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4篇

时间:2019-05-13 07:1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4篇》。

第一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4篇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

发言稿14篇

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发表,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反响,掀起了学习的高潮。为深入开展学习,我们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全体会员认真学习阅读、深入领会精神、自觉践行奉献。今天举办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就是要交流学习体会,探讨青年人成长规律,以新的认识和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

年轻的习近平具有坚定信念,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仍然抱着坚定的信念,设定远大理想,怀揣个人抱负。他始终不断追求进步,积极申请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他把大队书记请到窑洞来当面谈论申请入团的事,一直写到第八份入团申请才被批准。由于家庭原因,习近平先后写了十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74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的习近平酷爱学习,将不断学习看作生命的重要部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文化修养。他的阅读没有功利性,只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对内心充实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养成了思考的秉性。同时,他也向村民们传授文化知识。他见多识广,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成为梁家河村的主心骨。年轻的习近平努力为民服务,“为老百姓干实事”是年轻习近平的志向。习近平在七年的知青生活中积累了经验,为今后从政办实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年轻的习近平敢于担当,“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年轻的习近平热情真诚,平易近人。习近平在陕西七年的知青生活,奠定了其人生奋斗与政治生涯的基石。

3:

习近平同志扎根农村七年,从不自觉到自觉,实现了人生观的根本转变,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终身目标,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克服了农村生活所经历的“四关”,经受了艰苦磨炼,在陕北乡亲们的关爱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脱胎换骨,锻练成长。他自觉学习理论,参与生产劳动、参加社教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成为群众信任的村支书,走出了为民服务道路的第一步。七年的知青岁月,培养了他艰苦奋斗、不怕重压、顽强拼搏的品质,与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七年的磨炼,成就了他心怀国家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通过各种领域、各种岗位的实践,打下了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坚实基础。“广阔天地,终身难忘。”这是习近平对七年知青岁月最真实的体会。

4:

我有五点体会:一是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是带着“黑帮子弟”的身份走进知青队伍的,被扣帽子、被歧视,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但是,习近平对党的热爱、信任、忠诚和对党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对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坚定不移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身份积极争取,并入了党。二是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深深体会到基层离当地农民最近,最能磨炼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获益匪浅,同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曰后的成长和进步打下较好的基础。三是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我们展现了他的读书生活。在繁重劳动之后,坚持长时间地阅读,千方百计通过种种渠道去收集各种图书。如饥似渴的阅读,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维能力。四是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梁家河艰苦岁月里,许多同来的知青陆陆续续走了,唯独习近平留了下来。不仅留下了人,更留下了心,成为延安人真正的一员,并决心把这里作为自己人生历练的起点。正是从这样平凡的起点开始,习近平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把自己的一切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五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到了农村后,就与当地农民一起拉煤、挑粪、拦河、铡草、放羊,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而且一干就是七年。习近平上山下乡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

5:

读了此书,我有两点印象深刻:一是他有爱心,二是他有担当。他力所能及地为村民做好事、实事,这不仅是一种怜悯之心,也是一个大写“人”的最基本的仁爱之心,是一个政治家最宝贵的人民情怀和胸有天下百姓、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的原生动力。这是他在陕北的七年知青生涯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和对信仰的坚持。从“挑起重担”“再下基层”等章节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在艰难困苦中没有沉沦、没有忘乎所以,而是从看书学习和与普通老百姓相处中获取养料,磨炼心志、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勇于吃苦在前,敢于走人家不能坚持走的路,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当年这一段知青岁月中的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历练,对形成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担当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6:

通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中,运用自己的知识为村民造福的事例,表现了知青在广大农村的科学实验中发挥的作用。当年只有20岁的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他扑下身子带领社员不分昼夜打坝淤地、大办沼气,使梁家河成为陕西省第一个实现沼气化的村子。上山下乡时期,知青开展科学实验的情况是知青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将那些分散的碎片化的知青开展科学实验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提炼,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填补知青上山下乡史中这方面的空白。

7:

几点阅读后的感想:一是习近平踏进社会从负数开始。他背着“黑帮子女”的重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劳动等方面都十分努力。特别要感谢梁家河公社的领导们,是他们有胆识敢担当,扶助习近平走上了基层领导的岗位,让年轻的习近平在农村得到了历练。二是本书真实可信,全方位、用事实说明真相,让我们了解了下乡时的习近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青年习近平。三是本人与总书记有一次短暂接触。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之时,曾经来我工作的单位考察,用半个小时了解关于老南市的改建工作。他认真倾听我们的汇报,考察结束路过我们的“数字化信息中心”时,他饶有兴趣地走了进去,仔细观察和提出问题,很随和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使大家感到十分亲切。习近平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XX年回梁家河时,与当地村民个关系依然如鱼水之情。习近平本色不变,中国的未来有希望。

8:

首先是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熟悉,读到书中描写的许多事例,或感慨万分,或会心而笑,或理解认同。其次是感到格外的自豪和骄傲。因为.这本书向世人讲述的这个有过七年知青生活经历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是一代知青中的杰出代表。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知青经历所培养出来的那种敢担当的勇气和接地气的智慧;那种不甘蹉跎时刻准备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的品行人格,正是习近平从梁家河带回来的宝贵财富。

9:

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感到很亲切。书中许多事看起来很平凡,但正是在平凡中创造了业绩,在平凡中拉近了我们与领袖之间的距离。

10:

这本书读起来令人舒心顺气,书中讲的是我们知青特定的经历,特定的身份,也体现了中央对知青的肯定。

11:

书中叙述的青年习近平的生动事例,证明了知青精神的存在,说明了知青并非是荒废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也说明了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当不了中国的领导人。

12:

青年习近平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认真向他学习,发扬知青精神。

13:

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事迹和精神,应当结合知青当前的实际,关心知青的老年生活和知青旅游、养老等问题。要发挥我们的作用,努力为知青服务。

14:

大家的发言也给我启发,主要有五点体会。一是基层艰苦环境是青年人锻练成长的基本路径,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广大知青就是在农村艰苦环境的历练中奠定了人生的底蕴和形成了人生的升华。青年习近平就是在条件是十分艰苦的陕北农村,经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得到了锻练成长。二是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多方面学习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青年人要通过艰苦环境的考验,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开展多方面的学习。正是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自觉开展多方面学习,使青年习近平在农村中经受了多方面的艰苦考验,也使他逐步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韧的意志品质、开阔的工作视野、高超的基层工作能力、深深地根植于群众、努力为老百姓服务的青年共产党员。三是艰苦奋斗是人类必须坚持和传承的优良作风,社会要为青年人到基层艰苦环境中锻练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正式出版,最核心的是让人们了解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和形成的底蕴,认识青年人锻练成长的基本规律,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许多方针政策的和意义。学习青年习近平在艰苦的环境中,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充分认识追求理想、脚踏实地、勤奋好学、艰苦奋斗、自觉奉献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四是开展知青研究必须听取多方面意见,共同下乡知青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的评价是对知青表现最重要的评价。正是书中当地老百姓的介绍,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正在发展进步的青年、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后生、一个不断成长成熟的知识青年,一个能够将来参与治国理政的人才。五是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知青的新贡献。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牢记“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在知青史料建设、知青学术研究、知青文化活动、知青服务社会等方面,弘扬知青精神,发挥知青作用,展现知青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知青的新贡献。

第二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座谈会发言稿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心得(原创)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交流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在陕西省梁家河大队当了七年知青。这个时间,是人的一生中最该读书、长知识的年龄,对于一个年轻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不幸的;而对于一个能够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的人,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的人,这是有幸的。七年时间,习近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所受到的磨砺与锻炼,成为他一生宝贵的财富。所以我感觉,习近平能够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他青年时期特别是七年知青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做知青的后半段时间,正好与我们同岁,所以这本书最适合青年人阅读,也最值得青年人阅读,不管是在读书、创业,还是打工,不管正在做什么,只要认真去读,都能受到启迪,获得前进的动力。

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在座的各位朋友已经谈了很多,并给了我新的启发。这谈三点,可能比较肤浅,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青年人要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刚到农村时,和其他知青一样,都努力拼搏,积极奋进,为改变陕北老百姓的生存境遇和生活状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练、群众的信任,终于使他入党的愿望得到批准,并且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这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守,让我感受到领袖人物是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我们生逢中华民族复兴临近实现的伟大时代。天将降大任于青年一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我们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习总书记的这些经历恰恰给予了我们大学生一个最好的指引。

第二,青年人要培养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当年到陕北插队时,他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他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他在山上放羊,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就坐在地畔上读书。白天劳动再苦再累,晚上他都坚持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下,读书到深夜,经常熏得脸上都是黑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知识,怎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七年读书呢?习总书记现在是日理万机,但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他说,我个人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能够经常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一定要像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如饥似渴地学习。除了专业书籍,还要博览群书,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致千里。

第三,青年人要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我们可以想到,在那个**的年代,一个从小在北京长大的15岁少年,孤身来到被群山阻隔、贫瘠落后、缺衣少食的偏僻农村,有多少劳动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他自己后来回忆说,几年中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好把式。有位受访者总结了他的知青经历有“三个最”: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是人意志品质的表现,道德修养的表现,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多具有这一优良的品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能胜任未来的发展需要,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直以来,总有一些年轻人,也包括我们大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有时会埋怨命运不济,社会不公,我可能也会这样。前两天,我在微信看到一句话:“一个人,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而不怪罪他人,他就不是一个失败者。”社会不公是存在的,绝对公平的社会是没有的。如果要埋怨,那么习近平要埋怨的比我们多得多。埋怨他人、埋怨社会,只有使自己失去人生的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从而放弃眼下的努力。

作为大学生,仔细阅读这本书,还有助于我们加深认知和理解习总书记“以人民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方向,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更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一个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首先是要脚踏实地,我们看到的星空才是真切的,而不是虚幻的。

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要去改变这个世界,后来他发现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于是下决心去改变他的国家,结果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最后立志于改变自己的家庭,但最终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家庭。到了晚年他终于明白,一个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然后才能改变家庭,才能改变国家,才能改变世界。这虽然像一则寓言,但道理非常深刻、简单、明了。大道至简。

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里,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将来有一天我要去领导一个党、领导一个军队、领导一个国家。但是,他现在做到了,他正在改变我们的党,正在改变我们的军队,正在改变我们的国家,正在改变世界。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出了答案,他改变了自己。

最后,我送给我自己也送给大家四个字:“改变自己。”与各位朋友共勉。

谢谢大家。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心得体会

阅读了《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习总书记成长的艰辛与不易,伟大祖国领袖的形象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细思当下,回望历史,书中都能清楚找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来源。群众需要什么,总书记干什么,时时刻刻将解决群众困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梁家河村,他带领村民克服一切困难,建沼气池、打井、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等,用实际行动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到了极致。他不喊苦不喊累,敢想敢干,靠着脚踏实地的干劲,让当时的梁家河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在这七年里,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真切感受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迈向了新阶段,许多与百姓生活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得到切实改善。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要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同时向他们多讲一些当前的国家政治,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有国才有家”这一根本,努力做一名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近期通过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学习,让我感慨万千,它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书中通过访谈实录的形式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示了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给人以深刻启发。从“知青说”这一篇章来看,我们知道伟人的青春岁月必然是一段激情燃烧又五味杂陈的历程,有苦、有甜、有泪、有辛酸、有仿徨、也有人生的历练和厚重。只有经历这些,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年轻干部,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段上山下乡的特殊时期,但身处新时期的我们也时刻面临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特别成为一名乡镇干部,乡镇工作既是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国家各项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乡镇干部能力素质的好坏,往大的方面说决定了一方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对乡镇而言就是觉得了老百姓对政府工作能力的满意程度,这就需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工作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勤学习。要做学习型的乡镇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今时代发展迅猛,各种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快,就拿现在来说,各项惠农政策层出不穷,扶持农民发展优惠政策也跟随时代不断在变,乡镇干部不知道、不清楚、不精通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仅仅停留在当前,必将被社会淘汰。因此,乡镇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大力提高学习力,不断强化“学习力就是竞争力”的新观念。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只有重视学习、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更好地引领农村改革发展、助农增收致富。一是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新观念;不做“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干部,要做充满激情、创先争优的干部。二是要学习总书记热爱学习、随处学习的精神,不仅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多方面知识,静下心来研究各种方针政策,努力成为涉农政策的“活字典”、“百事通”。

二、善谋划。谋划就是筹划、想办法、定计划。作为乡镇干部,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谋划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应重点在哪里?怎么去做?每个阶段工作需要达到什么程度?要在心中提前构思、琢磨酝酿。就正如有句话说“身在兵位,敢为将谋”以前党委政府也提出过,谋划工作要提高两个层次,不能拘于当前,只有在谋划中不断锻炼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有担当。乡镇干部担当在哪里体现,当你面对办事群众的询问,能热情周到的接待,并帮助群众办事,这就是当担。现在我们有些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经验,与群众感情不深,在有些工作中不敢进群众门,不敢和群众说话。乡镇干部的价值就是体现在为百姓服务上,百姓的需要就是乡镇干部的服务方向。适应发展需,创新服务方式,是乡镇干部担当精神的体现。特别是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怎么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使我们所思考的,俗话讲“既来之则安之”,乡镇干部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付出责任。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也是乡镇干部担当精神的体现。

四、树形象。乡镇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以心交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待群众工作真心,以满意赢民心。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我觉得要与群众说好“五种话”: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情下达说大白话,实事求是说真话,对症下药说内行话,出谋划策说鼓劲话。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满意,就是要办好群众的事。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经常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竭尽全力地为老百姓谋利益。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五、多奉献。农村工作任务繁杂,难度大,工作条件艰苦,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首先要能吃若。要有奉献精神,能耐得住寂寞,安心在基层工作,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好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努力做到“三勤”,一是腿勤,不怕多跑路,不怕多流汗,舍得花力气,把工作做实做细;二是脑勤,勤学善思,注重研究剖析矛盾,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三是嘴勤,多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多与同志们交流,团结共事,密切协作。

当听到“知青”一词,有过亲身经历的人都有着难以忘怀的情感,对那个时代有着或苦或甜的回忆。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受访者的亲身经历,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这本书将我重新带回了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这本书是真实反映总书记青年岁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实录。七年的知青岁月不仅仅见证了总书记的成长,也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从心底里热爱着这片土地,将自己看作是这片土地中的一部分,他一心想让老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总书记勉励当代青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句话在我阅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后感受更加深刻。读完整本书,我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去轻浮化,这个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身上,也体现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黄土地,贡献给了农村。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却缺失了最重要的理想信念,身上多了一分轻浮和虚荣,我们应该将心沉下来,将脚步慢下来,扎根人民,贴近现实,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工作中,我们更要稳扎稳打,不要想着走捷径,而是从一点一滴做起。

磨炼耐性,主动学习。总书记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是扁平化的标语或是口号所造就的,而是与农民们朝夕相处的两千四百多个日夜和读了万卷书后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这两千四百多个日夜中,有欢笑有泪水,一起吃过玉米团子,一起建过沼气池。在精神和物质都极度贫乏的环境下,总书记锻造了自己不怕困难、有耐性的坚韧品质。在闭塞而荒凉的黄土高原,青年习近平从来没有放下过书本,放弃过思考。“碰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碰到自己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总书记认为七年时间是他打基础的最重要的时光,他也将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彻到了他的一生之中,当成一种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从这本书中,我们感受到只有拼搏的青春,为人民作出奉献的青春,才是温暖、持久的青春。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学生,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特殊的时期,但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总书记为我们青年学生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积极实践,接受磨炼,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作为学生要踏踏实实学习,不追求虚荣和浮华的事物。多读书,读好书,充实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传播青春的正能量,我们要树立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第五篇: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从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3月中旬在《学习时报》连载。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我校广大教职工的强烈反响。这本书通过选取系列访谈这样一个独特视角,通过讲述人的回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示了青年习近平的高尚情怀和精神品质。这本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长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工作中走在前面,当好排头兵、先行。一是要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使用好。把它作为学员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性教育的必备教材,重点学习践行总书记身上体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二是揭示大国领袖的成长规律,展示大国领袖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使学员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忠诚核心,坚决维护核心。三是要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好。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学细一步。要按照中央党校的要求,把组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校党员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在学习践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发挥表率作用要结合实际学习总书记的艰苦奋斗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勇于进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下载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王东平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之后,人生历程中拉开的差距,除了所处的不同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体会 广河县教育局马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一系列重大理论......

    第一书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稿

    第一书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稿 通过认真研读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有......

    2017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键入文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讲实话,对于学习习主席的知青岁月,刚开始我是有点迷茫的。或许是因为出生在 80 年代,并不能很好地体会当初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通过学习《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采访实录了29人,其中......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今年十一期间,仔细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总书记 “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成长经历以及在陕北的知青生活,让我感受颇多。一是理想信念的选择。总书记不满16岁就响应......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梦想从学习开始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 发表时间:2016-11-29 来源:党建网 作者:邱然 黄珊 陈思 (本文发表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16年11月28日 第A3版) 编者按: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