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党校评估汇报材料(结)DOC
强化干部教育培训 争创一流县级党校
中共仪征市委党校
扬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关于开展县级党校评估工作的文件下发后,我校立即全面启动迎评工作,根据评估指标要求,对2010年以来主要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整理归档,并将迎评工作情况向市委主要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市委书记多次亲自过问迎评工作准备情况,市委副书记亲临党校听取汇报,就迎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现将我校自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介绍
我校始建于1954年10月,1999年6月增设仪征市行政干部学校,2012年6月挂牌成立仪征市社会主义学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市委党校、市行政干部学校、市社会主义学校三校合署办公。学校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教室和教学用房1400平方米。拥有教师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大学生村官驿站各1幢,多媒体教室10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报告厅3个。
我校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在编人员21人,内设办公室、教研处、培训处、教务处、纪检监察室、总务处等职能科室。
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在读研究生2人;高级讲师4人,中级讲师3人;教师所学专业包括社会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信息技术、财务金融、心理学、法律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比较合理。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2010年以来,我校在江苏省委党校、扬州市委党校的直接指导下,在我市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培训统筹力度
2011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干部培训小组职能作用,对干部教育培训实行统一扎口管理,通过统一制定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培训经费、统一实施培训管理等,全面整合市域内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党校为中心的大培训体系。
一是整合培训经费,确保资金投入。市委市政府历来比较重视党校的发展,将党校办学所需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增加党校培训经费以及教师进修学习、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取消了各部门年度培训经费预算,统一划转至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名下,未经领导小组审批的培训项目,财政不予列支。
二是整合培训机构,实施集中培训。坚持“党委办党校”、“部门大合唱”,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将县域内所有干部教育培训统一归口到我校,集中上课,统筹管理。少数部门自建的校舍已经停建,已建部分进行资产的优化配臵,取消了各种讲坛,只保留“白沙讲坛”,由市委党校和市宣传部、市社科联集中承办。各类培训课程由党校和各单位各部门联合制定,培训效果由领导小组安排人员进行考核。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围绕我市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我市产业链的延伸,我校选择代表性强、影响面大、便于干部教育的点建立了11个固定的现场教学基地,涵盖了工业、农业、三产服务业、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现场教学,如枣林湾生态园、仪征市汽车工业园,仪征市城市展览馆,博物馆等。同时,设立劳动培训就业中心、青年创业中心、预防职业犯罪法治教育基地等九大基地。基地建设拓展了培训资源,丰富了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抓好六个大类培训,强化党校培训主渠道主阵地地位 培训工作是党校的生命所在,也是党校发展的动力支撑。为此,我校历来把培训工作视为中心工作进行安排,始终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创新思维,积极构建干部培训新理念,不断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探索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拓展培训渠道,实现了由保守办学向开放办学模式的转变,由单一的干部培训向社会多层次培训的转变。2010年以来,我们重点抓好六类培训,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培训品牌。
一是抓好主体班式培训。为提升干部理论素养、政治修养和能力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认真开展学员调查需求的基础上,借鉴上级党校办学经验,开设了时间分别长达一个月的春、秋季主体班。4月份的春季主体班,主要围绕 “转型发展与汽车名城建设”
“法治仪征与社会创新管理”,共培训学员231人。本月中旬,即将开设秋季主体班,围绕“城市规划与建设”、“ 现代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两大专题,拟培训学员240人。在今年的春季主体班上,我们邀请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南京大学、省委党校、扬州市委党校、扬州大学的一批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春季主体班培训工作,市委书记亲自走上讲台,为学员讲解剖析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实现现代化的主要路径,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的主要领导及市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也都走进党校,或亲自授课,或召开座谈会,或参加学员小组讨论会和论坛,大大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春季秋季主体班的开办,是我校主体班次培训的一大特色,开创了县级党校办春秋季主体班的先河,成为我市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开端,干部系统学习的新起点,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干部能力的新平台,考察干部、发现干部的新渠道。这一做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扬州日报》、扬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关注报道,其办班经验总结被江苏党建网全文刊录。
二是抓好全员覆盖式轮训。今年我们在轮训上着重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实施公务员职业道德全员轮训。为全面提高我市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今年3月,我校根据省公务员局的要求,率先启动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充分利用双休日,分8期对全市所有公务参政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担任机关副股职以上工作人员总计2500多人进行集中轮训,邀请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
张云泉前来授课,为学员讲述了一堂责任意识的培训课、宗旨意识的教育课,学员听了深受感动,不少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道德轮训,收获大,感触深,如新集镇党委书记曾多次发自内心地感叹,听了张云泉的一堂课,至少可以受益20年。今年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全员化集中轮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扬州网讯、扬州日报、扬州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人民网、河北博才网等多家网站纷纷转载,省公务员局对我校的做法也多次表示肯定和赞赏。二是实施全市入党积极分子统筹轮训。为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在基本理论上上的系统学习,坚定党的信念,端正入党动机,从源头上纯洁党的队伍,我市改变了过去对入党积极分子分散培训甚至不培训的乱象,对全市入党积极分子实施扎口管理。今年3月,分4期将全市1502名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到党校统一培训,参训的学员不仅包括市直机关、各镇、园区、办事处党工委,还包括相当数量的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延展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范围。我们的这一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头版以《把好党员入口关 保持队伍纯洁性——仪征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题予以详细介绍,并刊发了按语。近期,在全国上下喜迎十八大到来之际,我校及早谋划,准备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采取集中和分片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3万名普通党员开展全员覆盖式轮训。
三是抓好专题式培训。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和广大干部履职尽责所需实务知识,我们狠抓各类专题业务培训,目的是在增强党性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业务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的水平。2010年以来,累计举办全市工业系统能力作风建设专题培训班、全市依
法治档工作专题培训班、建设局建筑节能培训班、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等,传授新知识,讲解新规则,学习新技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履职能力。2010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2期,参训人数近2000人次。此外,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迅速转变角色,找准定位,掌握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提升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本领,我校自2010年7月首次举行大学生村官欢迎仪式暨开班典礼以来,重点围绕社交礼仪、创新创业、矛盾调处、农村实务等开展培训活动,改善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截止目前,共举办大学生村官实务知识培训、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等专题培训3期。
四是抓好部门联动式培训。根据仪征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小组每年全市干部培训工作要点和各单位各部门中心组学习计划,我们及时推出合乎基层要求的、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菜单,全市印发,送教上门,加强与机关单位、园区、乡镇的沟通联系,为单位、部门提供打包服务,做大培训市场,扩大培训范围。目前,我校与市人社局、经信委、药监局、枣林湾生态园、经济开发区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0年以来,共开展社会联合办班50场次,培训学员7111人次。另外,与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培训班,注册学员近300人,满足了市民学历教育的需求。
五是抓好讲坛式培训。主要是打造两个品牌,即领导干部“星期六讲座”和“白沙讲坛”,前者主要针对领导干部,侧重以经济管理知识和时政热点问题武装头脑,开阔眼界,培养创新思维;后者侧重全体市民,侧重于传播公益性文化以提升人文素养。2011年以
来,依托 “星期六讲座”和“白沙讲坛”,我们成功地邀请了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局长,全国著名演讲家艾跃进教授,徐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罗大伦博士等知名学者担任主讲嘉宾登台授课。现在,“星期六讲座”和“白沙讲坛”已成功运作近20期,参训人数达5000人以上。“白沙讲坛”以其高层次、高质量、有特色,2012年被评为“扬州市优秀讲坛”。
六是抓好企业实务型培训。企业干部也是干部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培训上,党校也有用武之地。为此,我们面向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发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培训菜单,如企业财务、企业高管经营理念、创新意识、市场经济知识企业成本预算等。2011年,我市启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选送40名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到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市外知名专家为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专题讲座,把企业的管理人员吸引到党校,把党校的学堂引进企业,车间和班组。同时,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发展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企业技能实务班,满足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需求。上半年,我们已开办企业技能培训六期,培训人数达578人。
(三)坚持六个结合,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培训计划与培训需求相结合。为了使课程设臵跟上时代的要求,满足党员干部培训需求,我校坚持做到“三个超前”:超前进行需求调研。每年年底,我校都由领导班子带队走进单位、园区、乡镇、办事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
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及时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掌握领导干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超前进行课程体系设臵。为保证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党校培训内容分为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党性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模块。超前进行教学专题开发。及时把握形势变化,及时与上级党校进行沟通,提前进行新教学专题开发。“三个超前”实现了形势变化与岗位需求、参训人员需求的有机结合。
二是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主体班课程设臵上,既注重讲授党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强化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提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以实践基地中的典型问题为实例,增进学员对问题的剖析和理解;另一方面,安排学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学习成果,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开展理论研究,并举行调研论文答辩与成果交流展示。
三是课堂教学与外出考察相结合。为开阔学员视野,提高培训的质量,我们在邀请市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市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超教学水平的领导干部为学员授课的同时,结合培训内容,安排学员外出参观考察。2010年以来,我们分别组织学员赴浙江长兴、上海安亭、盐城悦达、南通崇川、陕西延安等地,零距离感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领略先进地区开发建设的魅力,学习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是外聘教师授课与党校教师授课相结合。按四三三设定主体
班次授课教师比例,及所需教师的40%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江苏省委党校、扬州市委党校教授来仪,30%邀请市内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教学能力的领导干部走进培训课堂;同时,为锻炼我校教师能力,提升授课水平,每次安排不少于30%的安排党校老师登台授课。外聘专家学者给学员带来了前沿的理论成果,拓展了学员的视野;市党政领导和党校教师的教学更加侧重实际应用,交给学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五是专题讲座与学员研讨相结合。为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突破传统的灌输模式,积极创新培训方法,大幅提高互动教学的比重。2011年,我们编印下发了《关于在党校课堂教学中推行新的教学方式的通知》,对情景式、模拟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新式教学方式进行程式化设计和流程性安排,便于教师掌握新式教学方法,在各类教学中积极尝试,全面推进。今年春季主体班,我们通过辩论赛、情景模拟、学员论坛等方式,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无领导式“学员论坛”上,让学员围绕所学专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演示会”中,根据事先设臵的案例,几名学员根据抽签,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就案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专题辩论”唇枪舌剑,妙语连珠,展示了学员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研讨式教学增进了学员间的互相交流,提升了思想认识,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是考勤与考绩相结合。为提高主体班培训管理的规范性,我校严格执行主体班相关管理制度,从严管理,从严施教。严格考勤,实施“双签到”。在每次培训开始之前,都要进行一次签到,并结合
学员桌签随机进行课堂考勤,考勤结果及时上墙公示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参训率;严格考核,实施“双合格”。即学员在培训期间,要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或思想汇报及调研报告,培训结束还要通过结业考试,考试成绩合格且考勤合格,才能够获得市委党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创新机制,实施“双挂钩”。学员在校培训成绩由市委党校统一汇总,报市委组织部和学员所在单位,按照我市《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作为年终评优评先及学员职务晋升的依据。通过严格过程管理,督促学员端正态度,集中精力学习,真正做到坐得住、钻得进、学得好。
另外,近几年来,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引进项目管理方式,对培训班次进行精细管理、流程化运作,突出办班的过程管理,严格实施办班任务交办制,从办班申报、经费落实、培训对象、课程设臵、考勤签到、教学方式、赴外考察、绩效评估、成果运用等多方面,拟定流程,制定周详计划。所有培训班次,由党校派员跟班,对班务全过程负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由哪个环节担负相应责任。确保每个班次都办出特色、办出效果、办出声誉。
(四)强化三大举措,提升科研咨政服务水平
多年来,我校坚决贯彻“科研立校”原则,创新机制,打造平台,创造条件,全面提高科研能力,切实做到科研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有效发挥了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
一是明确方向,精心筛选课题。坚持围绕大局选题目,贴近现实做文章,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课题研究能力和咨政水平,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充分体现了党校作为市委“思想库”、“智囊团”的价值所在。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选题提升科研水平。决策咨询: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大部署,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市情研究,撰写有针对性的研究报告,提高关注率、批示率、转化率,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创新管理等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2011年,我校教师调研小组分赴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安徽芜湖奇瑞生产基地、盐城汽车城进行调研,最终形成了近2万字的《仪征市建设汽车城可行性发展路径分析》报告,给我市汽车名城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把报告放在公文包中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课题研究: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抓手,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争取为新形势下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完善课题申报、立项、研究、撰写及成果展示流程,加强与上级党校与本市科研机构的联系,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实行课题申报人负责制,由课题申报人牵头组建教师研究团队,认真做好课题研究,争取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近年来,我们积极申报省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社科联、扬州市委党校发布的课题,获得课题立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少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大学生村官课题调研成果《 小荷才露尖尖角——对仪征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扬州市学术专场”优秀奖江苏省(只设优秀奖),扬州市委党校、农民集中居住区调研课题成果《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社区》获得“扬州市第三届哲学社会
科学学术年会高校党校专场”优秀论文(只设优秀奖),另有多篇调研成果被领导批示,印发给全市干部学习。基层调研:深入实际,加强对乡镇、园区、街道、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围绕基层社会或产业一线的工作实际,组织教师成立课题组,沉入基层,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等方法,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梳理总结基层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宣传推广基层先进的工作经验,探讨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促进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为基层发展发挥参谋作用。今年,我校与铜山办、计生委、新城镇等多家单位合作,联合调研我市庄台党建、人口先导区建设及农民万人集中居住区创新管理问题,形成的调研报告受到了合作单位、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赏。其中,关于铜山办党建工作创新举措的调研文章《党支部建在庄台上》全文被江苏党建网全文刊载。
二是创新机制,加强制度引领。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科研考核奖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硬性考核指标,按季度有序下达科研任务,给教师压担子。另一方面,注重成果奖励导向,以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调动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提供载体,激活科研活力。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推进科研成果进头脑、进决策,更好地服务仪征汽车名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2011年5月,我校创刊出版了《观察与思考》。今年年初,《观察与思考》升级改版为市域主流期刊《白沙论
坛》,由我校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承办。《白沙论坛》每月刊发一期,稿件内容靠实,贴近基层,印制精美,免费发放给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规模企业负责人参阅,受到仪征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不少乡镇领导、部门的一把手亲自撰写文章,踊跃投稿,市十二圩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撰写了一篇关于科学发展、和谐拆迁的文章,亲自与我校联系,要求优先安排发表。《白沙论坛》为理论成果传播搭建了平台、为实践经验推广提供了载体、为重大决策提供了咨询、为各单位课题研究提供了阵地,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教师科研的激情。
近期,我们还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市委党校培训教材:编写《领导干部案头读本》,分专题收集典型案例,加以评点,供领导干部作为工作借鉴;编写《2012年度调查研究文集》,精选《白沙论坛》发表的优秀调研文章进行归纳整理,汇编成册;编写《廉政杂谈》,讲述仪征历史名人及在仪征留下历史足迹的名人,探讨他们的生活轨迹与主要思想对当前廉政建设的启示意义,便于在党校培训上,有参编教材,有理论阐述,有实践观摩,全方位丰富学员学习生活。
(五)实施五大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建设是党校第一建设,我校在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坚持多措并举,优化师资队伍。
一是实施优秀教师引进工程。着眼教学需要,引进优秀教师充实我校教师队伍,2010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公开招考引进了一名本科毕业生、一名研究生,通过在市内单位择优选调引进了2名高级职称教师。目前我校具备研究生学
历和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80%。
二是校内名师培养工程。根据教师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明确研究方向,鼓励教师苦练本领,打造精品课程。我校定期对外发布课题,组织老师集体备课,给老师施加压力,促进快速成长。2012年,我校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丰富广大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将教师精心准备的课题分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编印推出,仅秋季专题就包含九个单元70个课题。另外,我校还自加压力,主动承担“尚义求真”城市精神读本撰写工作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宣讲稿的撰写工作,城市精神读本已编印成册,印发给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阅。同时,通过走出去参加培训,送出去挂职锻炼,沉下去参与调研等方式,增加阅历,锻炼能力。这两年,我们先后送出去四位优秀老师到组织部、纪委、宣传部、乡镇挂职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优势,全面指导,全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是月度学习督导工程。开展一月一学一讲一写活动,列出书目,组织教师学习,确保每天学习一小时,每月至少精读一本书,每月至少撰写不少于2篇学习心得,每月组织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为将活动落到实处,我们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完成情况据实登记,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以此促进教师深入学习。
五是师资队伍拓展工程。坚持专兼结合,择优选聘各种层次、各类专业的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和理论水平高、授课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讲师,充实了我校的师资库,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层次和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培训的新要求,我们对教学课题进行动态更新,不断开发新的专题供学员选择,2010年教学专题更新率为25%,2011和2012年课题更新率都在50%以上。今年,我们将三年来精品课程编印成册,涵盖了时事政治、党的建设、心理健康、领导科学、招商引资实务等十七个专题。
(六)落实三大保障,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一是落实思想保障。在党校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校通过每周半天的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与民主生活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形成了民主团结、目标一致、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校风校纪教育等活动,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了一支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党员队伍;坚持全体教职员工例会制,集中学习,汇报个人工作学习思想,提出党校下阶段工作方面的思考与建议,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项目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各项服务和保障措施准确、及时、到位,真正把个人的发展与党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树立学校的优质服务新形象。
二是落实制度保障。坚持以制度影响人、约束人、激励人、警醒人。建立健全党校工作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服务标准,实行首问负责制,进行量化管理,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工作开展优质高效。今年7月,我校在对原有制度进行认真审阅修改的基础上,经全体党校教职员工集体讨论,充实完善,印制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及内控体系建设》材料汇编,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严格督查,促进我校管理公开透明、科学有序。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我校管理工作和服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落实设施保障。我校处于市中心,地域空间有限,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多方面筹集资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行教学场所建设、设施更新及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办学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培训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对阶梯教室和二号楼教室的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将设施陈旧、设备老化的二号楼教室打造成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的标准化教室和会议室,形成我校大、中、小相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多功能会务中心;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对学校的整体环境进行设计、改造;对餐厅内部进行重新装修,更换桌椅、铺设地毯、增添空调、卡拉OK等设施,为前来培训人员提供更加优雅的就餐环境。目前,我校已逐步由单一的培训功能向集培训、会议、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功能的转变,为党校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主要体会
三年来,我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总结三年来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委高度重视是县级党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市委党校是市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市委党校的发展离不开市委 的支持和指导。市委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架构中加以考量,关心党校,经常到党校指导工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积极组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党校开展工作,形成合力,对于全面推进党校事业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主体班培训能够取得圆满成功,正是得益于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
第二,有效整合资源县级党校发展的重大举措。
资源整合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臵,获得整体价值的最优化。党校是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和其它任何培训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价值。以党校为主体,整合培训机构,构建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市委党校具体承办的大培训体系,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的培训网络,才能为党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积极开拓创新是县级党校发展的活力之源。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几年,正是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我校逐步实现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实现了教学内容体系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办学模式常态化、过程管理精致化,教科研、宣讲、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始终走在同行的前列,受到仪征市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县级党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党校教师是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宣传员,是资政服务的智囊团,是党员干部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党校内涵式发展的关
键,使命光荣、职责神圣、责任重大,党校教师道德品质、理论功底、科研水平、责任意识等,直接关系着党校党员干部培训质量,关系着党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坚持人性化管理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党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第五,加大经费投入是县级党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要求,满足我市加速起跳、转型发展对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是大势所趋。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都需要资金支撑。党校并非创收单位,正常运转离不开财政支持,正是源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把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力地保障了我市领导干部培训工作正常运行。
四、下一步打算
通过迎评工作,我们发现我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及后勤保障等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培训市场,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和外引力度,充实我校教师师资库,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推进科研转型。
一是着力开展社会培训,进一步拓展社会培训市场。在社会化服务上做文章,针对部门、园区、企业,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开发系列配套菜单,设计培训方案,加大宣传和联系的力度,主动送教上门;实施精细化管理、项目化运作,提高办班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社会办班的美誉度和回头率,努力获取良好的社
会利益和经济效益;加大培训基地建设力度,争取外地在我校建立教学培训基地。
二是着力推进科研转型,进一步强化党校培训决策咨询功能。从我市实际出发,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沉入基层一线,研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拿出有份量有影响的调研报告,为党员干部培训教学服务,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强化合作意识,与我市各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开展联合调研,与上级党校及科研部门合作,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研究,邀请专家驻点调研,零距离指导,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科研考核制度,加强督查与指导,实现科研成果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强化平台建设,做优做精《白沙论坛》,及时反映仪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三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重点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按照“围绕问题组织学习,解决问题进行提升”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引导教职工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提升党校教职工的个人修养和整体合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加强后勤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的教职工队伍。
四是着力提高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党校后勤服务水平。继续改善教学条件,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扩大党校占地面积,增加培训场所,完善培训设施;继续改善
办公条件,减少办公人员集中密度,添臵部分必需的办公设备,对老旧办公设备更新换代;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网上办公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数字化建设,充实丰富图书资源,同时与浦东干部学院建立长期的基层干部合作关系,挂靠浦东干部学院网,为全市党政干部、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开放的在线学习的平台;继续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
五是适时启动新校址搬迁工作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要求,促进党校建设现代化、规范化,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在全省县级党校工作会议之后,我校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着手调研新校址搬迁工作,初步规划在未来的几年内至少斥资5000万元在我市东区建设功能配套,可集教学、食宿、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一流县级党校。
随着全省县级党校工作会议的召开与全市县级党校评估工作的启动,我们县级党校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将以本次县级党校评估为契机,在各位专家评委的指导下,认真排查不足,扬长避短,积极整改,真正做到“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县级党校。
二○一二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党校汇报
进入党校之前,在我心目中的党始终冷静而庄严地高耸着。似乎我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亲近它。而今,自己进入了第20期党校学习,随着对党一些知识理论掌握的加深,党的形象也日渐生动而鲜活起来。各位党校老师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党的空间架构层次,更是党的历史,纵横党内党外的历史、贯穿古今中外的历史。它如同一条时代的色流,黑白分明,彩旗飘飘。从老师们的讲课当中,我大概总结了党的三个阶段性特征。
一、执着的理想追求
中国共产党打造了时代,时代也打造了中国共产党。时代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拓展了时代。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历史遗留的使命;国民大革命之后,美国选择了国民党,然而,人民选择了中共,历史选择了中共。从此,中共就不断带领人民,以铁的纪律与作风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那个梦想的远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0年的屈辱史升华了一个阶段。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史的一个华丽的收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进步性的高度浓缩。
从浙江嘉兴的游船到陕西延安的星星之火,从1921的50名党员的有生力量到1949的百万大师横渡长江,从马克思主义到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毛泽东思想,而今,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一直在努力,为着那个共产主义的蓝图。有人也质疑过,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社会吗?时代发展到资本主义不是就已经停滞了吗?所谓的完美的共产主义值得我们这样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追求吗?党的实际行动给了这些质疑一个最好的回答。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五年计划,我们在平稳中求发展,在危机中求改革,实践向时间明示:只要我们愿意,壮着胆子走下去,一样可以踩出一条坦途。
完美确实是虚无的,但是执着地追求完美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美的。苛求完美无疑也就把美僵化了,因而也就不美了。正是这样,党始终引领着我们迈向共产主义的征途,正是有着这份执着,这个理想,这种追求,党成为了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名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统一,党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成为了“三个代表“的号角与推动者、执行者。因为它执着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人民解放的事业,因为它笃信着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又个的理想,因为它不懈于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永恒追求。
二、清醒的现实选择
诞生于战火之秋,投身于和平事业,凭着沟通世界的智慧,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下做出了清醒的选择;共产党员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下做出了清醒的选择。
党校学习期间那节录像课上介绍的广东省援藏干部许晓珠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只身赴藏,九死不悔,有泪不轻弹的他在谈及墨脱县的贫苦儿童也不禁盈眶。正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共产党员,让人民时时刻刻感念,让党在人民的心中深深扎根。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共产党员没有松懈,没有被拜金主义侵袭,没有让享乐主义腐化,在一代代共产党员的努力之下,他们以铁的纪律与形象出现在群众心中。正如一副对联之中写到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们能上能下,不忘记自己来自于民要服务于民,不忘记党的活动不能脱离群众,不忘记为人为官要清廉正直。
十七大中,党作为领导核心对现实做了谨慎的审度,进一步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同样做出了清醒的选择。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把解放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即在正确思想的知道下打破过时的旧框框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不断与心得实际相符合。30年来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1992年邓小
平的“南方谈话”,经济建设屡见成效,现在,我们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其中的关键在于在贫富不均的情况下如何冲破既得利益,放飞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想象力,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允许部分阶层垄断利益。改革开放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关键,稳定是前提,三者结合的统一点是不断改善民生,三者动态的结合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协调有序。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的时刻,还是发展停滞的时刻,党始终清醒并清楚的记得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该怎样发展。
三、共同的实践要求
“意义不被赋予,只有靠奋斗去实现它。”这是徐真华校长在最后一节党课“立足平凡,追求卓越”里说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知易行难,把理论落实贯彻到实践中似乎又是另一个巨大的障碍,也是另一个巨大的飞跃。作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怎样追求上进,不让自己与别人的距离在不经意的疏忽与松懈中拉开了;怎样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平衡压力,并且拿出共产党员应有魄力,坚持原则、弘扬正气;怎样在特定时期担当特殊的身份,承当非凡的责任与使命……行动是关键,实践是关键。
也许不用从经典中学习,我们身边不就有着这样一些共产党员时时刻刻发挥着作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吗?湖南雪灾、四川震灾,他们也许就是在默哀广场上折叠小白花、组织募捐的志愿者,也许就是在抗灾一线奋斗的解放军战士与武警官兵们,也许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温家宝总理……
理想与现实都打造着我们,锻炼着我们,我们有一千个理由去实现它,却没有一个理由去违背它。见到电视中灾难现场的图片,我们每每盈眶?是什么让我们这样感动?是灾难带来的悲剧吗?不,绝对不是。是无数的共产党员,以及我们生活中最可爱的人们,是他们在灾难面前把理想与信念发扬出来,化成一种传统与作风的行动,这些震撼我们,感动我们,让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愈加坚强。
现阶段,我们当代大学生也许实践不了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共产主义事业需要的不仅是少部分的栋梁,更是大部分的砖头。党校学习期间,我们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展开了讨论,大部分人谈到了实践党员义务的话题,我觉得就体现了这种砖头精神,微小而强大,浅显的表达,深度的思想。正是这些砖头,我们党的脊梁一定更加坚挺。
一期党校培训下来,党依旧冷静而庄严地高耸着,但是我对它已不再陌生。一期党校培训下来,收获的不仅是震动与感动,还收获了行动的激励与驱动源泉。在思想更加成熟的情况下,相信我们每一个学员都能更加自律,在日后的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争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刚刚结束了为期2周的党校学习,虽说时间不长,但是收获颇丰,这次党校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拓宽了视野,对党,对入党,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端正了我的入党动机,更坚定了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以下是我经过党校学习的心得。
一、在党校学习新党章。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党章,使我对新党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学习了新党章和原来党章几个方面的区别之后,我总结了几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变化:
1、正式将“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新党章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2、在对党的性质描述和对党员成分的要求上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新党章中党的性质由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在对党员的要求中对什么人可以申请入党的规定,也相应做了适当的修改。从这几项修改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为适应新的形势而自觉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应该说这也是我党在新时期做出的一项重要创新。
3、强调了党的角色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换。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是新党章的又一特色。虽然同为政党,但是,使命的差异使这两者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上又截然不同。完成这次角色的转换说明我党早已认识到,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建设中国,我党执政能力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党的新认识
在读新党章之前,我们已经知道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我党的阶级属性,是我们党性质的最根本的一条。新党章规定,我们党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使我们认识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不是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她要取得的是全民族的解放。我党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和华民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已经从过去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这么一个政党,变成要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建设的执政党。
三、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在党校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种入党动机之所以是唯一正确的,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而且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要做到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并且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第三篇:党校结课感想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第十一期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期中,我认真地听了各位教授的精彩讲课,并仔细地做好了相关的笔记。课后,我也参加了小组讨论并积极地发言。
党校学习是一种特殊的高水准的学习,突出的是更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现实形势教育,包括对近几年来党的创新理论的讲解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与国内形势介绍比较分析,与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所区别。在党校这个“大熔炉”里,我饱尝了一顿“理论大餐”,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短暂的党校培训学习是我人生的“加油站”,也是新的岗位的“起跑线”,必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党校的培训活动,我收获很大,对党、对党的事业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我系统地了解了党的历史、性质、奋斗目标、建党宗旨、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等基本知识。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真正含义。为此,我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更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为党的伟大事业去奋斗的信念,也更加坚信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将实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全面系统的概括,对党的先进性有了新的界定。我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有它的先进性,阶级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信息网络、知识经济等等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显而易见,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丰富内涵。但这三者之间又密切联系,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先进文化对经济会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先进生产力要求有先进文化与之相适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推动者;而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又从根本上体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员的具体要求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三个代表”也始终要求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的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我们党从最初成立时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七千多万党员,成为领导一个十多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为了人民的利益付出了最大的牺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优秀党员的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为人民付出一切。通过学习,我认识和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都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在一切工作中真心实意地想着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甘心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供人民驱使。
从今后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固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刻苦的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和辉煌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着成功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努力学习领会“三个代表”深刻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希望以自身的切实行动成为“三个代表”的代表者、实践者。我认为,要积极成为“三个代表”的代表者、实践者,就必须牢牢树立服务意识,树立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为系里服务、为学院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不断努力地全面提高自己,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扎扎实实从小事做起,以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入党。要思想上入党,就要自觉学习党的规章制度、文件政策,学习党的先进理论;要行动上入党就要在生活上、工作上起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较强的自觉性,在实际行动中实践党的理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生活在同学当中,就应该为同学提供真诚的服务,同时掌握身边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向老师反映。保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既不能脱离同学,更不能凌驾于同学之上,要密切联系同学,关心同学,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绝不是为了“光宗耀祖”,绝不是为了凭借执政党的地位为自己谋私利,我深深地懂得共产党员意味着拼搏,奋斗,甚至意味着牺牲,我入党只是为了更直接地接受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理想是远大的,但还要从实处入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意志力和稳定性方面还有些欠缺,对于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一定的不尽之处,考虑问题有时还不够周全,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上学这么多年以来,我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在思想上的提高,对党的认识逐渐的深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自身的意志力,我将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用对祖国和人民以至于周围的同学的忠诚和责任鞭策自己,努力不辍,奋斗不息使自己成为一名坚持不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执着耕耘者,使自己成为一名自信乐观、意志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党的优秀的接班人。此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的共同理想,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根本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不变的信念。我坚定自己做得不会最好,只会更好!
第四篇:评估汇报材料
李口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检查组来我校进行评估工作,这既是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学校的鞭策和激励。李口小学全校师生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根据省、市、县、办事处各级政府关于实施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文件要求,我校成立工作小组,对照评估细则,逐项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和完善工作,力求达到上级要求。现将我校办学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李口小学位于市西李口联小位于渤海18路以东2公里,地处市西办事处杨庄村,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理想的育人场所。
我校是市西规模较大的一所村级小学,始建于1996年。学校服务半径达5公里,覆盖10个自然村,受益人口4300多人。学校占地189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27平方米,本学期新修建教学楼一所,建筑面积1314平方米。县政府布局调整之后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2人,其中女生97人;现有专任教师11人,代课教师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4%。三年来,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学校内部设施齐全,各类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等均能满足教学需要。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
养合格加特长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最高目标,推出了 “养成教育为先,愉快学习为主”的教学改革,并完善了“高度决策,稳步运行, 管理过程”的运行模式。学校教风正,学生学风浓。学校建设年年有发展,办学效益期期有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和做法:
(一)科学建立管理机制,确保学校长久发展
李口小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建立、完善了管理机制,有效的保证和促进了学校的长久发展。
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始终遵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认真遵照上级有关收费文件精神,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把有限的资金尽量用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时,力争让每一学科、每一堂课都落到实处;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学习并实践到每一堂课;积极贯彻体育卫生条例,落实有关减负文件要求,切实把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学校能充分关注师生安全,保证校内设施、食品卫生及活动组织的安全。历年来,学校未发生一起因学校管理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
健全落实各项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地安排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科学地确立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学校领导带头遵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表率作用。由于这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标可竞,工作的有序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
教育局、办事处政府、村委会的关心、支持和协调下,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从2005年起,学校长远规划,至目前绿化面积1460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音体美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备实验仪器1100件,图书生均25册,音体美器材生均4件,远程教育设备积极有效地利用,每间教室配备电视机、DVD等设施;村、办事处、教育局统筹资金,学生的学习条件大大改善。去年我校购臵了多媒体6台,将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这一切学生高兴、家长称赞,社会反映非常好。在软环境的建设上,学校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制度管理、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思想,也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
首先,学校规范升降国旗制度,通过大队部、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常规系列教育,认真落实新守则、新规范,向“学习型、礼仪型”校园发展;坚持利用少先队广播室每天进行安全、学习、德育等知识宣传,并通过早会、集会、班队会、手抄报、黑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守法、安全、卫生、勤学、感恩等教育。
其次,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植了绿化带,安装了校训、名人字画、警示牌、宣传画等等,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环境育人效果明显。第三,发挥远程教育数字电影教育作用,让学生经常看到有教育意义的爱国电影,让育人目标在常规活动中潜移默化,达到了润物无声,育人有痕的效果。
第四,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社会、家庭都来关心每个学生的安全,共同教育和督促学生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学校分发《致学生
1、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2、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探索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认真制定并不断完善课改体系与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
3、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需求;加快学校办公信息化建设、着手筹建教师电子备课室、师生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实现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4、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办学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成绩与问题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今后学校要继续站在以学生为本的高度,认真规划学校的发展未来,充分发挥学校的特有优势,努力实现“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不断巩固办学成果,稳步提升办学水平。
第五篇:评估汇报材料
老庄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一、学校自查自评工作情况
为了做好迎接区教育局督导评估检查,我校依照教育局、学区文件精神,认真对照《平凉市崆峒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从2013年9月13日开始,成立了督导评估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自评工作按准备阶段、自评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基本情况如下:
(一)自评准备阶段 1、9月13日,成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有关工作。
领导机构: 组
长:王向辉 副组长:杨志坚
组
员: 谷正华
张天雄
唐录
蔡永清
罗明
张德俊2、9月13日,由领导小组制定并通过学校自评工作计划和工作日程安排表。3、9月14日,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学习督导评估方案;成立由全体教师参与的专项自评工作小组,教导主任杨志坚负责汇总和管理学校评估的有关档案资料。
(二)自评阶段 1、9月14日,组织各自评工作小组成员认真、反复学习督导评
估各项指标的评估标准,领会各项指标的评分要求。2、9月15日—20日,各小组按各项指标对照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自查自评工作,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填写各种评估记录表。4、9月22日上午,对各小组各项评估指标的情况进行汇总,提出所负责项目的评价意见和分值,撰写部门自评报告。5、9月22日下午,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的自评报告,组织对学校创建规范化学校达标情况进行全面评议,提出整改措施,并拟出各项指标的自评分值,填写学校自评表。6、9月23日上午,自评领导小组撰写学校自评报告。下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宣读自评报告,广泛征求意见后修改定稿。
(三)自评总结阶段 1、9月24日,学校自评领导小组针对自评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9月24日下午,召开自评总结会议,分析学校办学中的成绩和不足,布置学校各部门针对存在问题做好整改工作。3、9月25日,各小组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继续完善各种资料。4、9月26日,向学区上报学校自评报告和有关自评表。5、9月27日—31日,做好学校评估资料的归档和迎接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6、10月份,认真整改,迎接区教育局的督导评估。
二、学校基本概况
老庄小学是原老庄村小学和翟湾小学两校合并后于2003年新建 的学校,是一所村级的完全小学。2005年有又爱心人士东舟先生捐资20万元,国家配套资金共计47.22万元,选址新建砖木结构教室5栋30间。建筑面积804平方米,生均约7平方米,占地总面积9720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984平方米,学校服务半径涵盖2个自然村,在校生77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33人,全校开设6个教学班,今年没有招收到适龄儿童入学,没有开设学前班,一年级8人,二年级8人,三年级14人,四年级12人,五年级15人,六年级19人,老庄小学现有教师8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3人,小学二级教师1人,在校教师年龄属老龄化,平静年龄46岁。、三、学校具体工作
1、强化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构建良好校风。
学校要正常有序、健康发展离不开“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校”两个法宝。“依法治校”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法律意识;“以德治校”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学校一直以来坚持以爱心教育为核心,实施“以德治校,以人为本”方略,强化教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坚持“先育人后成才”的育人思想,强化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管理,要求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导为首、以身示范的教育原则。真诚去爱每一位学生,争取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强调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活跃校园文化元素,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重视利用重大节日搞好各种类型的活动,努力使各项活动渗透着高品味的文化气息,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
话。每年“六一”国庆节学校都要组织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重视学习园地,文化长廊,校园之星学生星级评价,对优秀的学生作品都要给予展示,学校的做法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建立卫生责任制净化校园环境。
学校建立校园卫生区责任制,要求没一年级主管一块卫生区域,明确卫生区域的责任人,层层负责,常抓不懈教育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校定于每周一下午为全校卫生大扫除,有目的、有计划地净化校园环境
4、建立健全教学硬件设备
学校建有运动场一个,平整操场5400平方米,生均约47平方米,同时建成标准200米环形跑道一条,跑道平整,无杂物、积水,运动场地设有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台三个。
今年教育局又给我学校配发科学教学仪器、体育、艺术等器材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存放的橱、柜、台、桌、椅等基本满足实际要求;配备电脑7台;图书室藏书量1300册,生均达到18册,报刊杂志6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有60多种,采用借阅管理,阅览室定时向师生开放。
5、规范教育行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近三年,我校领导班子处于不断更新充实之中,但不管如何调整,我们的目标没有变,那就是:班子要成为学校之灵魂,教学之名流,师生之楷模。努力确立好三个意识:①大局意识,即能精诚团结。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班人在校长的领导下,一切从大局出发,想学校所想,急学校所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教育观,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把握教育的走向,指引学校发展的方向。班子成员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分工合作,提高了管理实效。②民主意识,即能民主决议。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坚持每周星期一的例会制度,重点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找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疏漏,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途径,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③实干意识,即能率先垂范。领导就是向导,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校长和教导主任,能任教毕业班,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工作;挂钩一个年级,作好示范,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每位成员都能深入教学第一线,并带头上课改展示课、示范课。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学校顺应发展需要,激发工作活力,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绩优酬,真正将管理化作效益。加强过程性管理,认真抓好教学工作,在“导、查”两个字上加大力度。教学“六认真”规范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我们坚持“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做到每次检查有记载、有反馈,提升了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明确要求听课节次,在学校举行的定等晋级活动中,校长率先垂范,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
师们踊跃听课,校长和教导主任坚持随堂听课,听课达20节,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投身课堂的热情。
7、立足课堂。
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不断习得的理论,形成的课程理念,只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收到实效。在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确保各门学科“开齐、上足、教好”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重视课堂研讨,视课堂为锤炼教师教学技能的最好熔炉,精心设计了多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是骨干教师示范课。由我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上示范课,发挥课堂教学排头兵的作用;二是优质选拔课。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拔产生参加乡级赛教的选手;三是青年教师汇报课。40周岁以下教师各出一节。在这种多层面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博采众长,精彩纷呈。
8、确保安全。
学校领导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做到制度健全,宣传到位,措施扎实。一是加强卫生工作。每次有领导来校视察检查,都会对校园环境及卫生赞不绝口,这归功于全体师生,认真清扫,注意保洁。特别是在手足口病的防治中,我们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宣传手段,在广大家长和师生中普及儿童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介绍科学的防控方法,学校加强了校内消毒、检查力度,坚持日报告和零汇报,保证了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加强校园治安。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
签定安全责任书,彻底杜绝人为事故发生。继续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上课期间所有学生一律禁止出入校门,校外人员进出一律不准进入校园。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宗旨,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学校存在的问题
1、软件方面
学校师资队伍严重缺编,并且在校教师大部分属于明教转正,加在老龄化,平均年龄超过46岁,个别教师新课程理念无法跟上,造成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好课率还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从而有阻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硬件方面
学校多媒体设备、多功能教室尚缺,以及硬化的活动场地无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的运动条件。
3、课程改革意识在教师中认识不足,有的还习惯走老路,有效教学能力不高,加上学校地处山区环境闭塞学生底子较薄,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个别班级教学质量偏低,学生成绩还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4、由于学校大,生源少、教育经费投入条件限制,办学条件的设施的改善还有待提高,学校教师宿舍、厨房等生活条件较差;信息的时代学校还没有接入网络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的办公条件和设备相对滞后,教师配备不齐全。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加强教
育思想的建设,把如何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一项重大的课题来抓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扩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面,让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学生多方面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2、学校要对教育信息经费统筹使用,分有计划投资于教学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整合,丰富学校教学手段。
3、进一步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设施设备和场地建设,满足教学需要,提升学校档次和品位。
4、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坚持以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开展群众性的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和解决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二是切实落实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和管理。首先学校制度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保证之一。目前各项制度基本具备,今后还要以办学理念为指导,不断修订和完善,充分发挥制度的教育、引导、约束、规范、激励的功能,特别是健全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近三年的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喜人,那是因为我们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如今,学校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如何实现
跨越式发展,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