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07:5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

第一篇: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

十一、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近日,高岭支队长就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作重要指示,要求充分汲取先行地区好的经验,堵塞机动车安检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将监管系统建设纳入我市公安机关“四项建设”框架中。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落实措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推进过程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有为精神、敢于担当的勇气、严肃认真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有适度超前的意识,走在全省工作的前列。

一、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是加强对机动车安检机构检验行为的监管技术手段,是公安机关为民、利民、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我省特殊形势下,更可以认为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依法行政的体现;是在新一届市局党委领导下全面推进“四项建设”,不断提升交管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的具体行动。新的监管系统实施后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

1、更加利民、便民。新的监管系统采用全国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管模式,统一检验流程,推行机动车检验一站式服务,减少了人为因素;新的综合应用平台为推行异地检验、预约检验和延时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支撑;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可十五、十一、靠性、科学性更有保障,确保了被检车辆的技术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应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监管质量。通过综合应用平台数据库可以自动比对检验机构法律地位、计量认证、资格许可、设备标定有效期和检验人员资质等,防止了无效检验报告的产生;通过工位实时数据的采集、重点部位实时视频监控杜绝了检验缺项、伪造数据、车辆顶替等违法行为;通过远程移动智能检验终端(PDA)系统远程查验车辆唯一性认定项目、主要技术参数,杜绝了盗抢嫌疑车辆、非法改装车辆上线检测;先进的统计分析系统、异常数据预警系统和检测过程追溯功能提高了对检测机构的监管效率和质量。

3、撤出派驻民警,提高行效率,提升公安形象。多年来广大驻站民警身处检验执法第一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条件艰苦,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为车辆审验工作做出了贡献。由于我市安检机构设置点多面广,在方便群众审验车辆的同时,也给车管机关造成人员配备的压力,目前我市派驻检验机构的民警和协警共**人,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行政经费。勿庸讳言,驻站岗位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风险控制点,少数驻站人员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给公安机关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撤出派驻岗位,民警集中办公,随机审核,统一标准,提高了执法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安机关形象。

4、有利于规范检验机构行为,净化检验环境。新的监管系统合署办公,在一个平台上运行,改变了以往检验机构之间虽然标准一致,但掌握尺度不一的混乱现象,消除了检验机构为十五、十一、争取利益而违规检测的冲动,迫使检验机构将工作重心向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倾斜。多年来,围绕在检验机构周围的“非法中介” 屡禁不止,这些人故意夸大检测难度,编造检验人员和派驻民警吃、拿、卡、要故事,极大地损坏了检验机构和派驻民警的形象,随着新的监管体系的运行,上述问题将彻底得以解决。

5、我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是公安部授予的“一等车辆管理所”,是山西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车辆管理所,我们理应在推进检验监管系统建设工作上走在全省前列,并且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在平台建设功能扩展上适度超前。

二、检验监管系统建设进展情况

1、公安部对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要求。2014年4月29日公安部、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公交管〔2014〕138 号],要求加快推进监管系统联网建设,检验机构要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GB/T26765)标准,在各检测工位安装视频、数据监控设施和系统,实现车辆外观、重点检验项目照片、检验过程视频、检验人员姓名等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传输,自动核查比对检测结果。要安装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检验监督管理软件,配置检验智能终端(PDA),实现检测数据实时采集、实时上传。2015年5月1日起检验机构未接入统一联网监管平台的,一律停止检验工作。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组织编写统一的十五、十一、检验培训教材,统一考试制度和考试要求,完善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要制定检验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要求检验机构在明显区域公布检测流程、人员姓名和照片、纪律要求、举报投诉电话等,接受群众监督。

2014年6月23日,公安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公交管〔2014〕219 号],要求2014年底前,各地要一律撤回派驻检验机构民警,全面实行远程视频监督检验过程,远程核发检验标志,派驻在检验机构设立的新车登记服务站点的民警,不得办理核发检验标志业务(办理登记业务的除外)。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将于2015年5月1日前在全国应用统一的检验监管系统。为保证监管系统如期推广应用,各地要督促检验机构按照《意见》和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GB/T26765-2011)规定,尽快配备安装检验工位视频监控、采集、存储设备,与公安交管、质检部门联网,实时上传检验数据结果、相关资料照片、视频等信息。2014年底前,要完成省级机动车检验监管平台建设。

2014年6月18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印发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公交管〔2014〕206 号],对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体设计架构、检验监管内容、应急处置方案、部门职责分工和时间进度作了详细安排。根据进度安排,2014年6月,各地制定检验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完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并下十五、十一、发。2014年7月,组织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培训班。2014年8月,全国一等、省会城市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部署,实现1家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2014年9月,全国一等、省会城市车管所完成1/2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其他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部署,实现1家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2014年12月,全国一等、省会城市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建设与应用。其他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部署,实现1/2家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2015年3月底前,各地完成检验监管系统建设和应用。

2、我省对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要求。2014年9月23日,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印发了《全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公安厅、省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晋公通字〔2014〕103号],文件对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系统结构、软件部署、网络结构、软硬件设备要求、省市交管部门职责分工和建设进度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明确,2014年11月底前,太原、临汾、吕梁支队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部署,实现各1家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2014年12月底前,太原、临汾、吕梁支队车管所完成1/2家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其他地市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部署,实现各1家安检机构系统改造接入。2015年1月底前,太原、临汾、吕梁支队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建设与应用。其他地市车管所完成检验监管系统部署,实现1/2年家安检机构十五、十一、系统改造接入。2015年3月底前,各地完成检验监管系统建设与应用。

三、我市检验监管系统建设推进情况。

我市最早开始建设机动车远程查验、远程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系统是在2011年底,当时根据省局《2012年全省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工作要点》和部交管局《车管所等级评定方法与标准》,在省总队和有关部门支持与关心下,我市车管所与全市所有机动车安检机构实现联网,并于2012年3月30日全面启用机动车远程查验、远程监控、远程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系统。该系统由省局统一推荐,沈阳中翔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建设有车管所内机动车安全检测远程监控中心,成为当时全省第一家配备完整的监控中心,在这里可准确地对12家检测机构14条检测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和管理;各检验机构都配备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和远程采集系统,如工位检测数据采集系统、视频采集系统、车辆状态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终端PDA)、车辆基本资料采集系统(高拍仪)以及网络系统。远程查验系统的应用,起到了提高监管效率,堵塞了作弊漏洞,提升了审车的公信力,改善了民警执法形象的良好效果。系统启用2个月后停用,最后导致系统停用的主要原因有以几方面:

1、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沟通协调不够。系统建立之前,虽然省交管局与省质监局联合发文,同意建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远程监控系统,但由于在具体技术路径上存在不同意见,省质监局对该系统不予认可,明确通十五、十一、知检验机构不允许在该系统下生成的检验报告上加盖计量认(CMA)证印章,实际上使检验报告处于无效状态。

2、系统承建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技术服务不能满足要3、4、十五、求。系统工程承建方沈阳中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组建公司,由于业务扩张过快,骨干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不能及时排除,引起检验机构极度不满。由于系统没有经过长期稳定运行,和不同设备在兼容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故障故障率较高,如PDA通讯不畅、生成的报告单内容与GB21861—2008要求不符、甚至有结果判定错误等。由于当时只是少数地市车管所单独推进,与省局数据库平台没有建立很好的协调机制,系统或网络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对故障作出判断,有时一个小问题就会造成全市检验机构停止检车,对检验机构现场秩序和群众情绪影响很大,例如在“五一”长假前是审车高峰,可偏在这时,系统发生故障,各检验机构被送检车辆严重堵塞,群众情绪严重不满,最的迫使车管部门暂停该系统使用。

各方面准备工作不足。客观地说,造成系统故障较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上述承建方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准备不足也是重要因素,系统应用前没有对监控中心、检验机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对系统架构、工作原理、设备维护等知识掌握不够,出现了被动使用,十一、被动维护的局面。由于检车难度骤然增大,加之系统故障率太高,各检验机构对使用新系统的意愿消退,推进工作遇到了困难。

5、发生故障后应急措施不足。当时,支队车管所推进该系统的决心和意愿是很大的,主要领导顶着压力,为系统的推进做付出很大劳动。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是客观存在的,在建设之初就应考虑到在完善功能的同时,一旦发生故障如何采取应急预案,保证车辆审验工作正常进行,不致引发大的矛盾。这一点我们做的不够。

四、下步推进措施。

1、决心举措 民警顾全大局,大势所市公安局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广泛开展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学习的活动,学习车管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群众意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创新理念;主动作为、开拓进取的职业追求;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1、准备外出学习上海、广西

2、市中心

3、现状 从2014年4月29日,公安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

检验工作的意见》到现在,全国仅有较好地推进此项工作,由此可见推进工作的难度之大。监管系统建设主要涉及技术层面比较复杂、软硬件投入较大、检验机构配合意愿不强,公安交管内部机构和工作流程变化较大。十五、十一、十五、

第二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关于信息化建设有关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五、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一年提速,两年升位,三年争先”的奋斗目标和“八个一”工程建设,构建城乡一体信息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规范化服务型政

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加快**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总目标,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坚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构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基础,坚持以普及信息应用服务为核心,坚持以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为关键,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统一平台、业务分建;资源共享、加强整合、讲求实效;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二、主要目标

(一)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

建立信息资源中心,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统一的政府信息共享与服务数据库,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

(二)实现电子政务的普遍服务

建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公众信息网站。发挥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窗口作用,丰富服务、互动和事务处理功能,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为公众提供广泛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提高电子政务应用的使用率和覆盖率。

大力推进跨部门共享业务系统建设。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履行,跨部门建设共享的业务协同平台和业务系统,支持政务部门协同开展业务。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网络管理体系,形成劳动、社保、就业统一数据平台并延伸到社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启动社会保障应用系统改造,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救助体系的及时联动,保证各救助部门在信息化手段的协调下共同实现合理的救助。

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应急联动系统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务的预警和处理的信息系统,将农村危机管理与灾害救助纳入应急联动系统中,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安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应急反应体系,提升城乡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城乡一体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优先提供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全面实现政府面向公众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

(三)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实施龙头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农村经济信息网等的作用,进一步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立支农信息服务标准网络室,面向农户开展信息服务。实施农民网校示范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延伸服务。实施信息化进社区试点工程,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数字化装备实现智能化生产,创新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在生产管理上,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在产业结构的创新上,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以及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建设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和**旅游网,带动交通、金融、商贸、会展、咨询等多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

(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培育企业电子商务的基础和能力。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公共支撑服务,提高企业产、供、销协作能力,降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本。加快推进**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

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推进“校校通”工程,校校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

大力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图书馆”,丰富服务和资源内容,加快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体系,开展卫生执法、公共卫生及疾病监测、远程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

加快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社区综合信息服务

平台,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我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能力,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目标进行考核,信息化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进行管理。

市信息化办公室作为我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应用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人员培训计划等工作;按行业归口行使综合管理职能,承担**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和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职责,负责联系上级业务部门和协调本市乡镇、部门信息化工作,负责部门(行业)业务专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统一管理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前期审议、安全论证、可行性研究、项目审批、监理和验收等工作。

各乡镇和市级部门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场地、人员和经费,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二)整合资源,统一建设

加强资源整合,以资源的整合来节约政府投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建立部门(行业)业务专网,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纳入市信息化规划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

一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1、建立乡镇、部门信息化领导机制,每个乡镇和部门都要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2名专职信息网络管理员,村(社区)由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并确定专人具体负责信息网络工作;

2、明确办公场地,部门要为信息网络管理建立专门办公场地,有条件的部门可建立计算机室或信息中心,开展电子政务多种应用;乡镇电子政务应用统一到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办公;延伸到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应用,原则上统一到村委会活动室或党员活动室。

3、实现电子政务一网多用,促进信息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4、计算机终端要综合利用,实现一机多用。通过整合,实现一支管理队伍、一个固定办公场地、一个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一机多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整合网络平台调整网络结构,整合网络资源,建立由公众信息网、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体系。公众信息网是利用互联网面向公众发布信息、提供政务服务、实现政府与公众网上沟通与互动式对外的窗口;电子政务网是实现政务各机关部门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网上办公的网络平台。按照电子政务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的要求,依托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建设各部门业务专网,市级各部门不再单独建设业务专网。发挥电信、广电、联通、移动等各大运营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运营商的光纤链路和宽带网络资源,构建我市城乡一体化网络体系,实现网络从城区向乡镇、村(社区)延伸。

三是整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信息资源中心,统一建设五个信息应用平台。

1、统一的公众信息网平台,利用**公众信息网,建设好全市的对外公众信息网平台。各乡镇、市级各部门要按要求,不再自行建立独立的网站,由市信息化办公室牵头,按照统一规划,在**公众信息网上逐步建设自己的子网站,形成以**公众信息网为中心,各子网站为基础的政府网站群。

2、统一的网上政务大厅服务平台,利用已建成的**网上政务大厅系统,向乡镇和部门延伸,统一面向企业、群众的办事平台,统一政务管理、监督、统计平台,形成各种行政审批申请、办理、查询、网上咨询、投诉、管理监督、统计分析等的“一网打尽”,从而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我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3、统一的办公协同平台,尽快建设我市统一的办公协同系统平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全市统一的办公协同平台,实现市级部门间的网上协同办公、公文交换和公文流转,随着乡(镇)与电子政务联网的完成,实现全市各乡镇和部门间各种公文的网上传输和流转,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全市网上办公协同水平。

4、统一的城乡信息资源平台,从整合资源的角度,以“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推动社保、就业、救助、农技、计生、卫生、文化和政务(党务)等内容服务向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延伸,面向“三农”支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民就业的信息服务,构建城乡一体信息网络体系。

5、统一的应急联动平台,结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建设,逐步将治安、消防、卫生急救、交通、防洪、防震、安全生产、气象以及水电气等联动单位的指挥与调度整合,利用共享的指挥平台和基础信息,实现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警种信息的快速互通和工作的高效协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救助服务,为政府处置各种突发紧急与灾害事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务信息公开及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加快研究和制定政务信息公开和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从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保障电子政务的成功运行,在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成以后,由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出口上互联网,确因工作需要单独上互联网的办公用计算机,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报保密部门同意,安装信息安全设备上互联网。

(五)建立信息化项目报建审议制度涉及信息化项目建设,由牵头部门提出建设方案,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报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由计划部门按程序办理基建审批手续;乡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乡镇、部门落实建设资金,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进行建设;同时将实施方案报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六)政府为主,多方筹资我市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采取分级负担的方式予以解决。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要多渠道地筹集建设资金,包括争取国家、省和成都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或硬、软件设备,所争取的资金或硬、软件设备,原则上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进行统一调配。对于部分公共服务内容可以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解决运行资金。要充分利用部分社会资源,探索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充分发挥电信、广电、移动等各大运营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以用促建,逐步推进。要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审定和管理,集约管理资源,防止重复建设,节约政府投资,做到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八)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使用人员开展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为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政务培训加强对公务员信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积极组织各类应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电子政务应用能力。

农村(社区)信息网络知识培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农村标准化网络室和农民网校,对农民信息网络知识培训,为农村和社区培养信息化工作的骨干力量。继续建立全市的中、小学标准化计算机室,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信息化网络技术知识教育,促进我市全民信息化素质的提升。

中共**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4月28日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的通

知(国质检监联〔201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厅(局):

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安检机构检验行为,提高检验水平,切实做好机动车查验工作,经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

(一)解决部分机动车安检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问题。针对当前部分安检机构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因而无法获得机动车安检机构资格许可的问题,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要密切配合,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具体实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部分机动车安检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问题。

(二)严格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工作责任制。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资格许可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受理、审查、批准等工作,要建立相互监督制约的许可工作机制,明确该项行政审批工作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责任,确保工作合法有效。

(三)依法审查安检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资格条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对安检机构的检验资格许可条件及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未取得资格许可、计量认证证书,或者资格许可、计量认证过期的,责令暂停检验工作,限期申请办理。对超范围检验的,依法处罚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对使用未经省级质监部门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检验工作的,要依法处罚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同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当地公安机关。

(四)加强对安检机构的监督检查。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公安机关组织对辖区内安检机构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检验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参数设置、数据保存、日常维护等情况。对设备未检定或超出检定有效期的,设备老化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责令停止使用并依法处罚。对检测设备达不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或更新设备,整改不合格的,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对利用系统软件出具虚假报告的,要予以纠正,并依法处罚。

(五)开展对安检机构的网络监管。有条件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会同公安机关,共同制定安检机构网络监督规定,在安检机构相关工位统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受检机动车及其检验全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实现对安检机构机动车检测工作的数据和视频实时网络监控;督促安检机构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检测设备、数据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

(六)开展检测能力评估。各地公安机关要会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辖区内安检机构检测线数量、检测设备、检验人员、检测场地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建立安检机构的基础数据库,核定安检机构每日检测车辆数量上限,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省级公安机关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对安检机构超出核定工作量检验机动车的,暂停检验工作,责令整改。

二、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管

(一)切实做好机动车查验工作。一是制定完善查验员管理办法。省级公安机关要制定完善机动车查验员资格管理办法,细化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查验员的准入资质、承担业务范围、工作职责、配备查验工具、考核监督办法和相关法律责任。二是集中开展业务培训。各地公安机关要积极开展查验员的岗位技能培训、轮岗轮训、查验技能大练兵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活动,提升查验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省级公安机关要对查验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考试合格的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的调离岗位。三是强化对查验工作的监督。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现场检查、档案抽查、数据监测、集中暗访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查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对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危险品运输车和校车等重点车型的外观查验项目和方法提出明确要求,对查验员不查验就签字、漏检漏查、降低查验标准等问题,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四是落实对安检机构的监督职责。各地公安机关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对安检机构检验行为的监督,对于不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并依法查处,同时通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暂停其检验工作,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资格。

(二)加强对机动车检验工作数据的监督。各地公安机关要利用机动车业务监控平台,加强对机动车业务工作数据的监测分析,及时核查异常检验、委托检验等数据,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倒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三)严格路面检查。各地公安机关要在路面值勤执法中,加大对逾期未参加安全技术检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驾驶具有安全隐患机动车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一律予以收缴,强制报废。

(四)严厉打击安检机构参与非法中介的行为。安检机构要通过简化工作流程、设置引导标志、增加导办人员等方式为群众检车提供便利,挤压非法中介的生存空间;要通过设置展板、粘贴标语、发放告知材料,加大宣传告知力度,避免群众上当受骗;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禁止与非法中介相勾结牟取经济利益。安检机构要对场内及周边的非法中介和人员进行清理,对存在扰乱办公秩序、骗取群众钱财等非法中介人员,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进行查处。对安检机构参与非法中介活动,违规开展检验的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一)建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要建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通报信息,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安检机构监管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

(二)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制度。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安检机构主体责任,定期或者不定期采取明查暗访、档案抽查、数据监测等手段,对当地安检机构开展联合检查。对存在不检验就出具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为检验不合格车辆出具检验合格证明、用其他车辆替代检验、以及为盗抢车、拼组装车辆、报废车辆、违法改装车辆检验等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要依法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撤(吊)销其检验资格。

(三)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要建立以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奖励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监督机制,在安检机构、车管所、互联网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情况查证属实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严肃处理。

(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公安机关,对本地机动车检测行业进行调研,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和机动车安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安检机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安检机构,引导安检机构良性发展,防止恶性竞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受理新建安检机构的申请时,应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四、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当前安检机构存在检验行为不规范、出具虚假检验结果、部分检测设备不完善、检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经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研究决定,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附后),督促安检机构加强检验工作管理、规范检验行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提高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水平。

附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方案

近年来,通过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安检机构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上道路行驶机动车的安全性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中仍然存在检验行为不规范、出具虚假检验结果、部分检测设备不完善、检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经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研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规范、整治和打击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安检机构的主体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强化监管手段和措施,加强检验工作管理;保证所有检测设备都在计量检定(校准)周期之内;规范检验行为,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切实做好机动车查验工作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使违法违规检测行为得到有效遏止。

二、整治重点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对安检机构的资质、检验行为、检验人员、检验设备等内容开展监督检查,切实规范机动车查验工作,组织开展相关培训考核,积极清除非法中介机构和人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三、具体措施

(一)集中对辖区内的安检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会同公安厅(局),组织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明查暗访、档案抽查、数据监测等手段,集中对本行政辖区内安检机构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检验资质是否真实有效,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文件资料是否完整,检测设备维护情况,检测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对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条件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吊(撤)销资格许可证书。

(二)依法查处安检机构违法违规检验行为。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会同公安厅(局),结合本省安检机构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查处安检机构违法违规检验行为,针对无证检验、不检验出报告、更改检验结果、漏检检验项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违法违规检验行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责令停止检验工作,情节严重的,撤销检验资格,涉嫌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严重违法安检机构列入“黑名单”,公开曝光。

(三)严厉打击安检机构参与非法中介的行为。安检机构要通过简化工作流程、设置引导标志、增加导办人员等方式为群众检车提供便利,挤压非法中介的生存空间;要通过设置展板、粘贴标语、发放告知材料,加大宣传告知力度,避免群众上当受骗;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禁止与非法中介相勾结牟取经济利益。安检机构要对场内及周边的非法中介和人员进行清理,对存在扰乱办公秩序、骗取群众钱财等非法中介人员,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进行查处。对安检机构参与非法中介活动,违规开展检验的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开展培训和考核。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开展对安检机构人员的考核,重点是加强安检机构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责任感,了解国家政策、规章制度、标准以及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安检机构的技术水平。各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查验员的岗位技能培训、轮岗轮训、查验技能大练兵等活动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活动,提升查验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对查验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考试合格的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的调离岗位。

(五)核查投诉举报。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安检机构、车管所、互联网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情况查证属实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厅(局)要按照统一部署,联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

(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厅(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配合,建立密切协作和联系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相互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监管合力。

(三)落实责任,强化督查。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厅(局)要适时组织对市(地)级和县级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严格落实整改。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要做到随发现、随处理、随报告。对此次集中整治工作中暂停检验工作的安检机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合理分流检测工作,满足群众需要。

本方案发布之日起实施,2010年9月1日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整治期间请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厅(局)于每月10日前将阶段性工作总结及有关统计数据(见附表)分报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并于2010年9月10日前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书面总结及最终统计数据(见附表)分报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

附表: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工作报表

相关资料下载:   附表1: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工作报表.doc 附表2: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专项整治工作报表.doc

第四篇:关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系统接口申请工作的注意事项

关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系统接口申请工作的

注意事项

各安检机构:

省交警总队于3月19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接口申请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安检机构重新申请检验监管系统相关数据接口,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1、我省现有检验监管系统接口有效期至2018年4月11日,按照部局有关工作要求,原接口到期后不再延期,各地需以检测站为单位重新申请检验监管系统接口,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接口申请的,将不能办理检验业务。

2、接口申请工作由各地交警支队牵头,各检测站需向属地支队提交3套技术方案,分别为检验业务系统(检验设备提供商系统)、检验智能终端系统(PDA外检系统)、视频监管系统(工位视频),各检测站应向各自系统提供商索要系统方案。同时,按照部局最新要求,各单位在申请外挂软件接口时,需提供由“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系统检测报告,我司建议:各检测站在索要建设方案时,应要求系统提供商在建设方案中附由“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测试报告》封面及前2页的扫描件。

3、各检测站应按支队下放文件中的“附件

2、安检机构一条线的申请量样例”测算接口调用量,“样例”中是一条线的调用量,有2条线的检测站应在此基础上X2,有3条线的检测站应在此基础上X3,以此类推。

4、本次上报还涉及各检测站接口的调用地址,各检测站需至少上报3个接口调用IP地址,分别为11.1.1.6(全省统一,不可更改)、10.64.17.48(全省统一,不可更改)、检测站自己的联网服务器IP地址(各检测站按实际上报)。(各检测站需向支队提交的接口申请详细信息清单见本注意事项末页)。

5、接口申请完成后,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省交警总队、地市(州)交警支队逐级下发接口授权码,接口授权码下发后,接口调用方法将发生变化,各检测站需对业务系统进行改造,我司建议:在接口申请同期,各检测站应提前联系各自系统提供商做好接口改造准备,确保接口授权码下发后能及时应用,保障业务不受影响。

特此告知。

附件:省交警总队《关于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接口申请工作的通知》

成都海成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各检测站需向支队提交的接口申请详细信息清单

(1)检验业务系统(检验设备提供商系统)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大小不超过2M)

(2)检验智能终端系统(PDA外检系统)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大小不超过2M)

(3)视频监管系统(工位视频)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大小不超过2M)

(4)外挂系统名称:XXX机动车检测中心检验系统_业务/智能终端/视频(3个区分开)

(5)开发单位名称

(6)使用单位名称:XXX检测站(检测站名称)(7)申请人姓名(8)申请人联系电话

(9)系统功能描述:简单描述

(10)调用IP地址:需至少上报3个接口调用IP地址,分别为11.1.1.6(全省统一,不可更改)、10.64.17.48(全省统一,不可更改)、检测站自己的联网服务器IP地址(各检测站按实际上报)

第五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第121号令)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8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以及对安检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的活动,包括机动车注册登记时的初次安全技术检验和登记后的定期安全技术检验。

本办法所称安检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安检机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依法对安检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安检机构应当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第二章 安检机构资格许可

第六条 安检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

第七条 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后,方可在批准的检验范围内承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决定和发证。

第八条 安检机构的计量认证管理依照计量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安检机构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的申请及其受理、现场审查、发证应当一并办理。第十条 申请取得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需要的,并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的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有齐全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等技术规范文件资料;

(四)具有申请检测车辆类型和项目所需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备及其校准设备;

(五)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应当通过合法有效的型式认定,在用计量器具应当依法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六)具有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施、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

(七)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法人证明及复印件;

(三)检验人员考核合格证书及复印件;

(四)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证书及复印件;

(五)检测线配置明细以及检测、校准设备清单;

(六)地理位置、场地及厂房平面图,相应的所有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及复印件;

(七)其他有关合法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许可受理的规定,根据申请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第十三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审查人员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审查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核查。

审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第十四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许可审查和决定的程序、期限等规定,作出是否批准检验资格许可的决定。

第十五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向获得检验资格许可的申请人颁发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印章。

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的式样、编号规则和检验专用印章的式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

第十六条 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有效期为3年。安检机构检验资格有效期期满,继续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新提出申请;安检机构迁址、改建或增加检测线的应当及时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申请的受理、审查和决定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章 安检机构行为规范

第十七条 安检机构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

第十八条 安检机构应当保持信息系统通畅,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信息。

第十九条 安检机构应当保证在用设备正常完好,在用计量器具依法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定期参加检验能力比对试验。

第二十条 安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保存,有保密要求的,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第二十一条 安检机构应当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员培训和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检验服务水平。

第二十二条 安检机构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每年1月底之前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上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安检机构基本情况;

(二)机动车年检验车型及其数量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开展情况;

(三)在用检测设备的变更情况和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情况;

(四)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及变更情况;

(五)投诉、异议处理情况;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 安检机构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中发现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安检机构如需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3个月以上的,应当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上交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印章,并于停业前1个月向社会公告。

安检机构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1年以上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第二十五条 安检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检验资格许可证书;

(二)超出批准的检验范围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三)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

(四)未经检验即出具检验报告等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行为;

(五)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

(六)使用未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检验工作;

(七)无正当理由推诿或拒绝处理用户的投诉或异议;

(八)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及其工作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查阅原始检验记录、检验报告;

(二)现场检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过程;

(三)检验能力比对试验;

(四)审核工作报告;

(五)听取有关方面对安检机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评价;

(六)调查处理投诉案件;

(七)联网监察或者其他能够反映安检机构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方式。第二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在安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汇报,并将情况通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制度,接受投诉举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在监督检查或者受理投诉举报时,发现安检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未取得检验资格许可证书擅自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安检机构超出批准的检验范围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撤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检验资格证书的;

(二)未按照规定参加检验能力比对试验的;

(三)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保存,逾期未改的;

(四)未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擅自迁址、改建或增加检测线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

(五)拒不接受监督检查和管理的。

第三十三条 安检机构使用未经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安检机构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提交工作报告或检验信息的;

(二)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的;

(三)推诿或拒绝处理用户的投诉或异议的。第三十五条 安检机构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3个月以上,未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或未上交检验资格证书、检验专用印章的,或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未向社会公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安检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未经检验即出具检验报告等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人员在检验活动中接受贿赂,以职谋私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销其考核合格资质;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第三十八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安检机构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承担进出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机构的监督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军用及特殊管理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技术监督局加强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

    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 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工作监管的通知》的通知(豫质监联发 〔2010〕2号)河南省质 量技术监督局 文 件 河南省公安厅豫质监联......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员考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第二十二条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第二十六条 属于......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 意见 为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促进全县经济......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十二五”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荐五篇]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全市保障性......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申请书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 检验资格许可申请书 申 请 人: 广州市×××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盖章) 申请日期: 2010年×月×日 联 系 人: 张三 联系电话: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