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共5篇).

时间:2019-05-13 07: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第一篇: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我曾是班里的电脑课代表,自从在网吧看到了黄色网页后,一切都变了……”一脸稚气,眼神中透着一丝羞怯的16岁少年小伟,在报告台上讲述着他在黄色网站中迷失自我的经历。16日上午,在市少年劳动教养所内举办的“网络不健康内容毒害与后果”专题报告会上,5名正在花季的少男少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了网络不健康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让在场的近300名来自新浪、搜狐等17个网站的高管、编辑及部分网吧的经营者们深深震撼了。

年仅16岁的北京男孩小伟说,“我向伙伴们请教怎么上黄色网站,刚开始看美女视频,后来觉得不过瘾,就看黄色图片和黄色电影,还偷偷地找小姐尝试,那年我才15岁。我陆续交了5个女朋友,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为了引诱她们,我还在她们的饮料里下了春药,这都是从网上学的。”小伟为了去网吧看黄色影片,一次一次地偷东西,最终因盗窃电脑被劳动教养两年。

当天,2名少年犯、3名少年劳教人员先后走上报告台。他们有着十分相似的经历:疯狂地迷恋着网络游戏或者黄色网站,日日夜夜“泡”在网吧。如果无钱上网,就盗窃、抢劫、寻衅滋事。其中一名少年小良模仿游戏中的情节,戴着黑头套,持刀捆绑他人抢劫作案。

而这一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游戏开始了”。12年零6个月的有期徒刑都没有唤醒他,当他父亲患脑溢血撒手人寰时,他才发现悔悟已经迟了。

“这5个孩子,本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依偎在父母身边过着幸福的日子,如今却身陷囹圄,他们的不幸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网络工作者思考。”博客网的副总编辑宋涛说,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那些被网络不健康内容毒害的孩子,他心中的震动难以形容。“网站不仅是办给成人的,更要顾及到未成年人,网络工作者有责任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洁净的网络环境。”

中华网总裁王晓辉表示,网络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把好内容关,成为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传播网络文明的使者。他提议,网站今后要和少教所、未管所结成“对子”,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那些被网络不良内容毒害的孩子。

适用于:第一框第二目“网络交往——把锋利的双刃剑”的教学。

关于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学联,少工委: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增强青少年网络文明意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按照国办发〔2004〕1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精神,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决定于2004年2月至8月在全国联合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动目的

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旨在参与全国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业主、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自觉遵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开展此次行动,让青少年了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能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发挥“安全放心网吧”的示范效应,促进行业自律;在大中城市建立举报热线和监督员队伍,配合文化部门探索建立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群防群控的长效机制。

二、主题

遵守文明公约、拒绝不良诱惑、安全健康上网、自觉远离网吧

三、行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网络文明素质

1.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条例”)。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以“两法一条例”为核心,围绕与青少年网络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定,针对网吧经营业主、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等重点群体,通过宣传月、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故事会等形式,利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真正让“两法一条例”家喻户晓,教育全社会自觉遵守,营造关心青少年网络环境的良好氛围。

2.深入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互联网、影视、广播、报刊等媒体,通过公益广告、卡通画册、个案释评、Flash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少先队员开展上街入户宣传,介绍公约内容和意义,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卡。在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中开展“学公约、议公约、守公约、传公约”的主题活动,让公约的精神植根于青少年心中。

3.开展“社区网络文明行”同伴教育活动。针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不道德网络聊天等突出问题,开展社区青少年同伴教育,加强课余时间的相互监督。培养青少年文明上网的骨干,运用身边的案例,对同伴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和自护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文明上网,远离网吧。对认真遵守公约,积极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同伴教育的先进个人进行宣传和表彰。

(二)配合文化部门深化“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

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中青联发〔2001〕57号《关于在全国开展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配合文化部门进一步深化创建“安全放心网吧”活动。

1.推动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行业自律。督促网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认真贯彻执行“两法一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张贴或悬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建立上网巡视和提醒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在营业场所随时巡视,对超时上网或浏览不良信息行为及时予以制止,采取文化部、公安部制定的网吧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2.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配合文化等部门建立“安全放心网吧”监督队伍,招募青年志

愿者以及聘请一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监督员,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社会监督队伍,依据创建标准对“安全放心网吧”争创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快速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及时查处。

3.广泛宣传“安全放心网吧”的先进典型。对认真遵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积极履行承诺书、严格按照“安全放心网吧”标准经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挥出“安全放心网吧”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动员青少年以及共青团和少先队所属媒体加强社会监督,探索建立长期的群防群控体系

1.建立网吧监督举报热线电话,明确受理部门。各级团组织要配合有关部门向全社会公布一批专项整治行动的监督电话,充分利用现有电话举报网络,与各地的“110”“148”“12315”结合起来,各级团组织的权益工作部门为受理部门,及时向当地有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逐步依托“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和各级“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建立长期举报受理机制。

2.动员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网吧经营中出现的无证照或证照不全、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在网上传播有害文化信息、超时经营等突出问题,广泛动员组织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以及社区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进一步加强对在社区开设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督,积极为有关部门提供线索。

3.组织共青团和少先队所属报刊、网站等媒体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利用各级团、队所属的报刊、网站等媒体,及时刊登专项整治行动的信息,对涉及青少年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对违规经营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给予曝光,对整治行动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特别是义务监督员的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19日至3月20日):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全国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3月20日前,各地要依据《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通知》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二)推进实施阶段(3月20日至8月1日):8月1日前,配合文化等部门,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和督导。深入开展“两法一条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宣传教育和“社区网络文明行”同伴教育活动,深化“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开通举报监督热线。

(三)总结验收阶段(8月1日至8月31日):8月31日前,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检查,重点是“两法一条例”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宣传教育情况、“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以及青少年和团队所属媒体参与整治工作的情况及成效,于8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报团中央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团中央等单位将进行重点检查。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切实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由专门的工作部门承办这项工作。

(二)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要求,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根据各级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与文化、公安、电信等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合作,针对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切实作好宣传教育、群防群控等方面的工作。

(三)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各地要根据《通知》的要求,迅速行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要立足社区,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动员调动广大青少年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四)加强宣传,形成声势——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通过广播、电话、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特别是共青团和少先队所属的新闻媒体,对整治行动进行集中报道,扩大舆论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环境的良好氛围。

共青团中央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全国学联

全国少工委

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适用于:第二框第二目“遵守网络规则”的教学。

毛毛上网记(小品)

人物: 毛毛、毛毛爸、毛毛妈、旁白 情景发展:

旁白:毛毛是八年级学生,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富阳网通在国庆促销,包年费从580元降为290元。毛毛看到后非常开心,放学后急匆匆地往家里赶。

毛毛:(跑步回来)爸,妈,我回来了。爸:哦,儿子,你回来了。

毛毛:爸、妈,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手里拿了一张刊登网通广告的报纸。)妈:(好奇、激动地说)什么好消息?又考试了吗?考了几分啊?班里排名第几啊?老师表扬你了吗?还有……

毛毛:(打断了妈妈的谈话)妈,不是这个。你看看(拿着报纸上的网通促销广告)网通宽带现在包年只需290元,比以前整整便宜了一半呢!我们家的电脑都买了一年多了,不

上网一点用处都没有。现在国庆才推出这个优惠活动,错过了多可惜啊。爸,噢?(表现出讨好老爸的表情和语气。)

爸:(看了看妈妈一眼没有作声。)

妈:你现在已是初二的学生了,学习任务非常紧,哪还有空上网啊。再说,你看看,隔壁家的小明,自从他家上网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小明父母亲都后悔死了……

毛:妈,你怎么把小明和我扯到一块儿来了呢。你儿子才不会像他一样只知道上网玩游戏呢,我想上网主要是为了学习,查找资料。更何况网络是现代经济的产物,不懂得电脑的人就会变成现代的文盲。妈,你总不想你儿子比别人落后,成为21世纪的文盲吧。

妈:噢……

旁白:于是,毛毛和他爸妈进行了激烈的谈判,最终,双方在“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指导下达成了共识:同意上网。但毛毛必须和父母亲签订一份“文明上网协议”,如违反协议,严肃处理。

(注:此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归毛爸和毛妈)

适用于:第二框第一目“学会自我保护”的教学。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 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

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这7个标准如果符合4个即可判断其已构成“网络成瘾”。

Goldberg(1998)提出了“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而相比杨博士,概念,认为任何一种被定义为成瘾的行为必须满足5个标准:(1)突显性(salience);(2)耐受性(tolerance);(3)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4)冲突性(conflict);(5)复发性(relapse),相比界定的门槛更高一些。

虽然金伯利·扬博士很早就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并且在网瘾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并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研究依据。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份相对权威的数据报告中,又制定了如下网瘾评判标准:

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必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问卷第9题)。

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问卷第5题);(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问卷第6题);(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问卷第7题)。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可见,网瘾的是非判断并不能从其定义上而单纯获得,而需要相当繁琐的标准。虽然金伯利·扬博士目前所制定出的标准是相对权威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对网瘾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在判断结果上的偏差,而可能导致不同的测算标准中存在相当的差异性,从而对总体分析尤其是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产生影响。

(二)网络成瘾的类型

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就需要先对网络成瘾的类型进行区分。在这个问题上,诸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陈咏梅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矫治探析》一文中把网络成瘾分成以下三个类型:聊天型、游戏型、视听型。这是根据青少年上网的方式而作出的区分。

在徐宏飞《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文中,综合了一些专家的观点把网络成瘾分成:色 情成瘾、信息收集成瘾、游戏成瘾等类型。这可以说是从现象表面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概括。比较而言,相对全面的是陈春勇的界定,其把网瘾症主要分成6种类型:(1)色情成瘾,上网者迷恋网上的色情音乐、图片、影视、笑话、文学作品等。(2)网络交际成瘾,行为者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利用各种聊天软件、网站聊天室或交友网站与网友进行信息交

流和情感沟通,甚至发生网恋、发表反动或愚昧言论、网络欺诈等错误行为乃至犯罪。(3)信息超载成瘾,行为者出于获取信息的需要沉陷于网络信息不能自拔,无休止地收集和传播无关紧要的网上信息。(4)游戏成瘾,行为者出于游戏娱乐的需要,过度痴迷于网络游戏,对其他事情不闻不问。(5)视听成瘾,沉溺于网络音乐和影视的阅览。(6)技术成瘾,沉湎于下载和使用各种软件,追求网页制作的完美或以编制新程序为嗜好。

而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现今80%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都是归于游戏成瘾。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在所有的文献资料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论述,美国社会学家、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扬博士在她的报告《应对校园网络上瘾》中分析说,“青少年学生沉溺网络的原因包括:校园中几乎无限的免费上网的机会,大量的课余时间,网上行为没有监管或控制,逃避学习压力,与社会生活疏离,等等。”而美国和中国由于国情文化的差异性,在原因的探讨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高文斌博士把此原因归结为三个层面的缺失: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但单从这三个原因来看却是远远不够的,其忽视了产生网瘾问题的主观因素。而在《中国青少年网瘾大调查:情感孤独是主要原因》中,又忽视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重点把网瘾问题归结为情感的孤独也是不全面的。在此,通过多篇文章的整合,从而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综合:

青少年网络成瘾既有外因:社会的诱惑与家长的放任,又有内因:自我放纵。内因:(青少年身心发育的不成熟)

1.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青少年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时期,而相比现实世界,网络世界更能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而由于青少年所处的成长极端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尚未定型,自制性与自律性相对较逊色,因而很有可能被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吸引而无法自拔。

2.缺乏良好认知能力与判断力——在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的虚拟网络面前,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青少年来说,往往没有认知力与判断力可言,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而欲罢不能。

3.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

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这也是网络吸引青少年的一大原因。

外因:(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

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此外,国家政府对青少年上网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手段措施。

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同时,有研究表明,有三种家庭特别容易促使青少年网瘾的形成:一种是专制型的家庭,一种是溺爱型的家庭,还有一种是忽视型的家庭。专制型家庭的的孩子长期处在父母的高压统治之下,容易产生性格的变异,同时青少年又处在叛逆期,因此很容易从网络中寻找生活的空间与平时不可见的成就感。而溺爱型的家庭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与保护,从而没有适时纠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直到孩子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父母才追悔莫及。第三种忽视型家庭中,除了以上所陈述的,另有一种极端现象值得深思,就是有些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而沉迷于网络。据他们所说,只有过度上网,父母才会管教他们。

3.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学校中,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往往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4.同伴影响——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攀比心理也是产生网瘾的原因。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课余时间三五成群地对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津津乐道、眉飞色舞,如果你不懂网络,不谈网络,则会倍感孤立不合群,显得落伍。为了有谈资,为了合群,必须上网。据调查,目前中国有200 多万学生沉迷上网,其中76%沉迷网上聊天及色情网站,35%沉迷网络游戏。

值得说明的是,在讨论网瘾问题的原因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提到了陷入网瘾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游戏设定“过于有吸引力”,换句话说,主要是因为游戏公司为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充分利用了人性弱点,使得游戏玩家一旦陷入就很难自拔。只是2006年的虚拟物品交易就超过了70亿人民币。就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也是不中肯的。就像那个著名的评判所说的,伤人的刀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拿刀的人。网络游戏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视觉听觉的享受,是人们创造力的体现,并培养着人们学会沟通与信任,训练团队意识。网游本无错,关键是“度”的问题。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征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网瘾青少年相比于非网瘾群体有以下基本特征:网瘾群体上网活动更倾向于娱乐性,而非网瘾群体在娱乐性和实用性上没有明显差异。具体而言,网瘾网民更倾向于玩网络游戏,而非网瘾网民则更倾向于借助网络获取信息。此外,通过比较非网瘾群体、网瘾倾向群体,轻度、中度和重度网瘾群体的上网目的,可以发现,网瘾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上网活动娱乐性逐渐增强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报告》中,其把网民分类分为:非网瘾、网瘾倾向、轻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而在《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中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从成瘾的内容上讲,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主,网络色情成瘾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从上网动机上看,多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网上追求的是一种心目中理想性的东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成瘾过程来讲,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呈现螺旋式发展。

(五)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后果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后果,在40篇左右的论文中,有35篇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在楼前飞《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病》中,把青少年网络危害分为以下几个概念:

(一)网络1.2.西方“网络殖民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3.网络的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误导;4.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5.网络成瘾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二)长期沉溺于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学习危害:1.对心理的危害;2.对身体的危害;3.对学习的危害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而在《学生的表现危害及其分析》中也指出网瘾会:1.刺激不良欲求,诱发违法犯罪行为;2.影响学业;3.人际关系危机。其中提到的社会危害,是诸多文章中不可见的。结合诸多文章的综合分析,重点参考金伯利·杨博士的一些观点以及国内的权威评论,可以总结概括出危害为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饮食不振、消化不良、睡眠质量下降;

初期:精神依赖;

心理:焦虑不安、思维迟钝、抑郁、悲观; 生理:颈椎病、少年白发、肺病等;

心理:性格变异、交往障碍、亲情淡漠、精神混乱、妄想症状; 中后期:身体依赖;

道德:道德行为失范、成绩下降(退学、逃课、留级)、道德迷失,偷窃行为、暴力倾向、自残、自杀;

(六)青少年网瘾的防范与解决

在40篇左右的论文中,大部分文章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防范与解决提出了或多或少的独到见解。在《倡导人格教育加强涉立法网青少年网络信息化时代之痛》中,作者借鉴了公安系统打击、防治犯罪的“人防+技防”的模式,并从一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提出:为了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瘾问题,必须健全涉网立法、规范网络运营模式,通过技术层面手段有效控制青少年网瘾产生的“源头”。而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学家陶宏开教授则提出了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对青少年网瘾防范进行相关论述。而在《解读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文中,笔者提出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

通过一定的归纳总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对策:家长的认知和作用。作为家长,应该要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对话。并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与孩子平等交换看法和观点,结合孩子特点开展教育,引导孩子正确利用网络,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

2.学校对策:学校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能培训,提高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治疗室,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并及时治疗。

3.政府对策: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与监管。国家应尽快制定明确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细化各职能单位管理网络的具体职责,规范网络运营商行为;应建立严格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上信息健康度;应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对进入网络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最大限度地防堵有害信息的入侵。05年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4.其他对策:(1)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自从德国第一家网瘾治疗中心开始,如今中国相当多的地方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相当多的网瘾治疗中心。中心中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对

网瘾少年进行引导,并辅助药物治疗。但是治疗费用偏贵,一个治疗期需要6000元,很多网瘾心理医生每小时收费达60~70元。(2)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

作为一些传统对策:家庭对策、学校对策、政府对策来看,基本上大部分文章中都有提及。比较引发争议的是“网瘾治疗中心”这种全新的治疗方式,通常来看是在家庭、学校、政府对策都失败的情况下进行的。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网瘾治疗中心饱受质疑,集中点主要是在收费与药物治疗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收费偏高,更有一些观点指出网瘾问题是一个社会心理问题,而不是一个临床医学问题。通过阅读大量的中西方对比资料,这也是中西方对待这一问题研究角度的差别之一。此外,我们看到,相当一部分的文献把解决方案过多地侧重于政府的对策之上,提出政府需要改革的许多措施。然而,政府的政策无论是在出台还是执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与阻碍,而相对于网络成瘾这一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是不够的,更多的还需要从家庭、学校甚至青少年自身入手才是标本兼治。

适用于:第一框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的教学。

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1.2004年西安发展十大教训:去年12月,西安市网民田雨晴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名为“2004年西安发展十大教训”的评选。网友纷纷响应,把自己看到和经历过的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提供给田雨晴。这次评选不仅在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西安市政府的注意。从“舆情”到“议政”,一方面表现出网民民主意识的进步,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政府找到差距和不足,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2.百富榜焦点人物:游戏“传奇”陈天桥:1999年,在互联网热潮中,陈天桥捣腾出了50万元的启动资金,组建了“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50万元投资,几个月后就换来2400万元。一个月收回《传奇》的投资。陈天桥做网络游戏不足3年,身价就高达40亿元。盛大去年纳税1亿多元,员工500多名。

3.财富新传——李彦宏:财富新传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个37岁的小伙子。8月5日,他出现在了美国纳斯达克,一夜之间,他的身价超过了9亿美元,创造了一个新的财富神话。他就是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百度上市,在公司造就了八个亿万富翁,五十个千万富翁,四百个百万富翁,而李彦宏个人的身价也超过了70亿人民币。

4.网络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网上可以看到比电视报纸更快更多的消息,学到很多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投稿网上发表显示自己的才华。

5.短信诈骗又添新招:近日,镇江市民王先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其银联卡在无锡刷卡消费了4000元,并向他提供了一个查询电话。王先生从未去过无锡,更不会在那里刷卡消费了。于是他便拨打了该“查询电话”,一个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告诉王先生,其银行卡已被他人复制盗用,并问其是否需要对银行卡进行密码保护。王先生信以为真,便按照要求向其提供了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本以为自己的银行卡已被“保护”了,可事后到银行查询时,王先生才发现卡内的两万元钱已被别人全部取走。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乖乖地将卡号和密码告诉了那个所谓“工作人员”,结果犯罪分子复制了自己的银行卡,盗取了自己的钱财。

6.北京四中网校面向全国的中学生,进行远程学习辅导。在这里,一些缺课的孩子不用担心落下学习,网校准备了“同步指导”。网校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学费低廉,实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思想。

7.鼠标“开刀”远程操纵,我国首例网上手术成功:田增民教授没进手术室,却给1位脑肿瘤的患者做了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他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点着鼠标,遥控着手术室内的机器人动作,他说这意味着手术治疗模式的改变。他可以通过网络,给各个地方的人做这样的手术。远程手术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辐射作用,免去了病人的奔波。

8.2004年5月5日《武汉晚报》报道,武汉一所名校的高中生曲倩因为沉溺网吧而面临休学的危险,她的母亲流泪向社会呼救:“谁能帮我救救女儿?”

9.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快速的,激烈的竞争常常会让人备感疲惫,除了本身体力上的劳累外,精神也长期保持在一种节奏下,这就需要其他物质来缓和调节的,而一款轻松休闲的网络游戏,恰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10.互联网虚拟世界使青少年思想、价值观更为虚拟,行为道德失范现象更为严重,甚至违法犯罪。青少年难以抵御互联网色情文化的诱惑。据烟台青少年上网状况调查显示,有3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黄色网站;江苏某16岁男孩为了“反抗”父母禁止他去网吧,竟用菜刀砍下自己的左手小指……

11.“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互联网宣传煽动、组织指挥、相互勾结,进行非法活动,在网上传播恶意攻击我党、政府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反动有害信息。

12.通过网络还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既快捷方便、又经济实惠。传统信件如果要从中国寄到美国要两个星期时间,而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现在,想寄信只要打开计算机连上网,就可以将邮件发送出去了,再也不用到邮局去寄信了。

适用于:第一框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的教学。

第二篇:网络对青少年利大于弊

网络对青少年利大于弊

在这个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熟练应用网络,是每一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必要技能。然而青少年正处于树立是非观念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在错误观念引导下误入歧途。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利弊一直是社会上广泛争论的问题。在这里,我认为网络对青少年利大于弊。

首先,网络有利于青少年增长见闻。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网络由于其便捷,知识含量丰富的特点,无疑是青少年认识社会的良师。通过合理正确的应用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网络有助于青少年拓宽人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与人交往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作为交换信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能使青少年认识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有利于理想的树立,也可以在未来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多汲取来自各方的意见。

第三,网络有助于青少年接触高新技术,培养创新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在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技术是研究科研的必要手段。青少年时期通过网络接触社会并选择人生道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对兴趣爱好进一步探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网络对于青少年当然还有许多坏处。例如,有些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或者因为网络建立了错误的世界观,走上犯罪道路等,但瑕不掩瑜,我们应该看到网络对于青少年良好的影响,并在同时完善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关注青少年成长,使网络成为可以被合法应用,合法引导为正确的帮助青少年成长的工具。综上所述,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利大于弊,我们应当在有限范围内支持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成长。

第三篇:网络对青少年弊大于利

网络对青少年弊大于利

(概括)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1,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2,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二)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五)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因而有人大声疾呼:勾魂的网络色情,吃人的隐形老虎。它们一旦泛滥成灾,毁掉的将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那么是谁把我们的青少年推向了互联网这个美丽的火坑呢?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象征高科技、代表新时代的互联网的奴隶呢?所以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弊大于利!

(案例)2002年10月9日,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中学生杀害在校生案,抓获陈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工具两轮摩托车1部、**式军用手枪子弹3发等物品。

7日下午2时30分许,福清市警方接到受害者家属报案:当日下午2时23分,他家突然接到歹徒打来电话称:“陈某(男,13岁,某中学初一学生)被其绑架要求家属准备20万元人民币赎金,并称不准报案,否则后果自负。”

接到报警后,福清市公安局马上组织警力开展侦破工作。根据现场调查,走访群众,获悉受害者陈某于2002年9月29日晚9时许,从福清市新厝镇某中学晚自习回家途中失踪。其家属经过几天几夜寻找未果,直至10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绑匪勒索电话。

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陈某母亲与受害者家积怨较深,且陈某近期表现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时查明陈某近期来经常与同学郭某、黄某等人在一起打电脑、玩游戏,行动诡秘。10月8日下午警方决定对陈某等5位涉嫌人员采取收捕审查。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87年12月出生,某中学初三学生),郭某(男,1987年5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黄某(男,1988年1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李某(男,1987年6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杨某(男,1988年2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供认,他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机而结为朋友,因陈某母亲与受害者陈某母亲有积怨经常吵架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犯罪嫌疑人陈某便召集郭某、黄某、杨某进行密谋寻求报复。

9月29日晚9时许,陈某、郭某、黄某三人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将受害者陈某殴打杀害后,用两轮摩托车将其尸体载到某水库,用石头绳子捆绑投入水库,然后潜回家中,并于10月7日通过李某打勒索电话到受害者家中索要20万元人民币

3.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已经渐渐地深入了每一个家庭,所以网络对人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了解它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上网聊天是人们与网络打交道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根据我们小组成员对周边同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十位同学中平均有八至九个上网聊过天。这一个可怕的数据使我们不得不去了解一下,青少年上网聊天是“功大于过”还是是“过大于功”。我们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和长身体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家长们普遍认为:中学生上网只会影响学习成绩,把孩子带到坏处去,甚至可能腐蚀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根本毫无利处可言。

是的,许多的前例向我们证实家长的观点:西安某校的学生王鸿峰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由于迷上聊天,整天浸在网吧中,甚至几次彻夜归,所以成绩一再下滑到致辍学(东南早报)。这样还算是较轻程的,更大的危害是由于聊天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犯罪,比如说因遇网友而被骗,或受到严重的身体伤害

华网上海频道刘丹、黄奕10月15日报道:“当时我已经玩了五个小时的格斗类游戏了,处于高度地亢奋中,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身上没钱了还想玩。我已分不清游戏和现实了,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单身女青年路过,就跟了上去,还是打、杀、抢„„”一名拦路抢劫的中学生在被警方抓获,如是说。

日前,上海警方在一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发现,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很大,除了头脑发育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更让人担心的是由其引发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

透视网络酿成青少年违法的系列案件,不难发现: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欺诈、赌博、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和倾向。如在作战格斗类游戏中,两方或者多方对垒,以消灭对方为目的,血腥、暴力的画面频频出现,画面和音乐也渲染得美仑美幻。这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有着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性情容易变得焦虑和冲动,特别是出现了囊中羞涩时,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青少年,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去偷、去抢、去骗的念头。据了解,因格斗类游戏玩耍中发生争执而引发的青少年发生冲突的案例也不少见。

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上海市某郊县网吧发生了一起数十名青少年持械打斗的寻衅滋事案件,其中职校生黄某被打成轻伤,他的两名同学一人小腿骨折,另一人手臂多处挫伤。原来当天晚上,黄某与两名同学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反恐精英》,他们的游戏角色与一网名为“孤独龙”的玩家在网上遭遇并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双方一边战斗,还一边在网上互发短消息进行语言攻击,无意中,黄某将自己所在的网吧告知了对方。对方在游戏被击败后, 勾结七八名男青年携带木棒铁棍赶到黄某所在的网吧,对黄某等三人大打出手。另外,争夺网络游戏中的“宝物”也是引发纠纷与争斗的原因之一。网络游戏中角色的“武器”、“道具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

”的好坏及等级高低决定着玩家在游戏中的“社会地位”。为了能在虚拟世界中“掌握力量”、“傲视群雄”,玩家无不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各种虚拟“宝物”、“装备”、“货币”在玩家眼里是真实有价的,是十分“宝贵”的。于是游戏账号及装备的网上交易应运而生,玩家之间既可以进行变卖和交换,也可以直接变现牟利。一些不愿费时费钱练功升级而意图“走捷径”的玩家,便开始用特洛依木马程式或以欺骗的方法,窃取其他玩家的宝物、装备及货币。这类事件在如今的网络游戏中常常发生。

去年,上海市一名中学生遭遇了游戏宝物被窃,游戏中积累的百万虚拟货币被花得精光。不久,他在游戏交易广场发现一个名玩家正在拍卖各种装备,其中就有他所独有的宝物。一番试探后,他认定对方就是窃宝物的贼,便化名向其购买装备,约定在某网吧内见面。见面后,这名中学生要求对方归还他的宝物,但对方拒不承认,遭到拒绝的中学生极度愤怒,见对方

转身要走,便拔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对方„„ 今年3月31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学初一(5)班学生3名学生在“黑网吧”内通宵玩游戏后在铁轨上睡着,其中两名学生被火车轧死。令人更难以置信的是,被火车惊醒而死里逃生并目睹同伴被轧得血肉模糊的14岁的罗某,在同伴被轧的当天,仍然“情不自禁”地到网吧玩电脑游戏; 2、5月19日,衡阳市逸夫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颜某,因偷不着钱上网,竟将40岁的父亲颜和祥锤杀;

3、去年12月,四川省眉山市8个迷恋网络的少年在虚拟世界里杀得天昏地暗还嫌不过瘾,他们把攻击目标转向了一个有血有肉、活蹦乱跳的年仅14岁的中学生,直致目标永远地倒下;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53团初中三年级的小伟,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2003年9月在网吧迷恋上了一种叫“传奇”网络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一边是父母想让他上重点中学的期望,一边是网络游戏的诱惑,让他一直处在矛盾中,小伟认为是网吧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就于今年2月26日用用匕首将网吧老板陈鹃捅死

5、今年5月25日傍晚,简阳市平泉镇和平村流浪少年赵刚被杀,头颅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死状惨不忍睹,却令人瞠目的是: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他们杀人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活生生的案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网络游戏的危害吗?

(文章)针对因网络游戏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增多的现象,警方呼吁:对心理尚未成型、对事物缺乏是非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要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是非长短,自觉培育良好的兴趣与爱好,用道德、知识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和广大家长也要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有所监督和提醒,对学生加强网络知网络既是近年来热门而有时尚的话题,也是人们各种信息交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给我们现代化的文化科技等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21世纪的人们必须要懂电脑,能掌握运用电脑,否则那则是现代科技文盲。任何事物有利但也有弊,这也是事物的必然关系,这样一来种种问题尤然而升,比如说网络游戏,色情网等等一系列的网页,不知危害了多少年华似锦的青少年!

网络游戏的本意可能并不坏,它只是想让人与人之间开辟一块更大的交流空间。可没想到的是,这却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网虫,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仿佛在行尸走肉。一般这些人大多数是缺乏正确理智的青少年,他们无法有分寸的掌握整个网络,而是单单停留在网络游戏寻求刺激﹑寻求荒诞的乐趣中。如果我们在不唤醒这些迷途羔羊,欲待何时呢?2000年就曾发生过一起由网络引起的血案。有一次,偷偷的跟踪他放学后去干什么了,原来他去网吧了,他爸爸非常的生气,把一个15岁的男孩,眼看就要中考了,成绩一向优秀的他,由名列前茅竟然下滑,家里人十分担心,怕他考不上重点,再三劝导,问其原因,他始终不肯说出为什么,慢慢的他从第一名一下子落到了倒数几名,他爸爸实在看下去了他捉回了家,痛打了一顿,他心里拗气,离家出走,这一去没有了音讯。本来气氛和睦的家庭一下子冷淡了下来,中考他也没去,原来他一直在网吧,玩着网络游戏,一个网络游戏的奴隶就这样诞生了,很快他没有了钱。于是他回家去要钱,当时他家只有奶奶,奶奶当然不肯给,苦口婆心的劝他这迷途羔羊。谁知,他从厨房里拿了把刀,连捅他奶奶数十下,已至当场死亡,抢走身上仅有的十多元钱„„

也许,有人会说:网络也是有益的啊,没错网络对我们的确也有,有益的影响,但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的社会是金钱在主宰,一切市场经济包罗万象。网络也是一样,有多少青少年因为贫穷但迷恋上网而不择手段的想要获取金钱﹗还有网络上那些不健康的东西随处可见,严重污染了青少年的心灵﹗年轻的朋友,该是你们回头的时候了﹗ 还有,我在网上查资料时竟发现这样一个惊人的数据,2000年青少年上网率为4.1%,但2003年却变成了25.1%,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竟多了几百万人上网,而上的都不是一些正规的网站,据统计,近年来每天点击色情网的高达80万人!多么惊人的数据啊!中国有三亿多青少年竟有两亿会上网聊天。这样一来,危害也自然的在大幅度上升,犯罪率也频频上升,有贩毒﹑吸毒,有离家出走的﹑有色情色诱的﹑有搞赌博的﹑有的甚至铤而走险绑架凶杀等等无所不有,无奇不有。有多少人利用网络害人﹑骗人﹗又有多少人因为网络而家破人亡的﹗这些现象不仅是破坏社会风气,还污染青少年的心灵!正如有些人所说:“一个丧失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人,将会是多么可怕啊!

这就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体现所在。

安南旭

5年3班

第四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引语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开放和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电子网络也称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递工具和交流方式的出现,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拓展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广阔空间,实现了人类信息交流的全球化和全面化,使人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网络社会。正如太阳在产生阳光的同时必然将产生阴影,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阔青少年眼界,丰富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根据目前状况,本组成员于本学期第十一、十二周在武汉部分高校展开一系列问卷调查。一.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 240 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 223份,针对本次调查,我们抽取80份问 卷进行整理,我们做如下数据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此次被调查人中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10%在10岁以下,35%在10-14岁,55%在14岁以上;对于上网时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 7小时以内的占绝大多数,其中 7-14 个 小时的占 25%,14-28 小时的占 13.75%,平均上网时间在 28小时以上的占少数;对于上网的场所,40%的人选择在家上网,认为在家上网感觉比较好,其余一些人则偏 向于在网吧或学校电脑室上网。网络涵盖的信息很 多, 80%的人的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聊天交 友,60 %的人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和网络电视、玩游戏,而用于日常学习查阅资料的占了40%。由此可见,青少年在日常上网过程中,多 数时间用在娱乐方面,对于如此丰富的网络信息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值得我们深思。青少 年因上网而学习退步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其原因也呈现出多样化,主要原因是上网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来自学校与家 长的压力也使得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习退步。对于网上交友,大约 70%的青少年表示 支持,认为网上交友可以扩大交友面,随时随地的和亲人朋友联系。但由于网络上的不 真实不可靠的信息和网络犯罪的存在,使得有大约 30%的人反对网上交友。也正是由于网络上的 不健康信息和网络犯罪的存在,使得 50%的家长或监护人要求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避免 不健康信息,2.5%的家长要求在其监督下进行网络操作。在上网好处方面,86.25%的青少年认为可以开阔视野,73.75%认为可以加强与他人交流,45%认为可以拓展青少年教育空间,41.25%认为可以促进个性发展,仅仅有15%的青少年认为可以促进学业进步,5%认为没什么好处。目前已有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其原因主要有自己学习压力大或 学业不佳或与长辈有代沟,交际冲突带来的发展困惑等。

以上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由此可看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所以我们要站在一个客观合理的角度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二.正面影响

互联网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联结起来,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 明进步的大平台,它增加了青少年吸收信息和汲取知识的渠道,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鼓励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正确引导青少年接触、利用网络。

第一,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 们的潜能。网络所展现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课堂上接触少但却必要的知识是最便捷的。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 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 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总之,网络学习让青少年们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第二,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与和自 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而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青少年可以变得自信、开朗、幽默。网络文 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

第三,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的娱乐、游戏方式。对青少年来说,玩乐、游戏 本身既是天性,是健全个性形成的必需品,同时也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青少年可以学习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

第四,网络丰富了全社会了解,教育,保护青少年的方式。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 网络上有了充分的展示和满足,多掌握网络就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各项发展的新动向,就掌握了及时 教育引导未来发展的先机。

第五,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 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 BBS 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 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综上,我们看到网络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有利性是新兴的,难以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弊端可控性,肯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回避网络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三.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又会传播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

第一,网络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网瘾就像传染病,感染那些免疫力较差的青少年,从而使他们过分迷恋上网,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危害程度不亚于吸毒。人们把网络称为”电子海洛因”,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此外,青少年网上无意 中接触的黄色垃圾,促使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再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通过接触网络色情内容的青少年往往容易产生性幻想,成为性犯罪行为的动机。

第二,网络会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引发网络自闭症和人际信任危机。随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虚拟银行”等虚拟事物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 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人们之间的交往则以间接形式为主,以 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时空限制。这种交际方式虽然能提高效率,开阔眼界,但直接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社交能力。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空间,熟人社会中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淡化了,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感。他们从网络走出 来的时候,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极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 一些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交际态度的随便和不负责任,还直接导致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增 多。

第三,网上“文化侵略”弱化了青少年的民族意识,阻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长期沉浸在网络世界里的中国人,就难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因而在外来网络信息流的侵袭中难 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这种信息传播往往与青少年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 使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青少年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四,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弱化,引发人格障碍。在互联网上游离着大量 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的灰色信息,这些信息防不胜防,如同魔鬼般时刻侵蚀着涉 世未深、好奇心强、自制力弱、辨别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的青少年,逐渐使一些青少年心 灵扭曲,道德意识弱化。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人在网上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后果,这使一些自律性差的人会对自己实行双重道德标准,在生活中是“好学生”、“好青年”,在网上则随意地在聊天室、BBS 上进行谩骂、欺骗,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层的需求和欲望。一些青少年还时常盗用他人域名、利用终端电脑搞恶作剧。这种行为倾向会引发人格障碍,如攻击性人格、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四.对策和建议

第一,从青少年自身出发:青少年要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 德观、价值观,增强对网络的识别选择能力,自觉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多浏览一些有益的网 站。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融入集体,把重心放到真实的生活中,不一味的沉迷于虚拟的 网络。

第二,从家长出发:家长不要一味盲目地强调学生不懂事、不着调、不上进,开始埋怨、训斥 孩子,甚至用暴力来制止他们这种行为。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网络素质修养和价值观念更新,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与理解,在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 辨析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从学校出发: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让青少年认识上网的利与弊,尽可能 利用现代技术来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增加与家长的交流,共同引导青少年正 确的使用网络。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 吸引力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课程,引导青少年心理上的 健康成长。

第四,从社会出发:社会应该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设计一些 适合他们的网站,让青少年学会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学会正确的网络交流,社会要加强网络 信息的管理,加强对网吧经营的监督,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吧。相关机构要对网络成瘾开展 系统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五.本次实践调查总结

对于网络青少年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鼓励青少年通过上网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对我国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上网也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也是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但青少年正处于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时期,如果对他们的网上行为不加以引导和管理,他们将很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的缺失和情感的迷茫,产生许多不道德的网上行为。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势在必行。

小组成员:杨依霖、高榕、卓超、邱龙武、金武涛、李富强、程小奇、曾辉

冶金试点班

2012/5/14 附表1: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调查问卷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多的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利与弊,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特做此调查。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希望您以客观、真实的态度,认真地完成好这份调查问卷。多谢你们的配合。1.你从多少岁开始接触网络?

A.10岁以下 B.10-14岁 C.14岁以上

2.你每周平均上网多少时间?

A.7小时以内 B.7—14小时 C.14—28小时 D.28小时以上

3.你通常上网的地点是?

A.在网吧 B.在家 C.在学校 D.其他

4.上网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 A.成绩有提高 B.没有影响

C.成绩有下降 D.影响严重,没心思学习

5.你玩网络游戏吗?如果你玩网络游戏,最长一次玩了多久?___________(填空)

A.不玩 B.很少 C.经常

6.你上网主要的目的是?

A.聊天 B.看网络电视、电影 C.搞追星活动 D.逛贴吧、论坛 E.没事情做,挂QQ F.查资料

G.看或写网络小说 H.玩游戏 I.网上购物、开店 J.做其它的事情

7.你有过包夜(通宵上网)的经历吗?

A.从没 B.有过一两次 C.偶尔 D.经常 8.是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任何课程)

A.从来没有 B.有过一两次 C.偶尔 D.经常 9.你的家长或监护人对你的上网的态度如何?

A.坚决反对 B.必须在监督下进行 C.要求正确使用,避免不健康东西 D.无所谓 E.提倡多上网

10.你对网络的迷恋或依赖程度是? A.一天都离不开 B.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C.可有可无 D.完全不需要

11.你是否曾接触过网络上的非法或传播不良信息的站点?

A.曾经误入 B.有时会看 C.从未接触 D.它自己弹出的

12.你认为当前适合青少年的网站主要存在那些问题?

A.内容单调,太专业化,不够吸引人 B.版面无特色

C.信息量少,信息范围狭窄

D.没有什么专门真的青年学生的网站

13.你认为青少年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有哪些好处?(可多选)

A.可以开阔视野

B.可以加强与他人交流 C.促进个性发展

D.拓展青少年教育空间 E.可促进学业进步 F.没什么好处

14.你认为青少年上网有哪些弊端?()(可多选)

A.容易上瘾

B.容易受不健康网站影响 C.使学习荒废

D.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 E.没什么弊端

附表2:调查结果 题号******116143836270.30.08750.01250.13750.0750.1750.4750.450.3375160.03750.0500.231801260.1540.075A84628112***9266959比率0.10.5750.350.13750.30.80.30.68750.23750.050.23750.3250.86250.7375B***22312165958比率0.350.250.40.7250.51430.60.33750.150.0250.38750.26250.0750.73750.725C44112811***26103348比率0.550.13750.350.13750.185700.2750.150.50.48750.3250.1250.41250.6D比率E比率F比率G比率H比率I比率J比率0.430.1340.65050.10.05

第五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1.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2.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举例:年仅14岁小泉从2002年开始就迷恋上网,平时就泡在网吧里,整天痴迷于《传奇》、《星际》等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泉渐渐不愿上学,也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甚至还向父亲提出“请家教”的要求以逃避学校的集体生活。此后,小泉就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甚至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显得十分暴躁,小泉本来就沉默寡言,现在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其性格更加孤僻,有时一天都难说上一句话。

3.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4.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5.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举例:

2002年5月4日,重庆市渝中区一位14岁的少年为了筹钱上网吧打游戏,伙同两名同伴用砖头砸伤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抢走了她身上仅有的38.2元钱。

2002年5月27日,江苏武进横林镇一16岁的中学生施某,为筹网资卖(押)掉家中6辆自行车后遭到母亲数落,便找来菜刀朝母亲头上连砍7刀。

2002年6月15日,北京一职业高中17岁学生孙某,向奶奶索要上网费遭 拒后持菜刀将老人杀死,随后将家中的冰箱、彩电卖掉,换取200元现金。

网络游戏本来是虚拟的,但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的学生小亮却当真,将其游戏中所谓的“对手”马某当场打死。这是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超易网吧门前的一桩血案。2005年3月19日晚,达拉特旗第一中学高中生马某来到超易网吧上网,他进入了“反恐精英”网络游戏后,多次将对手击败。当时,小亮也在该网吧玩“反恐精英

”游戏,但他几次都被对手击败。正当他懊恼无处发火时,猛然抬头发现“对手”就与他在同一网吧内。他不禁恼羞成怒,立刻出去叫了两个朋友想教训马某一下,没想到由于三人出手太重,令马某当场死亡。

下载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青少年的网络毒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影响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进......

    网络对青少年弊大于利辩词(合集)

    网络对青少年弊大于利网络对于玩酷追星、宣展自我、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年轻一代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由于网络技术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而它所传输的一些不良信息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朱建发,联系方式:*** 单位:萍乡市莲花县升坊镇江口小学,邮编:337100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们......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浅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浅谈 作者:贾利敏 高娟 李娜 权太喜 任天坤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网络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1暑期 社会实践调查题目: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10电气2w 姓名:卢慧斌 学号:10312212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摘 要】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调查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调查 一:关于青少年网络状况概况 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军事夏令营基地 淄博戒网瘾学校 滨州夏令营 莱芜特训学校 济南纳川学校专家提醒,长期沉溺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学习危害极大 1.对心理的危害 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