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仙源信息14
附件
仙源2011-14 仙源镇组织收看全省勤政廉政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为宣传典型、弘扬正气、营造氛围,切实推动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7月15日上午9时,仙源镇组织所有在家领导干部收看全省勤政廉政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7月14日,在接到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明确了一名党委班子成员专门负责组织收看学习,并迅速在镇公示公告栏张贴《关于收看全省勤政廉政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电视直播的通知》,向广大干部公示了巡回报告会直播时间、直播频道、参加收看人员、收看地点及相关要求,有效地扩大了节目收看覆盖面,确保了学习质量。为使学习取得最佳效果,本次活动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即:所有在家领导和股室负责人统一在镇应急办集中观看节目,一般干部和村干部严格按照要求,分别在各自家中收看学习巡回报告会。为检测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效果,在7月15日下午召开的三级干部会上,镇主要领导对收看学习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并就所有干部学后所感所想所悟开展了学后交流,会后还要求每个干部必须认真撰写一篇1200字以内的心得体会。
短短两个小时的收看活动结束后,那些勤政廉政的先进事迹却永远刻在了所有干部的脑海里,干部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向先进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坚持务实创新,争当先进模范,这样才不愧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为进一步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仙源镇将结合“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十个一”和“创先争优”等活动的开展情况,评选出一批先进工作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干部中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为仙源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仙源镇纪委)
第二篇:仙源镇纪委信息25期
仙源纪检信息
第二十五期
仙源镇召开第六届党代会二次会议二0一二年十二月九日,中共仙源镇第六届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全镇68名党代表,41名列席代表共109人参加了会议。在党代会上,镇党委书记黄勤作了题为《抢抓机遇、优化环境、深化改革、争先创优、努力推动仙源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报告,报告对仙源镇六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对仙源镇2013年的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发黄勤同志的报告,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讨论中,与会代表对仙源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努力拓展城镇建设,社会民生明显好转,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称赞,并一致通过报告形成了决议。大会号召: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五带头”活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开创仙源镇率先脱贫强镇的新局面!
会议还通过了中共仙源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和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
第三篇:仙源乡党建工作汇报
多措并举进位赶超
仙源乡党建工作汇报
2011年换届以来,新一届的乡党委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特点, 积极改进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为仙源乡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现就我乡换届以来的党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仙源乡乡共有人口17015人,辖8个村民委员会,147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党员441名、15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8个)、27个党小组、27个农村经济种养合作社。
二、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足,严重制约党建阵地建设,影响党员的学习交流与提高;
2、党员老龄化严重,老党员占40%以上,缺乏新鲜血液补充,缺乏活力及创造力;
3、部分党员觉悟性不高,发挥作用不大;
4、部分村干部能力有限,不利于当地的长远发展;
5、信访压力大,党员发挥作用不大。
三、工作措施
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生活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我乡未来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乡多措并举,着力做到“三狠抓一结合”。
1、狠抓分类定级,做好整改落实,实现晋位升级。按照“五好”要求,对个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通过测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村部活动场所不足、办事找不到人、做实事太少等。对此我乡通过出台《加强村民小组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村民小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共建幸福家园的实施意见》及《一名党员一面旗,人人争当红旗手的活动方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严格要求了各村支部、党小组、村小组的工作制度及内容,严格要求党员行为,使得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办事耐得住了,细心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各组信访协理员的积极性上去了,对各种矛盾纠纷、上访苗头反应及时,维稳压力大大减小;青溪村在评比中被评为“差”很大原因是其村部破旧狭小,影响正常办公,在乡里的帮助与督促下,新办公楼的建设速度也已明显加快。此次分类定级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各村争先”进位赶超”,实现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态势。
2、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通过村两委换届,将有能力、有觉悟的先进党员选进两委班子。全乡仅8个村就更换了4名支部书记、更换其余干部十余名,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全面提升了整个村战斗力与凝聚力;另外还积极吸收年轻有能力,有觉悟的人才入党,充实后备力量,注入新鲜血液。原仙源村山场租赁纠纷一直困扰多年,信访不断。在去年换届以后,在新的班子的带领下,如今群众情绪稳定,事态尽在控制中,只待政策出台来解决,这就是换届打下的扎实基础的出色成果。
3、狠抓信访队伍建设,扫清发展障碍。虽然去年来我乡没有赴
京上访出现,但仍然因许多信访问题而分散了工作精力。为此,我乡健全组级班子建设,要求每个组组长兼任信息协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健全了信息链,做到了各种矛盾纠纷的及时处理,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要事不出乡”;随时反馈各种不稳定苗头,防止越级上访的事件发生,目前全乡信访形势一片大好。
4、结合农村经济种养合作社,延申党建阵地。我乡还积极将党小组放入到合作社中。以合作社整合党小组,以党小组壮大合作社。一方面,合作社不但解决了党小组的学习活动场所,减轻了经费等问题,有助于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与模范作用,还能通过培训后的集会活动传达社情民意,完善信息链。另一方面,党员的加入充实壮大了合作社,结合“一面党员一面旗”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影响了合作社周边一大批人,有事干,有劲头,带动合作社及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正高合作社,原来袁冬明系集体解聘干部,一直存在信访隐患,通过组织合作社,现在他一心一意搞经济,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隐患自然排除了。
四、下一步打算
1、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以全乡党建工作以农民种养合作社结合为载体的参考模式,鼓励各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申请党建工作示范村,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进一步推进四个村部新建、两个村部改建工程,确保工程质量,明确用途,确保党建阵地建设。
3、加大对年轻、优秀、先进分子的吸收与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充实党的后备力量。
4、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信息链,提高党员、信息协理员素质,及时迅速解决村民矛盾纠纷,遏止不良苗头,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篇:仙源乡信访工作汇报
仙源乡信访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乡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在上级政法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开拓、创新、突破上狠下功夫,立足预防,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从狠抓信访工作机制入手,加强对信访工作督办力度,积极探索信访调处新办法新途径,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了无人进京到省访的信访工作目标,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就我乡信访稳定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乡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面事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全乡共排查出信访案件8起,解决7起,剩余1起为原集体干部解聘案件,目前也已做好稳控工作。全乡整体保持安全稳定的局面,各方面事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我乡矛盾调解中心共排查纠纷7起,调解7起,调解率100%,村级治调组织自行受理调解纠纷25余起,调解24起,调解率达到96%。
二、积极探索,以农民专业种养合作社为载体,有效解决信访难题
我乡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但是依托订单农业,农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目前为止我乡共有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27家。面对这只庞大的基层群体,如何发挥好政府与群众的纽带作用,如何有效解决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稳定工作,我们就农村专业合作社信访稳定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致力于把农民专业种养合作社培养成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信访稳定的利器。
1、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化解信访矛盾。通过农民专业种养合作社吸收党员、党小组长以及群众为社员,形成一个积极向
上的利益整体,通过共同的目标来化解内部问题。典型的例子是在株木村正高合作社设立的党小组,通过合作社这个载体,将群众与干部联系在一起,减少往日的利益纠纷,打造出一个团结向上的团体。株木村袁冬明属解聘干部,曾经有过上访经历。但在加入大正高合作社以后,经过党员干部的耐心劝导,最终一心埋头生产、不但自己走上了致富道路,还带领合作社成员共同致富,去年还新当选为村委会干部。由此可见合作社就是在这样无形中化解了一个信访隐患。
2、狠抓制度建设,完善信息链。种养合作社坚持每周开一次会议,第一大议题为当前合作社生产发展及农作物种养、防虫防灾的生产会议,确保合作社的良好快速发展;第二大议题为党员、小组长、信息协理员参加的矛盾纠纷排查、信访隐患通气会,即完善了信访信息链,做到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及时掌控;又在会上研究掌握的矛盾纠纷、信访隐患,商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力争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信访隐患。
3、准确定位,做群众与干部信访沟通纽带。合作社深入农民群众,联系当地实际,一方面既可以对下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起到宣传作用,避免少部分信访对象听取唆使而采取不正当的信访措施;另一方面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维护农民权益,合作社还可以将社员的各种信息和诉求收集整理后理性地传递给政府,进而有效解决信访问题。仙源村与县胜利林场辽坳山场租赁纠纷一直是我乡的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去年以来,社员集体同意由过林业合作社合理地向上级反映要求归还山场的诉求,即有利于权益的争取,又消除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信访隐患。
4、发挥带头作用、做好帮扶转化。积极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优势,带头致富,积极吸收附近闲散人员和信访对象,让他们将身心都投入到合作社的生产生活中来,形成一个整体,减少隐患。合作社中的党员、干部还要强化责任意识,对信访对象逐步包案负责,做好包思想转化、包化解处理、包息诉息访,配合乡村坚决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事件不出乡。
三、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信访稳定
1、每星期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议。党政班子成员及各线办主要负责人一起专门研究社会管理、信访稳定问题。一方面对上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尤其是对问题与不足,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确保我乡社会各项事业走上快速良好的发展轨道,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尤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另一方面会上还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矛盾纠纷等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可行对策,确定化解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维护全乡社会稳定。
2、将每一个不稳定因素包案到位。严格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支队伍、一套解决方案、一抓到底”制度。相关包案人要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化解处理,包息诉息访;要切实做好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平息到位,确有特殊困难帮扶到位,无理缠访闹访对象稳控到位,坚决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事件不出乡。
3、每天至少一小时,确保情况了解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包案负责人,要坚持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亲自到信访对象家中,了解其思想动态及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国家政策法规,传送幸福理念。对确实有困难的要及时帮助解决,解决其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对有不正确想法的,要及时进行疏导,引导他们正确面对
问题;对属政策性问题的,要耐心讲解国家政策,诚心地进行安抚,并做好稳控措施。
4、健全信访网络建设,细化矛盾纠纷调解,确保万无一失。建立了覆盖全乡的信访信息员网络。我们把各村村民代表中素质相对较高的村民小组长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确定为信访信息员,建立了一支覆盖全乡的信访信息员队伍。今年以来,全乡信息员累计上报信访信息27条,形成了信访工作众人拾柴的局面,使全乡的信访信息、社会稳定的动态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各主管领导,第一时间得到调解处臵。聘请德高望重人员为和谐平安理事会成员,配合乡、村调解员第一时间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乡共调解矛盾纠纷32起,成功31起,成功率达96.8%。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大格局。扶持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加强信访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链,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乡村两级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业务,都要成为信访调解员,坚持每周矛盾纠纷,信访稳定排查,努力将矛盾化解在第一时间。
二是高度重视处理初访。有些越级访的案件都是由于初访解决不及时而引起的。今要及时处理群众初访问题,要热心热情、细心耐心,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实行包案。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信访纪律。对一些突发性、异常性的群体性上访,主要领导要做到亲临现场解决,疏导化解矛盾。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对漏报、瞒报、迟报而造成严重后果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五篇:仙源镇情简介
仙源镇情简介
仙源镇地处黄山北麓,103、322省道穿境而过,西距黄山区城区6公里。镇域面积44平方公里,现辖四个村和一个社区,共61个村民组,总人口12000人。
仙源镇是文化名镇、红色古镇、工业老镇、农业大镇。公元745年(唐天宝4年),始设太平县,距今已有1260多年历史,境内有板石诗刻、麟凤桥、众乐亭、永济桥及章家大屋、树德堂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古迹,红色革命纪念地新四军麻村兵站创建于此,周恩来、叶挺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辗转到仙源,指导皖南革命解放战争。建国后,仙源作为太平县城所在地,工业、企业、手工业制造等逐渐发展并壮大,1963年,因建设陈村水库,仙源属淹没区,县城遂搬迁至甘棠新城。但由于当时测量误差,水库建起时,仙源未被淹没,1965年,老太平县城复设仙源镇至今。县城搬迁后,留下大批工厂厂房,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黄山区的老工业基地。仙源镇拥有耕地近14000亩,农业人口9200人。近年来,我镇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放在发展无公害农业上,先后建成500亩蔬菜大棚,截至目前,全镇蔬菜年播种面积达3000亩,产量达到4000吨以上,产值2000多万元,逐渐成为黄山区重要的副食品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