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

时间:2019-05-13 08:3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

第一篇: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

简答题

1.简述现代科学的特征(P133)

(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4)现代科学与科技的一体化。

(5)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6)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7)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

2.牛顿的无限宇宙模型存在哪些难以克服的矛盾?(P78)

(1)在牛顿的无限宇宙框架里,三种佯谬难以避免:

①引力佯谬——西里格尔佯谬; ②热力学佯谬——热寂说; ③光度佯谬——奥伯斯佯谬(2)牛顿的经典力学只解释了宇宙中万物的运行规律,不回答宇宙是如何来的。(3)牛顿保留了上帝的位置,把“第一推动”和管理宇宙的任务交由上帝完成。

3.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P116)(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2)遗传密码的破译;(3)中心法则的建立;(4)操纵子学说;

(5)蛋白质和核酸的人工合成;(6)人类基因组计划

4.科学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系(P251)(1)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首先,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科技进步可以带动一系列新产业群的发展,尤其是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这样,必然会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消耗降低,新产品出现,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部门。)

其次,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有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产业变革的发展也推动科技的研究

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形成后产业经济的完善发展会带来丰厚的资金积累,从而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5.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P25)(1)“十字军东征”和东方科学技术传播

(2)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3)大学的兴起

(4)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6.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P143)(1)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2)网络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7.简述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领域(P163)(1)培育抗除草剂作物(2)培育抗病作物

(3)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4)培育和改良作物品质

(5)利用遗传工程培育出转基因植物来生产药物

(6)利用基因工程调控植物激素和生长发育

(7)利用基因工程调节植物的次生代谢或用植物生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蛋白质

8.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P51)

第一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与当时英国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

(1)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一百多年来,进行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

(2)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封建庄园变成了资本主义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工业的“自由”劳动力(3)资产阶级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私人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奖励技术发明,优待欧洲大陆的能工巧匠等政策

(4)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扩建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掠夺各地

资源,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金。9.试解释紫外灾难现象(P69)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金斯认为能量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建立起在波长比较长、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和实验事实比较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但是,从瑞利——金斯公式推出,在短波区(紫外光区)随着波长的变短,辐射强度可以无止境地增加,这和实验数据相差十万八千里,是根本不可能的。由于“瑞利——金斯”公式是在短波(紫外光)区出现问题的,因此人们便称之为“紫外灾难”。

10.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P159)(1)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2)酶工程

发酵工程

11.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P266)

(1)科技进步将给人类发展提供巨量能源

(2)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3)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12.现代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P3)(1)相对论(2)量子力学(3)基因理论(4)系统理论

13.物理学理论的三次大综合(P36)(1)17世纪,伽利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打开了通向近代物理学的大门。牛顿在此基础上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揭示了天上地下一切物体的普遍运动规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2)18世纪,经过迈尔、焦耳、卡诺、克劳修斯等人的研究,经典热力学和经典统计力学正式确立,从而把热与能、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与微观机制统一起来,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

(3)19世纪,麦克斯韦在库仑、安培、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把电、磁、光统一起来,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三次大综合。

14.空间技术的核心内容(P219)(1)人造地球卫星

所谓人造地球卫星,是指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为人造卫星或卫星,包括通信及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导航定向卫星等。

(2)载人航天

所谓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器主要有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种类型。(3)空间探测器

15.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运用(P163)(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

(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

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

(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16.大陆漂移说的四大证据(P109)(1)从地貌学来看,在大西洋两岸,南美洲东部海岸线与非洲西岸海岸线轮廓明显相吻合

(2)从地学看,非洲最南端的兹瓦特山脉,恰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南的山脉同是东西走向,同属一条二叠纪褶皱山系,地质结构上可以相连(3)从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看,根据物种起源的单祖论,同一物种必定起源于同一地区,然后传播和扩散

(4)从古气候学看,地层考古发现,北半球各大陆有大量石炭一二叠纪热带或温带植物化石

17.高新技术的主要特征? 高智力

高投资

高竞争

高风险

高效益

高渗透

高速度

①创新性

②智力性

③驱动性 ④战略性

⑤风险性

⑥时效性 18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P4)(1)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2)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3)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4)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5)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19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P72)(1)、德布罗意:提出假设,既然光这种波动的物质呈现出粒子性,那么电子一类工人的例子物质也将呈现出波动性,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并且预言电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会像光波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2)薛定谔:建立了表述微观粒子的波动力方程,称薛定谔方程。其主要是把电子看成一团电荷分布的“波包”即电子云,同时提出波函数的概念,从波函数可以求得例子在任意时刻在某处的状态。(3)波恩:对波函数做出了统计解释,并指出其物理意义是,这一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与t时刻在(x/y/z)处单位体积内例子出现的机率成正比。

(4)海森堡:认为原子理论应该建立在可观察量的基础上,观察到的辐射频率和强度等光学量。建立了量子理论的矩阵力学体系。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状态的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力学体系。它的建立完成了基本物理学观念的变革,即不仅把粒子和波作为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实在最终统一起来,而且抛弃了经典力学的机械决定理论,彻底改变了对微观客体运动的描述,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0.现代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P112)(1)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重新发现(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4)物理学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渗透

2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P260)(1)人口问题(2)温室效应(3)厄尔尼诺现象(4)臭氧层被破坏(5)土地荒漠化(6)酸雨现象(7)森林的破坏(8)物种的消失(9)垃圾泛滥

22.近代科学突破的标志(P28)(1)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2)哈维血液循环论的发现 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23.古代阿拉伯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特殊贡献(P21)

(1)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

①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以及丝织等先进技术和产品都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

②中国、印度的医药学也经过阿拉伯,对西方产生了一定影响

③阿拉伯人同时将西方的以及他们自己的科学成果带到了中国(2)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

(3)阿拉伯人还借取了印度人的成就。有两项印度人的数学成就经过阿拉伯人的转达而被现代科学吸收。(4)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无疑使阿拉伯科学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科学的主流。

论述题

1.请你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谈谈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① 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

②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不完善P264 生态环境问题与科学技术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和盲区。人们虽然有时能认识到对自然界的干预造成的近期后果,但对于长远的影响仍然无法把握。如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了几百万种新的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可是有些物品却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各种意象不到的危害,向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化肥导致土壤导致板结和贫瘠等。同时,我们目前采用的生产技术也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发展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的技术与装备,以获得最大利润,很少关注开发资源的养护与再生的技术;在生产方式上,只注重提高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技术,而忽略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制。无数事实表明,科技是“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带来祸害。

2.分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3.联系实际谈谈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

4.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P245)我们国家应采取那种模式? 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与开发

生产与销售

市场开发的线性模式进行(2)市场拉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市场需要

销售信息反馈

究与开发

生产的模式实施与实现(3)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即技术创新在技术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

(4)一体化创新模式,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或环节不按照前面的时间序列进行,而是各环节可以同时并行,但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的,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加快技术创新。

(5)系统网络创新模式,是在一体化模式的基础上,企业不再是独立或孤立地实施技术创新,而是在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等所形成的创新网络中进行的。我国应采用的模式:模式4和模式5 5.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我国在其中的作用?(P122)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是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预期于2005年全部完成,总投资30亿美元。

我国于1999年7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得到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约30Mb区域的测序任务。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简称“1%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生

命科学领域中最前沿的大片段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基因资源上已处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地位,在结构基因组学中占了一席之地。

6.联系实际论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48~P251)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技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了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要使经济增长转变到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只有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7.现代科学的特征以及对我国的启示?(P133)现代科学的特征:

(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4)现代科学与科技的一体化。8.运用所学的知识,论述经济增长方式与高新技术运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

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① 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

②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备注:举例说明:十一五,十二五.提示: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计算机网络。)

9.农业高新技术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情况?

农业高新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较高层次上概括及技术构成的内容看,可以将农业高新技术分为三大类。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

一、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如细胞工程技术中的试管苗快繁和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是利用植物的任何一部分的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经人工培养、处

理、均可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技术。因为茎尖分生组织,不含或少含病毒,分裂快,可大量生产汰除病毒的试管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专家系统研制、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三、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又为解决一些重大农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方法。80年代中期我国开创的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及转基因技术,成为植物遗传改良的有效方法。农产品辐射延贮、保鲜是继热处理、脱水、冷冻化防等传统保藏法之后的一项新技术,它既节约能源,又避免化学残留、污染。

四、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棚膜栽培、节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均属设施农业。它特别适宜于蔬菜、园艺作物的生产和繁殖,能大幅度地提高水、土、热、气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五、多色农业技术。包括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入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和深层次的加工与转化,保持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蓝色农业主要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保

健价值和商品价值,使其作为一类综合的技术群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六、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这种综合,就是创造。综合技术群的作用,对农业高新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P192-193)农业中的自动化技术

(一)自动灌溉

(二)为农民种田提供信息

(三)利用电脑“种”挑

(四)利用电脑除草

(五)农业工厂

10.请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防止汽车发动机空转

2、严守法定速度

3、保持轮胎胎压处于适当值

4、汽车内不要堆积无用的东西

5、禁止油门的空转。

6、防止汽车急发动,急加速、急刹车,保持正常车距

7、尽早挂高速挡

8、防止违法停车以免招致堵车

9、减少使用车内空调

10、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11、设置车内空调温度值,冷气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

12、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

13、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

1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

15、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

16、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过渡包装商品

17、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

1、超导材料: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基本特征:零电阻、完全抗磁性、载流能力强

2.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激光作用为信息载波光导纤维作为载体的通信技术。

3、核能: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放出的能量。

4、黑箱方法: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某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5、计算机网络技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6、技术: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我国学者给技术下的广义定义: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发展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7.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科学成果的

转化过程,它有侠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技术创新是

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

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市场实现直到

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8、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一种知识体系,还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9、空间技术:亦称航天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外天体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10、控制论方法:控制论方法是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11、酶工程:就是利用酶或含酶的细胞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功能,利用生物反应器(即发酵罐)和整个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技术。

12、纳米材料: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其中平均粒径为20-100纳米成为超细粒,平均粒径小于20成为超微粒

13.生物修复: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消除或解除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

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14.数字通讯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有关数字信号处理、传输、交换的技术。

15、太空轨道:人们通常把离地面100-200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

间,把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叫太空轨道。

16、系统功能分析法: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它分为要素功能-模拟法,结构-功能模拟法和环境-功能分析方法。

17、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18、信息方法:又称信息论方法,是

指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研究来揭示物质系统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9、宇宙:就字面的意义而言是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泛指天地万物,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总称。即宇宙是无所不包的整个物质世界,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上,宇宙都是无限的。20、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

第二篇:科概复习材料

科概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2、空间技术

亦称航天技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3、太空轨道

人们通常把离地面100-200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间,即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

4、控制论方法

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5、宇宙

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泛指天地万物,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总称。

6、纳米材料

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7、系统功能分析法

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

8、技术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9、计算机网络技术

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10、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技术。

11、黑箱方法

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12、核能

又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出的能量。

13、非晶态金属

是一种原子排列杂乱无序的固体金属。

14、黑体

指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

15、基因

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16、信息技术

主要是指集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于一体,涉及信息的产生、搜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应用等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各种手段的总称。

17、酶工程

就是在一定的物质反应装置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原料快速高效地转变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技术。

18、超导材料

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

19、信息方法

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研究来揭示物质系统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0、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二、简述

1、简述空间技术的核心内容。

(1)人造地球卫星(2)载人航天(3)空间探测器

2、地球的深化经历了哪些时期?

(1)地球演化的天文时期

从现代星云说可知,地球在天文时期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冷--热--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冷。地球是一片荒凉、沉寂的世界。第二阶段——热。地球内、外部圈层建立起来。第三阶段——冷。原始水圈在大气圈的基础上形成。(2)地球演化的地质时期

A)“水成论”:地球表面最初是一片汪洋,所有岩层都是在海水中经沉淀、结晶而形成,后来由于全球水位突然下降,才使岩层露出水面,形成高山和陆地。

B)“火成论”:地心是熔融的岩石,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熔融的岩石就会冲破地壳喷发出来,固化为新岩层。

关于地壳的成因现在演变成“三元论”-岩浆成因、沉积成因、陨石成因。

C)“灾变论”:由于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变,才出现了不同的地层。他认为这种洪水的进退是大规模的激变,每一次洪水都把地球上的生物扫荡净尽,造成化石。

D)“渐变论”:风、雨、河流、海浪、潮汐、冰川、火山和地震等自然力,不断地侵蚀搬运以及沉积,就能改变地层表面的状况。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 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A)构成要素不同 B)任务不同 C)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D)研究过程不同 E)劳动特点不同 F)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一)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科学: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工具、机器等装置。(二)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

科学: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 技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三)科学与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科学: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四)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过程不同

科学研究的目标有较大不确定性,往往难以预见在未来会作出什么发现,也难以计算出作出某种新发现需要多少时间,付出多大代价;

技术开发有既定的目标的,有较明确的步骤和经费预算,技术开发工作的计划性比较强。(五)科学与技术的劳动特点不同

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要大些,个体性较强;

技术开发活动虽然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性,但是,其活动的集体性较强。(六)科学与技术的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

技术开发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技术装置。

4、简述玻尔模型与卢瑟福模型的差别。

(1)波尔模型:巧妙地将有核模型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模型。他认为,电子智能在一些特定的圆轨道上围绕核运行,处在这些特定轨道上是一种稳定的分立状态,因此并不能发射能量,当它从一个较高的轨道上跃迁到一个较低能量的轨道时才发出辐射能,反之则吸收辐射能。而发出和吸收辐射能的能量等于两个稳定太之间的能量差。

(2)卢瑟福模型:正式提出了院子的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个原子核,原子中全部的正电荷和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核上,而质量很小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不停地围绕核旋转,这有如行星绕着太阳运行,因此原子有核模型又称原子行星模型。

(3)波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性,摆脱了卢瑟福模型所遇到的困难,第一次用量子理论来研究原子结构,是量子论法杖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简述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德布罗意:提出假设,既然光这种波动的物质呈现出粒子性,那么电子一类工人的例子物质也将呈现出波动性,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并且预言电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会像光波一样产生衍射现象,后来人们就将例子的波动性称德布罗意波。

(2)薛定谔:建立了表述微观粒子的波动力方程,称薛定谔方程。其主要是把电子看成一团电荷分布的“波包”即电子云,同时提出波函数的概念,从波函数可以求得例子在任意时 刻在某处的状态。

(3)波恩:对波函数做出了统计解释,并指出其物理意义是,这一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与t时刻在(x/y/z)处单位体积内例子出现的机率成正比。

(4)海森堡:认为原子理论应该建立在可观察量的基础上,观察到的辐射频率和强度等光学量。建立了量子理论的矩阵力学体系。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状态的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力学体系。它的建立完成了基本物理学观念的变革,即不仅把粒子和波作为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实在最终统一起来,而且抛弃了经典力学的机械决定理论,彻底改变了对微观客体运动的描述,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6、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

(1)孟德尔遗传定律(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4)物理学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渗透

7、简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1)人口问题(2)温室效应(3)厄尔尼诺现象(4)臭氧层被破坏(5)土地荒漠化(6)酸雨现象(7)森林的破坏(8)物种的消失(9)垃圾泛滥

8、近代科学突破的标志是什么?

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9、简述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哈维血液循环的基本观点。

(1)哥白尼的日心说基本观点: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绕太阳运转;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本身在公转的同时有自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带着月球绕日运行;行星在太阳系中的排列次序是土、木、火、地、月、金、水,它们的绕日周期分别为30年、12年、2年、1年、几个月;处在这些行星中心的是太阳。(2)哈维血液循环基本观点:

血液是循环运动的。血液是靠心脏的搏动力量,循着血管周而复始地运动,这种循环运动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大循环,又称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沿动脉流到全身,再循着静脉回到右心房。第二,小循环,又称肺循环,从身体中回来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再入右心室,从右心室到肺动脉,经肺部变成鲜血以后,再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10、简述古代阿拉伯国家对科学技术特殊贡献。

(1)发现隐藏起来并且被忘记的希腊知识的宝藏。

(2)阿拉伯人还借取了印度人的成就。有两项印度人的数学成就经过阿拉伯人的转达而被现代科学吸收。

(3)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无疑使阿拉伯科学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科学的主流。

11、简述氢作为新能源的优点。(1)重量轻(2)热值高(3)“爆发力”强(4)来源广(5)品质纯洁(6)能量形式多(7)储运方便

12、简述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科学)。

(1)系统功能模拟法(2)黑箱方法(3)信息方法(4)控制论方法(5)自组织方法

13、简述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

(1)微电子技术(2)计算机技术

(3)网络技术(4)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14、简述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

(1)“黑暗的”中世纪不黑暗(2)十字军东征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现(4)文艺复兴:两种传统走向融和——达芬奇(5)宗教改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6)工场手工业对科学的需求(7)东方国家科学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15、简述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

(1)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一百多年来,进行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封建庄园变成了资本主义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工业的“自由”劳动力。(2)资产阶级采取一系列保护私人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奖励技术发明,优待欧洲大陆的能工巧匠等政策。

(3)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扩建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掠夺各地资源,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金。这些条件使英国成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16、牛顿的无限宇宙模型存在哪些难以克服的矛盾?

(1)在牛顿的无限宇宙框架里,前述佯谬难以避免。

(2)牛顿的经典力学只解释了宇宙中万物的运行规律,不回答宇宙是如何来的。(3)牛顿保留了上帝的位置,把“第一推动”和管理宇宙的任务交由上帝完成。

17、简述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

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18、简述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系?

(1)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首先,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其次,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有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产业变革的发展也推动科技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形成后产业经济的完善发展 5 会带来丰厚的资金积累,从而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

19、简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四大证据。

(1)从地貌学看,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东部海岸线与非洲西部海岸线轮廓明显相吻合。(2)从地学看,非洲最南端的兹瓦特山脉,恰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南的山脉同是东西走向,同属一条二叠纪褶皱山脉,地质结构上可以相连。

(3)从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看,根据物种起源的单祖论,同一物种必定起源于同一地区,然后传播和扩散。在远隔重洋的大西洋西岸,许多现代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4)从古气候学看,北半球各大陆有大量石炭一二叠纪热带或温带植物化石。相反,同一时期南方诸大陆却布满冰川遗迹。

20、简述近代物理学理论的三次大综合。

(1)第一次:牛顿把过去人们一向认为互不相关的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上物体运动规律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都概括在一个以空间、时间、质量和力学为基础,以运动三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综合,用微积分作为数学工具来描述的完整的、普遍的、严密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2)第二次: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力学上的特殊表现,是指外界传递给某系统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和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的总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热、力学、电、化学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说明了自然界物质间能量转化的规律性。热力学第一定律

(3)第三次:麦克斯韦用数学方法把全部电磁学概括为一组简洁、优美的方程式,圆满地解释了各种客观电磁运功现象。麦克斯韦还由这组方程导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进而语言,光波就是电磁波。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理论上的第三次大综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21、简述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1)高智力(2)高投资(3)高竞争(4)高风险(5)高效益(6)高渗透(7)高速度

①创新性;高新技术在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高昂的投入,支持知识的开拓和积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②智力性;高新技术的发展,人才和智力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资金。

③驱动性;高新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它广泛渗透到传统工业中,带动各业的发展。

④战略性;高新技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实力。⑤风险性;因为高新技术的探索处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的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性。

⑥时效性;高新技术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时间效益特别突出,只有及时投入最新成果,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22、简述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

(1)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2)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3)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4)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

(5)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岩石板块构造说

23、简述现代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

(1)相对论:

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2)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1913年,玻尔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3)基因理论:

基因携带的信息由基因的结构所决定,信息的表达是由基因的功能而实现的,因此所有生命现象的机制追根到底都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相关。(4)系统理论:

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机体论的思想,现在已发展成为系统科学中的基本理论部分。它是关于一般系统的本质、特点、运动规律的理论,还包括基于不同学科背景而形成的系统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都是基于实验和数学方法而建立起来的自组织理论。

三、论述:

1、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请论述

(参照P133-134现代科学的特征结合自己观点)

现代科学的特征:A、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 B、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 C、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D、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 E、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 F、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

G、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

2、联系实际,论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技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了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要使经济增长转变到内涵式的扩大再生 产的方式,只有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3、现代科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参照P133-134现代科学的特征结合自己观点)

(1)特征:A、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变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

B、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

C、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D、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 E、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 F、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

G、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2)对我国的启示:

4、请应用你所学的知识论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1)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2)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备注:举例说明:十一五,十二五.提示: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计算机网络。)

5、农业高新技术都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情况。P192-193

(网络)

农业高新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较高层次上概括及技术构成的内容看,可以将农业高新技术分为三大类。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

(1)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如细胞工程技术中的试管苗快繁和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是利用植物 的任何一部分的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经人工培养、处理、均可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技术。因为茎尖分生组织,不含或少含病毒,分裂快,可大量生产汰除病毒的试管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

(2)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专家系统研制、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3)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又为解决一些重大农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方法。80年代中期我国开创的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及转基因技术,成为植物遗传改良的有效方法。农产品辐射延贮、保鲜是继热处理、脱水、冷冻化防等传统保藏法之后的一项新技术,它既节约能源,又避免化学残留、污染。

(4)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棚膜栽培、节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均属设施农业。它特别适宜于蔬菜、园艺作物的生产和繁殖,能大幅度地提高水、土、热、气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5)多色农业技术。包括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入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和深层次的加工与转化,保持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蓝色农业主要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和商品价值,使其作为一类综合的技术群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6)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这种综合,就是创造。综合技术群的作用,对农业高新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P192-193)

农业中的自动化技术:(1)自动灌溉

(2)为农民种田提供信息(3)利用电脑“种”挑(4)利用电脑除草(5)农业工厂

6、请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即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采用节能、减排技术等)

(1)防止汽车发动机空转(2)严守法定速度

(3)保持轮胎胎压处于适当值(4)汽车内不要堆积无用的东西(5)禁止油门的空转。(6)防止汽车急发动,急加速、急刹车,保持正常车距(7)尽早挂高速挡

(8)防止违法停车以免招致堵车(9)减少使用车内空调(10)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11)设置车内空调温度值,冷气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12)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13)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1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15)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

(16)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过渡包装商品(17)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7、为什么说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66(1)科技进步将给人类发展提供巨量的能源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矿产燃料,这些能源的使用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在21世纪,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能源科学的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能源供给将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证。(2)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A、随着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将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基础。

B、天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可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更加充分地利用太空中的资源和极端环境,进行特殊材料加工、生物育种等。

C、随着海洋技术特别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和其他资源。

(3)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A、清洁能源的使用,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B、环境保护技术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手段。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对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污染物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普及,可以实现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D、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变的灾变对人类造成的损害。

8、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我国应采用哪种模式?P245(1)模式:A、技术推动模式 B、市场拉动模式

C、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D、一体化创新模式 E、系统网络创新模式(2)我国应采用的模式:模式4和模式5 10

9、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微电子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微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价格低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②微电子技术带来广播电视和通讯事业的巨大发展。

③微电子技术促进日常用品的电子化,如家用电器、医疗卫生、能源交通等(2)计算机技术

计算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重大科技领域,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目前发达国家的农民使用计算机可以远程直接读取农业大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3)网络技术

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就是资源共享

②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③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效能,帮助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4)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①传输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 ②交换技术将有更快发展 ③数据网的速率越来越高

④通信网在向综合业务网、智能化发展 ⑤移动通信向广泛化发展 ⑥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使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

10、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命题的内涵。P24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继承和大胆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精辟地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评价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观的丰富和发展。所谓“第一”,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特殊地位的形象表达。对“第一”的涵义,江泽民同志作了明确的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相对于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而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相当于倍增器、放大器。(网络)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又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 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又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起来的立体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11、请你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谈谈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面性。P264

1、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①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③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3)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① 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 ②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的不完善P264 生态环境问题与科学技术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和盲区。人们虽然有时能认识到对自然界的干预造成的近期后果,但对于长远的影响仍然无法把握。如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了几百万种新的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可是有些物品却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各种意象不到的危害,向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化肥导致土壤导致板结和贫瘠等。同时,我们目前采用的生产技术也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发展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的技术与装备,以获得最大利润,很少关注开发资源的养护与再生的技术;在生产方式上,只注重提高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技术,而忽略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制。无数事实表明,科技是“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带来祸害。

第三篇:科概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

1.科学

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3.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2、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3、光纤通信技术

利用激光波作为信息载波,光导纤维作为载体的通信技术

4.超导材料

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基本特性:零电阻、完全抗磁性、载流能力强

5、系统功能分析方法

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

6.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7、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技术。

8.温室效应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9.黑箱方法

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 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10、纳米材料

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11.数字通信技术

有关数字信号处理、传输、交换的技术。12.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13.土地荒漠化

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以及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4.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构成要素不同

任务不同

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研究过程不同

劳动特点不同

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2.古代科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古代实用科学形态的形成,主要通过观察,测量,经验描述的方法建立的。古代理论知识形态的形成,主要通过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建立。

☺3.分别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的五大学科成就。

1.数学: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公元前1世纪问世的《周髀算经》。

2.天文学:在汉代就已形成包括年月日、节气、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预报等内容的历法体系。3.物理、化学: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地磁偏角的著作;西汉初炼丹术在我国产生,炼丹家们将已接触到的多种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进行化学转换和无机合成。

4.中医药学:在明朝就开始用认痘接种来预防天花。5农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牛耕和铁犁。

☺4.简述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影响。

战争使各国人民蒙受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损失。但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和科学文化交流。一方面十字军从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古希腊自然哲学文献,使欧洲人得以认识到还保存在那一带的古希腊文化。另一方面,不少东方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和科学技术传入西欧,特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入,使欧洲的科学技术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

☺截图5.人们对元素认识经历的五次变革

☺6.简述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也称“轨道定律”

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轨道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也称“面积定律”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又称“周期定律”

☺截图7.近代物理学理论三次大综合

☺8.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原因和条件,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而变异的发生直接来源于生活条件的变化。生物通过与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同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逐步产生新的类型和物种,从而客观进化。这样就构成了整个生物进化的图景。

☺截图9.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领域

☺10.简述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

(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

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11.简述21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1.学科自身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

2.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 3.研究科学基本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2.近代科技兴起背景

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大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工厂手工业和远航探险。

☺13.阐述主要宇宙空间资源内容以及人类进入宇宙空间需克服的障碍。

资源:航天器相对地面的高位置资源、高真空高清洁的环境资源、航天器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超低温热忱资源,月球及其它行星资源

困难:要克服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克服高真空环境;克服微重力环境。(不全)

☺14.试解释“紫外灾难”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金斯推出的一个公式,该公式在波长较长,温度较高时都与实验事实相符,但在短波范围内与试验结果完全不符,而是随着波长变短,能量密度随之增加并趋向无穷大。这一结果显然是荒唐的。因此人们便称之为“紫外灾难”。

☺15.现代分子生物学内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遗传密码的破译。中心法则的建立。操纵子学说。

蛋白质和核酸的人工合成。人类基因组计划。

☺16.简述现代科学的特征?

(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4)现代科学与科技的一体化。

(5)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

(6)现代社会技术研究的社会化

(7)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

☺17.简述激光的用途。

1.用于农业:通过激光技术进行杀虫、培育优良品种 2.用于医疗卫生,通过激光技术进行眼科手术等

3.用于科学研究,激光所产生的超高温、超高压和极强电场,为研究物理,化学,生物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4.用于雷达,激光技术是空间遥感技术的一种重要工具 5.用于军事,用于制造激光制导武器

☺18.简述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促进作用

☺截图19.简述科技进步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图片20.基因工程的步骤

论述题:

☺图片1.谈谈现代生物技术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应用,应如何评价

☺2.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我国在其中的作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是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我国于1999年7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得到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约30Mb区域的测序任务。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简称“1%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前沿的大片段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基因资源上已处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地位,在结构基因组学中占了一席之地。

☺图片3.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p270

☺4.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我国应采用哪种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2.市场拉动模式

3.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4.一体化创新模式 5.系统网络创新模式 我国采用4.5

☺截图5..从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6.联系实际,谈谈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 1.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科技进步给人类提供了巨量的能源

3.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4.科技进步将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环境

第四篇:毛概考试复习

选择填空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飞跃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飞跃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实间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前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和目的6.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个体经济改造和工商业改造。)

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答: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化。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9.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答: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0.“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提出者陈云。

11.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为前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手段),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科学内涵?

答: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1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关系?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1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答: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期主导作用。19.怎样正确认识,我国贫富差距?

答: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二,主义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0.党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1.坚持按答: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题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题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25.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26.统一于中国。

27.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战略问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2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的基础。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9.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想统一的原则。

30.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农民是人)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1.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3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简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答: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答: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是对原有体制根本性的变革和彻底转换,而非一般性的调整或细枝末节的剪修。第二,„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彻底改革。第三,„是一场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物质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一场广泛全面的变革。第四,第一次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4.社会主义市场答: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5.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简答)答: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二、人民民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和那些阶级掌握。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三、人民代表大会;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答:1).领导阶级不同(根本标志):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2).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主义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3).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与世界革命关系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资产阶级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论述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在今天的意义?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有空前的广泛,是实现新时期党的总任务的基本条件,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更促进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桥梁纽带。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优点,二十一世纪我们更不能摒弃它,国外敌对势力一直不放弃围堵我国政策干涉我国内政,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钓鱼岛黄岩岛问题等都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相反,我们不能放松国防发展,以强大的武装威慑敌人。

(3)党的建设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转化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为党建思想的执政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为指针的经济建设,以和谐社会为导向的社会建设。.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答: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

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了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黄岩岛事件):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当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第五篇:毛概考试复习

1关于中国梦和十八大的理解和体会1)“中国梦”首先是“强国梦”,“强”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强大,更是综合实力的强大2)强国必须与富民紧密联系,没有人民的富足和幸福,强国之路就不算真正抵达成功彼岸3)实现“中国梦”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海峡两岸可携手推动实现这一民族理想4)“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应对世界有所贡献。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土壤“富强不称霸”的理念,旨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强大的中国对世界和平有积极意义。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要使党的十八大代表推荐提名和选举产生过程,成为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发展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2)要把选好党的十八大代表,作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重要保证3)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2)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4)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不断深化1)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揭示和回答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丰富和深化3)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丰富和深化。

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科学体系,正因我们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伟大飞跃,使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作用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3)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4)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5)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4.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1)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市场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2)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3)合理调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是我们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我们国家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从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国家资源利用效率确实跟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3)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解决环境污染的状况,很大程度上要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4)从资源的禀赋来看,是我国的资源禀赋来决定的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6)从国内资源的供给能力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资源供给存在相当大的困7)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8)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9)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重塑节约文化的迫切需要。

6.现阶段应当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实践,贵在实效,应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要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2)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3)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和加快转变4)要用制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P60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B理论意义: 1 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a)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e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下载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考试复习指导

    关于毛概考试的大概范围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先提出。 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毛概考试复习要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3.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毛概考试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启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实事求是思......

    2013-2014毛概考试复习大纲

    1.依据:①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③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的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

    2013年嘉应学院毛概考试复习

    以下一些答案完全是个人总结仅供参考●题型及分值说明: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如ABCD)填写在下表与之对应的题号下(每题2分,共40分)注意:正确答案序号没填写在表格内......

    毛概复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1.改造和改革有什么关系?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

    2014毛概复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

    毛概复习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