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

时间:2019-05-13 07:5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同济大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同济大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

第一篇:同济大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

同济大学2004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 命题人:许乾尉博士

一、名词翻译并解释。(20分)1.热分析: 2.特征基团频率: 3.振动光谱: 4.虎克定律:

二、填空题:

1.材料取向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结晶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镜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核磁共振谱提供的三方面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CH3CH2CH0CH2CH3中有_____种等价质子,并把不同种质子按化学位移的大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外光谱是伴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产生的。拉曼光谱是伴随_________的变化而产生的。

三、简答题

1.简要叙述塑料解剖的一般步骤。2.推导布拉格方程。

3.叙述红外吸收频率分几个区域,有哪些特征基团频率。4.何谓偶合自旋、偶合分裂,它们有哪些应用。

四、图谱分析(40分)

1.请回答DSC与DTA的区别,并说明造成下列图谱中的两条DSA曲线不同的主要原因。

2.请根据下列三张图谱,分析每张图谱所代表的聚合物的种类。

3.请根据下列图谱的信息,判断出是什么物质。

该图我没有:一个是红外光谱、一个是核磁共振谱。其中在红外光谱中在3500 cm-1处有吸收频率,在核磁共振谱中分别在化学位移为1.7、3.2、5.7处有偶合分裂。(我的答案为CH3CH2OH)。

4.请说明下列图谱所代表聚合物的性质特征。

(a)(b)

(c)

(d)

还有两长图在教材中的P3-52中的(f)和(k)

第二篇: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11年真题

2011年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是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来的,难免有所疏漏,仅供参考。

1.简述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偏振光进入晶体和非晶态物质后分别产生什么不同的光学现象,偏光显微技术在晶体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2.简述光学显微技术与电子显微技术的异同和原因,如何分别利用这两种分析技术鉴定样品中晶体的同质多晶现象。

3.简述差热分析方法的原理,说明为何在材料热过程中产生基线漂移,在吸放热后基线上移或下移现象。

4.为何差热分析方法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何种热分析方法可进行材料热过程的定量分析,简述材料定量热分析的重要意义。

5.在非晶态(玻璃)物质的制备和析晶研究中,如何利用仪器分析方法研究非晶态物质的玻璃转变温度、析晶温度、析出晶体的尺寸、形貌和晶型?简述光谱分析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6.以布拉格定律为基本原理的材料分析方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主要原理。

7.在透射显微技术中质厚衬度的物理意义。

8.在透射显微技术中

9.有一水化一年的硅酸盐水泥,如何测定其中的熟料是否水化完全?

10.简述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和几个主要吸收光谱的名称,说明吸收光谱普带产生化学位移的原因,吸收光谱在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11.写出红外光谱的产生条件,通常将红外光谱的特征频率区划分为四个部分,试写出各部分的特征基团名称。

12.任意画出一个质子NMR谱图,指出该谱图能够得出的结构信息,以及影响谱图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3.简述质谱分析的主要原理,举例说明其应用。

14.利用所学物理表征和化学分析的知识,结合所学专业,阐述材料分析中物理表征和化学分析的过程。(所用表征方法不少于两种)

15.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谈谈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何解决材料三要素-成分、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的。

第三篇:同济大学研究热点问题

同济大学研究热点问题

2005年—2010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年份作者姓名二级学科指导教师论文题目

2010赵寿为应用数学孙继涛基于几何方法的混杂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2010高攀凝聚态物理顾牡CuI晶体生长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2010乔晓菲无机化学闫冰化学键组装多元稀土/无机/有机/高分子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

2010郑妍海洋地质郑洪波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磁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2010刘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张旭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过程几个基础问题的探讨

2010张景基材料物理与化学翟继卫电可调钛酸钡基复合陶瓷微波介电性能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2010高国华材料物理与化学吴广明新型纳米结构气敏材料吸附机理与实验研究

2010王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曾国荪基于信息内容的在线文本可信性评估方法研究

2010张立城市规划与设计赵民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转型--进程与趋势

2010郭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黄一如住宅工业化发展脉络研究

2010田峰建筑技术科学宋小冬高密度环境下建筑日照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2010李博峰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沈云中混合整数GNSS函数模型及随机模型参数估计理论与方法

2010谢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机载激光数据辅助的高光谱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和精度分析

2010贾远林结构工程陈世鸣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失稳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0李福林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砂土/土工合成加筋材料/加筋砂土结构的粘塑特性及有限元分析

2010郝媛道路与铁道工程孙立军交通流随机性特征及breakdown概率模型研究

2010马莹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晓光面向交通小区的交通控制策略研究

2010余光辉环境工程何品晶基于絮体多层结构的污水厂污泥脱水和颗粒化机制研究

2010张冬青环境工程何品晶生活垃圾水解-好氧复合生物预处理及其产物利用与处置特性

2010包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陈宇星酵母线粒体硫氧还蛋白系统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010翁颖钧管理科学与工程石来德数据挖掘建模及其在电力决策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2009翁爱治应用数学孙继涛脉冲微分方程的定性研究

2009苏珂应用数学濮定国优化问题中的无罚函数方法及其应用

2009桑田光学王占山导模共振光学元件研究

2009张利伟凝聚态物理张冶文以微带传输线为基础的一维特异材料光子晶体和相关结构的实验研究

2009刘明贤物理化学甘礼华碳泡沫的制备方法及结构控制研究

2009张艳伟机械设计及理论石来德集装箱码头混合装卸系统生产组织关键技术研究

2009丑修建材料物理与化学翟继卫电可调钛酸钡基复合微波陶瓷材料及其低温共烧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研制

2009宋三年材料物理与化学翟继卫钛锡酸钡铁电薄膜取向控制及其应力作用研究

2009康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吴启迪群体智能计算模式的统一性及多样性实例研究

2009王佑贞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刘富强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及其相关器件的时域法研究

2009钮心毅城市规划与设计宋小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

2009张艳城市规划与设计赵民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政策视角的研究

2009王伟城市规划与设计吴志强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

2009崔振东地质工程唐益群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引起地面沉降研究 2009王培军结构工程李国强约束钢柱抗火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2009范文亮结构工程李杰基于非线性发展过程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 2009秦会来岩土工程黄茂松地基极限承载力及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多块体上限解

2009李奇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车辆—桥梁/轨道系统耦合振动精细分析理论及应用

2009许德胜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非协调板壳元理论研究及在桥梁分析中的应用

2009刘文军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隐式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中无网格自然邻接点法研究

2009阎莹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高速公路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009庄丽道路与铁道工程周顺华散粒体的加卸载与应力释放特性

2009张天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杨东援基于交通网络均衡理论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评价研究

2009张志强环境工程夏四清两种环境生物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微生物絮凝剂和电导型生物传感器

2009张后虎环境工程何品晶生活垃圾填埋场覆土、渗滤液和填埋垃圾交互作用下温室气体释放的时空变化特征

2009彭灿生物医学工程戚正武中国南海新型芋螺毒素的克隆、纯化、结构和功能研究

2009张建军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霍佳震短销售周期供应链协调问题及其博弈分析

2008袁西英应用数学邵嘉裕图的特征值

2008邱隆清凝聚态物理顾牡基于高温超导SQUID的低场核磁共振研究 2008马杰无机化学吴庆生稀土钒、硼、磷酸盐纳米材料的固相水热法构筑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2008张凯固体地球物理学马在田叠前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研究

2008赵艳影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徐鉴时滞反馈控制对振动系统减振的影响

2008郭磊工程力学聂国华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椭圆夹杂问题的若干解析解 2008徐金宝材料物理与化学翟继卫低温非铅基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08董玥材料学王国建采用“叠氮法”实现聚合物修饰碳纳米管的研究 2008丁志军计算机应用技术蒋昌俊基于Petri网精练的系统建模与分析 2008王伟东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钱锋建筑的生态效率能值分析与评价研究-以体育建筑为例

2008骆天庆城市规划与设计刘滨谊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

2008华霞虹建筑历史与理论郑时龄消融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 2008杨立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莫天伟匠作•匠场•手风——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调查研究

2008刘章军结构工程李杰工程随机动力作用的正交展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008张绍明摄影测量与遥感陈映鹰支持向量机在SAR景象匹配中的应用研究

2008刘涛结构工程袁勇既有盾构隧道结构性能评价研究

2008黄齐武岩土工程黄茂松基于锥形规划理论的数值极限分析下限法及其应用

2008孙晓立岩土工程杨敏抗拔桩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2008范么清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楼梦麟非线性复合随机振动方法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2008韩万水桥梁工程陈艾荣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振动研究

2008王晓飞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研究

2008李素艳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杨东援地下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设计研究

2008钱劲松道路与铁道工程凌建明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力学响应及桩乘式加筋路堤应用技术

2008马万经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晓光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控制理论研究

2008姜苏环境工程周琪表面活性剂促进污水厂剩余污泥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的研究

2008瞿贤环境工程何品晶环境因素对生活垃圾产甲烷代谢途径及过程的影响

2008杨奕清生物医学工程陈义汉KCNA5功能缺失性突变与家族性房颤的关系

2008李虎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霍佳震零备件库存管理优化研究

2008唐代中城市管理与建设工程管理施建刚上海城市房屋拆迁研究

2008沈昕管理科学与工程韩传峰我国电子制造服务(EMS)产业发展系统研究

2007张瑜应用数学孙继涛脉冲系统的分析与综合2007李晨应用数学吴雄华微分求积法、Sinc方法中几个新方法的研究 2007韩庆邦声学钱梦禄粘弹表面波及界面波理论与实践的激光超声研究 2007王洪昌光学王占山极紫外与软X射线多层膜偏振元件研究

2007宋益善无机化学闫冰4f及d10元素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发光性质

2007王前明无机化学闫冰基于新颖桥分子基团的稀土发光杂化材料体系的设计、构筑、组装

2007程站起固体力学仲政功能梯度材料断裂问题研究

2007谢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李爱平基于Petri网的可重组制造系统建模、调度及控制方法研究

2007王飞鹏材料物理与化学沈军新型极性与非极性铁电聚合物驻极体的储电性和压电性

2007方钰计算机应用技术蒋昌俊基于网格技术的移动导航数据模型、方法及服务研究

2007唐方建筑历史与理论郑时龄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2007周诗岩建筑历史与理论伍江建筑的远程在场:从媒介到终端产品的建筑影像

2007闫治国结构工程朱合华隧道衬砌结构火灾高温力学行为及耐火方法研究

2007徐前卫结构工程朱合华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

2007许福友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桥梁结构颤振导数识别与颤振分析 2007胡群芳结构工程黄宏伟基于地层变异的盾构隧道工程风险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2007邵敏华道路与铁道工程孙立军网络交通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2007孙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晓光ATIS环境下交通网络仿真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2007章骅环境工程何品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重金属源特征及归趋 2007武小军管理科学与工程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及信息化研究

2007朱岩梅管理科学与工程郭重庆设计-制造链质量与成本管理研究 2006江海涛凝聚态物理陈鸿含特异材料(Metamaterials)的光子晶体及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2006夏凡固体地球物理学马在田波动方程真振幅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2006沈国柱材料学徐政铁氧题/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及涂层结构设计 2006陈前虎城市规划与设计宋小冬分工演进与制度变迁——一个城市化理论框架及其应用分析

2006韦亚平城市规划与设计赵民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经济解释

——及“珠三角的经验验证”

2006王敏城市规划与设计刘滨谊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体系研究与规划控制

2006张鹏建筑历史与理论常青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

2006史巍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莫天伟安藤作品变化因子和恒常因子的研究 2006左琰建筑历史与理论常青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经验及启迪

2006王伟结构工程陈以一圆钢管相贯节点非刚性性能及对结构整体行为的影响效应

2006徐凌结构工程黄宏伟软土盾构隧道纵向沉降研究

2006王伟岩土工程杨敏控制差异沉降的桩筏基础优化研究

2006周颖结构工程吕西林复杂高层结构的整体抗震试验与非线性分析 2006彭斌结构工程顾祥林基于混合离散单元模型的砌体结构倒塌反应分析

2006干宏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孙立军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诱导系统设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2006崔叙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晏克非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

2006苑宏英环境工程周琪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2006吕凡环境工程何品晶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液化过程酸碱度对产物组成及产物抑制的影响

2006郭英技术经济及管理陈飞翔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

2005徐建海洋地质汪品先南海南部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古气候变化 2005刘金库材料学吴庆生锌铜族硫化物及碱土族含氧酸盐纳米/微米材料的活性膜模板法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005张存满材料学徐政有序纳米孔氮氧化物材料及其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2005杜玉越计算机应用技术蒋昌俊电子商务系统的Petri网建模理论与分析技术研究

2005邵陆建筑历史与理论常青住屋与仪式——中国传统居俗的建筑人类学分析

2005王伟强建筑历史与理论郑时龄城市空间塑造——上海1990年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实证研究

2005傅岩建筑历史与理论路秉杰宋代砖塔研究

2005陆邵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王伯伟空间情节论——迈向体验艺术的空间新秩序

2005赵蔚城市规划与设计赵民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从规划支持到规划本体的演进

2005胡向磊建筑技术科学戴复东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住宅产业化探索——基于轻钢轻板住宅体系适用技术初步研究

2005朱碧堂岩土工程杨敏土体的极限抗力与侧向受荷桩性状

2005吴建营结构工程李杰基于损伤能释放率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在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2005王祥秋结构工程杨林德提速与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2005于宁结构工程朱合华盾构隧道预应力管片的模型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

2005石树中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沈建文

楼梦麟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研究

2005王春生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铆接钢桥剩余寿命与使用安全评估 2005张志田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大跨度桥梁非线性抖振及其对风致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2005钱建固岩土工程黄茂松土体失稳的变形分叉理论与分叉后的力学性状

2005丛晓春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张旭露天开放性尘源扬尘规律与抑尘措施的研究

2005钱国平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复杂受力特征及力学响应研究

2005邓守权环境工程闻瑞梅EDI去除高纯水中弱离子化杂质和185nmUV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研究以及半导体工艺中排放废气的治理及检测

第四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基础性研究

是指旨在揭示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并探索新的领域的研究。2.文献

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3.抽样

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容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4.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下,严格控制外界条件进行的实验研究。5.临床法

临床法是皮亚杰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而独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对儿童的自然观察、灵活多样的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实验)综合起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6.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一边行动一边研究,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它是以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得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2.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

3.比较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首先,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以物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人与物质的关系。教育实验则是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正在成长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前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在实验物质手段方面:自然科学实验一般远离生产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人为地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教育实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因为,离开了具体真实的教育实践的对象和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可能出现。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是随机对比求其精确度。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教育概念范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涉及价值判断,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的量化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4.运用经验总结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价值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1)提出假设;

(2)根据不同条件和样本提供的数据,从零假设出发,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具体值;

(3)做出统计推断。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答案要点:

(1)可以弥补幼儿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局限,观察到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2)可以克服正式测试中所测结果不稳定、不可靠的缺陷;(3)可以看到幼儿的真实表现。

2.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答案要点:

(1)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指导语和问卷的正文;

(2)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3)问题不得少于10个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对象的检索活动,即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

2.有意抽样法

又称为按目的抽样,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抽取样本的方法。3.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4.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

5.作品分析法

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法,是根据被试的活动作品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6.麦克南的模式

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这个模式指出了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包含的几个行动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做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然后再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3.经验总结后的推广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推广的方式有直接推广和间接推广两种。

直接推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研究团体和学校主办或参与,有目的地组织经验总结者和总结对象,采取会议形式或现场演示,直接交流和传播教育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经验总结报告,要求所属单位或学校参照实施。间接推广是指将先进教育经验写成书面总结报告或录制成磁带、电视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团体、学校等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推荐,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促使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实施。

4.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哪些问题?

(1)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研究所要说明的问题。

(2)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次加工。如,给各种资料加上标题,重要的部分标上各种符号,对各种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上序号。

(3)汇编的资料要做到完整、系统、简明和集中。所有采用的资料都要汇编到一起,大类小类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还可以用尽可能简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如有必要,可对资料的价值和作用作一些简短的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5.撰写摘要的要求有哪些? 摘要就是课题研究的概述。一般来说,读者总是通过标题和摘要来了解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决定是否要阅读全文。因此,摘要必须在整个研究中挑选出最关键的内容并将其阐述清楚,保证摘要的内容准确、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发现及所得到的结论。

摘要的文字力求忠实研究报告,清晰易读,并且避免用评述性的语言。摘要的字数一般视研究报告的篇幅而定,一般以150—200个字为适宜。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

(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

(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答案要点:

(1)以研究问题为基点;(2)以研究计划为参照;(3)以教师行动为对象;(4)以改进实践为归宿。

第五篇: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简答(35’;21’;24’;24’)

1.12’(06、05)结构式研究(如问卷调查)与非结构式研究(深度访问或个案研究)各自在社会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对发展理论的意义何在?略

2.(06、03)在确定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时,通常容易犯区群谬误(层次谬误)和简化论(简约论)的错误,请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

1、区群谬误,又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收集有关某种集群(城市、公司)的资料,然后从中作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犯罪率越高→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

2、简化论,又称作简约论,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如,看重个人成就的个性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忽略了宏观因素)

3、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关键,保证作结论时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运用证据时使用的分析单位。

3.(06)请简单解释社会研究中的创新原则的基本意义,并列举研究中的创新都有哪些方式。答:指研究问题时应具有某种新的东西,与众不同的地方和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都要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研究,重提结论。创新体现在问题在研究的思路、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新颖的地方。

4.7’(05)从研究目的看,社会研究包括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有什么主要区别?

1、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2、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别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其关注的焦点通常不是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分布,而是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其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

3、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区别:探索性研究回答现象或问题是什么;相对于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更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解释性研究更加深入现象背后的规律。

5.(06、05)简述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含义及其差异。(略,名词解释 4)

6.(05)简述微观理论的涵义和特征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1、由一组命题构成;

2、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

3、命题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属于这种形式的理论。附加:宏观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更多的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采取的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如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中观理论,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解释范围越广泛越好 2.解释越精确越好

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号的理论。7.8’(04)试述通过随机数码表进行纯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1.先取得一份总体所有元素的名单,即抽样框;

2.将总体中所有元素一一按顺序编号;

3.根据总体规模是几位数字来确定从随机数表中选几位数码;

4.以总体的规模为标准,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进行衡量并决定取舍;

5.根据样本规模的要求选择足够的数码个数;

6.依据从随机数表中选出的数码,到抽样框中找出对应的元素。

8.(04、03)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较,社会研究中的困难有哪些?

1.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

2.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除了相同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外,受到伦理、政治的因素限制;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9.(04、03)在问卷设计中,对妨碍问卷调查的主客观因素必须有明确的认识,你认为就调查对象而言,其心理、能力、条件方面的妨碍因素有哪些?答:主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如问卷内容过多,或需要思考、回忆、计算的问题太多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问题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内容时容易产生顾虑;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解释不够时,容易对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问卷内容脱离其生活实际时,或语言与其文化背景不协调,或形式设计呆板杂乱时,可能对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客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如,阅读能力带来的限制;理解能力的限制;记忆、计算能力的限制。

10.8’(03)简述理论建构的过程 1.从观察到概括。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或定量或定性的观察,完成从具体的观察结果到对现象的经验概括。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心的说明。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变量间关心的一般性阐述。)2.从概括到理论。舍弃特定个案的特殊性,集中其存在的共性特征。从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某种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间关系,形成对这一现象及其背景的更为一般性的命题,初步建立了解释和说明这样现象的理论。附加:理论检验的步骤: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2.由理论推导(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即操作化 4.收集相关的资料 5.分析资料 6.评价理论。

11.(03)简述测量的 4 种尺度,各举例说明(要求具体尺度,如年龄:0-9 岁,10-19 岁…等)1.定类变量。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是等于与不等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如性别:男、女。2.定序测量。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数学特征是大于和小于。具有区分类别的对称性和不等于的非对称性,以及传递性。如城市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3.定距测量。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其结果可以相互进行加减运算。比如温度的测量。4.定比测量,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具有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绝对的零点,其数据可以加减或乘除运算。如出生率。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的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

12.(03)如何使研究问题的选择明确化? 1.所谓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2.方法有两个,a、缩小问题的研究范围。即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b 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划定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好的问题陈述具有两个特征:必须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太微不足道。陈述问题至少包括两个变量,问题必须可予检验。

下载同济大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同济大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研究方法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7真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文考研 历年真题及解析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 ——2007年真题及解析 科目一: 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8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 ——2008年真题及解析 1. 试推导布拉格方程,分析物质产生X衍射的充要条件(必考题)。 2.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3. 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

    09年同济大学近代研究方法真题(材料学专业课)

    1.在晶体光学鉴定中,哪些晶系的晶体表现为光性非均质体?它们又分属于哪类型 的光率体?请阐述光在这些光率体中的传播特点。 2.简述特征X射线的产生及其应用;简述X射线衍射产生的......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4真题及答案解析5则范文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文考研 历年真题及解析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 ——2004年真题及解析 科目一: 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办公室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办......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汉语专题试题 2011年7月 一、举例并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每词4分,共20分) 1.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一般由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充当,如果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这个元音就是韵腹。......

    同济大学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定稿)

    同济大学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回忆) 05交通工程学试题 1.判断(10小题,每题3分) 具体的回忆不起来了,都是些基本概念,大部分说的都很绝对,所以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2.简答(6道?8道?每题5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正处于第二阶段,属于积极进行课题试验的过程性阶段,是大力进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