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瓜延后上市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西瓜延后上市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西瓜为葫芦科西瓜属1 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南部,河南种植的西瓜一般都在夏秋季上市,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上市时间一般都在7 月20 日—8 月15 日之间,早熟品种可销售到8 月15 日前后,中晚熟品种可销售到9 月10 日前后。中秋节前基本销售完毕。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与瓜农一起,成功的将中晚熟品种西瓜延后种植,推迟西瓜的上市时间,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既解决了中秋节前后西瓜短缺的问题,又为农民致富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现结合近年的生产实际,将西瓜延后上市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 下。
一、选地、选茬、整地、夹肥
1、选地
西瓜栽培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无积水和明水地块,土质肥沃的平川地、平岗地。靠近东西林带的地块,选树南尽量不选树北,靠近南北林带的地块,选树西尽量不选树东,并要留出树遮地。2、选茬
最好选在前茬是禾本科植物的地块,如前茬种过玉米、谷子、糜子的地块应为首选,谷子、糜子茬富含大量钾,种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应为首选。尽量避免选大豆茬,因为大豆使用除草剂较多,容易对西瓜产生药害。同时避免选白菜和甜菜茬,也不要选在低洼易涝地和根腐病及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更不要选在近三年内使用过除草剂的地块,以免发生药害。
3、整地
秋整地的地块,春季要提早用轻耙带耢子耙耢一边,春整地的地块应采取顶浆深松30 cm,耙深15 cm 以上。秋、春整地都应整平耙细达到待播定植状态[2]。
4、夹肥
秋、春整地时要夹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夹施农家肥5 m3。农家肥应选择腐熟的猪粪或鸡粪,应做到发好发透。特别是在发酵鸡粪时应用开水浇透,然后在鸡粪上盖上细土,再用塑料布盖严,这样处理的鸡粪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育苗
1、品种选择
现在市场上上市的西瓜品种很多,要注意不能选用普通品种,要选择名、特、稀、优的杂交一代品种。主要应选择中晚熟品种,耐高温、耐高湿、易坐瓜、含糖量高、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
2、消毒、浸种催芽,培育大苗、壮苗 4 月15 日—4 月25 日育苗,育苗期需35~40 天,采用棚室育苗。西瓜种子先消毒、浸种催芽后播种。选晴天晒种2 天,用种量100~150 g/亩,将种子用55~60 ℃温水浸泡,并不停地搅拌,水温降至30 ℃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泡种子1 h 或40%福尔马林100 倍液浸种30 min,取出后用清水将药剂冲洗干净,再用30 ℃水持续浸种6~8 h。浸种期间每隔3 h 左右搅拌一次,换一次水。换水时用手将种皮粘膜搓掉,浸种后捞出阴干种皮,把种子用湿布包好,置于33~35 ℃的恒温下催芽。约2~3 天可出芽,待70%露白后即可播种。将营养钵装上配置好的营养土,并浇水渗透即可播种,将发芽的种子平放在钵内,保持芽尖向下,播种时动作轻,防止碰断种芽。每钵1 粒种子,上盖1 cm厚干细土。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出现期,白天温度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真叶展开后可适当提高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5~28 ℃,夜间保持18~20 ℃;播种后至出苗期、盛苗期都应保持棚内光照充足。阴雨天白天促进光照,夜晚注意育苗棚保温。尽量不要浇冷水,苗床表土以见湿见干为主,以免降低棚内温度。
3、育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猝倒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加代森锰锌1 000倍液混合喷雾,5~7天喷一次,连喷2~3 次。细菌性角斑病、疫病可喷农用链霉素2 500 倍液防治。苗期易受蝼蛄、蚜虫、小菜蛾、夜蛾类害虫危害,可用辛硫磷颗粒、乐果和卡死克1 500倍混合液进行防治。
三、适时定植
月20—6 月1 日,10 cm土温已稳定达到20 ℃左右,幼苗即可定植。株距80 cm,行距130 cm。定植前先将垄刨成55~60 cm的穴,深度与营养钵高度一致,浇足水,先将腐熟的农家肥撒移栽穴内,然后放入瓜苗,再将拌均匀的化肥放到离苗5 cm的地方,以防止烧苗。化肥施用标准为氮肥25~30 kg/亩,过磷酸钙30~40 kg/亩,硫酸钾25 kg/亩。为防止病虫害,在定植前整地时,要加施70%敌克松原粉和30%辛硫磷颗粒剂各2~3 kg/亩。在起垄时深施于垄底。定植后开始铺膜,用小铁钩子在苗上方将地膜钩开,洞的大小以瓜苗能拿出为宜,钩膜、取苗时不要碰伤瓜苗,然后将瓜苗取出地膜,瓜苗周围用细土压实,这样便于保温保湿。西瓜苗成活后,用吡虫啉加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喷施1次,可预防蚜虫和炭疽病。
四、田间管理
1、植株管理 西瓜定植成活后,要及时查田,发现缺苗现象要及时补栽保证全苗,西瓜分枝性强,特别是延后上市西瓜,定植后气温高,植株生长快,必须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才能夺取高产。由于定植晚,进入7 月20 日以后北方夜间温度低,植株生长会放慢,瓜膨大的也慢。在整枝时要采用双蔓整枝,即每株留1 根主蔓,在基部3~8 节叶腋选留1根粗壮侧蔓,其余侧枝都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养分集中向瓜果供应。坐瓜后,去除主蔓和侧蔓上的第一个瓜,只留主蔓和侧蔓上的第二个瓜。瓜蔓生长旺盛期要及时压蔓,用瓜铲开浅沟将瓜蔓压入土中。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距瓜蔓先端生长点较近处要重压,使瓜蔓生长变慢;生长较弱的植株在距瓜蔓先端生长点较远处轻压,以促进瓜蔓生长。
2、科学管理水分
保护地栽培西瓜,由于使用地膜覆盖对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比较有利,干旱时可防止水分蒸发,雨量过大时又有防涝作用。瓜田的正常生长与水分密切相关,瓜田生长的关键需水期是:缓苗后期、团棵期、追肥期、伸蔓期,在这4 个需水期,若遇干旱土壤中含水量较低,就应及时浇足水,以利于西瓜植株的正常生长。开花坐果期不是特别干旱就不用浇水,以防止植株徒长,并可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入膨瓜期,4~5 天检查一次土壤的含水量,若缺水就应及时补水,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幼瓜膨大。
3、科学管理肥料
西瓜在生长的全过程中,对肥的需求量较大,除在整地、定植时施好基肥外,还要根据植株生长发育的特点适时追肥。要做到轻施苗肥、巧施蔓肥、重施膨瓜肥,以满足西瓜的生长和结果需要。坐瓜前要控制好营养生长,坐瓜后西瓜对肥水的需要量较大。在西瓜团棵期、膨瓜期要重点追肥,要做到适量追、早追。西瓜团棵期结合浇水追尿素15 kg/亩,西瓜伸蔓后追15 kg/亩优质复合肥。第2 个雌花开放后,距离瓜根75 cm开塘施饼肥,亩追尿素20 kg,饼肥50 kg。西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再追施多元素复合肥20 kg/亩。西瓜长到饭碗大小时,结合浇水追复合肥20 kg/亩。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要追施两遍叶面肥,追施叶面肥时晴天要选在下午3:00 左右,阴天要听好天气预报保证在6 h 内无降雨。叶面肥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叶绿素等,能有效的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1、枯萎病防治
防治枯萎病需实施合理轮作换茬、选茬,在定植3~4片真叶时,用15%的西瓜重茬剂一号300~500 倍液灌根,每株0.5 kg,防治效果较好。
2、病毒病防治
防止病毒病可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蚜虫,及时用病毒A或甲霜铜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3、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可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粉锈灵等药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好。
4、蔓枯病防治
蔓枯病防治可用代森锰锌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5、炭疽病防治
防治炭疽病在育苗时种子要进行消毒,在生长期发生病害时,用70%百菌清防治。
6、潜叶蝇防治
用800倍敌百虫或500倍氧化乐果溶液喷雾防治,杀灭潜叶蝇效果较好。
7、小菜蛾、夜蛾防治
用卡死克900 倍溶液喷雾防治,不但可杀灭小菜蛾、夜蛾,也能控制两种害虫不在瓜地内产卵。
8、蚜虫防治
用乐果1000倍溶液喷雾防治蚜虫效果最好。
9、根结线虫防治
根结线虫主要对植株进行感染,对瓜田造成较大危害,在很多地区都有严重爆发。因此在选择地块时一定要选择无根结线虫的地块。若在定植后发现根结线虫发生,可用1.8%阿巴丁3 000 倍溶液或1%螨虫清2 000 倍溶液灌根。
六、适时采收
上市西瓜,根据定植的时间先后一般在8 月5 日—8 月15 日就可上市。长期种瓜的瓜农对掌握西瓜的成熟度都有较丰富的经验。新种瓜的瓜农首先要向有经验的瓜农请教,学会听、弹、拍、看等鉴别瓜成熟度的方法。也可从西瓜开花到成熟所需的天数来计算,一般为28~30 天,也可摘1~2 个先坐的瓜品尝来掌握瓜的成熟度。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采收期、贮藏期、和上市期,做到心中有数。以使延后上市西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篇: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一、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1、形态特性
草莓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生长在30公分以内的土层,主要分布在5-20公分。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 分新茎、根状茎、匐匍茎。新茎是当年生的短缩茎,年生长量仅为0.5-2公分,轮生密集叶。匐匍茎是特殊地上茎,由新茎上的腑芽萌发而形成,是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在偶数节上产生子苗。根状茎为地下短缩多年生茎,为新茎上的叶片脱落后形成的,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因其外形似根而得名。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叶柄10-20公分,基部托叶包在新茎上,柄的中上部有小叶,正常株有叶20-30片叶,寿命130天,新叶长成的40-60天光合力最强。
花多为两性花,能自花结实。也有雌能花。花序: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伞花序中心花先开,3-30朵花,多在20朵之间。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成生于花托上。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种子螺旋状排列的雌芯受精后形成(瘦果)。
2、生物学习性
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8℃受冻,-12℃死亡。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阴。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九、十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二、育苗
1、母株管理:
草莓育苗在露地进行,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培育成新的草莓扩种苗。每亩(667平方米)生产田需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在生产田附近选合适地块,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做成平畦,于四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为80×80公分;缓苗后不久花蕾陆续出现,应及时打掉,以促进匍匐茎的发生;以后追肥2-3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小苗扎根;整个育苗期间,杂草危害较重,一定要及时除去。至八月份定植时,一般一株
母本苗可繁殖生产用苗30株左右。
2、培育壮苗:
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细土压住,外露生长点,并用“海状元818”生根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发根。进入八月以后,匍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摘心、去掉多余匍匐茎。一株保留5-6个匍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去掉,九至十月即可培育出壮苗。
壮苗标准为有5-6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根茎粗l-1.5公分,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
三、定植
1、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畜肥1500-2000公斤,沟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0-100公斤,“海状元”微生物菌60公斤或“澳洛珈”重茬剂30公斤,沟施深度为10-15公分。施后深翻、耙平、起垄,高垄南北走向,底宽60公分,上宽40公分,垄间间隔 20公分,垄高15-20公分。
2、定植时间:
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
3、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垄面中央开一小沟便于灌水,每垄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公分和20公分,株距15公分左右,每亩(667平方米)定植 8000-12000株。
4、移栽:
选阴天或遮荫栽苗。苗木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垄沟方向),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便于管理;定植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每亩(667平方米)可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促进花芽分化。
5、保温扣棚时间
(1)促成栽培: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力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退,植株休眠,全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果。
(2)半促成栽培:保温应根据品种休眠期长短,当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休眠后进行。一般在十二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上旬。
也可依计划上市期而定,如三月中旬上市的一月底至二月上旬扣棚。
扣棚后覆盖黑色地膜,盖膜时随盖随将苗破膜放出。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根系追肥:
越冬栽培温室草莓扣棚后,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旺盛,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需肥水量大。当新叶长到3-4片叶时,花蕾露出,应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20公斤。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
叶面追肥:
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用“海状元818”花果丰600-800倍液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10天,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
座果后用“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800-1000倍
液喷施,7-10天一次。
浇水:
温室草莓恢复生长至开花前保持上壤湿润即可。开花座果后需水量增加,应及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需适当控制灌水。
2、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弱势侧芽,集中营养提供结果。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品种保留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3级序花蕾。
3、温湿度调控
(1)定植至休眠:
白天温度20-26℃,最高30℃。
(2)恢复生长至开花前:
为打破草莓的休眠,温度可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60-85%。
(3)开花期:
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迸行。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混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全造成授粉不良。
(4)果突膨大和成熟期:
受温度影晌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湿度可控制在60-70%。
4、花期辅助授粉
温室内通风量小,昆虫少,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辅助授粉可以采取每亩(667平方米)温室放蜂两箱,或用毛笔人工授粉。
五、病害防治
1、灰霉病。
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和果实。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
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孢子在空气传播,蔓延。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病重。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发病重。
防治方法(1)控制施肥是、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美国3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等,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2、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片,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病规律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通过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2)清除枯枝病叶。(3)减少人为伤口,及时防治虫害。(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对水150千克,拌入150千克细土后穴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5)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白粉病
症状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防治方法(1)选用新明星、宝交早生、因都卡等抗病品种。(2)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残老叶,栽植不宜过密,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健壮。(3)生物防治:喷洒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隔6-7天再防1次。(4)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天1次,连喷3-4次。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灭螨猛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或多氧霉素(AL)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腈菌唑浮油1000-2000倍液喷雾。这些药剂都是隔7-10天1次,喷药时要使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5)保护地栽培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一般用药物防治要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第三篇: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西瓜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
一、西瓜生物学特征特性
西瓜主根系,主根深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30公分的耕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
幼苗茎直立,4-5节后节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
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
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150克、中粒类型40-60克、小籽类型20-25克。子瓜类型150-200克。
二、西瓜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
西瓜喜温、耐热。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
发芽适温为25-30℃,低于15℃或超过40℃,发芽困难。适温范围内,温度愈高,发芽期愈早,发芽率愈高,发芽势愈强。无籽西瓜发芽适温较普通西瓜略高。
苗期适温,气温日温为25-27℃,夜温为16-17℃。在1-2片真叶期,夜温低于15℃幼苗受冻,易变黄,停止生长;土壤温度,根的发育低温极限为10℃,根毛则约13-14℃,最高温为38℃,最适温度为28-32℃。
茎蔓生长适温为20-30℃,在此范围内温度愈高,营养物质积累愈多,生长速度愈快。15℃以下,生长缓慢,0℃以下生长停止。
温度对开花结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夜温。苗期温度越高,第一雌花出现节位越高,雌雄花比例越高。开花结果期,温度越高会加快雌雄花蕾发育,提早开花期,花粉发芽适温为25℃,低于18℃授精不良,果实畸形。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养分积累,可提高西瓜品质。
2、光照
西瓜属喜光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光照充足,则植株生长健壮,茎蔓粗壮,叶片肥大,节间粗短,花芽分化早,坐果率高,抗病能力强。光照不足,特别是长期的低温、阴雨,植株生长细弱,节间长,叶薄色淡,光合作用弱。营养不良,易落花化瓜,抗病性也下降。西瓜每天适宜的日照时数为10-12小时。幼苗光饱和点为8万勒克斯,结果期为10万勒克,一般补偿点为4千勒克斯,在这一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加快。在较高温度下,为弥补呼吸作用,就需要较高的光照强度。此外光质对幼苗生长也有一定影响,红光、橙光促使茎蔓伸长,而蓝光、紫光则抑制节间伸长,苗期适量蓝、紫光照射对育壮苗有重要意义。
3、水分
西瓜多行旱作栽培。其叶蔓茂盛,果实硕大且含水量高,因此,耗水量大。另一方面,西瓜具有强大根系,能够吸收土壤较大范围、较深层的水分,且叶片呈深裂缺状,覆有蜡质
和茸光,可减少蒸发,具有耐旱生态特征。
西瓜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不同,发芽期要求水分高,以利种子吸胀,顺利发芽;幼苗期需适当干旱,以促进根系扩展,减少发病,促进幼苗早发;抽蔓前期适当增加水分,促进发展,保证叶蔓健壮,开花前后则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植株徒长,跑藤;结果期需水最多,特别是中期需满足其水分需求,促进果实增大,发育正常,后期为保证品质应及时停水,以利糖分积累。
西瓜忌涝湿,雨水过多或浇水频繁,土壤过湿,含水量高,会造成根呼吸困难,影响根系发育直至烂根。
空气干燥对西瓜生长有利。一般适宜湿度为苗期65%,伸蔓期70%,结果期75%。湿度过高会造成多种病害发生、蔓延。惟花粉发芽需较高湿度,湿度过低,花粉不能发芽,影响坐果,故生产上多利用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进行人工授粉。
4、土壤
西瓜对土壤要求不高,比较耐旱、耐瘠瘦,无论沙土、壤土、粘土都能栽培,但以耕作层深厚的沙质壤土和沿河冲积土为好。沙壤土土质疏松,空气充足,可满足西瓜根对氧气需求。沙土通气良好,早春地温回升快,可促进幼苗生长,雨后水分下渗快,干旱时,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上升快,同时夏季夜间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不仅有利生长,而且有利于同化物质积累,使西瓜早熟,提高品质。但沙土较贫瘠,保水保肥力差,生产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并及时追施速效肥。而粘土易板结,通透性差,增温慢,不利西瓜根系发育,发苗慢,成熟晚,但一般不易脱肥。
西瓜在土壤值pH5-7的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pH值小于4时,根系发育不良,易诱使枯萎病的发生。土壤含盐量超0.2%时,幼苗出现盐害。
5、养分
西瓜生长期短,生长快,生长量大,加上多种植于沙壤土,需要供应充足的肥料,其中,以氮、磷、钾最为重要。氮肥促进蔓、叶生长,为果实形成与膨大提供营养基础;磷促进根系发育,增强碳水化合物运输,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改善果实风味;钾能促进茎蔓生长粗壮,提高茎蔓韧性,增加抗病虫及抗寒能力,增进果实品质。西瓜在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吸收量以钾为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比例为1:0.32:1.14。
西瓜生长发育除氮、磷、钾三要素外,还需要其他的营养元素,如钙、镁、硫、铁、硼、锰、铜、锌等。有机肥和稀土元素肥施用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
三、育苗与嫁接技术
1、种子处理
西瓜种皮坚硬,出苗困难,播种前先用50℃温水浸种,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20-30℃后,再浸12-24小时,然后用湿布包好种籽,放在20-30℃处催芽,每天用20-30℃温水淘洗一次,经5-6天微露幼根时使用“澳洛珈”海藻精100倍进行拌种,稍晾即可播种。(砧木种子亦应进行拌种处理)
2、嫁接前管理
(1)砧木选择:以本地葫芦、黑籽南瓜、野西瓜作为砧木为宜。出苗前沙子不宜干燥,待苗子出齐后要适时控水,总原则为早上沙子浇水,傍晚时沙子见干。嫁接前要做好病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子叶平展期及嫁接前一天各喷1次“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
(2)西瓜种在催芽室内催芽、播种后,要及时补光、喷水,齐苗时放到育苗温室见自然光,基质不宜过干。
3、嫁接
(1)嫁接适期:当葫芦出现第一片真叶时为嫁接适期(此时真叶指甲大小),一般为出
苗后7-10天。嫁接前1-2天葫芦打顶,嫁接当天要晴天,最好嫁接后1-2天晴。一般嫁接时间有4-5天余地。
(2)准备工作:砧木在嫁接前一天抹芽,嫁接前0.5-1小时浇透水。西瓜苗嫁接时要喷水。扦插前,成活区内的苗床应做好消毒工作,并提前1小时预热。固定一个工人割取砧木和西瓜苗。
(3)嫁接方法:砧木从子叶下5分分处平切断,西瓜苗可靠底部随意割下。嫁接时用专用嫁接签从砧木上部垂直子叶方向斜向下插入并取出嫁接签,深度为0.5公分以不露表皮为宜。西瓜苗在子叶下顺着茎杆方向正反两面各平切一刀,不宜太厚,在0.5公分处再斜切一刀,迅速插入砧木。嫁接好后放在纸箱内保湿待扦插。
(4)扦插:选用普通育苗基质装入72孔育苗穴盘,浇透底水后扦插嫁接好的种苗,扦插深度3厘米左右。扦插后立即放入成活区的苗床内。
(5)、嫁接要点:嫁接前一天确定嫁接人员、扦插人员、割苗及后勤人员,大定单时应安排操作质量检查人员,以保证当日嫁接质量和数量;做好嫁接前准备工作,包括嫁接工具、毛巾、嫁接盘、消毒液以及嫁接标签。
4、嫁接后管理
(1)温度:嫁接后3天温度要求较高,白天26-28℃,晚上22-24℃,温度高于32℃时要通风降温,以后几天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把温度适当降低2-3℃。8-10天后进入苗期正常管理。
(2)湿度:嫁接后前两天湿度要求95%以上,低湿时要喷雾增湿,注意叶面不可积水。随着通风时间加长,湿度逐渐降低到85%左右。7天后根据愈合情况接近正常苗湿度管理。
(3)光照:嫁接后两天要遮阳,以后几天早晚见自然光,在管理中视情况逐渐加长见光时间,可允许轻度萎蔫。8-10天可完全去除遮阳网。
(4)通风:一般情况下嫁接后两天要密闭不通风,只有温度高于32℃时方可通风,嫁接后第三天开始通风,先是早晚少量通风,以后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加长通风时间,给萎蔫苗盖膜前要喷水。8-10天后进入苗期正常管理。
5、苗期管理
(1)肥水管理:成活后要适时控水,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一般情况下先浇一次清水后,以后再随水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00倍和“海状元818”生根剂800倍,两者交替使用。移栽前水肥不宜过多,便于移栽缓苗。
(2)及时去萌蘖:砧木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下萌蘖生长很快,影响西瓜苗的正常生长,所以成活后应及时去除。
(3)炼苗:移栽前5-7天要降低温度2-3℃,并且要控肥水。
(4)病虫害防治:嫁接后病虫害防治很重要,要定期合理喷药。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霜霉病等,可使用“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每7-10天喷雾1次,防病虫效果很好。
四、整地定植
1、整地:
(1)整地施肥:西瓜连作易产生病害,种过西瓜的地至少隔3-5年后再种。西瓜根群入土深,要求土壤深耕33公分以上。由于西瓜的行距大,株数少,可以不进行全面深耕,仅在种植行下或穴下深耕即可。肥料不足时,也可集中施在种植行下或穴下。一般每亩(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和“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0-120公斤,并加入过磷酸钙15-20公斤。
(2)畦式:西瓜作畦形式有宽畦及窄畦两种。
宽畦多在水稻田种植采用,双行对爬式,这种形式畦宽4米,沟宽50公分,两边各留
70公分的瓜行。在雨多排水不良地区,可在畦中央用开宽16公分的深沟称“丰产沟”,沟上铺树枝或棉秸,藤蔓仍可越沟生长。这种畦式灌水排水方便,西瓜着果部位大都近畦面中央,土地利用率较高。在坡地种植多用单行窄畦,畦宽2米,沟宽50公分。
窄畦的栽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畦面中央留60公分宽的瓜垄,瓜藤向两个方向伸长。这种畦式保水保肥好,根系发育均匀,但灌水时沟内水不易渗透至中央,西瓜着果部位多在畦边,有时西瓜会掉在沟底,多雨天气易烂瓜。另一种是单行窄畦的瓜垄改在畦的一侧,相邻两畦瓜垄共用一条沟,灌水时一沟水供两畦用,另一条沟仍可进行田间操作管理,此种形式节省灌水量,且西瓜着瓜位置多在畦面上,可减少损失。
2、定植
(1)合理密植:西瓜的株行距按品种、留瓜位置和整套方式不同而异。双蔓整株留2瓜以上,株距40公分,每亩(667平方米)栽560-900株。大型种留单瓜,株距60公分,每亩(667平方米)栽植400-600株。无籽西瓜中后期叶蔓粗大,要求适当稀植,宜用行距
2.7米,株距1米,大约每亩(667平方米)可栽300株。
(2)定植:
定植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先在种植行上开8-10公分深的定植沟或穴后,为了抗重茬,防根腐、枯萎等根茎病害,促进根系生长,每亩(667平方米)沟施或穴施“海状元”微生物菌肥60-80公斤或“海状元”重茬剂30-40公斤,再将秧苗蹲放在菌肥或重茬剂上覆土、浇足定植水。若是早春茬可采用定植前1-2天先浇水一次,使土壤充分吸水,地温及早回升。定植当天上午开定植沟(穴)施“海状元”微生物菌肥或“海状元”重茬剂后再沟(穴)内浇一水,然后坐水栽苗。
五、田间管理
1、追肥
(1)根部追肥
抽蔓期结合浇水追肥在畦内一次,供抽蔓之需,同时也便于压蔓。施肥方法可每亩(666.7平方米)随水冲施入“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坐果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结合浇水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666.7平方米)随水冲施入“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20公斤。如采用三蔓结两瓜的,第二个瓜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同样结合浇水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666.7平方米)随水冲施入“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5-20公斤。
(2)叶面追肥
移栽缓苗后,可喷施“海状元818”广谱海藻叶面肥800倍液,促进抽蔓;开花前及盛花期各喷施一次“海状元818”花果丰1000-1200倍液,促进花粉成熟,提高座瓜率,减少畸形瓜;从幼果期开始,使用“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倍与“海状元818”稀土钙800-1000倍混合液,10-15天一次,连喷3-4次。
在叶面追肥的同时,可加入“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混合喷施,对西瓜霜霉、角斑、叶枯、病毒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效。
2、浇水
西瓜浇水必须根据各个生长时期的需要,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经常处于顺调状态,水分过多时,引起徒长,瓜内养分积累少,糖的转化也少,致使果汁单薄无味。抽蔓期在畦内浇大水一次,促进抽蔓。然后待果实直径4-5公分,已坐住后,进入生长盛期,开始浇水,如土干可在加畦内浇一水,使其坐果。这一水切不可大,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以免引起徒长,造成化瓜。果实发育达最盛期,可沟与畦一齐浇,水量也要加大。这一时期土壤应保持经常湿润为原则,以保证果实膨大。在果实成熟前5-8天当中,为了促进糖分转化,提高甜度,应停止浇水。
3、中耕
中耕是在定植缓苗后开始,苗期浇水后,地温下降,透气不良,为促使根系的早日恢复和健壮发育,必须及时中耕松土。一般是松土、培土结合进行,在蔓长30公分时结合追肥再培土。
团棵前后最后中耕宜浅,宜远,避免伤根。深耕后可增温、保墒、通气较畅,促进根系发育良好,植株生长健壮。
同时,强调畦沟、田块四周的排水沟,应做到沟沟相通,雨后田间无积水,这是确保西瓜丰产、稳产的基础。
4、植株调整、管理
(1).整枝
西瓜蔓叶繁茂,如果任其生长瓜蔓相互重叠,不但影响密植,而且推迟结瓜。西瓜整枝一般采用双蔓和三蔓两种方式。双蔓整枝一般除留主蔓外,并在主蔓长到30公分以上时,在基部选一健壮的侧蔓,作为副蔓或预备蔓,其余侧蔓一概除去;三蔓整枝法除留主蔓外,另从主蔓基部选两个健壮的侧蔓留作副蔓,其余侧枝一律摘除。早熟的小型品种,在一般情况下,平均应留1.5-2条侧蔓供应一个果实生长为宜,故用三蔓结双瓜的整枝方法最为经济,效果最好。大型品种以2-3蔓留一个大瓜为好,单瓜重,品质好。
(2)压蔓和盘条
基生叶下面的节比较容易折断,所以在蔓长近30公分时,应进行整蔓,使其分布均匀,并用土把秧轻压在沟中,促使产生不定根,同时将根部埋土,加以固定叶蔓,防止相互遮光和被风吹断,伤根损叶。以后每隔5~6节压一次,直至蔓叶长满畦面为止。瓜前瓜后各压两处,或瓜后压三处。侧蔓不留瓜时,也参照主蔓节数进行压蔓。压的多少,轻重都要根据株蔓的生育状态来定。生长势强的要勤压、重压;反之,可远些轻些。另外瓜前应重压,瓜后宜轻压,借以抑制营养生长,使营养物质向瓜内运转,促其肥大。压蔓方法有明压和暗压两种。在多雨地区,土壤湿度大,为防止烂藤,不必将瓜藤全部埋入土内,只将土块压在节位上,节间仍露地面,称为“明压”。少雨干旱地区为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应将瓜藤理直全部埋入土中称“暗压”。为防止碰断脆嫩瓜藤,整枝、压蔓都应在下午进行。
当主蔓长半米左右,为了节省土地面积,缩小行距,使主侧蔓齐头并进生长,需要盘蔓。方法是围绕根部挖沟,将主蔓除龙头7公分外全部压入沟内,只留叶子在外面。侧蔓因为较短,盘圈可以较小,只要龙头与主蔓齐头并列即可。盘条时可以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一般称为盘条水),使蔓盘牢,并发生不定根,增加吸收面积。
(3)人工辅助授粉
西瓜人工授粉不但可增加结果数量,同时亦减少畸形瓜数量。其方法是在清晨雌花开放时,将附近的雄花采下来,摘除花瓣,见花药开裂,花粉很多时,将花粉轻轻徐在雌花柱头上。人工辅助授粉必须在上午九时前完成。
(4)留瓜
留第一个雌花结瓜比留第三个雌花能早熟十天左右,但是一般不留第一个雌花结瓜,因为这时瓜秧通常只有五片叶,养分制造不能满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瓜长不大,产量要比第三个瓜少1/3;而在第四个雌花以后留瓜又失之过晚,容易造成瓜秧营养过剩,同时瓜的生长季节较晚,多雨多病,日照不良,生育期短,故产量和质量难有良好的结果,因此,一般留第二、三朵雌花结瓜。当瓜结住后,再从中选留一个瓜。
(5)摘心和打杈
一般品种当瓜秧的功能叶已铺满行间,而且瓜已坐住,进入膨大期时,为了防止营养生长与果实争夺养分,应进行摘心。瓜蔓系数留定后,在生长期间如再出现侧枝即可打去。不过结瓜节内的那条侧枝可以留下,使该枝的同化养分优先供应果实,此外还有防止化瓜和遮阴防晒的作用。
(6)瓜的晒、盖和翻动
瓜农的经验是:“小时晒、熟时盖”。原因是幼瓜果皮绿色,含有相当多的叶绿素,能营光合作用,制造光合产物供应果实发育的需要,促进糖分的积累,因此西瓜果实小时不但不必盖果而且还需要晒。当瓜快成熟时果皮的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果实成熟时主要是有机物质的转化,而不是制造和积累;另一方面,后期光照过强,瓜在烈日直射下容易引起日烧,所以快成熟时要用叶遮盖,防止日晒。
为了使瓜全面受光,色泽一致,瓜型端正,提高质量,大型品种从4-5斤,小型品种从2-3斤开始,于下午瓜柄水分减少不易折断时,将瓜轻轻转动,隔5-6转动一次,共行2-3次。每次角度不要过大,使阴面见光即可。
5、病虫防治
西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疫病、叶枯病,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黄守瓜、瓜蛆、潜叶蝇等。
病害防治:
(1)实行轮作,选用无病、适茬的种子,并用100倍“澳洛珈”海藻精拌种。
(2)施用腐熟有机肥及每亩(667平方米)沟施或穴施“海状元”微生物菌肥60-80公斤或“海状元”重茬剂30-40公斤。
(3)应用西瓜嫁接换根技术。
(4)缓苗后,叶面喷施“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10天左右喷一次。
(5)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内用石灰或50%代森铵400倍消毒。发病初期可使用“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与70%托布津10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700倍液、或50%代森锌10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等混合喷施防治。注意化学药物应交替使用。
虫害防治:
对小地老虎、瓜蛆、黄守瓜可采用早春多耕多耙消灭虫卵,用糖醋诱蛾消灭成虫,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浇根或加少量水拌鲜草、拌炒香的饼肥诱杀。
红蜘蛛、潜叶蝇可喷40%乐果1000倍液或喷8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
六、采收
西瓜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否则会降低品质,影响收益。西瓜的成熟度鉴定可以通过算、看、听、感、测等多种办法鉴定。
算:从果实发育日数加以计算。西瓜从播种至收获80-100多天,结瓜后早熟种30天,晚熟种40天果实已成熟。
看:观察卷须和果实的形态变化。成熟果实邻近果实附近几节卷须枯萎、果柄茸毛消失、蒂部向里凹、果面条纹散开、皮光滑发亮、果粉退去。
听;用手指弹瓜,成熟发浊音,反之声音清脆的为生瓜。
感:一手托瓜,一手拍其上部,手心感到颤动,表示瓜熟。
测:用比重法测定,成熟的瓜比重为0.9-0.95,放在清水中沉下去者为生瓜;出水面部分很大为过熟的瓜。成熟度适当的瓜,仅少部分浮出水面。
第四篇:西瓜高产的栽培技术
西瓜高产的栽培技术
摘要:西瓜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我国夏、秋季销售的最大宗水果。西瓜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水果,其营养价值丰富,解暑除烦,还具有美容和保健效果。西瓜是生产上技术性较强的经济作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应用,推动了西瓜生产的发展。其中西瓜的高产栽培技术更是西瓜栽培的重要技术。关键字:高产 ;良种;整枝;育苗;授粉;防治
一、精选品种与种子处理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庆红宝、新红宝、黑丰霸王、聚宝一号等。为了防止病害发生,首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先用5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浸种30 min,再用50~55 ℃温水浸种10~15 min,然后用清水浸8~12 h,取出洗净种子表皮粘液,破壳,将破壳后的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上,放在28~32 ℃条件下催芽,经过2~3 d,种子发芽至0.4~0.5 cm时即可播种。
二、育苗
营养土配制:没有种过瓜菜的大田土6份,过圈粪(马粪、猪粪)3份,炉灰1份(起通透性作用),用50%多菌灵喷雾,混拌均匀后装入10 cm×10 cm营养钵中,逐个放在畦床上用喷壶浇透水。为防止带帽出土,将发芽的种子平放到营养钵里,每钵放1粒,上盖1.0~1.2 cm厚营养土,然后浇足水,盖上地膜,经过2~3 d便可顶土出苗,一般苗龄30~35 d。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温度30 ℃,夜间20~25 ℃,出苗后至第1片真叶展开前,严格控制床温,白天一般不超过25 ℃,定植前7~10 d加大通风,逐渐降温炼苗[1-2]。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忌小水勤浇,苗床干旱时用喷壶浇,移栽前1~2 d不浇水,3~4片叶即可定植。
三、选地定植
由于西瓜原产非洲热带草原,比较耐旱,一般选地势高、土壤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即可,忌连作,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定植前1周用氟乐灵封地除草。如果采用双膜覆盖栽培,一般在4月10—20日即可定植;如果采用地膜覆盖,一般在5月10日之前定植。按照株距45 cm打孔定植;定植深度以覆土后子叶高出地面1~2 cm为宜。切不可过深或过浅,浇足定植水。
四、西瓜栽培的田间管理
1.中耕、排水中耕是在播种齐苗或定植还苗后开始,一般是间苗、松土、培土三者结合进行,幼苗期浇水宜少,注意“蹲苗”,以利根系生长;在蔓长30厘米时追一次重肥后再培土。西瓜果实大,产量高,需水量大,在旱地栽培注意灌溉,水田栽培则排水工作尤为重要。强调畦沟、田块四周的排水沟,应做到沟沟相通,雨后田间无积水,这是确保西瓜丰产、稳产的基础。在果实成熟前6-8天停止灌水,以促进糖分转化,增加甜度。
2、追肥瓜田追肥的基本原则是:轻施苗肥,先促后控,巧施伸蔓肥,坐住幼果后重施膨瓜肥。
(1)促苗肥促苗肥一般是在瓜苗移栽后一周内或直播苗4-5叶期追施,在基肥不足或基肥的肥效还没有发挥出来时追施少量速效肥。一般每株施尿素8~10克(或硫铵20克),开沟施肥后覆土。
(2)催蔓肥可在伸蔓前后进行,一般在瓜苗长至40-60厘米时,每亩施尿素10~12公斤,过磷酸钙8公斤,硫酸钾13公斤,或者每亩采用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8-22公斤,在距瓜根部25~30厘米或两株中间开沟施入,沟深10~15厘米。施后覆土浇水,促进肥料的吸收。
(3)膨瓜肥膨瓜期是西瓜一生需肥量最大的时期,西瓜鸡蛋大时根系布满全畦,许多瓜农会在此时穴施膨瓜肥,由于穴施肥料过于集中,会将施肥点周围的根系烧坏,同时也不利于肥料的快速分解转化,与西瓜膨瓜期大肥大水、速效全面的需肥特点大相径庭;所以,膨瓜肥用人畜粪水加溶解化肥最好。掌握在西瓜鸡蛋大时,距瓜根基部30-45厘米左右围圈(重点瓜蔓伸展一侧)浇施粪水加复合肥和尿素,没有粪水的瓜农亩用复合肥8公斤、尿素
4.5公斤、硫酸钾5公斤溶解后掺水浇施。膨瓜肥浓度宜淡,以水调肥,使肥料在短期内迅速发挥作用,尤其在土壤较为干燥时,更能获得立竿见影的膨瓜效果。后期进行叶面喷肥,采用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3、整枝西瓜蔓叶繁茂,如果任其生长瓜蔓相互重叠,不但影响密植,而且推迟结瓜。西瓜整枝方法一般有单蔓、双蔓和三蔓等。单蔓整枝每株仅留一蔓。将其余侧蔓全部除去,方法简单,单位面积内株数多结瓜多,但单株叶片少,果实不易长大,产量和质量均较低。双蔓或三蔓整枝一般除留主蔓外,在主蔓长到30厘米以上时,双蔓整枝是在基部选留一个健壮侧蔓,三蔓整枝留二个健壮侧蔓作为副蔓或预备蔓,其余侧蔓一概除去;生产上多采用双蔓整枝。西瓜整枝时,应注意一是适时整枝。一般当主蔓长40~50厘米,侧蔓约15厘米时开始,以后隔3~5天一次;:二是不管采用哪种整枝方式,坐果前要求认真进行,坐果后一般不再整枝,以使有更多的枝叶为果实生长提供营养。当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时,为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可进行摘心。
4、压蔓当蔓长30厘米时,应进行整蔓,使其分布均匀,并在节上用土块压蔓,促使产生不定根,固定叶蔓,防止相互遮光和被风吹断伤根损叶,以后每隔5~6节压一次,直至蔓叶长满畦面为止。压蔓方法有明压和暗压两种。在多雨地区,土壤湿度大,为防止烂藤,不必将瓜藤全部埋入土内,只将土块压在节位上,节间仍露地面,称为“明压”。少雨干旱地区为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应将瓜藤理直全部埋入土中称“暗压”。为防止碰断脆嫩瓜藤,整枝、压蔓都应在下午进行。无论采用哪种压法,都应根据植株的长势来确定。长势强的应采取重压、勤压,长势弱的轻压、少压。一般是隔5-6节压1次,瓜前瓜后各压两处。在留瓜雌花前后各留2-3叶片不压,以防止积水烂瓜,或瓜长大后受牵制。
5、人工辅助授粉西瓜是依靠昆虫作媒介的异花授粉作物,在阴雨天气或昆虫活动较少时,就会影响花粉传播而不易坐果。为了提高坐果率和实现理想节位坐果留瓜,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雌花选择授粉时应当选择主蔓和侧蔓上发育良好的雌花,其花蕾柄粗、子房肥大、外形正常、颜色嫩绿而有光泽的花,授粉后容易坐果并长成优质大瓜。侧蔓上的雌花作留瓜后备。
(2)授粉时间西瓜的花在清晨5~6时开始松动,8~10时生理活动最旺盛,是最佳授粉时间。阴天授粉时间因开花晚而推迟到9~11时。
(3)授粉方法用当天开放且正散粉的新鲜雄花,将花瓣向花柄方向用手捏住,然后将雄花的雄蕊对准雌花的柱头,轻轻沾几下即可。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6、留瓜一般留第二、第三朵雌花结瓜。早熟品种可预留第一至第三朵雌花,瓜坐住后,按“二、一、三”的顺序择优留一个瓜。中晚熟品种可预留第二至第四朵雌花,瓜坐住后按“三、二、四”的顺序选留一个瓜。如果主蔓上的瓜没坐住,在侧蔓上也应按这个顺序留瓜。每株留1个瓜为宜。
7、西瓜果实护理在西瓜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阶段,精心护理果实也是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护理的措施有护瓜、垫瓜、翻瓜、竖瓜、晒瓜和盖瓜等。
从雌花开放到坐果前后,子房和幼瓜表皮组织十分娇嫩,易受风吹、虫咬及机械损害,此时应用纸袋、塑料袋等将幼瓜遮盖起来,称护瓜。当果实长到1~1.5公斤时,将瓜下面的土块敲碎整平、垫上草或细沙土,即垫瓜。翻瓜即不断改变果实着地部位,使瓜面受光均
匀,皮色一致,瓜瓤成熟度均匀。翻瓜一般在膨瓜中后期进行,每隔5~6天翻动一次,可翻2~3次,翻瓜应在晴天下午瓜柄水分减少,不易折断时进行,用双手操作,每次翻动的角度不易过大,着地面显露即可,以免扭伤和拧断瓜柄,每次翻瓜应朝同一方向进行。到西瓜成熟采收前几天,可将瓜竖起来,以利果形圆正、瓜皮着色良好,否则,着地处见不到阳光,呈黄白色,不但影响果实外观,而且果皮的厚薄不均匀,果味淡,品质差。
瓜的晒和盖,以“小时晒、熟时盖”为原则。在未成熟的绿色果皮中,含有大量叶绿素,所制造的光合产物直接输给果实,促进糖分的积累,因此小时要晒。当果实快要成熟时,果皮中的叶绿素逐渐分解,.光合作用下降,果实内部主要是有机物质的转化,而不是制造和积累。如在强光的直接照射下,易引起日烧病,因此当果实快要成熟时,要用叶片遮盖。
8、西瓜催熟需提前上市时,可以用乙烯利(二氯乙基磷酸)进行催熟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当果实的大小已长足,尚未成熟时(即谢花后25--29天),每公斤西瓜用200毫克的乙烯利溶液于傍晚前后沿瓜面涂抹1遍,溶液中可加少量的中性肥皂粉以增加黏着力,两天后即可采收上市。处理的果实比自然成熟的可提前3--5天供应市场,且品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9、病虫防治西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疫病,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黄守瓜、瓜蛆、潜叶蝇等。
(1)病害防治实行4~5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种子用1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30分钟消毒。真菌性病害主要的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内用石灰或50%代森铵400倍消毒。发病初期可在根际浇50%代森铵500~1000倍液防治。推广西瓜嫁接换根技术。施用腐熟有机肥及增施磷钾肥。5~7月西瓜生长期间每隔7~10天交替使用70%托布津1000倍液、25%多菌灵500~700倍液、50%代森锌1000倍液、1:1:200倍的波尔多液等方法防治。
(2)虫害的防治对小地老虎、瓜蛆、黄守瓜可采用早春多耕多耙消灭虫卵,用糖醋诱蛾消灭成虫,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浇根或加少量水拌鲜草、拌炒香的饼肥诱杀。红蜘蛛、潜叶蝇可喷50%乐果1000倍液或喷8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
第五篇: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海大生物科技
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一、黄瓜生理与环境条件的要求
黄瓜为一年生草本蔓性攀缘葫芦科甜瓜属作物。原产于热带森林地区。黄瓜为浅根系植物,根群大多分布在7-27公分的表土层。在茎的基部近地面处,能长出气生根伸入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黄瓜茎为蔓生、中空、略呈四角形,表面有细刺毛,从茎节叶腋中可抽生侧枝,节间有卷须,借以攀缘在其它支持物上,茎可根据栽培条件无限生长,在保护地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茎长可超过6米。叶片互生在节上,呈五角形或心形,叶片与叶柄有中空无色的刺毛。花单性、同株异花,雄花数目多、雌花数目少。雌花在冠下部有长形的子房,有时也会产生少量全雄株或全雌株,或两性完全花,果实为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合并发育。黄瓜在8-36℃的范围内均能生长。黄瓜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12℃,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29℃。黄瓜喜温不耐低温,但又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以白天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10-17℃为宜,最理想的昼夜温差在10℃左右。
黄瓜虽喜温,但对高温的忍耐能力较差,温度到达32℃以上,黄瓜呼吸量增加,而净同化率下降,35℃以上生长不良,超过40℃就会引起落花、化瓜、光合作用急剧减弱,代谢机能受阻,45℃高温3小时,叶色变淡,雄花落蕾或不能开花,花粉发芽力下降,导致畸形瓜产生。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12℃。黄瓜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常因降温的缓急和低温锻炼程度而大又相同,未经低温锻炼的植株或徒长的秧苗,5-8℃就会受冻害,3-4℃就会冻死,经过低温锻炼的植株或秧苗,尤其是黄瓜嫁接苗,不但能忍耐3℃的低温,甚至遇到短期-2-0℃低温也不会冻死。
黄瓜根系对地温要求比较严格,黄瓜根的伸长最低温度为8℃,最适宜25-30℃,最高为38℃。生育期间黄瓜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黄瓜喜光又耐弱光。因此,很适合冬春茬保护地栽培。但光照的长短会影响到花的性器官分化与形成,亦就是决定雌花的多或少。一般光照时间在8.5-11小时对黄瓜分花最好有利。如若在黄瓜果实膨大期遇连阴天,一方面由于光照度减弱,光合作用同化物减少,植株本身贮藏的养分不足,造成因分配给果实的养分城少而出现果实发育不良或比瓜现象,一般在阴天后的10天左右黄瓜产量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因阴天时叶面蒸腾作用弱,致使根系吸水受阻,一旦天气转晴,叶面蒸腾迅速旺盛,根系吸水能力则跟不上叶面蒸腾的需求,造成叶内水分不足光合作用下降,甚至中午时叶片萎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早晨应适当早揭苫,下午在确保夜温的情况下,相应晚盖苫。遭遇连阴或雨后晴天的早晨,应给使用“海状元818”叶面肥800-100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5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喷至欲滴状最佳。
黄瓜根系浅,叶片大,地上部消耗水分多。对空气及土壤的湿度要求都比较高。喜欢湿润、不耐旱、不耐涝。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为80-90%最适合生育生长。而且黄瓜对空气中湿度的适应力较强,夜间空气湿度高达90-100%亦能忍受。但当空气湿度超过80-90%时,会造成蒸腾作用受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到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减弱,长势衰退。如若湿、冷同时过度发生,很容易造成沤根或寒根。高湿的环境同时亦为病菌的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病害的发生。
由于黄瓜根系浅、根群弱、需氧性较强,吸收水肥能力差,应选择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好,保水保肥、疏松透气的腐林质壤土进行种植为宜。黄瓜在粘性土壤中生育迟,但生1
海大生物科技
育期长、产量较高;而在砂土或砂质壤土种植,则生育早、但容易老化。黄瓜在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土壤中均能种植,一般适应PH5.5-7.6,最适宜PH6.5,若在PH4.5以下的土壤种植黄瓜便会枯死。
黄瓜对养分的吸收量与品种、栽培条件及栽培方式均有密切的关系。与黄瓜生长发育关系较大的营养元素为氮、磷、钾、钙、镁等,吸收量以钾最多,其次氮、钙、磷、镁依次,其中钾的摄入量集中于生长中后期,氮则集中于生长前期,而磷在播种后20-40天需求量增大,钙和镁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另外,生长期长的春早熟黄瓜要比生育短的秋延后栽培的黄瓜养分需求要高。还有,张延后栽培的黄瓜前期产量高,因此养分的吸收主要在前期,所以,施足底肥是关键。
每生产1000公斤黄瓜大约要吸收氮(N)2.8-3.2公斤,磷(P2O5)0.9-1.3公斤,钾(KO2)
3.5-4公斤,钙(Ca)2.1-2.5公斤,镁(Mg)0.4-0.5公斤。
培育壮苗
育苗设置及营养土配制
黄瓜根系的维管束鞘易老化,除幼嫩根外,断根后难发新根。因此,为了保全一个较完
整的根系,保护地栽培一般均采用营养杯护根育苗,以防止定植时对根系的损伤。营养土是黄瓜培育壮苗的基础,主要以土壤与肥料人工配制,要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完全,能改善土壤的吸肥、保水和透气性,呈微酸性或中性,并具有一定的粘性,以利幼苗根系的吸收活动。土壤采用近3年内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园土,最好是采用葱蒜地或麦田里的表土。肥料主要以生物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具体配比:田园土6份、“海状元818”粉状海藻肥或优质腐熟厩粪肥4份、将土粉碎并过筛与肥混合均匀,按每100公斤加入3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充分混合便可使用。
种子处理
为了有效地预防黄瓜苗期的立枯、猝倒以及根腐、枯萎、蔓枯等种传、土传病害,进行
一系列的种子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种子处理后,还可打破种子休眠,提早出苗,根好苗壮,提高黄瓜幼苗质量。
先将55-58℃的温水(水量约为种子体积的5-6倍)装入干净的小盆或大碗中,然后将种子倒入,立即顺一个方向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并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水温,经10分钟当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让种子继续浸泡4-6小时,将种子捞出淘洗干净,去水甩干,用布包好,便可进行催芽。催芽的温度控制:先25℃,后30℃,当胚根将出(露白)再降至25-20℃,一般催芽一天左右便可出齐芽。出芽后(或露白),使用“海状元818”拌种剂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进行拌种处理,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苗齐、苗壮,提高秧苗质量。如若是嫁接砧木南瓜种播种前也要进行拌种处理。
播种
根据黄瓜对水分的要求特点,播种时不宜水分太大,预防造成烂芽。一般从播种到苗齐,白天气温保持25-30℃,最高不超过35℃,夜间12-14℃。幼苗约3天左右出土。
嫁接苗砧木南瓜种应比黄瓜种早播3天。如果是采用靠接的方法(此方法较易成活),在播种时黄瓜种与南瓜种可同杯播种,相距1.5公分左右为宜。
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黄瓜育苗期的温度管理原则“高温催芽,低温蹲苗;高温缓苗,低温炼苗”。也就是说,当黄瓜幼苗出齐苗后,应将温度下调到白天20-25℃,夜温10-12℃进行蹲苗;分苗后,温度调为白天30-35℃,夜温15℃左右进行缓苗;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再将温度调到白天
海大生物科技
26℃左右,夜温12℃左右;定植前10-15天,进行低温炼苗,一般白天可在20℃左右,夜温10℃左右。
(2)水分管理
一般黄瓜的苗期浇水原则是“阴天不浇,睛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浇水后第二日无露水时覆土厚约1公分,通常苗期约浇水3次左右。
另外,营养土育苗主要是控温而不强调控水,水分不足容易造成土块坚硬,根系发育不良,幼苗易老化,给以后的生育生长带来不良的影响。但也不可湿度过大,预防幼苗徒长及病害的发生。
(3)养分管理
黄瓜苗期如果施足苗床肥或营养土育苗,一般不进行根部追肥。若幼苗出现有缺肥的现象,可按每15公斤水使用“海状元818”广谱叶面肥20克、“海状元818”植物卫士25克、“海状元818”绿的快25克(或尿素5克、硫酸钾13克、磷酸二氢钾6克、钙肥14克、铁肥0.3克,或尿素15克、磷酸二氢钾20克、铁肥0.5克)混合进行叶面喷施。
嫁接苗管理
(1)保温保湿
嫁接后,保持温度,白天26-30℃,夜温18-20℃,地温23℃左右,接口愈合最快,成 活率最高。在保温的同时还应保证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90-95%,但土壤的湿度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烂秧。在嫁接后马上用益微菌液喷施接口(20克菌剂兑水15公斤),不仅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而且还可以防止病杂菌对接口的感染造成病害,加速切口的愈合。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基本成活,温度可逐渐降至20-25℃,空气湿度在85%。到定植前10天左右,要适当控温控水蹲苗,以促其根系发达,空气相对湿度再降到75%左右。
(2)遮光通风
一般嫁接3天内全天遮光,3天后到一星期内,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遮光,但应注意根据季节气温适当调整遮光时间。同时,嫁接后的3天内密闭棚室,3-5天后逐渐通风,通风口应由小到大,通风时间逐步延长。9-10天后则可通大风。注意:若幼苗出现萎蔫,还应及时遮荫喷水,并关闭风口。
(3)抹侧芽
砧木生长点去除后,会促使侧芽萌发,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穗成活。因此,应及时去掉侧芽,一般2-3天去一次。
(4)接穗断根
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己愈合,及时去除嫁接夹,并切断接穗根系,防止病菌侵染。
6、喷施乙烯利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
当黄瓜秧苗(包括嫁接苗)长出1-3片真叶时,使用100-150ppm的乙烯利溶液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混合叶面喷施1-2次,若喷施二次应相隔7天。喷施后,可诱导植株雌花分化,提早结果,能有效地增加黄瓜早期产量及总产量。但应注意必须同时加强水肥管理等工作。
定植
重施基肥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普施与集中施相结合,亦就是在整地前将60%基肥撒入耕地,然后 翻入土内搂匀,40%基肥在移栽定植时作为沟肥或穴肥集中施入。每亩(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海状元”或“澳洛珈”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4-
8、8-7-10
含量)100-12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40-60公斤。若重茬严重的田块,在定植时移栽前使用“澳洛珈”重茬剂进行沟施或穴施,每亩(667平方米)20-30公斤,效果显著。
合理密植
栽培多采用南北向起垄双行覆膜种植。一般双垄扣膜应用100-120公分宽的地膜,单垄 或高畦则用60-80公分地膜。每亩(667平方米)定植株数3500-4000株左右为宜。
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沾根或灌根,移载前,如露根移栽的秧苗应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500-600倍液进行沾根;如是营养杯育苗或带坨移栽的秧苗,应在移栽前3-4天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600-8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新根发生,缩短缓苗期,提高抗逆性。
另外,若是根结线虫较严重的棚室,在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沾根或灌根时,可同时加入“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2.0%阿维菌素混合使用,每15公斤水加入15毫升。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定植方法
黄瓜属浅根作物,定植时不宜栽太深。定植应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栽植方法一般
分为明水栽和暗水栽两种。明水栽即在畦面按株距挖穴,然后将苗栽入后浇水;暗水栽也称坐水栽、水稳苗。即在定植前先开沟晒土,然后顺沟条施入沟肥,将肥与土混合均匀后放大水灌沟,待水渗到一定程度时,再把秧苗土坨(根部)大部分坐入泥水内,待水完全渗下后,覆盖一层干土埋垄。这样既可保持地温,又可防止表土板结,起到了透气、保墒、促进缓苗发根的作用。
田间管理
变温管理
黄瓜定植后应闭棚高温高湿促缓苗。缓苗后采用变温管理的方法来调控温度,一般是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内温度迅速升至33℃,然后放顶风,使棚温降至25℃左右,中午加大放风量,使下午温度保持25-20℃,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减缓夜温下降,夜间棚温应保持在15-17℃。阴天在确保棚温的基础上亦适当打开通风口换气。采用变温管理,可以加速棚顶露水雾化,较常规管理(25℃放风,降至17-18℃关风,阴天不通风)棚内升温快,相对湿度低,31℃以上的高温可减少病杂茵孢子的萌生,对病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上午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下午低温有利于光合同化物质的运转,减大黄瓜自身呼吸消耗,促使瓜条迅速膨大。
水肥管理
保护地黄瓜栽培,可按整个生育期浇水多少分四个时期:第一,定植初期约10天左右,要求土壤湿度高,土壤绝对含水量要求达25%以上,保兼顾到需保持地温,在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后,不旱不浇,以利缓苗。第二,缓苗后至采收初期,40-50天内,促根控秧,可不浇水,保持土壤绝对含水量20%左右(用手拈取地表5公分以下的根部土壤,不成团而散开时,含水量约为14-15%,即为缺水,成团表示不缺)。第三,采收初期至结果盛期,约70-80天左右,含水量应在23%以上,平均10-15天浇一次。第四,植株衰弱期,为防早衰,应将土壤含水量升到25%以上,即7-10天浇水一次。
由此可见,黄瓜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浇水量应有所不同。如果说初花期的浇水管理主要在于“控”,那么结果期的浇水特点在于“促”。还有,浇水应以早上浇、膜下浇为宜。因为早上可以配合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膜下浇减少空气的相对湿度。
黄瓜追肥,从定植到采收结束,约需追肥8-10次,一般从定植后结合浇缓苗水开始,每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公斤进行冲施,进入结果初期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每次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公斤或“海状元818”粉状肥10公斤、与“澳洛珈”微生物菌肥20-30公斤随水追施;到了
采摘盛期,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每次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20公斤或“海状元818”粉状肥20公斤、与“海状元”或“澳洛珈”海藻复混肥(16-9-20含量)15-2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8-1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20-30公斤混合随水追施。
为了延长黄瓜的采收期,在根部追肥的同时,还应进行叶面追肥,从黄瓜开始采摘起进行,每隔10天左右一次。使用“澳洛珈”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1000-1200倍液或“海状元818”广谱叶面肥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如遇光照不足、冻害、激素中毒、化瓜等生理障碍,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叶面喷施进行防治。出现缺钙症状使用 “海状元818”稀土钙1000-12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如发生病毒病,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与“海状元818”菌毒煞500-800倍液混合喷施,5-7天一次,2-3次,效果显著。
正确使用防落素、赤霉素及细胞分裂素
在黄瓜植株雌花开花后1-2天,用100-200防落溶液素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 800-1000倍液混合进行喷花,可促进果实生长,促使瓜条直而长,顶刺带花,预防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当黄瓜开花后3天左右,亦可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与500ppm细胞分裂素混合进行叶面喷施。可减轻因棚室光照不足而导致的花粉败育不实的现象,并可连续刺激果实生长,促进果实膨大。
五、海藻肥的作用特点
1、有机质含量丰富,大中微量养分全面均衡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海藻肥,主要原料选自天然海藻,经过特殊生化工艺处理,提取海藻中的精华物质,极大地保留了天然活性组分,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物、陆地植物无法比拟的钾、钙、镁、锌、碘等四十余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海藻中特有的海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同时,还含有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和赤霉素等。
2、改良、疏松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海藻肥可直接使土壤增加有机质,激活土壤中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可在植物—微生物代谢物循环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海藻中的藻朊酸钠是天然土壤调理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孔隙空间,恢复由于土壤负担过重和化学污染而失去的天然胶质,促进速效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3、易吸收,见效快,肥效长,提高化学肥药效果
海藻肥中的有效组分经过特殊处理后,呈极易被植物吸收的活性状态,在使用后的2-3个小时进入植物体内,并具有很快的吸收传导速度。此外,海藻肥中的海藻酸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增大接触面积,使水溶性物质比较容易透过茎叶表面细胞膜进入植物细胞,使植物最有效地吸收营养成分,因此如果海藻液体肥和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化学肥料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可降低喷洒费用,对农药和化学肥料具有增效作用
4、抑菌抗毒驱虫,药肥双效、天然安全无公害
海藻肥中含有的甘露醇、酚类多聚化合物、甜菜碱、海藻酸及天然抗生素等物质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病毒驱虫效果,真正起到肥药作用。海藻肥是一种天然生物制剂,可与植物—土壤生态系统和谐地起作用。对人、畜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其他任何肥料都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国外被列入有机食品专用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