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柏林镇中心小学2014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柏林镇中心小学2014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一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职责,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持续发展。根据《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鄂政督〔2012〕1号)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鄂教规〔2011〕3号)的要求,一年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顺利通过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规范办学复评评估,积极申报并争创市级“绿色学校” 等等,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983人;教职工人数46人;学校占地1998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32平方米。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情况(一)领导重视,全面谋划
为持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2014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程胜利、副校长杨正刚为首的领导小组,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稳步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争取力量,科学合理规划,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1、及时检查登记,不断更新数据。今年初,学校总务处对学校校舍、场地、教学设施、图书设备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登记,更新了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数据库,对科学合理制订新学年学校标准化建设方案提供了参考,今年4月26日我校94届校友为母校捐赠了价值2.5万元的图书,充实了我校的图书种类和数量,丰富了孩子们阅读的素材。
2、不断完善办学理念,逐步渗透校园文化。今年,学校多次通过领导班子会、办公会、党员会、教师会等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会议对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深化建设进行反复研讨交流,旨在把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深化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标准化建设。
3、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结合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规划,今年学校班子集思广益、积极争取力量,通过努力安装了学生饮水工程,完成了校园教学区和生活区的隔离,更新了校园监控系统,9月,又将渗水的教学楼顶进行了防水维修。
(三)以“比访” 工作为抓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继续开展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今年初,学校制订了《柏林镇中小学2014年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实施细则》,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比访”工作。
一是强化教学过程常规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上足、上好”,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通过巡课、推门听课的方式,同时创新安装了红蜘蛛网络教室软件,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15日检查教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业务笔记,将检查情况与月考核有机挂钩,建立动态的评价激励机制,重点突出“四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作业、抓辅导,从而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形成强大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是搭建广阔平台,让教师在历练中逐步成长。我们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谈体会,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随堂听课、评优课活动,以及组织示范观摩课、讨论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会等,引导广大教师狠抓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规范课、特色课、精品课。并且,通过举行课堂教学评比,优秀论文、优秀教学反思、优秀教学叙事等评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锻炼,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一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三是坚持以“研”促教,规范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途径。我们构建起完善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严格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场所、定记载,并对校本研修实施五级管理,即校长管理,教务处管理,教研组管理,备课组管理,自我管理,从而确保了校本研修的持续、规范运行。在校本研修中,我们积极实施了安全培训、师德培训、班主任培训,生本教育培训,通过派出年轻教师赴外县市观摩课堂教学评比等形式,同时,我校今年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分低、中、高三段申报了六个区级研究课题,并派六个课题负责人到张湾小学、黄龙小学等科研工作做的出色的学校取经学习,以促进我校的课题研究,以“研”促“训”,以 “研”促“改”。
2、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首先,我们把《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师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教育法律法规作为学习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性的教育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其次,在全体党员和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德大讨论,撰写师德心得与体会,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以“弘扬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活动;再次,根据教育局的相关文件,坚持每学年对老师进行一次师德师风公开评议,今年12月份进行了师德师风评议工作。此外,我们一直坚持在评优评先、评聘晋级中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将师德水平作为评价其工作思想和工作业绩的首要条件。通过长期深入的师德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关爱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为己任,在教育活动中,普遍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教育对象,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3、我们着力推行教师成长和专业提升计划,在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力度,努力推进“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充分利用 “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积极派年轻教师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习,同时和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互动,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给每个青年教师分析定位,定向培养,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提供优先权,然后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师徒结队等形式,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尽快地跨越教育教学“平原”上的种种障碍,逐步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经验。
(四)强化教科研,以生本教育为载体,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一是坚持教研、科研结合,以研助教,以教促学。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合格率、巩固率、提高率和转化率作为考核、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记入教师档案,作为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是大力开展生本教育,着力构建“361”高效课堂。构建“361”高效课堂,主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因学定教,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我们从分教研组有效集体备课入手,提高备课组整体备课水平;加强教学设计优化个人备课,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在校内开设了高效课堂实验班,进行“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五是扎实开展以“大家唱、大家跳”为主的艺术教育活动和“湖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了2014年春季运动会、举行了武术操比赛、开展冬季阳光长跑活动、特色大课间活动,现在正在推行啦啦操,保证学生、教师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五)“多管齐下”,汇集爱心,以留守儿童服务站为阵地,实施教育关爱工程,从措施上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此项民心工程。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更新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各班主任认真填写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留守儿童信息汇总、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留守儿童活动登记、班级关爱活动记录、留守儿童特殊事迹和留守儿童成长案例分析等,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继续积极争取创造“多方合力”(公用经费计划、社会团体捐赠、学生之间互助、国家政策争取等)的保障机制,推动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文体活动室、音乐活动室、书画活动室、舞蹈活动室、计算机活动室等阵地,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继续推进“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采用“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搭建心桥,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6、经济上大力支持。学校优先对 “留守学生”实行 “两免一补”,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问题;
7、生活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党员教师、班主任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利用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课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让“留守学生”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书信或通一次电话,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抓住春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留守学生”家长共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8、开展志愿者活动,汽车工业学院“心协”志愿者每周一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经济援助,积极开展“一日捐”和“手拉手”等关爱活动。
9、争取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今年“六一”时,柏林镇政府领导为我校留守儿童送来学习用品和新书包,4月份,我校94届校友我校优秀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资助等等,一年来,学校积极争取各种力量帮扶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尽管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子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懈的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是标准化建设任务大,改扩建所需资金缺口非常大。二是教师流动性大,代课教师待遇低,不稳定,中途离职现象增多。
三是教师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师德水平、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系统推进、综合治理、深化改革。2015年,我校将继续全面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凝聚合力抓均衡。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校安工程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目前我校教学楼和很大一部分建筑、教学设备距省定办学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改造、扩建所需资金较大。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校将继续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心,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不懈奋斗。
张湾区柏林镇中心小学 2015.1.8.
第二篇:**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湘小字〔2018〕
号
签发人:张爱国
湘河镇中心小学
关于呈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的报告
商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湘河镇中心小学根据商科教体发〔2018〕9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我镇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进行了自查和总结,现将《湘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呈送给您们,请审阅。
附:《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5月23日
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8月23日印
共印3份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基本情况:
湘河镇中心小学地处商南县湘河镇红鱼村,临商郧路和丹江而立,与湘河镇初级中学和镇中心幼儿园毗邻。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园占地面积8912平方米,建筑面积321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
人,全镇教职工39人,学历达标率100%,9个教学班,共计学生335人,所辖学校教学班14个,全镇学生总计577人,实现了零辍学率。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省定义务教育学校省级评估标准指标有9项,我校实际达标情况如下:
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省定指标为:小学普通教室使用面积每个61㎡或生均1.35㎡;科学实验室使用面积86㎡或生均1.91㎡;图书室6个班80㎡,12个班120㎡,18个班170㎡,24个班220㎡或6个班及以下的学校生均0.29㎡,7个班及以上的学校生均0.22㎡;微机室使用面积每个86㎡或生均1.91㎡;语音室使用面积86㎡或生均1.91㎡。本校达标情况:(1)、我校共有9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每间教室48㎡,生均1.36㎡;(2)、科学试验和仪器室面积合计96㎡,生均2.58㎡;(3)、图书和阅览室合计96㎡,生均0.29㎡;(4)、微机和语音录播教室分别为96㎡,生均2.58㎡。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均已达标。
2.体育运动场地。省定指标为:消除土操场;初中设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或11个班及以下的学校生均面积5.9㎡以上,12-18个班的学校生均面积4.2㎡以上,19个班及以上的学校生均面积3.5㎡以上。小学设15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山区农村小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至少达到标准篮球场面积420㎡)。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小学,现已全部消除土操场;操场面积1800㎡,拥有环形跑道150m,直跑道60m,有标准篮球场。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均已达标。
3.教学设备配备。省定指标为:各类教学设备配备达到《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规定。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配备全部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结合《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规定,我校的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配备全部达到指标要求。
4.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省定指标为: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台。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拥有电脑65台,完全达到了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台的标准。
5.生均图书数。省定指标为:生均图书小学30册、初中40册(不含电子图书)。我县初中、小学学校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拥有图书13150册,生均39册。
6.师生比。省定指标为:教职工与在校学生编制比例,小学城市1:21、农村1:23;初中城市1:15、农村1:18。本校达标情况:我校达到1:16已达标。
7.专任教师学历。省定指标为: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85%;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5%。本校达标情况:我校专任教师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00%。
8.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省定指标为:小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初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我县初中、小学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我校及辖区学校共有教职工35名,专业技术人员34人,工勤人员1人,特岗教师1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教师比例38%。县级骨干教师3人,占比8%
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省定指标为:县域内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以全县小学专任教师人数为基数计算),或者以学校为单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为基数计教师占5%。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1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以全县初中计算)或者以学校为单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5%。本校达标情况:我校高级职称3人,8%已达标。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1、入学机会。
1、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选拔优生考试。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由少队部牵头建立留守儿童台账。学校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给予留守儿童以亲情帮扶。每位教师承包一名学生,做学生的代理家长。每逢节假日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就餐,为留守儿童赠送御寒的棉衣、手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设绿色网吧、连心桥、亲情家园,让留守儿童通过视频和亲人对话。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学校现有残疾儿童4人,其中眼疾2人,智力障碍1人,肢体残疾1人。学校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帮助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战胜心理障碍。
2、保障机制。
(1)、近三年来,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一般在当月13日之前发放到教师工资专用账户上,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2)、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学校经费使用(经费用于公务、业务、购置、维修、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专项项目、学生救助等方面的支出)合理;
(3)、“一补”资金(生均每学期500元)所有款项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无挪作他用现象。
(4)、教师绩效工资考核
学校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方案,每学期每位教师每学期从工资中扣除1000元,根据教师工作的量和成绩,进行核算,给教师的绩效工资量化为分。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优质优酬,能者多得的用人原则。
3、教师队伍。
(1)、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1:23)配齐配足教师,特别是注重体音美学科专任教师的配备。学校(含下辖学校)共有教职工35人,专任教师3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专科学历4人、本科学历31人。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00%,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8%。
(2)、近三年来,学校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分配,自2015年以来新招录特岗教师10人,新补充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为学校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明确专业发展规划。三年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商南科教体局组织的暑期教师专业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送教下乡、跟岗学习、交流学习等多种教师培训活动,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知识视野。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组织的国培计划,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业务研修,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让每一个教师熟练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开展电子白板运用培训工作,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教育,对进修教师从福利待遇、假期、补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
4、质量与管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
(2)、控辍保学工作
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学校成立了主管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控辍保学体系,每学年初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实行任课教师承包学生制度,每辍学一名学生,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扣除300元,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开展教师和学生谈心活动。每周班会课后15分钟时间为教师和承包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开展任课教师晚上查寝活动,任课教师每天晚上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谈心,发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及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除组织学生做好第九套广播体操外,还开展特色的校园团体操等,加大学生训练力度。组织开展学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行1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分重点班,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加强班级间教育均衡发展,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当年轻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定期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丰富班级管理艺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规范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保证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语数英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不要求学生购买任何的教辅资料。减少考试次数,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不举行任何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现象。从2015年秋季开始,学校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没有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任何教辅资料。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坚持“德育治校,质量立校”的强校战略,遵循“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原则,着力建设“廉洁、民主、求是、高效”的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敬业、爱生、勤奋、奉献”的师表风范;全力铸造“勤奋、探索、守纪、诚信”的学生行为;极力营造“健康文明,生动活泼,勤奋乐学,勇敢守纪”的校园生活氛围。健全了“制度管理,档案牵引,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制度保障,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的学校工作运行模式。学校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学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1、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二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所以领导和教师都参与教学比武活动,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6、学校把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和提高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学校、教师均制定出培训和学习计划,学校指定领导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和提高工作的管理、计划的落实和考核。课堂教学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一步制度化,学校参考各学科、各任课教师开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课节数做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并纳入学期和考核中。学校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及时为教师提供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帮助教师开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教学,引导教师逐步开发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7、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挖掘教材,逐步培养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制定教师间结对帮扶的制度,加大帮扶力度,让有经验、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和年老师理解和挖掘教材,确保这些教师每节课教学都能准确到位,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广泛的开展“课堂教学情境模拟”,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切磋,深刻的理解教材,保证有质量的进行教学。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督查”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标”活动。通过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督查指导,以及教师的汇课报,来帮助引导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用新的课程理念导引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8、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收集整理有关这两科的理论知识及这两科的一些课例,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讨,以理论认识武装思想,从而达到指导行动的,规范开课的目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三、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努力方向
(一)问题和薄弱环节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在校园美化方面有待提高,2、学校年轻特岗教师多,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4、因学校在建设餐厅及淋浴设施,暂时学校的不能按时提供师生淋浴的场所。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加大对项目投入,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各种活动。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5月23日
第三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威远县观英滩镇中心学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大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持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观英滩镇中心学校地处威远县西北部,距县城34公里,是威远县境内的第一所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是内江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内江市园林学校、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学班13个,在校生730人,其中寄宿生89人。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德厚而成人,学优而成才”的校训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以“创威远一流教育,树山区教育旗帜”为目标,坚持在内涵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向管理上要效益,基础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被誉为“山区教育的旗帜”。
二、办学基本条件达标情况
(一)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6597平方米,其中运动场面积3500平方米,生均4.7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31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844平方米,生均2.53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独立,分布较为合理。
2、绿化用地:绿化面积1373平方米,占学校总面积20.8%。
(二)装备条件
1.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820000元,生均1123元,现有小学科学实验仪器67种3044件,小学数学实验仪器57种1643件,音乐器材43种200件,体育器材65种739件,美术器材46种445件,所有配备均达I类1套标准,品种配齐率和件数配齐率均达90%以上。
2.学校13个教学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展示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且实现了班班通。建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1个,小学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器材保管室齐备。
3.学校图书室藏书11550册,生均15.82册,生均图书册数达标。4.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44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6.03台,达到省定标准。
5.学校配备2名安保人员和1名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安装有校园电子监控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几年来全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6.学校有《食品卫生安全预案》,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饮用水。
(三)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配备情况。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女教师26人,师生比1:16.6。专任教师中有省级骨干教室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
2.教师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人,占比5%;中级职称22人,占比50%,岗位设置符合省定标准和原则。
3.教师学历情况。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32人,中师学历1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超过规定学历43人。
4.教师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50-54岁6人,比例14%;45-49岁5人,比例11%;40-44岁6人,比例14%;35-39岁11人,比例25%;30-34岁6人,比例14%;25-29岁6人,比例14%;24岁及以下4人,比例8%。
(四)校长任职资格
学校校长1990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参加任职培训情况合格。
(五)教育质量
学校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6%。
(六)落实贫困、残疾儿童入学、留守儿童关怀、务工子女入学制度
1.学校认真落实上级资助政策,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并公示,另外,学校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教师与家庭贫困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及时向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
2.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现在读学生中普查到留守儿童67人。
3.学校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接纳工作,现在读学生中共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1人。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1.学校充分利用校本培训,组织开展新课改理论和新课程实施方案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每年组织新分配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业务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等。
2.近年来,学校采用分期分批把骨干教师送出去的办法,参加各类培训,先后委派教师到省、市、县参加各类培训学习76人次;组织教师全员参加了“国培计划”的网上或实地培训,并与严陵镇中心校开展了结对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主要做法
1、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执行国颁课程标准。
落实课程管理,严格按照省定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学科和课时,严格落实作息时间;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认真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和各科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活动行事历,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抓好备课、说课、公开课、评课环节,强化学生作业管理,按照教和学的需要,分层设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及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小学每周体育课不少于3节。
2、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招生工作
学校坚决执行教育局招生要求,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确保学区内学生都能及时入学。
3、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学校严格学生学籍管理,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第一责任人。开学初,每班都要对照上一学期学生花名册,清查学生到校报名人数,对本班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一是摸清去向,二是逐一家访,耐心做好家长的工作,坚决不让一位学生辍学,家访要求有记录,努力做到每学期学生到校率为100%。
4、学校均衡编班,无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等现象,确保教育的公平性。我校在各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上,力求做到均衡,不偏不倚,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新的公平的起点,进入各阶段班级学习,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
学校不单独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严格按照省定目录使用教辅资料,教辅资料费在学校公示栏张贴收费公示,公开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监督电话。学校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
6、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确保素质教育落实到位
确立“科研先导”的教改理念,兴教研教改之风,熟练掌握和准确使用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相互交流、沟通、质疑,充分发挥群体研究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按学科设立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加强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和教研协作,加强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校共有2个科研课题结题,一是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制度研究》,并被评为市二等奖,二是县级课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7、狠抓学生思想品德和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
学校始终以德育教育和文明素养教育为先导,以教育教研为根本,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基础上,狠抓学生思想品德和文明素养的养成,努力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精心打造立体化的教育平台,使育人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日益改善,逐步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厚德、博学、爱生、乐教”的教风,“文明、守纪、善思、乐学”的学风。
8、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劳绩分配机制 学校绩效考核管理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就不能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局限,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运动场面积不足。
2.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个别科目教师缺乏。学校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专职教师紧缺。
3.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年轻教师成长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所有儿童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
总之,我们将更加虚心地向其他先进学校学习,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继续补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继续落实“教师访万家”活动,倾听百姓呼声,办人民满意教育;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威远县观英滩镇中心学校 2015年10月20日
第四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五铺民族小学
2012年11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学校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05年5月颁布以来,我校在教育工作中本着巩固成果、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促进均衡发展的思路,狠抓《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05年5月颁布以来,我校立即开展了学习贯彻工作,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领导到位。全校掀起了学习领会,贯彻《若干意见》的热潮。通过学习,全校广大教职工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巩固“两基”成果,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由此,学校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几年来我校的7—12周岁正常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100%;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政策,严肃查处乱收费、乱办班、乱编乱订教辅资料的人和事,从经费制度上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学籍管理规定》有效控制大班额问题,严格学籍管理、控制转学和借读等办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证贫困学生人人能接受义务教育。
三、整合教育资源,保持教育均衡发展
保持教育均衡发展是规范办学的要求,也是创办理想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发展思路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几年来我校先后投入资金2万余元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另外还购买了1台教学计算机,上级有关部门还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对学校的校舍进行维修。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均衡发展工作的步伐。
四、狠抓校本培训,强化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短学校与学校间的差距,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环。为此,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树立师资队伍校本培训意识,建立校本培训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自我提高。
2.为教师制定学历提高规划,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参加自考、在职进修、离职进修等形式提高学历层次。
3.充分挖掘内部潜能,搞好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充分调动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作用,对本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目前大部份年青教师已能进行课件制作。
4.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功能,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加强的理论培训工作。
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进行理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
(2)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我们每学期都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有方案、有总结,活动前精心准备,从而保证了教研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信心得到增强,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3)加强基本功训练,锤炼教师教学功力。
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写、画、说”基本功训练,进行了使用教材、运用信息技术基本功训练。由于教师们苦练了教学基本功,达到了五个一的教学功力,设计了一份优秀教案,上了一节最佳课,写了一份优秀说课材料,撰写了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答了一份优秀理论试卷。教师的教学功力提高了,促进了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4)强化科研,深化教改。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不惜一切力量投资购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科研书刊,给教师创造集体研究、讨论学习的办公地点等,激发了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教师们能积极主动查找科研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实验经验,撰写科研论文,努力投身于科研实验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五、充分利用学校考核和评估机制,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新的质量观。在对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时,我们侧重考核的是学生巩固率、后进生的转化率,从制度上控制学校和教师歧视后进生,从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的。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校从领导管理、阵地建设、常规工作等方面抓好德育工作,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充分发挥评优评先等激励功能,引导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地培养合格人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表彰名额的分配,我们坚持面向一线教师,并向村小学校倾斜。
我们利用对教师的督导评价功能,促进学校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定期对中心校、村小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坚持每学期末都对学校的义务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从评价机制上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强化教育管理措施
我们对“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即“品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给予了重点关注。我们制定了贫困学生转化计划,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设立了登记表、花名册,建立并落实了“留守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贫困学生”“单亲学生”、“品德行为有困难的学生”师生结队帮扶制度和措施,使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七、强化安全举措,创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每学年,我们在利用宣传阵地做好安全宣传工作的同时,狠抓了安全知识进了课堂活动,开展了以防震、防投毒、防体罚、防暴力、防火灾、防溺水、防摔伤、防传染、防交通、防挤踏等为内容的安全防范教育和安全技能演练,落实了每月一次的安全排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能及时整改,真正做到了安全教育长抓不懈,警钟长鸣。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存在部分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未彻底改变、一些学校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运用、多数学校教研还流于形式、办学条件和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加以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尽管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离上一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努力,在地方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认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五篇: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全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根据《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舒城县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实施意见》(舒发【2012】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为着眼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善全乡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为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逐步实现乡内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实现“好上学、上好学”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用4年(2013-2016)时间, 实施“四项工程”,构建“五项机制”到2014年实现全乡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6年实现基本均衡。使全乡中小学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义务教育总体水平进入
全县先进行列。
(一)学校布局合理化。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确定长久性保留学校,适当扩大长久性保留学校办学规模,使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
(二)办学条件标准化。按照国家、省规定的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使乡内各学校校舍、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后勤保障设施等全部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师资配置均衡化。教师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教育管理精细化。积极构建有显著特色,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用精细、科学、规范、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五)教育评价科学化。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基本建立,评价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六)教育质量优质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1、统筹规划中小学校的布局和调整。随着县城城区扩大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我乡新农村和集镇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乡义教生源近年变化趋势,按照“小学低年级就近入学,三年级以上集中办学”的原则,制定学校布局调整、优化资源整合的规划。初中保留两所(柏林中心学校、石岗中学),2014年撤销柏林职高初中部,学生分流到中心校、石岗中学就读;石岗中学继续扩大九年一贯制教育规模,2015年撤并井岗小学、宋圩小学3—6年级到石岗中学;2015年撤并杨店小学、秦家桥小学3—6年级到中心校,乡中心校逐步实现九年一贯制教育;2所初中逐步实现寄宿制,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小学保留7所完小(柏林中心小学、柏林小学、袁塘小学、祝井小学、秦桥辅导区小学、大墩小学、石井小学),4个教学点(井岗、宋圩、秦家桥、杨店),并逐步撤销教学点。
2、大力推进全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在12、13年标准化学校建设基础上,2014年完成袁塘小学、杨店小学、井岗小学、宋圩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使全乡所有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标准化。全乡学校要严格遵循“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装备水平”的原则进行建设。要优先解决小学办学条件简陋、饮用水设施、食堂设施、水冲式卫生厕所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等突出问题,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达到基本均衡;2014年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在中心校或秦家桥街道附近规划建设20套周转房(公寓),缓解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2015年启动初中寄宿制及配套设施
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和管理学校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3、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14年全乡中小学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分建成完小计算机教室,配足计算机台数,加快校园网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干部管理规定。每学年依据《柏林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若干规定及考评细则(柏教字2013[10]号)》组织对全乡小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小学校长调整的主要依据;每学年对初中二级机构负责人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人事调整的依据;按要求报县教育局审批。把真正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调整到相应岗位,增强学校领导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积极做好小学校长聘任制、任期制和乡内交流的准备工作。有计划从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薄弱学校领导班子。用三年时间培养2—3名在县级以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校长全部持证上岗。
2、进一步健全教师交流和培训机制。通过完善“四大机制”(岗位绩效考核机制、岗位聘用机制、名师辐射机制、轮岗流动机制)和推进“四大工程”(师德建设工程、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工程、信息化强师工程、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构建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良好机制,有计划培养、选拨、推荐优秀教师参评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让一大批年轻优秀教师能脱颖而出,得到更好的发展。利用职称申报、教师评优表模等分配比例向偏远学校倾斜的办法,引导超编学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向紧缺学校流动。制定中小学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班主任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加强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评,发挥考评的正向功能,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
3、推进乡内教师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按省定标准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根据中小学生源变化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乡中心学校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教师流动规定要求,制定好教师流动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尤其要加强对偏远小学教师的配置,使全乡中小学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确保各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积极争取补充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别。
(三)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工作格局。
2、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建立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困生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抓好课题研究工作;2014年建设柏林乡教师教研工作群,开展网上集体备课、网上教研交流、资源共创共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努力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质。深入开展“五园” 创建活动(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快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的百花园,重点在创建的内涵上下功夫,做到“五园”创建与校园文化建
设结合,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与学校科学管理结合。鼓励学校创新管理,创办特色学校,树立柏林教育品牌。
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建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进一步探索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4、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按照“方便入学”原则组织好义教招生工作。学校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合理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学校和教师不得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者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严禁公办学校教师搞有偿家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强化“控流防辍”监控措施,保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巩固率达99%以上。
(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通过开展捐资助学,完善慈善救助、扶贫助学等办法,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
教育,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2、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规定,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乡中小学要为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入学就读建立“绿色通道”。
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由村委会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加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健全学校教职员工对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办好乡村少年宫,让留守学生在校外继续得到社会的关爱。
4、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准确摸清残疾儿童少年,建立残疾儿童检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水平,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积极构建高效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乡上下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目标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乡政府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工作负责人为副组长,乡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
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统筹指导、整体规划、部署推动。明确各村民委员会和乡直有关部门履行义务教育的相应职责。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各村、乡直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实绩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村、乡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村民委员会要积极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学校安全稳定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学校财产不受侵占;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需土地和劳动实习基地;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协助乡中心学校管理本乡小学、幼儿园。
乡中心学校要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做好教职工核编定岗工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尽快消除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乡土管所要依法制定学校用地规划,确保全镇中小学校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规划用地不流失、不随意调整,要将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保障学校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乡财经所要积极筹措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指导、监督教育经费合理使用。乡派出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乡司法所指导相关部
门和中小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乡综治办、文化站要对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乡卫生院要指导相关部门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加强学校饮食卫生的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组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二)积极构建、争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种教育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和集中使用,实现全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最大综合效益。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审计和监督制度。
(三)积极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机制。乡中心学校要制定符合我乡实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创新教育督导新模式,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适时掌握义务教育发展动态,分析现状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监督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评价学校活动。每年对全乡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督导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四)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乡中心校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要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可能存在矛盾和纠纷,及早制定处理预案,妥善化解。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校长教师交流、布局调整、处理学校闲置资产等工作中,都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必须事先加以调查研究,制定周密详细的处理预案,严防造成社会不稳定。
(五)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办督查工作机制。乡领导组要大胆解放思想,推进工作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科学、配套、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要制定详细的督办工作规划,经常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事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督办检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更加关心和重视教育,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我乡得到全面落实.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