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工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工人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路局有关规定,制定《XXXXXX公司工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 工人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拨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工人档案管理工作,由负责领导与指导,由各人事任免单位具体管理,同时接受XX及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 工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党、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和制度。
第二章 工人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条 工人档案由各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管理,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专、兼职人员。
第六条 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1.保管职工档案。
2.收集、鉴别和整理职工档案材料。3.办理职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4.登记职工工作变动情况。5.为有关部门提供职工情况。
6.做好职工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7.办理其它有关事项。
第七条 档案工作人员职责
1.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素质;
2.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保证工人档案安全。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工人档案工作的规章和制度办事。3.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敬业爱岗精神。努力学习业务及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热心为职工服务。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坚持每季度检查统计核对工人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档案材料的归档、装订工作。
第八条 档案保密及库房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要严守国家机密,保证档案安全,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向无关人员谈论有关档案的内容,未经批准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室,如有泄露或公布档案内容者,应视其情节轻重按违纪予以严肃处理。
2.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事前应把工作移交好,办好交接手续。3.工人档案材料必须登记建账,每季度要认真清点核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为保证工人档案的绝对安全,凡保存500卷以上工人档案的单位,均应设坚固的专用库房。库房内要存放灭火器并安装铁门及铁栅栏窗户、档案选用铁制专用档案柜进行保管(即三铁一器)。
5.要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是否齐全,要保持库房内清洁卫生和适宜温、湿度(温度:14-24度,相对湿度:45-65%)。
6.档案库房和阅档室要分隔开,严禁吸烟、堆放杂物和放臵易燃易爆物品,节假日要加封,库房钥匙要专人保管,严防丢失,每日下班前,要认真查看库房门窗上锁状态和电灯是否关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第九条 档案借阅查阅制度
1.借阅查阅工人档案时,须出具借阅查阅工人档案介绍信,方可借阅查阅。
2.工人档案原则上不外借,因特殊情况借用时,须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用毕及时归还。3.任何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工人档案。
4.要爱护工人档案,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拆散、损坏工人档案材料。5.要注意保密,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工人档案内容。未经工人档案管理部门同意,严禁复制、摘录、拍摄工人档案内容。
6.查档人员阅档时,严禁吸烟。
第十条 工人档案转递制度
1.工人档案管理部门,在接到工人调动职务任免通知后,将调出的工人档案整理,移交给新的工人档案主管部门。2.转递工人档案必须经过严格密封,通过机要交通或劳资部门人员取送,严禁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3.转出工人档案必须材料齐全,符合整理要求,转出时不得截留任何材料或将材料分批转出。
4.转递工人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工人档案转递通知单》和《工人档案转出登记簿》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5.收到工人档案的单位,要对工人档案进行检查核对,校对无误后,须在回执上签字盖章并及时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丢失。
6.对“无头档案”要认真查转。对下落不明的工人,其档案可移交同级档案综合管理部门保存。
7.工人死亡后,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存五年后,移交同级档案综合管理部门保存。
第十一条 工人档案检查核对制度
1.保管工人档案必须建立《工人档案名册索引》,并根据工人档案转入转出情况及时修改,保证名册的准确无误。2.工人档案应逐人编号,编号与姓名必须相符,不得重号。
3.工人档案每一年至少检查核对一至二次。主要检查核对档案名册与姓名、编号、数量以及存放位臵是否相符,鉴别档案材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 送交工人档案归档材料制度
1.凡各级部门形成的工人档案材料,应在材料形成10天内送交材料管理部门,其它部门形成的工人档案材料,要在材料形成一个月内送交工人档案管理部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积压或滞留归档材料。
2.凡属应归档的材料必须内容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
3.凡归档的材料应统一用16开办公用纸,用钢笔、毛笔填写或打印,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4.送交工人档案材料时,材料形成部门要与工人档案管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三条 工人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
1.凡工人档案材料,在归档前必须经过认真审查鉴别,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归档。
2.未经鉴别任何人不得擅自销毁工人档案材料。3.凡属下列列情况的材料不得归入工人档案:
(1)属于:“同名异人”、“张冠李戴”、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
(2)虽属本人但不需归档的材料,如:结婚证书、学生证、学术论文等;
(3)属于来往文书、资料、大小字报、会议记录等材料;
(4)规定应由组织盖章而未盖章,应由本人签字而未签字,应注明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而未注明等手续不完备的材料;
(5)属于头尾不清、来源和时间不明、内容不真实、不齐全、不完整、字迹不清的材料;
(6)凡是用圆珠笔、铅笔、红色、纯蓝色墨水或复写纸书写的材料。
4.不得私自将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归档或从工人档案中撤出材料。
5.经鉴别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退回材料生成部门,待符合要求后再入档。
6.鉴别归档工作应随时进行,积压最多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工人档案材料收集制度
1.工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与工人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采取上门收集、电话联系等形势,积极主动地做好材料收集工作。
2.根据需要,工人档案管理部门可有计划地布臵填写简历表、自传、鉴定等,并及时将这些材料收集归档。3.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要认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通知材料形成部门补办手续;对不应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退给材料形成部门;对缺少材料的须及时向材料形成部门催要。
4.对收集到的应归档材料,必须认真填写《收集材料登记簿》。
5.收集材料工作应随时或一个月进行一次,不得延误。
第三章 工人档案材料的收集和鉴别
第十五条 工人档案材料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全部档案工作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收集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的质量。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档案范围,把应该收集的档案材料收集齐全。
第十六条 工人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
具体包括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身体状况、突出贡献等方面内容。
1.简历、自传、任免、调动等材料; 2.党团材料、奖惩材料、历史材料; 3.学历、学习成绩、技术考核及培训材料; 4.不同时期、不同目的的体格检查材料;
5.主持革新项目、有关发明创造、重大科技成果; 6.其它方面。
第十七条 工人档案材料收集的特点
工人档案材料收集同其它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一样,具有以下特点,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特别注意把握。
1.广泛性。工人档案材料收集的广泛性是指工人档案材料非一处形成,也就是说档案材料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可来源于工作单位,也可来源于社会有关部门。
2.持续性。工人档案材料收集的持续性是指工人档案材料非一时形成。不是收集一次即可,应持续不断地收集。3.阶段性。工人档案材料收集的阶段性是指档案材料是分阶段形成的。例如:上学阶段、参军阶段、工作阶段等。4.时间性。工人档案材料收集的时间性是指工人档案材料的形成虽有阶段性,但在某一阶段又有相同固定的形成时间。例如: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工作发生变动时,考工晋级时等。
第十八条 工人档案材料收集的渠道及方法
1.对新招收录用的职工,要收集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审批表、政审表、体检表、录取通知书(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制发)、分配通知书(三联单)等。属于城镇待业人员或重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向推荐的劳动服务部门提取就业前的档案材料;属于直接从技校分配的毕业生,应向学校提取在校时的档案材料;安臵的退伍军人,应向安臵部门提取部队的档案材料。在新职工入职后,要及时建立健全每个人的档案。2.根据工作需要和材料缺少的情况,随时收集应由本人填写的档案材料。新调入的职工都应填写简历表。为能及时掌握职工近期和自然状况,定期每五年重新填写简历表。3.随时收集有关职工任免、定职、定级、考核、评定技术职务和登记、调整工资级别、退休以及死亡材料。4.通过党、团组织收集职工入党、入团、退党、退团、以及党内、团内所受奖励、处分等材料。
5.通过有关部门(行政、工会)收集正式授予职工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等事迹材料。
6.通过有关部门(公安、保卫、司法)收集职工违法、违纪所受处分、处罚等材料。
第十九条 工人档案材料的鉴别原则
工人档案材料鉴别工作是工人档案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审查、判定工人档案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工作。对反映工人情况的材料进行鉴别,是决定档案材料存毁的问题,是决定档案质量的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慎重、严肃、认真地做好此项工作。
需要鉴别的材料有两种:一是对已归入档案卷内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鉴别,如有的不应该装入档案,有的随着时间推移和情况变化,已丧失了参考价值,没有必要继续保存;二是对新收集的材料进行鉴别。无论对哪种材料鉴别都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1.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党和国家及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对档案工作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做出一系列规定,有明确具体的政策界限,并确定了档案材料的取舍范围。这就是工人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工人档案鉴别的依据。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档案形成于不同时期,反映着每个人各个时期各方面的情况。错综复杂,千差万别。在鉴别工作中,既要对材料的内容及形势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综合分析,又要联系材料形成时的历史条件来判断其价值。决定材料的取舍,不能单凭材料的标题、形成的时间以及作者进行划线,应根据档案材料的实际内容来确定,做到不错归、不错毁一份材料。
第二十条 工人档案材料鉴别的内容
鉴别一份材料是否归档,需要经过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其鉴别的内容如下。1.鉴别材料是否属于档案材料。认真、仔细地阅读材料的内容,判断材料中记述和说明的情况、问题是否属于归档的内容,将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剔除出去。以下材料不属于归档范围:(1)著作、论文、技术革新与创造发明的总结、技术自传、各种考卷等;
(2)未批准入团、入党的志愿书、申请书;
(3)个人的结婚证、离婚证、学生证、毕业证、残疾证、退伍证、退休证、会员证等和奖状、奖章;
(4)会议记录、调查提纲;
(5)办理工作调动过程中的本人申请、商调函、行政介绍信、工资介绍信;
(6)思想汇报、学习心得体会、决心书。
2.鉴别是否属于该人的档案材料。工人档案是以个人为单位整理保存的,归档的材料要注意辨别同姓同名、异性同名、一人多名的材料。不能把同一个人的材料分散。3.鉴别材料是否完整。鉴别材料是否完整,一要看材料的系列是否完整,如处分材料应有结论、证明材料、本人检查交待材料、处分决定等;二要看每一份材料是否完整,是否有头有尾,有无残页缺页;三要看每份材料是否处理完毕,该填写的项目是否填写;该组织审查的地方,是否填上组织意见和盖章;应由本人签字盖章的地方,本人是否签字盖章。4.鉴别材料有关内容与原有的材料是否一致。新收集到的材料,有的项目应与档案原有的材料相一致。如姓名应与原来材料的姓名一致,更改姓名的应有一定的手续。又如出生年、月应与原来的材料相一致。与原来材料有出入的,应查明更改原因。要避免一个人的档案材料出现多个姓名和多个出生年月。
5.鉴别材料书写是否符合要求。凡存入档案的材料,必须用钢笔、毛笔填写或打印。铅笔、圆珠笔填写的材料不能存档。
第二十一条 鉴别材料的处理
对不应归档的材料、未处理完毕的材料、不合规定的材料应进行妥善的处理。
1.转交。对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应转交有关部门保管。如未批准入团、入党的志愿书应转至职工所在单位的党、团支部。
2.退还。凡是近期形成的手续不完备、书写不合要求、规格不统一的材料,应退回材料形成单位或个人,并说明原因,提出进一步的处理意见和要求。
3.销毁。对没有保存价值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又不宜直接退还给本人的,应予以销毁。销毁材料应填写“销毁材料登记表”,并应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四章 工人档案的整理
第二十二条 档案的整理,把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排序、编目、装订和编号,形成案卷。
第二十三条 档案整理材料的要求 通过整理加工,使每份档案材料达到完整、真实、精练、适用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鉴别。2.分类准确。3.编排有序。4.目录清楚。5.装订整齐。
第二十四条 整理材料的步骤 1.收集材料。2.鉴别材料。3.材料分类。4.材料排列。5.材料复制。6.登记目录。7.技术加工。8.整齐装订。9.检查验收。
第二十五条 档案材料的分类
从档案整理工作的程序来说,只有经过一定的分类及排序、编目等一系列环节后,许多工作才易于着手和逐步深入。因此,科学地进行分类,无论是对档案的利用、卷内材料的排列,还是零散材料的整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工人档案材料按照内容一般分为九类: 1.履历及自传材料。2.体检表。3.政审材料。
4.招收录用时的证明材料。5.每个时期的工作鉴定。6.奖、惩情况。7.党、团员材料。8.有关人事通知书。9.其它材料。
第二十六条 各类材料组成: 1.履历及自传材料(一类)
简历表、登记表:凡是本人历年来填写的,反映个人经历的各种登记表,归入此类。包括:学生登记表、军人登记表(军衔登记表、退出现役登记表、入伍登记表)、预备役登记表、留城登记表(上山下乡登记表)、更改姓名材料及批件等。
自传: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以及家庭、社会关系情况的材料,如;各个时期工人个人写的自传,入党、入团申请书附的自传性质的材料,带有自传内容的“历史反省”材料等。2.体检表(二类)各个时期对本人身体健康的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包括:入学体检表、应征公民体检表、XX职工体检表等。3.政审材料(三类)
凡是对工人出身、成分、经历、社会关系的审查部分材料,包括与历史结论写在一起的处分材料,归入此类。
包括:入党政审、调查、考生报告审批表、应征入伍公民政审表等。
4.招收录用时的证明材料(四类)
由组织上填写的或招收录用的有关审批表、通知书等,包括: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审批表、职工子女就业审批表、分配通知书、应征入伍批准书、接收安臵复员退伍军人审批表、学校招生录取通知书、毕业派遣通知书、调转审批表、上山下乡工龄审批表等。
5.每个时期的工作鉴定(五类)
此类包括各年度、阶段参加临时性工作、学习、劳动三个月以及工作调动时由本人和组织上写的各种鉴定材料。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包括:学校、部队、上山下乡时期各种鉴定、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和评定技能的考绩、审批等。
6.奖惩情况(六类)
凡被组织上正式批准授予各种奖励的决定,审批表、事迹材料等均归本类。(1)站段级以上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团员、毕业生的通知、决定、审批材料、通报表扬材料、立功材料;
(2)处分决定、通报批评;
违反党纪、政纪、财纪、工作过失、材料审查报表、结论、批复、查证核实本人对处分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
(3)刑事犯罪判决书、劳教审批材料。7.党、团员材料(七类)
(1)入党、团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
(2)整党、团时填写的(不包括不予登记和缓期登记时限已满的)内容完整,手续齐全的党、团员登记表;
(3)退党、退团、离团报告及上级批复;
(4)延长预备期的预备党员材料;
(5)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入党志愿书。8.有关人事通知书(八类)
归入此类材料:录用、定职、调动、改职、提职、生产布局调整、机构重组、辞退、因病停薪、病愈复职、外出劳务、死亡、退休、解除劳动合同、内部退养、入学、长期入学、待岗、培训、竞争上岗、终止劳动合同、女工休长假、开除、除名、回收、复职、工资变动、科贴审批等材料。9.其他(九类):上述内容不包括的,但有参考价值的材料。第二十七条 档案材料的排序
分类后的档案材料,每类应排好顺序。所排列的材料顺序需有条理,以便于查找利用和保护材料,具体采取时序排列法(简称时序法),按材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
分类排序后的材料,在按类别顺序依次排列。类与类之间应放隔页纸。
第二十八条 档案目录的编写
目录是职工档案所存材料的清单,也是职工档案材料所在位臵的索引。一是对利用者起向导作用,二是对保管的职工档案材料具有底账凭证的作用。
档案材料经分类排序以后,逐份逐项进行登记,编写档案目录。目录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类属号、材料名称、份数和页数、编卷人、制成时间等。
1.类属号的填写。类属号是工人档案材料所属类别和本类材料中顺号的组合,如某份材料。其类别属于第一类,在第一类中按时序法排列的第三位,则类属号就是“1—3”。类别之间应该有较为醒目的标志,以示区别。空行的多少,应因人而异、因类别而异,原则上是多留。
2.材料名称的填写。一份材料一个名称,材料名称要言简意赅、确切凝练,不得任意缩写、简化。在填写时无论材料名称长短,应该一份材料的名称只占一行。
3.页数、份数的填写。档案材料,无论一面、还是正反面两面都有文字,一律一张算一页。正规的表格式材料(简历表、登记表等)的封面、封底、空页,是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计算为页数;不正规的表格材料的封底、封面和空页可不归档。
4.材料制成时间的填写。材料制成时间,应该填写材料最后形成的时间。无材料形成时间的,可空着不填。如立卷材料形成时间,应当填全年、月、日,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填写目录,字迹要工整、文字要规范。目录填写完毕,应该和档案材料进行核对,做到数量、位臵、形成时间、类属号相一致,并在编卷人栏中加盖名章,然后将目录放于档案卷首。
第五章 工人档案装订
第二十九条 材料经过鉴别、分类、排列、登记目录、技术加工后,应整齐地装订成册。
第三十条 装订前,应检查材料分类、排列是否准确,以防止分类弄错、序列颠倒等。
第三十一条 为装订方便,档案材料,第八类的内容可装订在第九类后面。
第三十二条 装订时目录在卷首,各类间加隔页纸。
第三十三条 材料成册时,左边、下边应顺齐,右边、上边基本齐。第三十四条 卷皮上的姓名,用字要准确、固定,与材料中的写法一致,不得用同音字或不标准的简化字代替。
第三十五条 对新增的档案材料装订,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行,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XXXXXX
第二篇:安全监理实施细
重庆市园博园巴渝园工程
安 全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园博园项目监理部
一、安全监理的依据: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3.施工组织设计。
二、安全监理的具体工作:
1.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4.审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5.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6.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7.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责令停工整改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8.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程序
1.审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 ⑴《营业执照》; ⑵《施工许可证》; ⑶《安全资质证书》; ⑷《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书》;
⑸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⑹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体系; 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⑻ 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管理情况; ⑼ 各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⑽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条件。
2.审核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和证明文件(总包单位要统一管理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3.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 ⑴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审批: ①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写;
②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工会、设备等有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审;
③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④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企业报建设单位审批认可;
⑤ 安全技术措施变更或修改时,应按原程序由原编制审批人员批准。⑵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① 土方工程:
A 地上障碍物的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B 地下隐蔽物的保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C 相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D 场区的排水防洪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E 土方开挖时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机械的安全生产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F 基坑的边坡的稳定支护措施和计算书是否齐全完整; G 基坑四周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② 脚手架:
A 脚手架设计方案(图)是否齐全完整可行; B 脚手架设计验算书是否正确齐全完整; C 脚手架施工方案及验收方案是否齐全完整; D 脚手架使用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E 脚手架拆除方案是否齐全完整。③ 模板施工;
A 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B 模板设计应包过支撑系统自身及支撑模板的楼、地面承受能力的强度等; C 模板设计图包过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系统体系,连接件等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 D 模板设计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④高处作业:
A 临边作业的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B 洞口作业的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C 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⑤ 交叉作业:
A 交叉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B 安全防护棚的设置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C 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方案是否完整齐全。⑥ 临时用电:
A 电源的进线、总配电箱的装设位置和线路走向是否合理; B 负荷计算是否正确完整;
C 选择的导线截面和电气设备的类型规格是否正确; D 电气平面图、接线系统图是否正确完整; E 施工用电是否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F 是否实行“一机一闸”制,是否满足分级分段漏电保护; G 照明用电措施是否满足安全要求。⑦安全文明管理:
检查现场挂牌制度、封闭管理制度、现场围挡措施、总平面布置、现场宿舍、生活设施、保健急救、垃圾污水、放火、宣传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4.审核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专业管理人员资格;
5.审核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安全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6.审核安全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应提供安全设施的产地、厂址以及出厂合格证书 7.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8.现场监督与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暂停施工:
① 日常现场跟踪监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监理人员对各工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现场检查、验证施工人员是否按照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和操作规程操作施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责令施工企业整改; ② 对主要结构、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除日常跟踪检查外,视施工情况,必要时可做抽检和检测工作;
③ 每日将安全检查情况记录在《监理日记》;
④ 及时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汇报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必要时,以书面形式汇报,并作好汇报记录。
9.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如遇到下列情况,监理人员要直接下达暂停施工令,并及时向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汇报:
1.施工中出现安全异常,经提出后,施工单位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进措施不符合要求时;
2.对已发生的工程事故未进行有效处理而继续作业时; 3.安全措施未经自检而擅自使用时; 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 5.使用没有合格证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时; 6.未经安全资质审查的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时; 7.出现安全事故时。
2010年12月1日
第三篇: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实施细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日常办公需要,推进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的公文是本单位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国家、自治区、电力公司的方针、政策,发布规章和工作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五条 本单位各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专人负责,不断提高公文处理效率和质量。
第六条 行政办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各部门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七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定
也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
(十)纪要
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八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 “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二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三条 行文关系应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能越级行文,确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越过的上级机关;向下级单位的重要行文,应抄送其直接上级机关。
第十四条 行文规则
(一)本企业可以对所属部门部署工作,可以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工作,可以同政府各委、办、局相互行文,也可以根据政府的授权和有关规定,答复有关政府机构提出的业务问题,但无权对其下命令、作指示。
(二)管理部门在主管业务范围内,可以本部门名义向所属各部门行文,由行政办统一印制文头,由各部门负责人签发,各部门文书负责编号,编号为“XX„20XX‟X号”,加盖部门印章,行政办不负责核稿。此类公文只能对局属单位行文,不能对局外部行文。各部门之间不互相行文。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发文字号取主办部门发文字号。
(三)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等业务性较强的公文,在报请上级审批的同时,可抄送下级机关及有关单位。
(四)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
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行政收文由行政办文书签收;机要件、党委收文由党委工作处文书签收。代表本企业参加会议带回的重要文件和各部门收到给本企业的公文,应对口交行政办、党委文书处理。
(三)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电子公文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填写收文登记簿。
(四)拟办。文书部门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并根据公文内容提出拟办意见。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批办。由文书依据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行政办文书呈送局领导、各部门传阅的文件,在传阅时不得积压、不得横传。
(五)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根据批办意见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主办部门应主动承办,会办部门应协同配合。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六)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
第四篇:关于关于黑龙江省实施《婚姻登记办法》细
黑龙江省实施《婚姻登记办法》细则
(黑龙江省民政厅 1987年8月1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婚姻登记包括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复婚登记。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离婚或复婚,应依照《婚姻登记办法》和本细则进行登记。
依法履行登记的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三条 各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对合法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应如实出具《婚姻状况证明》,并有责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情况,协助做好婚姻登记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婚姻登记工作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 婚姻登记机关
第五条 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在农村是乡、镇人民政府,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区人民政府、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距离婚姻登记机关路程较远,交通不便,人口较多的农场、林场,由省民政厅批准设立代办机构,业务工作受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领导。
第六条 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员由民政助理员或专职民政部担任;代办机构的登记员由所在单位指定专人担任。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员应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进行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婚姻登记员证书》后,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第七条 办理婚姻登记使用的各种证件,均由省民政厅按照民政部规定的式样统一印制(哈尔滨除外),由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后方可使用。婚姻登记机关使用的婚姻登记专用章(钢印),由省民政厅统一刻制。
第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结婚证》、《离婚证》或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时,收取工本费。工本费由市、县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第三章 结婚登记
第九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应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并应持下列证件:
一、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二、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三、男女双方免冠半身二寸合影照片三张;
四、离过婚的申请结婚登记,还应持离婚证件,婚姻登记机关在发给《结婚证》的同时,收回离婚证件。
第十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对婚姻登记机关必须了解的情况,应如实提供。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了解,对符合《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规定的,应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
第十一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取不到所需证件时,婚姻登记机关应查明情况,对符合婚姻法的,写出调查材料,报主管民政部门批准,发给《结婚证》,并将调查情况在《结婚申请书》的“提供证件情况”栏内注明。
第十二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或一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结婚,不予登记: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非自愿的;
三、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五、患麻疯病或性病未治愈的。
第四章 离婚、复婚登记
第十三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达成协议的,应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申请时,应持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和《结婚证》。婚姻登记机关查明情况后,应准予离婚,发给《离婚证》,收回《结婚证》。
男女双方或一方要求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未达成协议的,或没有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的要求离婚,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 男女双方领得《结婚证》后未同居要求撤销结婚登记的,按离婚程序办理。
第十五条 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双方应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发给《结婚证》,收回《离婚证》。
第五章 现役军人的婚姻登记
第十六条 军队干部、超期服役战士和志愿兵申请结婚登记,应持所在单位的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男女双方亲自到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超期服役战士和自愿兵,在探亲期间申请结婚登记的,如来不及到原部队开具证明时,也可持当地县(市)、市辖区人民武装部出具的证明,男女双方亲自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离过婚的申请结婚时,还应持《离婚证》。
第十七条 现役军人申请离婚登记,应持所在单位的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男女双方共同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第六章 涉外婚姻登记
第十八条 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同本省公民的婚姻登记,由各市、县民政部门介绍到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涉外婚姻登记机关,按照《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本省涉外婚姻登记机关设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伊春、绥化、北安市的民政部门,其他婚姻登记机关不准办理涉外婚姻登记。
第七章 婚姻登记档案
第二十条 县、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民政部门设立婚姻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婚姻档案和出具婚姻关系证明材料。
第二十一条 《结婚证》、《离婚证》丢失不予补发,可办理《夫妻关系证明书》和《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与《结婚证》、《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婚姻登记档案可向需要了解情况的公安、司法等机关出具婚姻当事人依法登记的婚姻证明。
第八章 处罚
第二十二条 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婚姻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或在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婚姻证书(结婚证书、离婚证书、复婚证书)的,应宣布该项婚姻无效,收回婚姻证书;拒不交回婚姻证书的,由婚姻登记机关向婚姻当事人所在单位和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发出缴销婚姻登记的书面通知,责令交回婚姻证书,并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婚姻登记员在办理婚姻登记时,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涂改户口及有关证件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当地领导批准的违法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员有权拒绝。对该领导应追究责任。
第二十四条 婚姻登记员出具假证,私自销毁,涂改档案材料的,应调离该工作岗位,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对不登记而同居的非法婚姻,处以二百元至五百元罚款并动员其分居,待符合婚姻条件时,再办理登记手续。
罚款一律上缴当地财政。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施行。本省过去有关规定与本细则相抵触的,执行本细则。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第五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称“采购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国务院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单位自行采购。
政府集中采购,是指将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政府采购项目委托集中采购代理机构代理的采购活动。
部门集中采购,是指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单位自行采购,也称分散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范围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由国务院颁布。
第四条 规划与财务司归口管理总局政府采购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制定总局和各直属单位、派出机构(简称“本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具体规章制度;
(二)汇总编制本系统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三)协助政府集中采购部门实施政府集中采购;
(四)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
(五)对本系统的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管理;
(六)汇总编报本系统政府采购统计信息;
(七)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事项。
第五条 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是:
(一)编制本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表(部门预算组成部分);
(二)根据部门预算批复情况,编制政府采购的实施计划;
(三)依据批复的实施计划,协助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
(四)组织实施单位自行采购工作;
(五)依法验收采购货物并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
(六)编报本单位政府采购统计信息;
(七)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的事项。
第六条 监察局全过程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
监察局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供货商、专家依法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 采购单位达到公开招投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等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前报规划与财务司批准。
第八条 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信息,包括招标公告、中标和成交结果都应当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九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确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从财政部建立的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
第二章 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
第十条 采购单位编制下一财政部门预算时,将该财政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预算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单列,按预算管理关系逐级上报。
政府采购项目按国务院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部门预算,规划与财务司汇总编制本系统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各单位按要求编制本单位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第十二条 各采购单位应当自下达部门预算20个工作日内,将本单位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和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报规划与财务司。
第十三条 按照预算管理程序调整或补报政府采购预算的,应当及时调整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或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得实施采购。
第三章 政府采购管理
第十四条 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项目,委托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编制计划。规划与财务司在部门预算批复后,依据政府采购预算表,组织各采购单位编制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二)签订委托协议。各采购单位与集中采购机构签订委托代理采购协议,确定委托代理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制定实施方案。
(四)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共同组织采购,确定中标、成交结果。
(五)采购单位自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30日内,签订采购合同。
第十五条 属于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范围的,实行部门集中采购。
部门集中采购由规划与财务司根据项目特点自行组织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
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细化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规划与财务司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部门预算,进一步明确本实行集中采购的项目,并下达各采购单位。
(二)编制计划。各采购单位根据要求,及时提交本单位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三)制定方案。规划与财务司根据各采购单位上报的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制定具体操作方案。
(四)实施采购,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向其发出中标或成交通知书,同时发布中标、成交公告。
(五)规划与财务司及有关采购单位要在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内,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并组织采购项目验收工作。
第十六条 单位分散采购可以由项目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其他采购代理机构代理采购。
单位分散采购,要做到决策公开、程序规范、有效竞争、采购合同等文件档案保存完整。其中,符合公开招标条件的采购活动,均应当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方式。
第十七条 采购单位要加强政府采购基础管理工作,对日常开展的工作资料及情况及时纪录,并妥善保管好下列报告(含附件)和批准文件:
(一)因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四)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第四章 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十八条 规划与财务司按照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权限,对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实施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备案事项包括:
(一)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副本;
(二)经批准后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执行情况;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备案事项不需要回复意见。
第二十条 政府采购审批事项包括:
(一)因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四)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审批事项应当经规划与财务司依法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
第五章 招标投标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采购单位提出的招标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经规划与财务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采购单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招标文件及招标代理机构情况,报规划与财务司备案。
第二十三条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开标过程应当纪录,并存档备查。
第二十四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由采购单位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中标结果经规划与财务司批准后公布。
第二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十六条 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一)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三)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废标后,采购人应当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政府采购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备案或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
(四)政府采购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八条 国家环保总局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涉及有关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各自职责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采购单位、招标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等违反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行为的,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使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安排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的管理,可参考本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