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2009年06月10日
科协发组字〔2009〕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科协,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干部人事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努力造就千百万青年科技英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根据《中国青年科技奖条例》(见附件1)规定,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决定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贡献,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推荐单位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科协共同推荐本省区市的候选人;
(二)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干部人事部门推荐本部门或本行业的候选人
(三)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推荐军队系统的候选人;
(四)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与相关部委联合或单独推荐本学科领域的候选人。
三、推荐名额和获奖人数
推荐单位根据《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进行推荐。本届获奖人数不超过100名,往届获奖者不重复受奖。
四、推荐工作要求
(一)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推荐渠道,严格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
(二)人选推荐要向长期在国内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倾斜,注意推荐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推荐人的科技成果应以在国内作
出的成果为主,被推荐人应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贡献者。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科协拟推荐的候选人,由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或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统一汇总审核后推荐上报。
(四)候选人推荐材料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要求重点突出候选人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电子版材料与纸质材料应保持一致,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明材料。推荐材料要客观、准确,对于推荐材料填报不实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候选人信誉进行记录。
五、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一)电子材料报送要求
请各推荐单位登陆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及评审管理系统http://qnkjj.cast.org.cn,根据分配的《推荐单位用户名、密码及候选人注册密码》(见附件4)登陆,汇总候选人电子材料,填写推荐意见后一并传输。候选人须根据分配的注册密码注册,并向推荐单位传输相关电子材料。
请在报送书面推荐材料前,完成电子材料的传输。电子材料传输成功后,不能更改。
(二)书面材料报送要求
请于2009年8月31日前,将书面推荐材料报送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推荐材料包括:
1.推荐报告一份,含推荐单位评审组专家名单。
2.《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表》(见附件3)纸质材料一式二十份。3.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一份(800至1000字)。4.有关证明材料一份。
含:(1)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论文限3篇、专著限1本);(2)主要科技成果目录(3)被他人引用的论文、专著证明材料;(4)技术鉴定证书及知识产权证明材料;(5)技术应用证明材料;(6)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材料;(7)其他材料。
(三)涉密材料报送要求
涉密推荐材料电子版通过光盘报送,请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并提交保密审查证明。
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二○○九年六月二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2009年06月10日
科协发组字〔2009〕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科协,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干部人事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努力造就千百万青年科技英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根据《中国青年科技奖条例》(见附件1)规定,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决定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贡献,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推荐单位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科协共同推荐本省区市的候选人;
(二)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干部人事部门推荐本部门或本行业的候选人
(三)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推荐军队系统的候选人;
(四)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与相关部委联合或单独推荐本学科领域的候选人。
三、推荐名额和获奖人数
推荐单位根据《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进行推荐。本届获奖人数不超过100名,往届获奖者不重复受奖。
四、推荐工作要求
(一)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推荐渠道,严格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
(二)人选推荐要向长期在国内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倾斜,注意推荐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推荐人的科技成果应以在国内作
出的成果为主,被推荐人应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贡献者。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
厅(局)、科协拟推荐的候选人,由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或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统一汇总审核后
推荐上报。
(四)候选人推荐材料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要求重点突出候选人的创新
性成就和贡献。电子版材料与纸质材料应保持一致,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
明材料。推荐材料要客观、准确,对于推荐材料填报不实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候选人信
誉进行记录。
五、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一)电子材料报送要求
请各推荐单位登陆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及评审管理系统http://qnkjj.cast.org.cn,根据分
配的《推荐单位用户名、密码及候选人注册密码》(见附件4)登陆,汇总候选人电子材料,填写推荐意见后一并传输。候选人须根据分配的注册密码注册,并向推荐单位传输相关电子
材料。
请在报送书面推荐材料前,完成电子材料的传输。电子材料传输成功后,不能更改。
(二)书面材料报送要求
请于2009年8月31日前,将书面推荐材料报送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办公
室。书面推荐材料包括:
1.推荐报告一份,含推荐单位评审组专家名单。
2.《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表》(见附件3)纸质材料一式二十份。
3.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一份(800至1000字)。
4.有关证明材料一份。
含:(1)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论文限3篇、专著限1本);(2)主要科技成果
目录(3)被他人引用的论文、专著证明材料;(4)技术鉴定证书及知识产权证明材料;(5)
技术应用证明材料;(6)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材料;(7)其他材料。
(三)涉密材料报送要求
涉密推荐材料电子版通过光盘报送,请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并提交保密
审查证明。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
二○○九年六月二日
第三篇:关于推荐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教人司„2009‟220号
关于推荐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部属有关高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努力造就千百万青年科技英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决定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部将在有关高校推荐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推荐30位候选人,其中从事工程技术实践与应用的候选人不少于10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贡献,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推荐名额
你校推荐名额为 名,往届获奖者不重复受奖。
三、推荐工作要求
(一)请你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选人渠道,严格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将立足国内,长期在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近3年获得过国家三大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获奖人推荐上来。
(二)被推荐人的科技成果应以在国内作出的为主,被推荐人应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贡献者。
(三)候选人推荐材料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要求重点突出候选人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电子版材料与纸质材料应保持一致,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明材料。推荐材料要客观、准确,对于推荐材料填报不实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候选人信誉进行记录。
四、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一)电子材料报送要求
请你校登陆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及评审管理系统http://qnkjj.cast.org.cn,注册后向教育部传输电子材料。请在报送书面推荐材料前,完成电子材料的传输。电子材料传输成功后,不能另行更改。
(二)书面材料报送要求
请于2009年7月31日前,将书面推荐材料报送教育部人事司教师与专家工作处。书面推荐材料包括:
1.学校正式推荐报告一份。
2.《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表》(见附件)纸质材料一式二十份。
3.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一份(800至1000字)。4.有关证明材料一份。含:
(1)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论文限3篇、专著限1本);
(2)主要科技成果目录;(3)被他人引用的论文、专著证明材料;(4)技术鉴定证书及知识产权证明材料;(5)技术应用证明材料;(6)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材料;(7)其他材料。
(三)涉密材料报送要求
涉密推荐材料电子版通过光盘报送,请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并提交保密审查证明。
五、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人事司教师与专家工作处(邮编:100816)联 系 人:张 旭 杨 阳 联系电话:(010)66097675 传 真:(010)66096270 电子邮箱:jsc@moe.edu.cn
附件: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表
教育部人事司
二○○九年七月三日
第四篇:关于做好第十一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推荐和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十一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
推荐和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发现、选拔和培养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贡献,根据《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办法》(见附件二)规定,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开展第十一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性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的、创新型成果和作出重要贡献,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在河南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二、推荐名额 本次申报采取限项申报,我校推荐名额为2-3名。
三、评审学科组设置
本届青年科技奖专家评审委员会拟设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林科学、医药科学、交叉科学等5个学科评审组,各推荐单位可根据所推荐候选人从事专业选择申报。
四、报送材料
各推荐单位报送推荐报告一式2份(加盖学院公章),内容包括推荐程序、评审情况、推荐人员名单等,并附每个候选人下列申报材料:
1.《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推荐表》一式3份; 2.《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评审简表》一式10份;
3.身份证复印件一式2份;
4.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含项目、专利、著作、论文等,每人总共不超过10项)及有关证明材料两套,按顺序整理成册。如是学术著作可附样书一部。科技项目必须经过正式鉴定或结题验收;专利必须经过正式登记;学术著作和论文必须经过正式公开发表。各项科技成果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要分别出具实事求是的证明材料,并加盖有关单位财务印章。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明材料。以上材料均须提供原件核对。
5.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1份,1000字左右,事迹内容应具体,并加盖候选人工作单位公章(学校公章,学院不用盖章)。
上报材料请务于2011年6月22日前报送至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1号综合楼322房间),逾期不予受理。同时报送申报材料电子版至huangjj@hpu.edu.cn。
联系人:黄建军; 联系电话:3987245
附件:
1.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办法
2.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推荐表
3.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评审简表 4.补充通知
2011年6月1日
附件一
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办法
为更好地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健康成长,促进我省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奖定名为“河南省青年科技奖”,由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每2年评选表彰1次。每届授奖人数50名左右。
第二条 评选范围。为我省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 突出贡献,年龄(申报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科技工作者。第三条 评选标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优良的科学道德,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突出的科技工作能力,并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学术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见解,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
2.在科学技术实践中勇于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3.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中成绩显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海外(境外)留学归国科技人员,在非公有制和新社会组织单位工作的科技人员,以及在生产第一线、艰苦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员。
第四条 评选机构。设立领导工作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
领导工作委员会对评选奖励工作进行领导,委员会由7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主任由当届省科协主席或副主席担任,副主任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1名领导同志担任。成员由3个部门承办处室有关人员组成。
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的实施,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聘请),主任由当届省科协主席或副主席担任。根据工作需要,评审期间可设立若干学科评审组。
领导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办有关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科协组 织人事部。
第五条 推荐单位。各省辖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协。省科协所属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省学会)。
为保证评选推荐的顺利进行,各省辖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协可建立相应的评选机构统一负责有关工作。各全省学会由学会常务理事会负责评审推荐工作。
第六条 评选程序。
1.初评:各省辖市评选机构或全省学会在征得被提名人所在单位同意、核实上报材料的基础上,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进行初评,并按分配的推荐名额将初评结果报省评选领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评审: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出的人选进行评审,并按事先规定的表彰名额提出评审结果。
3.审批:由省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审批。
4.公示: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示。
5.表彰:根据公示结果,确定获奖名单,由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共同表彰。
第七条 奖励办法。河南省青年科技奖以精神奖励为主,对获奖人颁发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证书。
第八条 评奖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坚持标准,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发现弄虚作假者,撤销奖励并追查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九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篇:关于开展第十二届“安徽青年科技奖”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中 共 安 徽 省 委 组 织 部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 安 徽 省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皖科协[2010]65 件
关于开展第十二届“安徽青年科技奖”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省科协所属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省直各单位,各高等院校,中央驻皖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促进创新型安徽的建设,激励我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实现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作出新的贡献,根据《安徽青年科技奖评奖办法》(见附件1)规定,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开展第十二届安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和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学风正派;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贡献,并有显
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推荐单位
(一)省直各单位,各高等院校,中央驻皖各单位推荐本部门或本行业的候选人;
(二)各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已共同设立市级青年科技奖的,由该奖的评审领导机构遴选推荐候选人;未设立青年科技奖的市,由各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共同组织评选,市科协承办具体工作,并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推荐出本市候选人;
(三)省科协所属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可与相关部门联合或单独推荐本学科领域的候选人。
三、推荐名额和获奖人数
各市可推荐6-8名候选人;其它推荐单位可推荐4-5名候选人;凡联合推荐的单位可推荐6-8名候选人。
本届获奖人数不超过20名,往届获奖者不重复受奖。
四、推荐要求
(一)各推荐单位要严格执行《评奖办法》,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好候选人的推荐与评选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拓宽选人渠道,严格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
(二)人选推荐要向长期在国内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科
技工作者倾斜,要注意推荐在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推荐人的科技成果应以在国内作出的为主,被推荐人应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贡献者。
(三)涉及保密材料,请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并在书面推荐材料中提交保密审查证明。
(四)候选人推荐材料是安徽青年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要求重点突出候选人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明材料。推荐材料要客观、准确,对于推荐材料填报不实的,实行一票否决。
五、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各推荐单位和候选人要严格按照《安徽省青年科技奖评奖办法实施细则》报送材料的要求,认真填写推荐材料,并于2010年10月31日将书面推荐材料和推荐材料电子文档发送至电子信箱:。本通知及相关文件与表格均可在安徽公众科技网上下载,网址:。
联系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部,邮编:230001
联系电话:0551-2661734,2661727
联系人:李永武
附件:
1.《
2.《》》
3.4.5.安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简表.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2010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