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的新定义[合集]

时间:2019-05-13 06:1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行政的新定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行政的新定义》。

第一篇:依法行政的新定义

依法行政的新定义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阶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对加强法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对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国,依法行政进行了强调,这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

什么是依法行政?简而言之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办事。行政在英语中(Adminstration),是治理、管理和执行事务的意思,它和施政是一个意思,在我国的《左传》中就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之说。依法行政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行政事务的一种行为。法律是行政机关进行各种活动和人们对其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对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封建社会也有各种规定、吏律,但它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见当时的统治阶级也是非常重视依法治国的,但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造成许多冤假错案,如《杨三姐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等案例,都说明当时的依法行政还处在一个很模糊的时期。

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我国是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的,它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为什么要进行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是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以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各级政府机关以法律为依据管理各种事务,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受权力、履行义务,对那些不能够正当行使权力和不能够很好履行义务的人们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也必须依法管理各项事务,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必须用法律这把尺子衡量是非对错,而不是施权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干部的权力,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绝对不能够越权或者违法施政。法律约束被管理的公民,同时也约束施政的国家公务员,这是统一的。管理者依法办事是前提和基础,他们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管理,最终目的是使被管理者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有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才会有公民遵守法律,我们的社会才能走上法治之路,人们的生产,生活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有安全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我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工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体现“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的宗旨观念。人民需要行政机关,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保障,人民授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最终目的是通过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各类事务时不至于偏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一航道。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自由、财产和安全。

3、依法行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只有依法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保护该保护人群的利益,对那些不履行义务、违法乱纪的人严厉打击,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局。现在的乡镇工作中,解决上访问题已成了当时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其中有十几年、几十年的老上访户,除了个别人别有用心外,有一大部分群众的确存在以前村干部违法施政、优亲厚友、办事不公等因素所造成的。据说在北京旧火车站附近有一个“上访村”(所谓“上访村”是指所有上访的人都到那个村子居住,因为那个村的收费低,人们也因为出门不容易,且能相互照顾)。其中大部分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冤情,否则不会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去告状。造成“上访村”这个怪胎的原因,笔者认为与其本地地方官员违法施政有关,他们没有利用人民授予的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相反是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欺压人民,达到自己耀武扬威、优亲厚友、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素质低下,对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对我们的法治社会认识不够,对人民赋予他手中的权力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更说明了依法行政在当代农村基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它是解决当代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可以这样说,没有依法行政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就会失信于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依法行政是维持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

4、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依法行政和违法施政是处理一个问题的两种相反的手段,前者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策、办事,以保证行政管理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要求,避免出现徇私枉法现象的发生,减少处理问题中的纠纷和矛盾。同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程,避免了处理问题走弯路,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后者则是目无法纪的表现。我们的社会上仍存在个别权权交易,权财交易,权色交易现象。这些现象虽然是极少的,不能影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它大大破坏了我们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上好依法行政这一课,从而提高整个干部群体的素质、提高办事效率。

5、依法行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保证。

首先它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的具体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成功的经济需要市场的驱动,市场驱动除了需要建立经济类型的机制外,还需要建立负责和透明的政府系统,完善的法治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因此,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迅速发展,对法治化要求就越高。这样,一方面需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地利用法律、法规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管理者,各级政府行为必须更加规范有序,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健全的法律,就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不能够依法行政,就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就不可能改善投资环境,也就不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其次,依法行政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活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纪律是保证社会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增强人民的民主观念,法治观念和纪律观念,而这三种观念恰恰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依法行政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保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施行政行为。

第三,依法行政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制归根到底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据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法律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是立法意义上的法律。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原则,依法行政是将着眼点放在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保证。

综上所述,“三个代表”作为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就不能离开依法行政,就必须通过依法行政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从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之基。

三、依法行政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行政人员的待遇问题

行政的运作离不开人为因素,政府工作人员在行政运作的过程中,腐败行为给依法行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陈希同、成克杰、胡长青、李真及“厦门远华案”涉及到的诸多高官们,他们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弄权枉法,人情、关系、金钱大于法,不仅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给党和政府形象抹了黑,他们没有很好地行使党和国家、人民交给的权力,让人民、群众大大失望。而且其本人也是自食其果,受到法律的严惩。纵观其腐败发展的每一步,从第一小步开始,基本都是相同的——满足金钱欲望,与自己身边的人相比,觉得不公平,对自己的付出及收获没有正确的认识。胡常青在某市在任期间,也曾给该市做出过一定贡献,人民群众是有口皆碑的,但后来除了其本人放弃了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外,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抵制住金钱的诱惑,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我认为,只讲廉政是无法达到真正廉政的,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廉政?除了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外,很重要的是一点是“高薪养廉”,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他所挣的工资足以能够满足其正常的费用支出时,他的金钱欲望就不会膨胀,就不会有第一次犯错误的一小步,而恰恰这一小步是造成大错的开端。这看起来与依法行政似乎不相干或者很远,其实不然。我觉得这才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它是违法施政的阶梯,一切违法施政都或多或少地与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认为,依法行政的第一步必须提高国家公务员的待遇问题,使行政执法人员只要不违法行政就能够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减轻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们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受经济利益驱使,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公平、公正。

第二,待遇问题解决了,还不能够保证依法行政,下一步应该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改造,加强学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法治教育,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加强为人民服务典型事迹的学习,树立“守纪律、讲奉献、顾大局”的观念,树立“执政、创业、为民”的思想理念,做廉洁的公务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依法管理各项事业,是写入我们党章总纲和国家宪法的,作为管理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可见国家领导人对领导干部学习的期望。朱容基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学法、知法、懂法,不学法,不懂法就谈不上依法行政”精辟的见解道出了依法行政的关键。同时各级政府机关也要相应建立起行政人员学习、培训,考核等机制,使人们的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加强,用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范行政行为,使所有行政机关人员做到“公生明,廉生威”。

第三、如果加强学习仍不能消除其心底的杂念,那么下一步该是加大监督力度。

原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局长李真在同记者谈话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当时有人提醒我一句,我也不至于走这么远„„。”这句话道出了我国对公务员尤其是高层领导、国家领导层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甚至是对他们失去了监督,任其越陷越深,越走越远,这种好人思想不仅害了党,害了国家,也害了干部本身,所以说监督是非常重要的,监督应是多方面的,监督抓好了就能做到“抓苗头,堵源头”,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程维高在任河北省委书记期间,频频为其家属搞项目、拉工程,以至有人称其为“程大队长”并对那些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实施打击报复,可见同级人大或其它纪检部门并没有对其施行监督,以至于其一言一行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并使其本人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四、如果以上几点都不能很好地奏效,还不能保证掌握权力的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话,那么最后一步至关重要,就是加大对国家公务员的查处力度。查处要严,要狠,对不能够坚持依法行政的人员,包括高层领导,除了承担责任后果外,要按规定按章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是追究刑事责任。天津的刘青山、张子善就因为大肆贪污公款、腐化堕落而成为建国初期最早被严惩的党内高级干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廉政制度,比如《惩治贪污条例》,规定凡贪污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300—500元)处三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100元以下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规定党员犯法加 重治罪,凡贪污50元以上者撤职,100元以上者枪决,革命功臣肖家壁因贪污3050元,被依法枪决,可见当时反贪力度之大。对那些触犯刑法的高官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领导,决不能姑息,做到杀一儆百,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依法行政的良好环境,这将是取信于民的关键,是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第二篇:新美育的定义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看。从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从实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美育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导致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地融汇了认识、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

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它表现在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个方面。

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外在的优雅形象与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审美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的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孔子从“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建构起他他的美育观: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义的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个体从内心感受上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20世纪初叶,美育的思路是以审美的方式去启蒙大众,打造“雄才”和“群才”,例如梁启超、鲁迅等人就希望用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大众化的小说和戏剧来传播和宣扬新的道德意识、科学观念和民族理想,疗救国人灵魂,拯救民族危亡,重塑国民性。到了20世纪后半期,十年浩劫结束后,短篇小说《班主任》里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再一次唤醒了这种美育启蒙的思路,导致后来对美育功能和地位的多种思考。从另一个角度看,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注重审美的无功利性对个体人格塑造的作用,解放人性中的自由与个性元素,“审美的人”成为从传统道德或特定政治范式的桎枯下获得人性解放的完整个体。从王国维引进席勒的“游戏说”,到朱光潜、宗白华等提倡艺术的生活,审美的人生,直至进入新时期以来将注意力集中于培养个性化的人,使人从泛政治化的生活种得到解放,美育的使命也是在于将人的天性中的潜力拯救出来,造成一个“全人”。可见,美育的使命正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而获得定位的。

美育发生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直接的功利目的为主;第二、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方式;第三、暗含着精神激励。

希腊和罗马时期是西方美育的发展期,出现了富有价值的美育理论探讨。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不仅重视审美教育,而且强调美育中“美”与“德”的协调。而雅典的所谓“缪斯教育”其实就是综合艺术教育。此时期的哲学家已开始关注和探讨美育问题了。

席勒(1759~1805)的《审美教育书简》(即《美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他主张以“游戏”去统合现代文明的分裂了的人类感性与理性,从而提出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先秦时期就有制乐成礼的记载,礼乐成为青年教育的选修课。对礼乐的重视事实上体现了先秦时代人们对建立一种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而这又需要一个审美塑造的过程。“仁心君子”成为孔子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他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诗歌为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现代美育的特点有:第一,在美育方式上,从传统的诗乐主导转变为小说和戏剧等大众文化形式主导;第二,在美育目的上,美育被视为建构现代人格和现代文化的重要方式;第三,在美育形态上,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成为美育的主体;第四,在美育的地位上,美育成为现代教育与学科体制的组成部分。

应注意梁启超“趣味教育”的主张;蔡元培在中国现代美育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

联系对美育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见出美育的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德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点的教育方式,它属于社会政治与文化体制内的教育行为,其目的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它和美育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1.差异。美育与德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目的的差异。美育偏于审美对完整人格的塑造,德育主于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2)方式的差异。美育是主于情感的,德育是主于说服的。

(3)效果的差异。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2.联系。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它本身也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失去了德育,美育就失去情感感染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地教育效果,美育机制的引入就尤其必要了。事实上,德育走与美育结合的道路符合中国古典诗教和乐教的传统。

(二)美育和智育

美育偏于情而智育偏于知。

1.差异。美育与智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内容的差异:智育偏于展现物质世界的运转规律,美育偏于展现情感体验下的世界图景。

(2)实施的差异:智育偏于引导人科学地和客观地理解世界,美育偏于引导人审美地和想象地体验世界。2.联系。美育和智育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美育锻造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理解美育的内涵,要紧紧抓住美育的作用过程特点、美育的实施效用、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理解。从作用过程看,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审美形象来作用于人的感情,以情动人,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染。从实施效用来看,美育作用于个体的知、情、意,通过培养个体的知情意能力,进而生成和提高个体的符号实践能力。从育人目的来考察,美育的目标使对人的全面塑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了美育的含义,对其功能就不难掌握了。美育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塑造、社会整合、文化建构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教材关于这个内容阐述较清晰,应认真领会。

蔡元培:“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一直;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故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从美育不受宗教限制,要随时代进步、美育应在一切人中普及三方面论证“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只能一美育代宗教”: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以美育代宗教》

席勒的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人的本性的历史推进中确立美学的地位,从社会现状分析中提出美育的课题。

1、美的性格为从自然国家到伦理国家的过渡开辟了道路。(保证道德社会在观念形成的同时物质社会也能继续前进找到的支柱)

2、完整的性格使理想的国家成为现实,使国家与个人达到和谐统一(国家会压制个体——矛盾——使人身上的两种性格统一(客观类属性格与主观特殊性格),达到性格的完整性,形成有教养的人,只有在人的完整性格的条件下,理想的国家才能成为现实,国家与个人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3、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对人性的完整性的破坏(希腊人完整的性格,要回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就是要找到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天性,因为天性本身建立在更好的人性之上,所谓更好的人性,是要有和谐一致的一体性,又要保证个体的自由和它的多样性,首先也要改善时代的性格,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

4、政治上的改进必须借助于艺术和美(政治上的改进要通过性格的高尚化,而性格的高尚化只能通过艺术。时代也要借助美来克服由粗野与乖戾这两种对立的特性而造成的混乱。美是人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三、游戏冲动:人性和审美的分析(11-18)

1、人格和状态(人格和人本身的对立)

2、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物质冲动和理性天性的冲动)

3、游戏冲突和美(上述两种冲动结合形成的新的冲动,对象是活的形象,即广义的美,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的统一体,这样,人性才能完满实现。美作为人性的完满实现,既非理性亦非感性、美是两个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4、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美的最高形式是实在与形式达到最完美平衡的产物:观念美和经验美。美能消除精神力的紧张和感性力的紧张,把思维和感觉这两种对立状态联系起来,扬弃对立,使达到完善。)

四、审美心境:审美和自由的分析(19-220

1、美与思维的自由

美为思维创造了可以根据思维力自身的规律来进行外显的自由,把人从物质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的存在。

2、自由心境与审美状态

3、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

4、真正的艺术颦把人从禁锢中解脱出来

五、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分析(23-26)

1、审美的人是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发展的必由之路

2、感性和理性应完全独立和完全一致的集于人一身

3、美就是我们的状态又是我们的行为

4、审美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

六、结语:建立审美王国(27)审美的创造冲动建立起了审美王国 美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人格的理想(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直觉和抽象完全和谐,具有一种美感。审美需要是自我实现的根本标志之一,美育是真善美的实现合一。

审美教育在完善发展人的自身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审美教育不是塑造完善人格的充分条件,它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共同承担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审美教育不是塑造完善人格结构的唯一途径。

审美教育是为了个体的审美发展,个体审美发展又是走向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

美育不同于德育和智育

审美教育也不要死扣着美不放,因为审美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根本上将讲,个体审美发展就是审美感兴能力的发展,它不限于对美(优美)这一形态的审美对象的欣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包括对崇高、悲剧性、幽默、丑、荒诞等多种审美形态的欣赏和创造力的培养。培养优美感不是美育的唯一目标。不仅仅是美感能力的发育成长,审美教育是人道主义内涵,从个体一生这一全方位角度来讨论审美教育的特殊视野。从生活的艺术这一人生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审美态度。审美教育的形态特征

审美教育作为塑造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的形态特征。

1、审美教育的体验性。体验性使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智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是一种理智活动,要求客观冷静态度,不带情感体验和情感色彩;德育的目的是要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更多涉及人的理智和客观的是非判断。体验性是美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明显标志之一。强调情感体验可以磨练个体敏锐的审美感兴能力。

2、审美的娱乐效果。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个体明显地感受到某种程度的愉悦,因为获得某种满足,感到意趣盎然。审美教育的娱乐效果是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的本性所决定的,排除功利关系,包托个人利害关系的轻松之感,所以与游戏相似。确认自身创造力的自我实现的愉悦,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游戏性和创造愉悦在儿童审美能力的早期开发中尤为重要。

3、审美教育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受教育者具有自发的主动介入的兴趣,个体具有更高程度的自发性和更积极的主动性。美育更容易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美育所面对的是活的形象,融合了主体自身的的生命内容,受教育者在体验状态下感到一种愉悦,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境界,其结果必然是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地介入审美教育,一边不断的重温这种曾经体验到的愉悦,这就是审美教育常常能使受教育者产生高度主动性的根本原因所在。美育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充满激情的教育活动。

第三篇:定义新运算教案

四年级奥数教案

第一讲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认识定义新运算。定义新运算的基本题型。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新运算的基本模式。

2、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定义新运算的基本题型。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运用定义新运算解决基本题型。教学难点:掌握定义新运算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定义一些新的运算。对这些新的运算符号同学们可能会感到陌生,但是解题时只在抓住新运算的运算法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新授

1、教学例1。

【例1】定义一种运算△: a△b=3×a-2×b,(1)求3△2,2△3;

(2)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3)求(17△6)△2,17△(6△2);

(4)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新运算的本质,本题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前面的3倍减去运算符号后面数的2倍。【解】(1)3△2=3×3-2×2=9-4=5 2△3=3×2-2×3=6-6=0(2)由(1)的运算结果可知“△”没有交换律。

(3)要计算(17△6)△2,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

17△6=3×17-2×6=39 再计算第二步:39△2=3×39-2×2=113 所以(17△6)△2=113 对于17△(6△2)可同样计算: 6△2=3×6-2×2=14 17△14=3×17-2×14=23 所以17△(6△2)=23(4)由(3)的运算结果可知“△”也没有结合律。

2、学习例2。

【例2】定义新的运算a◎b=a×b+a+b(1)求6◎2,2◎6;

(2)求(1◎2)◎3,1◎(2◎3);(3)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找出运算法则。

2、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练习。

3、集体订正。【分析与解】

(1)6◎2=6×2+6+2=20 2◎6=2×6+2+6=20(2)(1◎2)◎3=(1×2+1+2)◎3 =5◎3 =5×3+5+3

=23 1◎(2◎3)=1◎(1×2+1+2)

=1◎11 =1×11+1+11 =23(3)由(1)的运算结果6◎2=2◎6=20,可知◎满足交换律。

由(2)的运算结果(1◎2)◎3=1◎(2◎3)=23,可知◎满足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

1、对于数a、b定义运算“※”为a※b=(a+3)×(b-5),求5※(6※7)的值。

2、对于数x、y定义两种运算“#”及“□”如下: x#y=6×x+5×y,x□y=3×x×y,求(2#3)□4的值。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

五、作业《思维训练》第10页的1—3题。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定义新运算

(二)教学目标: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解有关定义新运算,使学生明白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

重、难点:

重 点:使学生明白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

难点:通过法则让学生理解每个法则都有一个惟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1)求4△3,3△4。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2)求(17△6)△2,17△(6△2)。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二、新授

1、学习例3 【例3】对于任意的两个整数a、b,定义两种运算“※”,“◎”: a※b=a+b-1,a◎b=a×b-1,计算4◎[(6※8)※(3※5)]的值。(1)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意。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在练习本上尝试练习。(3)师详细讲解。

【解】4◎[(6※8)※(3※5)]

=4◎[(6+8-1)※(3+5-1)]

=4◎[13※7] =4◎[13+7-1] =4◎19 =4×19-1 =75 【例4】定义x*y=a×x+2×y,并且已知5*6=6*5,求a是几?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让学生根据定义新运算的基本模式和解题方法试着解答。

3、详细讲解

【解】根据题意,5*6=5×a+2×6=5a+12 6*5=6×a+2×5=6a+10 且5a+12=6a+10 可以解出a=2

四、巩固练习。

定义运算“*”为a*b=a×b-(a+b)求:(1)5*7,7*5(2)12*(3*),(12*3)*4(3)这个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吗?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思维训练》的第10页5~7题。教学后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解决新运算定义问题,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多样化和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专项练习。

一、专项练习。

1、对于数a、b定义运算“※”为a※b=6×a-2×b,求4※(5※6)的值。

2、对于数x、y定义两种运算“#”及“□”如下: x#y=8×x-4×y,x□y=6×x×y,求(5#7)□8的值。

3、定义运算“*”为a*b=a×b-(a+b)求:(1)5*7,7*5

(2)12*(3*),(12*3)*4

(3)这个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吗?

4、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1)求4△3,3△4。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2)求(17△6)△2,17△(6△2)。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3)如果已知5△b=5,求b。

5、设a▽b=a×b+a-b,求5▽8。

第四篇:新城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靖新政发(2012)9号

新城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城乡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村委、乡属各单位:

现将《新城乡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印发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新城乡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印发依法行政计划通知

报:县法治办

新城乡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乡依法行政工作,根据《2012年靖边县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在进一步夯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如下目标:一是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实现法定化;三是政府规划性文件基本实现规范化;四是行政监督更显现民主化;五是化解社会矛盾形成多样化;六是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彰显知识化。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科学决策提升效能

1.完善重大决策公开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认真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在作出重大决策时重视做好调研、论证、咨询、听证工作,通过向社会公示、召开群

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决策的民主、科学和合法。积极推行重要事项决策听证制度,做好召开听证会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确保决策听证工作规范、有序。

2.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和责任追究机制。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一旦出现情况,及时作好情况汇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3.加大力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积极学习宣传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发布机制,加快政府网站信息的维护和更新,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健全工作制度,理顺文件制发提高质量

1.有序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以法律、法规、规章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为依据,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各方意见,探索多种思路,增加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不断加大文件审查力度。制定规范性文件通过拟定部门自行审查、党政办公室审核后报党政会议讨论定稿,并跟踪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执行全过程。建立健全受理、处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审查规范性文件建议的制度,认真接受群众监督。

3.完善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按照规定,每两年组织一次

规范性文件清理的工作。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规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要求的规范性文件,要保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得到清理,始终保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有效监督,完善行政程序规范行为

1.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以及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提案的答复工作,并强化专项监督,接受司法部门的法律监督。通过不断完善办理工作责任机制、协调机制和创新机制三项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提升答复满意率,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2.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抓住事前监督、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三大重点环节,切实加强对“危险对象”、“危险年龄”、“危险事件”、“危险决策”、“危险岗位”、“危险圈子”、“危险时期”和“危险地方”的八个“危险”方面的重点监督。继续按照“管好人、理好财、办好事”的要求,加强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部门的监管,加大对行政审批、经费开支、选人用人的监督,并对建设项目的运作方式进行严格的监管。

3.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积极创新,整合多种媒体优势,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依法做出处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加强宣传,强化群众监督意识,引导群众监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四)探索多种方法,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

1.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到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树立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2.构建城乡一体的大防控格局。积极参与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形成“上下联动、条块协同、齐抓共建、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全乡社会稳定。根据当前形势,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纠纷稳控工作机制,贯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推进防控工作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展。

3.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促进政府善治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整合。

(五)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学习的平台夯实队伍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单位、各村委要加强领导,明确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做到年年有规划,年年有安排,切实将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大力组织相关学习培训。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确保正确理解,全面执行。全乡要自上而下,积极学法,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实施的法制专题讲座和集中培训,抓好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做到学法的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

3.高度重视机构队伍建设。理顺队伍,协调好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任务三者关系,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府法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等作用。

第五篇:四年级定义新运算测试题

四年级定义新运算测试题

姓名:

分数:

1、找规律,求得数 2★10=6 4★6=5 1★17=9 2★4=?

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试算5☆8。

3、设a、b都表示数,规定: a⊙b = a×3+b×2。试计算:5△6,6△7

4、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4*(5*6)

5、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6□2=6×7,4□3=4×5×6,计算:4□3。

第1讲

下载依法行政的新定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行政的新定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义新运算教案[五篇模版]

    定义新运算 知识要点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等),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

    IIA内部审计新定义及其英文翻译

    IIA“内部审计”定义中文翻译修改说明 自1941年成立以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IA)共发表了7个内部审计定义,这些定义的修改和完善,记录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进程。1999年......

    新寺镇依法行政工作总结(精选5篇)

    新寺镇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1年7月 一、提高认识 完善组织 我镇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着力做到:在领导上强化,在机制上优化,在力度上硬化。一是强化组......

    依法行政

    ***国家税务局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申请资料近年来,我局围绕依法行政这个中心,瞄准创建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这一目标,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的,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

    依法行政汇总

    一、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宝坻区积极推进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了《中共宝坻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宝......

    依法行政

    稳步推进卫生监督依法行政工作 概念: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

    如何加强依法行政

    统计部门应切实加强依法行政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统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城乡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方式日趋多样化,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统......

    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严谨务实 以敬业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王春节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春节,男,汉族,1975年11月出生,1997年6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05年3月调到上蔡县建设局工作,现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