺人才2000人以上,努力形成高层次人才向创新型企业、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实施“530”项目产业化计划,推动本土企业加速与“530”企业嫁接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

(四)突出民生为本,在更高水平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大力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上,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要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建立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收入翻番。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合理调节企业工资分配。积极扶持群众创业,推动百家亿企带动千家小企共同发展,使更多群众走上创业致富快车道。要着力扩大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提高农业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镇(街道)合作发展联社等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增强经济相对薄弱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村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积极探索城市化过程中资产保值增值新途径,带动居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升有条件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

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率先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升镇、村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研究探索民政工作新课题,全面建立符合惠山实际、群众得益最多的普惠制度。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构建完善“大人口”工作格局,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要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全面挖掘具有惠山特色的历史人文内涵,继承和弘扬吴文化、工商文化和乡镇工业文化等文化精髓。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发扬惠山“四千四万”的创业实干传统与“敢为人先”的新时代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大力实施“文明示范工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事业,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完成各村(社区)农家书屋“四通”建设。挖掘历史人文底蕴,加大礼社古村、名人故居、乡镇工业发源地等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要切实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深入开展中国无锡阳山(国际)桃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推介活动,充分利用好惠山软件外包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和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

(五)突出生态优先,在更高层次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方针,着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由国家级生态区向生态文明区的跨越,建成生态和谐、宜居怡人的美好家园。

要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树立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以建设生态产业体系为主导,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链。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倡导健康文明、节俭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绿色低碳成为我区现代化建设的新优势、新亮点。

要强化资源环境刚性倒逼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管理非建设区,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贡献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努力寻求破解土地硬约束的思路和办法。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多措并举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到2015年,单位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再削减20%;引导企业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力争每年有2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创新环保体制机制,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强化责任追究,筑牢环境监管屏障。继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深化“河长制”管理,加大控源截污力度,确保省、市重点河道直湖港、京杭运河惠山段水质逐年改善。进一步提高热力管网覆盖率,扩大天然气推广应用范围,大幅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着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保障环境安全。加大再生水利用规划实施力度,不断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和总量。

要着力推进宜居家园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形成生态保育区和生态缓冲带。着力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大生态湿地和公园绿地开发建设力度,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和高铁绿色走廊建设,精心打造运河绿色风光带,到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8%,力争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提升绿色家园示范镇(村)、绿色学校等建设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六)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在更广领域内促进社会和谐

今后五年,我们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对社会服务、社会秩序、社会公平正义等社会管理领域的内容将更加关注、更为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成为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是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彰显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使惠山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而且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上走在前列。

要健全社会管理的责任体系。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科学统筹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化为管理、服务优势。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集中精力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管理体系、提供公共服务、狠抓督促落实。要凝聚社会各方参与社会管理的强大合力,促进传统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要积极探索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明确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要强化社区建设的基础作用。做好社会管理工作,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要完善组织建设,根据城市化推进中村改社区、村和社区并存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快完善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体系,理顺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关系,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引进培养社区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扎实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整合群众团体、行业组织、物业管理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各种社会资源,确保有人管、管得住、能管好。要提升服务功能,合理确定财政资金投向社区公共服务领域比重,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管理成本的支付渠道。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社区服务城乡一体化,把城乡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使百姓困难在社区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要强化动态管理,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加强特殊人群帮教服务,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要落实平安惠山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等利益分配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要保障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等基本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在第一时间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有明显不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完善人防、技防、物防等基础设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放心感。深化“法治惠山”建设,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维护司法公正,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

按照先进性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胜利完成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核心在党,关键在人。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惠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建设,高举旗帜引领发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加强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考学评学述学等制度。要坚持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凝心聚力,进一步筑牢全区干部群众为建设幸福和谐新惠山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素质推动发展。要始终高度重视区委自身建设。强化党代表大会和全委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决策职能,积极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完善常委会集体领导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班子议事和决策规则,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培养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要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评价干部,完善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加快形成公平公正、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创先争优促进发展。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强基工程”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适应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要求,统筹抓好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党务干部培养、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等基础工作。深入推进“三联三增三服务”活动,凝聚党建工作合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要完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职能,完善服务群众的具体办法和工作制度,以服务群众的实效来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适应城市化需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加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强化基层党建制度保障,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切实落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责任制,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机关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高效廉洁保障发展。要健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提升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群众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直通车”的功能,提高行政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着力构建完善教育、监督、预防、纠风、惩治等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同志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充分发挥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要研究部署新形势下的党建带团建工作,引导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推动全区又好又快发展中创先进争优秀。加强党对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使之真正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真正成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要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党对人武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做好对台工作,努力形成推进惠山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在中国共产党吉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弘扬井冈山精神 奋力进位赶超 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吉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萍

(2011年9月1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吉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吉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五年,吉安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6年市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们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多重困难的严峻考验。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吉安重要讲话精神,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战胜特大洪涝、低温雨雪冰冻、严重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五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进位赶超进程明显加快。我们紧紧抓住吉安发展的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实力增强、结构优化、在全省排位前移的良好格局。全市生产总值和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迈上了700亿和千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今年将突破100亿大关,实现经济总量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规模工业增加值四年翻两番、外贸出口五年翻三番。三次产业中二产比重首次超过50%,工业主导格局初步形成;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今年有望分别突破1600万人次和百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关键指标在全省占比提高、排位前移。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年获得综合奖或单项奖。被列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导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这五年,发展能量不断积聚,发展后劲显著夯实。我们聚精会神抓项目,抓好项目促发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完成2116.27亿,是“十五”期间的5.5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省道改造全面完成,武吉高速、石吉高速和吉井铁路竣工通车,峡江水利枢纽、石虎塘航电枢纽、衡茶吉铁路全面开工,井冈山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30万人次,华能井冈山电厂二期并网发电,井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并获批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际集装箱办理站和铁海联运投入运营,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等重要品名相继获得国家和省级颁授。全市综合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这五年,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统筹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我们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化率提高8.9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突出拓展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发展壮大井开区三大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南新区开发、井冈山大道建设、河东滨江新区路网建设、老城区“五位一体”改造等工程全面实施,文化艺术中心、市民广场雄居城南,庐陵文化园展秀城北,各类商贸专业市场、物流中心推向台前,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相继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和省卫生城市行列。县城和示范镇建设稳步推进,吉安、吉水、安福三县和井冈山市城市建设步入全省县城建设的前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累计投入20.6亿,完成4842个村的新农村建设改造。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和渡改桥,95%以上行政村实现通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这五年,改革开放纵深突破,发展动力活力日益增强。我们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着力破解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非工口七大系统和工业企业改制,一批改制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大力推进投融资改革,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城投债券成功发行,九江银行、赣州银行,浙江稠州、广东珠江村镇银行和一批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相继入驻。驻吉国有银行不断放大信贷支持,全市获得巨大的金融投入。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稳步推进,井开区、吉州、青原三个工业园和中心城区环卫管理体制改革破茧而出,获得新的发展活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井开区获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国家风电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科技园,天人集团自主创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强劲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引进内资56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9倍和4.5倍,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一批央企、世界500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吉投资兴业。

这五年,生态建设强力推进,绿色发展优势愈发显现。我们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赣江沿线重点行业环保治理等工作顺利推进,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井开区和吉州工业园跻身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行列。大力加强生态建设,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连年获得全省先进,城市园林绿化迈上新水平,“森林城市”创建成功开启。生态治理、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7.6%,稳居全省前列,全市到处青山绿水,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这五年,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实力再上台阶。我们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加快进位赶超的重要支点,进一步强化工作导向和考核导向,鼓励各地立足县情,突出特色,竞相发展。县(市、区)呈现出各展所长、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2010年全市县(市、区)共完成生产总值697.6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73.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倍和3.5倍,在全省县域经济总量中占比分别提高0.5和1.3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过50亿元、财政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区)从无到有,达到8个,吉安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进入全省财政收入二十强,安福县进入全省财政收入三十强。

这五年,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0%以上,总额相当于前56年总和的2.5倍。城乡困难群众低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四个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取得实效,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1.8倍和1.7倍,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井冈山大学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文学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多项作品获国家和省级大奖。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连续五年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公众安全感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这五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风清气正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坚持不懈抓党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学习型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卓有成效,乡镇规范化建设和“三民”活动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市委班子连续两年被省委评为“好班子”。县、乡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有新提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务接待“三定四不准”改革得到中纪委肯定。严格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取得实际成效。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人大、政协充分发挥作用,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党管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这些成绩和变化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历届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奋力拼搏、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部队、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老干部、各界人士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吉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全市老干部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吉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吉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宝贵经验应当倍加珍惜,并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长期坚持,不断发扬光大:

最根本的是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和完善并坚定地走出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子。我们把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统一部署与立足吉安实际紧密结合,把遵循经济规律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与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并确定了“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切合吉安实际、符合480万吉安人民利益的发展路子。

最重要的是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持在“静悄悄地急行军”中实现进位赶超。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和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以大开放的宽广胸襟、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既保持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又讲求真抓实干、不事张扬的淡定心理;既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积蓄发展能量,又不失时机地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取得赶超发展的新成就。

最核心的是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针对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滞后、产业集聚和集约发展水平低的现实,我们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改革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以“两区”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民生事业发展,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使投入增加、工业崛起、城建提升、商贸发展、旅游突进、县域做强、农业稳产、生态建养多点发力,形成了共生演进、统筹推进的生动局面。

最难得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百姓利益至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着力做大“蛋糕”,又尽力切好“蛋糕”,注重关切老百姓和广大干部的实际利益,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投入民生工程的真金白银,让人民群众切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宝贵的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团结协调、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我们自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奉行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发展大局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党政班子团结、四套班子团结,带动全市上下的大团结。工作中不争论,不折腾,尚实干,讲奉献。在全市形成了共识共为、专心干事、齐心创业、共谋发展、助人成功的良好政治生态,凝聚起加快发展、进位赶超的强大合力。这是五年来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二、牢牢把握机遇,坚定赶超信心,明确未来五年吉安的发展愿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吉安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重要发展阶段,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面临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重组及生产要素加快转移,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增加有效投入、拓展开放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政策进一步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效推进,为我们发挥优势、乘势而上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绿色发展浪潮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发展赶超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积蓄了较强发展能量和强大内生驱动力量。这是我们抢抓机遇、进位赶超的坚实基础和充足底气。

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美欧债务危机扩散,国内通胀预期增强,影响经济增长变数增多,发展环境总体趋紧,加强宏观调控可能成为较长时期的政策取向,将对我市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区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并正由发展成本竞争为主向以发展环境和制度竞争为主转变,能否及时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开放制高点、掌握争先主动权,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环节。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稍有松懈就掉队”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支撑发展的产业不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层次不高、主导产业集聚度不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面临着繁荣城市经济和集聚城市人口的双重压力;农业基础设施和保障薄弱,产业化规模和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缓慢,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加紧迫;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要素成本进入上升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特别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内在要求更加急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社会矛盾凸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为复杂繁重。我们所能提供给老百姓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离老百姓的期盼还有相当的差距。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赶超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前,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思想上不思进取,观念上封闭落后,能力上难以适应,行动上不积极作为,作风上脱离群众。甚至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消极腐败,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丧失基本的战斗力。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面对并积极克服和解决。

总体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奋斗,抓住用好机遇,有效应对挑战,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求发展、求富裕、求和谐的热情和干劲,就能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能在全省竞相发展格局中实现进位并占据应有地位。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务必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历史责任,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敢于胜利,把我市的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为重点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要保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努力奋斗!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四个翻番”。生产总值迈上1500亿元台阶,力争1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跨过200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略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不可能一劳永逸,观念和方法的创新是不竭的动力。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发展激励人心、凝聚力量,努力塑造新时期吉安人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新精神、新形象。坚持用全球视野、创新求进的思维和改革开放的勇气破解难题发展经济,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桎梏和体制障碍,为实现进位赶超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

——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以科学的战略推动跨越发展。“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抓住了吉安发展的主要矛盾,找准了吉安发展的路径,我们要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园区和城区为载体,加大投资的力度,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以吉泰走廊为主战场促进产城互动,在加快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带动全局整体发展。

——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是吉安发展重要的资源和优势,生态立市是吉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倍加珍视绿水青山、绿树成荫的宝贵财富,顺应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全力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建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探索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相促进的发展路子,让吉安经济更加繁荣,城乡山川更加秀美。

——坚持以人为本、百姓共享,努力实现和谐发展。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社会矛盾生于利益,社会矛盾亦息于利益。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把保障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把加快社会事业进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增进百姓福祉贯穿于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社会更加文明和谐、生活更加殷实安康的幸福家园。

——坚持以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有力地保障发展。办好吉安的事情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发展大业的成败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我们要把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党的建设的成效。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开创加快发展、进位赶超的新局面

加快发展、进位赶超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最紧迫、最首要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在做大经济总量中提升经济能级,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提升发展质量。致力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全力推动全市经济总量和竞争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以新型工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提升工业园区集聚集优集约水平,突出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我市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全市兴。要始终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重点,不断推动工业经济上项目、上规模、上能级、上水平。要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力能源等优势产业,加大提升改造、优化升级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水平。到2015年,努力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千亿级支柱产业1-2个,200-500亿元收入的支柱产业4个。要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把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医药及微生物农药、新材料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强招商引资,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支持,实现产业集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55%以上。要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为大企业配套、产业链条延伸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全市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5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分工协作度高的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基地。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促增长、转方式、增后劲、惠民生的关键举措。要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张。着力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业,紧紧依托我市丰富的“红、绿、古”旅游资源,通过推动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改革,实施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龙头,青原山、武功山互动并进的“三山”战略,打响井冈红色旅游红色培训、吉安生态休闲旅游、庐陵文化旅游“三大品牌”,支持推动井冈山成功申遗和旅游发展公司成功上市。加快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大市的转变,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同时,要注重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商贸服务、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酒店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要突出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突出培育一批服务业骨干企业,突出创新一批服务业政策机制,突出培育一批服务业人才,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

要以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加快提升产业集聚集优集约发展水平。完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项目分区规划,强化引领产业集聚集优的导向。要以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注重招商选资、招商引优,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集群化发展的优势。要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扶持,建设标准厂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园区土地整理储备和清理,健全投融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研发技术转化平台,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要进一步提高园区集约发展的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单位土地面积贡献率,特别要坚决摒弃土地利用粗放的发展方式,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标准,严守开发底线。力争到2015年,全市13个工业园区全部建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要大力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速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推进昌吉赣客运专线等铁路项目,尽快开工井冈山机场改扩建,加速建设吉莲、抚吉、井睦等高速公路新线,加快105国道改道和永和大桥、庐陵大桥建设,提高各种交通运输联网通达水平。加快建设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围绕城市防洪排涝推进赣西堤路堤结合改造,兴办一批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水利工程项目。完善能源体系建设,推动华能井冈山电厂三期早日建设,推进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工程、市县管道天然气工程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加强社会性、惠民性市政项目安排,推进中心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和一批重点文体、医院、学校、福利中心等项目建设。这些重大项目的建成,必将增添我们的发展后劲,继续造福吉安全市人民!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强城镇集聚力和辐射力。城镇既是人口集聚的载体,又是产业发展的平台。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率低一直是吉安发展的一块短板。我们要以高品质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主线,扎实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要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核心带动、县城骨干支撑、小城镇支点吸纳作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设施衔接、环境优美的全市新型城镇体系。要着眼构建“大吉安”城市格局,重点规划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吉水和泰和县城为两翼、以周边乡镇为卫星镇的吉泰城市群。中心城区要按照“一城三区、两江三岸”的格局,重点抓好城南新区、河东滨江新区、城北新区、井开区和敦厚片区“四大组团”以及后河“一条金腰带”的开发建设,加快行政商贸中心南移,聚焦建设城南CBD。策应城际高铁建设,适时启动城西片区开发。到2015年,力争建成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70万人以上的赣中区域中心城市。要继续深入推进“五位一体”的旧城改造,分三年完成市区老住宅区及小街小巷修缮,尤其要努力突破违章建筑、动拆迁的困扰,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使老城区市民同样享受市政建设带来的好处。各县城要重点抓好拉开框架、拓展空间、完善功能以及老城区改造提升。小城镇建设要以省市示范镇、吉泰走廊沿线镇及各县(市、区)若干中心镇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有较强承载能力、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城镇。

围绕完善现代城市功能,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发展要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市民需求优先、聚集人气优先、绿色环保优先的理念,围绕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建设城市中心商业区、若干副商业区。高标准建设道路交通、水电气供应、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构建合理完善的教育、医疗、公交、文化、体育、养老、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建设一批精品商住小区,创造安全、舒适、便捷、优美的人居环境。产业是城市的支撑,要着眼发展城市经济,注重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和教育培训、金融证券、楼宇总部经济、商贸会展、宾招餐饮、信息中介等现代经济功能,推进产城互促共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要摒弃城市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围绕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菜市、城市社区、城市物业、城市治安等热点问题,探索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理顺市、区、街道和社区相互衔接、分工合理的责权关系。大力推行城市数字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切实提高城市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大力彰显城市特色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在城市建设中,特色体现魅力,特色塑造品象。要围绕“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把扩大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内涵结合起来,把完善城市功能与彰显城市特色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独具庐陵特色的城市形象。要建设大气吉安。城市定位要适度超前,规划要有大手笔,建设要有大格局,形成大尺度景观、大面积水域、大生态绿化和大型城市综合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较高起点,每个重要建筑要力求精美。要进一步宣传弘扬“崇文尚德、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培育文明开放、包容大度、创新创造的新市民。要建设雅气吉安。尽快修缮白鹭洲书院,保护古南塔,修建仓口古街区,各地也要努力保护和建设一批体现优秀庐陵文化特质的项目,尽所能保护庐陵古韵,留下城市记忆,让优雅高贵的庐陵古风与现代时尚的时代气息交融并存。要建设秀气吉安。充分利用吉安水系发达、秀色迷人的优势,因地制宜建设山水依城、城绕山水、优雅灵秀的城市景观。后河“金腰带”要成为吉安最美的绿廊。要管护好庐陵文化生态园等城市公园,不断扩大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规模和品质。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区成功创建“森林城市”,全市所有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5个以上县(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农业、农村比重大是吉安的重要市情,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我们要强化“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意识,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着眼于生产标准化、种养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和操作机械化的目标要求,加大农业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基础上,巩固发展泰和乌鸡、安福火腿、遂川“三宝”、横江葡萄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有机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培育壮大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设施水平较高、效益突出的规模化生产基地。要围绕粮食、生猪、肉牛、油茶等大宗农产品发展深度加工,实现产品多次增值。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加工型、流通型、种养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形成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的收入增长格局。要扎实推进赣江及五大支流重要干堤、重点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设施、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和保障力。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延续庐陵农村美好家园。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城乡一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和管理机制,科学规划集镇和村落体系,坚决杜绝围沿国省干道两边无序连排建房,在农田“开天窗”建房,重点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城郊及工业园区周边打造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试点圈;在离交通干道200米以外沿线,引导农民集中块状建设彰显庐陵风格新村庄,打造新农村示范带;在乡镇驻在村和旅游景区村庄,打造镇村联动、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片。要认真做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建设好每个移民新村,使之成为一批有庐陵风格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进一步扭转乡镇建设管理落后的局面,全面提升农村集镇建设水平。不断优化集镇村庄布局,整治、绿化、美化集镇村庄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有序发展“农家乐”、“乡村游”,使现代生活设施与秀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描绘保护好吉安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图画。

努力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就业社保、产业发展为链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要加强政府主导,引导更多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要把培养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遵法纪、讲文明的现代新型农民,作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村繁荣进步的战略性工程,重点加强新生代农民的科学种养、转移就业、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让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开创农村美好未来。

(四)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力打造支撑进位赶超的重点板块。突出重点才能快速突破,科学布局才能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重点区域率先发展,打造支撑全局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增长板块。

要昂起井开区这一龙头。井开区是吉泰走廊的核心区和中心城市的新城区,是全市决战工业的主战场。加快做大做强井开区,是做大市本级经济总量的重点和关键。要围绕建成千亿园区的目标,打造一流平台,引进一流项目,发展一流产业,配套一流服务。要打好“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出口加工区”两张牌,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突出通讯终端和车载电子产品集聚发展,要围绕医药化工和生物农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加强产业配套对接,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引资、高起点引智、高效率服务上实现新的突破。坚持园区城区互动发展,按中心城区规划要求,高标准建设井开区市政配套设施,提升综合功能,努力把井开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功能现代、多业并兴、生态宜居的新型工业城区。力争到2015年,实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进入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要挺起吉泰走廊这一脊梁。吉泰走廊是吉安崛起的潜力和希望,必须举全市之力,集中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力量,推进吉泰走廊率先发展。加快实施吉泰走廊城乡一体化规划,扎实推进走廊区域产业发展、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六个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内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努力把吉泰走廊打造成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加快发展的优强区、统筹城乡的实验区、绿色崛起的带动区,成长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力争到2015年,吉泰走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0%,走廊城镇人口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0%。

要立起县域经济这一支点。县是市的基础,强市必须强县。我市县域数量较多但实力较弱,更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吉安崛起的重要支点来抓,以县域经济的繁荣催生吉安经济的繁荣。县域经济是一种讲求分工、讲求特色、讲求优势、讲求比较效益的经济板块,要引导各县(市、区)善于在把握全局中发现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加快发展中打造特色,以特色产业的壮大带动县域经济的壮大。要进一步加大对县(市、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完善扩权强县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县域做大总量,提升实力,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努力发展乡镇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市半数左右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五)加强生态建养与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现进位赶超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山林、水体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继续深入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形成城区园林化、城市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创造绿满吉安的美好景致。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化率。要以赣江流域生态保护区为核心,以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城市和道路为节点,以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厂区、绿色园区、绿色村庄为支点,从不同层面充分展示、全力保护吉安的生态之美。要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按照“三个坚决不搞”的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加强重点流域、主要江河湖泊的环境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继续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保护监管,建立环保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

要发展生态经济。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扎实推进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努力打造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新型能源、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工业园为支撑的“低碳吉安”。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以生态要求促进产业提升,形成更大的后发优势。深入推进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示范园区、社区建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形成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改革开放是实现进位赶超的根本动力和必由之路。改革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开放的领域有多广,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广。全市上下要以更强的改革意识、更大的开放胸襟、更实的创业举措,为吉安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以更开阔的眼界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学会用世界眼光瞄准产业发展大势,寻找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和对象,更好地招外资、引内资、争国资、进民资。地域上,主要面向长珠闽经济圈,加强与港台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互动;对象上,主要面向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使开放招商向“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发展一个基地”转变;产业上,主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有支柱产业,促进成龙配套,联动发展。同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加快商贸、物流、金融、旅游、农业、市政建设等领域利用外资步伐。

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要以改革催生金融的繁荣,积极支持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壮大,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引进和培育上市公司资源,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规范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为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是我们实现进位赶超、富裕百姓的重要源动力。要坚持以创业促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自尊自立、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富裕人颂的创业精神,形成“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台,以创业促进和谐”的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各个群体投身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形成“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奔腾不息、蓬勃发展的创业大潮,全力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庐陵大地不断集聚,各个阶层的投资创业热情在吉安充分迸发!

以更优的发展环境保障开放创业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落实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行政效率;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着力解决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切实加大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现象的治理力度,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最大限度方便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办事,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把工作优劣的评判权交给基层、交给企业、交给客商,切实增强软环境综合治理的实际效果。要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所有落户吉安的企业,都能有一番作为,创一番事业,作一番贡献。

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事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经济越发展,越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构建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一)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返乡创业、家门口就业。要稳定和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执行好失地农民保障政策,更加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和残障弱势群体。要继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全面完成减少贫困人口的任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着力保障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并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以市、县人民医院为重点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培育稳定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当前物价等经济因素较为复杂的形势下,注重关心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主要民生商品的市场供应,严格物价监管,严厉打击操控物价等违法行为。

(二)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增创文化兴市的新优势。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要大力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增强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让红色传统融入时代精神,成为鼓舞人、凝聚人的强大精神力量。要珍惜传承庐陵文脉,彰显历史文化影响力。庐陵文化有着“勤耕苦读、崇文尚德”的思想精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吉安人。要充分挖掘其核心内涵,并与时代要求相融合,使其不断焕发出深远的人文力量。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文化产业竞争力。吉安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市,又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市。要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最大限度激活人才、资本、创意、作品等要素,在报刊传媒、动漫、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出铭刻红色、古色、绿色印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逐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市的特色产业。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持、市场参与,丰富中心城区高雅文化生活的内涵,加快建设走近百姓、覆盖社区乡镇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努力为百姓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让百姓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扎实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教育是百年大计,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以办负责任的教育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一步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围绕狠抓教育质量、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校长、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中心城区基础教育、高职园区和各县市教育园区建设,科学布局城区教育网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井冈山大学、市高职学院建设,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通过完善全民教育体系,把人口资源转化为高素质人力资源。要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开发、创新、创造。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培育创新型主体,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效益突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育才引智力度,改革人才引进培养和职称评聘制度,打造“人尽其才”的干事创业平台,形成“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潜在的人才脱颖而出,优秀的人才倾其所能,高层次人才领军挂帅,为吉安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四)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课题,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上,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合理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不争利、多让利,健全和完善涉及群众利益的行政决策机制。要把着力点放在矛盾排查化解和风险防控上,探索领导干部制度化地亲近群众、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信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制度,发挥基层、群团、民间组织各自作用,建立集信访、调解、综治为一体的矛盾调解和问责机制,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合力。重视加强新形势下各种思潮和群众思想动态的分析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掌控,有效有力地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把工作重心落实在基层,发扬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的优良传统,打牢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深入开展“三民”活动,探索总结,树立典型,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村落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把检验标尺定位在群众感受和认同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面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广泛凝聚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切实做好对台和侨务工作,不断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党管武装,积极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重视和加强老干部、退居二线老同志和老龄工作,进一步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五、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提供坚强保证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党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深刻警示,居安思危,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切实担负起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的历史责任。面对

现实要求和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建设吉安、造福人民而不懈努力。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地方的兴衰成败。要保持崇高的精神信仰,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当前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自己的人生追求。把远大理想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把崇高的精神信仰化作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建设吉安、造福人民的火热实践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开拓创新是我们进位赶超的不竭动力。各级干部都要坚持用新观念新思维研究新情况,善于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立足全局谋发展、攻坚克难求创新,以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力求“闯”的魄力更大,“抢”的意识更强,“争”的劲头更猛,“拼”的勇气更足。要增强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责任”与“担当”,字字千钧。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负起为官一任就要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带一方风气的责任,坚决摒弃墨守成规、畏惧风险、遇到矛盾绕道走、“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消极态度,坚决克服事不关己、漫不经心、敷衍塞责、“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的被动现象,以自我加压、奋勇争先的姿态,切实担负起建设吉安、造福人民的重任。

(二)始终突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关键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吉安发展的事业中来。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优秀领导团队。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常委会和全委会重大问题决策的刚性规则和必经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把进一步增强团结、提高战斗力作为班子建设的政治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班子团结,同担发展重任,齐谋发展大计,共破发展难题,形成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高度重视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突出打造团结协作好、运行机制好、工作实绩好、群众口碑好的领导核心。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我们肩负的责任是如此重大、面临的形势是如此复杂,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怀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本领恐慌”,充满对事业、对群众、对权力的敬畏和谦卑心态,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善于在实践中思考、在总结中提高,通过学习养才气、筑底气、扬锐气,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破解复杂难题的能力。要围绕坚定正确的立场、学习思考的习惯、开放创新的视野、亲民为民的情怀、敬业实干的作风、操作落实的能力、攻坚克难的本领、止于至善的追求、与人为善的胸怀、廉洁自律的操守十项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以鲜明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信,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任。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实践中表现的能力素质来衡量干部,以项目建设成果来优选干部,以重点工作实绩来考验干部,以群众满意度来评价干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决不能让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加大公开推荐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积极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全委会票决县级党政正职制度,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注重优秀年轻干部的使用教育培养,加强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使我们的干部队伍保持勃勃生机。

(三)始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在推进上有新举措,在机制上有新创造。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机制和活动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大力实施“全覆盖工程”,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城乡社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为重点,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有党员,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统筹推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着力在强阵地、强队伍、强服务、增活力上下功夫。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注重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乡镇领导班子要以“亲民、为民、富民、惠民、安民”为主题,巩固扩大乡镇规范化建设成果,在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美丽乡村中建功立业。村级基层组织要以“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做群众的贴心人”为主题,机关以“比服务争一流”、企业以“比翻番争效益”、社区以“比文明争五好”为主题,其他党组织也必须找准结合点,使创先争优活动各具特色,又产生更突出的实际成效。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打牢为民办实事的经济基础。新形势下发展村级经济并不是无门路、无指望,关键在于班子带头人的理念和思路、公心和实干。特别是城郊镇边的农村,要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机遇,充分利用预留土地等资源,依法合规集体入股,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经营、房地产开发等,形成集体经济的稳定来源,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保障失地农民长期分享收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能力。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发展党员要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从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切实关心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继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义工和党员服务日等活动。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

(四)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大兴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发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优良传统,多到项目工地去、到企业去、到农村去、到社区去,特别是要到困难大、矛盾多、偏远艰苦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在密切联系群众中了解民情、建立感情,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解决工作问题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果由群众评判,坚决克服漠视群众、脱离实际的机关化、官僚化倾向。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实干精神,在执行上比力度、在操作上比水平、在攻坚克难上比能力。力戒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狠抓落实督查,正在实施的查进度,完成任务的查质量,没有到位的查原因,影响落实的查责任,使每一项工作都有部署、有落实、有效果,每一项业绩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要大兴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之风。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坚决抵制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等不良风气,形成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良好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表率。

(五)始终做到警钟长鸣,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消极腐败是党的大敌,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容。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加强廉洁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做到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帮助干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我们每个同志都要认真想一想: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而精力比较旺盛、经验比较丰富、拥有干事创业平台、有条件为社会和人民做点事的时间更短。我们要珍惜这宝贵的人生时光,正确看待苦与乐、得与失、名与利,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金钱,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得失,以敬畏的心理对待事业,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真正把心思放在做事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中,让健康向上的思想阳光永远洒满内心。只要这样,就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少埋怨、好心情。要完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从用权、用钱、用人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加强权力运行的纪律规范和制度监督,注重从源头上遏制和消除腐败。深入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资产经营管理、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创新,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规定,对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减少干部犯错误,防止犯难以挽回的错误。要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论是谁,绝不姑息手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面对革命先辈在这块红色土地上铸就的历史丰碑,面对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神圣职责,面对480万吉安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勾画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这是未来五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最大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更是市委和市级领导班子最大的政治担当和领导重任。市委和市级领导班子一定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站在前列,做好表率。请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支持,认真监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万众一心、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努力奋斗!

下载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1118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中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1118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庆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为实现庆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庆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张晓兰 (2011年10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昭通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牢牢把握富民强市跨越发展战略机遇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昭通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15日) 夜 礼 斌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昭......

    在中共**乡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筑现代化和谐**——在中共**乡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5月25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全党上下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

    2004年在中共**镇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大政协(5篇)

    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镇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过去工作的回顾自我镇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在中国共产党衡阳市蒸湘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衡阳市蒸湘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现代宜居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衡阳市蒸湘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唐 文 峰 各......

    在中国共产党衡阳市蒸湘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现代宜居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衡阳市蒸湘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唐 文 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衡阳市蒸湘......

    在XX市XX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XY市XX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XXX(2006年5月28日)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Y市XX区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XY市XX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在xx社区第三次居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来宾:大家好,下面我将xx社区2003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一年来,xx社区居委会在xx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xx办事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