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

时间:2019-05-13 06:1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

第一篇: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

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

教学时数:理论教学 1、5 课时

实训教学 0、5课时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即古人所称的“笔法”,今人又称表达手法、表现方法。文章表达方式通常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应用文书(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为: 说明、叙述和议论。

本讲只学习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和叙述。

一、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

(一)说明的作用

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可为叙述起好铺垫作用,可为议论提供依据。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表彰、处分决定或通报介绍有关人员或单位,常用说明;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专用书信以及启事、经济合同、广告等也常用说明。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征 1.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2.常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

(三)应用文书常用的说明方法 1.比较说明

即是利用相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或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以说明被说明对象的方法。例如: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了一半。

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且比较的标准要一致。2.举例说明 即是列举具体的例子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类型有两种: 通常有典型举例;列举性举例。例子要真实、具体,有代表性。3.数字说明

即是用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例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4.分类说明

即对事物或问题,按同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方面,逐一加以说明。例如:

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可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实行较高的税率。

5.定义说明

简要说明事物的概念或本质属性的方法,即讲明事物、事理“是什么”。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给“人”下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定义说明“是”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可以互换。6.图形说明

即是用图形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

图形说明具有其他说明方法所没有的直观性。7.引用说明

引用有关的论述、文件资料来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性状、特点、本质和规律

二、议论

所谓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议论的作用

对人或事做出自己的评价、判断,阐明处理某些公务活动或社会事务的立场观点、政策原则、决策主张。

(二)应用文书议论的特征

1.以正面议论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如夹叙夹议。

(三)议论的构成

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1.论点„„提出“被证明的是什么” 2.论据„„回答“用什么证明”

即是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3.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即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点是统帅、核心、灵魂,论据是基础,论证方式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

(四)应用文书常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

即是用事例或统计数据作论据,举例直接证明论点的议论方法。例如: 米糠和麸皮含有大量维生素。这个问题,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早就注意到了。曾经用米糠和麸皮治疗那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问题:经化学分析,米糠和麸皮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B和E。用作论据的事实,既要典型,且量要适度。

列举的事实过少显得单薄,过多又会淹没、冲淡论点。2.对比法

即将性质相反或有差异的两种或几种事物作比较,做出论断,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党的建设的实践看,这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哪个地方、部门什么时候党内监督工作抓得比较紧,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就比较少,消极腐败现象也会受到抑制,出了问题一般也能得到及时解决。反之,监督工作薄弱,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权力被滥用而又得不到制止,往往就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3.引证法

即是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党和政府的文件等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版。”因此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为解放全中国的浴血奋战,不能忘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不能忘记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

4.因果法

即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并以此证明论点的方法。可由因及果,也可由果溯因。例如:

我们系统内的大多数老企业,多年来负担很重,有的厂福利性开支竟占年收入的20%;有些老厂,离退休人员工资占全厂年收入的30%以上,这些企业的亏损是体制造成的。有些企业没有市场意识,产品几年不变,质量低劣,大量库存积压,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从根本上说,这些企业的亏损也是体制造成的。因此我们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深化体制的改革。

这里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国企亏损的原因,从而证明了“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这一论点。

5.喻证法

即通过打比方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例如: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如“一朝分娩”。6.归谬法

即将错误的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该观点错误的证明方法。例如:

阶级斗争不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因为如果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那么蒸汽机就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人类的发展史证明,并不是这样。

三、叙述 所谓叙述,是有次序地叙说、介绍人物的经历、言行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

完整的叙述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一)叙述的作用

叙述是应用文书的基本表达方式。为议论提供事实依据,也要用到叙述。

(二)应用文书叙述的特征

1.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2.一般采用概括叙述,极少是具体、详细的叙述。

应用文书对叙述的要求是:

概括准,粗线条。

只注重对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细节的具体、内容的详尽。只叙述与表达主旨、说明问题有直接关联的部分,或者只是综合地、概括地叙述若干人或事的共同点。3.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

夹叙夹议,叙事论理,叙述说明等。

(三)叙述的方法 1.顺叙

顺叙是根据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进行的叙述。2.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以顺叙的方式进行的叙述。

3.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因为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线,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叙述的人称

人称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

选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是主观性叙述,能给读者真实、亲切的感受; 选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是客观性叙述,叙述面较广较自由,可不受时空和经历限制 使用第二人称叙述,有亲临感,像在面对面交流。

应用写作对人称使用有特定要求:

撰写总结、拟定计划,必须采用第一人称,写市场调查报告则主要使用第三人称。而有些文种的写作须三种人称同时使用,如涉及第三单位的来函、去函、情况通报,就常出现“我们”、“你们”、“他们”。

二、写作的常用思路

一、思路的基本含义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作出自觉、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运行轨迹,文章思路,就是作者的思维“路线”。按照思路写成文章,就是所谓组织结构。

应用文书写作主要沿逻辑线和时空线展开思路。

二、思路与结构的一般关系

文章结构实质上就是作者思路的体现。文章的结构与作者的思想相对应或相统一的。

“思路,这是关乎文章结构的最根本的东西”(张志公:《怎样锻炼思路》)。文艺作品的这种反映和体现是曲折迂回的、深藏含蓄的; 应用文书的结构,通常是作者思路的直接呈现。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思路是文章的脉络。

如果文章结构杂乱无章,则表明作者的思路杂乱不清。

如果文章结构不严谨不清楚,则表明作者的思路不缜密不清晰。下笔之前先理清、理顺思路的目的:

是使结构完整、严谨和条理清晰,是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

三、应用文书写作常用思路简述

应用文书写作构思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

(一)递进思路 递进思路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一种思维方法。

递进思路的作用:

可以深入地、清晰地阐释某些比较复杂的事理,说明某些比较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文章达到一定的深度。递进思路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

例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就是典型的递进思路: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乱账多,员工主人翁精神衰弱

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财务制度

又例如,《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按以下思路写成:

××县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

“文化饥饿症”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滑坡

文化活动量少质差的原因

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很明显,是典型的递进思路。

(二)并列思路

并列思路,即是运用平等、平行、并列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对待事物或事理而形成的思路。并列思路将事物或事理平等看待,横向发展。

如通知、决定的诸多事项、规章文书的许多同类条文,许多体现的都是并列思路。

(三)比较思路

比较思路是运用比较和鉴别的思维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思路。

比较思路是应用文书写作的常用思路之一。比较的标准(简称比标)要一致。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

注意比较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和写作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事物进行比较。

(四)归纳和演绎思路

1、归纳

归纳,是从两个以上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或道理的共同属性中,推出同一类事物或道理的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它是从个别到全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应用文书写作运用这种思维方法便形成了归纳思路。归纳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完全归纳法

即穷究同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的共同属性,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

2)简单枚举法

即根据对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概括,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实际上是不完全归纳法。

如《中共××县委员会关于向徐庆文、吴春山同志学习的决定》归纳出的结论:

“徐庆文、吴春山同志忠诚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们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们不愧是我党的优秀党员”。而归纳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只是选择介绍了他们一生中一些典型事迹,并没有罗列全部事迹。

3)科学归纳法 即由某类事物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具有的必然联系,而推出这类事物全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方法。

2、演绎

这是从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它与归纳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

例如《××市××局关于机关干部勤政廉政的规定》写道:

“廉洁奉公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取信于民的根本保证,也是机关干部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只有做到高效廉洁,党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的事业才能得到群众的关心和拥护,党和政府才有可能带领和团结大家同心同德,共渡难关,深化改革,实现发展„„。”

这里采用的就是演绎思路。在说理性较强的应用文书中,较多地运用演绎思路。

运用演绎法时,作为根据、前提的一般性结论必须正确无误,才能进行直接演绎。

归纳和演绎既是两种方向完全不同的对立的思维方法,又是互相依存的辩证统一体。

(五)综分思路

综分思路是运用综合和分析两种思维方法而形成的思路。

分析就是把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由总到分,化整为零。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考察,也就是由分到总,集散为整。综合的过程,就是对实体事物组合、对抽象事物概括的过程。

文章要点面结合、铺陈展开,构思时要善于分析客观对象,在分析的基础上善于综合。

(六)因果思路

因果思路是运用探因和寻果的思维方法形成的思路。

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根据写作意图和受众接受心理,常常采用由果溯因的思路。

因果思路:

要全面分析导致结果或现状的原因。抓住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同时也不忽视次要原因。

要深刻地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因因分析”:

即深入分析,从原因中去探究产生原因的原因。例如:

某厂生产的传统产品出现销售疲软势头,厂方要求做出调查并写出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

1、通过调查,发现销售疲软是存在广告宣传不力、营销渠道不畅、产品包装陈旧、产品式样单

一、产品质量下降等多种原因。

2、经过分析研究,认定其中质量下降是关键。

3、进一步分析,发现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生产第一线工人不顾质量,检验工不负责任。

4、又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是管理不善,制度不严,职工普遍缺乏质量意识。

5、再追本溯源,发现根本原因是厂领导班子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只抓产品数量、产值,忽视产品质量。

经过这样层层深入分析,方找出了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领导重视,狠抓质量,注重宣传,打通渠道”的对策,使产品销售重新出现了增长势头。

应用文书写作常常会综合运用几种思路成文。

四、复习与训练

1、通过复习与训练,重点强化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和概括叙述方法。

2、课堂讲授外,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

3、完成习题。

第二篇:应用文书写作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无论是国家行政机关,还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应用文书的写作,而应用文书写作又离不开表达方式的选用,并且,由于应用文书反映的内容,表现的对象和写作目的的不同而在适用的表达方式上也各有不同。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那么,它们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是如何运用的呢?就一般而言,若要反映事物的发生、发展或一般性地介绍人物,就选用叙述的方式;如要刻划人物,描绘环境,就选用描写的方式;若要对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就适宜选用议论方式;如要表达爱憎感情,则选用抒情方式;如要对某种事物、道理进行解说,那就选用说明方式。

第三篇: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作者:曹丽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3期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无论是国家行政机关,还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应用文书的写作,而应用文书写作又离不开表达方式的选用,并且,由于应用文书反映的内容,表现的对象和写作目的的不同而在适用的表达方式上也各有不同。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那么,它们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是如何运用的呢?就一般而言,若要反映事物的发生、发展或一般性地介绍人物,就选用叙述的方式;如要刻划人物,描绘环境,就选用描写的方式;若要对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就适宜选用议论方式;如要表达爱憎感情,则选用抒情方式;如要对某种事物、道理进行解说,那就选用说明方式。其具体运用分别如下:

一、应用文书写作中的叙述

叙述。又称记叙,就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事情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表达出来。因此,叙述包括“写人”和“叙事”两个方面。应用文书一般不专门写人,但叙事却常常用到。所以叙事就是“叙述”在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运用。叙述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它是表彰或处分、调查报告、情况报告、事故报告、工作报告、简报、通报、通讯等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

特别是在司法文书中,这种表达方式就显得更重要了。如果事实叙述不清楚明白,就难定罪量刑;叙述得一目了然,才能分清是非,解决问题。例如,公安局的侦察终结报告中,除“分析判断”、“工作部署”之外,其余的“发现经过”、“现场勘察”、“调查访问”等部分,几乎全是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的。再如公诉词,在列举犯罪事实情节和作案经过时,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至于判决书的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同样要靠叙述这一方式来表达。但这种叙述大多是概括叙述,很少用到具体叙述。像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的讲作法、摆成绩、说效果、论经验,大都是采用数字和概括列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加以表达;其次在写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经验介绍,以至于典型人、典型事的情况通报时,一般也是粗线条的情况叙述,而不像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上那样细腻,富于形象。所以应用文叙述的特点是以概括叙述为主,一般不使用具体叙述。要求概括准、线条粗,着重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具体、详尽。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如夹叙夹议,叙事论理,叙述说明等。

二、应用文书写作中的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划,把他(它)们的相貌、状态、特征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种表达方式不像叙述那样经常普遍地被应用文书写作所采用,但是,它也不是与应用文书写作完全无缘的。如一篇“通缉令”中的这样一段文字:“罪犯王XX,男,30岁,身高1.65米,眼角稍耷拉、脸色较白、稍有驼背,牙齿缝隙发黑,现王XX右手虎口有划破伤口(约l厘米)”,就是发挥了描写逼真、形似方面的功能。再如《姚XX危害公共安全》一案的公诉词,说到被告人姚XX驾车向密集人群猛冲造成死伤多达20余人时,就适当地运用了描写。“人被挑了起来”,“人被撞飞了”,“被撞得血肉横飞”,“到处血迹斑斑”,死者的衣服“散落一地”等,这精要的描写,使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在疯狂的汽车冲撞下的悲惨景象,好像听见被撞者恐怖的叫喊,伤者痛苦的呻吟。这种描写使人们对姚XX以极其残忍,极其危险的方式实施犯罪的丑恶本质,有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犯罪分子姚XX确属罪大恶极,必须依法严惩。但是,这种描写仅限于白描不用工笔细描,只要粗线条地描写人、环境和场面,把人、环境的基本情形大致描绘出来即可,它只是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唱“主角”时,在极其需要的情况下,才描写几笔。描写多用于新闻通讯、广告等,在公文写作中很少使用。

三、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议论

议论就是议事论理,就是作者对所述情况或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或者加以评论,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态度,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是正确的,或者驳斥别人的观点和主张,指出其是错误的。不过,应用文书的说理,是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上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评论。议论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应用文书的观点更加鲜明、深刻,并且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虽然多数的应用文书文种只是原则性地表述事理,不加以具体地论述。但是,在一篇具体的应用文书中它能起到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在一篇调查报告中,虽然叙述是它的主要表达方式,但是,叙述事实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最后引出的结论意见却是议论。其它如上行文中提到的需要解决问题的理由或者是存在问题的原因、平行文中提到的意见和要求、下行文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原因和意见等都是议论。除讲话稿外,应用文书中的议论方式,更多的是用以说明事理,并不是为了论证问题。在说明事理的手法上,往往又是直接加以议论,即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甚至有时只是一两句结论性的话,是直接说明的逻辑论证方法,如下面这段文字:“电信通讯设备,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通信工具,保护通信线路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它对保障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段议论不仅文字简短,也是采取直接阐述事理的手法。其次,概括性的文字议论是应用文书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反对腐化变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些议论均是概括性直陈事理的,未作具体的论证展开。议论在司法文书写作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意味着对于各种确凿的事实,要依照法律进行论断。如在写起诉书和判决书时,就要根据法律条文和犯罪事实论述清楚起诉或判决的理由,只有讲清楚这个道理,才能使人信服。而写不起诉决定书,则要论证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是并无犯罪事实,或者是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不予起诉的理由。

四、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说明

说明就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剖析事理(抽象事物),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特征、构造、成因、关系、功能,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明白的解说,目的是使人们了解事物的情况、性质、特征以及内在的规律。说明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书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命令(令)中的办法和措施,决定中的内容指示,报告、请示中的条款行文,通知、通报中的情况介绍等,都是说明的具体应用。又如调查报告中的部分情况,工作总结中的经验和缺点,也是说明涉足的场所。至于介绍信、证明信、协议书、意向书以及合同、广告、记录等,更是说明大显身手的地方。在司法文书中,说明也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如结案报告、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就要对原告人、受害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情况作说明,特别要用说明的方法介绍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出身、籍贯、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住址等情况。再如法律、法令的解释,也是说明。应用文书中的说明是纯客观的,不带一丝一毫的主观因素,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作引申附会,不加抑扬褒贬,客观事实是什么样子,只要将真实情况说明白,就算达到目的。例如:“坚决防止以庆祝为名大手大脚、胡花滥用、挥霍浪费”,“对以庆祝为名大吃大喝、乱发实物、请客送礼等挥霍浪费严重的单位,必须严肃查处”等就是这种情况。

一般地说,说明又往往和叙述、议论相辅相成,难以分开,在叙述时,常常需要对证据的说明;在对理由的阐述中,某些事理也需要说明。

五、应用文书写作中的抒情

抒情是表现和抒发作者感情的方式。抒情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但它也适用于应用写作。应用写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了使读者接受应用文的思想内容,就不能满足于客观的叙事、冷静的说理,往往要借助于感情的抒发。但应用写作的抒情一般是间接的,即在叙事和说明中包含感情色彩,而很少直抒胸臆。

应用文的抒情多数是出现于讲话稿和简报、通报的结尾。如郭沫若在1979年3月31日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的结尾部分:“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就是充满激情的抒情。也有一些精彩的法庭辩护词、公诉词,就在一定的严格规定下较好地运用了抒情这一方式,寓情于理,情从理出,表达了爱憎分明的感情。如电视连续剧《大法官》中,那位女律师在为杀死了禽兽般的丈夫的被告作减轻罪行的辩护时,在看似冷静客观的叙述中,抒发了自己对被告人的同情,表现了自己对导致这场悲剧的被杀者的憎恶,从而为这场辩护的成功赢得了先机。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应用文书的写作主要还是运用叙述、议论和说明这三种表达方式,很少运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工作报告、简报、通报、通讯等侧重记叙的形式;决定、讲话稿、判决书、毕业论文等侧重议论形式;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布告、通告等侧重说明;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和会议记要等要同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即

在说明目的、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再论证说理。但不论哪种文体,一般都要以说明作为应用文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以说明情况、事理和具体的措施、要求使人知晓,达到行文的基本目的。我们在应用文书的写作实践中,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要能熟练地掌握每一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在写作中把好尺度,灵活运用,从而写出高质量的、准确而又符合体式的应用文书来。

曹丽萍,高校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较:老猛

第四篇: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即古人所称的“笔法”,今人称之为表达手法、表现方法。人们写文章的表达方式通常有五种,即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由于受应用文书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的制约,应用文书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说明、叙述和议论。

本节介绍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和叙述。

一、说明

所谓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

(一)说明的作用

以说明的方式来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可以为叙述起好铺垫作用。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对某些基本情况的介绍,表彰、处分决定或通报对有关人员或单位的介绍等,常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条例、规定、制度、公约等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介绍信、证明信等专用书信以及启事、经济合同、广告等,也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说明方式来介绍背景,交代情况,可以为议论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征

1.应用文书的说明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2.应用文书常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

(三)应用文书常用的说明方法 1.比较说明

即是利用相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或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来突出说明被说明对象的方法。例如: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了一半。

用于比较说明的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且比较的标准要一致。否则,对客观事物的说明就会出现片面性乃至错误。2..举例说明

即是列举具体的例子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通常有典型举例和列举性举例两种。前者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更为具体、清楚;后者能使被说明事物的范围更清楚。

举例说明要求所选例子真实、具体,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明的目的。3..数字说明

即是用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例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4..分类说明

即是对事物或问题,按同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方面,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例如:

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可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实行较高的税率。5..定义说明

即是简要说明事物的概念或本质属性的方法,即讲明事物、事理“是什么”。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给“人”下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定义说明“是”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可以互换。6.引用说明

即是引用一些有关的论述、文件资料来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性状、特点、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除上述的说明方法外,应用写作还偶尔使用比喻说明、描写说明等。

二、议论

所谓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讲道理的方式。

(一)议论的作用

应用文书对人或事作出自己的评价、判断,阐明处理某些公务活动或社会事务的立场观点、政策原则、决策主张,都离不开议论。议论在应用文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二)应用文书议论的特征

1.以正面议论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如夹叙夹议。

(三)议论的构成

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1.论点,即是作者提出的观点、看法、主张、见解、态度,通常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论据,即是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论证,即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两种方式:一是立论,即用论据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方式;二是驳论,即用论据反驳对方观点或驳斥对方论据的方式。在论证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常综合运用,共同完成对论点的证明。

上述三要素中,论点是统帅、核心、灵魂,论据是基础,论证方式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论点提出“被证明的是什么”,论据回答“用什么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四)应用文书常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即是用事例或统计数据作论据,举例直接证明论点的议论方法。例如:

米糠和麸皮含有大量维生素。这个问题,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早就注意到了。曾经用米糠和麸皮治疗那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问题:经化学分析,米糠和麸皮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b和e。

用作论据的事实,既要典型,且量要适度。列举的事实过少显得单薄,过多又会淹没、冲淡论点。

2..对比法,即将性质相反或有差异的两种或几种事物作比较,做出论断,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方法可使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文章更有说服力。

例如: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党的建设的实践看,这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哪个地方、部门什么时候党内监督工作抓得比较紧,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就比较少,消极腐败现象也会受到抑制,出了问题一般也能得到及时解决。反之,监督工作薄弱,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权力被滥用而又得不到制止,往往就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3..引证法,即是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党和政府的文件、科学的定义、公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版。”因此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为解放全中国的浴血奋战,不能忘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不能忘记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

引用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随意增删、妄加修改。若是引用原文,语句、标点都要绝对正确。

4.因果法,即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并以此证明论点的方法。可由因及果,也可由果溯因。例如:

我们系统内的大多数老企业,多年来负担很重,有的厂福利性开支竟占年收入的20%;有些老厂,离退休人员工资占全厂年收入的30%以上,这些企业的亏损是体制造成的。有些企业没有市场意识,产品几年不变,质量低劣,大量库存积压,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从根本上说,这些企业的亏损也是体制造成的。因此我们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深化体制的改革。

这里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国企亏损的原因,从而证明了“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这一论点。

5.喻证法,即通过打比方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例如: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如“一朝分娩”。

6.归谬法,即将错误的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该观点错误的证明方法。例如:

阶级斗争不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因为如果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那么蒸汽机就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人类的发展史证明,并不是这样。

三、叙述

所谓叙述,是有次序地叙说、介绍人物的经历、言行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完整的叙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一)叙述的作用

叙述是应用文书的基本表达方式。它可以作为以叙说情况为主的情况报告、表彰或处分通报、市场调查报告等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交待背景、介绍文章涉及的人、单位或事件的基本概况、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以及相互关系,都离不开叙述;为议论提供事实依据,也要用到叙述。

(二)应用文书叙述的特征

1.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2.一般采用概括叙述,极少是具体、详细的叙述。

应用文书对叙述的要求是:概括准,粗线条。只注重对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细节的具体、内容的详尽。只叙述与表达主旨、说明问题有直接关联的部分,或者只是综合地、概括地叙述若干人或事的共同点。

3.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如夹叙夹议,叙事论理,叙述说明等。

(三)叙述的方法 1.顺叙

顺叙是根据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进行的叙述。2.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以顺叙的方式进行的叙述。3.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因为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线,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叙述的人称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书运用语言的要求和如何下苦功夫学习语言,能写出语言较准确恰当的文章。

教学重点:1.记叙的方式、常见的论证方法。2.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将思维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则是由表达目的所决定的使用

语言文字的手段。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

对于应用文章来说,叙述、说明、议论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工作报告、简报、通报、消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因此,本章将把重点放在前三种表达方式的介绍上,对后两种只作一般性介绍。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的特点在于其“过程性”。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情和事物的前应后果,陈述事件、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三,为议论和说明提供事实、依据。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这六个什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六要素。

3、人称

叙述的人称是指作者的立足点和身份。

(1)第一人称

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用“我”、“我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这是第一人称叙述。

它能给人以真切感。

(2)第三人称

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叫做第三人称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自由、灵便,意到笔随。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叙述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无第二人称叙述。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但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也可以将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但必须用过渡文字交代清楚。

4、类型

根据叙述的详略情况,可以将叙述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类。概括叙述又叫略述、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在应用文章写作中,作者常常是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结合起来使用的,好的应用文章在需使用叙述时都是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

5、方式

在众多方式中,最常用的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

(1)顺叙

按照客观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就叫顺叙。这种方法有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但如果不注意剪裁,平均用墨,会有“记流水账之嫌”。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实际是顺序的变形用法,即把结局或突出片断提到开头之前,其余的叙述依然是从头叙起,直至叙完,与开头衔接、呼应。倒叙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但运用时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曲折、复杂、时空跨度大的事件方可使用,同时应交代清楚倒叙部分的起讫点,注意过渡和照应。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但应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不能节外生枝;要保证主要事件的地位,切忌喧宾夺主;要注意主要事件与插叙部分的衔接,力戒断线或乱线。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它能破解悬念化直为曲,变平浅为神奇,使行文跌宕多姿,产生扣人心悬的魅力。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使用这种方式,要把几个平列事件的起讫点交代清楚,不要把头绪搞乱。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说明的特点在于其“解说性”。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说明要求文字简练,不需要多余的描写,也不需要掺杂带有主观色彩的抒情和进行推理判断式的议论,只需平实而简洁地说明事物、事理就行了。

(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使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解说事物和说明事理时,要注意全面地介绍事物、事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本质特征的介绍,不能只停留在事物、事理的表面现象的介绍上。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讲清楚

事物、事理都有其外或在内的层次顺序,我们应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方位,或按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地介绍清楚,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杂乱无章。

3、作用

(1)解释概念

文章中常常运用注释的方法,对概念作解释,通过注释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

(2)介绍人物

介绍人物包括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特征、经历、地位、相互联系,使人们对于这个人物的情况有了一个概括的基本了解,这在写广播稿或人物详介时常用。

(3)介绍事物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常用于产品说明书和广告等文体。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时常常用到。其作用是说明“背景”。

(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有说明、论据才可能为人们所理解,因而才能充分发挥证明论点的作用。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即通过对事物下定义进行说明。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使人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它要求语言具有科学性,能把握住事物、事理的本质特征。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定义说明,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但有时不免失之笼统,所以人们常用解释说明加以补充,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这样,在行文时就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产品说明书,广告等类文体就常采用这种方法。

(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举例说明有典型举例法等。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例如要介绍某个事件,就要注重介绍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若只介绍一种方法,那就应该侧重于方法步骤的具体介绍,而不应该去介绍它的历史、状况等等。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写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咨询报告,广告等文体常用这个说明方法。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说明方法在“报告”、“产品(商)说明书”中是极为常见的,这里不再作具体介绍。

第五篇:写作第三讲

第三讲写作聚材

·材料的含义·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生成 ·聚材的途径·材料的积累

一、材料的含义1 一)材料与聚材

1.材料:指写作主体用以形成、提炼和表现文章主旨的事实现象和观念情感。2.聚材:指写作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获得和积累写作材料。·写作聚材有两种基本形式:平时积累和临时采集。

·写作聚材的途径主要有四个:观察、体验、阅读和感受。感受是聚材的核心。

(二)资料 资料:一般是指经过不同程度的整理加工后的材料;主要指书面材料,一般用在实用写作中。

(三)素材与题材

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这两个概念。

1.素材:指写作主体从现实生活中采集到的、尚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原始材料。

2.题材:广义的题材指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或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如农村题材、教育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反腐倡廉题材、日常生活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某一具体的文艺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3.素材积累的意义

·素材是提炼题材的基础;素材是引发创作冲动的契机;素材是构思艺术形象的基本因素。

二、材料的分类

一)从聚材的角度看,常见的有: 1.事实性材料与观念性材料(性质)2.真实性材料与艺术性材料(虚实)3.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获得途径)

(二)从用材的角度看,常见的有: ·中心材料与背景材料 ·典型材料与一般材料 ·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三、材料的生成

在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客体经过主体的认识和感受,转化为主体可用的写作材料。材料的生成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以心观物 ·感觉具体 ·有所发现 ·价值判断

(一)以心观物

1.描述:在与写作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在客体的触发下,通过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积极地展开联想、想象、思维和情感活动,以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到认识和独特感受,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2.作用:“以心观物”是主体生成写作材料的基本手段。

3.注意事项 情感贯注 展开想象 理解移情 移情 1.描述

立普斯:移情作用所指的不是一种身体的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中去。费肖尔: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艺术家或诗人则把我们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2.移情的原因

·客体的特征与主体的性格、情感、趣味、追求等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近之处;

·客体本身与主体过去的生活、情感、追求等有紧密的联系,或者是它们的一部分,或者是它们的见证物,或者与它们的见证物相近或相似。

(二)感觉具体

写作客体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具体而生动的,要想在文本中把它们传神地表现出来,主体对它们的感知必须是具体而生动的。“五官生五觉,五觉出文章。”在很多时候,感觉粗糙是材料生成的一大硬伤,文学创作尤其如此。

(三)有所发现

写作强调独创性,有所发现则是实现独创的重要基础。

“发现”就是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悟人之所未悟。“独特”是“发现”的核心要求。

(四)价值判断

世间万象皆可入诗入文,关键看你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写作价值。“写作价值”包括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写作的误区之一就是片面强调题材的重大和主旨的深刻,把很多可写的日常生活题材挡在了视线之外。

初学者可以适当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多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取舍的,这往往有莫大的好处。

四、聚材的途径之一:观察

观察是主体认识和感受客体的基础,是其它聚材途径与手段的基础。

(一)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自觉的感知活动。[理解] ·观察离不开主体的有意注意。·观察需要主体积极开放五官。·深入的观察离不开积极的思维。·观察的结果要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观察的类型与方法

1.人物观察、环境观察与场面观察(1)人物观察(2)环境观察(3)场面观察

2.科学观察、实用观察与审美观察(1)科学观察(2)实用观察(3)审美观察

(三)写作观察与审美观察

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观察,首先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的观察,其次才是审美观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视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四)观察的基本要求

1.选好角度:空间,时间,认识 2.掌握思路

·环境:面→点→面 ·人物:表→里→表

·事物的特征:此→彼→此

·事物的发展:现在→过去→将来 3.开放五官 4.抓住特征 5.身心投人

6.全面、细致、深入。

五、聚材的途径之二:体验

观察是主体从自己的外部去认识客体,体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部去认识客体。观察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观察的延续和深入,是主体走进客体的必经途径。

(一)体验的含义

体验是主体通过自身的亲历亲为来获得对客体的真切认知的感知活动。[理解] ·体验强调的是主体亲自去做。·体验带有生理和心理实践的意味。

(二)体验的分类 1.直接体验

直接体验是指主体身体力行的体验。

直接体验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和记忆、联想心理机能等来实现的。2.间接体验

间接体验,心理学上称为“替代体验”,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验。

间接体验主要是通过主体的虚拟性想象来实现的,主要用于体验人物。间接体验也可以用来体验其它事物,如动物、植物。直接体验是间接体验的基础。

(三)体验的特点 1.真历与假想的统一 2.内省与外察的统一 3.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四)体验的意义

1.沟通主体与对象,是主体走进对象的必经途径。2.在主体把握人的内在丰富性方面无可替代。3.是主体写好人物与环境的基本保证。

(五)体验的要求 物与环境的基本保证。1.真切 2.细腻 3.广泛 4.深刻

六、聚材的途径之三:感受

主体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聚材的核心。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由客体所引发的主体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在客体的刺激下所进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理解] ·感受不同于观察中的感知。·感受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感受与感知的区别

感知是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它是感觉器官对所受到的刺激的本能反应;感受是人的心理功能,它是由感知所触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通过感知,主体所获得的是客体的外在特征;通过感受,主体所获得的是对客体的心理反应,如主观评价、特定情感、情感变化等,它们已经超越了客体本身,进入了主体的内心世界,是客体的“心灵化”。

例:感受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

1.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2.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3.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4.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二)感受的内容

1.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把握

2.主体在情感作用下所产生的关于客体的幻觉 3.主体在客体作用下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4.主体在客体作用下所产生的独特的内心活动 5.主体在外在事物作用下的情感体验 感受的类型

1.感知型感受和感想型感受

在具体的感受中,主体既可以侧重于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也可以偏重于自己的主观情感。前者是感知型感受,后者是感想型感受。2.投射型感受和感应型感受

感受是一个心物交流的过程,或移情于物,物我一体;或情因物起,物以情观。前者是投射型感受,后者是感应型感受。3.日常感受和审美感受

面对客体时,主体既可以“置身局内”、“生息相关”,又可以“超然物外”、“不计利害”。主体的态度不同,获得的感受也不一样。前者是日常感受,它是从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出发的感受;后者是审美感受,它并不掺杂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

(四)感受的要求 1.敏锐 2.独特 3.丰富 4.深刻 5.强烈

(五)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 1.实现生活的心灵化 2.积累鲜活的写作材料 3.引发主体的写作冲动 4.贯穿主体写作的全过程 5.形成主体的不可代替的个性

(六)影响感受的因素

1.主体的思想、倾向和感情 2.主体的知识和阅历 3.主体的兴趣和修养

4.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认识 5.主体的先天禀赋

七、聚材的途径之四:阅读 参见教材。

注意:阅读也离不开主体的观察、体验和感受活动。

八、聚材途径的综合实例 醉汉(非马)

九、材料的积累

(一)积累的内容

主体积累的写作材料,大致包括“客观材料”和“主观材料”两个方面。

“客观材料”是在主体之外客观存在着的材料,包括现实生活材料和书面材料。前者通过观察来获得,后者通过阅读来获得。

“主观材料”是由主体的心灵所生发的材料,它是主体对客观材料刺激的内在反应。主观材料通过体验或感受来获得。

要从写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注意所积累材料的内部构成,使之趋于合理。

(二)积累的方法 心记与笔记

“心记”是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不可缺少,因为只有那些能从主体的记忆层面上浮现出来的材料,才能真正被主体所用。

“笔记”是“心记”的补充,其优点是持久、准确,可以弥补“心记”的局限。2.笔记的要求

持之以恒,全面准确 3.笔记的方式

·摘录、索引、提纲、摘要、批注、札记、感言、观察笔记等(1)摘录

摘录是直接抄录文献资料的原文,如论述、论点、典型的材料、难得的数据等。

摘录文字的内容要完整准确,符合原意,不能断章取义。为了便于核对,摘录时还要写清材料的来源。为了便于分类和整理,还可以制作标题、注明类别等。

摘录一般用卡片或活页纸,每张卡片或活页纸上只记录一则材料,以便于资料的调配使用。(2)索引

索引指材料的来源,一般包括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号、期数、页码等。

摘录时注明的材料来源,其实就是索引。

如果手头有书,或资料暂时还用不着,或时间仓促等,可以只记录材料来源,以节约时间。(3)提纲

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个部分和每个层次的分观点以及说明观点的主要材料,可以把它们依次排列出来,写一个能反映读物基本结构的提纲;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内容的提纲,如作品的情节提纲、人物提纲等。对于重要的书籍或论文,写提纲是经常采用的笔记方法。(4)摘要

摘要是在通晓原文的基础上,抓住原文的重点,删枝除叶后所写出的一段完整的话。注意:要需要准确无误地概括文献的内容,抓住关键要点,不要加进自己的看法。(5)批注

批注是在文献资料上作记号或批语。

对重要的著作进行反复、深入、具体的研读时,可以采用批注。

批注只适用于自己的书籍,且资料的使用不太方便,有时还需要对批注进行整理。(6)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是将文献的有关内容与自己心得体会集合在一起来写的一种笔记形式。

写札记的目的多种多样,有时是探讨、商榷、争论,有时是引申发挥,有时是解惑、释疑、批谬、辩理,有时是仲裁、评判。

写札记,必须把文献的内容、要点吃透,然后融进自己的学识、经验、体会,或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7)感言

采用比较灵活的方法,记述自己在材料搜集过程中的所感所惑,就是感言。

感言的写法很自由,或赞同,或商榷,或批评,或补充,或引申,或质疑;或记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记自己遇到的疑惑、难点、问题;或三言两语,或敷衍成篇。

感言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系统的感言,可能加工成为一篇论文。8)观察笔记 我以观察为主,白天所见、所闻、所注意的一切,晚上一一记录下来,什么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都使我惊讶。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我们在开始写作(还没有发表你的处女作,你还没有发生材料恐慌以前)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茅盾论创作·创作的准备》

(三)让材料易于激活 以感受为中心积累材料。注意保持“写作期待”,经常使用材料。经常整理笔记、阅读材料,唤醒情感。

下载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讲 应用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各种写作应用文书格式

    1.感谢信 〔概念解说〕 感谢信是为表示感谢而写的一种专用书信。受信者和写信者均可是个人或单位。感谢 信可以直接寄送给对方单位或个人,也可公开张贴或送报社、电台。 〔格......

    现代应用文书写作

    现代应用文书写作 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市场调查报告, 总结, 批转性通知, 简报, 启事,“ 会议纪要, 社会实践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简答题 1、 2、 3、 改错......

    初中语文写作第三讲选材

    初中语文写作第三讲——选材 大家首先请看《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的片段描写: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的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断气......

    写作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还有表达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表现手法是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

    写作表达方式(推荐阅读)

    写作表达方式 文/扣子 《通论》中表达方式有六种:叙述、抒情、描写、对话、议论、说明。一、叙述:共有五个方面。 概述、人称、叙述方式、叙述的进行、叙述几点要求。 概述部......

    第十五章 物业管理应用文书

    第十五章物业管理应用文书 第一节应用文书的基础知识 1、如何正确书写货编制物业管理应用文书? 答:书写或编制物业管理应用文书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正确使用汉字; (2)准确......

    第十五章 物业管理应用文书

    物业管理应用文书精选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是物业管理公司表述工作事务所用的书面文书。 A.行政公文B.事务文书 C.制度文书D.礼仪文书 2.物业管理应用文书的类型有行政公......

    第十二章广告常用文书写作

    第十二章广告常用文书写作 第一节 广告论文写作 一.广告论文的概念与特点 广告论文是广告研究人员在开展学术研究过程中,为了总结广告实战经验教训和广告发展规律,以便更好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