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范文
产业富村探新途
-----
市
区
乡
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
村地处
市
区城郊,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842户2804人。近年来,该村倾力打造“新型建材强村、桔园观光富村、休闲观光富村、休闲旅游名村、文明富裕新村”,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村集体经济积累500万元。
过去的村,曾经是“集体穷,人心慌,村委会三间破公房”,集体负债130多万元。为了转变逆境,村两委班子利用该村区位优势和页岩陶粒资源优势,相继引进7家新型建材公司进驻
村。目前,该村共有企业16家,其中集体企业9家。
为盘活闲置资产,该村推行股份合作制,改制村办企业。2007年,成立了
市首家(村级)股份制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全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村资产收益进行分配。
鞭炮厂是90年代组建的一家村办企业,因被原业主中途放弃,一度成为村里的“愁疙瘩”。2008年,该村以资产入股的方式,募集民营资产本80万元,将该厂改制为由村集体控股55%的股份制合作企业,使鞭炮厂重新焕发生机,如今已成为年产值300多万元的骨干企业。为村级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2009年,又反租承包经营,盘活闲置资产,建了垂约休闲山庄,再辟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发展茶叶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县
乡
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
乡
村距乡政府4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135户,518人,有耕地780亩。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了带领群众抢抓重点村建设、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县纪委对口帮扶机遇,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累积增收60万元。
2000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处于空壳状态。2000年起,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努力探寻发展村集体集体经济门路。2001年下半年,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苦干2个月,对村集体的300亩茶园进行改造和精细管理,达到了有机示范茶园的标准,并承包给农户经营,2002年茶园初见成效,村集体增收2万元。2002年下半年村两委三组2000亩坡耕地改造升级,种植茶叶,使全村茶叶面积扩展到近3000亩,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承包给农户。
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村两委与
贡茶业有限公司达成“村企加盟、互利双赢“的发展意向。如今,村茶园已成为“
县
贡茶业有限公司”核心基地之一。2009年,茶园实现收入60万元,仅此一项群众增收2100元,村集体实现收入30万元。
第二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浅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天马镇富足山村
一、富足山村基本情况
富足山即富竹山(村民爱种竹,皆箬竹,又称箬竹山,足与竹皆音,雅称富足山。320国道横亘村北而过。镇属村,村位于城区东面,村委驻地:大落坞(土名,320国旁),距镇治2.5公里.东至渣濑湾村,南至常山港,隔河与蒲塘村东方红村相望,西至外港村及县林场山林为交界,北面为山地,过大片林场山地与大麦坞村交界,全村现存耕地面积867亩,山林面积为603亩,辖占家、王家、五里亭、三里滩、瓦窑基五个自然村,十四个村民小组,412人,1340人。
1950年土地改革,1954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建初级社划归麦坞乡,1956年建高级社,属溪口区卖坞乡,1958年大跃进时称为超美公社麦坞管理区富足山生产队,1961年常山复县时称为狮子口公社,富足山大队,1983年改称狮子口乡富足山村,2001年12月狮子口乡并入天马镇,镇属村至今。
本村的村级组织有两委,38个党员,28个村民代表,14个小组。
二、富足山村发展历程
本村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约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760元。本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建公厕2所,村主要里弄道路全部硬化,总长约4华里。1990年全村自来水普及,2008年投资50万元对自然水,投资100万元对于路面改造,供电设施齐全,消除露天粪坑,闭路电视普及率达98%以上。
村积极配合天马镇重点工程建设,对于环宇轴承厂征地,污水处理厂征地以及金朝阳建材市场征地。
本村2003年获市级卫生村荣誉称号,2004年获市级“五星级党支部”荣誉称号。
本村的村两委有非常优秀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村干部积极思索村里的发展前景,为村里引进几个养殖大户,比如说养鸡大户刘卫国,并通过农技110,得知养藏红花非常有经济价值,村两委就积极引进,想农民所想,忧农民所忧,让村民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
2009年,富足山村还建起了新的办公场所,配备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切实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服务场所,让老年人真正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使老年人深切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关怀,促进和谐的构建。为农村党员学习政治文化经济建设交流的服务场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党员们真正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使党员们深切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关怀,促进和谐的构建。
三、案例点评
一、强化组织领导,营造加快发展的优良发展。本村将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强化组织领导,调动积极因素,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做到了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资金上加大投入,三年来共投入15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村级经济“领路人”配备上,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标准,打造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会发展的村干部队伍。
二、立足自身实际,确立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坚持从村情出发,辩证看待优势劣势,做好扬长补短,本村一直以来以沙坊著名,拥有天然的沙场,以得以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320国道改造以来,我村新建大面积店铺,便于出租,扩大我村经济来源。
三、借助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带动,增强农民市场准入能力。通过龙头企业引路、种养大户示范的形式,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民参与村级经济发展引好路、带好头。并借助本村村内的金朝阳建材市场和环宇轴承厂,大力输出本村的剩余劳动力。
富足山村大学生村官 叶昕
第三篇:竹溪县前进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村企联手兴产业
——竹溪县前进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前进村位于水坪镇东部,交通便利,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为主的茶叶专业村,也是属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50户,2071人,全村共有党员28名,村组干部11名。版图面积17500亩,全村现有茶园5628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26万元,人平纯收入403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2006年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07年被省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
前进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茶建场,当时的全村茶园总面积仅有628亩,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在当时作坊式的经营条件下,给村集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无法适应市场,扩大生产,壮大集体经济。
面对着辽阔的荒山薄地,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在充分了解群众心声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工作思路,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东风,结合实际于2000年举全村之力,扩建了茶园5000亩,使全村茶园面积行成了一定的规模。户均茶园面积达到20亩。
调整了产业结构的前进村,在茶园抚幼阶段,部分村民对种茶思想不通,有所抵触;大部分农户无种茶经验等一系列困难,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委会不定期组织农业科技培训,扶持茶园种植大户,以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坚定村民对种茶致富的信心、种茶可致富的决心。同时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从集体中拿出资金,激励农户种好茶叶,管好茶园。
度过艰难抚幼期的前进村,迎来了高产丰产的收获季节。在村支部的带领下,依托县龙王垭茶业集团,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实施集体公开招标租赁经营,实现年产茶10万多公斤,产值800多万元,全村人均增收近两千元。2006年茶场通过改制,进一步明晰茶园产权和经营权,群众对种茶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全村行成了“户户种茶、人人懂茶、科技制茶、能人卖茶”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引导茶农成立了“高桥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积极入社,实行资源共享,效益均分的合作机制。2008年全村茶叶产值取得历史性突破,产量达到15万多公斤,实现产值近千万元,人均增收近3000元。
在特色产业上尝到甜头的前进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硬化了全村机耕路达8.3公里;建起了自来水系统;依托国烟能源扶贫项目在全村
推广能源沼气,建起了150多个沼气池;利用民政扶持资金对22户危房户,进行拆旧建新,实施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农户建房。同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分户设计、分组启动、分步实施、逐步铺开”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目前全村60%的农户建起了楼房,70%农户院落通了水泥路,80%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90%的农户收看得到有线电视节目,100%农户通电话。
2009年前进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提出了“长抓茶叶支柱产业,走观光旅游的农业道路”的初步构想。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进村组织力量,硬化了茶园基地路4.5公里,建起了观光点一处,硬化了作业道3条,建起4百多步阶梯,总计投资80多万元。下一步,前进村计划对茶园基地路进一步实施硬化,对作业道实施全方位美化。届时,前进村将形成风格独特、别具一致的农业、产业示范区。以推动观光旅游农业的实施,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不管东南西北风,长抓茶叶不放松的前进村,将继续沿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道路,发挥茶叶基地、茶叶龙头企业的优势,为打造茶叶名村,实现茶叶产业强村富民的目标努力奋斗。
第四篇:关于报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通知
关于报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
通
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
为挖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典型培养和宣传推广,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整体发展,请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见附件),对本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每一种类型可推荐上报1-2个典型案例,每个乡镇(街道)上报典型案例总数不能少于8个,类型不能少于6个。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十条路子”之外的其他类型。案例内容主要包括村基本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等,数据要准确,措施要具体,成效要实事求是,字数在1500字左右,其中村基本情况介绍不超过100字。
请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并于4月17日前将典型案例材料发送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外网邮箱。
附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
组织科 2012年4月11日
附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
1、领办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村集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生产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全村级“支部+合作组织”、“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运行机制,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兴办工业项目。鼓励经济基础较好的村,投资兴建工业园区或到其他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对村办企业,采取租赁、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搞好企业资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和支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创税多的民营企业项目,通过税收返还增加集体收入。
3、兴建专业市场。通过兴建木材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实现集体增收。
4、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企业生产和生活需求,建立运输队等配套服务业,开发沿街店面提供各种服务,在实现地企一体、共同发展中增加集体收入。
5、推动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引进合作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实现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对村集体建设用地,采取自主经营或租赁、抵押、承包、入股等方式增加集体收益。
6、开发集体资源。坚持集体经营为主,科学规划村级集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山区、湖区综合治理和兴办集体林带、果园、鱼塘等方式,实现村集体可持续增收。
7、盘活集体资产。充分利用村集体原有闲置厂房、废弃院落、农机具等设施设备,以及“四荒”、山地、坡地等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8、实施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旧村改造和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合理利用农村社区建设集约出的资源以及提供的便利条件,增加集体积累。
9、打造旅游项目。拥有旅游优势或潜力的村,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策划,深入挖掘山水、人文、历史等资源,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10、灵活经营债权。最大限度发挥债权效益,实现集体增收。
第五篇:发展村集体经济支部书记典型材料
村级发展的领跑者 无怨无悔的实干家
――记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 XX XX镇XX村,是革命老区乡村,属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版土面积4.3平方公里,以山坡岗地为主,耕地面积1252亩,山林面积890亩。总户数617户,人口2103人,劳动力1100人,常年外出务工530人,分为16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是全镇唯一的地少人多的中心村。2011年,XX同志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四年来,他以管理企业的理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创新了“五强”工作法,深挖内部增收潜力,走上了大兴林业,合理调整种植业,入股经营等多业并举之路,村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新农村气象。截至2014年4月底,村拥有集体山林资产300万元,集体积累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200万元。其中: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500多元,集体经济完成了从不足5万到突破15万,直到现在的年收入60万元的三级跳,预计2015年村集体经济可达到150万元。
一、强班子,聚人心,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和一个好的领路人。XX同志接手支部书记后,他以企业家的眼光定位村级班子建设,把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打破村支部管理中懒散惯例,把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工作量和工资待遇以及村级发展挂钩,将村级分工重新调整为村务服务类和经济发展类两大类,并聘请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和集体经济发展意识的
老党员和在外能人为经济发展顾问,完善了班子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同时,结合市区组织部长年驻点帮扶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管理,抓村务,带头树立村级服务群众新形象 在抓村级经济增收方面,XX同志在不断探索新办法的同时,重注重村级内部财务管理,他认为企业管理讲求科学化和精细化,村级同样也需要。2011年出任书记后,结合全区上下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XX同志把握契机,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研究“三资”清理办法,并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具体对村组所有的资源、资产及资金全部摸底,逐项逐件登记核查,并建立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同时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并通过民主表决将“三资”全权委托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家底交给全体村民,使村民更加了解集体财产的来源去向,规范了村级固定资产出租管理,增强了市场化、民主化运作,通过这一举措,村级客运站、菜市场和村级门面出租收益大幅上升,每年为村级增收15万元,并逐年递增。村干部无不感叹:真的是管理出效益。
三、强思路,抓增收,引领开辟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 XX同志接手支部书记后,面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困惑,他没有丝毫懈怠,总是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不断摸索。2011年底,在得知弘源丰景观绿化有限公司准备落户XX镇后,他第一时间带领村支部一班人上门自荐,并带领企业家实地考查,同时组织村干部和老党员连夜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一个星期流转土地700亩,完成第一期企业引入工作,为了满足企业需求,村支部主动成立专班,加强协调流转扩建,并积极协调企业用工与村民对接,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截止到2013年底,共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协调完成了300多人就业,盘活了村级闲置土地250多亩,为村级创收15万元。菲尼克斯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自2009年落户XX村,一直以太空种植和特色药材种植为主,由于市场拓宽有限,经济效益一直得不到提升,2014年4月,在得知企业融资扩建困难后,XX同志通过对市场的前期预测,主动与企业对接,融资300万元,以村支部占股51%的模式入驻菲尼克斯公司,并实施产业转型战略,栽种苗木花卉2000多亩,水产养殖150余亩,结合全镇养殖资源,打造循环种养农业发展示范区,安置本村村民200多人就业,预计入股后,2015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80万元,2016年可突破100万元。
四、强带动,促发展,探索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新模式 在市区两级组织部门长年驻点帮扶中,XX村党支部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在建立鹏程1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后,村支部主动成立全镇每一家养鸡专业合作社,新增培育20多户养殖大户,每年可
为村民创收达到200多万元。2011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经营种植模式后,XX同志主动申报,动员村级能力程建华、徐文喜等人筹建家庭农场,在得到原市委常委、警备区政委徐宗元同志的具体指导下,XX村率先成立了全区第一家家庭农场――宏发祥家庭农场,流转村级集体土地和山林地200亩,开辟种植西甜瓜、甜玉米和优质葡萄,当年就获得明显效益,在村支部的引领下,2012年再成立家庭农场4家,流转村级集体土地近300亩,把村级闲置的边角土地集约化经营,真正实现了闲置土地资源化、村民共赢的新格局,仅此一项为村级创收达到10万元以上。
五、强服务,优民生,强化村集体经济惠及群众硬举措 有了村级集体经济,受益最多的还是村民。四年来,XX同志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完成了全区第一家市级示范村五务合一建设,并打造了独具一格的XX文化广场,另一方面自筹资金,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元,硬化1.5公里的小学进出路,极大地方便学生出行。投资12万元,修建了通往菜市场和车站的市场路,提升了集镇形象和群众出行便利性。投资9万元实施了路灯亮化工程,美化了环境。投资 6万元,增添了村级环卫保洁力量,改善生态环境。投资10万元,兴建焚烧炉和垃圾池,聘请保洁员天天清扫,改变了以往村中垃圾乱丢乱倒现象,村中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资近万元,组建30余人的腰鼓队,每年出资举办镇级文化艺术节,群众极大欢迎。
三年来,XX村的发展成效是明显的,在村集体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增收的渠道也在不断地拓宽。正是有XX同志敢于对困难说“不”,以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地探索新思路、新办法,XX村村集体经济才会稳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