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时间:2019-05-13 08:2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张宝山

大 杨 乡 第 二 小 学

联系电话:***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摘 要】: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教”和“育”应该在人性中达到完美的结合,所有的“教”都应该是服务于“育”的,都应该最终落脚于“人”的成长。具体到学校教学中,学习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所有的“教”都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最好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班级文化 学习方法 人格魅力 家校交流 【正 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促进人“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是强调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促进人的智力、体力、情感、伦理等平衡发展的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培养,能力得到发展。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创建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形势下,班级建设不仅要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创设一定的文化

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把握班级文化中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本着以上认识,我从新生入学起,就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深深感受到了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学第一天,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同学们明白、理解特色班级文化的内涵。我班的班风是“严律守纪,积极向上”;让同学们明白好的纪律是取得成功的保证。班训是“健康,活力,团结,拼搏”;让同学们产生一种团结友爱的健康情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对学生的寄语是“今天养成好习惯,明天成就大未来”。另外,我还在光荣榜板块中设置“学习标兵”,及时鼓励、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将他们获得的奖状张贴在光荣榜中,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进取的欲望。就这样,同学们的学习意识都大有改观,都能积极地迎接挑战,积极地投入学习了。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会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形成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古语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做到百读不厌,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

方法。学生每多读一遍,总会多一点收获。比如当学生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第一遍读要让他们读通顺课文,读准字的读音;第二遍读要让他们理解积累一些好词佳句;第三遍读要让他们产生自己的点点感受并愿意思考一些问题„„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让学生在多读的同时,必须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常对孩子们说,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要有方法,背课文时首先要读懂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大致了解之后,分段背诵、各个突破。千万不要在没理解内容的情况下,就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死记硬背,这样只是暂时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另外,我要求同学们认真做好预习,记好笔记过后认真整理,.课后要及时复习,遇到问题要争取独立解决,建立纠错本及时改错,训练习题要养成条理清晰的习惯。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会爱学习,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三、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自主学习形成习惯。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不是强求而是影响,不是制度而是感化,不是规范而是自律。它来源于教师强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学识水平,幽默的语言艺术,宽厚博大的胸襟,真诚的爱和信任。

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从而让学生听从你的教导,养成良好习惯。

我一直坚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供大家随时阅读,每星期更换一次,坚持不懈。学生们在积极的课外阅读中既巩固了课内阅读方法,更强化了自主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养成后,班级里打闹的现象少了,发呆、闲聊的人也少了,同学们一有空就读书看报,文化水平渐渐提高,人也越变越文明了,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了。

结合学校涌起跳绳的热潮,我常和孩子们一起跳绳,并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成立一支跳绳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和兄弟班级举行友谊赛,这样一来,孩子们训练热情顿时高涨。我又因势利导:我们应以学习为重,孩子们表现的出奇的好,不光作业能按时交了,而且同学们都能做到主动提前预习,我感慨于同学们的变化,同时也欣慰于孩子们的成功。

四、与家长密切配合,为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作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主动与家长联系,定期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共同指导,督促学生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我坚持每次考试后都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一般我选择两类型家长,一类型是有进步的学生,这主要是班级中等生或者后进生,我会放大孩子的优点,在家长面前使劲夸孩子,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肯定会在下段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另一类型是成绩有起伏的学生,这针对的是优等生,我采取欲扬先抑的方式,先指出孩子的不足,然后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孩子重拾信心,重整旗鼓,轻装上阵。马双雨同学是我重点关注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聪明但十分懒惰,对他的问题我总是毫不保留,和盘托出,家长也频频表示在家中要严加管束,但最终我仍然让家长明白,孩子是很可爱的,成绩也不算落后,我们要的是更进一步,精益求精。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的转变很大,学习也能积极主动了,同时他也收获了成功。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要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通过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小事,从点滴做起,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上好课:小学语文问题与对策》彭小虎 主编 王宗海著

3、《上好课:有效技能》孔凡哲 编著 4、《上好课:应知应会》李广 杨宏丽 编著

第二篇: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摘要: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我们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善于提问、积极思考发言等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关键词:

自主读书 独立思考 善说能辩 活学活用

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对自主学习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

无论从哪个角度,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课改目标和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各项目标的实施和落实。可是,当我们关注目前的课堂 教学的现状时,却经常听见教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积极主动思考和发言,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因此,我们在关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应沉下心来,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善于提问、积极思考发言等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下面,我试以《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为例,从读、思、说和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就如何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以体验成功来培养自主读书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获取知识、体验情感的主要途径,“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课堂中在保证足够的读的时间前提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和有效的读书方式去读,以激发学生读的热情、读的兴趣和读后的思考。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对读的内容的理解,领会作者独特的构思,感受语言表达的创新因素,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真挚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促进自主读书习惯的养成。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中,我始终贯穿一个读字,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并在读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适度的要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度地提高或降低读的要求),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体验读书乐趣。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极为精彩,教学中先从周瑜临死时说的话:“既生瑜,何生亮?!”引入,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如“就要、公事、希望”等)提出问题:

1、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对周瑜是怎么看的,依据是什么?

3、周瑜说的话妙在哪里?等问题,激起学生自主读书、理解发现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对课文反复地读,自主理解:周瑜因妒贤忌能设计欲加害诸葛亮,而诸葛亮神机妙算将计就计;领悟其语言表达的精妙。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摘到了“果子”,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欢乐的情绪才能学好,使学生乐学爱学,这样自主读书的习惯自然会得到加强。

二、以挑战困难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意向和能力,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反复罗嗦;相信自己能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别人提示;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别人帮助。教学中尊重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坚持“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听在前,想在后。”教师或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是点拨语言规律,或是交流自己收获,不一而足,充分运用启发讨论式,鼓励学生通过独特的学习活动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将课堂设计成为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而获得自信和乐趣的过程,打破只听不思考的定势,摆脱依靠老师学习的依赖性,让学生走向自主、自立、自强。

“诸葛亮为什么三天能顺利交箭?”这个问题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学生很难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便会习惯地等待老师的分析讲解。此时,我并不即刻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读文、思考、讨论,从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方面入手,对他 的神机妙算自主理解。而许多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则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以免适得其反。这样既保持和培养了独立思考的兴趣、能力,又树立了向困难挑战的信心,更激起他们向更“高峰”冲击的斗志,养成自立的习惯。

三、以畅表情怀来培养善说能辩的习惯

“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叶圣陶先生指出:“说”字最基本,“说”的工夫差不多了,听读写就容易办了。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造说话交际的契机,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解除学生说话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想说、敢说、能说,获得轻松舒畅的情感体验,养成畅表情怀的习惯。

课堂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说话训练:讲三国故事,分角色对话,说启发谈感想,发表看法等,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使思维变得更加严谨。学生的说话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讲课文以外的三国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其他的学生,让学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而欣喜不已。同时也带动一批同学去积累课外的知识,展示才能。

学生光靠自读自悟往往理解不深,领会不透。开展辩论赛是促进学生消化知识、培养说话交际能力很好的手段,还能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一旦提出辩题,他们就会主动多渠道地去搜集资料,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知。

本课中鲁肃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有的说他既然身侍吴主,就该尽全力帮助周瑜,而不该背着他为诸葛亮准备船只,这于将来吴国不利。也有的说,鲁肃为人坦坦荡荡,敦实忠厚,不像周瑜心胸狭窄,做人就得像他那样,学生的观点莫衷一是。于是,趁机组织一次辩论赛,让学生查询资料,搜集内容,充实辩题。辩论中学生兴趣浓厚,直抒胸意,充分表达自己观点,极大地丰富了语言,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说话中表达鲜明观点的习惯。

四、以享受知识来培养活学活用的习惯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任何直接经验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和读写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现实意义——运用。课堂中努力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实践的乐园,使语言学习运用更加丰富、生动起来。如:说见闻写感受;开展专题的读书活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体验成功的愉悦,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儿童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欢把课文演出来。曹禺先生对课本剧表演予以充分的肯定:“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课前,让学生组成剧组,根据内容鼓励学生自觉吸收、运用生活语言编剧本,并自导自演。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才能,施展个性,他们演得惟妙惟肖。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学生兴趣盎然,并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清朝教育家王明阳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起进不能已。”长期保持这种“喜悦”,就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知识,养成习惯,巩固所学。

以上的每一个设计,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或保持极大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就是在掌握知识和完成任务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满足。学习中学生有了这种精神满足,会促进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将这种兴趣进一步向意识内化。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也将随之变成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机成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第三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自觉、自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与‘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雯语气不同,一个关切的质疑,一个嘲讽的反问否定: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献疑‛;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不会盲从,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书本,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鼓励质疑,激发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一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许多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应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从阅读中领悟到写作的奥妙。庸师把答案直接交给学生,名师则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寻求答案。

一篇文章有行文的核心,一篇课文有训练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依据学习的重点而质疑问难。例如:《孔乙己》一文,通过孔乙己这一特殊人物性格的展示,深刻的鞭挞了封建教育思想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深深的伤害。同学们依据此学习重点在小组讨论中作如下的自我提问:

1、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使这位人物显得血肉丰满呼之欲出?

3、假如孔乙己中了举他将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后来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由于本文所反映的主题和《孔乙己》十分类似,所以我启发同学们用对比于阅读的方法来感悟这篇文章。照例同学们通读全文提出如下问题:

1、范进和孔乙己很类似,但又觉得他们二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在性格上的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范进中举了为什么会喜极发疯?

3、胡屠户是一位陪衬人物,他对塑造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迅速展开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不仅理清了文路,更重要的是透过作品更透彻的认清了当时社会某个层面的本质。

经过好多次的实践,我认为小范围的讨论,更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学生往往在自己很熟悉的氛围中能放松自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更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提出

‚怪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稳妥地处理,不能打击其质疑的积极性,熄灭其‚灵感‛的火花。

三、授人以渔,为学生自主学习传授方法。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要重视让学生关注大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综合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应该把综合实践活动臵于重要位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我在设计语文与生活时,布臵学生做些与时代性联系紧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⑴力求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如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学习了《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人们常用的谚语; 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与生活课,给学生广阔的时空学语文、用语文。例如:在上完一课书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喜爱的活动来表现;如演一演,画一画,说一说等等,另外,从生活的角度提出一个小专题,让学生

进行‚课余调查‛。这样语文与生活课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确定的活动主题,自己探索实践途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去实践、探索,激活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适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留心观察,勤于积累

在写作文时,有的同学总觉得没东西写。这是对生活观察不仔细、积累不勤的缘故。要有东西可写,首先就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素材,建造好作文材料的‚小仓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备好写作的材料。

1、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首先要养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诸如花鸟虫鱼、自然风光、人际关系、社会风貌等,还有你个人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感悟以及在感受自然美的过程中思想上蹦出创新的火花,所有这些,都是入文的材料。只要我们以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理解、提炼生活,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积累生活的最好办法是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写作越来越强。‛因此,我除了让学生每学期写八篇作文外,还规定每人每周

至少写两篇日记。学生一开始感觉每天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无味,没什么可写。我就在上作文课时让学生展开讨论:日记记什么?通过热烈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日记可写的太多了:像老师、同学、路人、亲友……;像吃饭、做操、学习……;像思想总结、热点评析、社会实践……。此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只要留心观察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写进日记。于是,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像谭蕾的《乳白色的泪滴》,刘思平的《父亲的那双手》等,都写得很精彩。能够在日记中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此,我定期选出优秀日记荟萃在我班办的手抄报‚丝丝心语‛栏目中,供大家阅览欣赏,激励学生养成经常写日记的好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从阅读中积累。广泛阅读能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阅读要‚于切要处下心力‛潜心思考,深入理解。作家秦牧、刘白羽的作品能够旁征博引,用语经典,趣味横生,就得益于他们丰厚的学识积累。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散文或短篇小说,假期则要求读一些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文学经典,还要求读一些关于科技方面的刊物,像《自然与科学》、《十万个为什么》。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开学后,我没有急于学习新课文,而是把一定的时间给同学们,让他们广泛交流假期

读的书籍,这样不仅能尽快开拓知识视野,还能使大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积累语言,使作文言之有味。

为炊之‚米‛有了,如何将其做成香喷可口的米饭,也就是如何遣词造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则成了学生最头疼的事了,往往生动有趣的素材,在学生的笔下却显得索然无味,难以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为此,我就如何做读书笔记分期作了几次专题讲座。对于书本中的典型字词、精彩语段及时摘录,并随即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悟。我定期对大家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督促。目前,同学们已经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不论从他们在课余聊天还是课堂上发言或者是他们的习作我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有了很大的拔高,说话间嘴上的新词多了,思路明晰了;习作中引精用典的也准确到位了,很显然提高了习作的档次。班上就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就这样写到:‚当我因考试失败而意志消沉时,想起了拿破仑的话‘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战’,又重新点燃了我心中那簇将息的火苗;当我学习懈怠时,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又使我重新拿起了笔;当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时,李的‘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又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读完学生的习作我自然感到十分欣慰。

3、积累构思技巧,使作文言之有序。

构思要创新,我认为须先入格。课本中有许多构思方面的知识值得借鉴。就部局而言,有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点题的方法等,就整篇文章而言,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故乡》通过对比反映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背影》抓住父亲背影这一细节,通过父亲过月台的瞬间构思全文。积累这些构思方面的知识,写作中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适当变通,就能给自己的作文搭一个好架子。这里的‚变通‛,实际上是在常式中求变式,是在大量积累之上的构思。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和点滴做起,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第四篇: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认为更为重要。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带来无限的好处,可谓是终身受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尝试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我们的做法是坚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要相信学生能力,相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潜能,相信学生自己是能够探究的、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首先,要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把可以在课中自学或探究的内容提前到课前进行。要交待预习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注意记录下来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于课中进一步探索。其次,课中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少讲,而把大量时间放给学生,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脑想、尝试练、动手做,进行探索交流活动。如,学生能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不点破,留给学生思考;同学之间互动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解,留给学生讲解;学生能总结的定义、性质、公式、规律等,教师不暗示,让学生补充完善;学生能进行的操作活动,教师不代替,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次,课后尝试实践,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课中向课后扩展,把数学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安排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如学习了有关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回家量一量饭桌、写字台、冰箱面的长和宽,实际计算一下它的面积和周长;可以布置发展思维,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如,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的不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吗?有什么规律?也可以布置一些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具有应用价值的实践活动。可以了解一些商品打折、银行利率等情况,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师只要敢于放手,学生才有可能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学会应用,才能进一步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探索成功的愉悦。

第五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得住他以前所经不住的某些感觉或一系列感觉的能力叫做习惯„„日常口语中,还把由于经练习而强化的某种能力叫做习惯”。可见,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和能力的总称。它具有选择性(个性),反复性和持久性,有时还带有强制性。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东西方学者对此已有不少论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内在动机的自我激励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过程。

那么,自主学习习惯就应是在一定兴趣爱好或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动或被动养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不容易改变的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它包括求知意识(兴趣),学习目的(目标),利用和创造条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柏拉图说:“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压力下进行的,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人并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进步对知识的更高要求,家长成龙成凤的期望,学校升学的压力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近利”而教,学生为“近利”而学,教学活动几乎演变为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直接灌进去的简单的手工劳作,这不仅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背道而驰,更主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甚至于遏制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和发展。

17岁就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的王小平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习惯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机体越年轻,习惯就越能扎下根来”(乌申斯基)。初中生大多在12—16岁之间,正处于机体和思维都非常活跃的阶段,且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解能力,个性逐渐养成,因而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的时期。

在“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活主体意识,开发自主潜能——激活内驱力

其实,主体意识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是教师的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培养,而是释放和开发。

1、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是学生积极 1

地、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语文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本身就不乏乐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而,充分发掘语文文本的素材,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形体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不是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是一种理智的学习行为。“学者须要会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二、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合作探讨——学会自主学习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杜威)。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仅仅是一个个的事例,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理解运用,而不只是简单的掌握文本信息,因而我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一是强调工具书的运用,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成语词典自主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二是强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强调合作,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

为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在教学条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三步走:课前勤,课中“懒”,课后细。

课前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不仅如此,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备他们可能就某个点而生出的某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课中“懒”,实则是“活”。改变已往那种老师包办代替或设“陷阱”似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尽量“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学莫贵于自得,非在外也”。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表扬与适当的引导。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一环。课后细,即总结细,反思细。仔细分析过程的利弊,详细总结学生的得失,找出亮点,以指导下一次的教学;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作适当的补救。此环节既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艺术,增进教学修为,更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主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外,其它文章大多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充当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

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为避免“学生说说笑笑,课堂热热闹闹,要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则茫茫然,语文课变得玄虚起来”的现象,我事先在学生中组织了两个备课小组,不给任何资料,完全由学生去理解;为把握课堂真实情况,确保课堂纪律,还安排了4个学生进行记录(其中包括两个好动的学生)。从同学的记录、课后作文、学生“老师”的反映以及学习心得交流课(检查学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的情况来看,这一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不仅自主解决了字词,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做人不能虚伪,要诚实),了解了安徒生的一生,而且对课文进行了延伸,由文本走入了现实,就“骗子为何能行骗成功”,“皇帝为什么要穿‘衣服’游行”,“当时你若在场,你会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讲了历史上的一些以假为真的故事。他们自主设计和回答的某些问题虽然显得有些幼稚甚至

不得要领,但事前担心的纪律问题并没出现,几个表现较差的同学在那堂课上异常积极。一位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寡言少语,课堂上极少主动发言的男生,在课后写的作文《生动的一节课》中这样写道:“这是我学习生涯中由同学来当老师,自己提出问题,同学们来回答的第一节课。我觉得我又找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起点,我将会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继续努力。我会永远记住这一课,永远,永远„„”。这种学习形式少了些机械的问答,没有了老师的思维的束缚,多了些自由的空气、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讨中不断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

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表情达意,读、写、听、说、思是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形式,学习过程中仅仅深挖教材是显然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面向广阔的语文世界去获取知识,开拓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猎取知识的途径,又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

为开阔视野,本年中我指导学生完成了两个主要工作:一是组建了一个班级图书室。学校阅览室藏书极其有限,在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同时,动员同学每人借出一本书组成了班级图书室,利用中午和下午供学生阅读,并要求作好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一作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学习风气逐渐浓厚。

二是阅读名著。基于学生的经济情况,我把同学们分为四个组,每一组购一套名著,四个大组交换阅读,要求每月读完一本,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阅读名著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涉猎,受到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只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即可。每月一次的读后感交流,都能发现学生新的认识和变化,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表扬,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了写作能力,而且还矫正了部分学习较差的同学的行为习惯,激活了思维。

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实际上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但内因人仍起主要作用。因而在课外阅读的训练过程中,除老师反复强调阅读目的,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外,如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或摘录,每月进行一次读后感交流,家长监督检查等,还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加以表扬和鼓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阅读习惯。经过一年课外阅读的强化训练,不少学生已开始不再满足于老师的要求,他们自己去购买了《论语》、《唐诗三百首》以及一些外国名著进行阅读,并时不时的向老师请教。阅读和交流课外读物已成了不少学生的一大兴趣和爱好。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成功学校白汉华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有了良......

    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高一二部(17)班杜善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曾说过: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精选五篇]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使自主学习者成为榜样,促其更加自主: 这类学生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如果他们能起到带动作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部分同学对学习热......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开发区三小 张玉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当然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

    初中语文_自主学习习惯培养_初探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肖代荣“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人们通常只把习惯和人的一些行为举止联系在一起,而却很少把习惯和成功关键连在一起。但是,当你去了解许许多多的成功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复习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借助讨论交流法、总结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