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耀 学习10.24英雄集体活动总结
学习“ 10.24见义勇为英雄集体”活动工作总结
为弘扬“10.24”英雄集体的崇高思想和宝贵品质,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和极力作用,我校积极贯彻《转发关于开展向“10.24”英雄集体学习活动的通知》(惠阳教通[2009]407号)文件精神,开展了“学英雄、争先进、谋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掀起了热爱英雄、颂扬英雄、学习英雄的热潮。现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召开行政会,校长马小伟同志专题布置了学习宣传“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活动安排,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同学认真学习“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以“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为榜样,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此次学习宣传活动与本职工作联系起来,为深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学习“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并展开讨论,党员同志们纷纷表达了对英雄群体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三、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教职工表示“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生动诠释,也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他们舍己救人的宝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专题报导“10.24长江大学救人事迹”,并发出号召,全体师生向“10.24”英雄集体学习。学习他们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崇高思想和勇担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可贵品格,学习他们临危不俱、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和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学习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韧、自强、互助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学习成长的收获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五、在升国旗仪式上,团委书记杨向美同志宣读了《转发关于开展向“10.24”英雄集体学习活动的通知》(惠阳教通[2009]407号)文件和《学习“10.24英雄集体”倡议书》。接着张竹丽同学作了“珍惜青春,向10.24英雄群体学习”的主题演讲。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全体师生再一次学习了事情的经过,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对长江大学三名舍身救人的大学生陈及时、方招、何东旭的英雄事迹表示深深的敬佩与感动。张竹丽同学的演讲在同学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六、各团支部、中队组织了以“向10.24精神学习”为主题的团队活动,宣传英雄事迹,交流同学们的学习体会。活动经过精心准备,内容精彩,发人深省,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与热情支持,纷纷表示要学习“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相互协作、甘当人梯的团队精神,学习他们不怕牺牲、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崇高境界!活动最后,针对我们生活在海边、河边的现状,特意设计了“关于面临险境如何自救”的相关知识介绍这一环节。当我们遇到危急情况时,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用智慧来处理一切,见义勇为,更应“见义智为”,否则,盲目行动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七、开展以“珍惜青春,向10.24英雄群体学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进一步学习“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心系社会,关爱他人,自强自立,奋发向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进取和奉献中全面发展,在平凡与伟大中诠释90后应有的积极风貌。
八、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和校园网,专题学习“安全自救方法”。例如,如何在水下救人,如何进行人工呼吸等等。教育学生在面临险境时如何自救,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知识。
“10.2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留给我们的不止是感动,更多的是启迪和思考:
1、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2、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祥和的校园环境。
3、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惠阳光耀实验学校 2009年12月15日
第二篇: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
总
结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党总支
二零一零年一月
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为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1月5日,我院号召全院师生向长江大学15名学生学习,开展向“见义勇为先进青年集体”和“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学习活动。
我系领导充分重视此次活动,详细的制定活动方案,进行了广泛、深刻的宣传,认真地组织了主题班会、座谈会等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广泛宣传
收到院里的通知后,我系马上将工作分配开来。当晚,系团总支召集系学生会及各班班长、团支书开会。细致的将关于此次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的事件背景、社会影响以及活动精神讲解给与会人员。随后系学生会宣传部认真负责的制作了宣传版面。
各班班长、团支书回去后在班里进行了宣传讲解,学生们反映强烈,迅速掀起了学习英雄集体的热潮。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得到了广大学生认同。
2.组织学习
在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之下,我系又组织了座谈会,各班召开班会分别对系学生会成员和广大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教育,来满足学生们对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优秀学生英雄事迹的学习渴望。通过学习,学生们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作为学习贯彻党十七大和团十六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教材,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服务祖国、报效社会,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继承中华民族扶正祛邪、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社会新风,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例:
0214092班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集体英雄”学习时间:2010.1.5.晚上8:00 地点:九号教学楼A座507教室 主持人:范泽方 记录人:郑茜 内容:学生发言如下:
李科:我认为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3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许
多其他的为了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勇士,就是一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唯金钱利益论社会中的人性与社会道德价值的忠实捍卫者,他们在危急关头考虑的不是自己利益,也不是究竟是否值不值,而是将个人安危抛在一边,毅然选择“拔刀相助”这种毅然与坚决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范泽方:3名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少年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消息传开,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为他们的见义勇为而感动,却是争论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为了两条生命却付出了另外3个年轻的生命?大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培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名大学生的成本比一名少年大得多,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用3个大学生的生命来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一起赔本买卖,虽勇气可嘉却相当愚蠢。上述言论看似有理,也挺符合价值规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其本质却是大错特错,因为它只考虑到了经济价值,却忽略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虽然如今早已是市场经济,唯利是图也不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良社会道德价值的支撑,否则只能是为了个人私利勾心斗角,必将会使秩序大乱,最终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只有当全社会都接受了这种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类似的看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救人行为才不会产生争议,我们也才能真正
迎来和谐社会。3名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而且我们坚信必将会有更多的道德价值“捍卫者”涌现。所以我认为这种精神还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
通过这次活动,广大学生认识到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是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实例。广大学生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树立起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终身奋斗。广大同学以这个英雄集体的精神为激励,全面成长成才,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团总支
2010年1月7日
第三篇:大学生党员集体学习活动总结
随着新学年各项班级活动的有条不紊地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挑战下,接近毕业的我们,深刻感觉到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对我们开展择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日,在班委的组织引导下,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以学生党员为先锋模范,以全体同学为活动主体,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为先进性学习对象的集体学习活动。
会上,班长、团支书就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价值定位和择业观的变化的敏感问题进行了介绍,借助党和国家经过辨证论证的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详细地学习了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在学生党员中,积极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新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完善和发展自身的各项技能,提高法律意识,增强道德素质,为能在纷杂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通过在网络上获知的有关文件资料,团支书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向同学们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要求和与时具进、时代传承的精神意志。老实做人、做老实人;做一个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的人。从平凡小事做起,在点点滴滴中体现,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同学和同事满怀真情、对成绩谦虚谨慎。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新时期的学生党员的实践过程也要与时俱进,学生党员代表xxx发表感想,我们快要走进社会,从事实践操作,迎接未知的挫折和挑战了。刚刚走出校园的我们,要始终把学习作为我们前进的有力武器,酷爱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成长途径、一种终身追求,通过持之以恒、全面深入的学习,不断储备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养、完善自我,进而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功。学习代表xx发言,目前我们尚在学校,那么就沉下心来,发奋学习,努力克服各种外在制约和内在惰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时间、抢时间,从书本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不断充实新知识、掌握真本领、培育好趣味、陶冶高情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生活“百事通”、本职工作“好里手”、为人处事“真君子”。
团支书也做了总结发言,学生党员要做好先锋模范,为班级树立文明优秀的榜样,在各项工作中,要善于思考,注重总结,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分析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与教训,作适时、适当的调整和改善,避免以后再走弯路、错路。作为班级内的先进力量和优秀代表,时刻要走在大家的前面,时刻以一名合格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自觉规范自我,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为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好更快更稳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班上同学再次认识了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加深层地了解了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实质要求,增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决心和信心,为备战即将来临的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的各类考试做好了充足的心里准备。
第四篇:向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英雄集体学习
向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英雄集体学习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陈及时、何东旭等同学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三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走了,走得悄无声息而又惊天动地,走得大义凛然却又令人痛惜;两名落水少年获得了新生,他们却献出了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我们要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些人默默地帮助别人。或许是给问路的人指点、或者是帮拿行李、或者是为盲人带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怎样,让我们向为救人而牺牲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同志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愿他们一路走好。
见义勇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难道就能见死不救吗?难道就能无动于衷吗?良心会安吗?救人有危险这是不容置疑的。见义勇为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继承、去发扬的。生命是无价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是我们的自豪。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见到有人落水,只要是善良正直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即使自己根本就不会游泳。这种为正义事业英勇赴难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成就一切正义事业、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好好珍惜,世代相承。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英雄的光辉事迹,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见义勇为美德,发扬光大的具体写照,是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价值的一支颂歌。
如果遇见两个鲜活的生命、充满稚气的孩童就要被江水淹没的情景,也许也会有人需要去考虑,需要去犹豫,然后才想好如何救人。然而对于他们,他们的脑里只会想到救人这两个字,这是真正的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愚蠢吗?不,一点也不!如果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么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象。不管被救者是怎样的人,见义勇为的人去帮助他人,这根本不需要考虑,因为救人本来就不需要什么理由,见义勇为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为了救孩子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这种勇敢的精神,这种奋不顾身的行为怎能不令人感动?他们的见义勇为实现了他们的个人价值,已经是一种很伟大的贡献了。见义勇为是一个美好的闪光点,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人去学习!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无价的,可就是这种舍己救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在支撑着我们的民族,这是你我引以为傲的。所以,在五千年中华传统美德的中国,我们一定要将见义勇为的精神发扬光大,将这种精神世世代代相传下去。
在“10•24”英雄集体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热爱生命、见义勇为的崇高品质,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前赴后继、敢于担当的团队精神。他们的英雄壮举是我辈的骄傲,是人性的光辉,是社会的良心,是民族的精神,是时代的楷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最后,我也希望全社会能见贤思齐,常谱英雄曲,共同构筑和谐社会。在全社会营造乐于奉献、共筑和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自觉践行榜样精神,共同谱写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第五篇:集体活动总结
XX集团
二〇一五年春游活动总结
为更好地激发公司活力,点燃工作激情,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及归属感,展现XX人的风采。4月10日至4月12日,集团总部全体员工参加了以“努力创造价值、真诚奉献爱心、尽情享受生活”为主题的集体春游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有力、组织有序。
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时间、地点、职责分工,做到有条不紊。并提前在集团QQ群里分享了活动的宗旨、流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安全、路线、天气等一系列问题均做出了较详细的通报。活动期间,每个小组推选了自己的组长,负责上下车时人员召集、人数清点、带领小组开展激烈的小组对抗游戏,确保活动期间员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本次活动共有X余人参加,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体现了安全出行、文明的旅游的XX人精神。
二、激发潜能,挑战自我。
初春的四月,处处春意盎然,莺飞草长。公司为了使我们的团队更团结、更坚强、更具有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无限变化的市场环境,特地组织了户外对抗游戏。在大家集思广义后,拥有极富杀伤力的队名“猛虎队”、“猛龙队”就这样
产生了。并展开了精彩脑筋急转弯、撕名牌、极限过杆、旋转金鸡独立等挑战身体和智慧极限的游戏,两个小组成员都齐心协力,殚智竭力的为自己队赢得加分,在激烈的对抗中,汗水与欢笑交织在一起,使我们都极为深刻的体验到一个团队是要经过千百次的锤炼才会变的坚不可催,使员工之间积极沟通、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增强了赢在团队的意识。我们看出,有了竞争机制(比赛、奖惩),为了完成任务、取得胜利,就必须合作,必须建立团队。但并不是有了团队就可以万事无忧,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要领导有力、分工明确,要彼此信任、理解和包容,这样我们的目标、任务就能够又快又好得完成,以便达到胜利的彼岸。
三、内容丰富、硕果累累。
1、星空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伴着羌歌拉开了帷幕。熊熊的篝火,犹如一头舞动的雄狮,撕开黑夜,驱散阴霾,给人带来勇气、力量、温暖,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乐无比,摆弄着各种舞姿,全体员工都陶醉在歌声里、舞姿中、美食前,虽然山里的温度有点低,但是大家的热情却很高涨,感觉不到丝毫的凉意,欢声笑语充斥在山谷间。
2、在晶莹雪地中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在飘飘洒洒的飞雪中,在银妆素裹的雪世界里,我们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深深地吸一口洁净的空气,我们的心灵似乎也变得和雪
一样纯洁起来。像一群孩子,撒欢地在雪地里打着滚,把柔柔的白雪攥成团,相互追逐打闹着,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冰雪风景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幅图画的主角,也许是因为我们身处画中的缘故吧,顾了嬉闹却忘记了自我欣赏。在攻守中去体验团队的力量,把打雪仗当做一场战斗,有正面进攻的、有侧面迂回的、有后勤支援的。整个战斗不仅体现了员工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
3、登山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更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梯山架壑在曲折蜿蜒的山道,欣赏着路边风景的同时,心境也在山中畅游,山中那份宁静和清新让我感到放松。“真正的平静不是万籁俱寂,而是内心的自我归属”。因为不经常运动,爬起山来,一个个看上去都有些气喘嘘嘘的,但大家没有一个掉队,也没有一个受伤,我们互帮互助,一路欢歌笑语的走完了全程,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大家庭的温暖。
四、存在不足、发现的问题。
1、执行力不够,活动的实施与活动方案严重脱节,致使线路不明确,起床、早餐时间、游戏规则都没有按照方案执行。活动主持人缺乏领导力和号召力,处理事情不够果断和灵活。
2、个别员工在此次活动中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体精神,比如在抢答脑筋急转弯时,个别人在玩手机,没有积极的参
与到活动中来;在穿越莲花洞时,有的一味的追求速度与激情,整个队伍分成了两拨人,却忘记了后面还有人没有跟上队伍。
3、身体素质较差,部分员工在登山的过程中有出现体力不支,在穿越莲花洞时行动缓慢,针对这些情况,公司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多些体育锻炼方面的内容。
4、此次活动没有一个合理的财务预算,没有控制好活动成本,物质准备不够充分。
5、此次旅游活动是由集团公司出资,对公司来说正是树立公司形象、展示企业风采,提升公司知名度的机会,比如:准备响亮的活动口号,到酒店住宿、用餐都可以用XX集团名义。
总之,通过此次集体春游活动,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深了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感情。对增强员工之间团队意识和企业创造力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