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三创一带经验交流材料
***市“三创一带”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以“三创一带”为契机,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市科学技术协会
***市位于省会***市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秀丽,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省科协提出“三创一带”工作部署以来,***市积极响应、努力推进,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市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个,会员总数约***万人,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已涵盖我市农、林、牧、副、渔等多个行业,初步实现了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技术服务型向经济实体型、由单一功能型向复合功能型转变,已经成为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一、结合实际,创新思路,着力推进“三创一带”工作 从2006年开始,我们就把落实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示范县(市、区)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等农村科普资源,全部纳入“三创一带”活动中,全力打造农村科普品牌。自“三创一带”活动开展以来,形成了由市委、市政府推动、市科协牵头、各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推动了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和经常化,促进了县域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1、依托山区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培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市大部分地区属于浅山丘陵山区,到处都有丰富的野生酸枣
2008年收获红灯、龙冠、先锋等大樱桃30万斤,销售收入达200万元,生猪出栏800头,收益达30多万元。先后辐射带动大冶、卢店、大金店等5个乡(镇),种植户120户,养殖户80余户,面积达680亩,在养殖方面,变废(粪)为宝,用上清洁能源,在种植方面,为种植户提供优良种苗,并跟踪进行栽培技术服务,使种植户每亩可收入1万元以上,养殖户每年可收入3万元以上,所有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0%,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以先进技术为依托,自主开发新品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集研究开发、规模生产、应用示范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市花卉协会,坚持科技先行、创新为本,以北京林业大学、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美国维生种子种苗公司为技术依托,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积极引进培育适应都市生态的时尚景观植物。2004年从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引进“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此技术对苗木能起到增根、控根和促长等作用,辐射带动***8个乡(镇),花木种植户520余户,其中会员数量由05年的106户发展到08年328户,2007年***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88元,而花农们的收入均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据我们粗略统计,全市各类农技协组织共创产值1.78亿元,带动和服务农户两千多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0%以上,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430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加强引导,强化督导,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和规范管理。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与农技协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农技协组织的工作质量;三是培养典型,引导创新,努力提升农技协的发展层次。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基地和协会技术人员技能的培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推动农技协组织向高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四是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总之,我们要乘借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发挥科普示范县市、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他们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谢谢大家!
二00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党支部“三级联创”经验交流材料
党支部“三级联创”经验交流材料
梅列区人事局党支部在市人事局和区直机关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三明市人事局党组(党委)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规划》文件要求和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工委关于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局、围绕履职、围绕作风、围绕形象,以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突出深化“创六好”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了党支部组织建设。2008在全区的绩效考评中获三等奖,全区新农村建设挂点工作队一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联创体系
1、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我局的工作目标是:以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局党建工作水平。成立了“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下发了《梅列区人事局党支部“三级联创”活动实施方案》、《梅列区人事局党支部“三级联创”工作规范》和《梅列区人事局党支部“三级联创”活动工作制度》;围绕中心工作,结合本局实际,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对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而具体的部署安排,层层分解任务,抓好落实,构建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完善制度,规范运作。一是建立了党建工作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一次会议,研讨“三级联创”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有力地促进党建联创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建立了党员干部培训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市、区举办的党务干部培训班。
二、强抓队伍建设,发挥表率作用
1、坚持理论武装,创学习型机关。局领导班子把加强学习作为理论武装、掌握新知识、指导“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并下发了《党支部党员学习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党员集体理论学习,每月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讨论,并将学习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要求每位党员撰写1篇学习体会,确保学习任务真正落实到位。促进了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机制。
2、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活动。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宣传的各项活动计划和安排,明确以党支部为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开展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局党支部有意识地将学习范围由党员向非党员干部延伸,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和图片展,学习《效能投诉案例选编》和《效能建设论述摘编》,通过利用近几年全国发生的典型案例,结合身边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警示教育全体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政纪,主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局干部中深入开展“两个务必”、“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教育全局干部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表示要改进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三、强抓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活力
紧密结合工作的实际,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明确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地位,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2、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负责地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的业务水平,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全体在职党员都认真按标准、按要求及时缴纳党费。
3、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一是建立完善党组织议事和决策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在党组织生活、党内监督、党内民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重要事项都由集体研究决定,营造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支持、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测评活动,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员干部之间的团结。四是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队伍谈话制度,增进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做到经常提醒及早防范。
4、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制定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范围》,与区直机关党工委签订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党支部任务,强化领导的责任主体地位,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加强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为目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着力规范机关行为。一是建立健全出勤考勤制,严格执行考勤签到,规范办理请假手续,并制定奖惩措施,做到以加强机关考勤工作为突破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要求,制定工作人员职责并上墙公开,时时提醒全局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岗位意识;三是建立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等各项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责任追究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有效地规范了机关行为。
2、经常性地开展业务范围内的业务知识培训,安排3人次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工资业务、专技岗位设置培训和市人事部门业务培训班等培训,增强了干部业务素质,自觉加强专门业务知识、计算机等技能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五、加强单位履职,争创一流业绩
局党支部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落实一个法规,切实提高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推进公务法配套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按照《公务员录用规定》、《福建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文件精神,抓好公务员日常管理,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深入贯彻福建省“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以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为重点,加强公务员岗位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档案。开展了《公务员行政管理核心课程》等培训,并将公务礼仪课程纳入培训内容。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二是落实《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文件精神。配合组织部门,完成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经考核确定优秀等次人选。同时落实考核奖励制度,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同志给予记三等功一次的奖励,对考核优秀的机关工作人员给予嘉奖一次的奖励,并及时审批受奖励人员奖金。三是把好人员调配关。会同区委组织部继续做好区直机关科以下和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科级以下工作人员轮岗交流摸底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干部轮岗交流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程序办理人员调动手续。同时,理顺进口,在全区机关超编不进人的情况下,将洋溪乡政府2个职位上报省、市公务员管理部门审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增加机关工作人员新血液。
2、深化两个制度改革,激发机关干群活力。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两项制度改革,建立事业单位用人新机制,把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省市部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铺开。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渠道,把好人员调配。认真审核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对全区22名经费自给调整为财政核拨的人员进行公开招考或考试考核。二是稳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好公务员“阳光津贴”的对接工作。加强与市人事部门的沟通、协商,按时组织兑现公务员津贴补贴。认真核定工资基金总量,下发了《关于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情况进行集中检查的通知》,联合组织部、编办、监察局、财政局到各单位进行检查,对目前全区在编不在岗的工作人员,分别按要求提出处理意见,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吃空饷”现象的发生。
3、搭建三个平台,服务梅列社会经济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构建人才队伍、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毕业生就业三个平台,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一是搭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平台,促进梅列区经济发展。全面推行“评聘分开”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加强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开的后续管理和具体指导,探索完善相关规定。发挥职称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倾斜职数鼓励和支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企业、社区、农村基层单位服务。继续做好各类职称评审考试工作。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慰问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同时认真听取了专家对我区专家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技能人才的管理和培训,组织开展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鼓励工勤人员参加高、中、初级技术等级考试资格并上报省、市工考中心,并组织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二是搭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和谐梅列发展。积极创建 “梅列区人事人才网站”,于2008年上半年开通运行。同时,走出机关,局领导带队主动上门为区属的庆龙公司、普诺维公司等一批私营企业提供人事代理咨询、代办医保等“一条龙服务”;建立非公企业特殊档案柜,将区属非公企业对本企业员工有特殊要求的人事档案分类归放,为非公企业做好人才贮备。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引进外国专家,目前,正邦(福建)治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中间合金6000吨熔剂生产线的引智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为我区重点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非公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三是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服务梅列社会事业发展。主动加强部门沟通,配合市人才中心举办了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积极引导、推荐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在梅列人事人才网开设就业推荐专栏,将企业及毕业生信息登录在网上,做好择业和就业的对接;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及时办理毕业生接收、报到和落户等手续,落实毕业生未就业登记制度,及时办理大中专毕业生的待就业登记手续。继续实施 “一村(居)一名大学生计划”,出台了《梅列区专职村(居)务工作者考评办法(试行)》,明确村(居)务工作者工作职责。同时,加强对村(居)务工作者培养,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争取资金,从2008年开始,由财政全额出资为村(居)务工作者办理医疗保险。注重对村(居)务工作者政治上的培养,目前,现有村务工作者26名中已有13名村(居)务工作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名被列为重点考察对象。
4、强化四类服务,促进梅列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退休干部、军转干部、信访、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落实好退休政策。做好离退休干部节日慰问及困难补助工作,及时慰问去世退休干部的家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与市退协联合举办了乒乓球友谊赛,组织了区退协理事、分会会长就地就近休闲浏览活动。老年节期间,举办了全区退休干部庆祝老年节暨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退休干部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5.12四川地震救灾积极分子。同时,还为年满70周岁和80周岁以上的退休干部老寿星集体祝寿。二是安置好军转干部。努力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按照《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精神,落实省、市人事部门各项工作部署,定期走访慰问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机制。三是畅通申诉渠道。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法实施,工资制度改革三大人事制度改革是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一方面我们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一方面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对干部群众来访,我们都热情接待,耐心给予答复。对干部群众信访,我们都十分重视,认真调查核实、研究处理,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同时,积极畅通申诉渠道,听取各方意见,认真答复办理每一个投诉和咨询件,热情接待好每一个来访群众,来访者对答复内容均表示满意。四是服务挂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挂点村了解村情,并指定专人长期驻在村里,协助村两委制定了《渔溪村2008年新农村“五化”建设工作考评方案》。协调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召开渔溪村新农村建设座谈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植树1千余棵、完成79米的防洪堤建设,做好乡村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渔溪村地理和气候优势,做好“烟叶”文章,积极协调城区烟草部门,投入资金62万余元,建密集式烤房群11座,执行统一烤烟,提高了烘烤质量,降低了能耗,促进村民减工增收。成立了渔溪“三友”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法规的扶持下,为烟农“产、供、销”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专业化队伍统一育苗,烟农所需的生产资料统一调配,烟农产出烟叶统一收购的“三统一”方式,预计此“烟叶”项目可为村民增加收入2.16万元。2008年获省级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及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我局党支部“三级联创”活动虽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围绕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打造服务型政府部门等方面,还缺乏更有效的载体和更有力的抓手,联动不够、创新不足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增强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第三篇:河南省2011年三创一带先进个人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
张明凯,男,现任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金家营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始终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推广上,立足自身实际,创造性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为提高全村干部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科普宣传工作成绩显著
金家营村位于卫滨区西部,东临京广铁路,南临新焦铁路,西临八里营村,北临飞机场,几乎被铁路包围,农业科技水平相比发达地区比较欠缺。首先农民文化程度有一定局限性;其次,农村信息传播条件较差;仅此给科普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张明凯同志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立足金家营村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搭设新的工作载体,拉大科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农民群众科学致富。特别是近两年,他依托远程教育课件,开创性地在村中推广草莓大棚种植新技术,建成了金家营村草莓种植基地,目前已成为集种植、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亮点种植基地,带动周边200多农户增产增收。通过科普工作的不断深入,该村种植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他积极协调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按高出市场价1元\斤价格出售,每亩可增收100余元,全村年可增收100余万元。除此以外,金家营村还发展有鸡腿菇种植、芝麻糖生产销售等科普示范基地。让科技带动发展,用科普提升产业,在金家营村这片热土,张明凯同志带领着近年来逐步培养出来的科普队伍,经兢兢业业播撒着科技种子。群众都称:“张书记真是党的好干部,可是如果不是他带着技术员来村里宣传、做示范,老百姓还挣不到这么多钱呢!”为此,金家营村农民群众从内心里把张书记发展经济的引路人。在科普活动周、科普日、4.26知识产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大型活动中,他多次组织企业负责人、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中小学校长等人参加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对他们进行专题授课,并在村街头、文化活动场所开展科普走廊、广播宣传、科普展板、科普产品的展示活动,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前来观看。通过《科普法》、《专利法》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近年来,金家营村未发生一起赴省进京群体上访事件,一直保持着民风淳朴、政通人和的好局面。
二、创新机制,搭设载体,农民群众实现了增产增收近年来,张明凯同志带领科技人员先后深入到26个行政村,立足各村实际,创造性地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科技致富能手“一帮一”结对帮扶、远程教育平台开设讲座等多种途径,将科学技术知识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为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搭建快速车道。目前,该村还建立了宏利草莓种植合作社。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技术互助”等作用,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他不仅仅将好的技术和做法传播给当地农民群众,还将该乡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出去,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他充分发挥该村大学生村官学历高、知识丰富,接受新知识快、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等特点,组建了一支“大学生村官科普小分队”,宣传科普知识。
三、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扎实开展青少年科技普工作 张明凯同志开展科普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近年来,他始终将青少年科普工作当成一项重点工作长抓不懈。近年来,他曾先后多次带领志愿者深入到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活动,结合校方的多媒体科普报告会、知识百科竞赛、科技知识进万家等主题活动,促使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新作品脱颖而出,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近年来,张明凯同志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在这片热土上默默无私的奉献,多次带领科普工作队员走进农民群众家中,向农民群众送文化、送科学、送法律,得到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但荣誉对于他来说仅仅只是鼓励和鞭策,而通过自己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才是他追求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第四篇:市总工会三创经验材料doc
深入开展“三创”活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黑河市总工会“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事迹材料
自2011年12月初“三创”活动开展以来,黑河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各级工会干部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于超越、争创一流,形成了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制度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促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三创”活动制度
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三创”活动,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主席办公会研究部署“三创”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黑河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转发了《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县(市)区总工会、市直基层工会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市、县两级总工会均成立了“三创”活动督导推进组,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基层进行全程督导推进。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度、分片定点联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并实行“三创”活动一票否决制度。
二、结合实际,活化载体,明确“三创”活动任务
针对工会实际,市总工会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提升了“三
创”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积极培育和激发职工的创业激情。进一步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各尽其职、爱岗敬业、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锐意创造的创业意识,使自强自立、创业发展成为广大职工的共识,让他们摒弃等靠思想,充分认识到只有抢抓机遇、敢闯敢试才是生存发展命脉,只有思路创新、措施创新、创业敬业才是正确选择,从而
第 1 页(共 6 页)
形成“群众争创家业、能人勇创实业、干部能创事业”的氛围。
二是大力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工会促进就业专项活动,推动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推进“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活动。以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就业、维权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充分发挥职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和就业基地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全市各级工会将每年完成对5000名城镇下岗失业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广泛开展职工“三创”大赛活动。加强对小企业和家庭式企业的技术帮扶,发挥职工技师队伍的作用,深入实施“走进百家企业、破解百项难题”技术帮扶行动,鼓励职工敢闯敢冒,积极应对创业风险,增强创业魄力。要继续通过“示范岗”、“先锋号”、“百面旗”等活动,进一步激励窗口行业的职工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积极参与中俄两国在经贸旅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以自己的诚实创造去推动我市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升级,为把黑河打造成“文化旅游魅力之都、健康文明北疆名城”和“两国一城”献计出力。
四是不断拓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紧紧围绕我市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开发项目,大力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中争创佳绩。在壮大旅游业、发展会展业、改造提升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业中建功立业。将着重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提出一批创新建议,引导职工献智献策;创出一项新成果,在企业、科研单位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掌握一项新技能,使更多的职工
参与到学技术、比技能中来;完成一项技术革新,动员职工参加“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为促进黑河生态建设发展做贡献。
五是努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重点发挥“两个作用”:第一、发挥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帮扶解困的成果。通过精神扶志、生活扶贫、能力扶技、创业扶资、就业送岗、就医扶助、教育助学等措施,使被帮扶的家庭实现创业愿望、就学愿望和就业愿望,家庭收入得到明显提高、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第二、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扶危济困、救急济难、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作用。要坚持对特困职工重点救助、对长期困难的职工结对救助、对临时困难的职工及时救助、对特殊困难的职工群体进行特殊救助、对有潜力脱贫的职工治本救助。要通过信访接待、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提供直接、快捷、方便的帮助和服务,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
六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全面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监督力度,不断扩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覆盖面;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组织职工
开展劳动安全健康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和职工自我防护能力。
三、心系职工,有的放矢,务求“三创”活动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案访谈、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和基层职工掏心窝、交朋友、做知己、听真话,切实把握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真正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打下坚实基础,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市总工会实行党组成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党组成员带队,分成5个工作组深入到县(市、区)和市直基层工会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劳模、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走访基层工会、慰问困难工会干部和职工,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联系卡和调查问卷。目前,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召开座谈会50余场,深入企事业单位230多个,入户调研并慰问困难职工和劳模215人,发放学习资料3000多份,收回调查问卷10000多份,发放活动联系卡2600多个。
二是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就医、就学、养老、住房等问题,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成形势报告团深入基层,为广大职工深入浅出地详细讲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政策背景和发展愿景,真正在思想上消除职工群众心中的疑惑,坚定职工群众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各级工会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大力营造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舆论氛围,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对各级工会开展活动的检查督促,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地方党委和政府及企业的认可度、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等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主要依据。
三是力求促进企业发展。紧紧围绕省十一次党代会对繁荣黑河边贸旅游明星城的战略定位和市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强市富民”的宏伟目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投身跨越赶超、强市富民主战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为推动黑河跨越发展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群众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提供职工技能定单培训服务,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推进重点工作突破。以跨越赶超、创新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和“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市总工会与县(市、区)总工会签订了责任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全面完成省总工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针对基层工会干部和企业职工群众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认识不到位、协商程序不清楚、不会谈等问题,市总工会选派懂法律法规和工资集体协商业务的干部,深入县(市、区)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业务巡回讲堂活动。
五是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大力推进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全市参加帮扶单位605个,帮扶支部3069个,参加帮扶干部2102人,被帮扶困难家庭1741户;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困难企业155户,困难家庭4218户(次),送慰问金142万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72件(次);全市共筹集资金229万元,启动创业项目483个,提供就业岗位712个。大力推进“两节”
送温暖工程。全市共筹措送温暖资金113万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劳模、遗属3712户。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行政解决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就医、就业、工资、社保、安全生产、住房和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针对企业缺少员工,一些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没有门路的情况,3月,市总工会、爱辉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就业援助招聘会,为用工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搭建沟通平台。87家企业提供了涉及40多个工种的900多个岗位,黑河学院、黑河职教中心等院校应往届毕业生、来自乡镇的农民工和社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1000余人前来应聘。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上万份,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500余人,签订正式用工合同200余人。针对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市、县两级工会协调医院分别设立“爱心病房”或“爱心病床”,为特困职工办理爱心医疗卡,免收挂号费、减收相关诊疗费用,减轻困难职工就医负担。开展了“为困难职工送健康”、义诊“进社区、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第五篇:市总工会三创经验材料doc
深入开展“三创”活动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黑河市总工会“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事迹材料
自2011年12月初“三创”活动开展以来,黑河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各级工会干部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于超越、争创一流,形成了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制度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促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三创”活动制度 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三创”活动,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主席办公会研究部署“三创”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黑河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转发了《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县(市)区总工会、市直基层工会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市、县两级总工会均成立了“三创”活动督导推进组,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基层进行全程督导推进。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度、分片定点联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并实行“三创”活动一票否决制度。
二、结合实际,活化载体,明确“三创”活动任务 针对工会实际,市总工会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提升了“三创”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积极培育和激发职工的创业激情。进一步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各尽其职、爱岗敬业、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锐意创造的创业意识,使自强自立、创业发展成为广大职工的共识,让他们摒弃等靠思想,充分认识到只有抢抓机遇、敢闯敢试才是生存发展命脉,只有思路创新、措施创新、创业敬业才是正确选择,从而
第 1 页(共 6 页)
形成“群众争创家业、能人勇创实业、干部能创事业”的氛围。二是大力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工会促进就业专项活动,推动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推进“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活动。以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就业、维权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充分发挥职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和就业基地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全市各级工会将每年完成对5000名城镇下岗失业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广泛开展职工“三创”大赛活动。加强对小企业和家庭式企业的技术帮扶,发挥职工技师队伍的作用,深入实施“走进百家企业、破解百项难题”技术帮扶行动,鼓励职工敢闯敢冒,积极应对创业风险,增强创业魄力。要继续通过“示范岗”、“先锋号”、“百面旗”等活动,进一步激励窗口行业的职工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积极参与中俄两国在经贸旅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以自己的诚实创造去推动我市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升级,为把黑河打造成“文化旅游魅力之都、健康文明北疆名城”和“两国一城”献计出力。
四是不断拓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紧紧围绕我市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开发项目,大力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中争创佳绩。在壮大旅游业、发展会展业、改造提升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业中建功立业。将着重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提出一批创新建议,引导职工献智献策;创出一项新成果,在企业、科研单位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掌握一项新技能,使更多的职工
第 2 页(共 6 页)
参与到学技术、比技能中来;完成一项技术革新,动员职工参加“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为促进黑河生态建设发展做贡献。
五是努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重点发挥“两个作用”:第一、发挥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帮扶解困的成果。通过精神扶志、生活扶贫、能力扶技、创业扶资、就业送岗、就医扶助、教育助学等措施,使被帮扶的家庭实现创业愿望、就学愿望和就业愿望,家庭收入得到明显提高、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第二、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扶危济困、救急济难、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作用。要坚持对特困职工重点救助、对长期困难的职工结对救助、对临时困难的职工及时救助、对特殊困难的职工群体进行特殊救助、对有潜力脱贫的职工治本救助。要通过信访接待、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提供直接、快捷、方便的帮助和服务,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
六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全面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监督力度,不断扩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覆盖面;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组织职工
第 3 页(共 6 页)
开展劳动安全健康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和职工自我防护能力。
三、心系职工,有的放矢,务求“三创”活动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案访谈、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和基层职工掏心窝、交朋友、做知己、听真话,切实把握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真正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打下坚实基础,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市总工会实行党组成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党组成员带队,分成5个工作组深入到县(市、区)和市直基层工会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劳模、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走访基层工会、慰问困难工会干部和职工,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联系卡和调查问卷。目前,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召开座谈会50余场,深入企事业单位230多个,入户调研并慰问困难职工和劳模215人,发放学习资料3000多份,收回调查问卷10000多份,发放活动联系卡2600多个。
二是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就医、就学、养老、住房等问题,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成形势报告团深入基层,为广大职工深入浅出地详细讲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政策背景和发展愿景,真正在思想上消除职工群众心中的疑惑,坚定职工群众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各级工会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大力营造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舆论氛围,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对各级工会开展活动的检查督促,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地方党委和政府及企业
第 4 页(共 6 页)的认可度、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等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主要依据。
三是力求促进企业发展。紧紧围绕省十一次党代会对繁荣黑河边贸旅游明星城的战略定位和市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强市富民”的宏伟目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投身跨越赶超、强市富民主战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为推动黑河跨越发展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群众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提供职工技能定单培训服务,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推进重点工作突破。以跨越赶超、创新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和“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市总工会与县(市、区)总工会签订了责任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全面完成省总工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针对基层工会干部和企业职工群众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认识不到位、协商程序不清楚、不会谈等问题,市总工会选派懂法律法规和工资集体协商业务的干部,深入县(市、区)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业务巡回讲堂活动。
五是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大力推进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全市参加帮扶单位605个,帮扶支部3069个,参加帮扶干部2102人,被帮扶困难家庭1741户;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困难企业155户,困难家庭4218户(次),送慰问金142万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72件(次);全市共筹集资金229万元,启动创业项目483个,提供就业岗位712个。大力推进“两节”
第 5 页(共 6 页)
送温暖工程。全市共筹措送温暖资金113万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劳模、遗属3712户。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行政解决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就医、就业、工资、社保、安全生产、住房和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针对企业缺少员工,一些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没有门路的情况,3月,市总工会、爱辉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就业援助招聘会,为用工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搭建沟通平台。87家企业提供了涉及40多个工种的900多个岗位,黑河学院、黑河职教中心等院校应往届毕业生、来自乡镇的农民工和社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1000余人前来应聘。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上万份,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500余人,签订正式用工合同200余人。针对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市、县两级工会协调医院分别设立“爱心病房”或“爱心病床”,为特困职工办理爱心医疗卡,免收挂号费、减收相关诊疗费用,减轻困难职工就医负担。开展了“为困难职工送健康”、义诊“进社区、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