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时间:2019-05-13 07:3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作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第四条 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监督。

第五条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予以协助。

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民航、石油等系统应当加强本系统的消防工作,并接受自治区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

森林、草原的消防监督工作分别按照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预防和扑救火灾,维护公共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检举、控告和制止的权利。

第七条 每年11月9日为自治区消防宣传日。

第二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其职责是:

(一)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队(站)的装备;

(三)组织制定消防工作方案,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承包管理机制;

(四)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组织指挥重大火灾扑救,及时处理火灾事故。

第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防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依法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制定防火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工作方案;

(三)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实行防火责任制;

(四)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五)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六)组织、管理专职或义务消防队;

(七)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组织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第十条 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工作,由其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村(居)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开展防火检查,制止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

城乡居民应当学习消防知识,懂得安全用火、用气、用电和其它防火、灭火常识。

学校、幼儿园、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防火常识教育。

第十一条 两个以上单位使用同一建筑的,由产权单位负责消防安全工作;从事经营的,由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防火负责人组成防火领导小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统一管理消防工作。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市、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

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规划城乡建设,包括各类开发区、工矿区、边贸口岸、铁路枢纽站、大型物资集散地等建设时,应当会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制定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以及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并将其纳入城市、乡(镇)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经济发达的乡(镇)、村,也应做好消防规划,同步建设相应的消防设施。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装饰、装修)的防火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重点工程在20日内、一般工程10日内审核完毕,遇有特殊情况,审核时限可以延长10月。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建设工程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和配备的消防设备必须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工程竣工后,应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承建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

第十四条 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必须由取得消防工程设计、施工资格的单位承接,承接单位不得转包。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在研制、采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时,必须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并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 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查批准,取得消防许可证后,方可办理营业执照。

安装、使用进口消防产品、防火建筑材料必须经国家消防质检部门复检,并持有关手续到自治区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

第十七条 生产防火建筑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产品燃烧性能进行测定,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明测定的数据。

销售、使用防火建筑材料,必须有产品燃烧性能等数据的产品说明书。

第十八条 生产、储存、经营或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必须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领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第十九条 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办者负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

第二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对所在地区单位和个人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情况依法分级实施监督。其职责是:

(一)监督单位和个人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

(二)参与编制城镇建设规划,监督检查城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修;

(三)监督指导单位的消防工作,发现火险隐患,及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责令其危险部位停产、停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四)监督检查单位消防安全制度、计划和措施的执行;

(五)组织所属队伍的教育和业务训练,指导企业事业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的业务训练;

(六)组织推动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

(七)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装饰、装修)实施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施工质量检查和工程竣工验收;

(八)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单位的安全条件进行审核;

(九)监督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生产、维修和经营;

(十)组织指挥灭火,参加抢险救灾;

(十一)调查火灾原因,对火灾事故责任者依法进行处罚或者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十二)统计火灾;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二十一条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民航、石油等系统设在城镇的对社会开放的医院、学校、俱乐部、商场、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公共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工作,应当接受当地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单位和个人住所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相关的情况、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

公安消防监督人员检查指导消防工作时,应当主动出示证件。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文明礼貌,主动服务,恪守职业道德,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

第三章 火灾预防与扑救

第二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根据防火、灭火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并负责维护和管理。

客货运输机动车辆应当配备小型适用的灭火器材。

第二十五条 举办大型文化、娱乐、体育、展销、展览或焰火等活动,主办单位必须制定消防安全方案,并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

第二十六条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配变电所、图书馆、档案馆和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以及容易引起火灾的场所,禁止焚烧可燃物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在前款所列场所明火作业时,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或安全保卫机构批准,并采取严密的防火措施。

第二十七条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宾馆、饭店、商场、体育馆、俱乐部、影剧院、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的通道、安全门、疏散楼梯,应当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明显安全指示标志,并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场所、集体宿舍的疏散通道,应当保持畅通。

第二十八条 使用电、火、油、气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使用、安装、维修电气设备和线路或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临时增加用电设备,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和电器设备、线路等安装规程。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从事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固定消防设施操作、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保管、消防产品检验维修等特定工种人员,必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培训,持证上岗。

电工、锅炉工、焊接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在安全培训时,必须有消防安全内容,并经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十条 高层建筑、构筑物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装防雷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保证性能完好。

第三十一条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必须设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不得超过允许浓度。电气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防火、防爆有关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止使用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得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不得擅自填埋、圈占消防水源。

第三十三条 农作物收获季节,农业、电力、公安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粮棉加工、储存地和使用农机具作业的麦谷场地必须采取防火安全措施,做好灭火应急准备。

农村场院、柴草堆垛位置应设在离房屋、火源和电力架空线较远的安全地带。

第三十四条 下列区域或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一)火灾危险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站)较远的大中型企业;

(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经营单位;

(三)大中型专用仓库区,储存易燃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基地;

(四)铁路、机场、矿井、大型车站、货物集中的边贸口岸;

(五)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认为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其他单位或区域。

专职消防队可由一个单位建立,也可以由几个相邻单位联合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建立或撤销,必须经自治区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查批准。

第三十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建立义务消防队(组)。

县以下城镇和农牧团场,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专职消防队。

有条件的乡、村可以建立乡、村自办、政企联办或几个乡、村联办的消防队(组),也可以建立由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火灾都有义务迅速报警,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给报警人提供方便,不得收费。

邮电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地区必须迅速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接到火灾报警或上级命令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各种车辆和人员必须避让执行任务的消防车。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场的扑救工作,火场总指挥员有权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拦和拖延。

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灭火。

第三十九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对参加扑救火灾的外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组)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以及对火灾原因的技术鉴定费用,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后予以补偿。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或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模范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止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事迹突出的;

(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进行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健全消防组织、制度,改善消防设施,及时发现消防火险隐患,预防火灾事故成绩突出的;

(三)及时扑救火灾,抢救公民生命、财产有显著贡献的;

(四)发现火灾及时报警或对查明火灾事故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五)对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做出显著成绩的;

(六)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构成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没有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按照本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有关负责人、责任人员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防火责任人不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

(二)未按规定配置安装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或者管理不善,影响正常使用的;

(三)从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等特种作业人员,未经消防业务培训,上岗作业或者违反安全规程操作的;

(四)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设备,占用、堵塞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或其他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

(五)未按规定采取防火、防爆、防雷和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的;

(六)违反粮棉加工、储存和农机具作业消防安全规定的;

(七)建筑施工现场作业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负责人、责任人员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一)堵塞、圈占、封闭疏散通道,或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明显安全指示标志的场所而未设置的;

(二)举办大型文化、娱乐、体育、展销、展览或焰火等活动,未制定消防安全方案,或未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的;

(三)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配变电所、图书馆、档案馆和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以及容易引起火灾的场所,随意使用明火的;

(四)使用电、火、油、气或储存、堆放易燃可燃物品,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

(五)未经批准生产、储存、运输和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

(六)研制、采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或未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备案的;

(七)生产防火建筑材料,未测定产品燃烧性能,产品说明书未标明测定的数据,或销售、使用没有产品说明书的防火建筑材料的;

(八)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进口的消防产品、防火建筑材料未经国家消防质检部门复检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擅自使用的;

(九)谎报火警,发生火灾不报警,造成严重后果或擅自勘查、清理火灾现场的;

(十)拒绝、阻碍消防人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负责人、责任人员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或查封:

(一)存在火险隐患,经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出,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后,拒绝、拖延整改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装饰、装修)的防火设计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擅自施工的;

(三)施工单位不按防火审核要求施工或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

(四)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未按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经指出不改的;

(五)未取得消防工程设计、施工资格的单位,承接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的;

(六)建筑工程(含装饰、装修)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四十五条 对无证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其全部产品、设备和非法收入,并处以生产无证产品价值和经销无证产品销售额15%至20%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本条例,以致发生火灾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火灾的直接损失金额处以5%至15%的罚款。对造成火灾事故的责任人员和事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分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其他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四十八条 罚款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没款一律上缴财政部门。

对个人所处罚款,不得用公款支付。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害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的;

(二)因消防监督工作失误给有关单位和个人造成侵害或重大损失的;

(三)索贿、受贿,包庇火灾事故者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四)在火灾原因调查中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区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

(2007年11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0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保护单位和个人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棉花收购站、加工厂、仓库、露天堆场、转运站以及棉纺企业堆放棉花的场所(以下统称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适用本办法。

临时储存棉花的代收点、代储点等场所,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棉花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棉花消防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棉花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棉花生产加工季节,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组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选址,消防设施以及收购、加工和储存区的设置,应当遵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其消防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方可施工;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消防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应当符合本办法附件《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安全规范》的规定。

本办法实施前已建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进行改造;确实难以改造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指导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八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第九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技能演练,提高灭火自救能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制定消防安全教育计划,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新上岗的人员(包括固定、临时、季节性工人及其他人员)应当经过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一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消防机动泵、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以及其它灭火工具,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验、维修,冬季采取防冻措施,保证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生产车间、仓库、配电室等重点部位禁止使用明火;其他部位需要动用明火的,应当按照本单位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准用手续,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棉花收购、加工、储存区外设置的维修工房、装卸人员休息室安装和使用火炉,应当符合防火要求,并经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进行严格管理。

第十三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门卫和夜间巡逻制度。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应当设置明显的防火安全标志牌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

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机动车辆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前,应当进行检查,严防带入火种。

第十四条 装卸棉花的机动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配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气火花熄灭器,排气管一侧不得靠近棉垛;

(二)在固定地点停车,不得在库区内加油或者修理车辆;

(三)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作业的电瓶车、铲车、叉车及上垛用的吊车,应当采取防止打出火花的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 棉花加工生产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对机器设备的传动、转动部分应当设置安全架、安全罩或者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机器运转中摩擦起火。

第十六条 棉花加工厂区、车间应当定期清扫,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落棉、尘杂缠绕设备运行。管线与电缆沟槽应当采取遮挡、封闭措施,防止落棉、尘杂进入。

第十七条 露天、半露天籽棉堆垛和靠近场(库)区围墙、铁道旁的皮棉堆垛,必须使用阻燃蓬布苫盖。

第十八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电气线路的消防用电应当按二级负荷供电,用电线路应当采用地下电缆,内部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者阻燃管。

堆放籽棉的电动机械应当采用防护型开关,移动式电缆应当采取防止碾压的措施,设专人进行现场看护,并定期进行绝缘性能检验。

棉花加工车间应当采用防爆型或者防尘型照明灯具和开关;用于堆场户外照明的灯具,应当采用防护型灯具。

第十九条 电线和电器设备应当由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电工安装、检查、维修和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每年应当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绝缘检测。

第二十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装置避雷设施,定期检测,保证有效使用。

第二十一条 气象部门预报风力达5级以上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加强防火、消防警戒,必要时应当停止收购、加工活动。

气象部门预报风力达7级以上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对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及相邻的厂矿企业、居民区发布实施禁火令,并组织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安全生产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组织专门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2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5号发布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安全规范

1.露天堆场棉花总储量超过5000吨的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分设堆场,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5m。堆场之间相邻的棉花堆垛应当分别用篷布进行苫盖。2.露天、半露天棉花堆场内的棉垛与场区围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

露天、半露天籽棉堆垛与皮棉堆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5m。3.堆垛布置

3.1.露天籽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340m2、垛高不高于6m、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8m。3.2.露天皮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240m2、垛高不高于8m、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4m。

3.3.仓库内皮棉堆垛之间应当留出必要的通道,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m,其它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m;堆垛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0.5m、与柱的距离不小于0.2m、与梁的距离不小于1m。

4.给水系统

4.1.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消防给水系统应当采用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管道的供水压力应当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水枪在最不利地点时,其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小于DN100。

用于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应当设置备用电源。

4.2.消火栓在室外设置的,应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或者具有自排水功能的地上式消火栓。

地下式消火栓可以选用具有2个DN65的消火栓,配备2盘水带、2支多功能水枪。

室外消火栓应当设置醒目标志。

4.3.消防水池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设置供消防车取水的取水口或者取水井口。

第三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制定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指自治区设立的,由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科技兴新专项经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专项经费、科研院所专项经费。

第三条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自治区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

第四条 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专项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各类科技计划承接的重大科技任务,防止分散使用。

(二)分类支持,多元投入。根据项目和课题的特点,专项经费一般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给予支持,对有明确产品导向或产业化前景的科技项目,积极探索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偿还性资助、风险投资、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实施的作用。

(三)科学安排,合理配置。项目组织单位或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四)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五)科技厅建立并逐步完善项目预算评估评审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二章 专项经费开支范围

第五条 专项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项目经费和计划管理费。

第六条 项目经费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七条 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一)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二)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事先报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项目或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或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科技计划及其项目、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十一)管理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项目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核定比例如下:

项目经费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8%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5%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核定。

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

第八条 项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它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九条 计划管理费包括专项经费管理部门为组织项目,开展项目或项目预算评审或评估、招标、前期调研、论证、咨询、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及绩效考评等工作所发生的费用。计划管理费由科技厅负责管理,预算由科技厅提出安排意见,报经财政厅审批。

第三章 项目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十条 项目申请单位在申请立项、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的同时,应当编制项目经费概算或预算。科技厅在对征集项目进行筛选、凝练、整合时,应对项目申请单位提出的项目经费概算或预算提出审核意见。

第十一条 科技厅、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重大项目预算进行独立评审或评估,在预算评审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并批复项目经费预算。

第十二条 项目预算编制要求:

(一)项目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费合理性原则。

(二)项目预算编制时应当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

来源预算除申请专项经费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项目研究的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前已有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材料等非货币形式的投入不能作为项目自筹资金的组成部分。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制,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应当同时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项目预算书应当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五)编制项目预算时,应当同时申报项目承担单位的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以及从单位外部可能获得的共享服务,并针对项目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提出社会共享的方案。

第十三条 项目预算按有关要求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科技厅。

科技厅、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选定项目的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

科技厅建立预算评审专家库,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第十四条 科技厅对预算评审或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后提出项目预算安排意见,随同科技项目计划,会同财政厅审定会签后下达项目预算。经批准的项目预算应当纳入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滚动安排。

第十五条 科技厅根据下达的项目预算,与项目组织单位、课题承担单位签订项目(课题)预算责任书。项目(课题)预算书是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课题),其经费预算的确定按国家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项目预算执行

第十七条 专项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

(一)项目(课题)预算总额、课题间预算调整,应当按程序报科技厅审核,财政厅批准。

(二)项目总预算不变,项目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项目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应当由项目负责人协助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厅批准。

(三)专项经费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的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项目负责人协调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厅批准。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对专项经费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项目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项目经费财务决算报告。项目经费下达之日起到终了不满三个月的项目,当年可不编报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在下一的决算报表中编制反映。项目决算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决算报告由项目组织单位审核汇总后,于次年的3月20日前报科技厅。

第二十二条 在研项目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由项目组织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科技厅,由科技厅组织进行清查处理,结余经费收回科技厅,并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项目计划下达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变更、中止、撤消,项目组织单位应向科技厅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科技厅审核批准后,停止项目预算的拨款。需要变更项目的,按照项目立项程序重新报批后,方能按项目预算进行拨款。

第二十四条 预算执行过程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项目实施期间,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项目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项目组织单位及科技厅批准。

第二十五条 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自治区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开发。专项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财政厅、科技厅对专项经费拨付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科技厅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专项财务检查或中期评估。专项财务检查和中期评估结果,将作为调整项目或课题预算安排,按进度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织单位应当及时向科技厅提出财务验收申请,财务验收是进行项目验收的前提。科技厅负责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

第二十九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八)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予以收回,不得归项目组成员所有,长期挂帐,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

第三十一条 科技厅应当结合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第三十二条 专项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项目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三条 专项经费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科技厅对项目组织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评议专家在专项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三十四条 地州市县所属单位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使用科技专项经费的,应自觉接受所在地审计、财政、科技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科技厅将会同财政厅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或课题。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技厅、财政厅可以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自治区科技计划的资格。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资助方式

第三十六条 专项经费资助方式包括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以奖代补等。

第三十七条 在保持无偿资助基本投入方式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其他资助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自主创新。

第三十八条,对有明确产品导向或产业化前景,并能形成一定生产能力规模的项目,可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金本注入、偿还性资助、风险投资、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

第三十九条 采用除无偿资助方式以外的资助方式,由科技厅商财政厅确定后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厅、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中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政办发〔2009〕75号

关于库车县“12·2”重大道路

交通事故结案的通知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自治区交通厅:

2008年12月2日8时50分(北京时间),克州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阿布拉江·买买提驾驶新P-02879大客车由西向东行至国道314线762Km+35m处,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运输公司第三分公司驾驶员依提·喀吾力驾驶的由东向西行驶的新Q-13645(挂车号新Q-0415号)大货车发生相撞,造成22人死亡,1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自治区组成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及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调查,形成了《库车县“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此次事故原因分析清晰,责任认定准确,提出的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合理,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报告》。现将事故结案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根据《报告》中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按干部管理权限,认真落实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并将落实情况分送自治区监察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二、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三、按照《报告》提出的整改防范措施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营运车辆源头管理,强化驾驶员培训教育,加大对驾校的监督管理,规范证照发放工作,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自治区公安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做好对有关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

附件:《库车县“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二○○九年五月七日

库车县“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库车县“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2008年12月2日8时50分(北京时间),克州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客运公司)驾驶员阿布拉江·买买提驾驶新P-02879大客车由西向东行至国道314线762Km+35m处,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运输公司第三分公司驾驶员依提·喀吾力驾驶的由东向西行驶的新Q-13645(挂车号:新Q-0415挂)大货车发生相撞,造成22人死亡,1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厅、交通厅、总工会、公安厅交警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和阿克苏行署、克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成库车县“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对该事故进行调查。

一、该事故中涉及到的人员、车辆和单位情况介绍

(一)驾驶员基本情况

1.新P-02879大客车驾驶员基本情况

阿布拉江·买买提,男,维吾尔族,40岁,住新疆阿图什市光明南路10院4栋4单元201号,1968年10月5日出生,身份证号及驾驶证号:***054。档案号:653000012288。准驾车型:A1A2E。初次领证日期:1996年9月5日,初次申领准驾车型:A2,驾驶证日期为2004年3月18日,取得摩托车准驾车型E,驾驶证日期为2008年5月27日,后取得大型客车准驾车型A1。驾驶证下次审验日期为2009年9月5日。2008年3月31日,取得《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证号为***0873。该驾驶员在此次事故中死亡。2.新Q-13645大货车驾驶员基本情况

依提·喀吾力,男,维吾尔族,32岁,住新疆莎车县达木斯乡达木斯村三组,1976年3月12日生,身份证号及驾驶证号:***410。档案号:653100103481。准驾车型:A2。初次领证日期:2001年12月19日,初次申领准驾车型:A2,发证日期:2007年12月19日,下次审验日期为2008年12月19日。2006年4月2日,取得《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证号为653124215326。该驾驶员在此次事故中死亡。3.阿布拉江·买买提驾驶证增驾调查情况

2007年11月3日,克州亚中机电有限公司机动车培训学校(以下简称“亚中驾校”)向克州运管总站提出2007年第七期培训班申请,培训学员31人。2007年11月5日,克州运管总站站长徐建国审核批准,当日,报克州交警支队车管所(以下简称“车管所”)所长杨泉审核批准。2007年11月5日,培训班开学。开班后,亚中驾校向克州运管总站申请增加1名学员即阿布拉江·买买提,克州运管总站未同意。2007年11月28日,亚中驾校按照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的要求向车管所集体预约考试。亚中驾校提供的电子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动车驾驶员登记表》中预约人数为32人,增加的1人为阿布拉江·买买提。车管所教导员克由木·毛拉未认真审核,即安排考试。阿布拉江·买买提参加全部考试。全部考试结束后,亚中驾校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表》在内的学员资料提交车管所。由于克州运管总站没有同意阿布拉江·买买提参加第七期培训班,亚中驾校无法提供阿布拉江·买买提的由运管部门审核签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表》。时任亚中驾校副校长吾拉木·艾力木利用空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表》,并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栏盖上亚中驾校财务专用章,作为阿布拉江·买买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表》,提供给车管所。车管所档案管理员帕提古丽·买买提明复核学员资料时未发现问题,由车管所业务领导岗克由木·毛拉审核通过。2008年5月27日,阿布拉江·买买提取得了A1驾驶证。

(二)事故中涉及的车辆基本情况 1.新P-02879大客车基本情况

车号:新P-02879,厂牌型号:三湘CK6115W,发动机型号:EBQ210-20,发动机号:69324629,底盘号:LFNJSFDN854000909,车辆类型:大型卧铺客车,核定载客38人,出厂日期:2005年9月1日,注册登记日期:2005年9月9日,检验有效日期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保险终止日期为2009年9月30日。道路运输许可证号:653000000006。2008年11月18日,该车在客运公司修理厂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并经检测后出具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编号:A0564918),检测结论合格,有效期至2009年2月17日。

该车在出厂时装备了汽车行驶记录仪(黑匣子),但因客运公司资金紧缺和人员受文化水平制约,没有购买该设备读取仪器,也未派人到制造厂家接受该设备的使用及管理技术培训,客运公司从未读取过相关数据。2005年9月,阿不都热合曼与阿不都热西提二人合伙购买该车。购买后即挂靠客运公司,从事阿图什市至乌鲁木齐市班线客运运输。2008年7月中旬,客运公司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该车驾驶人阿不都热合曼已年满60岁,根据有关规定,不得从事大型客车驾驶,因此,客运公司要求该车停运。两个星期后,在客运公司的协调下,阿不都热合曼与阿不都热西提将车卖给了阿布拉江·买买提和亚森·吐乎提。二人购买后,继续从事原班线客运运输,驾驶员即为阿布拉江·买买提和亚森·吐乎提。阿合奇县“8·1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客运公司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要求阿图什市至乌鲁木齐市的长途客运班线车辆必须配备3名驾驶员,阿布拉江·买买提和亚森·吐乎提即聘用了艾力江·司马义。之后继续从事阿图什市至乌鲁木齐市长途班线运输。2.新Q-13645大货车基本情况

车号:新Q-13645(挂车号:新Q-0415挂),厂牌型号:东风EQ4146G,发动机型号:EBQ210-10,发动机号:69216704,底盘号:LGAGDKVC633023252,车辆类型:重型半挂牵引车。挂车厂牌型号:华骏ZCZ92,底盘号:LZIB12EE930003864。初次登记日期为2003年12月15日,检验有效日期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保险终止日期为2008年12月26日。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653124000002。核载为32.98吨。该车为奥斯曼·喀伍力个人购买,挂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运输公司第三分公司。

(三)事故涉及单位基本情况

1.克州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

2001年,克州旅客运输公司进行企业改制,成立了“克州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和“克州旅客运输总公司”,两公司分别从事国内班线客运、机动车维修和国际道路运输经营。2004年4月30日,经克州经贸委同意,两公司合并经营,成立“克州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改制后,职工通过集资入股形成48个股东。2001年8月17日,公司通过工商年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6530012300020,注册资金368万元,机构代码为72918087-8。法人代表是吐尔洪·吐逊,办公场所是阿图什市天山路东19院。2006年5月12日,公司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证号为:新交运管许可克州字653000000006,经营范围为:普通货物运输,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地际班车客运,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二类机动车维修,有效期至2010年5月11日。

公司共有4名领导:法人代表、总经理吐尔洪·吐逊,负责全面工作,副经理亚力坤·阿不力孜,主要负责涉外运输经营,副经理库尔班江·艾力,主要负责安全调度,修理厂负责人依明江·吾守尔,主要负责公司汽车修理厂管理。公司配有4名专职安全调度员,在进行车辆调度的同时负责公司运营车辆出车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公司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停车场和一家二类汽车修理厂。目前,公司共有运营车辆86辆,全部为个人购买挂靠车,没有公司自购车辆和驾驶人员,其中34辆车从事涉外道路运输,52辆车从事国内班线客运运输。国内经营客运班线7条,其中:地际班线1条,县际班线1条,县内班线4条,农村客运班线1条。

公司负责对挂靠车辆审验和安全检查,对驾驶员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进行审查。公司每月收取长途班线运营车辆2000元管理费,短途班线运营车辆100-300元不等的管理费。经调查,该公司每月召开1-2次安全工作会议,对班线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安全工作会议上同时组织安全学习,安全学习内容主要是口头传达,强调安全行车注意事项,要求公司驾驶员不能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公司秘书作安全学习记录,经查只记录了学习标题,无具体内容,没有授课人和参加学习的驾驶员签字。公司有时购买安全宣传书本发放给驾驶员,由驾驶员自学。

公司制定了《安全责任与安全奖惩制度》、《车辆安全使用制度》、《安全行车规定》、《驾驶员岗位责任制》、《安全十条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承诺书》、《进站方案》、《道路运输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但没有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及国家、自治区交通安全的新要求及时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未认真落实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规定。

2.新P-02879大客车始发站-克州客运总站基本情况

克州客运总站为国有企业,成立于1999年5月30日,由自治区交通厅投资723.3万元兴建,1998年6月竣工验收,1999年10月投入营运。工商营业执照证号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为新交运管许可克州字653000000119。

克州客运总站的班线主要是阿图什市发往乌鲁木齐市、阿合奇县和伽师县九乡、阿克陶县、乌恰县、哈拉峻乡、格达良乡和康苏镇。

克州客运总站制定了《克州汽车客运总站安全检查制度》、《克州汽车客运总站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克州汽车客运总站进站车辆合同管理制度》、《克州汽车客运总站安全工作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配有2名专职安检员,按照《汽车客运站营运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表》对进站车辆实行出站安全检查。每周克州客运总站领导带队对进站的车辆组织一次安全例行检查。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一)事故经过

2008年11月30日,新P-02879号大客车通过客运公司安全检查后,客运公司安全调度员阿里甫江·阿克木开具了《客运公司进站车辆报班安检单》(编号:0001336)。2008年12月1日,客运公司为新P-02879号大客车开具了《客运统一行车路单》(编号:0396186),14时50分,该车进入克州客运总站,驾驶员为阿布拉江·买买提、亚森·吐乎提和艾力江·司马义。克州客运总站安检员哈木热提·亚生依据《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表》对该车进行安全检查后,出具了《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合格通知书》(编号:0920014),并向克州客运总站报班。15时,乘客开始陆续上车,但因该车油路故障无法启动。阿布拉江·买买提和亚森·吐乎提经过半小时的修理,排除了故障。15时30分,由艾力江·司马义驾驶新P-02879号大客车驶出克州客运总站,经出站口检查,车上有乘客26人(有1名4岁维吾尔族小男孩未购票),加上3名驾驶员,车上共有29人。该车出发约20分钟后,又有1名乘客上车。此时,驾驶人由艾力江·司马义换成阿布拉江·买买提。12月2日0时左右,该车到达国道314线三岔口收费站时,因油路故障停车,进行简单修理排除故障后继续行驶,到达三岔口镇时又对油路故障检修了1小时。在三岔口镇,又有1名乘客上车。此时,车上共31人。从三岔口镇出发一直到库车县金泉加油站检查点,车辆先后由阿布拉江·买买提和亚森·吐乎提驾驶。8时20分,该车在库车县公安交警大队金泉加油站检查点进行了登记,检查点为该车发放了限时路单(编号:0089511),并强制该车驾驶员休息了20分钟。从金泉检查点出发时,艾力江·司马义准备驾驶车辆,阿布拉江·买买提走过来说:“我已经休息好了,我来开。”8时40分,该车离开金泉加油站检查点,艾力江·司马义请准备在库车县下车的乘客往车前部走。准备在库车县下车的乘客乌拉木买买提(该乘客有多年驾驶经验)走到车的前部,看到驾驶员阿布拉江·买买提左手握着方向盘低头用右手向下摸索,并发现前方有车驶来,同时发现该车占据了道路左侧车道,便提醒阿布拉江·买买提注意。阿布拉江·买买提抬头看了一下,继续低头摸索。突然,乌拉木买买提大喊“要撞上了”,阿布拉江·买买提赶紧往自己车道方向转向时,与迎面驶来的新Q-13645大货车发生相撞,当场造成新P-02879号大客车驾驶员、1名副驾驶员及17名乘客死亡,1名副驾驶员及11名乘客受伤,受伤乘客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新Q-13645大货车驾驶员及1名乘车人死亡,1名乘车人受伤。此次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12人受伤。

(二)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2008年12月2日9时04分,库车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在国道314线762Km+35m处发生客车和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接到报案后,县公安局立即向库车县委、县政府和县应急办、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并派出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库车县委、县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阿克苏地区领导作了汇报,同时启动了《库车县处置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公安、消防、交通、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库车县一方面从全县各医疗单位紧急调集医务人员组成抢救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进行救治。另一方面,紧急抽调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并协调武警部队开展救援工作,维持交通秩序,疏导滞留车辆。阿克苏地区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及善后工作,并向自治区汇报,同时及时与克州、喀什地区党政领导取得联系,协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

事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第一时间作出了重要指示,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带领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厅、卫生厅、交通厅、公安厅交警总队等相关部门领导赶赴库车县指导事故处理工作。2日下午,库热西·买合苏提同志一行看望了在县医院救治的伤员,并对事故遇难人员家属进行了慰问,对稳定遇难人员家属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晚20时,库热西·买合苏提同志召集自治区相关部门和阿克苏地区行署、克州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开会,听取了事故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了事故救援、善后和调查处理工作。

在阿克苏地委、行署和库车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协调与其他地州的配合下,事故善后工作有条不紊开展。12月3日,22名死者尸体已全部运回原籍安葬,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

三、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事故认定和鉴定情况

(一)库车县公安交警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阿布拉江·买买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依提·喀吾力承担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

(二)库车县公安交警大队委托新疆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出具的《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书》(新交司鉴所〔2008〕事故鉴字第03(N5)-001号)分析:

新P-02879号大客车制动初速度为107km/h。

新Q-13645号牵引车与新Q-0415挂号半挂车所组成的铰接列车制动初速度为55 km/h。

新P-02879号大客车事发前行驶在带有向右转弯的转弯车道上,该车驶出弯道后处于对方车道,当司机发现对方车道有行驶的车辆时采取了制动措施,并向自己的车道方向作了避让,但因该车车速较高,发现时间较晚,最终大客车车身前端左侧及车体左侧与铰接列车车体前端发生了碰撞;新Q-13645号牵引车与新Q-0415挂号半挂车所组成的铰接列车因事发路段前方路面是一个带有向左转弯的转弯车道,当铰接列车在自己车道行驶时,发现从前方转弯路段驶来的大客车处于自己的行车道上,铰接列车司机采取制动,但由于两车相对速度较高,采取措施较晚,因而铰接列车车体前端与大客车车身前端左侧及车体左侧发生了碰撞。

四、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一)伤亡人员情况:22人死亡,9人重伤,3人轻伤(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二)直接经济损失:共计约650万元。

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的直接原因

《库车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库公(交)肇认字〔2008〕第230800110号)认定:阿布拉江·买买提驾驶新P02879号三湘大客车在行车过程中,在严重超速情况下,违反操作规范,低头捡拾物品,且驶入对方车车道,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的原则”;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二)间接原因

1.客运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不足,没有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及国家、自治区交通安全的新要求及时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未认真落实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规定,对挂靠的车辆及驾驶员疏于管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2.车管所管理不严,未认真执行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车管所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对亚中驾校提供虚假资料失察。

3.克州运管总站对克州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对客运公司存在的挂靠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对驾校培训监督不严。

(三)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库车县“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六、对有关责任人员和单位的处理建议

(一)免予追究责任人员

阿布拉江·买买提,客运公司驾驶员,未按操作规程安全驾驶车辆、超速行驶和违反车辆右侧通行原则,致使两车相撞,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鉴于其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责任。

(二)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经济处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建议对下述单位和人员处罚如下:

1.客运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对驾驶人员管理失察,对这起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建议给予经济处罚120万元。

2.亚中驾校,提供虚假证明,致使阿布拉江·买买提取得A1驾驶证,对这起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给予经济处罚5万元,并暂扣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职业资格。

3.吐尔洪·吐逊,客运公司法人代表,作为客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没有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及国家、自治区交通安全的新要求及时安排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督促不够,对这起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建议给予经济处罚2万元。

4.库尔班江·艾力,客运公司副经理,主管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客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客运公司安全工作,对客运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检查不够,安全教育针对性差,对这起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建议给予经济处罚2万元。

5.吾拉木·艾力木,亚中驾校前副校长,在2007年亚中驾校第七期培训班时,利用空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表》,并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栏盖上亚中驾校财务专用章,作为阿布拉江·买买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表》,提供给车管所,致使阿布拉江·买买提取得准驾大型客车的A1驾驶证。建议给予经济处罚1.5万元。

6.桑作田,亚中驾校校长,在驾校培训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建议给予经济处罚1万元。对上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建议由克州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落实。

(三)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国家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1号令),建议对下述人员处理如下:

1.克由木·毛拉,克州交警支队政委兼任车管所教导员,分管克州驾驶员管理工作,在驾驶员考核发证过程中把关不严,致使阿布拉江·买买提取得A1驾驶证,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2.艾尼瓦尔江·司马义,克州运管总站副站长,负责驾校监管工作,未认真履行职责,监管不到位,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3.帕提古丽·买买提明,车管所科员,负责驾驶员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负责驾驶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民警,工作不负责任,未发现亚中驾校提供的阿布拉江·买买提的学习培训记录造假,致使阿布拉江·买买提取得A1驾驶证,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七、事故教训和整改防范措施建议

(一)克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吸取“8·12”、“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深刻教训,督促指导运输企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特别要加强对客运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并利用卫星定位仪(GPS)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对驾驶员、车辆的控制和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二)各级交通运管部门要加强对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对目前企业存在的挂靠现象,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要严把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资质,加强旅客运输源头管理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查处、依法处理。

(三)车辆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查条件,严格驾驶员考试和办证程序,杜绝违规办证和不按程序办证现象。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办理。

(四)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对事故易发多发地段的巡查管控力度,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特别是营运客车的检查,坚决查处超速、超载、疲劳驾驶、违章占道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运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配合,严格按照《驾校培训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对驾校的监督管理,规范驾驶员培训,严格考核发证程序,确保驾驶员考核发证质量。

(六)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监督检查,督促交通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自治区公安厅牵头,组织有关负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部门,针对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相关运输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吸取“1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的整治力度,规范管理,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2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努尔•白克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作政府工作报告。亚心网记者 宋君 摄

一、2012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绘就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深深激励和鼓舞着全区各族人民。一年来,我们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要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变总基调,以项目促进周、民生促进周和现代文化促进周活动为切入点,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有效应对各种挑战,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新突破,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步伐更加坚实,变的趋向更加突出。

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50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8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00亿元,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09.1亿元,增长26.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19.7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6442元,增长18.4%。物价涨幅3.8%,城镇登记失业率3.39%。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完成城镇工业投资2988亿元,增长33%。乌石化千万吨炼油改扩建、疆电外送等重点能源项目,509项现代煤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项目建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268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项目,103项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56项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工业化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推进。6个自治区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1000家数字企业试点进展顺利。集约、循环、低碳、环保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940亿元,增长12.7%。电力、化工、煤炭、有色等行业引领工业发展,实现两位数增长。非石油工业增加值占比升至50.6%。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升至46.7%。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加工转化、市场开拓、科技支撑能力快速提升。粮食生产实现“五连增”,总产1273万吨。棉花单产、总产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总产308万吨。实施千万只肉羊行动示范工程,肉、奶、蛋和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设施农业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新增林果种植96万亩,总面积超2000万亩,林果产量超700万吨。农产品市场开拓战略深入推进,特色农产品进入全国市场。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四大新疆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签约金额350多亿元。农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园区建设不断加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20万亩。建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3000多万亩,每亩补贴300元。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落实各项支农资金360.2亿元,增长21.1%。

(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完成自治区、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总体规划,制定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以乌昌都市区为核心、以南北疆铁路及邻近主要公路干线为轴的多组群城镇化发展格局。以供排水、道路、燃气、供热、公交、通信等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首府田字型快速路一期、煤改气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全区供水普及率、污水综合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燃气普及率明显提高。城镇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进程加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具有现代文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中小城镇建设加快。历史街区、文物古迹保护和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得到加强,11个国家、自治区园林城市和2个历史文化名城挂牌。城镇化率达44.5%。

(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60亿元,超计划13%。完成水利投资151.6亿元,增长37.8%。一批重点山区水库水电站建设加快。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376亿元,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6个铁路项目建成投运。民航新疆应急指挥中心建成运营。完成电力投资555亿元。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等重点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资14亿元。落实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禁牧1.5亿亩,草畜平衡5.4亿亩,退耕还草1380万亩。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启动。伊犁河、额尔齐斯河、艾比湖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展开。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全力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卓有成效。以农田林网、绿洲外缘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天然荒漠河谷林和山区天然林为主体的绿洲生态安全体系初步建立。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饮用水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良好区域、风景名胜区、人群密集区生态环境监管全面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入冬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为1995年有空气质量监测以来最好年份,实现了初步治理目标。矿产资源开发有序推进。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双保工程深入实施。建设用地切实保障,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加大。

(五)加快开放型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扩大,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会展经济初具规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51.7亿美元,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4.08亿美元,增长21.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63.5亿元,增长40.8%。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初显成效。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成功举办,签约金额增长11.8%。民营经济完成投资2272亿元,增长44%。旅游业加速发展,接待入境旅游者149.8万人次,创汇5.5亿美元,分别增长13.1%和18.4%;接待国内旅游者4711万人次,旅游收入542亿元,分别增长23%和32%。金融市场功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386亿元,增长27%;各类债务融资345.9亿元,增长75.5%。资本市场融资204.3亿元。扩大内需的效应明显增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六)全面推进民生建设。25类90项民生工程如期完成,兑现了政府对百姓的承诺。财政用于民生建设总支出19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2.6%。31.5万套安居富民房、1.25万套定居兴牧房和27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完工。29.5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6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新建畅通富民农村公路7306公里。泽普—喀什、泽普—和田天然气利民工程主干线建成,惠及南疆400多万人。新增天然气用户9.25万户、农村沼气用户4万户。建成542个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供电项目,解决近20万人用电问题。通信村村通工程迅速推进。学校、医院抗震加固改造基本完成。新建20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企业就业,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6%。采用语言+技能模式培训“两后生”、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107.5万人次,培训紧缺技能型和高技能人才11.2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60万人次。通过政策和项目扶持,帮助近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通过创业型县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近20万人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6.73万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五项保险参保2111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50元,增长25%。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950元提高到113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1978元。全区560多万名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干部职工收入普遍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47元和113元。城乡低保对象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重度残疾人月增补助15和12元。对230万城乡低保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和优抚人员等发放临时价格补贴3.7亿元。新建扩建30所儿童福利院,孤儿生活得到保障。对1.8万名重度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万余人次。接回内地新疆籍流浪未成年人668人。下拨8.8亿元资金,用于灾后应急和灾后重建。安排扶贫资金30亿元、项目4758个,45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减少农村扶贫对象32万人。落实水库移民资金21.4亿元,实施196项移民工程。物价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七)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年顺利实施,财政投入文化建设资金68.4亿元,增长43.5%。出台了扶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新疆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启动,文化惠民力度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主体不断壮大。《农民画说新疆巨变》图书入选全国80种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重点出版物。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正式启动。南疆三地州基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全面完成。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快速发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地方志编修卓有成效。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伦敦奥运会实现一金一银的历史性突破。创新型新疆建设不断加快,财政投入科技发展资金32.4亿元,增长22.5%,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3.9个百分点。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非高炉炼铁、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乌鲁木齐、昌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创新型县市试点进展顺利。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入实施,专利申请7044件,增长48.7%。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着力优化教育资源。财政投入教育资金489亿元,增长19.2%,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0.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保障、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帮扶工程深入实施。“两基”成果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和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机制建立,学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稳步推进,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双语教育有效推进,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内高班、内初班、内职班规模扩大、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缓解。财政投入医疗卫生资金145.4亿元,增长9.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医生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初步建立。重大疾病有效防控。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零差率销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奖励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八)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组织基础、群众基础、技防基础、网格责任基础和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依法加强管理和引导。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进。妥善解决了59万无户籍人员户口问题。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化解联动工作。办结了全部特殊疑难信访积案,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成功调解近18万件各类纠纷。建立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多起群体上访。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深入开展。维稳工作迈向常态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九)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援疆项目进展顺利。各援疆省市以一流速度、一流质量实施了1297项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教育卫生、就业培训等群众迫切需要的援助项目。拨付资金114.2亿元,到位率112%。628个竣工项目通过验收交付使用。产业援疆成果丰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开展了1754个产业援疆项目,引进资金1493亿元,增长37.3%。大批项目已建成投产,为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和带动百姓致富起到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人才援疆。通过柔性引进、双向挂职、援助省市培训、县乡村干部及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助省市轮训培养等方式,拓展人才援疆深度广度。积极拓宽援疆领域。19个对口援疆省市通过企业和社会捐赠等形式,汇集资金用于民生配套设施建设,帮助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和民族特色手工业,因地制宜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并向困难群体、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广大援疆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心系边疆、建设边疆,受到各族干部群众一致好评,涌现出一批援疆先进集体和优秀援疆干部,得到中央和自治区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90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0亿元,增长4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0元,增长18%;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2000元,增长18%。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7·5”事件影响,虽然征程并不平坦、各种干扰不断,但是前进步伐坚实,正能量充盈。特别是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我们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两个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史无前例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开创了新疆发展的崭新局面,全面完成第十一届政府预期目标。我区进入发展最快、质量好、效益高、民生改善最大的新时期。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战略的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2012年与2007年相比,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倍。

——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持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五年来自治区财政用于民生建设支出6646亿元,其中近三年支出4829亿元,年均增长29.7%。民生建设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受益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政府承诺的重点民生工程全部如期兑现。新建改建安居富民房61.48万套、定居兴牧房5.4万套,保障性住房96万套。城镇燃气普及率达76%。4.3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24小时动态清零,帮助就业4.9万人。7.5万名历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2.3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训,并落实就业岗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享受基础养老金。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基本生活补贴和免费体检制度。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26.5万名五七工、家属工全部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农村“四老”、五保、孤儿和城乡低保人员生活补贴标准普遍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医疗卫生投入525亿元,增长2.43倍。“春苗工程”实施两年来,免费对33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救治。相继实施五轮对儿童、成年人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接种,成功恢复无脊灰状态,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全球应对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典范。

——现代文化引领、科技教育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新疆文库》首批86种图书进入出版环节,“双翻工程”118部作品出版发行。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自觉行动,奋发向上蔚然成风。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续巩固,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南疆三地州高中阶段入学率由26%提高到60%。五年来财政投入教育、科技、文化资金分别达1602亿元、110亿元和211亿元,均比上一个五年增长3倍以上。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矿权融资和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地方参股央企、地方和央企合作发展新模式。组建了能源集团和新能源集团,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供了支撑。资源性产品价格、水价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场配置矿产资源取得重大突破。挂牌出让三塘湖煤田3个区块探矿权获竞拍价款320亿元。利用其他矿权融资200亿元。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落实。国有经济结构更加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完成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84%。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国家级产业集聚园区由8个增至19个。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封关运营良好。

——“两个可持续”不断深入。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深入人心。358项目成果显著,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由4.02%提高到4.24%,其中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4.95%提高到23.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十一五”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污染物控制、城市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取得新突破,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巩固。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深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应急处突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大局稳定向好,维稳机制不断健全,群众基础进一步稳固,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不断深化。办理全国人大议案93件、全国政协提案153件,办理自治区人大议案建议4498件、自治区政协提案6277件。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2件,制定政府规章34件,清理规范性文件3万多件,废止1万多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1500多件,撤销和不予备案近100件,取消调整行政许可项目150多项。受理行政复议申请3300多件。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公开、办事公开、审计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健全。电子政务稳步推进。微博等网络问政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政府绩效考评和行政问责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综合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妥善处置了数万起突发公共事件。对教育乱收费、多占住房及“小金库”等违纪违规现象进行了坚决纠正。法治型、廉洁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成效。

过去的五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实践丰富而生动,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推动了我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积累了不少有益且影响深远的经验。归纳起来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科学跨越、后发赶超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统一认识、凝心聚力,不断提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水平;必须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发挥主体作用,始终践行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带领各族群众通过勤劳互助、团结奋斗,走向现代生活。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驻疆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援疆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虽然成就令人鼓舞,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脆弱、结构性缺水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二、今后几年及2013年工作

今后几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奋力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不辜负全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待!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三化”进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通道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进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超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力争使我区特别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政权建设明显加强。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半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半左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总基调。稳中求进是大局,进中求变是关键。要变中求快,乘势而上、科学跨越、后发赶超;要变中求优,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要变中求效,追求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变中求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确保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扩大增量、优化结构、科学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中石油实施新疆大庆计划为契机,切实加快油气、炼化及石油石化下游产品精深加工、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基多联产等清洁、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石油石化、煤电煤化工、有色、高端装备制造业等8个超千亿元产业和50个百亿元大企业集团。推进集勘探、开发、冶炼、加工为一体的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提质增效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切实加大重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一批特色鲜明、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一批重点园区升级扩区,着力培育5个千亿元产业园区,增强项目吸纳和承载能力。着力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宽带新疆”战略。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两化”融合试验区、“数字企业”、新疆软件园、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云计算基地建设。珍惜并落实好差别化产业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支持我区煤化工、汽车等12个重点产业发展特殊政策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进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做好跟踪服务。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增强宏观调控的及时性科学性。大力实施民生工业促进计划,支持纺织、服装、特色轻工、清真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质量兴新工作。

全面加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以促增收、调结构、强基础、兴市场、上台阶为核心,全面加强四大能力建设,促进六大产业发展。坚持粮食生产全区平衡、略有节余的方针,小麦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坚持棉花生产稳定面积、优化布局、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目标,总面积控制在2000万亩左右。坚持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和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的基本方向,北疆围绕畜牧业、南疆围绕林果业,调优种植业结构,全面实施新增千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大林果业和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力度。继续拓展农产品市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升外销平台建设水平。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统筹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现代农业服务、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地方新增农业高效节水面积300万亩以上。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深入实施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互动推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城镇化格局。加快重点特色城市建设,培育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着力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均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成村镇规划编制,完善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规划衔接。严格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教育、民政、医疗、文化、体育、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市防洪、防震、人防、消防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延伸,落实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益政策。科学制定住房发展规划,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有效调控房价。完善城市产业体系,建立人口布局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城镇体系,推进产业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吸纳就业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三化”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出台发展服务业指导意见,统筹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开放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切实保障“三化”建设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科技、商务会展、外包、中介等服务业。抓好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建设。加快社区商业、医疗、物业、家政、养老等服务网络网点建设。落实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开拓消费市场,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实施旅游收入千亿元行动计划,构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按照上规模、建精品、出极品的要求,发展高端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由单一线路向活动组合、体验区、深度感受区发展。加大对文化休闲娱乐、网络信息、体育赛事等活动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

(二)扎实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率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天山南坡产业带,大力扶持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和沿边高寒地区发展,推进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跨越发展,构筑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好国务院批准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率先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实现“三化”目标,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天山南坡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和产业带。把南疆三地州建成我区重要的特色林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外向型农业基地,以及面向中亚、南亚的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把沿边高寒地区建成我区重要的绿色农牧产品基地、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基础产业发展仍然是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重点。初步安排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生态建设等六大类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330项,计划完成投资3000亿元,增长32.7%。在全面抓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170项在建工程的同时,着力抓好阿尔塔什水利枢纽、乌鲁木齐新机场、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等50项新开工项目建设。抓好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新粤浙煤制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准东—成都±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哈密—将军庙、哈密—额济纳、库尔勒—格尔木铁路等110项预备项目开工准备。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抓好“三北”大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对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的水资源配置及供水安全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物流畅通体系。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污染防治、污染减排工作,努力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力推进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三大生态工程,加大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化治理,继续实施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加强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艾比湖等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可可托海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全面完成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结合定居兴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做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切实加强巴音布鲁克、阿尔泰山区、伊犁河谷天然草原生态保护。大力推行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恢复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保障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依法加强湿地保护,落实湿地保护项目和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加快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继续对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地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严格水资源管理红线,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未经水资源论证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对所有企业,一律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切实抓好以乌鲁木齐为重点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健全严格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制止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严禁非法开荒和超采地下水。确保资源开发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强化环境监督与执法,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方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让美丽新疆为美丽中国增辉添彩。

(三)着力推进现代文化科技教育人才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新疆精神,强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形成共同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新疆艺术中心、新疆广播影视译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丰富和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认真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艺术创作热情和创新活力,鼓励原创,多出特色文化精品。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力培育特色文化城市。促进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切实办好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继续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切实加强翻译队伍建设。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抓好新一轮地方志编修工作。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围绕新型工业化推动以高新技术为重点的产业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煤炭煤化工、石油石化下游产业、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纺织、建材冶金、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升级。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运用。加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研发,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科技合作。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基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丝毫不可动摇。深入实施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强化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各类优秀人才。继续强化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教育强县工程,大力办好学前教育,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面向就业、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南疆三地州为重点,继续解决好高中阶段入学率偏低的突出问题,实现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培训全覆盖。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加强双语幼儿园和民汉合校建设,积极稳妥有效推进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继续办好内高班和区内初中班。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落实好教师待遇政策,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完善继续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健全落实各项助学政策,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加强校园安全工程建设。

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人才是关键,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加快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发展投入、创新创业扶持、高层次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引进等政策,切实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促进人才集聚。实施重大人才培养工程,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用人才培养,引导各类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抓好人才综合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培养和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统筹制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案,加快建立部门间统筹推进改革工作机制。加强市场化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各种经济成分平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地方企业参股央企的体制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等领域。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对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进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切实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同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注重二次分配公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地方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创新金融产品,加大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中小微企业、民生建设以及南疆三地州的发展支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覆盖全区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开放是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强大动力。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大力加强与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的合作,高水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内地企业来疆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精深加工业。坚持向西开放战略不动摇,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地产品出口,增加高新技术类、重要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做大中亚市场,拓展西亚、南亚、俄罗斯及东欧市场,积极培育新兴市场。提高利用外资能力。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阿拉山口口岸综合保税区作用。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着力构建向西开放大通道。全力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继续做好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协调保障工作。

(五)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继续深入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完成30万户安居富民、2.71万户定居兴牧工程和29.6万套保障性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妥善解决好自筹资金较困难的贫困户住房建设问题。继续推进定居兴牧212项配套骨干水利工程和4800公里农村公路畅通富民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燃气化工程。重点民生工程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大力推进高质量就业。坚持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的就业优先战略,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以“两后生”为重点,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或向对口援疆省市有序转移就业。继续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农村、基层就业,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机制。建立工资收入正常调整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艰苦边远地区职工收入,缩小地区差距。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快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增加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农民务工收入,坚决惩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完善物价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贴挂钩联动机制,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保障能力。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健全社会保险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新农合政府补贴标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办好县级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机构。关爱特殊群体。做好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建立健全全区医疗远程会诊网络,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水平。健全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医疗服务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中医民族医药发展。加强药品集中招采合一工作。积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行更加积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南疆三地州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扶贫培训,对623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减少35万贫困人口。(六)全力推进对口援疆工作

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农村安居、农民致富、双语教育、产业园区、医疗卫生和人才培训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援疆规划中期评估及调整工作,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大力推进产业援疆,用好用活差别化产业政策,完善审批、财税、金融、土地等配套政策,主动赴对口省市开展项目对接和招商工作,为企业来疆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推进南疆三地州产业发展。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干部挂职、轮训工作。加强劳动力和紧缺技能型人才培训。以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大教师交流培养培训力度。加强与援疆省市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完善援疆项目绿色通道建设,提升援疆管理服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大力宣传援疆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援疆工作、弘扬援疆精神的舆论氛围。(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关怀支持,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感恩之情化为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力量。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根本,坚持依法治区与以德治区相结合,切实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健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管理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和劳教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注重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利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进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排查整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依法推进网络管理。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改革发展稳定基础。切实把握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维稳工作常态化、科学化、法制化。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严密防范、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大力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完善以网格化巡逻为骨干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把暴力恐怖活动消灭在预谋阶段和行动之前。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媒体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规范行政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资金审计。加大土地出让、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惩治腐败力度。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过程监督。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统筹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和网站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强绩效管理监察,建立完善绩效考核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及“三公”支出。切实转变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十项规定”,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放眼世情、把握国情、立足区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用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切实加强国防意识教育,大力支持军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建设。

进一步深化兵地融合发展,建立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机制,统筹安排资源、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大力支持兵团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支持兵团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大军、中流砥柱和铜墙铁壁作用。各位代表!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聚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奋斗!

下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工发[2009] 6号关于2009年度在全区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总工会、安全生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文件 新 疆 出 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 新质技监稽„2010‟6号 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 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信 息 快 报 第十三期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2010年6月1日本 期 导 读领导阅批自治区质监局通报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 和选拔任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精选)

    2003年1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 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新经贸企业[2009]235号关于做好2009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经贸委、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委员会(宗教事务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