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海南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责任教授简介
邓湘云,女,博士,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责任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国际The Isaac Newton奖候选人、北京市首届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铁电、压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多孔陶瓷、纳米多层膜等。先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东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单 位开展合作研究,为Applied Physics Letters、Theoretical Chemistry Accounts、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等国际专业期刊的审稿专家。近年来承担或主要参加完成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
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简介
廖双泉,男,博士,教授,天然橡胶的改性与应用方向学术带头人。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海南省首批“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2年9 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到英国Edinburgh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材料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及材料学研究生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英语》,《聚合物结构分析》,《聚合物共混原理》,《天然大分子》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指导在读研究生5名。主编教材两部:《橡胶制品设计》,《天然橡胶改性与应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郝万军,男,博士,教授,环境与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方向学术带头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电磁波吸收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持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项新材料科技项目的研究,参与国家计委军工配套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获2003年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申请专利18项,已获得授权6项。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独立子课题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以及海南省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李建保,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校长。1988年3月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任教,并参加863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从事氮化硅高温陶瓷材料的增强增韧技术研究。1993年开始进行无机智能材料的研究。2000年起研究多孔陶瓷材料。1998年至2007年任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至2004年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2001年被科技部聘任为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结构材料技术主题专家,2002年起兼任青海大学校长。2004年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陶瓷材料凝胶流延成形和层状陶瓷材料的研究,1995年赴英国里兹大学材料学院从事炭化硅-炭化钛陶瓷长纤维的研究,1997年赴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从事陶瓷微米纳米晶须纤维的研究,1999年赴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学会粉末冶金材料研究所合作研究超耐高温硼化物/氮化物陶瓷纳米复合材料。2001年起与美国一著名石油公司合作进行煤气化技术系统中的高温陶瓷过滤元件的研究。2004年起与美国GE公司合作进行高温发动机用陶瓷材料的强韧化与评价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和重点项目、863、国际合作等项目三十余项。
曹献英,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及人工合成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性能评价。现任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曾任湖北省科技专家,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年武汉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学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被评为生物医学材料专业副研究员。2004年获武汉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06年在海南大学获得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承担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有《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专题讲座》、《分子免疫学》、《细胞工程》、《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课程。已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协助指导博士留学生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973”、国家“863”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重大攻关、基金项目等6项,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公开2项;参编《中国科学技术前沿》(中国工程院版)。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13篇,EI收录25篇次,ISTP收录2篇次。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和参与各1项),海南省基金1项。
廖建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天然橡胶的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热带植物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现任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院长。1989年毕业于华南作物学院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3-1994年在英国MRPRA研究所工作一年,1996-199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Loughborouhg大学工作一年。1991晋升讲师,1994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加工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指导在读研究生5名。主编教材两部:《橡胶制品设计》,《天然橡胶加工学》。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李志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橡胶改性及其共混、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直接指导8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各层次科研项目9项,其中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2项等,参加农业部重点项目、农业部重点开发实验室课题及其它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5篇,其中3篇论文被SCI收录,多篇论文被EI和CA等收录。主编并正式出版教材1部,自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1本。主持校级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的建设,第三届校级教学名师,海南省高校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
谭海生,男,1962年3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科研工作。承担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1部(《胶乳制品工艺学》),副主编教材1部(《橡胶分析与试验》),参编教材1部(《天然橡胶加工学》);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海南省、校科研课题。1996年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到四川联合大学从事学术研究;2006年作为国外访问学者到美国阿克隆大学从事学术研究。
何映平,男,1967年4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橡胶加工及改性的科研工作。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承担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教材1部(《天然橡胶加工学》),副主编教材1部(《胶乳制品工艺学》),参编教材1部(《橡胶分析与试验》);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就地制备聚苯乙烯树脂补强天然胶乳的研究》,《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及结构表征》,《工艺条件对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性能的影响》,《低蛋白质天然胶乳的研究进展》,等;主持、参与多项海南省、校科研课题。
第二篇:作物学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
作物学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
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责任教授简介
何朝族,男,1962年10月生,广东省普宁市人,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学学科责任教授。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0年)、海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0年)。《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2001年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1起)。
主要教学与科研情况:1983年7月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92年6月,先后任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现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其中1984年9月至1985年10月在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进修。1992年7月至1996年8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植物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0年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生物学院博士后,从事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2000年5月至2010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9月起,任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20 篇,IF3.0以上10篇,IF10以上1篇;论文SCI他人引用300次以上。近年来先后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项、“863”项目1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项、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近年5次受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作报告,并为6种国际专业杂志审稿。已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1项。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庄南生,男,1962年3月27日生,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热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位点负责人。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员。1984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专业,主要从事《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工程》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20余年,是海南省“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具备坚实的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础理论知识,对甘蔗、橡胶、木薯热带作物的细胞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等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植物种质创新研究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学术著作共3部,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4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4项。杨重法,男,1962年4月5日生,博士研究生学历,Ph.d.学位,教授;现任海南大学农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热带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方向带头人。2005年毕业于日本岐阜大学生物环境科学专业并获Ph.d.学位。先后在荆州市荆州区土肥站、日本信州大学农学部和海南大学农学院从事作物生产的技术推广、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构建了第一个基于生理生态的“气象-作物”物质分配数学模型并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先后获日本作物学会和我国部、省级科技奖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作物生理、植物营养。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1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3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2项。
袁潜华,男,湖北省孝感市人,现任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副院长、海南大学香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1984年9•月考入西南农业大学攻读农学专业水稻生理生态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8月进入湖北农科院粮作所和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被聘为副研究员。2000年10 调入海南大学农学院从事杂交水稻和优质水稻育种研究与教学,2003年12月被聘为研究员。先后参加863-101-01专题新育成不育系联合鉴定(1995~2000),863计划长江流域不育系繁种基地选址预备试验(1995~1996),863计划中试开发项目两系法杂交稻试验试种和示范(1995~2000),光敏核不育水稻数据库的建立(1997~2000),长江流域超级杂交水稻选育(863计划,1998~2000)等科研项目,合作主持863水稻突变体库的建立(2000~2001)、863超级杂交水稻新种质创建与育种新途径研究以及水稻突变体库的创建项目(2001-2003)。主持完成863转基因水稻南繁的环境与安全性评估项目(2002-2005)。目前承担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课题“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环境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及相应数据库”。项目,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1项,同时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工作。参与实施的“国家863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了863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针对“转基因作物南繁的环境与安全性”问题,主持完成了863“转基因水稻南繁的环境与安全性评估”研究课题。作为主要撰写人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论文,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获得海南大学“两吴”科研奖二等奖(2002)、中国科协2004学术年会(海南)优秀论文奖(2004)、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2004)、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等,选育了4个水稻品种参加全国区试和海南省区试。合作出版的学术著作两部被认定为“863生物高技术丛书”,被学术界公认和引用,对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对经济建设有较重要的意义,一部著作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兴农重点图书”,著作《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被多家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越南、缅甸和菲律宾等国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先后入选“湖北省农科院12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骨干”、“海南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等。
黄东益,男,1969年出生,云南宣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海南515人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曾在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做访问学者2年,曾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以及海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曾任天津大学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长期从事研究生、本科生的《遗传学》、《分子标记》、《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等教学工作,获2008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长期从事热带作物的分子标记育种与分子细胞遗传学,以及微生物学研究;主持参与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多项,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4项、以及海南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4部。
刘国民, 男,1955年生,湖南祁东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9入云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7月毕业并获农学硕士学位,1989年10月入湖南农学院攻读博士研生,1992年10月毕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1993年2月被分配到海南大学农学院工作, 历任海南大学副教授、教授、农学系主任、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海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点负责人、海南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学科及硕士点负责人等职。现任海南大学教授,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种质资源学学科负责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通报》编委等职。
近年来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化学及特种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过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等渠道的多项科研课题;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苦丁茶种质保存与创新利用、苦丁茶栽培与加工技术、苦丁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标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苦丁茶的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符文英,女,1962年5月生,海南省万宁市人,汉族,硕士,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南万维生物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多年来符文英教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主讲“普通遗传学”(为海南大学精品课程)、“遗传育种学”、“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生课程)”等课程。符文英教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讲课程深受学生好评,曾4次获得海南大学“最受欢迎教师”称号。1次获得农学院公开教学比赛“一等奖”,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获海南省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符文英教授在作物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领域颇有造诣,科研成果颇丰,曾4次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主持和参加科研立项13项;出版专著1部25万字;参编专著1部;撰写论文数十篇;编写教材2册共10万字;编写农业标准多项。
莫饶,男,1963年9月生,海南省定安县人,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兰花协会理事,热带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多年来承担本科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原理及应用” 以及硕士研究生的“高级作物育种”等课程。指导硕士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远缘杂交技术的海南野生兰花种质创新研究”评为海南省2008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是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主要从事海南原生兰花及海南龙血树资源的收集及遗传改良的研究。主持各级科学研究课题有11项,已完成的有8项目,在研的3项:(1)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石斛兰新引进品种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及栽培示范和推广”;(2)973计划子课题专题“化学试剂诱导木薯孤雌生殖的技术研究”;(3)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海南龙血树种质评价”。主编《高级作物育种》(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热带植物组织培养》(科学出版社,2006)和《主要热带作物染色体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副主编)等3部专著;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唐树梅,女,1956年3月生,重庆市江津区人,汉族,学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主任、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教学名师。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对热带地区的土壤与植物营养的教学具有较多的积累。多年来承担研究生学位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承担本科生骨干课程多门。1997年参加编写《热带作物营养与施肥》本科教材,2006年主编《热带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教材,共出版教材5本。多年来先后参加院、省、部各项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参编和主编出版专著十余本,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进步奖和优秀论文奖。
吴蔚东,男,1963 年生,江西永新人,汉族,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1984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 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土壤肥力、土壤资源、土壤生态、水土保持、以及土壤质量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 项、参与完成973 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主持或参加完成省重点项目十余项、主持完成国际合作项目2 项。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专著1 本,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2 等奖1 项。
第三篇: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紧紧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海南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和海南生态环境发展为研究重点,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实现海南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南优异的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
目前,学科已经形成相对稳定并且特色鲜明的三个研究方向:(1)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利用海南具有丰富的硅锆钛等无机矿石资源加工成满足现代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应用要求的高纯石英材料。
(2)天然橡胶改性与应用:针对目前国内天然橡胶加工产业现状,开展天然橡胶初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技术研究。(3)环境与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海南太阳能、风能以及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等环境友好绿色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本学科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海南省及农业部重点学科(橡胶加工方向)为依托,经过多年建设,现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海南省特色本科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校级重点学科,有橡胶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目前已招生硕士研究生105名,已毕业三届共18名获得硕士学位。学科点已建成海南优势资源化工材料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海南省重点实验室、天然橡胶海南省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加工所共建)和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工程中心(与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共建),同时拥有高分子材料加工
海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太阳能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学科点承担科研项目96项,科研经费4968 万元;发表论文387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56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发明专利7项,科研成果转让30项;出版教材11部。学科点现有人员5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博士学位人员17人、研究生以上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6人。学科点拥有大型仪器设备188台,仪器设备总植2850万元。具有较完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和人才培养基础。
第四篇:回族文化与文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宁夏大学王锋教授
回族文化与文学博士生研究方向
宁夏大学王锋教授
王锋,宁夏大学・岛根大学国际联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毕业于伊朗德黑兰大学。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宁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教育系统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回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学会理事,伊朗国家科技与文化国际合作协会特邀研究员。担任《中国回族学研究》副主编、《民族文学研究》编委、《民族艺林》编委。
【王锋教授在“首届阿拉伯国家城市论坛与海上丝绸之路”
高峰论坛作主旨报告】
王锋教授长期从事回族学、伊朗学和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已发表《当代回族文化:在民族性与开放性之间》、《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回族“花儿”传承研究》、《当代西北农村回族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等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当代回族文学现象研究》、《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回族历史文化概论》、《走进伊朗》、《解读波斯》、《丝绸之路与西部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研究》、《当代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态势研究》等7部。先后参与《中国回族大辞典》、《中国清真寺综览》、《中国伊斯兰教概论》、《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中国回族概览》、《中华回族爱国英才》等著作的编写。多部著作(论文)获省部级奖项。2003年6月获国际伊斯兰和平学术奖。近年来多次应邀赴伊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访学。
【王锋教授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主旨研究】
王锋教授所在的博士学位点:宁夏大学。一级学科:民族学。二级学科: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是:回族文化与文献:本方向以民族学为学科基础,以回族文化研究为主轴。综合运用文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回族文化与文献的内涵、类型与价值取向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重点关注:1.民族互动与回族“多元一体”族群构成研究;2.回族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比较研究; 3.回族新文化运动与现代回族文化研究;4.回族语言文化研究;5.近现代回族文学现象与文献等问题的研究。
【王锋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期间与专家学者合影】
王锋教授主持完成的宁夏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2008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突出报道。2009年11月荣获首届中国回族学优秀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2010年1月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9月荣获中国侨联创新贡献奖。阿拉伯文译本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与2014年1月正式向海内外出版发行。
【王锋教授应邀赴日本东京大学期间代表团成员与日本岛根县知事合影】
作为一部史书,《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是王锋教授,继《当代回族文化现象研究》、《回族历史文化教程》、《走进伊朗》、《解读波斯》、《丝绸之路与西部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研究》、《当代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态势研究》等著作出版之后,又一部拓荒之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研究视野由对回族文化的系统思考,转向对民族地区经济与科技文化的研究。这种理论视角的转换,应当说是作者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对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研究的充分拓探。较之迄今已发表出版的有关理论文章和著作,该书具有许多创新之处。因为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在于它能否提出一个永恒的理论命题,而命题的本身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因为,在任何一种学术研究中,“问题”永远是最富有活力和挑战的思考对象,能否发现问题、能否解决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首要环节。通览全史,该项成果首次以“回族”“科技”“史”研究为主轴,重点探索回族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伟大祖国的科技贡献。著者在吸收借鉴国际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引阿拉伯文、波斯文、英文、主要参考文献达百余种),在集大成的基础上多有学术创见。尤其通过实证分析与个案比较的方法,科学、客观地对回族科学技术领域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新见迭出。例如,王锋教授站在时代高度,基于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对回族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成就及其对伟大祖国的科技贡献的系统考察,认为什么是回族科技史的重点?早期的回族科技成果如何界定?这一问题是回族科技史研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他提出该项成果的重点应在突出回族自身的创造发明及其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突出回族与其它民族相关的科技创造发明;回族学习、引进汉族或其他兄弟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经改进或创新后,取得的科技成果;发生在回族居住区并对该地区的科技、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这一创新点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关注和赞誉。
【王锋教授与岛根大学小林祥泰校长进行学术交流】
史料采集的广博与运用的审慎。《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的最重要成就与价值,还在于它不仅是回族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就其中某些方面提出了原创性、前瞻性的独到见解,从而使本书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方面均达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史实结合、史论结合,考镜源流。书中对原文的阿拉伯文、波斯文旁征博引,对现有文字史料的审慎介绍、甄别与运用,这使本书在史料的丰赡与结论的可信方面,都具有了新的突破。如针对回族医药典籍中的阿拉伯文、波斯文文献存量不多,但其科学价值非常珍贵的特点。尤其是《回回药方》的主要内容又多源于阿拉伯、波斯医书,所包含的语言文字除去汉文,尚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维吾尔文等文字。《回回药方》卷12收录的“古阿里失突论只方”,经著者甄别是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医学家伊本〃西拿的《医典》卷5第三册第358页上的“佛手柑化食丹”,两方内容完全相同。《回回药方》中同一页书上叫做“又一方,先贤卜阿里造,经试验过者”的药方亦是《药典》中的相同的方剂。方中提及的古回回医人卜阿里,即伊本〃西拿的本名汉字音译。(سوجملا موه。伊本〃西拿《医典》的本草——祆教僧的麻黄、拜火教徒的麻黄)。拿马其(كمن 盐。《回回药方》)。波斯枣(امرخ):“波斯枣,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窟莽。”窟莽,乃是波斯人对椰枣(امرخ)的称谓。
在对回族早期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考镜源流、旁征博引国内外相关的史料后,研究认为回族早期科技发明既是回族创造的科技文明,也是从域外传入的第二种科技文明。从而对回族早期的科技创造发明这一学术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这一理论在探讨回族科技史的特点及其规律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对科技史料一方面旁征博引,一方面又以非常审慎的态度对待它们,如在对回族科学技术史进行分章之前,开篇导论,阐述了回族的来源与形成、回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重大科技成果,编纂《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的目的、意义、价值和愿望,这对把握全书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导论以下的各章节篇尾,除注明重要的参考文献外,则以简短的文字总结概括本章内容,这种做法应当说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与此同时,全书对现有文字史料的认真介绍,甄别与选择,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正是由于研究者充分占有了大量的史料,使得该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现实的科学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历史的文献参考价值。它的出版被学术界称之为“填补了中华民族科技史中一项空白,为我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个案研究模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对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共宁夏自治区原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民族经济学博士王正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回族学学副会长余振贵研究员为本书作序。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郭世荣教授为本书作跋。
修史以经世致用为要。居今之世,志古之道,善治者,必鉴于史,有为者,必重于史。科学技术史的修撰更具“存史、资治、教化、科研”之功效。从实际应用价值看,目前,该项成果已被部分阿拉伯国家和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典藏和推广应用,同时也被列为宁夏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点回族学研究方向研究生必修课程,促进了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锻炼了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该研究成果为我国回族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赛义德〃穆罕默德〃哈梅内伊教授2005年先后两次应邀来我国参加“郑和国际学术会议”(银川〃2005年6月)、“北京论坛”(2005年11月)。笔者有幸和波斯语专家马生贵陪同先生在宁夏和西安进行了参观。旋即本人应伊朗文化部,伊朗学研究中心,伊朗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研究所的邀请,赴德黑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再次拜会了这位什叶派哲学界的权威人士
应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社会科学院、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爱尔兰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邀请,中日国际联合研究所所长王锋教授,近日随宁夏社会科学界代表团赴英国、爱尔兰两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王锋教授一行在英国剑桥大学合影】
东英吉利大学是一所坐落于中世纪城市诺里奇的国际知名大学,在英国高等院校的排名中名列前30名,校园建筑是20世纪晚期英国建筑的杰出典范。其传媒学和视觉艺术文化中心在国际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自然环境的秀美和独特的建筑魅力使大学校园让人留恋往返。而位于伦敦市郊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自建校以来,学生就把学院作为教育、宗教、学术及研究的圣地。1441年耶稣受难日,年轻的国王亨利六世为“剑桥圣母和圣尼古拉斯国王学院”奠基。它是“皇家和宗教”机构之一,学院教堂的建筑布局和装饰在牛津、剑桥举世无双。爱尔兰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爱尔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机构。其教育、法律、商业、国际化发展、经济和社会工作及心理学等方面研究,在社会各界拥有良好的声誉。
【王锋教授一行访学期间在英国伦敦】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和访问,促进了双方间友好合作关系,了解了英国、爱尔兰社会科学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情况;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做法;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科设置及研究情况等。
【王锋教授向英国剑桥大学综合学院赠送个人学术专著】
第五篇: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科青年科学家论坛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科青年科学家论坛
——暨研究生专业Seminar课程系列讲座
(二)讲 座 1: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目标合成
专家简介:朱广山,男,1971.02,东北师范大学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2006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0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1)分子筛高质量巨大单晶和高有序膜的合成与制备以及在光学微器件、气体分离方面的开发与应用;(2)吸附分离导向的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目标合成;(3)MOFs晶体和膜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及其储气与分离性能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Commu., Adv.Mater., 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SCI 论文270余篇,他引6800余次,H-index为45,申请发明专利30项已获授权14 项。多次应邀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并做大会特邀报告及担任分会主席。研究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一项。
讲 座 2:金属-硫杂杯[4]芳烃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专家简介:廖伍平,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批(2012)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及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科院放射化学专家委员会委员。1992年9月-1996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工业分析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7年9月-2002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2002年11月-2005年12月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所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又获得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12月中旬回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主要从事稀土分离化学与清洁冶金工艺、高纯稀土分离及核纯钍制备、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研究。主持10多项研究课题,如重大科学问题导向973项目课题、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以及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吉林省和四川省科技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迄今,已在Angew.Chem.Int.Ed.、J.Am.Chem.Soc.、Coord.Chem.Rev.、Chem.Commun.、Inorg.Chem.、Hydrometallurg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6项,获授权7项。2011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获吉林省直机关青年五四奖章,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人选。
讲 座 3:对称性调控单分子磁体能垒的研究及一种归类分子基磁性材料的方法 专家简介:郑彦臻,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师从陈小明院士。2007至2011年,先后获德国洪堡及欧盟居里夫人基金资助,在欧洲从事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2012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学者。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兼“分子磁性与电子强关联材料实验室”主任。其研究兴趣主要是以配位化学及磁性物理为交叉的分子磁学,并拓展至与之相关的超分子化学、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科学等领域。迄今在Chem.Soc.Rev., Coord.Chem.Rev., Angew.Chem.Int.Ed., JACS, Chem.Sci., Phys.Rev.B.等著名化学、物理期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为33。
讲 座 4:液态化学储氢材料
专家简介:罗威,男,1981年10月25日出生,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0年至2012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后,2012年3月至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2012年入选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2013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子,2014年入选“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第一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1.以B-N化合物为基础的化学储氢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可控可逆脱氢研究;2.金属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在催化液态化学储氢材料高效脱氢和燃料电池电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化学和材料的权威期刊J.Am.Chem.Soc., Chem.Commun., J.Mater.Chem.A, Appl.Catal.B., Nano Res., ACS Appl.Mater.Interfac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2012年回国独立工作后,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4篇,影响因子大于6.0的11篇,5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武汉大学优秀拔尖人才等项目,参与了湖北省创新群体项目。
讲 座 5:含木质素的环境敏感性水凝胶的研究
专家简介:谌凡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工作。2005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包括:1.工业木质素的分离和转化;2.植物纤维原料的液化以及液化产物的应用;3.植物纤维基环境敏感型水凝胶的研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863、973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的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
讲 座 6: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基因转运研究
专家简介:张树彪,1971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为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大连民族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入选者、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精细化工”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和辽宁省生物物理协会副理事长。2003年至今在大连民族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和基因载体及输送技术。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863”子课题1项和高等学校自主科研基金1项。作为主持人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际合作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5篇、EI收录15篇。论文被Web of Science引用1000余次,担任多种国内外杂志论文审稿人。获发明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辽宁省优秀学术成果奖多项。目前已获得新型药物载体100余个,其中,具有商业化潜力的有5个。主讲“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等课程,为 “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资源课程负责人。
讲 座 7:高性能锂硫电池用碳硫电极材料及设计
专家简介:李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工学博士。1995年南京化工大学(现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在中科院金属所获得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在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部,进行从事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用碳基纳米材料及相关器件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Angewandte Chemie, Adv Mater,Adv Fun Mater,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 Adv Eng Mater等发表论文190余篇,相关论文被SCI论文他引超过10000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申请国家专利13项,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被聘为《新型炭材料》和《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编委,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支持。
讲 座 8:纳米晶石墨烯薄膜的可控制备
专家简介:高力波,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其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选第六批青年千人,并于2015年3月全职加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自2007年以来,一直从事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制备、表征及其物性等方面的研究。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发表Nature正刊、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CS Nano等多篇论文,并且同时参与发表多篇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文章,迄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2篇,引用超过3600余次。担任过包括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ACS Nano, Carbon,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在内的多个杂志的审稿人。
讲 座 9:Designing functional cathode catalysts for Li-O2 batteries 专家简介:李福军,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9月,他于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从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他在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系Yamada教授课题组从事高能密度锂空气电池基础研究。从2015年3至8月,他转入日本筑波AIST周豪慎教授课题组开展锂空气电池新型机理方面的前沿研究。8月底,他以“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特聘研究员的身份加盟南开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和国家2011天津绿色化学与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到目前为止,他在锂空气电池电解质、先进电极材料及新型反应机理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已发表科学论文16篇,包括Nature Commun.(1篇),Adv.Mater.(1篇),Energy Environ.Sci.(3篇),Adv.Energy Mater.(2篇),Nano Lett.(1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8篇以及其它J.Mater.Chem.(A), Chem.Commun.等多篇文章。其中,有3篇文章入选2014 ESI前1%高引用论文;1篇被MaterialsViewChina知名网站报道;1篇被中国电化学会评为热点论文和同时被日本AIST和南京大学作为重要科学研究成果报道。已申请日本专利和美国专利各一项。每年拟招收3名推免硕士和2名博士生及博士后。
讲 座 10:Lithium-manganese-rich layered oxides materials as cathode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专家简介:尉海军,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曾先后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GRINM)、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工作。2014年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海聚工程”计划,并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长期从事二次电池及关键材料(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和作为骨干完成了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基金(2项)、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1项)、国防科工局民口配套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和日本内阁府“FIRST”项目(1项)7项国家级项目,涉及电动车与大型储能用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动力电池单体、动力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应用等研究领域,组织并协调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市为期一年的2辆燃料电池新能源客车运营项目,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目前,已在Angew.Chem.Int.Ed.(3)、Energy & Environ.Sci.(2)、Chem.Commun.(2)、J.Mater.Chem.(5)、ChemSusChem(1)、Phy.Chem.Chem.Phy.(1)和J.Power Sources(2)等国际知名能源化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论文45篇),他人引用1000多次,申请专利16项,已授权4项,并应邀在J.Phys.Chem.Lett.和J.Mater.Chem.国际期刊上撰写前瞻性研究进展论文2篇,是20多种材料、化学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和仲裁人。近年来,与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东京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日本精细陶瓷研究中心(JFCC)和中科院物理所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