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

时间:2019-05-13 07:1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

第一篇: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

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

重要的事说三遍我很轻!我很轻!我很轻!我还省油、省材料……还像下面这位小姐姐一样省布料为什么轻而省呢?因为我们用新材料啊今天就和漫谈君一起来看看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漫谈君说

汽车大漫谈4群已开通,话说都是汽车研发工程师,每天都在分享技术,有需要进群的童鞋,加漫谈君微信:autotechstudy,备注名称+专业哟,方便邀请进群!

一、汽车新材料简介现代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轻量化、节能降耗和降低排放污染是现在汽车发展的趋势,而轻量化必须从改进汽车的材料出发,研制性能更好更轻的汽车材料从而减少能源消耗,进而降低排放污染,汽车材料的发展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新材料新工艺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汽车车身轻量化并非是简单地将汽车重量减轻,而是在保证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车身质量,同时要保证汽车车身的制造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二、车身新材料的种类1镀锌钢板随着汽车工业发展,为了提高车体使用寿命和增强车体材料的抗腐性能,镀锌钢板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在目前汽车车身制造中,主要采用电阻点焊方法,与无镀层钢板相比,镀锌钢板的点焊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先于钢板熔化的锌层容易分流,致使焊接电流密度减小;2)锌层表面烧损、污染电极而使电极寿命降低;3)锌层电阻率低,接触电阻小;4)容易产生焊接飞溅、裂纹及气孔等缺陷。2高强度钢板从前的高强度钢板,拉延强度虽高于低碳钢板,但延伸率只有后者的50%,故只适用于形状简单、延伸深度不大的零件。现在的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内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经各种处理轧制而成,其抗拉强度高达420N/mm2,是普通低碳钢板的2~3倍,深拉延性能极好,可轧制成很薄的钢板,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对减重和改进车身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的品种主要有含磷冷轧钢板、烘烤硬化冷轧钢板、冷轧双相钢板和高强度IF冷轧钢板等,车身设计师可根据板制零件受力情况和形状复杂程度来选择钢板品种。1)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轿车外板、车门、顶盖和行李箱盖升板,也可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冲压件。主要特点为:A.具有较高强度,比普通冷轧钢板高15%~25%;B.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平衡,即随着强度的增加,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数下降甚微;C.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比普通冷轧钢板提高20%;D.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2)烘烤硬化冷轧钢板经过冲压、拉延变形及烤漆高温时效处理,屈服强度得以提高。这种简称为BH钢板的烘烤硬化钢板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是车身外板轻量化设计首选材料之一。3)冷轧双向钢板具有连续屈服、屈强比低和加工硬化高、兼备高强度及高塑性的特点,如经烤漆后其强度可进一步提高。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强度高的车身零件。主要用于要求拉伸性能好的承力零部件,如车门加强板、保险杠等。4)超低碳高强度冷轧钢板在超低碳钢(C≤0.005%)中加入适量的钛或铌,以保证钢板的深冲性能,再添加适量的磷以提高钢板的强度。实现了深冲性与高强度的结合,特别适用于一些形状复杂而强度要求高的冲压零件。5)轻量化迭层钢板这种钢板是在两层超薄钢板之间压入塑料的复合材料,表层钢板厚度为0.2~0.3mm,塑料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25%~65%。与具有同样刚度的单层钢板相比,质量只有57%。隔热防振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底板等部件。3铝合金与汽车钢板相比,铝合金具有密度小(2.7g/cm3)、比强度高、耐锈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形、可回收再生等优点,技术成熟。德国大众公司的新型奥迪A2型轿车,由于采用了全铝车身骨架和外板结构,使其总质量减少135kg,比传统钢材料车身减轻43%,使平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3升的水平。全新奥迪A8通过使用性能更好的大型铝铸件和液压成型部件,车身零件数量从50个减至29个,车身框架完全闭合。这种结构不仅使车身的扭转刚度提高60%,还比同类车型的钢制车身车重减少50%。由于所有的铝合金都可以回收再生利用,深受环保人士的欢迎。

根据车身结构设计的需要,采用激光束压合成型工艺,将不同厚度的铝板或者用铝板与钢板复合成型,再在表面涂覆防腐蚀材料使其结构轻量化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4镁合金和钛合金镁的密度为1.8g/cm3,仅为钢材密度的35%,铝材密度的66%。此外它的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性、导热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尺寸稳定性好,因此在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镁的储藏量十分丰富,镁可从石棉、白云石、滑石中提取,特别是海水的盐分中含3.7%的镁。近年来镁合金在世界范围内的增长率高达20%。铸造镁合金的车门由成型铝材制成的门框和耐碰撞的镁合金骨架、内板组成。另一种镁合金制成的车门,它由内外车门板和中间蜂窝状加强筋构成,每扇门的净质量比传统的钢制车门轻10kg,且刚度极高。随着压铸技术的进步,已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镁合金车身零件,如前、后挡板、仪表盘、方向盘等。钛的比重为4.6g/cm3,仅是铁的1/2,但强度和硬度超过了钢,且不易生锈。用钛合金铸造的汽车发动机部件更轻、更坚固和更耐腐蚀,钛合金车身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5泡沫合金板泡沫合金板由粉末合金制成,其特点是密度小,仅为0.4~0.7g/cm3,弹性好,当受力压缩变形后,可凭自身的弹性恢复原料形状。泡沫合金板种类繁多,除了泡沫铝合金板外,还有泡沫锌合金、泡沫锡合金、泡沫钢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由于泡沫合金板的特殊性能,特别是出众的低密度、良好的隔热吸振性能,深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用泡沫铝合金制成的零部件有发动机罩、行李箱盖等。6蜂窝夹芯复合板蜂窝夹芯复合板是两层薄面板中间夹一层厚而极轻的蜂窝组成。根据夹芯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纸蜂窝、玻璃布蜂窝、玻璃纤维增强树脂蜂窝、铝蜂窝等;面板可以采用玻璃钢、塑料、铝板和钢板等材料。由于蜂窝夹芯复合板具有轻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振、隔热、隔音和阻燃等特点,故在汽车车身上获得较多应用,如车身外板、车门、车架、保险杠、座椅框架等。英国发明了一种以聚丙烯作芯,钢板为面板的薄夹层板用以替代钢制车身外板,使零件质量减轻了50%~60%,且易于冲压成型。7工程塑料与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化学性、耐热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等特点,且比要取代的金属材料轻、成型时能耗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以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为主的泡沫类、衬垫类、缓冲材料等塑料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采用。福特公司开发的LTD试验车,塑料化后的车身取得了轻量化方面的明显成果。中国工程塑料工业普遍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规模小、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的状况,而且价格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工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仅相当于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如上海桑塔纳轿车塑料用量仅为2.86kg/辆,红旗CA7228型轿车为2.4kg/辆,而日本轿车平均为14kg/辆,宝马则更高,为35.64kg/辆。但这种局面将很快被打破,由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国内最大的汽车用高性能ABS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日前在上海建成投产。此项目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工程塑料生成线和试验检测仪器等设备,形成了年产15,000吨高性能ABS工程塑料的能力。8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因其质量小,而且具有高强度、高刚性,有良好的耐蠕变与耐腐蚀性,因而是很有前途的汽车用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美国开展的最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复合材料车身外覆件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如发动机罩、翼子板、车门、车顶板、导流罩、车厢后挡板等,甚至出现了全复合材料的卡车驾驶室和轿车车身。据统计,在欧美等国汽车复合材料的用量约占本国复合材料总产量的33%左右,并继续呈增长态势,复合材料作为汽车车身的外覆件来说,无论从设计还是生产制造、应用都已成熟,并已从车身外覆件的使用向汽车的内饰件和结构件方向发展。上海通用柳州汽车公司和东风公司计划推出全复合材料车身的家庭用小轿车。9陶瓷材料由于陶瓷本身具有的特殊力学性能以及对热、电、光等的物理性能,陶瓷材料特别是特种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已成功研制钛酸铝陶瓷-铝合金复合排气管、氮化硅陶瓷柴油机涡轮增压转子和球轴承等汽车部件。

汽车的构造材料可反映人类所应用材料的技术水平。目前,6类主要材料如钢﹑铁﹑塑料﹑铝﹑橡胶﹑玻璃共占轿车质量的90%,其余10%为其他多种材料,包括有色金属(铜、铅、锌、锡等),车中装备的液体(燃油、润滑剂、其他油品和水基液等),油漆、纤维制品。

三、新型功能材料1稀土材料中国稀土资源丰富,居世界前列。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储量中国占世界已探明资源的80%,为我国大力开发稀土材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用汽车废气净化催化剂是控制汽车废气排放、减少污染的最有效的手段。含稀土的汽车废气净化催化剂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活性较高,使用寿命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汽车废气净化稀土催化剂所用的稀土成分主要是氧化铈、氧化镧和氧化镨等。用于汽车废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通常为蜂窝陶瓷,稀土还可以作为陶瓷载体的稳定剂以及活性涂层材料等。2纳米材料纳米科技是21世纪科技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高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电子学。它不仅包含以观测、分析和研究为主线的基础学科,还有以纳米工程与加工学为主线的技术科学,所以纳米科学与技术也是一个融前沿科学和高技术于一体的完整体系。纳米技术将在汽车上的结构材料、节能、环保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纳米陶瓷材料的耐磨性和质量减小、稳定性增强。纳米陶瓷轴已经应用在奔弛等高级矫车上,使机械转速加快、质量减小、稳定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纳米汽油是一种利用现代最新纳米技术开发的汽油微乳化剂,纳米汽油可以降低油耗10%-20%,可降低废气中有害气体含量50%-80%;纳米润滑剂是采用纳米技术改善润滑油分子结构的石油产品,它不对任何润滑油添加剂、稳定剂、处理剂、发动机增润剂或减磨剂等产生不良作用,只是在零件金属表面自动形成纯烃类单个原子厚度的一层薄膜。纳米增强增韧塑料可以代替金属材料,由于它们比重小重量轻,因此广泛用于汽车上可以大幅度减轻汽车重量,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可以用于汽车上的保险杠、座椅、翼子板、顶蓬盖、车门、发动机盖、行李舱盖以及变速器箱体、齿轮传动装置等一些重要部件。抗紫外线老化塑料能够吸收和反射紫外线,比普通塑料的抗紫外线能力提高20倍以上,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无机纳米抗菌塑料加工简单,广谱抗菌,24h接触杀菌率达90%,无副作用,可以用在车门把手、方向盘、座椅面料、储物盒等易污部件。

四、新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1新材料回再用性的研究研究汽车新材料的最终处置问题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到它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汽车上约占自重25%的材料无法回收再用,其中三分之一为各种塑料,三分之一为橡胶,还有三分之一为玻璃、纤维。鉴于这种情况,世界各国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材料的回收再生问题的研究。现在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回收:1)颗粒回收,重新碾磨;2)化学回收,高温分解;3)能源回收,将废弃物作为燃料。2减少材料的品种未来汽车在工程塑料类型的选择上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汽车使用的塑料由几十种高分子材料组成,当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致力于减少车用塑料种类,并尽量使其通用化。这将有利于材料的回收再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3降低成本制约汽车车身新材料应用的重要因素是价格。作为主要新材料的高强度钢、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铝和石墨增强,其成本分别为普通碳钢的1.1倍、3倍、4倍和20倍。所以只有大幅度降低这些新材料的制造成本,才可能使诸多新材料进入批量生产。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将在成本上成为钢材的有力竞争者,虽然它的重量减轻有限,但价格却能为用户接受。石墨合成材料尽管性能良好,但因其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它在汽车工业上很难有所作为。

五、结语伴随着我国工业汽车的全面发展,社会拥有量的大量增加。汽车在国民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汽车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促进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大量采用新型材料,传统的车身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可能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增长规律的形状优化设计法,这种设计方法即能减少零件质量,又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第二篇: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精)(写写帮推荐)

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

[摘要]介绍了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车身性能。从轻质材料、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3个方面阐述轻量化技术的主要途径,并通过实例重点分析采用热成型工艺的轻量化效果,最后对比3种轻量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主题词]轻量化,车身,汽车

0 引言

安全、节能和环保已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汽车性能指标。如何开发出更安全、节能、环保的汽车也是当今汽车厂商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涉及到人身安全;节能和环保,不仅影响到用户的用车成本,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目前,各国已有诸多安全和排放法规来强制规范汽车产品的安全和环保性能。

研究资料表明,汽车的燃油消耗与汽车的自身质量成正比,汽车质量每减轻1%,燃油消耗降低0.6%-1.0%,燃油消耗下降,排放也随之减少。因此减少汽车自身质量成为提高节能环保性能的有效途径。而白车身作为车身骨架一般占整车质量的22%—25%,其轻量化对降低整车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成为现代汽车开发技术一个重点课题。车身轻量化的基础

车身轻量化必须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同时达到车身刚度、疲劳耐久性、操控稳定性和振动舒适性等要求。

1.1 车身结构安全

车身结构安全属于汽车的被动安全范畴,目的在于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自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陆续开始制定汽车被动安全法规。目前各国汽车被动安全法规有:美国联邦机动车法规体系(FMVSS)和欧洲法规体系(ECE/EEC)。而我国强制性汽车被动安全标准(GB)主要是参考欧洲法规体系。另外还有各国的新车评价体系(NCAP)全面地为消费者提供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的信息。

车身结构安全直接影响到汽车是否满足这些被动安全法规。其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面碰撞、翻滚和低速碰撞等。车身结构在设计上一般分为低速行人保护区,相容吸能区和乘员保护区。

1.2 车身刚度

评价车身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是车身刚度,包括动态刚度和静态刚度,静态刚度又包含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两个方面。在车身轻量化中,必须保证达到车身刚度的要求,这样才能使汽车的疲劳耐久性和振动舒适性等不受影响。

1.3 车身轻量化系数

为了评价轻量化的效率,引申出了车身轻量化系数的概念,其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Lq为轻量化系数;MBIW为白车身质量;CT为白车身静态扭转刚度;A为白车身投影面积,由整车轴距与轮距相乘获得。轻量化系数Lq值越小,表示车身轻量化做得越好。车身轻量化的途径

2.1 采用轻质材料

2.1.1 超高强度钢板

按照抗拉强度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普通钢、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抗拉强度小于210MPa的称为普通钢;抗拉强度在210—550MPa之间的成为高强度钢;抗拉强度超过550MPa的称为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主要有: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双相钢DP,复相钢CP,以及马氏体钢Mart等。由于马氏体钢抗拉强度约为1200MPa,其一般采用滚压成型工艺制造,用于车门防撞杆和门槛加强板等零件。目前车身上使用的超高强度钢,主要是称为先进高强度钢(AHSS)的,其是利用金相组织强化得到的钢种,具有强度、延伸和塑性的各方面优良的综合性,其抗拉强度范围为500—1500MPa。另外还比较多地采用热成型钢,成型后零件的材料抗拉强度达到1800MPa。

图1为目前某一较新车型的不同强度钢材分布,可以看出,目前该车型的超高强度钢比例已经达到11%,高强度钢比例为11%,普通钢只占27%。而从保证车身碰撞安全性的角度来看,高强度钢的用量将直接决定车身轻量化的水平。

2.1.2 铝合金

铝合金是在汽车轻量化中应用相对成熟的轻质材料。奥迪汽车公司最先在Audi80和Audi100两款车型上采用了铝车门。1994年开发了第一代全铝空间框架结构(ASF)。ASF车身超过了现代同类钢板车身的车身刚度和被动安全性,但汽车自身质量却减轻了大约40%。

但是铝材价格相对较高,是钢材价格的3倍左右,且铝制产品成型工艺相对复杂,这是制约铝合金轻量化应用的因素。除开发低成本的铝合金和先进的铝合金成型工艺,发展回收再生技术以进一步降低铝的成本之外,扩大铝合金应用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各种联接技术,如铸铁—铝连接、铝—钢连接、铝—镁连接等。

2.1.3 镁合金

镁合金是比铝合金密度更小的轻质材料。其耐热耐压耐腐蚀且易于回收利用。欧洲正在使用和研制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有60多种。驶多飞集团与德国大众合作,准备将其专利产品镁合金MnE21替代某车型白车身上的多个钢板零件,如前后保险杠、车顶横梁和车门防撞杆等。如果替代成功,将大大减轻该车的车身质量。

2.1.4 工程塑料

目前已有采用工程塑料的车身翼子板,其相比金属可以实现40%的减重,且其能耐侵蚀和轻微碰撞,在低速碰撞的情况下无需维修,从制造角度相比金属有更大的造型自由度提升,也便于零件集成,从满足行人保护方面考虑,也是理想的选择。

2.2 结构优化设计

利用有限元法和优化设计方法可对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在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中,通常采用的优化方法有:拓扑优化、形貌优化、形状和尺寸优化。其中拓扑优化在结构的概念设计阶段应用较多。形貌优化可以对加强筋的形式、走向和位置深度等参数进行优化,形状和尺寸优化可以对饭金件的型面和板厚进行优化。

一般优化问题可以通过下列关系表述:

式中

在设定优化变量时,可以通过车身钣金零件的灵敏度分析,选择对目标函数贡献较大零件尺寸参与优化设计计算,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则结合实际经验中的零件尺寸限制而定。

在发动机舱盖内板和车门防撞杆的设计中,可以应用拓扑优化、形貌优化和形状优化的组合,选择更合理的内板上开孔位置、筋的走向和深度,优化车门防撞杆的型面。

为一个n维向量,XL和XU分别是设计变量的上限和下限。

2.3 制造工艺

2.3.1 热成型

热成型工艺中,是将材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使板料在奥氏体状态时进行成形,降低板料成形时的流动应力,由此来提高成形性。把材料放在加热炉加热5+10min使其温度达到900—950℃,之后进行冲压加工及冷却。

通过热成型工艺加工出的零件优势明显,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延伸性,可以大幅的减轻零件重量,能保持高的形状精度,冲压时无回弹,可加工成复杂形状。在车身中采用一定数量的热成型零件后,可以大幅提高车身防撞安全性能。

图2为某车型热成型零件分布,该车型采用热成型的零件有:前保险杠横梁、前围下框前地板横梁、中央通道左右B柱加强板、左右A柱加强板。8个零件所在区域正是从充分满足碰撞安全性要求而设计布置的,保险杠可增强正面碰撞和低速碰撞安全性,而其它7个零件其构成乘员保护区,在侧面碰撞和正面碰撞中都可以很好地保护车内乘员。

如图3和图4所示,原方案采用B柱加强板和B柱加强内板两个零件组合,板厚均为2.5mm;而热成型方案采用B柱加强板一个热成型零件,板厚为1.85mm。左右两侧B柱都采用热成型方案之后,可减重接近10kg。从设计选择的过程可知,其轻量化效果十分显著,采用更多的热成型零件,尤其在乘员保护区采用热成型零件,是车身轻量化设计的方向。

2.3.2 液压成型

液压成型,是指利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或模具使工件成型的一种塑性加工技术,也称为液力成型。其按介质可分为水压成型和油压成型两种;按加工坯料分为管材液压成型、板料液压成型和壳体液压成型。液压成型与冲压焊接工艺比较,其仅需要凸模或凹模,液体介质作为凸模或凹模,当液体作为凸模可以制造很多刚性模无法成型的复杂零件。且液体作为传力介质具有可控性,具有很高的工艺柔性。

车身结构中应用较多的是板料液压成型。采用液压成型除了能实现轻量化,同时增强车身刚强度和结构安全性之外,还能减少零件数量,从而也减少了模具数量和费用,减少了后续机加工和焊接等加工工序,降低了总制造费用。因此,液压成型工艺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车身中已有仪表板横梁、散热器支架、座椅骨架、保险杠横梁、顶侧框等零件采用了液压成型工艺制造。

2.3.3 变截面板技术

在车身上应用的变截面板有激光拼焊板(TWB),连续变截面板(TRB)和搭接板(PB)。

TWB技术是指在零件冲压成形前将两块或多块具有相同厚度或不同厚度的相同钢种材料或不同钢种材料的板件通过激光焊接连接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采用激光焊接板不仅是一种轻量化途径,还可以减少汽车零部件的数量。车身结构的精度可以得到很大提高,许多冲压设备和加工工序可以得到缩减。另外,采用激光焊接板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通过在落料工序中采用排料技术,将型号和板厚不同的钢板合理组合从而降低材料废料率。

目前,国内合资厂已有很多车型采用激光拼焊板,主要集中在上纵梁、前纵梁、前围板、中央通道、后纵梁、前地板、前门内板、B柱加强板、侧围内板等零件。

如图5为前纵梁,前面部分板厚为1.75mm,属于车身结构的相容吸能区,中间部分板厚为2.6mm,属于车身结构的乘员保护区,后面部分板厚为1.35mm,这样的板厚分布既保证了碰撞安全性,又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同样地,中央通道前部板厚为1.5mm,后部板厚为1.2mm,前部属于乘员保护区。

TRB是通过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调整轧辊的间距,以获取沿轧制方向上按预先定制的厚度连续变化的板材。

与TWB相比,TRB成型性能更佳,有连续、光滑的表面,可作车身外覆盖件。但受设备的限制,连续变截面板厚度变化有局限,而且不能把不同材料轧在一起。因此目前激光焊接板应用更广,将来连续变截面板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PB是指将两块钢板先搭接在一起然后一起放入模型进行冲压成型的工艺。目前在某车型的门槛加强板上也得到应用,如图6所示。这样使车身具有更好的碰撞安全性,同时还节省了使两个零件连接的焊接工序。结语

车身轻量化技术是轻质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和先进制造工艺的集成应用。得益于近年来新材料研究的迅速发展,轻质材料可选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高强度钢仍是最主要的应用最多的轻质材料。而结构优化设计则要依托CAE的辅助,不断采用更高效的仿真计算和优化方法,创新设计出更轻量化的结构是发展方向。而通过先进制造工艺实现轻量化,对厂家的制造工艺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国外欧美汽车制造商和国内合资厂运用较多。如何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达到最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应该根据产品定位,优化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进行整体考虑,同时考虑成本因素,在满足车身刚度、结构安全性、疲劳耐久性、操控稳定性等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轻量化途径,最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篇:2017年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017年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总论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概况 1.1.1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名称 1.1.2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1.1.3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性质

1.1.6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编辑依据 1.2.2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编制原则 1.3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背景 2.1.1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产品背景 2.1.2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必要性 2.2.1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选址 5.1.1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5.1.2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 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结论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轻量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

第四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申报-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申报-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资金申

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概况 1.1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概况

1.1.1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承办单位 1.1.4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负责人

1.1.5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地点

1.1.6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背景

1.3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产品应用领域

3.4.5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方案

4.1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内容

4.2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新能源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10.9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五篇: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应用--可视电话

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应用——车载移动通信电话系统的实现

发布日期:2005-11-19 作者:徐欣欣 叶敦范 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摘要:本文通过对车载移动通信电话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描述,开拓了汽车电子领域的新视野,在增加实用性的同时降低成本,达到了方便汽车消费者的目的。关键词:车载电话;汽车电子;语音芯片 1.汽车电子的发展前景

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为动力而实现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

来,汽车电子技术进入了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最有价值、最有贡献的阶段,也将是优化人—汽车—环境的整体关系最为重要的阶段。超微型磁体、超高效电机及集成电路的微型化,为集中控制汽车提供了基础(例如制动、转向和悬架的集中控制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集中控制);同时,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和智能执行机构将付诸应用,数字式信号处理方式将应用于声音识别、安全碰撞、适时诊断和导航系统等。采用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

现代汽车电子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例如车载电话等,它们和汽车本身的性能无直接关系,属于汽车的附加部分;另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等,它们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

在今后的十几年内,推动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动力仍将是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等的需要。汽车电子系统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汽车用局域网系统LANS和处理器CPUS、发动机控制、机-电接口、ABS和行驶控制、电子控制传动系统、抬头显示系统HUDS、声音识别技术、行车导驶系统及多媒体技术和撞击传感技术等方面。汽车电子产品与系统近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车载局域网将逐步替代单独控制器;车载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有显著提高。多媒体显示系统将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声音识别技术可望在近几年内有重大突破,并应用于汽车领域。比CD-ROM存储量大6~7倍的DVD-ROM将大量用于汽车的导驶系统和多媒体系统。汽车电子系统的成本将进一步大幅下降。本文对一款最新的车载移动通信系统作了简单的介绍。2.车载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

⑴基本方案及主要功能

该车载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主机与后视镜两部分组成。系统整体结构框图如下: 整个车载电话系统由主机、天线、麦克风、键盘及后视镜、耳机、喇叭(共用车内喇叭)和线束组成,主机是整套系统的中心,系统的主要功能都依靠它来完成,后视镜用于显示拨打和接受电话号码,同时还用于接受无线键盘信号和进行温度控制,麦克风用于拾取语音信号,线束用于把各部分连接起来成整套系统。系统结构框图

⑵系统各单元分析

①主机

主机主要由GSM模块、语音合成模块、单片机主控制单元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消回音模块组成。

主机原理框图如下:

由汽车配电箱产生的12V直流电给后视镜与主机供电,由外界温度的变化(由温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控制主机的供电(如果温度过高将自动切断主机电源,若温度降至安全界限内则恢复供电)。12V直流电经过变压电路转换为5V与3.6V ,分别为主机的GSM模块、语音合成模块、单片机主控制单元模块供电。单片机主控制单元控制GSM模块的开启、主机SIM卡与后视镜SIM卡之间的切换处理,汽车音响与车载电话(主机免提声音及耳机声音)之间的切换,接听电话音量的控制,短消息与来电号码的缓冲存储(通过异步串行接口由GSM模块向单片机发送AT指令实现)及与语音模块间的串行通信。正常接听电话时,首先由GSM模块通过UART接口向单片机发送AT指令,单片机接到来电号码则判断是不是看门狗芯片中预存的八个电话号码中的一个,若是则发送显示数据到后视镜显示来电号码与姓名,同时该数据经过单片机加工处理后通过UART接口向语音合成芯片传送经过语音合成后转化为模拟声音信号经过功放最后由汽车音响放出或由耳机放出,若振铃连续八次无人接听则自动接听。

另外,单片机主控制单元还要处理与后视镜两块CPU(一块单片机专门控制无线键盘红外数据接收,另一块则负责控制驱动数码管的显示)的通信,在接收由无线键盘发出的按键信息的同时发出显示数据信息驱动数码显示管进行显示。

②后视镜(包括温控部分)

以下为后视镜框图部分:

由汽车配电单元提供12V经由变压电路产生5V给主控单元供电,由无线键盘产生的按键信息经由

主控单元(MCU2)处理后由UART接口产生键值信息通过总线接口送入主机MCU,主机MCU经过处理(采用CRC校验)后通过模拟串口向后视镜MCU1回传显示数据驱动数码管显示器显示。同时,当接到对方电话时,主机将直接将GSM模块中缓存的电话号码转化为一帧显示数据(符合主机与后视镜之间的通信协议)送后视镜MCU1驱动数码管显示器显示。

与此同时,考虑到汽车内的温度环境,该部分模块内置过温保护开关在环境温度高于69℃时自动切断主机电源,显示屏上将显示“

”(表示目前环境温度过高,主机已停止工作),当环境温度降至59℃以下时,该保护开关将自动接通主机的电源。(此工作通过后视镜上的一个温度传感器来完成)3.车载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

本套车载系统的设计极具人性化,充分考虑到汽车的内部结构与司机的迫切要求,利用车内电源为其供电,汽车音响为其输出语音信号。只要司机发动汽车,该系统就可自行启动,并通过GSM模块享用G网资源,进行移动通信。

与此同时,司机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也不用为接听手机而分神烦恼,只需通过汽车后视镜上的显示屏上的来电显示判断是否要接听电话,如果不想接听,只需按下无线键盘上的挂机键,如果需要接听,不需进行任何操作,只要耐心等待3秒钟或者按下无线键盘上的接听键,就可以通过汽车音响听到对方的说话声音。如果司机不希望其他乘客听到对话的内容,还可以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本系统还可以自动读出来电号码和接收到的中文短信,这全都要归功于语音芯片的使用,该中文语音芯片通过异步串口接收待合成的文本,直接合成为语音输出,为整个车载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物美价廉的语音解决方案。通过由单片机控制的数字电位器的调节,由语音芯片输出的模拟声音信号还可以进行音量调节。当司机不需要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可以通过静音开关自动切换回汽车音响状态,即可自由享受音乐与使用„手机‟的双重快乐与便利。

此外,主机与后视镜的双SIM卡设计使得用户可自动切换号码,外卡(后视镜SIM卡)优先级最高,且更换方便。如果您的车需要给他人使用,您可以更换后视镜SIM卡或者向主机SIM卡发送一条锁定短信即可。

4.该系统的系统技术要求如下:

适用网络

SIM卡类型

工作电压 GSM900/GSM1800 3伏小型插入式 DC10V ~ DC15V 正常工作温度

极限工作温度-30℃ ~ +60℃

-40℃ ~ +65℃ 5.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⑴可以为国家增加大量的销售收入

通过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我们相信我司的METE101型车载电话系统将具有很好的销售前景,这将为我公司、我院创造很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增加大量的销售收入。

⑵带动基础元器件类电子产品发展

在车载电话系统中采用了大量先进的IC器件,如GSM模块、语音芯片、音频输入输出器件等,这样就可以带动基础元器件类电子产品的增长,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①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我国人均GDP近1000美元,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轿车消费的启动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适用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汽车行业迫切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推动汽车设计、生产、销售的信息化水平。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研究部门考虑汽车结构革新的重要手段。对于广大汽车厂商,未来的利润将不再局限于汽车本身和其它传统消费配件,而是将汽车变成有轮子的通信端口,通过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无线智能网络,为驾车人提供所需的各种各样信息及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产生的利润才是更持久与可靠的。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车载电话系统作为车载智能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提高整车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②推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

车载电话系统作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可以使用户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基础上自由通信,这自然就可以增加移动通信业务量,促进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③提高交通安全,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新出台的交通法规规定,在驾驶的过程不能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们的安全驾驶,但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车载电话系统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它采用全声控免提技术,最大限度的解放驾驶员的手、眼就可以自由的通话,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同时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

④缩小在汽车电子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现有汽车电子产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落后10至15年。我公司独立研发生产的METE101型车载电话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为国内车载通信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现有G网进行无线通信的车载移动通信系统,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成本较低,实用性高,兼容性好,具有可升级性,可作为同类其他汽车电子类产品的参考。

下载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汽车研发:轻量化之车身新材料简介及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