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问题反思材料

时间:2019-05-13 06:3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问题反思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问题反思材料》。

第一篇: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问题反思材料

综合接地质量问题反思材料

事件背景:2011年7月23日在浙江温州发生了影响全国的高铁相撞坠落事件,导致35名乘客身亡,100多人受伤特大事故,事故受到社会各方严重关注,由于铁道部处置不当,事故影响持续发酵,温家宝总理亲自到场解决问题,并组织召开了国务院安全工作会议,责成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同时成立国务院检查组将对铁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期间事故原因一度认定为由雷击引起信号设备故障,接地系统作为附属工程被认为重要隐患部分之一。作为高铁建设的在建工程,xx客运专线,为国务院检查组必检工点,其中综合接地项目,有可能成为迎检内容之一。

质量问题:综合接地系统路基段电缆槽内接地端子外漏路基段标准要求未与电缆槽槽面平齐。

综合接地系统路基段电缆槽内接地端子外漏情况长短不齐,不符合技术标准;

处罚情况:项目经理1000元、项目总工、项目安全总监600元、技术负责人400元、施工负责人:400元。

项目部综合接地系统路基段电缆槽内接地端子外漏不符合技术标准现象,给企业形象和信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反思本次质量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切实把好技术交底的源头关。技术交底是施工标准的源头,做好技术交底是施工保证质量的前提。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做好做细技术交底是关键,以前那种粗放式交底已经远不能满足现在现在社会对施工质量精细化的要求,尤其不能满足高铁建设的要求,那种用干一般铁路标准来干高铁的想法不改变将留下遗憾,甚至成为罪人。温州7.23特大事故,目前事故原因前期分析为雷击导致的信号事故,进而引申到接地系统问题,对接地系统施工质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分部恰好又负责该系统施工,因而可能成为众矢之的,由于原因至今没有完全清楚,目前满足于一般的电气特性符合是远不能让人满意,甚至可能因为外观和方位引发工程无法交付的事件,所以严格工艺施工标准是必须执行的底线,也是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底线,同时交底的范围今后建议扩大到项目主要管理人员,以便更好参与质量管理。

2、把好施工质量控制关。全面、准确、详细交底是前提,但实现技术交底的意图则靠施工一线作业人员。面对工程作业线路长、对口单位多、工序衔接精密、工序转换时间短、施工人员更换频繁等特点,做好施工质量把控难度非常大,加上综合接地施工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项目施工队伍人员具体多为农民工,工程质量控制焦点主要集中在现场领工员的肩上。在这里,态度决定质量,做到及时了解站前土建工程进度,合理分配施工力量,质量控制是能够做好的。

3、把好质量监督关。把工程交到施工队伍手里并做成产品是一件非常值得让人骄傲的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有部分人员、部分时间段由于身体、情绪、交叉配合、工序衔接等诸多因素导致施工质量失控,需要项目安检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如放手管理缺失检查必然会留下隐患。这里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工程质量要求,即电气特性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对接地系统的施工要求主要关注电气性能,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接管单位人员均存在这种观念,这次7.23施工的最终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有人设想为雷电过电压瞬间击穿信号电缆绝缘造成设备故障,如这种观点一旦形成共识,则我项目部所有贯穿于电缆井的贯通地线将进行全面返工,而不是目前简单的封闭保护能够满足的。

4、领导者重视要进一步加强。在客专施工建设中,我是经常性参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指挥部组织各种会议,安全质量的弦一直自认为绷的很紧,加上本人担任安全总监职务,一直没有放松过,但由于前期项目部安全压力较小,一方面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其他方面,加上对工程的详细标准要求不清楚,也仅注重满足于电气特性的要求,加上站前负责施工的接触网基础端子外漏缺失量大,重心一直没有关注到工艺标准上,没有上升到安全隐患的高度,这里对工艺标准不掌握,业务不精,理解不深是主要原因,加上满足于一般要求的符合是造成施工质量没有及时受控的原因之一。

5、制度执行力需要加强。由于安全风险相对较小,加上平时对安全教育的频次比较多,安全风险一直相对受控。按照项目部工程质量内部验收规定,项目部内部施工完成后在支付费用时必须进行内部验收,由于前期一直认为,作业队刚在其他工点进行过相同性质的施工,并均通过验收,加上本线总体工程质量比较以前还有所提高,心里也放心不少,对一些制度的执行相对松懈,如果项目部前期能够自觉进行工程内部验收,集中集体智慧,必然会对熟视无睹的现象有所发现,进而早重视,早解决。

6、进行技术总结不够。技术总结是工程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后来者少走弯路进而迅速成长的桥梁。作为在南京地区已完成多项相同类性质的项目部,工程总结应早点出来,以便更好指导宁杭施工。尤其是施工中的教训。

本次事故的教训深刻,需要总结反思的情况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二篇:综合接地施工小结

中铁十一局集团二公司石武项目部

石 武 客 专 现 浇 简 支 箱 梁 综合接地施工小结 部 门: 第 三 管 理 组 姓 名: 黄 万 初 日 期:2010 年 10 月25日

石 武 现 浇 梁 综 合 接 地 施 工 小 结

一、工程概况 现浇简支箱梁综合接地在底板、顶板均设置有接地端子,底板接地端子与桥墩接地系统连接,底板接地与顶板接地通过Φ16“L”筋及梁体钢筋连接,顶板接地端子通过贯通地线与路基或隧道接地系统连接。底板接地端子设置在每孔梁的小里程端,端子数量为2个,纵向距离梁端85cm,横向为梁体中心线两侧各100cm;每座桥梁末跨底板大、小里程端均设置有接地端子,端子数量每端2个。顶板接地端子设置在小里程端防护墙、电力电缆槽、竖墙A上,端子数量每侧3个,左右侧共6个。在设有接触网及下锚拉线基础处,接触网及下锚拉线基础下钢板与顶板接地系统相连接。顶板接地系统通过Φ16圆钢及“L”筋形成闭合的短路系统,其中“L”筋采用电弧焊满焊,单面焊长度不小于20cm,双面焊长度不小于10cm。”L”筋在防护墙脚下每2m设置一处焊点,顶板大、小里程端在纵向距离梁端85cm、横向为梁体中心线两侧各40cm分别设置一处焊点。预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终表面与最外层混凝土面平齐,突出高度控制在2mm以下。

二、施工存在问题

1、“L”形筋焊接问题:Φ16“L”形钢筋施工中采用单面焊接,焊接实际长度仅有17cm~18cm,甚至仅有15cm,与设计要求单面焊不小于20cm偏差较大。另外,顶板大、小里程端在纵向距离梁端85cm、横向为梁体中心线两侧各40cm处的焊点存在漏焊、交错焊现象,梁两端焊点不在同一根钢筋上,造成顶板接地系统不能形成闭合回路。防护墙下的“L“形接地钢筋在施工中只与梁体纵向钢筋焊接,未与防护墙预埋筋焊接,用于接地系统的梁体结构筋在搭接处漏焊、少焊现象明显。

2、接地端子埋设问题:底板接地端子、电力电缆槽中的接地端子在梁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端子往往被埋在混凝土面以下,同时,由于端子埋设位置与设计偏离较大,给被埋入混凝土面以下的接地端子在后期清理过程中造成了难度。防护墙及竖墙A处的接地端子预留外露长度不足或过长,在后期防护墙、A墙施工中端子与模板发生抵触或被埋入混凝土中,并且防护墙处接地端子埋

设高度不足,在防护墙砂浆倒角施工及桥面防水聚料喷涂中,端子被埋在砂浆及聚料下面。电力电缆槽处的接地端子预留外露长度不足且与竖墙B预埋钢筋距离过小,在后期B墙施工中端子与B墙模板发生抵触,同时,在后期电缆槽砂浆倒角及4cm厚纤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端子被埋入混凝土面以下。

3、防护墙上Φ16“L”形钢筋埋设位置问题:在布置焊点焊接“L“形钢筋时,焊点与后期防护墙分隔缝重合或距离过小,在后期防护墙分隔缝施工中焊点处的“L”形钢筋被烧断。另外,“L”形接地钢筋与防护墙处排水孔距离过小,在后期防护墙排水孔设置中与“L”形接地钢筋发生冲突。

4、下锚拉线基础及接触网基础处接地钢筋问题:下锚拉线基础及接触网基础下钢板通过Φ16“L”形钢筋、梁体结构筋与防护墙接地钢筋连接,实际施工中由于基础处钢筋密集不易进行电焊操作,将“L”形钢筋与下钢板焊接改为“L”形钢筋与基础脚螺栓焊接,而脚螺栓与下钢板连接在施工中满焊质量差。

三、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Φ16“L”形钢筋下料长度不够或下料时未考虑弯角长度,造成“L”筋两直角边直线段长度不足20cm,导致满焊长度与设计偏差较大。“L”筋下料长度改为≥45cm,保证两直角边的直线段长度不小于20cm,同时,对单面焊不足20cm的焊点改为双面焊。“L”形接地钢筋一边与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另一边与防护墙预埋筋焊接。施工中要注重过程控制、细节检查,对接地系统施工不到位处及时纠正,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作业,避免出现少焊、漏焊、满焊质量不合格等现象发生。

2、底板接地端子在焊接安装过程中,端子未与模板面密贴,在混凝土浇注后端子被埋入混凝土中。同时,由于底板靠近梁端处钢筋密集,甚至梁体钢筋与设计接地端子位置发生冲突,在端子安装过程中对端子位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导致端子埋设位置与设计存在一定偏差。防护墙预埋筋绑扎过程中未进行放样挂线施工,预埋筋线形歪曲严重,与设计偏离较大,而在施工中,接地端子的

预留外露长度是以防护墙预埋筋做为参照物,导致端子外露长度不足或过长。在底板钢筋绑扎过程中要及时安装焊接接地端子,并且保证端子头部与模板密贴无缝隙;也可在对应接地端子位置处的模板上开直径为2cm的孔,安装时端子头部控制在模板面以下3mm,端子安装完成后用双面胶对孔周围缝隙进行闭合。防护墙及竖墙A处的接地端子在梁体施工时可不进行安装,只需焊接端子处的接地钢筋,待后期防护墙及A墙施工时再根据最终测量放样的混凝土面安装端子,同时,防护墙处的接地端子预埋筋埋设高度由设计的15cm改为25cm,避免后期砂浆倒角施工及桥面聚料喷涂时将端子埋入其中。电力电缆槽处的接地端子横向位置设计为距离竖墙B混凝土面5cm改为10cm,保证端子与竖墙B间有足够的空间安装B墙模板,并且端子的预埋高度以梁体钢筋做为基准点安装时,必须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后期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厚度,将端子预埋高度以梁体钢筋作为基准点安装的高度设置为15cm,避免端子被埋入纤维混凝土中。

3、不明确后期防护墙1cm宽分隔缝的施工要求,防护墙脚下的接地钢筋在布置过程中未及时进行调整,导致后期防护墙分隔缝与接地钢筋发生冲突。在防护墙施工中,靠近梁端处第一节防护墙的长度为2.3m,其余每节长度为2.0m,并且防护墙上排水孔的设计位置与分隔缝重合,因此,在防护墙Φ16“L”形接地钢筋施工中可将第一个焊点设置在距离梁端1.5m处,往后焊点间距为2.0m,这样既可保证接地钢筋在防护墙中部,又可与防护墙排水孔的位置错开。

4、在下锚拉线基础及接触网基础钢筋绑扎过程中,未及时焊接接地钢筋,待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空间狭小,给接地钢筋的焊接作业造成了难度,同时,在接触网基础脚螺栓与下钢板连接不满焊的情况下,将焊点由下钢板移至脚螺栓上,给接地质量留下隐患。接触网基础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焊接接地钢筋,接地钢筋焊接完成后再绑扎上层钢筋,对于基础上层钢筋已完成绑扎,接地钢筋无法焊接的情况,在接触网基础脚螺栓与下钢板满焊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可将焊点由下钢板移至脚螺栓上。

四、经验教训 施工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对下严格要求,注重过程控制、细节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问题。加强责任心,提高超前意识,戒骄戒躁,把工程质量提高上去!黄 万 初 2010年10月25日

第三篇:防雷接地施工

1.第一节、雷电概述

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控制等弱电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我国防雷界情况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同步,1994年1月1日起执行的强制国标GB50057-94,2004年又实施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标准,目的在于加强和提高我国各行业系统对于防雷减灾的意识和相关措施。

根据防雷中心的统计,近年来雷电与过电压损坏在电子设备的损害事故原因中已占绝对的因素,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由于雷电过电压损坏造成的系统停顿、业务停顿、重要资料丢失、甚至系统崩溃,给用户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直接的硬件损失。因此对弱电设备的避雷、过电压防护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根据不同的破坏机理,雷这种特殊的自然放电现象表现为两种形式:直击雷和感应雷。

现代过电压防护技术强调全方位防护,为了预防雷电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用户用电系统、网络系统、中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通讯系统等用电设备系统须做好防雷措施,以系统设计,全方位保护以防止雷击灾害的原则,综合治理,建立一套完整过电压防护系统,并把过电压防护看做一个系统工程。除建筑过电压防护要符合规范外,并且对电源系统、信号系统、地电位反击等各个方面,要求严格作好雷电防护工作;并且,确保安装LEO过电压防护器件后对供电、监控及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合理进行过电压防护设计,提供高质量完整的防护设备,通过有效措施防止雷电波侵入设备,形成层层保护结构,确保设备的安全,使其在雷电环境中能安全可靠运行。2.2 第二节 雷电的危害及电子设备遭受雷电的途径和防雷原理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称之为“直击雷”,其破坏机理主要是机械破坏作用;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的存在,以至出现局部高电压。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击”或称“感应雷”,其破坏机理主要是雷电高压以波的形式沿电源线、电话线等侵入室内,危害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近些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用电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其中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网络通讯、设计开发等,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先进的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耐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同时也缺乏必要的雷害防护技术措施,另外,在现代高新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中大量采用了大规模及超大规模的电子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当今电子设备、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而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反而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如通讯系统、视频、信号、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它们的传输线路,特别是暴露在室外的长距离输送线,以及动力电源输送线路等,都有可能遭受雷击,产生雷击过电压,并侵入设备,将设备击毁。

计算机、通信和仪表控制系统(以下统称“微电子系统”)在工业化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系统的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程度愈来愈高,而其元器件的抗电气冲击水平却都很低,因此,防雷问题和元器件间、系统间的电磁兼容问题日显突出。

一、雷击的分类:

直击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由于直击雷的电效应,有可能使己方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感应雷——(又称二次雷击),是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金属管线等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毁微电子设备。LEMP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害,80%以上是由但应雷引起的。

操作过电压——是指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电流越大,导线越长,储能越多,所以当负载(特别是电感性大负荷)电器设备开关时,会产生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同LEMP一样,可以间接损害微电子设备。

雷击属于浪涌的一种,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

二、雷电损害途径: 直接雷击 感应雷击 --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由线路引入过电压 地电位反击 操作过电压 地电位反击――

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

临近建筑物或附近地面、树木等遭受雷击,同时带来感应雷和附近地面的跨步电压(低电压反击)。电磁感应――

雷电流沿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线路,雷击电磁脉冲辐射,进入设备。经线路引入过电压――

网络数据线路在远端遭受直接或感应雷击,沿网络线路进入设备。有线通讯线路在远端遭受直接或感应雷击,沿通讯线路进入设备。电源供电线路在远端遭受直接或感应雷击,沿供电线路进入设备。天线遭受直接雷击或接受感应雷击。

电子系统设备遭受雷害的途径有直击雷的侵害、反击,由电源线路引入的雷电侵入波、感应雷或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害等。电网系统内部产生的过电压冲击或电磁耦合等也会造成设备损坏。

在电力网内部因系统操作失误或出现异常工况甚至短路等故障,会引起电力网系统出现内部过电压或电压瞬态降低的现象。

三、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按照IEC61312-1及GB50057-94(2000)要求,将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以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各区以在其交界处的电磁环境有明显改变作为划分不同防雷区的特征。防雷区宜按以下分区:

1、LPZ OA区:直击雷非防护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2、LPZ OB区:直击雷防护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3、LPZ 1区:屏蔽防护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 OB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4、LPZ 2区等: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导入的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入后续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通常,防雷区的数越高,电磁环境的参数越低。

四、雷电防护措施

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必须包括天空、地面、地下三个层面。也就是说天空有完整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地面有优良的防雷器件、防电磁脉冲屏蔽、均压汇集环、等电位连接等;地下有完整可靠的地网,给雷电流提供良好的泄放通道。其全面防护参见下图。3.3

1、接闪与引下

大楼通过建筑物主钢筋,上端与接闪器,下端与地网连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均压带连接,对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实施均压等电位连接,具有特殊要求的各种不同地线进行等电位处理。这样就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式接地系统。它是消除地电位反击有效的措施。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型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2、均压连接与屏蔽

在机房内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安装均压环,同时通信电缆线槽及地线线槽需用金属屏蔽线槽,且做等电位连接。其布放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立柱或横梁,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设计应尽可能与建筑物立柱或横梁交叉。

3、分流泄流

进入建筑物大楼的电源线和通讯线应在不同的防雷区交界处,以及终端设备的前端根据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安装上不同类别的电源类SPD以及通讯网络类SPD,并将SPD与接地网络有效连接以将各类线路中的过电压通过SPD装置泄流入地(SPD瞬态过电压保护器)。SPD是用以防护电子设备遭受雷电闪击及其它干扰造成的传导电涌过电压的有效手段。

5、接地

根据GB50174-93标准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应满足下列接地要求: 交流工作地:

在工作或事故情况下,保证电器设备可靠地运行,降低人体接触电压,迅速切除故障设备或线路、降低电器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安全保护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如果电器设备没有保护地,当该设备某处绝缘损坏时,外壳将带电,同时由于线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则电流流入人体形成通路,人将遭受触电的危险。设有接地装置后,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接地体电阻愈小,流过人体的电流也愈小,接地电阻极微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可不至于造成危害,人体避免触电的危险,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直流工作地:

计算机以及一切微电子设备,大部分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作于较低的直流电压下,为使同一系统的电脑(计算机)、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路具有同一“电位”参考点,将所有设备的“零”电位点接于一接地装置,它可以稳定电路的电位,防止外来干扰,这称为直流工作接地。

同一系统的设备接于同一接地装置后,无论是模拟量或数字量,在进行通信或交换时,才有统一的“电位”参考点,从而给接于同一接地装置的计算机或微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位,有效地衰减以至消除各种电磁干扰,保证数据处理或信号传递准确无误,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 为使雷电浪涌电流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遭直击雷或感应雷等浪涌过电压、过电流的危害,所有建筑物、电气设备、线路、网络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金属护套,避雷器,以及一切水、气管道等均应与防雷接地装置作金属性连接。防雷接地装置包括避雷针、带、线、网接地引下线、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接地体等。接地应接现行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其中最小值。

4.4 第三节 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1、设计原则

为降低雷电对建筑物设施设备的危害,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建筑物供电系统、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计标准、规范

参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参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参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参考(GB9361-88)《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参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参考(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参考(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规范》

参考(YD.T 1235.1)《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参考(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护器》

参考(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参考(DL/T621-1997)《交流电器装置的接地》

3、设计范围

──直击雷防护系统

──线路感应过电压的防护措施

──共用接地系统

──机房接地均压环等电位联接系统

第四篇:作业指导书 综合接地

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1.施工说明

本站综合接地网由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及接地引出线组成。

2.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按设计位置人工配合小型挖机挖沟,施作水平接地体。为尽快封底,防止基底遇水浸泡软化,先施工接地体沟槽范围外的底板垫层,待垫层达到强度后再施工水平、垂直接地体、接地引出线。

水平、垂直接地体焊接完毕后包裹降阻剂,回填素土并夯实,最后施作沟槽部分底板垫层。

每一部分做完后,应实测其接地电阻,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以便及时预估整个接地网电阻,若有必要适当调整接地装置的设计规模。

整个接地网敷设完毕后,按要求实测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及跨步电位差。

3、施工工艺

3.1接地网的连接

外圈水平接地体,接地引出线以及连接两者的水平均压带,其本身及相互间的连接采用放热焊接,应切实做到连接牢固、无虚焊。

放热焊接工艺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模具固定,选用专用模具,把须要焊接的导体放入模具焊接腔;

第二步:合上模具,锁紧夹具,固定模具并放钢碟于模具反应腔底部;

第三步:将焊药倒入模具反应腔,把引燃药均匀撒在焊药及模具沿口上;

第四步:合上模具盖并用专用点火枪点燃,待反应完毕后,打开模具并清除焊渣。

操作注意事项:⑴焊接前对模具及导体加热去除水分;⑵去除焊接部位渣子及氧化层。

3.2接地体的施工

接地网由水平接地体(50X5

T2紫铜排)及垂直接地体(镀铜钢棒)构成,并经接地引出线(50X5

T2紫铜排)引出,同时应预留接地网同结构钢筋相互连接的条件(即预埋钢板)。

综合接地网在车站底板垫层下的埋深不小于800mm。预埋钢板通过ф16圆钢于结构立柱中主钢筋焊接,焊缝处应满焊,焊接后应对该焊缝进行防腐处理。预埋钢板外表面应外露于结构柱表面,位置应高出结构底板500mm左右,并在钢板所在立柱上作出明显的标记,以便将来的连接。

3.2.1垂直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采用镀铜钢棒接地体,该接地体直径为17.2mm,长度为3m,镀铜层厚度不得小于1mm,接地钢棒为滚圆搓牙,一端截角挫角,另一端截角挫牙,以提供插入大地时的受力面。

在垂直接地体位置,采用钻机钻进3m深的孔,孔径约ф120~150mm,抽干空洞内积水,及时敷设垂直接地体——镀铜钢棒接地极。垂直接地极的孔洞素土或粘土回填,确保垂直接地极位于回填土填充区的中心部位。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之间采用放热焊接。

3.2.2水平接地体

首先开挖沟槽,中间均压带挖沟断面为梯形:上宽600mm,下宽400mm,深1000mm梯形。沟槽开挖好后首先在底部平铺厚度为100mm素土或粘土,再将水平接地体铜排放入沟内,水平接地体要求立放。水平接地体铜排之间采用放热焊接,并按要求于相邻接地体连接。安装好的水平接地体检查合格后,采用素土或粘土回填,并夯实,使回填土与接地极充分接触。

回填土要求用粘土或低电阻率的粉末状强风化岩,不允许有砖头、大块石头、混泥土建筑垃圾以免影响接地电阻。

水平接地体在车站底板局部下沉处的敷设也应局部下沉,下沉敷设时应做转弯半径不小于5m的圆弧处理。

3.3.3接地引出线施工

接地引出线主要由绝缘固定环、止水环、引出铜母线、非磁性钢管、硅橡胶和固定块组成。

接地网引出时设置非磁性钢管接地引出线,该钢管底部位于结构底板最下层结构钢筋之下,混凝土保护层之上,确保接地引出线不得与结构钢筋接触(若接地引上线位置在斜坡处,要适当调整非磁性钢管长度,确保高出板面100mm);止水环密封焊接在钢管外壁上,不允许渗漏水;在垫层于结构之间的接地引上线(钢管)四周应填塞防水腻子;固定块焊接在钢管内壁上;钢管外表要涂防锈漆,其内硅橡胶要填充密实,保证0.5Mpa水压试验不渗水,钢管比底板顶面高100㎜,引出线预留长度出钢管口100㎜。

接地引出线施工要点:

⑴引出线在车站结构板以上引出高度不小于0.2m,且必须与车站结构板钢筋绝缘;

⑵止水环套在钢管上,设于钢管中部。接地引出铜排置于钢管中,钢管在底板钢筋网孔中心穿过(钢管不与结构钢筋接触)铜排与钢管间的空间用环氧树脂填充,保证接地引出极与结构钢筋间的绝缘;

⑶接地引上线引出点(引出车站结构底板)位置:引出点应位于站台板下夹层内电缆井附近或站台层强/弱电设备用房下电缆夹层内,避开轨底风道、结构墙及轨道等;

⑷施工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接地引出线的保护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

⑸止水环密封焊接在钢管外壁上,不允许渗漏水;固定块焊接在钢管内壁上;

⑹钢管外表涂防锈漆(环氧煤焦油厚浆型防锈漆),钢管内环氧树脂充填密实,0.5MPa水压试验不渗水;

⑺钢管伸出土建结构面100mm,引出线预留长度出钢管口不小于100mm。

3.3.4接地装置接地体的连接

接地焊接采用放热焊接,焊接牢固,并保证无虚焊、脱焊及漏焊,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由铜排弯成的弧形卡子也应与镀铜钢棒接地体焊接。

接地铜排立弯(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半径应大于1.5倍宽度,铜排平弯(厚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倍厚度。

垂直引上线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可采用先扭弯,再进行搭接焊,其扭弯直径应大于铜排宽度。

3.3.5接地体电阻的测量

接地网随车站底板分段施工,在阶段性施工结束后,须对已完工部分接地网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电阻值≤0.5Ω,以此数据推算出整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

4.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中凡须覆盖的工序完成后即将进入下道工序前,均须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施工。

(2)每道须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焊接作业采用技术人员跟班制,即每次焊接时当班技术人员旁站监督、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4)分区域对接地体进行测量放线,作业班组须严格按照测量放线来控制接地体的位置;

(5)工序作业完成后,全体作业人员应加强对成品的保护,切实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成品的损坏,给后续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所有进场材料(铜棒、铜排、降阻剂、焊粉等)必须配有检验合格证,并经试验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本工程施工。

(7)熔接完成后,连接头表面须光亮,没有贯穿性气孔,经切开检验剖面也无所谓贯穿的气孔或瑕疵。

5.注意事项

(1)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在坑底测量土壤电阻率,以进一步确认接地网接地电阻计算的可靠性。

(2)接地装置施工在车站结构底板施工前进行,必须严格检查接地装置各连接点,严防虚焊、脱焊、漏焊。

(3)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敷设后应严格使用素土或粘土回填后夯实,不得以建筑垃圾回填。

(4)为配合车站施工,接地装置辐射宜分段进行。在阶段性施工结束后,应对阶段性完成部分的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并据此推算整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如果推算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须在剩余部分接地装置敷设中应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0.5Ω。

(5)工程施工结束后,接地引出线应注意妥善保存,建议用油布包裹后用水泥进行封存,做好成品引出标识,以免丢失、断裂。

(6)焊接点温度较高,焊接完成后焊接人员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人员烫伤;

(7)现场的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的供电线路敷设要整齐,固定要可靠、无乱拉、乱扯现象,任何人不准私自接电;

(8)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各种领班以上人员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资质,并且持有该项工作的上岗证,在施工期间佩带其上岗证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

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二月

第五篇:风电场接地网施工技术规范

风力发电机组接地施工及检测

技术部分

1、工程概况

……

2、编制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2.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2.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2.4、《华能同江临江风电场接地系统设计》、《华能同江江胜风电场接地系统设计》说明书及图纸.3、施工范围

本工程为华能同江临江、江胜风电场风机接地施工工程,主要施工任务如下:3.1 负责完成*组风机接地系统设互连及接地辐射线施工任务。预计敷设接地扁钢约*km,挖掘接地沟槽约*km。

3.2 负责对所施工的*组风机接地系统进行检测。(需另委托当地气象部门防雷办进行检测。)

4、施工工艺总体要求

4.1 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

4.2 接地装置的金属构件应热镀锌防腐,接地材料采用60×8镀锌扁钢镀锌扁钢,风机及箱接地引出线采用60×8镀锌扁钢分别引接主网上。

4.3 接地网敷设采取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人工接地网,埋设深度为不小于0.6m。

4.4 接地装置焊接时必须采用搭接焊,扁钢搭接长度≥2倍宽度。且最少三面焊接,焊渣及时清除,焊接后进行防腐蚀处理。

4.5 现场施工时,地下所有焊接部位,焊接完后应涂刷沥青,进行防腐处理。4.6 本工程接地应按《电气装置安装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接地篇,和《交

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的相关规定进行。

5、接地沟槽挖掘及回填

5.1 接地沟槽挖掘

施工队按定位好的路线进行沟槽的开挖,深度按图纸规定不得低于1米,开挖完毕将接地扁钢敷设于沟内。土方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监督检查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5.2接地体敷设完工后,准备回填隐蔽前,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验收,并备好验收记录,经监理公司签字后方可隐蔽。

5.3回填土:土沟底部应平整、无积水、无碎石。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应回填土。回填土前应固定好扁钢。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带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6、电阻测量

在整个接地网施工完工后,再对每组接地网电阻进行测量。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5D-0.618直线法和2D-30三角法测量接地极接地电阻。由于多台风机互连后地网面积较大,为了测量方便,本次采用2D-30三角法测量风机接地电阻。测量原理如图16所示。电流极引线和电压极引线间的夹角为30。

A30L=2DDV图例说明: D 表示地网对角线长度 L 表示地网中心到电压极和电流极的引线长度(L=2D)A 表示电流极 V 表示电压极 表示地网中心 图 167、质量控制

7.1 质量控制目标及要求

7.1.1 接地装置所采购的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及设计要求,同时必须具有生产厂家资质证和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并报监理认可。

7.1.2 接地体焊接部位应清掉焊碴,清理干净后作防腐处理。7.1.3 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

7.1.4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7.1.5 接地体焊接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7.1.6 扁钢搭接长度≥2倍宽度。7.1.7 接地体顶面埋深满足设计要求。7.2 质量检查

7.2.1 质量检查:接地体焊接完成,焊接部分经防腐处理后,由项目部技术员、质检员、监理工程师等共同检查验收,执行隐蔽验收记录,留存影像资料,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隐蔽。

7.2.2 存在问题处理:对质量检查中没有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返工处理,直到符合有关要求为止。

7.2.3 沟槽回填:扁钢铺设完毕,经监理检查合格,同意隐蔽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不得夹有石块及建筑垃圾,另外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并夯实,再适量浇水吸湿。

7.2.4 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网安装完后,对接地网电阻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当电阻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7.3 高水平达标投产措施

7.3.1、原材料及镀锌要求:接地材料材质的好坏、镀锌质量的好坏对接地质量有重要关系,要求在进货渠道中严格把好质量第一关。要求供货厂家供给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工艺要求必须按有关热镀锌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原材料及镀锌标称尺寸完全符合国标要求。要求提供扁铁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书、产品检验试验报告、材料及镀锌质量检验记录、合格证及提供扁铁供应商有关报告。热镀锌采用#0锌,锌层表面光滑均匀、不起泡、不翘皮,当镀锌件厚度小于5mm时,锌厚大于65微米;当镀锌件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时,锌厚大于86微米。用2.5kg铁锤轻击镀锌层不脱落,成品质量达到国家有关验收标准。色差必须得到有效控制,不允许有大面积的色差。

7.3.2、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按照国标规范要求对一根根检验,相关材料提前报监理审批,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7.3.3、扁钢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以坚固合理、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的方式捆扎,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不变。材料装卸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好镀锌层。

7.3.4、扁钢弯制工艺:为了确保扁钢弯制时镀锌层不被破坏,采用机械进行接地体弯曲件的加工。弯制前应先在扁钢受力部位抹上黄油,减少机械摩擦力,然后进行弯制。制作扁钢弯曲件时严禁用火焊烘烤镀锌扁钢,或人工弯制加工。在冷弯处理后须再涂1层防腐漆。弯曲后应检查扁钢的弯曲部位是否有裂纹或扁钢已断裂等现象,如有,则应更换扁钢重新弯制。

7.3.5、焊接工艺:采用国家优质焊条。焊接前应先清理干净焊接处。焊接应牢

固无虚焊。焊缝饱满,色泽光亮,焊接高度均匀。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相关证件提前报监理审批。

7.3.6、防腐工艺:焊接处冷却后将两端外延各100mm以内的氧化层、残留的焊药、焊渣清理干净,涂2道防锈漆,等干透后再涂1道沥青漆,涂刷应均匀,刷漆两端要整齐。

8、安全文明施工

8.1、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克服施工中的习惯性违章现象。本站焊接件全部是镀锌制品,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8.2、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胸卡,穿好工作服。8.3、施工人员必须熟悉现场施工状况,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8.4、挖掘区域内如发现不能辨认的地下埋设物、光缆等时,严禁损坏,必须报告建设单位及当地林业部门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挖掘土方自上而下进行,并按有关规定确定堆土的距离及高度。挖掘工具应完整、牢固,两人间距以不相互撞为宜。

8.5、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专用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复合专业防护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8.6、所使用的工器具要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禁止使用。电器类工具外壳应可靠接地。

8.7、现场使用的施工电源应从专用的盘柜引出,要由专职电工负责。未经许可其他工作人员不能随意乱拉乱接。

8.8、工作现场应及时清理,材料应堆放整齐。

8.9、露出地面的预留扁铁,长度应不大于1m,并应有防护措施,以免伤人。8.10、由于现场与土建单位、道路施工单位交叉作业,遇到问题,应互相谦让,必要时上报处理。

8.11、焊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装置,灭火器材应放置于焊接作业人员附近。

8.12、施工用原材料必须堆放整齐,标明规格,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成品保护措施

9.1、现场保管:工地仓库户外堆放场严格按照扁钢长度砌筑,保证扁钢不因自重而弯曲中间设置足够支撑点。

9.2、现场运输:采用人抬和机械运输的方式。严禁在地面拖拽,严禁摔扔。保证锌层完好及表面清洁。

9.3、挖沟:挖掘机在通行和挖掘时要注意保持与设备基础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以保护土建成品。

林地内挖掘机械无法进入的应采用人工挖掘,不得砍伐树木。

沿检修道路敷设时,在挖掘接地沟时应注意保护道路路基,尽量减轻对道路的破坏程度,在接地体敷设完成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后,应立即进行回填并将路面恢复至施工前状态。

9.4、扁钢校直:扁钢校直时应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镀锌层或混凝土成品。弯曲扁钢时,应当在扁钢表面包裹棉布,避免扁钢表面直接受力。不得将扁铁直接放在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校直,应当才取垫木板等防护措施。

9.5、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严禁在镀锌件锌层上试焊。

9.6、弯制作业:扁钢弯折需精确计算,并且使用机械制弯。严禁使用蛮力破坏材料质量。

9.7、施工好的接地体严禁做其它用途。

下载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问题反思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问题反思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接地网阴极保护施工措施

    接地网阴极保护施工措施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 添加:不详来源:未知 接地网阴极保护施工措施 一、工程简介 聊城电厂一期工程中,接地网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施加阴极保护,为使接......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脱硫系统接地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施工图纸: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1)《室外接地体平面布置图》(YQH1667S-D0801-02)(2)《......

    基础接地施工方案

    基础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1、防雷与接地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为圆钢、镀锌扁钢,使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基础接地施工方法:利用建筑物......

    仓库防雷接地施工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xxxxx 项目xxx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项目x xxx 防雷接地施工 方案编号:xxxxxxxxxxx编制:审核:批准:x xx 年x xx 月x xx 日目录一、编制依据及范围 ......................................

    铝塑板幕墙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铝塑板(又称复合铝板)作为一种新型装饰材料,仅仅在数年时间,便以其可选色彩的多样性、便捷的施工方法、优良的加工性能、绝佳的防火性及高贵的品质,迅速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是走......

    质量问题反思培训[全文5篇]

    每一天,我们很多人,都在解决质量问题和预防质量问题中战战兢兢度过,基本上隔几天我们就编造或者优化我们的制度文件,试图弥补漏洞;可随着文件、制度、流程越来越多,质量管理体系......

    防雷接地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防雷接地劳务分包施工合同承包商甲方代表劳务承包商(乙方) 一.承包范围: 1.中心地块A区,1.2.3.5.6.栋以及B区 2号地块的别墅、防雷接地施工.室内局部等电盒子预埋由甲方施工。......

    防静电接地工程的施工方案

    防静电接地工程的施工方案 2008-05-23 10:11 一、接地体总体布置设计 防静电接地体总体布置设计应视地形、地势、土质等情况而定,并无一定之规,而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