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

时间:2019-05-13 07: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

第一篇: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

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2010-03-11 19:10:52)转载▼ 标签: 杂谈

不知原文出处。

这是一条没几个人知 道的河。在南京的地图上,你可以找到“进香河 路”这个地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河在哪儿。你知道这河在哪儿吗?要是你也不知道,不妨跟 我一起去找找这条河,再到那河边去走走,跟河边的老人们聊聊,你会对进香河有所了解,你会 喜欢那儿的。

知道南京有个玄武湖吧?嗯,不错。玄武湖 边的鸡鸣寺呢?也知道?好,就先说这鸡鸣寺。

在南京的名儿还叫建业,白下和秦淮的时侯,这鸡鸣寺的香火就已经相当旺了。据史志记载,远在江宁方山一带的百姓都会到这“古鸡鸣寺 ”来进香,来种福田。这南京是个六朝古都,周 围大大小小的寺庙庵刹比比皆是,为什么都到这鸡鸣寺去烧香呢?这是因为鸡鸣寺的交通方便。有一条叫进香河的河道,把鸡鸣寺连接到城外的 秦淮河,又经过那四通八达的河网,将这个座落 在玄武湖畔的古寺连上了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使得这里的香火长年旺而不衰。而且,这鸡鸣寺 的边上有一口“古胭脂井”,属鸡鸣寺的庙产。这胭脂井的井水微微发红,据说女人常年用此井 水洗梳,会永保红颜。用今儿的话来说呢,就是 这井水里含某种矿物质,能美容。于是,南京周 围的大户人家都到鸡鸣寺来买这胭脂井的水,给家里的女眷用来梳妆,以使她们红颜永驻。这卖 水的交易也得仰仗这进香河,把一桶桶的胭脂井 水换成银子,为寺庙中的菩萨添了金装,也让主 持兴建了许多厢房,让那些带发修行的人在菩萨身边,听晨钟,闻暮鼓,食斋饭,诵经文,梦西 天之路,修来世之福。

这鸡鸣寺,虽说是个寺,但里面修行的却全 是尼姑,没有和尚。扯到这儿,你大概会笑了,说:“人家那少林寺里,都是和尚,你说的鸡鸣寺要是住尼姑,干嘛不叫个鸡鸣庵?反称寺呢? ”实话告诉你,我也不知道。有一次,我随几个 朋友到鸡鸣寺去吃素斋,在品尝了那些素菜荤名的食物后,不知深浅地问了这个问题,结果被那 收钱的老尼姑瞪了半天,把后面的话全咽到肚子 里去了。可不管是和尚还是尼姑,那香火却是真 的很旺盛。

一直都是那么旺?倒也不是,在一九六六年 文革开始后。破四旧那会儿,这鸡鸣寺当然是名 符其实的四旧。于是,菩萨砸了,胭脂井填了,尼姑通通还俗。这些个尼姑除了每天念经骗人什么都不会,所以就发配到近郊人民公社,去当那 种小代销店看柜台的。至于那寺庙,就当了各种 各样的造反派的勤务组办公处或者是司令部。到 了六八年,林副主席号召全民办电子,记住了,不是毛主席号召的,这样,这古鸡鸣寺就成了南 京无线电元件九厂的厂房,专门生产各类电阻。我家隔壁的李家老大被分配到那元件九厂去当工 人,成了领导阶级的一分子。鸡鸣寺是建在山坡上的,那家工厂的工人们每天上班就要沿山坡拾 阶而上,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迫形式的锻炼,实际上这并不坏。

可是,那工厂好景不长,不久就发生了火灾,把个老式木结构的寺庙烧得一塌糊涂。没办法,工厂只好搬家。按有的老人的话说,这是菩萨 显灵啦。打那以后,烧得黑乎乎的鸡鸣寺真的冷落了,成了麻雀们的家。满山的法国胡桐,叶子 绿了转黄,黄了又落。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只 剩那写着“古鸡鸣寺”门额的山门,还顽强地向 过往的人们追述着往日。直到文革结束后多年,鸡鸣寺才被重建,可是,它再也没有能够恢复到 昔日的规模。

哎,你说进香河,这香一烧就上了鸡鸣寺。半天还没说这进香河呢。对对对,我们再去找那河。

摇船进香,是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不 得已而为之。路上行车毕竟要比水中操舟要快捷得多。因此,这些进香的人就慢慢地弃舟上岸转 用车了。进香河这条往日香客们往来的要道,渐渐地成了一条废弃了的小河。由于南京市政建设 的需要,进香河被改建成了一条暗河。河道被挖 深,河岸变成了水泥的“墙壁”,在两边河岸壁 上,加了预制混凝土的盖子。这条夏天蚊蝇乱飞 的河,被封到了地下,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混凝土盖子上加了些土,种上花草,原河边的土路被拓成了宽阔的左右分道的进香河路。几十年 过去了,新的南京人就只知道进香河路,而不知 道进香河了。

那河,是消失了。但小河附近的地名却一直 被沿用下来。象莲花桥,老虎桥,大石桥,石婆 婆桥,这些地名都强烈地暗示着那条河的往昔。

在进香河路东,有一所今天称之为“东南大学”的学校。这学校过去 曾叫南京工学院,再往前追溯,这学校也叫中央大学,两江高等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院。若再 往老祖宗那里追的话,这所学校的校址曾是明朝 “国子监”所在地。而今天东南大学的“梅庵”,以前作过国子监“祭酒”的住所。用现代的话 说白了,是相当于“中央大学校长官邸”。梅庵 前的“六朝松”是东南大学历代风风雨雨的见证。这棵古树曾听过国子监学子们的晨读,也出席 了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生的毕业典礼。“林道静” 们从北京拦火车南下到南京请愿,就睡在当年称 之为“中央大学体育馆”那个建筑物里,恰好那 就在六朝松的边上。蒋介石当中央大学校长的时侯,也曾拄着文明棍在六朝松下与当年中央大学 的优秀生合影。

什么是国子监?用如今的话来描述,那是官 办的最高学府。以前,穷人是上不了学的,稍微 有些钱的人家,会把自家子弟送到私塾里去念些 个三字经百家姓论语中庸四书五经。但那些都是 “民间办学”。办官学的,少之又少,主要原因 是缺少日常经费。于是整个国家只有皇帝老爷掏银子办官学。把有些天赋的“国子”们网罗到国 子监里去当“太学生”,由那些瀚林院的老学究 们加以调教。管太学生念书的,一般是“侍读”。这些太学生是由府以上的衙门推荐,才能进入 国子监念书的。这国子监基本上就是古时的“大 学”。而且那“推荐”上大学的“歪风”是自古 就有,只不过工农兵学员的推荐不是由府衙,变成由基层的车间主任或大队支书来完成了。

明太祖朱元章定都南京后,国子监就设在今 天东南大学的地方。离开国子监不远,就是鼓楼 和大钟亭。那些太学生们随钟声起身,伴鼓点就 寝,过了不少年太平日子。也还有好些太学生在六朝松下由祭酒送出去,为国家效力。后来,明 太祖驾崩,传位给了孙子。这小皇帝的叔伯们不 服气,最后,小皇帝的叔叔燕王把皇位夺走,但 又不敢离开他那河北的势力范围,就改都北京。于是,太学生们也随之迁往北京了。

后来,两江高等师范学堂又选中了国子监的 旧址,办起了近代意义上的大学。这两江师范的 一位毕业生,在一九八八年值九十岁高龄之际,由孙子陪同,来到他当年就读的学校旧址,即当时的南京工学院,再追忆一下他几十多年前的生 活和经历。临别时,老人出人意料地拿出了他的 两江师范学堂的毕业证书,交给当时的南京工学 院档案馆。据老人回忆,他是两江师范三十年中培养的最后一批毕业生。后来,学校就改名为东 南大学了。故而,这“东南大学”的校名,是在 “中央大学”之前。

二十年代初,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经过了多年的战乱,最后定都南京。这时,蒋介 石控制了国民政府。老蒋在黄埔当过校长,结果 所有黄埔的毕业生都成了老蒋的学生,这使老蒋 深深体会到当校长的潜在好处。战时要武将,和平需文官。因此,在国民政府提议建立中央大学 时,老蒋又自告奋勇地让他自己当了中央大学的 校长。在南京四牌楼二号中央大学正门落成剪彩 的时侯,老蒋以校长的身份前去参加。这,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里,都有照片存档。抽出那些 发黄的照片,你会惊讶地发现,当年中央大学正 门和如今东南大学正门,除了门额上的字,什么 都没有变。当年剪彩的老蒋和其他欢庆的人,都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继续他们的未竟之事了,但这 大门却仍然象一个不肯老去的卫士,忠实地守卫 在那里。学生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校名也象变 戏法般地换了又换,门后的胡桐从小树长成了齐天的大树。风风雨雨,没有改变这卫士的容颜,他只是轻轻地告诉你: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 兵。

从大门向里望去,那里是绿顶的东南大学礼 堂。在这座建筑物落成的时侯,它叫中央大学礼 堂。绿色的屋顶,在落成时实际上是金碧辉煌的 黄铜顶。所有的窗,都是与之相配的铜窗,远处望去,整个礼堂闪闪发光。只可惜年代一长,发 光的铜顶生出了铜绿,成了如今这个模样。老蒋 当了校长,时不时也到这礼堂里去给学生们说些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东西,后来这八个字被 刻到南京挹江门边的山坡上,谓之八字山。四九年后,老蒋被赶到了台湾,这八个字当然不能再 继续存在下去,但那八字山的地名已经被叫了许 多年。硬要老百姓改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儿。于是乎,八字山上的字全被去掉,再堆一层土,种些植物,码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 字。这八字山还是八个字,内容嘛,作了些小小的变动。嘿,扯偏了,我们还是回到进香河路边 的东南大学去。

解放军进城后没几天,恰逢五月一日。南京 市军管会请中央大学的学生到座落在长江路上的 “国民大会堂”去看戏,演的是《白毛女》。当 时,南京的秩序非常乱,所以,解放军战士沿碑 亭巷成贤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荷枪实弹,以确保 中央大学学生从国民大会堂步行回校的安全。实际上,这些都只是中央大学校本部的学生,当时 的中央大学还在丁家桥等处设有分部。后来中央 大学丁家桥分部演变称为今天的铁道医学院的校 本部,以及其它几个相邻的高等院校。

不过,今天的南京大学校址,是过去的私立 金陵大学。这从来就不属于中央大学的地界。四 九年接管中央大学的军代表赵卓,认为中央大学 这个名字充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味儿,所以上报刘伯承,要求改名为南京大学。这样,反动派的 中央大学就成了人民的南京大学。而原金陵大学 仍然沿用原来的校名。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一九 五三年院系大调整。

由于提倡向苏联老大哥一边倒,大学的结构 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中央大学的文理系科加上金 陵大学的,全部搬迁到金陵大学的校址,称南京 大学。而中央大学的工科部分留在原中大的校本部,称南京工学院。中大丁家桥分部则由于地盘 很大,被分成了好几个分门别类的高校。

到了一九八八年,南京工学院曾想恢复中央 大学的校名,也有好多海外的老中大校友联署上 书,但那个反动派味儿很重的校名却始终未能再 现。有人说那是由于南大的反对,其实不是的。恢复中央大学的校名,当时南大没有表示反对,而反对得最凶的,是北大和清华。你那南京的称 了中央,我们北京的怎么办?在国家教委中,又 有很大一批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在这些人的反对之下,南京工学院终于“恢复”了几十年前的老校名:东南大学。

第二篇: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

这几年看网上文章,感到有哽在喉不吐不快,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的校史争论此起彼伏总结起来看,南京大学大学网友的文章更具攻击性,如果大家心平气和的在研讨的话,完全可以说清楚南京与江苏高校的近现代发展的历史,给天下一个公平的交代。

可惜,在南京大学的部分网友文章中,我嗅不到作为南大学人高尚、大气、睿智、豁达的老东南、老中央大学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积淀。南京大学要发展,东南大学也要发展,江苏境内的高校都要发展,看看北京、上海、广东、武汉等地,一花独放才是江苏等教育的大不幸。可是,在某些南大学人心中爱校爱到了极至,爱到了容不下东南大学的地步,东南大学取得的每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你们可以闭目塞耳,可东南大学发展中一遇到一些问题和负面的传闻的时候,你们就非常亢奋,以至于挑灯夜战,竭尽讽刺挖苦和断章取义之能事,让南京大学的以留在了这个有100多年办学历史的校园,如果要续族谱的话,也就是说,当时的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继承了祖上最重的一份遗产。实事求是的说,新南京大学应该是老国立中央大学、老南京大学一个重要的血脉,一个分支。1952年后,南京工学院的食品系到了无锡组建了无锡轻工业学院即现在的江南大学,农机系到了镇江组建江苏工学院即现在的江苏大学,1954高大形象大为减色,让东大师生顿生怨恨,让国内其他大学感慨磋叹。

远的暂且不说,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还有许多老人健在,总是可以说清楚的。历史是谁都不能篡改的。南京解放以后,许多国立中央大学的教授已经离开了学校,按照南京军管会的命令国立中央大学改为国立南京大学,校址仍在现在的四牌楼东大校园,仅仅两年以后,1952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要大力发展高等工科教育。人间苍桑,南京的高校面目变化极大,从此,老国立南京大学已不存在。最大的变化是原国立中央大学的文、理科与金陵大学合并在原金陵大学校址即鼓楼组建新南京大学,去掉了国立两字。文、理科走时带走了原学校的大部分图书和档案资料。据老中大校友回忆当时有的文科院系只有几十名学生,有的年级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境况非常糟糕。工学院由于学生占当时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是最大的一个学院,加上国家要大力发展工科的初衷,所年,周总理下命令抽调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的许多骨干教师到成都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电子科大,其不久前刚刚卸任的校长刘盛刚院士是原南京工学院四系的老师。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南京的其他院校如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虽然都是建国以后

由国内相关院校的专业重组来得,但身体里大多流淌着老中央大学的血脉,多年来,东南大学的领导和师生与这些院校保持着兄弟般的友谊,从来没有卑微贵贱之分。所以,在国内高等教育界东南大学的谦和、内敛、诚朴有目共睹。原东南大学副校长钟秉林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原副校长李延保现在是新组建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原副校长林萍华现在是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原副校长王卓君现在是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北方交大的谈校长更是与母校紧密相连------即使以上这些都不足为道,但这些总是应该反映了东南大学的为人处事是得到了上下前后左右的认同。国内高校只是近年来才热衷于大搞校庆,出发点都是为了笼络校友感情,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50年以前,国内绝大多数院校谁敢提自己是来源于何处。想必南京大学打死也不会承认蒋中正曾经做过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人同此心,各校大多以新中国建立后的各时期作为母校的生日,这一点也不奇观,少有历史常识的学人应会有正确的判断。2002年,南京大学与省教育厅和办江苏九所院校的百年校庆,不管南大校方是主动还是被动,最起码是承认了这些高校是同出一源,归结到国立中央大学大家无话可说,可有些人总是拿从更名到解散仅两年的老国立南京大学说事,非要东南大学当儿子、要其它院校当孙子,更为恶劣的是,在五台山公然拿洋人当枪使,据说,除了东南大学见怪不怪,大度笑之以外,有些院校义愤填膺,直到省教育厅讨公道。随便提一句,有一件事情笔者大惑不解,因为不了解其中的事实经过,烦请某位高人指点一、二。两江师范学堂的校碑现在南京大学的校园内,可那曾经是金陵大学的学苑,两江师范的办学地一直在四牌楼2号,校碑却从东大校园飞到了南大校园,其中断裂了几处,着实令人惋惜。客观的说,现在的高校日子除北大、清华以外大都不好过,大家应该共谋发展,争取早日在诺贝尔获奖名单上刻上某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大名,当然最好是南京大学的学人,早日超过北大,东南大学也早出世界级的科技发明赶超清华。

实际上,这些年东南大学的日子比南大更难过,但从来没有听顾冠群校长公开叫过苦,东南大学的广大师生,教师干部的经济待遇在江苏全省高校中只能算中下,学生也是如此,但东大人也只是在学校内发发牢骚,在外仍然竭力维护着学校的形象。无论是“211”还是“985”东南大学得到的经费都只有南京大学的一半,东大工科比南大文科花钱多是不争的事实。可从来没有看到东大人在各种公开的媒体上抱怨过什么,东大人谦和、内敛、诚朴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只有用默默辛勤的工作和不断的发明创造来改变世俗的偏见。最近,东南大学喜事不断,好事连连,也没有看到东大人轻狂的了得。可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对顾冠群非常尊敬,东南大学的一个子项目的论证会都要在北京开,由他亲自主持。国家“863”计划两大标

志性成果第三代移动通讯和显示技术都有中国人自主的知识产权,科技部明确表示,这些成果在东南大学,也都属于东大。2003年,东南大学获得国家“863”项目的经费全国超过5000万的高校只有11所,东南大学名列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之后第五位。东大的“863”专家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仅次于清华与上海交大并列第二,而且平均年龄才四十出头,大都在信息和生命科学领域。还好老天有眼,在大陆科技界不能没有东南大学,国家高度认可。现在看起来,各种高校排名为什么东南大学总是淡然处之,不善言语、不图虚名、发展是硬道理在东大校园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氛围,这样的学校肯定有远大前程。再回到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校史问题上看,是谁在挑起事端、制造矛盾。按道理来说两校对各自学校的历史表述是各自学校自己的事情,局外人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利,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东南大学起,同城的南京大学就大为感冒,官司打到了当时的国家教委,在韦钰校长的据理力争下,东南大学这一响亮的名字才得重新刻在了原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门上,当然东大人知道,要恢复上个世纪老国立东南大学的面貌已是不太可能,但总可以用老国立东南大学的精神感召后辈学子,国立东南大学的第一任工科主任茅以升老人还专门题写贺词来祝贺。按照一些对东南大学充满恶意文人的作派,东南大学的校史应该从1988年算起不成,简直是强词夺理,“一国两制”一个中国还要允许各自表述吗。吴健雄纪念馆是袁家骝先生在世时所定,由东南大学高民权教授设计,袁先生在东南大学对设计图审看多次,顾毓琇2001年给顾冠群校长写信,建议东南大学建立高能物理研究所,聘请袁先生担任名誉所长,丁肇中教授本是在南京读过小学设好现在的东南大学,才能对的起东大辉煌的百年历史。最近,在一些媒体上南京大学某些人通过蒋校长的专访形式对东南大学进行了大不敬的描述,东大人都看在眼里。在学校合并问题上对东南大学的攻击由来已久,违背事实,歪曲事实的事情都历历在目,为什么在江苏就不能有东南大学的一席之,对东大校园总有些了解,加上对顾冠群校长谦和个性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东大年轻学者在他手下的工作优良表现等等产生了对东南大学深深的好感。

2002年,东大百年校庆,千名老中央大学的校友,相互搀扶着从南京大学执意要到东南大学校园来故地重游的情景让人不由心生感慨,东南大学真诚迎候了这些归来的学子。这些就是事实,不管别人看着怎么不舒服、不顺眼,这就是东南大学古老校园的魅力。东南大学师生从老中大、老南工校友的身上汲取了极大的力量,只有建生存环境不能在自相贬毁中受到污染,大家应该相互提携,共同发展,不能以邻为壑。—自中国教育网地,为什么堂堂东南大学老是受到南京大学的挤兑,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对东南大学对江苏经济实实在在的贡

献拭目不见,为什么从没看到东南大学领导在媒体上对南京大学说三道四,为什么东南大学的学生总是那么刚毅木呐,为什么------。南京大学一直想与东南大学合并,可看看你们所作所为,简直-----。拿着国家“985 ”建设的经费挖走了东大建筑和管理学科的几个人,东南大学大度的没有太过计较。可却总有些南大学人在媒体上,尤其是在网上对东南大学无谓攻击、挖苦、幸灾乐祸之能事,看看小百合上的文章,东南大学的形象简直是“一塌糊涂|”实际上它败坏的是南京大学的形象。东南大学既然在南京大学部分学人中的形象是如此不佳,为什么你们还要处心积虑想要合并东南大学。虽然,东南大学有15个国家一级学科大都在电子、信息、建筑、交通、生医等领域,但这还不是其最可以称道的,其最让国内高校不敢藐视的是她一大批在南京四牌楼2号

第三篇: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东南大学的骄傲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建立的电机工程系。1952年,在并入其他院校的相关系科基础上建立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该系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无线电电子学教学和科研中心。学科地位、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横向联合和产业化等综合实力均位于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尤其在通信信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研究方向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之一。在江苏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排名及2006年全国网上排名均获第一名。

全院现有教师 215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加拿大两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7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教授3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特聘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58人,教授55人;副教授6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333”人才17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选 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选8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信息学院的学生多次在学科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和最高奖,在国际数模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得特等奖,在国际 IEEE学会的 MTTS等学术活动中获得了最佳优秀论文奖 3项。近三年来,本科生在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超过400人次/年,在各类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EI收录22篇,SCI收录 2篇,申请专利2项。

本科专业设置

“信息工程”专业按宽口径大类招生,该专业首批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称号,目前为全国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下设五个专业方向,分别是通信工程、信号处理、微波工程、电路与系统和信息安全。

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电路与系统等五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毫米波和移动通信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九个基地之一);四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通信与信

息系统为江苏省十大重中之重学科;两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专业主修课程包括: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移动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线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统计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数据结构、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通信网络基础、电路分析等。

科研特色

学院建有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射频电路集成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数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水声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等科研基地,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在创建之中。

1990年获全国(国家教委)电子学领域中唯一的教学改革特等奖;“数字信号处理”和“信号与系统”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功研制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CDMA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射频技术、蓝牙技术等标志性成果达国际水平、国内领先地位;毫米波体效应振荡器系列成果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科研项目经费总计 48933.49万元,年均增长约45.83%,其中纵向项目经费合计 42794.60万元,约占总经费的87.5%。2009年科研经费实现亿元突破,2010年科研到款 1.84亿元,绝大多数为顶尖重大科研课题。“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50个,863项目 25个,973项目8个,牵头、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1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个,省基金项目10个,军工国防项目158个;获省部级以上大奖 12项;SCI论文 468篇,EI论文 773篇,ISTP论文 575篇;申请发明专利 450项,授权 149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 2011年,学院科研工作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科研成果捷报频传:尤肖虎教授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崔铁军教授研究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入选“2010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获2011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高西奇教授、金石副教授发表的论文荣获2011 IEEE通信学会通信理论领域莱斯论文奖;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孙丹及其导师窦文斌教授荣获2010年 “IEEE Piergiorgio L.E.Uslenghi Prize Paper Award Award”奖,均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次获得该项奖的学者。

2012年,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时十年协同创新,攻克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世界性难题,院长尤肖虎教授及其团队荣获2011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学院聘任海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32名;多次成功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与美国安捷伦公司、德州仪器公司、日本三菱半导体公司、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华为公司等国内外企业建立合作研发中心12个。

国际交流

全院每年招收本科生 280名,硕士生 310名、博士生60名,已成为研究型学院。本科在读期间,可推荐赴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合作高校学习交流,已聘请多名海外教授和专家来校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程、专题讲座和 Seminar研讨课。学院鼓励优秀本科生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并资助赴欧美、日本、香港等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

本科毕业生中有60%以上攻读研究生,其中,三分之二进入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三分之一赴美、英、法、德、加拿大、意大利、瑞典、瑞士、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就业与升学

学院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通信与信息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分配供不应求,每年用人单位的需求量是应届毕业生的6~8倍。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层次高、待遇好。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人数近万人,毕业生可从事通信工程、信息处理、传输、交换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应用;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安全防范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就业的主要行业有移动通信、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广电系统、国防、银行网络系统工程、航空、航天、航海、能源、交通、电力、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我院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十一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第四篇:东南大学室与设备管理处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校实设〔2017〕8号

关于开展2017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工作检查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全校各单位:

督促各使用单位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根据《东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校发〔2014〕94号)及《东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校发(2016)142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17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检查,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1、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各单

—1—

位分管领导应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设备秘书、各仪器设备管理及领用人员应积极配合,尽职尽责、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查工作。

2、学校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人员信息(一卡通号和姓名)、存放地点(物理空间)等信息完整,并与实际情况相符,固定资产有专人负责管理,账、物、标签一致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

3、凡经海关批准免税进口的科教用品(包括捐赠),必须在学校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并直接用于本单位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科技开发活动,未经海关许可不得擅自转让、移作他用或进行其他处置。

4、大型仪器设备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利用率需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机时要求,且使用记录齐全。

二、工作步骤

1、单位自查

各单位应于2017年12月31日前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单位所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自行进行整改,并按要求提交自查报告(自查报告模板详见附件)。

2、检查组抽查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于2018年1月中旬之前组织专家对各单位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组将随机抽取学校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仪器设备作为检查对象。

3、检查组同时对各单位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各单位对短期内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制定详细整改措施与计划并积极进行整改。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在3个月内对整改情况组织复查。

4、学校对设备管理工作比较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扬;对检查中发现设备管理问题突出的单位将予以通报,下发整改意见书,并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及时完成整改任务。—2—

5、此次检查的结果将纳入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各单位设备利用率情况将作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计划论证、维修经费与分析测试基金申请、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核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6、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联系。设备资产管理咨询:左玉生 83792626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咨询:李 蓉 83792432

附件:东南大学2017年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签发日期

2017年12月12日

抄送: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印发日期印发

—3—

第五篇: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本学科于2004年批准设立,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国内最先设立的二级学科点,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新型交叉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领域。参与了国家985和“十一五”科研项目,主持了省多项建造领域科研项目。该学科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主持和参与了一批国家重大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建造技术攻关和项目管理咨询工作,解决了重大工程的许多关键建造技术和管理技术,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程建造技术、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和咨询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在科学研究、重大工程建造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些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学科点具备良好的研究条件,社会需求量大,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型建筑企业、工程咨询企业、高校及相应政府部门从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在土木工程建造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大型、复杂项目重大技术和全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

(1)大型工程结构施工技术

(2)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

(3)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4)项目可持续建设与管理

下载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香河路与东南大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与路范文合集

    人与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每踏出去成一步,便无法回头,当它止步不动、并将是人生的尽头。世上本没有路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我在彼此生命中不过是匆匆的过客生命的日子里,我们......

    2014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信息

    宏韬东大考研网 2014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信息 一、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如何查找? 除了招生计划每年变动比较大以外,其他诸如初试要求、初试科目、奖学金等问题......

    博士研究生-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打造以博士人才为主导、硕士人才兼顾的中高端人才网络招聘第一品牌 2015年春季最后一场硕士、博士研究生双选会 公告(南京站) 会议时间:2015年4月29日(周三8:30-12:00) 会议地点:......

    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新能源

    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成果简介新型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联系人:张小松,教授、博士生导师.Tel:***.Fax:02583792722.E-mail:rachpe@seu.......

    389分考入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经验

    我本科专业是通信工程专业,12年考研考东南无线电,也就是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 初试成绩英语67,政治73,数学139,专业课110,总分389。 东南的通信在全国......

    东南大学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结课论文

    经济管理类选修课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结课论文《最卓越的企业文化故事 ——软实力与企业文化力》读后感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日期:2011年11月11日在这......

    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大纲

    《工程经济》考试大纲 一、命题范围及基本要求 1.资金的时间价值:熟悉资金时间价值及产生的原因、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计算、有效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掌握等值的概念、现金流......

    201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复试细则

    根据“东南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结合本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一、本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黄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