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文化服务业规划总体思路
市文化服务业规划总体思路
市文化服务业规划总体思路 文化服务业规划提纲
一、发展现状
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内设三个科,即文化科、体育科、行政科。下属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博物馆、体校、体育场、影剧院。体育场与影剧院已改制,局内编制7人,三名领导、三名科长、一名工勤人员。文化馆25人、市场办5人、图书馆11人、博物馆8人业余体育党校8人、新华书店8人。、乡镇文化建设情况:我市现有2个街道、7个乡镇,25个社区、66个行政村、452个村民小组。全市总面积为2207、7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8、8万,其
中,朝鲜族人口12、5万。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5%。
乡镇文化站现实有人数为7名,其中专职2人,兼职5人;45岁以下的4人,大专学历以上的2人;七个乡镇都单独设置文化体育站,有办公室的3个文体站,我市是中国朝鲜族最聚集的地方,朝鲜族人口占66%,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了加强民族文化工作,我们每年组织召开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文化建设工作基本设想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市民族文化工作,经过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初步确立了集宣传、文化、科技、妇联、共青团、广电、体育、财政等为一体的“大文化”工作思路。几年来我们努力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和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大力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
动为内容和方式的“四有”建设,结合基层民族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注意发展乡镇文化,有组织的和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先后涌现了富裕民俗节、开山屯民俗舞节、东盛涌老人节、朝阳村文化室等文化建设典型,使乡镇民族文化工作机制,得到逐步完善,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目标的实现,力争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乡镇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乡镇文化建设是乡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载体,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做好乡镇文化工作,加强乡镇大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乡镇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乡镇文化工作,紧紧围绕乡镇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一是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把民族文化工作作为政府行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政策上优惠,逐步增加投入,并每年都要研究一致两次乡镇文化工作,为乡镇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多办实事。各乡镇党政领导把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首要任务,提到重要位置。在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通过开展科技承包、举办村干部学习班、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收能力,二是注意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主导作用。各乡镇根据《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文体局“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注意发挥乡镇文体站的农村文化网络枢纽作用,把乡镇政府所属的文化体育设施统一归口乡镇文体站管理使用,并争取安排专职人员担任文体
站长工作,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各乡镇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期间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争取每年搞一至二次大型活动,经常开展小型活动努力实现“32132”目标,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加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通过大文化中心辐射,带动和活跃村、屯、家庭文化生活,适应农民的“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村级文化室建设,使之成为联接大文化中心和小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城区内的文化设施有3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座、容纳3人的体育场一座,影剧院一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兴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已成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参加人数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文化建设,提升活
动质量和管理水平,贯彻好吉林省“文化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我市《关于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活跃群众生活,密切邻里关系,增强社区活力,满足社区居民崇尚文明、健康向上、增长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健康向上、邻里团结、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城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市在城乡25个社区中建立文体专职人员。以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向深入民展。
二、总体布局与发展思路
根据延龙图一体化的龙井城市定位,为加快龙井经济建设步伐,将龙井市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新兴花园城市。我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总体构想,为做好实施此项战略的前期准备,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目规划。建设朝鲜族民俗风情区、朝鲜族民俗文
化现代商业区、民俗文化表演区、“三山”文化体育休闲观光区等“六大功能区”的战略布局;民俗文化吸引力体系得到根本性优化;全市民俗文化服务设施数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改善;民俗文化效益明显提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朝鲜族民俗风情区:位于东盛涌镇和延吉交界,该区人口发展规划为万人,建设用地面积1213公顷,总投资亿元。该区以海兰江为界,以田园生态式为基本风格,突出朝鲜族饮食、居住以及生产生活的文化特色,主要规划设计四大功能区、30个景点。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包括朝鲜族迁入史馆、抗战史馆,主要体现朝鲜族百年的迁移历史、开发边疆的历史、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国家领导人对朝鲜族的关怀等等11个景区。将现有政府大院市五大班子及25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在日本间岛领事馆旧址建设抗战史馆及民俗文化博物馆。
2、朝鲜族生态旅游农业区
包括传统农耕体验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民族食品加工展示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区。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农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区本景区规划与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整体的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景观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
3、朝鲜族民俗文化现代商业区 包括民俗文化商品交易市场、民俗饮食一条街。现代商业区主要是展示朝鲜族传统商品、旅游纪念品、朝鲜族传统饮食、服饰等,通过建立农、工、商以及食、住、行、文、教、娱等能够充分体现朝鲜族现代生活文化长廊向大家展示民俗的现代一面。
4、民俗文化表演区
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充分展示中
国朝鲜族独特的民俗舞和民俗体育节目。充分利用民间和协会、团体的作用,定期、定时地到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表演具有龙井特色、民族特色、民俗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民俗舞蹈和民俗体育节目。表演以“龙鼓舞”、“顶水舞”、“背架舞”为主题的其它民俗舞,表演以摔跤、秋千为主题的其它民俗体育和民族游戏。
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建设,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要求来建设。它必须承接大型文艺演出、大型集会、集体舞、健身舞、民俗体育表演等大、中、小型活动。音响、灯光、民俗体育等设施齐全。
5、东盛涌民俗区:
主要建设龙山朝鲜族民俗村、海兰江风情区,展示辽金时代古墓群、黎明农民大学遗址。龙山朝鲜族民俗村建设成为集民俗风光、避暑、休闲、度假、餐饮于一体的高质量、高品位、生态型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美丽的海兰江由东至西
贯穿龙山村,东盛涌镇的12个自然屯,为整个区域增添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为保持区内流域的一定水量,可以采取在海兰江里设立橡胶水坝的方法来控制和调整,充分利用海兰江,开发水上项目,建设海兰江风情区。辽金时代古墓群,通过继续对勇成村境内的古墓群进行挖掘保护,重点展示古墓群遗址、出土铜镜、瓷瓶等古代文物。
6、“三山”文化体育休闲观光区:该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以帽儿山、马蹄山、琵岩山“三山”连带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自然条件为基础,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区和生态观光走廊,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味。琵岩山主要开发建设体育中心、动植物园、高尔夫球场、龙珠寺、高山极限运动二万平方米人工草苹等十二个功能分区;马蹄山主要建设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帽儿山主要建设旅游观光道、民俗旅游度假风景区以及停车场等配套
服务设施。在连接“三山”的万亩果园修建休闲观光走廓和观光驿站。从长远来看,朝鲜族民俗文化就是龙井市的主题文化。进一步打造龙井朝鲜族民俗文化品牌,并以此作为城市精神、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形象塑造等城市文化环节主导的规范,以朝鲜族民俗文化统领城市发展的主题风格。
2、增强全民民俗文化思想建设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机构发展,推动经典诵读、历史人物事迹、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族民族文化。努力培育崇善尚德的文明风气,使全体市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龙井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注意吸收借鉴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一切文明成果。
3、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创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还处于弱势状态,需要政策扶持。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软环境建设,支持新的文化企业发展,尽快提高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要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坚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的原则,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促进创意设计、广告宣传,开展各类设计展览活动;形成网络媒体及传播、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休闲健身、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壮大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书画艺术、民间艺术等艺术类产业;推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产业发展,形成我市规模式的文化产业链条。
搞好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首先,应以项目建设为主导,使规划、设计、建设与发展相配套。还要组织精兵强将,包装和推介一批具有战略性的
新建文化大项目,塑造一批文化产业典型企业,并纳入招商引资的项目规划。要联合民间资本创建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强基础工作
①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机制。建立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研究所,主要负责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民俗文化的发掘工作、材料的整理工作、新内容的创作工作、承办龙井民俗文艺刊物的出版工作,定期出版龙井作品集。
②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创建艺术文化产业基地、出版发行产业基地、社会培训产业基地、民间工艺产业基地等。③开放扩大旅游业和传统节庆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持续打造梨花节、苹果梨节、农乐节、黄牛节、松茸节、朝鲜族民俗风情饮食文化节等活动,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旅游服务标准,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和带有特色的纪念品。精心策划和举办重大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要做到旅游者充分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的具有独特民俗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服务格局。
④加强文艺创作和地方历史研究。加大以龙井朝鲜族特色文化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力度。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电视剧、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歌曲等文艺形式创作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要结合龙井实际,设计规划具有我市特点、内容和形式的活动载体。要加强对文化名人名企的挖掘、扶持和培育工作,命名一批以龙井朝鲜族特色文化有关的人物和文化企业,尽快为他们命名、立碑、写传。要编辑出版一批介绍龙井朝鲜族特色历史和文化、民间传说、研究专著等文化系列丛书。
⑤切实抓好文博事业。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功能。抓紧抓好遗迹地、遗物、遗产、文物的发掘工作,继续抓好现存文物的保管和利用工作
5、搞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加强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在城市保护的文化遗产以外,搜寻建筑文化遗产,根据条件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或作为历史建筑,列入直接保护范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按照“谁使用、谁修缮、谁保养”的原则,对我市原日本间岛领事馆遗址、渤海古墓群、尹东柱故居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复原。要深入挖掘龙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注意对龙井周边古遗迹的挖掘,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制定我市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规划,使之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产业。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对象帽舞、农乐舞、朝鲜族传统民俗婚礼、洞箫、枷叶琴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原始的朝鲜族生活民居、民间传说、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口授民歌、民谣、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重点任务及重点建设项目 应坚持有层次、有步骤、逐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建设民俗博物馆、图书馆;二是加快推进“体育休闲娱乐园”建设,逐步完成新区建设,形成较为集中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篇:“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针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坚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2分]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C.综合治理,预防为辅 D.治理为主,预防为辅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2.加快试点和实施“康居工程”,降低()家庭购置初步改善性质普通商品房成本。[2分]A.低收入 B.高收入 C.中等收入 D.贫困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C
3.党的十八大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需要出发,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分]A.持续发展 B.长久发展 C.复兴
D.永续发展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D
4.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支持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建立覆盖资源开采、消耗、污染排放及资源性产品进出口等环节的绿色税收体系。[2分]A.资金 B.财政 C.税收 D.资源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B
5.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2分]A.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
B.从政策制定向过程参与 C.从单一职能向多元化职能 D.从家长式监管向开放式共创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6.依据(),基于我们的前期研究,前瞻性地提出203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目标和发展趋势。[2分]A.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国际关系
C.党中央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任务 D.我国现有的国情和发展状况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A
7.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增强()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2分]A.研究人员
B.一线职工 C.企业家 D.人民大众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C
8.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我国要增强()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2分]A.政治教育 B.文化软实力 C.军事实力 D.经济实力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9.防灾主要是指从源头上加强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掌握自然灾害发生信息,提高自然灾害的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2分]A.积极防御 B.监测预警 C.应急反应 D.防灾抗灾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10.“十三五”时期,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需求,逐步形成以()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对形成利益结构和社会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十分关键。[2分]A.现代化工农业 B.绿色产业 C.服务业
D.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11.如何在扩大()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议题。[2分]A.出口 B.消费 C.投资 D.内需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C
12.实施()的房地产区间目标调控,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改进房地产行政调控,完善房地产调控绩效问责制度。[2分]A.标准化 B.一致化 C.统一化 D.差别化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13.我们已经迈入()阶段。[2分]A.经济平稳发展 B.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C.“中国与世界的十年” D.“中国的十年”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D
14.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2分]A.基础性 B.主导性 C.关键性 D.结构性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15.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的局面明显改善。[2分]A.减少逆差 B.减少顺差 C.扩大顺差 D.扩大逆差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D
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现代化,这为防灾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创造了机会。[2分]A.国家治理意识 B.国家治理体系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国家治理能力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17.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精准扶持。[2分]A.平等 B.分类 C.集中 D.分散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18.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2分]A.教育设施建设 B.可持续的发展 C.基础能力建设 D.职业能力竞争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C
19.以下中国有规律性的发展阶段不包括()。[2分]A.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B.中国社会变迁阶段 C.中国生态环境演变 D.中国制度演变阶段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D
20.减灾重点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的(),同时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2分]A.不确定性 B.破坏性 C.伴生性 D.脆弱性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D
21.“十三五”时期不含巨灾的因灾损失率要控制在1%以内,不含巨灾的因灾死亡率要控制在()人/百万人以内,农作物因灾损失面积有所下降。[2分]A.2 B.5 C.1 D.10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A
22.在过去的10年里,按照汇率法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大经济体。[2分]A.三 B.四 C.二 D.一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3.中国社会变迁共有()个阶段。[2分]A.四 B.三 C.五 D.二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24.针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特别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的总方针。[2分]A.稳中求进 B.坚持发展 C.五大发展 D.四个全面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A
25.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2分]A.长期性 B.短期集中制 C.劳动预备制 D.阶段性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C
26.把()作为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全球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基地。[2分]A.战略性新兴产业 B.现代服务业 C.绿色产业
D.现代化工农业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27.我国应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将防灾减灾纳入()、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2分]A.工业规划
B.国家规划 C.国防规划 D.经济规划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B
28.优化投资结构,在确保()的前提下,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投资,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2分]A.绿色产业投资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需求 B.现代服务业投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C.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民生投资需求
D.现代服务业投资需求、公共事业投资需求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9.我国应以“共同责任,更大贡献”为指导方针,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勇于承担国际碳减排责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2分]A.未来发展规划 B.国际政治格局 C.国内社会稳定 D.经济发展阶段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D
30.我国也是世界上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十二五”期间占世界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达到70.8%,即便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衡量,我国排放水平也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2013年首次超过()。[2分]A.欧盟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3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状有()。[2分]A.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B.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C.消费需求拉动能力逐步增长
D.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基础不断巩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升级与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踏上科学发展轨道。
我的回答:ABC 正确答案:ABCD
32.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增长。[2分]A.合理 B.有序 C.快速 D.持续
我的回答:ABD 正确答案:ABD
33.针对以上目标,就要求立足于每个人的全面健康,以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核心目标,以健康社会文化为纽带,()。[2分]A.开展健康风险管理 B.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C.发展健康服务业 D.完善健康保障体系
我的回答:ABCD 正确答案:ABCD
34.在考虑“十三五”时期的主题时需要把握两个方面()。[2分]A.历史的继承性 B.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我的回答:AB 正确答案:AB
35.中部地区崛起()。[2分]A.完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B.形成重要大数据整合战略支撑区
C.推动城镇化与产业支撑、人口集聚有机结合 D.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我的回答:ABCD 正确答案:CD
36.中部地区战略的内容:()。[2分]A.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B.着力保护好生态资源
C.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 D.加快构建经济带
我的回答:ABCD 正确答案:ACD
3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分]A.环境污染 B.资源消耗 C.生态效益 D.环境损害
我的回答:ABC 正确答案:BD
38.“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2分]A.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B.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C.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治基础 D.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的回答:ABCD 正确答案:ABCD
39.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分]A.文明家庭 B.文明单位 C.文明校园 D.文明社会
我的回答:BC 正确答案:ABC 40.在()基础上,国家应加大财政性的教育投资,同时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这样不仅能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也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家庭负担、提高居民消费率,对短期和长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A.鼓励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教育活动 B.优化教育投资基础
C.重新规划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D.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
我的回答:AB 正确答案:BD
三.判断题(共20题,共20分)4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42.根据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经济总量将大大超过美国。[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A
43.203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目标和发展趋势时根据“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的。[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44.对用于社会保障发展的财政资金,通过优化部门分配机制和预算科目设置方式,提高其城乡间配置均衡水平。[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45.推进能源资源的绿色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以上,天然气比重达到10%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0%以内,发展清洁技术。[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共同富裕”是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国际四个维度对未来中国发展图景全方位、多角度的展望。[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47.此外,同步推进与社会保障发展密切相关的配套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城乡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和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运营机制改革等。[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48.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49.“十二五”时期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50.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国道路的本质,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发展主题,是最大的发展任务但并不是最核心的发展目标。[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51.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力争实现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领取标准统一,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登记制度。[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52.优化创新组织体系,要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53.总体来说,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初步实现向“新常态”过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呈现出“新现象”和“新趋势”。[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54.201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岁,比2010年提高了1.4岁。[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55.到203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和核心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56.“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进入下降减少转折期。[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5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58.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要求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经济实惠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59.构建基于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循环经济体系,建立“投入—产出”型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60.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经济发展更加朝着绿色、低碳、循环、环保方面发展,资源节约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B
============ 此处为本试卷底部标志 ============(共60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1.分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科教结合的()培养新模式,并扩大()比例,促进教学与实践融合。[2分]A.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
B.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C.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 D.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2.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去行政化改革,逐步取消高校、科研机构行政级别,构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结构。[2分]A.国家治理 B.专项治理 C.法人治理 D.企业治理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转变的关键时期。[2分]A.经济驱动 B.创新驱动 C.发展驱动 D.人才驱动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4.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需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其中“指挥棒”指的是()。[2分]A.经费 B.福利 C.评价 D.发展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5.截至2010年,中央级的公益类院所横向科技收入达到()亿元,约为2004年分类改革初期的23倍。[2分]A.18.77 B.19.15 C.20.23 D.27.71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6.中小微企业具有独特的创新优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技术路线多样、商业模式多变的重要力量。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不符合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支持()。[2分]A.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B.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
C.以政策需求为导向,构建一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D.积极引导和支持地方结合各自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7.下列关于我国科技研究的发展论述不正确的是()。[2分]A.改革开放前,我国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公共的研究机构主体较单一
B.改革开放前,国家及研究机构主要专注于基础研究
C.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实验室,从事科技研究 D.改革开放后,企业逐渐成为研发投入主体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8.我国科技评价体制和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少将()纳入评价体系。[2分]A.项目数量
B.发表论文数量 C.科研成果转化率 D.中试次数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9.强化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应该提高科技人员(),促进科研经费公平使用和分配。为科技人才发挥创新、创造积极性提供物质保障。[2分]A.创新收益 B.福利待遇
C.工资收入等基本待遇 D.奖金补贴额度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10.在德国等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的主体是()。[2分]A.政府部门 B.学术机构 C.国际组织 D.科研院校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11.()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毋庸置疑,成为克服人口、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最有效途径。[2分]A.教育 B.生产力 C.科技 D.创新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
12.科技成果中的()主要是以纯基础性或理论性学术论文所体现的重大科学发现,这类成果不太可能转化成实体产品。[2分]A.科学成果 B.技术成果 C.理论成果 D.应用成果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13.()的本质就是用于催生新知识和价值产生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让拥有知识的人通过创新来创造价值。[2分]A.激励机制 B.倒逼机制 C.追责机制 D.轮岗机制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14.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用()控制市场和资源,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新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2分]A.技术 B.科技成果 C.资本
D.创新能力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15.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分]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16.下列属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是()。[2分]A.教师资格 B.律师资格 C.驾驶证
D.全国计算机等级资格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
17.为了在未来几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科技创新领先地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制订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技术创新计划,德国政府推出了(),力争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生产国和主导市场。[2分]A.《重振制造业框架》 B.《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C.《高技术战略2020》 D.《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18.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2分]A.科技创新 B.发现生产力 C.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思想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19.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持续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很大差距,美国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研发经费的比重约为()。[2分]A.10%~15% B.15%~20% C.20%~25% D.25%~30%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20.放宽科技人才移民和来华工作限制,完善()制度,吸引国外优秀人才。[2分]A.科技移民
B.商业移民 C.投资移民 D.技术移民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
21.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促进()深度融合[2分]A.文化与资本
B.科技与金融 C.政府与市场 D.科技与人文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22.在当代,科技创新主体是创新型人才,而()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2分]A.科研院所及高校 B.基础研究 C.创业孵化器 D.军队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23.下列关于市场与技术创新的论述不正确的是()。[2分]A.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 B.不断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C.大幅提高中小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 D.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24.在经济的衰退期,重要的创新活动衰竭,周期的主导产品(),成本竞争取代技术创新而成为周期衰退阶段的主要特征。[2分]A.供求平衡 B.供求失衡 C.供大于求 D.供不应求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25.企业在种子期的主要任务是()。[2分]A.寻求发展资金 B.网络科技人才 C.大力生产
D.科技创新产品研发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
26.当前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产品竞争转向了(),整合能力十分重要。[2分]A.系统化竞争
B.综合实力竞争 C.产业链竞争 D.销售策略竞争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
27.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分]A.中青年 B.中年 C.青年
D.老年资深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28.基础投入强度可以反映出知识创造和原始性创新活动所占比重。基础投入强度是指()。[2分]A.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总额的比重 B.基础研究经费占当年国家全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基础研究经费占财政预算的比重 D.基础研究经费占国民消费额的比重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29.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依靠科技的力量,从过去主要依靠低成本和()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来支撑的发展模式。[2分]A.劳动力 B.资源消耗 C.资本积累 D.人才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30.在追求科技创新的21世纪,科技创新的主体是()。[2分]A.国家机器 B.科研院所及高校 C.大学生
D.创新型人才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31.我们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银行(如美国硅谷银行)的经验,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银行。在组建科技银行时,可采取的方式有()。[2分]A.由商业银行牵头,其他投资者参与组建股份制科技银行 B.商业银行的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转型 C.鼓励民营资本设立专业化科技银行
D.完全由国家参与,杜绝社会资本的进入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BC
32.另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和理解具有()的作用。[2分]A.发挥自身专长
B.成就事业的追求渴望 C.加强创新意识 D.实现自我价值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BD
33.()没有诞生近代物理学后来逐渐形成包括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内的近代科学体系实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飞跃为技术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BC
34.政府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举措有哪些?()[2分]A.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B.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C.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
D.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BD
35.如何加快建设一流的科研机构?()[2分]A.夯实自主创新的研发基础 B.以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C.跟上国际科研的最前沿 D.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BCD
36.改革后我国已经形成()等组成的多元化科研格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地位不断加强。[2分]A.科研院所 B.高校 C.企业
D.中介机构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BCD
37.全面深化改革“四个坚持”包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2分]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D.坚持以人为本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CD
38.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科技成果必须完成从()的三级跳。[2分]A.科学研究 B.成果转化 C.实验开发 D.推广应用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CD
39.一个完整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产业革命周期通常总是由不同的阶段所构成,包括()。[2分]A.繁荣期 B.生长期 C.高潮期 D.衰退期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D
40.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关系()的现代化。[2分]A.国家治理体系 B.国家市场规模 C.国家政治体制 D.国家治理能力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D
三.判断题(共20题,共20分)41.基础研究指的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以及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开展的理论性研究,它不以特定的应用为目的。[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42.近年来,虽然间接融资在我国科技企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直接融资。[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4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44.因为商业模式创新的背后是技术支持和应用,为此,我国应加快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45.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全面创新中起引领作用。[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46.利益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第一要素,只有将创新活动与收益所得捆绑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科技者的主动性。[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47.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是全球技术创新的历史契机。[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48.重庆市新政规定,科研项目人力资源费比重提升至政府资助经费总额的30%。[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49.开放创新在宏观层面可以理解为“走出去”和“引进来”。[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50.基础研究具有突变性,可以在短期产生经济效益。[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51.科技成果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52.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通过法治手段确保科技人才工资不低于同类职务一般水平。[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53.理论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54.近年来,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等工作的引导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处于较高水平。[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
55.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需要的融资模式是动态演进的,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所以科技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56.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吸引海外优秀科技人才。[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57.中小科技企业对保险的需求不仅局限于融资方面,在人员、设备、产品和无形资产上也需要保险保障。[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58.我国对引进人才要充分信任并放手使用。[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59.马克思认为:“只要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内靠牺牲旧有的手工业或工场和手工业来扩展,它就一定取得成功”。[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60.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分]A.正确 B.错误
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
============ 此处为本试卷底部标志 ============(共60题,共100分)
第三篇: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总体思
路
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建设重点。为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国家《关于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及省工信委“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信息化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政务取得了长
足发展,电子政务稳步展开,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
1、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框架体系”建立,即全市各级机关办公业务网互联互通,并与66个市直部门和4个县区实现网络连接;市政务专网由横向和纵向主干网络组成,横向联通全市各政务机关和部门内部网,纵向连接国家、省级和各县区政务专网,成为全市覆盖范围最广泛的政务系统专用互联网络;市政府门户网站是市政府设在互联网上的正式站点,成为市政府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门户;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逐步形成,目前建有纵向业务系统28个,横向业务系统6个,并运行有国家政务外网业务系统12项。建立专业数据库28个,其中人口信息库、法规数据库、信用基础信息库,以及政务机关和部门重要业务数据资源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网络和网站建设快速发展,全市投入近
亿元,80%的市直部门、所有县区政府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和互联网信息网站。建立公共信息平台,财政投资近3000多万元,正在搭建网上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等应用系统的支撑平台及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平台。
2、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市民能力得到了提高,依托市政府门户网,73个市政府部门和4个县区开展了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提供网上表格下载等便民业务,方便了企业办事。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依托政务专网开展贯穿各级、各部门的多种业务应用,建立了办公及业务应用系统80余个,政务机关的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建议和提案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计算机处理和网络化办理;公文、信息、机要和明传电报在各级、各部门间实现网上安全传输;建立水利、防洪抗旱、人防、林业防火治安、交通等应急指挥系统8个;在线访谈、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逐步开展并
取得成效。“金安”工程稳步推进,财政、税务、工商数据比对工程实现了部门企业基础数据的交换共享,为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借鉴;网上行政审批工程初步实现“一站式”审批管理,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为行政审批业务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资金网上结算工程实现了全市行政事业结算单位的远程报账和财务信息查询;“五险合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工程已经逐步建立。
3、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组织领导得到加强,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为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的指导、收集和编报,负责全市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和指导,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法规制度基本建立,制定了《市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做
好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政策规章,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政务信息能力普遍提高,举办电子政务培训班8期,全市各级机关先后有600余人通过了电子政务培训考核。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面临的形势。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国家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加快推进的新阶段。我市信息化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电子政务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国家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要求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为电子政务发展确立了定位;现代网络、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全民信息能力提高,电子政务的社会需求明显扩大,为电子政务发
展提供了外在动力;相继出台的财税体制改革、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等各项重大改革措施,为我市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市政务网的建设,为整合资源、构建统一基础平台,促进业务协同、推进跨部门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把握时机,增强紧迫感,调动一切资源,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2、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全局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融合度不高,全市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和创新,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不够,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观念比较薄弱、进展相对缓慢,电子政务系统整体效能有待提高;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政务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标准体系,政
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力度不强,综合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安全管理不规范,法制建设薄弱,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不能适用实际需求;政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部门和地区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信息产业底子较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电子政务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人才培养使用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社会的信息化意识、普及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创业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市“十二五”期间
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全市政务信息化需求和资源,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功能完善、结构清晰的电子政务基本框架,以及关键业务和关联度高的公共服务项目,加强整合与协同。处理好电子与政务、整合与新建、公开与安全的关系,按照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原则,建立技术、管理和制度并重的安全保障体系,保持应用、安全、发展以及需求之间的综合平衡,促进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发展。
2、需求主导、重点推进。围绕政务强化需求,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的需要,按照公众、企业和社会对政府的需要,按照机关工作的需要,选择适合电子和网络实现的事项,优先和重点建设面向社会服务、提高机关效能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3、整合资源、协同共享。按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要求,把资源整合作为提高应用水平的关键,加强物理整合、逻辑整合、流程整合和应用整合,打通孤岛,协同业务、共享信息,构建“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
4、统一标准,确保安全。按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市电子政务公共设施、基础网络和支撑平台,破解电子政务系统互通与信息共享的难题和瓶颈,规避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和潜在风险。严格执行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规范,遵守有关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规定,建立规范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我市“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是:按照一体化建设与应用策略,进行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资源共享度;以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创业服务年建设为抓手,加快网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政务专网互联互通、协调资源、协同业务的平台作用;打破部门壁垒,以政府核心业务流为主线,重点推进面向政务的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为
宗旨的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事业各个领域当中的广泛普及和深化应用。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依托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全市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平台,拓宽全市机关内部业务和对外服务网络化服务功能,逐步打造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机关人员的信息能力显著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整合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一是按照省统一要求,不断加强我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政务外网的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完善网络基础平台。整合现有政务信息化资源,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支撑政务信息资源导航、共享、交换,为各类政务信息化
应用提供网络基础、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依托现有基础设施,改造市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全面完成设备升级改造和备份工作,确保高效稳定,不断适应政务信息化应用复杂多样和发展变化,及其对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的要求。二是加强数据资源、交换及安全管理建设。集中管理电子政务基础资源,为政务机关和部门提供公共资源共享服务,实现共性资源、优势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降低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成本。建立统一的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实现跨平台异构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与集成,支持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安全管理上,针对电子政务网络和应用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基本安全防护体系。合理规划和建设政务数据的备份、容差系统等基础设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三是建好应用、安全等平台。在应用平
台建设上,以建设基于多层架构的应用支撑平台为主,有效解决异构系统之间、数据库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支持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构建与整合,实现跨部门的、统一的应用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处理功能,消除信息和应用孤岛,避免建造新的孤岛,为网上联合审批、协同办公提供技术支撑。在安全平台建设上,按照国家、省电子1 2 下一页
第四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思路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思路 和2011年工作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 “十二五”规划思路
“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实践“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 主题,履行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产业升级 的助推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的作用,实现为新型工业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根据上述思路,我们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第一,大力促进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变大变强。保持 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到2015 年,业务收入突破3 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突破600 亿美元。产业结构质量效 益得到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进 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提 升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应用开发水平,完善 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第三,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以国家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 金为抓手,扎实提升技术能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效 的产业创新体系。
第四,产学研用结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模式。贴近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顺应变化拓展的市场需求,发 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融合为主要方法,走出符合国情和产业 特征的产学研用结合实践道路。
第五,加快完善行业规范。进一步健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行业管理工作。201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工作思路是:按照部党组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 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的要求,转变发展思路,结合全球网络通 信业发展趋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环境,培育 大企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产学研用 结合,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为“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一)做好4号文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双软”认定 工作体系建设,上半年完成“双软”认定规章办法完善工作。二是加强与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 合,加快推动政策落实到位。首先是要落实好财税政策:继 续实施软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合财政部、税 务总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落实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措 施,明确支持范围、认定标准和实施程序。同时,提出落实 其他各项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 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为软件产业发展争取更大支持。一是结 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贯彻4号文件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 细则。二是努力汇聚资源,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 用服务。三是充分发挥4号文件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企业技 术创新的支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等产业发 展的基础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软件行业协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支撑机构,要按照4号 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双软”认 定等具体工作。
(二)编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
认真编制好“十二五”相关规划,并抓好开局、起步工作。组织编制好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 月 前审批发布;编制好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规划,4 月审批发布;参与编制好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信 息化“十二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 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互 联网“十二五”规划、三网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做 好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 接。
地方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管规划”的职能,一是要围绕当 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地方重大应用和 特色,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二是做好沟通协调,加强本 地规划和国家产业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到部省市互动,共同 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变大变强。规划编制情况要及时 向部里反馈。(三)完善行业规范
抓紧研究解决软件价值低估、招标中不合实际的“最低价 格中标”、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软件正版化、安全 可控软硬件推广应用、软件资产管理等重大问题,从第二季 度开始陆续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扎实开展标准化工作,研究编制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标准体系。以标准体系为指南,及时制定和发布技术和产业 发展急需的标准。发布行业标准2项,完成国家标准报批稿 7项,行业标准报批稿7项。推进标准验证工作和应用试点。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地方主管部门、各级行业协会在完善行业规范方面负有重 要责任,是做好行业规范的基础所在。一要积极参与上述重 大问题研究、标准的制定及验证试点工作。二要引导企业加 强行业自律,配合相关部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的 市场竞争环境,努力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四)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梳理重点行业,确定每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与世界 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 性的发展目标。二是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 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支持龙头企 业做大做强。三是以收入前百家企业管理为抓手,树立行业 典范,总结推广企业变大变强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带动 更多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一要依托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引 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施大企业战略、品牌战略、知 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二要加强分 类指导,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协作配 套发展,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五)强化技术创新
组织实施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项目,加 强应用和系统带动,扩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 软件在政务和重要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深化电网、安监、审 计、税务等领域的应用。
对重点支持的网络化操作系统、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 器、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等新型网络化基础软件和重大应 用软件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要加强监督检查,务必实现项 目规定的质量和进度要求。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一要做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 展基金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配套资金到位。二要 加强对项目实施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促其切实负起项 目承担主体的责任,并对项目具体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 时上报。三要通过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 力融合,推动项目成果率先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用中 推广,在应用中实现产业化。
(六)着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发挥软件名城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在主要城市集聚发展和提升。一是与江苏省、南京市研究提 出南京市“中国软件名城”发展提升计划,推进南京市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上新台阶。二是建立和完善部省市合作 机制,发挥创建城市积极性,明确思路,落实配套措施,整 合__________政策资源,加速推动济南、成都、广州、深圳做好“中国
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积极支持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厦门等城市的创建工作。
启动“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相关 文件发布后,请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基 地、园区开展申报和创建工作。(七)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是顺应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趋势,推动系统 集成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在线支持维护、网上支付结算、移动支付、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运营维护、游戏动漫、云计算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等新业态,提升承接服务外包 的能力。二是启动系统集成资质企业运行维护能力评价试 点,探索适合信息技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行业管理 办法。三是利用国家鼓励大型企业服务外包的产业机遇,研 究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BPO、ITO);推动政府将一 般性IT 业务外包,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内需市场;对部授 牌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出明确的服务外包要求。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切实履行部生产性服务业 工作组组长单位职责,做好部内外协调工作。进一步深入调 查研究,组织编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意见。整合资源,发挥大部门全产业链优势,在工业软件、现代物流、电子商 务、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领域,大力推动服务产品与服务 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加强 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即服务(SaaS)。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 意见》,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的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提出工作计划,并务实推进。(八)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制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军 人才培育10 年计划,3~4 月完成。二是组织实施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从今年开始每年遴选50 名左右进行滚动培养。在国家重大专项和其他项目申报中,明确要求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参与项目管理和技术团队。三是 以中国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为依托,加快建设领军 人才培育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领军人才培育体系。四是引导鼓励地方和企业制定领军人才激励政策,创新领军 人才奖励政策和分配体制,创造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 境。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优秀行业领军人才。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围绕培育大企业,加 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工作,把系统集成资质和监理资质 作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推动 软件正版化和安全可控软硬件应用的重要抓手,在调查研究 基础上,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在上半年完成资质等级 评定条件修订。
完成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任务,推进软件正版化。地方主管部门要做好三、四级系统集成资质企业认定工 作,做好一、二级企业认定的推荐工作。要高度重视软件正 版化工作,有效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相关制度,维护 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__
第五篇: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三年晋位”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市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推动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文化、房地产、信息服务等产业大发展,为建设现代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根据《xx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xx办公厅关于加快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xxxx省及xxxx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动下,服务业发展体制、政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加速期,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总量上看,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88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614亿元,年均增长14.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9.5%。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479.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5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6.3%,服务业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结构上看,传统服务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增加值从2005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32亿元,年均增长20.5%,占服务业比重33%。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呈逐步加快趋势,其中金融、物流、文化、房地产、信息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3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34.8亿元,年均增长13.4%,占服务业比重33.1%。旅游业总收入从2005年的122.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10.2亿元,年均增长26.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从服务业创新看,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信息化平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商贸、金融、物流等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外资、民资进入服务业领域规模不断扩大,体制创新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科技咨询、动漫、服务外包、社区服务等新兴业态成为发展的新亮点。
从吸纳就业看,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 172.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00.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37.8%增加到2008年的41.8%,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到2008年金融、信息、房地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18.4万人,占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9.2%;到2009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92万人,服务业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xxxx服务业发展虽然有了质的飞跃,对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促进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对全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但与其它副省级城市相比,与建设现代大都市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总量规模相对落后,2009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在第12位;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金融业占7.4%、房地产业占5.8%、文化产业占7.47%、物流业占11.5%,高端服务业发育不足;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部分领域仍有较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大中型企业中仍保留着许多非核心业务,大量服务需求内置;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融合度不高,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不足,同时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没有形成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着极为有利的环境。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服务业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国际转移明显加速的发展态势,将为xxxx承接服务业转移提供历史性机遇。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服务经济进入迅速扩张时期,国家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服务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新一届市委提出了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商贸都城的战略任务,将进一步放大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的规模扩张和改造升级将进一步加速,金融、旅游、物流、文化、房地产、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将为服务业增长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将大幅度提升。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大都市的要求,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和国内服务业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融合度,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构建立足xxxx、服务东北北部、辐射东北亚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2015年,初步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和现代民生服务体系。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15.5%。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8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实现服务业三年晋位。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31亿元,贡献率达到55%以上。金融、旅游、文化、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金融业,建设东北亚区域重要金融中心
进一步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加快金融工具创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要素支撑,建设东北亚区域重要金融中心。2012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65亿元,2015年实现57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
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支持xxxx银行拓展经营规模和业务创新,进一步增加省内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推动IpO工作。壮大江海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和期货业务,进一步强化中融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组建地方性法人保险机构。以重庆模式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大重组,构建5-8个百亿元以上资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市属国有上市公司资源,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资本整合作用。
加大金融工具创新力度。进一步扩大创投引导基金规模,推动创投基金集群化发展。做大政府担保基金规模,并引导其向母基金方向发展。积
极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拓宽地铁、公交、供暖等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的相互融合。争取各级保险资金介入全市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充分利用民间资金,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环境。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全力打造松北xxxx市金融中心。以OTC为突破口,启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工作。在松北辟建xxxx农村要素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市场基础。大力推动国际结算,吸引更多的贸易企业以xxxx为基地开展结算业务。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积极推动优质资产境内外上市。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申请工作。
(二)做大旅游业,打造东北亚重要的旅游中心
按照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的战略构想,打造东北亚重要的旅游中心。进一步发挥冰雪、避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冰雪国际旅游名城、全国避暑度假胜地、时尚休闲之都,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2012年旅游总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长23%,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0%以上,实现三年翻一番;2015年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900亿元。
弘扬冰雪文化,构筑国际冰雪旅游名城。进一步提升“中国·xxxx国际冰雪节”、“中国·xxxx国际滑雪节”的品牌知名度,以大太阳岛和亚布力为核心区域,做大做强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辟建冰雪迪士尼乐园、冰雪文化旅游常态性演出剧场等新型冰雪旅游项目,将亚布力滑雪场创建成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胜地,进一步夯实国际冰雪旅游名城产业基础。
推进松花江旅游景观带建设,进一步打造太阳岛国际品牌,开发建设沿江生态景观大道、苟岛、太阳岛世博园、松江百里湿地公园,建设“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松北水网。发展森林旅游,提档升级横头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将凤凰山打造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传承欧陆文化,发展休闲旅游。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加强文化名胜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欧陆文化名城。将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中华巴洛克等中西合璧文化的特色街区打造成时尚休闲核心集聚区。打造江北科技新城、哈南工业新城、群力新区等新的时尚休闲区域。扩大xxxx啤酒节、哈夏音乐会、国际动漫节等品牌的影响。发展博物馆游、教堂游、领事馆游、工业游、休闲农业等特色休闲旅游。
(三)加快发展物流业,构建东北亚地区重要物流中心
依托国家和省的大通道建设,重点完善设施建设和市场建设,发展大物流、大平台、大服务,构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2012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90亿元,2015年452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6%以上。
打造“六园多节点、一核多放射”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建设xxxx龙运物流园区、xxxx新香坊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哈东物流园区、松北物流园区和哈南新城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xxxx重型装备及机电产品物流中心、润恒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哈药集团物流配送中心、xxxx化工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打通哈--满、哈--牡--绥、哈--大、哈--黑、哈--同、航空和城乡物流通道,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推动重点产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育发展重点领域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粮食、食品、医药、化工、装备制造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和配送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和支持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来哈投资创业。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国际文化名城
依托冰雪风光、音乐名城、异域风情、金源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松北、群力、哈南等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创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文化产业培育成xxxx的战略性优势产业,建设国际文化名城。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5亿元,2015年582.2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GDp比重7%以上。
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扩大平房动漫产业集群规模,推进平房区新媒体国家产业基地、动漫基地的建设;辟建哈南工业遗迹博物馆;深度开发“731”遗址,推进“申遗”工作,打造哈南工业新城文化集聚区。依托工艺美术品创作生产基地、松花江历史展馆、xxxx音乐厅等文化产业项目,将群力新区打造成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区,形成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xxxx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规划展览馆等xxxx文化中心项目,构建松北文化产业集聚区。
创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用文化的理念和意识开发文化产品,打造国际性文化品牌。把xxxx之夏音乐会由国家级品牌打造成国际品牌,将xxxx国际冰雪节打造成世界冰雪迪士尼,提升“coolxxxx”冰上演出为城市品牌演艺项目。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出台《xxxx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扩大政府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完善相关财税扶持政策,培育龙头企业。组建xxxx出版集团、文化投融资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壮大报业集团。
(五)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北国生态宜居城市
优化房地产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居者有其屋行动计划”。壮大房地产市场,规范和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将房地产业培育成优势产业,打造北国生态宜居城市。2012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62亿元,2015年280亿元,年均增长20%,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
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提高保障性住房和小户型商品房占市场总份额的比重,提高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占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的比重。加大政府对租赁型住房的投入力度,加大棚户区和旧城拆迁改造力度。推进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三马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城建重点项目关联棚户区改造工程、棚改项目回迁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积极扩大商品房建设规模,支持居民自住性消费。
拓展城市居住空间,疏解老城区人口密度,承载更多的城市化人口。沿地铁等快速交通干线的节点,布局大盘房地产项目,加大群力新区、哈西地区等新区房地
产开发力度,启动松北科技新城、哈南工业新城等商业地产项目。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政府土地收储和整理力度,把握供地节奏,规范市场秩序,增加住房信贷,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机购房,稳定房地产价格。积极引进国内房地产30强,提升xxxx房地产市场的开放度,促进xxxx房地产建设提档升级。进一步放宽外地人购房落户条件。
(六)巩固提升商贸服务业,建设东北亚区域商贸都城
以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为主线,创建中俄合作示范城市,建成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枢纽站。发挥交通区位优越、商贸基础雄厚、商服网点众多的有利条件,拓展城市商圈,促进多样化商业业态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商贸辐射功能,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2012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690亿元,2015年1105亿元,年均增长17%。201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6.1亿美元,2015年85.4亿美元,年均增长15%。
争创xxxx中俄合作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对俄及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大通道、对俄资讯平台、对俄投融资平台、贸易结算中心、科技合作平台、人才培训基地,全面服务于国家对俄合作战略升级。建立口岸电子信息平台,提高通关效率。积极争取对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优化城市商圈布局。推进南岗、道里、道外、香坊等市级商圈提档升级,辟建松北、哈南、群力等新商圈。调整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整合优化专业批发市场,增强商业的集中度和辐射力。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和有影响的总经销、总代理商落户我市。培育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形成一批龙头企业。
建设内外贸联通的市场体系。着重发展口岸货物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商贸营运与控制中心,区域性批发市场、农村商业网点。全面形成内外贸相互融合,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同步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建立市场开放度与商贸便利化程度高、商贸要素流动顺畅的运行机制。
(七)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设东北亚区域重要信息中心
以城市信息化、软件产业和动漫产业为重点,推进互联网增值业务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三网融合”工程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参与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面向产业、面向消费的信息服务业。2012年实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增加值146.6亿元,2015年253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加大城市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推进3G产品服务和“三网融合”建设,构建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一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信息应用系统。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电子认证体系和金融支付网络,启动水、电、气、公交、社保等多卡合一的“金卡”工程,全面加快“数字xxxx”建设。
扶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发展。发挥我市在装备制造业、医药、食品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的优势,重点扶持企业管理软件、产品设计软件、系统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发展。抓住国家扶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的机遇,推动产业集聚,调整产业布局。重点推进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省地理信息产业园、xxxx(平房)动漫产业园和联通呼叫园等产业集聚区。松北科技新城重点发展软件研发和高端服务,哈南工业新城重点发展服务外包。
积极参与云计算产业化进程。谋划建设xxxx市云计算中心。跟踪我国城市云计算应用趋势,深入研究建设xxxx云计算中心的可行性,为科学研究、新材料、装备产业设计等领域提供大规模运算和海量存储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物联网,启动“感知城市”建设。把握物联网发展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初期的历史机遇,出台xxxx物联网发展扶持政策。发挥我市传感器物联网产业基础良好和科研技术密集的优势,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辟建物联网创新示范园,催生一批物联网企业,推动技术创新集群与企业集群在我市实现融合。选择城管、交通、电力、商贸等领域,率先建设智能物联网。
(八)做强科技服务业,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
以打造松北科技新城为重点,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提升科技核心服务能力,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2012年R&D占GDp比重达到1.4%,2015年力争达到2%以上。
加快松北科技新城建设。形成科技资源富集、科技创新成果众多、产业转化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科技投融资五大平台建设,强化创新载体和服务功能。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装备制造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科技大厦、哈高新区软件园、哈工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大学、大所、大厂的科研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光机电一体化、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食品安全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做实做强产业技术联合体,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支持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支持南岗知识创新区和哈南工业新城打造科技服务集聚区。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研究制定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政策。
(九)推动社区服务业大发展,建设和谐社区
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完善社区功能,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社区。力争三年内,使全市90%以上的社区拥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95%以上的社区用房达到300平方米,100%社区完成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2015年,建成与现代大都市居住生活相适应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
加强社会福利和救助工作。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优抚对象和低保对象的慈善互助机构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对未
成年人社会教育服务,做好特困群众的救助服务。
繁荣社区文化。加快社区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发展社区卫生。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逐步构建社区居民医疗服务体系。
推进社区信息化。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资源,逐步形成市、区县(市)、街道和社区信息化网络体系。利用政务呼叫中心和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广泛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的社区信息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服务业体制的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电信、邮政、铁路、民航、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积极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探索通过政府采购、社会招标、委托代理等方式,将研究咨询、业务培训、招商活动、公务接待、会议服务、公务交通、物业管理、环卫保洁等实现社会化服务。
加强对物流、会展、金融和中介等产业的组织协调,明确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和职能,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简化审批程序,建立网上申办、联审等制度,增强透明度和公开性。
引导企业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加快服务业的对外扩张;鼓励技术创新,加快推广高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中的应用;实施名牌服务战略,制定和实施对名牌服务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企业的鼓励政策。加快新兴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
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逐年增加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额度。各区、县(市)要尽快设立服务业发展资金,与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配套使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发展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业务,为服务业融资提供支持,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服务业。对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从事服务业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比例,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
(三)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完善服务业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环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入的现代服务行业和领域。建立运行监测机制。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和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整合各类服务业发展信息资源,建立服务业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准确掌握服务业发展动态,为政府决策和引导市场提供依据。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将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目标分解到区、县(市),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培育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商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围绕服务业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金融、物流、房地产、旅游、文化、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实行点对点、产业链、集群化的招商。国内招商重点区域设定为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国际招商要充分发挥香港的窗口作用。吸引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总部、跨国公司与地区总部、行业协会、国际顶级专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落户xxxx。
(五)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鼓励制造业企业从制造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推动大型工业企业向总承包商和集成服务商发展。以调整、改造和提升为重点方向,推动老工业基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投资、管理、研发设计、营运中心、人力资源、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功能。针对产业关键性和共性技术,搭建公共技术服务业和交流合作平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渗透带动力。
(六)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人才。吸引金融、现代物流、房地产、文化、信息服务等国内外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引进具有较强业务拓展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利用我市的教育资源,建立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人才培训基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适应服务业特点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供就医、住房、子女就学等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