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模版)
对于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
2012级英语文学
王雅勍2124071916
杨丽亭 2124070491 冯希梦 2124070487
一、引言及调查情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是集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延边历史博物馆和朝鲜族革命纪念馆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其展览内容以朝鲜族民俗、延边历史和朝鲜族抗日斗争史为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延边博物馆以精美的展品、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内涵,生动地展现着延边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小组对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想了解他们参观的动机,兴趣等等。调查对象主要是参观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的人们。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存在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体现的,所以博物馆的许多活动都与公众有关。我国普遍对参观博物馆的兴趣不高,人群也少,为了了解观众的需要,使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我们认为做这样一个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市民参观延边州博物馆感受的问卷调查
· 1.性别: □ 男 □ 女
• 2.您的年龄段: □18岁以下 □19-35岁 □36-55岁 □56岁以上
• 3.教育程度: □小学 □初高中 □大学或大专 □研究生以上
• 4.您来自: □本地 □外阜 省 市
• 5.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延吉市博物院: □报纸 □电视 □网络 □广告 □听朋友介绍
• 6.您每年是否至少参观一次博物馆: □是 □否
• 7.您选择参观博物馆的原因是:□慕名而来 □求知心理 □带孩子接受教育 □进行学术研究的工作需要 □消遣娱乐 □门票免费 • 8.您选择参观博物馆时,一般选择: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综合类博物馆
• 9.延边州博物院最吸引您的地方: □基本陈列 □延边渤海出土文物展 □延边人民革命斗争史专题 □朝鲜族民俗专题陈列
• 10.如果展品很多,您会: □全部认真看一遍 □走马观花地看 □对感兴趣的展品认真地看 □陈列方式吸引人的展厅
• 11.在参观时,您通常对什么文物特别感兴趣: □自己了解的 □知名度高的 □大件文物 □精品文物 □专题文物
• 12.为了让博物馆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我院今年正着手对旧的陈列进行分段调整,您对已经调陈后的佛教造像展厅有何评价:□更具观赏性 □更加突出文物价值 □ 更能体现陈列的意愿 □展陈环境上档次
• 13.您参观博物馆喜欢怎样的讲解方式: □专业讲解员讲解 □志愿者免费讲解 □租用语音导览机讲解
• 14.您认为应该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多做宣传 □多办展览 □多办讲座 □多办活动 □增加体验互动项目 □有奖答题
• 15.您认为免费博物馆应该更加突出:□地方特色 □学术研究 □社会教育
□本馆特点 □可供参与的文化项目
• 16.您认为博物馆免费是否可以吸引您更多的参观博物馆: □会 □不会 □有好的展览不免费也会来
·17.您认为的博物馆的作用:□古物及艺术品的保藏场所 □科技文化展示□教育和知识普及 □休闲娱乐 □其他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合作!下面是部分简单的数据统计图
免费图书馆应更加突出的方面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参观博物馆的观众的背景资料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见上表),延边州的博物馆观众年龄结构比例是:低于20岁的观众占6.42%,20-30岁的观众占52.59%,30-40岁的观众占21.85%,40岁以上的观众占15.14%。所以,在受调查的观众中以年轻人居多。在受调查观众的性别结构方面,女性观众的比例是54.58%,男性观众的比例是45.42%,前者略多于后者,两者之间相差的并不是很多,说明参观博物馆与性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女性观众比男性稍多了一点,可能是因为女性比较喜欢出去逛逛吧。从受调查观众的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是大学本科的占60.64%,本科以上的占8.61%,而中小学的占了 29.88%。中小学的参观观众大多都是由学校组织或家长带领来参观的,学校和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可以简单了解有关的历史和民俗文化。能主动来参观的大多数都是大学生,一部分可能是由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决定的,受教育程度高的才有更多的意愿去了解历史文物和民俗文化。同时文化程度的大学本科比例高与我们的调查地点选择在高校周围和调查对象多倾向年轻人不无关系。
(二)主题内容分析
1.延边州博物馆的宣传情况
为了了解延边州博物馆的宣传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一个问题,即“您了解博物馆的及其展览途径(是什么)?”。根据资料统计结果显示,36.69%的受调查观众选择了“博物馆自身名气”,选择朋友介绍的比例是30.94%,选择互联网的比例是15.47%,选择选择电视宣传和报刊杂志的分别占8.27%和8.63%。不难发现,陕西省的博物馆的宣传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名气和朋友间的介绍。
延边州的博物馆自身名气建设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一个博物馆的自身名气的提升主要依靠它的先进的硬件设施,价值较高而且较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陈列展览,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广泛而有效的宣传等等来实现的。博物馆的自身名气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提升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某个侧面来看上述数据尤其是“朋友介绍”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延边州的博物馆的主动宣传做得还不够,应该加强对博物馆的媒体宣传。同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进行互联网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宣传工作做到位,博物馆的知名度也会相应地上升,那么它的潜在的观众数量也会大大增加。
(二)延边州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兴趣点
通常,观众因为各种原因不会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展览内容选择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博物馆去参观。那么,延边州的博物馆观众对哪些展览内容感兴趣呢?他们又对哪几类博物馆更感兴趣呢?
问卷中“您感兴趣的展览内容是:(可多选)”,调查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历史”占33.32%,居于首位。其次是“艺术”,它的比例是21.84%。“科学技术”占14.37%,“民俗”占13.79%,“人物”占10.92%,“军事”占5.17%。
当问及您最感兴趣的博物馆时,在所有受调查的观众中,33.65%的观众选择了“历史民俗”,18.50%的观众选择了“艺术”,15.87%的观众选择了“自然”,15.54%的观众选择了“名人故居”,8.89%的观众选择了“科学技术”,7.62%的观众选择了“军事”。对比前后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在总体上它们大致相对应。其中对科学技术展览内容感兴趣的比例与对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最感兴趣的比例相差太大。但这不是异常现象,它与我们所调查的观众大部分是学生而学生中大部分学的是文科而不无关系
(三)延边州博物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
对于问卷中“您来博物馆的目的”的选择,在所有受调查的观众中选择带孩子接受教育的占35.02%,选择娱乐的占26.33%,“求知”占12.02%,而选择学术研究和慕名而来的占极少一部分。
从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观众心中,博物馆是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基地,也印证了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社会教育的理想课堂之一的论断。目前,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尽人意。在这一方面,吉林省博物馆界尚需更深入地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从主位角度来说,博物馆应该为人们从中获取知识提供方便而不懈努力。从客位角度来说,观众应该积极探索有效地从博物馆获取知识的方法,热心关注和支持博物馆事业,为延边州博物馆事业建设提供各种意见和建议。
(四)延边州的博物馆讲解问题
延边州的博物馆讲解方式不外乎有三种:专业讲解员讲解,志愿者义务讲解和讲解机讲解。观众究竟喜欢哪一种讲解方式呢?根据我们整理的调查资料,在所有受调查的观众中喜欢(专业)讲解员讲解的观众比例是47.78%,喜欢志愿者义务讲解的观众比例是20.29%,喜欢使用讲解机讲解的观众比例是19.08%,认为不需要讲解的观众比例是12.85%。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实际上与它的知识传播紧密相联,讲解水平的高低可影响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兴趣和从中获取的知识的多少,甚至会影响到博物馆的自身的形象。讲解员(专业讲解员和志愿者义务讲解员)讲解与讲解机讲解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讲解过程中观众可以和讲解员相互交流。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将近70%的观众选择了讲解员讲解的方式。专业讲解员讲解和志愿者义务讲解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收费服务,但其讲解水平一般来说高于后者。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喜欢专业讲解员讲解的观众比例远比志愿者义务讲解的观众比例高得多。这说明在博物馆的讲解方式中观众更乐意于交互式的讲解,对讲解员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会开发出更多的更具有人性化的各种讲解方式,但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代讲解员,它们只是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综合各种因素来看,吉林省的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解工作在现在还是将来必须要做好,绝对不能松懈。
(五)博物馆的门票免费问题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给博物馆下定义中规定“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机构”,非营利并不代表博物馆就不能向观众出售门票收取一定的参观费用,用作博物馆的运行经费。从某个方面来看,它是博物馆强制性地让观众支持博物馆事业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也是限制观众参观博物馆的一道门槛。
近年来,中国一些大城市的重要博物馆相继实行各种形式的免费开放服务。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许多曾经并不在意博物馆的人开始关注博物馆事业。同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在担心博物馆免费可能会不利于博物馆今后的发展。延边州的博物馆观众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问卷中对于“您认为博物馆免费是否可以吸引您更多的参观博物馆”问题,选择“会”的受调查观众的比例高达52.17%。选择“有好的展览不免费也会来” 的受调查观众的比例是40.22%,排在第二位。认为“不会”的观众比例是7.61%。博物馆的免费问题其实与博物馆的票价问题紧密联系。在上题中超过60%的观众认为延边州的门票价格较贵,所以在本题中又有略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博物馆免费会吸引他们更多的参观博物馆。如此看来,社会大众是普遍地赞成或希望博物馆免费。另外,超过40%的受调查观众表示博物馆的优质展览而非免费也会吸引他们更多的参观博物馆,可见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在延边即便是免费博物馆,对于陈列展览工作也不容忽视。
(六)延边州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一些认识
对于博物馆的作用问题,不少国内外的学者对它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那么,延边州博物馆观众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根据我们调查整理统计的资料显示,在所有受调查观众的意见中,认为“古物及艺术品的保藏场所”的意见占37.47%,位居第一。认为“科技文化展示”的意见占21.59%。认为“教育和知识普及”的意见占32.26%,位居第二。认为“休闲娱乐”的意见占7.44%。“其他”占1.24%。我们有理由认为,博物馆的保藏、展示和知识传播及教育等功能是博物馆的一些传统功能作用,休闲娱乐是博物馆的一个新兴的功能。7.44%的休闲娱乐比例虽然看起来比较低,但也反映了观众有这方面的需求,相信这个比例在以后还会上升。延边州博物馆界应该好好考虑怎样加强博物馆的娱乐性问题。博物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机构,我们认为博物馆提供的休闲娱乐应当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带给观众的必须是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
第二篇:博物馆观众心理学浅析
博物馆观众心理学浅析
甘肃省博物馆 黄晓宏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它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应采取科学、有效适用于对博物馆观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观的方法对观众心理学进行研究。心理学的研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博物馆的观众,因
究方法比较多,适合博物馆观众心理学研究为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而博物馆服务的方法有:
1、观察法,可分为客观观察法和自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具有极大的我观察法。客观观察法,研究者对观众参观广泛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别、时的言行表现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素
以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自我观察法,要求养的各种各样的人。从老年人到儿童,从学
观众配合,根据自我体验做的有关心理活动者、专家到中、小学生,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群的自我分析与口头报告。
2、调查法,是有目众,不一而足。其中青少年学生构成了博物的、有计划地对被试者进行专门的调查,以探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观众群体。只有对观众
讨有关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调查方式有:有了深入的研究,博物馆的服务才能有更强
谈话、问卷、作品分析、个案讨论等。的针对性,博物馆的职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
有了以上的理论依据,我们不妨对实际的发挥,博物馆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情况加以梳理分析。观众从决定参观博物馆双丰收。的那一刻起,即产生了相关的心理活动,我们
观众心理学应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可以将它理解为参观心理需求,包括参观动(一)揭示观众心理现象的本质,即观众的心理
机和目的、参观兴趣指向、参观体验和参观满活动是怎样产生的?观众心理活动对参观内
意程度。
容与参观相关的活动及脑的依存性;(二探讨)
一、参观动机实际上就是观众参观博物观众对博物馆提供的外部自然环境、内部硬件
馆的原因。
设施、陈列和展览、讲解和相应服务等的认可
原因是由需求导致的,大致可分为四类:程度、情绪变化、兴趣指向等心理过程,即实事
⑴寻求研究资料。这一类观众往往是专业工求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而不能凭
作者,虽数量不多,但目的非常明确,选择性主观臆测,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是客观的和科学
很强。他们是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博物馆寻找的;其次是发展性原则,即不仅关注观众已有
答案的,专注于某个、某些展品或某部分陈的心理现象,而且要关照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列,参观时非常认真仔细,抄写文字资料、描不明显的但可能预示着新的发展方向的心理
摹展品外观、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的活动;再次是普遍联系的原则,即观众心理学
文物标本、索取相应文献资料,甚至提出参考的研究必须从心理活动的整体出发%客观刺
更多的藏品,会见博物馆专家探讨相关的学激的影响、观众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客观
术问题,陈列形式对他们没有多大意义。⑵刺激产生的反应活动、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等
获取相关知识。这类观众为数不少。大多是多种因素,不孤立地进行。
有目的地来到博物馆,通过参观获取所需的・5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xiexiebang.comki.net
第三篇:2009年陕西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
二零零九年陕西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
引言
观众调查是是博物馆和观众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给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者提供引导判断和决定活动实施的各种信息,促进与观众的关系,还使博物馆职员知道观众是如何在博物馆内思索的。① 所以进行博物馆观众调查意义重大,而调查方式也是多样的。为了加强对陕西省的博物馆事业的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状况,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校级)项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陕西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课题组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省博物馆观众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取了不少社会大众对陕西博物馆事业的一些认识、看法和建议等重要信息。
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我们在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上较多地参照了国家文物局在2004-2005对全国性博物馆观众进行抽样调查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这致使我们的调查问卷存在很多局限性,调查问卷内容本应该具有较多的陕西省地方特色,而实际却是少之又少。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我们是针对陕西的博物馆事业而进行调查,而它们是针对全国性的博物馆事业而进行调查。此外,对调查地点,我们不得不采用非随机抽样方式选择在本校与附近高校以及人口流动性大、交通较便利的典型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我们进行问卷调查的时间短促,仅在2009年4月前两周周末的时间里仓促完成。
因为上述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本次的调查结果只能代表受调查者而非全省的博物馆观众。
我们的调查对象以青年人和学生为主,调查的观众类型涉及家庭观众、零散观众、旅游团观众和学生团观众等,其中又以零散观众为主。(此处的“观众”是指陕西省的博物馆现场观众和非现场但曾经参观过陕西省的博物馆的人员)
调查问卷内容前后分为观众的个人背景资料和主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状态问题等。第二部分内容包括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博物馆的门票问题、博物馆的展览问题等。
本次调查一共发出和回收问卷239份,有效问卷234份。因为在本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发出问卷和回收问卷不是独立分步进行的,所以存在发出的问卷和回收的问卷出现份差的现象。
一 受调查的陕西博物馆观众的背景资料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见下表),陕西省的博物馆观众年龄结构比例是:低于20岁的观众占3.42%,20-30岁的观众占90.59%,30-40岁的观众占3.85%,40岁以上的观众占2.14%。所以,在受调查的观众中以年轻人居多。在受调查观众的性别结构方面,女性观众的比例是52.58%,男性观众的比例是47.42%,前者略多于后者。从受调查观众的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是大学本科的占89.64%,本科以上的占5.61%,大专、高职、技校的占3.88%。而受调查观众的职业状态又如何呢?69.26%的观众是学生,从事科教文卫职业的观众占12.99%。文化程度的大学本科比例和职业状态的学生比例偏高与我们的调查地点选择在高校和调查对象多倾向年轻人不无关系。
在博物馆进行问卷调查时,我们发现,与我们平时去博物馆所观察到的相比较,在周末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数量要比平时多,家长带孩子参观的也比平时多。在发出问卷时我们也碰到一些尴尬情况,如一些在休息的中年人几乎一致地以“时间紧迫”为由拒绝接受问卷调查。此外,我们几乎没有去调查那些同样作为陕西省的博物馆观众的少年儿童。因此这也不得不影响到观众的年龄结构分布。
表
二 主题内容分析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② 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机构,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现在,陕西省的博物馆的自身形象如何、服务质量如何等等和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的兴趣、对参观博物馆的心态、对博物馆的参与度以及对博物馆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何等等都事关今后陕西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上述信息的了解是我们的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内容的主要任务。
(一)陕西博物馆的宣传
为了了解陕西省博物馆的宣传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一个问题,即“您了解博物馆的及其展览途径(是什么)?”。根据资料统计结果显示,36.69%的受调查观众选择了“博物馆自身名气”,选择朋友介绍的比例是30.94%,选择互联网的比例是15.47%,选择选择电视宣传和报刊杂志的分别占8.27%和8.63%。不难发现,陕西省的博物馆的宣传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名气和朋友间的介绍。
陕西省的博物馆自身名气建设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一个博物馆的自身名气的提升主要依靠它的先进的硬件设施,价值较高而且较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陈列展览,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广泛而有效的宣传等等来实现的。博物馆的自身名气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提升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某个侧面来看上述数据尤其是“朋友介绍”的比例较高,这说明陕西省的博物馆的主动宣传做得还不够,应该加强对博物馆的媒体宣传。同时,在信息技术告诉发展的今天进行互联网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宣传工作做到位,博物馆的知名度也会相应地上升,那么它的潜在的观众数量也会大大增加。
(二)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兴趣点
通常,观众因为各种原因不会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展览内容选择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博物馆去参观。那么,陕西省的博物馆观众对哪些展览内容感兴趣呢?他们又对哪几类博物馆更感兴趣呢?
问卷中“您感兴趣的展览内容是:(可多选)”,调查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历史”占33.32%,居于首位。其次是“艺术”,它的比例是21.84%。“科学技术”占14.37%,“民俗”占13.79%,“人物”占10.92%,“军事”占5.17%。
当问及您最感兴趣的博物馆时,在所有受调查的观众中,33.65%的观众选择了“历史民俗”,18.50%的观众选择了“艺术”,15.87%的观众选择了“自然”,15.54%的观众选择了“名人故居”,8.89%的观众选择了“科学技术”,7.62%的观众选择了“军事”。
对比前后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在总体上它们大致相对应。其中对科学技术展览内容感兴趣的比例与对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最感兴趣的比例相差太大。但这不是异常现象,它与我们所调查的观众大部分是学生而学生中大部分学的是文科而不无关系。
(三)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心态和目的
当观众决定参观博物馆时,他们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观博物馆呢?根据我们的调查,认为参观博物馆是有知识有修养的标志的观众比例是34.44%,认为有自豪感的观众比例是9.26%,认为可以满足好奇心的观众比例是18.89%,认为是有钱有空闲的标志的观众比例是3.71%,认为只是个人爱好,什么都不能代表的观众比例是33.70%。
现在又来看看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对于问卷中“您来博物馆的目的”的选择,在所有受调查的观众中选择学习研究的占45.02%,选择旅游的占16.33%,选择兴趣的占26.63%,“其他”占12.02%,其中不乏有家长(带有孩子)观众表示他们的目的就是教育孩子。从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观众心中,博物馆是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基地,也印证了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社会教育的理想课堂之一的论断。③ 目前,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尽人意。在这一方面,陕西省博物馆界尚需更深入地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从主位角度来说,博物馆应该为人们从中获取知识提供方便而不懈努力。从客位角度来说,观众应该积极探索有效地从博物馆获取知识的方法,热心关注和支持博物馆事业,为陕西省博物馆事业建设提供各种意见和建议。
(四)陕西省的博物馆讲解工作
陕西省的博物馆讲解方式不外乎有三种:专业讲解员讲解,志愿者义务讲解和讲解机讲解。观众究竟喜欢哪一种讲解方式呢?根据我们整理的调查资料,在所有受调查的观众中喜欢(专业)讲解员讲解的观众比例是47.78%,喜欢志愿者义务讲解的观众比例是20.29%,喜欢使用讲解机讲解的观众比例是19.08%,认为不需要讲解的观众比例是12.85%。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实际上与它的知识传播紧密相联,讲解水平的高低可影响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兴趣和从中获取的知识的多少,甚至会影响到博物馆的自身的形象。讲解员(专业讲解员和志愿者义务讲解员)讲解与讲解机讲解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讲解过程中观众可以和讲解员相互交流。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将近70%的观众选择了讲解员讲解的方式。专业讲解员讲解和志愿者义务讲解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收费服务,但其讲解水平一般来说高于后者。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喜欢专业讲解员讲解的观众比例远比志愿者义务讲解的观众比例高得多。这说明在博物馆的讲解方式中观众更乐意于交互式的讲解,对讲解员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会开发出更多的更具有人性化的各种讲解方式,但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代讲解员,它们只是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综合各种因素来看,陕西省的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解工作在现在还是将来必须要做好,绝对不能松懈。(五)博物馆的门票价格问题和免费问题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给博物馆下定义中规定“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机构”,非营利并不代表博物馆就不能向观众出售门票收取一定的参观费用,用作博物馆的运行经费。从某个方面来看,它是博物馆强制性地让观众支持博物馆事业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也是限制观众参观博物馆的一道门槛。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应当与观众的经济水平相吻合。那么,在陕西省博物馆观众的心中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又如何呢?根据我们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20.98%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很贵,难以承受”,41.52%的受调查观众认为“稍微有点贵但可以承受”,16.96%的受调查观众认为“适中”,9.37%的受调查观众认为“不贵”。另外,认为“无所谓”的观众比例是11.17%。能够承受有点贵的博物馆门票价格的观众比例位居第一,这一点令人稍感欣慰。如果博物馆的门票价格普遍过高而让一般的观众都觉得难以承受,这样很可能会把大量观众拒之门外,有违博物馆的宗旨。总的来说,认为陕西省的博物馆门票价格偏高的意见比例超过60%,陕西省的博物馆特别是门票价格过高的博物馆在票价制定还应仔细斟酌。
近年来,中国一些大城市的重要博物馆相继实行各种形式的免费开放服务。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许多曾经并不在意博物馆的人开始关注博物馆事业。同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在担心博物馆免费可能会不利于博物馆今后的发展。陕西省的博物馆观众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问卷中对于“您认为博物馆免费是否可以吸引您更多的参观博物馆”问题,选择“会”的受调查观众的比例高达52.17%。选择“有好的展览不免费也会来” 的受调查观众的比例是40.22%,排在第二位。认为“不会”的观众比例是7.61%。博物馆的免费问题其实与博物馆的票价问题紧密联系。在上题中超过60%的观众认为陕西省的门票价格较贵,所以在本题中又有略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博物馆免费会吸引他们更多的参观博物馆。如此看来,社会大众是普遍地赞成或希望博物馆免费。另外,超过40%的受调查观众表示博物馆的优质展览而非免费也会吸引他们更多的参观博物馆,可见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在陕西即便是免费博物馆,对于陈列展览工作也不容忽视。
(六)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一些认识
对于博物馆的作用问题,不少国内外的学者对它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那么,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根据我们调查整理统计的资料显示,在所有受调查观众的意见中,认为“古物及艺术品的保藏场所”的意见占37.47%,位居第一。认为“科技文化展示”的意见占21.59%。认为“教育和知识普及”的意见占32.26%,位居第二。认为“休闲娱乐”的意见占7.44%。“其他”占1.24%。我们有理由认为,博物馆的保藏、展示和知识传播及教育等功能是博物馆的一些传统功能作用,休闲娱乐是博物馆的一个新兴的功能。7.44%的休闲娱乐比例虽然看起来比较低,但也反映了观众有这方面的需求,相信这个比例在以后还会上升。陕西省博物馆界应该好好考虑怎样加强博物馆的娱乐性问题。博物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机构,我们认为博物馆提供的休闲娱乐应当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带给观众的必须是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
现在,不少人意识到博物馆在提供服务应该是知识和娱乐兼顾。那么,博物馆在二者兼顾的情况下谁该优先呢?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结果显示,18.24%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应该娱乐优先,81.76%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应该知识优先。这也大致符合我们原先的设想。
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网上虚拟博物馆出现。如果观众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亲自前去参观自己喜欢的博物馆,那么他们可以直接在网上游览所喜欢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某些藏品精品等信息。但是,有多少陕西省博物馆观众了解网上博物馆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有5.37%的受调查观众表示“非常了解并且看过”,表示“听说过但没去看过”的观众比例是48.32%,表示“没听说过”的观众比例达46.31%。我们所调查的观众中大部分是大学生,而现在大学生的上网率是相当高的,但是不了解或不关注网上博物馆的观众比例也相当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据我们对一些观众在这方面的交谈和结合自己的一点感受,我们认为其原因至少有三:(1)网上博物馆较之现实的博物馆,其提供的信息很有限。(2)游览网上博物馆时,很难与他人交流。(3)现实中的博物馆开发、宣传网上博物馆不力。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现在就连中央电视台也在宣传“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又有多少人了解国际博物馆日呢?在做问卷调查前,我们也作了一下估计——知道国际博物馆日的观众比例不超过30%。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知道”的比例是24.14%,“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比例是17.24%,“不知道”的比例是58.62%。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仅仅知道有国际博物馆日这回事的而且学生占大多数的观众比例略高于40%。从某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博物馆界在博物馆基本知识宣传方面上有所欠缺,这方面的工作还应加强。
(七)我们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个问答题,即“您对陕西省博物馆发展的看法与意见?”。根据我们的统计,将近一半的受调查者没有填写。综合已填写的看法和意见,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对于博物馆的门票和免费的意见。根据我们的统计,几乎所有的意见都一致认为陕西省的博物馆门票价格太贵,或应该全部免费。(2)对于展览内容意见。不少观众认为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应更加丰富,形式更生动。当然也有一些观众认为陕西省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已经做得很好。(3)对于博物馆讲解的意见。多数观众不满意陕西省的博物馆现有的讲解水平,他们认为讲解应该更专业、有趣。
① 农茜、秦仙梅《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分析与思考》,《博物馆研究》 2007年第3期 ②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1989年9月 ③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附表:
您眼中的博物馆
(博物馆观众问卷)
您好!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希望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更多观众对博物馆这一文化殿堂的看法,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让博物馆发挥更多的功能,使其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项调查是无记名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途径,我们将会绝对尊重您的隐私。
调查地点: 调查人: 完成时间:
(请您在认为符合条件的答案前的A、B、C、D等选项前划“√”或在“ ”上填写)
一、您的个人资料 1﹑您的年龄:
A 低于20岁 B 20-30岁 C 30-40岁 D 40-50岁 E 50岁以上
2、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3、您的文化程度:
A 高中以下 B 大专、高职、技校 C 大学本科 D本科以上
4、您的专业大类:
A文科 B理科
5、您从事的职业:
A金融业 B计算机 C商业 D科教文卫 E服务业 F工程 G政府部门 H学生 I 其他
6、您更愿意怎样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可多选):
A 呆在家里 B和亲戚朋友在一起 C 看电影或电视 D 运动 E参观博物馆或音乐会 其他
二、关于主题
1、您是怎样来博物馆的:
A 自己一个人 B 朋友陪同 C 和家人一起 D旅游团体 E学校或班级组织
2、您来博物馆的目的:
A 兴趣 B 学习研究 C 旅游 D其他
3、您来该博物馆的次数:
A一次 B 两次或更多
4、您了解该博物馆及其展览的途径:
A 报刊杂志 B 朋友介绍 C 互联网 D 电视宣传 E博物馆自身名气
5、您觉得该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如何:
A 很贵,难以承受 B 稍微有点贵但可以承受 C 适中 D 不贵 E 无所谓
6、您认为博物馆免费是否可以吸引您更多的参观博物馆: A 会 B 有好的展览不免费也会来 C 不会
7、您喜欢博物馆怎样的讲解方式:
A 讲解员 B 使用讲解机 C 不需要讲解 D志愿者义务讲解
8、您对该馆此次参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A 展览内容 B展览形式 C其他
9、您感兴趣的展览内容是
A历史 B 科学技术 C人物 D 军事 E艺术 F民俗 G工业 H 其他
10、您最感兴趣的博物馆是:
A历史民俗 B自然 C科学技术 D名人故居 E 军事 F艺术 G其他
11、您觉得博物馆在知识和娱乐二者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A 娱乐优先 B知识优先
12、您认为博物馆的作用是
A古物及艺术品的保藏场所
B 科技文化展示
C 教育和知识普及 D休闲娱乐 E其他
13、您了解网上博物馆吗?
A 非常了解并且看过 B 听说过但没去看过 C没听说过
14、在您看来,经常进入博物馆是:
A有知识有修养的标志 B有自豪感 C可以满足好奇心 D有钱有空闲的标志 E只是个人爱好,什么都不能代表
15、您觉得现阶段国家是否应该加大对博物馆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A 是 B 否
16、您是否知道“5·18”国际博物馆日”
A知道 B听说过但不了解 C 不知道
17、您对陕西省博物馆发展的看法与意见?
感 谢 合 作,祝 您 愉 快!
第四篇:博物馆展示教育与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博物馆展示教育与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摘 要】过去,博物馆的研究重点在物上,博物馆工作主要是开展藏品研究。如今,随着人们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博物馆不得不把重点从物的研究上转移到人的研究上,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认为这是一个能通过艺术进行交流的时代,因为人们意识到艺术可以寻根。因此,博物馆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办展览实现教育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让参观者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艺术进行交流。而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外界对大脑有所刺激。外界的这种刺激就是我们在办展览时所需要设置的环境,营造出的氛围,一切可以刺激观众大脑、感染观众情绪的环节设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展览追寻文物背后的人和事,追随祖先的足迹去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与生活状态。这种刺激大脑、展开碎片式记忆的模式,不仅能够使观众学到知识,也能提升观众的精神层次,让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与艺术品进行交流。
【关键词】展示教育 观众 主观能动性
一、展示教育现状
时下,博物馆展示教育多数以物为核心,忽视了人的需求,采用说教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形式,忽视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观众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难以刺激参观者的大脑。站在研究物的角度上办展览,过于专业化的展览形式和语言,普通观众无法搜索到大脑里面可用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达到学习、欣赏的目的。过于冗长的展现,使观众易于疲惫,大脑负荷过重,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参观。展览中过度使用辅助展品特别是多媒体设备,会大大降低观众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同时,展示教育只停留在上门参观的群众身上,没有考虑到未上门参观的潜在参观者,这也是展示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展览信息过于专业化,使观众难以理解
一件再好的文物、艺术品,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沾染生活气息的物品。而离开了自己所属的环境,它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将从它身上剥离,除了器物本身的信息。同时也迫使观众把它当作一件孤立的藏品来看待。用这种新的概念去分析和描述它,需要崭新的态度、不同的专门知识和特殊的词汇。我们大多数博物馆藏品就是这个状态。这些专门的知识和专业的语言,与观众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观众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交流方式与思维习惯中,无法立即适应专业术语。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阅读物为新闻报纸,新闻报纸上的语言比较平实、简单,醒目的标题简练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这种不匹配的交流方式,无法使观众感到人与物之间的那种亲切感。因此,语言的形式一定要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观众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学习。
2.展览的规模大而冗长,易使观众疲乏
现在的博物馆规模都不算小,是经过科学的规划与分区。展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陈列方式多样。但陈列形式一多,有很多辅助展品占地占空间,大大拉长了展线。一些大馆,展厅比较多,没完没了的展览使得观众疲于奔命,无论是在脑力还是体力上都难以应付。
3.多媒体的大量使用弱化了展品的地位,影响观众的能动性
如今大量的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展品应用到博物馆的展览中,起到丰富展厅、烘托展品的作用。视频类的多媒体功能主要是以介绍为主,介绍相应的展品,或者展示传统的技艺,生动形象。比起呆板的文物,多媒体更显得生动活泼,易于接受。观众能从多媒体上学习文物背后的知识,这也是多媒体能广泛被接受的原因。但如果大量使用多媒体,就会大大弱化展品。并且多媒体的形式还是以说教为主,介绍展品或者演示技艺,缺少互动,影响观众的能动性。
4.未参观过博物馆的潜在观众容易被遗忘
博物馆观众构成简单来说有专业型的参观者,包括专家、学者,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参观者,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未参观过博物馆的潜在观众。这些潜在的观众也应该包括在受教育观众之内。而目前的展示教育很少是针对潜在观众开展的,除了少量的流动展与社区展览。并且这些针对潜在观众的展陈形式较为简单,主要是以图片为主,观众兴趣不浓厚,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学习。
二、在展示中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证明,通过有意识的、主动学习,通过实践性的感知获得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是75%。而通过演示、试听、阅读、听讲等被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都大大低于主动学习。其中演示平均留存率为30%,试听为20%,阅读为10%,听讲为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观众不需要一个说教博物馆,博物馆的气氛比事实更重要。这种气氛的营造实则是激发观众意识的一种手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激发观众意识去思考这件展品与人的联系是什么,引导观众去思考展品与人的关系,也就会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感知这件展品的魅力。
1.音乐营造气氛,是观众情感的催化剂
对大多数人来说,情感比智力更重要。在营造这种氛围的过程中,音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能够舒缓参观者的情绪,让参观者在参观时保持心情舒畅。音乐也是情感的催化剂,也可以利用音乐来诠释某件事物,增加对事物的理解。播放一段好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它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展览中的音乐制作要是基于对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文物的信息,熟悉整个展线,才能深入人心,引导观众去理解一个展览的内涵。比如说做一个史前展,可以利用史前的乐器演奏出悠扬的旋律。贾湖骨笛、河姆渡的埙都是史前的乐器,旋律悠扬,且低沉,似乎在诉说着来自远古时代的故事,低沉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种沧桑与艰辛感。如果在展厅里面循环播放,能够引导观众从情感上去感知史前的文物,进一步理解文物内涵。
2.新闻化的语言更符合观众的阅读习惯
在展览中使用新闻化的语言,比专业术语更符合观众的认知水平,符合观众的阅读习惯。图片与文字是在展览中用来诠释文物内涵的辅助展品,但真正能够有耐心看完并且理解使用专业术语的文字、图片的观众不多。平时观众的观看习惯,我们从新闻报纸上便能看出来。首先新闻标题必须要简洁、有亮点,搏人眼球,直击事实的内涵,并且具有娱乐性。显然,博物馆里的展览文字过于专业化,会让观众觉得枯燥,难以接受,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阅读、观看习惯。因此,从观众阅读习惯看,博物馆里的这些文字首先可以突破传统的编写习惯,从新闻人的角度进行描述,运用精炼、朴实的语言概括出文物特征。这样的阅读习惯、观看习惯比较符合观众的认知水平。符合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情感放松,会感到舒心,读起来顺畅,且易于理解,他们才有可能让大脑运作起来,接收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学习这些专业的知识。这样的展览手段,才更可能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一个成功的展览需要新闻工作者、考古学教授、设计师的共同努力[1]。
3.使用色彩对比强的图片有助于刺激观众的视觉,帮助记忆
大脑喜欢色彩,色彩鲜艳的东西能帮助大脑记忆、学习。时下,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会弱化文物的主体功能,因此在减少多媒体使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图片的使用。但如果图片的使用过于呆板,或者过于学术化,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很难快速传递给观众。因此,使用活泼、色彩对比强的图片,配上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出来,大脑也容易接收。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历史展厅中的两件史前动物骨头,史前的动物如今已灭绝,出现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观众应该是好奇的。一堆动物骨头或许不能引起大家的好奇,且无法向观众呈现出动物的完整形态。博物馆在相对应的墙壁上挂着这两件动物骨架的复原图,并且复原图是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使单一文物形式增色不少,观众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对观众感官的一种刺激。同时艺术家在创造这幅油画时,也会带有自己的理解去创作。这样带有情感的创作,也会引导观众去感知和理解。
4.参观导览有助于提高观众参观的效率
人的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30分钟就应该要休息一会。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同样展线过于冗长,会使观众感到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参观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教育成果。如果观众感到疲惫,就算是营造出再好的氛围,也难以刺激观众的感知,收效甚微。因此,在展线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观。在规模较大的馆,参观者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参观时间,可提供馆藏精品参观线路的宣传册,有意识地引导。参观的展线上设置的一些休息区,方便观众休息,避免疲劳。
5.互动环节有助于观众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脑喜欢问题,当你在学习的时刻提出问题,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一个好问题胜过一个好答案。互动环节的设置,实际上既是向观众发问的过程,也是观众探索、学习的过程。将观众被动的参观过程变成了一个在体验参与中探索、欣赏、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学习的模式,积极地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台北故宫曾经在一次展览上设置了一个互动环节――暗箱摸文物。他们在暗箱里面放进一个文物的复制品,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文物的形状与纹饰进行判断。这是一种导向性思考的环节,环节的巧妙设置,诱导观众主动去思考去判断。同时也是一个加深观众对文物记忆的一个过程,引导观众能细致地观察文物的每一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互动环节,让观众一步步地加深对文物的了解与认识。
6.针对潜在观众的展览教育活动――社区展示教育
潜在的观众容易被博物馆工作者忽视。一般博物馆的展示教育活动多是针对上门参观的观众,场地都是在博物馆内进行的。社区展览,与博物馆馆内活动相比,是比较少的。并且社区展览多数以图片为主,因为社区展览暂时没有保护文物安全的设施。社区展示教育活动面对的潜在观众,其实大大多于上门参观的人数。因此,开展好社区展示教育活动,任重道远。
首先要了解当地住户的态度、习惯和潜力,建立专门为他们设计和开办的特殊类型的博物馆展览,才能更好地得到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创造一个生动的、能为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传播知识的博物馆,减少规章制度的限制。允许在博物馆吸烟和玩耍,宠物可以入内,陈列品可以触摸。这种气氛是融洽、愉快的,没有拘谨,大家更容易把博物馆当作一个可以玩耍的俱乐部。[2]
如果觉得当前流动展还是一件在探索阶段的事情,并未形成气候,可以选择其他简便省钱的方法。比如说图片展,这里说的图片展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在某个地方搞为期几天的展览活动,而是永久性的展览。不需要制作精良的展板,只需要一些制作简单的图片。把这些图片发放给每家每户,指导他们把图片挂在墙上显眼的位置。可能开始一天两天会对墙上的图片感到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图片的关注多了,再陌生也会熟悉起来,每一处的细节都会被注意到。潜移默化中,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一幅画,每一处细节。当人对一张图片有了熟悉感,会自然而然地拥有自己对图片上内容的认识与理解。观者心情不好时,或许觉得墙上的画也带有一种悲伤;心情好时,墙上的画也是欢乐的。相反,墙上的画也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可以改变坏心情。这种带有情感的赏析,实际上是把平时看图片获得的碎片化信息,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与积累,大脑自动整合成有用信息,获得一个全新的对图片的理解能力。这种效果远比短的图片展明显。不同的观众对同一幅画有不同的理解。与其告诉观众这幅画讲的是什么,不如让观众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这样的公众教育,也能提升人的涵养。
三、总结
当下,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博物馆展览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一个好的展示教育活动,必须要创新展示手段,以人为核心,让观众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大脑进行记忆、学习,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正如爱丁堡苏格兰皇家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利用人造或大自然产的物品”去“丰富人类的经验”,这是展示教育所要体现的价值。在探索展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参观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要考虑到未上门参观的潜在参观者,扩大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让博物馆观众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外而内地提升文化内涵,能够通过艺术进行交流、寻根。
注释:
[1](英国)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 世界趋势综览[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2](英国)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 世界趋势综览[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作者单位:泰州市博物馆)
第五篇:博物馆观众接待中的心理学知识
博物馆观众接待中的心理学知识
博物馆讲解员每天都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同时也就伴随着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从记住一件展品,到对博物馆布局的了解;从接待一位观众到管理一个组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完成的。观众来博物馆观看展览也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从观众对展览的种种需要到他们观看的动机、行为,在观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情感、情绪以及气质、性格等,无一不受心理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一、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想像都是认识过程。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人的心理现象都是有其特殊规律性的,我们可以利用心理现象的规律做好博物馆的观众接待工作。
(一)利用观众认识过程的规律来布置展览厅
感觉有互相作用的规律,如听觉可以促进视觉。这就要求展览厅要尽量减少噪音对视觉的不良影响,适当的时间播放一些旋律优美、轻柔和谐的音乐以促进观众的视觉感受。采光通风、温度湿度、色彩装饰等方面都应根据感受性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观众创造一个安谧舒适的参观环境。
颜色视觉和情感情绪有紧密的联系。我们可根据视觉知识布置展览室,同时配合灯光照明。绿、蓝、紫等色彩可以引起浅近感觉、冷的感觉,使大房间感觉上变小;而红、黄、橙等色彩可以引起深远感觉、暖的感觉,使小的房间感觉上变大等。这些联觉现象在博物馆环境布置、设备安装、视听技术等方面将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二)注意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观众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次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要改变这种印象不太容易,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第一印象”。在博物馆的人际交往中,观众获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馆员仪表的印象。这种印象虽是外表的初步了解,但在观众心里却起着明显的作用。它可能是促进好的评价行为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是产生不良印象的原因。这种第一印象在交往中产生的作用称为首因效应。
和首因效应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的是新近得到的印象比以前得到的印象产生更强的作用。例如,有的讲解员虽貌不出众,但言谈举止既得体又富于感染力,精神饱满。这可使观众产生近因效应而改变原来的第一印象。讲解员的态度所产生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地说首因效应对第一次来馆的观众比较明显,对经常性观众近因效应的作用更为显著。
(三)心境对情绪的影响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被某人某事所引起的精神爽快、心情舒畅的情绪状态就是心境。观众良好的心境可以促进其学习与参观状态,也能给馆员带来友好、愉快的气氛。心境具有感染性和传导性,它不仅对某种事物有某种情绪,而且可以扩散到几乎所有的事物,使之带有同一情绪,并且能够传导给周围其他人,比如其他观众和讲解员。
人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就不同,人们一般有一种最小努力原则,希望用最有效的时间、花最小气力、作最小努力,就能达到目的。观众来博物馆参观已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打车赶路、购买门票、休假时间。如果期望达不到,会产生一种挫折感。
了解心境产生的规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针对其特点做好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讲解员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受坏情绪的影响,努力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讲解员如果心情愉快,讲出话来亲切,干起工作精力充沛,对待观众彬彬有礼。观众进入一所文明、礼貌充满热情和蔼气氛的博物馆,受其感染也会引起满意、尊敬、愉快等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这样观众与讲解员之间便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良性互动。
二、观察观众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服务
(一)气质差异
心理学通常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等四种类型。比如一位观众甲,观看的速度快,性子急,人多等待就急不可耐,甚至大声埋怨起来,他的气质类型偏于胆汁质。观众乙,大大方方地到展室,喜欢到处浏览展品,一下对这件文物感兴趣,过一会儿又看上了那一件珍品。主动和其他观众、讲解员搭讪,爱开玩笑,这一类人可能是多血质。观众丙,从从容容走进博物馆,不慌不忙阅读文字说明,能够聚精会神地看很长时间的展品,不受环境干扰,态度不卑不亢,感情很少外露,这一位可能是黏液质。观众丁,到展室后小心谨慎,沉默少言,性情孤独,对讲解员态度和环境好坏体会深刻,他可能是抑郁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初步判断其气质特征,以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及说话方式。
(二)分析观众的不同需要
观众心理所研究的观众不仅是个体,还是多层次的、与社会各方面发生多种联系的群体,因此我们在研究观众心理时,不仅要研究其个体心理现象,还应把相关的多种客观因素联系起来,以探讨深层次的参观需要。
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人所必须而又缺乏的事物在头脑中一种需求的反映。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又产生于人的需要。当个体感到某种东西缺乏时,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促使个体采取行动去满足需求,达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平衡。
2.观众的不同需要。观众由其个体不同而有不同的需要,即使同一观众在不同的情况下其需要也会发生变化。
求知的心理需要:知识快速更新需要人跟上这种变化,有的人把能够观看珍品、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博物馆视为自己的乐土。
专业的需要:是观众对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关的展览的需要。来博物馆的观众,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者,他们总是以能看到适应其需要的展出、讲解及学到相应的知识而感到快乐和心理上的满足。
名人效应:是观众对古今中外名品的需求,对知名度高的文物与作品的偏爱,对某个享有声誉的讲解员的信赖,以及对权威人士、名人名家推荐介绍的展览产生特殊信任的感情等。
求奇心理需要:越难看到的展品观众的需求就越大。
观众需要的特点具有可塑性、周期性、变化性。
现代化的博物馆要研究观众的不同需求及特点,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博物馆才更能吸引公众。根据现代观众的需要特点,博物馆的收藏、展出与研究可以扩大到多种形式的非物质遗产,从而使博物馆呈现出立体化的多维效果。
三、观众的年龄层次与心理特点
观众的构成是多层次、多类型、庞大而复杂的结构体系。要全方位研究各类观众心理特征,还要划分观众层次,分析观众结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观众做出不同的层次划分。按年龄结构划分,可以分为青少年观众、中年观众、老年观众。
青年观众最活跃,充满活力,追求个性,思想开放,他们求新的愿望使他们对介绍国内外新思潮、新观念的展览感兴趣,对有争议的思想流派有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但注意力有很大的易变性、波动性。中年观众年富力强,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是充分发挥其能力的高峰时期,往往是单位的中坚骨干,他们对展览有求专性,求实用性,他们性情较稳定,个性成熟。老年观众可能对某个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可能会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他们在视力上可能不够好,有的不太善于操作电脑等现代工具,也更希望得到尊重。他们有自己特定的习惯,对过去的事情,特别是年轻时经历的事印象深刻,有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改变。了解各年龄层观众心理特点和参观需求的不同,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服务,对不同年龄段观众讲解的内容、深度、方式及语言均应当有所区别。
总之,在博物馆观众接待中,周到体贴的服务是创造融洽心理气氛,增进讲解员和观众感情相互交流理解的最有效途径。了解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有助于观众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舒适感和美感,使他们在看到一个好的展览的同时得到称心如意的服务。针对观众心理特点,馆员展示出恰当的态度、语言可以调节观众情绪,诚恳热情的话语和委婉得体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没有满足某种需要的观众得到心理的补偿,离开时并不遗憾。我们要运用这些心理学知识,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良的服务与指导,展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